時間:2022-08-01 08:37: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淺談當代舞蹈教學中的滿族舞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滿族舞蹈的內容與特點解析
當前,為科學認知滿族舞蹈的應用價值,行之有效的促進滿族舞蹈融入當代舞蹈教學之中,率先了解滿族舞蹈的內容及其特點至關重要。對此,認知滿族舞蹈的內容與特點,總結歸納為如下內容:
(一)滿族舞蹈的內容
滿族舞蹈作為滿族人民藝術與智慧的結晶,其內容十分多元。其中,以筵宴喜慶時常用的東海莽式,祭奠祈福時常用的薩滿舞,及日常百姓生活娛樂時的韃子秧歌最為普遍。可細化為如下幾類:其一,筵宴喜慶歌舞。這類舞蹈常出現在家族宴席及喜慶場所,是一種喜慶而又極富感染力的舞蹈形式,其多以“男莽勢”“女莽勢”,或者“對舞”“襯舞”的形式出現,目前較為著名的滿族舞蹈《莽式空齊舞》便歸屬于此類。其二,薩滿祭祀歌舞。說到薩滿祭祀歌舞,便要提及滿族的薩滿文化。滿族人民從古代便一直信仰著薩滿教,因此,凡是祭天、酬神、祭祖等活動,都必須向神明載歌載舞來獻上祭奠儀式。可以說,薩滿祭祀歌舞是融合宗教意味的舞蹈形式,其需舞蹈者腰系鈴,手執鼓,身著神服,隨神器鳴響而舞,是極為神圣的舞蹈形式。目前滿族流傳下的薩滿舞包括《腰鈴舞》《銅鏡舞》等,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同時亦是十分優美的文化藝術。其三,民間歌舞。相較于前兩種舞蹈形式的正式性與莊重性,民間歌舞則是以娛樂與休閑為基礎創作產生的舞蹈形式。這種被命名為“秧歌”的舞蹈,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日常生活,都是極為有趣的舞蹈形式,受到了廣大滿族民眾的喜愛。目前,以東北地區為主,“秧歌”也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休閑娛樂項目,備受都市中年長者的喜愛。
(二)滿族舞蹈的特點
在了解滿族舞蹈的內容的基礎上,針對滿族舞蹈的特點,從風格特點與舞蹈律動兩方面分析,可得到的結果如下:其一,風格特點。在滿族舞蹈之中,用于筵宴喜慶歌舞的“東海莽式”舞蹈盡顯了滿族的民族特色,在該舞蹈展現的風格體系中,男性的身姿剛毅有力,女性的身姿溫婉柔和,仿若那常年相處深山之中的青石與溪流,既展現了民族的堅強,又盡顯了內在的柔和。這種根據舞者的性別而變換詮釋意蘊的舞蹈,令舞蹈風格意蘊深遠,詮釋內涵深刻而清明。相對的,薩滿祭祀舞蹈因為是奉獻神明的舞蹈,因此其整體風格較為簡潔而明快,干凈而洗練,主要以“鼓”為道具,配合腰間鈴響而舞動,給人一種肅然起敬的神圣感。而對于滿族民間的秧歌舞,這種以節慶及娛樂為主的舞蹈,風格多半歡快而活躍,不僅讓觀賞者耳目一新,連參與舞蹈者也會心情愉悅。其二,舞蹈律動。在了解了舞蹈風格基礎上,針對舞蹈律動進行分析不難看出,舞蹈律動主要以腰為中心進行擰動式舞蹈,因此“擰”是“東海莽式”舞蹈的一大動作特色;相對的,薩滿舞則主要以夸張及薩滿道具為主要舞蹈特色,舞蹈中多出現擺、蹲、顫等動作,配合鈴鐺與鼓點,盡顯飛揚之感。而就秧歌來看,其主要以腰、跨部位的扭、碾、轉為舞蹈主要律動,充滿活力而又輕快激昂,從而使觀者與舞者都能身心愉悅。
二、滿族舞蹈應用于當代舞蹈教學中的方法探究
充分了解滿族舞蹈的內容與特點的基礎上,基于滿族舞蹈當代教學的應用價值來構建滿族舞蹈的應用方法,需注重教學基礎、教育環境、教學內容與教學展示等幾個維度的優化,借助優化教師隊伍,強化教學氛圍,引入滿舞元素及激發創作活力,來促使滿族舞蹈應用符合教學預期,提升現代舞蹈藝術學習者的綜合能力。
(一)教學基礎構建——優化教師團隊
在滿族舞蹈應用于當代舞蹈的教育教學中時,教育者擁有良好的滿舞基礎,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改變教學方法,真正將滿舞知識融入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中,才能發揮滿舞的作用,在豐富當代舞蹈藝術創作形式的基礎上,實現文化交流與文化保護。因此,現代教育體系中為保證滿舞融入當代舞蹈教學之中,應率先培育起具備滿舞知識與能力的教師團隊,以此來促進當代舞蹈教學融入滿舞元素,實現文化融合與文化傳承。目前,科學的教學團隊優化方案包括原有教師的再培訓及新人才的科學引入。其中,原有教師的優勢在于教學經驗豐富,滿舞元素教學引入會具有針對性與實用性。舉例來說,結合教學論壇及再培訓體系,對已有舞蹈教師進行滿舞知識培訓,可促使其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思考滿舞的融入方法,并結合實際環境,盡快落實滿舞融合教育方法,確保滿舞科學應用于現代教育體系中。相對的,選用教育新人才,則可為現代教育帶來活力。借助新人才已有的滿舞知識與教育技巧,將民族元素充分融合,有助于教學思維與教學方法的創新,能進一步保證教育與民族文化融合,實現滿舞于當代舞蹈教育中的科學應用。
(二)教育環境構建——強化教學氛圍
教學基礎科學構建的前提下,教學環境構建就有了充分的土壤,并可促進舞蹈教育中融合滿族舞蹈元素,實現當代舞蹈教育的發展與創新。眾所周知,教學方法的改進源自于教學思維的優化,而教學思維是否可以優化則取決于教學基礎團隊的教學理念。利用教育團隊技能知識的科學培育,教育環境的整體構建將得到科學的保障。目前,結合教師團隊素質提升的基礎條件,在教育環境構建過程中融合滿舞元素,從強化教學氛圍出發,可保證教育教學開展深入人心,感染受教群體。對此,基于教師隊伍優化的前提下來強化教育環境,可從兩方面出發:其一,課堂教育滿族風俗的融入。在課堂教育中,無論是理論課、實踐課,都要依據滿舞融合的思維,為學生打造富有民俗特色的教育氛圍,利用滿族服飾裝飾、花紋裝飾、舞蹈道具等,構架滿族舞蹈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在濃郁的滿族民族氛圍中領略文化魅力,并最終將領略到的文化之美以舞蹈的形式加以抒發。其二,生活環境中的滿族文化融合。不僅注重課堂之上構架滿族特色環境,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鼓勵學生多多接觸滿族文化,了解滿族文化特色。例如,參觀滿族文化博物館,體驗滿族居家文化,享用滿族特色美食,閱讀滿族文化傳說等。利用生活中積累的滿族文化基礎,進一步了解滿族舞蹈中的意蘊和內涵,可保證舞蹈受教群體進一步吸納滿族知識,并在現代舞蹈創作中實現創新突破。
(三)教學內容構建——引入滿舞元素
確保教師團隊在促進受教群體逐步了解與內化滿族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在現代舞蹈教學中科學應用滿族舞蹈元素,并將滿族舞蹈特色內容融入到當代舞蹈教學內容體系中。具體來說,上文提及的滿族舞蹈種類,都可以成為當代舞蹈教學的內容,無論是東海莽式、還是薩滿舞,亦或是韃子秧歌,都能成為當代舞蹈教學的創新教育內容。對此,當代舞蹈教學在引入滿族舞蹈元素的過程中,要注重滿族舞蹈風格的再現與內化。例如,滿舞基礎體態的凸顯,手足位置的再現,基本韻律、步伐的展示,以及相關樂器的應用,都是當代舞蹈教學的主要內容。對此,當代舞蹈教學中,應根據滿舞藝術形式特點,從不同滿舞元素中構建不同的教學內容,并將其融合到受教者的教學內容之中。例如,學習滿舞體態之時,跟日常形體課進行融合,確保形體課練習時融入“腰身扭曲三道彎,托耳奔馬拉弓箭,摸鬢托腮單舉手,舉額齊眉有曲線”的體態教學,以此來保證受教者正確領悟滿舞的姿態。
(四)教學展示構建——激發創作活力
在教學基礎合理優化,教學氛圍科學打造,教學內容實效填充的基礎上,當代舞蹈教學融入滿族舞蹈文化,將保證當代文化與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這不僅能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對當代文化的變革與創新也擁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當代舞蹈教育中,不僅應注重滿族舞蹈知識的傳授與灌輸,還要為受教者打造科學的展示平臺,促進受教者在展示中不斷內化滿族舞蹈知識。并從民族舞蹈與現代舞蹈融合的思維視角,創造富有民族特色的現代舞蹈,探索擁有現代元素的民族舞蹈。目前,科學的教學展示平臺,包括教學交流與校園展示兩種形式。其中,教學交流是基于文化交流與經驗互通的思維視角,促進受教者與滿族文化傳承人之間的交流,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以“取經”的思維去走訪各大文工團、藝術團體及老藝術家,聽取其教導,吸收其經驗,從而保證自身滿族舞蹈技能的不斷深化。相對的,校園展示則主要側重展示受教者的受教者成果,并促進受教者在已有知識體系上進行創新與再創造。例如,進行校園創新舞蹈大賽,鼓勵學生融入滿族舞蹈元素來編排新的舞蹈,以此來激勵學生活學活用固有知識,真正將滿族舞蹈文化內化入自身的技能體系之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滿族舞蹈融入當代舞蹈教學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學融合滿族舞蹈與當代舞蹈教學,以此來保證當代舞蹈教學借助滿族舞蹈來實現創新發展的同時,構建文化交流渠道,科學推廣滿族舞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