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8 10:42: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淺談高職院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 要:高職院校為有效提高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有必要在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和優化。模塊化教學模式以專題的形式,構建了以互動式教學、實踐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體系,力求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促進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模塊化教學模式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生就業工作任務艱巨。如何提高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實效性,真正發揮其在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值得每一位就業指導課教師深思。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是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的一個比較直接的平臺。筆者認為,目標明確、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為目的的模塊化教學模式會大大增強教學的實效性,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一、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內涵
所謂模塊,是指圍繞某一特定主題或內容的教學活動的組合,或者說,一個模塊是一個內容上及時間上自成一體、帶學分、可檢測、具有限定內容的教學單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學活動組合而成。而模塊化教學模式是通過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的新型教學方法。即教師在課程教學活動中,以應用能力為出發點進行設計,當學生修完某個模塊后,就應該能夠獲得相關方面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促使教學方式靈活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大提高了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模塊化教學模式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靈活性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設計不同教學模塊。同時,對學生而言,模塊化教學模式能夠為其個性化的塑造提供可能。較小的、靈活的、彼此相互聯系的模塊比起內容龐大的專業課程來說可以產生更多的組合。學生個性化的程度則取決于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模塊選擇的自由度,而且一個模塊化的教學活動能夠把不同領域的能力培養有機地聯系起來。
二、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目標劃分不同教學模塊
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目標是實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既具有大學知識,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就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而言,教師團隊中年輕教師占了絕大多數。因此,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大膽創新,在明確該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果斷地將模塊化教學模式引入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實踐之中,突出了教師引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堅持以任務為導向,以提高學生應用技能為目標,結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特點,將課程體系劃分為三大塊,即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與創業。其中,職業生涯規劃包括職業素質、自我認知、職業探索、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四個專題;就業指導包括就業心態準備、就業材料準備、求職禮儀與面試技巧、就業中的法律常識四個專題;在授課過程中擺脫空洞說教的教學模式,堅持講、學、做相結合。
三、構建與不同教學模塊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體系
1.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就是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以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要實現教學互動,要求教師從傳統教學模式的框架中走出來,拋棄因循守舊、循規蹈矩的教育方式,與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協商的師生關系,使教學活動在和諧、寬松的環境中展開,師生共同探討,互相啟發和提高。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互動式教學才能有效開展。實踐證明:在師生平等、相互尊重、真誠溝通的氛圍中,學生敢于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也敢于表現自己。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潛能可以得到較好的發揮。
2.實踐式教學
實踐式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動手、會做事,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實踐式教學要改變過分依附理論教學的狀況,探索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環節的效果直接關系到畢業生個人的能力培養質量,而抓住實踐能力的培養就等于抓住了人才培養的龍頭。
實踐教學活動形式多樣,最基本的教學實踐活動可以在課堂內開展。例如:在求職
儀與面試技巧專題模塊中,教師設計了課堂模擬面試的實踐環節,讓學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充當面試官和應聘者。這樣的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多數學生都能以極高的熱情參與進來,達到寓教于樂、理論聯系實踐的目的,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在開展實踐活動之前,教師要精心制訂實踐教學計劃。比如,在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舉行模擬面試之前,教師應事先把模擬公司設定為與其就業方向相關的公司,如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河南正商置業有限公司等。模擬就業崗位設定為施工員、資料員等。這樣一方面能加強學生對本專業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借助學院就業指導部門這一平臺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也是一種重要的實踐式教學方法。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創業大賽,對學生和指導教師設定相應的證書和獎金獎勵,在比賽環節設定ppt作品展示與陳述、答辯及小品活動環節。而且選拔優勝者參加省級比賽,也取得不錯的成績,如創業大賽作品《飛天藝術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曾獲省級二等獎。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在參與的過程中使他們的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和提高。
3.案例式教學
案例式教學起源于哈佛大學的情景案例教學課,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促進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不斷轉化,通過具體的情境,將隱性的知識外顯,或將顯性的知識內化。運用案例式教學法要做好以下兩點:一是中心明確,所選案例為一個中心服務。教師在選擇案例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不同,精心選擇,精心設計。案例不僅要恰當,能全面反映教學內容,難易適度,而且要有吸引力。二是方法得當,能掌控教學過程。教師要有掌控課堂過程和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生動有趣的引題、適時的提問,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吸引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認真思考、認真作答,如果大多數學生只是冷眼旁觀而不參與,就失去了案例教學的意義。比如,在講就業中的法律常識專題時,教師在課堂上可運用案例式教學法,拿出一些案例,讓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懂得如何在就業過程中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結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男生多、女生少的特點,而且大部分男生在工地上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面對突發事件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懂得一些法律知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案例式教學法在這一專題模塊運用得恰如其分。
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從一定程度上說,該課程培養出來的學生的就業質量高低直接與高職院校的就業率緊密聯系在一起,這給授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要求授課教師在教學模式上大膽創新。實踐證明,模塊化教學模式在結合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前提下,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此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優化、不斷完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如何遵循自身建設和發展規律,彰顯高職教育的鮮明特色,是值得高職院校管理者和就業指導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
【摘 要】高職院校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旨在幫助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擇業觀,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本文主要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索高職院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現狀及改革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職業發展 就業指導 課程建設 研究
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印發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按照國家政策要求,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實行了在校大學生全程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育,即大一至大三都構建了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體系,指導課程已成為一項系統工程,課程建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針對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狀況及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形勢而言,高職院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進一步研究解決。
一 高職院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現狀
1.思想上重視,但教學觀念依然落后
隨著國家政策的出臺,從學校層面來說,各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的課程建設,將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逐步構建了課程體系。但由于種種原因,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觀念還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和更新。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近年來,學院重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完善了機構設置,成立了招生就業處和職業指導教研室,組建了專兼職教師隊伍,課程也列入公共必修課。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學觀念還沒有更新,體現在兩個方面:(1)有些任課教師認為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只是一門輔助性課程,不是專業課程,導致對課程教學要求不嚴,授課不認真,對學生放松,存在應付心理;(2)大部分學生認為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不是主修課程,受有些任課教師的誤導,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就可以了,沒有把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提升到提高自身就業能力的素質要求上,導致學生上課缺課或遲到的現象比較嚴重。
2.投入上重視,但師資力量仍不足
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對我國高職院校來說算是一門新的課改課程,各高職院校也加大了投入力度,課程建設的成效是顯著的。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來說,學院投入了300多萬建成大學生創業園,學院大學生創業園成為廣西高校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投入了20多萬建設全國高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示范課;配備了28名專兼職教師。但學院的投入主要體現在硬件設施上,而在師資培養的力度上仍顯不足。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強的課程,任課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理論知識,不僅要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知識和最新的職業政策,掌握好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有關知識,還應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否則教師的課堂教學就會僅停留理論說教,變成紙上談兵。目前很多高校院校對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師的培養力度遠遠不夠,任課教師接受教育培訓的機會比較少,缺乏走出去參加必要的系統知識學習。
3.教學上重視,但課程體系仍不完整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編有符合本校教學需要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教材,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安排了教學任務,但高職教育重在于實踐能力的培養,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屬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很多高職院校職業指導缺少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教學模式停留在傳統的灌輸性教學上,理論性的知識教授太多,不能很好地結合多樣化、市場化、信息化、系統化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因此造成學生認為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內容空洞,缺乏實用性。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院實行了大一至大三全程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育,課時安排共40個學時,分別為:大一職業生涯規劃14個學時,大二創業指導12個學時,大三就業指導14個學時。在課時的安排上應該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如果從實踐教學來講,仍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學院實行2+1教育模式,即在學校學習兩年,外出實習一年。學生在學校一般需修完50門左右課程(約130學分)才能順利畢業,因此,教學排課非常緊湊。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也只能在兩年內學完,這樣就變成了大一安排職業生涯規劃課,大二安排創業和就業指導,課程改革僅停留于課堂教學,教師一般都是在這些課時中對于一些理論性的知識進行灌輸性講解,使得大一大部分新生對課程教學沒有太大感觸,而大部分畢業生又覺得其過于形式化,沒有實際作用,從而使得教學沒有效果。從學校層面到教師個體來說,均沒有很好地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與社會活動,開展職業調研,校企合作開展教學也僅停留在理論上,從而使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脫節。
二 高職院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改革研究
1.更新課程教育觀念,加大課程建設投入
高職院校要建立和完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有效的保障機制,學校要定期過問課程建設情況,研究解決課程建設中的有關問題,要從上至下提高對課程的認識,更新課程教育觀念。學院教務部門、教學系部要將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將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貫穿于學生接受職業教育過程的始終,在保證授課時數的同時應更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同時要充分調動學院的領導、專職輔導員、兼職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的積極性,做到相輔相成,努力形成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機制。學院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提供必要的設施設備,建立專門的資料室,配備豐富的教學資料,建立和完善職業生涯測評系統。同時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廣泛穩定的聯系,形成人才培養共建合作機制,努力為學生提供教學實踐的環境。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
突破高職院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瓶頸,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沒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很難保證教學效果。高職院校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整合校內外的資源,發揮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師在人才培養上的骨干力量,通過校企之間的交流、課程建設專業培訓、資格認證培訓等方式,盡快建立一支相對穩定、專兼結合、有較高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教師隊伍,提升教學能力。一是要建立校內核心的教師骨干力量,由就業部門專職人員、各系負責學生就業工作的領導、專職輔導員、就業干事及社科部教師共同組成,任課教師要能夠較深入地了解專業學生的就業市場,能從專業的角度給出相關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育。二是要建立校外輔助的中間力量,聘請一些知名企業(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人力資源部經理或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及專業的職業咨詢顧問為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顧問,建立一支較為穩固的校外輔助指導隊伍,這樣有助于加強校企合作和人才共建,增進校內教師與企業之間對教學的研究和交流,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
3.健全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
完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不僅僅只包括教材建設、教學計劃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學生本身的教育體系,課程的課時安排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階段、不同專業的學生群體,設計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教師在遵循課程體系和課堂教學規律的前提下,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要形式新穎、靈活多樣地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性和參與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師重點要強化實踐環節,使學生在實踐考察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專業知識、獲取信息,進行就業體驗并拓展綜合素質。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入社會、走進職場,看到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讓企業、用人單位相中到成為合適的招聘對象;讓教學主管部門了解專業設置和教學計劃應做哪些必要的修訂,使各方都投入到實用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中,增強學生的職場適應能力和變通能力,使學生充分認識專業、認識職業,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擇業觀,選擇適合的職業生涯,并制訂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的訓練計劃,為將來的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有利于學生走上良好的職業發展道路。
摘 要: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做到三結合即結合學院設置專業,結合學生特點,結合行業需求,因地制宜,設置課程教學模塊,真正實現課程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機結合,培養出高素質、綜合性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學
0 引言
2007年是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為了適應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持續增加的現狀,實現畢業生更好地就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7〕26號)和《教育部 人事部 勞動保障部關于積極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07〕24號)等部門相繼發文要求,進一步提升高校就業指導服務水平,提高廣大畢業生的就業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育部《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教高廳〔2007〕7號文件,文件中明確要求:“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和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將“就業指導課程納入教學計劃”的要求,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經過近10年的發展,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在各高校相繼開設,但是各高校開設的情況也不近相同,本文就以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為例,淺析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體系。
1 搭建平臺,組建師資,爭取支持,是建立課程框架體系的基礎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化、體系化的工程,而非學校某一部門個體就能夠完成,需要得到教務處、系部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
首先,如何搭建一個好的平臺,是組建師資,爭取支持的基礎性工作,我院采取了實地調研,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組織有學院主管領導、教務處、系部負責人參與的課程建設研討會,通過會議的形式確定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在我院的教學地位,為實現下一步的教學奠定了基礎。其次,組建師資。師資組建要體現出廣而嚴的特點。所謂廣就是要充分吸納所有系部的專兼職教師參與;所謂嚴就是要求參與該門課程教學的師資必須要從事學生管理第一線工作。再次,爭取支持。爭取支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學院領導層的支持,二是人員上的支持,三是資金上的支持。
2 課程設置要做到三結合即結合學院設置專業,結合學生特點,結合行業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對人才結構提出了新的需求,2014年2月26日,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任務措施,提出“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同年3月底,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解決就業結構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的人是技術技能型。并對1999年大學擴招后“專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將率先轉作職業教育。這一政策的出現,對高職院校既是挑戰又是機會。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從細微處著手,僅從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情況來說,課程教學要做到三結合。
首先,教學要結合專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結合專業特點進行教學,要實現這一目標,在師資選擇上要優先考慮從事本專業教學工作的專兼職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其次,教學要結合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特點,開展體驗式和模塊化教學。再次,教學要結合行業需求。高職教育要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開展的所有學生工作都要圍繞學生就業展開,打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融合行業特點及人才需求特點,要與行業單位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的教學模式,實行“雙師”教學。
3 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教學有效互補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除在第一課堂教學中實現其目標以外,還應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程加以補充和強化。
首先,實現課程教學與學院大型活動進行對接。在每個學期課程模塊教學結束后,要將課堂所學運用到學院組織的大型活動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次,利用學生職業類社團開展系列活動。高職學生職業類社團是學生開展第二課堂的重要載體之一,高職學生可以利用這一平臺,開展職業工作坊、職業類講座、社會實踐之類的相關活動,提升學生在求職招聘中的綜合能力。再次,將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情況列入學生學分考核范圍之內。
建議:
3.1 因地制宜,適時調整
高職院校在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安排上,要結合本校的教學規律和學生特點進行有效地安排。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專業教學基本上采取2+1或2.5+0.5的教學模式。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模式,在該門課程的教學上,建議根據高職學生不同階段的需求,采取分時段、分模塊、分階段地進行教學,同時要結合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適時調整。
3.2 吸收外援,緊跟時代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需要配備一定比例的社會師資力量,僅僅依靠本院師資難以實現較好地的教學效果。必要的社會師資隊伍以外,還要不定期開展專業化的、系統化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方面的培訓,擴大師資隊伍考取就業指導師資格證書的人員比例。通過系統培訓,不僅讓教師能夠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而且還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彌補高校教師社會實踐經驗不足的一面。
3.3 教學科研,齊頭并進
高校開展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方面的研究,是指導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過研究高校可以掌握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對于調整學院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都將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另外,對于有條件的高職院校,可以設立專職教師隊伍,開展課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真正意義上實現,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個中心,把科研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堅持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使教學和科研實現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共同提高。
摘 要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的理想和目標是實現人職的最佳匹配,本文通過對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實踐教學工作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職業發展 就業指導 實踐性
1 建立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意義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是職業教育類核心課程之一,它的設置目的是以社會發展、形勢變化、政策導向、學生需求為依據,通過必要的教學環節,幫助學生確定職業目標,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獲得有關就業知識、技能及經驗,促進學生選擇、獲得并能夠從事一項適合自己的職業的課程。人才培養又是高職院校的主要功能之一,畢業生是否為社會所歡迎,標志著學校功能的發揮,是社會對高校的認同和選擇,是社會對高校辦學水平的唯一評價標準,也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體現。盡管人才培養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質量的高低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毫無疑問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是以提升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水平為目的的,是一門必要的同時發展潛力巨大的必修課,更是高校人才培養系統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在促進大學生就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 當前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高職院校因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實踐的認識嚴重不足,往往忽略了課程的實踐性教學。課程開設以來,高職院校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僅僅重視課堂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實踐教學長期處于弱勢,缺乏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管理措施的研究及對課程實踐教學的有力支持,教學手段單一,僅僅把講授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手段,而實踐教學則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形式,將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實踐教學與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分隔開來,所開展的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脫節,針對性和指導性不強,與課程教學目標不符,一些高職院校現有的教學機制沒有給予實踐教學應有的地位,在課程安排上,理論教學有固定的學時,但對于實踐教學卻沒有給予相對應的學時,所有的實踐教學均由學生在課后完成,以至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無法達到均衡,造成了課程教學體系不合理, 教學效果不佳,大部分學生在課后仍然存在職業和就業方面的困惑。
(2)實踐教學資源匱乏。其最主要表現是對實踐教學在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投入不足。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困擾著課程發展的一個老問題。目前各高職院校用于該課程的教學設施建設仍然滯后于其他專業課程教學基本建設,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同時人才具有局限性,部分任課教師尚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和閱歷,不具備調查社會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對自己正在培養的學生今后將要工作的崗位及崗位對人才需求的規格、社會經濟對人才的要求缺乏了解,無法對學生進行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多年來,各高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成效都不明顯,高職高專的問題顯得更為突出。由于實踐教學缺乏實踐場地、缺乏設備、缺乏教師,致使實踐教學遲遲不能開展,影響了教學質量。
(3)實踐教學管理尚未規范。當前高職院校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一直滯后于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對于課程實踐教學缺乏合理的設置,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缺乏獨立性和完整性。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設置滯后于社會需求,實踐教學形式單一,缺乏完整的教學結構。部分高職院校課程教學計劃中缺乏實踐教學的內容,在教學大綱中也做具體的要求,使得實踐教學的開展缺少依據。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實踐教學的內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實踐教學課程設置又明顯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實踐教學的教材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許多高職院校目前采用的課程實踐教材僅僅局限于在書本上做題,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在實踐內容上往往是過于簡單,教材中的內容僅針對大學一年級的課程教學,而對于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的課程教學在教材內容中仍然未能體現。
3 完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實踐教學的幾點建議
3.1 構建科學化、多樣性的實踐教學方法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素質教育提升課程。課程應該將學生作為主體,學生要有較高的參與度,正確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我和職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有許多可實際操作的部分,故采用科學化、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是必由之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參觀考察、現場觀摩、模擬面試、職場人物訪談、案例分析等多種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領悟教學內容。同時可以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結合專業特點,科學地引入多種教學方法,分類進行模擬教學、個別指導、拓展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對職業生涯進行思考和探究,形成適合個人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將案例分析教學方法貫穿于課程中,通過對職業人和往屆畢業生成功就業案例分析,將其提升到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以此調動學生的求職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的幫助學生實現就業。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更好地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升自身職業素養,促進了其職業發展。
3.2 構建全方位多維度的實踐教學模式
建立全方位多維度的實踐教學模式就是將課堂實踐教學、課外指導性實踐教學、職位體驗式實踐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可以引入案例教學方式,通過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扮演、課堂討論等形式把學生引入情景中,找出處理同類問題的基本思路,從而使學生在參與中思考、分析和理解,同時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課外指導性實踐教學是課堂以外開展實踐教學的一種形式,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開展實踐活動,比如訪談職業生涯人物,參觀人才市場,模擬職場環境了解職場素養等等,通過實踐鼓勵學生進行職業素養的自我提升。職位體驗式實踐教學通過模擬實戰演練及頂崗實習等環節,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學到很多知識,特別是學到了教科書中沒有涉及的知識和經驗,提高就業能力,職位體驗式實踐教學能更好地適應目前高職院校多采用工學結合的教育管理模式。根據實踐教學目標的不同,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實踐教學活動中,這既為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拓寬了渠道,也為具有全面素養的學生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機制。
3.3 完善實踐性教學體系,拓展實踐教學平臺
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完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增設更多的課程實踐教學并增加教學時數和教學內容,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同時對課程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內容的修改及研究,深化實踐教學內容,構建更加科學、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使課程內容更具實踐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確保教學從形式到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大學生正處于由依賴向獨立、由學生角色向社會角色過渡的階段,他們對職業生涯備感興趣,但卻缺乏理性思考與規劃。鑒于此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必須積極整合各種實踐教學資源,通過積極整合各種所需人力、財力和物力資源、發揮合力作用,通過網絡、學生活動、學生社團、校企合作等構建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育實踐平臺。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等多項測試,幫助學生全方位地了解自我,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開展學生活動如模擬招聘大賽,提供真實的招聘崗位,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求職體驗,讓學生學會實踐中思考和探索,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通過學生社團如職業發展協會等的發展可以參與到教學、指導等各項工作中,發揮朋輩教育的作用,形成了戶外素質拓展、優秀畢業生交流會、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途徑與企業聯合,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讓學生深入了解企業,為自己就業提前做好準備。通過完善各種實踐性環境,加強實踐環節,利用各種平臺效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道路,確立學習目標,努力提高個人職業素養,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走上良好的職業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