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5 09:12: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園藝畢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園林不僅可以改善生活環境,為人們提供休息和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而且還是供人們游覽、觀賞的藝術空間。城市園林植物的景觀特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城市綠化樹木生長的養護管理,應根據植物生長所需生態環境要求進行。在樹木生長的環境因子中,一方面通過加強土壤、水分、肥料的管理直接為樹木生長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光照、溫度和空氣是大自然客觀存在的,并從多角度闡述了城市園林綠化樹木的養護管理。以供園林部門養護管理城市園林樹木參考。
關鍵詞:園林;植物;景觀特色
一、樹木的養護
1.樹木的修剪
樹木是依賴在葉片上進行光合作用而獲取能量的.因此對樹木過量的修剪,會削弱整個樹勢。修剪次數愈多.修剪愈重,對造成樹木的傷害也愈重,從而也為大量真菌和細菌提供了侵染通道。因此,應盡可能減少對樹木的修剪。常規修剪樹冠,無論全部剪去分枝或分枝重截,都會發出較修剪前更為旺盛和密集的枝叢。出于減少遮蔭的需要或由于樹木根系受損或其他類似原因必須去掉大部分枝時應進行疏剪。這樣較通常將樹修剪得殘缺不全的方法效果要好.并且省工。修剪方法以在嫩枝或分枝基部剪截為宜,因為這個部位營養供應充分,傷口易于愈合,而且不會留下輪痕。
2.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是通過人工手段對枝條的保留、疏剪或短截,培養出優美、理想的樹形,具有更好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同時還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使樹木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3.修剪按苗木的生長與休眠時期,修剪分為生長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前者也叫夏季修剪,后者則稱冬季修剪。夏剪在4~l0月,冬剪則在l0月~翌年4月進行。一般落葉樹種適宜冬剪,傷流嚴重的應早剪或傷流過后再剪;常綠樹種既適宜冬剪也適宜夏剪。修剪的技法有截、疏、傷、變、除蘗等多種,一般休眠期以截、疏為主,而生長期修剪各種技法均可采用。
4.整形整形結合修剪進行,其形式有自然式整形、人工式整形、自然式與人工混合式整形等。
5.灌水休眠期灌水在秋冬和早春進行,秋末或冬初灌水可提高樹木越冬能力,并可防止早春干旱;早春灌水有利于新梢和葉片的生長。并有利于開花坐果。生長期灌水有花前灌水、花后灌水和花芽分化期灌水。就不同季節而言,夏季是樹木生長旺盛期,尤其是新植樹木、小苗、灌木的樹根較淺,抗旱能力較差,樹葉蒸發量大,需水多。應勤灌溉。灌水量與樹種、品種、砧木以及不同的土質、氣候條件、植株大小、生長狀況等有關,耐旱樹種灌水量要少些,不耐旱樹種灌水量要多些。灌水溝應開在樹冠投影的垂直線下。不要開得太深以免傷根。溝壁培土要緊實以免傷根及被水沖壞,溝底要平坦。保證灌水均勻。水量足、灌得勻是最基本的要求,若發現漏水現象應及時用土填嚴。再進行補灌。水滲透后及時封溝中耕,通過中耕、封溝可切斷土壤毛細管,防止水分蒸發。夏季可早晚進行灌溉。冬季可于中午前后進行。
二、施肥管理
施肥是通過人工補充養分來提高土壤肥力,可供給樹木生長充分的營養,并改良土壤性質,提高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結構,提高透水、通氣和保水性能,有利于樹木根系生長。
同時還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與活動創造有利條件,促進肥料分解,使土壤鹽類成為可吸收狀態,有利于樹木生長。
1.根據不同的物候期施入不同種類的肥料
早春和秋末是根系的生長盛期,需要吸收更多的磷素,根系才能強大、伸入土壤深層。抽枝發葉期,細胞分裂迅速,葉量增加,樹體擴大,此時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氮肥,建造細胞和組織。
2.根據不同樹種,在不同時期施入不同種類的肥料
早春開花的樹木在休眠期施肥,對花芽萌發、花朵開放有重要作用。花后是枝葉生長盛期,應及時施入以氮為主的肥料,促進枝葉形成;在枝葉生長緩慢、花芽形成期,應施以磷為主的肥料。
三、防止建筑工程傷害樹木
每當建筑工程完工之后,常常發現附近的樹木死亡,這是由于樹木生長的環境受到干擾破壞的結果。采取某些措施可以消除這些傷害,特別是對樹木根區的傷害。
1.水泥和其他鋪裝地表處樹木的養護
水泥、瀝青和其他鋪裝地表,都可能對樹木產生與埋土過深相同的影響。處理辦法是取走不透氣層,并在樹冠范圍內鋪設厚層沙子,使土壤保持通氣、透水。在街道和廣場,采取的辦法是用鋪石或有孔洞和縫隙的石料鋪裝地面,下面墊一層沙子。
2.對樹木根區采取的措施
人行道上往往要在行道樹根區附近鋪設通信、燃氣、電纜和下水道,這些都屬于對樹木危害很大的工程。原則上應在樹木分枝分布范圍以外鋪設管線,但由于施工過程中樹木總會喪失一些根,而且樹木根系范圍的變化幅度也很大。
四、防治病蟲害
在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時,應全面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容許為害范圍之內。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1.把好植物檢疫關
在調入苗木時,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發現有害生物則要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予以銷毀,防止新的病蟲害傳入,以免給園林樹木帶來更大的損失。公務員之家:
2.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劃
在考慮城市綠化美化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種,要注重長遠解決病蟲害問題。針對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3.加強養護管理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弱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五、結語
總之,如何進一步做好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是目前擺在園林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討。
一、校園藝術活動與德育的關系
早在上世紀末,教育部就把藝術教育寫進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將藝術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藝術教育與德育從來就是互補的,許多科學家、藝術家和教育家都認為,藝術與德育的結合是未來人類思想發展的趨勢,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德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是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創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徑。
(一)根本宗旨與目標的統一性
藝術活動和德育都關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風尚,兩者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都作用于人的心靈,啟迪人的情感;都統一于對真善美的培養。《樂記》中說:“樂者,德之華也。”法國一些著名學者如法蘭西學院教授讓·皮埃爾·尚熱、前科研部長于貝爾·局里安和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認為,經常接觸藝術作品對他們的事業有很大影響,大大提高了他們與環境、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李嵐清同志曾指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內容。
(二)實施手段的兼容與互補性
藝術起源于勞動,來自于生活,其自身既有倫理性,又有教育性;既可以動之以情,又可以曉之以理;既可以打動人的心靈,又不會使受教育者感到任何的壓力。從而不知不覺、心甘情愿地接受影響。而德育更多的是突出其外在的規范性和強制性,并以大量正面典型作為模范,通過培養、說理、輿論營造,使人向往真善美,遠離假惡丑。因此,藝術教育和德育在實施手段上存在著兼容和互補。
二、校園藝術活動的德育功能
藝術教育是對大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可以發揮其自身特有的陶冶情操、升華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養等功能,這既是高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藝術教育的這種德育功能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得更為重要、更為明顯。
(一)藝術活動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凡是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優秀藝術作品,都傾注了濃重的情感和道德價值判斷,這對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無不產生深刻影響。它們能以其特有的藝術形式,帶給人們心靈最強的震撼,使學生更準確而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內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觀。
(二)藝術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樹立崇高的審美人格。孔子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就是旨在通過藝術活動來塑造理想的人格,使人達到音樂所創造的境界。而審美的境界來自于審美主體的修養與音樂審美體驗。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審美主體去發現和感受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美。學生們在觀看電影、書畫、舞蹈、雕塑,傾聽歌曲、演奏的同時,培養了自己欣賞美、感受美的耳朵和眼睛,從而能善辨生活中的美丑,感受生活的樂趣,體察人與世界的關系,完善自身的價值觀念。
(三)藝術活動有助于陶冶學生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
藝術可以陶冶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藝術作品往往能喚起和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這絕非是空洞的說教,更不是灌輸,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例如《義勇軍進行曲》,它表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為祖國的未來奮勇前進的磅礴氣勢和必勝信念。每當樂曲響起,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人民英雄紀念碑,既是完美的雕塑作品,又是歷史的見證,人們在欣賞這座藝術品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對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對現在和平時代的珍惜;電影《開國大典》讓人們了解了新中國成立時的艱辛與波折,充分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學生們通過觀看這些傳世之作,可以牢記中華民族走過的光輝而艱難的歷程,激勵他們奮發努力去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之中。
(四)藝術活動有助于融洽人際關系,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語言,不分國界與種族,直達人的靈魂。它可以緩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可以培養學生寬容、樂觀的性格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在舞蹈表演中,同學們要團結一致,服從集體;在合唱比賽中,同學們要學會與其他演唱者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在話劇表演中,同學們要根據自己的角色,有的當紅花,有的做綠葉,為完成一件作品共同努力。文學大師托爾斯泰的一段話,道出了藝術的這一特性:“有時,人們相處在一起,雖然互不敵視,但彼此的情緒與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間,音樂像閃電一樣把所有的人聯結在一起,克服過去的隔閡,甚至敵視,人們感覺到團結和友愛。”
三、藝術活動中的德育途徑
(一)藝術欣賞
藝術欣賞是藝術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它對大學生的德育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教育家盧梭說過:“千萬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輕人講什么理論。如果你想使他們懂得你所講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種東西去標志它。應當使思想的語言通過他的心,才能為他們所了解。”生活是鮮活的,而大學生更是活生生的個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學會把藝術活動作為一種思想傳播的載體,揣摩大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藝術欣賞。為此,我們可以安排一些音樂欣賞、美術欣賞、書法欣賞、戲劇欣賞、舞蹈、繪畫等藝術類選修課,組建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團體,并定期舉辦由專家、學者和專業教師主講的藝術專場報告會,組織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美術作品展覽、演唱會和文藝匯演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們進入一個屬于個人的審美世界,通過感悟、理解、鑒別,從而獲得巨大的審美愉悅,也使德育工作在教育學生分辨美丑、是非能力的滲透中找到有效的接口。
(二)藝術活動參與
藝術活動既是一種藝術再現,也是一種藝術創造,而藝術創造是一種精神的自由活動,它在德育向藝術活動滲透的過程中起到一個抓手的作用。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一些藝術活動,是對大學生實施德育的有效途徑。以高校藝術團舞蹈隊為例,第一,舞蹈隊是藝術活動中較大的活動集體,擔負著學校各類演出的舞蹈表演及伴舞任務。這些活動絕大多數以集體的形式出現,因此集體主義精神和服從大局意識的培養是舞蹈隊德育滲透的首要方面。第二,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而且舞蹈隊在同一場演出中上臺的機會往往比較高,少則兩三個節目,多則五六個節目。在演出前的排練過程中自然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何況每天還要起早練功,枯燥而艱苦,與穿著華麗的衣服站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完全不同,這將有效地磨礪學生的意志,教會他們懂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的道理。第三,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作為表演者,“當事人”對作品的體會一定比觀眾更深刻——他們要在表演前了解作品的背景,體會作品表達的精神內涵,這對舞蹈演員來說是一個身心的雙重教育。可以說,每一次藝術活動的參與都能獲得審美體驗,都是一次精神的旅行,而這些審美體驗在不斷洗禮著人的心靈,悄悄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態度。
(三)藝術“省”“行”
要引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接受德育時,積極實現從“省”到“行”的升華。“省”是自省,自我教育是一個人道德修養上自覺能動的表現,是一種自覺進行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的活動。藝術活動中要進行德育滲透,只有使學生從被動狀態轉化為自覺主動的行為,才能收到實效。要使他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通過對比、反省,把獲得的知識營養充分吸收;要引導他們在蕪雜的藝術作品中,學會分辨,自省、自勵,提高欣賞美、創造美的水平,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行”就是實踐,許多觀念只能在參與中形成,良好習慣也只能在更多的行為中培養。隨著藝術活動的不斷多樣化,藝術傳播的物質載體日益現代化,為學生的藝術實踐和德育滲透提供了廣闊天地,許多德育內容都可以用大家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來進行傳播。如flash動畫設計比賽、主題晚會、書畫展、校園歌手比賽等諸多活動,都可以讓學生們自發組織、自主參與,使學生充分發揮個性,開闊視野,增加知識,提高技能。只要教師能及時給予正確引導,深化德育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耳濡目染,親身體驗,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就能培養健康高尚的行為。
綜上所述,藝術活動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當德育在藝術活動的載體下,說教的色彩和教育的意圖被藝術“淡化”后,德育才能接近它的本質,從而更輕松地實現它的功能。
摘要該文對我國設施農業的現狀作了概述,并在分析了當前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我國設施農業的宏觀管理提出發展建議,包括管理準確定位;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合理規劃設施布局;設施標準的制定;建立信息管理和技術咨詢網絡;抓好科學研究和培訓幾個方面。
關鍵詞設施農業宏觀管理方針原則
1、概述
我國自1979年至1994年先后從荷蘭、日本、美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引進大型連棟溫室21.2hm2,但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能耗過大,運行費用高,管理不善,僅個別勉強維持生產,絕大部分不得不宣告失敗。90年代中,由于我國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設施農業的發展又掀起了新的熱潮,以北京中以農場引進以色列大型塑料溫室為標志,又開始了新一輪較大規模地引進國外先進的大型連棟溫室,與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引進的不僅是溫室的主體骨架,同時引進了成套設備和栽培技術。據有關資料,1995年至1997年已簽訂引進合同達80hm2,價值3億元,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突出地反應了國內對先進的設施栽培成套設備和技術的迫切需要。與此同時,國外溫室廠家亦蜂涌而來,他們采取壓低主體結構價格,提高內部設施價格的措施,試圖占領市場。
總之,當前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已面臨新的形勢,在設施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設施規格也在相應提高;在大力發展日光溫室生產的同時,也在較大規模地引進國外成套設施與栽培技術;設施園藝生產多樣化,不僅生產蔬菜,包括大宗菜和特菜,也生產花卉水果,但也暴露出在宏觀管理上無序狀態的問題。各地在紛紛上馬,紛紛引進的同時,也不乏盲目性,缺乏總體規劃、規范化和標準化。因此有必要在深入調查研究我國設施農業現狀、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加強管理的意見和措施,以便為主管部門制訂規范化的管理辦法和宏觀管理的政策性文件提供依據,從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宏觀決策,疏通信息渠道,規范管理職能,提高企業素質實行名牌戰略,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設施農業創造條件。
我國溫室中95%以上為日光溫室,普通加溫溫室和大型現代化溫室,因能源問題,運行效果不經濟而難以大面積發展。全自控現代化溫室自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初,開始逐步引進至今。估計將近100hm2。日光溫室中約有60%為高效節能型日光溫室。塑料大棚中90%為簡易的竹木結構塑料大棚,只有在大城市郊區發展裝配式鍍鋅鋼管大棚,目前隨著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有些地區,特別是南方一些地區,原有單棟大棚也向連棟大棚發展。據全國農技推廣總站1996年底統計資料,我國設施栽培面積最大的省份是:山東、河北、河南、遼寧、江蘇和新疆。而高效節能日光溫室面積最大的省份為:河北、山東、遼寧等省。
現代化大型溫室,主要是引進溫室,從1985年至今,我國大約引進了近100hm2。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東南沿海省份的大城市郊區。在1979~1994年期間,引進了21.2hm2,分布在北京、上海、哈爾濱、大慶、廣州、深圳、烏魯木齊等地,由于能源消耗大,管理不善,入不敷出,最終不能維持,有的被拆除,有的另作它用,基本上是失敗了。如1979年北京的四季青園藝場最早從日本引進的3hm2現代化大型溫室,現已改作貿易市場。1995年北京中以農場率先引進以色列溫室1.2hm2,開始了新的引進高潮。1996年引進面積最大的為上海,達l5hm2,分別從荷蘭、以色列引進,分5處進行試驗,取得了一些重要經驗;深圳市1997年從法國引進6hm2薄膜溫室,現已投入使用。還有很多省城如廣州、石家莊、鄭州、濟南、南京、北京、重慶和銀川等都有新引進溫室,或正在洽談引進事宜。這次引進的特點是:引進成套技術設備,除主體骨架外,包括環境調控設備、灌溉設備、全套栽培技術措施(從種子到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甚至授粉技術等),并有引進國派駐專家指導,即不單純引進硬件,也引進軟件。但大多是政府行為,也有部分是企業行為。
2、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及應采取的對策
2.1設施農業發展的數量和質量
目前設施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數量增長很快而質量水平較低。以設施栽培86萬hm2計,城鄉人均占有面積已達7.l7m2,比80年代中期增長了19倍,所以發展方向應由擴大規模轉向提高質量。同時產業結構要轉型,單一生產蔬菜轉變成以生產蔬菜為主,輔以生產花卉、瓜和果。從單一生產大宗菜,轉變成生產大宗菜為主,輔以生產經濟效益高的特菜,有條件的地區應積極發展名、特、優、新、稀產品,出口創匯。其次是提高現有設施水平。現在設施質量普遍較低,日光溫室中絕大多數為80年代中期形成的普通類型,結構較簡單,以竹木、水泥桿為骨架,厚厚的土坯墻體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可利用面積僅40%~50%;作業空間小,不便于機械操作,只能靠手工作業;保溫、采光性能差,每年雨季過后,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維修結構;抗災能力差,易被大雪壓塌、大雨沖垮,如1997年12月一場大雪,江蘇、山東不少普通型日光溫室因承受不住雪壓而倒塌;灌溉技術,仍以大水漫灌,有些地方每667m2日光溫室灌水量達500m3/年。并且在多年使用后溫室內病蟲害嚴重而不得不依靠經常性打藥來維持生產,這與發展綠色農業的趨勢很不協調。所以山東省率先提出了設施農業的二次創業,不僅要選育優良品種,而且要改進設施結構及栽培管理技術,在提高產品品質上下功夫。
對于塑料大棚的發展,同樣存在結構和栽培技術兩方面有待提高的問題。
所有新建的設施,應該具備更高的質量水平,不應再停留在較原始的水平上,應能夠生產高品質產品,借鑒引進溫室的一些經驗,逐步向現代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2.2能源清費和氣候資源的合理利用
我國是一個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冬春季節在蒙古高壓的控制和影響之下,我國的三北地區、青藏高原、云南高原晴天多,日照百分率超過50%,光照充足,是發展設施園藝生產的有利條件。但我國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季風發達,大陸性強,氣溫的年變化很大,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其它國家要低,而且愈向北方,偏低愈甚。例如1月份,東北地區比同緯度其它國家氣溫偏低14~18℃,黃淮流域偏低10~14℃,長江以南地區偏低8℃,華南沿海也偏低5℃。夏季除沙漠地區以外,我國又是同緯度地區最熱的國家7月份平均氣溫東北和內蒙北部比同緯度平均偏高4℃,華北平原偏高2.5℃,長江中下游偏高1.5~2.0℃。根據計算我國北方各地冬季日平均氣溫≤5℃負積溫要比世界同緯度地區高出1~4倍。這就意味著我國發展設施生產冬季加熱所需能耗比歐洲國家要高得多。夏季比同緯度其它國家炎熱,必然增加降溫所需的能耗,而且夏季又是雨季,空氣相對濕度大,濕熱同季使藉助于蒸發降溫機理的降溫效率下降,在封閉條件下進行濕簾降溫、噴霧降溫,其降溫效果必然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根據我國各地氣候特點,發展設施生產必須要進行深入研究,不能照搬國外的經驗,節能是中國設施園藝生產的重要課題。
2.3引進和國產化
1979~1994年引進的20hm2大型現代化溫室,由于高能耗和經營管理跟不上,高投入、低產出,至今幾乎全部停止運營。1995年以后又開始了第二次引進大型現代化溫室的熱潮,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996年上海從荷蘭、以色列引進了15hm2微機全控制加溫溫室,進行蔬菜、花卉栽培。經過一年的運行,有盈利的也有虧損的,但為高能耗、高投入、高產出的現代高科技設施園藝經營提供了經驗。
目前現代化溫室的引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投資大。以上海1996年引進的15hm2溫室來看,引進費用加配套設施設備費用,平均500~900元/m2,投資太大,每年的折舊費、維修費太高,在短期內難以收回投資,這是影響溫室引進的一大因素。
2)運行成本高。從上海5個基地在1996~1997年度運行成本看,平均每1/15hm2(畝)為3.48萬元,其中30%~40%是燃料成本。從上海各引進溫室使用效果來看,冬季加溫使用燃煤最經濟,比用電或燃油熱風的效果好、成本低。即使燃煤,在上海的荷蘭溫室中要保證果菜的生長溫度,每天每公頃,仍需燃煤3t(每畝0.2t)。在濟南,每1/15hm2(畝)每天需燃煤0.4t。在北京,則為每天每1/15hm2(畝)0.8t。有些引進溫室(也包括部分國內設計的溫室)的通風設計沒有針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在高溫高濕同季的情況下,降溫依靠濕簾風機系統,不但降溫效果差,能源消耗也相當可觀,甚至不比冬季加熱能耗費用少。能源消耗費用太高,使投入使用后的經營成本持續偏高,最終可能變成虧本經營,成為溫室引進的又一大障礙。
3)功能定位存在一定問題。既然是引進的現代化大型溫室,是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其產品定位必須有高起點。高投入,必須有高產出,才能充分顯示現代化、資金技術密集的優勢,達到高效集約栽培目的。上海的東海荷蘭溫室,種植的彩色甜椒,市場定位于大賓館和大飯店,價格可達24元/kg,其他產品市場定位也大都在賓館飯店或超市,因其能保證優良的品質和周年供應,價格優勢明顯,所以其經營效果,已經突破了以前引進溫室不計折舊,勉強保本的經營狀況,在合理扣除折舊和經營成本后,仍略有盈余,并且會越來越好。南京市蔬菜所,80年代中期,引進一棟荷蘭溫室,一直種植番茄等大宗菜,年年收入不抵運行費用,從1995年開始,改成一半種菜,一半種花,當年收入與運行費持平,1996年1/4菜(番茄和櫻桃番茄),3/4為切花和盆花,當年收入高于運行費用。所以功能定位不準確是許多引進溫室經營不善的一大原因。結合旅游觀光,生產優質花卉、蔬菜、瓜果和種苗,如上海的東海農場,江蘇鎮江21世紀樂園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4)規模小經營單一。目前各引進單位引進的溫室面積一般為1~3hm2,絕大多數為1~2hm2,規模都不大,并且往往還種植多種作物,因此無論從面積還是從作物種類都形不成規模,這與國外的情況有很大差別。如荷蘭,一個農戶就有二、三公頃以上的溫室,只種植一種作物,專業化程度很高,不僅有利于種植水平的提高,而且能保證履行市場合同,它的規模效益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體現。我們目前的引進方式不能形成規模效益,這就增加了操作上的難度,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種技術人才資源的浪費,3hm2種植三種作物所需的技術指導同樣能指導15hm2種植同種作物的生產。
5)引進不配套。只引進溫室設備而不引進內部管理機制,難以實現真正的現代化設施生產。現代化的設備加上現代化的觀念及管理方式,才能保證高產出、高效益,達到引進溫室的示范目的。
隨著引進溫室的不斷增加,國產化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現代化大型溫室的骨架和覆蓋材料國產化,已經基本不成問題,但其內部的配套設施、計算機管理系統等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和觀念,仍需認真學習。對于國產化,業內人士也有兩種看法,一種要求加速國產化進程,人家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另一種態度則認為,先當學生,虛心學習,先吃透外來的東西,逐步縮小國產與引進之間的差距,不可操之過急。我們認為有關國產化的問題,硬件在短期內容易實現,軟件特別是微機管理、生物技術(品種、授粉技術、定量化肥水管理等),我國與先進國家差距較大,是今后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我們在主體結構的國產化過程中已經做了不少簡化改進設計,即使如此,也因難以形成規模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往往高于外商報價;沒有溫室專用的材料,或者有而精度不夠,不能滿足設施建設的要求,影響設施生產的效果;內部配套設備的國產化還有一定問題,產品不齊全,不配套,性能達不到要求,有的配套設施根本沒有,不能滿足現代化管理的需要。所以必須先搞清楚引進溫室的質量、性能和種植要求,再加以改進,逐步實現國產化。
以上海、江蘇為例,僅上海周圍,經營溫室骨架約有5~6個廠家,有些地方還在盲目建廠,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必須要建立質量檢測和評估體系,實行名牌戰略,有序建設,有序競爭。
2.5關于大型現代化溫室的發展問題
近年來,出現發展大型溫室的熱潮,首先是因為資金有了一些積累,包括一些大企業也投資設施農業將其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原有的設施技術不配套,土地利用率低,環境調節能力有限,而北京中以示范農場引進全套設備技術后,感到有了新的希望,各地政府部門、大企業于是將視點轉向設施生產。我們認為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可以適度發展:(1)資金實力允許(當地政府有補貼,或有企業參與。);(2)有良好的市場,包括消費者觀念,優質、優價;(3)有雄厚的科技實力,包括經營管理技術、生產技術和勞動者素質;(4)形成規模,不搞分散建設,尤其是政府投資的項目更應如此。
3、國家管理部門在宏觀管理上應采取的方針和管理原則
3.1管理的定位
國家管理部門的管理定位,首先應是宏觀管理,起指導作用。要實現宏觀管理,必須了解設施農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應對全國的設施農業根據氣候條件進行合理的規劃;建立各級工作機構,明確專人管理;及時收集和市場信息,指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計劃,減少盲目性,以穩定農民的收入;制定適合各地區不同氣候條件的不同檔次的各種設施規格及技術參數,同時規范各生產廠家的生產行為,減少無序競爭所帶來的損失,改變現有生產廠家各自制定規格,無統一標準的混亂局面;建立固定的監督檢測機構,加強檢測,以保護農民的利益;各級管理機構應同時承擔技術咨詢的任務;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包括生產資料市場、產品市場、產品采后處理(加工、分級、包裝)、運銷等。
3.2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合理規劃設施布局
我國是一個氣候類型多樣的國家,各地氣候對設施生產的利弊各異,應以多樣化的設施生產模式,適應各地的氣候特點。我們建議按大區劃分,根據氣候條件,做好各種設施的區劃工作,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資源,經濟合理地提高設施栽培水平。關于設施栽培的區劃問題,80年代中期,曾進行過不少探討,近年來各省市也認識到,充分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對布局設施栽培、設計種植制度(品種、茬口等)和制定管理規范的重要性,并進行了一些嘗試。但比較分散,并基于經驗,缺乏全國性統一的區劃指標體系和區劃體系。有些地方因設施栽培比較效益高,盲目上馬,結果因氣候條件不適宜而導致失敗。規范各區設施類型及其規格、參數,使各種設施合理分布,種植制度和管理規范化,改善以前的盲目性和過于分散狀況。
3.3設施標準的制定
各地區應有適用于不同檔次的設施類型及標準參數,對農民自制設施提出指導建議,規范農民的自發行為,使建成的設施經濟適用。
"六五"、"七五"、"八五"期間,我國在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的結構優化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許多成果,但目前只有鋼管裝配式塑料大棚有國家標準。玻璃溫室的結構標準尚未批準公布。至于日光溫室標準,溫室配套設備的標準至今仍是空白。所以在設施、設備標準化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對設施的生產廠家不僅要制訂一系列質量標準,還必須成立專門質量監督和檢測機構,經過檢測,方能進入市場,為此也需要制定檢測規范,包括使用儀器、測試標準和方法等,以保護農民的利益,不受劣質產品的侵害。
3.4建立信息管理和技術咨詢網絡
農民進行設施生產,相對投入較高,農民是自發生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所以應建立信息管理機構,及時向農民提供較準確的各種產品供求信息,并做一些科學的預測,指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計劃,以獲取較多的收益。農業部的有關職能部門應予以重視
技術咨詢具有同樣重要性,技術的提高是設施農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先進的技術必須由農民掌握后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建議建立技術咨詢機構,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可作指導和監督。
3.5抓好科學研究和培訓
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不斷地創新。從而要求加強本學科領域的科研和培訓工作,不僅要提高管理者的水平,也要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要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設施生產行之有效的途徑,當前主要研究內容應包括:
1)面向21世紀中國設施生產可持續發展戰略;
2)低成本、低能耗的設施設備成套技術體系;
3)高效設施栽培管理技術體系(專用品種培育、定量化水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
4)設施生產產業化體系(設備設施工程,種子工程,產后處理工程…)及經營管理模式;
5)現代化設施生產的標準體系與質量監控體系;
6)從中央到地方的培訓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包括建立科技示范園,服務機構和服務隊伍,圖書音像制作出版和培訓計劃等)。
3.6關于小型機械的問題
目前在普通的塑料溫室和日光溫室中,基本上沒有使用機械,部分地區如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山東、天津、江蘇、湖南等地均建立了工廠化育苗設施,但由于傳統小農經濟的影響,推廣的范圍和規模還是很有限的。在現有的大部分現代化溫室內,常規的農機具也很少,尤其是采用了無土栽培種植方式,設備配置主要是灌溉設施、采摘車及采摘工具、噴霧設備(噴霧車及噴霧器)運輸車、嫁接機、花卉及蔬菜清理分檢設備、包裝設備、育苗設備、冷庫等。其中不少設備在我國還是個空白。
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要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有條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這給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又提供了新的機遇,要本著自主研究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原則,提高我國的農業設施的水平。
內容摘要: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本文從藝術活動對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的實效、作用和滲透途徑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德育藝術活動大學生高校
藝術活動是集藝術實踐與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于一體的特殊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新形勢下,積極開展藝術活動,充分挖掘藝術活動中的德育要素和功能,發揮其在育人中的實際功效,對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校園藝術活動與德育的關系
早在上世紀末,教育部就把藝術教育寫進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將藝術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藝術教育與德育從來就是互補的,許多科學家、藝術家和教育家都認為,藝術與德育的結合是未來人類思想發展的趨勢,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德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是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創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徑。
(一)根本宗旨與目標的統一性
藝術活動和德育都關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風尚,兩者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都作用于人的心靈,啟迪人的情感;都統一于對真善美的培養。《樂記》中說:“樂者,德之華也。”法國一些著名學者如法蘭西學院教授讓·皮埃爾·尚熱、前科研部長于貝爾·局里安和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認為,經常接觸藝術作品對他們的事業有很大影響,大大提高了他們與環境、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李嵐清同志曾指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內容。
(二)實施手段的兼容與互補性
藝術起源于勞動,來自于生活,其自身既有倫理性,又有教育性;既可以動之以情,又可以曉之以理;既可以打動人的心靈,又不會使受教育者感到任何的壓力。從而不知不覺、心甘情愿地接受影響。而德育更多的是突出其外在的規范性和強制性,并以大量正面典型作為模范,通過培養、說理、輿論營造,使人向往真善美,遠離假惡丑。因此,藝術教育和德育在實施手段上存在著兼容和互補。
二、校園藝術活動的德育功能
藝術教育是對大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可以發揮其自身特有的陶冶情操、升華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養等功能,這既是高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藝術教育的這種德育功能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得更為重要、更為明顯。
(一)藝術活動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凡是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優秀藝術作品,都傾注了濃重的情感和道德價值判斷,這對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無不產生深刻影響。它們能以其特有的藝術形式,帶給人們心靈最強的震撼,使學生更準確而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內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觀。
(二)藝術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樹立崇高的審美人格。孔子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就是旨在通過藝術活動來塑造理想的人格,使人達到音樂所創造的境界。而審美的境界來自于審美主體的修養與音樂審美體驗。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審美主體去發現和感受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美。學生們在觀看電影、書畫、舞蹈、雕塑,傾聽歌曲、演奏的同時,培養了自己欣賞美、感受美的耳朵和眼睛,從而能善辨生活中的美丑,感受生活的樂趣,體察人與世界的關系,完善自身的價值觀念。
(三)藝術活動有助于陶冶學生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
藝術可以陶冶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藝術作品往往能喚起和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這絕非是空洞的說教,更不是灌輸,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例如《義勇軍進行曲》,它表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為祖國的未來奮勇前進的磅礴氣勢和必勝信念。每當樂曲響起,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人民英雄紀念碑,既是完美的雕塑作品,又是歷史的見證,人們在欣賞這座藝術品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對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對現在和平時代的珍惜;電影《開國大典》讓人們了解了新中國成立時的艱辛與波折,充分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學生們通過觀看這些傳世之作,可以牢記中華民族走過的光輝而艱難的歷程,激勵他們奮發努力去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之中。
(四)藝術活動有助于融洽人際關系,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語言,不分國界與種族,直達人的靈魂。它可以緩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可以培養學生寬容、樂觀的性格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在舞蹈表演中,同學們要團結一致,服從集體;在合唱比賽中,同學們要學會與其他演唱者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在話劇表演中,同學們要根據自己的角色,有的當紅花,有的做綠葉,為完成一件作品共同努力。文學大師托爾斯泰的一段話,道出了藝術的這一特性:“有時,人們相處在一起,雖然互不敵視,但彼此的情緒與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間,音樂像閃電一樣把所有的人聯結在一起,克服過去的隔閡,甚至敵視,人們感覺到團結和友愛。”三、藝術活動中的德育途徑
(一)藝術欣賞
藝術欣賞是藝術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它對大學生的德育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教育家盧梭說過:“千萬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輕人講什么理論。如果你想使他們懂得你所講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種東西去標志它。應當使思想的語言通過他的心,才能為他們所了解。”生活是鮮活的,而大學生更是活生生的個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學會把藝術活動作為一種思想傳播的載體,揣摩大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藝術欣賞。為此,我們可以安排一些音樂欣賞、美術欣賞、書法欣賞、戲劇欣賞、舞蹈、繪畫等藝術類選修課,組建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團體,并定期舉辦由專家、學者和專業教師主講的藝術專場報告會,組織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美術作品展覽、演唱會和文藝匯演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們進入一個屬于個人的審美世界,通過感悟、理解、鑒別,從而獲得巨大的審美愉悅,也使德育工作在教育學生分辨美丑、是非能力的滲透中找到有效的接口。
(二)藝術活動參與
藝術活動既是一種藝術再現,也是一種藝術創造,而藝術創造是一種精神的自由活動,它在德育向藝術活動滲透的過程中起到一個抓手的作用。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一些藝術活動,是對大學生實施德育的有效途徑。以高校藝術團舞蹈隊為例,第一,舞蹈隊是藝術活動中較大的活動集體,擔負著學校各類演出的舞蹈表演及伴舞任務。這些活動絕大多數以集體的形式出現,因此集體主義精神和服從大局意識的培養是舞蹈隊德育滲透的首要方面。第二,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而且舞蹈隊在同一場演出中上臺的機會往往比較高,少則兩三個節目,多則五六個節目。在演出前的排練過程中自然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何況每天還要起早練功,枯燥而艱苦,與穿著華麗的衣服站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完全不同,這將有效地磨礪學生的意志,教會他們懂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的道理。第三,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作為表演者,“當事人”對作品的體會一定比觀眾更深刻——他們要在表演前了解作品的背景,體會作品表達的精神內涵,這對舞蹈演員來說是一個身心的雙重教育。可以說,每一次藝術活動的參與都能獲得審美體驗,都是一次精神的旅行,而這些審美體驗在不斷洗禮著人的心靈,悄悄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態度。
(三)藝術“省”“行”
要引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接受德育時,積極實現從“省”到“行”的升華。“省”是自省,自我教育是一個人道德修養上自覺能動的表現,是一種自覺進行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的活動。藝術活動中要進行德育滲透,只有使學生從被動狀態轉化為自覺主動的行為,才能收到實效。要使他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通過對比、反省,把獲得的知識營養充分吸收;要引導他們在蕪雜的藝術作品中,學會分辨,自省、自勵,提高欣賞美、創造美的水平,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行”就是實踐,許多觀念只能在參與中形成,良好習慣也只能在更多的行為中培養。隨著藝術活動的不斷多樣化,藝術傳播的物質載體日益現代化,為學生的藝術實踐和德育滲透提供了廣闊天地,許多德育內容都可以用大家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來進行傳播。如flash動畫設計比賽、主題晚會、書畫展、校園歌手比賽等諸多活動,都可以讓學生們自發組織、自主參與,使學生充分發揮個性,開闊視野,增加知識,提高技能。只要教師能及時給予正確引導,深化德育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耳濡目染,親身體驗,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就能培養健康高尚的行為。
綜上所述,藝術活動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當德育在藝術活動的載體下,說教的色彩和教育的意圖被藝術“淡化”后,德育才能接近它的本質,從而更輕松地實現它的功能。
摘要: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本文從藝術活動對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的實效、作用和滲透途徑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德育藝術活動大學生高校
藝術活動是集藝術實踐與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于一體的特殊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新形勢下,積極開展藝術活動,充分挖掘藝術活動中的德育要素和功能,發揮其在育人中的實際功效,對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校園藝術活動與德育的關系
早在上世紀末,教育部就把藝術教育寫進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將藝術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藝術教育與德育從來就是互補的,許多科學家、藝術家和教育家都認為,藝術與德育的結合是未來人類思想發展的趨勢,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德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是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創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徑。
(一)根本宗旨與目標的統一性
藝術活動和德育都關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風尚,兩者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都作用于人的心靈,啟迪人的情感;都統一于對真善美的培養。《樂記》中說:“樂者,德之華也。”法國一些著名學者如法蘭西學院教授讓·皮埃爾·尚熱、前科研部長于貝爾·局里安和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認為,經常接觸藝術作品對他們的事業有很大影響,大大提高了他們與環境、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李嵐清同志曾指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內容。
(二)實施手段的兼容與互補性
藝術起源于勞動,來自于生活,其自身既有倫理性,又有教育性;既可以動之以情,又可以曉之以理;既可以打動人的心靈,又不會使受教育者感到任何的壓力。從而不知不覺、心甘情愿地接受影響。而德育更多的是突出其外在的規范性和強制性,并以大量正面典型作為模范,通過培養、說理、輿論營造,使人向往真善美,遠離假惡丑。因此,藝術教育和德育在實施手段上存在著兼容和互補。
二、校園藝術活動的德育功能
藝術教育是對大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可以發揮其自身特有的陶冶情操、升華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養等功能,這既是高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藝術教育的這種德育功能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得更為重要、更為明顯。
(一)藝術活動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凡是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優秀藝術作品,都傾注了濃重的情感和道德價值判斷,這對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無不產生深刻影響。它們能以其特有的藝術形式,帶給人們心靈最強的震撼,使學生更準確而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內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觀。
(二)藝術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樹立崇高的審美人格。孔子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就是旨在通過藝術活動來塑造理想的人格,使人達到音樂所創造的境界。而審美的境界來自于審美主體的修養與音樂審美體驗。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審美主體去發現和感受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美。學生們在觀看電影、書畫、舞蹈、雕塑,傾聽歌曲、演奏的同時,培養了自己欣賞美、感受美的耳朵和眼睛,從而能善辨生活中的美丑,感受生活的樂趣,體察人與世界的關系,完善自身的價值觀念。
(三)藝術活動有助于陶冶學生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
藝術可以陶冶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藝術作品往往能喚起和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這絕非是空洞的說教,更不是灌輸,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例如《義勇軍進行曲》,它表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為祖國的未來奮勇前進的磅礴氣勢和必勝信念。每當樂曲響起,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人民英雄紀念碑,既是完美的雕塑作品,又是歷史的見證,人們在欣賞這座藝術品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對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對現在和平時代的珍惜;電影《開國大典》讓人們了解了新中國成立時的艱辛與波折,充分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學生們通過觀看這些傳世之作,可以牢記中華民族走過的光輝而艱難的歷程,激勵他們奮發努力去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之中。
(四)藝術活動有助于融洽人際關系,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語言,不分國界與種族,直達人的靈魂。它可以緩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可以培養學生寬容、樂觀的性格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在舞蹈表演中,同學們要團結一致,服從集體;在合唱比賽中,同學們要學會與其他演唱者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在話劇表演中,同學們要根據自己的角色,有的當紅花,有的做綠葉,為完成一件作品共同努力。文學大師托爾斯泰的一段話,道出了藝術的這一特性:“有時,人們相處在一起,雖然互不敵視,但彼此的情緒與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間,音樂像閃電一樣把所有的人聯結在一起,克服過去的隔閡,甚至敵視,人們感覺到團結和友愛。”三、藝術活動中的德育途徑
(一)藝術欣賞
藝術欣賞是藝術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它對大學生的德育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教育家盧梭說過:“千萬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輕人講什么理論。如果你想使他們懂得你所講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種東西去標志它。應當使思想的語言通過他的心,才能為他們所了解。”生活是鮮活的,而大學生更是活生生的個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學會把藝術活動作為一種思想傳播的載體,揣摩大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藝術欣賞。為此,我們可以安排一些音樂欣賞、美術欣賞、書法欣賞、戲劇欣賞、舞蹈、繪畫等藝術類選修課,組建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團體,并定期舉辦由專家、學者和專業教師主講的藝術專場報告會,組織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美術作品展覽、演唱會和文藝匯演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們進入一個屬于個人的審美世界,通過感悟、理解、鑒別,從而獲得巨大的審美愉悅,也使德育工作在教育學生分辨美丑、是非能力的滲透中找到有效的接口。
(二)藝術活動參與
藝術活動既是一種藝術再現,也是一種藝術創造,而藝術創造是一種精神的自由活動,它在德育向藝術活動滲透的過程中起到一個抓手的作用。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一些藝術活動,是對大學生實施德育的有效途徑。以高校藝術團舞蹈隊為例,第一,舞蹈隊是藝術活動中較大的活動集體,擔負著學校各類演出的舞蹈表演及伴舞任務。這些活動絕大多數以集體的形式出現,因此集體主義精神和服從大局意識的培養是舞蹈隊德育滲透的首要方面。第二,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而且舞蹈隊在同一場演出中上臺的機會往往比較高,少則兩三個節目,多則五六個節目。在演出前的排練過程中自然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何況每天還要起早練功,枯燥而艱苦,與穿著華麗的衣服站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完全不同,這將有效地磨礪學生的意志,教會他們懂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的道理。第三,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作為表演者,“當事人”對作品的體會一定比觀眾更深刻——他們要在表演前了解作品的背景,體會作品表達的精神內涵,這對舞蹈演員來說是一個身心的雙重教育。可以說,每一次藝術活動的參與都能獲得審美體驗,都是一次精神的旅行,而這些審美體驗在不斷洗禮著人的心靈,悄悄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態度。
(三)藝術“省”“行”
要引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接受德育時,積極實現從“省”到“行”的升華。“省”是自省,自我教育是一個人道德修養上自覺能動的表現,是一種自覺進行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的活動。藝術活動中要進行德育滲透,只有使學生從被動狀態轉化為自覺主動的行為,才能收到實效。要使他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通過對比、反省,把獲得的知識營養充分吸收;要引導他們在蕪雜的藝術作品中,學會分辨,自省、自勵,提高欣賞美、創造美的水平,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行”就是實踐,許多觀念只能在參與中形成,良好習慣也只能在更多的行為中培養。隨著藝術活動的不斷多樣化,藝術傳播的物質載體日益現代化,為學生的藝術實踐和德育滲透提供了廣闊天地,許多德育內容都可以用大家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來進行傳播。如flash動畫設計比賽、主題晚會、書畫展、校園歌手比賽等諸多活動,都可以讓學生們自發組織、自主參與,使學生充分發揮個性,開闊視野,增加知識,提高技能。只要教師能及時給予正確引導,深化德育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耳濡目染,親身體驗,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就能培養健康高尚的行為。
綜上所述,藝術活動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當德育在藝術活動的載體下,說教的色彩和教育的意圖被藝術“淡化”后,德育才能接近它的本質,從而更輕松地實現它的功能。
摘要:設施園藝工程因其涉及學科廣、科技含量高,與人民生活關系密切,而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熱點及重要內容,這為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學科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并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而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與提高,也必將加速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關鍵詞:設施園藝工程農業現代化發展
目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農業、科教興農的熱潮,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像雨后春筍遍地開花。"九五"期間,國家科技部將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列為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這是唯一的一項農業產業示范工程項目,與電動汽車、小康住宅,高清晰度電視等高科技工業產業化項目并駕齊驅,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說明了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所謂工廠化高效農業,主要內容就是指以蔬菜設施栽培及相關產業的研究與開發。設施園藝是我國農業領域一個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農產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設施園藝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產品的附加值也不斷提高,經濟效益顯著。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做出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談到今后工作重點時,提到了"現代集約化種養技術",這里面的"種"指的就是設施園藝,它與人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提高關系極為密切,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大抓"菜籃子"工程,就證明了這一點。
設施園藝涵蓋了建筑、材料、機械、自動控制、品種、栽培、管理等多種學科和多種系統,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設施園藝的發達程度,往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目前在推動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建立的很多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主要內容也是在搞設施園藝工程;說明了設施園藝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的發展,必須置身于農業現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來考慮。
蓬勃發展的現實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五年,我國農業現代高潮到來的大背景,使得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表現在:
l、全國以蔬菜栽培為主體的設施園藝面積已達86.7萬公頃(至1998年底),設施類型主要為塑料拱棚和日光溫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長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區,蔬菜設施栽培面積已超過當地菜田總面積的10%以上,某些地區已接近30%,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設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斷擴大,80年代設施園藝主要在"三北"地區發展,而現在正向南方迅速擴展,發展勢頭已超過北方,尤其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更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以節能為中心的設施園藝生產體系。北方廣大地區大力推廣與發展節能型日光溫室,冬季不加溫在北緯40o左右的高寒地區生產出喜溫果菜,更高緯地區可生產耐寒蔬菜,基本消滅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廣塑料拱棚及遮陽網,降溫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難題,解決了長期沒有解決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國疏菜大流通、大市場,全國各地蔬菜供應均衡穩定,豐富多彩,四季長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達240噸-250kg/人·年,居世界領先水平,其中設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達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長164倍,為"菜籃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
3、設施園藝工程的總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具體表現在園藝設施逐步向大型化發展,小型簡易類型比重下降約20%。通過大型現代化溫室及配套設施的引進,促進了我國溫室產業的發展,使我國新型優化節能日光溫室和國產連棟塑料溫室得到進一步推廣,由于設施結構設計建筑更加科學合理,使得設施內的光溫水氣環境得以優化,有利作物生長發育,為高產優質奠定了基礎。例如我國日光溫室黃瓜的最高畝產已達2.5萬kg/年,接近或達到設施園藝發達的荷蘭、日本等國的水平。設施栽培作物種類日漸豐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當比重,果樹設施栽培也正在迅速發展。
4、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大中城市近郊區的耕地不斷減少,如何發展城市周邊地區的農業?近年來提出了"都市農業"的概念,都市農業的定位是在城市周邊,與大都市的二產、三產密切結合,融合服務于大都市,保證都市多元化、高質量消費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續發展,且有利生態環境的優化,因此往往把設施園藝做為首選項目。北京的"朝來農藝園"、"錦繡大地",上海浦東開發區的孫橋園藝試驗場。東海農場等,將現代化的溫室園藝與觀光旅游結合起來,與向青少年進行農業科普教育結合起來,一舉多得,拓展了設施園藝的功能,據統計僅在北京地區就有十多處,成為大城市周邊的新景觀。
5、近年來全國各地乃至到縣鄉等基層單位,都在積極探索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農場引進的現代化溫室于1995年建成投產后,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不少農業主管部門也紛紛效仿,引進國外溫室設備、專用品種、甚至專家,希望在自己管轄的范圍內,建立起現代化農業的樣板。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引進的現代化溫室已達170多公頃,其中1995年以后引進的,占總面積的83.4%。通過對國外高科技設施園藝技術的全面引進、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國設施園藝的學科水平,上海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顯著。
6、隨著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一些相關政策向農業傾斜,使得不少企業家也開始關注農業項目,他們看到農業現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資熱點轉向農業,多數也是從事設施園藝生產。投資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見的,以北京"錦繡大地"為例,它是一個民營企業,投資額已近億元,主要從事設施園藝及現代化畜牧業,以企業化的管理機制,從事農業高科技產業開發,這是一種全新的農業產業,受到中央領導的關注。上述種種都為設施園藝工程事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相關產業提供了難得的商機。
7、設施園藝工程的科學研究,受到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重視與支持
"九五"期間,國家科技部所列的國家級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項目,總體目標是瞄準21世紀農業發展趨勢,集成國內外設施園藝高新技術,在北京、上海、遼寧、浙江、廣東等不同生態氣候型及不同區域經濟特點的五省市,建設一批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先導,產業化為目標的科技經濟一體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圍繞蔬菜設施栽培的高產、優質、高效,主要研究內容有種子種苗工程、種植工藝工程、采后處理工程、設施環境控制工程、相關產業工程(包括溫室制造、環控儀器設備、農機具、穴盤生產、蔬菜包裝保鮮、專用肥料、生物農藥廠等)五大方面。此項目已于1996年正式啟動,2000年完成。該項目科研經費總投入高達5000萬元,相當于"七五"、"八五"有關設施園藝重點項目經費總和的10倍,足以說明國家對設施園藝工程的重視。
與設施園藝工程有關的科研項目,不僅有應用技術的研究,還有基礎理論的研究。199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將"設施園藝高產優質的基礎研究"列為重點項目證式啟動,這在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學科領域,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反映出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學科水平已躍上新臺階。
8、已形成了一支從事設施園藝工程專業的科技隊伍,二十年來這支老中青相結合的、強有力的梯隊,為設施園藝的宏觀決策,生產、科研、教學和推廣,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壯成長,成為本領域的支柱力量,為順利實現新老交替,使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146個蔬菜研究機構,其中絕大部分有從事設施園藝的研究機構和人員。部分農業院校,近幾年來陸續開設了"設施園藝"課程,有的還開出了碩士、博士學位課,培養了大量高級人才。
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和過去比較,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事業正處在建國以來最興旺發達的時期,令人歡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靜地看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及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1、我國設施園藝的面積雖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簡易的類型為主,設施環境可控程度與水平低,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遇災害性天氣和年份生產沒有保障,農民遭受損失,市場供應出現波動。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統計,截止到97年全國蔬菜設施面積為84.11萬公頃,其中中小拱棚面積為42.42萬公頃,占到50%,這些都是很簡易的設施。檔次較高的塑料大棚為19.04萬公頃,在冬季有相當一部分地區不能進行生產。塑料薄膜溫室是冬季生產的主要設施,但以不加溫為主。有加溫設備的只有0.68萬公頃,比例不到1%。至于現代化大型溫室,全國總面積僅僅有170公頃左右,微不足道;而國土面積比我國小得多的荷蘭,現代化溫室面積卻是我們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產各種蔬菜和花卉,產品行銷全世界。
2、設施園藝工程科技含量較低,無論設施本身還是栽培管理,多以傳統經驗為主,缺乏量化指標和成套技術,不符合農業現代化的要求,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現在作物的產量水平,盡管我國也有高產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積平均單產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設施園藝發達的荷蘭、日本、以色列…,無論蔬菜還是花卉,平均產量往往是我國的幾倍乃至十幾倍。荷蘭溫室番茄年產量中等水平即可達到60萬kg/ha(即4萬kg/畝),是我國的4-5倍。從專用品種到配套技術都很完善,設施的光、溫、濕、氣、肥各個環境因子,全可根據作物需要進行調控,為高產穩產提供了有力保證。
3、我國設施園藝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個體農戶為主,勞動生產率很低,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10,甚至1/100。規模化產業化的水平更低,小農經濟的生產和經營與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矛盾越來越突出,更難以走出國門與國際市場接軌。發達國家的設施園藝工程已形成獨立的產業體系,我國還是分散的,以小型的鄉鎮企業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產與制造方面技術水平、工藝水平不高,無法和發達國家相比。近年來隨著外國溫室公司不斷涌入我國,他們的產品雖然價格很高,但因質量好,工藝精湛,還是受到歡迎,使我國原本就不太發達的相關產業,受到較大的沖擊。
4、目前我國設施園藝的迅猛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園區遍及全國,但內容雷同,設施園藝有較強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區或單位,不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氣候特點出發,盲目模仿別人,不惜重金進口外國大型溫室,甚至還有個別領導把園藝設施建設做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只顧建設而沒有明確的生產目的,設施雖然建起來了但效益很差。這些現代化溫室冬季需要加溫,夏季還需降溫,耗能多、運行成本高,不適合中國國情,加之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大鍋飯"的管理體制,使得生產不但不能贏利,還嚴重虧損,體現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對今后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必需引起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及時加以解決,才能使我國設施園藝工程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得以持續發展。從本專業委員會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l、大力扶植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設施園藝工程生產體系,盡快形成相關產業,這是提高我國設施園藝工程總體水平的物質基礎,國家應在政策方面給以具體支持。
2、大力加強設施園藝工程相關學科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組織國家級的科研隊伍,與地方密切合作,抓住關鍵問題(包含硬件和軟件兩大方面)聯合攻關,邊研究邊開發,使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這是提高我國設施園藝工程總體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保證。
3、盡快克服我國設施園藝事業迅猛發展的盲目性,尤其對外國現代化溫室的引進工作,應有專門機構統一管理,引進之前要組織專家充分論證,新聞媒體的宣傳要實事求是,正確引導。全國各地應分層次發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門面。從我國人均蔬菜的消費量看,目前蔬菜設施栽培面積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則會導致"菜賤傷農",關鍵要提高品質,增加花色品種。
4、設施園藝是一種受控農業,受管理技術的影響程度比自然農業大得多,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說到底是人才素質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養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產者的素質,這是擺在我們面前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應該千萬百計,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大力普及設施園藝的科學知識,使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盡快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才能使其持續、健康、迅速的發展。
充滿希望的未來
設施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方興未艾。據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預測,到2030年,全國設施園藝面積將達到170萬公頃,是目前總面積的兩倍,足以看出發展勢頭之強勁。到那時設施生產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將達到50kg/年,占蔬菜人均占有總量的20%,比目前將提高51.5%。這意味著我們從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的專家教授、科技人員及生產者肩上的擔子還是不輕的,任重道遠。我們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面對蓬勃發展的中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倍感興奮之余,更感到責無旁貸、壓力沉重。中國設施園藝工程的未來,之所以充滿希望和活力除了文中羅列的那些令人振奮的發展數字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擋之勢,滾滾向前;而設施園藝工程做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面,猶如激流中一朵絢麗的浪花,不斷地匯入洪流,也將川流不息。
1、概述
我國自1979年至1994年先后從荷蘭、日本、美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引進大型連棟溫室21.2hm2,但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能耗過大,運行費用高,管理不善,僅個別勉強維持生產,絕大部分不得不宣告失敗。90年代中,由于我國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設施農業的發展又掀起了新的熱潮,以北京中以農場引進以色列大型塑料溫室為標志,又開始了新一輪較大規模地引進國外先進的大型連棟溫室,與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引進的不僅是溫室的主體骨架,同時引進了成套設備和栽培技術。據有關資料,1995年至1997年已簽訂引進合同達80hm2,價值3億元,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突出地反應了國內對先進的設施栽培成套設備和技術的迫切需要。與此同時,國外溫室廠家亦蜂涌而來,他們采取壓低主體結構價格,提高內部設施價格的措施,試圖占領市場。
總之,當前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已面臨新的形勢,在設施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設施規格也在相應提高;在大力發展日光溫室生產的同時,也在較大規模地引進國外成套設施與栽培技術;設施園藝生產多樣化,不僅生產蔬菜,包括大宗菜和特菜,也生產花卉水果,但也暴露出在宏觀管理上無序狀態的問題。各地在紛紛上馬,紛紛引進的同時,也不乏盲目性,缺乏總體規劃、規范化和標準化。因此有必要在深入調查研究我國設施農業現狀、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加強管理的意見和措施,以便為主管部門制訂規范化的管理辦法和宏觀管理的政策性文件提供依據,從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宏觀決策,疏通信息渠道,規范管理職能,提高企業素質實行名牌戰略,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設施農業創造條件。
我國溫室中95%以上為日光溫室,普通加溫溫室和大型現代化溫室,因能源問題,運行效果不經濟而難以大面積發展。全自控現代化溫室自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初,開始逐步引進至今。估計將近100hm2。日光溫室中約有60%為高效節能型日光溫室。塑料大棚中90%為簡易的竹木結構塑料大棚,只有在大城市郊區發展裝配式鍍鋅鋼管大棚,目前隨著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有些地區,特別是南方一些地區,原有單棟大棚也向連棟大棚發展。據全國農技推廣總站1996年底統計資料,我國設施栽培面積最大的省份是:山東、河北、河南、遼寧、江蘇和新疆。而高效節能日光溫室面積最大的省份為:河北、山東、遼寧等省。
現代化大型溫室,主要是引進溫室,從1985年至今,我國大約引進了近100hm2。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東南沿海省份的大城市郊區。在1979~1994年期間,引進了21.2hm2,分布在北京、上海、哈爾濱、大慶、廣州、深圳、烏魯木齊等地,由于能源消耗大,管理不善,入不敷出,最終不能維持,有的被拆除,有的另作它用,基本上是失敗了。如1979年北京的四季青園藝場最早從日本引進的3hm2現代化大型溫室,現已改作貿易市場。1995年北京中以農場率先引進以色列溫室1.2hm2,開始了新的引進高潮。1996年引進面積最大的為上海,達l5hm2,分別從荷蘭、以色列引進,分5處進行試驗,取得了一些重要經驗;深圳市1997年從法國引進6hm2薄膜溫室,現已投入使用。還有很多省城如廣州、石家莊、鄭州、濟南、南京、北京、重慶和銀川等都有新引進溫室,或正在洽談引進事宜。這次引進的特點是:引進成套技術設備,除主體骨架外,包括環境調控設備、灌溉設備、全套栽培技術措施(從種子到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甚至授粉技術等),并有引進國派駐專家指導,即不單純引進硬件,也引進軟件。但大多是政府行為,也有部分是企業行為。
2、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及應采取的對策
2.1設施農業發展的數量和質量
目前設施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數量增長很快而質量水平較低。以設施栽培86萬hm2計,城鄉人均占有面積已達7.l7m2,比80年代中期增長了19倍,所以發展方向應由擴大規模轉向提高質量。同時產業結構要轉型,單一生產蔬菜轉變成以生產蔬菜為主,輔以生產花卉、瓜和果。從單一生產大宗菜,轉變成生產大宗菜為主,輔以生產經濟效益高的特菜,有條件的地區應積極發展名、特、優、新、稀產品,出口創匯。其次是提高現有設施水平。現在設施質量普遍較低,日光溫室中絕大多數為80年代中期形成的普通類型,結構較簡單,以竹木、水泥桿為骨架,厚厚的土坯墻體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可利用面積僅40%~50%;作業空間小,不便于機械操作,只能靠手工作業;保溫、采光性能差,每年雨季過后,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維修結構;抗災能力差,易被大雪壓塌、大雨沖垮,如1997年12月一場大雪,江蘇、山東不少普通型日光溫室因承受不住雪壓而倒塌;灌溉技術,仍以大水漫灌,有些地方每667m2日光溫室灌水量達500m3/年。并且在多年使用后溫室內病蟲害嚴重而不得不依靠經常性打藥來維持生產,這與發展綠色農業的趨勢很不協調。所以山東省率先提出了設施農業的二次創業,不僅要選育優良品種,而且要改進設施結構及栽培管理技術,在提高產品品質上下功夫。
對于塑料大棚的發展,同樣存在結構和栽培技術兩方面有待提高的問題。
所有新建的設施,應該具備更高的質量水平,不應再停留在較原始的水平上,應能夠生產高品質產品,借鑒引進溫室的一些經驗,逐步向現代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2.2能源清費和氣候資源的合理利用
我國是一個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冬春季節在蒙古高壓的控制和影響之下,我國的三北地區、青藏高原、云南高原晴天多,日照百分率超過50%,光照充足,是發展設施園藝生產的有利條件。但我國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季風發達,大陸性強,氣溫的年變化很大,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其它國家要低,而且愈向北方,偏低愈甚。例如1月份,東北地區比同緯度其它國家氣溫偏低14~18℃,黃淮流域偏低10~14℃,長江以南地區偏低8℃,華南沿海也偏低5℃。夏季除沙漠地區以外,我國又是同緯度地區最熱的國家7月份平均氣溫東北和內蒙北部比同緯度平均偏高4℃,華北平原偏高2.5℃,長江中下游偏高1.5~2.0℃。根據計算我國北方各地冬季日平均氣溫≤5℃負積溫要比世界同緯度地區高出1~4倍。這就意味著我國發展設施生產冬季加熱所需能耗比歐洲國家要高得多。夏季比同緯度其它國家炎熱,必然增加降溫所需的能耗,而且夏季又是雨季,空氣相對濕度大,濕熱同季使藉助于蒸發降溫機理的降溫效率下降,在封閉條件下進行濕簾降溫、噴霧降溫,其降溫效果必然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根據我國各地氣候特點,發展設施生產必須要進行深入研究,不能照搬國外的經驗,節能是中國設施園藝生產的重要課題。
2.3引進和國產化
1979~1994年引進的20hm2大型現代化溫室,由于高能耗和經營管理跟不上,高投入、低產出,至今幾乎全部停止運營。1995年以后又開始了第二次引進大型現代化溫室的熱潮,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996年上海從荷蘭、以色列引進了15hm2微機全控制加溫溫室,進行蔬菜、花卉栽培。經過一年的運行,有盈利的也有虧損的,但為高能耗、高投入、高產出的現代高科技設施園藝經營提供了經驗。
目前現代化溫室的引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投資大。以上海1996年引進的15hm2溫室來看,引進費用加配套設施設備費用,平均500~900元/m2,投資太大,每年的折舊費、維修費太高,在短期內難以收回投資,這是影響溫室引進的一大因素。
2)運行成本高。從上海5個基地在1996~1997年度運行成本看,平均每1/15hm2(畝)為3.48萬元,其中30%~40%是燃料成本。從上海各引進溫室使用效果來看,冬季加溫使用燃煤最經濟,比用電或燃油熱風的效果好、成本低。即使燃煤,在上海的荷蘭溫室中要保證果菜的生長溫度,每天每公頃,仍需燃煤3t(每畝0.2t)。在濟南,每1/15hm2(畝)每天需燃煤0.4t。在北京,則為每天每1/15hm2(畝)0.8t。有些引進溫室(也包括部分國內設計的溫室)的通風設計沒有針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在高溫高濕同季的情況下,降溫依靠濕簾風機系統,不但降溫效果差,能源消耗也相當可觀,甚至不比冬季加熱能耗費用少。能源消耗費用太高,使投入使用后的經營成本持續偏高,最終可能變成虧本經營,成為溫室引進的又一大障礙。
3)功能定位存在一定問題。既然是引進的現代化大型溫室,是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其產品定位必須有高起點。高投入,必須有高產出,才能充分顯示現代化、資金技術密集的優勢,達到高效集約栽培目的。上海的東海荷蘭溫室,種植的彩色甜椒,市場定位于大賓館和大飯店,價格可達24元/kg,其他產品市場定位也大都在賓館飯店或超市,因其能保證優良的品質和周年供應,價格優勢明顯,所以其經營效果,已經突破了以前引進溫室不計折舊,勉強保本的經營狀況,在合理扣除折舊和經營成本后,仍略有盈余,并且會越來越好。南京市蔬菜所,80年代中期,引進一棟荷蘭溫室,一直種植番茄等大宗菜,年年收入不抵運行費用,從1995年開始,改成一半種菜,一半種花,當年收入與運行費持平,1996年1/4菜(番茄和櫻桃番茄),3/4為切花和盆花,當年收入高于運行費用。所以功能定位不準確是許多引進溫室經營不善的一大原因。結合旅游觀光,生產優質花卉、蔬菜、瓜果和種苗,如上海的東海農場,江蘇鎮江21世紀樂園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4)規模小經營單一。目前各引進單位引進的溫室面積一般為1~3hm2,絕大多數為1~2hm2,規模都不大,并且往往還種植多種作物,因此無論從面積還是從作物種類都形不成規模,這與國外的情況有很大差別。如荷蘭,一個農戶就有二、三公頃以上的溫室,只種植一種作物,專業化程度很高,不僅有利于種植水平的提高,而且能保證履行市場合同,它的規模效益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體現。我們目前的引進方式不能形成規模效益,這就增加了操作上的難度,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種技術人才資源的浪費,3hm2種植三種作物所需的技術指導同樣能指導15hm2種植同種作物的生產。
5)引進不配套。只引進溫室設備而不引進內部管理機制,難以實現真正的現代化設施生產。現代化的設備加上現代化的觀念及管理方式,才能保證高產出、高效益,達到引進溫室的示范目的。
隨著引進溫室的不斷增加,國產化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現代化大型溫室的骨架和覆蓋材料國產化,已經基本不成問題,但其內部的配套設施、計算機管理系統等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和觀念,仍需認真學習。對于國產化,業內人士也有兩種看法,一種要求加速國產化進程,人家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另一種態度則認為,先當學生,虛心學習,先吃透外來的東西,逐步縮小國產與引進之間的差距,不可操之過急。我們認為有關國產化的問題,硬件在短期內容易實現,軟件特別是微機管理、生物技術(品種、授粉技術、定量化肥水管理等),我國與先進國家差距較大,是今后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我們在主體結構的國產化過程中已經做了不少簡化改進設計,即使如此,也因難以形成規模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往往高于外商報價;沒有溫室專用的材料,或者有而精度不夠,不能滿足設施建設的要求,影響設施生產的效果;內部配套設備的國產化還有一定問題,產品不齊全,不配套,性能達不到要求,有的配套設施根本沒有,不能滿足現代化管理的需要。所以必須先搞清楚引進溫室的質量、性能和種植要求,再加以改進,逐步實現國產化。
2.4建廠生產問題
以上海、江蘇為例,僅上海周圍,經營溫室骨架約有5~6個廠家,有些地方還在盲目建廠,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必須要建立質量檢測和評估體系,實行名牌戰略,有序建設,有序競爭。
2.5關于大型現代化溫室的發展問題
近年來,出現發展大型溫室的熱潮,首先是因為資金有了一些積累,包括一些大企業也投資設施農業將其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原有的設施技術不配套,土地利用率低,環境調節能力有限,而北京中以示范農場引進全套設備技術后,感到有了新的希望,各地政府部門、大企業于是將視點轉向設施生產。我們認為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可以適度發展:(1)資金實力允許(當地政府有補貼,或有企業參與。);(2)有良好的市場,包括消費者觀念,優質、優價;(3)有雄厚的科技實力,包括經營管理技術、生產技術和勞動者素質;(4)形成規模,不搞分散建設,尤其是政府投資的項目更應如此。
3、國家管理部門在宏觀管理上應采取的方針和管理原則
3.1管理的定位
國家管理部門的管理定位,首先應是宏觀管理,起指導作用。要實現宏觀管理,必須了解設施農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應對全國的設施農業根據氣候條件進行合理的規劃;建立各級工作機構,明確專人管理;及時收集和市場信息,指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計劃,減少盲目性,以穩定農民的收入;制定適合各地區不同氣候條件的不同檔次的各種設施規格及技術參數,同時規范各生產廠家的生產行為,減少無序競爭所帶來的損失,改變現有生產廠家各自制定規格,無統一標準的混亂局面;建立固定的監督檢測機構,加強檢測,以保護農民的利益;各級管理機構應同時承擔技術咨詢的任務;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包括生產資料市場、產品市場、產品采后處理(加工、分級、包裝)、運銷等。
3.2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合理規劃設施布局
我國是一個氣候類型多樣的國家,各地氣候對設施生產的利弊各異,應以多樣化的設施生產模式,適應各地的氣候特點。我們建議按大區劃分,根據氣候條件,做好各種設施的區劃工作,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資源,經濟合理地提高設施栽培水平。關于設施栽培的區劃問題,80年代中期,曾進行過不少探討,近年來各省市也認識到,充分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對布局設施栽培、設計種植制度(品種、茬口等)和制定管理規范的重要性,并進行了一些嘗試。但比較分散,并基于經驗,缺乏全國性統一的區劃指標體系和區劃體系。有些地方因設施栽培比較效益高,盲目上馬,結果因氣候條件不適宜而導致失敗。規范各區設施類型及其規格、參數,使各種設施合理分布,種植制度和管理規范化,改善以前的盲目性和過于分散狀況。
3.3設施標準的制定
各地區應有適用于不同檔次的設施類型及標準參數,對農民自制設施提出指導建議,規范農民的自發行為,使建成的設施經濟適用。
"六五"、"七五"、"八五"期間,我國在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的結構優化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許多成果,但目前只有鋼管裝配式塑料大棚有國家標準。玻璃溫室的結構標準尚未批準公布。至于日光溫室標準,溫室配套設備的標準至今仍是空白。所以在設施、設備標準化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對設施的生產廠家不僅要制訂一系列質量標準,還必須成立專門質量監督和檢測機構,經過檢測,方能進入市場,為此也需要制定檢測規范,包括使用儀器、測試標準和方法等,以保護農民的利益,不受劣質產品的侵害。
3.4建立信息管理和技術咨詢網絡
農民進行設施生產,相對投入較高,農民是自發生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所以應建立信息管理機構,及時向農民提供較準確的各種產品供求信息,并做一些科學的預測,指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計劃,以獲取較多的收益。農業部的有關職能部門應予以重視。
技術咨詢具有同樣重要性,技術的提高是設施農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先進的技術必須由農民掌握后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建議建立技術咨詢機構,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可作指導和監督。
3.5抓好科學研究和培訓
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不斷地創新。從而要求加強本學科領域的科研和培訓工作,不僅要提高管理者的水平,也要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要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設施生產行之有效的途徑,當前主要研究內容應包括:
1)面向21世紀中國設施生產可持續發展戰略;
2)低成本、低能耗的設施設備成套技術體系;
3)高效設施栽培管理技術體系(專用品種培育、定量化水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
4)設施生產產業化體系(設備設施工程,種子工程,產后處理工程…)及經營管理模式;
5)現代化設施生產的標準體系與質量監控體系;
6)從中央到地方的培訓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包括建立科技示范園,服務機構和服務隊伍,圖書音像制作出版和培訓計劃等)。
3.6關于小型機械的問題
目前在普通的塑料溫室和日光溫室中,基本上沒有使用機械,部分地區如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山東、天津、江蘇、湖南等地均建立了工廠化育苗設施,但由于傳統小農經濟的影響,推廣的范圍和規模還是很有限的。在現有的大部分現代化溫室內,常規的農機具也很少,尤其是采用了無土栽培種植方式,設備配置主要是灌溉設施、采摘車及采摘工具、噴霧設備(噴霧車及噴霧器)運輸車、嫁接機、花卉及蔬菜清理分檢設備、包裝設備、育苗設備、冷庫等。其中不少設備在我國還是個空白。
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要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有條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這給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又提供了新的機遇,要本著自主研究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原則,提高我國的農業設施的水平。
【摘要】由于DV攝像機相對于其他的攝像機,具有成本低、輕便靈活、輔助設備少等特點,而廣泛的被運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集聚在大學里的學生們,DV可以說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部分。大學生活里的故事很多,種類很多,多的讓我們沒有反應過來的時間。是DV這只眼睛發現了我們一些樸實無華,但又讓生活更為感人的畫面。因為那些畫面是真實生活的寫照,無論好與壞那都將值得我們回憶。隨著時代的進步變化,DV開始平民化。他們用自己手中的DV,以個人獨到的視角去撲捉周圍生活中最質樸、最平常,最細小的片段,這也正是他們用心去感受到的生活。我相信DV藝術將會成為人類文化以及精神領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關鍵詞】DV藝術、校園文化、校園電視臺、發展。
1.DV藝術的概述及校園DV藝術
何為藝術,所謂藝術無非就是獨特,很多人一直以來就是懷著這種認識來理解藝術,甚至我也不列外。當然這樣并沒有錯,藝術本來就很獨特。但是藝術還是源于生活,是對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再加工。所以我們不要把自己與藝術之間的距離弄的疏遠,如果你有讓生活給別人帶去另一種享受,那怕只是一種想法,那么你就有可能接近藝術。然而所謂DV藝術那就更離不開生活了,因為他就是真實生活的寫照。DV創作的過程中為了表達我們所設計的主題,就需要對生活時間進行拉伸,重新安排節奏,再加上音效等各種我們所謂的剪輯。這就使生活更加藝術化,使作品更具有審美的價值,帶給人們美的享受。藝術的本質在于展現生命力,恰恰DV藝術就本身具有生命,所以我想說DV藝術是我們生命中的活體藝術。DV藝術解釋了這么多,我想對與校園DV藝術就不會太難理解了吧。在DV藝術前面加了個限制詞“校園”,無非就是進入校園的DV藝術。當然校園DV藝術還是與其他的DV藝術有區別的,我所說的區別并不是DV上的本質區別,而是一些表面形式上的區別。比如校園DV藝術他就會涉及到各種關于學生以及學校的因數,我個人總結了幾點:學生的思想理念和一些基本的視野、學校的藝術文化宣傳、還有就是學生的專業問題。盡管有那么一點區別,但是藝術的思想是沒有界線的。
2.DV藝術、校園DV藝術的現狀
就目前具體說來,全國乃至全世界DV的普及有明顯的上升趨勢。這些明顯的變化主要與人們對精神生活以及藝術追求的向往,當然還與時代的變遷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1996年,DV攝像機在日本問世,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都是用來拍攝家庭式的影像,也就是可能一些技術和設備方面還不是很成熟。隨著DV本身性能的改進和電腦配套設備的開發與研制,大多數的人都可以很好的掌握運用。直到我們現在DV機已經成為當前個人影像制作甚至專業媒體都非常喜愛的一種攝像設備,尤其是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選擇DV進行自己的影像表達。DV承受生活之輕的同時,也承擔起藝術的重。為什么這樣說,雖然人人可以玩DV,人人都可以創作。但是我上面提到了“DV藝術”,最基本的藝術前提是你的創作可以給別人帶去美感,帶去一種享受。因為影視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如果你拍一部電影,必須有專業知識,必須有設備,還必須要有創作精神。說這么多,也并不是好像在要求什么,主要的還是創作與審美在生活中融為一體。值得我們大學生注意的可能就是校園DV藝術了,校園DV藝術與社會民間以及其他的DV藝術不同之處還是比較的多,上面也談到了這一點,這跟DV所處的環境有關。2005年,北京大學團委等展開“北京大學青年流行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調研,其中“哪種原創文藝樣式的影響更大”專項調查,選項包括文學作品、原創歌曲、校園DV、舞臺劇、曲藝作品、原創動漫六類,結果分別是32.3%、53.1%、41.5%、21.6%、10.5%、7.6%,校園DV占41.5%,可見校園DV已成為繼文學作品之后流行的原創文藝樣式,成為了重要的校園文化組成部分。還有國家教育部對校園DV藝術的支持與鼓勵,比如各個省份都會相應的開展校園DV藝術節,還有全國性的藝術節。還有一些校內關于DV藝術文化的宣傳和建立,以及學生自我培養的本身愛好。加深文化多樣化的同時也提高了校園藝術文化的水平,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藝術的舞臺。
3.DV在校園中的影響及用
3.1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校園DV藝術對校園文化建設有著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內發展還是外宣傳都與DV藝術緊密聯系在一起。校園文化的元素有很多,比如說學校里的晚會演出、各類比賽、等各種活動。但是這些對我們來說非常有意義、值得珍藏的東西,又不可能始終的停留在精彩活躍的那一刻。那么DV就可以幫我們把那一刻的所有記錄下了,美好的回憶就再是夢想了。重要的并不只是在這里,因為校園DV藝術也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在校園DV藝術的發展下,相應的校園文化也得到了發展,還有就是校園DV藝術文化可以傳遞式的發展校園文化建設。
3.2對學生能力素質的影響
2004年4月,當校園DV對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個新鮮名詞時,湘潭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本著“大學生辦、大學生拍、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的原則,創辦了首屆大學生DV電影節,開創了高校學生自編自導自演DV的先河,其參賽作品以完美的鏡頭和精彩的劇情將思想性、藝術性、可視性有機結合,很好地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精神追求。應該說與校園DV走的比較緊密的還是學生,因為大多數情況都是學生持有DV。這也就說明了校園DV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在能力方面能起到明顯的變化。對現代科學技術和影視文化的高度認識,也在無意識中提高了學生的藝術美感和藝術體會。還有各方面的能力素質都會相應的得到提高,《論校園DV發展趨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中談到了兩個引導引導大學生和諧成長、引導校園文化氛圍,落實中央16號文"四項教育。在創作的過程中,開發學生的自主想象力和創新力。在對藝術的追求時,借助DV反應現實生活的美感,又會對生活有新的看法、新的認識。對學生自我藝術能力的實現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是專業的話,還可以激發學生內在的專業水平,為以后的事業生涯做好準備。可以想象得到在我們擁有的美麗的校園里,因為有DV藝術文化的存在,而使得我們的校園生活多姿多彩,每個人都能夠體會到一種新生藝術的氣息。
4.校園DV藝術對外界的影響
談到校園DV藝術對外界的影響,首先要提出的是DV改變了生活當中的藝術形態,同樣也增加了人們的藝術審美觀念。我們知道現實生活的競爭,無非就是市場的競爭,再想一下市場是一個消費的市場。要想收益就要促進市場的消費,而消費者正是我們的那些對藝術有美感的人。這樣一個很現實的市場推導就間接的告訴了我們,DV藝術改變了競爭的市場。說了這么多
其實就是回到屬于DV的一個世界,那就是我們現在的影視文化行業。最近一些年來,國家一直對校園DV文化比較重視。就好比說一些學生的DV作品得到了外界的認可,并給予鼓勵的方針。就比如說在電視上看到的學生DV作品,還記得一次在CCTV-3上看到了一系列的校園DV作品的播出,有《畢業了我的大學》、《大話三國之校園大戰》、,《校園花工》和《仙湖的化石森林》......。還有目前,中國大學生DV文化藝術節組委會已經與新浪網、三杯水、《大眾DV》、《DV@時代》等多家媒體達成全面合作,并且DV節組委會正在積極尋求相關電視媒體進行縱深合作。目前,已經有眾多網絡、報刊媒體對DV節進行了密切關注。比如還有些學生自己的作品直接的推銷到影視行業當中去,而且有的能夠站住一定的位置。這些其實就在激活影視行業,促進了影視行業的發展。除了經濟效應外,我們還可以了解到校園DV藝術對人們的各種素質培養的提高。就好比一些拍攝的教育性片對人們的思想覺悟有著很重要的效果,還有教育意義。
5.校園DV藝術還存在的問題以及怎么改善
雖然說校園DV藝術發展的還可以,但是那只是對局部的一些,總體情況還是有些不足。第一方面是DV作品的整體水平不高,這也可以找出諸多因素。比如說學校的規劃力度不是很好,還有就是設備的不到位,技術上存在問題.......等,導致學生沒有好的學習機會。這些就使得作品的藝術化難以實現,水平上不去。當然也會存在學生自身的原因,沒有一個好的態度去對待DV。要知道創作是一個過程,可以說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這就必需要求我們要有恒心和毅力。第二方面我覺得還是學校的一些教育體制沒有完善,說簡單一點就是DV藝術產生和表現的形式還處在普通的化的階段。就比如說一些校園DV很簡單,他的產生過程還有一些技術方面都很粗糙。就是純粹的用找一個人拿著一個DV去拍攝,藝術的產生過程中沒用去策劃。還有就是在宣傳的形式很單一,處于被動的狀態。就比如說把作品拿去參賽吧,還好有一些大學生藝術節,可以進行宣傳一下。但藝術節畢竟是一個在有限時間里進行的,這樣我們就好像在等待中......。面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進行一些轉變。DV整體水平不高,學校可以請些比較專業的指導老師進行督促,還得鼓勵學生,給學生提供好的學習環境,開發他們的內在藝術潛能。在宣傳自己作品的時候首先要在學校創建一個體系結構,比如現在比較好的學校就有自己的校內廣播電視臺。校園電視臺可以說是教學管理中實施各種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營造濃郁的人文氣息,點綴校園文化氣氛,充分發揮輿論陣地的作用,積極為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做好宣傳工作,可想而知應該提倡校園電視臺的發展。校園電視臺要認清外界電視臺的形式,要有自己的策劃和體制。比如在自己的電視欄目這一塊要做到不同于其他電視欄目的特點,努力的尋求自身的創新發展(校園電視臺由學生臺長負責,下設宣傳部、編輯部、記者團三個職能部門。各部各團由部團長負責,各部門之間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結束語:校園DV藝術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推動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展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和當代大學生風采的同時,還將近一步推動大學生文化建設,促進中國電影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我相信我們的青年人才在以后的校園DV藝術發展建設中做出更好的業績,把我們的校園DV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領域。我也堅信校園DV藝術未來發展得更成熟,更輝煌。
摘要:設施園藝工程因其涉及學科廣、科技含量高,與人民生活關系密切,而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熱點及重要內容,這為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學科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并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而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與提高,也必將加速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關鍵詞:設施園藝工程農業現代化發展
目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農業、科教興農的熱潮,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像雨后春筍遍地開花。"九五"期間,國家科技部將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列為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這是唯一的一項農業產業示范工程項目,與電動汽車、小康住宅,高清晰度電視等高科技工業產業化項目并駕齊驅,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說明了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所謂工廠化高效農業,主要內容就是指以蔬菜設施栽培及相關產業的研究與開發。設施園藝是我國農業領域一個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農產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設施園藝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產品的附加值也不斷提高,經濟效益顯著。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做出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談到今后工作重點時,提到了"現代集約化種養技術",這里面的"種"指的就是設施園藝,它與人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提高關系極為密切,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大抓"菜籃子"工程,就證明了這一點。
設施園藝涵蓋了建筑、材料、機械、自動控制、品種、栽培、管理等多種學科和多種系統,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設施園藝的發達程度,往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目前在推動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建立的很多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主要內容也是在搞設施園藝工程;說明了設施園藝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的發展,必須置身于農業現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來考慮。
蓬勃發展的現實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五年,我國農業現代高潮到來的大背景,使得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表現在:
l、全國以蔬菜栽培為主體的設施園藝面積已達86.7萬公頃(至1998年底),設施類型主要為塑料拱棚和日光溫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長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區,蔬菜設施栽培面積已超過當地菜田總面積的10%以上,某些地區已接近30%,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設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斷擴大,80年代設施園藝主要在"三北"地區發展,而現在正向南方迅速擴展,發展勢頭已超過北方,尤其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更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以節能為中心的設施園藝生產體系。北方廣大地區大力推廣與發展節能型日光溫室,冬季不加溫在北緯40o左右的高寒地區生產出喜溫果菜,更高緯地區可生產耐寒蔬菜,基本消滅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廣塑料拱棚及遮陽網,降溫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難題,解決了長期沒有解決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國疏菜大流通、大市場,全國各地蔬菜供應均衡穩定,豐富多彩,四季長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達240噸-250kg/人·年,居世界領先水平,其中設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達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長164倍,為"菜籃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
3、設施園藝工程的總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具體表現在園藝設施逐步向大型化發展,小型簡易類型比重下降約20%。通過大型現代化溫室及配套設施的引進,促進了我國溫室產業的發展,使我國新型優化節能日光溫室和國產連棟塑料溫室得到進一步推廣,由于設施結構設計建筑更加科學合理,使得設施內的光溫水氣環境得以優化,有利作物生長發育,為高產優質奠定了基礎。例如我國日光溫室黃瓜的最高畝產已達2.5萬kg/年,接近或達到設施園藝發達的荷蘭、日本等國的水平。設施栽培作物種類日漸豐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當比重,果樹設施栽培也正在迅速發展。
4、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大中城市近郊區的耕地不斷減少,如何發展城市周邊地區的農業?近年來提出了"都市農業"的概念,都市農業的定位是在城市周邊,與大都市的二產、三產密切結合,融合服務于大都市,保證都市多元化、高質量消費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續發展,且有利生態環境的優化,因此往往把設施園藝做為首選項目。北京的"朝來農藝園"、"錦繡大地",上海浦東開發區的孫橋園藝試驗場。東海農場等,將現代化的溫室園藝與觀光旅游結合起來,與向青少年進行農業科普教育結合起來,一舉多得,拓展了設施園藝的功能,據統計僅在北京地區就有十多處,成為大城市周邊的新景觀。
5、近年來全國各地乃至到縣鄉等基層單位,都在積極探索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農場引進的現代化溫室于1995年建成投產后,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不少農業主管部門也紛紛效仿,引進國外溫室設備、專用品種、甚至專家,希望在自己管轄的范圍內,建立起現代化農業的樣板。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引進的現代化溫室已達170多公頃,其中1995年以后引進的,占總面積的83.4%。通過對國外高科技設施園藝技術的全面引進、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國設施園藝的學科水平,上海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顯著。
6、隨著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一些相關政策向農業傾斜,使得不少企業家也開始關注農業項目,他們看到農業現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資熱點轉向農業,多數也是從事設施園藝生產。投資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見的,以北京"錦繡大地"為例,它是一個民營企業,投資額已近億元,主要從事設施園藝及現代化畜牧業,以企業化的管理機制,從事農業高科技產業開發,這是一種全新的農業產業,受到中央領導的關注。上述種種都為設施園藝工程事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相關產業提供了難得的商機。
7、設施園藝工程的科學研究,受到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重視與支持
"九五"期間,國家科技部所列的國家級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項目,總體目標是瞄準21世紀農業發展趨勢,集成國內外設施園藝高新技術,在北京、上海、遼寧、浙江、廣東等不同生態氣候型及不同區域經濟特點的五省市,建設一批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先導,產業化為目標的科技經濟一體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圍繞蔬菜設施栽培的高產、優質、高效,主要研究內容有種子種苗工程、種植工藝工程、采后處理工程、設施環境控制工程、相關產業工程(包括溫室制造、環控儀器設備、農機具、穴盤生產、蔬菜包裝保鮮、專用肥料、生物農藥廠等)五大方面。此項目已于1996年正式啟動,2000年完成。該項目科研經費總投入高達5000萬元,相當于"七五"、"八五"有關設施園藝重點項目經費總和的10倍,足以說明國家對設施園藝工程的重視。
與設施園藝工程有關的科研項目,不僅有應用技術的研究,還有基礎理論的研究。199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將"設施園藝高產優質的基礎研究"列為重點項目證式啟動,這在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學科領域,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反映出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學科水平已躍上新臺階。
8、已形成了一支從事設施園藝工程專業的科技隊伍,二十年來這支老中青相結合的、強有力的梯隊,為設施園藝的宏觀決策,生產、科研、教學和推廣,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壯成長,成為本領域的支柱力量,為順利實現新老交替,使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146個蔬菜研究機構,其中絕大部分有從事設施園藝的研究機構和人員。部分農業院校,近幾年來陸續開設了"設施園藝"課程,有的還開出了碩士、博士學位課,培養了大量高級人才。
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和過去比較,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事業正處在建國以來最興旺發達的時期,令人歡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靜地看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及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1、我國設施園藝的面積雖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簡易的類型為主,設施環境可控程度與水平低,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遇災害性天氣和年份生產沒有保障,農民遭受損失,市場供應出現波動。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統計,截止到97年全國蔬菜設施面積為84.11萬公頃,其中中小拱棚面積為42.42萬公頃,占到50%,這些都是很簡易的設施。檔次較高的塑料大棚為19.04萬公頃,在冬季有相當一部分地區不能進行生產。塑料薄膜溫室是冬季生產的主要設施,但以不加溫為主。有加溫設備的只有0.68萬公頃,比例不到1%。至于現代化大型溫室,全國總面積僅僅有170公頃左右,微不足道;而國土面積比我國小得多的荷蘭,現代化溫室面積卻是我們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產各種蔬菜和花卉,產品行銷全世界。
2、設施園藝工程科技含量較低,無論設施本身還是栽培管理,多以傳統經驗為主,缺乏量化指標和成套技術,不符合農業現代化的要求,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現在作物的產量水平,盡管我國也有高產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積平均單產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設施園藝發達的荷蘭、日本、以色列…,無論蔬菜還是花卉,平均產量往往是我國的幾倍乃至十幾倍。荷蘭溫室番茄年產量中等水平即可達到60萬kg/ha(即4萬kg/畝),是我國的4-5倍。從專用品種到配套技術都很完善,設施的光、溫、濕、氣、肥各個環境因子,全可根據作物需要進行調控,為高產穩產提供了有力保證。
3、我國設施園藝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個體農戶為主,勞動生產率很低,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10,甚至1/100。規模化產業化的水平更低,小農經濟的生產和經營與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矛盾越來越突出,更難以走出國門與國際市場接軌。發達國家的設施園藝工程已形成獨立的產業體系,我國還是分散的,以小型的鄉鎮企業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產與制造方面技術水平、工藝水平不高,無法和發達國家相比。近年來隨著外國溫室公司不斷涌入我國,他們的產品雖然價格很高,但因質量好,工藝精湛,還是受到歡迎,使我國原本就不太發達的相關產業,受到較大的沖擊。
4、目前我國設施園藝的迅猛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園區遍及全國,但內容雷同,設施園藝有較強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區或單位,不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氣候特點出發,盲目模仿別人,不惜重金進口外國大型溫室,甚至還有個別領導把園藝設施建設做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只顧建設而沒有明確的生產目的,設施雖然建起來了但效益很差。這些現代化溫室冬季需要加溫,夏季還需降溫,耗能多、運行成本高,不適合中國國情,加之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大鍋飯"的管理體制,使得生產不但不能贏利,還嚴重虧損,體現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對今后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必需引起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及時加以解決,才能使我國設施園藝工程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得以持續發展。從本專業委員會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l、大力扶植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設施園藝工程生產體系,盡快形成相關產業,這是提高我國設施園藝工程總體水平的物質基礎,國家應在政策方面給以具體支持。
2、大力加強設施園藝工程相關學科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組織國家級的科研隊伍,與地方密切合作,抓住關鍵問題(包含硬件和軟件兩大方面)聯合攻關,邊研究邊開發,使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這是提高我國設施園藝工程總體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保證。
3、盡快克服我國設施園藝事業迅猛發展的盲目性,尤其對外國現代化溫室的引進工作,應有專門機構統一管理,引進之前要組織專家充分論證,新聞媒體的宣傳要實事求是,正確引導。全國各地應分層次發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門面。從我國人均蔬菜的消費量看,目前蔬菜設施栽培面積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則會導致"菜賤傷農",關鍵要提高品質,增加花色品種。
4、設施園藝是一種受控農業,受管理技術的影響程度比自然農業大得多,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說到底是人才素質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養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產者的素質,這是擺在我們面前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應該千萬百計,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大力普及設施園藝的科學知識,使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盡快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才能使其持續、健康、迅速的發展。
充滿希望的未來
設施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方興未艾。據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預測,到2030年,全國設施園藝面積將達到170萬公頃,是目前總面積的兩倍,足以看出發展勢頭之強勁。到那時設施生產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將達到50kg/年,占蔬菜人均占有總量的20%,比目前將提高51.5%。這意味著我們從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的專家教授、科技人員及生產者肩上的擔子還是不輕的,任重道遠。我們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面對蓬勃發展的中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倍感興奮之余,更感到責無旁貸、壓力沉重。中國設施園藝工程的未來,之所以充滿希望和活力除了文中羅列的那些令人振奮的發展數字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擋之勢,滾滾向前;而設施園藝工程做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面,猶如激流中一朵絢麗的浪花,不斷地匯入洪流,也將川流不息。
摘要該文對我國設施農業的現狀作了概述,并在分析了當前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我國設施農業的宏觀管理提出發展建議,包括管理準確定位;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合理規劃設施布局;設施標準的制定;建立信息管理和技術咨詢網絡;抓好科學研究和培訓幾個方面。
關鍵詞設施農業宏觀管理方針原則
1、概述
我國自1979年至1994年先后從荷蘭、日本、美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引進大型連棟溫室21.2hm2,但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能耗過大,運行費用高,管理不善,僅個別勉強維持生產,絕大部分不得不宣告失敗。90年代中,由于我國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設施農業的發展又掀起了新的熱潮,以北京中以農場引進以色列大型塑料溫室為標志,又開始了新一輪較大規模地引進國外先進的大型連棟溫室,與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引進的不僅是溫室的主體骨架,同時引進了成套設備和栽培技術。據有關資料,1995年至1997年已簽訂引進合同達80hm2,價值3億元,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突出地反應了國內對先進的設施栽培成套設備和技術的迫切需要。與此同時,國外溫室廠家亦蜂涌而來,他們采取壓低主體結構價格,提高內部設施價格的措施,試圖占領市場。
總之,當前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已面臨新的形勢,在設施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設施規格也在相應提高;在大力發展日光溫室生產的同時,也在較大規模地引進國外成套設施與栽培技術;設施園藝生產多樣化,不僅生產蔬菜,包括大宗菜和特菜,也生產花卉水果,但也暴露出在宏觀管理上無序狀態的問題。各地在紛紛上馬,紛紛引進的同時,也不乏盲目性,缺乏總體規劃、規范化和標準化。因此有必要在深入調查研究我國設施農業現狀、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加強管理的意見和措施,以便為主管部門制訂規范化的管理辦法和宏觀管理的政策性文件提供依據,從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宏觀決策,疏通信息渠道,規范管理職能,提高企業素質實行名牌戰略,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設施農業創造條件。
我國溫室中95%以上為日光溫室,普通加溫溫室和大型現代化溫室,因能源問題,運行效果不經濟而難以大面積發展。全自控現代化溫室自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初,開始逐步引進至今。估計將近100hm2。日光溫室中約有60%為高效節能型日光溫室。塑料大棚中90%為簡易的竹木結構塑料大棚,只有在大城市郊區發展裝配式鍍鋅鋼管大棚,目前隨著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有些地區,特別是南方一些地區,原有單棟大棚也向連棟大棚發展。據全國農技推廣總站1996年底統計資料,我國設施栽培面積最大的省份是:山東、河北、河南、遼寧、江蘇和新疆。而高效節能日光溫室面積最大的省份為:河北、山東、遼寧等省。
現代化大型溫室,主要是引進溫室,從1985年至今,我國大約引進了近100hm2。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東南沿海省份的大城市郊區。在1979~1994年期間,引進了21.2hm2,分布在北京、上海、哈爾濱、大慶、廣州、深圳、烏魯木齊等地,由于能源消耗大,管理不善,入不敷出,最終不能維持,有的被拆除,有的另作它用,基本上是失敗了。如1979年北京的四季青園藝場最早從日本引進的3hm2現代化大型溫室,現已改作貿易市場。1995年北京中以農場率先引進以色列溫室1.2hm2,開始了新的引進高潮。1996年引進面積最大的為上海,達l5hm2,分別從荷蘭、以色列引進,分5處進行試驗,取得了一些重要經驗;深圳市1997年從法國引進6hm2薄膜溫室,現已投入使用。還有很多省城如廣州、石家莊、鄭州、濟南、南京、北京、重慶和銀川等都有新引進溫室,或正在洽談引進事宜。這次引進的特點是:引進成套技術設備,除主體骨架外,包括環境調控設備、灌溉設備、全套栽培技術措施(從種子到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甚至授粉技術等),并有引進國派駐專家指導,即不單純引進硬件,也引進軟件。但大多是政府行為,也有部分是企業行為。
2、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及應采取的對策
2.1設施農業發展的數量和質量
目前設施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數量增長很快而質量水平較低。以設施栽培86萬hm2計,城鄉人均占有面積已達7.l7m2,比80年代中期增長了19倍,所以發展方向應由擴大規模轉向提高質量。同時產業結構要轉型,單一生產蔬菜轉變成以生產蔬菜為主,輔以生產花卉、瓜和果。從單一生產大宗菜,轉變成生產大宗菜為主,輔以生產經濟效益高的特菜,有條件的地區應積極發展名、特、優、新、稀產品,出口創匯。其次是提高現有設施水平。現在設施質量普遍較低,日光溫室中絕大多數為80年代中期形成的普通類型,結構較簡單,以竹木、水泥桿為骨架,厚厚的土坯墻體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可利用面積僅40%~50%;作業空間小,不便于機械操作,只能靠手工作業;保溫、采光性能差,每年雨季過后,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維修結構;抗災能力差,易被大雪壓塌、大雨沖垮,如1997年12月一場大雪,江蘇、山東不少普通型日光溫室因承受不住雪壓而倒塌;灌溉技術,仍以大水漫灌,有些地方每667m2日光溫室灌水量達500m3/年。并且在多年使用后溫室內病蟲害嚴重而不得不依靠經常性打藥來維持生產,這與發展綠色農業的趨勢很不協調。所以山東省率先提出了設施農業的二次創業,不僅要選育優良品種,而且要改進設施結構及栽培管理技術,在提高產品品質上下功夫。
對于塑料大棚的發展,同樣存在結構和栽培技術兩方面有待提高的問題。
所有新建的設施,應該具備更高的質量水平,不應再停留在較原始的水平上,應能夠生產高品質產品,借鑒引進溫室的一些經驗,逐步向現代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2.2能源清費和氣候資源的合理利用
我國是一個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冬春季節在蒙古高壓的控制和影響之下,我國的三北地區、青藏高原、云南高原晴天多,日照百分率超過50%,光照充足,是發展設施園藝生產的有利條件。但我國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季風發達,大陸性強,氣溫的年變化很大,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其它國家要低,而且愈向北方,偏低愈甚。例如1月份,東北地區比同緯度其它國家氣溫偏低14~18℃,黃淮流域偏低10~14℃,長江以南地區偏低8℃,華南沿海也偏低5℃。夏季除沙漠地區以外,我國又是同緯度地區最熱的國家7月份平均氣溫東北和內蒙北部比同緯度平均偏高4℃,華北平原偏高2.5℃,長江中下游偏高1.5~2.0℃。根據計算我國北方各地冬季日平均氣溫≤5℃負積溫要比世界同緯度地區高出1~4倍。這就意味著我國發展設施生產冬季加熱所需能耗比歐洲國家要高得多。夏季比同緯度其它國家炎熱,必然增加降溫所需的能耗,而且夏季又是雨季,空氣相對濕度大,濕熱同季使藉助于蒸發降溫機理的降溫效率下降,在封閉條件下進行濕簾降溫、噴霧降溫,其降溫效果必然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根據我國各地氣候特點,發展設施生產必須要進行深入研究,不能照搬國外的經驗,節能是中國設施園藝生產的重要課題。
2.3引進和國產化
1979~1994年引進的20hm2大型現代化溫室,由于高能耗和經營管理跟不上,高投入、低產出,至今幾乎全部停止運營。1995年以后又開始了第二次引進大型現代化溫室的熱潮,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996年上海從荷蘭、以色列引進了15hm2微機全控制加溫溫室,進行蔬菜、花卉栽培。經過一年的運行,有盈利的也有虧損的,但為高能耗、高投入、高產出的現代高科技設施園藝經營提供了經驗。
目前現代化溫室的引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投資大。以上海1996年引進的15hm2溫室來看,引進費用加配套設施設備費用,平均500~900元/m2,投資太大,每年的折舊費、維修費太高,在短期內難以收回投資,這是影響溫室引進的一大因素。
2)運行成本高。從上海5個基地在1996~1997年度運行成本看,平均每1/15hm2(畝)為3.48萬元,其中30%~40%是燃料成本。從上海各引進溫室使用效果來看,冬季加溫使用燃煤最經濟,比用電或燃油熱風的效果好、成本低。即使燃煤,在上海的荷蘭溫室中要保證果菜的生長溫度,每天每公頃,仍需燃煤3t(每畝0.2t)。在濟南,每1/15hm2(畝)每天需燃煤0.4t。在北京,則為每天每1/15hm2(畝)0.8t。有些引進溫室(也包括部分國內設計的溫室)的通風設計沒有針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在高溫高濕同季的情況下,降溫依靠濕簾風機系統,不但降溫效果差,能源消耗也相當可觀,甚至不比冬季加熱能耗費用少。能源消耗費用太高,使投入使用后的經營成本持續偏高,最終可能變成虧本經營,成為溫室引進的又一大障礙。
3)功能定位存在一定問題。既然是引進的現代化大型溫室,是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其產品定位必須有高起點。高投入,必須有高產出,才能充分顯示現代化、資金技術密集的優勢,達到高效集約栽培目的。上海的東海荷蘭溫室,種植的彩色甜椒,市場定位于大賓館和大飯店,價格可達24元/kg,其他產品市場定位也大都在賓館飯店或超市,因其能保證優良的品質和周年供應,價格優勢明顯,所以其經營效果,已經突破了以前引進溫室不計折舊,勉強保本的經營狀況,在合理扣除折舊和經營成本后,仍略有盈余,并且會越來越好。南京市蔬菜所,80年代中期,引進一棟荷蘭溫室,一直種植番茄等大宗菜,年年收入不抵運行費用,從1995年開始,改成一半種菜,一半種花,當年收入與運行費持平,1996年1/4菜(番茄和櫻桃番茄),3/4為切花和盆花,當年收入高于運行費用。所以功能定位不準確是許多引進溫室經營不善的一大原因。結合旅游觀光,生產優質花卉、蔬菜、瓜果和種苗,如上海的東海農場,江蘇鎮江21世紀樂園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4)規模小經營單一。目前各引進單位引進的溫室面積一般為1~3hm2,絕大多數為1~2hm2,規模都不大,并且往往還種植多種作物,因此無論從面積還是從作物種類都形不成規模,這與國外的情況有很大差別。如荷蘭,一個農戶就有二、三公頃以上的溫室,只種植一種作物,專業化程度很高,不僅有利于種植水平的提高,而且能保證履行市場合同,它的規模效益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體現。我們目前的引進方式不能形成規模效益,這就增加了操作上的難度,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種技術人才資源的浪費,3hm2種植三種作物所需的技術指導同樣能指導15hm2種植同種作物的生產。
5)引進不配套。只引進溫室設備而不引進內部管理機制,難以實現真正的現代化設施生產。現代化的設備加上現代化的觀念及管理方式,才能保證高產出、高效益,達到引進溫室的示范目的。
隨著引進溫室的不斷增加,國產化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現代化大型溫室的骨架和覆蓋材料國產化,已經基本不成問題,但其內部的配套設施、計算機管理系統等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和觀念,仍需認真學習。對于國產化,業內人士也有兩種看法,一種要求加速國產化進程,人家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另一種態度則認為,先當學生,虛心學習,先吃透外來的東西,逐步縮小國產與引進之間的差距,不可操之過急。我們認為有關國產化的問題,硬件在短期內容易實現,軟件特別是微機管理、生物技術(品種、授粉技術、定量化肥水管理等),我國與先進國家差距較大,是今后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我們在主體結構的國產化過程中已經做了不少簡化改進設計,即使如此,也因難以形成規模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往往高于外商報價;沒有溫室專用的材料,或者有而精度不夠,不能滿足設施建設的要求,影響設施生產的效果;內部配套設備的國產化還有一定問題,產品不齊全,不配套,性能達不到要求,有的配套設施根本沒有,不能滿足現代化管理的需要。所以必須先搞清楚引進溫室的質量、性能和種植要求,再加以改進,逐步實現國產化。
2.4建廠生產問題
以上海、江蘇為例,僅上海周圍,經營溫室骨架約有5~6個廠家,有些地方還在盲目建廠,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必須要建立質量檢測和評估體系,實行名牌戰略,有序建設,有序競爭。
2.5關于大型現代化溫室的發展問題
近年來,出現發展大型溫室的熱潮,首先是因為資金有了一些積累,包括一些大企業也投資設施農業將其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原有的設施技術不配套,土地利用率低,環境調節能力有限,而北京中以示范農場引進全套設備技術后,感到有了新的希望,各地政府部門、大企業于是將視點轉向設施生產。我們認為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可以適度發展:(1)資金實力允許(當地政府有補貼,或有企業參與。);(2)有良好的市場,包括消費者觀念,優質、優價;(3)有雄厚的科技實力,包括經營管理技術、生產技術和勞動者素質;(4)形成規模,不搞分散建設,尤其是政府投資的項目更應如此。
3、國家管理部門在宏觀管理上應采取的方針和管理原則
3.1管理的定位
國家管理部門的管理定位,首先應是宏觀管理,起指導作用。要實現宏觀管理,必須了解設施農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應對全國的設施農業根據氣候條件進行合理的規劃;建立各級工作機構,明確專人管理;及時收集和市場信息,指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計劃,減少盲目性,以穩定農民的收入;制定適合各地區不同氣候條件的不同檔次的各種設施規格及技術參數,同時規范各生產廠家的生產行為,減少無序競爭所帶來的損失,改變現有生產廠家各自制定規格,無統一標準的混亂局面;建立固定的監督檢測機構,加強檢測,以保護農民的利益;各級管理機構應同時承擔技術咨詢的任務;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包括生產資料市場、產品市場、產品采后處理(加工、分級、包裝)、運銷等。
3.2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合理規劃設施布局
我國是一個氣候類型多樣的國家,各地氣候對設施生產的利弊各異,應以多樣化的設施生產模式,適應各地的氣候特點。我們建議按大區劃分,根據氣候條件,做好各種設施的區劃工作,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資源,經濟合理地提高設施栽培水平。關于設施栽培的區劃問題,80年代中期,曾進行過不少探討,近年來各省市也認識到,充分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對布局設施栽培、設計種植制度(品種、茬口等)和制定管理規范的重要性,并進行了一些嘗試。但比較分散,并基于經驗,缺乏全國性統一的區劃指標體系和區劃體系。有些地方因設施栽培比較效益高,盲目上馬,結果因氣候條件不適宜而導致失敗。規范各區設施類型及其規格、參數,使各種設施合理分布,種植制度和管理規范化,改善以前的盲目性和過于分散狀況。
3.3設施標準的制定
各地區應有適用于不同檔次的設施類型及標準參數,對農民自制設施提出指導建議,規范農民的自發行為,使建成的設施經濟適用。
"六五"、"七五"、"八五"期間,我國在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的結構優化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許多成果,但目前只有鋼管裝配式塑料大棚有國家標準。玻璃溫室的結構標準尚未批準公布。至于日光溫室標準,溫室配套設備的標準至今仍是空白。所以在設施、設備標準化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對設施的生產廠家不僅要制訂一系列質量標準,還必須成立專門質量監督和檢測機構,經過檢測,方能進入市場,為此也需要制定檢測規范,包括使用儀器、測試標準和方法等,以保護農民的利益,不受劣質產品的侵害。
3.4建立信息管理和技術咨詢網絡
農民進行設施生產,相對投入較高,農民是自發生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所以應建立信息管理機構,及時向農民提供較準確的各種產品供求信息,并做一些科學的預測,指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計劃,以獲取較多的收益。農業部的有關職能部門應予以重視。
技術咨詢具有同樣重要性,技術的提高是設施農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先進的技術必須由農民掌握后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建議建立技術咨詢機構,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可作指導和監督。
3.5抓好科學研究和培訓
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不斷地創新。從而要求加強本學科領域的科研和培訓工作,不僅要提高管理者的水平,也要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要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設施生產行之有效的途徑,當前主要研究內容應包括:
1)面向21世紀中國設施生產可持續發展戰略;
2)低成本、低能耗的設施設備成套技術體系;
3)高效設施栽培管理技術體系(專用品種培育、定量化水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
4)設施生產產業化體系(設備設施工程,種子工程,產后處理工程…)及經營管理模式;
5)現代化設施生產的標準體系與質量監控體系;
6)從中央到地方的培訓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包括建立科技示范園,服務機構和服務隊伍,圖書音像制作出版和培訓計劃等)。
3.6關于小型機械的問題
目前在普通的塑料溫室和日光溫室中,基本上沒有使用機械,部分地區如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山東、天津、江蘇、湖南等地均建立了工廠化育苗設施,但由于傳統小農經濟的影響,推廣的范圍和規模還是很有限的。在現有的大部分現代化溫室內,常規的農機具也很少,尤其是采用了無土栽培種植方式,設備配置主要是灌溉設施、采摘車及采摘工具、噴霧設備(噴霧車及噴霧器)運輸車、嫁接機、花卉及蔬菜清理分檢設備、包裝設備、育苗設備、冷庫等。其中不少設備在我國還是個空白。
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要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有條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這給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又提供了新的機遇,要本著自主研究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原則,提高我國的農業設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