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4 09:46:2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學前幼兒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黑龍江省虎林市八五0農場場直幼兒園 黑龍江?雞西 158422)
摘 要 本文從學前教育的現狀與分析入手,從多個方面分析了學前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討了學前教育的方法。指出加強幼兒的思想素質教育及愛國情懷的培養,是我們目前學前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關注孩子的健康發展,也就是關著祖國的發展。
關鍵詞 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 重要性
1學前教育現狀分析
1.1國內外對于學前教育的研究
21世紀,一個人才濟濟的時代,科學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而人才的發展離不開教育。而學前教育作為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就我國學前教育而言,在2010年,我國頒布并實施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2010-2020)》,使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與此同時,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又根據本地發展現狀制定了一系列的幼兒教育發展的政策方針,從而更進一步地推動了我國幼兒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而在國外,學前教育則更加備受關注。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學前教育課程模式,比如理論的學前課程、英國“學會學習”的學前課程、行為主義理論的學前課程、日本的結構化學前課程等等。他們的課程相當豐富多元,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還進一步的培養了孩子們的學習方法使孩子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去學習,為什么去學習。
1.2學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但目前而言,有關學校學前教育是否真正對孩子有利成為了人們紛紛議論的話題。學校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的教育理念置之腦后,取而代之的是教導學生如何能夠在應試教育中更好地發揮,更嚴重的是由于家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盲目期望,因此幼兒園為孩子開設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并且難度還不斷提高,使幼兒從小就承擔應試教育的壓力。
對于家長而言,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各方面表現優秀,因此盲目地追求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和讓孩子能夠升入理想的小學的結果,但卻將“培養孩子興趣,為幼兒一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這一重要的教育理念直接忽略,將幼兒那些天真活潑的想法全都剝奪,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興趣學習班、特長班,將幼兒自主學習、活動、探索的想法及機會扼殺在搖籃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更多的都是從大人的視角去考慮問題,一味地追求教育結果,但卻忽略了在學前教育生活的過程和知識積累及學前教育真正的主人公――幼兒。到底學前教育該怎么開展,該如何去使幼兒能夠真正的成長,如何成長,是我們目前應該考慮的問題。
2學前教育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2.1家庭教育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家庭教育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每個孩子心中,父母永遠是高大的,是最厲害的,因此父母的態度及行為時刻影響著幼兒的行為。每個孩子從出生到步入社會,幾乎有70%的時間是和父母一起度過的。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思想品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發展,具備著社會其他群體所不具備的優勢。父母是什么樣的人,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
2.2情商教育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在幼兒時期,幼兒的學習能力是最快的,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在情感方面的學習。在這個時期,幼兒的情感學習能力得到最大的發展,而這將對他在以后的發展中產生很大持久的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感情是組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一個人如果性格暴躁、猜疑、易怒、悲觀,具有破壞性、孤獨、焦慮、有各種恐懼的幻想并且對自己不滿意等時,他的行為也將會出現偏差甚至走向極端,不能夠坦然地去面對未來中各種各樣的挑戰及把握住機會,從而變得一事無成。因此,對幼兒進行情商方面的教育,使他們能夠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對自己充滿自信,那么他的一生也將會發生很大的改變,這也為他未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2.3道德教育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作為文明古國之一,道德一直是我國最大的文化傳承之一。對受教育者“德”的要求首先必須轉化為道德教育的目的,再以道德教育目的去指導和規劃整個道德教育工作。而在幼兒教育當中,道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中心環節。但對于幼兒而言,道德教育并非是嚴格意義上的、狹義的關于“道德”的教育,而是身體養護、社會規則、個性養成、思想意識等方面的綜合性、社會性教育。幼兒應該有集體觀念,要教育幼兒處理好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心,同時還要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要讓他們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另一方面,還要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懷,對他們進行愛國教育,喚起幼兒內心的愛國熱情,讓他們有民族自豪感,以自己是炎黃子孫為榮,是中國人為榮。
3學前教育進行的方法
學前教育在幼兒教育中占據著核心地位,但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一直是家長和教師關心的問題。從兒童心理方面來看,他們思想單純,跟成人差距很大,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征,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應該熱情地、耐心地給予解答;在智力開發方面,我們要訓練訓練幼兒的動作發展、促進幼兒觀察力的提高、豐富幼兒的語言觀念、提高幼兒記憶力、培養幼兒思維能力以及鼓勵幼兒的創造力;對于行為習慣來說,我們要盡早的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告訴他們什么行為是不好的,什么是好的。學前教育階段是一個人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
摘 要: 高等專科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未來的幼兒教師,他們是祖國未來花朵的哺育者。為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必須培養適合現代社會發展與素質教育要求的優秀幼兒教師。加強學前教育學改革,貫徹實施新課程教學理念,明確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目的,樹立新型人才教育觀,改變傳統教育教學方法,摒棄教育過程中的被動因素,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加強對優秀幼兒園教師的培養。
關鍵詞: 新課程理念 學前教育 人才培養 教學創新
一、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傳統教學方式
高等專科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必須培養高素質幼兒教師,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和符合現代社會進步與科技發展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質人才,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必須重新理解“德、智、體”的新意義及其相互間的內在關系,傳統教育過程中存在以知識教學的成就代替德育、智育、體育等綜合發展的情況,這樣就把人才培養的整體教育觀念限制在狹小的課程教學范圍內,教育目的過于強調知識傳授而缺乏實踐能力培養。新型教育理念強化素質教育,并提出要把高素質幼師人才培養理念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這樣就相應地需要對學前教育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徹底革新,提高教學實效,培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較高幼兒教學水平的專業人才。因此,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學前教育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學改革需要重新建構幼兒教學工作體系,營造符合學生訓練實踐需要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加強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未來工作能力的發展和職業素養的提高。只有堅定不移地實施教育教學改革,確立新時代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改變以課本知識為本位的傳統教育理念,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強化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構建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互相交流、探索的教學模式,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培養探索精神,促使學生素質的可持續發展。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需要進一步對學前教育學的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同時要圍繞新世紀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改革傳統教學方式。
二、調整教學結構,創新學習模式
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結構需要調整,主要存在理論脫離實踐、模式陳舊、思維僵化的傾向,缺乏符合時展要求的教育教學目標,嚴重阻礙學前教育專業的優化發展,遏制了幼兒教育目標的全面實現,阻礙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科教學改革進程。教育專家認為課堂教學結構模式直接影響幼兒教育教學的實效,制約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學能力的培養。現行學前教育學的學科課程主要包含教育概要、教育實踐和評估三部分,以培養一線幼兒教師為主的高等專科學校,對這三部分內容組成的教學結構實施全面調整,既考慮它的針對性,又考慮它的長期性,更考慮學生學習的方式和特點,實現學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因此,我們既要建構適合學生主動學習的模式,更要滿足不同課程的目標、特點、難度、內容等不同的多種教學結構模式。傳統教學模式針對的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理論知識傳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教材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缺乏學習幼兒教育理論知識的興趣,也沒有這方面的實踐經驗,難以理解。我們根據其認知規律和知識層次,采取不同教學結構,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并對學習過程不斷評價,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教學模式的目的是培養幼師學生的教學能力,掌握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理念,最終提高學生職業素質。教學改革貫穿幼兒教育和課程教學全過程,把教育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訓練中,是促進新型教育理論和學生實踐能力發展的過程,創造教育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參與幼兒園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提高素質,培養實踐能力。
三、創設新型教學情境,激發探索熱情
高專學前教育專業改革首先要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生素質發展的新型教學情境,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激發探索精神,建立與幼兒教育實際切合的真實情境化教學模式。創設與幼兒教育近似的文化情境,模擬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加強合作學習。因此,學前教育學教學改革必須放在一個開放的平臺上,創造實踐教學機會,建立用人單位(幼兒園)與幼師培養學校的合作機制,幫助幼師學生獲得真實的實踐機會,逐步熟悉幼兒園的教學環境。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建設實驗基地,有效模擬幼兒教學活動,重點強調學生學習與實踐的結合,為學生搭建有利于實踐訓練的自主學習舞臺。讓學生在新環境中模擬幼兒園教學,在幼兒教育實踐過程中鞏固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培養道德情操和敬業精神。學前專業課程改革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結合的過程中掌握本專業的學科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全面完成教學任務。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實踐過程中產生成就感和喜悅。由于學前專業各學科課程之間內容復雜,不能更好地為培養目標服務,影響幼兒教育學的發展,阻礙新時代學前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對高專學前專業學前教育學的體系進行改革。傳統教學設計是圍繞人的知識本位設計的,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教師必須圍繞學生學習創新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利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把教學內容生成對學生具有驅動作用的學習內容,通過教師指導嘗試,讓學生自主設計教學活動,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改變高專學前專業教學思想觀念落后的局面,培養的幼師人才必須適應新世紀幼兒園教學改革的需要。
四、結語
現代教育教學改革以培養人才為根本,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模擬結合的過程,強化學習主體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重要價值。在學前教育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創新思維,以新課程教學理念為指導,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育理念中幼師班學生的被動性,一定要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精神,設法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開發幼師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把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轉變成能力,從而培養出合格而優秀的幼兒教師。
摘 要:學前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最初級階段,良好的學前教育有助于學生思想的啟蒙,可以使學生在進入小學后更容易接受愈發深入的知識教育。所以,在學前教育的管理過程中,應避免在學生幼兒時期就向他們灌輸小學知識內容,否則會影響到學生進入小學后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而且幼兒不比小學生,他們思維能力較薄弱,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在學前班的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根據管理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教育事業;學習階段
一、注重學習階段之間的銜接
我們在開展教育活動時,必須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避免幼兒園與小學知識體系重復的情況出現,使教育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和心理素質等都與小學學習接軌,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具體做法如下:(1)在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課時逐漸接近小學學習時間;(2)優化課程結構,一方面開設知識教育課,另一方面在其中滲入游戲、美術、體育競賽或者公益勞動等活動課;(3)雖然有些學生對知識學習抱有積極的態度,但仍難以避免一些幼兒會有懼怕上學的心理。針對此現象,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小活動或者小游戲,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朋友,或者邀請一些小學生來校升國旗,讓幼兒期待成為一名小學生,一名少先隊員。除此以外,幼兒園還可以偶爾請來一些小學教師,讓他們陪伴幼兒玩耍、上課,讓幼兒感受到小學教師其實也是很親切的,從而消除他們對小學教師的恐懼感。
二、合理安排幼兒的學習和活動
首先,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適當減少語言文字和數學計算的課時,多融入一些手工實踐課;盡量少留家庭作業,不留最好。其次,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比如通過猜謎語、講童話、模仿秀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思維能力。再次,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獨自講說。最后,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個人特長,并加以培養,使其順著自己的意識自然地發展。
三、減輕幼兒學習負擔
減負是現今社會上熱議的話題,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比如適當改革考核內容,在知識考核的內容上有標準地刪減,同時增加實踐能力的考核分量,真正實現低壓、高素質教育目標。
總之,學前教育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教育環節,我們在進行管理教育工作時,必須結合學生特點、未來發展以及素質教育要求優化教學方案,真正做好幼兒的學前教育工作,促進學生發展。
摘要幼教方法失范,上級支撐不力,家長教育缺失,弱化了幼兒教育基礎。顯然,營造健全、完善、規范的幼教方法和家長填補幼教空穴的長效機制,成為鞏固幼兒教育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字幼兒教育;策略
1幼兒教育缺失
幼兒教育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最前哨,正像蓋高樓大廈打好墻基一樣,鞏固前哨陣地,打造幼兒教育基礎,就為孩子以后健康成長鋪平了道路。當前幼兒教育基礎薄弱,具備的條件不充足,存在不少的缺失因素,影響了幼兒的成長。如城鎮居民就業、工人求業、農民打工等導致家長教育缺失,進一步擴大了幼兒教育的缺口,使教育幼兒的重擔全部落在幼兒園的老師身上;又如幼兒教育方法失范,在健全、完善、創新上存在研制拉動缺位、上級支助不力、家長施教方法失策,有限的幼教方法成為制約幼兒教育的桎梏。幼教方法失范,上級支撐不力,家長教育缺失,弱化了幼兒教育基礎。顯然,營造健全、完善、規范的幼教方法和家長填補幼教空穴的長效機制,成為鞏固幼兒教育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
2幼兒教育對策
2.1率先超前教育。超前教育家長是一個走在教育孩子時間前面的人,當孩子出生之前教育便開始了。在目前教育面向學校、家庭、社會三個環境條件下,家長是孩子超前教育的關鍵,做家長的應善于積累各種教育資源,敏銳地捕捉各種可能性的教育元素,為幼兒教育作好鋪墊。這種教育的“超前性”引導一些媽媽做了大量的胎兒教育工作,十月懷胎期間她們經常聽音樂、看電影、觀賞舞蹈,讓孩子在娘胎里就茲生了高于他人的文藝細胞先端。先知先覺打造了唱歌表演、拉二胡、彈電子琴同行的姣姣者,在省市各種參賽中多次獲得獎勵。作為父母應該成為孩子“超前性”教育的率先垂范。
2.2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教育孩子要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努力給孩子造就最好的影響。在這方面家長要因勢利導,以一個良好的習慣導向孩子,趁孩子在家時發揮言傳身教的影響作用,如用打掃清潔衛生的身教去影響孩子形成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用讀書看報的習慣去提升孩子濃厚的讀書興趣等。有一個媽媽在孩子兩歲時便開始教他數數、唱歌,三歲時看圖識字,四歲時讀書寫字。通過各種形式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使孩子未熟先智,孩子上小學前就會計算1000以內的加減法,會讀唐詩宋詞,認識500多個漢字。每逢星期天、節假日,媽媽帶他去新華書店看書,到公園、游樂園觀花、散步、交流,開闊孩子的知識視野,她以母親和老師的雙重身份贏得了孩子的愛慕之心。
2.3傾注難能可貴的責任心。一個人如果缺少人品和沒有才干,就有干壞事的可能性;如果有才華沒有人品,就可能會干更大的壞事。所以,媽媽要把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教育孩子對人對事要有責任心,要經常告誡孩子:學習成績不可少,做事責任心更可貴,只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將來照樣能干出一番事業。打掃教室、樓梯表面上看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實際上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責任心,“有心”掃一屋,方能掃天下”。責任感教育應該本著從孩子自己到他人,從家庭到學校,從小事到大事,全方位、寬領域、多視角進行。要在日常生活的具體事情中,讓孩子為自己去嘗試承擔責任的重要性,比如:要求孩子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認真完成作業、檢查作業;干好倒垃圾、洗碗筷、洗地板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其次教育孩子為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做錯事要敢于承擔責任,不要文過飾非,把問題推卸給別人,要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發生嚴重錯誤要樂于接受必要的處罰,這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必經之道。
2.4執著尊重他人的高尚品質。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個人的特色品質,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與他人往來,廣交朋友,與他人和諧共處。教育孩子在社會上要尊重每一個人,哪怕是精神病患者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尊重他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家里要尊重父母、長輩,在學校要尊重老師、同學,在社會上要尊重同事、朋友。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形成一個和諧的社會局面。尊重他人的道理融入了孩子的心靈,孩子處處事事才會表現出有陽光、有品德。
2.5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程序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和人生。幼兒家庭教育決定著孩子的性格,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從小培養的。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孩子改掉身上不良的行為習氣,這需要一個艱苦的訓練過程。從幼兒園到學前班之間應不間斷地進行培訓,要求孩子每天堅持放學回家做作業直至飯好就餐,吃完午飯時間再緊也要堅持午休,為孩子下午上課學習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每周養成一個學習與娛樂相結合的學習習慣,要求孩子每周星期六看一個小時電視,星期天去新華書店看書學習,或觀賞公園、游樂園,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堅持數年如一日,直至學習和生活習慣走向規范,達到習慣形成力量、力量強化習慣,將使孩子最終以習慣勢力換來學習上的“光環”。
2.6要端正愛的態度。溺愛是一種誤愛,如果僅僅是為了愛,人愛和動物愛就沒有區別了。真正的愛是理智高尚的愛,為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是人,教育孩子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理智高尚的愛。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予以滿足,給孩子配備電腦、手機,要什么給什么;孩子用錢出手很大方,能不花錢的也要花,從小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奢侈浪費的習慣,這是不利于孩子發展的壞事。“自古雄才多磨難”,其實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挫折是對他們愛的理智表現。理智愛子就要正確地認識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不袒護孩子,用放大鏡看缺點,用望遠鏡看成績。做家長的對孩子在學校的缺點和不足不一定十分清楚,在此情況下對老師批評孩子不能只聽信孩子的一面之詞,要了解清楚,相信老師的為人,相信老師處理問題的能力與公道,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對別的孩子或老師的不滿,否則就教壞了孩子。
摘要:我們知道,對于未正式入學的幼兒來說,最初接觸的教育是啟蒙教育,那么最初教育他們的老師也就是他們的啟蒙老師,從一定意義上說,啟蒙教育對于他們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學前幼兒;會聽;會說;會看
幼兒教育要學會“三會”
我們知道,對于未正式入學的幼兒來說,最初接觸的教育是啟蒙教育,那么最初教育他們的老師也就是他們的啟蒙老師,從一定意義上說,啟蒙教育對于他們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已從事5年的學前教育工作,每年對于新接收的幼兒都有新的體會,新的總結。對于學前教育的老師都知道,4―6歲的幼兒,思維單純,語言組織能力差,模仿能力強,好動,甚至有些還不會聽話,這些都是他們這個年齡的特點。針對這幾點,我們的學前老師們,可算是費盡心機使幼兒聽話,不搗亂,喊破喉嚨使他們不說話,聽指揮。甚至有的氣的“大打出手”,做一個乖孩子。這些真是難為了我們的老師,但我們都能理解,向幼兒講大道理有時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們只有一步步逼近了。
五年的幼兒工作,使我對學前幼兒多少有了了解,從一開始對幼兒實施了上述“三要求”后,結果是“兩敗俱傷”,而后,結合了幼兒心理,我對幼兒教育進行了新的嘗試,覺得應該學會以下“三會”。
一 會聽。不用解釋,就是聽幼兒說話,不要小看這一點,這有時是很難做到的,首先你必須要有耐心。
幼兒在與老師接觸熟悉后,會經常給你說一些他們的所見所聞,心中感觸到的,這說明老師是他們心中最可信,最有話題的“朋友”了。可我們往往就忽視了這一點細微的心理特點,從而打住了幼兒的話題,甚至不允許多說什么,最重要的是我們沒有那么多的的耐心和興趣去聽。其實,當幼兒談起他們的話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盡管去聽,不用費腦子去想怎么應付,怎么教育,但你一定要會聽,不要置之不理。要學會看著他們,頗感興趣地聽他們說,經常用到“是嗎”、“真的”、“真好”等詞語,這樣,他們也覺得老師對他們的話感興趣,和他們有共同話題,從而對老師也愈加喜愛。當然,如果在課堂上隨便討論問題,這樣會耽誤我們的教學,但我們先不要果斷制止,可以用多種方式來中斷幼兒的話題,我們可以下課再說好嗎?對于性子頑皮的幼兒,我們可以用命令的口吻直接終止話題。學會聽幼兒說話的效益是,你可以不用任何方法去獲取幼兒感興趣的各個方面,從而在學習教育上利用幼兒感興趣的方面有針對性地教育幼兒。這樣,不僅幼兒對你的感情越來越深,更重要的是學會聽你的話。
二 會說 。會說不只是要求我們老師在講課時能正確清楚傳授知識,還有一個技巧,會和幼兒說話。我們往往對幼兒的話題不感興趣,因為他們涉及的內容太簡單,太幼稚。可我們要知道一點,那些對于我們來說,毫無價值的話題,對于幼兒來說,那是多么稀奇有趣的事啊。在上述會聽幼兒話的基礎上,適當的與幼兒交流,一同順著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聊天”,你會發現,也許你平時沒有在意的幼兒原來還有你不為人知的一面。這樣對于他就有了新的看法,新的認識哦,原來他也挺好的。我們可以利用與他們聊天的機會,去發現幼兒自身存在的問題,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借題發揮,順便把你棘手的問題,利用這個話題教育進去,相信他們一定會樂意接受你的意見的。
三 會看。這一點需要我們教師很好的了解幼兒的情況,其實這一點針對于那些經常犯錯誤 或偶爾犯錯誤的幼兒比較好。經常犯錯誤的幼兒如果屢教不改,這時你可以根據他們犯錯誤的輕重程度,心理特點,我們可以用眼睛去批評,可以嚴肅的盯著看,不要游離,也可以惋惜的看,還可以調皮的看,根據不同情況去看他們,看他們的眼睛,相信再搗亂的幼兒也多不掉“無吝的批評”,二,對于偶爾犯錯誤或有些退步的幼兒來說,我們在一個恰當的錯誤時,給予嚴肅的審視,他會低下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知道老師生氣了,批評了他,這樣,我們再加以多多少少的道理教育,他會變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所體會的“三會”,總的特點就是了解情況,因人而異,增加師生情感,使我們的教育更加順利成功的進行下去。
我們知道,對于未正式入學的幼兒來說,最初接觸的教育是啟蒙教育,那么最初教育他們的老師也就是他們的啟蒙老師,從一定意義上說,啟蒙教育對于他們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西安市阿房宮小學,陜西 西安 710000)
【摘要】要推進時代的發展,滿足人才的需求,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就必須重視一切教育的基礎——學前教育。而學前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家庭教育。因此,要求每個家庭都要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承擔起教育下一代的艱巨任務。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都對兒童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家長高度重視對兒童的正確的啟蒙教育,讓兒童能夠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教育
談起幼兒教育,大家并不陌生,幼兒教育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教育內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學,教育主題不明確,是當前我國幼兒教育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加強和改進幼兒教育發展,對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具有重大的意義。幼兒學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在社會、家庭、幼兒園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達到的特殊工程。通過為孩子創設適宜的心理環境,支持和引導兒童的經驗建構,提高其科學能力,培養其科學探究習慣。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兒的第一課程,每個兒童從出生到進入社會,約有70%的時間是在家庭度過的,家庭教育在兒童早期發展中影響極大,這是因為家庭教育對兒童的思想品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發展,具備著社會其他群體所不具備的優勢。據專家分析,幼兒有以下方面的表現優勢:天然的早期化、巨大的感染性、強烈的針對性、間接的傳遞性。如果家庭教育的優勢發揮得好,這對幼兒早期的成長、發展十分有利。
二、幼兒進行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到四五歲時,腦會長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階段,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尤其是情感學習能力,也在這個時期得到最大發展,六歲以后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響。一個兒童此時無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猜疑、易怒、悲觀,具有破壞性、孤獨、焦慮,有各種恐懼的幻想,對自己不滿意等,將很難把握未來遇到的各種挑戰和機會,發揮潛力,可以說他這時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在幼兒階段進行正規系統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這是奠定人生成敗的基礎。
三、學前教育的方法
1.善于掌握幼兒的心理特征
幼兒與成人是兩個不同范疇的群體,兩者在心理上差異很大,只有真正認識這些事實,才能對幼兒進行卓有成效的教育,達到預期目標。幼兒的心理特點:活潑好動;好奇好問、認識具體形象、模仿性強、無意性大。針對幼兒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長時間地讓幼兒單純而枯燥地進行活動。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應該熱情地、耐心地給予解答。在教育幼兒時,要注意將抽象的東西化為具體、生動化,便于幼兒接受和理解。要讓幼兒多模仿文明的語言和優良的行為。
2.智力開發要科學進行
智力是在外界環境中鍛煉的結果。專家認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決定的。對于平常人來說,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發育與成長大部分是在幼兒階段進行的,一般可結合以下幾個方面來開發幼兒的智力:訓練幼兒的動作發展;促進幼兒觀察力的提高;豐富幼兒的語言觀念;提高幼兒記憶力;培養幼兒思維能力;鼓勵幼兒的創造力。專家認為,要為幼兒提供廣泛的生活經驗和內容。讓幼兒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樣的生活經驗后得到發展。
3.藝術啟蒙要有新穎性
上面已經提到,由于幼兒個性好動、好問、好玩等。因此不能讓其長時間地進行“讀寫”訓練,要讓孩子們多接受藝術啟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畫畫等。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通過美妙的聲音,生動形象地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音樂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擬的。馬雅可夫斯基說過:“歌手的聲音喚起勇氣。”婉轉動聽的旋律可以使人興奮,給人帶來無比的喜悅,又可以使人潸然淚下。音樂能潛移默化地陶冶幼兒的性情,使他們保持良好的情緒,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應多開辟音樂欣賞課,讓孩子們多接觸音樂,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一些簡單易懂的歌曲進行。
4.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
第一,家園結合。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同樣也離不開家庭的熏陶。幼兒園的教育是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和補充的。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用家園聯系冊、家長園地、幼兒成長手冊,使家長了解科學育兒的知識,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要求家長督促幼兒嚴格執行,積極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可以讓家長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寓教育于游戲之中,讓家長和幼兒在愉快的環境中受到教育。
第二,榜樣激勵。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但他們對來自成人的表揚和鼓勵非常重視,家長應該利用幼兒的這種上進心理的需求,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特別是對能夠自覺遵循常規的幼兒要及時表揚和鼓勵,這樣就可以使幼兒對正確的行為而獲得的正面強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來,而逐漸養成行為習慣。
第三,科學引導。幼兒教育中常有這種現象,有些教師或者家長很想教育好孩子,養成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但往往事與愿違,這與教育方法不當有關。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愛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錢任孩子花,結果導致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自私任性的壞習慣,對老人卻不夠孝敬。因此,堅持科學的教育方法,對于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言傳身教。幼兒的思想單純,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所以對于自己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尤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可能誤導幼兒。家長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來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平時能夠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強化鞏固。行為鞏固是指定期對幼兒的行為常規進行檢查和評比,使其能夠在生活常規的制約下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常規和鞏固已經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在行為鞏固教育時,還使用適當的激勵手段來促進幼兒堅持良好行為。在檢查中對行為習慣好的幼兒進行表揚,對較差的孩子進行個別幫助。檢查中為行為表現好的孩子在墻報上貼上星星,使其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以激勵其他幼兒,并能有力地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綜上所述,培養幼兒工作是繁重而光榮的,涉及的方面也很多,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研究和進取,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我認為,只要做到家園共育,付出我們的努力和心血,付出我們的關愛,任何孩子都會成功而自信的走向未來的第一步——小學生活。
幼兒教育軟件,以早期兒童為服務對象,是在一定的學習理論指導下,為幼兒提供內容、活動或者針對某項專門的知識或技能的工具。借助計算機功能以支持和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是應用幼兒教育軟件的目的。適宜的幼兒教育軟件為教育提供了積極的輔助手段。而關于幼兒教育軟件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各方學者的爭論從未停止過。如何在學前教育中,發揮幼兒教育軟件好的作用,避免其劣勢和不足,是新時期每一位學前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對的課題。筆者根據多年來在學前教育及信息技術領域的觀察、實踐和思考,就幼兒教育軟件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合理選擇幼兒教育軟件
要想將軟件應用于教學,首先須選擇一款好的幼兒教學軟件。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幼兒教學軟件應該以聲音、動畫、圖像為主,文字內容相對來說應盡可能少一些。軟件的主界面、內容、操作、按鈕在設計時都需要與恰當的動畫、語音、圖片等有機結合,可以說這是幼兒教學軟件與其他教育軟件最顯著的不同。在這方面,國外兒童軟件做得比較到位。例如,“愛探險的朵拉”、“粉紅豬小妹”等都采用了專業的兒童配音,在使用時就能夠很快得到幼兒的認可和喜愛。有的幼兒軟件在對幼兒進行數字記憶配對能力的提高時,題目中出現的狗、馬、公雞等動物,既有可愛的動畫形象,又有相應的動物叫聲伴隨出現,這都是吸引幼兒的重要因素。
注重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
使用軟件教學應有一定的目的,是幫助幼兒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識,或是幫助幼兒提高某種能力,這是在使用軟件進行教學時必須預計好的。例如,“小小畢加索奇幻森林”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幼兒多功能繪畫軟件,它的界面、內容、按鈕設計等都是圍繞讓幼兒繪畫這個功能來設計;“紙飛機工廠”是一款幫助教師和父母指導幼兒學折紙飛機的動畫軟件,可以選擇機頭、機身、機翼、尾翼的形式。Animated Math(動畫數學)是一款幫助幼兒學習數字0~9及其加減法運算的非常棒的軟件,特別適合3~6歲幼兒使用。軟件共有6種學習方式,每次10道題,每道題依照下面的過程進行解答:(1)用數物體的方式初步認識0~9;(2)給定數字找出對應的方塊數目;(3)利用方塊相加的方式找到結果;(4)利用數字相加的方式計算結果;(5)利用方塊相減的方式計算結果;(6)利用數字相減的形式計算結果。在加減法方式中,如果答不對,可以獲得提示,直到答對。每一次答對題目后都會出現和答案一樣數量的可愛動畫。10道題全部答對后,可以進入多姿多彩的游戲房間,分別有動物鋼琴(可以選19種動物的叫聲)、建造可以發射的火箭、藝術動畫筆(動物涂色)等游戲。整個軟件的設計特別是在數字學習的方法和形式上都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如果引入到教學中,應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拓展幼兒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在幼兒教學中,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幼兒的自由區域活動,總有一些條件或材料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夠實現或接觸(如引導幼兒認識“火”、“電”等事物或形象時),從而使教學受到了限制,很多教學內容無法展現出來,幼兒教育軟件豐富的表現形式可以展現出這樣的內容,使幼兒感覺生動形象的同時也培養了其豐富的想象能力。例如,在給幼兒講授認識“生活垃圾”時,由于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將垃圾帶到教室),教師使用了一個叫做“環保小衛士”的軟件進行教學。這個軟件利用一個卡通人物“神氣龜”介紹垃圾的三個種類“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幼兒還可以拖拽鼠標,模擬將垃圾投入到相應垃圾桶中的動作。如果放到正確的垃圾桶里,桶蓋就會打開;如果放錯了,就會發出“砰砰”聲。除此之外,這個軟件還展示了通過垃圾分類將不同的垃圾再加工成不同產品的過程,當幼兒看到點擊鼠標后,原來的垃圾變成了新的產品,紛紛發出驚嘆。正如北京師范大學馮曉霞教授在“第十一屆中國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學前教育分論壇”上發表的講話中所指出的:“一個好的教學軟件……起到的作用應該是補充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一些東西,但是在其中又反映了很多科學道理的,能夠引導孩子去思考的才是好的軟件。”
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
在使用軟件教學時,教師與幼兒之間應該是互動的,而不是簡單、被動的接受知識,互動平臺的建立是教學是否成功的直觀體現之一。好的互動性的設計,應該能夠讓幼兒漸入佳境,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由被動變為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幼兒教育軟件的價值,實現教學目的。有這樣一堂幼兒園公開課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實現幫助幼兒認識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教學目標,幼兒園教師利用一款叫做“奧菲和鬧鬧”的軟件,主要講的是奧菲買了一條寵物狗“鬧鬧”并訓練它的故事。故事簡單,但這款軟件加入了很多互動元素。例如,選擇時間、選擇寵物狗、喂食、訓練等,都需要幼兒參與其中才能進行。教師合理運用了軟件,既避免了客觀條件的局限性,又利用軟件與幼兒產生了良好的互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考慮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幼兒教育軟件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是一種形式,教學內容才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有些教師一上公開課,就想用多媒體和軟件,認為用多媒體和軟件上課很先進,不用多媒體和軟件上課就落伍了,甚至出現了“為用而用”的現象。筆者認為這是他們對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認識上存在誤區——過分強調軟件和多媒體的作用,反而忽略了自己才是活動的主導。有些軟件的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沒有存在的必要,只是為了要插入一個幼兒教育軟件而設置一個多余的環節,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成為敗筆。教師在使用軟件教學時應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出發,明確軟件該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用、怎么用,期望收到什么效果,以真正達到利用幼兒教育軟件促進教學優化的目標。馮曉霞教授指出:“課件,視頻在幼兒園課程和教學當中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那只是一個形式上的現代化……能夠通過做中學方式,讓幼兒獲得的知識經驗就不要使用課件和視頻,他能夠通過自身和環境直接互動,通過實踐活動來獲得的經驗,就沒有必要使用其他的方式。”
幼兒教育軟件應用于教學,其作用只是“輔助”,不能“反客為主”讓軟件主導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做幼兒教育軟件的“操作員”。應根據幼兒的反饋信息,協調課堂教學的進度,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根據實際進程靈活運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幼兒教育軟件在教學中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當前幼兒教育存在的若干問題
其一,教育觀念滯后。幼兒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是不盡相同的,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愛好和思想,很多幼兒教師不能充分融入到幼兒環境中,在對待幼兒時仍然秉持成人思想,認為幼兒的想法和行為都是幼稚和不切實際的,殊不知這正是幼兒豐富想象力的體現;雖然每個幼兒都各有特點,但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使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孩子的個性思維逐漸削減,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其二,管理方法不新穎。近年來,幼兒園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幼兒園都有獨特的辦學形式,雖然模式新穎,但是管理方法仍然比較落后,很多幼兒園在管理方面缺少完善的體制,處理事情全憑經驗,還有部分幼兒園過于重視局部利益,忽視了幼兒園的整體發展。其三,幼兒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幼兒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在不斷轉變,雖然現在幼兒園既有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教師,也有出類拔萃的新教師,但是幼兒教師整體水平仍待提高,教師隊伍結構仍然有待優化。不論是青年教師還是老教師,都要順應當前幼兒教育發展的潮流,轉變思維模式,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另一個方面,現在的幼兒教師大多數是女性,凸顯幼兒教師隊伍結構不夠合理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講,幼兒園要積極引進男性青年教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以幫助幼兒培養健全的人格。其五,與幼兒家庭溝通不足。有時幼兒教育無法真正貫徹和落實其宗旨,原因之一就是無法和家長之問進行積極有效并且良好的溝通。對幼兒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好的教師,家庭是培養幼兒人格的重要環境,但是很多家長將孩子送進幼兒園后,認為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孩子已經不需要父母教育了,實際上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分離的現象。如果幼兒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和教育,就可能產生心理問題,再加上父母和幼兒教師之問存在溝通問題,家長的意見無法傳達給教師,教師無法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對孩子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二、解決幼兒教育問題的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當前幼兒教育仍然存在缺陷和問題,要有效提高幼兒教育質量,我們可以從以卜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優化內容。幼兒教育課程內容要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力求幼兒教育方法和模式符合幼兒發展需求,首先,我們要確立幼兒教育導向,以先進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理念為基礎,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要結合孩子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滿足孩子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最后,要讓孩子成為幼兒教育的主體,以孩子需求為基礎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建立科學合理的幼兒教育課程體系。第二,轉變教育觀念。幼兒園應和政府聯合,進行實驗性的特色教育,將取得的成果向其他辦學單位推廣;再者,幼兒園可以借鑒其他幼兒園甚至國外優秀幼兒園的辦學經驗,這些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方法等可能并不適合當前情況,我們要進行合理的取舍,結合幼兒園實際,構建新穎的教育理念。第三,促進專業成長。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只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幼兒園應定期選派優秀幼兒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或者到其他幼兒園進行交換學習,交流經驗和理念;針對幼兒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幼兒園要積極引進男性青年教師,保證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第四,加強家園溝通。幼兒園教育至關重要,家庭教育同樣不可或缺。家長要明白孩子的發展不單單是成績的提高,應該是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發展,家長應和教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三、可以嘗試的幾種幼兒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策略實現的具體表述,結合以上思考及他人研究成果,筆者提出這樣一些教育方法供同行批評指正。一是情境教育。顧名思義,情境教育就是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利用氣氛、環境等創設教學情境,以優化教學效果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獲得貼近生活的、真實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品質和修養。例如某個孩子生日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同學舉行生日晚會,并教會學生如何傳達祝福;又如某個孩子生病了,教師可以組織同學前往醫院探望,并教會他們如何表達自己的關切之情。這些情景的熏陶能夠幫助幼兒認識人生和社會,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激勵教育。幼兒是非常樂于接受激勵的,激勵能夠帶給他們愉快的心情以及前進的動力,教師可以適當運用激勵措施。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孩子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意見,教師可以口頭表揚和贊賞,并用微笑、目光來肯定孩子的意見;還可以為每個孩子建造一個行為記錄,將孩子的良好行為記錄下來,并給予一定激勵。需要注意的是,獎勵的使用要適量、公正和靈活,孩子有不良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指出并糾正。綜上所述,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發展的基礎,我們必須從多個方面著手,解決幼兒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高幼兒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作者:梁惠單位: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教育系
摘要:意大利東北部瑞吉歐?艾米莉亞地區的幼兒教育模式被認為是20世紀世界幼兒教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改革成果。這一模式對我國學前教育課程開發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啟發我們應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注重關系的建立,構建家園、社區一體化的課程模式;在記錄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以方案課程為主,預制性與生成性相結合;科學、合理地創設幼兒園環境,凸顯民族文化特色。借鑒瑞吉歐的教育理念及其模式,我們可以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幼兒教育體系。
關鍵詞:瑞吉歐;幼兒教育;學前課程
1瑞吉歐幼兒教育理念的主要內涵
20世紀80年代以來,瑞吉歐幼兒教育逐漸走向國際社會,其教育理念非常豐富,主要內涵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1.1科學先進的兒童觀、教育觀
在瑞吉歐看來,兒童是社會成員之一,是社會文化活動的繼承者、參與者與創造者,兒童擁有自己的文化與權利。他們能廣泛運用、創造各種不同的象征語言,并通過不同的媒介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與看法。他們在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及經驗。兒童天生就是藝術家,馬拉古齊形象地說:“兒童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游戲和說話的方式,如語言、繪畫、雕刻、泥工、建造、肢體動作等等。”[1]26瑞吉歐人認為教育要在一個和諧、民主、平等的環境中實施,應從兒童的興趣、需要及經驗出發,讓兒童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在重“教”之時,更應重“學”,以學定教。根據幼兒的行為反應決定主題進行的時間與空間。幼兒教師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權威者、知識與技能的擁有者,兒童也不是被教育者,兒童的行為引領著教師的教育,教師扮演著多種角色。
1.2注重關系的建立
在瑞吉歐學校,教育者與兒童、家庭、社區公民在一個和諧、民主、文明的世界中對話,民主參與與合作是他們實施幼兒教育的砝碼。教育者在平等、對話的關系中關注、關心每一個兒童,但并不是孤立、片面地看待兒童。關系是幼兒教育長遠發展的樞紐,促使幼兒與他人建立關系并及時、有效、良好的互動,是幼兒完成教育目標、走向世界的基石。幼兒與教師即使有社會角色及社會地位的不同,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學校與家長、社區人員建立起溝通、合作、共同管理學校的關系。意大利人堅信,個人———“我”只有在團體———“我們”中才能獲得最大的發展。教師之間建立集體協作的關系,通過認知沖突的發生與解決來共同進步。
1.3教學記錄的影響力
在瑞吉歐教育理念中,教學記錄是其重要的教育精髓之一。教師通過持續、細心地觀察幼兒,與幼兒耐心地交流,通過幼兒作品、文字、聲像資料等工具,從不同的角度對幼兒一日生活中的表現進行資料收集與記錄。在整理分析資料的過程中,教師對幼兒使用多種符號表征世界的方式進行全面、具體的分析與詮釋,不斷反思與總結幼兒的優缺點及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況,并對自己及幼兒的發展做出評價與展望,從而更進一步了解幼兒,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拓寬教學思路。記錄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而且可以促使師幼互動,促進家園共育。
1.4生成課程和方案探究
瑞吉歐幼兒教育課程的設計強調團體中心、關系與互動中心,構建孩子與教師、成人一起游戲、工作、對話、創新的課程模式;強調為孩子提供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孩子自由、自主地建構自己的文化。瑞吉歐幼兒教育取向認為,“與幼兒共事,是由三分之一的確定以及三分之二的不確定和新事物構成的。”[2]方案課程在重結果的同時,更重過程。以“課程就是所發生”的為課程觀,立足于兒童的生活和興趣,倡導教育應當“引導人去探索知識”,“變得更自由、更有創造力”[3]190。其課程資源來源于生活,是在即時的情境、突發的事件中生成,是教師與幼兒對話、探究、合作的結果。方案課程在橫向上將認知、情感、技能等多種領域加以組織和整合,縱向上不斷地生成新的主題與方案。
1.5工作坊是兒童成長的樂園
瑞吉歐教育中,“環境是兒童的第三位老師”。環境創設以家庭社區、文化折射、年齡發展、時間與空間、尊重使用者、評估更新為原則;堅持環境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要素,環境是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成人之間、幼兒與物之間互動的關鍵性因素,環境是“第三位老師”,環境是最佳的“記錄”方式之一的價值取向。瑞吉歐的工作坊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不僅收集了幼兒的各種學習作品,而且收集、記錄著老師及家長們研究學習的各種成果。馬拉古奇說:“工作坊是幼兒雙手和心智探索的空間,是課程整體設計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功能更多,所以‘工作坊是激發幼兒的地方’。”[4]137-140不論何時何地,只要孩子們聚在一起,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互相接近,一起游戲、對話,享受童年的樂趣。
2瑞吉歐教育理念對我國學前教育課程開發的啟示
當前,我國幼兒園課程在實施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瑞吉歐幼兒教育理念啟示我們,要在中國文化的視角下,在我國先進、優秀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因時、因地、因勢的學習并吸收其教育精髓,從中獲取靈感,得到感悟。
2.1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
我國幼兒園教育課程是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秉持“以教定學”的主旨,課程實施以教師為中心。課程設計目標化、成人化、知識化;課程內容以教材為主,小學化傾向嚴重;課程實施機械、死板、非游戲化;課程評價重結果,輕過程;教師是教材內容的“搬用工”,兒童對教師更多的是害怕與服從。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兒童,理解兒童、關心與關注兒童”。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通過幼兒園課程來實現的,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審視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5]。課程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為價值取向,以培養完整人格為目標,將計劃性與生成性結合;課程內容游戲化、生活化,同時具有興趣性、啟蒙性、安全性、適宜性、可探究性、整合性;教學活動生動、有序、以學定教。
2.2注重關系的建立,構建家園、社區一體化的課程模式
在瑞吉歐,學校與家長、社區建立對話、合作、共同管理學校文化建設的關系。瑞吉歐學校的課堂允許“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允許“錯誤”觀點的存在,是兒童和教師發表各種不同觀點的場所。在我國,由于教師專業素養及幼兒家庭文化背景的差異,其“關系”的建立及家園、社區一體化的課程模式的開發不容樂觀。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家長及社區公民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學前教育的發展對其社區及社會文化建設帶來的相關益處;家園及社區關系的建立被功利化;社區發展的重心只在文化建設上。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家長、學校、社區共同管理的關系;提高家長、教師、社區人員的“兒童意識”;鼓勵他們參與到幼兒園文化的建設中來,使其在成員合作中找到平衡點,讓彼此之間的關系平等、和睦,團體中的每個成員都能自由發展,逐漸壯大;將自身文化滲透到學校文化、家庭文化、社區文化及社會文化中,為孩子建立幸福、快樂的家園。
2.3在記錄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在我國,教師的記錄面臨著巨大挑戰。教師隊伍發展緩慢,教師專業素養不高;幼兒園班額較大,教師難以記錄幼兒的成長經歷;教育任務的繁重,使得教學記錄流于形式;家長的參與度低,其記錄的效度難以保證;幼兒園教育質量的評價模糊。由此可見,各方面的制約使得教師教學記錄的意義難以顯性。因此,我們應通過記錄及觀察的方法去研究教師與兒童的成長及發展。首先,轉變教學觀念,加快學前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教師的實踐-反思精神。其次,縮小幼兒園班額,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觀察、記錄幼兒成長的點滴。再次,規范幼兒園的管理。再者,讓更多的老師、專家、學者參與到幼兒園課程文化建設的隊伍中來。最后,規范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給教師一個公平、民主、和諧的工作及學習環境。
2.4以方案課程為主,預制性與生成性相結合
瑞吉歐教育之所以創造出自己的國際之路,其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的教育者可以擁有自己的教育內容、方法及體系,他們可以遵循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也可以不遵循任何國家預設的課程內容框架。其課程的主要運行形式是方案活動,主題的開展以“兒童的興趣、需要、經驗”為主,預制性與生成性相結合。當前,我國幼兒教師對生成性的方案課程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多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對課程的預制性與生成性把握不準,找不準二者之間的平衡點,教學效果不容樂觀。因此,我們應不斷地學習、同化、吸收、借鑒國際上先進、科學的幼兒教育理念,構建彈性課堂,促進幼兒智慧的成長。鼓勵教師學習生成課程理論,處理好幼兒的自主學習與教師主導作用的關系,提高教師在生成課程實施過程中駕馭生成性與預設性關系的能力;鼓勵家長及社區人員為生成課程的實施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完善教師培養及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機制,保障幼兒園、家長、社區及專家、骨干教師的協作機制。
2.5科學、合理地創設幼兒園環境,凸顯民族文化特色
兒童是環境的產物,瑞吉歐課程的內容主要來源是兒童周圍的環境,來自生活中兒童感興趣的事物、現象和問題,來自他們的各種活動[6]。“工作坊”是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精髓,代表著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文化特色及人文情懷,代表著人類基礎生活的物質及精神生活的特質。在我國,活動室就是工作坊的縮影,記錄著教師與幼兒的成長經歷,記載著我們的文化精髓,寄托著國家及民族的希望。然而,我國幼兒園環境創設以教師為主體,忽視了幼兒及家長的參與;以視覺刺激為“美與教育”的象征,我國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被淹沒;重視物質環境創設,忽視精神環境創設,對環境的理解片面;追求昂貴、時尚的教育資源,鄉土教育資源被邊緣化。因此,幼兒園環境創設應以幼兒為本、歸還幼兒、家長、社會人員的主動權、參與權、自主權。根據各地發展差異、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開發幼兒園課程思路,進行地域課程資源開發,完善課程結構,增加課程的選擇性,促進課程與生活、課程與社會的聯系[7]。既重視物質環境的建設,又重視精神環境的建設,活動室的建設避免“唯美的誤區”“文字的誤區”和“結構的誤區”[8]。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建設具有教育性、環保性、適宜性的幼兒園文化,使園內環境自然化、多元化、民族化、生態化、生活化、動態化。
作者:賈周芳 廖娟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一、當前學前幼兒教育的現狀
學前教育是我國各級幼兒教育機構的主要教育工作之一,隨著我國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緊密度的發展,學前幼兒教育也展示出以下的特征:第一,學前幼兒教育中針對幼小銜接部分的教育活動越來越科學。表現為幼兒教育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教育體系與小學教育越來越接近;第二,學前幼兒教育的內容與小學教育逐漸接近,教師的教學水平也逐漸與小學教師靠攏;第三,學前幼兒教育的目標更明確,尤其是對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等,這成為當前學前幼兒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二、學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前幼兒教育的方向與幼兒發展實際不符合
使學生系統性地掌握社會基本知識是小學教育的主題,為了使幼兒能夠為小學學習做足準備,大多數幼兒園在教育內容設置方面都較為重視文化知識,例如計算能力、拼寫能力、識字能力等。這些幼兒教育內容雖然能夠使幼兒的基礎知識結構扎實,但是與幼兒的發展需要并不完全符合。幼兒成長發育所需要的廣闊空間以及對情緒、心理方面的教育均存在不足,此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對幼兒全面發展存在阻礙。
(二)幼兒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
幼兒教育內容與幼兒成長的沖突問題日益尖銳,為了在不破壞知識教育體系的基礎上發展幼兒情緒和心理教育,教育研究者進行了一系列有關于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結論僅僅充實了幼兒教育的理論,對實際教育實踐操作影響不足,很多幼兒園教師處于刻板地應用,而沒有完全改變教育方法的狀態。
(三)幼兒教育的責任分配不均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重要空間,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需要與幼兒園緊密結合,才能體現學前幼兒教育工作的真正作用。但是,目前的學前幼兒教育存在責任分配不均衡的問題。許多幼兒家長錯誤的將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等同,認為幼兒教師能夠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教育,進而逃避家庭教育的責任,將孩子的發展問題一味推給幼兒園;還有些家長則認為學前教育始終是幼兒教育,在孩子教育方面仍然以初級的幼兒教育為主要理念,過分溺愛孩子,使學前幼兒教育的效果減弱。
三、解決學前幼兒教育問題的策略
(一)對學前幼兒教育的內容進行改善
改善學前幼兒教育的內容是解決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基本途徑。幼兒教育應該既重視對小學階段知識教育的基礎奠定,又要重視小學階段學校教育對幼兒身體、心理、行為模式發展的要求。建議有條件的幼兒園在現有幼兒教育教材的基礎上,根據課程設置的形式,對教材進行革新,選取其中與幼兒發展相適應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幼兒教育內容改革的第二項措施是將幼兒園教育評價體系進行革新,不再以計算能力、拼讀識字能力和背誦能力等作為幼兒教育結果的主要評價方式,而是根據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對幼兒的情緒智力、心理發展和動作能力等方面作為主要評價內容,力求通過多樣化的教育評價,使幼兒教育的最終結果能夠凸顯出來。
(二)采用符合幼兒學前發展需要的教學方法
對幼兒而言要遵循自然規律,首先就是要使教育適合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兒童的思維形式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典型的“兒童白板說”洛克認為,感官訓練的是構造早期教育體系的關鍵。好動、好奇、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歡野外生活、喜歡合群。針對幼兒的這些特點,教育者更應該注重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作用。為孩子建構積極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為孩子更多的接觸各色生活創造條件。在具體的活動中應始終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當孩子存在不利于向健康方面發展的傾向時應根據事發的條件給與自發狀態的引導,而不是強制的指使。
(三)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聯系
幼兒園可以在家長會、日常溝通之余,開展“家長校園一日游”的活動,請家長作為旁觀者,觀察學校教育的基本方式,從客觀的角度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個人發展狀況,理解幼兒園教育對學前幼兒發展的局限,主動配合幼兒園進行相應的學前教育;另外,幼兒教師還應該主動了解幼兒家庭的具體情況,如父母情感關系、家庭經濟收入、日常家庭環境等,從“與家長做朋友”的角度,進行家庭教育指導,這樣就能及時發現學校育兒能力、知識水平和心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幼兒以及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目的就是讓幼兒能夠在學校和家庭受到的教育同質,讓教育效果最佳。綜上所述,幼兒園需要對教育內容進行改善,采用更加先進的教育方法,明確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責任,只有這樣,學前幼兒教育才能夠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作者:毛亞敏 單位:甘肅省慶陽市西峰職業中專
【摘 要】《幼兒教育心理學》是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基礎理論課程,其教學目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掌握幼兒園教學工作必須的心理學知識,特別是幼兒心理發展年齡特點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并探討如何利用這些規律促進幼兒的心理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心理學;職業中專;教學思路
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是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下,由教師指導學生初步掌握幼兒園教學工作必須的心理學知識,特別是幼兒心理發展年齡特點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并探討如何利用這些規律促進幼兒的心理成長.它在職業中專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由于職業教育的一些特殊性,幼兒教育心理學在“大教育環境中”的地位不夠重要,為了更好的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更好的促進當前不斷前行的職業教育改革,有必要對當前職業中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探索一些新的思路。而要找到新的思路,首先就要具體地分析一下目前職業中專在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1.教材的原因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所用的幼兒教育心理學教材是教育部推薦的中等職業學校(三年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用書第二版。教材體系科學、合理,例證豐富而恰當,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實用性。當前,適合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教育心理學教材并不多,而這本教材從總體上來講內容比較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系完整,因此被多數中職學校用作主要教材,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值得反思。
(1)理論性強,表述較難理解。由于大多數中職生以前沒有接觸過心理學,所以在理解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時存在困難。有一些章節理論知識點比較多,但缺乏實例說明,讓學生產生困惑,難于理解。
(2)內容繁雜,易混淆。幼兒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學的交叉學科,教材將幼兒心理發展觀和教育觀滲透于各個章節當中,人們比較熱點關注的有關幼兒心理健康的一些問題等也編排在特定的章節中,這些內容雖然豐富,但也比較繁雜,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2.學生自身的原因
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著大學現象,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中職生多數因為喜歡聲樂、舞蹈、美術等藝術類課程,學生更傾向于動手操作能力,在趣味性十足的這些領域當中,學生很容易收獲成就感,而幼兒教育心理學理論性比較強,相對比較枯燥,因此學生對此學科的掌心興趣不高。
3.教師自身的原因
由于教師自身存的一些問題,造成教育教學理論不夠強大,不能夠合理管理教學課堂,做不到幽默靈活的方式處理問題以及教學效率不高等等問題。
二、教學新思路
1.根據職校特點,適當調整幼兒教育心理學教W大綱中規定的內容和比例
(1)職校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的教學時間具有間斷性。職業學校不同于普通高中,雖然學制三年,但并非是六個學期不間斷地進行教學,而是根據社會需求、專業特點,在不同時期存在著間斷性的外出實習、社會實踐、用人單位提前招聘、參加高職升學考試等因素的影響。這樣,不但使教學的系統性、穩定性受到沖擊,而且教學總時數相對縮短,難以完成大綱規定的內容及要求。因此,必須作出適當調整,以適應職校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
(2)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專業技能課較為感興趣并加以重視,普遍存在著對幼兒教育心理學重視不夠的傾向。我們必須把學生學習幼兒教育心理學的積極性有效地調動起來,培養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把專業技能與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3)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幼兒教育工作的素質。對于未來職業素質的各項要求,根據教學的可行性原則及職業學校學生文化理論素質的特殊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對教學內容和比例作適當的調整,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體系,使教學更具有可行性、系統性和針對性。
2.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改進教學方法,是每一位任課教師經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與學生相互協調配合,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例如,聯系幼兒園實際進行拓展性訓練,教會學生寫教案,并分組進行教學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好地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做到講練結合。
(2)由于幼兒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所以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的融會貫通,新舊聯系,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幼兒園教育中的一些問題和現象,進行分析和討論,在討論中講解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而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職校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不僅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加強課外活動的經常化、制度化。僅從培養特點上看,職校主要是為社會輸送中等專業合格人才。因此應該通過不斷實踐,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真正做到讓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
摘要: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與之密切相關的幼兒教育自然就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而在幼兒教育順利發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素質的高低是關鍵因素。幼兒教師素質的高低則取決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的合理設置。但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怎樣設置才能達到合理規范并最終符合我國幼兒教育的實際呢?本文結合我國幼兒教育實際來進行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體系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課程體系;體智能課程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在強有力經濟的推動下,我國的職業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業技術型人才。作為中職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前教育專業,在培養大量的高素質幼教人才方面更是功不可沒,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問題也逐漸凸顯。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面臨著教師專業技能水平不高、教學方法單一、體智能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這導致培養出的幼兒教師不能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需要,造成幼教人才資源的流失。這是與我國大力提倡培養實際應用技術性人才目標相背離的。同時,隨著幼教市場人才競爭激烈程度的增加以及幼兒家長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觀念的影響,希望孩子能在體智能等方面得到全方面的發展,這都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進一步促使學前教育專業能夠以幼教市場實際需求為導向,構建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合理體系,從而為培養復合型的幼教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概念
體智能。顧名思義,體是體能、體力,智為智力、智能,能為人能。就是透過身體活動,運用一種或多種游戲來提升幼兒的基本能力。體智能課程也就是開設相應的課程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掌握更多的活動技能來達到促進幼兒體力、智力、能力的提升,體能方面如我們的課程安排了許多的走、跑、跳、爬等運動,幼兒在課程中能得到充分的體能鍛煉;智力方面如幼兒可以拿著迷你繩變成大象的鼻子、猴子的尾巴等各種小動物肢體,這樣就可以激發幼兒的潛能,讓他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思維。
三、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現狀
1.教師責任心不高。鑒于中職學生生源的特殊性,很多老師對中職學生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為中職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是不能相比的。中職學生幾年以后要進入社會,學生畢業時能夠順利拿到一張畢業證就可以,有這種觀念的存在,直接導致教師責任心不高。而每天的教學只要完成自身任務便可,至于學生掌握技能知識的多少,則不是教師所關心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更是一句空談。
2.重視文化課,忽略體智能課程。學前教育專業文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體智能課程的學習也不可或缺。但在我國很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授課中,體育、舞蹈、游戲等體智能課程的教學情況卻不容樂觀,認為體智能課程可有可無,甚至認為教授學生游戲等活動是在“不務正業”。殊不知,我國在教育早期就提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只重視文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其他,只會造成學生畸形發展。沒有強壯的體魄,優秀的品德,健康的思想,接受再多的知識也是徒勞的。假若學生畢業從事幼教職業,卻發現自身所學在幼兒園完全無用武之地,既造成人才的浪費又阻礙我國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豈不叫人痛惜。只有根據幼兒教育的實際需要,合理設置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體系,才能培養更多的幼教人才。
四、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體系的重要性
1.強健幼兒的體魄。此所指的強健幼兒的體魄,并不是指強身報國,或是以選手般的訓練方式來從事幼兒體智能課程教學;而是希望以內在加強幼兒自身的抵抗力、心肺能力,刺激體內神經的傳導;外在則運用身體的協調能力將肌力、敏捷性、平衡感、巧致性、柔軟度、韻律感、瞬發力等,以及配合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前庭平衡覺等感覺統合當中的主要項目相互結合,來學習走、跑、跳、踏、踢、丟、拋、接、拍、打以及攀爬等簡單到復雜的動作,使幼兒能有體力應付日常生活之所需。
2.激發幼兒智力潛能。好動與愛玩本來就是幼兒的本質與天性,學齡前的幼兒絕大部分的感覺與知覺,均是透過游戲的方式來學習。幼兒在身體的運動游戲當中,透過模仿、想象、過去的經歷與實際操作的學習,變成主動或被動的學習環境與機會。這對于幼兒腦部的發展與體內神經系統間的傳導,有著很大的影響。
3.體驗團隊生活,增強合作意識。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需要眾多小朋友的參與。小朋友雖然對游戲活動十分期待并且充滿激情,但也不能隨心所欲,需要在幼兒教師的引導下,按照一定的游戲規則來進行。教師讓兒童意識到自己在游戲中是處在一個團體之中,需要和其他小朋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游戲。久而久之,兒童不但體會到在游戲這個團體中生活的樂趣,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增強了兒童的合作意識,進而為幼兒將來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五、結合幼兒教育實際構建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體系研究
我國的學前教育專業肩負著為幼兒教育培養幼教人才的重任,不能忽視,必須面向幼兒教育的實際,放眼未來,積極進行體智能課程體系的優化設置。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自己的看法。
1.轉變中職學前教育體智能課程設置的觀念。
(1)確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理念。以就業為導向的核心就是要適應幼教市場需求,想幼教市場之所想。中職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要為幼教之所需,就要求教育內容緊緊圍繞幼教需求而展開,主動適應幼教市場結構的變化,大膽進行教材革新的嘗試與探索,幼教行業共同修訂完善課程標準與教材,同時將技能考證教育有機融入其中,把職業資格證書的知識、技能要求及時地反映到課程標準和教材中,實現課程設置與幼教崗位對接,使學生在畢業后即能迅速上崗,為幼兒園所用。
(2)重視技能課,強化基本功訓練。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廣泛的學科知識,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以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同時還要具備開展幼兒教育的職業技能和藝術表演能力,以滿足幼兒教師自身的特殊要求。因此,學前教育專業設置技能教育課程既是由幼兒教育的任務所決定的,又是幼兒素質的必然要求。
2.增加學生實訓的機會。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首先,可以增加活動設計類課程,讓學生通過模擬教學、情境教學等方式來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實際工作狀態。其次,增加技能實訓課的課時,保證學生有著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訓練。學前教育專業的技能課程主要包括舞蹈、美術、音樂、鋼琴等,這些課程的學習都是要靠學生的不斷練習和實踐來完成的。最后,要增加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時間和機會。實習是幫助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重要橋梁,因此可以適當增加學生教育見習實習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的實踐時間去適應學前教育工作。還可以改變傳統的見習實習模式,實行分散見習與集中見習相結合的形式。
3.體智能課程體系的版塊化設置。現行的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采用分科設置,這種單一的課程模式容易造成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與實際工作差距較大。因此,根據目前幼教市場的就業情況,將課程體系按知識和職業能力要求,分成文化知識崗位、體能崗位、智能崗位三大課程版塊。根據不同的就業方向,各課程版塊都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使學生學習的選擇性更大,一方面保證學有余力的學生享有更多的學習提升機會,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課程學習確有困難的學生,能夠通過選修其他課程,獲得足夠的學分,順序完成學業。這樣設置使教學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更能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每個版塊相對獨立,學生每學完一個模塊就獲得一項職業崗位能力。
文化知識版塊是對學生進行系統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培訓的一類課程。主要包括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幼兒文學、幼兒英語、幼兒園管理、音樂基礎、美術基礎、幼兒活動設計、現代教育技術等。專業基礎課具有很強的定向性、應用性特征,專業基礎課作為專業課的基礎,其門數、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原則,不苛求理論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理論的應用性,以實現能力培養目標。學生只有在學好專業基礎課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崗位技能類課程的一些操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有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體能版塊是對學生進行體力能力培養而設置的課程。鑒于現在很多學生日常缺乏體育鍛煉,健康狀況差強人意,稍微加大體育活動的強度,身體就承受不住,需要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擴大教學范圍,如縱隊列(隊形練習)、熱身操及舒緩操等,還可根據幼兒園教學的需要增強百米走、三十米來回往返跑、五十米短跑、立定跳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每兩天一次的體育課程設置為每天一節課,這樣不但適應了幼兒園的教學實際,還增強了學生的體魄,兩全其美。
智能版塊是針對學生所要求的職業技能設置的一類課程,凸顯其綜合性和實踐性。主要包括教學技能模塊(活動設計、活動組織、活動實施、活動評價)、舞蹈技能模塊(舞蹈表演、幼兒舞蹈編排)、美術技能模塊(兒童畫創作、手工教學、教玩具制作、環境創設)、音樂技能模塊(鋼琴彈奏、聲樂演唱、兒歌伴奏)、語言技能模塊(普通話、幼兒教師口語、故事表演、兒童文學創編)等,只有幼兒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能,才能為幼兒帶來多彩的活動,更好的開發幼兒智力。
六、結論
體智能課程作為培養幼兒潛能全面發展的先決條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需要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根據幼兒教育的實際需要合理設置體智能課程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復合型的幼教人才,最終推動我國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并實現新的突破。
良好的學前幼兒教育是兒童健康成長和發展的首要前提,但是近幾年我國學前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不符合兒童自身的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兒童的成長和教育產生嚴重影響。從學前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入手,詳細分析了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形成的原因和具有的危害性,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原因危害性幼兒園是兒童正式進入學校之前對兒童具有重大影響的教育環境和集體組織,是兒童日后成長和發展的基礎條件,良好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兒童的健康發展。近年來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益嚴重,危害了兒童的健康發展,違背了兒童教育規律。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指的是在幼兒園教育時期,以小學生的標準要求兒童,主要體現在教育課程的小學化、教育形式的小學化等。
一、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具體表現
(一)教育內容方面單純重視智力教育
學前教育時期兒童的認知水平位于前運算時期,主要思維對象是表象,可逆性和守恒性較差,生理基礎比較薄弱,無法進行復雜思維。因此兒童的學前教育的特點是啟蒙性和廣泛性,從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培養兒童的學習能力。目前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比較片面、單一,忽略兒童自身的發展特點,在幼兒園期間學習小學課程,單純重視兒童的文化知識學習。
(二)教育方式方面忽略了兒童的學習自主性
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主要表現為教育模式課堂化,單純采用課堂講授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兒童游戲和活動的重要性,采用灌輸模式的教育方法,教師講課,兒童死記硬背的教育狀態。學前幼兒教學環境缺乏游戲活動環節,圖案色彩比較單一,相關的教學道具比較少。課后教師布置作業比較枯燥,嚴重影響了兒童的天性發展,降低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兒童的學習壓力,導致兒童產生厭學情緒。
(三)單純重視學習結果,忽略了學習過程
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表現在評價兒童學習情況的標準單一,單純將兒童學習的數量作為評價兒童學習情況的明確標準,重視兒童學習的結果,忽略了學習過程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兒童學習方式的培養,降低了兒童的學習樂趣,不能根據兒童自身的性格差異進行教育,制約了兒童的學習積極性。
二、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
(一)破壞了正常的兒童教育功能
學前幼兒教育是我國學制體系的開始,學前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兒童全面協調發展。而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打亂了兒童的正常成長規律,危害了兒童的健康成長,對兒童日后的學習教育產生不良影響。
(二)威脅兒童的健康成長發育
學前幼兒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應該是教育和保育相結合,重點是保育。現狀學前幼兒教育采用小學的課程時間安排,忽略了兒童的保育任務,要求兒童每天坐在教室里上課,造成兒童過度疲勞,直接影響到兒童的視力、骨骼等身體機能的成長發育,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
(三)降低了兒童的學習興趣
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是將學習課堂知識作為兒童的主要任務,在學前教育時期,就對兒童開展寫字、拼音、算術等學習內容,當正式進入小學階段時,需要重復學習這類知識,導致兒童進去小學后失去學習興趣,制約了兒童日后的學習進步。
三、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改善措施
(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
幼兒園在確保自身效益和社會影響的前提下,應該樹立健康的教育理念,擺正自身的教育立場,針對兒童學前教育的特點,有效進行兒童教育活動。學前教育時期兒童身心發育不夠完善。對于家庭的依賴性較強,幼兒園應該與兒童家庭緊密聯系。堅持平等、尊重、合作的基本原則,促進家長積極參與兒童教育活動,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
(二)按照兒童健康成長規律實施教育活動
學前幼兒教育的特點是具有啟蒙性、科學性、豐富性和適當性,為小學教育奠定基礎。避免出現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首先應該重視兒童學前教育的特殊性,遵循兒童自身成長發展的規律,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模式進行教學,符合兒童教育的需求,有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同時也應該提高兒童的主觀意識,通過開展各項游戲活動,提高兒童的學習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三)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
學前幼兒教育屬于社會公益事業,因此離不開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投入、管理。近年來,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投入和管理,導致學前幼兒教育出現小學化傾向,為了改善這種現狀,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從實際教育情況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規范標準,同時出臺學前幼兒教育的相關文件,綜合管理學前幼兒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育時間等。針對各類違規現象應該采用一定的處罰手段,不斷提高學前幼兒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有利于學前幼兒教育的良好發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學前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兒童提供一個豐富、健康、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滿足兒童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但我國目前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不符合兒童健康成長的發展規律,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發展,因此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避免出現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積極發展兒童的家庭教育,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嚴格按照兒童自身的成長規律實施教育活動,為小學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加大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但提高我國學前幼兒教育的水平。
自信心強的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活動,能積極地與他人交往,與同伴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能勇敢地面對困難,大膽嘗試。但在幼兒園中,我們經常見到有相當一部分幼兒缺乏自信心、具有自卑感,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因為未來是充滿著機遇和挑戰的社會,也是機遇和發展稍縱即逝的社會,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能相信自己、把握自我,及時抓住機遇,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發揮。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呢?
1、在鼓勵肯定的語言氛圍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老師必須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評價和態度,多肯定和鼓勵孩子,如愛撫、點頭、微笑、夸獎等,不要隨意批評、訓斥孩子,總之對孩子的評價必須客觀、公正。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當孩子遇到失敗和挫折時,老師要給予更多的鼓勵,而不要一味地指責,以保護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每當孩子取得點滴成功時,都要給予他們表揚和激勵,并講給其它小朋友聽,在全班樹立榜樣,用最美的語言、最甜的微笑、最誠摯的愛撫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2、在各種豐富的活動中體驗成功,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老師要有針對性地為孩子提供獲得成功的條件和機會,讓孩子在實踐中積累成功的情感體驗。如組織“我敢做、我會做、我能做”活動,全班孩子互相交流,讓每個孩子向同伴介紹自己能干什么,內容可以包括學習、紀律等方面。活動前老師應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尤其是那些能力較弱或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幫助他們進一步明確意識到自己也有長處,從而培養自信心。
3、在發揚優點、弱化缺點中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老師應該分析每個孩子發展的特點,揚長避短,針對不同兒童的獨特性,因材施教。不要將孩子作橫向比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速度和發展優勢,老師要善于抓住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樹立起“我也行,我也很可愛”的觀點,充滿信心地面對自己,努力追求進步。如:有的小朋友很調皮,但是表達能力非常強,我們就可以組織這類孩子進行“小小廣播員”活動,請他講一講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讓他得到大家的尊重,增強自信心。老師要善于利用每個孩子的優點,并及時啟發引導,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4、在一點一滴的生活情境中樹立孩子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不在智力,而在于他對成功的信心與潛能的發揮。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他們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老師應及時調整好他們的心態,使他們有足夠的勇氣堅定信念、持之以恒,向確定的目標奮進。
老師要在生活中注重一點一滴的情境,不放過任何教育契機,接納孩子的失敗與不足。孩子有時會有些奇妙的想法,想嘗試不太容易完成的事,千萬不要嘲笑或禁止,否則以后他可能不肯動腦筋思考,也會缺乏向新事物挑戰的勇氣。當孩子想做某種嘗試時,即使知道他不能成功,也要讓他去闖,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不成功的原因,鼓勵孩子自己跨越這些障礙。而當孩子一旦取得成功,他就會感到特別自豪,這樣,孩子就會逐漸形成向困難挑戰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