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04:02:1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少兒美術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 要:我國當前的少兒美術教育狀況很不樂觀。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始終是處于被動的位置,不被重視其主體地位或者說是出于被忽略的領域。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讓孩子學習很多畫種;教師陳舊的教育理念已經不能滿足少兒美術的發展。本文就少兒美術教育談論了幾點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少兒美術;教育心得;思考
少兒美術作為一種開發兒童智力,挖掘兒童內在潛能,培養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學科,越來越受到廣大家長的青睞和社會各階層的重視。由于部分教師只站在自身的立場,缺少對兒童繪畫程度進階和心理發育的科學認識,導致學生學畫過程過于規矩,思維方式過于程式,作畫模式過于成人,繪畫作品過于現實。美術教師以成人的技術標準來衡量孩子繪畫水平,教學定位過高等,使兒童對繪畫產生懼怕的心理。本文從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因素、家長因素等三個方面,給出少兒美術教育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以及對當前少兒美術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少兒美術教育過程中,如何激發起孩子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正確的輔導方式至關重要。在被教育的的過程中,孩子應該是主動的積極的去表現和感知,而孩子常常處于被動的授課過程中就會枯燥無味,沒有愉悅性,造成的后果就是兒童興趣減弱,甚至對美術課的厭煩。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時應抓住兒童心理,關注他們的一些內心活動、生活表現、興趣愛好,以及每個孩子不同性格特點。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語言組織要符合孩子的認知和感知方式,甚至可以根據要學習的內容進行肢體語言的表達來提高兒童的興趣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也可以聯系生活中與兒童相關的熟知的事物。
1. 通過用經典卡通形象提高少兒的美術興趣。
在《論少兒教育》中指出:“6歲以后的少兒不但對圖書有閱讀興趣,能較長時闊專心地看書,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較強。而且開始對動漫、動畫形象產生濃厚興趣,很多藝術形象成為他們的朋友和榜樣。”舉一個例子,有一次上繪畫課,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畫什么?”回答可謂是五花八門,那時正是母親節前夕,我就有意識地又問“今天大家畫給母親的禮物好不好?”孩子們幾乎一口同聲地回答“好”。繪畫開始了,孩子們畫的那么認真,那么投入,那么開心。其中一個孩子的母親打電話說自己和孩子都非常高興。
2. 通過用游戲法增強少兒的美術興趣。
在《論少兒教育》中指出:“6歲以后的少兒在相互交往中,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由此可見,游戲法是增強少兒美術興趣的良好方法。
3. 通過用組織活動拓展少兒的美術興趣。
在《論少兒教育》中指出:“6歲以后的少兒表現欲望強烈,他們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少兒用美術表達自己想法的有效途徑。
活動活動,故名詞義,就是要活起來,動起來。具體說,就是想辦法讓少兒的美術天性活起來,動起來;給少兒的美術天性創造一個空間,一個場合,一個平臺,讓他們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去想象、去聯想、去幻想。
二、教師因素
教師水平和素質的高低將直接決定教學質量,乃至影響少兒今后的成長發展。如果教師采用片面的教學方法,將對少兒今后的成長發展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
1. 以鼓勵孩子們繪畫興趣為主導。
英國當代藝術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說:“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兒童提供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進而增進其人格的健全和諧發展”。老師在講解時應以鼓勵孩子們繪畫興趣為主導,不要過多的講究美術專業知識,如技巧和用色等,應強調一個“像”字。只要我們用各種形式去發現,去激發,用實踐來啟發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在畫畫中感受到童年時期的樂趣,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在學校及以后的生活中充滿信心,充滿對畫畫的濃厚興趣,喜歡上豐富的生活,從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
2. 尊重少兒的藝術表現行為。
教師要尊重他們的想象和表達方式,不要無味的把成人的想法強加與他們,讓孩子自由、愉悅的徜徉在明麗的色彩和充滿趣味形象的世界里。在培養過程中,應以倡導想象為第一,鼓勵其差異性的存在,尊重其個性并激勵他們的創造力。
3. 帶動其他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在美術教育的實際教授過程中要進行提示和激發,與孩子的互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少兒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鼓勵少兒在課堂的表達欲望,讓孩子內心充滿勇氣。使孩子的心智得到有益的啟發。
4. 自信心的培養。
由于年齡的關系和少兒自身的特點,我們對其所表現出來的藝術行為和作品進行點評時,最好是正面和積極的,不能有批評的存在。給少兒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對其各個方面的成長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家長因素
做父母的幾乎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寶寶會用手以后明顯的動作就是涂鴉。稍大一點,寶寶要玩橡皮泥,就要用橡皮泥捏小狗、小貓、小兔子,要模仿大人做飯炒菜等。再長大一點,寶寶就會喜歡擺積木。這說明家長是孩子們生活成長中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們最為親近的人。
家長應正確對待孩子們繪畫興趣的培養,而不應該盲目的“追崇”,也不應該一味地把培養孩子的畫畫作為一項必備的特長。家長應該要協調教師與孩子以及課堂之間的關系,使教師、家長都要重視起興趣在少兒美術教學中的作用,采取更多更好的方式來培養少兒的興趣,促進少兒的健康成長。
四、結論
美術教育在當下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客觀的去審視少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重在啟發的原則,綜合平衡少兒美術教育中教師和家長對孩子們的影響,對孩子們的繪畫興趣進行正確的培養,要及時發現孩子的年齡階段與學習方向,尊重孩子對美的創造,給他們正確的引導,讓畫畫融入孩子的心里,陪伴他們度過美好的童年。
【摘 要】在課外少兒美術教育中,應重視少兒作品中所表現出的內在潛能,引導、啟發他們不受約束地、真實地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在作品中。
【關鍵詞】課外 少兒 美術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藝術素質測評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以及教育現代化和教育質量評估體系,藝術教育納入學校辦學水平綜合評價體系。近30年來,校外美術教育市場越來越大,家長們從最初滿足孩子的愛好上升到科學地培養孩子美學素養的愿景。
一 正確認識少兒美術教育的意義
美術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在于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術教育是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能促進少兒感知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更能促進他們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美術教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還是一種文化的熏陶,只有在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感悟美術、接受美術,才能真正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和精髓。美術學習對于少兒審美力、鑒賞力、創造力、想象力、感受力的提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創造美術作品的過程會使少兒掌握表達情緒、詮釋事物的另外一種方法,美術教育能影響少兒一生。
二 理性分析課外少兒美術教育中的問題
在少兒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教育機構和家長在認識上的誤區、美術教學選擇內容的偏差,都會導致少兒的美術學習道路越來越窄,對美術的興趣越來越淡。
第一,教育機構存在的危機。當前很多課外少兒美術教育機構因為不是公立學校計劃招生,在保證教學環境、師資、課程內容的基礎上,要面臨招生的巨大壓力,存在危機感和效益的直接壓力令很多教育機構不能堅持辦學,辦學大環境的混亂給少兒美術教育帶來不好的影響。
第二,教育機構自身師資、課程內容等軟實力欠缺。課外兒童美術教育機構在近幾年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成立,卻沒有穩定的師資隊伍、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日益完善的教學環境做支撐,往往沒多久就因經營慘淡直至倒閉,給家長在教育機構的選擇上帶來困惑,令社會對課外少兒美術教育失去信心。
第三,家長盲目跟風的不堅定性。一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將年輕的父母們推向兒童教育的誤區,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未來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擁有一技之長,并不重視孩子的自身特點與愿望,在選擇課外教育機構的過程中盲目草率,這樣的學習往往虎頭蛇尾,沒有計劃性和持續性。
第四,雙方急于求成的功利性。在少兒學習美術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往往追求速成,而評價少兒是否獲益往往是孤立地、單純地看他們畫得像不像,而不是美不美,更不是兒童是否快樂,這就把妙趣橫生、激發孩子靈感的美術課上得死板、枯燥,令人生煩。
三 深入探究課外少兒美術教學對策
第一,學習初期的興趣培養。“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對美的追求與創造是人的天性,我們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人人都可以成為美的創造者。新《美術課程標準》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就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行了說明,“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要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的特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第二,啟蒙階段的自由引導。孩子開始學畫最好的年齡為4~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對點、線非常敏感,他們的畫面里也主要以這兩種方式來表達。這個時候學習美術的需求是更多地接觸畫面、形象、顏色,簡單地表現自己的想法,開發少兒的想象力、專注力;要從少兒心理的角度出發,通過他們對顏色、畫面的選擇與構建來發掘他們的潛力。
第三,進階期間的“像與不像”。我們發現,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家長和孩子都認為該“見到成效了”,該“畫得像了”,他們在一張畫面中更專注的是對“形”的要求。從少兒生理與心理發育方面來看,這個要求是正常的,7~10歲的少兒,不僅有了完整的思維方式,而且手腦的配合已經完全協調了,他們已經可以理解并把形狀畫得相對準確了。
但是,單純將這一階段的問題圍繞像與不像展開,則是得不償失的。很多孩子拿著范畫一筆一筆地照著畫,掙扎于像與不像之間,非常焦灼痛苦。教師應鼓勵孩子在畫畫的時候加入自己的主觀想象,只要能抓住所畫對象的主要特征就完全可以了。這一階段最好的課程內容應以他們喜愛的卡通畫、線描畫為主,通過對點、線、面、體的全面認識與運用,完成對美術進階階段的培訓目標。
第四,學會欣賞。家長是孩子作品的第一欣賞者,學會欣賞孩子的作品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正如前文所述,如果單純以相似度來評價少兒的畫,我們就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孩子的手腦局限起來,將孩子的思維禁錮起來,他們無法完全掌握教師要求的“技巧”,不明白教師為何而生氣,在不斷地否定與自我否定之后,慢慢開始排斥、厭煩美術。
所以說,家長和教師對孩子畫面的嘗試性理解和發自內心的贊賞要比告訴他們像與不像更令他們興奮,更能激發和推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作主動性。
“孩子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如何將孩子與生俱來的對美的感受和創造美的天賦通過美術教育得到更好的延伸與發展,是美術教育工作者應思考的重要問題。
摘要:少兒美術教育,從形似到神似,從具體可感的事物到想象的潤色,從現實事物的表達到想象中的創新和情感融入,都是現代少兒美術教育需要融入的內容。根據少兒現階段思維形象直觀,并且善于模仿和想象的特點,我們需要從生活中和現實中出發,融入自己的情感,讓少兒表達自己的內心。
關鍵詞:少兒;美術教育
少兒的想象力和模仿力都是有很大潛力可以發掘的。傳統的美術教育,重在對于少兒現實畫法和技法的培養,指定一個框架的內容,通過畫筆去進行展現,通過外在的評價去進行美術水平高低的評比,于是我們的教學重點在于美術基礎理論的鞏固與夯實,固定框架內容的繪畫練習,對于大眾審美觀和考試內容的要求契合程度。少兒美術教育局限在一個有效的圈子之內,而且局限了少兒更高水平的發展教育,這個局限需要我們有效突破。
一、點――找準關鍵點,以興趣出發,四兩撥千斤
1.抓準興趣點,讓美術輕松和事半功倍
當孩子心中和頭腦中沒有相關資料的時候,我們不能夠讓孩子們自由創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圖畫,這種圖畫也不能夠完全表現出他們的內心,但是我們可以從中找出圖畫中的興趣點,發現少兒繪畫的方向所在,然后通過這個方向去提升起少兒的興趣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去學習和思考,在興趣的召喚下,去選擇自己喜歡畫的類型和風格,這就是一個點。一個可以切入的關鍵點,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種傾向性往往能夠帶動學生的主動學習。
2.以點為重點,兼以吸收眾長
條條大路通羅馬,通向美術王國的大路成千上萬,選準一條路雖然能夠具有突破性,對于少兒的特長發展意義深遠,但是單一的美術教育往往無法讓學生全面發展,更需要吸收眾長,這種吸收就是從各個繪畫風格中將其優點拿來為我所用。
在少兒繪畫中,對彩筆畫、鉛筆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油畫、版畫、國畫等等,少兒有不同的選擇和抉擇,個人的興趣愛好決定了其價值取向,這個點就是自身的發展點。每種繪畫都有其不同的風格,而且有不同和相通的技法。我們在學習彩筆畫或者鉛筆畫的時候,基本的線條走向與背景渲染,都是各種繪畫相通的,而且最好都需要素描作為基礎,這樣更能夠提升少兒的繪畫水平。素描重在對于結構的勾畫和比例的搭配,更能夠提升畫作的質感和距離感,舉這個例子的目的就是在少兒美術教育中,要重點也要輔助,做到全面發展,這是我們需要有效思考的一個方面。
二、線――縱向深入學習和螺旋式發展,鞏固加提升
1.重點突出,兼以技巧的共通
美術中互補的作用很強,我們往往在視野面不夠開闊的情況之下,造成單方面的理解,由于單一的美術學習,往往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我們要求在少兒美術的學習當中,突出學習重點,但不是學習唯一,我們這個時候要遵循線性思路,不斷地縱深發展,同時做到螺旋式的發展、鞏固加提升。
我們不提倡在少兒美術教育中的三心二意,也不提倡全面撒網,找到共同的東西,然后互相取長補短。例如一個孩子在學習水粉畫作為重點的時候,這個本身就是一個關鍵點所在,可以作為不變的興趣愛好,作為不變的一個主線,長時間在教授這種美術風格畫作的時候,往往造成思維的單調性,找到油畫作為輔助學習,兩者在很多方面可以共通,水粉的調和與水粉畫壁,油畫顏料與油畫棒,兩種不同屬性的繪畫方式與技巧,可以在兩者中體會,并且相互融合。同樣是在一個平面之內創作,對于創作材料的使用,往往不同,我們可以將兩者同時運用在不同的材料之上進行創作,將兩者的風格相互融合。
2.形成螺旋式的漸進結構,復合式的學習與提升
不是為畫而畫,也不是為教而教,單一的目的缺乏持久的動力,單一的美術教育束縛少兒的思想,不利于以后的美術教育和發展。在美術教育中,提倡螺旋式的教育結構,即在一定程度的時候,稍作停頓,返回到上一層去,讓少兒進行自我琢磨和思考,找出可以創新的地方。
例如在素描的繪畫學習中,關于十字分割的比例搭配,我們通過若干的十字線,將畫作分割成幾個不同的部分,在不同的區域之內我們進行有效的搭配與提升,這個過程鍛煉的就是學生的觀察力,而且需要長久的練習來鞏固。孩子往往在比例搭配方面有所欠缺,在達到一定的時間段之后,我們稍作停頓,做螺旋式返回,進行鞏固,對于以前畫過的作品,進行二次修改,這種修改就是一種糾正,并且能夠得到二次提升,這比單一的新作品練習,更能夠提升很多,并且能獲得許多額外的收獲和體會。螺旋式的結構不是停滯不前,而是換了一種方式前行,這種方式往往具有全面發展的結果,并且能夠帶來有效的創作靈感,我們教授美術時,在少兒當中應該提倡反復研習舊畫作,并且將不同的地方進行修正,不斷地將改進點滲透到新畫作當中去。
綜上所述,少兒美術教育除了要繼承傳統美術教育的優點之外,更要從少兒本身的情況出發,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需求以及個人習慣等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創新。
(作者單位:新疆昌吉州呼圖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摘要:美術教育是少兒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用是開發智力、定心、匡德、健體魄,全面促進少兒的全方位協調和健康成長。
關鍵詞:少兒;美術教育;素質教育
一、 開發少兒智力
第一,美術教育能夠提升少兒觀察力。美術以其特殊感知方式來展現現實生活。美術的視覺藝術涵蓋繪畫、雕塑等。組成視覺藝術眾多要素中的最核心的要素是線與形。有關研究成果業顯示,長時間欣賞和諧的線型構造,可以推動人的視覺感知的健康發展,進而為提升人的觀察力。例如欣賞一幅畫面,可以觀察畫的線條、形態、色彩等,讓人能夠深入理解此幾個方面的處理技法,找到畫面的層次感和節奏韻律感。很明顯,此種藝術活動對于提升人觀察物體的靈敏度是有幫助的。由實踐方面看,美術對提升觀察能力也獲得了少許的認可。調查結果顯示,有81.2%的少兒認為美術教育對提升他們觀察能力有重要作用;有16. 6%的認為有一定作用;只有2.2%的同學認為沒有作用。
第二,美術教育能夠提升少年兒童的記憶力。在臨摹、寫生等美術活動中,對看見的事物形象進行回憶或再認,這樣不斷訓練就能培養青少年對圖像、色彩、線條等方面的記憶,使人們在此基礎上能夠更好地認識事物的形象。一般來講,受過美術教育的少年兒童,他們的記憶力是比較好的。主要是因為,形象的事物比較容易記憶。相關心理學的研究數據顯示,人在面對感性形象進行記憶時,借助的具象越多,讓形象接觸各種感官越多,人腦就越能構建起神經元模型,或者同對象相對應的神經元模型就容易興奮起來,建立起比較牢固的神經聯系,即形成比較穩固的記憶。
第三,美術教育能夠提升少年兒童的想象力與形象思維力。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和知識相比顯得尤為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相關研究數據表明,那些受過很好美術教育或者美術修養較高的人,皆其想象力與形象思維能力都比較發達。在理論層面來看,人們在理解、欣賞、創作藝術作品的時候,總是通過自己的想象、思索、回味去體會美術作品的意境,理解美術作品塑造的形象和表達的內容。而美術作品有著豐富的潛在內涵,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動態結構,具有激發和調動欣賞主體心理活動的召喚功能。所以,優秀的藝術作品最能充分地調動欣賞者依照自己的心理結構和心理定勢進行再創造的積極想像力。因為想象是象思維主要的思維形式,所以,想像力的發展又能促進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第四,美術教育能夠激發少年兒童的靈感,從而提升其創造力。美術教育在培育少年兒童創新能力上有獨特優勢。這是由于,美術活動能夠積累美感經驗和提高藝術修養,而美感經驗與藝術修養能夠以其獨特的魅力,誘發人們的潛意識,激活人們的靈感,進而成為人們創造的契機。那些具有創造性力的人才之中,很多是受過非常好的藝術教育。事實證明,美術教育能讓人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激發人的創造的靈感,拓展視野,幫助發現解決各種疑難問題的途徑。就是由美術教育自身特點來審視,美術教育本身是一種開放式、發散式的教育方式,能夠幫助少年兒童沿著各種路徑,沖破習慣的范圍,進而產生很多不同見解和想法,且有意識地促使其從各個方面、多視角思維操作,進而實現提升創造力之目的。尤其是其形象語言的多樣性,有利于開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成為一種廣義的創新思維文化教育。
二、 美術教育與少年兒童動力系統――情緒力(心力)調控:以美控心
現代心理學認為,心力素質,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非常關鍵。美國成人教育學家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專業知識,而85%要靠他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處世能力。近年來,國外心理學家逐漸用/情商的概念來描述心理素質。情商理論的創始人沙洛維和梅耶教授在1996年把情商界定為:對情緒的知覺力、評估力、表達力、分析力、習得力、轉換力、調節力,涵蓋了自我情緒的控制調整能力、對人的親和力、社會適應能力、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以及對他人的理解與寬容等等。情商又可分為個人情商和人際情商兩方面。而美術教育與學生的心理因素相連,不僅有利于提高少年兒童的個人情商(自我情緒的控制調整能力、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對其人際情商(對他人的親和力、社會適應能力、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以及對他人的理解與寬容度)的開發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第一,美術教育能夠幫助提高少年兒童的積極樂觀性情緒及意志力、求知欲等個人情商。(1) 求知欲望的誘發。美的產生,是物化于人的感覺器官所引起的,美的感覺與人的心理活動相關, 少年兒童的美術教育可以調動其求知動機。而動機是直接推動著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進一步激發少年兒童的求知欲望。有人說美術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樂,讓少年兒童受到美的熏陶。(2) 積極性思維的催生。美感的產生總是直觀性的,與美有關的內容如色彩、線條、形體、聲音、風景等在美感產生中起著作用,使人心曠神怡,讓人的精神生活變得充實。少年兒童通過美術教育,慢慢積累了美感,對美有所體驗,并根據各人對美的需要和評價產生情緒的體驗,這些情緒也調節著人的心理過程,抒發著各人情感。不管是哪一類型的少年兒童,當他們手中的材料流淌著色彩的斑駁和栩栩如生的各種造型,怎不會讓他們歡呼雀躍?這樣也就產生了愉快輕松氛圍,瞬間,美感從人的內心直蹦出來,從而積極樂觀性情緒也得以催生。(3) 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強化。美術學習過程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也是意志耐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的體現。特別是對意志力組成結構――信心、決心、恒心的強化意義重大。因為少年兒童要完成一幅相對令人滿意的美術作品,必須對作品進行反復的修改與調整,這對耐心與自制力是很好的鍛煉。長此以往,可以潛移默化地使少年兒童的信心、決心、恒心得到強化。從有關單位學習美術對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的作用的調查來看,有41. 2%的少年兒童認為有很大作用;有55. 3%認為有一定的作用;只有3. 9%認為沒有作用。這也充分說明,美術教育對意志力的促進作用得到廣泛認可。
第二,美術教育有利于開發少年兒童的開放寬容意識等人際情商因素。在美術作品欣賞和創作過程中,能夠涉及人物、動物、花鳥、山水、建筑、民風民俗、影視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東西,能夠接受毛筆、水彩筆、油畫筆、刻刀,甚至計算機等各種可接受的風格技法,能夠體會玩味作品中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對象、手段的多樣性及多角度、多層次的特點,都有利于擴展少兒的視野,使其潛移默化地接受包容意識、開放人格的熏陶和塑造。特別是在對吸收陰陽五行學說中的合理成份、以和為主旨、崇尚和美學的中國美術作品的鑒賞過程中,其和的境界就會潤物無聲地感染著少年兒童,使其自覺地萌生著寬容意識。
三、 美術教育與少年兒童的定位系統――人生哲學矯正:以美匡德
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少年兒童審美觀念,提高他們理解美、鑒賞美的能力,從而幫助少年兒童知善惡、識美丑,進一步塑造他們美的心靈。正像康德說的: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對少年兒童的文化、修養、品位、思想、品德都起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因此,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也明確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少年兒童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何以言之?眾所周知, 少年兒童的心理發展仍屬過渡階段,心理往往不夠穩定,人們把這個階段稱為/危險期,這里主要說有些少年兒童是非觀念淡薄,易受不良習氣影響。不可諱言,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不同程度地傳進我國,青少年一代由于生理與心理尚不成熟,分辨是非能力較差,善惡標準、美丑界限模糊,特別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病使我們的教育往往蒼白無力,枯燥乏味,根本打動不了青少年一代。教育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撥動人們的情感。而美術教育的特點恰恰就在于它不是強迫的,而是通過藝術活動激發少年兒童的興趣,打動他們的感情,使他們愉快地受到教育。正是美育的形象性使人易于接受教育,美育的愉悅性使人們樂于接受教育,這樣我們才能在美育中使少年兒童明是非、知善惡、論美丑,進而塑造他們的人格和個性,培養21世紀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由此可見,美育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美術教育更能使少年兒童受到藝術的魅力感染,撫慰那些扭曲了的心靈,讓五彩繽紛的藝術恢復其心理健康狀態,從而使少年兒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構建正確的人生哲學。所以,豐子愷說/美術是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術跟到哪里。從調查情況看,也是如此。在對/學習美術對修身養性的積極作用的評價調查中,得到這樣一組數據:有63. 9%少年兒童認為其作用很大;有37. 7%認為有一定作用;只有1. 4%認為沒作用。
四、 美術教育與少年兒童的物質系統――體力鍛煉:以美健體
由于體力包括體質、精力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相應地,美術教育對少年兒童體力的開發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第一,美術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年兒童的精力。相對于接受數學、物理學等抽象科學教育,從事美術活動就像休息一般,可以有效調節青少年的緊張情緒,從而得以保持旺盛的精力,這種作用與人們在勞累之際聽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第二,美術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年兒童的體質和運動能力。誠然,美術作品創作本身就是艱苦的勞動,過于沉迷創作可能會損害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但這只是看到了其中一個方面。體質鍛煉,盡管這可能不是美術創作的追求所在,卻是它的副產品。且不說美術教育過程中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對人腦這個器官的保健,事實上,在跋萬山涉千水現場寫生的過程中, 少年兒童的體質和運動能力也會得到鍛煉。第三,美術教育有利于指導少年兒童參加健康有益的體育活動,從而間接維護健康。前文所述,良好的美術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優化思維,進而使少年兒童遠離迷戀網絡、抽煙吸毒等不良行為,積極參加有利于身心的文體活動,避免了因不良習氣損害身心健康。我們有理由相信,美術教育對增強體力是有所裨益的。
總之,美術教育可以啟智、定心、匡德、健體,對青少年的四大成長系統――動力系統(心力)、認知系統(腦力)、物質系統(體力)和定位系統(人生哲學或價值觀)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作為教育者,一定要切實強化美術教育,使其在少年兒童的素質教育、健康成長中發揮應有作用。
少兒美術教育不是單純引導孩子學畫畫的問題,而是當下美術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問題。也是我們師范類美術教育長期研究的重要課題。我們美術學院和美術教育研究所一直在做這方面的探索,研究在基礎美術教育中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使少年兒童在美術學習中提高思考、感受和動手能力,同時開闊視野,增強自信,獲得更豐富的知識。這次由研究所負責人李英梅老師帶領研究生、本科生在大馬搞的這個活動,就是我們少兒美術教育研究的一次重要嘗試。
這個活動融入了傳承漢畫像藝術的主題。當今的美術教育新課程改革提倡利用地方特殊條件,開設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我們美術教育研究所和部分研究生、本科生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徐州有豐富的漢文化資源,很好地開發利用,對于美術教育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從這次活動中可以看到,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熱情非常高,以濃厚的興趣觀看漢畫像藝術,認真聽講、討論,努力發揮理解力、想象力和模仿力積極進行繪畫嘗試,創作出對他們這個年齡段來說非常優異的繪畫作品,也對我們的傳統文化加深了認識。顯然,這樣的活動使這些孩子獲得了很多在課堂上得不到的收益。
少兒美術教育就是要像這次活動這樣搞得非常新穎有趣,能真正吸引孩子的興趣,引導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與實踐之中,使身心得到較全面的鍛煉和提高。希望我們的嘗試能夠對基礎美術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摘 要:苗族約占全部少數民族人口的7.5%。主要分布在我國貴州、湖南、云南、廣西、四川、湖北、廣東等省、區。四川約有13萬人,占苗族總人口的4%左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苗族文化,那么怎樣把苗族文化融入少兒美術教學,鐫刻在孩子的心靈就成為少兒美術教學中一個深刻的命題,教師注重孩子對苗家文化的體驗、探索、表現,從而塑造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
關鍵詞:身材修長;服飾;銀飾;吊腳樓
四川的苗族主要居住在瀘州市、宜賓市,尤以占藺、敘永、興文、珙縣、筠連等縣集中。樂山市、攀枝花市和涼山州也有苗族,成大雜居、小聚居分布。四川苗族的先民最早居黃河中下游地區。后遷至江漢平原,隨后由東往西遷徙。晚至明清時期,苗族已遷徙到川西南。四川苗族除能講川滇黔方言外,還普遍能講漢語。居于四川的絕大多數苗族同胞信仰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人造物崇拜,也有部分苗族同胞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苗族以農業為主,兼及畜牧業和林業。其習俗多姿多彩,且大多與自然界有關,如講究過踩山節、趕秋節、重婚喪禮俗、通行土葬等等。苗族婦女服飾絢麗。蠟染技藝高超。喜愛吹笙和歌,捧笙而舞。
作為一名少兒美術教師,如何把苗族文化和少兒美術相融合,讓孩子在美術課堂中不知不覺地進行苗族文化的傳承,既增強孩子美術素養的提升,又有助于孩子認識、了解和傳承苗族文化,這就是我們美術教師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我在日常教學中按照苗族的衣食住行等幾方面來和學生一起學習和了解苗族文化。今天我就以身材修長、服飾、銀飾、吊腳樓等四個方面來闡述苗族題材的少兒美術作品創作。
一、身材修長
在進行苗族人物創作時,我們對苗族人物進行了研究分析,最后覺得苗族少女最能反映苗族的民族特色文化,因為苗族男子的裝飾物相對要少一些,而且和苗族少女比起來似乎少了一點民族特色和美感。那么怎么樣去表現苗族少女才最有美感呢?我們首先要抓住苗族少女的特點,那就是身材修長。我們最先沒有抓住這一特征,學生創作出來的作品總感覺沒有苗族少女婀娜多姿、漂亮的那種感覺,最后一分析就是在創作人物時沒有體現身材修長,人物比例太短,從而失去那種本該有的美感。要體現苗族少女身材修長,不光是人物比例長,還要有各種舞蹈的優美動作,要在舞蹈中展現那種民族文化的美,所以,在創作苗族少女時,孩子要用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來表現民族美,創作出來的作品那就是一個字――美。
二、苗族服飾
它是代表苗家人獨特的藝術作品。苗族刺繡、服飾正如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劉海粟稱贊的:“苗女刺繡巧奪天工,湘繡蘇繡比之難以免俗,具有很大的商業開發和前景。苗族服飾,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它以奪目的色彩、繁復的裝飾和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稱于世。苗族服飾圖案承載了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從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達功能。它同樣也是一種裝飾藝術,具有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相結合的特點,被賦予了繼承民族傳統、紀念祖先和傳承祖訓等豐富多彩的內涵和意義,這些圖案代表著苗族人民的感性經驗和對客觀世界的解釋。苗族人將流傳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遷徙漂泊的路線等融進服飾文化當中,也一針一線繡進服飾中,世代“穿”承,永不忘懷,因而,苗族服飾被譽為“無字史書”和穿在身上的“史書”。在孩子創作服飾時,要把這些歷史、文化全部融入服飾的藝術創作中還有點困難,因為孩子對這些歷史了解不夠透徹,還不能完全把握這種民族文化,這里就需要教師把服飾內容簡單化,讓學生在服飾上畫一些精細的、色彩鮮艷的花鳥蟲魚等,這些花鳥蟲魚不能畫得太厚重,也不能畫得太粗獷,否則就和苗族少女的端莊、淑女、身材修長不是很吻合。苗族的服飾上穿交領右衽、長袖半體衣;或對襟無扣、長袖、大領短上衣。這里就要注意衣服的特點,那就是長袖、半體衣、大領短上衣,孩子在創作時就要抓住這幾個特點進行創作,孩子只要按照這幾個特點創作,其他的可以想象、夸張一點,不拘一格,這樣孩子既抓住了苗族衣服的特點,又有想象的空間,他們非常喜歡這種作品的創作。
三、苗族銀飾
即苗族女性的標志,它以其多樣的品種、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藝,不但向人們呈現了一個瑰麗多彩的藝術世界,而且還展示出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銀飾的種類較多,從頭到腳,無處不飾。除頭飾、胸頸飾、手飾、衣飾、背飾、腰墜飾外,個別地方還有腳飾。這么多的種類,怎樣把這些銀飾恰到好處地用在苗族少女的裝飾上,就需要做加減法,在教學中我一般要求孩子保留代表苗族少女民族特點的頭飾、胸飾、手飾。其他的銀飾可以自由添減等,這樣既可以保留苗族少女獨有的民族特點,又能夠讓學生插上自由想象的翅膀。至于繁雜程度可以根據孩子年齡段的認知特點進行逐步遞增,低段孩子可以多用線條來畫一些簡單的花鳥蟲魚。中段孩子可以用簡單的點線面來表現,高段孩子可以把點線面和疏密關系、遮擋關系融合起來。這里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頸胸飾其實是一物兩用合而為一,即背面飾頸,正面飾胸。也就是說孩子在畫苗族少女時,如果畫的是正面就要重點裝飾胸部,如果是畫的是背面就要重點裝飾頸部,這一點要在孩子創作前給予提醒。在頭飾創作上,要注意大體的扇形形狀,如果這個形狀不是扇形,那么創作出來的作品就走樣了,所以,大的形狀很重要。胸飾的形狀是下寬上窄,不能畫反,畫反了就頭重腳輕不好看。手飾比較小,就要畫精美一點,所以,要用細銀光筆把圖案畫精美。
四、吊腳樓
依山就勢,因地制宜,利用木條、竹方,懸虛構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勢,陡壁懸挑,“借天不借地”,加設披頂,增建梭屋,依山建造出一棟棟樓房。這些吊腳樓十分簡陋,但層層疊疊,鱗次櫛比。要深入了解苗族文化就必須了解他們的居住文化,所以,吊腳樓是苗族人生活必不可少的。我們在進行苗族少女創作時,少不了要畫一排一排、高低錯落有致的吊腳樓。孩子最喜歡用線描的點線面、黑白灰的層次去表現吊腳樓,出來的效果也比較好。但在創作之前,教師應當拿出有代表性的吊腳樓讓學生欣賞,并且要明白吊腳樓的幾個組成部分,比如,下面石頭、支撐木棒,上面兩層以上的木質結構房屋。學生明白了這些,畫起來就比較輕松一點。
綜上所述,要想深入表現苗家少女,就要掌握好身材修長、服飾、銀飾、吊腳樓這幾個方面的特點,抓住特點進行有的放矢,再加上孩子想象的翅膀、強烈的表現欲,孩子便能隨性而作,并能在無形中感受和傳承著苗家文化,培養孩子民族自豪感,并為作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作者單位 四川省成都市太平小學)
中國的少兒美術教育事業發展至今,由于兒童美術教育理論研究的相對落后和從事兒童美術教育的教師的素質不夠高,兒童美術教育中存在著普遍性的偏差和誤導。
一、當今少兒美術教育的現狀
兒童作畫成了被動的臨摹和定型的公式組合。兒童的作品猶如一個模子倒出來的,千人一面,毫無生氣和創造性。只是功夫扎實的課堂練習,缺少“靈氣”。
當今少兒美術教育還存在這一怪現象:教學生畫兒童畫的教師越來越多,教美術基礎知識的教師越來越少;畫畫獲獎的兒童越來越多,真正懂美術、會美術的兒童越來越少;各級各類的少兒書畫大獎賽越來越多,真正檢閱美術教學成果的美術展覽越來越少。
二、當今少兒美術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市場經濟沖擊少兒美術教學
近年來,各級各類名目繁多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少兒書畫展覽、少兒書畫大獎賽、少兒書畫評定會等泛濫成災。領導把兒童畫作品獲獎的檔次和數量視為教學成果,在工作上大加支持。教師評職稱、晉級急需證書,所以美術輔導教師是很熱衷組織學生參賽的。兒童好勝心、虛榮心強,只要教師號召,兒童都積極響應。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孩子有特殊愛好,并能獲得獎勵、當然樂意慷慨解囊。
2.個人名利思想嚴重
很多教師認為美術基礎課教學見效慢挨累不得好,不如搞兒童畫“見效快”,于是學校的美術課、學后班、校外的美術班全教學生畫兒童畫。哪兒有少兒大賽往哪送作品,得了證書學生高興,家長滿意,領導表揚,自己還能得到實惠,可謂名利雙收,何樂而不為。
三、如何使少兒美術教學沿著正確軌道健康發展
1.改變教學觀念,注重培養兒童的藝術感覺和自我感覺
具體來講,我認為,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藝術感覺和自我感覺,培養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質的21世紀需要的人才。現代教育(素質教育)應該以充分調動兒童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為目的,充分尊重和保護他們的個性。藝術更需要個性,沒有個性就無所謂藝術。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方法等等,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切不可強求一律。藝術的魅力就在于審美個性的獨特性,越有個性的藝術就越美,越能發現獨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審美能力,越有創造力。在兒童美術教育中,教師應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用啟發的方式,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 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得到全面的發展。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欲,并教給他們具體的創造性思維方式,讓他們得以自由地運用。
2.拓展視野,培養少兒對周圍事物廣泛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改變以往停留在單一領域目標的做法,深入到少兒生活中去發掘他們關注的熱點,將目標拓展到少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與求知欲,在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題材,并將少兒美術創作放在一個不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使少兒不斷體驗探究新知的樂趣。讓少兒體驗到了不斷探索、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的樂趣,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單位:貴州省羅甸縣第四小學 550100)
樹立高中數學學習的自信
劉善武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要從高一抓起。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幫助學生調整好心態,盡快完成由初中學習向高中學習的心理轉型,與學生建立一個人格平等的師生關系,造成和諧融洽的環境,用老師的愛心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自信,幫助學生戰勝學習中的困難,讓他嘗到學習進步的甜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行學法指導等途徑來達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的目的。
關鍵詞:自信心;鼓勵;贊賞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心是學生進行學習、生活,也是進行創造性學習的最重要的心理條件,可以說沒有自信心便沒有學習。
高一新生來到一個新的教育環境,對一切都充滿期待和憧憬,很多同學還制定了學習計劃,開始熱情高漲。但一段時間后,自己感到學習上有點不適應,高中學習并不是自己想象得好樣輕松,努力了見效也不是很大。特別是數學科目,較初中難度增加了,內容增加了,初學起來還容易,但完成作業和做課外題時感到很困難,考試起來發現好多題不會做,數學學習興趣逐漸消退。此時,如果老師不能及時掌握情況,進行及時的疏導,采取適當的措施,這一部分學生就會失去信心。如果一個學生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產生了自卑感,他就會感到學習無力,心灰意懶,思維無序,進而消極對待自己的學習,無形中就成為了數學學習的后進生。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的發生,對于高一學生入校后應如何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呢?本人認為:
首先,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都要幫助學生調整好心態,盡快完成由初中學習向高中學習的心理轉型,迅速適應高中全新的生活、學習方式。作為數學老師,應該備好開學后的第一堂數學課,讓學生開始就喜歡之門學科,喜歡你這個老師。并要幫助他們分析:成績只代表過去,成功又重新開紿,只有勤奮踏實、認真努力地學習,不斷挑戰自我,戰勝自我,才能夠成為學習上姣姣者。針對由于初中階段數學學習成績差而可能引發的畏難情緒,向他們提供了一些學習高中數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自信心,要求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采擷到最甜美、最豐碩的果實。
其次,要與學生建立一個人格平等的師生關系,造成和諧融洽的環境。在幾年的教學生涯中,通過與學生的交往,掌握了學習困難生之所以成為困難生,其原因之一是由于自信心不足導致學習成績不佳,再加上社會的不公正待遇,和來自家庭的壓力帶來的結果,這種情況又造成困難生更差的惡性循環。曾聽到一位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告訴我,我之所以能連續取得各階段的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受到鄰居、同學、老師經常的贊賞和鼓勵,并由此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明確的動機和強烈的欲望,從而樹立了高度的自覺性和自信心。聽了以后,我感觸很深,以后每天微笑著進教室,用微笑面對學生,讓學生在一種愉快、輕松地氣氛中學到知識。讓學生面對的不是嚴師,而是笑容可掬的朋友。課堂上我對學生更多的是鼓勵和贊美,以鼓勵代替批評,以贊美來啟迪學生潛在的動力,從而達到自覺地克服缺點,彌補不足,這樣會使學生懷著一種積極的心態,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即使考試學生成績不理想,我也用:“你們智力很好,只是努力不夠。” 來告誡他們,以重新喚起他們的自信心。
再次,用老師的愛心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自信。學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境,在這里學生自信心的建立首先是通過教師對學生的真實感情而實現的,只有教師真誠的持久的熱愛學生,才能在師生之間架起互相信賴的橋梁,并通這個橋梁,培養師生良好的關系,從而樹立并強化學生學習、生活的自信心。在課余時間我經常有事沒事到教室走走,親近親近他們。我要使他們敢親近我、喜歡我,從而喜歡數學學科。對認真讀書的同學,我及時表揚,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幫他們解決問題,并進學法指導,讓他們有進步,進而逐步地喜歡數學。
最后,要幫助學生戰勝學習中的困難,讓他嘗到學習進步的甜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逐步克服學習上的自卑感。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德韋克曾對青少年進行過兩種不同的反應實驗,他把學生分為兩組,對第一組實驗者提出了他們很快就能解決的問題,而對第二組則提出了他們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此后讓第一組去解決第二組的問題,結果有些兒童解決了問題,并且像平常一樣地發展下去,而第二組學生卻完全不能解決問題,即使給以獎勵乃至充分的獎勵,也依然如故,甚或給予他們以往解決過的問題,但因上述失敗的影響太大,自信心受到嚴重損傷,結果也無濟于事。針對這種情況,在數學課堂上,我經常讓學生質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后再請另一成績好的學生釋疑,最后請全體學生給予評價,通過學生自查、反思、討論,最后老師給予評價的方式,這樣既可培養學生用已有知識去分析、判斷、評價的一種能力,又是一個矯正錯題的好機會,使每項指標落實到每個學生。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又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樹立了堅定的自信心。同時實施分層次教學,對于后進生,經常提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能夠回答出來,以增強自信心,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找他們談心告訴他們潛在智力很大,很有發展前途。讓他感到自身的價值,從而對未來充滿信心,并且振奮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努力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作為數學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學習,因為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主要并不是智力的差別,而是非智力因素、學習方法的差別,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學生如果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不當,會導致學業成績差,越學越害怕的自卑感。所以要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成績,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基石。
摘要:校外美術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提升教師的美術技能,創設教學研討氛圍,促進學校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學生的創新發展,以生為本,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學策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自我表達的能力,并合作學習,強化協作能力,建立新型的師生、生生關系。
關鍵詞:少兒;美術教育;創新發展
在校外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美術基礎,制定專門的教學策略。校外美術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創新發展,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提高美術創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要高屋建瓴,著眼于整體,重點思考少兒美術教育與創新發展策略。
一、以生為本,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學策略
1.以生為本,把握學生基本的美術素質。在校外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個性教育,針對學生不同的動手能力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因此,教師在接觸到學生的時候,首先要通過各種檢測把握每一個學生的美術素質以及美術基礎。教師要以讓學生感受美、捕捉美、創造美為己任,注重采用多種藝術形式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教師要充分設置各種美術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體驗美進而創造美,獲得藝術的表現能力。
2.以學定教,關注不同的學生,形成生本教學組織策略。在少兒美術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本著讓學生創新發展的原則,以學定教,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以及美術基礎,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學會交流,并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閃光點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鼓勵性評價,讓學生能夠樂學、愛學,讓別人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二、在少兒美術教育中,充分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自我表達的能力
1.關注兒童的心理特點,發展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在校外少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不斷克服困難,擁有無限想象空間的創造力,這就需要教育者關注遵循學員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繪畫教育、手工教育引導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創作出有價值的、新穎的美術文學作品。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通過對外界審美客體的感知,創造性地通過作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使學生在創造的過程中感受到美術學習的快樂。
2.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在校外少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不斷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促使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動手動腦。教師要改變以師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針對每一個學生美術基礎的不同,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從幼兒自身的美術生活經驗積累出發,開展美術教育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教學中自主創造,并能夠悅納所得,享受創作的樂趣。
少兒在美術構建中審美經驗以及審美情趣提高了,通過美術表達美的能力就會提升,同時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體驗表達的快樂。如在兒童畫《小鳥的世界》構建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編寫《小鳥的世界》的童話故事,當學生確定了想要表達的主題時,采用美術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看法,并在美術中感受到情感表達的樂趣和滿足的時候,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就會不斷增強,同時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會有所提升。
3.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幫助少兒建立美術形象。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在條件許可的校外美術輔導學校,教師可以針對一些抽象的美術概念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其音、形、視頻等形式緊緊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自由釋放自己的思維、想象,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教師指導學生繪畫《早晨》這個主題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早晨的景象,讓學生對生活有個具體的印象,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繪畫概括能力以及繪畫表達能力。
三、合作學習,強化協作能力,建立新型的師生、生生關系
1.合作學習,在多向交流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創作能力。在校外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美術能力的不同自由結組,或者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分配小組,并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在同學的欣賞以及評價中感受到自己在美術發展中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運用美術表達眼中世界的方式。合作學習繪畫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多向交流,語言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在情緒上又可以互相感染,并在相互溝通中建立思維創作架構。如在六一兒童節前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主題為“歡慶六一”的繪畫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確定繪畫的內容,小組討論結束后還可以進行全班交流,促使繪畫構建能力差的孩子能夠在同學交流中構建自己的繪畫主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構建,提升表達空間,大膽使用色彩,畫出自己真正喜歡的作品。
2.改進評價方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校外少兒美術教育的對象大多是對美術感興趣的學生,但是這些學生的美術天賦以及美術能力良莠不齊,教師要改進評價方式,不論是哪一種層次的學生教師都要針對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正面評價,同時又要針對學生的欠缺之處進行鼓勵評價,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悅納中獲得自我價值體現的滿足感以及成就感,享受著創作的成功感。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天性,尊重幼兒在創作中表現的不同風格,引導學生獨立將對事物的感受通過繪畫等形式表現出來。只有在教學活動中具有民主、和諧、有趣的氛圍,學生才能樂于進行美術創作。
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新型的生生關系。教師指導學生在完成美術創作的時候要能夠在同學中積極展示自己,讓學生尋找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讓學生能夠在同學的悅納中享受到美術創作的快樂。對于比較突出的美術作品,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巡展,甚至舉辦美術作品展覽,吸引學生、家長以及教師都來參觀,讓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對于比較差的作品,教師也要通過指點或者讓學生談創意等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只有建立新型的生生關系,讓每一個少兒都能在美術活動中擁有同樣的展示機會,才能真正提升每一個學生的美術水平,真正獲得美術教育的創新發展。
四、提升教師的美術能力,創設教學研討氛圍,促進學校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校外美術培訓教育的過程中,學校管理者要針對每一個教師的特長進行教學技能的提升,要在學校創設研討氛圍,讓每一位教師不但能夠做到教學相長,而且還能在教師互動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總之,校外美術教育要構建多層環境,為少兒創設寬松的美術創作環境,促進少兒多種能力的發展。作為領導者,要高屋建瓴,確定學校教學方針,通過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提高學校的整體綜合素質;作為教師,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創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美術能力。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少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弊端:美術理念過于片面、評價模式單一、教學方法呆滯。基于此,筆者提出了以下策略:轉變教育理念、從少兒角度實施多維度的教育方式、從激勵與游戲視閾構筑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當前形勢 少兒 美術教育 質量 策略
從當前形勢來看,我國的少兒美術教育都以藝術教育為核心,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少兒的美術能力。那么,美術教育在少兒教育進程中應如何定位,這已成為美術教育界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少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弊端
1.美術理念過于片面。“畫心合一”是美術的最高境界,但凡任何名家作畫都是將自己的感情深深融入繪畫之中,展現出美好的意境,從而深深感染欣賞者。可見,真正意義上的美術是繪畫技巧與精神理念的完美融合,是現實生活中人類思維互相結合的藝術性表達。然而,很多少兒的家長完全曲解了美術的概念,他們認為學習美術就是學習繪畫。甚至很多少兒美術教師也認為只要在美術教育中教會學生如何畫即可,其他意識形態的東西都可忽略不計。之所以形成這種認識既與社會發展的程度有關,又與一些人的文化層次以及某些功利化的思想有關。從專業角度而言,十分完美的繪畫倘若沒有一定的精神理念蘊含其中,也只能將其歸為繪畫技術嫻熟的廢紙行列,畫得有如臨其境之感還不如拍一張照片更為逼真。真正意義上的美術教育既需要教師用心靈去澆灌,又需要家長與社會的鼎力支持。只有廣大少兒美術教師、家長以及身邊的環境真正理解了美術內涵,讓孩子們放開思維的空間,將繪畫與心靈完美融合,然后配以教師技巧上的指導,才能令孩子真正領悟美術的真諦。
2.評價模式單一。很多美術教師在點評少兒的美術作品時,一般都是采用現場評估的方式,并慣于讓少兒之間的繪畫進行對比,然后指出其優劣。更為重要的是評價的內容都是針對所學習的美術知識以及繪畫技能,對于少兒在繪畫中表現的情感、人生觀、價值觀、學習的進程、學習的具體方法卻較為忽視,與此同時還缺少對美術教師教學的藝術性以及實踐性的有效評價。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少兒美術教育的質量。
3.教學方法呆滯。當前形勢下,少兒美術教育的教學方法過于呆滯。一些美術教師總是根據成人化的美術教育理念開展教學,從而讓教學方法顯得過于死板。譬如目前的少兒美術教育,皆是由教師示范性地畫,然后讓孩子們跟著老師一起畫,最后就是教師對孩子們所作的畫進行評價,誰畫得最像示范畫,誰的畫色彩最為協調恰當,誰的畫最為漂亮。然而這種模式化的美術教育已經完全超出了少兒美術教育的范圍,這應是屬于以成人為對象的專業基礎繪畫教育的范疇。長期運用這種成人化的方式教學,會嚴重鉗制少兒美術教育的質量。因為這種美術教學方式僅是單純地傳授了繪畫技巧與繪畫技能,而沒有注重開發少兒的美術思維,扼殺了少兒在美術方面的想象能力與創新能力,更為嚴重的是還會影響少兒對美術的審美能力。因此,上述呆滯的美術教學方法是少兒美術教育中應該禁止的。
二、提升策略
1.轉變教育理念。在少兒美術教育的進程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必須改變既有的教育觀念。在上文中很多家長與美術教師都認為少兒美術教育只要注重繪畫知識與繪畫技能的培訓即可,這是一種世俗態美術教育觀念,是片面的,倘若教師按照這一理念教學,家長按照這一理念督促孩子學習美術,會嚴重鉗制孩子在美術上的發展。對此,筆者認為美術教師與家長必須徹底摒棄這一教育理念,樹立以“啟蒙”為根本的教育理念。這種教育理念是指在少兒美術教育中必須注重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思維能力、認知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即在少兒美術教育中不但要教授繪畫知識與繪畫技能,還應注重培養孩子對美的感悟能力以及對美術所形成的特有靈感,以此調動孩子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美術教師與家長只有形成了啟蒙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提升少兒美術教育的質量,才能讓每個孩子在現有基礎上有所進步。
2.從少兒角度實施多維度的教育方式。少兒美術教育應從少兒的角度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徹底放棄單一化的傳統教學,實施多維度的教育方式。雖然少兒從宏觀范疇來說,年齡屬于同一個階段,可是他們在美術方面的興趣截然不同。因此,在少兒美術教育中必須著眼于少兒的具體情況,實施不同的教育策略,才能有效促使他們在美術領域獲得持續發展。對少兒美術作品的評價絕對不能像評價成年人一樣如實指出,而應根據少兒的心理特征實施以鼓勵為主導的評價模式,以此調動廣大少兒對美術的興趣。少兒在美術領域的創作往往不是很成熟,倘若經常運用鼓勵、表揚的方式肯定他們的繪畫作品,會讓他們對繪畫更感興趣,從而畫出更多的畫,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明白自己的缺陷所在,繪畫質量也會得到大幅提升。
綜上所述,少兒美術教育不但要教授孩子繪畫知識與繪畫技能,還應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創造能力。這就需要廣大美術教師與家長必須改變陳舊的教育理念,根據少兒的心理特征實施與時俱進的教學策略,構筑具有激勵性的評估體系,方能促進少兒美術教育質量更上一層樓!
少兒美術教育問題的解決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對少兒的心理有比較大致的了解,制定出與之相符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穩步地提高他們的繪畫水平。同時,應該注意到興趣與專業技能的雙向培養,在這二者之中尋求得一個平衡點,采取自由、民主的開放式教學機制,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創作潛能。
少兒美術教育心理認知開放式教學
少兒美術教育在整個美術教育中起著啟蒙化的作用。從以往的教學模式來看,主要是以“教會學生繪畫”為核心,實際上忽視了幼兒的主體性角色,包括其身心的特點、創作潛能等方面。本文正是對這些問題展開了一定深度的探討。
一、基于少兒心理認知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
少兒由于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因此,在探討少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切實地關注該群體特殊的心理機制。這也是筆者在開辦“佳美”少兒藝術室過程中所得出的一個重要的結論。
綜觀歷史上關于少兒美術心理學研究情況,兒童繪畫發展階段理論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理論。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以及羅恩菲德的繪畫發展理論可知,它們均關注到了兒童畫在整個未成年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性地位。在皮亞杰、羅恩菲德等學者關于兒童心理學說的啟示下,英國心理學者里德完善了“兒童繪畫發展階段說”,將其分解為“涂鴉期”“線描期”“敘述的象征期”“敘述的寫實期”“視覺寫實期”“壓抑時期”“藝術復活期”7個步驟,并構建了關于兒童繪畫發展的“直線型”模式理論。
從筆者執教于“佳美”少兒藝術繪畫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少兒階段,基礎性的訓練必不可少,但需要掌握好“度”。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美術價值需要通過科學性的個體經驗所證實,即使是對于兒童所處的低齡階段而言,也要將其具有主觀性、偶然性、個體性的經驗符合科學化的合規律性。由于少兒普遍存在著好玩的天性,作為教師引導者,則需要加以引導,在滿足少兒以繪畫為游戲的心理的基礎上,也要有意識地融入關于繪畫的技能與技巧。畢竟,少兒的繪畫技能尚未成熟,需要正確地加以指導,才能夠既滿足少兒游戲的心理的同時,也能夠對他們的繪畫技能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二、興趣與專業相結合的少兒教學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繪畫的少兒而言,由于思想上尚未成熟,他們更多地需要在興趣的指引下去學習他們所喜歡的科目。如若只是在家長一味地強制下去學他們所不感興趣的內容,那么可能得到的結果勢必適得其反。這一點在幼兒的興趣教學中顯得尤其突出。基于此,筆者在開班伊始就制訂了相應的工作計劃,針對該年齡學員的身心特點配備相應的教材,在上課的過程中,以啟發式的教育方式、有意識地去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也有機地融入一些關于繪畫的技能技巧。由于少兒接受能力有限,筆者在傳授教學知識的時候,并不以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而是潛移默化地逐漸深入地灌輸一些技巧。
筆者在每次的主題繪畫課上,借助于視頻、圖片等媒體手段來營造學習的環境,以促進少兒學員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并進而展開個性化的藝術創作。正是在這樣興趣與專業相長的教學模式下,圍繞著造型提高、興趣培養這兩項任務,筆者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并開設了與之相適應的一些課程,例如,兒童畫、水粉畫、陶泥課、寫生課、手工課等。同時,筆者也充分地利用好節假日的時間開展了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創作活動。
三、自由、民主的開放式教學機制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的確,對于少兒來說,在有意識地向他們傳授一些專業性技巧知識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到孩子們的創作潛能。在傳統的美術教學體制之中,美術的教學觀念體現更多的是教會學生繪畫,甚至強加灌輸進一些成年人的繪畫思想及其技巧。這樣并不能達到很好地讓孩子們感受到繪畫本身所具有的自由化的特點,進而可能抑制少兒的繪畫創作的潛能。因此,筆者采取自由、民主的開放式教學機制,并通過給出課題加以引導將孩子們的認知通過圖像的形式呈現出來。實踐證明,筆者的這一教學理念得到了大多數家長的認同。在2011~2012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盡量放手,讓少兒學生自己親手繪畫,教師不手把手地進行執教。從教學的成果來看,孩子們也的確能夠畫出優秀的作品。現以2012年2月11日畫室《青蛙》一課為例展示學生作品。
其中,上述圖一、圖二為小朋友08年2月的作品,圖一是老師演示圖像資料,介紹青蛙的相關知識,生活習性,結構特征后孩子根據理解自己創造的青蛙形象,畫面雖然在構圖、用筆等方面還不足,但是體現出孩子對青蛙的認知,圖二為教師示范后孩子完成的作品。圖三、圖四為7歲小朋友的作品,圖三是演示圖像資料后,學生照青蛙圖像資料完成作品,圖四為教師示范后學生完成作品。
筆者認為,在教學途徑上,可以采取一些新式的教學方法,例如,示范法(包括局部示范法、欣賞示范法、幼兒自我示范法以及師生共同示范法)、情景再現發現法、心靈感悟體驗法以及實物人形模特法;在教學評價機制上,也可以采取多元主體的評價法,例如,幼兒自評、幼兒互評以及教師點評等。
四、強化學校與家庭互動的反饋作用
在學校,教師主要的職責是起到指導與點撥的作用。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由于幼兒的自控能力不夠強,需要發揮家長的監督作用。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采取了相應的學校-家庭互動的措施,即通過制作家長聯系卡的途徑,定期地與家長進行互動溝通,及時性地得到相應的反饋意見,同時,還能夠通過展開調查問卷的方式來彌補教學中的溝通不足,加強與家長互動,從而對幼兒學生掌握繪畫技能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并及時地加以解決,指導學生提高繪畫的水平。
從上述可知,少兒美術教育問題的解決也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對少兒的心理有比較大致的了解,制定出與之相符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穩步地提高他們的繪畫水平。同時,應該注意到興趣與專業技能的雙向培養,在這二者之中尋求得一個平衡點,采取自由、民主的開放式教學機制,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創作潛能。
[摘要]隨著對這種社會發展趨勢的認識的加深,人們越來越感覺到兒童早期智力開發的重要性,對兒童早期教育的投入也日漸增加。然而在這股熱潮的背后卻隱藏著太多的讓人擔憂的因素。家長強迫兒童上訓練班;訓練班教師唯利是圖;兒童美術教育成人化等問題嚴重困擾和制約當前少兒美術教育健康發展。
[關鍵詞] 少兒美育 誤區 思考
兒童喜愛畫是其天性。他們有其獨特的觀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現手法,憑自己的感受表達內心世界,往往能畫出使人倍感親切并且天真、純樸的好畫.美術教育就是要充分開發兒童的智力,提高其審美能力,促進其藝術個性的發展。最近,筆者采訪了近百個正在各類美術班學畫的小學生,他們都上過或正在上石膏頭像寫生、人物素描、速寫和國畫寫生。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在美術興趣辦學習的兒童真正喜歡美術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前少兒美術教育存在不少誤區。集中表現在:
一是少兒美術的教育內容成人化。在現實教育中,有的教師以成人的好惡來要求孩子。 硬向少年兒童灌注所謂專業知識,違背他們天真活潑的本性,強迫接受所謂的藝術技能,急于讓他們成為 "人才"。
二是兒童參賽過多。近年來,各級各類名目繁多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少兒書畫展覽、少兒書 畫大獎賽、少兒書畫評定會等泛濫成災。這些大獎賽不視作品質量高低,只要交錢基本上都能獲獎。一個孩子把太陽畫成綠色,主辦者說好!有創意,于是就給個一等獎。
三是部分家長急于求成。每逢雙休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一群群肩背畫夾、行色匆匆的孩子。大的六七歲,小的十二三歲。 這些兒童,出于自身愛好學習美術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兒童家長為懷著自己的想法強迫孩子去學。
四是部分施教者功得心太強。據某省教育部門最近統計,十所小學的一千名小學生中業余從事藝術學習的占百分之九十五點三。少兒藝術教育的火爆,使家長投入資金不菲,無疑也為一些人提供了創收的機會。試想在經濟作用下辦的興趣班,教育質量如何能上得去。
那么,如何引導孩子克服這種求知過程中的浮躁,讓他們愛上這個課堂,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
一、要針對少兒特點設置教學內容
我們教兒童學美術并不是把他們培養成美術家,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多了解兒童,尊重兒童的思維表現特點。兒童畫有如下幾個特點:(1)、用色、用線大膽、果斷、單純。(2)、不受對象約束,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帶有很多印象成份。(3)、隨意性大、對比強烈,夸張,無拘無束。在無意中創造奇特的令人驚奇的效果,這正是兒童畫的魅力所在。
兒童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象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也只有了解兒童,尊重兒童認知規律,才能正確評判孩子們的作品。
二、要多培養少兒的創新性
我在教學中體會頗深的是,已經上過多次美術班的學生,被太多成人模式化的東西束縛了手腳而失去自我個性,沒有自己的觀察思考的方式,只會用學過的鳳毛麟角的公式生搬硬套,將臨摹來的一招兩式重復表現,一旦面對現實寫生就束手無策。而那些不曾專門學過繪畫的兒童則大有可塑性,雖無臨摹之技,但一經啟發指點,茅塞頓開。其進步則不可估量。美術教學中如何發揮兒童的創造性是關鍵,對兒童而言,沒有生活感受是缺憾,有了生活感受無法表達便是遺憾。為了增強兒童的想象力,在選修課中先抓兒童速寫這一關。一個常見的靜物、一個簡單的工具、一個勞動機械、一個新的環境,都能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
兒童繪畫教學講究一個"嚴"字,多鼓勵、多觀察,收益無窮。教師手勤、腿勤、眼勤、嘴勤、腦勤,只要全身心投入,兒童就會學有所長。
三、要激發兒童的創作興趣
美術這門學科,從總體上看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但具體到上好每一節課,和學生對這節課有沒有興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長,就要看老師如何調動各方面的因素激起學生創作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跨度相對大些。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般跨越兩個層面。低年級與中高年級的學生除了對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級的學生注重于涂鴉和想象,高年級則偏重于設計和制作。如五年級的《畫臉譜》,假設簡單地讓高年級的學生仿造涂鴉,必定會興趣大減。老師將課題稍稍一改,變成讓學生來當京劇演員的化裝師。頓時,場面馬上變得熱情高漲起來。臉譜上涂滿了五顏六色的濃厚色彩,學生平時只在電視上觀賞過,現在要他們自己動手來給這些"演員"涂脂抹粉(立體上色),個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教師再因時制宜地組織學生先觀賞京劇錄象片段,再展開討論,借機把一些民族傳統藝術的有關知識,諸如臉譜色彩的含義、臉譜的勾勒、人物的代表色彩等介紹給學生,提高了自己的知識面,并從中感受到了藝術創作的愉悅。
四、要激發兒童的審美情趣
兒童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帶有直覺性,雖然還很幼稚、膚淺,但已有了初步的審美意識。我們可利用周圍現實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動他們的心靈,從中體味現實生活的美好,這種創造對學生來說是很快樂的。
一是要引導孩子觀察具體的、空間的世界。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持,從兒童畫教學的實踐經驗中可知,必須老師親自帶頭,引導孩子們去觀察。在觀察習慣形成后,應幫助學生建立立體的、空間結構的形體意識。
二是教師和孩子都不能陷入的誤區。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兒童心中迫切希望自己的畫與客觀物體的形象相吻合,即鉆進了"像"與"不像"的牛角尖。待兒童的心理、視學感知能力達到一定程度,隨著造型訓練的深入,兒童的畫面已經有了立體空間感。對透視等也有了朦朧的認識,線條也相應的穩定,理性思維在作畫過程中明顯體現出來。但他們仍處于眼高手低的心理矛盾狀態中,常常表現在對畫面中的某一線條反復的修改。此時,教師必須引導得法,啟迪和提高應重在順應筆性,貴在陶冶稚趣。正如專家所說:幼兒美術活動不在于教會幼兒畫成一張畫,或制成一件工藝品,也不是為了培養未來的畫家,而是把他當作開發智力,培養創新意識、創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種手段。
這么些年來的少兒美術教育的研究,我們似乎都在不自覺中進入一個怪圈之中,對于兒童美術是做什么的?兒童美術教育的目的何在?諸多專家學者和少兒美術教育者們都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去進行新的詮釋,但又似乎無法把握兒童美術教育的命脈。談兒童美術教育的特點,旨在什么?評價兒童繪畫,又旨在什么?對于這樣的一些問題,人們似乎又不能自圓其說,而這,我認為正是當下兒童美術教育的癥結之所在。這個結,我們解了些許年,卻又怎么也解不開。就如一開鎖高手,自詡能在幾秒鐘之內開啟世間所有的鎖,可一天他卻失手了,為何?只在此鎖根本就不曾鎖上,他永遠也解不開的只是自己心中之鎖。當下兒童美術教育的現狀是不是也有點類似呢?
兒童美術是什么?它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筆者認為,對于兒童繪畫來說,它只是兒童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猶如用手去觸摸世界一樣,其行為只是一個中性的行為,無好、無壞,只是它們在認識的過程中融入了人類特有的審美情結而已,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兒童美術教育顯得撲朔迷離,使我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教育者首先應該清楚地知道,兒童繪畫只是兒童個人的情感體驗而已,其喜歡繪畫也只是喜歡繪畫的形式,喜歡繪畫的過程,與成人繪畫的本質區別就在這里?筆者認為,其區別在于,他們沒有成人那么強的目的意識和創作動機,只是隨意的涂抹,把他們喜歡的和知道的東西自由地表現出來,這只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方法。只是偶爾被大人們發現了,覺得他們這方面還很不錯,或者需要培養加強,而又對兒童繪畫的本質沒有較為透徹的研究。才使得我們以前的兒童美術教育逐漸偏離了正常的軌道,拔苗助長者比比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人們才又重新考慮兒童美術教育地本質問題,但過去人們種種過激的認識方式至今還時不時的左右著我們對教育的看法,使我們原本準備更好的發揮兒童繪畫的壯志的初衷變得壯志難酬,適得其反!
其次,用心血去洞察兒童的內心世界,在無數次的教學經驗的積累中逐漸把握兒童繪畫的本質。教師的課如果輕松活潑,就能幫助孩子們有效認識世界的同時教會他們適當的藝術表現方法。并對孩子們的努力大加贊賞,使孩子們的有種成功的滿足感,從而使他們更有興趣投入兒童繪畫這一獨特的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良性循環,使孩子們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從兒童繪畫過渡到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繪畫上來。這正是教育的絕妙之處。
再次,在兒童美術教育中,教師要懷有敬畏之心,而不是純粹的站在經驗的角度來引領兒童的思想,而是應該放下技法,懷有一顆新奇之心,與孩子們一起去發現意外之美,這需要教師的智慧和勇氣也是兒童美術教育最難能可貴之處。
兒童美術教育,說神奇也神奇,說簡單也簡單,只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盡心盡力從多種角度去研究分析兒童繪畫,包括兒童本身,我們就一定會把兒童美術教育做得更加精彩的,才會真正培養出高素質的有著良好美術文化基礎的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的!
(作者單位 重慶市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校)
【摘要】美術在古往今來人類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少兒美術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一課。要抓好少兒美術教育,首先要尊重少兒的美術天性,重視并嚴肅對待少兒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達自己;其次要注意科學引導少兒的美術天性。如何用少兒教育的知識和學問并通過用某種手段或方法去帶動少兒美術天性的發展呢?最重要的是激發少兒的美術興趣。
【關鍵詞】兒童成長 美術教育 興趣培養
圣賢孔夫子說:“繪事后素。”美國教育法中說道:如果一個人沒有受過美術教育,我們不能說明他已經受到了完整的教育。由此可見,美術在古往今來人類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美術的本質是一種意識形態,用羅丹的話說是“思想”。美術的真諦是藝術地展示內心世界。美術的作用是培養我們的美好心靈,創造想象力。萬丈高樓平地起,娃娃抓起是根基。少兒美術教育――兒童成長的,必修課。
一、尊重少兒的美術天性
美術,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來反映客觀世界和表達對客觀世界的感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筑等類型。大家別以為美術高不可及,其實它是少兒的天性。每個少兒都有自己的美術潛能。
做父母的幾乎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寶寶會用手以后明顯的動作就是涂鴉,在紙上涂、墻上涂,甚至涂到床上、被上、沙發上,說白了就是繪畫天性。稍大一點,寶寶就要玩橡皮泥,就要用橡皮泥捏小狗、小貓、小兔子,要模仿大人做飯炒菜等。說白了這就是雕塑天性。再長大一點,寶寶就會喜歡擺積木,擺到高興的時候他會問你“我擺的漂亮不漂亮”、“我擺的像不像花園”,這就是工藝天性、建筑天性。
少兒不同于成年人,他們有他們的童話世界,他們有他們表達童話世界的方式,施教者不可以把自己的審美標準強加給少兒。舉一個例子,我是從事少兒繪畫教育的,有一次我讓孩子們每人畫一個雞蛋,其中有一個孩子給雞蛋畫上了眼睛、鼻子和嘴巴。看了這張畫,我問這個孩子“你吃過雞蛋嗎”,我問這句話的初衷是想問孩子“雞蛋長眼睛、鼻子和嘴巴嗎?你怎么畫成了這個樣子”,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想吃它。媽媽非讓我吃”。聽了這個回答,我激動了,準確的說應該是我被孩子感動了。我立刻理解了在他的童話世界里,雞蛋是人的頭顱,是有生命的活體,是他的小朋友,是可以和他說話、動鼻子、眨眼睛的。這就是少兒的美術天性。
放學時,我高興地把這張畫交給了這個孩子的媽媽。媽媽看了畫,以為我在告孩子的狀,頓時對孩子發了脾氣,埋怨孩子“沒腦子”。
試想,如果這個孩子的媽媽是我,是孩子的繪畫老師,這種批評是多么的不尊重孩子的美術天性。再試想,如果孩子按照施教者的模式,他只知道畫一個橢圓形,這是多大的扼殺美術天性,多大悲哀。
尊重少兒美術天性,就是重視并嚴肅對待少兒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達自己,而不是讓少兒照著施教者的模式去表達自己。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孩子如果從開始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達了自己的話,他是不可能希望去照著一個已經畫好了的形象再去畫,這不是孩子的天性。”
二、科學引導少兒的美術天性
少兒的美術天性是珍貴的,它有助于少兒素質和審美的提高。因此,科學引導少兒的美術天性是施教者的神圣天職。
科學,是當今使用頻數最高的一個詞,這個詞如何解釋?中外大百科全書及各種字典、詞典的詮釋可謂五花八門。竊更接受日本學者的詮釋即:科學是各種不同類型的知識和學問。
何謂引導?這個詞如何解釋?也是五花八門。竊更接受著名教授高亨的詮釋即:指通過用某種手段或方法去帶動某事物的發展。
按照這兩個詮釋,科學引導少兒美術天性,應該解釋為:用少兒教育的知識和學問并通過用某種手段或方法去帶動少兒美術天性的發展。
如何用少兒教育的知識和學問并通過用某種手段或方法去帶動少兒美術天性的發展呢?竊以為最重要的是激發少兒的美術興趣
興趣,釋義是喜好的情緒,這是少兒學習美術的動力。
1.通過用經典卡通形象提高少兒的美術興趣
《論少兒教育》一書指出:“6歲以后的少兒不但對圖書有閱讀興趣,能較長時闊專心地看書,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較強。而且開始對動漫、動畫形象產生濃厚興趣,很多藝術形象成為他們的朋友和榜樣。”舉一個例子,有一次上繪畫課,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畫什么?”回答可謂是五花八門,那時正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我就有意識地又問“今天大家畫福娃好不好?”孩子們幾乎一口同聲地回答“好”。繪畫開始了,孩子們畫的那么認真,那么投入,那么開心。其中一個孩子畫的福娃還得了全市大獎,作品和一些知名畫家共同參展。
2.通過用游戲法增強少兒的美術興趣
《論少兒教育》一書指出:“6歲以后的少兒在相互交往中,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由此可見,游戲法是增強少兒美術興趣的良好方法。
游戲法是指由兩個或更多的參與者在遵守一定規則的前提下,相互競爭并達到預期目標的方法。
比如,我在教孩子們畫海景時,不是要求孩子們同時都畫大海,而是把孩子們分成五人一組,像做游戲那樣誰是大海、誰是輪船、誰是帆船、誰是魚、誰是海鷗。扮演大海的孩子畫好海面后,其他孩子再分別畫上輪船、帆船、魚和海鷗。孩子們一會兒爭論,一會兒大笑,一會兒互相修改。那種場面不像是在課堂繪畫,倒像是在游樂園玩耍。
3.通過用組織活動拓展少兒的美術興趣
《論少兒教育》一書指出:“6歲以后的少兒表現欲望強烈,他們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的教學實踐證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少兒用美術表達自己想法的有效途徑。
活動活動,故名詞義,就是要活起來,動起來。具體說,就是想辦法讓少兒的美術天性活起來,動起來;給少兒的美術天性創造一個空間,一個場合,一個平臺,讓他們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去想象去聯想去幻想。
三、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引導少兒的美術天性的方式方法很多,但至關重要的是興趣。正如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所說:“興趣――準備――結果。”施教者應該善于發現少兒的興趣、培養少兒的興趣、發展少兒的興趣。興趣像本書,可以打開整個世界。正確引導少兒美術教育。必將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