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03:37: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美術類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職中美術類專業歷史課程由于是一門文化輔導科目,不納入期末考試范疇,難以引起學生的重視,面對稀缺的課時和浩繁的書本知識,許多老師只能照本宣科,師生難以形成課堂共鳴,革新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已經顯得十分必要。
【關鍵詞】職業中學;美術專業;歷史教學;方法革新
職中美術類專業歷史課程由于是一門文化輔導科目,不納入期末考試范疇,難以引起學生重視,面對稀缺的課時和浩繁的書本知識,許多老師只能照本宣科,師生難以形成課堂共鳴,大多數學生對歷史課程都沒有興趣。因此教師要起—個引導者的作用,改革傳統的填鴨式的歷史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入歷史的殿堂.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現。
一、結合學生個性特征和專業特色
美術專業職中生大多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性格外向、想象力豐富。特別渴望展現自己的長處以引起他人對自己的欣賞和稱贊,對感性和形象的東西尤其感興趣,但虛榮心強、情緒波動較大、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差、注意力難以持久,對理性和抽象的知識往往會敬而遠之。所以在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的利用教學內容,結合職中美術類專業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美術專業特長,讓他們能夠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展現自我的能力和特長,品味成就感,這樣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者在給學生講授《祖國的統一大業》一課時,安排了一個課前預習的教學活動:請學生臨摹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并設計今后臺灣統一后臺灣特別行政區區旗。所教的兩個班級的學生都積極參與了該活動自覺設計了未來的臺灣區旗,而且在活動中這些學生都主動了解已有的香港、澳門區旗的設計特色和理念,查找能體現臺灣地域特征的標志性物體,設計出的區旗有的還十分優秀,我立即將該活動升級為一次競賽活動,對優勝者進行一定獎勵,該次活動一方面轉變了學生的歷史課程學習觀念,另一方面也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歷史不僅是客觀存在過的事實。也指人們對客觀存在過的史實有意識有選擇地記錄,故而歷史內容生動具體豐富多樣,故事性強,趣味性足,知識面廣,容易激發學生感情,激勵意志,又因其內容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肉,富哲理于史實,寄智慧于真理,有利于激思明理,獲取人生啟示。”但在教學中過程,教師往往因為教材的制約,突出政治制度、經濟形態、思想意識等內容的講述,使歷史失去了生動性,變得枯燥、艱澀,學生難以產生學習的熱情。所以,教師要積極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視野,增強課程趣味性,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
(一)補充與美術專業有關的課外內容,拓寬學生視野
教師要注意學生美術專業的學習熱情極大高于文化課程的學習,盡量補充與專業有關的內容以遷移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講授《古代手工業的發展》一課時,講授到商周時期的青銅文化時,掛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禮器的掛圖,講授完他們的基本狀況后,讓學生尋找與其他兩者具有不同風格的青銅器,當學生找出是三星堆青銅禮器時,就向他們講解三星堆青銅禮器的設計風格來源于印度,從而再引入現在史學研究領域從三星堆青銅禮器的設計風格探索出遠早于西漢張騫的絲綢之路的由四川蜀道到印度的“南方絲綢之路”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樣來豐富課程內容,能通過專業內容(設計風格)學習熱情的遷移激發學生探究熱情,同時也增強了歷史課程的趣味性和可讀性,而且可以使學生感到歷史課程的學習有利于自己美術技能和專業素養的提升,從而強化歷史課程的自覺性。
(二)增加社會生活史的內容,提高學生人為素養
歷史上,古代居民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知識,一方面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與美術設計有較大的聯系,是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予以豐富、加強的內容。例如:在講述民族融合史的時候,我們可向學生補充胡、漢服飾比較的歷史知識:趙武靈王學習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優點,對漢族的衣服進行改進,現在漢族仍然使用的馬靴、馬甲等物品最初來源于少數民族。這樣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既能增強歷史知識與現實的聯系,增強歷史知識的可讀性,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程學習的興趣;也能促使他們掌握更多的與美術專業技能相關的歷史知識,至少在他們今后進行影視劇務服務和舞美設計時,再也不會出現讓曹操大軍踩踏玉米地的謬誤了。
三、革新課堂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的落后,是職中美術類專業學生不愿意學習歷史課程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教師要積極革新課堂教學手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增強他們的認知途徑。
(一)改變教師一言堂局面,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教師要做的就是精心設計好課堂活動方式、認真選擇學生容易上手的活動內容,做好活動后的反饋。筆者曾經在學校組織的面向蘇南地區公開教學活動課中展示過一節“殖民主義與殖民地發展之我見”的歷史活動課,要求學生先利用網絡查找資料定位自己觀點和寫好維護自我觀點的辯論稿,在課堂上先設立三個投票箱,分別標上“促進說”、“阻礙說”、“促進、阻礙并存說”,然后由學生進行投票,將自己歸入三個陣營中的一個,然后唇槍舌辯進行論戰,活動效果十分明顯,學生感到自己成為了課堂主人,而且通過活動使分析問題和闡述觀點的能力獲得較大提高,學生在課后的反饋中希望老師多組織類似活動,可見,將學生納入教學過程是一種成功的方法。
(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加強學生歷史感性認識
美術類職中學生由于其專業學習內容的特殊性,對聲音、動作、色彩等形象的東西具有特別的敏感度,采用具有聲、形、色等立體感受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更能調動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如講授中國古代制瓷業的發展狀況,我們就可以用多媒體課件來向學生呈現歷代的瓷器精品圖片,用表格展示近年各大拍賣行進行的公開拍賣的古代瓷器的價格,這樣就可以通過感性認識使學生對中國制瓷藝術的博大精深和精妙絕倫形成認同感和自豪感。近年逐漸流行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要求教師能夠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現代化教育手段無疑是歷史課程教師幫助學生構建真實的歷史情境,吸引學生入境學習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強職中美術類專業歷史課程建設的有力助手。
總之,“當前課改在課堂教學層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無效和低效的問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中職美術類專業的歷史課堂教學并無定法,貴在有效,只要我們認真鉆研,肯定能夠找到激發中職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
1美術類院校圖書館期刊管理現狀
1.1期刊的種類不夠豐富在期刊發展多樣化的形勢下,電子期刊將在所藏期刊數目上占去越來越大的比例。目前國內美術類院校中有名的八大美院圖書館期刊服務工作仍大多以紙質期刊為核心開展。從表1中我們不難發現八大美院對綜合性電子期刊資源購買重復率較高,幾乎都購買了CNKI中國學術期刊,部分購買了大成老舊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人大報刊數據庫。而藝術類電子期刊由于價格較為昂貴,訂購數量很少,種類較為單一。
1.2期刊的服務方式單一相比國內3所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院校圖書館,八大美院圖書館期刊服務發展落后,由表2可以發現大多數美術院校圖書館期刊服務僅為陳列、整理、閱覽、復印等傳統方式,僅中國美術學院可外借館內期刊;嵌入式學科服務環節薄弱,僅提供留言板、QQ咨詢、聯系郵箱等一些基礎的方式來解決日常簡單的讀者咨詢,學科服務沒有開展,少有微信圖書館、館際互借、原文傳遞等服務,服務層次不夠深化、不夠與時俱進,不適應日益發展的讀者需求。就服務方式而言,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走在八大美院的前列,目前已開展了原文傳遞、館際互借等服務,讀者反映良好。以本館為例,紙質期刊服務多以展示、提供閱覽為主,缺乏與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電子期刊則死板地陳列在圖書館主頁上,缺乏宣傳與指導,利用率不高;學科服務還尚未開展。
1.3館員的服務效率低由于歷史的原因,美術類院校圖書館員中工勤類人員比例較大。以本館為例,圖書館學專業人員僅為4人,專業結構極不合理,館員整體素質不高,信息能力薄弱,缺乏復合型的館員,因而直接影響期刊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同時,缺乏計算機專業人才影響了期刊網絡服務的有效開展。
1.4讀者的文化信息素養亟待加強國家重視文化的發展,藝術教育事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美術人才不僅需要一定的藝術素質,還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美術類學生普遍重視專業課的訓練而忽略文化知識的積累,造成學生綜合文化信息素養偏低;同時,美術類師生多半從事創造性活動,對文獻需求較小,閱讀需求少,獲取靈感的途徑多樣化,對圖書館的利用率較低。
2美術類院校圖書館期刊管理的措施
美術類院校圖書館期刊管理正經受著新時代的考驗,面對期刊類型多樣化、期刊管理自動化、期刊管理人員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讀者需求深化的挑戰,筆者提出如下提高期刊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建議。
2.1改革期刊管理體制,實現期刊管理綜合化期刊從簽收、上架、整架、打捆裝訂到再次上架,離不開整個圖書館各部門館員的協同合作。期刊管理一條龍體制在手工檢索、印刷型文獻作為載體和自給自足的保障體系占統治地位的環境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優點。但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和讀者需求的深化,其已經影響采訪、編目、網絡技術、參考咨詢工作的整體性、科學性、連續性,已經不能適應期刊工作的需要,為了以讀者為中心,以服務為重點,提高“采、編、閱”的工作質量,精簡機構,節約經費開支,減少重復勞動,便于開展圖書館學科服務,應該實行綜合性期刊管理模式。例如:采編部門負責導入、套錄MARC數據、采購期刊;閱覽部負責整理、驗收、登到期刊;網絡技術部負責電子期刊數據庫的日常維護及其他技術型問題;參考咨詢部則負責面對讀者,及時答疑,引導讀者,方便解決他們對期刊信息的各種需求。如果期刊實行外借服務,流通部也應參與期刊管理工作。
2.2簡化期刊工作流程,加快期刊管理數字化計算機取代傳統手工方式對期刊資源進行管理是信息時展的必然趨勢。期刊的加工、MARC數據采集、裝訂屬于重復性、機械性工作,應外包給期刊供應商,減輕館員工作負擔,從而更多地投入到期刊“采、編、藏”等業務的現代化管理,整合期刊信息資源、建立特色期刊數據庫、提供嵌入式學科服務等。
2.3豐富期刊服務方式,加快學科服務進程網絡時代,我們需要轉變觀念,采取新的服務方式,強化期刊特色服務。應從方便讀者利用和最大限度發揮期刊館藏資源作用的角度出發,實行部分期刊外借服務,拓寬讀者服務領域。在原有的信息參考咨詢部基礎上,館員應針對讀者需求在社會網絡大平臺上,深度挖掘期刊文獻信息,對信息資源及時進行二三次加工整合,形成知識單元,通過微信、微博、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推送最新的期刊信息;開展文藝類文獻查新服務、定題跟蹤服務、專題期刊文獻展覽、專題讀書會等服務或活動。圖書館還可以與各院系合作,利用圖書館硬件設施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補充擴展,將圖書館服務主動融入到師生的研究、學習過程中,方便讀者,提高效率,實現藝術文獻的學科特色服務。
2.4科學組織期刊信息資源,加快特色資源建設期刊信息的組織由期刊征訂、特色數據庫建設、期刊分類排架3方面組成。美術類院校有別于普通文史理工科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更偏重于戲劇、美術、文史、設計等門類,所涵蓋的內容與其他院校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圖書館在購置期刊資源時,應以本校專業設置和科研特點為前提,根據師生信息需求有重點地購置期刊文獻,并合理配置中外文電子期刊,減少冗余,避免資源重復與浪費,與紙質期刊優勢互補,相互融合。電子期刊采購可通過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聯合區域美術院校或者全國八大美院圖書館聯合的方式,采購美術類的電子期刊資源,特別是針對價格很高的國外電子期刊資源;還可通過網絡補充學校電子資源,比如ELF?WOOD、麻省理工學院的開發網站等。在此基礎之上,加快本院校特色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完成對圖書館美術類專業期刊文獻資源的補充,為資源共享打下基礎。分類排架方面,針對本館讀者及館員的信息素質特性選擇合適的方法設置期刊排架號。例如:使用分類號+著者號為索書號,對每一類現刊進行分編,并按索書號排架,并將索書號所代表意義及排列次序以簡圖的方式展現給讀者,過刊則可采取年代+分類排架號排架。
2.5實施期刊評估,科學續訂期刊目前,這一流程被國內許多圖書館忽視。在實踐上,期刊的選擇和訂購需要采訪人員、專業學科館員、學科專家的參與,針對期刊的學術性特點、價格變化、期刊影響因子的研究分析,結合讀者滿意度調查,定性和定量地使用統計數據來續訂期刊。其中,讀者參與評估計劃及數據庫收錄期刊的影響因子研究分析由信息咨詢部門承擔。
2.6提高期刊管理人員素質,培養復合型人才美術類院校圖書館普遍缺乏專業人員。期刊文獻資源的利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期刊信息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期刊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期刊文獻類型的多樣化、期刊文獻信息服務的深層次化要求期刊管理人員必須加強自身以美術類為主的多學科文化素質,并能夠對網絡美術類期刊信息進行有效重組、濃縮和深層次加工,進一步開發新的信息產品,使用戶獲得信息精品。圖書館應按照期刊管理的實際需要,制定和實施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培養適合圖書館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2.7建立二級分館,加強與讀者的聯系以本館為例,二級學院資料室雖然在隸屬關系、經費劃撥以及職能上已經成為圖書館的二級分館,但在管理上仍為傳統的資料室服務模式。應打破傳統,充分利用其教學科研人員集中、專業期刊使用頻繁的特點,將專業性較強、讀者面專一的學術期刊提供給二級分館,并號召成立相應的學科專家小組,選派富有學科背景的館員或者培養相關專業高年級學生或者研究生至二級分館進行嵌入式學科服務,同時也利于搜集讀者反饋及建議等,不斷改善期刊服務。
2.8加快全國美術類院校圖書館聯盟的建立據筆者了解,目前尚未成立以美術類院校為主的圖書館聯盟,目前國內更多地建立了一些以片區為主的高校圖書館聯盟,比如首都圖書館聯盟、重慶圖書館聯盟、陜西公共圖書館聯盟等。美術類資源價格較為昂貴,由于圖書館購書經費的限制,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利益互惠,應該建立國內美術類院校圖書館聯盟。聯盟成員受協議和合同制約,相互提供定題服務、館際互借、原文傳遞、通借通還、代查代檢等服務,從而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9培養讀者的“主人翁”意識,成立圖書管理委員會合格的美術類專業學生不僅應包含專業技能,自身文化信息素養也相當重要,他們更需要文化知識的沉淀,并在此基礎上獲取靈感進行高質量的藝術創作。圖書館是美術院校學生的主要信息源。美術院校學生除了使用圖書館內的藝術書籍外,還使用了期刊、視聽資源、報紙、兒童圖書、參考資料以及其他特藏。圖書館還應借助豐富的館藏資源結合讀者的專業特性,組織開展信息素質培養教育、美術類信息資源開發等主題相關的活動;利用美術類院校專業優勢,征集師生創意,建設更為舒適的、適合讀者閱讀的圖書館環境,并從軟硬件設施上不斷完善。除此以外,鑒于師生的信息素質參差不齊,圖書館應選拔出信息素質較高的讀者成立圖書管理委員會,作為普通師生和圖書館之間的聯系紐帶,激發師生建立與圖書館的深厚感情,方便讀者的管理與圖書館業務的順利開展。
3結語
美術類院校圖書館期刊管理工作還面臨著許多困難,需要期刊管理人員與多方合作,與時俱進,不斷開創新的管理與服務模式,以有效地提高美術類院校圖書館期刊服務質量。
作者:馬毓 單位:四川美術學院圖書館
一、東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歷史
穢貂系中各民族在陶瓷、金銀、繪畫和建筑等方面成就較高。高句麗的建筑既有本民族特色,又有中原的建筑風格,從某種程度來講,高句麗的建筑藝術成就能和敦煌相媲美,具有很高的價值。到了近代,在各民族互相影響、溝通交流的情況下,不管是建筑、交通,還是服飾、美術,都有很大的發展。以上所舉的只是眾多歷史文化中的少數例子,這些藝術文化遺產在流傳的過程中經歷時代的沖擊,使得傳承人越來越少,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處于瀕危狀態。就當前形勢來看,民間的傳統藝術的發展阻礙重重,我國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該加大保護力度,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使非物質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有效融合,為我國現代文化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東北民間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立
自從我國政府開始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以后,各級部門深入調查分析,確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為國家、省、市和縣級。在分類上可以分為文學、美術、音樂、醫藥等幾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消失的情況下,我國各級政府十分重視,相繼采取措施,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并且擬定了各種方案和相關保護措施,以確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
三、東北民間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
省級文化部門相繼成立了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的中心和機構,各種非遺機構的成立為東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雖然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相關部門的督促下,東北地區的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經取得一些成效,但就保護現狀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人員不足的問題,專業的收藏人員缺少,研究專家稀缺,這就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工作很難高效展開,不能引起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這與遺產的豐富內容不相匹配。其次是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物館較少,雖然有些建設項目提上了工作日程,但卻沒有實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專業且系統的研究、宣傳與保護。雖然有些分散在各個博物館,但是數量很少,且并沒有被大量展出,而是保存在倉庫內,如果沒有較好的保存條件,還會使其遭到破壞。
四、結語
東北地區民間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見證者之一,是勞動人民生生不息的智慧結晶。面對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將消失的情況,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變成全民參與的事業。社會要加大投資力度,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藏、研究工作有效進行。其他行業人員應該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現代藝術的特性,在傳承歷史文化的同時加以創新,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作者:宮麗慧 王思儒 單位:渤海大學
一、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時代要求
創新群體中當代大學生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最具創新和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針對美術類專業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積極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是高等教育系統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服務于現代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文化戰略舉措;這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有效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方面。創業教育的開展可以使大學生創新創造能力、人文科學修養等綜合素質得以提升,從而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促進大學生靈活就業;通過創業教育的開展,培養出一批敢于創業、能夠創業、成功創業的高素質自主創業者,通過他們的努力,帶動更多的大學生就業,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當下,校內外美術類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調查情況顯示,培養高素質知識型創業人才,以創業帶就業,具有很強的時代重要性和緊迫性。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培養創業人才對社會轉型、產業升級的重要意義,這就要求從本質上培養學生內在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在此過程中,國家、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從不同角度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只有統籌各方力量,才能培養更多知識型高素質創業人才。開放辦學(創業教育的產學研一體化教育模式)——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引導學生拓展創業視野,了解美術類專業在社會中的行業發展趨勢。走出校門,組織學生進行企業考察、實踐等,如學生可到藝術設計公司,通過考察和學習了解藝術類企業運營方面的知識,以深化課堂專業教學的課程學習。依托高校所在地區人才資源(美術系畢業生創業成功者),聘請藝術設計相關領域企業家、高端設計人才來創業實踐基地講學,講授創業規則、就業趨勢等實踐專題內容,加深學生對專業相關領域的社會化認識和了解。這就需要我們建設:
1.能夠培訓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觀念和自我評估的指導教育。
2.在學生進行探索創業的過程中,積極為學生提供能夠進行創業認知的機會,為其提供相適應的實訓基地、藝術產業實踐機會。
3.為學生提供具有個性化的創業培訓和指導,將創新創業教育的個性化學習實踐平臺環境和創業氛圍融合在一起。
二、構建合理的創業教育模式體系的依據原則
面對創業,美術類大學畢業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是重點。要切實提高道德文化、業務素質、心理身體等素質,培養社會交際能力、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獨立工作生活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管理和開拓創新等一系列現代社會需要的能力素質,在社會競爭中增強競爭力和自信心,使自身成為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美術類合格人才。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模式(多種模式)的建立,拓展了學生專項創業技能,提高了學生就業綜合競爭力。這是創業教育模式研究的現實支撐,創業教育模式的建立將成為文化建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源之一。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建立需要有以下的條件支撐:
1.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模式的教學機制建設,堅持就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創業教育和就業教育互為體現、互相促進。
2.進行美術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培養學生內在的創業素質。
3.創業教育模式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的高度契合。
4.探索創業教育實施的規范性與保障性,在現有素質教育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加強自主創業實效評價規范建設。
三、美術類專業創業在當前市場體系下的解析
美術類專業的核心本原就是創造創新,不但在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動漫設計等設計專業中體現,而且在油畫、國畫、版畫等純藝術專業更需要原創性,甚至藝術產業管理、創意文化等美術邊緣學科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發展而創造創新觀念。大學生的藝術創作、設計能力是其就業的首要條件。基于這方面的考慮,我們在美術類專業學生的創業教育體系建設中,更要全面系統地思考,這就需要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培養以及現代社會需求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中。讓美術類大學生了解現代社會藝術需要的變化和專業的最新發展,在創業教育體系的教學要求下,及時調整自己的創新創業的方向及目標,根據現代社會發展需求不斷調整充實、拓展拓寬自己的能力素質,為將來步入社會創業做到有的放矢。創業教育模式與社會需求接軌就是時代的要求,研究當下美術類專業市場以及市場需求,對于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是必須的、不容逃避的時代教育課題。
(一)美術類專業市場和美術類邊緣專業市場的種類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迅猛發展,美術類專業市場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業教育要適時轉變自身發展模式。研究市場就是研究創業教育發展的市場和內容。下面羅列一些美術專業可以涉足的行業(或未來的發展行業):美術類專業:職業藝術家、繪畫裝飾、美術教育、美術培訓、平面設計,家裝,環藝、城市雕塑;美術類邊緣專業:墻畫、插畫師、色彩咨詢師、藝術咨詢、藝術資訊、畫廊經營、美術用品營銷、藝術品營銷、美術寫生基地、民間工藝品傳承以及營銷。在這些專業發展的同時就形成相應的產業,創業教育模式就要跟相應的產業對應才有最優的社會、教育資源配套,才能將教學和市場天然地聯系在一起。
(二)美術類專業創業模式相對應的產業發展方向
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動漫藝術創意產業社會專職畫家產業藝術教育培訓產業藝術設計咨詢服務時尚潮流咨詢培訓藝術文化志愿活動傳統藝術文化繼承環境藝術工程設計市政文化志愿活動民間美術資源傳承新興藝術門類探索藝術文化產業管理非遺申請研究保護地方文物管理保護藝術收藏拍賣產業美術類專業應根據當前社會文化產業結構的調整、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的布局、畢業生創就業形式的轉變,積極適時地調整課程培養體系。不但要加強對美術類大學生的專業基礎教學和訓練,也要根據當前社會美術類行業不斷出現的新興產業以及文化時尚元素的發展,開展針對性教學和培訓是完全有必要的。在創業教育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方面更要加強,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美術類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創業教育所包含的內容是廣泛的,不能做狹義的求職技巧指導的理解。創業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成才乃至人生的事業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創業教育在美術類大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中的教育功能是顯而易見的。更不能把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割裂開來,尤其要避免全程化的創業教育變成畢業前的應急指導。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學生所得到的只是支離破碎的求職技巧層面,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就業,使創業教育的實效落到空處。創業教育的開設有著以下作用和價值:
1.加強校企合作建設,促進學校與社會的有效溝通。產學研一體化理論研究成果具有推廣借鑒的價值,可改進高校所在地區美術類大學生創業就業現狀。
2.大學生內在精神即終身研究性學習精神培育的教育教學機制的建設,是當代大學精神培植的有機組成部分。
3.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融入美術類專業教學體系,構建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開拓美術類專業教育新內容。
4.就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互為體現、互相促進,以創業帶動和促進就業,解決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5.美術類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天然有機的聯系,創業教育不是美術類專業教育之外的教育,是現代教育所要求的創新性教學、研究型教學,也正是創業人才教育培養工作的內容之一。
6.創業教育是開拓性的研究領域,應用性強,參研人員具備美術學、教育學以及社會活動、組織管理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學和社會實踐能力,需要創業教育課程教師全面發展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五、創業教育和模式創新的生成機制
全球化語境的當下,實用性的訴求更為迫切。藝術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凸顯出藝術教育的價值。美術類專業大學生也渴望把自己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社會生活中,運用于改造世界的過程當中。當代大學生富有創意,團隊合作中能夠用富有創意的方式,將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也就是說,當前國際藝術教育主張提高藝術實踐在藝術教育中的地位,藝術學習以創新為核心,創新要以實際應用為基礎。
1.創業模式創新和實踐以及和就業創業政策之間的關系是模式創新的現實重要依托條件。
2.研究現有創業模式,進行產學研一體化途徑的探索,引導和激勵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參與研究創新、創業實踐,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
3.深化以創業素質培養為核心的創業教育模式創新的理論建設。
4.創業教育與模式創新要同步,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人才與社會和諧融合。
5.創業教育模式創新的前瞻性和現實訴求的系統化建設。
六、創業教育模式的現有形式種類
從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看,當代高等教育要提供更為廣泛、系統、全面的創業教育,幫助美術類大學生做好創業乃至人生發展規劃,從而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之路,獲得自主進行創業的技能,能夠具備應對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對人的壓力的能力,幫助美術類大學生建立創業的心理自我調試機制。也就是說,高等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發展提供有效的理念框架、前景預設和教育規劃。
1.依托學校教育教學體系,以學校為主,面向市場的創業教育模式。
2.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進行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業教育模式。
3.學校—市場,或者本校—外校、國內—國外分段學習(實踐)創業教育模式。
4.學校對口企業委托學校培養創業教育模式。
5.大學生畢業后市場(企業)在自我需求的現實訴求下進行的崗前培訓。在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中,可以展開各校外和校內各系之間不同層次的合作,發揮各自學校優勢,提高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綜合競爭能力。創業教育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為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當下,市場導向和政府調控并重、學校推薦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逐漸形成。全國各高等學校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給予高度重視,積極拓展就業市場和渠道,進行行業發展預測的信息化建設,深刻認識到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學生就業問題中帶有根本性、長遠性的教育規劃。
作者:徐亮董懷晶高一帆單位:唐山師范學院美術系
摘要:目前我國各地政府將學前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來落實,落實《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社會對高質量的學前教育的呼吁聲音也越來越高。搞好學前專業美術課程建設,明確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目標,面對如今社會呼吁高素質學前師資的形勢,找準定位優化課程結構,建立具有幼師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適應新形勢下對幼師美術能力的要求,對原有的傳統授課模式進行創新,豐富教學形式、加強課內外活動,適應新形式學前教育的美術教師需要尋找創新的路徑,擴展美術內涵,強化實踐環節。美術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表達方式,需要我們科學的去引導,確保每一個社會個體從幼兒時期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本文首先介紹了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學習的重要性,然后對我國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根據美術類課程的特殊性受到了啟示,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特殊性;啟示
美術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課之一,教育部頒布《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美術類課程在學前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術教育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會原始人就用簡單粗糙的線描圖形表現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個人的發展與幼兒時期對想象力的培養是分不開的。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被推上了日程,社會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投入也達到了更高的水平,全國各地都在積極開展“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使美術課成為培養學生美感、美德、美術技能的陣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關注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建立一支具有較高美學素養、美術技能的教師隊伍是目前的重要任務。發現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進行改革創新,通過有效的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成為新形勢下合格的幼兒教師。
1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學習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開始重視對嬰幼兒的教育,其中早期的啟蒙教育深受重視,因此,學前教育專業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逐漸從教育專業中凸顯出來。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綜合的發展,確保幼師不但掌握了豐富的文化知識,還對藝術課程進行吸收和運用。針對學前教育專業面對的人群,為社會更好的服務。學前教育面對的群體具有特殊性,主要為0~6歲的兒童提供教育,包括嬰幼兒教育和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學前教育是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早期經驗影響大腦結構,人的終身發展受學前教育的影響,合理的學前教育可以為兒童未來的發展帶來一個良好的開始學前教育是兒童教育的開始,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人力資源水平做基礎性貢獻。美術類課程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性。我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中明確了學校藝術教育的審美價值取向,確定了美術類學科的重要性,通過美術教育架起傳統與現代相互連接的橋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在在校期間學習美術類課程,掌握課程的基本要領,促進學生們綜合能力的提高,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藝術素養,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學前教育專業開設了一些基礎的課程,通過基礎的藝術課程來對幼師進行綜合的培養,學前教育基本的藝術課程包括聲樂、鋼琴、舞蹈、美術。其中美術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所開設課程中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美術課程作為學前教育基礎課程的一門專業,貫穿學前教育美專業始終的基礎能力培養的課程,美術類課程即是技能訓練,又是審美素養的培養,美術類基礎知識與基礎造型能力的訓練,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結合各種視覺形象的特殊特性。激發學生們的個性思維,使其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為后續的工作奠定基礎。確保其視覺形象的表達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使幼師學生掌握美的規律,正確的認識美、欣賞美、翻譯美、理解美、并有能力創造美,為今后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視覺圖像文化成為了社會文化大背景,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有限的在校學習時間內,掌握豐富的美術類課程的特征,熟練運用這些特征,去完成將來的兒童美術基礎教育重任。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充分的發揮其重要的作用,將孩子引進藝術殿堂的起點,美術課程的學習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專業的知識,使學生的修養和內涵得到提高,還能夠使學生通過美術教育成為一個更完美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懂得愛美之心,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起到積極的引導和示范作用,更好的教育學生。
2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的現狀
2.1缺乏專業綜合素質高的教師隊伍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多是從綜合大學的藝術院系畢業的學生,沒有進行系統專業的幼兒美術心理知識的學習,缺少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實踐,只能從“專業美術”角度來對學生做要求和指引,為其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后果很嚴重。做為一名幼兒教師,所學的美術課沒有培養幼兒教師所需要的美術能力,另外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沒有接受到高考的特殊訓練,一般大多數的學生都沒有美術的基本功,只傳授專業美術技能,會嚴重打擊到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由于學生們沒有接觸到幼兒心理與生理的相關知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因材施教,沒有掌握適應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課程設置上來講,專業的藝術院校分科比較細,可是學前教育美術類的基礎課程一般只是素描和色彩,一般情況下專業院校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窄。手工、美術欣賞、繪畫、圖案等在以后的工作中經常應用得到,但是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并沒有專門開設這四門課程。有很多青年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后都是通過自學的途徑來解決這些問題的,但是在自學的過程中很難完全掌握其中的教學技巧,很難完成所有的教學內容,為未來幼兒教師的學生來說帶來了很大的危害。
2.2教育理念落后,缺乏適應新形勢的專業實踐型美術教材無論任何一學科都是依據教材來實現教學的,但是目前我們國家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學科還沿用傳統的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師范學校美術教材,這套教材內容之間聯系比較密切,系統性強。過于強調美術造型技能、技巧的教學與訓練,但是這套教材據今年已經快二十年了,在這二十年里我們的生活和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根本無法與當下人們追求的教育目標同步。這套教材的內容,美術鑒賞的內容單一,把技能訓練作為美術課程的首要任務。理論知識的介紹占了教材的絕大部分,根本沒有與現代媒體結合,教師只是著重講述造型的基本方法,同時還缺乏對優秀幼兒美術作品的介紹,忽視了學生對于繪畫造型美感的認知體驗。內容較多,難度偏高,課時安排不夠科學,學生僅僅局限于教師所引導的寫生造型上,學前專業的普通學生,沒有接受過高考美術訓練,根本沒有專業的能力去完成。在美術類基礎課的教學上,沒有針對繪畫造型的形式美感做出深入鑒賞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感受美、翻譯美的基本審美體驗,教學偏重技能,學生使用的基本教材嚴重不足。
2.3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落后,課程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學前教育專業的素描課程上所傳授的都是傳統的內容,單一的素描課程教學內容,很難滿足文化社會大背景下美術基礎訓練課程的需求。雖然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教學專業性強,但是學生們在枯燥的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中很難激發學習興趣,很難適應豐富多彩的文化大背景下形式多樣的需求。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層次不同,學生們的年齡不一樣、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一樣,教材和評價標準卻不存在差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達到同一水平的理論能力是很難的,無差異的評價標準也是不科學的,讓學生頭痛更讓老師們難以適從。有一些學校對專業美術課的認識不足,評價局限于保持課堂高度的紀律性,忽視對學生創造性作品的鼓勵,美術有了開闊性,才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過分的強調保持衛生清潔,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限制學生的創作能力。
3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的特殊性中得到的啟示,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3.1明確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目標,建設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師資隊伍美術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課。主要包含繪畫、圖案、手工、美術鑒賞等四方面內容來培養學生的教學思想。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引導孩子進行藝術活動,感染幼兒的心靈,開發幼兒的心智,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加快對專業藝術院校畢業的美術教師進行專業的幼兒知識的培訓與學習,學生們在課堂上學到扎扎實實的與幼兒美術教學有關的知識。幼兒園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美術素養,將幼兒心理與生理特點有效地融入到學前專業的美術課中來,實地參觀和學習一線幼兒園的美術課堂,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從素質教育的理念出發,有經驗的老教師帶領和指導下,要積極主動的去適應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師這一角色。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幼兒教師要牢固的掌握,當幼兒園開展活動、環境布置還是玩教具制作的過程中,都需要幼兒園教師具備美術技能。增強幼兒審美情感,在平常的生活中去發現美、感悟美,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一定要發現自己所處的狀態,掌握幼兒園需要的美術技能技巧,側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幼師美術教學必須立足于幼兒園的需要,創新美術院校的傳統教學模式,能夠實現美術專業中的業余、業余中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學更貼近實踐。
3.2優化課程結構,建立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體系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為三年,制定新的課程結構,可以嘗試將專業基礎訓練與幼兒園教學需求相結合,為將來指導幼兒進行美術活動打下基礎。增加美術欣賞課的比重,將欣賞內容融入教學中,增強學生的美術素養。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繪畫基本功,應強調結構素描,減弱明暗關系,加強線描寫生,可以將各種生活用品作為描繪的對象。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的色彩美汲取靈感,減弱寫生色彩教學。精美的圖冊、可愛的玩具、時尚的裝飾品,都可以作為學生鑒賞色彩搭配的對象。應結合幼師的專業特點融入可愛的卡通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素描的熱情,使其自信心得到增強。還可以繪制童話故事,促進實現素描教學的活學活用,還能實現學生延伸相關的美術技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設計制作,將體現個性化美術設計與幼兒園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還可以使用環保材料加工成玩教具范本,提供給幼兒園。在實踐中,學生在鍛煉了能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滿足了幼兒園的教育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們在手工教學中不斷挖掘新材質,使無價值的東西重新煥發光彩,在幼師手工課教學中,應不斷學習,將好的資源、好的創意納人到課程中來,在手工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3.3完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的評價體系,全面提高幼師的綜合能力教師需要作出調整。調整各個階段學生的評價標準,將評價標準分成不同的層次,理解能力強,對理論類知識的掌握更容易的,應該提高課程設計類的美術作業。起點低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好的,對實踐性強的技能知識更易把握,可以先提高技能方面。幼師美術教學評價要體現能力為目標的價值觀,不應該是單一的標準,應該進行創新能力和專業應用能力進行多元評價。更不應該僅限在常規期末考試,繪畫比賽、畫展、基本功過關等各種形式的測試手段都可以采納,通過有效的手段促進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發展。根據幼兒園所必需的美術基本功,增設一些卡通簡筆畫、折紙等技能方面的小測試。通過多種形式來鼓勵學生掌握美術技能技巧,不但保證學生利用美術知識完成課堂教學,還能夠憑借自己好的技能完成教學。學校建立更加合理的美術課程評價系統,在實踐探索活動中,綜合能力得到提高。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進程,藝術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造型美感解析能力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影響是深遠的。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的增加,學前教育也更加的趨于科學合理,繪畫造型美感解析是美術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藝術課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的研究和探討,隨著當下對學前兒童教育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在觀察基礎上感知美、翻譯美、欣賞美等全方面的審美能力,制定出適合專業的美術課程,更全面地在繪畫造型美感解析研究的基礎上來完成技能訓練。進一步促進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的綜合素質,同時相關的教師要在造型美的認知中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掌握審美經驗,制定出適合該專業學習的藝術課程,提高對藝術審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和表現力,為社會培養專業素質高的綜合型人才。
作者:李莎 單位:廣東省財經職業技術學校
美術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根據人類發展的要求,來滿足社會對不同人群的美術需求,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展。美術教育適用于社會各領域,如地域、民族、經濟、時代等,同時它的發展又能促進社會精神文化的發展,提高公民的自身藝術素質,利于發展社會審美意識,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和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師范類高校美術教育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美術教育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進步改變了學校的教育方式,使教學途徑增多,教師的角色也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而改變,他們改善了以前的知識結構和教育理念,不斷地創新和進步,以適應時代的需求。信息的發展促進了藝術在各方面的進步,如創作、傳播方面,使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有了更大源泉。藝術家可以通過計算機的圖像功能進行不同于以往的藝術創作,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拓展藝術創作形式。人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出有興趣的藝術作品進行藝術體驗和傳播。現代藝術和聲像藝術的發展都依靠信息技術來實現。信息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價值觀。因為,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傳遞形式多樣,好的和不良的視覺現象漸漸影響著人們在價值觀上出現偏差。美術教育如何在信息社會下更好的發展,受教育者如何擁有健康的審美觀和較高的審美能力,對信息有正確的處理能力,是信息社會下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
(二)多元文化認同觀念與美術教育
伴隨國際間各領域交流的日益密切,文化之間的交流與滲透日益明顯,優勢文化形態侵蝕弱勢文化形態的現象日益明顯,便會出現世界范圍內的多元文化并存。西方文化作為當前的一種強勢文化,對其他文化體系的發展從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造成影響。世界的各個地方都進行著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促進原文化的發展,還能發展新文化。人類文化的進步離不開多種文化并存發展,每種文化都有自身獨特的存在價值,我們要保持文化的多樣性,避免文化和經濟一樣,形成一體化現象。
(三)我國現行基礎藝術課程改革對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的影響
師范類高校美術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社會輸入美術教育人才和基礎教育師資。因此,基礎藝術課程改革影響著美術教育師資的知識結構,這樣,勢必引起高等師范美術教育在師資培養方面的改變。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程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以學生的自身發展為基準,通過分析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興趣來劃分繪畫領域,各階段設計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實踐活動,充分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情感認知,更加注重民族、民間美術傳承,使美術教育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現狀。基礎美術教育思想的改革滿足了新時代的文化需要,新標準不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更培養他們的藝術實踐能力。新標準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了,不僅要傳授給受教者美術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感和藝術修養,讓學生能自己構建美術知識和文化。加強師范教師的人文素質教育,明確師資的培養目標,使教育體制更適合時代的需求。高師美術教育正處于新的變革期,要明確時代因素對高師美術教育變革的影響,以此為方向進行改革,使其更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我國師范類高校美術教育的未來發展與途徑
(一)樹立正確美術專業藝術觀
要明確師范美術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要認清師資隊伍的培養目標,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把握培養美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本質和特點,要清楚的知道美術教育的終極培養目標是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和審美能力,而不是簡單的藝術人才。要改變以往的育人軌道,轉向培養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質,使學生在美術文化素質和美術教育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協調發展,這樣,才能發揮培養社會所需的發展型人才的功能。
(二)改變現有不合理的教學模式
單一的美術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時代的需求,單一的美術教學模式有很多弊端,它沒有多余的空間可供學生創造和創新,學生永遠被束縛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只會成為傳統美術教學的犧牲品。因此,高校的美術教師要改變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傳授給學生美術知識和技巧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自己構建美術知識的能力。采用多種豐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去創作,讓學生的創作靈感更敏銳,從而進行美術創新。
(三)構建科學規范的課程體系
我們要改變師范美術教育的課程結構,不能只是單純的講解知識,要將教育理論、學科專業課、學科教學法和教學實踐完美結合起來。高師美術課程要明確培養學生的目標,以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美術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以美術教學課程論為紐帶,構建包括美術專業技能、藝術基本理論、藝術心理學、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心理學、教育實習、美術教育研究以及哲學、倫理學、社會學等課程在內的課程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了角色轉換和定位,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為以后更好的融入到基礎美術教育工作做了堅實的鋪墊。只有這樣,才能將高師美術教育與基礎美術教育統一起來,共建美術教育的美好未來。
(四)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結合與創新
我們要明白美術的學習是陶冶人們情操的過程,不只是簡單的動手繪畫,只有將人最真實的感情注入到美術學習中去,才能體現美術真正意義上的美。美術教育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和熟練繪畫技巧,還要讓受教者的感情注入到美術學習中去,真正體會美術教育的美,才能更合理的掌握和應用美術知識,也能更透徹的理解藝術的理論知識,還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質和綜合素質。反之,我們只注重感情,而不注重藝術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也不能真正改善美術教育,所以要將“技”與“道”結合起來,相互配合和補充,兩者缺一不可。此外,還應注重教育理念以及作品創作技能的改革與創新。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美術風格也不同。創新是美術教育的核心,也是美術的一個重要屬性,在以后的美術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才能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作者:羅小博 單位: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摘要:近期,南京曉莊學院發展規劃處組織安排了研修課程,建立了一個開放式的、啟發式的平臺。本次課程學習過程中多位教授、博導的精彩講座和學員之間的互相學習交流,拓展了教師的教學思路,這也將是未來各類具體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改革與變通的起點。對于高校美術專業教師來說,不斷思考與更新美術類學科教學理念,接納并吸收新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是本職所在。筆者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教育教學品質,也將更多地關注美術類學科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需求制訂教學方面的系列培養方案,進行教學相關變革,使得自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齊頭并進,繼續努力博學善教,平衡精英教育、拔尖教育與普及教育、通識教育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美術學學科;教學理念;具體實施
2015年10月份,南京曉莊學院發展規劃處陸續精心安排組織了“骨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修班”和系列講座形式的課程。通過對此階段系列講座課程內容的學習,筆者獲益匪淺。通過聽取各位教授與教學相關的各類體悟與經驗,筆者加深了對于如何做一名優質高校教師的思考,了解了大學生學習心理方面的常識和生師互動的重要意義,亦更深入地理解了信息時代對于教學新技術運用的大趨勢及其具體操作方式、方法,使得自身原來較為狹隘的教學思路得到拓展,眼界亦得以提升。如何持續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是每一位高校教師所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筆者作為一名有著將近十年教學經歷的美術專業教師,通過本次課程內容宏觀與微觀方面的引領(宏觀方面: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啟亮教授從師德、學科專業、教師專業三個方面提出對大學教師發展與成長問題的理解;東南大學教授、博導李霄翔對于信息化環境下教師職業發展的挑戰與思考。微觀方面:南京大學教授王自強對于將技術與教育的相結合具體混合式教學的實踐經驗分享與再思考),結合日常教學,反思了以往的美術類學科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其中,筆者思考最多的便是如何在提升自身美術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的同時,融入信息時代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將筆者在本次研修班中的學到的知識最大化地運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
一、師生關系的優化
1.密切關注新時期學生的學習心態
教師應了解學生學習美術專業的動機(如就業、興趣愛好等),在提高美術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同時,發掘其未來可以持續發展的動力。可通過網絡問卷調研,或設立類似美國特拉華大學的觀察輔導員崗位,師生面對面進行課后交流,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端正學生的學習心態。
2.教師對于新教學方式的理解與師德傳承
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方式將影響學生的學習,甚至影響學生將來的校外工作、生活的思路與方式,這種影響對于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完善人格與良好師德的教師對于學生具有人文感召力,教師的恰當鼓勵與潤物細無聲的精神熏陶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教師應具有正確的美術教學理念,應清楚地認識到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單單包括美術專業能力、學術科研能力,還包括將其他跨學科知識運用于美術課程教學的能力,以及與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將美術認知融入現代教育新技術的能力。這些正確的美術教育教學基本理念有利于教師傳承傳統的藝術教育學識,以開拓性的思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迎接新時期教學所面臨的各種機遇與挑戰,及時獲得美術教學的相關信息,并將其迅速轉化為相關教學改革的新動力。
3.師生主客體的變換
教師應做好課堂內外主次關系和師生主客體關系的轉換,將以往美術課程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轉換成以學生在課堂上提問、教師解答為主,將課堂教學時間擴展到課后,并以課后的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相關的繪畫實踐練習也以學生課后大量練習,教師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繪畫過程中所遇到的疑問為主。學生課后根據教師提供的網絡教育教學平臺搜索所需的學習資料與知識,其間所積累的問題留在課堂上提出并作相應的探討,這就將學生的學習重心移至課后,而非課堂上的幾十分鐘。
二、對新教學方式的接納與創新式運用
教師應充分結合傳統美術學識與互聯網時代教學方面的高科技。如,教師可了解新技術和學生的具體需求,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好慕課、微課以及翻轉課堂等。在現代電子信息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美術類學科應該進行改進與革新,以打破固有的授課模式,教師應以更加包容、開放、積極的心態融入互聯網技術時代。教師應將優良的藝術傳統與高科技有效地結合起來,這有利于師生互相促進與共同發展。另外,教師還應將教學與科研高度統一起來。要做到以上幾點,一方面,教師在對美術專業的學生進行基礎教學時,應時刻提醒學生在市場的大環境下依舊可以冷靜思考,并力爭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優秀美術作品的本質是藝術,市場價值是附加在藝術之上的。市場價值與藝術水準并不完全等值,美術類課程教學應立足于創作高藝術水準、高品位的藝術作品,而非隨市場的高低涌動,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而改變作品的格調。另外,在美術學科建設以及美術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過程中,教師應兼顧社會需求與就業需求,重視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美術從業人員的文化、技術等基本素質的要求,以及美術行業發展對從業人員的特殊素質要求,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還要關注美術專業學生將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拓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重視專業與職業相對接的部分,關注行業發展趨勢。
在人才輩出的今天,教師應當依舊遵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古訓,在重視精英教育、拔尖教育的同時,顧及多數學生的普及教育、通識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完善自我,完善教與學,與學生共同成長。
作者:周曄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美術學院
一、當前美術類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課程被邊緣化
高校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就業觀,認識自己,了解職場信息,掌握求職面試技巧,積極參與社會競爭,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盡快完成學生向職業人的角色轉變,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引導部分有能力的同學走上自主創業道路。目前,多數美術類高校或美術院系對就業指導課重視程度不夠,尚未充分認識到課程在促進美術類學生就業率,提高就業質量方面的積極意義,一些美術類高校或美術院系并未將其納入教學計劃,或者雖然納入教學計劃,但是在國家強制性制度安排下一種非自覺的行為,并未成立專業的就業指導教研室,也未設置系統的教學大綱,課程定位不清楚,缺乏相應的師資選聘和培訓制度,未設立與課程配套的就業指導咨詢制度,鮮有高質量的教學教改研究,課程隨意性很大,缺乏必要的規范,有些高校僅將其設為選修課,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課堂出勤率不高,很多的美術類大學生認為就業指導課只是應聘前的包裝課,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不強,大部分美術類學生在校只重視專業課學習,對就業指導課程不感興趣,不重視,不認可,學生去上課只是為了賺學分,課程沒達到預期目的和效果。
(二)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
就業指導課強調實用性,課程設置要充分考慮學生專業就業特點和就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直面和解決學生就業過程中的迷茫和困惑,有針對性設置課程內容,才能實現課程的獨特價值。美術類大學生在就業方面的突出問題表現在,“綜合素質不高,文化基礎薄弱;專業技能較強,求職技能生疏;自我期望值較高,心理抗挫能力不強”。【1】目前,美術類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課多限于傳統的授課方式,授課內容多是對就業政策的一般性介紹和求職技巧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在企業招聘過程中筆試、面試能取得成功,學校開設這門課程,主要目的僅是提高就業率,完成上級行政部門下達的就業指標,缺乏系統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缺乏個體針對性和專業針對性,忽略了美術類大學生就業方面的突出問題和學生在校期間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忽視求職心理調適和求職過程中學生心理障礙的疏導;此外,美術類大學生自主創業意愿比較強烈,選擇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的畢業生的比例比較大,但目前美術類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沒有針對這一特點,開展行之有效的創業教育和指導,個別高校或學院即使開設,也僅體現在創業理論的傳授,缺乏創業成功人士的經驗傳授和指導,學生的創業意識不濃,創業能力和水平缺乏。
(三)教學形式缺乏吸引力
教學形式是聯系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紐帶,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就業指導課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和專業針對性很強的課程,強調學生參與課堂,強調互動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相比傳統的課堂講授式授課方式,該課程更需要綜合運用案例分析、模擬現場、參觀企業、專題講座等多種教學形式,目前,美術類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形式多數還是課堂“填鴨式”授課形式,課堂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缺乏針對性的典型案例分析,缺乏緊密結合學生個體的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及美術類學生目標行業特點的職業選擇指導,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探討、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形式理論化,缺乏必要的實踐教學,導致課堂教學和實際需要“兩張皮”現象,學生很少有機會能走進招聘會,親自體驗求職過程,或走進企業,切身感受職場氛圍,課堂上,學生也很少有機會能聽到企業管理人員、人事工作人員或校友的現身說法,因此教學過程缺乏吸引力,學生對枯燥的課堂教學不感興趣,課堂氣氛沉悶乏味,課程內容陳舊,有效信息量小,學生僅能從課程中獲取關于求職禮儀、就業形勢與政策等理論性知識。
(四)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程度低
“就業指導課是一門綜合應用型學科,涉及心理、法律、求職技巧、禮儀、創業教育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需要有多學科領域的理論知識,要求授課教師既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同時又要熟悉就業政策,了解用人單位情況,掌握人才需求信息”。【2】該課程是兼具理論性與應用性的素質教育類課程,需要高素質、專業化師資團隊。然而目前美術類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缺乏專職、穩定的師資團隊,就業指導課師資隊伍多是由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或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組成的,他們曾直接從事過畢業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就業工作,就業指導工作經驗豐富,但是缺乏相關理論基礎和企業工作經歷,缺乏創業實踐經歷,對職業生涯規劃和企業用人標準等很難有透徹全面的理解,整體素質與課程發展的需求相差甚遠,同時,這些現有師資經常忙于事務性工作,很少能投入時間和精力認真從事就業指導課程的備課和相關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就業指導課程多為實踐性教學,教學效果評價標準比較模糊,授課教師評職稱困難,直接影響就業指導課任課教師從事教學和科研的積極性。由于管理體制不順暢,學科歸屬不明確等問題,就業指導任課教師也很少有機會接受專門的、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戰培訓,這些因素導致美術類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師資專業化水平低,課程尚處于低水平重復的經驗教學階段。
(五)課程體系不健全
學生大學四年學涯都是在為求職做心理準備,知識鋪墊和能力積累,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系統性等特點,與此對應,就業教育也應是一項長期、復雜和系統的工作,應貫穿于學生整個大學階段,從大學新生入學開始抓起,視學生的具體情況分階段、有重點地進行,內容應涵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的知識,形成長效教育機制。目前,多數美術類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課并未被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貫穿于大學期間,課程體系不完善。就課程開設時間而言,就業指導課程只在大四開設,課時數偏少,學生在大一接觸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是缺乏大二大三階段學生職業規劃的跟蹤調研和階段性就業指導,課程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根本滿足不了學生實際需要;就內容設置來看,課程一般僅涉及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知識和就業技巧培訓等方面,就業指導課程重求職技巧培訓,輕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屬于學生求職前的“突擊課程”、“包裝課程”和“應試課程”,屬于“季節性快餐”,僅能在學生畢業前對其提供就業信息、政策講解、組織校園招聘會、就業技巧講座等服務,“沒有觸及學生正確職業觀的樹立和職業素質準備等深層次問題”,【3】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二、對美術類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改革的思考和建議
(一)課程設置個性化
學生畢業去向不同,對自身和職業世界的認知水平有異,現行就業指導統一的課程設置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應朝個性化方向發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模式是就業指導課程發展的必然趨勢。美術類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應不斷調適課程設置,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才能真正迎合求職市場,從根本上提升畢業生的求職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個性是藝術的生命線,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美術類大學生思維活躍,個性開放,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和自我意識,他們不喜歡按部就班,人云亦云,崇尚個性和獨立,因此,就業指導教學改革中,任課教師要充分研究美術類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就業實際情況,分析他們的生涯發展要求和發展水平,實施靈活的授課方式與授課內容,采取就業意向分組討論、實習工作經驗交流、案例分析、就業講座等靈活多變且學生喜聞樂見的授課形式,針對學生的個性需要,盡量小班教學,開設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課程,滿足學生對課程的個性化需求,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為鞏固和促進教學效果,課程還可以輔以就業指導咨詢和職業生涯團體輔導,解決學生個體的疑惑;任課教師還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生涯檔案,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督促學生適時調整求職目標和就業去向,并為求職目標做出實際行動。
(二)加強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搭建創業平臺
大學生創業不但能解決自己的畢業出路問題,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而且能提供一定的就業崗位,吸納其余畢業生就業,即便學生畢業后不走創業之路,包含首創精神、冒險精神、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創業精神對美術類學生崗位成才也十分重要。崇尚自由的美術類大學生越來越傾向于選擇自主創業之路。但目前美術類大學生的創業教育還存在著領導重視不夠、課程設置缺席、創業平臺狹小等問題,應高度重視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強化創業輔導,增強美術類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提升他們的創業能力。一方面,加強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將創業教育內容納入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中,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通過系統知識傳授、典型案例分析、美術類專業創業專題報告會等形式強化學生的創業知識,在工商注冊、企業管理、營銷策略、融資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給予指導,培養學生創業理念和創業能力;另一方面,學校和院系要主動搭建創業平臺,鼓勵有意向、有能力的學生進行創業嘗試,美術類大學生創業形式一般為提供美術培訓、銷售美術用品、宣傳資料設計印制、開辦個人工作室,提供個性化產品如手工漆藝作品、個性化婚紗攝影等,這些創業形式需要有經營場地,學校應根據美術類學生專業特點,開創創業基地,搭建創業平臺,提供一定數額的資金支持,為學生創業提供實際支持,并努力將校內相關業務交給創業學生做,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鍛煉學生創業能力。
(三)教學形式多樣化
就業指導課強調實踐性、可操作性,教學方式應多樣化,將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教師講授與學生體驗相結合、就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教師啟發與學生探討相結合,形成立體就業教育的教學模式。美術類高校可以通過開拓市場資源,促進就業指導課程建設。一是可以邀請有實力的大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知名招聘網站人事經理或往屆校友給學生做講座或開展“就業沙龍”“畢業展演”等活動,融學術交流與就業指導于一體,借助相關校外人士的現身說法正面引導學生更新就業觀念、扎實專業技能,提升綜合實力,更有可能通過他們推薦或引薦一些就業單位,提高就業指導的實效性,二是建立穩定的就業指導課程實習基地,暢通參觀用人單位的渠道,經常帶學生到用人單位實習,夯實美術類大學生專業應用與實踐技能,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了解當前專業的技術要求,積累實踐經驗,實現美術類院系與美術市場的對接;三是課堂教學改變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增強師生互動,通過圖片解說、精彩視頻、名人名言、統計數據、權威調查、故事分享等教學手段,采取職業測評、案例教學、模擬面試、體驗教學、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認真體驗,主動分享,促進學生及早了解就業形勢和求職擇業狀態,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四)師資隊伍專業化
師資隊伍素質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目前美術類就業指導課的任課教師僅限于院系從事學生工作的副書記、輔導員和校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等,師資來源單一,且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就業指導專題培訓,缺乏與課程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打造專業化師資隊伍,一方面,要多形式、多渠道地選聘師資。美術類院系應嘗試在校內教師中選擇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和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具有豐富的就業指導經驗且關心學生事務的教師從事就業指導工作,同時,可以吸收和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制定和實施就業導師聘用制度,通過校企合作、校際合作等形式,擴大師資來源。聘請對美術行業用人有深刻體驗的人力資源專家、優秀的校友作為特聘就業指導導師,定期為美術類大學生授課或開展專題講座,解決師資問題的同時還能密切學校與企業的聯系,將企業發展前沿動態帶進學校,促進學生學習;另一方面,要強化現有師資培訓。美術類院系要加大培訓經費支持力度,改進就業指導課培訓的內容和形式,提供機會讓任課教師到相關企業和社會機構參觀、交流和訪問,以了解就業市場的實際情況,分批選拔優秀教師參加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類專題培訓,建設優秀的師資隊伍,強化培訓效果,擴展培訓規模,拓寬培訓內容,建設好保障美術類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水準的長效機制。
(五)課程體系全程化
“全程就業教育”,是指“將大學生順利就業并立業必須掌握的相關知識、理念與能力形成全面、系統的一門學科,循序漸進地貫穿于大學教育全過程中,以培養學生自我規劃、自我設計、自我學習、自主就業的意識,以及不斷發展的立業能力的專門教育”。【4】職業生涯發展和就業觀念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研究美術類各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就業能力的水平現狀,分析總結美術類專業特點、美術類學生將來可能從事的行業、職業特點,在此基礎上分專業、分年級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大一時要引導學生覺知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喚起他們自主自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指導他們通過多種途徑認知自我,認知職業世界,初步確立職業理想和畢業去向,明確學習的目的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大二大三階段,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就業競爭力,鼓勵學生多參加專業相關賽事,如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全國文科計算機大賽等,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學生創設各種平臺,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社會工作和社會活動,鍛煉自己的可遷移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為順利求職和求職后的職業適應打好基礎;大四階段,為學生講解就業形勢與政策,傳授求職技巧,包括簡歷制作技巧、筆試面試技巧以及就業心理輔導等,幫助學生順利就業。就業事關國計民生,黨的十八大關于就業的報告論及,國家要“推動實現高質量的就業”、“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5】這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協調各方,全面加強教學內容、教學管理、學科研究等方面的建設。作為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者,就業指導課教師應提高認識,深入研究美術類學生特點和美術專業就業特點,為提高美術類大學生就業率,改善就業質量做出應有的積極貢獻。
作者:葉扶榮工作單位:中南民族大學
摘要 美術類職校學生的年齡、個性、經歷都有其特殊性,如果在教學之前不先解決好這些問題,教學活動幾乎無法開展。如何找到一條能夠解決這些藝術類職校學生心理問題的方法,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本末不能顛倒 藝術興趣可以培養 社會的介入 就業問題
這是摘自《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服務經濟建設主戰場》中的一段話:“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國家發展已經進入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的歷史時期,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繼續加強職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被列入國家重要議事日程。
國家發展迫切需要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作為支撐;就業是民生之本,當前人民需要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這就更需要加強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發展,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已經初步具備了大規模培養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具備了服務國家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的基本能力。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也獲得了可喜的發展,10年來,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畢業生近1300萬人,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①
然而,我在職業技術學校教學期間,教學過程中,所看到的不僅是這些孩子的就業希望。種種學生的心理問題,更使我感觸良多,我默默地思考著,如何找到一條能夠解決這些職校學生心理問題的路子。國家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曾多次向各種各類學校提出要求:“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之所以覺得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如此重要,是因為藝術職校學生的年齡、個性、經歷都有其特殊性。如果在教學之前不先解決好這些問題,教學活動幾乎無法開展。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了解到有幾個重要的心理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這些問題像一個無形陰影籠罩著他們,使他們幾乎透不過氣來。現在,把其中最主要的幾個問題拿出來分析。
誤區一:都忙著要打工掙錢。掙錢第一,學習第二。本末顛倒。
對于第一個誤區,下面有一個案例,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在一次上時間管理的課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后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里的“鵝卵石”。當教授把石塊放完後問他的學生道:“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說。“真的嗎?”教授笑著問。然後再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再問學生:“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不是滿的?”這回他的學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道:“也許沒滿。”
“很好!”教授說完后,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進罐子里。倒完后,於是再問班上的學生:“現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
“沒有滿,”全班同學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說。“好極了!”教授再一次稱贊這些“孺子可教也”的學生們。稱贊完了后,教授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當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問他班上的同學:“我們從上面這些事情得到什么重要的啟示?” “我想告訴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里去,你也許以后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②
從以上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于工作中林林總總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緊急性的不同組合確定處理的先后順序。做到鵝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對于人生旅途中出現的事件也應如此處理。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處在哪一年齡段要完成哪一年齡段應完成的事,否則,時過境遷,到了下一年齡段就很難有機會補救。例如一個美術專業的學生如果在學習階段沒能掌握好技能科學知識。如各種應用軟件的運用,如攝影基礎、造型訓練等,到社會上工作你能完成好各種設計任務嗎?就算有就業機會,能把握住嗎?
誤區二:對上學不感興趣,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
對于第二個誤區,其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的興趣上,我在一所美術類職業學校調查中發現,幾乎每十個美術類職業學校學生中都有四個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每個班級都有兩個以上的學生希望轉專業。這說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愛好選擇比較模糊。學校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需要多想些辦法。(1)改善學校環境,在這一方面,藝術類學校的學生老師都是強項,但真正能去實行的卻很少,例如在學校征集CI策劃,在學校的整體視角傳達方面盡量做到莊嚴整體。如學校標識、教室識別牌、學校動線牌、各科室識別牌、學校雕塑、對外開放學校作品展示廳等。這既有利于學校的整體形象,又能促進學校與外界的學術交流。一舉兩得,這方面也可以參考中國美術學院。有了這些,學校才能有一個濃厚的藝術氛圍,而這種氛圍是感染學生使其產生藝術興趣的重要途徑。(2)增加戶外藝術實踐活動,如環境設計類的實地考察、攝影類和寫生類的外景練習等。通過戶外實戰練習,既可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的凝聚力,建立良好的教育秩序。在古代的中國,許多的教育都是在室外進行的。現代西方國家的戶外教育發展水平也較高,許多課程經常在戶外進行,夏令營一類的戶外教育活動也較多,有的國家還有專門的戶外教育學校。相對而言,我國現代的戶外教育發展水平偏低,近年來比前些年更甚。有專家為此呼吁,為了民族的未來,中國學校教育也該改革進步,增加戶外教育活動。對于孩子的戶外教育,也許我們也應在觀念、制度、經費乃至執行細節上下點工夫了。
誤區三:來自家庭的問題,信心危機。
目前我國的單親家庭正在不斷增多,家庭結構的改變,家庭成員的遠離等現象。給這些家庭中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使孩子的心理、學習、行為等方面的發展都受到了制約,這些成長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學校心理教育中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對于這些家庭有實際困難的孩子,教師的正面鼓勵很重要,但僅僅是教師和學校的關懷實在是遠遠不夠的,他們的問題需要全社會的介入,如民政局或者希望工程等。要讓孩子們學會如何通過各種手段去克服困難。在這些困難家庭中還有些家庭因為特殊的原因,處于非常艱難、溫飽都幾乎無法解決的境地,有的還住在幾乎就要倒塌的危房里,有些家庭父母親人有疾病。雖然這些家庭的孩子讀書都不用交錢,但影響他們學習的主要因素還有惡劣的生活環境和對自己生活的擔心。對于這些家庭來說,短期內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改變現實是不可能的,他們需要外界的幫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住或生活條件,讓這些孩子能夠吃飽飯、穿暖衣、安心去上學。
誤區四:就業難,認為所學知識與將來的就業問題關系不大。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有著許多暴發戶,富二代,以至于學生有一個錯覺,知識解決不了將來的經濟問題,職校畢業后就是去打工,用不了許多技能。事實上,在目前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生步入就業市場的今天,就業毫無疑問是一個社會難題。在這種大背景下,學校和培訓機構都不是萬能的,學員一定要調整好心態。以為交了學費,就會分配一個工作,這個思維方式顯然行不通。正確的做法還是要與時俱進,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實踐,通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就業的優勝劣汰中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目前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性難題。但一些大學生沒有選擇消極等待,或者轉嫁矛盾,而是選擇了就業不錯的職業教育進行短訓,從而順利就業,起薪也不錯。這種積極的方式不僅有效,也值得鼓勵和提倡。相反,一些職校生在就業面前,或僅僅寄希望于學校,或者父母的關系,或對就業信心不足,或是要求過高,最終的結果真是很令人擔憂。對此要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埋怨別人,埋怨社會。③
我們不禁要問,把握命運航向的是什么呢?貝多芬耳朵聾了,他說:“我聽到我的心在演奏”;霍金要不是一肚子的學識,沒準會在哪個療養院終此一生呢?答案找到了,是知識,是知識能夠改變人的命運。一個有知識的人確實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一群有知識的人就能改變國家的命運。
國家也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曾多次向各種各類學校提出要求:“通過多種方式去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當然,我們所希望培養出的是身心健康的孩子,但來自社會的各種壓力越來越大,他們從小不停的被迫讀書考試,不良的競爭造成諸如“實感冷漠”④等等的心理因素已經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了。希望在全社會的努力下,這些孩子們的身心能像正常人一樣健康的發展,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有知識有理想的人,使他們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生力軍、接班人。綜上所述,解決藝術職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刻不容緩,他需要全社會來共同關注。
現代主義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國的印象主義。20世紀以來具有前衛特色、與傳統文藝分道揚鑣的各種美術流派和思潮,又稱現代派。
19世紀80年代,法國的后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和象征主義畫家們提出的“藝術語言自身的獨立價值”、“繪畫不做自然的仆從”、“為藝術而藝術”、“繪畫擺脫對文學、歷史的依賴”等觀念,是現代主義美術體系的理論基礎。所以法國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這位在作品中追求繪畫語言的幾何結構和形體美感的畫家,被人們稱作“現代繪畫之父”。較為明顯的現代主義繪畫風格首先是在法國野獸主義畫家們的作品中出現的。以馬蒂斯為代表的一群年輕畫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龍中,展出了一批風格狂野、藝術語言夸張、變形而頗有表現力的作品,被人們稱作“野獸群”,由此“野獸主義”得名。
1908年,另一群年輕畫家以畢加索、布拉克為代表,在法國推出立體主義繪畫。立體主義的原則最初出現在畢加索的油畫《亞威農少女》中。這幅畫被認為是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分水嶺。立體主義用塊面的結構關系來分析物體,從單純繪畫到畫面立體分割法,表現體面的重疊、交錯的美感,是立體主義追求的目標。野獸主義和立體主義都從非洲雕塑中吸收了養料,它們的藝術語言與傳統法則相去甚遠,標志著20世紀西方美術已進入自我確立的階段。與此同時,在德國1905年組織的橋社、1909年成立的青騎士社等表現主義社團崛起。它們的美學目標和藝術追求與法國的野獸主義相似,只是帶有濃厚的北歐色彩與德意志民族傳統的特色。如果說表現主義受工業科技的影響,表現物體靜態的美,那么在意大利興起的未來主義則在現代工業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體的方法來表現運動的場面和動的感覺。他們還熱衷于用線和色彩描繪一系列重疊的形和連續的層次交錯與組合,并且試圖用線來描繪光和聲音。
上述思潮和運動,特別是未來主義,在雕塑領域內均有所反映。未來主義的畫家和雕塑家博喬尼于1912年4月簽署關于雕塑藝術的宣言,并把未來主義的原則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有巴拉的《被拴住的狗的動態》,表現在運動中的物體。反對一切,作為社團它必然要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達達的虛無主義和反傳統的精神,貫穿在整個西方現代文藝的進程之中。在平面繪畫中采用拼貼手法,把偶然性、機遇性運用在美術創作中,是達達對現代美術的貢獻。超現實主義的社團是從達達內部分化出來的。它用建設性的態度對待藝術創作,以取代達達主義的破壞和挑戰。它直接從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中汲取思想養料,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論作為這一藝術運動的指導思想。
超現實主義的美術家們從兒童、精神病患者、夢境中汲取靈感,致力于探討人類經驗的先驗層面,試圖突破現實觀念,把現實觀念與本能、把夢境與現實想結合,潛意識和夢的經驗相糅合,以幻想、希望等人的主觀思維來表現畫面,以達到一種絕對的和超現實的境界。超現實主義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結合、無意識的發現、現成物的拼集等手法。寫實與抽象的語言在他們的作品兼而有之。從1924年以后到30年代末,是超現實主義美術的活躍期。30年代以后,作為藝術運動,超現實主義逐漸冷寂,但許多重要的超現實主義畫家仍然活躍于歐洲和美國畫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曾在美國產生的抽象表現主義,是集表現主義、抽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大成的流派,也是重視個性、重視風格的現代派繪畫頂峰。抽象表現主義強調創作者行動的自由性、自動性和無目的性,把創作行為本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已經孕育著以創作者的行動作為藝術傳播媒介的因素。繼抽象表現主義之后產生的硬邊抽象、后繪畫性的抽象是幾何抽象主義在新形勢下的變化和發展,也說明藝術從強調主觀感情到側重于客觀表現的轉變。這種轉變在與抽象表現主義完全相悖的波普藝術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波普藝術的興起,說明西方的現代主義向后現代主義轉變。
但是,歷史本身似乎在昭示著這樣一個事實,藝術發展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藝術的本身進程猶如社會本身的進程一樣,本身具有一種自我調節的力量,它要在上述列舉的種種兩極之間尋求平衡。當然,平衡是短暫的、臨時的,不平衡則是絕對的、永久的。唯其不平衡和充滿著矛盾,藝術才不斷向前發展。即使在發展過程中充滿著矛盾和曲折,整個趨勢則是向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主義藝術應該被認為是對現實主義的一個有力補充。或者說現代主義是一個新的藝術表現體系,它有別于現實主義,更與現代工業社會的時代節奏相吻合。至少它已經獲得了與現實主義共存的力量。這樣,現代主義的美術家似乎是超脫社會、超脫自然的人,他們不直接描寫社會和人生,但他們的作品影射著社會和人生,采用的語言是荒誕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們的作品中,可以感覺到這些藝術家表現了現代人們的精神創傷和變態心理,感覺到他們對現實生活的消極、悲觀和失望的情緒,感覺到他們思想上強烈的虛無主義。正是現代主義美術作品的這些特征,使它們具有不可忽視的社會歷史的和審美的價值。因為它們正是西方現代社會和現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寫照。 很多作品創造了荒誕、怪異的新境界。現代主義多流派標榜自己是反傳統的,實際上它可能完全拋棄傳統。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紀中期以來的含有學院派特征的寫實主義傳統。在對待歷史遺產方面,它們更重視對原始社會藝術、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美術、希臘古風時期美術、歐洲中世紀美術的研究。自印象主義之后,西方美術家開始把目光轉移到中國、日本和印度的繪畫、工藝品的表現語言上,探索寫意的表現手法。野獸主義、立體主義的美術家們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時,中東的伊斯蘭教美術和大洋洲的藝術遺產,也是現代主義藝術家們研究的對象。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
摘要:近年來隨著手機性能的提升,手機游戲也開始從輕量化的休閑游戲向著大型游戲轉變。手機游戲在整個游戲市場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已經開始形成游戲市場的新一個發展點。2D卡牌類手機游戲也在不斷的成熟發展中。比較成熟的有三國殺和我叫MT等。
游戲的成功離不開成功的美術設定,而隨著游戲技術研發的深入,手機游戲的設計也不越發精致。2D卡牌類手機游戲好的美術設定是整個游戲的精華,所以需要在前期設計時進行充分的考慮與表現。好的前期美術設定可以吸引觀眾的眼球,而2D卡牌類手機游戲的亮點就在于人物設計的精美與道具場景的演繹。
關鍵詞:2D卡牌類手機游戲;美術設計
2D卡牌類手機游戲,玩家可以通過收集不同的角色卡,強化自身實力尋找出適合自身的卡牌組合。每個角色都有一套獨特的法術和技能。2D卡牌類手機游戲希望通過豐富多樣的游戲設定、充滿色彩的故事情節、與玩家之間不同陣容的相互較量的新鮮感來吸引玩家。
在2D卡牌類手機游戲中美術設計,可以從諸多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搜集大量各類圖集資料與服飾發飾資料。力求將游戲的主題和氛圍充分體現出來。一個好的游戲角色不只是需要設計精美吸引玩家,而且還需要能夠貫通整個游戲脈絡,甚至是帶給游戲本身一種升華。作為整個游戲的精髓與靈魂,整部作品中的美術設計直接影響著整部作品的優劣,好的人設既可以滿足玩家的愿望和幻想,還能豐富游戲情節,給予游戲玩家更加愉快的游戲體驗。
一、人物角色設計
根據故事時代背景和劇情發展。角色造型需要符合時代特點,在創作中也要適當融入現代元素,兼顧到故事設定與美感。美術風格多以半寫實的畫風為主,其中的人物需要基于寫實的基礎并進行一定程度的漫畫化處理。即弱化物體表面的文理及細節。對角色造型適度的進行變形和夸張。設計主要運用重造型而輕細節的扁平化風格。會有大面積的純色作為角色主體色。通過加入較少的補色來讓整體觀感得以均衡。并通過將毛發等部分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繪制,進而突出角色整體的體塊感。通過對肩部、四肢、手部及腳部等部分進行夸張變形,以求能夠突顯出角色的輪廓。務求讓玩家在最短的時間接受并記住游戲中的角色。
角色的造型在進行單獨角色設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設計的合理性,每個角色因其自身的定位與作用不同,如果不能將設計考慮嚴謹的話,很有可能會讓玩家產生對角色甚至于是對游戲整體的質疑。
二、武器裝備設計
武器裝備是指可以裝備在角色身上的道具。需要根據不同的游戲角色不同的職業以及種族特點,來設計出符合角色自身特點的裝備類道具來。就如同男女服飾不同一樣。當然,這其中也可以有一部分各種族通用的,如披、風戒指等。根據2D卡牌類手機游戲的劇情的發展,游戲中的各色人物均有自己的武器道具,在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到角色的身份以及種族甚至是性格特點。2D卡牌類手機游戲中各個角色的武器要有可辨識度。名字易記為宜。道具設計要有自己的特點。
道具設計要依據游戲風格和故事背景。道具的造型、大小以及武器裝備需要和諧統一。根據角色的造型和服裝統一設計。才能夠很好的展現整體的美術風格。道具在不同階段的造型要有所關聯。在豐富玩法的同時兼具視覺美感。在進行單獨道具設計的時候,也需要考慮設計的合理性,每個道具因其自身的定位與作用不同,如果不能將道具設計考慮嚴謹的話,會讓玩家產生對角色甚至于是對游戲整體的質疑。
三、場景設計
2D卡牌類手機游戲場景設計是指游戲中的背景。根據美術風格和時代背景,設計主要場景和小場景。場景設計要對應好正確的時空關系,營造藝術氛圍。在整個游戲的美術設計中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2D卡牌類手機游戲由于2D的平面屬性,并沒有更好的空間營造體驗,使玩家有更好的代入感。這就更需要我們在簡化真實場景的同時加入更多的美術設計。把平面的場景通過光線、虛實等手段進行藝術化處理,更好的帶來視覺體驗。
在色彩的設計中,不要顏色過于飽和。在能夠襯托卡牌的同r,保證視覺導向的統一性。
廣州市美術中學
美術生文言文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基于美術特色高中這個特殊的環境及其學生的特殊學情。特別是文言文作為記載中國古代政治、哲學、宗教、教育、文化、倫理道德等社會學科知識的語言載體,容納的是先哲們對世界探索與認知的智慧結晶,從美術生的職業發展來說,如果他們學會從文言文中尋找文化之根,有助于他們提高其美術作品的文化底蘊。
一、從哲學文化分析古代詩文
美術生整體的特征是自我意識比較強,較強調自我的感受,比如經常更改校服、佩戴特別發飾、不守規則等等。“自由”“自我”是他們所推崇的,再加上青春期的身心特點,所以他們時常掙扎在因自由被約束而產生的憤懣中,覺得老師、家長的認識短淺。但是如果引導他們走進歷史長河,在一些能引起共鳴的問題上探討,那么學生收獲的不只是古代哲人對宇宙人生真相的思考和觀點,更會在其思想和行為上有所改變。
比如自由的問題,莊子的《逍遙游》即論及“絕對自由”“相對自由”,這個話題就是哲學上“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命題。結合文言文中對大鵬鳥與四種人的描述,學生明白了自由是有條件的;同時也明白美術生想特立獨行,想突破現實的條條框框,追求“絕對自由”,這是“形而上”的。但任何一個人,只要是有所憑借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時就必須做些不情愿的事,來獲得“相對自由”,這也是一種“形為心役”。而絕對自由是根本不可能得到的,《逍遙游》中的借助風力才能起飛的大鵬鳥得不到,現代生活中“有待”于各種便利條件的我們,更得不到。所以,“形”與“心”是人生中的哲學矛盾。
二、從民俗文化分析古代詩文
從職業發展來看,美術生以后就業大概是設計、繪畫、動畫等方向。無論是環境設計還是服裝設計,都離不開對本土環境的了解。對民俗文化了解越多,文化底蘊越厚,其作品就可能更有r值。中國的民俗文化,折射了古代人民對自然與社會的認識。上古時代人們尊神祭鬼,所以有大量關于祭祀的詞語,例如“社”“祖”“年”等。針對美術生擅長畫畫的特長,按照文言文中所提及的內容,讓學生去調查、研究茶、酒、建筑、戲曲、對聯、謎語、服飾等民俗文化,再以繪畫的的形式將民俗文化表現出來。例如筆者在講授《離騷》前,讓美術生去研究各地端午節的風俗習慣,然后以“民俗文化手抄報”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理解。手抄報中的屈原或峨冠博帶,或香草裙帶,或神情悲憤,通過畫作的方式,學生對《離騷》的作者已經有了較好的了解,課堂上再以香草美人為切入點講服飾、談寓意,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與文本所傳承的文化就縮短了不少。
1. 飲食文化。比如李白《行路難》的“停杯投箸不能食”。“箸”,課文解釋為“筷子”,那為何李白不說“停筷”?這就牽涉飲食文化。《說文解字》:“箸,飯欹也。從竹,者聲。”可見,最初的筷子是用竹子做成的。而“箸”與“住”同音,寓意與愉快進餐的氛圍不太切合,到了宋代改成了“筷”,寓意快樂。李白在《行路難》中用“箸”,取義其諧音意:停止不前。飲食文化中的筷子文化在今天也時有看到,比如餐桌的公筷文化與禮儀,女孩出嫁時攜帶筷子的習俗等。
2. 服飾文化。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的“青衫”在文中解釋為低級官員,衣服與官職有何關系?這就涉及古代官員服飾問題,古代官員的品級與其服裝的顏色、質地、配飾是一一對應的。比如三品以上穿紫色,八品、九品穿青色。
3. 器皿文化。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中的“符”。現在常說的“符合”即從古代的“合符”這一軍事術語發展來。
4. 禮儀文化。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義之邦。比如《鴻門宴》中的座次安排的禮儀:“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他們的座次體現了與會人物身份的尊卑,宴會中東向最尊,其次是南向、北向、西向。還有“南面而事之”“虛左以待”“箕踞以罵”等都包含了古代禮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