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09:08:5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學前教育專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近年,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人們對于教育發展也更加關注。其中,與高校學前教育相關的技能培訓機構更是受到人們的關注。高校學前美術教育教學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構成,在高等院校中不但具有歷史悠久的特點,而且具有一定的教學規模。因此,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改革要求各高校提高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推動學前教育美術教學的改革,保證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改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發展方向更為關注,學前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道路有巨大的影響。此外,學前美術教育有利于我國文化傳承、創新和發展。現階段在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各高校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進行了改革,并使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得到長足發展,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文就現階段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解決不足的措施作分析,希望對解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現階段高校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改革的現狀
1.大部分學生沒有美術基礎。受到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高校還停留在高考制度之中,對學生的文化課的成績十分看重,而忽視了對于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導致學生藝術類課本成為擺設。甚至有的學校沒有藝術類課程,學生對于藝術類課程一無所知。在高校的招生過程中,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考察,學生長期只注重對文化理論課的學習,對藝術課嚴重缺乏了解。學前教育的學生大部分沒有美術基礎,給學前美術教育增加了難度,不利于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2.部分美術教學與幼兒園實際需求不符。學前教育的學生是未來的幼兒園教師。開展幼兒園美術活動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是高校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參考。在高校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改革中,一些高校教師在學前教育中對幼兒園需要什么樣的教師并沒有足夠的了解,使教學沒有針對性和應用性,不符合當下幼兒園對幼兒教師能力的需求。因此,很多學生到幼兒園實習時,不能夠完成較好的美術活動課,造成只會畫,不會教的情況。3.重技能、輕實踐、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很多教師重視繪畫技能,忽視學生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實踐作用。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只顧著上完課程,沒有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這種現狀的存在讓學生對美術教育提不起學習興趣,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美術教學缺少與學生的互動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綜合性兒童實用美術能力的掌握。
二、推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1.完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先弄清楚幼兒園到底需要具備什么能力的學生,我們的學前美術課程教學要和幼兒園需求吻合,才能培養出應用型人才。當前很多高校教師在學前教育中只注重理論的講解,甚至還會安排學生進行相應的美術類別考試,存在這種現象不僅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應該只是靠自己的主觀意志教學,應該與學生之間加強交流,了解學生所需要的教學方式,找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效率。同時,高校學前教育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完成作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校學前教育美術教學的正常開展。2.合理設置美術教學課程。學前教育是基礎教師的主要來源,基礎教師在學前教育的培養中不僅可以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得到鍛煉,還可以體現師范教學的特點,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美術教育作為其重要的組成因素,其發展的好壞對學前教育的開展有決定性作用,這對美術教育教學專業課程的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術教育教學中,任職教師應該就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課程以及學習的目標做詳細的安排,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教學的教材,讓學生易于理解課程內容。同時,教師應對不同階段學生學習所需要達到的要求做明確規定,制定學生發展的方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教學改革的持續發展。3.充分利用新型材料與工具。隨著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科學技術也得到有效發展。在高校學前教育中,新型材料和工具的出現,給高校學前美術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要求高校學前美術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新型的材料與工具,鼓勵學生嘗試新的創造方法,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全面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深入開展,加快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的改革進程。
三、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尤為關注,其中,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初始階段,要求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做到全面改革,保證學前教育的質量。針對我國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使我國的學前教育得到長足發展,對我國的文化發展有積極影響,對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有正面意義,是我國綜合國力增強的重要制度保證。
作者:龍雪梅 單位:貴州師范學院
摘要:當前優生優育的思想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家長們對幼兒的學前教育格外重視,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上早教班、開發智力、各種特長班等,家長們對幼兒傾注了更多的期望。學前教育成為家長為孩子贏在未來不容錯過和忽視的重要一站。聲樂教育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內容,其教學質量是學前教育專業整體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需要引起重視。
關鍵詞:學前教育;聲樂教學;教學科研;職業教育
一、聲樂教學對學期教育專業教學管理的作用
學前教育專業是為了能夠培養將來能夠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學前教育工作人員或其他相關研究機構的人才而設置的專業學科。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習并畢業的學生將來可能面對的會是3~6歲的學齡前兒童,這是一份很有榮耀的工作,也是一份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現在的小孩都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和激烈的現實環境使得父母更加希望子女獲得比他們更好的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學前教育的聲樂教學課程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具備多樣化的才藝才能,使其能夠以更加鮮活、靈動的面貌出現孩子面前,激發孩子對于音樂的興趣,促進學前兒童的智力開發;同時,聲樂教學也讓學生在學習和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心靈的寧靜,讓自己的心更純粹、更自然,這樣更能接近孩子們的世界,對自己也是不錯的熏陶。
二、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中職學校的師生質量偏低,新進學生音樂“零基礎”較多當前職業教育在我國尚是一個誤區,許多人包括不少的教育工作者都認為職業教育是通識教育的一個補充,職業教育吸納的都是那些上不了好大學、好高中的學生,這種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導致了我國職業教育長期淪為通識教育的附庸,職業教育吸收的生源也是通識教育挑剩下來的,普遍存在主動學習意識較差、學習能力較弱、性格缺陷(如自卑、過度叛逆等)等問題。而且,由于當前我國教育體制的原因,音樂課程在初中義務教育階段占比較少,到了初三以后更是因為升學的緊迫任務而有名無實了。這導致許多學生并沒有接受多少正規的音樂教育和聲樂訓練,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孩子,可能連像樣的音樂器材都沒見過。偏薄的音樂基礎使得聲樂教學進展緩慢,也收效甚微。與此同時,由于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中職學校長期處于被忽視和輕視的地位,地方政府的資源支持缺乏,優秀的老師也不愿過來,沒有好的老師又怎能保障聲樂教學的高質量呢?而且,許多中職學校的音樂教師來源于音樂學院,缺乏幼托機構的實踐經歷,屬于學院派,這對于注重實用性的學前教育專業類似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聲樂教學難接地氣。(二)教學模式和教材內容過于向專業化看齊,同自身的學科特點不符在教學模式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沿襲音樂學院的教學教學方法,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通過“聽、學、唱、練”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提高音樂鑒賞、表達能力,提高樂感和找準發音、呼吸、唱腔等的正確方式;在教材內容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材也大都采用高等音樂院校的音樂教材,采編了大量的藝術歌曲,注重樂理的學習等。這種過度傾向于專業化音樂教學的發展模式實際上偏離了學前教育專業的自身發展特點,畢竟學前教育專業并不是培養優秀的歌唱家、音樂家或者鑒賞家,而是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欲望和表達能力,著重學生的音樂渲染力和溝通能力,能夠借助音樂同孩子進行溝通和對話,并傳遞教育理念和情感。事實上,許多學生在工作環境中需要歌唱的更多的是幼兒歌曲,其面對的也并不是那些經驗豐富、樂感出眾、表情嚴肅的音樂家,而是一批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過于專業化的教學傾向會束縛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造成他們同孩子之間的鴻溝。(三)學校對聲樂教學課程不重視,授課學時安排過低聲樂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重點內容,然而學校對聲樂教學課程重視程度并不夠。許多學校安排的聲樂教學課時可能就是一周兩節。這么短的教學時間,老師可能也就是基本完成教學課程任務,根本不可能對教學內容進行深耕細挖、咀嚼精華,只能是囫圇吞棗、求個大概。授課時間有限,老師就更偏向于填鴨式的灌輸教學,如此反復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聲樂教學質量始終難有質的提升。(四)忽視對改進課程教學的研究和探討,教學質量長期低谷徘徊當前中職學校整體科研氛圍并不濃厚,缺乏相應的中職科研管理機構,也缺乏固定的中職科研工作者。中職教學科研存在隨意的、沒有固定課題的現象,同時,中職教學科研也存在科研成果缺乏有效鑒定的現象。由于人們對中職教育的漠視,許多中職教育科研成果長期遭受冷落,也缺乏相應的媒體和組織機構去宣傳和推廣。當然,科研經費的缺乏也是中職科研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中職學校師資力量偏弱,缺乏有水平的科研工作者,致使教學科研長期處于落后和被忽視的境地。這種對教學科研的忽視,使得聲樂教學長期因循守舊,始終處于低谷徘徊,難有大的突破。
三、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質量的措施和建議
(一)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提高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和生源質量近年來隨著高校學生就業形勢年復一年的嚴峻,注重“學用結合”的職業教育重新被人們所提起和重視。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是時候給予其應有的地位和社會資源了。國家應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發展,將職業教育和通識教育放置在同等社會地位上,給予同樣的生源保障和資源給付。通識教育作為理論研究人才的培養平臺,職業教育則作為技術人才的實訓搖籃,兩者同樣重要。同時應加強職業教育的宣傳,轉變過去對職業教育的錯誤認識,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促進職業教育和通識教育平衡發展,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提高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和生源質量,藉此帶來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質量的改善和提升。(二)明確培養目標,找準學科定位,改進和完善教學模式和教材內容中職學校應明確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即是將學生培養成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同學前兒童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學前兒童完成學前的智力準備和心理準備的幼兒教育人才。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應確立起實用導向型的教學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渲染和溝通能力,更多的是交會學生用所學的音樂知識達成同孩童的交流。當然,基礎的聲樂技巧和樂理知識仍需掌握,否則學生難以提高自身的音樂表現力和溝通能力。教師應通過更富于表現力的教學方式,如實驗教學、院園結合、分組教學等提振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同時,針對新進學生普遍音樂基礎較差,可以采取“以老帶新、以先幫后”的方式,鼓勵具有音樂基礎和聲樂學習優異的學生對其他同學進行指導和幫助,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營造更為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教材上,教育部門應組織編寫針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教材課本,提高針對性。教師也應根據教學需要和培養目標,合理刪減、重組教學內容,加強教學的趣味性、實用性和時效性。三)提高對聲樂教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合理配置教學資源中職學校應合理制定聲樂教學的教學任務要求,并按照教學任務要求和培養目標科學安排授課課時,以保障教師能夠充足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在教學資源的配置上,學校也應保障聲樂教學的教學需求,如訓練場地、聲樂器材等,加強聲樂教學的硬件建設。(四)鼓勵和推動中職教學調研,加大教學調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不斷創新是提高聲樂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針對當前中職教學科研環境較差的現象,應努力做好四個方面鼓勵和推動中職教學科研發展,為提高聲樂教學質量鋪好路、架好橋:一是教育部門應在科研機構內部設置中職教學科研研究機構,并配備相應的科研人員;二是加強中職教學科研的經費投入。教育部門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經費和課題項目推動中職教學科研發展,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對中職教學科研的支持中來,多元化籌措中職教學科研經費;三是加強教學科研成果鑒定和宣傳應用;四是做好中職教學科研人才的培養和建設工作。
四、結論
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質量,是一個需要多方配合的系統工程,生源質量、師資力量、教學方法、教材、硬件設施、經費投入、科研成果等都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中職院校應立足院校自身的實際,結合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轉變觀念,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推動聲樂教學質量提升,為各類幼托機構輸送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
作者:陳麗平 單位: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
摘要:如今,在家庭收入持續增加,對學前子女的教育程度更加重視以及“二孩”政策的刺激下,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迎來了春天,發展形勢喜人,對學前教育專業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本文從學前教育管理人才的需求著眼,針對如今學前教育管理人才培養機制的問題,探討學前專業管理人才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學前教育;管理人才;培養策略
2016年,我國啟動了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在加大力度建設公辦園的同時,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解決好公辦園的運行問題。與此同時,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2010-2020)》,指明了為了保障學前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應重視專業素質教育,而且需要具備出色的管理能力。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適應學前教育市場的需求,各個相關學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培養機制也做出了調整。但是學前教育專業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管理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優化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方案,大力培養學前教育行業的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1學前教育的管理內容以及管理人才概述
1.1學前教育的管理內容
學前教育的管理的內容,是指按照學前教育的目的、任務、工作范圍和工作程序,包括培養目標管理、教學計劃管理、服務社會管理、教研和科研管理、行政事務工作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管理、教學和行政工作質量管理、人才隊伍管理和園長自身建設以及工作評價與績效等多方面內容。這些內容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僅相對獨立,又在相互依托、互相作用,構成了整個學前教育的管理系統。
1.2學前教育管理人才
本文研究的學前教育專業管理人才,指的是有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習背景,具有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的,具備學前教育行業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并且能出色的完成學前教育機構管理工作的綜合性人才。即包括民辦和公辦幼兒園的管理人員,又包括早教機構管理人員、兒童文學雜志社的管理人員、育嬰行業的管理人員等等。
2學前教育行業管理現狀和問題
2.1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有限
教育局、學前教育行業機構等都是學前教育行政管理機關,其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主要負責傳達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對該地區的學前教育事業進行總體規劃和具體部署。因此,學前教育的相關行政管理的理論知識是其必備技能,是關系到能否對學前教育行業有效指導和管理的關鍵因素。然而,在如今縣級以上的學前教育行業的數萬名行政管理人員之中,大多數是“門外漢”,沒有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習背景,也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很難正確、高效的指導當地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2.2學前教育機構整體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才奇缺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行業整體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混亂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以筆者所在的吉林省為例,根據資料,全省大大小小的幼兒園管理人員有數千人,然而大部分缺乏系統、完備的學前教育管理知識。特別是個體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之中,各級管理人員很多沒有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背景,也缺乏實際教學經驗,管理的隨意性較強,管理經驗和技巧匱乏。造成了許多幼兒園機構設置、人員配置都不合理,各種管理的規章制度不健全。甚至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幼兒園仍停留在作坊式的初級運作階段。與此同時,目前學校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時候,專注于培養學生的舞蹈、鍵盤、美術等方面的特長,卻時常忽視了教授學生的管理知識,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許多幼兒園管理混亂,經營不善的局面。
2.3依法治園能力不足
如今,我國正大力開展法制政府建設,從國家層面來看,我國對學前教育行業的立法和行政指導和管理起步較晚。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標志著我國第一部教育法律的出臺,對教育的依法管理正式起步。近二十多年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幼兒園管理規定》《幼兒園工作規程》等法律法規相繼出來,為我國幼兒園教育行政管理的提供了重要依據和行動方案。然而,我們應清醒地意識到法律的執行環節上還較為薄弱,部分幼兒教師和幼兒園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還淡薄,輕法、厭法的心理表現較為明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較為突出,非法侵害幼兒的現狀時常發生。
3學前教育專業管理人才培養的策略
加大學前教育專業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是解決如今學前教育事業種種發展困難的需要,是保障我國學前教育事業順利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出發,完善學前教育管理人才的培養機制。
3.1瞄準市場需求,明確培養方向
在市場經濟體制里面,客戶的需求是開展一切生產勞動的根本出發點。學校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與市場需求脫節的局面,比如大多數學校仍然以培養幼師的專業技術人員為主要目標,對于學前教育的管理、營銷、產品設計等方面的知識教授過少。然而,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招聘工作人員的時候,除了看學生的特長以外,越來越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學前教育的相關院校應該更多的走出校園,與幼兒園、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家長、學生多接觸,摸清他們的需求,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更正人才培養觀念、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完善人才培養方向。此外,還應該進一步細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方向,不僅鞏固原有幼兒師范方向,還應在對用人單位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瞄準目前市場需要的人才空缺,增設幼教產品開發、幼教產品營銷等方向,并制定單獨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選擇不同的專業方向。這樣,既能保障幼師崗位的供應,又能供給當今行業奇缺的營銷、管理以及開發設計等人才,實現與市場的精準定位。
3.2把培養復合型管理人才作為目標
針對上文所述,在如今學前教育行業的管理人員中,缺乏專業知識和教育管理理論和經驗的占據較大比重,同時工作責任心不強、觀念意識不正確等問題也廣泛存在,直接造成了在實際管理中的各種弊端,嚴重阻礙了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要培養學前教育行業復合型管理人才,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源。復合型人才的定義,具體而言就是思想理念先進、理論知識扎實、做事態度專業的人才。3.2.1思想理念先進所謂理念先進,是指學前教育管理人才應深刻理解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質,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教育管理的觀念理念體系,作為實際管理工作堅實的指導思想。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傳授學生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學生既能扎實掌握經典的學前教育管理的經典思想,又能及時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與時俱進的明白前沿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推動學前教育事業不斷突破。3.2.2理論知識扎實學前教育專業的管理理論知識,即包括對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趨勢全面、準確的知悉,又包括學前教育管理方案計劃設計、師生活動組織,還包括組織結構設置、相關人才的培養與激勵、相關財務知識等等。因此,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技巧是學前教育管理人員做好工作的必備條件。學前教育的管理人員應能掌握并運用專業的管理知識,促進學前教育管理的發展。3.2.3做事態度專業態度決定一切,在學前教育專業管理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管理職業道德,養成認真負責的做事精神和積極樂觀的性格。同時,還應培養學生心態的調整能力,能保持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保持健康穩定的精神狀態。
3.3深化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現有學前教育教學體制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學前教育事業的需要,深化學前教育教學改革,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機制和教學模式,是學校培養高素質學前教育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是為學前教育事業提供人才保障的必然要求,是我國學前教育事業面向市場、面向未來的必經之路。因此,必須從根本上改革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模式。學前教育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學前教育行業的高層管理者和創業者,為了使學生在初入職場之時盡快適應職場,順利走上職業生涯的發展通道,學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方面,打破現在按章節教學的傳統模式,采用單元式、任務型以及模塊式結合的教學模式。將每一個管理模塊作為教學單元,并設置相關的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教師重點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和案例,引導學生進行探討與分析,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思維能力。在學生的課堂管理上,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輪流作為管理組長,并布置任務讓學生分組派代表上臺講解。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領導和管理能力。
4結語
在學前教育事業迅猛發展的趨勢和背景下,我國的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應及時跟上。面對如今學前教育機構中的管理能力不足,經營混亂的局面,唯有建設高素質的學前教育管理人才隊伍才是根本之策。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學前教育管理人才的能力和水平的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為完善我國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機制提供參考。
作者:倪娜
摘要:視唱練耳課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是學生在音樂領域進一步深造的臺階和基礎,視唱練耳學習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和修養。針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課程的特點及現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的發展需求。因此,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模式及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從中開辟出視唱練耳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現狀;積極性;聽覺惰性;灌輸式;唱名法
視唱練耳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專業的基礎技術理論課,它將音樂基本理論音樂審美、基本技術技能和視唱練耳教學能力融為一體,是一門示范性、藝術性和技術性均很強的學科。其教學目的重點是為學生學習其他專業知識打下的基礎,同時也提供平臺來發展學生音樂綜合素質。學生們通過學習該課程最終能準確的理解音樂、記憶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
一、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課程現狀
近年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面臨一些困惑。首先,招收的學生都是專業素質和文化素質比較差的,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加上教學大多采用班級授課制且分班并不是按照學生程度來分,這樣給視唱練耳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其次,視唱練耳教學模式老化教學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在課堂教學中只借用鋼琴、黑板。一堂課下來除了聽琴聲,就是隨琴唱,延續舊的套路,學習內容傳統、不夠新穎。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視唱練耳是一門基本的音樂素質訓練課程,它的涵蓋內容廣,要提高對音高和節奏的把握能力,必須是要通過一定課時的訓練,這對于學生良好綜合音樂素質的培養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隨著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視唱練耳課程在教學上出現了一些不足。(一)課程設置安排不科學。現有的視唱練耳課程,都是和樂理課一起的,而且為了給其他課程讓路就把兩次視唱練耳課安排得很近,往往學生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要學習新的內容了。(二)學生積極性不高。視唱練耳的學習,是要求學生不斷推敲、練習、琢磨的過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在模仿中反復練習,給學生以基本的感受,使學生具有音樂聽覺直觀性和機械性強的特點。這種被動性讓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會覺得枯燥無味,導致他們的積極性不高。(三)灌輸式教育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生當作一個容器采用灌輸式教育。教學的過程和目的在于如何將知識灌輸到學生,對于學生到底掌握到多少或是消化多少知識,沒有足夠的重視。學生則在實際視唱中往往并不重視速度、力度記號及表情術語等演奏方面的要求,而是注意節拍、節奏、音準等基本要素,就忽略了對音樂情感的表現。(四)唱名法的確立。練耳教學中,到底選用什么唱名法進行教學成了一個問題。雖然國內外在視唱練耳實踐中會采用很多唱名法,但在我國音樂教學中使用最廣泛、最多的是首調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而二者哪一種更好,則是教學中長期以來的一個爭論。
三、提高視唱練耳教學水平的途徑
(一)合理安排教學時間。視唱練耳課是一門需要書面練習并且用腦去記憶的課程,就要求更合理地安排上課時間和周期。節奏、音高的記憶特點是趨于感性的,是要時間去感知、對比和練習。所以課程時間安排應該每周至少兩、三次,且時間間隔,這才能夠利于學生連續、循環的記憶。(二)培養學生興趣,寓教于樂。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學保持生動有趣,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能夠各抒己見,打開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引導學生主動的去理解音樂的各要素。提高學生的興趣,也避免聽覺惰性的產生。(三)更新教育觀念,采用交流式的教育方法,避免只重視音準的練習。交流式教育是教師和學生平等互動交流。其教育過程并不是簡單的老師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也不僅僅是學生自我潛力開發。而是一個知識再創造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各個方面來訓練學生,不能只注重某些環節,音準的練習固然重要,節奏的練習也不能輕視。有人說,旋律是音樂的靈魂,節奏是音樂的骨架。可見音準和節奏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非常重要。老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去引導學生關注音樂的音高、強弱、節奏節拍等音素。同時讓學生注意樂曲中的表情記號、音樂術語與句法的運用,能夠富有感情的演唱。使用正確的發聲方式,在視唱過程中學會運用內心的聽覺來調整、檢查自己的音準和節奏。(四)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并用。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并無哪一種唱名體系更為科學之分,只有能否科學掌握運用之別。任何一種唱名法的教學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理解一個音樂作品在音的組織中‘調高’縱向關系,‘音高’(旋律線)的橫向關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調性特征”。[1]為此,視唱練耳教學中應依據學生的專業不同以及視唱練耳程度的差別,將兩種唱名法并用,以此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中使學生對于首調和固定唱名法都能科學的掌握,就這樣的基礎上選擇適用于自己的唱名法并加以熟練運用,以此達到視唱練耳教學的最終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需要一種適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首先應該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依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運用各異的訓練方法方式,能夠使學生真正掌握這門重要的音樂基本技能。其次積極運用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激發學生興趣。視唱練耳的學習是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反復琢磨和練習,不能操之過急,積極提高自己學習和聯系的主動性。由于,視唱練耳課是很基礎、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要把課程上好、學好,就需要老師和學們在教學過程中共同配合。
作者:賀葉
【摘要】創新實踐能力是學生求職的重要名片。學前教育專業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存在“專業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訓練相脫節、專業教學重‘教’輕‘保’、保教結合的實踐教學薄弱”等問題。DIPE模式的關鍵是踐行,關注專業頂層理念在教學中的落實,關注頂層理念轉化為學生觀念后在實踐情境中的再現。基于DIPE模式科學制訂實踐教學方案,健全實踐教學體系,拓寬實踐教學領域,提升學生保教綜合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提高畢業生可雇用性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學前教育;DIPE;創新實踐能力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其發展的核心力量是幼兒教師,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合格幼兒教師的搖籃。教育部于2012年頒布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下簡稱《專業標準》),要求幼兒教師應具備“環境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組織與保育,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等實踐能力。[1]這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標準,也為診斷學前教育實踐教學問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供了建議。
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能力培養中的問題
1.專業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訓練之間存在脫節《專業標準》要求,幼兒教師應具備“把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具備把學前教育理論轉化為教育行為的能力,這意味著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應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的融合。但是,當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過于關注理論知識學習,缺少專業能力實訓,或者只是“推沙盤”式的演練,使得專業知識與專業實踐相脫節,學前教育畢業生無法適應幼兒教育,無法解決幼兒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2.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重“教”輕“保”《專業標準》明確要求,幼兒教師能夠“科學照料幼兒日常生活,指導和協助保育員做好班級常規保育和衛生工作;有效保護幼兒,及時處理幼兒的常見事故”,要求幼兒教師具備保教綜合能力。這要求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要重視保教綜合能力的培養。然而,由于課程方案設置過于重視理論課設置、硬件投入欠缺以及教學不重視等原因,高校學前教育教學現狀是重“教”輕“保”,重視教學技能的培養,忽視保育能力的提高。3.基于保教結合的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幼兒園游戲活動、生活活動以及保教活動的基礎是實踐,實踐能力是幼兒教師必備的基礎能力。但是,依據幼兒園教學觀察來看,部分幼兒教師實踐能力難以滿足幼兒游戲活動的需要,表現在:幼兒園游戲活動選材沒有趣味性;游戲活動設計不能針對幼兒水平,缺乏創新;游戲準備不充分,隨意性大;游戲活動組織能力欠缺,應變能力差;有的游戲活動不完整,沒有通過總結評價環節幫助幼兒提升經驗,達不到“玩中學”的效果[2]。實踐技能是幼兒教師的從職之本,也是保教單位看重的求職名片。從以上分析來看,學前教育在專業技能培養方面尚不能滿足幼教事業發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應以《專業標準》為依據,以培養學生保教能力為核心,研發專業技能培養模式,從而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幼兒教師。
二、DIPE模式及其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1.DIPE教學模式簡介DIPE模式是指基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而提出的實踐取向的教學模式,包括“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踐行(Practice)—評價(Evaluation)”四個環節。DIPE模式中的“設計”是指專業建設的頂層設計。專業頂層設計要關注學生的專業實踐素養,在課時、學分等方面突顯實踐教學的地位,專業基礎理論的教學應該置身于實踐教學情境之中。“實施”主要是指把培養方案中的實踐素養要求付諸于教學過程中,通過相關的教學管理制度鼓勵教師有意識地加強培養實踐能力的教學。“踐行”的主角是學生,要求學生除參與培養方案、參與課堂教學之外,應通過見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把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素養應用于幼兒教育實踐中。“評價”強調對學生實踐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構建一個促進學生發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評價體系。2.基于DIPE模式的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1)制定“應用型”取向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專業標準》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是制定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依據。《專業標準》明確指出,幼兒園教師是履行幼兒園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應具備四大基本理念: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這些理念對傳統的“保障孩子不出事、看好孩子就行”的保育觀念提出了挑戰,是提高幼兒教師職業素養的依據。同時,社會和家庭對幼兒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希望幼兒教育能夠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要順應學前教育改革要求,針對幼兒園保教實際,聯合學前教育機構與專業人員,科學設計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目標,促進在校生專業能力訓練,[3]特別是幼兒保教技能的訓練。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要把人才培養規格落腳到應用型方面。(2)規劃實踐價值取向的課程建設課程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要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必須做好課程建設工作。實踐取向的課程建設應關注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或者說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應具體體現在課程建設中。基于DIPE進行實踐取向的課程建設,應弱化課程的理論色彩,增加理論課程的實踐、實驗課時量;調整課程結構,提高實踐環節在課程結構中的比例;加強產學研結合,增加學生教育見習、實習的課時,給予學生接觸孩子、體味孩子情感的機會,就像有學者認為,“不能切實地接觸孩子的內心,就說不上是幼兒教育工作者”[4]。實踐取向的課程建設旨在給予學生接觸幼兒的真實情境,給予學生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機會,從而培養學生幼兒保教綜合能力。(3)設計體現“做中學”理念的實踐教學過程DIPE模式是基于實踐的模式,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為此,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應加強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優化實踐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做中學”、問題解決中學習。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凸顯“做中學”的理念。如我們試行的“項目教學”就是一種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其核心理念是“學生為本”,教師注重蘊含問題的教學情境以及安全自由教學氛圍的營造,項目解決是師生同新生活的際遇、對話與互動過程。[5]相對目標教學的“給予性”特點,項目教學是一種發現性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重要任務是創設真實或模擬真實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這一環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習得能力。(4)優化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學前教育實踐能力的核心是保教能力,保教評價主要是考察保教質量。保教質量評價就是對保教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判斷。必須明確的是,幼兒保教質量與一般社會服務質量是有區別的。保教質量需要考慮家長滿意度,同時還要關注兒童在保教生活中獲得的經驗質量,就像有學者研究認為:“通過觀察帶班老師和兒童之間相互關系的溫馨,豐富程度和兒童在保教機構中所獲得的日常生活經驗是測定保教質量最適合的方法。”[6]所以,能否讓孩子獲得高質量的生活體驗是衡量學前教育學生保教實踐能力的重要標準。
三、基于DIPE模式的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策略
1.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頂層設計(Design)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頂層設計是專業能力培養的指導藍圖,對教學實踐具有指導作用。主要包括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方案的設計、實踐教學大綱的編制、專業能力標準的開發等。(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離不開具有實踐素養的教師隊伍。提升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實踐教學能力,是培養高素質幼兒教師的必然要求。2014年河南省教育廳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教人2014-103號)”,明確要求高職院校要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這為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素質提升提供了政策支持。為此,學院制訂了相關教師管理制度、有效激勵機制與良好服務機制,鼓勵教師參與專業教學實踐;采取“抓好教師培養工作,提高教師業務素質;鼓勵教師下園實踐,增加教師實踐經驗;聘請幼兒園教師來院任教、講學,陶冶教師實踐素養;院園教學環境互換,專業教學接地氣”等措施,增加教師的實踐體驗,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2)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實踐教學比例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也是人才培養評價的依據。在設計培養方案時,應擺脫“大學就是培養理論研究者”的觀念,進而關注學生實踐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提升實踐教學量占專業課教學量的比例。為此,我院對傳統的培養方案做了重大修改,凸顯三個特征:其一是增加實踐性課程的學時,相對減弱某些純理論課程學時。其二是增設專項實踐學期,設置第六學期為專項實踐學期,要求學生到幼兒園進行頂崗實習,全身心體驗幼兒教學,使得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從原來的22%提升到29%。其三是藝術技能類課程“不斷線”。在舊的培養方案中,藝術技能類課程集中在前兩年開設,后兩年學生沒有技能訓練的機會;新培養方案要求藝術技能類課程開設四年,保證藝術技能課程連續四年不斷線,以促進學生彈、唱、跳、畫等技能的穩步發展。
四、構建實踐教學制度體系,保障實踐教學方案的實施(Implement)
1.制定實踐教學目標,指導實踐教學方向實踐教學目標是指學生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在專業信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應達到的水平或標準,是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基礎和方向[7]。其中專業信念指學前教育學生“在對教育工作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信念和理性認識”[8],即形成正確的兒童觀、教師觀、教育觀;專業知識是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主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包括幼兒發展知識、幼兒保育和教育知識以及通識性知識;專業能力是幼兒教師專業知識在幼兒教學實踐中的集中體現,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健康發展。制定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教學目標,可以為教師實踐教學指明工作方向,也可以為學生實踐訓練指明學習方向。2.研制專業實踐能力標準,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本院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模式定位為“一專多能”。“一專”主要是教學技能的培養,“多能”包括彈、唱、舞、讀、寫、畫、形、作、動等能力。為保障學生達到應用型人才要求,我院制訂了每項專業實踐能力的考核標準,成立了專項能力考核小組和考評制度,定期對學生進行專項考核,促使學生達到相關實踐能力要求。3.制定綜合實踐管理制度,加強學生實踐管理綜合實踐管理是實踐教學方案得以落實的保障。傳統的實踐教學管理近似于“放羊”式管理,實踐單位也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實踐效果不甚理想。為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學院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編制了綜合實踐大綱和實踐教學指導書,制定了實踐教學考核辦法;安排專門的實習教師,負責學生綜合實踐工作;和相關實習單位簽訂了綜合實踐指導條例,要求實習單位安排專業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實踐;在綜合實踐考核方面,要求教學單位、實踐單位同時給予評定,以保障綜合實踐教學的質量。
五、創設“教學做”融合情境,指導學生參與實踐(Practice)
教學做融合是理論聯系實踐教學原則的體現,是提高學生實踐素質的重要路徑。為促進學前教育教學的“教、學、做”融合,教學情境創設是關鍵環節。我院在學前教育實訓中心和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加強學前教育實訓中心建設實訓中心是理論與實踐的銜接地,是培養學生掌握學前教育技能的主要陣地,也是培養高素質畢業生的場所。加強學前教育實訓中心規劃與建設是學前教育專業硬件投入的重要方向。在實訓中心建設方面,本院成立實訓中心辦公室,負責實訓中心的規劃與管理;采取“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加強投入,制度上墻”策略,建設和完善了學前教育實訓中心建設,包括藝術類專用教室、美術類專用教室、保育模擬實驗室、蒙氏活動室、微格教室等,為實踐教學訓練提供了教學平臺。2.加強學前教育實踐基地建設課外教育教學實踐是學前教育課堂教學的延伸,具有提高學生知識運用和保教綜合實踐能力的作用,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對課堂教學具有查漏補缺的作用。在實踐基地建設方面,我院采取了“詳實考察、科學規劃、簽約掛牌”的策略。我院多次深入調查和研討,合理規劃教學實踐基地的布局,邀請相關幼兒教育機構參與論證,設計產學研合作教育方案,與相關幼兒園及學前教育機構建立校外實習合作關系,對這些基地簽約掛牌,并制定相關單位的責任和義務,積極推行河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教育類課程“雙導師制”,開展學院專業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的教學交流和科研合作,共同指導學生實踐,確保這些基地成為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平臺。
六、加強實踐能力評價(Evaluation)改革,提高畢業生的可雇用性
實踐能力不是單一學科能力,而是一種跨學科能力,實踐能力是個體在自然和社會中生存與發展所必備的能力[9]。實踐能力評價就是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能力的評價,實踐能力評價改革是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首先,明確實踐能力評價的內容。依據基礎教育課程要求,學生應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10],在評價中我們關注學生實踐中的調查、體驗、教玩具制作、思辨以及與學生交流的能力。其次,正確理解評價的功能。傳統評價是為了區分和甄別學生,現代評價倡導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通過評價診斷學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助其改正問題,促其提高實踐能力。最后,明確評價的主體。傳統評價過于關注系統內部評價,忽略學前教育體系外人士的建議。在評價改革中,除倡導學生自評以及教師評價之外,我們嘗試了應答評價方法,邀請社會相關專家對我們關心的問題、學生的專項能力做出診斷評價,并把他們對畢業生的要求反饋在評價過程中,學生依據這些評價結果調整學習方向,教師根據這些結果修正自己的教學計劃,從而發揮評價合力,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提高畢業生的可雇用性。
作者:李文霞 單位:洛陽理工學院 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
摘要:文化修養是現代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整體體現,對一個人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具有較高水平文化修養的學生可以更好地迎接社會發展的挑戰,而文化修養水平較低的學生則有可能成為社會的犧牲品。據調查,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文化底子薄弱,不利于將來自身的發展,也不利于學前教育的發展。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應該如何加強學生的文化修養,是作者長期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學前教育;文化修養;培養方式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制度的實施,大批外來文化伴隨著全球化的浪潮涌進中國社會。在國際經濟交流、文化碰撞之下,我國抓住發展的機遇,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勇于借鑒國外先進的文化傳統以彌補自身的不足。但是在文化交融的過程中,我國傳統文化也受到國外文化的沖擊,國外的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作為文化糟粕擠進來國民生活之中,這些思想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中國民眾的思想。而且由于我國在教育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度不高,在教學中很少有針對性地對此進行講解,優秀的傳統文化沒有深入其內心,學生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傳統,這就為國外的“快餐文化”侵入學生的觀念提供可乘之機。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文化修養的培養是每一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該承擔的責任。筆者就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文化修養的培養提出見解,期望為廣大學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借鑒。
一、以傳統文化學習為中心,培養學生深厚的人文底蘊
教師向學生傳授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培養學生文化修養的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時蘊含著中華民族上千年的優秀文化內涵。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就業面對的是學前兒童,因此這個專業的學生需要從具有啟蒙意義的教育書籍開始學起,以此培養自己的文化修養。例如我國傳統啟蒙教育第一書———“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是我國古代傳統教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書,其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孝,不知義”歷經千百年的文化發展浪潮仍然發揮獨有的光芒。《百家姓》極具實用性,于古于今都有裨益。《千字文》既是一部優秀的兒童啟蒙讀物,又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讀物雖然已歷時千年,但對于現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已經欠了太久的賬了,因此,從現在開始,從尚未畢業的學生抓起,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積極向學生傳授這些具有啟發意義的傳統文化知識,從基礎學起,規范學生的行為,以此學生在就業之后會向學前兒童傳授此類傳統文化,使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代代相傳。例如很多學生對孝只有一個表面的認識,沒有從更深的層次了解它。《弟子規》以孝開頭,教師在對其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利用小故事《臥冰求鯉》加深學生對孝的理解,從而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需要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入手,用優秀的文化滋養學生的心田,使其道德修養得到提高,為其文化修養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整合資源,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大量閱讀是培養文化修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其愛閱讀、樂閱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圖書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大多是手捧手機,埋頭于網絡小說之中。一些低俗的網絡小說在學生之間廣受歡迎,嚴重影響學生的閱讀質量,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閱讀指明方向,以此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整合現有資源,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教室讀書角、電子圖書等。我們可以向學生發放讀書倡議書,通過召開讀書認知大會或組織學生參加讀書主題活動,向學生說明讀好書、好讀書的重要性,并建議他們在自己的宿舍設立一個圖書柜,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由于學生對書籍的評價不一,這就需要教師向學生推薦一些好書,如《追風箏的人》、《飄》、《活著》等具有啟發意義的圖書,讓學生在閱讀中對社會文化產生共鳴,深化自己的文化內涵,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除了在宿舍開設閱讀角之外,學校這個大環境是一個適合閱讀的場所。我們可以在校園內部、教室內部的宣傳欄上摘抄每天摘抄一些名言警句、古詩詞、精彩習作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閱讀,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三、從興趣入手,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當前對學生文化修養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雖然在傳統文化的某些方面存在缺失,但是他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仍然很有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現學生的文化興趣點,從這個興趣點出發,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激起他們的求學意愿。例如某些學生喜歡傳統音樂,對古箏有濃厚的興趣,這是教師就可以從古箏入手,盡管學生不是音樂專業的,但是老師還是可以找機會讓學生親手撥弄琴弦,在實踐中體會彈指的技巧,這樣會提高他們的興趣,在學生撥弄琴弦的時候,老師還可以向他們講解有關于傳統樂曲的知識,理論加上實踐,可以轉變他們對古典傳統文化的看法,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他們會在課后對此進行調查,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現代中職學生文化修養水平不高,與教育息息相關,如果學生真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熱愛文化,那么他們的文化修養的提高就指日可待。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努力。
作者:何仙玉 單位:湖南省道縣師范學校
摘要:鋼琴教學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其要求學前教育的學生能夠在掌握基本的鋼琴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有效地對幼兒開展鋼琴教育活動,然而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階段的鋼琴教學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鋼琴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現狀的探討和思考,提高鋼琴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思考
學前教育專業中開設的鋼琴課程,其不僅要使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掌握基本的鋼琴知識和技能,提高音樂素養,更要在這一過程中鍛煉學生基本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等綜合素養,其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智能能力的提高、身心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我們探討加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的原因之一。
1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較大地影響了鋼琴教學的有效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教學目標存在偏差
鋼琴課程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其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鋼琴理論知識及演奏的基礎技能,以便于今后有效地開展幼兒教育工作,因而其要求鋼琴教學必須要按照鋼琴教學的內在規律去進行授課。另一方面,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程的對象又不同于專業的鋼琴學生,不能按照鋼琴專業的培養特點去對學前教育的專業學生進行授課,這就使得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要在規范教學和非專業教學中找到平衡,而這又恰恰是當前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存在問題最大的地方,許多教師和學生在鋼琴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以非專業學習為借口,結果最終導致鋼琴教學質量長期不高。
1.2重技能訓練輕素養培養
隨著我國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建設以及教學也正逐步向專業化發展,由此對幼兒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鋼琴課程為例,不僅要培養學生基本的鋼琴知識和技能,更要以此為抓手,提高學生的綜合的音樂素養,重視將鋼琴教學應用到對幼兒的啟蒙和教育中去,而這些也正是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所恰恰缺少的。不少教師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一味重視對學生進行鋼琴知識的灌輸和相關技能的訓練,卻忽視了對學生整體的音樂素養的培養和熏陶,教學目光短視,不利于學生綜合性的職業能力的提高。
1.3教學模式奉行“拿來主義”,缺乏創新
當前我國不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的授課老師大都畢業于鋼琴專業或者相關的音樂專業,這使得他們在進行鋼琴授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將鋼琴專業的教學模式搬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課程中來,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基本情況往往和鋼琴專業學生具有很大差異,這也使得這些鋼琴專業的鋼琴教學模式可能并不適合于學前教育學生,進而造成課堂教學質量下降,學生學習動機缺失。
2加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需要從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有效提高鋼琴教學的課程教學質量。
2.1擺正教學目標,加強鋼琴教學過程中的規范性
加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必須擺正教學目標,從加強鋼琴教學過程中的規范性入手進行,針對當前不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過于松散、無序等問題,應加強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規范性教學,例如加強讀譜、基本的演奏節能等的規范性訓練,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應充分把握好規范性和非專業性之間的關系,避免一味地使學生追求鋼琴的演奏技巧等,要以加強學生對音樂內容、形象的理解為綱,加強練習指導,提高教學效果。
2.2加強和重視對學生整體音樂素養的培養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對于其今后專業能力的提高和發展等各方面來說都具有顯著意義,教師要意識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鋼琴的學習并不是最終目標,而只是一種手段,是其今后進行幼兒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平臺,而綜合性的音樂素養對于其今后的幼兒教育工作來說可能更為重要,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應一味要求學生加強鋼琴課程的技能訓練,而應以此為抓手,培養和熏陶學生的綜合性音樂素養和音樂審美力、感受能力等,為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實現專業成長奠定基礎。
2.3加強教學模式創業
教育對象的不同決定了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在學前教育專業快速專業化的今天,教師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也應努力進行教學研究和反思,創新鋼琴教學模式,為此,教師應在積極沿用鋼琴專業中“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將其和“一對多”這種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在基礎較差和基礎較好的學生中使用一對一,對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對基礎較好的學生予以適當指導;而對于大部分中等水平的學生采用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這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同時也有利于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總之,學前教學專業鋼琴教學要以現有問題為突破口,著力從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面予以提高,有效提高鋼琴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我國學前教育整體師資水平。
作者:林林
摘要:技工學校招生的主要對象是初、高中畢業生,學校以培養專業性實用人才為教學宗旨。就技工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而言,存在較多問題,一方面學生年齡較大,在鋼琴的學習和理解以及手指的協調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且學生基本未接受過樂器教學,缺乏對音樂的正確認識;另一方面,技工院校的教學硬件、教材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就技工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進行了分析,以期提高鋼琴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技工院校;學前教育;鋼琴教學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前教育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技工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受學生、教師、教學硬件等因素的影響,教學問題頻出,嚴重阻礙了技工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良性發展,故而對這些問題及成因進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技工院校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基礎問題鋼琴教學在我國尚未普及,加之技工院校學生年齡普遍偏大,多數學生不具備相應的鋼琴學習基礎,而且多數學生缺乏音樂知識的積累,從而導致接受鋼琴知識困難、學習進度緩慢等問題。2.教學模式問題從實際授課的角度分析,受硬件設施、教學資金、師資力量等因素的影響,技工院校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普遍沿用傳統的大班授課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基礎水平高低不一,且教學內容相對較多,教師無法針對學生不同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僅能用講述式的教學方式傳授鋼琴演奏知識,教學效果差,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3.教學硬件設施問題技工院校學前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而建設完善的鋼琴教學環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技工院校在短時間內很難籌集數額龐大的建設資金,故而鋼琴教學硬件設施存在缺失。4.教學評價問題技工院校更注重鋼琴教學的成果,常以學生最終能否演奏指定曲目作為考核目標。在實際考試過程中,教師也僅對學生演奏的指法、熟練度、正確度進行評價,而忽略了學生對鋼琴演奏的實際掌握情況,不能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進行分層考核。這就導致鋼琴教學流于形式,興趣高的學生能力得不到提升,興趣低的學生得過且過,根本達不到鋼琴教學的目的。
二、技工院校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問題的成因
1.學生基礎問題成因雖然近幾年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學生在義務教學階段的學習壓力仍相對較大,加之學生家長對孩子期望普遍偏高,導致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文化課的學習,類似音樂教學的課程并不能得到學生及家長應有的重視。此外,學習鋼琴的成本相對較大,普通家庭承擔這樣的費用有一定的困難,故而多數技校學生未接受過鋼琴教育,從而導致鋼琴學習基礎較差。2.教學硬件問題成因導致教學硬件問題的原因很多,資金不足是主要原因,但仍有其他原因影響技工院校完善教學硬件設施,例如,鋼琴教學尚未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由于學前教育在技工院校屬于新興學科,其教學內容、教學課時等均未形成統一、規范的模式,這就導致學校僅能依靠經驗摸索鋼琴教學硬件設施建設工作,例如教材的選定等。而這種不確定性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連續性,給學生學習造成困難。3.教學評價問題成因由于技工院校學前教育體系不健全,尚未統一教學內容,故而教師很難在教學過程中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僅能依據實際教學內容制定學生考評體系,即學生學什么考什么,加之鋼琴演奏學習周期性長,教師僅能就指定的幾首曲目對學生進行考評。但這種考評,形式重于實際,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不僅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還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小結
技工院校的學前教育是一門新興學科,仍需要一定的時間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就鋼琴教學本身而言,亦非朝夕間即可提高教學質量。針對技工院校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各技工院校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握時機,加大對學前教學的投入力度,勇于探索且善于總結,通過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不斷完善學前教育的相關內容,不斷吸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其中,從而促進技工院校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劉彥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作為未來幼兒教師,大學校期間對他們的體育技能培養好壞,直接決定了其工作后的從教水平高低。因此,高校必須重視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體育技能培養,在培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生物潛能、心理潛能的過程中提高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大學體育課;學前教育;學生;技能培育
目前,受學前教育專業大多是女生的影響,且多數學生重視專業課程學習,而忽視身體素質提高的現狀,導致多數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處于亞健康狀態。因此,如何結合大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來培養學前教育學生專業的技能,就成為當前從事大學體育教學的教師必須認真思考、認真總結的一個課題。筆者結合多年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大學體育教學的經驗,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以下見解。
一、從思想工作開始,提高學生對體育和對學前體育的正確認識
首先,立足學生身體健康第一的觀念,教育樹立身體健康是干好今后工作的前提保證的思想;通過課堂教學端正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態度,使體育鍛煉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和未來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次,要讓學生多了解一些幼兒體育教學的內容,如基本體操、基本動作和游戲等,要讓她們明白自己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動作,都會成為幼兒的示范動作,所以動作必須做到舒展、優美、規范。
二、根據大學體育課的內容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進行教學
作為未來幼兒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要鍛煉好自己的身體,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外,還應該了解所學動作的要領和一些動作的教學步驟,因此,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根據大學體育課的內容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進行教學。比如,在其他專業短跑教學中,教師一般是按照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沖刺跑四個階段進行教學,著重強調跑的各階段的技能和跑的能力的培養,忽視了跑的正確動作要領和學生跑的正確動作的培養。而作為學前教學專業學生,應該首先掌握跑的正確動作要領和自身正確、規范跑的動作,因為在今后幼兒園跑的游戲教學中,教師是根據跑的正確動作要領來分析、指導幼兒的動作,并根據幼兒的動作選擇一些“游戲”來糾正、強化其動作;其次,教師的動作是幼兒的示范動作,幼兒一般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所以只有教師的動作標準了,孩子們才能更快的掌握動作要領;再如,在身體素質達標測驗內容的立定跳遠的教學中,其他專業體育教學往往只注重跳的結果和跳的能力的練習,而忽視了起跳和落地動作的練習,甚至有些學生的起跳和落地動作是錯誤的。而幼兒雙腳跳的動作重點恰恰是起跳和落地動作。因此,在學前教育學生的體育課上,根據教學內容,除了鍛煉身體、發展學生的能力外,還應該讓學生了解掌握基本動作的動作要領,并強化她們的基本動作,使之能成為“示范動作”,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
三、在大學體育課中要加強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培養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是口令,口令技能是指揮調整隊形的能力;二是做、領操,做、領操技能是教師指導幼兒做基本體操動作的能力;三是游戲組織,游戲組織技能是指設計、實施、評價體育游戲的能力。而這三項技能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所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功。雖說這幾項技能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比較簡單,但要熟練掌握和正確運用確是及費時間的一項工作,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極其細致的教學安排,將這幾項技能由簡到繁、由粗到細安排到體育課的教學中。筆者認為將這幾項技能的教學應安排在每一節體育課的開始準備部分進行教學,這樣既不影響體育課的教學任務,又能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做到事半功倍效果。如新生入校前兩周一般都要進行體育課課堂常規的教學,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師要抓住這個時機,對學生進行口令技能的培養。首先,將口令的分類以及正確運用進行講解;然后,再進行示范和提出要求;最后分組進行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掌握口令的正確“呼法”和實際運用。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在每節課的開始準備部分,都可安排幾個學生進行練習,但教師一定要注意應及時將學生練習情況進行總結;再如,將領、做操技能的教學也可放在每節課的開始準備部分,開始時一般只安排一兩節操,教師要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動作姿勢和掌握基本動作要領為主,根據動作的難易程度選擇不同形式的示范,激發學生對操節教學的正確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準確的動作表象并感受體態美,后期教學中可將重點放到每節操的教學重點、簡化分解和示范的方位上。
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修養
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內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身心素質。作為體育教師,一般都具有以上的基本素質,但要成為既能上好大學體育課,又能在課堂上將學前教育專業體育的內容融入教學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體育教師更應嚴格要求自己,一絲不茍,在課堂上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從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了解、掌握學前體育技能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不僅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和文明形象感染學生,影響學生,還要加強業務能力提升,力爭在課堂講解時能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示范要準確、熟練、輕松、優美;口令要清晰、洪亮、準確;教學組織要嚴密、教法要科學;更要做到在生活上對學生關心、愛護,學習上耐心指導,幫助。
作者:王晉明 單位:蘭州城市學院體育學院
摘要:隨著我國對學前教育工作的不斷重視,使得提高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成為了教育事業的重要工作之一。專業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然而傳統的專業舞蹈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當前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發展趨勢,制約著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因此,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進行探析具有重要意義。該文主要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基于此提出促進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是培養出擁有學前教學知識,有能力擔任托兒所、幼稚園等幼兒機構的專業教學教師。對于這些專業人才教師,舞蹈是他們日常工作的活動之一,學前專業人才可以通過舞蹈教學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等。但是,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忽視了舞蹈教學的重要性,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有利于培養出專業的全面發展的學前教育人才。因此,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質量,對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進行探討改革成為了主要任務。
1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現狀
1.1舞蹈課時不足
舞蹈是八大藝術之一,進行舞蹈學習需要長期的間斷練習和復習,才能提高身體的舞蹈素質,讓身體接收各種專業舞蹈動作。但是,當前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對舞蹈課時的安排不足,每周的舞蹈課時僅僅只有2節課,甚至不開設課程,只要求學生自己學習,那么這樣的課時安排,對于需要勤加練習的專業化舞蹈來說是往往不夠的。舞蹈課時的不足,直接導致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的舞蹈專業能力不足,無法完成今后的所從事的教學工作,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教學質量低下。
1.2舞蹈教材不規范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主要工具,就好比醫生的手術刀、士兵的槍,教材在專業化教學起著關鍵作用。對于教師而言,教材是完成教學活動和教學目標的衡量標準,而對與學生來說,教材是學習的主要依據,沒有教材就無從說起教學質量。但是在當前的學校中嚴重缺乏適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的教材,對于選擇的教材雜亂無章,有選擇專業舞蹈學校的教材的情況,還有選擇高難度的舞蹈教材來作為入門課程的情況,這些選取教材的情況嚴重偏離了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實際目的,不利于學生的舞蹈教學質量。
1.3學生自身條件的限制
舞蹈是通過舞蹈動作進行情感表達的行為藝術,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夠將舞蹈動作做得優美又高超,一定會使觀賞者擁有悅目娛心的感受。然而,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都是剛開始真正的接觸舞蹈,沒有接受過專業性的舞蹈培訓,肢體達不到舞蹈所需的柔韌性、靈活性等基本功;另一方面,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偏大,骨骼發育早已定型,極大地增加了舞蹈動作基本功的難度,還有些學生對舞蹈的概念模糊,舞蹈的情感表達也不到位。
1.4舞蹈課程設置不合理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以心理學和教育學為主要的專業課程,舞蹈課程的教學模式不固定,而且沒有存在專業的舞蹈管理者,這大大地降低了舞蹈教學的質量。很多高校中,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課程安排沒有合理規劃,課程隨意安排,舞蹈課程不固定,有時臨時安排,教師想怎樣安排就怎樣安排,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壓根沒有進行嚴格的課程計劃,這種情況極大地違背了新課程改革指導思想對教學的要求。
1.5舞蹈教師缺乏教學專業性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的專業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但是,現今部分的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里的舞蹈教師并不是專業舞蹈教師,有些是由學校人事編制而來的音樂教師,有些是非專業的業余舞蹈者。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存在這樣的情況,這成為了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一大弊端,雖然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經過了一定時期的舞蹈教學,但是由于是非專業的,使得學生的舞蹈程度較低,無法勝任今后的教學工作。
1.6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達成教學質量要求的明確闡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并沒有基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的主要特點出發,制定關于舞蹈教學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計劃,只是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制定出粗略接觸的舞蹈知識的階段,加上學生對舞蹈接觸時間少,舞蹈基本功差,使得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和能力低下。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過程中,要制定符合實際的舞蹈教學目標。
2學期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對策
2.1建立輕松融洽的教學環境
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比舞蹈技能型更加重要,因為在舞蹈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如果在舞蹈課程中只是一味地對舞蹈技巧的講解,而不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態,這會使得教學失去真正的意義,所以,在舞蹈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持續保持愉悅的心情,用音樂來感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教育學生翩翩起舞,用舞蹈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這極大地提高了學前教育專業舞蹈的教學質量。
2.2德育思想與舞蹈教學相結合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以后是要從事教學事業的人才,學生的德育思想的培養也非常重要,所以在舞蹈教學過程,舞蹈教師不僅僅要對學生的舞蹈技能和知識的教學,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學生的德育思想的正確指導,因為在舞蹈學習中有許多競爭和交流,還有成功和失敗的追逐,所以,舞蹈教師需要教育學生遵守這些規則,要積極面對失敗,以此提高德育思想和舞蹈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2.3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進行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要時刻觀察和分析學生的心理,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舞蹈知識的探索欲望,從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技能。例如: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段優美舞蹈的視頻,讓學生從視頻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從而產生對舞蹈學習的主動性,這樣舞蹈教師在今后進行舞蹈專業知識教學中就會相對輕松了,也能提高舞蹈教學質量。
2.4培養舞蹈教師專業能力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一方面,由于當前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存在舞蹈教師不夠專業,雖然學校通過整編其他學科的教師來擔任舞蹈教師,可以節省學校的人事編制,但是這種情況極不利于學琴教育專業舞蹈的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存在著具有專業性的舞蹈但是缺乏有效的教學方式的教師,那么針對這些情況,高校要積極地培養舞蹈教師的舞蹈專業能力、招聘具有舞蹈專業性的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方式創新培養訓練,從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質量。
2.5明確舞蹈教學目標,提高學生舞蹈素質
由于部分高校缺乏制定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教學目標,使得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重視度不高,教學質量標準不明確,影響舞蹈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必須制定明確的舞蹈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舞蹈素質。比如,在學前教學專業的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階段性的教學目標,因材施教,通過這樣的階段性舞蹈教學,一步一步提高學生的舞蹈素質,達成總體的舞蹈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3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先后制定出了一系列關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教學模式和規定,每個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要樹立正確舞蹈教育觀,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對關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的更新,提高實際舞蹈教學的質量。
作者:牟秀萍 單位:濰坊學院
【摘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從事的是幼兒教師的工作,擔負著幼兒語言表達、想象、參與、合作等方面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重任。中職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當引導學前教育的學生學好語文,培養她們形成扎實的聽、說、讀、寫語文功底,進而培養專業語言素養,使她們具備語文應用能力、綜合職業能力。
【關鍵詞】文化修養;語感能力;訓練口語;寫作興趣
語文是一門語言和文字的學科,是中職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這一學科對于促進和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中語言是人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它是語文學科的基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從事的是幼兒教師的工作,擔負著幼兒語言表達、想象、參與、合作等方面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重任。學前教育的學生學好語文,形成扎實的聽、說、讀、寫語文功底,進而培養專業語言素養,對形成適應新時期幼兒教師應當具備的語文應用能力、綜合職業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當有意識培養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語言知識、文化修養、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素養。
一、勤于閱讀,豐富知識,提高素養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也說:“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的確如此,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跨越時空,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了解世界歷史的變遷,看到各地風俗的迥異,明白人性的善惡……我們中職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形成人格的來源之一,而語文教材的內容是很多學者從古今中外許多優秀文章中經過精挑細選的。宗璞《廢墟的文化》道出了歷史和時代賦予學生的使命:不要忘記民族歷史上的恥辱,每個人都要立志“改造凝固的歷史”;莫言《賣白菜》中“糟糠半年糧”的時代雖已遠去,但還是要告訴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無論境況如何,不能改變做人的基本原則——誠實;曾宏燕《情人節的玫瑰綻開在教室里》可以讓學生了解情人節的由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還可以教育學生明確早戀應持有的正確態度等等。中職語文教材是特別適合中職學生享用的文化大餐,可以給學生全面的營養。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自覺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內容,通過這些語言文字來豐富他們的知識、開拓他們視野、提高他們修養。
二、善于學習,多聽多讀,培養語感
古語說的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生活閱歷不足,自身知識有限,與一些朗誦大師相比較,我們同學的經驗顯然不足。這就有必要指導我們的學生運用現代化技術,多欣賞些美文,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讓她們將接收到的信息經大腦加工,并且結合自己的理解,對聽到的美文進行評價,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在聽讀的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思考,重組語言材料,那么,她們的語感能力會得到不斷提高。例如教學《荷塘月色》這一散文,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PPT課件,借助音頻播放名家朗誦,讓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感受作者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悅之情。此外,結合創作的背景及作者的經歷,讓學生對作品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有更深刻的了解,這樣在欣賞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不知不覺中提高對語言的感知力,這時讓學生來朗讀課文,要做到聲情并茂,并非難事。
三、勇于實踐,訓練口語,全面發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受。”可見,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語言魅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對學前專業學生的語言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口頭語言的培養。教師的口頭語言素養是一種以有聲語言為主,以態勢語言為輔的言語表達方式。特別作為有聲語言,至少要求語音準確、音量適中、語速合理、語調抑揚等,只有掌握這些基本的技巧,教師才有可能在教學中,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既進行知識的傳授,也進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實現真正的教育目標[1]。中職語文課,有不少的口語交際和實踐活動課,這為學生展現自己風采提供了實踐舞臺。在教學口語交際——演講時,要求班級同學進行有特色的自我介紹,因為它是促進雙方認識、溝通交流的基本方式,目的是讓對方記住自己、對自己留下良好印象。可以說“它是人際交往的第一張有聲名片”。例如15學前班的第一堂課,就讓同學們介紹自己。其中唯一的一名男生這樣介紹自己:大家好,我叫林鵬,父母希望我如大鵬展翅,扶搖萬里,我卻希望我們班集體能乘風直上,奮勇騰飛。可能和很多人一樣,大家對我選擇學前教育專業感到奇怪,其實,我之所以會選擇這個專業,就是因為從小我就比較喜歡小孩子,比較善于跟小孩子交流,也想用自己的陽剛之氣影響孩子,培養孩子健全的性格……可以想象,這位同學字正腔圓、抑揚頓挫的演講,不僅訓練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不斷的自我完善。
四、勤于寫作,自我思考,利于成長
《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作性表述的過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作文是各科學習成績、各項課外活動的經驗以及平時思想品德的綜合表現。”可見,寫作是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寫作能力反映了一個人的心理、思想、文化素質和智力結構。教師有必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她們學寫——會寫——愛寫,在寫作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運用語言文字[2]。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當充分合理運用教材,以教材為依托,對學生進行隨文仿寫和隨文練筆訓練。這樣,學生既可以模仿例文,模擬寫作;也可以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自由寫作。在教學《洛陽詩韻》這篇抒情散文時,發現這篇文章的選材極具代表性。作者選擇洛陽的白馬寺、牡丹花、唐三彩、龍門石窟來表現洛陽古、美、絕、奇的特點,也借這些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景物來抒發摯愛和篤誠的崇拜之情。而且文章的結構安排上,思路十分的清晰,先抒寫情感后表述原因。和學生探討交流后,我要求她們結合自己家鄉的特色景物,比如福建最美的梯田、桂峰古民居、銀杏林、閩湖等等,模仿此文寫一篇《尤溪詩韻》。結果這次的作文交的特別齊,寫的也特別生動,可以說是給學生一次展示語言的好機會。總之,作為學前教育班的學生不僅要具有豐富的知識,要會聽、會說,更要會觀察、會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語文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寫作中去,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她們的語言素養,才能在幼教這條路上走的更寬更遠。
作者:池海燕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職業中專學校
摘要:我國學前教育專業近年來在政策的重視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舞蹈作為其專業的課程也得到了相應的重視。但該課程仍處于有待完善的狀態中。本文從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現狀出發,觀察問題、分析社會及歷史原因,指出學前教育專業與舞蹈專業的舞蹈課程的區別,并提出了部分問題的實際解決方法與改革策略。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改革;幼兒;課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重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作為我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里的一門藝術專業課程,舞蹈課也相應得到了重視與發展,但與其他理論性課程相比仍存在課時安排、教學內容分配的不合理性。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改革迫在眉睫。舞蹈是以人體為表現工具,通過有節奏,有組織和經過美化的流動性動作來表達情感的一種表現性的時空藝術,通過獨特而又魅力的動態藝術形象,陶冶了表演者與觀賞者的藝術情操,推動社會“真、善、美”的精神風尚。
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必要性
舞蹈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作為將來會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學生們來說,他們承擔著幼兒的德、智、體、美各方面素質的啟蒙教育的重任。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我們常常會將美育忽略,然而藝術教育對培養幼兒的氣質、自信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的學前教育專業區別于國外大多數學前教育專業的其中一點,就是多開設了藝術教育課程,這是非常合理且符合我國國情的。我們不能說國外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就一定是絕對科學,或者是符合我國的教育體制的。國外的幼兒藝術教育獨立出來,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體系。因此,國外的幼兒教師幾乎不承擔幼兒舞蹈啟蒙教育的重任。
二、學前教育專業與舞蹈專業的舞蹈課程的區別
雖然都是高校舞蹈教育,但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育與舞蹈專業的舞蹈教育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而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育應該以舞蹈素材、舞蹈鑒賞以及基本舞蹈編創能力為主,根據幼兒的身體與心理特點,有效并富有趣味性地開展舞蹈教學。舞蹈專業的教育方向分的非常細致,比如古典舞專業、民族舞專業、舞蹈編導專業等,所開設課程都是根據所學方向來開展的,內容精細且難度大。而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育卻是囊括了幾大舞蹈學分支,雖種類繁雜,但難度較淺。在給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授舞蹈技能時應著重認識到二者的差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課程。
三、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當前存在問題
(一)課時分配太少
課時分配過少的問題存在于學前教育專業所有藝術類課程中,尤其以舞蹈課程為主,每周的課時數只有一節,也就是兩學時。舞蹈課屬于一門技能性課程,因此需要充分的課時完成技能實踐,才能使得教學內容得以灌輸。
(二)教學內容分配不合理性
現在的學前教育舞蹈課程內容十分復雜,導致學生大學舞蹈課程結束后無法清晰區分所學舞種,最后導致“四不像”的現象。我國學前教育舞蹈課程內容目前有:芭蕾基訓、東北秧歌、藏族舞蹈、蒙族舞蹈、傣族舞蹈、膠州秧歌、維吾爾族舞蹈、古典舞身韻以及幼兒舞蹈與幼兒舞蹈編創,這其中還不包括學生基本形體與基本功內容的學習,因為學生基本都是零基礎,前期培養“舞蹈”的意識概念就需要大量的時間。然而這個過程也不可省略,否則將導致學生接下來的內容學習毫無“舞感”可言,像是一具機器。以上是本人長期教學中所發現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以及我國大學體制的限制,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
四、針對當前所存在問題的改革方法
(一)課時量的增加每所高校應在合理的情況下適當為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增加課時量,當前分配學時雖為2學時,一學期36學時,但實際分配在每名學生身上僅每周1學時。因為課程分配按正常行政班級人數,即50人來排的,而舞蹈課因場地及保證教學質量等限制,一堂課最多不能超過25名學生,所以實際上每位給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授課的舞蹈老師都將一個行政班分成了兩組,一樣的教學內容得教兩遍。所以課時的增加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課時的增加可以橫向增加也可以縱向增加。橫向增加是在每學期的課時基礎上增加一倍,即72學時,才能真正保證每位學生每學期36學時的舞蹈課時。縱向增加即在原本4個學期舞蹈課分配的基礎上在增加1到2個學期,保證學生舞蹈課程與大四就業合理銜接,避免因大三一年沒有舞蹈課而對舞蹈技能的生疏。
(二)課程內容的調整,增加編程課的比重。在本人的教學工作中發現,多數學書的舞蹈課結業后仍不能完整的編出一支簡單的少兒舞蹈,甚至有畢業一年的學生聯系我幫忙編創,實際上這是教師教學上的極大悲哀,教師的任務是“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舞蹈課亦是如此。單純的教學生幾個舞蹈組合或者作品并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學會舞蹈編創技法才是核心。有了舞蹈編創技巧自己都能編創出成千上萬個與時俱進并且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幼兒舞蹈作品。因此本人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可增加開設一門舞蹈編創技法課,18課時即可,教師也可以在自己教學內容中自行分配,減少或去掉一些實用度不高且難度太大的舞種,多一些課時分配給少兒舞蹈組合及舞蹈編創技法的教授,一切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密切結合,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綜合素質。
結語
藝術類課程在全國范圍內的幼兒園、中小學校乃至高校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高校舞蹈專業的舞蹈課程已經發展的很完善,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卻仍在摸索階段,希望經過一線教師的教學反思與改革方案,能夠推進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乃至藝術課程的穩步發展。
作者:李麗莎
摘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知識領域,鋼琴是一門必修課,但目前的中職鋼琴課堂教學情況并不理想,來自學生、教師、學習資源等各方面的影響使得教學效率低下。本文從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改革、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四個方面闡述了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教學方法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使得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主要目標。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知識領域,鋼琴是一門必修課,學生必須熟練掌握鋼琴基本演奏技巧、即興伴奏能力、視奏能力、彈唱能力、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識,為走上幼兒教師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自2013年我校被評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以來,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之風在我校盛行,鋼琴教學改革也蔚然成風。在此形式下,鋼琴的教學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結合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因此,筆者根據自己十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鋼琴教學質量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現狀
(一)學生基礎薄弱。我校學生基本是普通中學的初中畢業生,因為湘西州地處偏遠山區,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學生的音樂素養普遍不高,大多數學生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專業的音樂教育,甚至對有些來自農村的學生來說,鋼琴是書本上關于音樂的美好描述,是第一次看到、摸到,更何談基礎和專業技能。學生普遍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音樂感覺都比較欠缺。
(二)學生缺乏自信。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被普通高中“拋棄”的學生,在中學時期他們因為文化成績差、考分低而被逐漸邊緣化,慢慢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甚至“一無是處”。到了中職學校,這種心理也如影隨形。再加上這時候的學生都已經超過了學琴的最佳年齡,骨骼關節都已經定型,彈奏起鋼琴來手型不標準、手指堅硬,身體協調性不好,識譜慢,彈奏有困難等等,各種不適應使得學生的不自信心理加重,讓學生產生畏縮心理,阻礙了鋼琴的學習。
(三)學生積極性不高。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愛這一專業,一些是因為家庭、父母的選擇或者說強迫,一些是為了畢業后能更好地就業,他們并不是帶著對音樂的興趣來學習。所以在因為基礎差、身體不適應等諸多因素造成的挫折和困難面前,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遭受了嚴重打擊,學習態度不積極,對鋼琴不感興趣,甚至破罐子破摔放棄學習。
(四)學生練琴時間短。學前教育專業其實是一門很辛苦的專業,因為學生“琴棋書畫、吹拉彈唱”必須樣樣都會、門門都精。除此之外,學生還有語、數、外等文化基礎科要學習,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這樣的課程設置,使學生課上練習鋼琴的時間很不充足,等到下一周再來練習的時候已經忘得所剩無幾了,這樣很難把握課上所學知識。雖說學生可以自己抓課外時間練習,但學校的實際情況并不允許人手一臺鋼琴,因而學生的練琴時間屈指可數。
二、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計劃。在教學的初始階段,我們要對教育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定位。剛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5~16周歲,從理論上講,他們中絕大多數學生已經錯過了最佳的鋼琴學習啟蒙階段。而且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也不是培養專門的鋼琴演奏人才,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通過兩到三年的在校學習掌握鋼琴基本的演奏技法就可以了。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加大課程優化的力度,盡量減少高難度專業知識的學習。比如,我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是兩年半,在第一學年里,主要先安排學生熟悉簡譜、五線譜、鍵盤等基本樂理知識,再安排學生進行簡單的技能訓練,使學生基本上做到手指獨立、手臂自如,不斷強化雙手和身體的協調性,能彈奏各種節奏型的樂曲;在第二學年,安排學生學習伴奏,重點強化指法設計、原譜移調學習、簡譜旋律視奏、有伴奏意義和弦連接等,加強對伴奏的彈奏與分析;在最后一學期里,在第二學年的基礎上,再自配伴奏中增加移調和自彈自唱的內容,讓學生練習一些幼兒喜愛的兒歌,如《小紅帽》、《洋娃娃與小熊跳舞》等,為學生走上幼兒教師崗位做好準備。
(二)選擇適合中職學生的鋼琴教學內容。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音樂教育,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推動學生人格的不斷完善,同時鋼琴技能又是學生立足工作崗位的基本技能,所以鋼琴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幼兒的心理需要,方能真正有效、實用。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實用性原則。相對于將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鋼琴更多的會運用在伴奏方面,所以在教學中應適當增加伴奏的曲目,并在教學過程中多為學生提供一些伴奏的機會和平臺;二是多樣性原則。在鋼琴課的教學中,教學內容應從練習曲、樂曲、流行鋼琴曲、兒歌彈唱四大板塊著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彈奏技能,三是貼切性原則。大多數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水平不高,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也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三)改革教學方法,注意教學手段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首先,在初學階段采用小組教學為主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小組課、集體課雖然不能像“一對一”的小課那樣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及空間去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具體問題,但它在解決學生初學階段的共性問題時還是具有獨到的優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解決彈奏手型、姿勢、方法和鍵盤的認知、樂理知識、和聲知識與讀譜能力的獲取、聽覺、節奏、音樂創編等方面,它避免了教師的重復勞作;其次,采用互動實踐型課堂教學模式。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應以培養“能彈會教”“邊彈邊唱”的畢業生為目的,把鋼琴教學與幼兒園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下園學習中“學以致用”,并不斷體驗、鞏固、反思與提高,在互動實踐型的教學模式中達到理論與實踐的和諧統一;另外,開展模擬情景實踐教學。為了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幼兒園教學的真實情景,感情教學可以模擬幼兒園音樂課堂的場景,分組進行教學設計,然后由小組選派學生模擬教師進行彈奏,其他學生扮演幼兒做律動,模擬真實的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感情演奏技能,同時提升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
(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充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輔助者和監督者的角色,要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兩到三年的鋼琴學習,不僅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彈奏技巧,而且使他們具備一定的歌曲即興伴奏的能力。在這有限的時間內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練琴習慣和方法,這樣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有效的成績。首先,眼在手前,培養良好的讀譜習慣。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求學生看譜彈奏,練琴和識譜同時進行,這樣學生的識譜能力就在彈奏中不斷地得到的練習和加強,久而久之,他們的視奏能力也在不斷地加強,提高了練琴效率,同時也養成了正確、良好的讀譜習慣;其次,重復練習是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通過練習,應當使學生在接觸樂曲開始就走上一條正確演奏的軌道;第三,分解細部練習,在練習中把音樂分解為細部,一小塊一小塊地練習。練習中對那些經常不得不停、斷的地方也就是難點,不斷地重復練習。同時,還可以進行分手練習、分段練習、分樂句練習、分“點”練習;第四,數拍子、唱旋律練習在初學階段,有些學生的節奏感不好,速度不均勻,這就應當時刻用心數拍。唱旋律可以培養彈奏的歌唱性。把我們內心從音符中感受到的東西,通過手指觸鍵彈出樂音的方式顯現出來。同時,也為以后的自彈自唱做準備、打基礎。
三、結語
鋼琴教學是一門嚴密的科學,又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既遵循著一般科學規律,與一般教學具有共性,同時又遵循著鋼琴教學的特殊規律,具有自身獨立的個性。學前教育鋼琴教師要通過各種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伴奏水平和欣賞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幼兒教師。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任重而道遠,我們一線教師應在這條路上不斷求索。
作者:譚霞林 單位:湖南省吉首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摘要:幼兒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學科,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但是,目前兒童心理學教學存在著內容陳舊、繁雜,教學方法單一、評價體系過于單一等問題。本文從學前兒童心理學課程教學實踐入手,結合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以及贊可夫教學發展理論提出改革的設想和措施,以期促進對學前兒童心理學課程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課程定位;課程整合
“幼兒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理論課。幼兒心理學主要以幼兒為主題展開心理學知識的講解,分析教育現象,解決教育問題,總結教育經驗,心理學的基礎和心理學實踐教育這兩大部分。“幼兒心理學”專業術語多,教材內容概括性強,案例比較抽象,此外,中職學生大多沒有深入接觸過幼兒,單一講授幼兒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對學生而言就如聽天書,空洞乏味。因此,學生對幼兒心理學往往不感興趣且覺得理解困難。
1中職幼兒心理學教學現狀
(1)教學內容部分陳舊、繁雜。當前所使用的幼兒心理學知識體系陳舊,內容僵化,案例過時,理論性太強,教材的層次無外乎就是抽象理論到抽象理論,缺乏有效的銜接,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難以選取有效教學方式。雖經過幾次教學改革,將教學內容進行了通俗化,但是還是有些內容稍顯陳舊,學生難以理解,很少將近幾年的研究成果納入教學內容中,內容編排不緊湊,有些地方過于細化,有些地方過于籠統,純理論太多,應用性內容太少,未形成系統完整的體系。(2)教學方法單一,師生互動少。當前提倡多種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但在課堂中運用最多的還是講授法。課程安排有課內見習活動,但少之又少。信息化教學僅僅只是公開課的展示工具,常規課堂未發揮重要作用。單一的講授法往往導致單一的信息傳送,老師一味地傳送已有知識,學生只能認真地接收知識,課堂是老師的主陣地,老師是主體,學生是接收器,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依據,結果就是由于缺乏師生交流,學生沒有深入理解所學知識,進而導致教師對學情不了解,學生求知欲不強,教學成效不理想。(3)教學中重理論而輕實踐。當前,幼兒心理學的教學內容依然是圍繞教材,以理論講授為主,案例分析為輔,實踐體驗則少之又少。學生雖知曉一些基本概念,但是缺乏實證研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依靠死記硬背記憶相關案例,運用能力欠缺,無法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4)教學考核評價標準單一。教學考核能直觀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實證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教學考核形式單一,大多以理論考試為主,平時作業成績占30%,但仍未充分體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狀況。在這一考核評價機制下,學生往往為考試而學,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無創造性。
2中職教育教學問題的成因
(1)教材本身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現有教材存在以下兩個問題:首先,純理論性,表述抽象。在幼兒心理學中,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概念和原理表述抽象。如在第二章中“幼兒認知的發展”中幼兒思維的概念,還簡單介紹幼兒的社會認知,陳述簡單,理解困難;又比如在表述“幼兒的社會認知”時結構松散,觀點模糊,內容繁多,難以理解;中職生從未接觸過普通心理學課程,很難理解和消化純理論的心理學知識。其次,案例新穎時代感強,但內容繁多。幼兒心理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將心理學與幼兒階段研究相結合,需要打破時空限制,突破傳統模式,豐富教材內容。近幾年,人們不再局限于心理學基本知識,進而涉獵幼兒心理健康、幼兒教育觀、幼兒心理觀等等,雖然這些內容豐富了教學內容,但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2)學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很多學生貪玩好動,難以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另一方面,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喜歡技能類課程和藝術類課程,但是心理學需要運用抽象思維,學生難以理解與接受。最后的結果就是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以應付考試,考試結束后將課本丟在一旁,遑論將心理學知識靈活應用于實踐。(3)教學方式枯燥單一。針對一門實踐性學科,任教老師需要對相應的教學實踐有感性認識,然而,根據調查獲悉,大多數中職學校教師缺乏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從而導致教學過程中片面地傳授書本知識,而很少運用心理學基礎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教學過程枯燥乏味,教學情境毫無吸引力。最終的結果就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
3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策略
(1)角色扮演。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愛玩愛表現,能歌善舞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留意身邊事物,觀察分析幼兒園現狀及家園共育現象,通過小組的表演形式,分析存在的問題。通過這種自編自導自演的方式,學生們很快進入角色,學生的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興趣濃厚。比如:針對家長送禮、教師區別對待這一現象,由學生進行角色扮演,2個家長1個老師2個幼兒,一個家長送禮,另一個家長沒有送禮,但2個幼兒因玩具而打架,老師對送禮家長的孩子沒有責罵,而對未送禮家長的孩子責罵體罰,角色扮演后,同學們就這一現象展開討論,運用所學心理知識進行闡述,課堂氛圍活躍,最后得出結論:老師要公平公正對待每位學生。(2)精心設問。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問顯得格外重要。首先是目標明確,緊緊圍繞教學中心;其次是具有啟發性,提供解決思路;三是由易到難,環環相扣;四是兼顧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問題提得好,方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講“遺傳”這一章節,可以提出以下三個問題:先天失聰的幼兒能否成為歌唱家?先天失明的幼兒能否成為畫家?先天腦癱者能否行動?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能引發學生深思,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開展。(3)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中職課堂的教學需求,只能將圖文并茂、聲文音頻的信息化技術引入課堂。首先,濃縮教材精髓,打破教學時空限制,充實教學內容,隨時將最新、針對性強的教學案例納入教學中。真實新穎的案例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每節課之前,筆者先理清教學思路,結合當前幼兒教育熱點問題,制作精美課件,努力將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其次,采用3D技術,設置動畫模式,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掌握心理學基礎知識。在模擬教室,幫助通過分析幼兒的心理活動,來豐富感性經驗。例如:在講“幼兒游戲”章節時,播放幼兒園過家家、圖書閱覽室、超市等區域活動的過程,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幼兒游戲,什么是幼兒角色游戲,其具有哪些特點,幼兒的表現說明了什么?這樣一來,學生不再覺得這些知識點枯燥乏味,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演示,學生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4)以情育人,升華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情動人,注重情感對學生的感染作用,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的情感體現和深刻感悟,能幫助學生對該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達到師生的情感共鳴,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這就要求教師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自由、活潑、民主的課堂里體驗學習的樂趣。
作者:諶飛宇 單位:益陽師范學校
[摘要]舞蹈是幼兒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加強對學生的舞蹈基礎訓練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舞蹈的學習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通過動作語言表現音樂節奏和音樂的內在情感,因此,通過對舞蹈的教學,不僅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舞蹈素質,同時還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舞蹈視野。文章將從舞蹈的基礎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性出發,提出加強對學前教育的學生進行舞蹈基礎訓練的方式,以期能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打下良好的舞蹈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基礎訓練;重要性;方式
學前教育專業的開設是為了向我國的幼教事業輸送更為優秀的人才,而舞蹈作為能夠幫助幼兒鍛煉自身協調能力和藝術修養的一門重要課程,則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在舞蹈教學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因此,加強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基礎訓練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基礎訓練的概述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的開設是以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為主體的,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幼兒舞蹈教學方面的能力為主要目的所設置的一門課程。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舞蹈的基礎訓練,不僅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舞蹈能力,還能有效陶冶他們的情操拓寬他們的舞蹈視野,為他們在今后的舞蹈教學實踐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舞蹈的教學作為對幼兒進行藝術審美提高的重要課程之一,也是對幼兒進行綜合能力培養的關鍵內容。而作為培養優秀幼兒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對學生的教學是要提高學生在今后幼兒教育工作中的執行能力和應到能力,為了使學生在今后的幼師工作中能夠提高自己的舞蹈教學質量,學前教育專業應當將舞蹈的基礎訓練作為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培養的重點課程,以此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舞蹈教學方面的能力。
二、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基礎訓練的重要性
1.陶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情操舞蹈是藝術的門類之一,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舞蹈的基礎訓練能夠有效鍛煉他們審美情趣的養成,同時也有利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藝術的海洋中陶冶自己的藝術情操,并對自己今后的實踐教學工作提供有力的幫助。針對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活潑好動、強烈的好奇心是他們的特點,使得他們在學習中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因此,舞蹈的教學過程就需要適應幼兒的這一特點。而在學前教育專業針對學生的舞蹈基礎訓練中,就是要通過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動作語言能力,來幫助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動作語言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以此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今后的舞蹈教學中打下良好的基礎。2.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舞蹈素質舞蹈是一項具有綜合性特點的藝術門類,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中針對學生進行學生舞蹈基礎訓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并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條件。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舞蹈的基礎訓練,能夠在幫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高舞蹈基礎技能的基礎上,加強他們的綜合舞蹈素養,使他們能夠通過舞蹈的基礎訓練鍛煉自身各關節和肌肉之間的協調能力,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他們的身體柔軟性和靈活性,使他們能形成更加優美的身姿,并加強他們自身藝術氣質的表現能力,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綜合舞蹈素質。3.拓寬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視野舞蹈的綜合性決定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對其進行相應的基礎訓練時,能夠對音樂、節奏、旋律做出的不同的情感體驗,并以動作語言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利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舞蹈的音樂進行更好的把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針對音樂形式的廣泛性拓寬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視野。同時,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針對音樂的不同形式所采用的多樣化的多學生進行舞蹈基礎訓練的方式,也是對學生舞蹈視野進行拓寬的一種有效方式,而教師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除了對學生的舞蹈視野進行拓寬之外,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不同訓練形式的融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求,進而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有利的幫助。
三、學前教育專業加強舞蹈基礎訓練的方式
1.樹立實用性的教學理念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所進行的舞蹈訓練,是為了滿足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今后實踐工作中對幼兒舞蹈進行教學的要求,因此,對于枯燥的專業化的訓練而言,進行基礎性的舞蹈訓練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具有實用性的意義。教育形式的不斷改革對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而在舞蹈的基礎訓練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當通過不斷地鍛煉來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以此來提高今后實踐工作中的實用性能力。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基礎訓練中,教師要充分樹立實用性的教學理念,以學生今后在工作中的實踐運用為教學的主要目的,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的實踐教學能力。2.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的示范性教學方式示范性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將以動態藝術形式為主的舞蹈藝術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化,講舞蹈動作以視覺傳達的方式傳輸進學生的大腦,讓學生通過大腦對舞蹈動作的分析,對整體的舞蹈動作進行更加清晰而定認知,從而讓學生能清楚的認識舞蹈動作之間的變化以及連貫性,這是一種通過言傳身教進行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對舞蹈有更加直觀的認知。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舞蹈的基礎鍛煉中將舞蹈的動作進行分解和示范,以此來強化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程度,進而加深學生對舞蹈動作的記憶,來提高對學生的訓練效率和訓練質量。在示范性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增加語言我對舞蹈動作的解釋,以語言藝術的魅力來更加細致化的分解舞蹈的動作,從而使學生對舞蹈動作的印象更加深刻。3.加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自身的舞蹈素養教師在對學生的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加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自身的舞蹈素養,對強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基礎訓練有著很大的幫助。在現階段的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基礎訓練中,有部分教師會過于重視對學生進行舞蹈理論知識的培養而忽略的舞蹈技能的實用性,有的教師會過于重視對舞蹈技能實用性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學生舞蹈素養的培養。在實際的舞蹈基礎訓練中,由于學生舞蹈基礎有所不同,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指定舞蹈的基礎訓練內容,既要保證為基礎差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又要保證訓練能對有基礎的學生起到提高作用。
結語
作為幼師預備人選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其職業素養的加強對我國幼教事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而舞蹈教學作為幼教工作中重要的一環,需要幼師自身具備較強的舞蹈教學能力。為此,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舞蹈素養,并以舞蹈的實用性為教學的理念,通過示范性的教學方式來加強對學生的舞蹈基礎訓練。
作者:羅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