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6 03:10: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環境設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綠色植物作為自然環境的代表,其生態效應、視覺感受和人文景觀滲透和影響著人類生活和建筑環境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栽培技術和環境思想的發展使建筑設計中環境要素的地位日漸突出,經歷了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過程。建筑與環境的互動成為21世紀建筑設計思想的新探索和新方向。
關鍵詞:建筑環境 建筑景觀
“環境是指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包括人工干預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質和能量)或作用的總和。”環境問題是一個復合而復雜的問題,環境問題的可變性也就決定了“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
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界“是我們人類即自然界的產物本身賴以生存的基礎”,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續都依賴于自然界所饋贈的給養;同時,自然界也只有被納入到人的生活軌跡中,才能成為人的現實生活要素。人類的建筑活動作為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種創造性勞動,毫無疑問具有明顯的實用功利目的,但同時又必須兼具審美意識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綠色植物系統作為功能最復雜、結構最龐大的生態系統之一,一直同建筑有著最為廣泛的聯系。
一 綠色植物與人類
今天,“生態學”(Ecology)這一用語早已超越了海克爾的用法①,其含義更為廣泛。Ecology以綠色為象征,而綠色又是自然界植物的象征。人類與生俱來的對自然與綠色植物的強烈認同感與親近感及其帶給人類的安定感,使得綠色植物在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營造活動中始終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尤其是在生態環境備受關注的今天,綠色植物更是借助于各種技術手段融入建筑設計和建筑環境,扮演著生態要素的重要角色。
在對綠色植物的喜好和選擇上,各地區存在由不同的地理環境、經濟生活條件、心理素質和歷史文化傳統所造成的地區和民族差異。很顯然,在對植物所代表的自然環境的認同中不能排除人的主觀意識和情感作用,因為美不僅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所引起的“人化自然”的產物②,也是人腦思維活動的結果。同時也正是由于人與植物之間這種超功利情感關系的存在,使得綠色植物從來就是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 綠色景觀與建筑
1 綠色植物的視覺魅力
“建筑僅僅是環境的一個部分,建筑美從整體上說是服從于周圍環境的。”建筑作為穩定的不可移動的具體形象,總是要借助于周圍環境恰當而和諧的布局才能獲得完美的造型表現。綠色植物的季節性變化和易修剪的特點使其在營造建筑外部空間環境中成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1)獨特的地域景觀 建筑的外部空間環境不僅同建筑形象有關,而且同建筑室外綠化景觀密切相關,空間環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藝術門類的重要特征。生長環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觀呈現出巨大的差異,而建筑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結合,不僅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而且造就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景觀。雖然現代資訊共享帶來人們生活方式、審美取向的日漸趨同,使建筑風格的同化現象不可避免,但迥異的建筑室內外綠化景觀卻為城市面貌帶來迥然不同的人文視覺景觀,這種不易消融的特點使其成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滅的印記。
(2)四季更迭的形與影 綠色景觀四季變幻的姿態、顏色、氣味和隨風飄動的秀影使建筑外部空間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其微妙的動態變化使原本凝固的音樂也變得靈動起來,并在各個季節呈現出不同的豐姿和魅力。綠色景觀在空間和時間維度上的變化,不僅為建筑創造了絢麗多變的空間環境,而且架起了人與自然交流的橋梁。其或優雅、或自然、或絢麗的外觀自然而然成為建筑空間的延伸、呼應和限定。
(3)絢麗變幻的色彩 色彩最能引起人們的情感聯想,綠色植物千變萬化的色彩更增添了建筑空間的迷人魅力。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綠、秋季燦爛的金紅、冬季寂靜的冷綠,使建筑造型和空間環境在一年四季變換出生動的表情,帶給人們層出不窮的心理和視覺感受。
2 綠色植物的人文魅力
不同種類的綠色植物因其姿態、生長特性的不同常被人們賦予獨特的個性和品格,從而表達出一定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內涵,以及時代文化背景。縱觀各個時代的建筑文化,都能覓到植物被賦予神圣象征含義的蹤跡,并且它們所具有的含義往往取決于人們在時間和社會變遷中對其的評價,其背后往往隱藏著復雜的因素和個人經歷,其內容復雜地盤繞于個體和人類發展進程之中。
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巧妙互借和融合而顯現出的整體性是中國私家園林的精髓。植物歷來是文人造園表意的主角,在傳統文人逸士的私人園林中,植物的選擇極大地反映了他們的意趣。精心配置的蓊郁花木配以意義精到的楹聯匾額,使人產生無限遐思和美妙想像,為園林增添了非凡的自然魅力和人文魅力。
三 建筑與環境的互動
在人們有意識地改變環境的過程中,人與環境的關系從同一性關系逐漸發展為對象性關系。馬克思認為意識起初只是對周圍可感知的環境的一種意識,是對自身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狹隘聯系的一種意識,當然同時它也是對自然界的一種意識,但在這種初級的人與自然界的意識中,人們同自然的關系僅僅是一種純粹的動物式的服從意識,而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則表現在人與自然界,以及人與人之間狹隘關系的相互制約,以及對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這一現象的意識③。而建筑環境設計思想作為一種意識也必然遵循主觀意識發展的規律,經歷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過程。
1 古代樸素的建筑環境觀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是講究順從自然、依附自然。儒家的入世之境、道家的自然之境、佛教的出世之境三家美學思想的相互揉合,使中國美學思想變得更加豐富和深沉,合流之后的美學思想對中國建筑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春秋時著名思想家老子就提出“道法自然”,已朦朧地意識到人的行為要尊重自然規律。建筑作為社會文化取向的物質形態表達,很明顯地反映出這一點,例如集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私家園林:室外空間中建筑與自然元素的組合極為精妙,形成相互掩映的多變化、多層次的空間效果。這種人與自然關系的獨特性使中國園林具有濃厚的抒情性,含情至深,“深在思郅,妙在情趣”④。在這種樸素的建筑環境觀中,雖然不乏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及對環境的尊重,但這種質樸無華的自然方式是非系統和非理論化的,不是具有明確生態目的自覺行為,而是一種為生產力水平所限、為獲得較好生存條件而進行的潛意識的自發行為。
另外,屋頂花園也并非現代建筑發展的產物,它最早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2000年位于古代幼發拉底河下游地區的亞述古廟塔;當然最為出名的是被視作“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古巴比倫國王的“空中花園”(公元前604~562),它是為帝王的享樂而建的。但其后2500年間大型屋頂綠化一直極為罕見。
2 現代建筑環境設計思想的發展和轉變
建筑是靜態物,它的形式也是靜態的。建筑的靜態造型為動態提供了參照系,建筑內部和其周圍存在的最普遍的“動”,除了人的活動外就是周圍環境景觀四季、晝夜的變化。1863年,美國奧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觀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觀念。《設計結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的作者伊恩·麥克哈格是第一位將生態概念引入建筑設計的建筑師。
綠化是建筑室內外景觀設計最常用和最豐富的設計元素。近年來,植物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綠色植物的生長范圍更加寬廣;屋頂種植和室內種植的發展,使得建筑和綠化的融合更趨全方位和立體化,建筑內部空間的營造也更趨人性和豐富。在對建筑的觀賞和體驗中,要經歷三個過程:建筑室外空間景觀、建筑本身、建筑室內景觀。建筑的室外景觀環境對建筑本身而言是一個相對宏觀的觀察范圍,最先進入人們的感知領域,對建筑整體形象影響最大。建筑室內是人停留時間最長的場所,室內景觀同人最為接近,因此對人們的活動和心理感受影響最大。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豐裕,建筑室內景觀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室內園林的出現不僅是現代社會自然環境衰退、生活壓力增大的產物,而且是人類生活日趨富足進而追求生活質量的結果,同時也是科技發展的結果。綠色是把高度程序化生活中的人同大自然聯系起來的心靈符碼。當然,空間性質、大小,人們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的變化和栽培技術的發展使室內綠色植物布置的特點與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而屋頂栽培中,比較早的例子是藤森照信的“韭菜住宅”(1995年獲第29屆日本藝術大獎)藤森在設計中追求自然與人的“寄生”關系、人工物與自然物之間的微妙平衡點, 而“自然素材”和“手工痕跡”與“綠色”是同等重要的課題:目的是利用自然素材的非均質性、偶然性和變化的微妙性,使建筑生出耐人尋味的品位。如果說“韭菜住宅”僅僅是設計者對打破綠色與建筑關系之間固有關系的一種嘗試,僅僅是以自然素材包裹現代技術的一個開端,那么“蒲公英之家”(藤森照信、內由祥士設計),則將這種包裹發展得更為嚴密和淋漓盡致——綠化不再簡單、安分地僅限于屋頂,蒲公英成為住宅立面的主角,種植在屋頂和墻壁上的蒲公英“從石飾板間探出頭來搖曳著春天”。這種為了尋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所做出的努力和嘗試不僅可以看做綠化與建筑由寄生關系到共生關系的發展,而且這種探索也可以看做是對未來建筑的一種發展方向的預示,暗示著建筑綠化已經走向立體化和生態化。
建筑師還借助于各種技術手段,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來幫助減少建筑廢棄物的排放量,改善建筑局部的微氣候條件,從而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減輕建筑物的環境負荷,以達到建筑生態化的目的。
19世紀80年代,屋頂綠化就在歐洲得到廣泛應用。對上百萬 m2 的綠色屋頂的研究表明,借助于綠色植物對CO的抑制而釋放出更多的O,城市空氣質量將得到改善,所謂的城市“熱島現象”也可以通過大面積植被吸收太陽紫外線而得到緩解。在一些易受洪水影響的地區,綠化屋頂通過其保持雨水的能力可以控制暴雨雨水流量的70%~100%.在日本山口縣最近建成的“未來住宅”中,色彩絢麗的屋頂植物和周圍景觀融為一體,創造了與環境共生的建筑立體景觀。綠化屋頂良好的保水性不僅同該地區雨水豐沛的氣候特點相呼應,有效保證了地域的保水機能,而且其較好的蓄熱性也使空調負荷得以降低,減輕了環境負荷。立體綠化系統,作為建筑有效組成部分,確保了當地的生態系統的延續。另外,皮亞諾為自己設計的工作室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實驗室位于可以俯瞰山谷的陡峭懸崖上,從很多方面來說是其建筑思想的登峰之作。工作室為具有雙層玻璃屋面和玻璃立面的輕鋼結構,遍布室內各個角落的綠色植物被全透明的玻璃圍護,與整個地域景觀水乳交融,使整幢建筑看上去像一座適宜居住的大溫室。建筑內傾瀉著柔和的陽光,植被和交往空間得到有效地組織,它們相互穿插、滲透和融合,創造了一個完全植根于并歸屬于環境的建筑空間。在這里,綠化成為整個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個建筑從內部到外部都被綠化所包裹。對于皮亞諾來說,這個工作室是他一貫秉承的建筑精神的代表之作:“技術不應該破壞自然,而是應該幫助我們生存;空間不應該統治一切,而是應該令所有在里面工作的人感到愉悅。”
建筑與環境設計思想的另一大發展在于,建筑已經成為改造環境的一個契機。建筑師對建筑基地的原生環境日益重視,并將之列入建筑設計的內容之中;有的還將恢復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狀況、綠化環境作為建筑的目的之一。安藤忠雄無疑是這方面的先行者。2000年在大阪灣淡路島東北岸建成了“淡路夢舞臺”,在其規劃中安藤忠雄明確提出“要建設,先種樹”的方針,而縣政府也在委托安藤忠雄的同時成立了綠化專家委員會,探討恢復植被的方法,于是1994年就開始了24萬株苗木的栽種工程。“淡路夢舞臺”的設計從整治建筑環境著手,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治愈山體開采留存的傷痕,恢復和徹底改善山體的生態環境,安藤認為:“環境破壞的結果,不僅在于對自然的直接侵蝕,更在于剝奪了人們心靈中保存的美好的歷史性記憶。時間不可能倒流,因此必須探求一條與自然共生的道路,因此,首先應該在恢復自然意識上著眼改革。”這種建筑設計思想在建筑設計著眼點和目標上的轉變暗示著建筑設計與綠化景觀關系質的跳躍。所有這些都表明建筑綠化已經從原先單純的營造建筑空間氛圍的束縛中掙脫出來,逐漸向建筑中生態要素的角色轉變,并且這種生態性的衡量指標已經開始被量化⑤。
四 結語
“新建筑提供了一個改造環境景觀的機會”,這一新認識使人們對環境與建筑互動性的理解得到進一步深化,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前進了一大步。建筑已經開始從原先被看做是環境的添加物,被動地單方面追求與環境和諧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從適應環境向主動改善建筑環境發展;綠化從建筑外部空間的廣場布置,發展到灰空間和室內園林綠化,甚至發展成為建筑本身的有機組成部分。建筑創作就是將一個新東西介入舊環境,這顯然使得建筑成為一次改造環境的契機,而現代科學技術和栽培手段的發展使得綠化與建筑的融合這一建筑設計思想有了更為廣闊的前景。
每當我早晨路過清華大學新土木館的東側時,經常會看到一個有趣的情景:一片雜草從中,一塊水泥地上立著一段矮墻,上面刻著四個字“青年廣場”。而這段矮墻上擺滿了鳥籠,一群老人聚在旁邊或打太極或聊天,全然不顧“青年廣場”的提示。而一天之中的其它時間,這里則空無一人……?
1 序
作為一個設計者,想必每個人都曾經思考過怎樣更合理、客觀、全面、科學地完成一個設計。一般來說,設計過程的本身是非常復雜的,存在著多方面的相關因素,例如:施工業主(目的、資金力、信用力的綜合判斷),利用者(積極參與、要求、合理性),出資者(依賴要領書、關心度),設計者(價值觀,要求的滿足、目標的達成),專家(交流、行動分析、綜合評價),經營業主(財政能力、管理能力)……等。其中,利用一些數理統計模型進行最合理最優化選擇的方法已經在幾十年前就開始應用了,最常見的方法有線性規劃(Linear programming)和AHP(Analytic Hierachg Process)。前者的優點在于其精度高,但設定的范圍狹,后者的優點在于設定范圍廣,但精度較低。上述的方法,一般都只局限在設計者怎樣去達成設計過程的最終目標上。然而,隨著人們對自己周圍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環境設計的趨勢和方向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以設計者的決策為主導的設計過程已經在消弱,人們更注重利用者的要求和愿望,因為環境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生活、工作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們(或稱利用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也就是說為每位利用者創造一個舒適的空間。正因為如此,環境設計的服務對象就是利用者,設計的全過程都應圍繞著這個主題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以公眾參與為主的環境設計,并很快地波及世界各地,作為擁有13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無論從利用者人數還是國土面積來說,“公眾參與”設計具有其絕對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文將簡要介紹日本在“公眾參與”方面的概況。
2 “公眾參與”的概念和發展過程
“公眾參與”一詞的英文原意為“Work shop”,日本把它譯為“住民參加”,作者在譯成中文時,曾經征求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意見,最終認為還是“公眾參與”最為貼切,故筆者就引用“公眾參與”作為本文標題。
“公眾參與”最初是由美國建筑師Henry Sanoff(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設計學部教授)提出的DESIGN GAMES一詞演變過來的,那是在70年代后期,Henry Sanoff教授花了5年時間,利用DESIGN GAMES的概念和理論,與地區居民一起嘗試共同完成設計過程中的每一階段,并把它寫成書,于1984年出版,同時又先后出版了《Seeing the Environment》、《Method of Architectural Programing》、《Designing wi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等書。日本也在80年代的中期開始這方面的普及工作。其中林泰義先生的規劃技術研究所成績十分顯著,日本建筑學會、城市規劃學會、造園學會、農村規劃學會、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等的論文集上有很多與“公眾參與”有關的文章,而且各地也相應地成立了“公眾參與”的組織和機構,其中世田谷市街創造中心就是其中一個歷史較長的機構,并在機構的所在地: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做了很多這方面的嘗試,在1993年編寫出版《參加設計的工具箱》一書,書中詳細介紹了“公眾參與”的手法和應用實例。最近幾年有關“公眾參與”的書已經非常多了,而且大部分的設計事務所,特別是景觀設計方面的事務所已經在實際設計工作中應用這種方法。日本造園學會也在每年的全國大會上專題研討這方面的研究應用成果。并且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論文和書,其中評價較高的有延藤安弘的《環境創造的讀本──理想中的市街》。書中通過日本國內12個城市及海外2個城市的市民利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和創造生活和工作的空間環境;羽根本play park會編寫的《冒險的游樂場》,書中詳細地介紹、分析了在東京都中心地帶的住宅區中建立戶外游樂空間的經過及地區住民12年間“公眾參與”的全過程。總而言之,“公眾參與”作為設計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已經被廣泛地得到應用。
3 “公眾參與”的過程(以日本的參與方法為例)
(1)準備活動
將參加者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問答測試,通過個人回答和分組討論得出結論,然后進行小組交流。
(2)自我介紹
通過自我介紹可以增進理解,并為下一步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氣氛和環境。
(3)暢談理想中的風景
讓參加者回想童年時代的憧憬和自己理想中的風景,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場景并記錄下來。
(4)新場景的描述
從反映某個景點的20余幅圖片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及最不喜歡的場景,然后對喜歡的場景進行再加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新場景的描述。再選擇一個公園,請參與者對該公園一天24小時的活動提出建議和描述。并進行小組交流。
(5)實地采訪
準備幾臺一次性照相機,貼上調查用標志,請參與者以小組為單位外出進行實地采訪。并進行包括采訪記錄、照片、素描畫等內容的整理工作。
(6)討論
對收集來的資料進行討論,然后歸納出爭論的要點。
(7)問卷及投票調查
根據討論的要點歸納出簡練易懂的問卷,請參與者書面回答,然后再進行投票,請參與者選擇自己認為最佳的答案。
(8)體驗
請參與者在1:2000的規劃地上觀察水路、河流、道路、鐵道的現狀及十幾年前或幾十年前的情況,討論那里變化的原因。到現場體驗觀察,回來后,進行小組交流。
(9)模擬預算分配
首先確定預算總金額,然后讓大家每人按自己最需要的預算項目自行選擇,每人一項。討論無人選擇的項目未被選中的原因。
(10)統計(kj法)
針對某個主題,請參與者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做成卡片,組織者進行整理,最后根據各種類型的卡片歸納出此次環境設計的內容、要點和設計目標。
(11)設計圖面上的體驗
請參與者在預先準備好的圖紙上,根據平面圖上的位置設想具體使用的方式、時間。把圖中不合適的地方標出來,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的具體對策。
(12)設計方案的評價
在介紹設計方案后,請參與者展開討論。把討論意見綜合后做成模型,讓設計者、行政管理者、居民、專家等進行充分討論以尋求一個比較完美的方案。
(13)現場確認
到現場去確認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及尺度感;選擇方案中幾個比較重要的場所,實地說明設計意圖和預期效果,并請大家展開討論。以期得出最終的確認和決策。
4 結束語
上面介紹的是日本在“公眾參與”中比較常見的主要方法。在進行“公眾參與”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每個設計的不同要求,正確選擇不同方法的組合。但是無論怎樣一種組合都離不開“設想”、“選擇”、“綜合”這三個方面。作為環境設計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需要與其它過程一起共同完成一個設計的全過程,也就是說“公眾參與”并不是一個獨立、完整的設計方法,而是設計中的一個過程,可以說比過去任何時期都顯得更加重要的一個過程。
應該說明的是由于國情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地區習慣的不同,在應用時,都需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做一些適當的調整。“公眾參與”的每一個過程都離不開每位參與者的真誠合作。在我國實施時,可能會遇到參與者是否能夠完成全過程的活動,因為一般情況下需要數次聚會討論,而且每次間隔時間不一,完成全過程有時會長達半年左右;同時在進行“公眾參與”的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最大的困難是怎樣從如此大量的情報中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與過去一些傳統的設計手法相比“公眾參與”有它信息量大,目標、服務對象明確等優點,但是也有它需要不斷完善的部分,這也正是我們每位從事本專業的人員為之努力和奮斗的原動力。
易于居住的城市環境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城市本應是方便、舒適、高效、繁榮的,但現實的城市卻常常擁擠、混亂、嘈雜、無序。
聯合國最新研究資料表明,到本世紀末,城市人口占總人口小于80%的國家將寥寥無幾。城市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長,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資源,珍惜城市土地資源。精心塑造城市環境顯得越來越重要,我們絕不能再濫用寶貴的城市土地,給未來留下一堆混凝土垃圾。
舒適、方便、宜人的城市環境并不是單單靠大量植樹、種草、擺上雕塑、設置座椅就能實現的,也不能僅僅用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化率等指標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適度根本上來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間的有效組織。來自于對城市良好人文環境的營造。
源于建筑學的傳統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在錯綜復雜的城市問題面前,似乎顯得“力不從心”。亟需建立新的城市設計理念和原則。從而完善城市的各種功能。營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間,盡享城市生活的舒適和方便。
城市環境設計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方便人的使用。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建筑教育和營造實踐中。這一根本目標常常被忽視或偏離,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設計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遠觀而無法接近,居住區綠地設計花樣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參與其中的少。
不難發現,城市中的某些地段盡管很擁擠。但人們還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總是空空蕩蕩、冷冷清清。這些都表明城市環境設計不能只停留在空間形狀、體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學的層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為特點。掌握人認知和使用空間的規律。現代城市環境設計應以人為本。以滿足使用和功能要求為首要目標,最大限度地滿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創造具有一定空間形態、舒適宜人的城市物質環境。
與地段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相比較,城市環境設計著眼于城市總體環境的質量,強調與開發項目之間的有機聯系和環境的協調性。它涉及城市中所有公共空間,不僅包括街道和廣場等城市公共用地空間,也包括私有用地中向公眾開放的、無需任何費用、可隨時享用的室外和室內空間。城市環境設計的主要對象是人們的戶外活動。如購物、娛樂、商務、運動、交往等。首先考慮人的行為需要。其次考慮形式上的要求,進而進行空間組織與設計。
為人而設計
從某種意義上說,很多城市主要是為汽車而設計的,美國的洛杉磯、達拉斯、亞特蘭大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北京、上海和廣州也是如此。這三座城市道路越修建寬。高架橋越來越多,過馬路越來越難,逛街環境越來越小。除城市規模過大、過于集中等客觀原因外。最主要的還是城市規劃設計的指導思想問題。
北京、上海、廣州的機動車保有量增長很快,適量的道路建設是必需的。但車多了,就需要更多的路,路暢了。又引來更多的車,從而成為一個“怪圈”。雖然城市道路面積增加了幾十倍。但交通堵塞現象仍很普遍。大量的立交橋和高架路、眾多的寬馬路,極大地破壞了城市原有的步行環境和宜人尺度,造成“行路難、過街難”。北京街頭隨處可見眾多過街天橋,可以想見人們每天攀爬的不便。在普通市民看來。以往安寧的生活環境打亂了。老鄰居搬遷了,熟悉的街巷拓寬了,街邊小店和修理鋪不見了。生活反而不如從前方便了。
國外很多大城市幾十年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證明:拆遷民房。拓寬道路并非解決交通問題的良策,反而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首先,要嚴格控制城市發展規模;其次。要積極推動各類公共交通設施的建設。如與地下街系統有機結合的地鐵交通(如日本東京)和地下公共汽車系統(如美國西雅圖):此外,還要改進和加強道路交通系統的管理。如在所有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上設立公共汽車專用車道(如美國波特蘭),從政策上鼓勵各類公共交通的利用。如提高小轎車消費稅、增收汽油稅等。
步行環境的破壞,有些是規劃設計或經營管理造成的。例如。北京東長安街與東單交叉口上的一個地鐵站和橫跨長安街的地下過街通道口,盡管這兩個出入口的距離只有10多米,但其在地下卻沒有任何聯系。這一交叉路口的兩個過街天橋和兩個地下通道之間也是橋不接橋、通道不接通道。如果從交叉口的一端到其對角線另一端,要先上過街天橋過街。然后再下到地下通道過另一條街方可到達。如果在規劃設計或經營管理方面稍加改進,加強過街設施的有機聯系。并在地下過街通道層面就與地鐵等地下其他公共設施相連結的話。就會方便得多了。
又如,很多超高層建筑周邊大都設有面積很大的廣場。但由于“高層風”很大,這類廣場經常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西雅圖Two UnionSquare廣場在設計中,通過對“高層風”的實驗和研究,建立了結合地形的多層下沉式廣場,各層出入口與周邊道路相結合,創造出一個使用方便、環境舒適、陽光明媚的“避風港”,深受市民的喜愛。營造一個方便、宜人的城市環境,必須多替使用者著想,在設計上多下功夫。
行為與建筑環境
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以下值得注意的現象 同處一條繁華商業街上的不同街坊其人流密度會有很大不同。交通堵塞總是發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同是公共開敞空間,有些很受市民歡迎,但有些盡管植了樹、種了草、擺上了雕塑,但還是很少有人光顧。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現象呢7這就涉及到環境是對人的行為影響的環境行為學理論了。研究人的行為與空間的關系,從整體和系統的角度,統籌安排各種功能設施。合理組織公共空間。確定廣場、休憩空間的位置。決定與可獲得的公共空間面積相適宜的周邊建筑的功能類型與面積體量、以及步道空間的寬度等。
建筑環境與人流分布
筆者在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曾參與了東京銀座地區的環境改善規劃研究工作。于1991至1992兩年間對銀座地區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調研。通過對大量錄像資料和數據統計分析與反復驗證,發現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與其周邊的建筑環境要素間的關系。
某一特定地段的機動車分布量與周邊建筑環境要素之間,雖然影響要素略有不同,也有類似的關系,如果僅以人流量而論。從上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對公共空間的需求量影響較大的建筑環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筑的功能、面積、體量分布,如零售商業。飲食設施、辦公商務、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與其周邊的建筑面積體量呈正比。建筑的各種功能類型的影響大小則反映在相關系數上。
(2)街道的空間構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間連結關系、交叉點的分布等。
(3)大容量公共交通站點的分布。如地下鐵、鐵路、公共汽車站點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與該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車站的距離呈反比,即地段距離車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4)主要商業設施的分布。如百貨商場、飲食設施、娛樂設施等。遠于從公共交通車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業設施的總面積。與該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
(5)停車場的位置與容量。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與該地段到停車場的距離呈反比。 建筑環境與行為特征
建筑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表現在很多方面。如人們每天利用普通街道和商業街道的行為特征有很大不同。通過對東京的銀座大街、上野中央街、了,歹橫街三條主要商業街道(兩側多為商店和生活服務設施),以及神田大街、大手町街兩條普通街道(兩側多為住宅和辦公樓)的調查,商業街道24小時人流量分布曲線呈“拋物線”形。而普通街道呈“山”字形。此外。人們在普通街道和商業街道上行走的平均步行速度也有很大差異,普通街道的步行速度平均是商業街道上的l 2一J、3倍。
為什么會出現上述不同的行為特點呢7如果調查一下人們的上下班時間,午間休息時間、商業服務設施的營業時間等。就不難發現。這種差異顯然是街道兩側不同的建筑功能所致。進一步的調查發現,人的步行速度與人流密度有很大關系。從調查統計分析圖表可以看出。人的步行速度與人流密度呈反比,即人流密度越高。人的步行速度越慢。
調查還發現。具有不同吸引力的商店對人的行為也有很大影響。對同位于東京銀座商業街上的金太郎電子玩具店、巖崎眼鏡店、服裝店大和屋三個商店的調查,就很好說明了這一點。金太郎電子玩具店的店面為開放式,商品很吸引人,每天光顧的人流不斷,巖崎眼鏡店的店面設計雖很雅致,但因是封閉式的。墻面又占據了店面寬度的大約一半。經常十分冷清,服裝店大和屋的店面設計和客流量均介于金太郎電子玩具店和巖崎眼鏡店之間。調查表明。很多行人走到金太郎電子玩具店前。常常被店前琳瑯滿目的商品所吸引。很多人便自覺、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并經常有人停下來,觀看放在店門口處的電子玩具商品。更增大了店前的人流密度。結果。金太郎電子玩具店間的平均步行速度只有巖崎眼鏡店前的步行速度的82.5%,服裝店大和屋前的步行速度介于兩者其問。
了解建筑環境和人的行為之間的關系,研究人的行為特點和規律。對良好城市環境的營建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處理“街道擁擠”這類城市通病時。就不會采用拓寬街道這個簡單辦法了。由于“擁擠”實際上是多方面建筑環境因素的結果,如步道空間和周邊建筑設施體量的嚴重失調。沿街零售商業的管理和整治等。逐步學會“對癥下藥”,減少規劃設計上的主觀和盲目性。
廣場使用的影響要素
筆者曾對日本和美國的若干城市繼斷續續進行了長達六年的實地考查和調研,發現影響市民對城市開敞空間或稱廣場的使用的建筑環境影響要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I)周邊建筑設施的類別。調查表明,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城市廣場,周邊大都設有市民喜愛的小吃店、咖啡館、食品店、餐館、店鋪等。與之相反,廣場周邊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墻面的開敞空間,不管面積多大,一般都不受歡迎。
(2)朝向。人們喜歡選擇溫度適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溫度較低時,陽光對空間的生氣和活力具有決定性意義。在南方炎熱地區,盡管公共空間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讓廣場獲得足夠的光,如周邊建筑的高層部分應逐步后退、以保證廣場的天空率;廣場北側的建筑。應盡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較明亮的建筑材料。此外。廣場朝向設置還要考慮風向,特別要注意避開冬季的主導風向。
(3)可坐設施(空間)。與街道這種流動性空間不同,廣場是滯留空間,是城市的“起居室”。因此。座椅、座臺等的設置情況,是人們是否愿意在廣場逗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一個未提供適量可坐設施的廣場一定沒有生機。美國城市學家Williams H.Whyte在紐約長達三年的調查還發現,紐約最受市民歡迎的五個廣場中,兩人以上成組利用的比例高達45%,而在最冷清的五個廣場中,成組利用的比例最高也只有近30%。廣場應是最適于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場所,因此,廣場還要滿足不同規模成組利用的特點,如大小空間的有機組合、座臺的成組布置、可移動座椅的設置等。
(4)樹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響廣場舒適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樹木可給人們提供蔭涼,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廣場上的樹蔭處是人們首選的位置。與可坐設施相結合的樹木和花草,還會在心理上給人們帶來空間圍合感。
水是另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設計元素,如瀑布、水墻、緩流、水池、噴泉等,以水為主題的設施能給空間帶來生氣,讓人感到溫馨。但水不僅僅只供觀賞,重要的是人們可以觸摸。可以盡情享受親水的樂趣。遺憾的是。這一點常常被忽視了。由于衛生和安全等原因很多水景周圍設置欄桿或其他障礙物,把人和水遠遠地隔開,這種設計是違背人的行為需求的。
(5)與主要人流空間的關系。街道是人們的主要流動空間。與街道有著緊密聯系的廣場空間。與城市生活的關系最緊密,人們可以很容易地走出走進,在廣場歇息之余,還可以觀賞往來車輛和行人的活動,符合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
調查表明。處理好街道與廣場之間的關系。能使人的流動變得容易。例如,街角廣場、與街道同在一個層面的廣場等。其空間就越容易被市民利用,越容易成為人們喜歡逗留之處。一般而言,廣場與街道的接觸面越長越好。與街道的高低差越小越好。這一結論同樣適用于下沉式廣場和空中廣場,所不同是。下沉式廣場應與地下街空間。空中廣場應與天橋系統保持最緊密的聯系。保持較高的交通便捷度,規劃設計中要注意強化廣場空間的可達性。
多層面立體化城市空間體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傳統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橫向發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層化、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及多層面道路交通系統等。即“豎向”或“立體化”發展模式。為解決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產生的交通問題及對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法。城市三維多層面空間立體化是城市結構形態發展的大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此外,多層面立體化城市環境設計。是結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態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徑和手段。當論及多層面立體化城市設計時,人們自然會聯想到較熟知的地下空間和空中連廊系統。其實更重要是,這一設計理念十分強調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資源和條件。從三維立體多層面的視角。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同時,強化了所在地區的自然表態特征或稱“地方感”、“場所精神”,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近年來,多層面立體化環境設計的構思和理論還逐步影響到城市廣場、公園、綠地、臨水空間及住宅區公共空間等的規劃設計。
多層面空間立體化設計理念。反映在城市開發建設具體形態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即多層面公交系統、高架步道系統及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等。
多層面道路及公交系統
隨著人口、建筑及各類功能在城市的高度集聚,多層面立體道路網和公共交通系統在很多城市得到普及。這一道路交通組織方式,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為緩解機動交通車輛對城市環境和功能的影響,大力發展客運量大的公共交通系統,已成為很多城市的選擇。由于普通道路層面的常規公共汽車線路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很多城市中心區規劃建設了包括地鐵、高架輕軌電車及地下公共交通專用道系統等多層面公共交通系統網絡。
自1863年倫敦建成第一條地鐵以來。芝加哥、巴黎、柏林、紐約、東京、莫斯科、舊金山、北京、大阪、天津、橫濱、上海等許多城市相繼開始地鐵建設。到2000年。全世界已有近90個城市修建了地下鐵道,紐約、倫敦、巴黎、東京、莫斯科、芝加哥。舊金山等已形成四通八達的地下鐵路網,地鐵在很多城市已成為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中,東京、倫敦、紐約、巴黎和莫斯科地鐵占城市客運總量達52%~7I%。同時,現代地鐵線路和車站設計也有了長足進步。很多規劃設計在有效利用和導入自然光、綠化、自然通風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架輕軌或單軌電車系統成為近年來開發建設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該系統除具備地鐵系統安全、快速、運量大、對地面交通無干擾等優點外。與地鐵建設相比投資較少。施工期較短,但缺點是對城市有一定噪聲污染。處理不當會對城市景觀產生負面影響。日本最近研制并投入運營的高架式單軌電車,在減少噪聲污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地下公共交通專用道一般建在城市最繁華的中心區。鑒于城市中心地段道路擁擠,公共電汽車線路在中心地段通過轉入地下,以保證公共交通的高效運營和良好服務。這種專用道一般埋深很淺,具有投資小、工期短、可被多條線路兼用、有一定靈活性等優點。同時日常維護運營費用也較低,是緩解中心區交通矛盾、改善城市環境的現實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層面公交系統環境設計的重要課題之一。是如何強化各公交系統相互間的有機聯系。便于換乘且安全、舒適。從美國和日本的情況看,車站距離一般為500~800米。各公交系統站點的聯系日益緊密,車站設施向一體化和綜合化方向發展。現代車站已成為與大型服務設施相結合的的多層綜合聯運站。如地面層為公共汽車站、商場等,上層為高架輕軌客站、餐廳等,地下為與地鐵站相連的商業街。車站設施與商業(務)設施融為一體。
高架步道系統
最早的高架步道為過街天橋,它為交通繁忙的街道兩側步行道提供聯系。減少人車間的相互干擾。伴隨建筑高層化和人車交通的不斷增加,很多城市修建了可使街道兩側建筑直接相連的空中過街連廊,在很多中心城市的商業(務)區。還進一步規劃建設了與周邊商業服務設施以及辦公建筑緊密結合的大型高架步道系統。這類高架步道一般是在建筑的二或三層高度,大多為與建筑有機結合的外連廊或獨立的高架步道平臺,與設于二或三層的建筑入口直接相通,以減少人與車的交叉。實現人車分流。緩解沿街步行道的交通負荷。保證步行者的交通安全、便利和舒適。有些甚至在建筑的高層部還修建有多層面空中過街連廊等空中步道系統。以提高建筑上層部分的交通便捷度。空中過街連廊~般還與建筑內的公共走廊有機連接,形成跨街坊的空中步道系統。
從建筑形態上看,高架步行道可分為露天式步道、有頂步道及全天候步道三種形式。其中,露天式步道由于所需投資較少。應用較廣。在上述三種建筑形態中最為普及,全天候步道一般都是在冬季寒冷多雪地區,此外。在人流量較大的地區,如距離車站較近的有頂或全天候步行道上。有些還設置了機械自動步道裝置,便利使用。提高舒適度。
1990年代后期,經濟發達的日本和歐美一些中心城市還出現了建筑之間的多層面多方位的廊道系統。即在建筑問數條橫向廊道之間還設有連廊。橫向廊道與地面間設有豎向電梯連接,組成復雜的、縱橫交錯的高架廊道空間網絡,使建筑間各層面的空間聯系建筑各層面與地面、停車場及公共交通系統的聯系更為方便。有些廊道還進一步發展為空中連接體或稱空中建筑。
高架步道系統環境設計的重要課題之一,是如何處理好街道層面的景觀。很多實例表明,由于高架步道的結構梁柱等建構筑物,街道層面的景觀和舒適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近幾年來,日本和歐美一些城市已開始注意這一問題,從規劃設計等多方面尋求解決方案。如高架廊道與建筑設計融為一體,對過街天橋底面進行造型處理,建筑和高架步道之間部分透空,高架步道邊沿設置造型花壇和垂吊植物等。以減少結構梁柱等的負面影響。均已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地下空間開發
由于城市中心區用地短缺。地價昂貴,對發展空間的需求量大。加之交通狀況不斷惡化,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大都是在城市中心地區。美國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的地下空間的開發。主要是把地下建筑作為節約能源的措施之一。加拿大城市地下街的開發還由于其冬季漫長惡劣的氣候。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形式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開發利用,除機房和倉庫外。很多都是開發為商業之用。如酒吧、冷熱飲點、餐館及零售商店等。另一類是地下街道的開發。
地下街最早出現在1930年代,初期的地下街是由人行過街地道或地鐵人行道擴建而成。日本是世界上擁有地下街最多的國家,全國有地下街近800條,總建筑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大阪是世界擁有地下街最多的城市,地下街每天接待顧客高達350萬人次;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幾個地下商業街已經連成一片。建筑總面積高達8l萬平方米,可謂世界最大的地下街,法國巴黎的萊斯可萊斯地下街總長1500米。共有四層,除商店、酒吧外,還有電影院和博物館。
從總體上講。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規模越來越大,從個體向群體發展。設施功能也日趨齊全和綜合。城市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個體的、分散的地下設施已不能適應城市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必然逐步向群體和綜合的方向發展。但需指出的是。地下街所需投資較大,工期較長。在地質狀況較羞或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更為困難,代價也更大。從日本和美國的情況看。高層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開發利用一般較為經濟,應用也比較廣。地下街的開發大都是結合四通八達的地鐵系統在車站前地區進行。多數修建在道路或廣場的地下,與地鐵車站和大型商業設施直接相連,街道寬度一般在6-15米不等,兩側設置有零售商店、生活服務設施和簡易餐飲設施。
除地下防火、排煙、疏散等問題外。地下空間環境設計的最大課題,是如何克服沒有日照、自然通風和采光等而產生的不舒適感和壓抑感。最近新建的地下街在改善和提高地下空間的環境質量方面,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如巧妙利用地面的開口部分或開設大面積天窗自然采光。有些還與下沉式廣場有機結合。出入口也常與綠地相連,把綠化和自然光引入地下。使地上、地下融為一體。地下街內還常布置有人造山水、色彩鮮艷的雕刻。喜陰的植物花草等,力求使人產生如在室外自然之中的感覺。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有兩層含義:一是在觀念意識層面上,強調敬畏和尊重自然,二是在方法論層面上,主張城市環境設計要結合地形,以現狀為設計前提。一切人類的創造都必須尊重自然。變化起伏較大的地形地貌,對城市各種功能的安排、市政建設、交通組織,特別是對人流交通均帶來一些矛盾或負面影響。多層面立體化環境設計與我們過去“愚公移山”式的城市建設方式恰恰相反,該設計理念強調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這也是我們城市規劃師、設計師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和直面的挑戰。
通過對美國、日本以及加拿大部分城市的調查。發現好的城市環境設計總是與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相結合,能在城市形態方面創造一種邏輯和秩序。使之方便于人、造福于人,并以此有效地解決城市用地不足、公共空問和綠化缺乏、人車交通矛盾等現代城市問題,創造出空間形式豐富的、有著強烈地方特點的城市環境形態。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換言之,城市設計師要研究如何將改造地形的土方量減少至最小限度的前提下,滿足城市功能需要,創造方便舒適的城市環境。
現代城市環境設計在有效利用地形地貌方面的具體手法
利用高低差有效進行人車交通分流
在較為平坦的地段建設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人車分流設施,從經濟角度看。往往會增加建設投資,從舒適角度看,很多人車立交處理都是以增加行人爬上爬下為前提的。令人“望橋興嘆”。巧妙利用高低差或周邊建筑進行人車交通分流,可有效減少土建費用或土方量,從而減少投資。同時,巧妙利用高低差的設計,還可減少行人不必要的往返上下交通。人流和車流路線更加便捷通順。
營建廣場、公園、步道等公共空間
在建筑密集的中心區,盡管廣場、公園、步道等公共空間普遍缺乏。但由于土地昂貴,營建十分困難。但在地形變化較大的城市。通過巧妙利用地形高差,使空間的多層面立體刊用成為可能。如一些城市利用周邊高地勢在高速公路或干線道路上部修建廣場、公園,用斜地修建步道或臺階式廣場等。綜合有效地利用了地形地貌。發揮了富有變化的地形優勢,從而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城市環境美化
具有高差的城市地形也為城市環境美化提供了豎向空間和更多的機會。如利用自然高差的植物墻、層層疊落式花壇、噴水等。使城市美化更加豐富多彩。富有地域性和情趣。
實例分析
東京
談及立體化城市。自然會聯想起美國費城、加拿大多倫多和蒙特利爾的地下街系統,以及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新新那提和英國倫頓的高架天橋系統。但在東京中心區。不單可享用與建筑有機結合的高架步行道系統。而且還可體驗與地鐵系統巧妙組合的四通八達的地下街網絡。此外,除常規地面廣場外,在城市新建的大型商業副都心或原有商業中心的改建中,還規劃設計有空中(屋頂)廣場、臺階狀斜面廣場、下沉式廣場等多種形式的公共開敞空間。這一全方位的多層面立體化城市結構。在東京1100多萬人口的城市生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0年在地鐵上野車站附近建成的第一條地下商業街,是由地下車站的通道擴建而成,以后又在日本橋和銀座等處建設了地下街。較大規模的地下商業街開發建設則多集中在經濟高度發達時期的1950~1970年代。如建于1957年的有近1.6萬平方米的池袋東口地下街、建于1965年的總建筑面積達6.8萬平方米的八重州地下街,以及建于1973年的有近3.8萬平方米的新宿歌舞伎町地下商業街等。據不完全統計,從1950-1990年代末。東京中心區內已建成地下商城20處,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高架步道系統和空中連廊等也已遍布東京的各主要商業中心區。
東京大規模立體再開發多在鐵道、地鐵車站的站前地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土地昂貴。從東京每年公布的城市建成區地價可看出,東京的地價大多以各鐵路、地鐵車站為價峰。離車站越近。土地商業價值越高、市場價格越貴。這一地價特點以及土地利用經濟化原理,站前再開發不得不向多層面立體方向發展。二是功能需要。站前地區是電車、汽車、自行車、行人等各類交通匯集的地區,同時,由于地段商業價值高,各行業設施云集,在這種功能高度集中的地區,站前立體再開發已成為解決道路交通擁擠等各類矛盾、滿足對商業等各種空間需求的有效手段。
明尼阿波利斯
明尼阿波利斯fMinneap0Ijs)是美國中北部的重要商業城市,約36萬人。該市從1960年代起按照中心區改造總體規劃。在中心區建立了一個空中連廊步行系統,該系統貫穿大小街坊共15個,街坊之間通過全天候過街天橋連接,空中連廊兩側為各類商店、銀行、旅館和辦公樓入口。并與地下車庫也直接相連。這一全天候空中連廊天橋系統不僅適合明市冬季漫長、多雪的自然氣候特點。給市民生活帶來舒適和方便。而且提高了街道兩側各種商業服務設施及辦公商務設施的可達性和交通便捷度。在整體上大大提高了中心區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成為恢復中心區活力的要因之一。同時。按照中心區改造總體規劃,明市還對包括主要商業街一尼古萊大街在內的中心區主要街道也進行了綜合改造。如拓寬步道加大面積,重新進行道路鋪裝,精心設計公交站點、路燈、噴泉、花壇、休息座椅、自行車架和垃圾箱等,道路層面的環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全天候空中連廊天橋系統和街道網絡在多個重要節點還通過多層共享大廳有機連為一體。
拿波里
拿波里(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港口城市。也是重要的經濟和商業城市。市政府從1980年開始委托丹下健三設計所在市中心的東部規劃設計了拿波里新都心。以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
拿波里新都心總用地共110公頃。朝向老城中心區方向規劃有三條主要軸線。即從左至右的綠化軸、市政中心軸及文化體育軸。這是一個多層面的立體開發規劃,利用北高南低的地貌,實行全方位的人車分流,道路系統在中心區轉入地下,街道層主要為人行步道系統,機動車道和步行道之間為停車場。為保證地下機動交通路和停車場有充分的自然通風和采光,沿街設有數十個大型采光井,采光井周邊設計有植物和花壇。在大型采光井處還設有樓梯、自動扶梯等,使各層面有機聯系為一整體。
西雅圖中心區
西雅圖是一個美麗的海灣城市,其中心區從南向北沿其西側的Puget sound海灣呈南北長、東西窄的長方形面狀發展,地形地貌較為復雜,中心區東西向的高低差起伏最大,而南北向高差相對較小。中心區東部的第7大街的地勢最高。西側的第l大街和沿海灣的阿拉斯堪大街的地勢最低,整個中心區呈東高西低地形。根據這一地形特點和市民的實際需要,西雅圖在中心區沿東西方向規劃設計了多條由自動扶梯、地下步道、臺階及天橋組成的與地表地貌有機結合的步行系統。每條步道系統均把從第7大街到阿拉斯堪大街的幾個街坊,在東西方向有機地聯為一個整體環境。利用地形特點而實現的這一交通系統,不但創造了一個較為經濟的、與機動車交通基本分離的步行系統。而且強化了各街坊之間的有機聯系、改善了通向海灣的便捷度和交通舒適性。在冬季多雨的西雅圖,這一步行系統更加受到了市民的喜愛,取得良好效果。
多摩新城
15住區位于東京都多摩新城的西部,距都心約40公里。該住區地處丘陵地帶。地勢極不平整。高低差較大,因此,該住區利用這一地形地貌特點,規劃設計了一個在一般居住區難以實現的立體人車分流道路系統。道路線型設計順應自然地勢,并在機動車路和步行道的交叉口處,巧妙利用自然地形高差設計成立體交差。根據地形和道路走向而形成八個集合住宅街坊,建筑布置和設計造型也適應各自的地形、用地大小及形狀特點,形式各異多樣,個性突出,地形利用也十分巧妙。如第2街坊的停車場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1層車庫標高設定在南面道路,北面道路則可直通車庫2層部分,大大提高了車庫的使用效率,在第3、5和8街坊,結合北高南低的地形,巧妙設計有坡地臺階式住宅。并通過低、中和高層住宅的有機配置,創造了層次豐富的、變化多樣的街區景觀。
論文關鍵詞:高層建筑;底部空間;環境設計;設計理念;設計原則;設計方法
論文摘要:高層建筑帶來的環境質量下降問題,使人們對環境設計有了新的要求。陰影、聚風效應、街道情趣的喪失、擁擠的車輛、人行交通、綠地減少、紀念性建筑受到視覺破壞等外部空間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內容。鑒于此,文章對高層建筑底部空間環境設計進行了探討。
一、空間環境設計理念的演變
以生態學的觀點看待城市、建筑、環境已成為當代高層建筑設計的特點,由于高層建筑相對于低、多層建筑對環境的影響更加明顯,高層建筑設計不能夠停留在獨立的自身完善的概念上,高層建筑的開敞空間、景觀、輪廓線、歷史、文化資源都是城市的生態元素。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在設計概念上的差異已不十分明顯,綠化、樹木等自然元素,也不再單純地被列為外部空間的組成,而被廣泛地引入到了建筑的內部空間之中,作為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組成的高層綜合辦公建筑的環境設計,整個設計過程應是圍繞著環境設計而展開的系統工程,作為城市環境中的一個環節,它的開敞空間、公共空間、街道空間、車、人交通空間、體量、造型及動力供給、信息的收發等都是城市的組成部分,設計要從整體環境出發,同時城市環境條件也為高層建筑提供了相應的限制和資源作為自身完善的系統,內部、外部的空間組成本身又應有明確的架構組織關系,使內、外空間組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二、高層建筑底部空間環境設計的原則
(一)整體性
整體性是指城市中各種關系的組合,建筑、交通、開放空間、生態系統、文化傳承等因素互相交織,是一種整合狀態的系統設計。高層建筑底部空間環境設計整體性原則要求以高層建筑底部空間為中介,建筑空間突破自身的封閉狀態,積極介入城市環境系統,變為一種多層次、多要素復合的動態開放系統,其職能要素正突破建筑自身功能體系的范疇而越來越多地接納原本屬于城市的功能,從而使建筑與城市走向一體化。建筑空間中引入城市街道,中庭成為城市交通的集散樞紐,屋面成為城市廣場,使建筑空間真正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使建筑與城市相互聯結、滲透。
(二)開放性
開放性原則要求適應現代化開放城市發展的趨勢,將建筑的底部空間向社會開放,使其“公共化”,或將室內與半室內空間與城市空間結合,作為城市的公共活動空間供公眾享用。這些大小不同、形態豐富、功能多樣的公共空間,既是某幢建筑的,也是屬于城市的,每幢建筑的底部空間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并且與城市道路、人行天橋、街道花園等其它城市空間融為一體,形成連續通暢的城市空間環境,減少了堵塞感,擴大了人們的活動空間和自由度,形成了富有活力與魅力的城市生活場所,并滿足了人們對豐富多樣性城市公共空間的需要。
(三)步行性
高層建筑底部公共空間的城市設計應將步行條件設計置于中心地位,機動交通應圍繞步行交通考慮,通過集約化的交通組織,形成安全、舒適、宜人、連續的步行空間系統,系統由商店、娛樂場所、賓館及居住單元構成,其中將充分設置人們能游憩的開放空間,以緩解現代城市空間的擁擠和嘈雜。在這個步行區域中人們更加親密,公共交往和公共活動較多,從而營造了一個具有情感歸屬和情感認同的現代城市社區。同時,步行的實現可以減少車輛對能源和土地資源的需要,減少污染。
(四)文化性
高層建筑可以說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插入體,每個設計都應是對現有城市文脈的尊重、認同與配合,從而使一個城市的秩序逐漸形成和完善,使居民保持對城市的認同感,從而增加城市的宜人性。對于高層建筑底部公共空間城市文化內涵的體現與傳承不僅體現在建筑風格上,更體現在對傳統街道尺度、居民活動模式與生活習慣的尊重與保持方面。如舊金山的波特曼酒店緊挨著一個保存完好的傳統建筑——奧林匹克浪子俱樂部,波特曼采用現代的設計手法,同時吸收了周圍建筑的一些獨特的品質:如色彩、材料、肌理、尺度和形式等,最終使酒店與特定場所的歷史文脈相協調。
(五)人本性
城市的本質就要為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在現代城市中,街道因為汽車的介入成為交通的機器。鋼鐵和混凝土的發展使超大尺度的建筑物隨處可見,因而,現代城市設計開始關注城市和建筑對人的滿足,人性化設計就是一種從人的需求著手的設計思想。人的需求在實質環境中,主要表現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即通常所說的建筑和城市的使用功能需求。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就是要建筑和城市為人們的居住、生活提供良好物理條件。人的心理需求有:安全、認知、愉悅、多層意義等幾個方面。一個好的建筑的城市空間,應該能同時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高層建筑城市空間人性化設計的意義在于:首先,通過空間比例的設計,消解大體量的建筑主體對人心理的負面影響;其次,利用空間質感和色彩的變化,塑造舒適的、吸引人的空間環境;此外,精心設計庭院、屋頂花園等室外景觀,并合理布置足夠的、舒適和美觀的并與整體空間效果匹配的室外設施。只有在每個細節的設計中都認真的考慮到人的需求,才能真正在鋼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城市中創造出一個宜人的空間環境。
三、高層建筑底部空間環境設計方法
(一)路面設計
路面不僅是高層建筑底部人流最頻繁的活動空間,也是人們視覺上接觸頻率最高的界面,路面不僅能滿足路面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還可以通過特殊的色彩、質感和構形加強路面的可識別性,以劃分不同性質的活動空間,對人流進行引導和疏散,給人以方向感和方位感,從而進一步提高底部空間交通的安全性能。路面的視覺效果使人們產生獨特的激情感受,滿足人們對美感的深層次心理需求,營造溫馨宜人的氣氛,使高層建筑底部空間更具有人性化和情趣,吸引人們駐足進行各種公共活動,從而使底部空間成為人們喜愛的城市高質量生活空間。路面在設計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鋪裝和搭配,注意以下要求:(1)通常以一種占主導地位的材料為主,不同材料只在暗示空間的變化和提示不同區域的使用性質或創造視覺趣味時采用,并保證在鋪裝統一中多樣;(2)鋪地材料的運用應與其他水平界面要素統一協調,在統一中形成對比;(3)當鋪地出現高低變化時,交接材料要變化,給人以明確提示。鋪地與垂直界面上其他要素交接處最好以材料的變化來形成明確的過渡,較粗質的鋪裝材料只在特殊情況下使用。大面積使用的不同材料交接處,也應使用變化的材料以表示交接明確,交接材料要略高級一些。
(二)綠化設計
在現代城市空間環境設計中,綠化的設計越來越重要,綠化的加入使城市空間環境的構成更加豐富。現代城市污染越來越嚴重,空氣中充滿灰塵。通過綠化的合理布局,可以改善城市局部生態,形成宜人的小氣候。例如在底部空間區域的邊界,種植高大的喬木,可以擋風遮塵,過濾空氣中的塵埃,隔絕城市中的噪音。大面積的草坪可以降低地面的輻射熱、調節建筑周圍的小氣候。綠化可以引申出多種空間創造手法,例如分割、圍合、遮掩、過渡等。綠化設計應根據高層建筑與其場地環境的不同狀況選擇不同的綠化形式與空間組合。例如,在城市交通繁忙鬧市區的建筑,應種植高大的樹木來遮聲降噪,減少煙塵污染。對于要求建筑空間與城市空間相互滲透的建筑,可以選擇低矮的灌木種植成“綠墻”氣柔化實墻造成的封閉隔離感。對于用地寬闊的建筑,可在其周圍種植大面積的草坪,點綴一些有特色的建筑小品,形成一個宜人的室外空間。
(三)水體設計
高層建筑底部空間環境中的水體主要設置在公共人流聚集比較多的地方,由于水體具有天然的美感,因此在城市空間環境中,水體的設計與處理十分重要。水不僅僅能帶給人感官上的美感,而且還有許多實際的功能,比如可以調節小氣候,建筑物前的水池可以有效的降低周圍氣溫并且增加空氣濕度。另外噴水池還可以過濾空氣,減少空氣中的灰塵。除了物理上的功能外,在空間意義上,水體還可以用作區域的劃分,可以拓寬空間,將有限的空間距離加大。水體還可以作為景點,成為區域中心,創造富于趣味的空間。在高層建筑底部城市空間中水體的形態有許多,主要包括:(1)靜水。平靜的水面可以把城市空間聯系起來,并且可以反射街景與高層建筑本身,擴大視覺感受,它與環境小品、綠化等相結合,會更加有效果。(2)噴泉。噴泉會使空間更富有動感和中心感,并且可以和燈光、音響相結合,形成音樂噴泉。
(四)室外設施設計
城市空間設計中,適用的設施是設計的重點之一。室外設施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空間是否真正適用。高層建筑底部城市空間設計中為滿足人們的各種活動需要,及一些輔助功能的需要,應合理的布置足夠的座椅、桌凳、路燈、垃圾箱、電話亭、售貨亭、廊、亭、花壇、交通標志和廣告牌等。這些室外設施不僅具有確定的使用功能,而且通過藝術化的處理,能進一步增強城市空間品質。在評價特定區域中公共環境的質量時必須把能否為人們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條件作為最重要的因素來考慮。目前高層建筑底部城市環境,很少有集納人們停歇座談的設施,特別是在商業建筑中,疲勞的人們一般只能靠在墻邊或樹下。可坐的設施不僅是座椅,還可以是水池、花壇、雕塑、臺階的邊緣。
摘要:住宅室內環境設計是主體設計工作的延伸和細化。建筑電氣是實現住宅內環境設計總體構想的重要手段。主要通過照明方案的設計和照明燈具的選擇完善環境設計,通過智能化的布線系統實現功能要求。
關鍵詞:住宅 環境 照明 燈具 布線 設計
一、室內環境設計概述
室內環境設計屬于建筑裝飾的范疇,而建筑裝飾是建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筑學的任務是構想一個帶有可用空間的立體并使其盡量地漂亮和實用。早在十九世紀以前,建筑裝飾是建筑學的代名詞,大多數的建筑師認為,裝飾是建筑藝術與單純房屋設計的主要區別。工業革命及其引發的變革擴展了建筑的內涵,現代建筑設計的概念取代了建筑裝飾,這一情況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現在,人們重新認識到建筑裝飾在建筑的個性化、建筑傳統的繼承以及滿足公眾的社會心理需求等方面的意義。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為建筑裝飾業帶來了一次繁榮,大量的家庭居室和高樓大廈對新穎、美觀、富于個性的裝飾的需求,為其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建筑裝飾設計不是僅僅考慮建筑作為六面體的問題,而是運用多學科知識綜合地進行多層次的空間環境設計,利用平面和空間的構成、透視、錯覺、光影、反射和色彩變化等原理配合物質手段創造出預期的格調和氣氛。它包括各種居住和公共建筑的室內環境設計和室外裝飾設計以及小區建筑環境設計。其中,室內環境設計不只是簡單的裝飾,也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美化,它應該是充分滿足室內空間的性質和用途,并與建筑功能和建筑技術(風格)相適應,通過對空間、造型、細節、色彩、藝術品等進行綜合性整體設計,滿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審美價值。
我國的住宅室內環境設計,自建國以來,實際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早期,經濟發展水平較落后,室內環境設計簡化到最低點。粉刷一下墻壁,掛幾幅年畫,擺幾件必須的家具。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開始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開始騰飛。尤其到了九十年代,建筑作為一個產業蓬勃發展,房地產業不斷升溫,與之相適應的室內環境設計受到重視。但一開始在一種浮躁急切的心理驅使下,室內環境設計呈現一種浮夸的風氣,各種新型材料和高檔物品不問主題,甚至忽視功能地拼命堆砌。經過一段時期以后,人們開始冷靜下來,加上參考國外的一些優秀的設計案例,室內環境設計開始進入穩步發展時期。
二、建筑電氣與住宅室內環境設計
正如主體的建筑設計需要結構、設備和電氣等專業的配合,在裝飾設計中總的裝飾效果是一個總的構想,由結構專業完成了硬件設施,搭起了架子,設備和電氣專業負責完成軟件設施,賦予這些鋼筋混凝土以人情味,讓他們有了溫暖,能夠呼吸,由硬幫幫的東西而軟化活化。建筑電氣的任務是以現代電工學和電子學為理論和技術基礎,人為地創造和改善并合理保持建筑物內外的電、光、熱、聲的環境。建筑裝飾中的建筑電氣是建筑電氣在建筑裝飾中的延伸。在室外裝飾裝潢中建筑電氣主要是完成立面照明、廣告照明、環境及道路照明等,而在室內環境設計中,建筑電氣的功能應用就復雜的多了。
在住宅室內環境設計中,為了配合總體設計思想,突出裝飾主題和理念,建筑電氣專業對所采用的照明方案(包括照度、電光源、配光方式等)的準確選擇和照明器具的合理應用,能有效地加強裝飾效果,渲染空間的環境氣氛;同時,隨著各種裝飾材料的不斷更新以及新型材料的不斷涌現,一大批具有裝飾表現力的開關,各種用途的終端插座以及其它暴露于室內的電氣附件也朝著美觀、安全、安裝維修方便和多功能的方向發展,既能滿足其在電氣系統內的功能要求,又能在室內起到一定的點綴作用。另除了上述強電項目,隨著人們對建筑現代化的要求不斷提高,包括通訊、有線廣播、有線電視、防盜保安以及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在內的弱電,還有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更增強了整個設計方案的適用性、安全性、現代性和可拓展性,符合了以人為本的宗旨。
三、照明方案和照明器具
3.1 照明設計的步驟:
(1)針對各種功能照明場所的視覺工作要求以及室內環境情況確定設計照度,使得在該室內進行的各項工作和活動能夠舒適自如地進行,并且能夠持久而無不舒適感。同時,應注意各房間亮度的平衡。對于較小房間可采用均勻照度,而對于較大房間如果只在中間設一個頂燈,就會使人感到房間變小,如果在墻上增加適量壁燈,就可以消除這種感覺。
(2)根據室內裝飾的色彩對配光和光色的要求選擇電光源和燈具。如果室內裝飾色調以紅、黃等暖色調為主,則應選擇色溫較低的光源(如白熾燈),配合一定形式的花燈,產生迷離的散射光線,增加溫暖華麗的氣氛。在確定光色和照射強度時,還應能夠正確顯示織物材料表面、壁畫、掛畫、室內色彩和地毯圖案等,這里除了要注意電光源的顯色性,必要時設置一些射燈,對一些點景物件進行提醒照明。
(3)選擇照明方式和布置燈具的方案,使室內照明場所形成理想的光照環境。光的照射要利于表現室內結構的輪廓、空間、層次以及室內家具的主體形象。首先確定一種作為普通照明的方案,取得一定的照度,能夠滿足一定的活動要求;然后針對局部不同的功能要求,選擇各種照度和光色以及燈具形式的局部照明。
(4)按照最后確定的總體布燈方案,驗算室內的照度值,必要時也可在安裝完畢后,進行實地測量。這一步容易被忽視。要想達到良好的照明設計效果,此舉不可不為。
(5)確定照明控制方案和配電系統。設置各種電氣插座,并留有一定的富裕度。對于插座的設置,近年來隨著各種家用電器層出不窮,對電的需求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有關規定指出在室內的任何地方距墻壁插座的距離不超過1.5m,這是根據家用電器的附帶電源線一般為1.5m左右長而定的。
(6)計算各支線和支干線的計算電流。選定導線型號和截面,穿線保護管的材質和管徑。必要時進行電壓損失校核。有些裝修人員認為照明電路的電流不大,對其配線也不夠重視,尤其是那些“馬路上的游擊隊”,選用RVB軟線照明配電線,它在機械性能和允許電流方面都存在缺陷,使用一段時間以后,加上老化因素,勢必造成隱患。
(7)選擇開關、保護電器和計量裝置的規格和型號。
(8)繪制照明施工圖。如果在施工中有所變更,應及時落實在圖上,以便最后裝修完畢繪制電氣竣工圖。便于以后使用功能再次改變時參考。
3.2 不同功能房間照度的設計要點
(1)客廳,又名起居室。看起來這兩個名字并不相近,也不等同。實際上這兩個房間也不是一回事。顧名思義,客廳是接待客人的地方,而起居室則是家里人娛樂交流的地方,只不過在我們這里,尤其是目前大部分住宅設計中一般把這兩種功能合二為一了。自建國以來,城鎮住宅的客廳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這里就不再多說了。根據現代人的居家理念,并不熱衷于在家中應酬,而是希望家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港灣,讓家人在喧鬧的城市中,擁有一個安靜的空間。所以,客廳(實際應該側重于起居室)作為人們在家時逗留時間最長的場所。在進行照明設計和其它專業設計時不容忽視。客廳的功能較一般房間復雜,活動的內容也豐富。對于照明設計也要求有靈活、變化的余地。在人多時,可采用全面照明和均散光;聽音樂時,可采用低照度的間接光;看電視時,座位后面宜有一些微弱的照明;讀書時,可在右后上方設光源,能夠避免紙面反光影響閱讀;寫字臺上的光線最好從左前上方照射(約30~40cm高),再保證一定照度的同時避免手和筆的陰影遮住寫字部位的光線。室內如有掛畫、盆景、雕塑等可用投射燈加以照明,加強裝飾氣氛;書櫥和擺飾可采用擺設的日光燈管或有軌投射燈;有一些高貴的收藏品,如用半透明的光面板做襯景,里面設燈,會取得特殊的效果。在電氣功能設置的合理性方面,客廳的照明開關應采用雙控或多控調光開關,一處在玄關處以便進出時方便開關,另一處在沙發附近,可以隨時調節燈光。客廳必須安裝應急燈,以備突然停電或發生電氣故障時使用,如果配合視聽設置的控制,音頻、視頻、電話等有關電子連接線,都預埋在沙發附近,將DVD、電腦鍵盤等必須用手操作的設備也置于附近(如茶幾下)。這樣就可以坐在沙發上換碟,炒股或接受遠程教育,可謂方便之極。
(2)餐廳,餐廳照明應能夠起到刺激人的食欲的作用,在空間比較大、人比較多時設計照度高一些會增加熱烈氣氛;如果空間小、人又少設計照度應低一些,營造一種幽雅、親切的氣氛;以我國目前的生活發展水平,單獨設計餐廳尚未普及。國外的餐廳設計為了追求安靜,常使燈光暗些;而我國在烹飪藝術方面,講究色香味俱全,因此,要求燈光稍亮些。一般常用向下投射的吊燈,光源照射的角度,最好不超過餐桌的范圍,防止光線直射眼睛。比如使用嵌頂燈或控罩燈。還應注意設置一定的壁燈,避免在墻上出現人的陰影。
(3)廚房,一般較小,煙霧水氣較多,應選用易清洗、耐腐蝕的燈具。除在天花板或墻上設置普通照明外,在切菜配菜部位可設置輔助照明,一般選用長條管燈設在邊框的較暗處,光線柔和而明亮,利于操作。
(4)臥室,臥室照明也要求有較大的彈性,尤其是在目前一部分臥室兼作書房的情況下,更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局部照明。睡眠時室內光線要低柔,可以選用床邊腳燈;穿衣時,要求勻質光,光源要從衣鏡和人的前方上部照射,避免產生逆光;化妝時,燈光要均勻照射,不要從正前方照射臉部,最好兩側也有輔助燈光。防止化裝不均勻。如果擺設書柜,應有書柜照明和短時閱讀照明。對于兒童臥室,主要應注意用電安全問題,電源插座不要設在小孩能摸著的地方以免觸電危險,較大的孩子的書桌上,可以增設一個照明點。睡眠燈光要較成人亮些,以免孩子睡覺時怕黑或晚上起床時摸黑。
(5)衛生間,衛生間的照明應能顯示環境的衛生和潔凈。一般對照度要求不高,只要能看見東西就行了。常在屋頂設置乳白罩防潮吸頂燈,在洗臉架上放一個長方形條燈。如有化妝功能,可增設兩個側燈。另在衛生間外門一側設一腳燈,便于在夜間上廁所使用。
(6)門廳、走廊和陽臺,門廳一般設置低照度的燈光,可以采用吸頂燈、筒燈或壁燈;走廊的穿衣鏡和衣帽掛附近宜設置能調節亮度的燈具。陽臺是室內和室外的結合部,是家居生活接近大自然的場所。在夜間燈光又是營造氣氛的高手,很多家庭的陽臺裝一盞吸頂燈了事。其實陽臺可以安裝吊燈、地燈、草坪燈、壁燈,甚至可以用活動的舊式煤油燈或蠟燭臺,只要注意燈的防水功能就可以了。
3.3 照明燈具的類型和選擇
燈具是電光源,燈罩及其附件的總稱。照明燈具的選擇,應適合空間的體量和形狀,并能符合空間的用途和性格。大的空間以用大燈具,小空間宜用小燈具,住宅照明以選用小功率燈具為主。燈具造型應與環境相協調,同時注意體現民族風格和地方特點以及個人愛好,體現照明設計的表現力。
(1) 花吊燈,是一種典型的裝飾燈具,它不以高照度和低眩光為目的,有時甚至要刻意產生一些閃爍的眩光,以形成奇麗多姿的效果。花吊燈的樣式繁多,外形生動,具有閃爍感,安裝暖色調電光源時,能在室內形成一個(或多個)溫暖明亮的視覺中心。然而吊燈對空間的層高有一定的要求,若層高較低,則不適用。有一種吸頂式的花燈,能在層高不夠時使用,也能有相似的效果。但卻與吊頂燈的那種輝宏壯麗的場景有所損折。
(2) 壁燈,也是一種最常用的裝飾燈具。根據不同要求有直接照射、間接照射、向下照射和勻散照射等多種形式。使用壁燈往往也是作為層高偏低(或過高),不適合用吸頂燈時的一種選擇。尤其在住宅室內環境設計中,選擇一些工藝形式新穎的壁燈能充分體現主人的修養和興趣愛好所在。壁燈安裝高度一般在視線高度的范圍內。如果超過1.8米只起到頂棚照射的延長作用。而失去對居室功能的其它作用。在比較窄的走道或其它平面尺寸相對較小的空間應慎用或不用。另注意如裝在涂料的墻上會因長時間照射和電熱的原因而脫色。
(3) 嵌頂燈,泛指裝在天花板內部燈口與天花板持平的隱裝式燈具。一般用于有吊頂的情況,其優點是天花板面整齊,節省層高,但是燈具散熱性能不好,發光效率不高的缺點,一般不宜作為主光源,而作為主光源燈具的陪襯和點綴。針對目前住宅建筑層高偏低,大面積吊頂本就不合時宜,因此該嵌頂燈(如筒燈),也只在局部裝飾性吊頂時使用。
(4) 吸頂燈。顧名思義是指直接吸附在天花板上,包括各種單體的吸頂燈和一些吸頂式簡易花燈,都是在住宅室內環境設計中常用來作為各功能房間主照明的燈具。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如果在客廳等較大房間采用吸頂式簡易花燈,在燈頭較多時,宜采用分組控制的方式點亮,以利于節能節支。
(5) 移動燈具,指根據需要可以自由移動的燈具。最典型的就是各種臺燈,還有放在地板上的落地式柱燈、桿燈和座燈。后者本以庭院中常見,如果室內面積較寬裕,結合一些雕塑造型,裝飾效果明顯。臺燈則主要是作書桌上和床頭的局部照明。
(6) 巢燈。就是“反光巢燈”,亦稱之為結構式照明裝置。是固定在天花板或墻壁上的線型面型的照明,一般都選用日光燈管的形式。通常有頂棚式、檐板式、窗簾遮蔽式和風光墻等多種做法。其中頂棚式為間接照明,檐板式為直接照明,其它為半間接均散光,這種照明方式裝飾性較強,但不利于節能,一般作為背景照明。
3.4 照明設計的其它幾個問題
(1) 照明控制。照明燈具的控制從一次控制動作所控制的燈具數量規模上分,可以分為單燈或數燈控制,和支路整體甚至幾個回路同時控制兩種情況,后者一般在較大空間室內或室外使用。借助接觸器實行遠程控制。如果從同一燈具(或一批燈具)控制位置的情況劃分,又分為單控、雙控和多控三種。分別采用單極開關、雙控開關和多控開關。這在家庭室內環境設計中經常用到,尤其是對于走廊、門廳衛生間、樓梯間和其它需要多控點控制的照明燈具可以在戶門入口處、客廳沙發附近、臥室床頭附近設置集中控制板面對相關燈具實現多點控制。既利于節能,又給使用者帶來方便。當有人叫門時,主人可以在床上預先點亮門廳和樓梯間的燈,當主人想去廁所時,也可以在床上預先點亮門廳和廁所的燈,主人可以在進入臥室前先點亮臥室的燈,也可以在躺到床上后關掉(或打開)臥室的燈。有些燈具還配備了遙控器或采取定時開關。開燈后在預定時間內自動關燈。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只是燈具的費用有所增加。
(2)電光源。在住宅室內照明設計中,較為常見的有熒光燈和白熾燈。熒光燈適用于室內照度要求高,平均用燈時間長的場所,不宜用于頻繁開關的地方。白熾燈雖然工作效率低,但它具有顯色效果好,暖色成分高,容易進行調光控制,尤其是它的暖光色,與家庭的氣氛最是融洽,更是與傳統木家具的暖色調相得益彰。因此,白熾燈在住宅室內照明設計中,經常用在門廳、會客廳以創造良好的居家氣氛。用在廚房、餐廳可以使食物色澤鮮艷,用于起居室,以便于調光,構成典雅、幽靜、親密和和諧的氛圍。
(3)照明的穩定性。照明的不穩定性主要是由光源光通量的變化導致環境亮度發生變化所致。環境亮度發生變化時,人眼被迫跟隨適應。如果這種跟隨適應的次數增多,會使人眼感到疲勞,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視力下降。而光源光通量的變化,多由電壓波動引起。在照明供電回路中不應包含較大容量的電動機和其它用電設備(如電焊機),另外就是由交流電源供電的氣體放電燈(如熒光燈)所產生的頻閃效應,會使人產生錯覺甚至引發事故。應該采取分相或移相法供電,加以避免。
四、智能家居布線系統
4.1 系統概述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與通訊和信息的關系日益緊密。電話、計算機、家庭保安、家庭影院等相繼進入家庭。在住宅室內環境設計中,無疑應滿足這些功能需要。于是在小康住宅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智能化的要求。智能住宅主要體現在通訊自動化、家庭辦公自動化、物業管理自動化和社區服務自動化;為人們提供舒適、安全、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間,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換,提供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生活,提供包括兒童教育、成人教育在內的多層次家庭和業務教育,提供家庭保健等服務。
通訊自動化包括可連通公眾電話網、公用分組交換數據網、公用數字數據網、公用計算機互連網來完成語言、數據和圖像的信息傳輸。家庭辦公自動化包括室內及社區內Internet接口、共享辦公系統,信息處理、文件處理和圖像處理。住戶可在家里進行電子通信聯絡、傳遞電子郵件、實現智能電話、智能傳真和交互式會議等。物業管理自動化包括室內及社區內安防監控報警、火災報警、可燃氣體泄漏報警、三表(水表、煤氣表、電表)自動采集與傳輸、停車場自動管理、夜間巡更系統和出入口管理系統。安全是家居生活中首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對于火災的發生、可燃氣體泄漏,如能盡早檢測及報警,可防止或減少人們經濟和生命財產的損失。社區服務自動化包括網上購物、股票交易、遠程醫療診斷、家庭教育、市民求助信息、網上休閑娛樂、視頻點播VOD等。
綜上所述,智能住宅不僅應有安全、便利、舒適、節能和娛樂性等特點,還應具有集成的音頻/視頻、計算功能、通訊功能、自動化及安全防范等。并通過各種獨立而先進的自動化電子設備,把這些繁雜的功能集成到人們日常的家居環境之中,再由一個家庭網絡連接起來,該家庭網絡的基礎是家居布線系統。
該布線系統采用ANSI/TIA/EIA 570-A家居電訊布線的標準(Residential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主要用于規劃新建筑、更新增加設備、單一住宅及建筑群等。認可界面包括光纜、同軸電纜、三類及五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UTP);線路長度從插座到配線箱不超過90米,信道長度不超過100米;通訊插座或插頭座適合于T568-A接線方法及使用四對UTP電纜端接八位模塊或插頭。
4.2 系統的組成
(1)一般分布裝置,每一個家庭安裝一個交叉連接的配線架作為分布裝置,主要端接所有的電纜、跳線、插座及設備連接等。提供用戶增加、改動或更改服務,并提供連接端口給予外界服務供應商提供不同的系統應用。
(2)線纜,作為家居布線系統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五類四對水平電纜、75歐姆同軸電纜和室內2芯多模光纖電纜。其高性能適合多媒體工作平臺不斷增長的需要,并與多種介質相配合滿足高速局域網的要求。
(3)模板,視頻模板用于集成整個家居內有線電視、衛星電視、保安系統,內置的進程控制板可以最大限度的澄清視頻信號。語音模板可以支持多個語音插口,保證電話和家庭音響系統的運作。數據模板包括多種數據和話務接口,為數據、電話網絡和數字電視提供服務。
(4)跳線,五類數據接口跳線為連接設備提供極好的性能保證。滿足高速網絡數據傳輸速率和信號完整性的要求。
(5)安裝箱,是家居布線系統的心臟,統一分配和管理到各個房間的傳輸介質,依次為整個家居提供視聽、家居自動化、Internet訪問、家庭辦公等。在安裝箱內還可以固定各種配線架面板。箱體一般嵌入式安裝,打開后與墻表面保持水平,操作方便。
(6)插座模塊,主要用于一般家庭的通訊信息插座。包括光纖模塊、視頻模塊、同軸模塊、音頻模塊、數據模塊與面板組合和匹配,適應實際使用中任何安裝的配置和功能的需要。
4.3 系統環境適配要求
(1)通訊中心的種類和型號應滿足外線和分配的信號,并在不同的房間提供一個增加的能力。如需要在同一家庭中安裝一個以上的通訊中心,宜將話音和數據端接在同一個通訊中心,將視頻端接在另一個通訊中心。安裝通訊中心的最佳位置為地下室、車房、總配電箱旁等,并要求有足夠的照明、電源插座和維護空間。安裝方式可以固定于墻上、布背板上或嵌入式安裝。
(2)通訊中心所需要的模塊板、配件及用戶插座的種類和數量。
(3)在每一戶住宅中的墻內預埋過線盒,采用RG6U75歐姆同軸電纜從有線電視或衛星接收裝置所提供的視頻信號與每戶的通訊中心端接。同時,采用非屏蔽雙絞線從郵電部所提供的外線與每戶的通訊中心端接。有用戶插座至通訊中心的電纜數量,長度和路徑,包括非屏蔽雙絞線和同軸電纜等。
4.4 系統的應用
(1)視頻應用,采用SYV-75-5同軸電纜,支持衛星電視、有線電視、天線、閉路電視和電纜調解器。如需進入一個以上的視頻信號,如錄音機、攝影機、衛星接收機等。宜安裝第二根75歐姆同軸電纜至用戶插座。
(2)通訊應用,采用五類水平電纜至每一個需要話音或數據服務的用戶插座。通過ISDN、VDSL或ADSL連上互連網和美國的網絡電視,在無邊的信息海洋中漫游。選用交互式影像,隨時欣賞影片,檢查銀行戶頭中的余額。通過小區的內部局域網、查詢服務項目、預定服務場館、翻閱圖書館的存書。由家居自控系統協助管理的各種家用設施自動傳送水、氣、電讀數,也可以在遠方用電話遙控家中的設備。
(3)利用安保系統確保室內防火、防盜的要求,在緊急情況時自動向管理處發送報警信號。通過連接到局域網的閉路電視系統觀察室外環境,及時了解住宅附近的情況。甚至還可以連接傳真的辦公設備,配合正在逐漸興起的家庭辦公的需求。
4.5 系統的優勢
智能化住宅家居布線系統配合各種電子設備可以提供一個完美的在家工作和生活的環境,能帶給用戶即插即用的便利,支持多種介入,包括傳真、電話、100Basc-T高速數據網絡、視訊會議系統、Internet接入以及XDSL接入等。支持多種家庭娛樂,包括全方位有線電視、視頻點播、交互式電子游戲、網上購物、遠程醫療、遠程教學等。并可提供音頻視頻設備,多房間共享,避免重復投資。加上先進的家庭保安系統,如遇火災、煤氣泄露及被盜等緊急情況時通過自動報案系統向管理處報警。此外還可通過監視系統對幼兒、老人遠程監護;通過閉路電視監視住宅內外的安全情況。
家居自動控制系統可在遠方用電話自動控制照明、空調等家點設備,自動傳送水、電、氣表的讀數。總之智能家居布線系統可以提供一個面向現在和未來的高標準住宅,對于室內環境設計各方面的功能都會大大的延伸,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和復雜多樣的需求。IT業的發展是如此迅速,一個合理的布線系統,以最少的投資支持未來出現的任何新應用,管理與維護也非常簡單。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該家居布線方案時,還應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務設施,在注重應用的同時享受增值服務,如通過共享設備,8個電視機可以同時共享一臺VCD機。
從投資成本上看,該布線系統大約占到整個工程投資的1%左右。從房地產開發商的角度來講,安裝智能化布線系統并不比給每家都安裝上空調的花費更多,但安裝上智能化家居布線系統的住宅樓卻從本質上改變了住宅樓的性質,使其真正成為了一個智能化的住宅樓,可以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這對房地產開發商來說也是劃算的。
五、結束語
建筑電氣作為一個專業,從無到有,由簡單而復雜,發展到如今已經囊括了兼之強電和弱電在內的多個系統,并且隨著以IT業為龍頭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建筑業的應用,綜合弱電項目的智能電氣更是突飛猛進。目前,在我國建筑裝飾領域,從理論到實踐,從工程設計到安裝施工,正在逐步走向專業化,建筑電氣專業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裝飾電氣作為建筑電氣的細化,內容更加豐富,也更趨人文化;從知識結構上,裝飾電氣也大異于建筑電氣。國際上把安全、健康、舒適和美作為安居裝潢的四大概念,同時把符合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質量和充分顯示個性作為家居裝潢三大目標。作者認為,在工程實踐中,伴隨著不斷暴露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裝飾電氣必將日趨成熟和發展健全;在避免二次投資造成浪費的同時,走向正規化和規范化。
一、以關心人為基本點、立足點的設計教育理念。
二、重視設計過程的學習。
三、重視技術(理性)和感性的結合。
四、重視系統學習與親身體驗的結合。
五、通過共同設計的機會,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
六、垂視語言表達、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
一、以關心人為基本點、立足點的設計教育理念。
在技術相當發達的今天,特別是日本在經歷r經濟騰飛之后,陷人了“技術優先,技術萬能”的時代。現在,面向“人”的需求的設計理念被重新提起,即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發掘“人”和他的生活狀態。環境工科一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及其相關的空問、環境的學科。在設計中,首先應是對在空間中的人的社會生活的觀察、思考、如城市景觀、小區設計等應關注于更廣泛人群的戶外活動、都市生活等。本院在安排學生學習正規的課程之外,還常常通過學校內的日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機會,認識“人”、“物”、“生活”與“社會”。
二、重視設計過程的學習。
設討一教育的‘樸心是設計過程的學習。一提到設計、很多人往往有一種造型的印象,不錯造型的確是設計的中心要素之一,但不是惟一的。造型之前的階段,即:設定目標,確定實施方式。造型之后的階段、即:為了實現它所需要加以說明的技術、方法等,并且還應包括制作、使用后的評價過程。它們與繪畫、雕刻等藝術形式有著根本的不同。
環境設計的過程是:
發想-計劃-設計-制作-使用-評價
本院的培養目標是對這個全過程能夠正確地把握的設計者、即:具有綜合素質的設計家的培養。
具體地講,沒一計的實踐,應盡可能引導學生考慮基本的設計目標。例如:“橋的設計”應是為“渡河的設計”,“學校建筑的設計”應為“教育的場聽的設計”,最終的設計也應是以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為首要的。還應指出的是設計過程的學習不只局限于物的設計,而精神需求的滿足也應被視為設討一的范疇。從具體的局部的設計著手,引導學生認識設計的過程是重要的。在正規教學計劃外還要利用校園內的文化節、暑假實習、模型制作等課外活動環節,鼓勵從而調動學生擔當組織者角色,提高集合、歸納各方建議能力,獨立完成各項任務。并隨時寫成體驗報告書。這樣看似與課堂不同的活動,實際上能夠不知不覺地使學生認識設計的方法、規律,使課堂要求得到補充、延續。
三、重視技術(理性)和感性的結合。
一般來說工科系部偏重技術(理性)教學、而美術系部偏重于感性。怎樣在有限的大學學習時間內培養兩方都具有優勢的人才確是很大的一個命題。
在設計專業中,從1年級開始,應盡可能避免學生直接進人專業訓練、設計、實習等環節課程,首先應有足夠的時間履修基礎課程,即語文、數學、物理、心理學、社會歷史等;另一方面,也應重視作為基礎的造型能力訓練,使學生對形體、色彩、想像力、表現力等有所接觸。專業設計、實習一般從2年級開始,對于優秀的設計、優美的環境等的參觀可使學生的感性認識得到培養。技術和感性兩方面,哪一方面更優先,回答它確實很難,在重視理性的基礎上,把藝術感覺的培養放到實踐環節中、期待自然的磨煉應為上策,對于人類自身的了解(生活、歷史、文化)、技術的掌握、感性的磨煉三者相統和,才有可能培育出綜合的設計能力。
四、重視系統學習與親身體驗的結合。
人類有其積累的知識,通過講授、把它們加以整理、傳續給我們的學生的過程確實很重要。但是,近年來各高校有這么一種傾向,學問、技術越是發展,校內的講義科目也隨之增加,授課到晚間為止的現象經常出現。在學生頭腦中僅僅被動接受知識還是不夠的。本院則更多安排學生積極走出校門,參觀都市街道,認識歷史遺跡,接觸社會和生活,調查、參觀近現代建筑,或在大學內開展實驗、實習活動。
最后,要求把各自體會以學習報告比形式加以歸納總結。這樣,體會到的現實空間環境能夠記憶猶新,體驗性的學習對于設計是不可欠缺的。在課程安排授課時間一般安排在上午,而下午則全部安排為這樣的演習、實習活動。對應于這個教育方針,教室也是安排一、二層為攝影棚、各種實習工房,這里已經成為學習的中心區域。在它的周邊安排有小型授課教室、資料室、作品展示空間。另外,還有教師各自的研究室等。
五、通過共同設計的機會,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
與繪畫、雕刻等純藝術形式不同,設計特別是環境設計工作,很多場合需要共同作業。作為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人學考試,一直存在著與他人的竟爭。因此,從進人大學開始學習,應強調互助的共同學習。具體地說,應給每一個學生以各種嘗試的機會,校內、班集體中的活動,應當全部由學生籌備、組織、實施。良好的合作氛圍有利培育合作精神,使每一個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獲得激勵與鍛煉。
六、重視語言表達、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
這是我院各專業共通的教學要求。對應于飛速發展的國際化信息交流的需要,表達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養成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除正規的教學計劃外、在校內,‘常常邀請外國學者、設計家、建筑師來校舉辦講座,給學生提供接觸海外的機會另外,計算機應用也趨于日常化。而為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則在基礎學部的教育中有作文、演練科目,高年級也要求學生書寫各種各樣的學習報告書原因很簡單,設計不單單是制作作品、如果不能很好地說服他人,那么,這些設計將得不到實現。
內容摘要:本文緊扣現代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網絡教育共同關心的問題,依據認知學習理論的有關要求及網絡教育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對于如何實現網絡教育的個性化,網絡教育如何提高學習者的能力、素質,網絡教育的協同學習如何能達到良好效果等問題的有效解決,筆者認為依賴于良好的網絡教育環境設計,進而就網絡教育環境設計提出了構想。
關鍵詞:學習風格 元認知自我調節 知識構建團體 網絡學習環境設計
把學習看成是個體構建自己的知識經驗過程,是當今教育的一大趨勢,基于這一立場的研究恰是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的重點。網絡教育本身的特點,就是以個體主動學習為出發點的,表現出明顯的建構式學習特點。因此,探討兩者的共同和相關性,以認知心理學研究學習者有效學習的條件為依據,設計網絡學習環境,使其更有利于學習者高效、快速的學習,就成為必然的課題。本文主要討論三個問題:網絡教育如何實現個性化;網絡教育如何實現學習者能力、素質的提高;網絡教育協同學習如何達到最佳效果。
一、學習風格與網絡教育個性化
人們對于將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用于個別化教學,尤其是在網絡教育環境中實現,確已寄予厚望。達到這一目標的思路是,利用網絡設置及相關軟件,向不同的學習者提供不同途徑和不同順序的學習經驗,為學習者傳送不同種類的學習經驗提供便利。但現實中卻并非如人們所預料的,學習者在網絡中學習盡管其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增強,與人(機)交流的機會增多,但這些并不能證明學習者因此而能更好、更快的學習,因為學習環境的統一性——教育軟件的限定,并不能吻合學習者自己特有的學習傾向,從而不能達到學習者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進入學習的“隨心所欲”狀態。
盡管對于網絡教育的個性化問題早已引起人們的關注,但以往人們所關注的是學習者智力和已有知識的差異(認知),成就動機及其相應的個性特征(情感),很少研究影響學習者意志行動方面的因素——學習風格。所謂學習風格,即指學習者喜歡的或經常使用的學習方式以及表現出來的學習傾向,由于它經常被個體所使用或表現出來,很少因學習內容、學習情境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構成學習者的個別差異。注重學習者學習風格,并在教學中直接應用所帶來的直接效果,是有利于我們在網絡教育環境設計中,更好的診斷學習者的學習傾向性,調整教學策略,促進學習者更好發揮自身的潛能,使學習者樂學、易學、快學、學好。
學習者的學習活動,是知、情、意行的共同參與,這三方面是以意志行動為核心相互交叉,形成學習風格的五個部分三個層面。一是學習風格的認知要素部分:知覺風格、信息加工風格(同時加工與繼時加工)、記憶風格(趨同與趨異)、思維風格(分析與綜合、發散與集中)、解決問題風格(深思與沖動)。二是學習風格的情感要素部分:理性水平、成就與動機、焦慮等。三是學習風格的意志行動要素:學習堅持性、積極性、動腦與動手、保守與創新等。這三部分組成學習風格的心理層面。四是學習風格的生理性要素:對學習時間的選擇、對視、聽、動感的偏愛、學習外部環境的安靜與否等。這部分為學習風格的生理層面。五是學習風格的社會性要素:獨立學習與結合學習、競爭與合作。
針對以上所述的學習風格內容與要求,對于網絡教育的環境設計而言,主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學習者想學什么就學什么,二是學習者想怎么學就怎么學。前者對于網絡教育而言是很容易達到的。我們重點是討論后者,我們認為網絡教育中要達到教育個性化的效果,就是要根據學習風格的有關理論要求,設計一個系統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者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風格,達到“隨心所欲”的學習狀態。為此,在系統的設計中應包括四個部分:診斷、計劃、教學與評價。診斷是實現個性化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其中包括學習者發展的特征、學習風格及已有的知識經驗。通常學習風格是診斷中最易忽視的因素,但它卻最重要,因為它直接參與學習之中并監控著整個學習過程。學習風格的診斷內容主要包括以上所述的三個層面五個部分,可以設計一些問卷于系統環境中,讓學習者在進入實際學習內容之前進行回答而實現。計劃就是讓學習者知道自己的學習傾向以后,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思路,明確自己那些要學,那些是自己學習的難點、疑點,自己準備怎樣學,等等基本問題在腦中有一個清晰的“心靈地圖”。這點可以通過老師的提示窗口,給學習者以提示。教學是通過前面的兩個環節之后,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診斷結果與學習計劃,選擇情景、內容和方法進行學習,也可以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學習一個階段結束之后,要給學習者一個反饋,對其學習效果有一個評價,這種評價可以是計算機軟件給出,也可是學習者發出電子請求,由教師或同學給出。
二、元認知自我調節與網絡教育激發作用
當前,我們常以上網獲取信息而大開眼界,感覺確實是豐富了知識,但就網絡教育的效果而言,并非獲取知識是最終、全部目的,否則我們的網絡教育只不過是傳統教育中,幫助學習者填充知識多了一道殘酷的工具而已,對于學習者素質的提高、創造性的開發并非有多么明顯的幫助。而我們所需要培養的是有能力去批評、思考、學會學習、對個人的潛能有所了解的人。這就要求網絡教育必須有一種學習環境,這種環境能夠構筑知識、理解學習者已完成的工作,并能開發在知識社會中發揮作用所必須的能力。認知心理學的關于學習者無認知自我調節的理論,對于我們設計這樣的學習環境有所啟發。
元認知自我調節簡而言之,就是指學習者對自我學習過程的認知、調節與監控。其基本的假設是,如果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預期結果、思維過程、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思路等能清楚地了解,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調節自己的學習策略,那么就有助于學習者知識的鞏固、能力的提高,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事實也正是如此,一個善于元自我調節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能較好地激活背景知識,集中注意學習材料的有關信息并對材料進行推論。最常用的元認知自我調節策略有:一是對學習材料進行質疑或設問;二是明朗化或試圖解決疑問;三是概括或者回顧學習材料的要點;四是預期或估計后面的內容。其實這一過程就是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對自己學習、理解過程進行自我講解。
一個良好的網絡教育環境就是要對學習者有明顯的激發作用,要注重以下幾方面的設計。一是突出重點,喚起注意。學習者在網絡環境中的學習內容是千千萬萬的,只有那些新穎有意義,學習者感興趣的材料,才能引起學習者的注意,被學習者所選擇,才能引起學習者的設想與疑問,從而致力去探索。這就要求在軟件的設計中,盡量運用形象生動的富有創意的形式。二是提供知識背景,試圖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識是圍繞一些關鍵的概念而組成的網絡組織,其中包括各種事實概念和命題。如果能激活學習者已有背景知識,那么學習者就有了有益于解決問題的經驗,從而就試圖運用已有的知識、策略去解決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就是能力發展的過程,也是自我有意識的調節過程。因此,在網絡學習環境中,當學習者感到難以解決問題時,適時的給予一個幫助(查詢)系統,給學習者一個知識背景的線索,達到激活學習者內在知識經驗的作用。三是提供一個好的概念模式。也就是學習者學完一個單元之后,用一些概念和短語把所學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事實、現象、原理清晰地圖示出來,將有助于學習者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在網絡學習環境中,應有一個提示,就是讓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概括,然后再與計算機中已有資源、教師、同學的意見進行對比,這樣一方面可以起到反饋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一個較全面的把握。四是給學習者一個操作與驗證的單元。學習者學完了所學的內容之后,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在網絡學習環境中應給學習者一個新的相關內容,讓學習者將獲得的知識、學習策略或操作程序進行運用,從而促進學習者對知識、能力的遷移。
三、知識構建團體與網絡教育交互作用
網絡教育的交互作用,是網絡教育本身所具有一大優勢,能較好的使學習者處于學習主體,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習者者使用計算機的交互功能,可以通過局域網與其他用戶或網絡服務器進行交流,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更高層次的網絡進行交流。但并不是由于網絡本身有這樣的一種功能,我們就樂觀的認為,只要提供了這樣的系統,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就找到“靈丹妙藥”。其實不然,一種新技術運用于教學,還有許多與其相關的問題需要解決。如學習者在上網的大量信息中“遨游”會因探究中缺乏方向和條理而受損;如何設置不同的交互學習方式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否則,再好的交互網也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知識構建團體是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指學習是通過學習者與他人,與外界的環境,與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一個知識團體中,相互作用、相互構建產生的。在這樣的一種教與學的環境中,學習者參與知識的傳播,他們在教師幫助設定的目標、指向自己的問題并監控自己的理解,運用可得的資源設計獲取知識的環境。在這種共同參與的學習環境中,是師生分享各自的專門知識或負責找到能帶給團體的知識。在一個相互討論的團體中,學習者通過建設性的爭論,推測、質疑、批評和擺出證據來學習。在這種知識構建團體的學習構想中,學習者不僅能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通過與他人的相互協作,培養自己的協同工作能力,探索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
由此可見,交互網的教育與知識構建團體的內涵,確實有著內在的一致性,交互網的教育功能確實為實現知識構建團體這一教與學的構想,提供了一種強大的技術支持,知識構建團體的實施要求又為網絡教育的交互作用有效發揮,提出了有依據的設計條件。一是要使學習者避免學習的盲目性,教師要幫助學習者設定學習目標,提供課程支持。也就是在交互進行地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大量的網絡信息中選擇出那些適合于教學之用的學習內容。這些信息不僅要有足夠的教學價值,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教學材料同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和任務以及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習者的認知發展水平聯系起來,使教學信息的傳遞同學習者的學習吸收有機結合起來。為此,在網頁的結構設計上要有一個“導航”系統。二是要根據交互學習的不同方式來設計不同的教與學方式。通常而言,在網絡交互教學中有以下四種方式:1、通過討論來學習。一般是某學習者遇到困難時,向教師提出求助,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安排有關學習者與其討論。2、通過共同建構來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若發現有共性的問題,由教師發出指令,大家停下來就共同存在問題進行討論,然后得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實現認知能力的構建。3、通過指導來學習。學習者遇到困難時,也可以直接向教師發出請求,當教師認為有必要對其指導時,便可進行指導學習,指導學習的教師要明確學習者的實際理解情況,然后給以相應的啟發和提示。
[論文關鍵詞] 關聯主義;網絡學習;學習環境;學習支持
[論文摘要] 在學習環境的創設過程中使用最頻繁的三大理論是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以及建構主義。每一種理論的出現必然有其時代特征,描述學習原理與過程的學習需求與學習理論應該能反映基本的社會環境。而在技術已經重組了我們的生活、交流與學習方式的今天,關聯主義應運而生。本文通過梳理傳統學習觀,解讀關聯主義主要觀點,提出其對網絡學習環境設計的啟示。
毋庸置疑,我們生活在一個網絡的時代,幾乎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聯系。學習,原本發生在屬于不可見的大腦神經網絡中,今天也透過社會網絡、計算機網絡而外延到更大的范疇中。喬治·西門子通過長期的研究實踐,對網絡時代學習社會行為機制進行了綜合的分析和高度的抽象,指出我們傳統的學習理論,無論是行為主義、認知主義,還是建構主義,都不能有效地揭示學習的社會機制,于是他提出了一種與21世紀的需求相一致的學習理論——關聯主義。
“教育實踐總是基于某種對人、世界及其相互關系的基本假設特別是對學習假設之上的 [1]。”建立其假設之上不同的學習觀導致了人們對學習的不同看法,從而導致了不同的教育實踐。關聯主義(social constructionism)獨樹一幟,以其特有的視角審視了傳統學習觀的癥結,對網絡學習環境的設計有著重要的啟示。
一、學習觀念轉變中的境脈考察
歷史上人們對學習的探討源遠流長,主要局限在心理學的領域。但是,“一定的哲學觀在心理學中就成為一種哲學方法論。這種哲學方法論制約著心理學家對待心理現象的態度和處理心理問題的特殊角度,也制約著心理學家對研究方法的使用[2]。”在19世紀中葉,西方哲學基本上形成了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始于科學主義取向的主要哲學流派——實證主義,作為一種方法論影響心理學對學習的研究,使得行為主義在批判經驗主義傳統的基礎上,“積極主張研究必須限定在可以觀察的行為和可以控制的刺激條件上,從而把學習定義為一種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3]。”由桑代克構建起的以“刺激——反應”為核心的學習聯結理論,經過斯金納等行為主義者的拓展與深化,使行為主義學習論統治學習理論研究近半個世紀。但是對于教育而言,這種學習理論局限于學習心理現象的自然特征方面,“忽略了行為主體對問題的理解,也忽略了主體內在固有的邏輯能力”[4]。
在人文主義哲學思潮的影響下,格式塔心理學派對行為主義學習觀提出挑戰,主張學習是對理解的探索,尋求學習中的人性與價值。然而,因為主客觀的條件制約,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假設終究沒有得到廣泛的接受。實證主義思想繼續滲透到學習的研究中。1950年末,以計算機建模的認知心理學把學習研究指向認知過程的實證分析上,對人的心理功能進行研究,并提出了認知的信息加工理論,形成了挑戰行為主義學習觀的新的學習理論。20 世紀下半葉,隨著學習心理研究的不斷深入,行為主義忽視學習的內在心理過程的嚴重缺陷已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轉向關注學習的內在過程。隨著布魯納,奧蘇貝爾等一批認知心理學家的大量創造性的工作,學習理論的研究又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他們認為,學習就是面對當前的問題情境,在內心經過積極的組織,從而形成和發展認知結構的過程,強調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系是以意識為中介的,強調認知過程的重要性。
20世紀80年代,建構主義思潮興起,成為一種對心理學影響深遠的學習哲學,建構主義的哲學思想,它既根植于對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綜合,又受到人文主義、知識社會學及后現代主義思想的滲透,提出學習不僅是主體自我建構的過程,而且是學習者以社會和文化的方式為中介,建構個人知識經驗的對話和社會性協商過程。建構主義提出“知識是發展的,是內在建構的,是以社會和文化的方式為中介的”[5],建構主義強調個人知識經驗和社會性協商過程,這在學習的認識上較實證主義和人本主義前進了一大步。
這些學習理論都對學習行為變化、個體認知、社會認知等給予了不同層次的合理詮釋。學習是人類活動最為復雜的社會現象,既有自然屬性的一面, 又有社會屬性的一面。任何單一的理論很難對人類高度復雜的學習現象給出圓滿的解釋,它們難以完全解釋和涵蓋人類學習的全部。例如,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習是個體內在的心理活動過程,即將外在于個體的知識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經驗。但是,社會環境因素及其變化影響著或直接決定著學習的發生。德里斯科(Driscoll, 2000)對學習曾做出如下定義:“一種在人類行為或行為潛力方面的持續的改變……(這種改變),一定是學習者的經歷及其與世界相互作用的產物”[6]。如今的信息時代、網絡時代,人是復雜社會網絡中一個單元體,學習不再是個人的活動,而是社會活動,是社會各種資源(包括各種人工制品)的共享和交流過程。
二、關聯主義的學習觀解讀
1.知識——節點的分布與關聯
喬治·西門子認為學習與知識建立于多樣的觀點之上。在網絡時代,知識不再以線性方式獲得,“我們不再親身經歷并習得知識,我們的學習能力來自于各種連接的建立[7]。”正如卡倫·斯蒂芬森(Karen Stephenson)所說:“長期以來,經歷被認為是知識的最好的老師。但我們無法經歷所有的事,因此他人的經歷,乃至其他人,都成為知識的代名詞。‘我把我的知識儲存在朋友處是一種通過收集人數來收集知識的公理,’”同時,作為一種學習活動,知識的獲得總是要涉及到人工制品,涉及到制品融入社會實踐的方式中。所以,這種節點的具體表現形式變得豐富。
從上述表述可見,這一點與“分布式認知”有相似之處。首先,“認知分布于個體內、個體間、媒介、環境、文化、社會和時間之中”[8],即各種信息源節點當中。也就是說,認知過程除了個體認知活動,還涉及到社會和工具兩個維度。其次,知識的關聯是動態的。根據“知識半衰期”概念可知,知識正在呈指數增長,但是知識生命已發展至以月或年為衡量單位了。縮短的知識生命會隨時導致舊的節點和舊的連接的消亡,而新的節點和新的連接也在不斷產生。如何與節點發生關聯,以及關聯的程度如何,從個人層面來說,學習者經歷著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點入度中心性(indegree centrality)、特征向量中心性(eigenvector centrality)與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的角色轉化,就需要在個人水平層面的自我組織,建立類似網絡“鏈接”的各信息源之間的關聯。
由此,我們不得不時刻保持知識獲得的持續狀態。個人的知識組成一個網絡,這種網絡被編入各種組織與機構,反過來各組織與機構的知識又被回饋給個人網絡,提供個人的繼續努力。這種知識的動態分布與關聯使得學習者通過他們所建立的“鏈接”在各自的領域中保持不落伍,而互不相同的理念與領域之間的關聯能夠產生新的方法事物。
2.學習——網絡的優化與匹配
“學習就是優化自己的內外網絡”(杰·克羅斯)。關聯主義關注學習者的內部和外部關聯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你的內連接就是你的大腦,大腦的復雜度就是你知識的復雜度,就是你知識的‘熵’。你的智慧還取決于你的外部網絡,就是你的社會的關聯[9]。”具體來說,與學習相關的網絡有神經網絡、知識網絡、社會網絡,還有已經無處不在的計算機互聯網,它們分別意味著智力因素、信息和工具、社會關系以及人機混合的虛擬數字世界。學習是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是內外網絡共同決定的交互。學習者從自身的天賦智能出發,基于生活體驗、信息環境、溝通交流等必要的互聯,具備一定的“效能”,逐步拓展到外層的網絡中,獲得可以通行網路的相應“給養”,與內部網絡進行匹配。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使用、管理、優化和匹配這些網絡資源的過程。所以,在積累的基礎上,通過個人網絡的延伸,感悟信息,形成了很強的學習吸納能力,激發起很多的聯想和具有較大創新價值的思考。
三、創設網絡學習環境設計新“通道”
由以上分析可知,關聯主義表達了一種“分布式認知(distributed cognition)”和“關系中學習(learning by relationships)”的理念。它關注形成過程和創建有意義的網絡,其中也包括技術中介的學習。這為網絡學習環境的設計思路提供了新的“通道”,在技術的支持下,不僅要關注學習環境中的人、人工制品以及它們扮演的角色,也要關注真實的社會和文化環境。
1.聚合信息節點
費爾德和格蘭諾維特都認為擁有許多不同性質關聯的人們比起那些只有少數同質關聯的人來說,能接觸到更多、更豐富的信息。也就是說,在擁有豐富的節點的鏈接基礎上,學習者能夠突破限制,在其中縱橫馳騁。“對此還可以運用六度分隔和150法則來進一步做定量分析。假設每一個學習者能夠管理跟蹤150個不同領域主題的學習節點,那么試想他的知識結構是多么的豐滿,由此產生的創造力會有多大[10]。”
所以,網絡學習最關鍵的是要找到信息源。學習環境應聚合學習者進行探究和解決問題的相關信息源,這些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承載信息的工具或者技術,但都是用于支持學生自主學習,隨時可以獲得多方面的幫助。但是,網絡在提供信息豐富性的同時,也帶來了冗余和凌亂,這些給養散落于一定的社會網絡境脈之中,使得大腦內部的運算結構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情形。所以,我們需要建立信息管理通道,在保證信息節點流量的最大化前提下,幫助學習者過濾、選擇信息。
這種關聯的建立,可以來自技術尤其是搜索與鏈接技術的推動。利用RSS簡易聚合功能,無須打開相應網站直接使用桌面程序或內置瀏覽器就可以按需接收信息,此外,通過提供的友情連接,TrackBack及特定軟件用戶還可以跟蹤獲取某一類別有用的鏈接信息和其他用戶的動態信息。學習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時間等各方面的條件對不同學習節點進行合理分配時間和進行組合學習,甚至進而跟學習節點的那個人結盟成為學習伙伴,以達成更大的學習效應和成就。
2.打造鑲嵌性學習場域
所謂鑲嵌性,在保留學習者的個性化的同時,又把個人的學習行為置于復雜的境脈中。換句話說,要構建 “鑲嵌”在社會脈絡、互動網絡中的學習場域。
首先,“穆爾認為,解決好那些并非影響每一位學習者但卻有可能發生在任何學習者身上的問題,這才是學習支持系統的使命[11]。”也就是說,學習環境必須充分持續了解學生的特殊性,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由此,我們在設計學習支持環境中,假定學習者自己對自己喜歡什么樣的內容不是很清楚,但是當他看到一篇感興趣的文檔的時候,他往往會重復地閱讀,或者花比較多的時間關注它。因此通過搜集用戶各個方面的數據,包括學習者訪問的文檔及其次數、學習者檢索時候用的關鍵字、學習者對特定文檔的評價以及學習者創建的文檔的關鍵字等,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得到用戶個人特征的一些參數信息。同時隨著系統使用過程的增長,參數信息將會越來越詳細,因而對學習者特征的了解也將越來越全面。
其次,學習行為“是以中介制品和文化的、組織的、歷史的情境脈絡為條件的”[12],而技術工具也提供了“個人參與和靈活地運用資源和自身觀念的手段”(Hannafin , Land, & Oliver, 1999, p. 128 )。所以,一方面,學習的相關信息編排應該置于或者鑲嵌在宏情境(macro-context)中,如計算機模擬和基于計算機的微型世界,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了探索和逐漸理解各個學科領域的復雜現象的適當情境(Rieber, 1996 )。例如, 電子游戲“模擬城市”(SimCity) 能使學習者全方位地探索如何建設和管理城市。另一方面,知識是“關系到能否勝任那些崇高的事業的能力問題”,而求知是“有關參與到對這些崇高的事業的追求問題”,學習者必需“參與”、浸潤于社會組織的歷史文化中,處于某一組織的價值觀的情境脈絡中。換言之,學習者和組織建構了一個嵌套的互動網絡。
3.注重個人知識管理
關聯主義重視自我組織,是“從隨意的初始條件中自發形成的、組織良好的結構、模式或行為”(易·馬托埃斯·羅恰)。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動態的知識,可存在于我們自身之外的一種組織或數據庫的范圍內,“管道比管道中的內容物更重要”,因此,重要的組織是對個人的知識管理。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我們搜集和整理自己認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為我們個人知識來源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指導我們將散亂的信息片段轉化為可以系統性應用和擴展我們的個人知識的東西。
在此,技術又一次顯示其人性化。對顯性知識的管理,如BLOG、WIKI,方便記錄,易于整理,還有便于攜帶的作用,無論你身處何處,通過網絡都能夠進行記錄、思考、整理。利用社會化書簽,學習者可以把喜愛的網站隨時加入自己的網絡書簽中,你可以用多個關鍵詞(Tag)而不是分類來標示和整理書簽,并與其他人共享。作為一種個人的信息整理平臺,它能夠真正做到“共享中收藏,收藏中分享”。
4.延展社會網絡
“一個人的學習不是取決于你個人獨立的個體存在而是取決于你的社會性存在”,傳統的階層性的互聯架構在今天的社會已經開始被拉斷,變成另一種架構叫做六度互聯,即六度間隔理論[13]。換句話說,社會網絡對一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每個人的強連接是自己周圍最熟悉、最信任的社會網絡。社會網絡研究中,社會資本與貨幣資本及其他類型的資本區別就在于社會資本蘊含于人們之間的關系之中。行動者并不能像控制他們的貨幣資本或人力資本那樣控制他們的社會資本。要利用社會資本,就必須仰賴其他行動者的合作。由此推及到學習,學習環境已經延伸到更廣泛的社會范圍下,而如果透過溝通和主動延伸,可以讓人們學習駕馭超出自己物理空間的大量知識和能力。
對于網絡學習環境設計,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組織知識的方式。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應該推倒學科之間的傳統的壁壘和設想怎樣把迄今被分離的東西連接起來。而“后現代的知識增長越來越傾向于采用‘綜合的’與‘合作的’增長模式,越來越沖破學科的知識界限和組織界限,成為一種跨學科乃至跨領域的活動[14]。”
目前,很多新型的社會性軟件開始浮現。它們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真實存在和真實關系,同時促進了建立在這些信任特性上的信息和知識交換。把社會性軟件應用到學習環境中,更有實際意義。基于此,我們要增加學習者之間對話的機會,如通過QQ、IM可以達到及時聯絡交流的目的,有效地擴展他們的社會網絡,這樣可以從單一的社會環中走出來,避免“回音壁”效應。學習者從建立個人的信任網絡而獲得知識或建立協作,學習節點規模隨學習者觸及面的拓寬產生的一種思想互聯思考,從對領域問題深度縱向和以學習者為中心向不同領域擴散廣度橫向上,可以擴大優化自己的學習網絡,更可以創造很多前所未有的累積知識,產生類似“蝴蝶效應”的學習成效反應。
綜上所述,網絡學習環境的設計核心在于,定位于技術支撐下,構成一種整合的力量——學習環境力,給學習者的有意義學習提供力量或“給養”,幫助學習者建立個體和群體的關聯,形成豐富和復雜的動態知識體系。隨著個人的學習網絡延伸到互聯網這個層面,整個世界的學習網絡開始真正進入了“永久連接”(Always On)的狀態。
四、結語
當網絡的發展使學習者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心理空間和認知空間,當技術已經重組了我們的生活、交流與學習方式的時候,喬治·西門子的關聯主義,作為用于數字時代學習的理論觀,無疑為網絡學習環境提供了可遵循的理論依據。雖然這種理論還在發展當中,但是它的確提供了適應前社會結構變化的新的學習環境的新隱喻。
摘要:本文概述了光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文章回顧了20世紀照明科技的進步并分析了光對建筑,城市和建筑藝術的重要作用。在評述我國照明工程建設發展狀況以后,作者呼喚建筑師關注光環境設計。
關鍵詞:照明工程 建設發展狀況 光環境設計
人類的生活天天與光相伴,建筑和城市與光息息相關。華燈映盛世,光彩照京城,新中國50年華誕之際,京城的燈光夜景吸引了數百萬市民,顯示出光的巨大藝術感染力,激發了建筑師,城市規劃師對夜景照明創作的沖動。光是生命的源泉,光是人居環境的要素,為人類居住的建筑和城市創造明亮、舒適。優美的光環境是建筑師、規劃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人類生存之光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陽光的哺育。
光刺激視覺,使我們看見并認知周圍的環境,從而獲得 80%賴以生存的外界信息。
自然光晝夜復始地更迭控制著人體生物鐘,使我們的生命節奏保持平衡。
日光制造維生素和眾多迄今未知的營養物質,使我們的機體生生不息,保持健康。
光,明亮的、愉悅的、活躍的光振奮人的精神,使我們心理上感到滿足。
當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時,人們仍留戀著日光帶來的光明,從遠古時代鉆木取火,照亮山洞,草棚,到現代城市高樓大廈燈光輝煌,人類一直追求利用人工光源延續自己活動的時間,擴大自己活動的空間。現在全球每年要消費2萬億KW.h的電力(相當于24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用于人工照明。生產這些電力要排放十幾億噸的 VICO2和一千多萬噸的SO2。電氣照明在為人類造福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能源并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二、建筑、城市與光
1.光與建筑和城市共生 從公元初年(125年)羅馬萬神廟屋頂上簡陋的采光圓洞(直徑8.9米)到20世紀末(1999)柏林國會大廈以宏大的鏡面和晶瑩的玻璃建構的天穹(直徑40米);從古代一直延續到19世紀的戶戶昏冥燭火到今天處處燈光理現的不夜城,回首城市和建筑發展的歷史進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光技術和光文化同城市和建筑同步發展前進的足跡,也能看到采光照明的技術進步對城市和建筑面貌及現代城市生活產生了多么重要的影響。
2.20世紀照明科技獲得卓越成就 20世紀照明科技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在光環境質量評價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為現代照明設計奠定了科學基礎。主要有:
①對視覺功效的實驗研究一視覺功效是指在一定的照明條件下完成視覺作業的速度和精度。為了獲得良好的功效,需要提供相應的照明水平。此項研究確定了不同視覺作業特征(對象大小,對角與其背景亮度的對比,觀察時間長短等)與其所需照度水平的相關關系,為制訂合理的照明標準找到了科學依據。
②對眩光效應的研究一眩光如同噪聲一樣,是一種環境污染。輕微眩光使視覺感到不適,重則降低可見度,甚至損傷視力,這項研究的重點是提出預測眩光的方法,制定防止眩光的措施。
③對光色愛好及光源顯色性影響的研究一現代制燈技術可以制造不同光色(冷、暖和中性)的電光以以適應各種環境的需要。研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對光色愛好的差異對于實現光環境較高的心理滿意度和營造適宜的光氣氛具有指導意義。電光源顯色性能與自然光的差異是由于電光源光譜能量組成顯色性能與日光不同而造成。氣體放電燈的這種差異尤為明顯。在致力提高電光源顯色性能的同時,探究光源顯色性不佳造成的顏色"失真"對視覺感官的影響對照明設計很有參考價值。
根據上述研究成果,世界各國提出了評估照明質量的各類定量指標,制訂并逐步完善了照明設計的標準,法規或建議。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最近聯合制訂的《室內工作照明標準(草案)》提出統一照度(E),統一眩光等級(UGR)和一般顯色指數(Ra)三項定量指標作為照明設計的依據,使照明設計更科學化,規范化。
第二、在創建天然光環境方面:
①開發了各種模型實驗和計算機仿真的先進設計工具,不但可以準確預測天然采光的照度水平,而且能真實,細微地模擬建筑物在天空光和日照下的造型效果。
②生產出集光,熱優良性能于一體的各種透光材料,并掌握了復雜的加工和安裝技術。1999年建成的柏林國會大廈直徑40m,高23.5m的玻璃穹頂就是現代采光技術的一個杰作。為了把光線導入下面的議會大廳,在圓穹中心設置了一個近20m高由360塊鏡面組成的倒錐體,在施工過程中每塊鏡面都被仔細地調整過角度。
③發明了導光管系統,能把自然光輸送到地下和任何自然光線不足的地方。
④利用電子技術和精巧的機構自動控制室內天然光,調整光的分布。
第三、照明電氣的突出成就:
①氣體放電燈的普及與提高:1939年發明熒光燈,1960年代末又相繼出現了高壓鈉燈和金屬鹵化物燈(后兩種統稱高強氣體放電燈,即HID燈)。它們借助氣體放電發光,是與熱輻射光源白熾燈完全不同的第二代光源,其光效和壽命遠優于白熾燈。19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重視照明節能,氣體放電燈生產激增,快速普及。同時燈的質量顯著提高,品種規格也日益豐富,齊全。以熒光燈為例。三基色熒光粉的應用,緊湊型小功率熒光燈的普及以及用28W16mm直徑的細管徑熒光燈替代26mm、38mm直徑的舊型燈管,使熒光燈品質大為改善,適用范圍更廣,制燈材料更加節省,光效也進一步提高了。
②第三代光源的發明和應用一1990年以后無極燈(QL燈)、硫燈、微波燈、發光二極管等第三代光源已逐步由實驗室進人市場,實現商品化。這些燈的發光機理徹底革新,其壽命更長,光效更高,將推動未來的照明方式產生革命性變化。
③電子技術應用到照明器件,智能化照明控制和照明設計,大幅度節約了能源,拓展了照明的靈活性、機動性和多樣性,經過優化組合,燈光得到更合理的應用,照明設計更為便捷,精確和形象。
④城市公共照明和景觀照明日趨擴大與完善,建筑照明手法不斷創新。如反射照明(間接照明)光纖照明,導光管照明,變色燈照明,激光照明等,照明形式絢麗多彩。
3.光對于建筑和城市有重要的功能和藝術價值 良好的照明改善建筑的功能效益和環境質量,提高視覺功效,加強展示效果,營造環境氣氛,適應個人需要,保證人身和財物安全。
光給城市注人活力,保證夜間車輛暢通,行人安全,擴大城市夜生活時間和空間,豐富城市居民戶外的文化娛樂和休閑活動,促進商業繁榮,展示城市歷史文化風貌,吸引旅游觀光。
光是建筑藝術的靈魂
光塑造形象:物的形象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視覺感知 正確地設光(指光量,光的性質和方向)能加強建筑造型的三維立體感,提升藝術效果,反之則導致形象平淡或歪曲。
光建構空間,明和暗的差異自然地形成室內外不同空間劃分的心理暗示。光的微妙的強弱變化造就空間的層次感。
光渲染氣氛:晴日當空,陰雨連綿,雷鳴閃電帶給我們不同的心情,這當中光的變故起著重要作用。光渲染的氣氛對人的心理狀態和光環境的藝術感染力有決定性的影響。
光突出重點:沒有重點就沒有藝術而落人平庸。強化光的明暗對比能把表現的藝術形象或細節實現出來,形成搶眼的視覺中心。極高的對比還能產生戲劇性的藝術效果,令人激動。
光演現色彩:顯色性好的人工光源可以象天然光一樣真實地演現環境,人和物的繽紛色彩;顯色性差的燈則造成顏色變異,喪失環境色彩的勉力。彩色燈光賦于光環境情感意識,使一些顏色響亮,但也會使一些顏色受到扭曲。
光裝飾環境:光和影編織的圖案,光潔材料反射光和折射光所產生的晶瑩光輝,光有節奏的動態變化,燈具的優美造型都是裝飾環境的寶貴元素,引人入勝的藝術焦點。
三、光環境的建設和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近年來城市景觀照明和建筑照明逐漸受到國人的重視。許多城市結合環境整治和重大慶典活動實施了"城市亮化"或"燈光工程",成績斐然。城市居民對自己家庭的采光照明也講究起來。據我們調查,從1986至1996年10年間,每戶安裝的燈數由6.5個增加到14個,照明容量也由165W上升到500W。起居室的照度原來半數以上不足30lX,現在一半以上超過75lX,廚房、衛生間的照亮則由普遍低于10lX,提高到401X。這充分反映出人們追求健康和生活質量的普遍愿望。
我國照明工程近10年有了長足發展。照明器材(光源,燈具和照明電器)的產量已居世界前列。各類光源的年產量現已達到60億只,燈具年產 20億臺。照明器材出口額每年增長40%以上, 1999年達28億美元。全國照明耗電量2000年預計將達到1200億kw.h。
照明產品標準與照明設計標準序列已經建立。產品標準基本上向國際標準看齊。照明設計標準與發達國家尚有較大差距。規定的照度水平大約為發達國家同類水平的1/3-1/2,實際上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的步伐,需要修訂。為了節約照明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由國家經貿委領導的"中國綠色照明工程"正在順利實施。
我國城市和建筑照明工程建設的空前規劃和巨大發展空間吸引了眾多世界著名的照明公司和廠商進駐中國市場,如荷蘭的飛利浦公司(Philips),美國通用電氣照明(GE),英國索恩照明(Thorn),德國歐司朗(Osrarn),日本松下電工等。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照明產品和生產技術,也傳播了西方的設計理念和工程經驗,使我們的照明工程能逐步與國際接軌。
雖然我國照明工業生機勃勃,產品市場興旺發達,工程項目源源不斷,但是當前光環境的建筑仍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和制約發展的梗結。例如照明產品的產量雖居世界前列,出口量也不小,但產品檔次不高,質量良旁不齊,照明理論和應用的研究幾乎陷于停頓;照明能源浪費和光污染的現象也令人堪憂。
在照明設計方面,專業的照明設計隊伍和機構尚待培育。照明設計單純依靠電氣工程師或照明器材供應商或裝修公司完成的局面應當改變。根據國外經驗,重大的照明工程,特別是景觀和裝飾照明工程的設計大都是具備照明專業知識的建筑師,藝術家主持完成,從方案構思開始,貫徹到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的全過程。當前我國建筑師,規劃師的照明專業知識不足,特別是缺乏參與光環境設計的意識和主動性,因此現實的照明工程中設計精品寥寥無幾。
四、呼喚建筑師關注光環境設計
光是一種語言,向我們述說建筑師的設計理念和藝術追求;光是隱形的軟件,控制是城市和建筑的功能運作及形象和色彩的演現;光是設計工具,也是建筑材料,建筑師可以用它編繪理想,展示才華。還有人說:"光是建筑的第四維空間",光是建筑三維創作之外的另一個廣闊的天地。
光環境的設計絕不應當局限于滿足照度標準這個水平上。它有明亮,舒適和具有藝術感染力三個層次,在每個層次上建筑師都能發揮主導作用。為了優化自己的創作,建筑師和規劃師應當主動地了解光,體察光,運用光,積極參與光環境的設計,從方案構思到施工圖完成,全過程地把光融人到自己的規劃和創作之中,為城市和建筑增"光"添"彩"。
新世紀的城市與建筑需要光亮、宜人、典雅、優美、更富個性、創意新穎,既沒有光污染,又節約能源的人居光環境。時代的發展和對高質量生活環境的企盼呼喚建筑師關注光環境設計,為建筑設計和照明設計之間的縫隙搭橋,加強建筑師,規劃師同照明專業人員之間聯系。
內容摘要 綠色植物作為自然環境的代表,其生態效應、視覺感受和人文景觀滲透和影響著人類生活和建筑環境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栽培技術和環境思想的發展使建筑設計中環境要素的地位日漸突出,經歷了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過程。建筑與環境的互動成為21世紀建筑設計思想的新探索和新方向。
“環境是指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包括人工干預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質和能量)或作用的總和。”[1]環境問題是一個復合而復雜的問題,環境問題的可變性也就決定了“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1]。
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界“是我們人類即自然界的產物本身賴以生存的基礎”[2],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續都依賴于自然界所饋贈的給養;同時,自然界也只有被納入到人的生活軌跡中,才能成為人的現實生活要素。人類的建筑活動作為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種創造性勞動,毫無疑問具有明顯的實用功利目的,但同時又必須兼具審美意識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綠色植物系統作為功能最復雜、結構最龐大的生態系統之一,一直同建筑有著最為廣泛的聯系。
一 綠色植物與人類
今天,“生態學”(Ecology)這一用語早已超越了海克爾的用法①,其含義更為廣泛。Ecology以綠色為象征,而綠色又是自然界植物的象征。人類與生俱來的對自然與綠色植物的強烈認同感與親近感及其帶給人類的安定感,使得綠色植物在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營造活動中始終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尤其是在生態環境備受關注的今天,綠色植物更是借助于各種技術手段融入建筑設計和建筑環境,扮演著生態要素的重要角色。
在對綠色植物的喜好和選擇上,各地區存在由不同的地理環境、經濟生活條件、心理素質和歷史文化傳統所造成的地區和民族差異。很顯然,在對植物所代表的自然環境的認同中不能排除人的主觀意識和情感作用,因為美不僅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所引起的“人化自然”的產物②,也是人腦思維活動的結果。同時也正是由于人與植物之間這種超功利情感關系的存在,使得綠色植物從來就是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 綠色景觀與建筑
1 綠色植物的視覺魅力
“建筑僅僅是環境的一個部分,建筑美從整體上說是服從于周圍環境的。”[3]建筑作為穩定的不可移動的具體形象,總是要借助于周圍環境恰當而和諧的布局才能獲得完美的造型表現。綠色植物的季節性變化和易修剪的特點使其在營造建筑外部空間環境中成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1)獨特的地域景觀建筑的外部空間環境不僅同建筑形象有關,而且同建筑室外綠化景觀密切相關,空間環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藝術門類的重要特征。生長環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觀呈現出巨大的差異,而建筑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結合,不僅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而且造就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景觀。雖然現代資訊共享帶來人們生活方式、審美取向的日漸趨同,使建筑風格的同化現象不可避免,但迥異的建筑室內外綠化景觀卻為城市面貌帶來迥然不同的人文視覺景觀,這種不易消融的特點使其成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滅的印記。
(2)四季更迭的形與影綠色景觀四季變幻的姿態、顏色、氣味和隨風飄動的秀影使建筑外部空間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其微妙的動態變化使原本凝固的音樂也變得靈動起來,并在各個季節呈現出不同的豐姿和魅力。綠色景觀在空間和時間維度上的變化,不僅為建筑創造了絢麗多變的空間環境,而且架起了人與自然交流的橋梁。其或優雅、或自然、或絢麗的外觀自然而然成為建筑空間的延伸、呼應和限定。
(3)絢麗變幻的色彩色彩最能引起人們的情感聯想,綠色植物千變萬化的色彩更增添了建筑空間的迷人魅力。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綠、秋季燦爛的金紅、冬季寂靜的冷綠,使建筑造型和空間環境在一年四季變換出生動的表情,帶給人們層出不窮的心理和視覺感受。
2 綠色植物的人文魅力
不同種類的綠色植物因其姿態、生長特性的不同常被人們賦予獨特的個性和品格,從而表達出一定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內涵,以及時代文化背景。縱觀各個時代的建筑文化,都能覓到植物被賦予神圣象征含義的蹤跡,并且它們所具有的含義往往取決于人們在時間和社會變遷中對其的評價,其背后往往隱藏著復雜的因素和個人經歷,其內容復雜地盤繞于個體和人類發展進程之中。
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巧妙互借和融合而顯現出的整體性是中國私家園林的精髓。植物歷來是文人造園表意的主角,在傳統文人逸士的私人園林中,植物的選擇極大地反映了他們的意趣。精心配置的蓊郁花木配以意義精到的楹聯匾額,使人產生無限遐思和美妙想像,為園林增添了非凡的自然魅力和人文魅力。
三 建筑與環境的互動
在人們有意識地改變環境的過程中,人與環境的關系從同一性關系逐漸發展為對象性關系。馬克思認為意識起初只是對周圍可感知的環境的一種意識,是對自身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狹隘聯系的一種意識,當然同時它也是對自然界的一種意識,但在這種初級的人與自然界的意識中,人們同自然的關系僅僅是一種純粹的動物式的服從意識,而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則表現在人與自然界,以及人與人之間狹隘關系的相互制約,以及對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這一現象的意識③。而建筑環境設計思想作為一種意識也必然遵循主觀意識發展的規律,經歷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過程。
1 古代樸素的建筑環境觀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是講究順從自然、依附自然。儒家的入世之境、道家的自然之境、佛教的出世之境三家美學思想的相互揉合,使中國美學思想變得更加豐富和深沉,合流之后的美學思想對中國建筑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春秋時著名思想家老子就提出“道法自然”,已朦朧地意識到人的行為要尊重自然規律。建筑作為社會文化取向的物質形態表達,很明顯地反映出這一點,例如集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私家園林:室外空間中建筑與自然元素的組合極為精妙,形成相互掩映的多變化、多層次的空間效果。這種人與自然關系的獨特性使中國園林具有濃厚的抒情性,含情至深,“深在思郅,妙在情趣”④。在這種樸素的建筑環境觀中,雖然不乏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及對環境的尊重,但這種質樸無華的自然方式是非系統和非理論化的,不是具有明確生態目的自覺行為,而是一種為生產力水平所限、為獲得較好生存條件而進行的潛意識的自發行為。
另外,屋頂花園也并非現代建筑發展的產物,它最早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2000年位于古代幼發拉底河下游地區的亞述古廟塔;當然最為出名的是被視作“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古巴比倫國王的“空中花園”(公元前604~562),它是為帝王的享樂而建的。但其后2500年間大型屋頂綠化一直極為罕見。
2 現代建筑環境設計思想的發展和轉變
建筑是靜態物,它的形式也是靜態的。建筑的靜態造型為動態提供了參照系,建筑內部和其周圍存在的最普遍的“動”,除了人的活動外就是周圍環境景觀四季、晝夜的變化。1863年,美國奧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觀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觀念。《設計結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的作者伊恩·麥克哈格是第一位將生態概念引入建筑設計的建筑師。
綠化是建筑室內外景觀設計最常用和最豐富的設計元素。近年來,植物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綠色植物的生長范圍更加寬廣;屋頂種植和室內種植的發展,使得建筑和綠化的融合更趨全方位和立體化,建筑內部空間的營造也更趨人性和豐富。在對建筑的觀賞和體驗中,要經歷三個過程:建筑室外空間景觀、建筑本身、建筑室內景觀。建筑的室外景觀環境對建筑本身而言是一個相對宏觀的觀察范圍,最先進入人們的感知領域,對建筑整體形象影響最大。建筑室內是人停留時間最長的場所,室內景觀同人最為接近,因此對人們的活動和心理感受影響最大。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豐裕,建筑室內景觀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室內園林的出現不僅是現代社會自然環境衰退、生活壓力增大的產物,而且是人類生活日趨富足進而追求生活質量的結果,同時也是科技發展的結果。綠色是把高度程序化生活中的人同大自然聯系起來的心靈符碼。當然,空間性質、大小,人們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的變化和栽培技術的發展使室內綠色植物布置的特點與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圖1)[4]。
而屋頂栽培中,比較早的例子是藤森照信的“韭菜住宅”(1995年獲第29屆日本藝術大獎,圖2)。藤森在設計中追求自然與人的“寄生”關系、人工物與自然物之間的微妙平衡點,而“自然素材”和“手工痕跡”與“綠色”是同等重要的課題:目的是利用自然素材的非均質性、偶然性和變化的微妙性,使建筑生出耐人尋味的品位。如果說“韭菜住宅”僅僅是設計者對打破綠色與建筑關系之間固有關系的一種嘗試,僅僅是以自然素材包裹現代技術的一個開端,那么“蒲公英之家”(圖3,藤森照信、內由祥士設計),則將這種包裹發展得更為嚴密和淋漓盡致——綠化不再簡單、安分地僅限于屋頂,蒲公英成為住宅立面的主角,種植在屋頂和墻壁上的蒲公英“從石飾板間探出頭來搖曳著春天”。這種為了尋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所做出的努力和嘗試不僅可以看做綠化與建筑由寄生關系到共生關系的發展,而且這種探索也可以看做是對未來建筑的一種發展方向的預示,暗示著建筑綠化已經走向立體化和生態化。
建筑師還借助于各種技術手段,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來幫助減少建筑廢棄物的排放量,改善建筑局部的微氣候條件,從而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減輕建筑物的環境負荷,以達到建筑生態化的目的。
19世紀80年代,屋頂綠化就在歐洲得到廣泛應用。對上百萬 m2 的綠色屋頂的研究表明,借助于綠色植物對CO的抑制而釋放出更多的O,城市空氣質量將得到改善,所謂的城市“熱島現象”也可以通過大面積植被吸收太陽紫外線而得到緩解。在一些易受洪水影響的地區,綠化屋頂通過其保持雨水的能力可以控制暴雨雨水流量的70%~100%[5]。在日本山口縣最近建成的“未來住宅”(圖4)[6]中,色彩絢麗的屋頂植物和周圍景觀融為一體,創造了與環境共生的建筑立體景觀。綠化屋頂良好的保水性不僅同該地區雨水豐沛的氣候特點相呼應,有效保證了地域的保水機能,而且其較好的蓄熱性也使空調負荷得以降低,減輕了環境負荷。立體綠化系統,作為建筑有效組成部分,確保了當地的生態系統的延續。另外,皮亞諾為自己設計的工作室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實驗室(圖5)位于可以俯瞰山谷的陡峭懸崖上,從很多方面來說是其建筑思想的登峰之作。工作室為具有雙層玻璃屋面和玻璃立面的輕鋼結構,遍布室內各個角落的綠色植物被全透明的玻璃圍護,與整個地域景觀水乳交融,使整幢建筑看上去像一座適宜居住的大溫室。建筑內傾瀉著柔和的陽光,植被和交往空間得到有效地組織,它們相互穿插、滲透和融合,創造了一個完全植根于并歸屬于環境的建筑空間。在這里,綠化成為整個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個建筑從內部到外部都被綠化所包裹。對于皮亞諾來說,這個工作室是他一貫秉承的建筑精神的代表之作:“技術不應該破壞自然,而是應該幫助我們生存;空間不應該統治一切,而是應該令所有在里面工作的人感到愉悅。”
建筑與環境設計思想的另一大發展在于,建筑已經成為改造環境的一個契機。建筑師對建筑基地的原生環境日益重視,并將之列入建筑設計的內容之中;有的還將恢復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狀況、綠化環境作為建筑的目的之一。安藤忠雄無疑是這方面的先行者。2000年在大阪灣淡路島東北岸建成了“淡路夢舞臺”(圖6)[7],在其規劃中安藤忠雄明確提出“要建設,先種樹”的方針,而縣政府也在委托安藤忠雄的同時成立了綠化專家委員會,探討恢復植被的方法,于是1994年就開始了24萬株苗木的栽種工程。“淡路夢舞臺”的設計從整治建筑環境著手,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治愈山體開采留存的傷痕,恢復和徹底改善山體的生態環境,安藤認為:“環境破壞的結果,不僅在于對自然的直接侵蝕,更在于剝奪了人們心靈中保存的美好的歷史性記憶。時間不可能倒流,因此必須探求一條與自然共生的道路,因此,首先應該在恢復自然意識上著眼改革。”這種建筑設計思想在建筑設計著眼點和目標上的轉變暗示著建筑設計與綠化景觀關系質的跳躍。所有這些都表明建筑綠化已經從原先單純的營造建筑空間氛圍的束縛中掙脫出來,逐漸向建筑中生態要素的角色轉變,并且這種生態性的衡量指標已經開始被量化⑤。
至發展成為建筑本身的有機組成部分。建筑創作就是將一個新東西介入舊環境,這顯然使得建筑成為一次改造環境的契機,而現代科學技術和栽培手段的發展使得綠化與建筑的融合這一建筑設計思想有了更為廣闊的前景。
摘 要:當我們以商品交易的市場規律來看待住房的時候,在價格、區域位置等特定條件之外優美的景觀環境成為越來越多購房者心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它滿足了業主對居住生活品質的內心需求,與他們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直接相關;另一方面無論是剛性需求購房還是投資性購房,樓盤景觀環境作為房屋附加值都直接影響其市場價值。商業樓盤景觀環境優劣的重要性日趨突出,在樓市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基于住宅小區景觀環境的創新設計成為商業樓盤開發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
關鍵詞:商業樓盤;景觀環境;設計創新
景觀環境,是指由各類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所組成的,具有觀賞價值、人文價值和生態價值的空間關系。自1994年7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以來商業樓盤的概念便融入到我們的生活,我國的城市住宅建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住宅建設成為改善民眾居住條件、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然而,居住區的建設發展良莠不齊,尤其在居住區的開發和環境景觀設計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隨著各種建筑風格小區的日益增多,出現了盲目追求奢華與繁瑣、照搬照套、風格混亂、缺少實用價值等現狀。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吸收的同時發揮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是今后小區風格發展上需要深入探討的課題。
一、商業樓盤進行景觀環境設計創新的必要性
居住是一個最為基礎、面廣量大的功效內容,社會發展到今天,在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僅僅以居住為目的的聚居環境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于生活的理解和要求,宜居成為這一時期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普遍認同。
首先,宜居環保是現代生活的基本要求,早在19世紀20年代,建筑師勒·柯布西埃就不但強調了“綠色”,還強調了陽光和空氣對現代人居生活的作用。合理的景觀環境配置對居住區作用十分明顯,綠地建造可維持空氣中的碳氧平衡,富集氧氣,吸收有害氣體,吸塵殺菌,同時隔音降噪,隔熱防風。在大氣污染日趨嚴重的今天,各類因為環境污染造成的疾病越來越多,低碳生活、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們對自身生活環境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宜居成為對現代居住環境最簡單直接的評判標準。
其次,景觀環境設計創新程度是商業樓盤品質高低的外在表現形式,它直接影響房屋作為商品的價值提升。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住房是家庭固定資產的主要內容,是置業的一種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房屋價值的提升意味著家庭資產的增加,所以增值空間大小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購房者的選擇趨向。而在家庭經濟結構中,房屋購買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都屬于重大支出項目,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是廣大業主共同的愿望。從有購買意愿到真正簽單購買往往會經歷很長一個階段的看房期,在價格平衡點左右對居住環境、休閑空間等附加條件的關注程度明顯提高。但從整個房地產行業來看,任何時候價格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點,也就是業內所說的市場均價,樓盤之間的價差主要體現在地段、品質兩大方面。在大眾審美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景觀環境設計創新逐漸成為樓盤品質表現的最有力載體。
第三,大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商業樓盤開發提出了新的要求,早期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往往被簡單地理解為綠化設計,景觀配置也以園藝綠化為主,其最常見的形態是草皮、葡萄架、水池、假山等等元素,景觀規劃設計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往往只是建筑設計的附屬,其目的在于營造建筑群空間特色,柔化生冷的鋼筋水泥建筑印象,設計者常常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之于設計的理解和行為都極其簡單。然而到了今天,購房者對于品質的要求范圍大大增加,草地、樹木只是最基本的項目之一,他們會因為綠化休閑面積不夠、活動空間太少、配套不完善、無文化美感等等原因而放棄購買該樓盤房源。
第四,高品質、高附加值、高性價比成為商業樓盤開發商加強自身競爭力的必要條件,作為商業樓盤經營主體的開發商而言,投入大筆的資金建造商業樓盤絕不是追求藝術享受,賺取利潤才是終極目的,那么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如何讓自己構筑的樓盤妙趣橫生、生態宜居就直接關系到開發商資金回流的速度和利潤的豐厚程度。
二、商業樓盤景觀環境設計創新的發展趨勢
商業樓盤景觀環境的設計理念在
于對地塊自然狀況的研究和利用,對空間關系的處理和發揮,與區域整體風格的融合與協調。其主要內容包括人車分流道路的布局、綠化設計、地景塑造、水景塑造、照明設計布局、休閑處所規劃等等,這些方面的建造既有功能配套的意義,又涉及到居住區內視覺和心理的雙重感受,是樓盤品質界定的基本內容。總體看來,大眾對于現代環境美的概念開始由理想化向生活化、個性化轉變,上世紀90年代開始風靡一時的歐陸風情景觀環境風格不再獨領風騷,以我國歷史和文化為主題的中式景觀環境作品越來越多的受到國人的喜愛。在信息互通加速,世界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商業樓盤景觀環境設計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1、資源共享是景觀環境設計創意的基本前提。就住房商品化后的性質而言,公共區域歸屬于共有空間,其間所構筑的景觀環境應使各個區位的住房都獲得良好的感官效果。首先在同一地塊上的住房區位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要達到居住區環境資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設計規劃時應盡可能地做到點線面結合的移動造景法則,通過有意圖人工造景辦法來彌補區域內位置的差異;其次在同一地塊內應綜合區位、朝向、采光、隱私、聲光污染等多種因素考慮景觀環境配置辦法,只有協調平衡各區位資源數量,才可能讓所有的住戶因為能均勻享受優美環境而淡化建筑位置的不理想。
2、文化借鑒與傳承成為景觀環境設計創意的重要手段。在當代世界,隨著文化的產業化和資本化,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輻射、擴張和滲透趨勢愈演愈烈,對于發展中的中國,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突出自己的文化個性,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將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只有把景觀環境作為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看待,才可能形成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結構,反應不同的價值和審美觀念;對設計師而言,通過豐富的設計經驗來加工有關存在的一切印象,實現歷史、文化符號與造型形態有機結合。當借鑒與傳承成為景觀設計行業新的突破口時,開發商和設計師不再機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環境景觀,開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居住區的規劃和策劃,通過建筑與環境藝術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如北京的“長城腳下的公社”、寧波的“大隱·悅榕山莊”、成都的“廊橋水鄉”,余杭的“綠城·桃花源”、綿陽的“芙蓉漢城”等居住區無一不是在傳統文化中深入挖掘,從而開發出兼具歷史感和時尚感的純正的中國風格的作品。
3、景觀環境表現風格、造型手法呈多元化發展趨勢。一體化是民居營造熱得一大弊端,它使民居建筑群淪為最單調和枯燥的建筑景觀。上世紀90年代以前,“歐陸風格”影響到居住區的設計與建設時,歐陸風情式的景觀環境曾盛極一時,觀賞草坪、模紋花壇、羅馬柱廊、歐式線腳、拱門、噴泉、歐式雕塑壁畫等等造型元素比比皆是。從90年代后期開始,商業樓盤景觀環境開始關注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先前被眾多業主追捧的歐式風格造型不再獨領風騷,中式風格質樸內斂的美越來越受到關注,以中式陶藝、廊亭、窗花等造型元素為代表的東方文化逐漸活躍,商業樓盤開發形成多種文化并存,多種藝術形式交疊的現代景觀環境設計風格。
4、景觀環境親人設計理念進一步加強。純功利性建筑導致單調,它越來越被視為與人敵對,對于沒有靈氣的大居民樓的反對日益激烈,現代建筑需要創造一種相應的精神狀態,使人們在這樣的住所中感到舒服。商業樓盤景觀環境設計是開發商、建筑師、景觀環境設計師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動的過程。建筑師從住房功能需求出發進行空間的巧妙分隔和圍合,使建筑滿足居民生活要求,他主要偏重于建筑本身的功能設計。景觀環境設計師則是在建筑規劃的基礎上針對各區位建筑特點和樓盤整體風格進行環境布局設計,讓建筑、景觀環境和文化能融化在居住區整體設計之中。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除關注居民生活環境的舒適性外,更強調人與環境的關系,把人在區域內的活動作為景觀環境建設的一部分來設計,不僅為人所賞,還為人所用。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又一趨勢。
總之,隨著商業樓盤環境景觀設計行業的不斷發展,其所涉及的專業、文化、技術領域越來越寬,在提供廣闊的設計市場同時也給設計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在居住區環境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環境景觀的設計也愈受重視,其設計原則、理念、手法,都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研究。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自然景觀與室內空間環境設計的有機合是現代室內空間環境設計走出有中國特色的設計之路的必然要求。當前的中國室內設計中,傳統正面臨著現代化的全方位挑戰。人們在熱衷于“時尚設計”“現代設計”“歐式設計”的同時,傳統文化正慢慢地從我們身邊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挾持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呼喚民族精神的回歸。
關鍵詞:傳統文化;中式設計;自然景觀;室內空間環境
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器物和習慣。就像一個家族的傳家寶和日常行為。站在歷史的角度,傳統文化即是一些物質與精神的沉淀。生產力的發展使得物質得到改進和創新,使人類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述情感的工具。物質的變化,環境的變化,使得人在神經系統養成的習慣也同時發生變化。眾所周知在前十年里隨著國民經濟的成長,人們對居住的環境有新的理解,不再是以前為了居住需求而去裝修,為了生理需求而去裝修,隨著人們對精神享受的越來越高的需求,設計師這個職業就應運而生了,作為一個80年代的設計師我們不像70年代的設計師還懷著對國外設計界的崇拜,認為國外的設計師的作品都是優秀的,而去一味地去模仿國外的作品,而忽視了自己國家的獨有的風格。在經歷了對中國傳統和西方現代派作品的學習、模仿甚至抄襲的啟蒙掃盲之后,中國室內空間環境設計開始步入了自己的創新階段,就是繼承傳統,發展創新。
一、傳統文化在室內空間環境風格營造上的影響與應用
傳統風格的室內設計,是在室內布置、線形、色調以及家具、陳設的造型等方面,吸取傳統裝飾“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國傳統木構架建筑室內的藻井天棚、掛落、雀替的構成和裝飾,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傳統風格中仿羅馬風、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等,其中如仿歐洲英國維多利亞或法國路易式的室內裝潢和家具款式。此外,還有日本傳統風格、印度傳統風格、伊斯蘭傳統風格、北非城堡風格等等。傳統風格常給人們以歷史延續和地域文脈的感受,它使室內環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淵源的形象特征。
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響著中國文化,同時,三者又相互融合。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主流,崇尚中庸合一,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為天人是相通的,有“天人合一”、“萬物與吾一體”之說。道教主張“大地以自然為運,圣人以自然為用,自然者道也”。禪宗有“菩提本無樹,靈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說。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室內設計融合著和諧、自然、莊重、優雅等多重品質。如中式裝飾材料以木質為主,講究雕刻彩繪、造型典雅,多采用酸枝木或大葉檀等高檔硬木,經過工藝大師的精雕細刻,每件作品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而每件作品都能令人對過去產生懷念,對未來產生一種美好的向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風情。空間上講究層次,多用隔窗、屏風來分割,用實木做出結實的框架,以固定支架,中間用欞子雕花,做成古樸的圖案。家具陳設講究對稱,重視文化意蘊;配飾擅用字畫、古玩、卷軸、盆景,精致的工藝品加以點綴,更顯主人的品位與尊貴,木雕畫以壁掛為主,更具有文化韻味和獨特風格,體現中國傳統家居文化的獨特魅力等等。
當然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在經過漫長的歷史凝練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內涵的圖形和紋飾。他們包括人物、植物、動物、圖騰、幾何符號等形式在內的圖像,以及一些流傳廣泛的典故、成語、傳說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及組合。這些傳統符號既有具有傳統象征內涵和比喻意義的圖案和紋樣,也有古代傳統圖騰紋飾,以及傳統宗教紋飾符號。這些文化符號在經歷了歲月的洗練后都滲透出濃厚的歷史凝重感,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因為其文化符號是形式與內涵的完美結合。我們應該用今天的設計語言詮釋與重現這種完美。在當代,這些符號仍有著積極的實用意義,直接運用這些傳統符號作為裝飾元素,是營造傳統的文化室內環境的有效手法。
二、自然景觀在室內空間環境風格營造上的影響與應用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萬物與吾一體”,還是道家的“大地以自然為運,圣人以自然為用,自然者道也”,都把萬物與人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近自然、開發自然。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躲進蝸居的小筑,休問外物瑣事,品香茗,看清流碧潭、亭臺樓閣之勝,享曲徑通幽、奇石怪巖、柳暗花明之趣—這就是蘇州園林生活的基本寫照。又如中國民居的院落非常重視其大小與屋宇的比例,院落承接陽光雨露,日月精華,納氣通風,以具有“藏風聚氣,通天接地”的功能;院落和室內過廳、穿堂等聯在一起形成一個較大的氣流網絡,院落空間即是氣流集散的匯合處,它是溝通天地陰陽之氣的“氣場中心”,也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中國民居將內院看做是人與天地,人與自然協同共生的最佳場所,并在院落內引入大自然的風光:大戶人家高墻深院,疊石理水,植樹栽花,曲徑通幽地把院落擴大為私家園林,而小戶人家即使面積很小也要種植幾株翠竹和幾棵芭蕉或以滿架蒼藤,充分表現出人與自然的交融。
現代主義風格要求住宅周圍應該保持與大自然的接觸,住宅內應該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它熱忱地接受自然色彩,并用自然的色彩來營造空間的氣氛。它對自然的重新關注,要求的不只是單純地應用天然材料,還應該要有寬闊的視野,讓自然景觀成為室內的一景,讓室內充滿自然的光線。在室外空間的設計中,更需強調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和滲透,既要照顧陽臺、露臺、庭院之間的關系,也要考慮庭院空間區域的使用功能和空間效果。再就是室內外空間的融合。同時,相鄰別墅的室外空間之間互相影響,即便是私有庭院,也要與小區景觀空間體系相協調。
對于現有設計的看法透過傳統藝術的歷史延伸脈絡,我們可以看出,藝術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不斷地受到新的技術與意識觀念的沖擊而更新拓展,它的內涵與精神則是民族歷史長期積淀的結果,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靈魂之所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設計界開始越來越重視中式元素和符號的使用,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提倡可持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與室內空間環境設計的有機結合是現代室內空間環境設計走出有中國特色的設計之路的必然要求,使傳統文化藝術在室內空間環境中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