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6 11:28: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園林規劃設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景觀園林建造也進入了高峰。城市景觀園林設計也經歷了由粗糙型到集約型的轉變,在園林規劃和設計中要注重植物的生態性、觀賞性、綠量、功能性因素,強調植物搭配的合理性。所以,在現階段的園林綠色植物景觀規劃設計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科學務實,創造出適宜的綠色景觀。
關鍵詞:城市園林;植物景觀;布局;原則
城市中的園林可以為居民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可以為城市增添綠色文化景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對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城市景觀和園林規劃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的滿意程度,同時也影響到這個城市綠色文化吸引力的大小。
1城市景觀園林設計中植物景觀的重要性
如今環境日益成為居民選擇居住和生活的重要指標,植物作為綠化的主體可以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用植物景觀營造優質的生態環境,是環境景觀設計的核心,植物景觀搭配的好壞直接影響園林景觀的質量和藝術水平。在植物景觀的設計中一定要考慮到植物的習性,而且要對它們的功能和觀賞效果有充足認識,最終要達到一個既注重植物自身色澤搭配,又注重群落之間和諧的生態系統。植物景觀要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有著良好的適應性,因地制宜,發揮出綠色植物景觀的最佳作用,讓城市更加宜居。
2植物景觀布局遵循的原則
2.1生態習性適應性原則
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針對不同地區和不同氣候有著不同的設計特點,選擇適地性植物做主干景觀,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園林設計風格。在植物景觀的設計中考慮植物在生長方面的需要,例如,光照、溫度、濕度、大氣等因素。現在的城市由于工業化的大舉擴張,城市土地資源越發緊張,同時土地的質量也受到了影響,因此,在植物景觀設計中對高樓群集下的園林景觀要作特殊考慮,對植物與自然生態的融合有充分地估量,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發揮塑造景觀的功能和效果。在種植設計過程中,即要避免單一化和“西化”,也要考慮到生物多樣性,不宜在大廣場中只種植草皮,應適當搭配種植苗木,因此,在設計初始就應該因地制宜。
2.2觀賞和功能兼顧的原則
在了解植物本身的自然習性后,對植物在形態、顏色、香味、花期等方面都應有所考慮,最終要使植物景觀在功能和視覺上和諧。例如,植物的形態和原生長的地形要契合,山頂上的植物生長趨勢大都筆直向上,比較細小呈現寶塔形。在丘陵的樹木多是樹冠面積較大,呈現橫向發展趨勢。在植物設計時要在視覺上做好點、線、面三者協調一致,構建完美的圖畫。另外,在植物的枝、葉、花、果上也要做文章,例如,樹干的粗糙程度會給人完全不同的效果,樹冠的冠幅大小直接影響到1樓居民的采光效果。植物是否是單生、花的顏色和香味、果的形狀都會給觀賞效果帶來影響。最后,還要注重不同植物群落的季相性變化,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2.3綠量原則
城市園林景觀作為城市的自然空間,是給予人們休閑和娛樂的功能環境。空間內主要的景觀是綠色植物,植物的綠量一定要滿足改善環境的作用,特別是在空氣質量比較低的環境中。大部分地區使用的是光合作用良好的植物,它們可以為城市吸收有害氣體和噪音,釋放出氧氣,不僅凈化了空氣,而且給人以好的心情。綠色植物的綠量是決定一個城市環境質量的基礎,在人均綠地指標相對較低且污染比較嚴重的區域,可以種植耐污染適應性強的植物,特別是枝繁葉茂的類型要大力推廣,如夾竹桃、復羽葉欒樹等,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污染性氣體和降低噪音。喬木和灌木也是增加綠量比較適應的植物類型,在后期護理時候盡量地向地面和構筑物開拓,營造喬、灌、草復合立體化景觀效果。最終形成上、中、下相適應的綠量植物層次。在植物景觀設計時要對植物多樣性給予重點考慮,最大限度增加綠量,形成多品種組合,各種植物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創造生態群落穩定的宜居環境。
2.4規劃和搭配相適宜的原則
園林植物景觀的觀賞空間來源于不同植物的搭配,如果在設計中不注重規劃設計,就會造成景觀結構比較雜亂。首先,通過不同植物的空間搭配,既要注重統一性,又要強調節奏變化。讓人們在觀賞時的視覺可以舒緩轉移。其次,增加園林的趣味性,要在布局上有著疏密之分、高低之分和大小之分。再次,選取特征突出、觀賞性較強、時效性較長的植物類型。一個適宜的園林植物規劃能夠最大限度喚起人的情感,所以,在設計時要充分以人為本,堅持以人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3總結
在園林植物景觀布局中要遵循好以上原則,規劃建成后,重點工作在于日常的維護和管理,做到四季有景、時移景異。另外,維護時要充分考慮不同植物品種的類型特征和特性,讓園林植物景觀可以長久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摘 要】本文對目前國內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地闡述與分析,總結了園林景觀在建設、設計、保護等方面的內容,列舉了當下園林在設計與保護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保護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鄉村景觀;園林;設計
經過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居民的生活發生的巨大的變化,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居民在買房置業時,不僅會關注室內的研究設施,同時也開始重視室外環境的質量。這需要園林建設的相關設計人員在進行景觀設計時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聰明才智,將鄉村景觀與建筑設計有機結合起來,在鄉村景觀設計中充分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
一、當前我國園林規劃設計的現狀
隨著我國園林景觀建設的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尤其是各級政府部門開始充分認識到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意義,針對園林景觀建設以及鄉村景觀的保護方面的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在鄉村景觀設計方面,更加注重活力與生機的體現,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當前,我國鄉村景觀在建設、設計、規劃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將生態環境與園林規劃設計結合起來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十分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堅持科學布局與生態優生原則,最大程度上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均衡發展。
(二)園林規劃理念更加成熟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要求科學管理與創新發展相關結合,根據建設施工地區歷史文化、景觀風貌、發展現狀等實際狀況,初步形成了一套可行性強、合理、科學的園林景觀設計理念。
二、我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整體規劃與設計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國內鄉村景觀建設的相關設計人員在技術水平上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足,這種不足主要體現在設計規劃方法落后、設計理念陳舊等方面,造成一部分城市鄉村規劃整體設計水平較低并且鄉村規劃缺乏科學性,一些工作態度不夠負責的建設人員可能還存在著無視政府規章制度的問題,并且有關部門沒有做好制約與監督方面的工作,這些是目前制約我國城市鄉村建設質量提高的主要不處因素。
(二)鄉村景觀建設缺乏技術創新
缺乏創新幾乎是我國各行各業都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于城市鄉村景觀設計領域來說,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建設方法、措施、手段、技術等方面仍然比較落后,制約了鄉村景觀建設中新方法、新工藝的開發。另外,建筑市場上一些先進的建設材料供應不足,間接造成了鄉村景觀建設的質量無法進一步的提升。城市鄉村建設既要注重生態環境的改善,又要對生態環境進行人工的美化,鄉村景觀建設的施工工作難度很大。
(三)生態環境效用與城市景觀建設缺乏統一性
由于國內許多施工企業在景觀規劃設計方面缺乏相關主以及經驗的支持并且思維觀念比較落后,只是將鄉村景作為一項城市形象工程來進行,嚴重忽視了鄉村景觀內在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除了提高的城市部分區域觀賞性之外,幾乎沒有對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帶來任何方面的改善。甚至在景觀視覺效果上,由于沒有充分兼顧到城市的整體格調,鄉村景觀的設計沒有與城市整體風格相一致,造成外觀上的突兀與不協調。
三、保護和延續鄉村景觀的基本措施
(一)創造具有個性化特點的鄉村景觀設計作品
一些從整體的發展規劃出發,結合發展需求以及當前現狀,綜合運用多種景觀設計手法來發掘出深厚的歷史內涵與文化底蘊,建設并完善了現代化的鄉村綠地系統,建設出了一整套環境優美、質量良好、指標先進的生態系統,結合先進的基礎設施、游樂設施、景觀雕塑以及相關的鄉村綠化作品,突出了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風貌。在鄉村系統綠地的建設上,創造并發展了一系列新的布局方式,比如混合式綠地、楔狀綠地、帶狀綠地、塊狀綠地等,既彰顯的風土人情,也改善的的生態環境。
(二)引進先進的鄉村景觀建設的施工工藝
由于目前我國地鄉村景觀建設在技術上與西方先進國家存在著不少的差距,提升鄉村景觀建設水平,需要引進國外先進的施工工藝,綜合運用多種施工技術,在原有的、引進的施工工藝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與發展,將其他相關學科的思維理念引申進來,綜合運用音樂噴泉、仿生學、霓虹燈、電子產品等設施,增加建設與鄉村規劃的現代氣息。
(三)更加重視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節約鄉村”是一種新的鄉村景觀的設計理念,國內許多施工企業以及政府有關部門開始針對“節約園林”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設計人員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同時也通常都潛移默化地將“節約”思維融入到設計方案中,比如當前許多園林景觀都含有太陽能照明、RED、生活垃圾循環利用、污水回收等系統設施。鄉村景觀的原有特征也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內心表露,是普遍情感的再現。 就鄉村景觀的延續形式而言,要能夠在有效摸索當地特有自然元素后,巧妙地融入到園林規劃設計中來。設計人員可以通過鄉村建筑物來點綴空間。設計人員在點綴過程中,看起來不會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而且能拉近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給人一種舒適自然的感受。
四、結語
要提高鄉村景觀設計與規劃水平,重點在于建設規劃的技術創新,將生態環境效用與景觀建設有機結合,對植物的品種以及園林修建的地址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杜絕以往園林建設規劃中出現的輕管理、重建設的現象。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一定要立足于長遠,遵循藝術性、科學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原則,兼顧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園林景觀的外在形象與基礎設施要充分體現出人性化原則。
[摘 要]當前,風景園林的設計和建設成為了社會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同時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應用了更多相關的科學,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使得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新的學科,生態學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態學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結合,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生態學 風景園林 規劃設計
在我國,風景園林的設計和建設逐漸成為了城市規劃和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城市的發展使得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不斷的興盛,這樣一來就對環境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更加重視生態環境的建設,所以在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也融入了生態學,使得園林建設更符合生態發展的需要。
1、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相關的主要生態學理論
1.1 生物多樣性原理
生物多樣性理論實際上反映的不僅僅是群落和環境中物種的豐度和均勻度等重要的指標,同時也反映了群落的動態結構穩定性,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生態環境質量在不斷的下降,環境資源的豐富程度也相對較為匱乏,所以物種會在這一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調整來適應環境的變化,這樣才能保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物種多樣性越強,其就越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景觀生態學中比較強調物種之間共存的可能性,所以在園林景觀建設中,應該堅持生物多樣性的原則。
1.2 生態位原理
生態位理論當前已經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應用,但是就生態的概念而言,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在本文當中,我們主要介紹國內研究人員給出的概念,它通常就是指一個物種在某一個生態系統當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其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功能,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實際上和生態位是有著非常大的關聯性的,這也會直接影響到園林綠地系統本身的綜合功能。
1.3 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通常又被人們叫做互利共生,它通常就是指兩個物種是相互依賴的,它們只有異同生活的時候才能顯示出良好的生存狀態,二者是相互獲利的,根據這一特性,我們可以在園林中種植一些二者之間有著非常強依賴關系的植物,這樣就可以充分的保證種群自身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1.4 生態平衡原理
生態學當中,生態平衡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原則,這一過程中的具體含義就是指生態系統在極其穩定的狀態下,系統內部的結構是協調的,在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上也基本上沒有非常大的懸殊,在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出非常高的綜合效益。在園林生態建設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合理的去規劃和布局,要從整體上去控制,同時還要將自然生態引入到城市當中,這樣就可以有效的保證城市當中的生態平衡。
2、生態學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結合
2.1 應用生態學原理,保護利用場地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
2.1.1 利用當地的鄉土資源
相鄉土植物通常就是指在長期的自然選擇和物種之間的交替以后對一個地區有高度生態適應性的自然植物生態系統的一個總成。這些植物對環境和氣候有著非常強的適應性,同時使用鄉土植物可以有效的降低物種管理和維護的整體成本,同時也能體現出良好的適應性,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還能完成自我養護,物種的消失成為了當前園林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對物種的保護和生態倫理的要求予以高度的重視。
2.1.2 尊重場所自然演進過程
當代人的需要和不同時期的人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差異,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一定不要受到傳統設計模式的限制,不過從當前生態學理論的角度上來說,新的設計形式應該充分的考慮到場所的自然過程,也就是說在設計和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考慮到當地的自然條件,設計實際上就是要將這些有自己特征的因素充分的體現在設計當中,從而更好的保證場所的健康和環境的質量,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最大程度的保留當地原有的一些自然特征,這樣既是對自然的尊重,也可以十分有效的降低設計和建設的成本。
2.2 基于生態調控原理,利用并再生場地現有的材料和資源
生態調控原理中的循環再生,倡導能源與物質的循環利用貫穿于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始終,生態的風景園林設計要盡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盡可能將場地上的材料和資源循環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新材料的需求,減少了對生產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2.3 基于生態學的土壤設計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設計中選擇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就顯得很重要。主要考慮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態學習性,選擇適宜植物生長的土質。特別是在風景園林的生態恢復設計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對當地的土壤情況進行分析測試,選擇相應的對策。常規做法是將不適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換走,或在上面直接覆蓋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長,或對已經受到污染的土壤進行全面技術處理。采用生物療法,處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質,增加微生物的活動,種植能吸收有毒物質的植被,使土壤情況逐步改善。如在西雅圖油庫公園,舊煉油廠的土壤毒性很高,以至于幾乎不適宜作為任何用途。設計師沒有采用簡單且常用的用無毒土壤置換有毒土壤的方法,而是利用細菌來凈化土壤表面現存的烴類物質,這樣既改良了土壤,又減少了投資。
2.4 以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為理論的植物配置的設計
2.4.1 植物材料的選擇
根據生態位理論,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應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征,合理選擇配置植物種類,避免各個物種對空間和營養的爭奪,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生長良好,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視覺效果的園林景觀。根據各種植地不同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選擇植物種類,尤其是高大喬木優勢種的選配,直接決定了園林生態效益的發揮程度。園林生態設計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種在空間和營養生態位上的分異來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間、營養,各個種才能協調共生。
2.4.2 運用具有生態效益的植物
不同的樹種其生態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態效益就必須選擇那些與各種污染氣體相對應的抗性樹種和生態效益較高的樹種。
2.4.3 遵從生物多樣性原理,模擬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物種多樣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環境中物種的豐富度、均勻度、群落的動態與穩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與群落的相互關系。生態學家認為,群落結構愈復雜,系統也就愈穩定。因此,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設計多個種組成的植物群落,比單物種中群落更能有效利用資源,具有更大穩定性,即保持各物種多樣性如動植物種資源多樣性、各種文化特質多樣性等,具有重要深遠的生態環境意義。
3、結語
當前人們的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都有了非常顯著的提升,同時在技術上也有了非常顯著的發展,生態學理論和觀念已經越來越多的得到了普及,生態學理論對園林設計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這也將會成為生態發展和工程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會推動我國園林規劃和建設的健康發展。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綠道在城市園林規劃建設中逐漸發展起來,在綠道建設中需要注意,應以城市的園林規劃整體情況為基礎進行完善,才能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本文探討了綠道在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的作用及其營造。
關鍵詞:綠道;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營造
綠道的規劃是一種多尺度、多目標、多學科的綜合性規劃,以生態優先和以人為本為基本原則,實現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天津近年完成了綠道公園示范段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目前正在穩步推進環城綠道系統建設,逐步形成串聯市內六區,輻射環城四區的綠色生態長廊。綠道建設將與城市公園、生態河道、社區綠地、郊野公園相互整合,打造出美麗天津的綠色生態系統。
1 綠道概述
綠道特指一種線性綠色開敞空間,通常沿著河濱、道路建設,形成開放的綠色空間紐帶,使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區、居民區等連接成完善的有機整體。綠道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慢行交通:即指包括人行道在內的非機動車道的規劃。(2)園林節點:主要包括規劃驛站、綠道廣場、城市公園以及綠道的進出口。(3)服務設施:主要包括生態維護設施、市政設施、安全設施以及商業設施在內的諸類服務設施。(4)綠廊植物:主要是綠道內及周邊的園林景觀植物,利用植物題材自身的形態巧妙地加以布置。
2 綠道在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的作用
2.1 保護城市生態系統
在土地緊缺和高強度開發的影響下,城市所處的生態環境已經非常脆弱,通過綠道連接破碎嚴重的生態斑塊,對環境的修復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綠道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生態環境先保護后開發,這樣的模式對生態系統的健康更為有利,進而促進了整個城市綠色生態系統的完善。
2.2 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環境的改善
①在綠道兩旁因地制宜地栽植園林植物,包括花草樹木、草坪、攀援植物等,達到美化綠化城市環境、凈化空氣的目的。②通過綠道對城市各重點區域間道路的連接,規范道路的作用,讓人們出行選擇方式更加多樣,形成城市綠色慢行系統,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③把城市的特色融入到綠道建設中,選擇鄉土樹種,突出地方特色,串聯城市的歷史文化記憶,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
2.3 有助于市民生活品質的提高
通過建設城市的綠道,綠化美化功能與使用功能的雙劍合璧,使居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人們或騎行或慢跑穿梭在林間小路,在廣場上進行健身休閑活動,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和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
3 綠道在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的營造
3.1 整合串聯原有的城市園林生態系統
城市原有的園林生態系統本身就是一個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因此,要以原有的生態系統為基礎規劃綠道,將單個公園的建設依托一些線性要素(城市河流,文化線路,道路系統等)進行更新與設計。在規劃生態綠道,首先要考慮原有景觀節點的發展需求,進行有機串聯,使各個景觀節點的生態效益、休閑效益和歷史文化效益得到更好地發揮。
3.2 完善綠道建設管理體系
結合國內外國綠道營造的經驗,不斷更新完善獨具本市特色的綠道管理制度,同時在城鄉規劃體系中納入生態綠道規劃這一內容,其規劃的層次主要為:“社區――城市――區域”。除此之外,綠道規劃還要結合附近居民與建設的需要,從點到面進而擴展到整個城市,最后發展為整個區域的有機連接,實現“微觀――中觀――宏觀”3個層面全方位建設體系的逐步確立。
3.3 整合城市資源
綠道系統概況來說是一個功能各異,有側重點且又互相影響的整體。在建設綠道時,首先就要深度整合城市資源,加強與城市的互動交流。通過分析城市的歷史人文、自然、土地、交通等,疊加各個權重因子,使綠道融入園林之中,擴大綠道的綜合效益。
3.4 以人性化服務為主要理念
在綠道規劃中要納入人性化服務這一內容。在進行規劃時,結合每個地區的不同特點進行設計,增加符合地區要求的生活功能。
3.5 加強綠道設施的完善
在綠道設計建設中,注重綠道設施的完善。充分結合當地的特點,規劃設計出道路服務設施及園林景觀服務的設施,同時還要規劃包括信息系統、休息設施、照明設施、急救設施在內的一系列配套設施。因為生態綠道的主要作用,即為人們提供娛樂、散步、觀光、騎行,所以,在綠道設計時,對交通設施進行合理規劃,以保障人員通行的安全,尤其是地道、天橋等特殊路段,必須要加設一些安全保障設施。
4 結語
綠道建設是城市園林規劃設計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尊重原有園林生態系統,適當規劃人的活動與其之間的關系,整合園林生態系統保持可持續發展,才能建設成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特色鮮明、宜居的花園城市。
摘 要: 示范課堂是全面展現教師內功的舞臺,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水平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作者通過對示范課堂中《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分析,總結出在教學中要運用技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倡“互動合作”,融洽師生課堂關系;堅持反思,感悟教師教學人生;擔當責任,奉獻育人愛生精神。通過總結,期望予高職教師以借鑒,強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 示范課堂 教學策略 反思
一、引言
俗話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作為教師,課堂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舞臺。示范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對現行教學課堂起“示范”作用的課堂,是教師“舞”跳得最好的課堂,是全面展現教師深厚教學功底的課堂,是具有風向標作用的課堂,是對教師“心境、師德、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大考查的課堂。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的《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是園林技術、風景園林設計等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實踐課時居多的課程,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校示范課堂評比、多重考查脫穎而出,被評為示范課堂。
二、示范課堂教學策略
《園林規劃設計》作為示范課堂,要求教師有較高的專業和學術水平,有“說、學、逗”的本領,將前瞻的教學理念、合理的教學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適宜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完美融合,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師生形成良好互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筆者結合《園林規劃設計》示范課堂評比過程中的反思、研究與實踐,總結出示范課堂教學策略。
1.運用技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作為示范課堂,教師單有講授技巧遠遠不夠,還需具備“說、學、逗”的本領。說,指吟語園林立意有關的詩詞、解字意、解詞意、園林設計中的短笑話、趣聞逸事;注重培養學生方案匯報能力和提高學生溝通交際能力,課堂中通過示范和模仿的方式,激勵、鼓勵學生大膽開口介紹自己的設計方案。“學”,指學習園林人的音容笑貌、風俗習慣禮儀。具體表現為將企業文化和企業事跡提煉成案例,豐富教學內容。“逗”,指的是在課堂上通過角色扮演法,將在園林項目中故事編成小品穿插到教學內容中,使課堂充滿樂趣,學生在“逗樂”中學習,漸漸地對課程的學習有了“樂學”的心態,學習興趣得以養成。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園林規劃設計》示范課堂,教師根據學生喜歡感受真實場景、實踐真實案例和聆聽真實故事的學習特點,采用“從真實案例中來,到真實案例中去”的教學理念,發揮教師“說、學、逗”的能力,結合大量的真實項目、案例,創設情境,分享故事進行教學、進行訓練。有時,為了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將教學內容通過說故事、做案例的形式與學生互動,之后,學生經過吸收、分析和整理編成新的故事,使學生的作品能聯系實際,符合實際,從而在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等能力。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使課堂更具趣味性,而且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性,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實現了師生互動,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得自信,主動探索,勇于創新,積極參與。
3.提倡“合作”,融洽師生關系。
教與學,是合作的關系,師生合作包括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1],師生合作能促進師生的情感發展,增加教師的親和力,增強師生的信任感,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教學中,采用師生合作,即教師的角色就是當好甲方,起著制約作用,同時教師不能閑著,不能形式上巡視、督查,而要走下去,適當進行交流、提示與點撥,對學困生給予方法上的引導和思想上的開導,端正他們的自學態度,樹立自學的信心,并及時表揚自學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2]。學生的角色是當好設計師,為甲方服務,學生做得好就給予加分。這種合作是模擬真實的設計流程進行的,讓學生在課堂中就能體會到真實的甲乙方,同時加強學生參加各類設計競賽的主動性,重視對學生個性、獨立性、創造性的培養,既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又要強調合作精神,通過實踐尋找問題,在教學中解決問題[3]。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得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分享成果,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4.堅持反思,感悟教學人生。
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反思的重要性。作為示范課堂,教師要一直堅持反思,反思每堂課、每個學期的課,同時對課堂中教育理念、教學行為進行不斷總結與感悟。
5.擔當責任,奉獻愛生精神。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責任。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教育工作是一種放眼未來,勇于獻身的職業;是一種辛勤耕耘,樂在其中的職業;是一種精心雕刻,不斷創新的職業;是一種為人師表,催人上進的職業[4],才能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人民教師。《園林規劃設計》作為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不僅僅教給學生的是專業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如何生存。作為教師,特別是示范課堂的教師,我們要有師愛與責任,給予關愛、指導、鼓勵、贊美、幫助、欣賞和支持,認真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才能體現出教師的愛心和責任。只有我們心中有這樣的信念和責任感,才能擔起培養祖國人才的重任。
三、結語
“園林規劃設計”示范課堂,新的思維、新的理念、新的教學策略,展現教師個人特色、教學底蘊,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同時,通過示范課堂促進教師間相互交流、學習,教學相長,形成新學風,讓學生切實學到扎實的專業本領。
摘 要:首先闡述了生態學體系與園林設計的關系,然后分析了可供園林規劃設計借鑒的景觀生態規劃原理,最后探討了景觀生態學對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
關鍵詞:生態學;園林規劃;設計
隨著技術變革和人口膨脹,人類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自然界的秩序也被破壞,生態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今,“生態”一詞隨處可見,然而違背生態原則、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卻仍時有發生,有的破壞甚至是打著“生態”的旗號。這種現象在園林界也存在,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復雜的,生態設計應該成為園林設計的核心。
1 生態學體系與園林設計的關系
大到風景區的規劃,小到植物景觀的營造,都涉及生態學的相關內容,生態園林也是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之一。綜合國內外生態園林的發展情況可以發現,建設生態園林的本質是根據生態學原理,協同自然設計規劃和營建園林,其目的是充分發揮園林在生物多樣性保育、自然環境保護以及生態教育等方面的功能,有機融合園林以傳統觀賞價值為主的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從生態學體系來看,園林的生態性應該滿足3個不同層面的標準:(1)對宏觀尺度而言,它的生態過程、能源和物質的使用,有利于全球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發展。(2)對于中觀尺度而言,它的環境建構符合生態原則,生態環境系統具有地域性、多樣性和合理性的特征,具有自我演替發展的能力。(3)對于微觀尺度而言,它的具體空間和實體形象,能充分考慮到包括人在內的生物個體的互動關系,喚起人對于生態意象的文化體驗和美學感受。
2 可供園林規劃設計借鑒的景觀生態規劃原理
2.1 自然優先
自然與園林規劃密不可分,如果為了園林規劃設計而破壞自然,這是不可取的,所以,要保護自然資源,維護自然。
2.2 整體優化
生態系統本身就是具有生物結構的整體,景觀是由一系列生態系統組成的,且具有一定結構與功能的整體,生態規劃秉承整體第一的原則,只有整體達到最佳狀態,才是真正的最佳狀態。
2.3 生態關系協調性
指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生物與生物、人與生物、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間的協調,人為結構與自然結構間相協調,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位置,同時,大力發展經濟,強調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3 景觀生態學對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
3.1 園林規劃設計將更具整體把握性
引入景觀生態學使我國的園林規劃設計更具整體把握性,持續性更強。在城市化飛速發展時期,城市化建設日益加快,城市環境逐漸惡化,工業化污染越來越嚴重。為了美化環境,相關部門提出了美化城市,興建公園、風景大道、廣場等,這就逐漸打破了城市的原有節奏,破壞了城市的有機結構和社會網絡,不注重天然的有機存在,而是機械的添加、破壞,只顧眼前利益,使自然與生態工程遭到嚴重破壞,人們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甚至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城市規劃中的這項失誤需要正確的理論來引導,走出誤區,需要從人類整體生態學的理論出發。景觀生態學注重生物系統的整體性、有機性,是一種可持續的規劃。與傳統相比,它更注重保護自然和整體把握性以及自然協調性,這些無疑都是景觀生態學所具有的優勢,景觀生態學的整體把握性將解決一系列難題。
3.2 園林規劃設計將更具科學性、合理性
引入景觀生態學有助于園林規劃設計更趨于理性化、科學化,傳統的規劃只注重外表美化,卻忽視了內在需求,它們之所以會被忽視,是因為缺乏相關的理論指導體系,以往的景觀評價標準旨在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強調人對風景的作用。但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無法從生態角度評價景觀,強調視覺意義上的重要性,缺乏理性標準,景觀最重要的是其內部的生態效應,現在景觀生態學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景觀要素的演化過程。因此,引入景觀生態學提供了新的評判景觀方法,提供了一個更加科學化的標準,當前的景觀建設中,自然科學的含量較低,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甚至是環境的破壞,引入景觀生態學后,景觀規劃將更具科學性、合理性。
[摘 要]本文借鑒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思路,并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審美的要求,本文認為園林景觀的美學功能和藝術性是園林規劃設計的核心要件。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藝術風格應符合大眾的審美心理,在心理上對這種設計形式的接受,以便實現在經濟、道德、大眾審美等方面的影響,強化所設計園林景觀的社會認同感。
[關鍵詞]園林規劃;林業;景觀設計
一、引言
根據園林設計相關理論,園林設計中植物多樣性與適應性同時并重。近年來城市綠化提出了增加綠化樹種、提高生物多樣性的目標。于是許多城市一味求新,盲目引進外來樹種。為求好心切引進新品種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忽視了苗木的適應性,則不僅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且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對于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現景觀規劃設計,鮮明的視覺形象、良好的綠化環境、足夠的活動場地,這是基本的出發點,隨著景觀環境建設的發展,對于未來景觀建設的騰飛將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景觀規劃設計實踐的三元,在眾說紛紜的各類景觀規劃設計流派中,三種新生流派正在脫穎而出: 第一,與環境藝術的結合:重在視覺景觀形象的大眾景觀環境藝術流派;第二,與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結合的城市景觀生態流派:以大地景觀為標志的區域景觀、環境規劃;以視覺景觀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以環境生態為導向的城市設計;第三,與旅游策劃規劃的結合:重在大眾行為心理景觀策劃的景觀游憩流派。這三種流派代表著現代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發展方向。
二、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思路構建研究
園林綠化應考慮綠化的功能。無論是公園還是園林、風景名勝區、居住區、城市廣場和道路、工業企業和機構的規劃設計和校園環境;或像世博園等大型園林規劃設計。應根據其服務對象不同,明確功能和主題。 提高園林作品的藝術品味。高品味的園林工程是一幅美麗的立體圖畫,不僅要有點線面的合理運用,還要有四季特色的變化,它是各種園林要素的藝術組合,是巧奪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現,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應有歷史文化內涵。將自然與歷史文化緊密聯系,是園林造景應注意的,能否畫龍點睛,使歷史人文景觀與周圍環境或其他方面協調,并符合人們的審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經充分論證才有說服力,被人們所接受,景點宜恰到好處,忌貪多、太雜。 對園林綠化的各項指標進行認真計算 。包括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率、立體綠量、多層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氣體及灰塵和是否符合生態效益等。有這樣才能決定是選擇單一的草坪還是喬灌木與林下草坪相結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現象,使草坪與樹林相得益彰。
三、園林規劃設計的應用實踐研究
(一)園林規劃設計要體現藝術性
景觀規劃設計是從審美的角度出發,以創造一個實用的功能為目的的。在層出不窮的“純藝術”,出現的藝術形式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其他種類的藝術,從電影、電視、戲劇、音樂、建筑藝術、自然景觀的創造,創造藝術、媒體藝術、行為藝術、大地藝術、光效應等一系列的新的藝術形式,而這些轉向其他藝術行業的從業者以極大的啟示。現代園林規劃設計,從一開始就從現代藝術中吸取了豐富的形式語言。而對園林規劃設計中影響最大而且穩定不變的主觀因素是人類的感官對園林景觀的感覺。因此,自然景觀也好,文學繪畫也罷,對于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以三維空間為主的園林景觀視覺畢竟是其核心基礎。從現代藝術早期的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風格派、構成主義,到后來的極簡藝術,每一種藝術思潮和藝術形式都為設計師提供了可借鑒的藝術思想和形式語言。因此,園林規劃設計既要考慮園林景觀的使用功能,同時還要考慮園林景觀的藝術性,我國園林規劃設計藝術正是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綜合。
(二)園林規劃設計體現對民族文化的繼承與創新
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離不開生活,并與歷史文化聯系在一起。國家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是以民族文化遺產的背景為基礎的。對于山水的藝術創作,如果沒有傳統的、歷史的、文化的、文化的東西,就不可能成功。中國園林是世界上三大古典園林之一,對世界園林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我們也接受了現代園林的設計理念,結合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創作,促進中國與世界的快速形成,隨著中國藝術景觀規劃設計學科的特點。
景觀規劃設計,既然是藝術,就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在本世紀的最后半個世紀,藝術設計從一開始就起到了先鋒的作用。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到目前為止,無論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城市的發展,景觀規劃設計都發揮著先鋒作用。因此,作為一個景觀規劃設計人員,必須把握相對穩定、不變的景觀規劃設計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設計元素,包括新思路、新材料,跟上時代的發展。
(三)園林設計應體現意境、人性與生態融合
園林景觀的意境產生于園林景觀境域的綜合藝術效果,給予游客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喚起以往經歷的記憶聯想。 園林規劃設計的意境美是指通過園林景觀的結構、圖案和文字所反映的情意使消費者觸景生情、產生情景交融的一種藝術境界。當然,不是所有園林景觀都具備意境,更不是隨時隨地都具備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尋味、引興成趣和深刻懷念。所以意境是我國多年來園林規劃設計的名師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國園林景觀外形設計具有世界影響的內在魅力。通過這種意境的創造,在空間物質化的表現與無限的聯想之間,以空間、形體、文化、寓意所呈現出的信息載體,它涉及這樣一種理念:即存在著一種超越個人理解力并能借助于一種中間媒介達到的群體共通的普遍的狀態。挖空心思,想盡辦法,來尋求、創造、組織、表現這些中間媒介,這是工業規劃設計中最為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園林設計師從關注園林景觀轉移到關注到園林景觀的使用者上來,以設計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悅的園林景觀為重要目標的設計思想。使人愉悅是人性化設計的審美原則,使用過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設計的精巧而產生愉悅感,同時,將這種愉悅感升華為一種審美意象,從而真正體現出設計為人、以人為本為中心的人性化設計思想。園林規劃設計其主題是人本身,設計的使用者和設計者也是人本身,人是園林規劃設計的中心和尺度。因此,把心理學、行為藝術等學科引入到園林規劃設計領域,研究設計的目的與人的行為在不同人、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下的互補關系,擴展園林規劃設計的內涵。分析現代成功的園林規劃設計實例,不管無心還是有意,所有的設計大都取自人們對于大自然的印象,取自歷史上由于完全不同的社會原因創造出來的園林景觀。
園林景觀設計師們也開始將自己的使命與整個地球生態系統聯系起來。尊重自然發展過程、倡導能源與物質的循環利用和場地的自我維持、發展可持續的處理技術等思想貫穿于景觀設計、建造和管理的始終。人本身來自于大自然、屬于大自然,只不過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將其強行分開。人是需要回歸自然來放飛心情、解除疲憊、張揚個性的,戶外園林景觀是居住環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只有可參與性的景觀才能讓環境與居住最大限度的融為一體。因此,充分考慮到園林景觀環境對人心情的影響力,注重實用、生態、功能、觀賞性緊密聯系是關鍵所在。
摘要:本文從高職園林技術專業的專業課《園林規劃設計》出發,分析了當前教學工作中應注重解決的幾個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途徑。
關鍵詞:高職;教學;理念;執教能力;途徑
2015年4月24日,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2015年度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全面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提供人才保障》重要講話,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學改革的方法。通過提升理念,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改革教學方法及手段,強化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加強教學團隊精神等方面,切實提升自己的執教能力,提升教學實效。
1 當前教學工作中應注重解決的幾個主要問題
專業課《園林規劃設計》是園林技術專業重要的核心課程,應緊跟時展。當前教學工作中存在教學觀念滯后;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團隊精神不強;專業帶頭人影響力弱;沒有形成緊跟學科前沿的氛圍;重視課堂教學,忽視實踐教學;只懂傳授書本知識,不會實際操作能力的傳授等七個方面的問題。
2 解決的途徑
2.1 轉變教學觀念
觀念轉變的程度決定發展的進程。更新觀念,是教師真正實施課堂教學創新的前提條件。正確的教育思想是課堂教學的靈魂。理念在先,學習為徑。為進一步轉變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讓教師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我們應重視和加強教師的理論和業務學習,可以采用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建議提倡編寫學后反思,讓先進的教育思想扎根教師心中,從而更有目的的指導教學實踐,更快更好地全面推動課程改革,提升教師執教能力。
2.2 更新教學方法
新形勢新要求,今后需極力改變灌輸式教學和簡單化的模式,應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方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現代教師,要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有效改進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一種相對寬松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使其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要“以生為本”,讓學成為學習的主人,時時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教學過程和課堂結構。
2.3培養教學團隊精神
學校的發展與教師的發展密切相連,優質學校的建設的另一個目標就是提升教師自身的能量。教師是實施優質教育的生力軍,教師的素質水平是學生生存的關鍵。學校可以通過頒布若干關于授予優秀課程教學團隊稱號的決定,以優促教,以優教促成優生;通過教研室活動、優質課示范課等多種形式加強與教師的交流,并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積極落實青年教師導師制管理辦法,以老帶新,加快年輕教師的成長;廣泛搭建平臺,運用多種方式培訓教師。
2.4提高專業帶頭人影響力
花較長時間培養擴大專業帶頭人的影響力,關鍵在于要“請進來”和“走出去”,要把外校的優秀教師進行交流和專業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請進來;還要走出去積極參與行業搭建的各種教師專業發展的項目,并盡量多在學科的主流報刊媒體上發出自己的聲音,擴大學校和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2.5形成緊跟學科前沿的氛圍
學科前沿是指某一學科中最難代表該學科發展趨勢制約該學科當前發展的關鍵性科學問題、難題及相應的學說。高職教育的根本是人才培養,培養出適應區域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我們要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更高目標,以提高應用型實踐能力為重點,推動科技發展與教育實踐的結合,充分發揮科研在教學中協同育人的作用,形成教學與科研互動的新型機制,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積極參與科研實踐,在科研中深化學習實效,努力實現高水平科研與高質量人才培養相互促進,是目前高職教育發展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2.6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現罕見大動作,用連續三期的篇幅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現狀和未來。有專家測算,從2014年至2020年的六年間,京、津、冀三地間的交通投資,預計將會達到1.5萬億元左右。目前形成制造、電子信息、財經、城建、現代服務、新興農業等六大專業群,基本涵蓋了市民生活和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成為我們發展的又一大契機。新形勢下,轉變教學模式,“走出去”迫在眉睫,我們應及時開辟渠道、出臺相關政策。有政策才能規范,有規范工作才好順利開展。建議全面推行“廠中校、校中廠”校企合作模式,鼓勵特色專業先行試點,鼓勵有能力的教師擔任廠長、校長,既可以彌補實訓場地的不足,也可以讓我們的專業更好的回饋社會、服務社會,因為很多教師有這個能力!同時有效開展校企合作、教學實訓和頂崗實習,可以實現企業、學校、社會多方共贏,真正實現畢業生與企業用人的零對接。完美的就業與社會服務能力勢必促成我們良好的社會聲譽,良好的社會聲譽勢必帶來源源不斷的學生,源源不斷的學生才是一個學校存在的根本。
2.7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重磅出擊,打造一支以就業為導向、能適應高職教育的技能性“雙師型”師資隊伍。
第一,建立培訓機制。這需要學院開辟有針對性的培養渠道,建立穩定的培訓基地,同時進一步出臺政策,鼓勵新畢業大學生教師進行為期一到兩年的企業鍛煉再上崗;鼓勵現有專業課教師利用寒暑假進行在職教師培訓;同時注重引進行業專家。還可以依托國培、省培等相關高校的師資培訓基地及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等教師進修網絡,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將學校師資的學歷培訓與專業培訓、理論培訓與實踐培訓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培訓工作逐漸形成長效機制;第二,出臺導師制等相關政策,通過以老帶新、教學能手競賽等形式,切實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第三,制定可行的激勵措施。如對已經具有“雙師型”教師資格的教師給予適當的津貼。第四,提高實踐教學課時費比例。嚴格要求教師按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有效的實踐教學,利用“好”現有實訓設備和教學資源開展實踐教學。通過多渠道重磅出擊,成功打造一支以就業為導向、能適應高職教育的技能性“雙師型”師資隊伍。
作者簡介:柳金英,碩士,廊坊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園林園藝。
摘 要:通過對園林規劃設計課程重要性、現狀和存在問題的探討,分析職業技能大賽與園林教學的相互關系。以技能大賽為引領,從課程教學設計、課程內容調整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可行的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措施,旨在優化教學效果,提升學生技能,推動我國高職院校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園林規劃設計;現狀;問題;教學改革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進步,企業對高職院校人才的知識結構、思維模式、創新意識及適應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出眾的實踐技能[1]。職業技能大賽作為高校任務驅動教學方式之一,對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技能和技術創新意識及能力,助力高職院校與企業開展合作發揮重要作用。不可否認各種職業技能大賽存在著人力、資金等浪費問題,但技能大賽對高職教育教學的引領作用,推進高職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等方面意義重大,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相應地提升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方法綜合能力。
園林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對經濟發展具有“依賴性”和“伴隨性”。近年來,隨著各地經濟的飛速正常,園林行業也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對園林規劃設計人才需求更是緊缺。傳統的園林規劃設計教學模式很難培養適應當代企業所需的人才,為了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各地市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等多次組織園林相關的職業技能競賽。為此,筆者在分析職業技能大賽對園林專業教學改革的作用及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職業技能大賽下高職院校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意在“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提高學生的實踐性、創新性,推進園林規劃設計教學改革。
1 職業技能大賽對于園林專業教學改革的作用
1.1 職業技能大賽利于完善教學實踐內容
職業技能大賽顯著特點是標準化,其次是技術性和實踐性。職業技能大賽利于革新,摒棄陳舊的教學知識內容。特別是園林規劃設計課程,通過大賽,利于轉變教學思路、教學模式,更接近實戰,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解決實際問題[2-3]。傳統的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教師主要以講授、演示、指導等為主,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通過職業技能大賽,利于教師不斷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補充適合現代高職教學的主流知識。在完善知識的同時,改善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綜合運用情境教學法、演示教學法、互動探討法等教學方法,完成專業課程的教學,整合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
1.2 職業技能大賽利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團隊意識
目前,“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課堂教學模式依然占主導,這種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影響教學成效。職業技能大賽以任務和榮譽驅動的形式,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通過大賽也為學生頒發相應的職業資格考試證書,為學生就業增加了砝碼;其次是職業技能大賽利于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接近實戰,為學生親自動手提供機會;再者,通過大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總之,職業技能大賽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
1.3 職業技能大賽利于提升教師專業業務素質
職業技能大賽不僅革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也有利于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師資隊伍是教學改革的核心,職業技能大賽為教師交流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促進相關專業教師知識銜接,在大賽中發現自身的知識盲點和技能短板不足,利于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知識的深度、精度和廣度,更好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此外,大賽更多體現的是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企業等合作,這種環境利于教師對競賽項目各環節進行研究、思索,捕捉教學完善的信息,并帶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同時,技能大賽也有助于校企間的合作。
2 《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現狀和存在問題
2.1 《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特點
高職園林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能夠從事各類景觀設計、綠化施工與管理等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作為該專業的重要課程,《園林規劃設計》是一門集藝術、工程、技術于一體的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程,具有實踐性強、跨學科性強、實用性強及綜合性強等特點。該課程決定學生職業能力的兩個關鍵因素是課程建設水平和教學實施措施。通過該課程學習,承上啟下《園林工程預算》、《園林樹木學》、《工程測量》、《花卉學》、《CAD制圖》以及《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管理》等課程,重點培養學生把握植物與美學相關性的能力,并能把構思和內容正確表達并繪制。目前,該課程存在著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等無法滿足企業對園林設計一線人才要求的問題。
2.2 《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現狀和存在問題
2.2.1 目標定位模糊,知識更新緩慢 園林規劃設計是一門發展較快的學科。近年來,隨著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視,對園林規劃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要求藝術與美的結合。教材從書寫到出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導致知識更新趕不上需求,以致難于滿足當前規劃設計要求。此外,授課過于理論化,難免造成理論表觀于實踐顯得空洞,缺乏張力和感染力,雖然多媒體教學豐富了理論課程,平面化的圖片也難以把握設計的關鍵知識點,也不利于人才目標定位的實現。現在很多高職院校要么定位過高要么定位過低,園林專業就業去向很多,要把握方向,找準人才目標培養,從事園林規劃設計的行業很多,涵蓋城市設計、園林綠化、建筑工程、公路鐵路等,需要根據定位目標,有側重點地講解知識。理論服務實踐,實踐升華理論,沒有從真實環境中體會的實踐課空洞而理想化,缺乏實用性,而與社會脫節。
2.2.2 教學模式傳統,互動教學不足 “填塞式”教學方法依然占據我國高職教育的講臺。缺乏互動的教學,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這種缺乏互動融入的教學模式,難以形成良好的設計氛圍,不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難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實踐教學跟不上知識的步伐,不僅遏制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動手的能力。
2.2.3 考核形式單一,評價機制尚缺 《園林規劃設計》這門課程一般采取理論試卷考試或者是設計一幅圖的形式作為考核,理論試卷考試重在理論,易于形成應付考試,學生不能對專業知識靈活運用。而設計圖紙的交付缺乏能動機制,不利于提升學生發揮創造性想象力,這也和高職院校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不相符。如何綜合評價《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教學成效,尚缺完善的綜合評價機制。
3 職業技能大賽下《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3.1 完善理論知識,改進教學模式
針對不同行業,園林規劃設計課程難于通用。各高職院校通過到職業技能大賽與企業親密交流,查找《園林規劃設計》教材不足,完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生產實際,突破傳統教材和教學內容模式的束縛,有側重地訂購課程教材,并完善課程理論不足。通過職業技能大賽,利于高職教師了解當前園林行業發展趨勢,并將先進的理念融入到課堂中,改進傳統圖片式的多媒體教學,引入視頻、動畫等形式進行多媒體授課,以新穎的授課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力求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精準[4]。此外,講解行業的成功案例,將案例真實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學模式多樣,還包括實戰教學法、現場教學法、互動教學法等,這些方法的引入可以改進傳統教學,加強了師生交流,活躍了學習的氛圍,提升了教學成效[5]。
3.2 項目化教學,任務化驅動
《園林規劃設計》課程重在實踐,核心是理論在實踐上的靈活運用。職業技能大賽作為任務驅動教學的一種方式,提升了學生的危機感和成功欲,能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滁州職業學院通過與企業合作,把企業的一項項任務引進《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把課程分成一個個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去了解規劃設計類項目的工作程序,作品由企業去評判,具體項目涵蓋城市道路綠地規劃設計、城市廣場及公園規劃設計、居民區綠地規劃設計、單位綠地規劃設計及屋頂花園規劃設計五項[6-8]。通過《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模塊化,采取個人或者小組形式,以專業競賽、校內小組賽、互動交流等形式,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團隊意識。
3.3 多渠道考核,改以考代評
改革以考代評的考核方式,強化高職院校技能型園林規劃設計人才的設計能力。傳統的作品設計考核易導致作品抄襲和雷同發生。各高職院校根據本校園林人才培養的實際,制定考核評價體系,通過聘請大學教授、企業專家對體系進行論證,避免考核體系的片面性[9-10]。筆者通過這些年教學,總結了一套評價體系。該體系具有多元化考核、過程性評價、綜合性考評等特點,一是理論成績25%,二是課堂提問、作業10%,三是技能競賽15%,四是小組項目作品25%,五是與企業間項目化教學作品25%。
【摘 要】高職院校課程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點之一。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需求及園林專業的特點,以《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為例,闡述“工作室”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本文詳細敘述了“工作室”教學模式的來源、發展、優勢,《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應用該模式的必要性等。另外,以課程任務“校園綠地規劃設計”為例,說明了現階段“工作室”教學模式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的融合應用。
【關鍵詞】“工作室”教學模式 園林規劃設計 校園綠地
高職院校園林專業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畢業后能無縫對接相關的工作,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職業技術能力。如何加強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將專業教育和行業需求相聯系一直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因此,根據學生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獲得企業崗位實際所需技能,滿足人才市場需要,才是高職院校園林專業教師教學需要不斷促進的方面。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受體,教師課堂講授知識學生停課完成作業。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的地位。傳統模式在現代高職教育中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人才市場的需要,改革迫在眉睫。
一、“工作室”教學模式
“工作室(Studio)”源于西方藝術的“作坊”,原本是藝術家們工作的基本場所。“工作室”教學模式是由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在1919年首次引入該模式,創造了工作室教學和形式教學,手工技巧和技術知識的結合,這一應用對世界設計教育的發展起到的積極影響。園林專業的“工作室教學”模式是模擬現實企業工作方式,教師、學生組建工作團隊,共同實施完成“工作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工作室教學是改變傳統教和學的方式,將教師和學生放在合作的同等地位上,將課程、教室與生產實踐融為一體的開放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淡化了教室概念,將教學場所擴大化延伸到圖書館、網絡乃至生活環境中,具有明確的目標性,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和自由支配的時間。以單個任務為周期,主動探索、分析和歸納完成任務所需的東西而不再是被動接受既成結論和事實。同時,淡化教師高高在上的既定印象,以指導、合作的形式更好的融入學生群體中,建立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將教學過程轉變為探討、交流和對話的過程,這種方式更加符合新一代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凸顯主體地位。工作室教學模式的運用順應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布魯納的發現教學基本思想。另外,基于實際情況的項目完成,加強了教學過程和社會市場的聯系,拉近了學生學習過程和社會實踐之間、學校教學與企業生產之間的距離,更加符合現代高職學院的教學特點和教學宗旨。
我校園林工程專業,大多數專業課程內容涵蓋面廣、實踐性強,加上在校學生本身學習基礎較差,學習主動性較差但自尊心強。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適用在該專業的大多數專業課程中,也不利于改善學生學習倦怠、積極性差的現狀。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引入,通過完成實際任務為目標,提高學習成就感,對學生心理起到激勵作用,加強學生教師間的溝通聯系,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該模式使學生能靈活掌握理論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實際項目中,為今后在社會企業中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園林規劃設計》作為園林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為將來從事園林工作打下基礎。該學科綜合性強、注重實踐,要求學生能夠較為全面的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實踐性強是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最大的特點,采用工作室的教學模式,將實際設計項目運用到課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具體實踐中有自主意識的去掌握和運用園林設計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工作室”教學模式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按照項目類別,大體可以分為園林綠地構成要素設計、道路綠地規劃設計、城市廣場設計、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單位附屬綠地規劃設計、公園規劃設計、屋頂花園設計等8個教學項目。本文以單位附屬綠地中的校園綠地設計為例,對“工作室”教學模式在該課程中的應用做出詳細說明。
(一)教學目標
學生在開始學習規劃設計時,對園林景觀的空間想象力有限,如何將現實環境用圖紙的方式準確表達是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最大難點之一。因此在課程安排上,一般講授完園林綠地構成要素設計之后,把校園綠地設計作為完整設計的第一個項目。
該項目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熟悉校園綠地特點,熟練掌握大專院校校園綠地的設計方法和技巧,掌握完整總規圖的設計方法、設計步驟及設計技巧,注重學生的設計理念和審美觀的培養。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周邊環境,結合校園總體規劃合理布局。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設計圖紙種類要齊全,圖例、文字標注符合制圖規范。設計說明書要能體現設計意圖,起到補充說明圖紙的作用。
(二)任務
1.課堂講授理論知識。園林中,校園綠地往往以學生的年齡段作為劃分依據,常分為幼兒園綠地、中小學校園綠地、大專院校校園綠地。其中,大專院校的綠地面積最大,服務對象年齡較大,景觀需求更高。采用合適的園林手段進行布局,可以將整個校園形成一個園林系統,發揮校園綠地改善小氣候、美化校園環境的功能。
在校園綠地設計中按照其功能不同進行分區設計,常分為校前區、行政辦公區、教學實驗區、生活區、體育活動區,每個區各有功能重點,但在道路的串聯下又形成有機的整體。應根據各區景觀要求和景觀特點,創造出完整且具有文化底蘊的校園景觀。
結合校園綠地特點,要達到最終的目標,需要遵循一定的設計要求:(1)校園綠地規劃服從于校園的總規劃;(2)在規劃過程中,各經濟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相應定額要求;(3)合理利用原有的地形條件,結合當地歷史人文景觀,創造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校園景觀;(4)注重生態功能的發揮,豐富校園生態景觀;(5)校園綠地的布局服從于校園的總體規劃。
2.設計步驟。(1)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校園綠地規劃設計的理論知識,然后由老師結合教材闡述校園設計要點。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校園組織參觀,使學生對不同學校綠地的景觀布局,景觀要素,以及文化傳達的方式有感官上的了解。(2)以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對象進行校園綠地的改造設計。以小組為單位,每組4或5人進行調查、記載。對學校現有綠地的布局形式、植物種類、周邊環境、景點設置等現狀進行評價分析。(3)分組討論,整理現場勘查資料,分組和老師討論校園綠地的修改方案。(4)基于學校整體的景觀,設置游覽路線、劃分功能區、布置景點。(5)完成初稿草圖,和教師討論初稿方案。(6)分組討論修改初稿,確定方案。(7)小組成員分工完成相關平面、立面、剖面圖紙。(8)根據各組實際情況,繪制若干效果圖。(9)書寫設計說明書。(10)提交成果。(11)討論總結。
在整個項目完成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學生為主體,教師參與全過程,在各組設計過程中不斷提示、修改圖紙,并結合各組實際情況提示設計方向,開拓設計思路。
3.實訓材料及工具。測量儀器、繪圖工具、現有的圖紙及文字資料等。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AutoCAD。(1)設計圖紙一套:a.總圖:分析圖――區位分析圖、現狀圖、景觀結構分析圖、空間分析圖、視線分析圖;設計圖――功能分區圖、平面設計圖、植物種植設計圖、道路交通設計圖、鳥瞰圖、局部平立剖、效果圖。b.意向圖。
(2)設計說明書一份:項目概況――區位分析、周邊環境分析、自然條件和歷史文化條件分析;設計說明:設計理念、設計目標、設計依據、設計思路。
(三)任務總結
在各組提交設計成果后,由教師批改評價,指出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希望能在下次設計中避免。收集國內外優秀的校園綠地規劃設計案例,結合學生的設計成果進行講評。
三、結語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的應用,有效的改善了傳統教學造成的死板、枯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發揮老師引導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提升了學生在規劃設計方面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設計進行有效引導和調整,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最大化的吸收專業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不斷的充實和豐富專業知識。因此,將“工作室”教學模式應用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是一種雙贏的教學改革模式。
摘 要:分析了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了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對全面提升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水平,開創綠色、優美、環保的城市環境,激發園林工程核心價值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
1 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
縱觀我國當前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工作不難看出,其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過于注重景觀設計,卻沒能重視其生態效應。當前,我國一些城市地區由于欠缺園林設計規劃工作經驗,通常僅僅將規劃看做是城市景觀建設的附屬,無法細致周密地考量生態效益,更不重視園林工程在調節優化城市環境,提升人居質量的重要功能。因此,在規劃設計工作中無法很好地結合本土自然條件與土質狀況。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往往片面追逐綠化規劃大而廣的形式,提升其視覺沖擊,把握整體對稱,卻疏于對園林環境設計提出具體要求。導致一些城市建設園林規劃工程看上去外觀優美,具備了良好的觀賞性以及濃厚的藝術韻味,然而植物種類卻較少,通常均為單一外觀優美的品種,沒能把握園林植物群落搭配的科學原則。另外,一些城市居民住區或是公共綠地僅僅栽種少量樹木,雖也可達到美化環境的效果,卻較易引發出生態布局的不協調性,使得城市生態環境呈現出脆弱的一面。
目前,我國一些城市區域規劃設計園林工程的熱情高漲,卻沒有將日常工作全面落實到位,這令較多區域投入園林保養維護的費用有限,日常養護管理設備通常較為陳舊。應用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規范性,導致較多栽種植物成活水平不高,即便最終成活也生長緩慢。一般是應付上級單位檢查或是舉辦大型活動之時,才突擊做養護處理,使得園林綠化效果大打折扣。
生態學領域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在于物種多樣性,生物品種豐富多樣可確保整體生態群落的可靠穩定。為推動城市建設園林綠化工程向著協調平穩的方向發展,在城市園林設計規劃過程中應考量配置多樣化的樹種。然而,當前一些城市區域在規劃園林階段中卻呈現出了認識誤區問題。即過高要求植物種類的豐富多樣,甚至在同一園林區域栽種百余種樹木,而部分城市則片面追求栽種名貴植物,導致該現象的成因在于園林相關單位在規劃設計工作中沒有樹立科學認識,包含較多誤解現象。事實上,該做法僅僅是單純地提升了樹種的類別,卻沒能細化考量該類樹種現實生長狀況,較難構成可靠優質的植物生態環境,更對穩固園林生態系統結構極為不利,較難為現代城市的持續全面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2 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對策
2.1 促進城市建設同園林規劃的協同發展
不同城市區域現實的自然條件具備較大差別,因此,應依照各地區環境、溫度、土壤狀況、地理位置,規劃設計出契合本土特征的園林工程建設方案,具體設計方案應凸顯該城市區域文化歷史特點。新城區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因此,可應用大面積規劃種植方式。老城區由于土地資源有限,在園林規劃設計過程中可進行地塊升級改造,就住區居民現實需要合理規劃設計,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休閑活動場所。另外,應通過精心設計,將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出多重風格。園林項目中科學配置樹種,盡可能選擇體現高強適應性的種類。
2.2 開創優秀生態環境,激發園林工程生態效應
自然界之中無論何種生態系統均具備了新陳代謝以及能量循環的能力,最理想的生態系統即自然生態。因此,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階段中,盡最大可能將園林工程規劃設計成為與區域生態無限靠近的環境,植物栽種應合理選擇一些具備可全面抵御本土之中常見病蟲害現象的品種,而后再依照具體狀況合理引進外來植物進行有效補充。該過程中促進灌木、草木種植的合理融合。例如,可選擇常綠或是彩葉植物,創建四季靜態構圖,同四季的更替變化形成良好的適應性,確保不同季節均能看見綠色植物,進而營造出一種完善優美的城市園林生態環境。
3 結語
總之,伴隨大眾日益重視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對園林工程建設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使之逐步變成大眾日常生活階段一項必不可少的元素。我國城市建設園林規劃設計起步較晚,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的差距,沒能構成成熟的生態系統與工程結構。再加上園林設計規劃屬于一類任務復雜的系統項目,工作難度較大,牽涉植物、林業、生態環境學科、建筑、城市規劃設計、藝術美學等領域。為此,開展城市建設園林規劃任務中,應積極創新、勇于探索、不斷進取,全面做好城市環境設計、規劃評估、美化與裝飾,提升城市整體形象,進而真正推動現代城市的可持續全面發展。
摘 要:就景觀園林規劃設計與后期景觀園林施工的關系做了重要論述。
關鍵詞: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后期施工;關系
1 景觀園林規劃施工的具體步驟
1.1 前期園林規劃的勘探設計工作
任何一起工程建設都不是在想象和幻想下進行的,特別是景觀園林建設,每一處風景都有自己獨特的美,而有的是天然形成,有的卻是人為修建。但不論是先天形成還是后期建造,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是結合實際的地理環境而構建出來,因此,要想建筑風格符合當前實際,就應實地考察該處的景觀園林。
1.2 加強景觀園林的獨特性設計
一般的景觀園林工程設計主要包括4大步驟:景觀園林施工圖紙設計、整體效果設計、初步規劃施工方案設計以及總工程預算設計。對于專業的建筑工程師來說,他們在進行最初的景觀園林施工圖紙設計時,會將施工過程之中所運用的具體材料、材料的類型和數量等相關問題進行詳細地統計,然后根據投資者的意見進行修改完善,最后確定施工圖紙。
1.3 進行規范的招標
景觀園林的工程招標,與其它招標目的是相同的,都為了選擇出具有高超的專業知識、施工團隊的高信用與高效率三者兼備的承包工程建筑公司。然而在招標工程中不乏有些人為了一己之私,選擇了不論規格、水平還是質量都不符合標準的工程建筑團隊。因此,對于這些方面的工作人員該樹立起強烈的責任感,嚴格把關投標選擇過程,嚴厲批評打擊不合法、不規范的投標行為,采用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對待任何一個投標隊伍,給予他們相同的競爭機會。而在整個招標過程中,標底是投標結果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投資者需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上層負責人對申報材料要進行細致地審查。
2 后期景觀園林施工過程中的細節處理
2.1 景觀園林的土方工程
將自然形成獨特的地形地貌通過修飾的手段使其有機結合,將其改造成符合現代建筑審美風格的新景觀就是當今景觀園林工程的由來。景觀園林工程由種植工程、土方工程、建筑工程所構成,而其中的土方工程是工程的基礎性組成部分,因此,為了提供有力的施工依據,就需要利用高標圖把重要地形地貌標注于設計圖紙中。
2.2 植被造景
不論是古風版的傳統景觀園林,還是如今將自然與科技相結合的現代景觀園林,植被造景都是突出其主題的重要方式,也是景觀園林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構建元素。植被的合理性搭配對景觀園林的整體效果與質量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景觀園林的獨特性,主要是通過植被不同的形態特征和氣味來展現,致力于用最質樸的本體將自然四季之美表現地淋漓盡致,因此,這類工程的主體對象就是植被,為了展示出與眾不同,設計師要熟練掌握各類植被的生活習性,而日常景觀園林的護理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植被的生長狀況,積極做好護理工作。
2.3 硬質景觀
景觀園林工程中硬質景觀的運用非常普遍,如林間小道、廣場、石梯等。科技的進步與審美需求的提高,使得新材料被廣泛應用于景觀園林建筑中,據市場景觀園林建筑材料的調查報告所示,天然鵝卵石等的石材運用需求量最大,很多景觀園林之中都會使用硬質石材進行道路鋪設,此舉無疑提高了園林設計的檔次及美觀水平。然由于施工設計者片面追求景觀園林的美觀,忽略其鵝卵石之間的砂漿厚度,在經過日曬雨淋的洗禮后,鵝卵石小道的邊緣部分經常出現鵝卵石脫落,砂漿伴著雨水沖走的情況。鑒于這樣的情況,園林施工需要格外注意道路狀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伸縮縫深淺程度的合理鋪設。
2.4 景觀的照明設計
照明景觀是景觀園林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種照明燈,如樹影燈、室外場地照明燈、泳池燈等,最難的一點就是在夜晚里展現出特殊的景觀園林照明效果,并且與周圍自然景色合理搭配。所以,施工人員在操作時,要根據周圍景觀合理安排燈光的色溫及色調調配,綜合考慮燈光照明效果。另外,讓夜晚與白天的景觀形成鮮明的對比,營造出完全不同的效果體驗。
2.5 景觀插曲
景觀插曲的作用主要是讓景觀園林建設增添別樣風趣,如觀賞魚塘、指示路標等都屬于觀賞的插曲,在自然景觀里添加浮雕、石拱橋,體現古風感,與現代化建筑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創新性設計。注意細節性把握,像路牌與路線圖的設置,一定程度上使得景觀者對園林景觀整體構造有所了解,所以,輔助性景觀插曲設置地點的選擇不可忽視,讓它們能與周圍環境的存在毫無違和感,進而增加現代化美感。
3 結語
綜上所述,景觀園林的規劃設計與后期景觀園林施工的關系密不可分,從設計與施工之間的細節抓起,完善其缺陷,改善其不足,促進我國景觀園林建筑行業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
摘要:現代城市中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至關重要,其充分體現著城市文明的發展程度。要創造優美的園林景觀,就必須科學合理地進行園林規劃設計與植物配置,在遵照美的規律同時,以因地制宜為原則,緊密結合植物的質地、色彩及形態等多種因素,在園林規劃的整體構圖之中營造一個優美的園林景觀。
關鍵詞:植物配置;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1季相色彩
四季氣候的不同變化,影響樹木花草發生的開花、落花與結實、果熟等變化,構成植物的季相。植物的種類不同,其季相也就不同。從葉色看,常綠樹枝多葉茂、色澤較濃;落葉樹色澤較淡,花色鮮艷而活潑。配置過程中,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構圖。在深淺的配置上需要采用對比與襯托手法,以增加視野的深度感。同時,調配各種單色植物,或混合深淺不同的綠色植物,富于色彩變化的同時可使整體處于統一的綠色基調之中,令人賞心悅目。草坪的色彩與質地十分獨特,一般用作園林的底色,草坪的碧綠顯得鮮艷而富有生氣。從花色看,樹木種類不同,花色及花期也就不同。為確保開花時的花木具有顯著效果,同時不出現偏榮偏枯現象。
2質地方面
植物質地的自然外貌由樹皮、莖、葉及芽決定。人越親近植物,給人的質感就越細致。所以,植物的配置過程中應當考慮到其觀賞視距及質地,利用不同植物,其質地相同,進行配置時給人以單純感。園林規劃設計的科學體現即其選擇與配置,配置樹種必須考慮上述多個方面,同時做到因地制宜,對形態、色彩及姿態美觀的樹種進行選擇;叢植依據綠地要求對樹種進行選擇,搭配應考慮到樹木的大小、高矮及色彩,注意疏密相同,確保靈活自然,盡可能體現出一種藝術美感的效果。與此同時,依據樹木耐陰程度、生長速度等因素對樹木的株行距進行合理確定,樹木的枝葉之間不可交叉和擠壓,為樹木冠幅的生長留足空間。在園林景觀的建造過程中,園林規劃設計及植物配置均必須確保科學與合理,同時遵照美的規律及技術準則,改善園林環境更加優美和優雅。
3配置植物的注意事項
3.1結合觀時和觀花植物
觀賞花木中,存在著時色多變,且極其漂亮的一類植物,如槭樹類秋季變紅,銀杏變黃,均十分漂亮,與觀花植物相組合有利于觀賞期的延長。觀賞樹可以作為園林主景,放在比較顯要的位置上。而常綠樹種具有不同程度的觀賞效果,如淺綠緋色的梧桐、淡綠色的柳樹、暗綠色的云杉及常綠色的香樟等,對色度對比較大的植物進行選擇,所搭配的效果更佳。
3.2層次配置
分層進行色彩搭配的配置,是十分重要的拼花藝術。葉色、花色及高度不同的植物進行搭配,其層次及色彩也就更加豐富。如高10m的楓樹、高5m的松柏、高3m的紅葉李由高到低分層次排列,構成紅、綠等不同顏色、不同層次的多層樹叢。選擇花期不同的植物進行分層配置,園林的觀賞期會有所延長。
3.3草本花卉的運用
櫻花樹下搭配萬壽菊,木繡球前種植美人蕉,能夠起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效果。園林景觀中,植物的配置應充分考慮其樹冠形狀、花型、色澤及壽命等,確保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協調。同時,每個組合內植物構成比例的設置應當合理,并對植物種植結構與游覽路線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整。每個組合的搭配還要考慮草坪、地表及地面等多個組合間的關系。
3.4突出季節性
植物的配置應避免單調或雷同,應確保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充分突出春季的繁花似錦、冬季的銀裝素裹、秋季的葉色多變、夏季的綠樹成蔭,使觀賞之人能夠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豐富變化。按季節的不同變化,進行植物的選擇,可以考慮早春開花的迎春、丁香等;初夏開花的紫薇、木槿等;晚春開花的玫瑰棣棠等;冬季翠綠的龍柏;油松等;秋天觀葉的三角楓、山里紅等。整體的配置效果應保證四季有綠、三季有花,以“夏季濃蒼翠不蕭條、春意早臨花爭艷”為原則進行植物配置。配置林木時,常綠樹種比例一般應為1/3~1/4,枝葉少的樹木產生的效果遠遠不如枝葉茂密的樹木,多樣種植物效果好于純林木種植,闊葉樹效果好于針葉樹。此外,也可選擇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進行園林設計與配置,如種植果樹或藥用植物等,為游人創造一個花草繁茂、林木蔥蔥的園林環境,令游人心曠神怡而流連忘返。
4結語
園林景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現代公園及風景區的建設發展非常可觀。中國傳統文化特色下景觀設計的發展逐漸充實和完善著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與規劃。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對于園林產生的情感并沒有古人那么豐富。但現代人的生活仍然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因此設計師應當善于洞察人的情感,創造優美的園林環境,體現哲理與文化的審美,從而使游人在美的體驗中產生更多共鳴。
摘要:以人為本是小區園林規劃設計必須要體現的設計原則,既要將所在地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同時又要本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根據小區特色規劃設計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們休閑、居住、娛樂活動的小區環境。
關鍵詞:園林規劃設計;設計思路;城市住宅小區;特點;原則
1 現代化特點和需求在城市住宅小區中的體現
1.1 規模大且設備齊全
由數棟層次較多的樓體組成的建筑群構成了現代化的城市住宅小區,小區內以居民居住的住宅樓為主,輔助的還有用于滿足居民生活、休閑和娛樂需要的綜合性服務設施,其中包括了社區醫院、運動健身場所及市場等。
1.2 合理協調布局、綜合統一規劃
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環境即市容問題逐漸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當前房地產事業也面臨著快速發展的要求,為現代化城市住宅小區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做到協調且統一,建設小區時一定要遵循“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以建設環境怡人、資源配制合理的現代化小區。
1.3 提供強且廣的綜合光照
光照已成為當今人們選擇居住環境需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人們通過利用玻璃增加陽臺和窗戶的透光,選用明亮的裝修色彩來增強綜合光照,使得室內乃至陰面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2 對城市住宅小區進行園林規劃設計時需考慮的基本原則
2.1 將“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滲透其中
為居民營造良好的住宿、娛樂及休閑場所和環境是建設住宅小區的目的。因此,在對住宅小區園林進行規劃設計時,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還應盡可能做到綜合規劃,滿足各文化層次、各年齡階段形色各異的需求。小區的景觀規劃要營造舒適怡人的環境為主,可采用更加豐富的表達形式,使得居民的心情放松,親近自然。空間布局方面也要開合結合,為居民的休閑活動提供方便。
2.2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園林規劃設計的一個重要方法,即建設時將所在地的各種自然條件合理地利用起來,既能使小區的環境體現地方人文特色,又能減少資金投入,有效降低建設成本。
2.3 提倡創新
與其他規劃設計相同,小區園林的規劃也應十分注重創新,只有設計新穎、獨具特色才能更為全面地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創新是一種具有創造性含義的勞動,對設計者有很高的要求,擁有豐富的知識是基礎,還需能夠得心應手的運用。本著和諧自然的建構思路,將主題的風格和特色凸現出來。
3 用于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的設計思路
3.1 堅持以人為本,做到定位精準
定位是在進行園林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只有項目定位準確,之后的設計才能力求完美。人是城市住宅小區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主要的服務對象,所以人在小區的規劃設計中扮演者最主要的角色,因此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人的需求和行為感受。在規劃設計前深入服務對象中,深入全面地調查了解其行為特征和需求,聽取服務對象的意見要求十分必要。以此為基礎再加入科學合理的設計,才能使得規劃設計成果得到居民的認可。
3.2 植物在現代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中的配置與規劃
就當前情況來看,專用綠地、宅旁綠地、公共綠地和道路綠地共同組成了我國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園林綠化的基礎工作就是依據住宅小區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及管理情況種植各類綠色植物。基礎的植物類型是在設計前期以小區的綜合情況而確定的,確定之后再考慮美觀、節能等一系列后續問題。園林的設計要想做到切實的因地制宜,就需深入挖掘各個不同場地的內涵,并充分考慮小區的人文特色及交通需求,只有這樣,設計的園林景觀才能凸顯小區特色。
3.3 借助現代綠化技術,增加住宅小區綠化
如今我國對于城市住宅小區的綠化面積有著相應的規定,由于利益的驅使開發商更不會增加綠化。基于此,要想擴大現代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中的綠化面積,積極借助現代綠化技術是一個行之有效辦法。這就對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緊跟時展的步伐,努力學習掌握現代綠化技術,并積極應用于小區綠化建設,提高小區綠化面積,建設節能型的住宅小區推動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
4 結語
總之,我國城市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受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影響而被人們廣泛關注,同時住宅小區的園林規劃在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必須要充分體現現代化的居住特點和要求,將“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切實地融入其中,合理利用環境資源,將住宅小區與城市空間做好自然協調的規劃,創造出居住環境更加自然和諧及生態和諧的家園。
摘要:闡述了城市景觀園林建設的重要作用,結合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的現狀分析,提出了園林規劃設計與城市的發展相適應,加強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以生態為核心,園林規劃設計與環境藝術相結合,充分地融入到當地的風俗中等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趨勢及相關建議。
關鍵詞: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現狀;對策
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在城市規劃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已經成為塑造城市地方特色、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無論古典園林還是現代景觀,其設計靈感的源泉大都來源于自然,而自然的景觀,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季節的變換、草木的榮枯、河流的盈涸……往往使得自然景觀最美的一刻稍縱即逝。古典園林對此基本上只能是“順其自然”而已。現代景觀設計則可利用眾多的技術手段將之“定格”下來,以令“好景常在”。下面將闡述城市景觀園林建設的重要作用及設計對策。
1城市景觀園林建設的重要作用
1.1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城市景觀園林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一方面,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景觀園林的內涵和形式往往由當前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來決定;另一方面,城市景觀園林又能促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極大地提高物質文明和豐富精神文明建設。在我國,很多地區通過如火如荼的城市景觀園林建設,改善城市原有面貌,為城市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城市經濟發展創造條件。總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促進了城市景觀園林建設步伐,而和諧生態的環境又促使經濟和文化走向更加繁榮。
1.2改善城市居住環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工業氣體、汽車尾氣等排放的加劇,空氣污染已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面臨的重大難題,如何有效美化環境、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市民幸福指數,成為城市景觀園林建設最迫切的任務。城市景觀園林是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體現,一方面,通過大面積種植綠色植物,吸收環境中的有害氣體,釋放氧氣,達到凈化空氣、調節溫度、降低噪音等目的,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另一方面,城市景觀園林合理布局、精美建筑、有序運轉、完善管理等,使置身于綠茵遍地、和諧生態環境城市中的人們,身體更加健康、精力充沛、創造力旺盛。由此可見,城市景觀園林建設對城市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狀態具有重要的影響,有效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
1.3展現城市文化內涵
城市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其創造元素往往取材于當地的生活習慣、民俗文化、人文建筑、特色景觀等,這些元素通過提煉升華,以鋪裝、雕塑、假山、水景、園林建筑、小品等景觀布局手法和形式呈現在廣大民眾視線,容易引起居民心理上的共鳴,增強居民的城市自豪感和幸福感,同時從側面也向外展示了城市特色文化,以城市名片形式對外傳播,為提升城市形象打下基礎。
2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的現狀分析
2.1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專業研究不深
在我國,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這一新興學科專業尚處研究、教育、實踐的萌芽初期。傳統園林學一統天下的格局已松解,風景園林、環境藝術、旅游游憩3者在分爭天下,現階段還難以做到重組統一。以視覺形象為核心帶動的景觀藝術,是環境藝術專業的強項;以環境綠化、水土整治為核心的園林綠化藝術與技術,園林專業最為擅長;游憩娛樂學這一專業在中國名義上沒有,但實際上正在從旅游管理、風景園林學科中快速產生一個旅游游憩分支專業。不管是哪種,均涉及到研究怎樣的環境為人們所接受,會引發什么樣的行為活動等。
2.2觀念目標陳舊僵化
當前我國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在形象問題上,雖然引進、吸收、消化是促進發展的動力,但是個性鮮明、耐人回味的創新性作品很少,很多都在照搬模仿,其根本是忘記了中國元素的魅力所在。
環境綠化設計中從屬不清。大多數設計者,往往側重于構成景觀環境的硬質景觀,而忽視了綠地林蔭一類的軟質觀。各類缸磚、花崗巖、石料、不銹鋼等金屬材料所占比例過大,相比之下,綠地草皮、林木花卉、河池水體則往往處于從屬地位。場地意識淡薄更是景觀園林規劃設計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2.3理論研究相對滯后
針對剛剛起步、眾說紛紜、觀點各異的我國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理論研究的實際,要在實踐中做到不斷創新,就必須借助適合于我國國情的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理論。
首先依據以人為本的游憩規劃設計為要素,研究制定以環境為主導的景觀資源籌劃和評價體系;其次要從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的操作落實著手,研究各類景觀的活動項目空間,時間分布規律,以及相應的規劃設計元素組的構成。
3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規劃建議
3.1園林規劃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人是大城市景觀空間的主體,任何的空間環境設計都應是圍繞人的需求為出發點,并體現出對人們的關懷,根據人們的區別劃分,來分析人們的各種行為心理特點,以此來滿足其各自需要的不同空間。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以及行為方式也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城市中的景觀設計也應適應性地做出變化。
3.2以生態為核心,加強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生態學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于使人們普遍認識到將各種生物聯系起來的各種依存方式的重要性。就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而言,所有的景觀元素也都相互關聯。設計就如同植物嫁接一樣,如果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選擇不當,嫁接就很難成功。這類設計手法對于非自然環境而言,造成的后果不是很嚴重,只不過是原有景觀類型的消失而已。然而,對于以生物為核心的自然環境來說,風景園林設計方案就會造成破壞自然的惡果,而且設計本身也難以獲得成功,強行實施后或者遭到原有景物的排斥,或者代價昂貴。
3.3園林規劃設計與城市的發展相適應
園林規劃設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城市的發展,園林規劃設計與城市規劃密切相關,城市規劃中要充分地考慮園林規劃設計。而園林規劃設計也要配合城市的規劃,與城市規劃發展方向一致,促進城市的發展。例如我國自2015年起在全國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已有16個城市進入試點范圍,在進行園林規劃設計中,融人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推廣海綿型建筑與小區,因地制宜采取屋頂綠化、雨水調蓄與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提高建筑與小區的雨水積存和蓄滯能力。推進海綿型道路與廣場建設,改變雨水快排、直排的傳統做法,增強道路綠化帶對雨水的消納功能,推廣海綿型公園和綠地,通過建設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人工濕地等措施,增強公園和綠地系統的城市海綿體功能,消納自身雨水,并為蓄滯周邊區域雨水提供空間。
3.4園林規劃設計應與環境藝術相結合
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人們生存環境的逐步惡化,園林規劃在改善人們生活環境質量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園林規劃設計與環境藝術相結合成為將來園林規劃設計的一個重要的趨勢。園林規劃與環境藝術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改善當地的環境,提高環境質量,并且通過與藝術相結合,能夠提升人們審美,增強對人們情操的陶冶。
3.5園林規劃要充分融入當地風俗
一個優質的園林規劃要充分地體現當地的特色與風俗風貌,人們通過園林規劃就能體會出當地的風俗人情。現代社會越來越追求體現地域特色,尤其是在園林規劃設計上,更加注重融入地方特色。
4結語
正如大地藝術一樣,現代景觀設計,極少受到單一藝術思潮的影響。正是因為受到多種藝術的交叉影響,而使其呈現出口益復雜的多元風格。但景觀藝術的表現,有一個基本的共同前提,是時代精神與人的不同需求。眾多的藝術流派,提供了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但其本身也是時代文化發展的結果。在園林與景觀設計領域,既沒有產生如建筑等設計領域初期的狂熱,也沒有激情之后堅定的背棄,而始終是一種暖和的參照。更高更新的技術,讓景觀藝術的表現深度,更加徹底和不受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