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5 04:28:5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農村農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過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面對目前的國內外形勢,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農業可否通過科技革命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組成的課題組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
發展農業科技的十項戰略對策
1.加大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業科技體制。
既積極推進改革,又充分考慮農業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點。一是優化專業結構,使產前、產中、產后三個環節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學合理,當前的重點是加強產前,特別是產后的科技力量;二是優化布局,逐步改變農業科研機構按行政區劃設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態類型區為基礎的新型科研組織體系;三是擴大開放,更多的吸收國外有益的經驗加強國際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進資金和先進的設備、設施。
2.切實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和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
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作用,促進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多元化,推廣形式的多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在改革的基礎上,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下大力氣把農民和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為主導,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民、企業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宏大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
3.圍繞推進農村經濟產業化,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針對農業產業化對技術的需求,篩選一批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適當引進進行組裝配套,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廣,并通過科技攻關計劃、國家重大成果推廣計劃、星火計劃,大力推進農村的科技進步,積極引導東部鄉鎮企業上水平、上規模、出效益。
4.切實提高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能力。一是突出應用研究,努力解決嚴重制約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性技術難題;二是抓好基礎研究與基礎性工作,為農業科技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特別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機理、雜交優勢機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遙感技術、核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與產業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農業高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四是要針對21世紀養活16億人口對技術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與技術儲備。
5.建立一個宏大的、高質量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大幅度地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我國的人口多,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還很低,農業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大。這一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農業科技體系。
6.加速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建立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新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應由研究開發、技術服務、科技管理和科技企業等部分組成。針對農業科技多頭管理、重復和分散的現狀,建立協調高效的農業科技管理體系;對農業科技機構進行分類重組,建立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科技機構。將農業研究開發機構分為技術開發類、科技服務類和基礎公益類三大類,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術開發類機構轉變為科技企業或進入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主發展;科技服務類機構轉變為企業或實行企業化管理;公益類農業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項目和基地的形式給予支持。對農業技術服務體系進行改革,建立隊伍多元化、運行市場化、形式多樣化的服務體系。提高農業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民營農業科技企業,逐步形成國家、地方、企業、民營等多元化的農業科技體系,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擇優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基地,培養一批世界知名的農業科學家。
7.抓緊建立和完善農業信息體系。
通過信息體系的完善,使科研單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農業生產實踐對科技的需要,使生產經營單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農業技術信息,促進科研面向生產、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8.抓緊建立農業標準體系。
盡快制定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在內的農業質量標準體系。
9.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作為科研成果轉化和農科教結合的突破口。
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按照實現農業區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統一規劃和指導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較完善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10.增加科教興農的投入。
要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各級政府、全社會對農業科技的投入,特別要增加各級財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撥款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于重點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設。到20世紀末,使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2%。
突出科教改革重視三項任務
1.戰略重點和布局
在科技項目發展上,不斷總結成就,尋找差距,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對重要農業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進行攻關。
"十五"期間的重點和布局。"十五"農業科技工作,緊緊圍繞農業新階段對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產類技術的基礎上,特別強調有關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對技術的需求。擬著重突出以下幾個方面:(1)針對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對科技的需求,大力發展以大幅度提高單產和綜合生產能力為主的增產技術。(2)針對我國農產品品質較差的現狀,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品種結構,提高品質,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核心的優質技術。采用自主開發、引進、消化、吸收、轉化等多種途徑,盡快改變我國目前的農產品質量不佳的狀況。(3)針對提高農民收入、擴大內需的要求,發展以加速農業產業化為目標的高效農業技術,著眼于資源高效利用,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開發新技術,開拓新產業,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高 勞動生產率。(4)21世紀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將是國際農業競爭的熱點,要針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大力加強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加速實用化、商品化、產業化,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企業集團。(5)充分考慮農業科技公益性強的特點,大力加強農業科技基礎性建設工作,特別是農業、林業、水利、氣象等部門的長期定位觀測和基地建設,進一步強化動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農業信息網絡建設等基礎性工作。開展以農機、節水灌溉機具、肥料、農藥、農膜為主的支農工業技術研究,為農村科技的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撐條件。(6)發展以生態建設和保護環境為主的林業科學技術。開展生態林業、防護林體系建設、森林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推動荒漠化綜合治理。(7)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以改善環境為主題的可持續農業科學技術體系。(8)針對不同地區農業發展的技術需求,發展區域性綜合配套技術。充分發揮不同區域的優勢,促進全國農業快速、持續、均衡發展。為提高西部大開發的起點,"實施農科教戰略西進緊急行動"。
中遠期戰略重點。(1)充分利用生物的遺傳潛力。培育高產、優質、抗逆性好的動植物新品種,重視資源與環境問題。(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護和有效利用水資源。今后,應因地制宜地加強灌溉農業、節水農業、雨養農業和旱地農業的基礎理論
研究和關鍵的配套技術研究。(4)食物安全、國人營養和健康。(5)提高科學種植與養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化,增加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御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動植物綜合生產力。(6)改進農產品加工、儲運技術,大力發展農產品保鮮、加工、儲運、包裝、銷售和綜合利用等技術,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技術保證,尤其要重視發展飼料工業和食品工業。(7)關注轉基因動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產,使我國農業緊跟世界高科技先進水平。此外,工廠化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旅游農業等也都是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發展方向。(8)針對我國農業生產的管理水平的實際,利用信息社會即將到來的有利時機,把農業生產中的"軟件"部分,特別是管理水平提升到應有的高度。
2."十五"期間體制改革問題
改革的指導思想。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以結構調整、機制轉換、人才分流、制度創新為重點,從農業發展的需求和農業科技自身發展的特點出發,調整農業科技力量的布局,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制建立的步伐,以改革促進發展。
轉制改革的方案設計框架。農業科研機構轉制將按照分類指導,抓大放小,適當歸并,促進發展的思路,積極有序地推進。
分類指導。目前對農口不同類型的科研院所,應根據其不同特點,進行院所定位,分類指導。對從事農業、林業、氣象、水利水文資源、生態環境、大江大河治理,防災減災、節水灌溉以及重大工程技術等公益性研究及應用基礎性研究的科研機構,按非營利性機構的機制進行運行和管理;對從事成果推廣、技術咨詢、信息服務、專業培訓、分析測試、質量標準等的科研機構,要轉變為實行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科技服務機構或中介機構;對具備研究開發優勢并形成自我發展能力或具備產業開發能力的科研機構,要轉為科技性企業或進入企業。
抓大放小,適當歸并。根據未來農業科技、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和目前科研單位專業結構分布情況,應在專業重組,結構調整的基礎上,重點依托綜合性科研機構,穩住一支高水平、精干的農業科研隊伍。保留若干個研究院,按非營利機構運行,由中央管理;歸并若干個科研單位,按非營利機構運行;若干個科研單位轉為企業;若干個科研單位轉為中介機構,實行企業化管理;若干個科研單位進行結構性調整并轉化。
促進發展。通過改革,進一步促進科研院所的結構調整和機制轉變,同時,配套進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財務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的改革和創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農業科技發展,有利于技術創新和科技產業化,有利于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的新型農業科技體制。
組建和完善國家、部、省(市)級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高科技園示范區、開發區、高科技集團等。近期將主要依托農口各部門的直屬研究院所,聯合有關院所、高校,通過組建國家級或地方級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高科技園示范區、高科技集團等科研機構,集聚農業最優秀科技人才,圍繞關系農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進行聯合攻關和技術創新,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3.在科技的使用上進行革命性變革,重視發揮科技的綜合作用,借助綜合國力,深層次地改變農業生產的重大機制問題。
由傳統的糧食開發機制轉向大食物開發機制。由于我國食物資源的豐富多樣和人口眾多,通過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類食物的資源成為人的食品以及創造出新的食品種類,其革命性變革的巨大作用將是不可估量的。
由傳統的種植業二元結構機制轉向三元結構機制。使"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轉為"糧食作物--飼料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這是挖掘飼料潛力,增加我國優質飼料的重要途徑。
由傳統的耕地資源開發機制轉向整個國土資源開發機制。我國廣大的丘陵山區、草地、海陸水面和灘涂都可發展各具特點的農業產業,特 別是通過高新技術的運用,可以開發出人類未曾有過的農業產業,前途不可限量。
由傳統的農產品簡單加工機制轉向多次增值的現代化農產品制造業機制。使農產品在農村多層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現代化產業。
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從以下九個方面的比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國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農作物品種
我國擁有豐富的品種資源,但在種質資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發掘利用,野生種、邊緣種優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術保存種質資源和人工創造新種質等方面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比較落后。資源鑒定和品種資源工作體系也不夠完善。另外,在良種繁育體系與制度方面,不如發達國家規范化、科學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個體、器官或細胞水平上,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栽培技術
目前我國的耕作栽培技術體系仍停留在常規耕作技術與經驗上,同國外開展的以計算機為主的規范化、定量化栽培比較,還有相當差距。在利用化學調節劑調控作物生長發育方面,有的專家認為與國外的差距有15-20年。
在土壤肥料方面,免耕與少耕理論風靡全球,而我國的土壤科學基礎研究還很薄弱,施肥方法落后,世界先進國家的肥料利用率穩定在50%-70%,而我國只有30%-40%左右。
防止作物減產科技
據專家估計,我國植病生物技術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較,至少相差15年以上。在昆蟲行為機制、害蟲與寄主植物關系、害蟲與天敵間的生理、生化機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在農產品產后運輸、貯藏、保鮮、加工設施和技術也有很大差距。據估計,北京因糧食儲藏條件而導致蟲蛀、霉爛和其他侵害損失的糧食總和達500萬公斤。每年約有15%的生鮮果蔬損耗掉,直接經濟損失達兩億多元。
植物生物技術
目前國外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程度相當高,形成產業的產品主要有:細胞和組織培養產業,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試管苗和脫毒苗;微生物農藥,如蘇蕓金桿菌;生物技術農產品;獸醫治療藥物和防治疫苗品;農用診斷試劑;家畜胚胎移植技術;單細胞蛋白;人工種子和胚芽等。
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技術水平仍然較低,研究設備和手段,工業化生產還相當落后,生物產品商業化生產、產業化發展還不夠。
畜牧業科技
目前我國畜牧業科技水平只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總體上落后10-15年。特別是在畜牧業基礎學科研究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比較明顯。有些研究還幾乎是空白。
農田灌溉技術
瑞典、英國、奧地利、羅馬尼亞、法國等國的噴灌面積均已超過80%,美國、俄羅斯約為40%,美國微灌面積到20世紀90年代初就已達到總灌溉面積的3%,以色列灌溉面積中約2/3為微灌,1/3為噴灌。我國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無論在材質、性能、自動化程度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尤
其是自動控制設備方面差距更大。
農業機械化技術
從大量生產的現有產品來看,機具性能、質量技術水平,只相當于20世紀60年代國際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應用方面,農業機械化程度,機耕率為80%,機播率為77%,機收率為70%,而發達國家則全面實現機械化。
農業信息技術
計算機進入我國農業領域僅有10多年的歷史,但從世界范圍看尚屬起步階段,同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比較仍存在著較大差距,應用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目前,農業計算機應用水平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
林業科學技術
我國現有的林業技術水平同林業發達國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學技術對林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頃蓄積只有33.3立方米,遠遠低于我國森林總蓄積每公頃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國有林地面積只占全部林業用地的50%,而美國為95%,瑞典為98%,日本為96%;我國的樹木利用率很低,樹林出材率只占全樹的25%,而林業發達國家已從原來的全樹利用發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的利用;我國每公頃森林年均凈生長量僅為2.7立方米,而德國是6立方米,芬蘭是4立方米,美國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全面啟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緊迫性
1.適應世界農業科技革命的需要。
由于以育種技術和農業化學技術為主導的農業技術革命的帶動,到20世紀中葉,農業得到高速的發展。相應地,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導致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新材料、航空與航天、自動控制等現代技術的興起,使農業面臨啟動一場新的科技革命,并將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導。這次新的農業技術革命將導致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再次振興。
2.再次振興農村經濟的客觀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生了兩次革命性進展。第一次是農業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順了農村的經濟關系,是農業生產力巨大的全面釋放,奇跡般地快速達到農業生產的成倍增長,為終止我國農產品長期短缺的歷史創造了根本條件。第二次是鄉鎮企業的廣泛興起,使農村進行了歷史性的產業大調整,農村工業占全國工業增幅的主要地位,開拓了農村勞動力的重要出路,把農民引向小康。這兩次革命性進展,已各持續了一段時間。現在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并將以突出科技為特點。
3.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方針、道路一些基本問題的客觀需要。
我們應著眼于以下幾個在20世紀尚未解決好的基本問題:
缺乏可靠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科學技術還沒有真正成為農業強有力的第一生產力,靠天吃飯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4.及時解決農業發展中面臨現實矛盾的客觀需要。
農產品質量差、農業效益低,是當前一個突出問題,它導致農民收入低,結構調整難。在"入世"之后,對農業的挑戰更為激烈,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將越來越顯露出來。在未來人口增長和需求多樣化進程中,資源和市場的雙重制約更加突出。鄉鎮企業技術推動的發展后勁不足。鄉鎮企業是農村非農產業轉移剩余勞動力的主渠道,由于產品升級、布局調整等問題,使其發展面臨轉折時期,難度較大,減弱了農村經濟實力,成為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
戰略思路和目標
1.戰略指導思路。要切實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科學技術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根本方向,促進科技與經濟和市場的有效結合。堅持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開發研究的有機銜接和有效配置,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既要加速常規技術的組裝配套、大面積推廣,又要力爭使農業高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業或集團;既要抓好農業增產技術,又要加速發展調整結構、提高效益、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技術;既要造就一批學術帶頭人、高級管理人才,又要培養一大批農業科技企業家,并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2.總體目標。"十五"期間要把為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技術支撐作為核心任務。
到2005年,使我國農業科技關鍵領域科技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農業科技總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縮短五年,科技在農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業、氣象業增長中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35%、55%、55%和60%以上,農業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到2020年,農業科技的基本任務是:滿足食物安全的技術需求。為實現糧食總產達到六億噸、肉類總產6500萬噸,人均日攝 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質75克、脂肪75克等目標,提供技術保障。為農村經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為實現農民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達到小康提供技術與示范樣板區,帶動輻射面涉及全國范圍。為農村國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發展外向化農業是沿邊地區農業發展趨勢,是迅速提升農業和農村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確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必由之路,也是“興邊富民、提前翻番奔小康”的希望所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沿邊縣(市)同全國一樣面臨著在國際市場重新定位的問題。我省具有農業優勢,又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應對入世挑戰,就應以這些優勢為依托,大力發展外向型優勢農業。(一)按照比較效益的原則,選擇優勢主導產業,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外向化農產品生產基地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農業的競爭實質上就是優勢產業和優勢產品的競爭。沿邊各縣(市)必須瞄準市場需求,從資源、區位等優勢出發,抓緊培育一個或幾個品質優、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優勢主導產業,重點建設一批有規模的專業化農產品基地。要因地因時制宜,用最好的資源發展最具優勢的產業。沿邊縣(市)開發晚、污染少、生態環境好,發展綠色食品的條件得天獨厚,要把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生產和加工作為重中之重,培育全省最具特色、最有規模的優勢產品;沿邊縣(市)多草原、飼料來源廣,適宜發展畜牧業,要把畜牧業作為新經濟增長點,突出抓好傳統品種改良和新品種引進,開發“盤踞半壁江山”的優勢產業;沿邊縣(市)多地處寒帶,森林覆蓋率高、山區半山區面積大,林產品、山產品種類繁多,要充分挖掘珍稀野生動植物及藥材養殖和加工潛力,構建獨具冷涼特色的優勢經濟格局;沿邊縣(市)與俄羅斯接壤,全省有3045公里左右的邊境線和20多個邊境口岸,要加快發展俄羅斯市場需求旺盛的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擴張出口創匯的優勢群體,特別是要根據俄方市場現狀及發展變化趨勢,調整和擴展具有競爭優勢的蔬菜、水果、食用菌、藥材、畜禽、綠色大米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從而優化區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外向型優勢農業產業帶和產業區。
(二)找準優勢互補和共同利益的結合點,廣泛開展中俄農業合作,提升外向化農業競爭力
##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同屬于黑龍江流域地區,該地區開發條件得天獨厚,不僅國家關系友好,經濟要素互補,并且是東北亞區域中自然資源最豐富、潛力最大、后勁最強的地區。20__年11月10日,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俄羅斯未來幾年也將加入世貿。入世后,兩國都面臨著一個在國際市場上重新定位的問題。把我省與遠東地區放到世界經濟的大背景中考察,加速、加強我省與遠東農業合作,不僅有利于振興兩國經濟,也有利于促進東北亞,乃至亞太經濟的崛起。中俄雙方在農業、牧業、林業、生物醫藥等領域有很大的互補性。比如農業,俄遠東地區不僅有豐富的可墾土地資源,而且有巨大的糧食、果菜、食品的市場需求,每年谷物缺口80萬噸以上、飼料缺口300萬噸以上,蔬菜、水果、肉產品缺口均在40萬噸左右。而我方則有發展種植業的技術、經驗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并且有大量的商品糧需要尋找銷路,完全可以成為俄羅斯的“米袋子”、“菜籃子”、“果園子”。這就要求沿邊縣(市)要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潮流,通過區域合作逐步融入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化大趨勢中。加大對優良種苗、珍稀品種和農業生產加工技術設備的引進力度,建立跨地區、有特色的優良種苗培育中心。大力鼓勵外商帶項目、資金、技術、市場投入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興辦農產品倉儲、運輸和貿易等龍頭企業,借助外力改造傳統農業,提高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認真貫徹“走出去”發展戰略,積極參與俄羅斯經濟結構調整,組織和引導農民、民營企業家開展種植業、林業采伐合作,開發綠色食品、自然藥品,實現集約經營,并有計劃、有組織地輸出良種、技術、設備和勞務,全方位增強區域農業產業的國際比較優勢。
(三)興建產地市場,開辟境外市場,全力構筑輻射性強、開放度高的外向化農業市場體系
##省的鄰國俄羅斯消費品市場進口商品占60,大都是輕工產品、生活日用品和各種副食品,這種互補性經濟格局短期內不會根本改變,其對接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邊境貿易。沿邊縣(市)必須緊緊抓住同俄羅斯經濟互補性強這一關鍵,及時獲取國際市場特別是俄遠東市場發展變化的最新信息,建立上下貫通的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構建外聯市場、內結農戶的區域性營銷體系,帶動農村經濟結構整體升級。要轉變觀念,引導農民走進市場和適應市場,搞好服務,用更多的精力抓流通,使農產品產得出、賣得出、賣得好價錢,實現增產增收。抓好現有市場配套完善,加強糧、果、菜、食用菌、畜牧等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并向跨區域、遠輻射、大規模、高檔次方向發展。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不斷擴大對俄出口商品種類,加快市場多元化的步伐,在鞏固俄羅斯遠東市場的同時,迅速向西伯利亞及俄羅斯腹地推進。積極組織參加各種農產品展銷訂貨會、貿易洽談會,采取各種形式和措施把當地農產品更多地推向區內外、國內外市場。搞好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參照國際慣例和準則,完善檢測手段,實現與國際接軌。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形成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競爭的市場環境,建立綠色通道,搞活農產品流通。要發展大生產、大流通,通過市場來推動規模經濟發展,通過擴大規模適應市場。在品種質量、貯藏加工、包裝運輸、營銷策略上狠下功夫,使沿邊口岸縣(市)蔬菜、水果等比較優勢盡快轉化為競爭優勢。要十分重視發揮農民經紀人的作用,發揮各種各樣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協會的作用,為他們創造、提供好的外部環境和發展空間,從而提高農業市場化水平。
(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育強育大龍頭企業,延伸外向化產業鏈條
當前,國際農產品的競爭,實際上是大型的、跨國的農產品加工與銷售企業之間的競爭,只有組建強有力的龍頭企業,才能與國際強手相抗衡。而沿邊地區的經濟要向深層次、廣領域發展,更不能僅僅滿足于做內地商品的“中轉商”,要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加快構造進出口產品生產的加工體系,為沿邊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我省沿邊縣(市 )多數是農業縣(市),工業基礎薄弱,要實現農業產業的優化、升級,就要把農村第二產業調整的重點放在市場前景好、產業關聯度強的農產品加工業上,向精深加工延伸,向名牌產品拓展。要把創龍頭、育龍頭、護龍頭作為重中之重,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體制創新、經營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廣泛吸納民間閑散資金和國外資金,引進先進技術、先進人才,扶強扶壯龍頭企業,大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的提升,增強農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通過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有機結合,把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與國內外大市場連接起來,擴大農戶經營外部規模,與本地農業的主導產業相銜接,重點開發高技術、高起點、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果蔬、肉制品、山產品、食品等保鮮、精深加工系列,實現農產品的升級換代。大力開發出口創匯新品種,提高深加工產品出口的比重,扶持和鼓勵組建農業企業集團,賦予優惠政策和進出口經營權,實行“農工貿”一體化經營,建立生產、加工、出口一體化的利益共同體,調整和優化農業內部結構,促進農業的產業化和現代化。要把農產品加工作為鄉鎮企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走工業依托農業、反哺農業的新型鄉鎮企業之路,創出一批優勢農產品,帶動沿邊口岸縣(市)農業的發展。
(五)優先安排資金,用足用活政策,為發展外向化農業提供支持保護
外向化農業必須在適度有效的經濟保護下,才能得以快速推進。要實行資金、政策、產業傾斜,要出臺必要的資金扶持、稅費減免、信貸投入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全力支持外向型優勢農業發展。一是資金向基本定位的優勢項目傾斜。鼓勵社會、集體、農戶投入和招商引資;各級政府盡量集中財力,扶持優勢經濟重點項目建設;金融部門的農業貸款,也應重點投向優勢項目,特別要努力保證對優勢“龍頭”企業的流動資金供應。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加大對水利和生態環境的投入,重點發展以棚室、日光節能溫室、微灌為主要內容的設施農業,做好小流域治理、造林綠化、退耕還林工作,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建立優良品種、技術、設備引進推廣基金,促進農業技術引進和推廣。二是實行政策保護。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要求,按照WTO運行規則,結合沿邊縣(市)實際,制定出臺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激勵政策,營造縣域經濟發展新優勢。充分運用WTO“綠箱”政策,增強政府對農業的投入。WTO農業協議免除削減的國內支持措施共12項,對應分析,我國尚有6項是空白,其它的支持量也還有限。調整和加大“黃箱”政策支持。入世談判確定“黃箱”補貼不高于農產品總產值的8.5,目前我們的補貼還不到農產品總產值的2,而且原有的補貼還可以調整。建立農業保險體制。加大爭取國家給予的政策性支持和補貼,幫助農民化解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三是加強法制保護。建立健全農業法律法規,走“依法治農、依法護農”的道路,依法保障農業的基礎地位,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保護農業的安全。特別是要加強優勢主導產業的規模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生產,加強加工、運銷環節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保障外向化農業的快迅發展。
【摘要】 我國農業生產的農藥化肥污染、畜禽養殖污染、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廢水污染和工業污染等問題越來越嚴重,農業環境日益惡化,不僅影響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嚴重威脅著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成農業建設和農村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應針對當前農業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情況,加強農業環境政策法律建設,完善政府職能,健全環境管理體系,加強環境執法力度、深度,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環保意識,推進農業建設。
【關鍵詞】農村;環境法;政策
【正文】我國正在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的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表明建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經濟建設、環境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和黨的建設協調推進的新農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農業及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優先領域,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然而,目前農業與農村環境保護現狀不容樂觀,農業生產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環境退化加劇,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沒有得到無害化處理,如何搞好農業環境保護工作,如何防治農業環境污染、逐步改善農村環境,如何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在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使農業生態環境由惡性循環走向良性循環,是關系到農業能否持續發展重要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應針對當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情況,加強我國農業環境政策法律建設,完善政府職能,健全環境管理體系,加強環境執法力度、深度,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增強各級政府工作人員、企業經營人員和農民群眾等廣大公眾環保意識,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農業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環境保護是我國整個環境保護工作很重要的領域,也是當前我國環境保護的薄弱環節,農業環境破壞及污染不僅嚴重影響農村居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而且直接制約農業生產和農村的發展的后勁。當前農村環境問題十分突出,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土壤污染嚴重、土地質量退化,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給食品安全構成隱患由于長期的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農用薄膜及其他農業化學物質,以及工廠企業“三廢”超標排放,導致我國1.5億畝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呈現重金屬與有機物復合污染的復雜情況,土壤質量退化,農產品欠收和有毒物超標的情況屢有發生,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受到阻礙。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農藥中毒的人數占世界同類事故中毒人數的50%.1995~1999年黑龍江、江蘇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發生藥害2000多起,藥害面積達200多萬畝,經濟損失達5億多元。
工業和生活污染導致的環境酸化問題也嚴重地影響了農村環境。酸雨(pH<5.6)從1985年的約175萬km2擴大到1993年的280萬km2,受重酸雨(pH<4.5)影響的區域由1986年重慶和貴陽等局部地區至1993年擴大到南方廣大地區。環境酸化會產生一系列不利影響,如森林、草地的衰亡,土壤酸化板結,農作物減產等。
農膜污染的面積也逐年擴大,1995年已達到64913萬公頃,農膜年均殘留率約20%,平均每公頃達60公斤。
2、農村水源污染問題突出,治理任務十分艱巨農業生產以及畜禽養殖導致的水源污染日趨嚴重,難以有效控制,造成湖泊等水體的富營養化,使之失去生產和生活的使用價值,水源污染還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
農村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全國1995年是1978年的4倍。2003年的每畝化肥投入量從1980年的每畝12.3斤(折噸量)提高到43.1斤,比1980年高出348%.而且,目前盲目偏施化學氮肥,氮、磷、鉀比例失調的現象比較嚴重,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加劇了湖泊和海洋的富營養化,成為水體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
我國農村養殖業排污量劇增,目前畜禽糞便的農業利用減少,畜禽業的集約化程度提高,加重了養殖業與種植業的脫節。畜禽糞便的還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 湖北省每年畜禽養殖廢棄物產生量約2億噸,其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是工業和生活污水的5倍以上。
農作物秸稈污染。我國每年秸稈產生量約6.5億噸。由于缺乏能在短時間內大量消耗秸稈的經濟實用技術,且產業化水平不高、出路不暢,造成秸稈的大量焚燒和廢棄。不僅浪費了生物資源和能源,而且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水體,給居民生活和交通安全帶來重大影響。 湖北省每年產生約3000萬噸秸稈,進行資源化利用的不到40%,很多都直接焚燒,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3、生態破壞嚴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廣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水土流失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水土流失使4 540萬hm2耕地受損,占我國耕地總面積的34.3%.水土流失從黃土高原向其他地區如我國西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華北地區的擴展,使我國可耕地面積進一步減少,從而危及我國糧食安全。
在南方省區的丘陵與山地(母巖以花崗巖、砂巖、砂頁巖、紅色粘土及碳酸鹽巖類為主),以水蝕形成的劣地及石質坡地為標志的土質與石質荒漠化土地,呈小面積斑點狀分布的型式,當地群眾常以“紅色沙漠”、“白沙崗”、“石漠”等名詞以形容其土地退化。其侵蝕方式以面蝕及溝蝕為主,在花崗巖地區還有水蝕與重力侵蝕共同作用的崩崗侵蝕,在碳酸鹽巖類地區溶蝕是主要的侵蝕方式。
4、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農村生存環境惡化,威脅農民健康據有關統計表明:我國農村有3.6億多人喝不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水,每年1.2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工業的轉移,導致近郊污染加重;村鎮及工業建設無規劃或不按規劃實施,使得農民生活條件雪上加霜;小作坊式工廠工作環境惡劣且缺少防護措施,嚴重損害職工身體健康。
據2005年做的典型調查,9省三縣74個村105項做了調查,其中40%村莊沒有集中供水,60%的村莊沒有排水溝渠和污水處理,40%的村莊雨天出行難,晴天是車拉人,雨天是人拉車,90%的村莊沒有任何消防設施,90%的垃圾是隨處丟放(訪談者認為:“顯然這樣一種人居環境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
5、農村環境污染事故、環境糾紛增多,環境污染引起的矛盾激化尤其是工廠企業的“三廢”排放和污染事故引起的民事糾紛日趨增多,農民往往難以尋求法律途徑,而采取一些極端的做法,成為社會安定的隱患。 而且,有關環境糾紛往往涉及者眾多,處理困難,例如屏南榕屏化工廠造成屏南縣溪坪村環境污染,1700多村民身心健康、財產損害嚴重,事件、糾紛與訴訟歷時十多年難以解決,等等。
(二)造成農業環境問題的原因
農村環境問題是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自然因素僅為農村環境問題的形成提供了外在條件,而人們不合理的生產活動與生活活動及其他有關社會經濟因素,才是導致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
1、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活動造成環境污染與破壞面廣量大的農業生產活動是造成農村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尤為突出的是不合理地使用化肥、農藥、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以及日益增加的畜禽養殖業排泄物所帶來的污染。化肥、農藥及其他農業化學物質的使用,在農業生產中使用有見效快、效果高、面廣等特點保證了作物的增產豐收,減輕了勞動強度,降低了人工費用,因此,使用種類日益繁多、范圍日益擴大、用量增加。但是,由于低效率的或不合理的使用,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2、鄉鎮工業污染不斷加劇鄉鎮工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廣大農村地區脫貧致富、安置富余勞動力,作出了很大貢獻。但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的限制,致使鄉鎮企業在大規模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問題,如生產技術、方式和生產工藝落后,許多采用土法生產,生產能力低下,設備陳舊,鄉鎮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低,從業人員素質低,“跑、冒、滴、漏”嚴重,資源和能源消耗高、浪費大,“三廢”污染嚴重,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近憂和遠患。鄉鎮工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國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比重已接近或超過50%,已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一個突出問題。另外,由于受利益驅動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國家明令取締關停的“十五小”和“新六小”企業還有反彈現象。
3、農村的貧困伴隨著落后的生活方式不少貧困的農村地區都缺少燃料,由于沒柴燒,不少地區挖草根、剝樹皮、折樹枝甚至亂砍濫伐,在一些地區,森林覆蓋率急劇下降,部分地區覆蓋率不足5%,甚至在1%左右。由于糧食與燃料的壓力,貧困地區人民居住在這一特殊環境中,受環境條件的限制,商品經濟難以發展,為了生存不得不以原始落后的生產方式“靠山吃山”,對土地實行掠奪式經營,盲目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并且,隨著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傳統生活習慣的改變,農村生活廢物的種類、數量都不斷增長,包括塑料袋、快餐盒、廢電池等許多難以降解的物質,但是,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滯后,生活廢物的收集處理設施遠不能滿足需要,大部分農村既沒有垃圾存放點,也沒有處理場所,農村生活廢棄物隨意排放,最終成了污染源,嚴重地污染了水源和土地,有些農村“臟、亂、差”現象突出。
4、工業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造成的農村環境污染、城市生活污染的轉移工業和城市環境污染向農村轉移加重了農村的環境污染。在農村,工業固體廢物占用農田、侵占河道、隨處焚燒等現象屢見不鮮。我國固體廢物產生量持續增長,工業固體廢物每年增長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長4%;但是固體廢物處置能力明顯不足,導致工業固體廢物(很多是危險廢物)長年堆積,而固體廢物處置標準不高,管理不嚴,不少工業固體廢物僅僅做到簡單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僅達到20%左右,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部分危險廢物處于低水平綜合利用或簡單貯存狀態,不符合安全處置標準,2002年工業危險廢物處置率僅為24.2%,1996年到2002年危險廢物累計貯存量達到2633.9萬噸。 由此而污染的農田已達100萬畝,加重了耕地矛盾的突出。
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地區由于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不當,盲目追求經 濟的發展,重開發利用,輕生態保護,致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少數地方農村的小礦點林立,有的甚至亂采濫挖,采富棄貧,廢渣石亂倒亂棄,致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突出表現為粗放式的資源開發方式導致資源的浪費、植被生態破壞、地層塌陷和水土流失。據有關資料統計,全國萬噸煤塌陷率就在1000m2~3000m2 間,平均塌陷率為2000m2.
5、環境保護機制與制度原因長期以來,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極少關注農村,農村環境保護政策法律存在嚴重問題,使得環境保護工作在農村缺乏有效的機制與制度保證。
(1)在農村存在著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發展觀。廣大農村的基層領導和基層組織在加快發展農村經濟,解決農民溫飽奔小康的同時,往往忽視環境建設和生態保護。農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受到的宣傳教育的機會較少,缺乏環境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同時也缺乏遏制環境污染的主觀能動性和權利意識。
由于貧困和發展落后,使得農村地區對農業的依賴程度較大,貧困率高、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不良的經濟和社會基礎,加上機構能力比城市地區薄弱,嚴重制約農村地區的發展,而長時期的不良土地利用方法和不正確的發展戰略,最終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又加重了貧困。
(2)落后的農村環境,主要是由于城鄉之間環境差距不斷加大,這是現實制帶來的,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由于長期存在的分割城鄉的戶籍制度以及不適當的經濟發展戰略,從而使得我國二元社會結構的表現更為突出,其實質在于城鄉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這種特定的二元社會結構的存在和作用,是農村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的深層原因。
由于長期的城鄉分割,使得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比較緩慢,大量人口被滯留在農村,從而加劇了農村人口與資源之間的緊張關系;在我國二元社會結構下,城鄉差距持續擴大,很多農村居民無論從絕對意義上,還是從相對意義上,都還處于貧困狀態,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和改善生活的壓力,從而無力顧及污染控制;在二元社會結構的作用下,農村的產業結構過于單一,農業是主要產業,相當多的人是以農業為生的。勞動密集型的小規模農業生產增加了面源污染的控制難度;面對差距懸殊的二元社會結構,農村中的精英分子竭盡所能流向城市,從而導致農村中從業人員的素質較低,掌握環境知識的能力較弱,環境保護意識較差。在二元社會結構下,農村的環境保護長期受到忽視,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這是農村面源污染失控的一個重要背景。
(3)農村與鄉鎮建設缺乏環保意識,規劃布局不當、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致使環境綜合質量低。農村與鄉鎮在發展中,土地規劃使用中考慮環境保護因素不充分,沒有合理處理好工業區、居民區、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的關系,形成工業區、自然保護區和居民區混雜的局面,致使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造成難以解決的環境問題。有的農業與農村環境建設缺乏規劃。農業用地、農民建房用地隨意性大,農業廢棄物隨意排放,常出現“有新房無新村”、“有新村無新貌”的局面。并且,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滯后。
(4)農村環境管理缺乏有效的綜合管理機制和制度,環境監督管理、保障體系不健全。對于量小、面廣、變化快、差異性大的農村環境污染源,我國環境法還缺乏有效的防治機制和制度。而且,農村環境治理的范圍廣,牽涉的部門多,需要社會各界的配合,而按照現行的分部門監管體系,有關職能部門各自為政,沒有形成相互銜接的綜合管理系統。同時,農村的環境保障體系仍比較薄弱,環境管理機構及其能力建設不足,環境監督管理機構、人員隊伍、執法手段、資金都很缺乏,而由于農村地大面廣,環境污染與破壞行為發生在廣泛地區,發現困難,又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地方保護主義現象,有關職能部門在監管或執法時往往力不從心。同時在農村也缺乏公眾參與環境監督管理的機制、途徑與基礎。因此,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困難。
(5)農村環保執法的監督機制需要建立。隨著環境執法的發展,監督機制顯得更加重要,它是保證環境執法依法進行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但環境執法責任機制、執法監督機制、權力制衡機制的建設還十分不足,公民參與環境保護缺乏制度性保障。
二、我國農業與農村環境保護法律規定
(一)農業環境保護政策法律體系
農業環境保護政策法律體系,是由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制約,旨在調整保護和改善農業環境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和其他法律表現形式所組成的有機整體。它是我國環境法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關于農業環境保護的規定主要由國家和地方關于農業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所組成。主要包括:
1、憲法。我國《憲法》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組織和鼓勵植樹造林,保護林木”(第二十六條);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第九條):”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第十條)。
2、法律。我國《環境保護法》(1989)對保護農村環境保護作了基本的規定;《農業法》(2001)對農業資源與農業環境保護作了專章規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4)、《礦產資源法》(1996)等環境資源法律也對農村環境保護作了規定。
3、行政法規。主要有《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998)、《土地復墾規定》(1988)、《自然保護區條例》(1994)等。
4、地方法規。例如《湖北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1993年2月13日湖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1993年2月25日公布施行)等。
5、部委規章。例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1)等。
6、地方政府規章。例如,《湖北省農產品基地環境管理辦法》(湖北省政府人民政府令第180號,1999年9月1日施行)等。
7、其他政策法律規范性文件。例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展現代農業、改善農村面貌、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措施;《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發〔2005〕39號)等。
(二)農業環境保護政策法律的主要內容
1、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規定《農業法》(2001)規定,發展農業必須合理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農業環境保護規劃,組織農業生態環境治理。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強調加強農村環境保護,規定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現狀調查,綜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農藥、化肥和農膜等面源污染,加強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改善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禁止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城鎮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農村轉移。
《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發〔2005〕39號)規定,以防治土壤污染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要求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超標耕地綜合治理,污染嚴重且難以修復的耕地應依法調整;合理使用農藥、化肥,防治農用薄膜對耕地的污染;積極發展節水農業與生態農業,加大規模化養殖業污染治理力度。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搞好作物秸稈等資源化利用,積極發展農村沼氣,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和污水,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 問題,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文明生態村。發展縣域經濟要選擇適合本地區資源優勢和環境容量的特色產業,防止污染向農村轉移。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要求,國家環保總局聯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組織編制了“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這項涉及全國農村環境保護的行動計劃的目標是準備用1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解決農村“臟、亂、差”問題,有效保護和改善農民的生活與生產環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基礎。
2、防治農業環境污染的規定《環境保護法》(1979)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及植物生長激素。
《農業法》(2001)規定,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當保養耕地,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機肥料,采用先進技術,保護和提高地力,防止農用地的污染、破壞和地力衰退。
《水污染防治法》(1996)規定,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應當保證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點的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利用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進行灌溉,應當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農產品(第三十七條)。使用農藥,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農藥安全使用的規定和標準。運輸、存貯農藥和處置過期失效農藥,必須加強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第三十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農業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指導農業生產者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和農藥,控制化肥和農藥的過量使用,防止造成水污染(第三十九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4)將農村固體廢物防治納入法律規制范圍,關注保護與改善農村環境。1995制定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使用農用薄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減少農用薄膜對環境的污染。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區、機場周圍、交通干線附近以及當地人民政府劃定的區域露天焚燒秸稈。2004年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增加了規模化畜禽養殖的污染防治要求,規定從事畜禽規模養殖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集、貯存、利用或者處置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畜禽糞便;首次將農村生活垃圾納入管理范圍,強化了農村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規定,規定“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防治的具體辦法,由地方性法規規定”(第四十九條)。既將農業和農村的污染問題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避免出現法律調整空白;又可以考慮農業固體廢物污染法律控制的可操作性和實施條件,通過授權立法方式交由各地自行規定。
3、土地利用規劃和耕地保護的規定《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將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確定為我國的基本國策。規定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度,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整治和資源環境保護的要求、土地供給能力以及各項建設對土地的需求,組織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第十七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下列原則編制:(一)嚴格保護基本農田,控制非農業建設占用農用地;(二)提高土地利用率;(三)統籌安排各類、各區域用地;(四)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續利用;(五)占用耕地與開發復墾耕地相平衡(第十九條)。《土地管理法》規定對耕地實行嚴格保護,《農業法》、《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規定了我國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三、保護和改善農業環境的政策法律思考
近年來,我國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高度重視。總書記在2005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做出了“要啟動全國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重要指示;曾培炎副總理2005年4月提出,要統籌城鄉環保工作,積極推進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國務院在最近發出的《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中專門提出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國家近年加大了農村環境保護的力度,今后在農村環境保護方面將有幾項重大舉措:第一,啟動農村小康建設環保行動計劃。用5至10年時間,使農村現在的水源地、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一些重要環境問題要有比較大的改善。第二,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加大生態示范區建設的力度,大力開展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和環境優美鄉鎮的創建工作,從而使當前農村環境條件和社會基礎比較好的一些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可協調發展。第三,結合我國當前“菜籃子”基地的建設,加大對“菜籃子”基地建設的環境管理,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好環境方面的有關工作。第四,加強有關法制法規的建設,特別是針對當前規模化養殖以及相關的生態環境的破壞情況,今年要在立法方面加強工作。 旨在解決農村突出環境問題、推進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已在全國各地陸續啟動。江蘇省、吉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四川省成都市、湖南省常德市、安徽省績溪縣等已不同程度開展了示范試點工作。
為了促進城鄉環境的協調發展,應根據農業和農村的特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法律,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農村環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提高認識,依法加強領導和監督管理,制定和落實計劃各級政府及其環境保護部門要提高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認識,加強領導,協調配合,將農業生產污染和農村生活污染納入環境保護工作重點范圍。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解決農村“臟、亂、差”問題,有效保護和改善農民的生活與生產環境。
各級政府應當按照環境保護法和農業法的規定,把農業環境保護切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采取有利于農業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落實環境保護資金,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液、廢渣、粉塵、惡臭氣體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各級環境保護和農業管理部門,應發揮監督管理作用,將農業生產污染防治納入管理工作的內容,指導和支持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農業技術和方法的研究、開發以及示范和推廣工作。強化各項農業環境管理制度的執行。
走城鎮化發展之路。建立垃圾清運及集中處理系統,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有規劃、有重點、分期分批幫助農村建立垃圾存放池、公共排水道、生態廁所等,使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建立健全各級政府政績考核制度,將農業環境保護工作指標納入領導年度目標考核中去。
(二)積極發展節水農業與生態農業,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循環經濟是生態保護型經濟。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農村經濟發展,對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實現農村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應用循環經濟的運作規律來防治農業點源和面源污染;二是以農業循環經濟的理念引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通過打造各種循環經濟鏈條,走“優質、高產、高效、可持續”的農業發展道路,從根本上降低經濟活動對環境的破壞,保護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各級政府應大力扶持建設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化廢為利的生物科技企業;推廣養殖場和種植業緊密結合的生態農業模式,促進糞便還田;大力發展農村戶用沼氣,推行“豬—沼—果(草、漁)”等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實現廢物綜合利用和零排放。 目前,在農村污染中,畜禽養殖產生的污染較為嚴重,可以說養殖污染已是農村水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對此,各地都在積極尋求對策,在國內也已有不少“變廢為寶”的辦法,如用畜禽的糞便生產沼氣,制成有機肥,提高林地單位面積綜合效益,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農、林、牧協調發展的林農牧復合經營工作等。
(三)完善農業環境保護法規和規章,嚴格執行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農業和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法律規定已經難以 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針對農村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應將農業和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法律的制訂、修訂納入立法規劃。在總結近年來我國環境保護與管理實踐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鑒了國外成功經驗,結合農村環境保護與管理管理的實際需要,對《環境保護法》、《農業法》關于進行修訂農業和農村環境保護的規定進行修訂,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的專門法律。同時,針對農村環境保護的發展,組織制定和修訂地方農業環境標準。加強農藥、化肥、農用薄膜、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用化學物質的環境無害利用的規范,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制訂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防治的具體辦法。
地方各級環保部門要嚴格執法,依法行政,環境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特別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和污染防治設施管理制度、強制淘汰工藝設備制度、有關農業環境保護的禁限制度等,有效預防和控制固體廢物等污染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對違反該法的各種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對構成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抓住重點,大力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的環境管理以防治土壤污染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要緊緊抓住土壤污染工作,嚴格執行相關環境:(1) 申報登記,明了情況。要加強土壤污染源的申報登記與調查工作,摸清農村土壤污染物的產生來源情況,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并對有關污染者依法提出監督管理要求。(2) 規范頒證,嚴格監督。從事農藥等農用化學物質的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依法取得經營許可;對違法經營者,要依法嚴肅查處。(3) 制定預案,防范事故。應當抓緊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環保部門備案;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發性事件的,應當立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環保部門應當及時報告人民政府,由政府采取防止或者減輕危害的強制應急措施。(4) 嚴格控制工業和城市環境污染向農村轉移。要按照法律規定嚴格控制危險廢物、城市垃圾、工業廢物的污染;對造成農村環境污染的應依法排除危害、賠償損失、并采取措施恢復環境原狀。
(五)建設機構和隊伍,提高監督管理能力,依法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環保部門根據本地區農村環境管理的實際需要,加快推進農村環境保護與管理管理機構的建設,建立較為完善的農村環境監督管理網絡,同時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環境管理人員,加快農村環境管理專業隊伍的建設,提高農村環境監管能力。
(六)積極開展宣傳和培訓,提高公眾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的認識和能力結合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形式多樣地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法律的內容和有關知識。讓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將給他們帶來的實惠,使他們能夠自覺地加入到小康環保行動中來。并認真組織環境保護行政管理人員、環境研究機構專業人員和有關企業管理人員以及社會,結合農村環境保護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和專題培訓工作,提高全社會對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法律執行、遵守和維護能力,共同保護和改善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我國以農立國,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農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農業不舉,百業不興。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甘泉縣委書記雷增高認為,甘泉是農業縣,要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最大限度地發展農村生產力,關鍵在于落實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中央一號文件,突出強調了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了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的總體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對于指導我們搞好農業及農村工作,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有著現實而深遠的意義,是我們搞好“三農”工作的一個法寶。我縣農村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5以上,經濟的快速發展難點和重點都在農村。去年,城市居民人均純收入5000多元,而農民人均純收入僅有2018元,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對全縣當前來說是一個十分突出的經濟、政治問題。只有農民收入增長,農村經濟發展才能推動全縣經濟騰飛,才能實現富民強縣目標。因此,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是我們今后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全縣各級干部都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深刻領會文件精神實質,并要深入村、戶進行宣講,讓廣大農民群眾理解和掌握文件精神,把全縣上下的思想和認識統一到文件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力做好“三農”工作上來,要圍繞增加農民收入目標,進村入戶調查研究,幫助群眾調整思路,制訂產業發展規劃,籌措產業發展所需資金,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和問題,堅定不移地搞好專業鄉、專業村、專業戶建設,努力實現農民增收新突破。通過切實增加收入,調動和煥發農民群眾的熱情和干勁,充分發揮他們增收的主體作用,全面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步伐。
二、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夯實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思想基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觀念解放的程度決定著改革開放的力度和發展的速度。要全面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就必須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放在首位。一是要樹立新的發展觀。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困難、矛盾和問題的關鍵。近年來,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縣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但與“三個代表”的要求相比、與十六大精神要求相比、與建設延安經濟強縣和小康社會的目標相比、與農民群眾致富的愿望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正確分析形勢、審視縣情、尋找差距,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以敢于想大事、謀大事、干大事、成大事的勇氣和膽略,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二是要樹立新的條件觀。甘泉是一個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的縣份,近年來全縣干部群眾努力轉變觀念,順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使蔬菜、畜牧、林果三大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這一事實教育和鼓舞了全縣的干部群眾,使大家認識到,只要轉變思想觀念發揮比較優勢,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就能走出加快發展的新路。因此,一定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客觀條件,發揮比較優勢、后發優勢,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三是要樹立市場觀念。市場是農業實現產業化經營必不可少的鏈條。當前,隨著農產品供求關系的變化,農民收入對市場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因此必須牢固樹立市場觀念,把開拓市場、搞活流通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措施來抓。具體講,就是要做到抓思想轉變,發動農民尋找市場;抓優勢項目,依靠效益引入市場;抓科技投入,依靠質量贏得市場;抓行政推動,依靠服務開拓市場。從而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四是要樹立把農業農村工作放在經濟工作首位的思想觀念。動員全社會一切力量,關心農業、重視農業、支持農業、參與農業。形成加強農業農村工作的合力,努力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求突破,在增/!/加農民收入上見實效,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村經濟體制的創新和完善。農業要有大的發展,必須用現代農業改造傳統農業,必須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結合我縣實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要做到“堅持一個思路,推行兩種模式,突出三大產業,抓好四個重點,強化五項措施”。堅持一個思路,即菜牧富民的發展思路。兩種模式,即菜牧復合型經濟和果牧復合型經濟。突出三大產業,即突出蔬菜業、畜牧業、林果業。抓好四個重點,即一是大力建設專業鄉、專業村、專業戶。全縣116個村,要按照菜牧復合型和果牧復合型兩種經營模式,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發展蔬菜專業村和畜牧專業村(養豬、養羊、養雞、養牛專業村等)。蔬菜專業村要力爭做到戶均兩座大棚菜、兩座弓棚菜、兩畝露地菜,10—20頭豬或10—20只羊,使70以上的農戶走上農業生產以菜為主、以牧為輔、以菜帶牧、以牧促菜、相互補充、良性發展的路子。拐溝村要大力發展畜牧專業村,凡是發展養豬、養雞為主的畜牧專業村的專業戶,必須達到農戶總戶數的70,養豬專業戶戶均養豬不得少于40頭,養雞專業戶戶均不得少于20__只,養牛專業戶戶均不得低于4—5頭,養羊專業戶戶均不得少于50只。通過大力加強專業鄉、專業村、專業戶和專業化建設,逐步實現農戶小基地、區域大規模的生產經營格局,夯實農業產業化經營基礎。二是大力調整農業經濟結構。調整農業經濟結構要和建設專業村密切聯系。菜牧復合型的專業村,蔬菜面積糧經比例要調整為2:8。以飼料畜牧業為主的拐溝養雞專業村、養豬專業村戶數和畜種數量達到建設專業村要求的,糧經比例調整不受限制。以草食畜牧業為主的養羊、養牛專業村,70以上的戶達到建設專業村數量發展要求的,要大面積發展種草,保證飼草有充足來源。三是制定戶、村、鄉三級產業發展規劃。全縣116個村都要按照既定的奮斗目標,在認真調查研究,吃透鄉情、村情、 戶情的基礎上,制定戶、村、鄉三級發展規劃,切實做到規劃落實到戶、產業實施到戶。四是大力加強農村服務體系配套建設。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現已組建的蔬菜公司、鄉鎮農工商公司,積極支持干部職工和社會自然人組建龍頭公司,帶動生產經營。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把生產與市場用合同的形式結合起來,使各種專業化生產逐漸形成公司 協會 農戶的貿工農一體化模式,使各類公司和協會、農戶組成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經濟聯合體。強化五項措施,一是大興領導實抓,干部實幫,群眾實干的“三實”作風,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與基層干部群眾一起研究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的具體問題。二是實行部門(單位)一把手包村工作責任制,機關工作實行“三三制”,即抽出三分之一的領導、三分之一的干部、三分之一的時間深入村組開展幫扶工作,嚴格落實包村工作責任、強化包村工作措施。三是圍繞為每家每戶制定一個科學的發展規劃,確定一至兩項致富的產業項目、掌握一至兩門適用的生產技術、落實一套幫扶的工作措施,深入實施政策宣傳到戶、思路調整到戶、產業實施到戶、服務落實到戶、增收體現到戶的“五到戶”工程。四是實行部門(單位)包村、領導干部包戶責任制。部門(單位)包村負責抓好一至兩項主導產業,突出建好專業村。部門(單位)領導實行“531”結對子包戶,即正科級領導結對子包建5戶,副科級領導結對子包建3戶,一般干部職工結對子包建1-2戶,嚴格落實各級領導和干部職工的包村工作責任制。五是嚴格考核獎懲,落實目標責任制。按照《甘泉縣鄉鎮工作考核辦法》等9個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管理辦法,對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的工作進行嚴格考核,實行重獎重罰。對70以上的村實現專業村的鄉鎮實行重獎。對工作不扎實、完不成任務的鄉鎮、部門、單位嚴格處罰,公開兌現獎懲,在全縣范圍內形成有功則獎、有過則罰、功過分明、人人平等的獎懲激勵競爭機制,激勵全縣上下奮勇爭先,爭創一流,確保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四、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文秘站版權所有
群眾觀點是我黨的基本政治觀點,群眾路線是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我們黨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黨的性質決定了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把自己作為實現人民利益的工具,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一刻也不脫離群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更需要我們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檢驗工作成敗的標準。一是要強化一切為了群眾的觀點。農村一切工作都要以維護農民的利益、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要強化一切依靠群眾的觀點。農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偉大創造者,農村的各項工作,要靠農民去完成,要激發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為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目標而奮斗。三是要強化一切相信群眾的觀點。我們應堅信大多數農民群眾是通情達理的,不能因少數人素質不高就否定廣大群眾的思想覺悟,一味埋怨群眾素質差、覺悟低、不聽話,錯誤地視他們為“刁民”。四是要強化密切聯系群眾的觀點。農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國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能顛倒主仆關系,以“官”自居,要經常性地深入基層,進村入戶,到群眾中去,把握農民群眾的思想脈搏,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把農民群眾的困難作為我們的壓力和動力,把農民群眾的愿望作為我們工作的目標,把農民群眾的好建議好辦法作為我們決策的依據。同時,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全面推行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讓群眾有說話的地方,有參與的條件,有監督的權利。
五、改進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農村工作涉及面廣,農村情況錯綜復雜,要做好農村工作,必須深刻領會中央方針政策,分析研究農村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滿腔的熱情、求實的態度、科學的方法,認真做好農村工作。一是要善于運用市場機制引導農民搞好生產經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制約越來越大,行政命令、行政干預的作用逐漸弱化,農民正在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因此,農村工作要跳出傳統的“催”和“要”的圈子,由行政指揮型向市場引導型轉變,由號召命令型向指導服務型轉變。經濟體制的轉變和生產力的發展,會引起群眾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變化,要加強對群眾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的教育,引導他們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農村經濟。二是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農村工作做得好壞,最終要通過廣大農民群眾來評判。農村工作,群眾最直接、最客觀、最有發言權。要自覺主動,誠心誠意地接受群眾的監督和批評,尊重群眾的自主權和創新精神,虛心向群眾學策略、學辦法,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三是要運用說服教育的方法做好群眾工作。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學會運用說服的方法、示范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做群眾的工作。要常懷為民之心,常思為民之策,常記為民之托,常興為民之舉,實實在在幫助群眾理思路、調結構、興產業、解難題、促發展,以扎扎實實的行動縮短與農民群眾的距離,以各級干部作風的轉變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十一五”時期,農業部計劃要在全國80%以上的縣級區域建立起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力爭整體運行功能接近同期發達國家的中等水平。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和整合涉農信息資源,強化面向農村的廣播電視電信等信息服務。而今年農業部即將啟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行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行動、優勢農產品產業帶促進行動、農業科技提升行動、畜牧水產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加工推進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行動、生態家園富民行動和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行動,也都離不開農業信息化的支持。由此可見,盡快建立功能齊全、體系完備、高效共享、反饋靈敏的農業信息體系,以推進面向農民的信息服務為中心,強化資源共享,健全應用系統,延伸服務網絡,實現服務創新,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
這些年來,我國農業信息化工作緊緊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業不斷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努力提升農業信息服務能力,在農業信息工作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資源開發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和成效。一是農業信息工作體系初步形成,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據統計,截至2005年底,全國97%的地(市)和80%以上的縣級農業部門,建立了信息管理和服務機構,發展農村信息員22萬人;31個省區市級農業部門、80%左右的地級和40%的縣級農業部門都建立了局域網。二是農業信息資源總量不斷豐富,信息采集體系基本形成。經過多年努力,有關主管部門在全國布設了8000多個信息采集點,在農業各行業和農業服務領域建立了近40條比較穩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基本實現了信息資源的網絡化處理。相繼建立了生產、市場、進出口等50多個數據庫,信息資源涵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基本方面,能夠客觀反映農村經濟運行情況,為信息服務提供了資源保障。三是推進涉農信息資源共享,整合農村信息資源。
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雖然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具備了一定基礎,但與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相比,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的實際需要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服務體系不健全、缺少相應規劃、缺乏投資主體;信息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開發、渠道不暢、資源開發程度較低、信息內容與現實需求脫節、針對性不強;農業科技人員缺乏;農民難以承擔農業信息化較高的運行費用和維護成本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要求我們必須使包括農業信息化建設在內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一個大的改善。到2010年,我們要建立起科學、完備、高效、權威的農業信息體系。一是要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統一的軟硬件平臺,通過對農業信息的標準化處理,實現信息共享和交換;二是要整合農業、農村市場的信息資源,建立農業信息資源中心,建設農產品市場信息大型數據庫,加快農村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三是要促進農村信息雙向流動渠道的暢通,使信息的雙向交流不應僅局限在互聯網上,要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黑板報、小冊子等多種方式,因地制宜,靈活多樣。
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切實加強對農業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充分認識農業信息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一是要確保農業信息化的投入,創造多元化投入的政策環境,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入農業信息服務領域。二是要健全制度,立足建設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和國家信息化導向,在深入總結農業信息化實踐的基礎上,積極推動信息化制度建設。三是要切實加強農村信息隊伍建設,重點培訓基層農業信息工作人員,逐步建立一支專業技術和分析應用相結合、精干高效的農業信息化隊伍,使農村信息化隊伍基本覆蓋全部行政村。
農業產業化是繼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之后,我國農村的又一次偉大創舉,是加快農村改革與發展,盡快富裕農民,早日實現小康目標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平羅縣農村經濟開始步入快車道,農業產業化也逐步向著縱深方向發展。
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現狀
農業產業化是在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和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一種經營形式。其基本內涵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按照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形式,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對區域性主導產業實行專業化生產、系列化加工、企業化管理、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逐步形成種養加、農工商、內外貿一體化生產經營體系,使農業走上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我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分析平羅縣農業產業化發展軌跡,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緊緊圍繞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狠抓了糧油、蔬菜、養牛、養豬、養禽、養羊等商品基地建設,依靠科學技術,改善生產條件,提高單產,增加總量,提高效益。第二階段是圍繞建立商品基地和主導產業,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不斷調整和優化結構。尤其是在一批經營大戶的帶動下,農戶生產經營領域不斷拓寬,由過去的單一種養業開始向農、林、牧、副、漁綜合經營方向發展。積極從事流通販運、糧油、蔬菜、皮毛絨加工、商業、建筑、運輸等業,全縣農村經濟開始步入總量增長與結構不斷優化的路子。第三階段是近年來,縣委、政府采取優惠政策、資金扶持等措施,鼓勵和引導農戶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走規模經營的路子,全縣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在數量規模及科技含量等方面有了很大發展。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已初步形成框架。
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特點
從總體情況來看,平羅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一是具有區域性主導產業已經形成,即以小麥、水稻、玉米、葫麻為主的糧油業,以豬、牛、羊、禽為主的養殖業;以皮毛絨加工為主的皮絨業;以日光節能溫室為主的蔬菜業;以防護林、經果林為主的林果業;以精養鯉魚、草魚為主的水產業。1998年,六大主導產業的產值占當年全縣農業總產值86%。
二是農產品基地建設成效明顯。圍繞主導產業,初步建成了以水稻、溫棚蔬菜、林果、牛、豬、羊、禽、水產品和棧羊育肥等十個相對集中穩定的生產基地。種植水稻7.37萬畝,產量達到34845噸,分別占全縣總播種面積、總產量的86%和84%;蔬菜基地種植蔬菜2.5萬畝,產量達12萬噸,分別占全縣的37%和5%,其中建成節能日光溫室3721座,占全縣節能日光溫室的85%。養牛基地牛飼養量達7.65萬頭,占全縣牛飼養量的73%;其中出欄3萬頭,占全縣的74%;養羊基地羊飼養量達8.8萬只,占全縣羊飼養量的22%,其中存欄5.1萬只,占全縣的22%;棧羊育肥基地年飼養量11.2萬只,占全縣羊飼養量的28%,其中年育肥出欄5.8萬只;養豬基地豬飼養量9.9萬頭,占全縣的54%,其中出欄5.15萬頭,占全縣的54%;養雞基地雞飼養量212萬只,占全縣雞飼養量的58%,其中出欄154萬只,占全縣的62%;養漁基地魚類養殖面積645畝,占全縣水產養殖面積61.7%,魚類產量97噸,占全縣水產品產量的55%;經果林基地面積1萬畝,占全縣經果林總面積的54.9%。
三是農副產品加工、流通、銷售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乳制品加工、糧油加工、蔬菜脫水、皮毛絨加工、淀粉生產等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建立和完善了蔬菜批發、糧油交易、皮毛絨交易等集貿市場,重點培植和發展了糧食系統、供銷系統以及各鄉鎮農副產品流通公司、個體流通大戶,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集鎮農貿市場為依托,貫通縣內外的農副產品加工、流通網絡。到一九九八年底,全縣各類經營大戶發展到438戶,其中年銷售收入1萬元以上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有2家,年銷售收入1萬元以上的有19家。其中:糧食加工企業65家,油類加工企業28家,蔬菜加工企業9家,食品及其它加工企業7家,產值達1億多元。全縣基本形成了主導產業帶動型、加工企業帶動型、市場引導型、專業流通組織帶動型等農業產業化類型。初步建成了以華夏公司為龍頭的皮毛絨加工;以琪樂冷飲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的乳制品加工;以平羅植物油廠為龍頭的油料加工;以寶豐清真牛羊肉屠宰批發市場為龍頭的清真牛羊肉屠宰加工;以平羅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番茄加工,以中南工貿有限公司、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脫水蔬菜加工;以天神寶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枸杞全粉加工;以縣造紙廠、亞麻廠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等,其范圍涉及糧油、蔬菜、鮮奶、飲料、皮毛絨、造紙、亞麻等生產、加工、流通領域。同時,全縣17個農村鄉鎮成立了農產品流通公司,各村也成立相應的農產品流通服務組織,民間流通組織、個體流通商販數量逐年增多,規模不斷擴大。到1998年全縣建成糧油、蔬菜、畜產品、煤炭、建材五個專業批發市場,各類農產品專業、批發、集貿市場達到14個,年集市貿易成交額達3億元,成交額上千萬元的有5個,其中城關蔬菜批發市場年蔬菜上市量7萬公斤以上,交易額達4多萬元;四個糧油交易專業市場年糧油交易量達1萬公斤以上。全縣農產品流通率達到6%以上。
四是品牌開拓意識逐步增強。全縣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知名度的新的名牌產品,如琪樂冷飲、寶豐清真牛羊肉、黃渠橋羊羔肉、沙湖牌面巾紙、姣妮牌衛生巾、天神寶枸杞粉等。如琪樂牌冷飲,現有4個系列43個品種,產品輻射寧夏、陜西、甘肅等地。天神寶公司生產的枸杞全粉被國家科委等四部委評為優質新產品。
五是資金和科技對農業產業化的扶持力度加大。1998年,縣、鄉用于農業投入達11萬元,比上年增長3.5%,發放各類農業貸款1.45億元。在科技扶持上,目前全縣共擁有農業技術人員661人,建有縣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9個,鄉鎮技術服務站12
6個,村科技服務站145個,各類專業協會26個,發展會員2347名。全縣建立科技示范鄉3個,示范村24個,示范隊145個,示范戶145戶。近三年,縣上先后投資26萬元用于推廣節能日光溫室、小麥覆膜穴播、水稻旱育稀植等新技術。1998年共培訓農民1.9萬人次,其中85%的青壯年勞動力掌握了2門以上實用技術,全縣新技術覆蓋面達到96.8%,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8.1%,科技對農業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6%,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科技工作先進縣(市)標準。順利通過了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的驗收。 總之,由于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加快,有力地推動了全縣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1998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17.4億元,比上年增長21.7%。其中:農業總產值達3.4億元,比上年增長8.9%。糧食總產達2.5億公斤,保持了自1986年以來,連續13年增產的好勢頭。成為全區第一產糧大縣。肉類總產達到1862萬公斤,比上年增長14.3%。水產品產量達到165萬公斤,比上年增長17.3%。鄉鎮企業總產值達9.8億元,利稅986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5.6%、21.8%。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63.89元,比上年增長15.1%。按收入來源分勞動報酬收入人均369.57元,占15.%,家庭經營的純收入人均1946.22,占79%,其中第一產業純收入人均1594.16元,占64.7%,第二產業純收入人均74.8元,占3.%;第三產業純收入人均277.26元,占11.3%。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人均148.11元,占純收入的6%。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平羅縣農業產業化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農業產業化尚處于起步階段,和發達地區相比,農業產業化發育程度低,速度慢,尚屬初級階段;農業內部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步子慢,農產品基地,主導產業不突出,特色不明顯;龍頭企業規模小,產品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能力弱;許多產業仍然靠出售初級原料或初級產品為主,農產品加工增值不夠;農村市場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三、農業產業化發展重點及奮斗目標
平羅縣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加之連續1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全縣農業生產綜合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農業生產后勁顯著增強,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這些都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今后幾年,平羅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任務和奮斗目標是:圍繞“六大”主導產業,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為突破口,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加快基地建設,擴大市場流通,建好4個成交額過億元的綜合批發市場,5個產值在1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個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步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生產經營格局,形成龍頭企業帶動,區域布局合理,科技含量較高,產品競爭優勢明顯,產加銷相互銜接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到22年,全縣農業總產值力爭達到5個億,農副產品綜合商品率達到75%,農副產品綜合加工率達到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元,全縣農村有6%的農戶, 7%的耕地,8%的農產品基本實現產業化經營。根據全縣農業資源潛力,現有基礎和開發前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點是:糧油、畜禽、皮毛絨、蔬菜、林果、水產六大主導產業,依托六大主導產業,建好糧油、水稻、牛、豬、羊、禽、蔬菜、水產、林果等十個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好糧食、油品、淀粉、乳品、皮革、毛絨、蔬菜、畜禽、屠宰八個方面主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城關、二閘、寶豐、通伏四個農副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培育1%的農戶為流通運銷經營大戶。通過舉龍頭、帶基地、連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把農業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
四、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措施
按照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的要求,必須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在穩定和完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雙層經營體制的基礎上,打破過去產加銷相脫節的格局,逐步建立起貿工農、產加銷、農科教相結合的新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大力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企業聯合經營方式,采取多層次、多種經濟成份的形式發展貿工農、產加銷、農工商一體化的經營組織。推進農業生產格局向市場導向、科技領先、提高效益方面轉變。利益格局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經濟一體化方向轉變。體制格局向城鄉一體、多層次經營、新型合作經濟轉變。搞好農業產業化龍頭、基地、農戶三要素的有機結合與聯系,合理配置資源,發展農村生產力。
1、抓龍頭、帶基地
龍頭企業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服務配套的綜合功能。建立龍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關鍵。要立足于現有的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依托平羅縣農產品資源豐富,市場吞吐能力強的優勢,突出抓好糧油加工、肉食品加工、蔬菜批發、脫水、玉米淀粉、絨毛皮革加工、水產品公司、乳制品加工等8個方面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引導工商企業進入農業領域,參與產業化經營。打破所有制界限、地域界限和行業界限,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的方針,誰有能力誰牽頭,誰當龍頭扶持誰。農業、農技、畜牧、糧食、林業、水產、商業供銷等部門要充分發揮其技術、人才、基礎設施優勢,建設各具特色的龍頭企業,帶動起以老灌區為主的糧油生產基地;以城關、前進、周城等鄉為主的蔬菜生產基地;以沿黃和沿山各鄉鎮為主的牛、羊養殖基地;以周城、姚伏、前進、六中等鄉為主的養豬基地;以高莊、下廟等鄉為主的養雞基地;以縣城以南為主的優質水稻生產基地;以兩個國營漁場及養魚大戶群體為主的養漁基地。同時,要不斷挖掘企業內部潛力,轉換經營機制,加快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競爭能力,發展拳頭產品,通過合同或契約等形式,加強企業與農產品基地的緊密結合,搞好利益分配,使生產基地真正成為農品加工企業的第一原料車間。從而,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千家萬戶發展商品生產,推動縣城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2.抓科技 興產業
培植主導產業,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平羅縣農業發展的重點是糧油、畜禽、皮毛絨、蔬菜、林果、水產六大主導產業。而振興這些產業,盡快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實現富民強縣目標,關鍵在科技。因此,要繼續深入持久地抓好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重點抓好科技培訓、良種繁育推廣、信息服務、物資供應、資金投入五大服務體系建設,強化農、林、牧、漁、水利、機械、農資、金融等部門服務功能,集中人財物資源,縣上重點培植農林牧漁業高科技示范區,鄉村培植高科技示范村、示范隊,大力推廣噸田、雙千田、立體套種、玉米種子包衣、節能日光溫室、小弓棚瓜菜、青貯氨化、暖棚養畜等新技術,在全縣培植一批高科技、高起點、高標準優質主導產業示范區,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產業開發帶,把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農戶聯結成產業大軍,形成產業優勢,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充足原料,以適應農產品生產加工領域的延伸和經營方式變革的需要。
糧油產業:是平羅縣最大的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要認真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推廣各項農業新技術,加快國家商品糧基地縣的建設,抓好小麥、玉米、油料(油葵)的生產,建好水稻生產基地,開發建設優質大米生產基地,進一步加大荒地的開發利用力度,搞好農業綜合開發,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通過發展糧油深加工,鞏固提高糧油專業批發市場,提高糧食的商品率,實現增加糧油總量和加工增值的目標,到本世紀末糧食總產量要達到5.5億公斤,進入全區前列。
畜禽
產業:以秸稈養牛示范縣為契機,抓好肉牛生產基地、肉羊生產基地、棧羊育肥基地、生豬生產基地、肉雞(蛋雞)生產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狐、兔、鴨、等名、優、稀產品,積極扶持現有的琪樂冷飲有限公司、登山乳制品有限公司、光大禽業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畜禽龍頭企業,辦好城關生豬定點屠宰廠,擴建寶豐鎮關清真肉食品屠宰場,提高其知名度,擴大其加工能力,提高畜禽轉化增值效益,力爭畜牧業收入在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份額中占到1/3以上。 皮毛絨產業:搞好崇崗、下廟兩鄉的絨山羊基地建設,提高絨毛品質,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健全完善寶豐皮毛絨交易市場和華夏有限公司龍頭組織,新建華夏公司梳絨廠,形成群體優勢,增強競爭力。蔬菜產業:憘依托國道和南、北、中大市場的蔬菜經濟帶,圍繞北門批發市場,大力發展以節能日光溫室和小弓棚瓜菜產業,突出抓好綜合配合技術的應用,搞活瓜菜上市流通,不斷提高瓜菜產業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蔬菜產業收入要占到農戶收入的2%以上。
林果產業:憘認真實施“興果富民”工程,重點建設唐徠渠系、11國道兩側的林果基地,創出名優果品,占領縣內外市場。積極扶持發展優質枸杞基地建設,增加名優新產品,創辦果汁加工企業,帶動林果基地的發展。
水產業:穩步發展精養鯉魚、草魚,大力發展特稀魚種,扶持發展生態養魚,實施“水上小康”工程,逐步提高水產業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
3.抓市場 促銷售
市場做為聯系生產與流通橋梁,對推動全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進一步抓好現有的城關蔬菜批發市場、富民市場、北門市場、北門農貿市場和姚伏、黃渠橋、寶豐等集貿市場和五個糧油批發市場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完善的基礎上,今年應進一步發揮好玉皇閣農貿市場、寶豐清真牛羊肉市場的作用,在全縣初步形成大市場、大流通網絡,以銷促產,搞活流通,加快農產品向商品化方向轉變的步伐。
4.抓政策 增投入
發展農業產業化,需要建好基地,興辦龍頭企業,培植銷售市場,必須要有人財物和政策的投入。尤其是政府各部門要明確職責,相互配合,按照產業政策,區域規劃和發展市場經濟要求,從立項辦證、土地審批、資金信貸、供水供電、基礎設施建設、戶籍管理、人員聘用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扶持。并通過財政杠桿調解作用,逐年增加對農業產業化資金投入,每年安排一部分資金,采取周轉使用、按期償還、滾動發展的辦法,重點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基地建設。金融部門要把發展農業產業化作為資金信貸重點。對發展前景好、信譽好、效益好的龍頭企業要重點扶持。各鄉鎮及農村合作基金會也要多方籌措資金,支持創辦農副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同時,要積極爭取區、市扶持產業化發展資金,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5.抓領導 求實效
農業產業化是項系統工程,涉及到許多行業和部門,必須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尤其是縣、鄉黨政一把手要把此項工作作為今后農村工作的戰略重點,切實抓緊抓好。形成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農村工作領導具體抓,部門、鄉鎮領導抓具體項目落實的良好局面。一是要全面推行縣鄉領導抓產業化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一個產業、一個規劃、一套措施、一套班子、一套實施辦法,納入縣鄉領導年度考核,真正做到有責任,有考核,有獎罰。二是縣鄉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每人要抓好1--2個農業產業化典型,從龍頭企業到基地建設,一抓到底,認真總結經驗,指導工作。三是為了加強對全縣實施農業產業化工作的協調、指導,縣委政府成立了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為全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制定規劃,搞好信息、技術、人才、資金、項目考察論證等服務工作,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四是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要按照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道路和具體任務要求,切實轉變職能,改進工作方法,轉變工作作風,深入生產基地和龍頭企業,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新情況,發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真抓實干,狠抓落實,突出實效,為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解決“三農”問題要著眼于通過深化改革,從體制和法律上建立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長效機制;大幅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國家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工業反哺農業的新機制;加快城鎮化的發展,切實打破城鄉隔閡,形成城市對農村發展的帶動機制;賦予農民平等的發展機會和國民待遇,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在理順城鄉關系的基礎上,發揮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農業和農村經濟自身良性發展機制。
從體制和法律上建立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長效機制
我國目前正處在從農業為主導的經濟向工業和服務業經濟轉化的過程中。伴隨這一進程,城市住房和非農業用地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大量的農業土地轉化為城市用地。我國是通過國家強行征用的方式而非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將土地從農民手中征用過來,然后把土地轉讓給新的用地者,用于城市用途。而且這種轉化通常是被壟斷的,這種做法在世界各國是非常鮮見的。國家強制性地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為國家所有,農民在得到一定補償后,便永久喪失了土地的所有權。伴隨著中國快速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大批農民變成了失地農民。據估計,目前中國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農民可能高達4000萬—5000萬人。國家強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農民生活水平下降、就業無著落等問題日益嚴重,因征地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從根本上解決失地農民問題,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既保證國家建設用地,又要給農民以公平的補償,給失地農民以妥善的安置。必須完善有關法律,保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動用征地權。為了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征地補償必須以土地的市場價值為依據,實行公平補償,不能以侵害農民利益為代價降低建設成本。必須完善征地程序,保證在征用農民土地過程中土地權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必須允許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直接進入市場流轉。根據現行法規,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不能出租、轉讓和抵押等。目前法律的規定已大大滯后于經濟發展的現實。要修改相應的法律法規,只要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只要在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控制之上,應該通過市場開發商和土地所有者進行平等的談判,而且不一定涉及土地所有權的轉移。要改變一次性貨幣安置為主的做法。農民入股也可以,合營也可以。為失地農民建立社會保障是保障失地農民權益的根本途徑。
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工業反哺農業的新機制
目前中國已進入了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后,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國民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于非農產業。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以后,工農關系的基本特征是,農業不再替工業發展提供積累,農業成為接受“補助”的部門,而不是受“擠壓”的部門。根據國際經驗,此階段不同國家從各自國情出發,都采取相應措施,以工業反哺農業。盡管現在農村人口還占多數,還不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通過大量補貼來解決農民收入偏低問題,但就我們國家的財力來講,我國在總體上已具備了反哺農業的實力。與國家財力增長相適應,必須增加政府財政支農資金投入總量,形成支農資金的穩定投入渠道。財政支農支出的增長幅度要繼續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政府新增財力的使用要大幅度向“三農”傾斜。
為此應該切實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過去我國農業財政建設性資金中,用于大中型工程的比重較大,而與農民生產和生活直接相關的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的投入嚴重不足。在取消農業稅以后,要將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基本建設投資的范疇。
切實打破城鄉隔閡,形成城市對農村發展的帶動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改善城鄉關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農業和農村經濟在資源配置和國民收入分配中仍處于不利地位,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在發展機會和社會地位方面仍然不平等。由于長期受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的影響,在處理農村與城市關系問題上,仍自覺或不自覺地存在“重城輕鄉”的觀念,甚至以犧牲農民利益來換取城市和工業的發展。
城市的發展,城市很多問題的解決,離不開農業和農村的支持;農村的發展,農業和農村很多問題的解決,更離不開城市的輻射、帶動和反哺。與同等工業化程度國家相比,我國城鎮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發展中國家城鎮化平均水平已達40%,發達國家城鎮化平均水平則在70%以上。根據城鎮化的一般規律,城鎮化水平在30%—70%時期是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時期,一個國家的城鎮化水平達到70%左右才能基本穩定。可以預見,未來20年,我國將處于城鎮化加快發展時期。比較樂觀的預測是,按照1995年以來城鎮化率平均每年增長1.4個百分點的速度,20__年我國城鎮化水平為50.6%,2020年達到65%;較為保守的預測是,按照上世紀80年代以來城鎮化率平均每年增長0.9個百分點的速度,20__年我國城鎮化水平為46.3%,2020年達到55.2%。從就業結構看,隨著經濟發展速度加快,按每年農業勞動力就業比重下降1個百分點計算(1981—20__年的20年間,農業勞動力占社會總勞動力的份額年平均下降1.3個百分點),到2020年,農業就業比重將由50%下降到35%左右,產業與就業結構偏差將進一步調整。未來20年,如果發展戰略和政策選擇得當,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將為解決中國“三農”問題提供難得的機遇。
推進城鎮化一定要與解決“三農”問題緊密結合,妥善處理城鄉關系,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市對農村發展的帶動機制。為農民進城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為農民進得來、留得住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是城市帶動農村的最重要的體現。要對現行的一些政策措施進行清理,清除農民進城的障礙,降低農民進城的“門檻”,疏通農民進城的渠道。要高度重視依法保護進城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重視提高農民的就業能力。要調整城市建設的思路,放寬農民進城就業和定居的條件。城市的財政支出和各種公共服務不能僅考慮城市戶籍人口的需要,應該有效服務于全社會。城市政府應把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進城農民視同常住人口對待,應把外來人口對住房、就學、醫療等設施的需求納入城市建設規劃。要進一步放寬農民進入大中城市就業和定居的條件。在大中城市的農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應給予辦理城鎮常住戶口,逐步實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職業為戶口準入條件。農村居民在城鎮落戶后,在子女就學、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應享受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應的義務。讓外來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種服務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城市社會的和諧。
賦予農民平等的發展機會和國民待遇,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
目前,農村 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明顯滯后,城鄉居民享受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已經成為我國現階段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會落空。
加快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現在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已占了大頭,即使這樣,也應該清楚地看到,這種投入還是低水平的,遠不能滿足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要求。實行“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主要是把過去鄉鎮用于發放教師工資的資金上收到縣財政,由縣財政統一發放,這種做法對保障教師工資發放有明顯的效果,但這項政策從總體上看仍囿于現行體制框架之內,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義務教育體制的城鄉分割問題。實行“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后,學校公用經費依然嚴重不足,預算內補助虛列現象普遍,危房改造資金仍然存在較大的缺口。教育債務負擔沉重,償還難。要真正落實中央提出的把農村教育作為整個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真正實現政府辦農村義務教育,必須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文秘站版權所有
改善農村醫療條件,提高農民醫療保障水平。農村衛生事業雖然有所改善,但是醫療價格不斷攀升,農民醫療負擔重,有病看不起,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很普遍。從調查看,醫療支出已經成為農村居民一項沉重的經濟負擔。在全部調查農戶中,醫療支出占消費性支出的8.5%,大病戶家庭則占了30%左右。目前90%以上的農民屬于自費醫療群體。新型合作醫療的保障水平還很低,平均補償比例僅為30%,即使農民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還遠遠不能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從總體來看,政府農村衛生投入嚴重不足。1998年—20__年,政府農村衛生資金投入總量由110.34億元增長為151.16億元。同期,政府對農村衛生機構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由1.02%下降為0.69%。國務院已經提出,到20__年,要在全國農村基本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衛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標達到發展中國家的先進水平。實現這一目標,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進一步增加對農村公共衛生體系的投入。當前,特別需要認真研究如何完善新型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
完善對農村困難群體的救助體系,逐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對這些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實行社會救濟。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政府對醫療救助的支持力度。要完善農村“五保戶”和重病重殘人群的供養、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養、救助標準,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備條件的地區,要加快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發揮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農業和農村經濟自身良性發展機制
全面繁榮農村經濟不能僅僅依賴城市的帶動和工業的支持。農民占我國人口的大多數,即使城市化能夠順利推進,能夠緩解農村發展面臨的困難,2020年農村至少還會有5億以上的人口,2030年至少還會有4億以上的人口,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仍然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在理順城鄉關系的基礎上,農村最終要通過深化改革,發揮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進程,加快農村二、三產業和小城鎮的發展步伐,逐步縮小與城市的差距。
必須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糧食產量增長在總體上還不能滿足消費增長的需要,每年均有缺口,產銷自給率將會下降。1996年在羅馬聯合國世界政府首腦糧食會議上,我國提出我國糧食自給率為95%,進口約占5%。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糧食供給不能指望過度依靠國際市場,尤其是口糧,糧食自給率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可承受的水平上。確保糧食安全應包括三項具體目標:一是保護和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基本自給水平;二是通過進出口調劑、庫存吞吐,最大限度地保證糧食市場供求平衡;三是保障特殊群體的食品安全。
繼續支持鄉鎮企業、農村二、三產業和以縣城為重點的小城鎮發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和農村人口轉移的渠道。20__年我國農村有4.9億勞動力,其中轉移到鄉鎮企業的有1.35億。在可預見的將來,即使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農村勞動力供大于求,就業不充分的問題還將長期存在。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必須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全面展開。要挖掘農業內部的就業容量,進一步拓展農村二、三產業的就業空間。縣域經濟是城鄉經濟的結合部、匯合點,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對于推動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這意味著農村面貌將迎來新一輪的歷史巨變,農業和農村工作將迎來一個新的戰略發展機遇。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和目標,新階段農業綜合開發要在新農村建設中擔負起應有的歷史責任,充分發揮公共財政支持“三農”的重要職能作用。[本文出自中國文秘之家-]
一、把改善生產條件作為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新農村的主要任務。改善生產條件,就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就是為農村生產發展打牢物質基礎。農業綜合開發要堅持不懈地以此項工作為己任,通過實施土地治理項目,增加對溝渠路、橋涵閘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進行成片連塊規模開發,逐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生產效率。
二、把培植支柱產業作為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所在。培植支柱產業,就是要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就是為生活寬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農業綜合開發要把此項工作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貸款貼息、有償無償資金扶持相結合、投資參股等財政投入和補助的方式,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基地為載體,大力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擴大農民受益群體,使廣大農民收入穩定增加。
三、把推進科技進步作為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新農村的根本措施。推進科技進步,就是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農民素質,就可以有力地促進鄉風文明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要始終把科學技術融合到各個項目建設之中,并且逐步增加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和其他項目科技措施資金的投入,一方面購置農業機械和科技設備,提高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一方面進行科技培訓,增強科技意識和技能,同時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新技術新品種,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四、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新農村的重要環節。改善生態環境,就是要保護和改善農村居住環境,防治水土流失,實現村容整潔的美好家園。農業綜合開發通過土地治理項目、生態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項目、長防工程項目等項目的實施,把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與農村生活設施建設有機結合,進行綜合治理。不僅可創造美好的居住環境,還可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五、把增強參與管理作為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新農村的有效途徑。增強參與管理,就是要讓農民自己參與到各項建設事業中,就是體現了民主管理的和諧局面。農業綜合開發的項目建設要為農民的民主參與和管理提供平臺,在項目規劃和實施中,采取公示和監督制度,讓農民充分參與項目建設,在項目竣工后,讓受益農民對工程進行民主管理,充分發揮項目效益。特別是農業綜合開發要用財政資金支持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讓農民自己來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既增強了農民民主管理意識和行為,又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一、農村稅費改革后我國農業稅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稅費改革后的現行農業稅以農業總收入為征稅對象,按計稅土地和常年產量為計稅標準,不僅屬性模糊,而且與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背道而馳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主要是對商品流轉額(增值額)或者是對生產、經營所獲利潤及其他性質的凈所得征收。我國現行農業稅從稅種屬性上來說,不屬于按凈所得征收的所得稅,不屬于按商品流轉額(增值額)征收的商品稅,也不完全是現代意義上的財產稅,更不是調節因客觀原因形成級差收入的資源稅(因為農業稅也調節了因主觀原因形成的級差收入)。如果非要論現行農業稅的屬性,筆者以為,長期以來,農業稅是一個在特定歷史時期政府以過度汲取農民剩余為目的的行為目的稅。
(二)現行農業稅稅負較重,幾乎把農業利潤全拿走,有時甚至傷及稅本首先,我國當前的農業作為一個產業,正在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化,農業生產中物質投入急劇增加,農業物耗的大量增加導致了增產農民不一定增收甚至減收。因此,農業稅以常年產量為計稅依據的負擔率早已不能反映農民真實的負擔水平。更何況農村稅費改革試點中,常年產量剛剛根據改革前連續5年農作物的平均產量進行了調整,最起碼近幾年“增產”與“減產”應該是并存的。其次,從農業稅實際負擔率來看,“九五”時期,我國農業稅實際負擔率只有2.6。僅就這一數據本身來看,不僅低于以前的幾乎各個時期,而且的確也比我國目前任何稅種的名義稅率都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農業稅實際負擔率是當年實際繳納的農業稅占當年實際產量的比例,而不是當年實際繳納的農業稅占實際銷售額或農業純收入的比例。眾所周知,目前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普遍較低,分散的生產經營方式和市場信息不靈導致農產品商品率和純收入率都不高,當年農業實際產量與實際銷售額或純收入差距都較大,因而,以實際繳納的農業稅占當年農業產量的比率來說明農業稅實際負擔率,這一數據的說服力并不強。事實上,近年來農村居民家庭來自農業的人均純收入僅有1000多元,如果扣除勞動力成本,大多數農村居民家庭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所得寥寥無幾甚至為負數。
(三)橫向比較來看,農業稅的征收致使農村居民的稅負高于城鎮居民統計資料表明,20__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6860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2366.4元,這說明農村居民的負稅能力明顯低于城鎮居民,而現行農業稅的征收致使農村居民的實際稅負卻高于城鎮居民。首先,如前所述,農業稅稅率偏高。其次,現行農業稅不設起征點,而現行增值稅對城鎮工商業者中的小規模納稅人規定有起征點,如銷售貨物的起征點是月銷售額為20__-5000元,折合年銷售額為24000-60000元,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農戶的農產品銷售額根本達不到這一起征點。再次,農民購進農業生產資料所含增值稅稅款不能抵扣,這在農產品價格和商品率較低的條件下,等于是由農業生產者負擔了絕大部分從農業生產資料產品加工環節轉移過來的增值稅稅款。最后,農業稅與適用于城鎮居民的個人所得稅進行比較。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城鎮居民工薪收入的免征額為800元(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已提高到1200元),相當于年收入9600元,月工薪收入超過800元只就超額部分適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征稅。例如,月工資收入為1300元(800元 500元),相當于年收入15600元的個人,每月只需納稅25元(年納稅300元)的個人所得稅,其負擔率僅為1.9。遠低于現行農業稅8.4的稅負。再從經營者角度來看,以戶為單位的農業生產經營者與個體工商戶相比較。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體工商戶以每一納稅年度的生產、經營收入總額減去與其收入相關的成本、費用和損失后的余額為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其中,第一級次為: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00元,稅率為5。即使以含勞動力成本的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來比較,個體工商戶的稅負遠低于農村居民。
(四)現行農業稅稅種設置不合理首先,現行農業稅(廣義)分農業稅(狹義)和農業特產稅兩塊,“兩稅”不重復征收,其中,農業特產稅以品目繁多的應稅農業特產品的實際收入為計稅依據,其稅率一直略高于農業稅稅率。盡管我國農業特產稅的開征有其歷史背景,然而,現行農業“兩稅”并存的稅種設置,在如今糧食生產產量大幅度提高且豐年有余,價格競爭已經使農業特產作物與糧棉作物的收益平均化的情況下,加之現行農業“兩稅”又并未覆蓋全部農業品種(如養殖業不納稅),導致稅負輕重不一,這既不符合公平原則,也扭曲了稅收對農業經濟結構的調節功能。隨著農業市場化,調整種植結構是經常的事。現行農業“兩稅”并存,也會因“兩稅”的頻繁調整而增加征管難度和成本。其次,農村稅費改革之后,現行農業稅依然單獨立法,設獨立稅種,使城鄉二元稅制得以延續,這有悖于稅收公平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
二、農村稅費改革后我國農業稅制改革建議
(一)我國農業稅制改革原則
1.公平原則。稅收公平包括橫向公平與縱向公平兩個方面。這就要求農業稅制的改革不僅要考慮農村地區之間、農民個體之間的稅負公平,而且要考慮城鄉之間、產業之間的稅負公平。
2.輕稅原則。在農業生產狀況和農民收入水平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前的一定時期內,農業稅制改革必須堅持輕稅原則,即在相同收益下,農業的稅收負擔應輕于工商業,農民的稅收負擔應輕于城市居民。
3.簡便原則。農業稅的納稅人量多、面廣且分散,課稅對象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大,同時征管手段落后,征管工作量大、難度大。農業稅制改革應力求簡便易行以降低農業稅征收成本和遵從成本。
4.確定原則。確定原則是指課稅必須以法律為依據,征稅人員不得隨意更改、任意專斷。
(二)我國農業稅制改革具體設想第一步:近期(至少5-10年),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堅持公平、輕稅、簡便和確定原則,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農業稅制。
1.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考慮到遠期要統一城鄉稅制,我們不妨參考現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的6或4的征收率,分2年(1年降低1個百分點),逐步將農業稅正稅稅率降至5,附加稅保持正稅的20不變,綜合稅率為6。6的綜合稅率只是一個上限,經濟發達、財政狀況較好的地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實施更低的稅率乃至于免征農業稅。
2.對農業稅設起征點或免征額。農業稅起征點或免征額應以每畝計稅土地為單位,其數額大小充分考慮常年產量的多少、每畝土地農業生產成本和農民的生計扣除額等要素綜合確定。筆者建議農業稅起征點或免征額以每年 每畝土地300元左右為宜。
3.取消農業特產稅,改征農業稅;擴大農業稅征收范圍,對養殖業等征收農業稅。這不僅有利于減少征管難度,降低稅收成本,而且有利于優化農產品結構,提高市場適應性,促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
4.合理確定農業稅計稅土地面積,實現計稅土地動態管理;合理確定常年產量,常年產量一定5年不變;合理確定計稅價格,在倡導折實征收的同時允許繳納實物,折實還是征實可由農民自由選擇。
5.建立科學的耕地認定與分級制度,妥善處理毗鄰地區同等耕種條件土地的農業稅負擔相差過于懸殊的問題,促進農業稅地區之間負擔公平合理;制定減免稅等優惠政策,把農村稅費改革后,由于農業稅按土地面積和糧食產量計稅客觀造成一部分地多農民負擔高于改革前的負擔部分減下來。
6.加大農業稅減免力度,特困地區可進行免征農業稅試點;改進農業稅減免方式,災歉減免應盡量做到先減免后征收,社會減免必須實行先減免后征收,確保減免政策及時兌現到戶。
第二步:遠期,取消農業稅,在對農業和農民實施諸多稅收優惠的前提下統一城鄉稅制。
1.改“城鎮土地使用稅”為“土地使用稅”,擴大其征收范圍,農業用地作為其中的一個稅目。使用稅中農業用地應區別非農業用地適當實行稅收優惠,并以納稅人農業用地,包括耕地、山林地、草地、水面、灘涂等土地的面積和等級,按照差別定額稅率征收土地使用稅。
2.將增值稅的征稅范圍擴大到農業生產領域,并以消費稅與之配套調節。借鑒國外對農業征收增值稅的做法,對那些生產經營較為集中、且規模較大、具有較好的組織性和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的農業大戶,如國有農場、農業種植、養殖大戶等作為一般納稅人,適用13的優惠稅率,按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有關規定計稅;對那些僅擁有小片土地,生產規模較小的農戶可作為小規模納稅人,采用6或4的征收率,并按年設置起征點。小規模農戶年農產品銷售收入達不到起征點的不征稅,起征點的設置應使絕大部分或全部小規模農戶免征增值稅,這既體現了對小規模農戶的稅收優惠,又減少了稅收征管的難度,降低了稅收成本。至于一小部分收入高、增值稅調節不到位的農產品,如煙葉、毛茶以及海參、鮑魚、魚翅等貴重食品,可列入消費稅征收范圍進行二次調節。文秘站版權所有
3.對農業生產經營所得征收所得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對農業生產經營所得征收所得稅是國外大多數國家的普遍做法。我國現行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也都已經將農業生產經營所得列入了征稅范圍,并對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規定了相關的稅收優惠。
4.除上述稅種外,按國家統一稅收制度規定,農民還應繳納的其他各稅也應在堅持上述四原則的條件下進行調整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