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8 04:22: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網絡利與弊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 要】 高校規模逐漸擴大,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影響著高校的發展。本文以我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綜合布線實訓室為例,闡述了在實際教學中對實訓室進行資源共享的利與弊。
【關鍵詞】 綜合布線實訓室資源共享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的不斷普及,各高校對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問題越來越重視,將網絡技術相關的實訓項目帶入課堂,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好項目、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之一,這就面臨著要建設實訓室、大量采購實驗耗材以供師生使用所帶來的種種問題。網絡技術專業實訓室的資源有限,對于如何有效充分的利用現有的實訓室資源,達到利益最大化,提出了開放綜合布線實訓室,進行資源共享的新概念,將實訓室進行資源共享則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1 實訓室的基本情況及共享對象
實訓室是教師和學生進行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實訓室工作既是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衡量教學質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校的綜合布線實訓室,其主要功能就是模擬一個環境,這個環境能讓受訓者進行綜合布線工程設計、施工、驗收、測試、運行和維護的訓練,從而掌握綜合布線工程技術流程,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相關知識。該實訓室配備光纜展示柜、銅纜展示柜、工具展示柜、配件展示柜、銅纜工具箱、光纖工具箱、光纖熔接機等等可實訓器材及必備耗材。實訓室內安裝了電腦、投影、多媒體設備,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資料、圖像、錄像、樣品等,是一個集“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環境。更重要的是,該實訓室還具備鋼結構模擬工程實訓墻體,為實現資源共享提供便利條件,實訓室能完成從設計、安裝、測試到驗收的綜合布線工程全過程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對抽象的綜合布線知識有了直觀生動的認識,通過綜合布線基本技能實訓和工程項目綜合訓練,培養學生從事綜合布線工程施工、項目經理、布線工程師和工程監理等崗位的職業能力。按照實訓要求采購相應器材,可以將電氣自動化、樓宇智能等實訓教學項目引入本實訓室,使綜合布線實訓室的資源得到高效配置,充分達到有限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圖1~圖3為實訓室一角。
2 實訓室共享的好處
近年來,無論是國家還是省級部門對高校實訓室建設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并對實訓室的資源提出了很多新要求,盡快推進高校實訓室的資源共享,提高實訓室設備的利用率,引發了資源開放共享的緊迫需求。高校實訓室資源的共享,需要解決科技條件資源效益價值與實驗室資源個體利益價值在追求最大化中的沖突,最大限度地實現其效益與實訓室資源雙重價值,實現參與主體各方的最大利益共享。對資源雙重價值最大化的協調和提升,正是高校實訓室資源共享工作重要解決的難點和待突破的關鍵。建立有效的共享機制的戰略性舉措將有利于解決科技條件資源高效利用中雙重價值最大化的沖突。
(1)有利于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減少浪費。將實訓室開放給計算機網絡和建筑樓宇智能,開展實訓時可以共享實訓室內的多媒體教學設施及工程實訓墻等學習設備,提高了有限資源的充分利用情況,減少了閑置資源的無的放矢,避免實訓室資源的浪費。實驗室開放后共享可用的資源,有效的節省了設備購買費用。隨著學校的不斷擴大,實訓室場地資源的合理使用也制約著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在不影響專業課程實訓的基礎之上安排多個專業共享一個實訓室的機制,有利于開展更多的實訓課程,為其他專業開展教學節省了空間。
(2)有利于學科間優勢互補。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如果僅局限于單一學科的知識掌握情況,很難在社會立足。將實訓室開放,在學習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建筑行業的相關知識,包括對工民建電氣安裝方面有所了解,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必要的時候可以為就業另辟蹊徑。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和建筑類專業是當下各高校的熱門專業,綜合布線實訓室是實現學生動手操作,有效掌握專業知識的有效途徑。在實訓室中,通過綜合布線工程實訓墻模擬實際樓層建筑結構及實訓室配備的工具箱,可以完成相應的實訓項目。學習中,通過對實訓課程的逐步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并根據個人愛好選修其他學科的實訓課程,充分實現學科間的優勢互補。
(3)有利于系部的擴大發展。學校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機構,較高的教學質量和技能型人才是高校辦學的宗旨。將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綜合布線實訓室進行資源共享,通過各專業學生到實訓室進行參觀學習,提高了外系對本系情況的進一步了解,擴大了本專業知名度,隨著本系實訓室的共享使用,自然會激發很多外系學生的好奇心,促進他們選修本系課程的欲望,進而獲得更多學生對計算機類課程的傾心。生源不斷增加,教學不斷完善,對系部的擴大發展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3 實訓室共享的弊端
萬事都具備雙重性,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綜合布線實訓室的資源共享,除了以上的好處以外,還存在著一些避免不了的缺點。
(1)實訓學員分出各系,不便管理。共享綜合布線實訓室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系部,學習內容及個人素質不同,在進行實訓的時候避免不了會因為人多手雜而錯誤使用不對應的實訓材料而造成實訓室材料混亂、誤工誤事的情況。參加實訓的過程中,即使進行設備工具登記,往往也會出現好動學生對實訓設備亂摸亂碰、亂拿亂放的現象,而為此整理實訓設備及清點不同專業的實訓耗材將占用一部分學習時間,此外,實訓室內的衛生方面也很難保障,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在交替學習的過程中將造成極大的不便。
(2)實訓設備及工具損耗速度加快,維護及二次購買投資巨大。通常來說,高使用率是保障設備擁有較好的使用效益的基本前提,但是使用率高并不等同于使用效益高。由于實現了資源共享,實訓室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這樣對于實訓設備及器材的使用情況頻率增加,就意味著各種工具的損耗程度均成倍數上升,對于貴重儀器的后期維護及必要設備的再次采購耗資巨大。對于專業設備而言,大量低水平重復使用,將對設備的性能指標使用壽命等帶來嚴重的影響。有效把握設備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之間的平衡,對其使用效益做出合理、科學的評價,是值得認真探究的問題。
(3)資源共享的有效機制還不成熟,政策配套不完善。目前,大多系部管理體制中對教學資源配置上的條塊分割、部門所有的現狀比較普遍,教育教學資源的占有權和使用權基本屬于系部所有,導致實訓室共享實施困難。對于校區內部機構設置存在的問題,行政上隸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業務協調機制,使分屬于各部門的教學資源不能有效的利用,資源共享制度的滯后,缺乏一個協調機構對他們進行綜合應用的設計,造成實訓室共享不便。
4 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訓室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及優勢,綜合布線實訓室開展資源共享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學資源在高校的學科建設、專業改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將成為高校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之一。高校在加強自身教學資源建設的同時,應該優化教學資源配置,積極促進校內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破除人才培養的資源瓶頸。在實現實訓室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加強領導、管理,建立合理有效健全的規章制度,才能充分實現實訓室的利益最大化,這種共享才會大大的減少弊端,增強多方優勢,實現積極發展,真正的實現資源共享。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應運而生,通過互聯網完成各種日常的交易現在已經深入人心。和傳統的營銷模式相比,網絡營銷的利與弊也日益凸顯出來。本文就這種新型的營銷模式的利與弊展開探討,旨在引導讀者能夠正確對待網絡營銷,進而能夠在這種營銷模式下能夠享受到其便利性,而且在面臨一些非法營銷時能夠冷靜對待,進而維護自己的利益。
【關鍵詞】網絡營銷 傳統營銷 非法營銷 營銷渠道
一、概論
(一)相關概念。
傳統營銷是指不同的商家通過一些實體店鋪將各種商品信息盡可能充分地展示給顧客,主要是通過實際體驗,給顧客以真實可感的體驗,從而促成交易的一種活動模式。
網絡營銷是指不同的客戶通過INTERNET這一工具在網絡上根據自己的需求檢索相應的商家及商品信息,然后通過不同的手段跟有意向的商家取得聯系,從而由潛在客戶轉變為有效客戶的過程。
營銷渠道是指為了保證營銷活動的順利進行所采用的一種營銷媒介,也可以說是經營渠道,以網絡營銷為例,其營銷渠道主要是通過互聯網達到營銷目的,營銷渠道的選擇對于營銷活動至關重要。
(二)網絡營銷圖解。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更加形象的對網絡營銷加以理解,這是一種“互動”的過程,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網站產品信息供消費者閱覽和購買,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借助網絡收縮到企業網站上商品信息,進而進行相關活動。簡而言之,網絡營銷主要是借助于一種重要的通信工具-網絡來發揮其營銷效果的。
(三)研究意義。
一方面,研究該課題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那么對于一些互聯網還未普及的地區,對于網絡營銷接觸的很少,面對這樣一個新鮮事物,剛開始接觸的話肯定會有惻隱之心,那么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指導讀者對于網絡營銷產生更加理性的認識,以及當面對網購產生的問題如何回應就有了參照,從而使得消費者更加安全安心的進行網購,能夠比較理性的進行揚長避短。
另一方面,其理論意義也不可忽視。網絡營銷現在發展還不成熟,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新興事物,這方面的文獻資料還很欠缺。那么這不利于以后相關學術資料的進一步完善,筆者通過對于網絡營銷一些方面的感想,能夠在學術資料方面作為一定補充,可以供以后學者的參考和借鑒。
(四)研究創新。
盡管目前研究網絡營銷的專家和學者也有很多,但他們大多從純理論上進行分析,或者是僅是以某個行業的具體案例進行剖析而沒有上升到理論,筆者認為理論聯系實際更重要,因為我們研究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得到某種理論,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這種理論來指導實踐活動。筆者通過圖示形象的向讀者展示何為網絡營銷,并且以生活中一些可見可感的事例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即從實際上升到理論,然后提出相應的建議,進而指導實踐,這才是我們研究的目的所在,但是筆者所談還是局限于表面,有待于深入。
二、網絡營銷的利與弊分析
(一)參照物的選擇。
為了突出網絡營銷模式的利弊,我們不妨找出一個參照物——傳統營銷。自從交易活動開始之際,其實我們認同的就是傳統營銷,它主要強調的是實物體驗,即在一個固定的交易場所進行產品買賣活動,因此,選取傳統營銷作為參照物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二)網絡營銷與傳統營銷的營銷渠道的對比分析。
網絡營銷與傳統營銷相比,主要差異在于營銷渠道不同,我們不妨抓住這一個落腳點進行分析。為了更加形象的突出兩種營銷渠道的差異,筆者認為圖示不失為一個很好地分析方法。正如下圖所示:
首先相同點可以看出:兩種營銷模式都有兩種營銷渠道,即:直接營銷渠道和間接營銷渠道。但是與傳統營銷模式相比無論哪個營銷渠道,網絡營銷都比較簡單,沒有那么復雜的中間環節,作為一名消費者來說,從消費者心理學來說,對于同樣的產品肯定更加傾向于購買活動的簡單化,即盡量減少中間環節。
(三)網絡營銷的利與弊。
一方面,與傳統營銷模式相比,網絡營銷的有利之處主要表現在:
第一,對于企業來說降低了成本。網絡營銷不需要和傳統營銷那樣裝修很好的實體店,有時只需要一些簡單裝修的場所即可,就房租這方面來說就少了好多,所以就目前的趨勢來說,網絡營銷越來越受到一些小企業的青睞。
第二,對于企業來說所接觸到的顧客來源更加廣泛。由于互聯網的普及,通過網絡營銷,即使一些偏遠地區的消費者也能夠購買自己的產品,這和傳統營銷相比往往是達不到的,消費者的覆蓋面越廣,那么營銷者的買賣機會就增加,這對于營銷者來說是一個絕好的營銷模式。
第三,對于消費者來說商品的可供選擇類型更加豐富。由于現實出行限制,當消費者在一些實體店進行消費時,往往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品,只能退而求其次。而通過網絡營銷,消費者各異購買各種類型商品,可以通過條件檢索,找到自己所喜歡的商品,從而增加消費活動的幸福指數。
第四,對于消費者來說不會購買到漫天要價的商品,因為網絡上可以查到即時信息,通過一些店鋪商品信息價格對比,消費者可以據此判斷出某個商品的市場價格,從而能夠避免傳統營銷活動中被老板胡亂要價的現象。
第五,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效率更高。從事過網購活動的人都知道,對于自己喜歡的商品,通過和商家聯系確定購買后,只需通過一些簡便的支付方式就可以享受到送貨上門的服務,這樣一來,對于那些工作比較忙的人來說,就能夠達到購物和工作兩不耽誤的現象,充分利用時間。
第六,網絡營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例如,在收到的商品與網絡上的商品不符,消費者可以申請替換或者退款等服務,這樣一來就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另一方面,網絡營銷存在一些弊端值得我們注意,特別是一些非法的營銷方式,主要表現在:
第一,非法網絡營銷。有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網絡營銷這一工具在網絡上出售一些荼毒精神的商品,那么對于一些認知度不強的消費者來說一旦購買商品之后就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而且,有些人在網絡上售出的商品與消費者實際購買到的商品根本不是一種商品,而且現在互聯網法律還不健全,有些消費者即使吃了啞巴虧也無處申訴,這樣只能致使這種不法風氣愈演愈烈。
第二,網絡營銷模式的信任度問題。由于買賣雙方不能面對面的交易,可能對于一些已經習慣于傳統營銷模式的消費者來說,不敢輕易接觸這種營銷模式,特別是如果剛剛接觸就碰到一些非法營銷的話,會導致消費這對于網絡營銷信任度降低,甚至于排斥這種營銷模式,不利于消費市場的發展。
第三,網絡營銷風險。現在互聯網的普及程度還有待加強,消費者在進行網購時,需要通過一些支付手段,如支付寶,網銀等,萬一操作不當就有可能會被人盜用,導致財產損失。所以消費者在線進行網絡購物時一定要按照提示在進行交易完成后及時退出賬號,以防止有人盜用。
第四,產權界定不明顯。筆者在此進行例證,比如網絡上有些要進行論文寫作等,一旦交易完成,商品出售者就直接在網絡上抄襲他人作品,這種行為就會使得原作者的權利受到損失,而且很難查詢始作俑者。還有,有一些商家在出售商品時商品圖片直接從別的商家那邊復制,導致商品失實。
第五,價格導致的商品質量問題。在網絡上無法通過競價產生太多利潤,于是一些商家出于利益最大化考慮,就只有在商品質量上動手腳,那么就會導致商品質量問題,雖然商品價格比較低廉,但如果購買到的商品質量不好,對于消費者來說,就無法達到效用最大化,那么這種交易活動就是失敗的。
三、對策和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網絡營銷雖然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同時也有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各種問題。那么如何正確的規避這些問題則顯得至關重要,筆者根據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得出以下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首先,我們應該在進行網絡營銷活動時先做好相關知識學習。我們要懂得一些互聯網的基本常識,要在掌握互聯網基本法律的基礎上從事互聯網交易,理性的辨別非法營銷活動,在遇到非法營銷時及時與工作人員聯系,從而能夠減少非法營銷活動。
其次,理性看待網絡營銷,不要片面的認為網絡上的信息不可信,否定網絡營銷這種高效的營銷模式。我們在對一件事物做出判斷的同時要有理有據,只有我們不斷深入接觸互聯網購物才能夠對它更加理性的看待,一種交易活動的進行是在買賣雙方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進行的,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夠完成交易。因為,我們要增強信任感,只有這樣網絡營銷才能夠更加迅速的發展,消費市場才能更加繁榮。
再次,提防網絡營銷風險。在此筆者主要是以網購支付問題方面的問題展開討論,就這方面而言,正如上面論述的那般,要盡量避免在公共場合使用支付工具,即使不可避免要使用的時候,也必須保證賬號的及時退出,以避免有人冒用賬號,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要注意各種安全措施的使用。
另外,互聯網相關的法律規章必須及時完善。只有通過法律的強制力,才能夠給那些通過非法營銷的人員一定程度的懲罰。法律的強制力必不可少,同時如果能夠界定產權歸屬,那么一些商品信息就不會被另外一些人非法亂用,造成商品信息混亂。一旦出現那種非法活動,一經發現有關部門就有法可依,及時處理相關人員,這樣一來有助于良好的網購環境的形成。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針對目前市場上存在一些商家為了提高利潤銷售給消費者質量不過關的現象,網絡營銷模式中應該加強對于這種現象的監管,一旦有消費者投訴,就應該立即有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取證,一經查實,就將商家的信息在網絡上公布,只有這種通過社會監管的方式才能夠產生更大的威懾力。因為在網上從事營銷活動的話,信譽最重要,一旦被消費者評價的信譽度很低的話,那么該商家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四、結語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知,網絡營銷模式正在快速成長,在某些方面還不成熟,正是由于發展不成熟,所以會有一些弊端,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這種模式的好處,隨著微博,微信以及相關網絡手段的發展,相信網絡營銷在不久的將來會更加深入人心。筆者在此建議讀者切忌因噎廢食,以后網絡營銷一定能夠獨當一面,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我們應該享受高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成果。
摘要:網絡信息的發展正改變著中學生的現代觀念:如學習觀,效率觀,全球意識等,它使學生們不斷經受著新事物,新技術,新觀念的挑戰。可以說,網絡是學生們不可回避的現實,注定要成為中學生不可或缺的生活的一部分。對學生是利?是弊?眾說紛紜,但網絡與學生之間的眾多契合點是無法否認的,如何利用這些契合點正確引導中學生綠色上網,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加強第二課堂的學習,同時避免網上不健康的東西,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中學生;利與弊
一、引言
互聯網具有全球性,互動性,信息資源豐富,表現形式生動,使用方便等特
點,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高科技技術,從家庭到辦公室,從個人到集團它的“足跡”無所不在,它帶給人們高效率工作,趣味性娛樂,便捷式交際…歷史可證,每一次的科技發展就好比一把雙刃劍,即有益于人類發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類利益的一面,網絡作為信息社會的新生技術,也毫無例外地具有了這種雙刃特征。如何正確看待網絡對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的影響?是墊腳石?還是絆腳石?本文擬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二、網絡對中學生的正面影響
(一)網絡為中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
網絡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網絡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的
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學生可隨意在網上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因此,網絡堪稱知識的海洋、學習的搖籃,成為中學生查閱資料、檢索信息的源泉。正因為它的開放性和便捷性、內容多樣性和廣泛性、無窮無盡的知識源泉,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和環境,拓寬了學生的求知途徑,有助于中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絡對學校開設的語、數、外等科目提供輔助性幫助外,還開闊了學生們的政治視野,知識范疇,甚至催生了學生們的全球意識,綜合素質也日益得到提高。
(二)網絡加強了中學生的交際能力
當今的中國社會,90%以上的孩子均為獨身子女,在家中比較孤單,尤其是中學時期處于叛逆期,從心理上來講,是渴望與人交流溝通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而網絡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因為網絡呈現給人們的是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里,每一個人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避免了直面交流中可能的摩擦和傷害,對于中學生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
(三)網絡促進了中學生的個性發展
網上知識浩如煙海,提供了無限多樣的發展環境和機會,使中學生大跨度的聯想和想象具有了實現的極大空間。他們消除了心理障礙,可以任意在網上發表自己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和見解,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全方位釋放自己的興趣愛好,如建網頁,開博客等,培養動手能力,不斷提高自身技能,開發內在潛質和潛能,同時通過網絡學生可以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資源和動力,思維創造得到充分發揮,邏輯分析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朝自己理想的目標奮進。
三、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
(一)網絡導致中學生道德意識弱化
中學生的信息選擇能力,是非判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還不足以抵制網上良莠不齊的信息,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污染”,網絡高度的“隱蔽性”使得在網上的人可以無拘無束地宣泄日常生活中被壓抑的人性丑惡的一面,這在客觀上導致了中學生網上道德感的弱化,這種“弱化”有可能被帶入現實生活中。同時互聯網在強化了地球村的意識時,也弱化了民族意識,他們身上具有很重的國際化色彩。互聯網全球化特征,也可能導致中學生思想混亂,淫穢、色情、暴力、丑惡無時不在充斥著網絡,腐蝕著學生的心靈。
(二)網絡對中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網絡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斷吸引著中學生對新生事物的渴求,最終導致中學生對網絡的迷戀,沉溺于網絡而荒廢學業,不少人由此得了“網絡上癮癥”,“網絡孤獨癥”,心態扭曲,心理受損,最終導致自我迷失,出現人格發展障礙。
(三) 網絡容易滋生是非
中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上網費用便成了他們必需考慮的問題,于是便出現了結伙敲詐,偷盜搶劫現象,網吧中打架斗毆事件更是頻繁發生。于是網吧成為了是非之地。
四、積極對策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在中學生中大力普及網絡知識,提高他們對網絡的科學認識,幫助他們認清網絡對學生心理健康有一定危害,樹立網絡心理健康觀,倡導網絡道德自律,自覺遵守道德規范,自覺強化責任意識。
(二)提高學生自我控制能力
網絡只是一個工具,它無法取代人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認清網絡的工具性質,加強對學生的網絡使用監督,防止學生過度使用網絡,豐富課外活動,提高情趣修養。提倡做網絡技術的主人,讓網絡活躍在學生的生活中,而不是讓學生沉溺與網絡生活中。
(三)引導學生把握好上網的“度”
教育學生有節制地使用網絡是很有必要的。網絡與人的交流實質上是人機對話,網絡傳播的形象化,強化了學生的被動接受方式,削弱了他們的積極思維能力。
五、結語:
在網絡環境下,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當前急于解決的課題,網絡社
會已不可避免,我們即不能因其強大的優勢而忽略了其帶來的種種問題,更不應該因為它的負面影響讓學生遠離網絡,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
解決新問題,將引導和規范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知道網絡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幫助他們建立防范意識,做到即給與指導,又對其進行保護。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35)
【摘 要】文章就我院高智能數字網絡化護理技能訓練系統在CPR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總結了該系統的技術特點,在CPR實訓教學中的優勢和弊端及使用數字網絡化實訓教學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數字網絡化護理技能訓練系統;心肺復蘇(CPR);實訓教學
心肺復蘇(CPR),是一門常見的急救技術,是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急救技能。大連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為了提高實訓教學效果,進一步加快教學數字化、網絡化進程,于2012年引進高智能數字網絡化護理技能訓練系統(GD/H1200)。以下就該系統的功能特點、在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在CPR教學方面的利與弊與大家探討。
一、數字網絡化護理技能訓練系統的技術特點
CD/H1200高智能數字網絡化護理技能訓練系統,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工程學技術與仿生學技術完美結合,將世界上最先進的醫學模擬技術賦予一身,他會說話,會呼吸,有心跳,有脈搏,可以自主表現生命體征,對所給與的治療措施自主而非人為的做出反應。該系統由全身男性模擬人、生命體征仿真器、多參數模擬監護儀、計算機為一體:具有基礎護理和高級護理的功能,可提供心肺復蘇術、體外除顫等多項急救操作技能。通過虛擬護理案例,制造實際醫療工作場景,提供不同狀態病人,不同病情變化,使學生置身于創建的情境當中,利用所學知識做出各種判斷并實施相應急救措施,教師可通過計算機教師端對每個在線學生的操作手法和過程進行實時視頻監控,綜合計算機同步統計數據,便于教師掌握每個學生的訓練考核情況。
二、數字網絡化護理技能訓練系統在CPR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CPR做為應全民普及的急救技能之一,在養老護理員崗位技能培訓中顯得越發的重要。護理人員對該急救技術掌握的程度直接影響到對急危重老人的搶救效果。但由于其過程復雜,學生很難順利掌握。
CD/H1200系統以PPT的形式將CPR課程,通過大量的圖片、案例演示給學生,其形式形象、生動,易于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規范的操作技巧,應達到的標準,通過不同的訓練模塊使學生能從感性和理性上迅速掌握知識點。該系統執行美國心臟協會(AHA)2011國際心肺復蘇(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標準。實訓操作提供3種訓練模塊:自操作練習、標準操作練習和實戰操作練習。
(一)自操作練習:可以隨意進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FLASH同步演示標準動作,時間控制區、統計區、吹氣、按壓條形碼和操作時間實時顯示。不需要按人工呼吸:心外按壓=2:30的比例操作。適用于基礎動作的自主練習。
(二)標準操作練習:(1)檢查模擬人初始狀態:瞳孔散大,頸動脈無自主搏動,判斷是否符合心肺復蘇操作標準。(2)單擊“開始”,計時開始。(3)開始操作練習,FLASH同步演示標準動做。(4)胸外心臟按壓。系統可依據按壓深度和頻率統計正確率。當按壓深度過淺、正確和過深時,條形碼顯示為黃色、綠色和紅色。(5)人工呼吸。系統可根據吹氣量(系統默認為500-1000ML)自動統計正確和錯誤次數,支持口對口、簡易呼吸器對口等多種通氣方式。當吹氣量不足、正確和過量時,吹氣條形碼分別顯示黃色、綠色和紅色。(6)系統實時顯示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的波形圖。操作成功后模擬人自主出現胸廓起伏,恢復自主呼吸,可觸及大動脈搏動,瞳孔LED發光顯示。(7)操作結束后,系統自動進行統計,顯示學生姓名、操作日期、教師、成績,并可打印成績單。本模塊適用于標準操作流程的訓練。
(三)實戰操作練習:根據系統內存案例或自定義案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病人意識狀態的判斷、標準的急救操作流程。本模塊適用于應急演練。
三、數字網絡化護理技能訓練系統在CPR實訓教學中的優勢
(一)數字網絡化護理技能訓練系統的應用使實訓教學真正進入信息化教學環境,促進了學生主動式、開發式、研究式的學習,更新了教學模式。
(二)實訓教學過程中更加體現互動性及人文的特點: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聽,而是參與到逼真的環境教學中來,從根本上結束了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代之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以模擬環境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質量。
(三)該系統可以模擬病人病情發展全過程,設置病人生理參數,設置治療過程,以及治療后的效果,可對各種不同的病情進行訓練和考核,豐富了教學及考核手段。
(四)促進科學高效的管理,更好的培養教師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從基礎生命支持到高級生命支持,可以全方位的幫助養老護理學員進行標準化的技能培訓。
四、使用CD/H1200系統在實訓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及不足
(一)CD/H1200系統功能強大,涵蓋了護理教學大綱中幾乎所有的訓練項目。可能由于考慮面較廣,一些細節問題做的不是很完美。比如模擬人為了進行氣管插管的訓練,口腔會較大,但在做CPR訓練時會發生漏氣現象;比如靜脈穿刺的管路設置、關節部位的固定裝置等等都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
(二)新設備的引用為教學帶來了新的教學模式和豐富的教學手段,但如果教師無法盡快的掌握使用方法并運用自如,提高教學效果就是一句空話。因此,應用前一定要請專業人員做好培訓,熟練掌握軟、硬件系統的操作非常關鍵。
(三)精心維護CD/H1200系統的軟硬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建設一支計算機業務過硬又熱愛實訓室工作的實訓技術維護隊伍,適時進行維護保養。同時要與廠家人員隨時溝通,及時反饋出現的問題,及時將解決,定期保養。
五、結語
通過實踐證明,CD/H1200系統非常適合老年服務與護理專業的實訓教學,尤其在CPR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迅速便捷的讓學生掌握知識要點,仿真的模擬環境還增加了學生的職業感,更提升了他們的職業素養在以后工作中,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不斷研究和開發CD/H1200系統,才能使這一高智能的教學系統得到最大化的使用,才能使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出來的護理人員成為實踐型精英人員。
摘要:網絡文化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是互聯網與文化相結合的現象,是科技與文化創新的產物,給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了便利和樂趣。我們要合理的運用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一系列便利,財富等,把自己各方面都予以提升,避免網絡所存在的負面影響,建立良好的網絡文化導向機制,用優秀、先進的文化占領網絡文化主陣地,給社會和個人以更多的利益。
關鍵詞:網絡文化 方便快捷 弊端 措施
網絡文化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是互聯網與文化相結合的現象,是科技與文化創新的產物,給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了便利和樂趣。然而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網絡教育采用多元化教學形式,通過多媒體手段來傳遞文本、圖形、聲音、動畫及視頻信息,更直觀,更,加速了對學習內形象,加深了學生課文內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網絡教育所帶來的問題和困惑也是值得令人深思的。我們要合理的運用互聯網給我們教育教學帶來的一系列便利,廣大師生應辯證分析網絡教學的利弊,有效利用網絡教學,培養能適應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一、網絡的優點
(一)方便了學生的學習
在城市,由于網絡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過去基本上是教室、寢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生活,學生要查資料,往往只能在圖書館才能實現,而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猛增,各高校圖書館壓力都很大,許多學生往往很難借到自己想要的圖書。網絡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在因特網上,學生學生不僅很方便的自己專業知識方面的有關信息,通過網上沖浪,了解國際國內形勢,通過校園網,學生還可以了解到學校相關政策,知道學校里的重大安排,大家關心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
在農村,以前學生的學習環境更差,資金短缺,老師奇缺,交通閉塞。學生遇到難題,只能去咨詢老師,別無選擇。現在則大大不同了,有許多農村家庭都用上了電腦,學生有什么問題,在家上網一查,答案馬上出來,儼然一個活老師!計算機絕對是一個“誨人不倦”的好老師,它有無限廣闊的知識和“百問不煩”的耐心。
(二)方便了老師的教學
老師上課、備課、寫論文時,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條件落后時,只能詢問別人,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在網絡的幫助下,教師教學中遇到什么問題,上網一查,就有可能圓滿解決。同時,網絡教學則可以通過多媒體將知識從傳統意義上的文字擴展為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使認知、閱讀、感受、體驗結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二、網絡的弊端
(一)青少年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學生上網本來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而且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也是必然的選擇。然而,學生在網上用于調查資料和專業學習的時間卻微乎其微。在學生上網比較集中地那些網吧,大多學生是泡在聊天室或聯眾游戲網等網站上。他們上網不是為了查資料,而是把網吧變成了“聊吧”,一玩兒就是一通宵。不少學生晚上“興致勃勃”,白天上課“無精打采”,學習效率可想而知了。
目前,在成千上萬的學生“網迷”中,不乏“玩物喪志,走火入魔”者。在校學生因故退學者大多與網絡有關。很多網吧的老板為學生提供通宵上網游戲服務,學生經常是一個甚至數個通宵泡在網上!更有甚者,少數學生因濫交朋友而喪失了性命,演繹了不少悲劇。
對于青少年“三觀”形成構成潛在威脅。青少年很容易在網絡上接觸到資本主義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思想處于極度矛盾、混亂中,其人生觀、價值觀極易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全盤西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網絡改變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網上公開、坦白地發表觀點意見,要求平等對話,對青少年工作者的權威性提出挑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同時,上網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泛濫。
(二)知識產權受到嚴重侵犯
由于網絡處于一種虛擬狀態,因此知識產權的維護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網上大量的音樂、書籍、雜志多是免費的,沒有支付版權費。網絡文本的可復制性也導致知識產權的維護成為一大難題,而目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也時有發生。
三、應對措施
(一)學生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學生不要沉浸于網上聊天、游戲等虛擬世界,不瀏覽、制作、轉播不健康信息,不輕易和不曾相識的網友約會,盡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學習生活有益的東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在上網之前,最好能擬個小計劃,把要做的事情先寫下來,一件一件的去做。學生要在學校和家長的教育下,在感性與理性認識相結合中學會五個拒絕:一是拒絕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絕網絡侵害;三是拒絕不良癖好、不良行為;四是拒絕黃、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絕進入未成年人不應該進入的網吧。總之,學生要自覺遵守互聯網道德規范,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侵蝕。
(二)家長要正確引導上網
作為家長一定要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避免學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況下私自去網吧上網。另外部分學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聯網,家長應該對網絡有一定的認識,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的目的,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學到了什么,并且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交流、成長。心理咨詢實踐表明,許多家庭教育失敗的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家長與孩子上網,可以提供兩代人交往探討的話題,共同上網,查找信息、評論是非這就是一個實施家庭教育的好機會。家長要有超前意識,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和能力,爭取成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強對孩子上網監管,更是每個家長責無旁貸的事情,嚴格控制孩子的上網內容、上網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網絡作用,既借助網絡幫助中學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負面影響。同時父母應該加大對孩子的網絡安全教育,加強與學校的信息溝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網吧登陸不良網站,以免受到網絡侵害或引發違法犯罪。
(三)學校要加強素質教育
學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與遵紀守法及網絡自護的教育,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各學校的法制校長和德育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在學生中以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網絡法制教育,并組織專題討論。同時要充分考慮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他們道德判斷能力,指導他們學會選擇,識別良莠,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鼓勵他們進行網絡道德創新,提高個人修養,養成道德自律。同時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校園網吧,提供學生安全健康的上網環境。
總之,網絡是一種新生事物,對他的管理還不成熟。如何趨利避害,使網絡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祖國服務,我們還在進一步探索中。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運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式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大發展趨勢。這種新形式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種新的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是在實際運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它猶如一把雙刃劍,從其產生開始就伴隨著各種爭議,文章綜合相關文獻,就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身的利與弊展開簡要分析,目的是為了理清我們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認識。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雙刃劍;方法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對于現在來說,應該都已經眾人皆知了。尤其是在進入21世紀以來,以信息化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不可否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迅速應用,極大地彌補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不足和缺陷,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創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重要契機和重要的技術手段。然而,學者盧鵬就提出來,在另一方面,信息網絡功能的多樣性、內容的廣泛性、速度的快捷性、環境的開放性、使用的普及性和作用的雙重性,對我們的政治鑒別力、行為的控制力及道德品質、品格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之下,如何充分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方法的正面作用,成為了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和挑戰。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起與發展
從一些網絡資料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最初在1996年6月,張建松《發揮校園網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中,最早提出了“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后來還有,在2000年2月,劉梅《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方式》,最早提出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2000年前國家主席也強調過網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參見《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后來,我國的許多學者都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寫出了不少相關著作和文章,比如清華大學張再興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等等,產生了一批較為權威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員和學者。這也為我們研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方法提供了史料和文獻。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簡析
1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點說的更直接一點其實就是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正面作用,也就是網絡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首先,最為顯著的一點,網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性加強。網絡的虛擬性使得它能夠把很多具體的東西抽象化,通知圖片、聲音、影片等較為直觀的,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表達出來,使得受教育者更加容易的接收到教育者所要表達的信息。據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接受外來信息83%是通過視覺感官實現的。這樣直接的感官沖擊和感官效果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不具備的,并且是不能夠與之匹敵的。
其次,網絡資源的極大豐富,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提供了各種有用的資料,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到國內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掌握各種當下甚至過去很早以前的社會、經濟、政治等等各個方面的信息。有力的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跟上時代步伐,更新學科信息,在變化著的現實中不斷取得發展和進步。
第三,網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互動性得到加強。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往往只是一種“教與被教”的關系,而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這一傳統局面被打破了,二者主要以相互溝通為主,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二者是和諧和睦的關系。這也就直接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更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
當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還有很多更為具體的優點和長處,比如其便捷的溝通渠道,只要主題與客體雙方都有網絡這一基本工具,就能夠直接進行溝通,開展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此不一一列舉。
2 然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具備了各種優越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時,也有許多讓人們頭疼的不利之處,也就是說這一先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臨著各種現實性挑戰。
首先,在受教育者這一方面,當他們接觸和使用網絡時,他們極有可能被網絡上許多垃圾信息所干擾,很容易形成扭曲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比如說,網絡上色情文化的傳播,尤其是各種外國網站上赤裸裸的色情宣傳,很容易讓抵制力不強,價值觀不定的人誤入歧途。又如暴力影片的渲染,在沒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情況下,及其容易導致網絡受眾的跟隨、盲從,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其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虛擬性會讓人產生虛幻思想,可能會造成與現實社會脫節。我們隨時可以聽見這樣的新聞,某地某網吧內有人長時間上網,迷戀游戲,廢寢忘食,導致身體虛弱,甚至出現死亡的案例,也有很多網蟲在網上的虛擬世界里生龍活虎,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膽小冷卻,不敢、不愿面對現實生活,甚至和親人和朋友也生疏,沒有共同語言。
三、小結
總而言之,正如馬克思所說,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們不可以片面的看待它。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如此,它本身是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的,但是在我們的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可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下,不斷完善和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努力將其有利一面發揮到至極。
【摘要】網絡語言日益顯示出它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不規范網絡語言的使用問題也愈顯嚴重。尤其是網民中的學生群體,由于年齡的特殊,生理、心理等方面還沒有成熟,他們在網上敞開心扉,排解郁悶,不分場合的隨意使用大量不規范的網絡語言。如果不好好引導的話,不規范的網絡語言對那些自控能力差、獵奇心理強、模仿能力好的學生負面影響就很大,嚴重的話也許會阻礙他們健康的人格發展和正確的道德意識的養成。所以,如何正視網絡語言,抵御網絡語言不良詞語對學生的侵害,是當前擺在網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關鍵詞】網絡語言;變異詞語;語言發展;影響;對策
如今是信息高速發展時代,網絡作為"第四媒體",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與關注,網絡語言也日益顯示出它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作為一種新形式的傳播符號,網絡語言在語詞、語法、語用等方面都出現了變異。有人把網絡語言概括為"網絡語言=漢字+數字+符號+外文+其他"[1],作為網絡語言的特殊受群--學生,正處語言發展得特殊時期,他們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富于創造,由于知識面相對狹窄,駕馭語言能力較差,辨別能力不夠,判斷是非模糊,可塑性很強,很容易受到網絡語言中的不良詞語的侵害,如何正視網絡語言,抵御網絡語言詞語"病毒"對中小學生的侵害,是當前擺在網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一、網絡語言詞匯對小學生言語交際的侵害
現在中小學生上網人數越來越多,而且無時無刻不在接觸網絡語言。網絡語言在網民"推波助瀾"下,從網上走到網下,從虛擬走向現實。網絡語言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滲透到年輕人甚至孩子們的生活中。而且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語言形式,離開了它,他們會失去許多樂趣,生活也少了某些色彩。如果對網絡語言不加控制,他們很可能成為不規范網絡語言的受害者。網蟲們使用網語聊天,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增加娛樂性和標榜個性,這也是現代人面對壓力在網絡中的一種宣泄方式,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此外,網絡語言的使用者大都是已掌握正規語法的成年人,并在固定的范圍中使用,只是為了適應網絡聊天這樣獨特的氛圍而產生的,并將在整個社會語言變化環境中處于潮頭[2]。
目前網絡語言詞語已大量出現在學生的口語中,并成為新新人類的語言,成為一種新的流行時尚語言。
還經常有小朋友這樣說,"偶稀飯粗稀飯(我喜歡吃稀飯)"、"偶系斑豬,上課6,8吵6"、"還米打鈴呢,就敢醬紫管偶們,真是BT"、"949"("我是班主,上課了,別吵了"、"還沒打鈴呢,就敢這樣子管我們,真是變態"、"就是就是"),看了這些,你一定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吧……這些都是中小學生"網蟲"們的網絡語言。如今很多同學不僅將"網絡語言"常掛嘴邊,而且不少在學生中間十分暢銷的口袋書里也充斥了如"青蛙"、"大蝦"、"稀飯"這樣的網絡語言,"網絡語言"現在幾乎已經是許多學生們之間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他們的談話過程中,什么"恐龍(長得丑的人)"、"稀飯(喜歡)"、"東東(東西)"、"GG(哥哥)"、"MM(妹妹)"幾乎都成了口頭禪,還真是讓人聽得一頭霧水。然而,對這些看起來十分雜亂的網絡語言表達方式,小學生卻認為它們不僅活潑幽默,有利于調動談話的氣氛,而且用起來也十分方便,當然也覺得很時髦。口語交際中使用網絡語言詞匯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用數字代碼諧音表示
例如,4242(是呃是呃),7456(氣死我了),51396(我要睡覺了),5555555(哭聲嗚嗚嗚……),8147(不要生氣),"8系"、"8素"(不是),886(拜拜了)等。
2.用漢語的諧音
例如,介(這)、大蝦(大俠)、醬紫(這樣子),偶來樂(我來了)、蟀哥(帥哥)、霉女(美女),點心局(電信局);你猜(泥才);密馬(密碼);米啦(沒了)等。
3.運用表情符號表示
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o"表示哇塞、驚呆了,"Zzzzz……"指睡覺的樣子等。
4.肆意曲解詞語
有一些傳統詞匯在網上被賦予新的含義。例如,偶像(嘔吐的對象),潛水艇(沒水平),化妝(意指粉發涂強,轉意奮發圖強),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經病兒童),蛋白質(等于"笨蛋+白癡+神經質"),黃昏戀(晚上鍛煉),后起之秀(最后一個起床的)等。
5.用昵稱表示
例如,"東西"說成"東東"等。
6.用自創英文簡縮略語或拼音字母表示。
例如,PF(佩服);BT(變態);PMP(拍馬屁);BD(笨蛋)等。
7.借用動物名稱表示
例如,恐龍(丑女);青蛙(丑男);大蝦(超級網蟲)等。
8.新造詞語
例如,"你真是個286"(速度慢的處理器,傻,笨、智商低)等。
諸如此類的網絡語言,不枚勝舉[2]。現在這樣的網絡語言在學生的現實生活中非常流行,而且會說網絡語言是一種時髦,是一種時尚。不會說或聽不懂的同學會被別人恥笑,被認為是落伍。如果誰要是還在一本正經地和別人聊天,肯定會被人當成"老古董"。
二、網絡語言對學生語言學習的侵害
網絡語言在學生中使用范圍較廣泛。學生使用網絡語言多數在網上聊天、游戲。網絡語言確實有快捷、簡便的特點。如果只是用于網上聊天、日常口語運用倒也無大礙,可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很多粗俗、低級、胡編亂造等應該摒棄的網絡語言已大量出現在學生的作文、日記、作業、書信當中,由此不難看出,網絡語言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網上聊天的工具,這種態勢在學生中還在不斷擴展,沒有停止的跡象。嚴重影響小學生對規范語言的學習和運用。
下面這段話據說出自學生作文:"周末,讀大學的GG回來,給偶帶來很多好東東,都系偶非常稀飯的。就醬紫,偶就答應GG陪他去逛街吃KPM……"懂得網絡語言的規則,讀解也不十分困難。"稀飯"是"喜歡"的諧音,"KPM"是肯德基、比薩餅、麥當勞三個洋餐館英文名稱的頭一個字母。用英文縮寫外國機構的名稱已經是一種時髦,漢語的大量簡寫況且都難弄得清楚,而對洋文縮寫,除CEO、WTO、GDP這些常見名稱外,不是業內人士,誰能知其中究竟?
有位四年級的學生寫《我最尊敬的人》的作文是這樣寫的,題目:"偶滴巴巴",開頭"偶TB系玩的巴巴8系一個青蛙,惡系一位蟀哥。偶稀飯偶巴巴。泥西到嗎?偶巴巴老10芭蕉,BT系玩電腦他酒素286"(我的爸爸,我的爸爸不是一個丑男,而是一位帥哥。我喜歡我的爸爸。你知道嗎?我爸爸老實巴交,特別是玩電腦他就是特別笨)。從這段話學生作文的開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小學生簡直滿紙都是"網語",生造詞錯別字滿天飛。
在網絡語言中,我們會經常看到,如:"菌(俊)男、霉(美)女、油餅(有病)、粉發涂強(奮發圖強)、氣死我樂(氣死我了)、偶是窮銀,木油米(我是窮人,沒有米)"這對于網絡語言的"門外漢"而言,理解起來確有困難。
類似這種"語言形式"的作文在學生中已是屢見不鮮。網絡上流行的故意寫錯別字或歪曲本意全都出現在作文中。這些與這種洋涇浜式的詞匯并生的,還有語法的混亂,這些新的詞匯和語法混亂會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頭霧水,更為嚴重的是,會給小學生認字和語言學習造成極大的誤導,會給漢語規范帶來極大的破壞。
因為學生對于新奇簡便的網絡語言情有獨鐘,而且學生對于復雜的漢字確實還不太會寫,于是,受網絡語言的影響大量用數字、字母、諧音借代的辦法使用語言文字。這種由好奇、方便而采用的書寫形式,很可能成為他們今后難以改變的書寫習慣。量變會引起質變,習慣會成為自然,一旦他們有了長期使用網語的習慣,其正規語言的運用能力就會下降,這對語言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再進一步,對年紀很的學生來說,在未掌握規范語言之前就過多地被不規范語言所熏染,這對其今后的成長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語言的發展是遵循"積非成是"、"約定俗成"的規律。網絡語言也是"害你沒商量"作業、作文、日記中出現不規范的網絡語言,是網絡語言"病毒"對小學生的語言學習侵害最突出的表現。
三、使用網絡語言詞語會造成語言隔閡
語言隔閡是指由于人們使用語言習慣的不同而造成交流、溝通、理解上的困難。使用網絡語言在語言交流上會產生很多方面的隔閡,給生活學習帶來嚴重的影響。對于學生來說,使用網絡語言詞語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形成語言隔閡:
1.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語言隔閡
有位家長都會從自己孩子的日記中發現這樣的文字:"7456(氣死我了),今晚米電(沒電),偶不能跟斑竹了了(我不能跟版主聊了)"。也會從孩子的談話中聽到這樣的句子:"偶稀飯粗稀飯"(我喜歡吃稀飯),"偶恨不得一腳TST(踢死它)","偶8素米女,偶素恐龍"(我不是美女,我很丑)等新新人類的網絡語言。難怪許多家長都無奈地說:"這是什么話呀,日記本成了密碼本,根本看不明白。口頭語成了外星話,根本聽不懂,看來我們和孩子之同已經有了'網絡代溝'了。"長此以往,父母也許真有一天不知道孩子到底在說什么,如果連他們的語言都不了解,就更別說走進他們的世界了。那么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就會更加擴大。有些隔閡很容易就會被填平的,比如因年齡和閱歷差異而產生的隔閡。有些隔閡就不那么容易消除了,特別是由于語言習慣的不同而造成的隔閡,更難消除。
2.造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語言隔閡
網絡語言是一個"拼盤"式語言,它使用了各種各樣的造詞和表達方式。這種五花八門的"拼盤",使"外行"解讀起來確有很大困難。可正是這種"拼盤式"的書寫形式,在學生中十分流行。
教師和學生是一種教與學的關系,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一種高級的語言交際。網絡語言的出現打破了這個規范的語言交際中的完整性,造成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在交流中的語言文化隔閡。走進各所中小學校,我們隨處可以聽見"恐龍"、"青蛙"、"灌水"、"泥才"、"密馬"、"米啦"、"泥血洗玩了米(你學習完了嗎)"等網絡語言,試想,"神童"何以變成了"有神經病的兒童","偶像"何以解釋為"嘔吐的對象"。大量地使用縮寫、錯字、別字是網絡語言的一大特色。對于這類網絡語言,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網絡語言幽默詼諧、風趣生動,并把它當成語言"新寵",使網絡語言迅速在校園內流行起來;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語言的使用本來就應該不拘一格。生動有趣的網絡語言其實和相聲、小品一樣,也是語言魅力的體現。絕大部分教師對網絡語言持否定態度,認為它不倫不類,不能登大雅之堂。濫用網絡語言是對現代漢語的污染。師生之間語言難以交流,批改作文作業試卷時很費神,對于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一大障礙。
3.造成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語言隔閡
這種網絡語言與社會產生隔閡以后,使網民和社會的正常交流發生變化,甚至產生困難。如一位學生去買東西,對一位伯伯說:"這系蝦米東東?"老伯伯撓撓頭聽不懂呀,被這一學生網民說"奔死"(笨死),老伯伯終于聽懂"奔死"兩個字,惱羞成怒,追這學生就打……差點釀成大禍。有的網民為了維護自己的語言習慣,保持自己的語言風格,會盡可能在現實社會中使用網絡語言,并且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現在網絡語言正日益滲透,并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但現實社會畢竟不是網絡世界,網民們時難以和不上網聊天或不經常上網的"菜鳥"(新手)很好地交流的。學生正處于人一生中身心發展和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年齡的特殊使得他們非常善于接受新事物,獵奇尋趣心理強,但卻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網絡語言的生動風趣、簡潔省事以及強烈的個性色彩,非常符合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缺乏自控能力,來者不拒,辨別善惡的能力較低,他們并不具備鑒別語言好壞的能力,往往為了求"新"、求"怪"而不分場合的隨意把網絡環境中的東西都照搬到現實生活中來。長此以往,就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網絡語言在學生群體中的規范刻不容緩。
那么,我們應如何看待網絡語言,采取怎樣的對策呢?結合以往的研究探討結果,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應該公正、客觀、發展地看待網絡語言的影響,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消化全部拿來。以網絡對中學生語言的形成有負面影響為由,抗拒使用電腦網絡,是因噎廢食,行不通的。新型的語文教學,要求在培養學生從網上獲取大量語言學習材料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準確、完整地把握這些材料。使學生在準確認識和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正確、規范地處理、運用語言文字,并養成尊重祖國文字的態度,加強對祖國文字的關切以及使之更加完善、規范的意識,提高使用語言的文明程度。
其次,網絡語言也是一種語言實踐,能在學生中間風靡,就說明它還是有生命力的。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它,但也要注意擺準它的位置。承認網絡語言存在的合理性,譬如,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張德鑫先生認為:對新生詞語的產生和"入境"首先應采取寬容的態度,如呂叔湘先生所謂"寧濫勿缺",此謂"有容乃大,厚德載物"也;對新生詞語的規范原則,要變過去的消極規范(或曰剛性規范)為積極規范(或曰柔性規范),化剛為柔,以柔克剛,樹立一種柔性的規范觀來擁抱多姿多彩的新生詞語;柔性原則主要表現在尊重約定俗成,約定俗成是無可替代的客觀偉力,體現了語言特別是語匯發展過程中"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3]。有這樣一個比喻,"網絡語言就像休閑服,正規語言就像禮服,什么場合穿什么衣服"。[4]既然是網絡語言,就應在網絡這一特定場合使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還是使用正規語言較好。網絡語言只是漢語語言在網絡環境下的一種語言變體,是漢語詞匯的外圍部分,僅限于網絡環境。網絡語言中一部分詞匯在經過長時間考驗被人們接受后是可以進入基本詞匯的,是人們的創新使用,能豐富、活躍我們的文化生活,但是不能夠違背現代典范漢語言的規范要求。
學生往往分不清這一點,不分語體及環境場合,隨意使用網絡語言。所以教師和家長應教導學生學好標準的語言規范,不要為了求"新"、求"怪"而把網絡環境中的東西都照搬到現實生活中來。特別是教師應及時對中學生進行必要的宣傳和引導,將網絡語言和正常的語文教學加以區分,限制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以及正規的語言交流中使用網絡語言,引導學生重視正式書面語言的規范性、嚴謹性及合理性的問題。在引導的過程中,應該因勢利導讓中學生理解為什么要規范自己的語言和如何規范自己的語言。讓他們明白,網絡語言使用的場合正確,它就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使用的場合不恰當,就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以此逐漸使學生改正濫用不規范網絡語言的習慣,逐漸培養中學生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網絡語言,當學生意識到語言使用的場合問題時,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目前學生群體已成為使用網絡語言大戶。面對來勢洶洶的網絡語言,現行的語言規范正面臨著威脅和挑戰,網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應正視網絡語言,抵御網絡語言"病毒"對學生的侵害,是當前擺在網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我們積極地面對,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有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的管理規定,以正確引導、轉變網語的不規范使用[5]。針對網絡語言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必須防微杜漸,要有規范意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學好傳統語言的重要性和使用網絡語言的弊端,這遠比強行禁止他們使用網語的效果好。
作為教育工作者,也要去"學一學"網絡語言,多了解網絡語言的特點,才能幫助學生進行對比,取之精華,去之槽粕。同時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學生往往具有逆反心理,在對待使用網絡語言問題上,不要強行禁止,畢竟網絡語言也有其積極的一面,提高他們對正確規范的語言和和不規范的網絡語言的分辨能力。
總之,網絡語言的存在相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來說,既是一種侵害,也是一種創新。我們既不能聽之任之,不給予絲毫規范與引導;也不必談虎色變,視之為洪水猛獸,一味扼殺。教師、家長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語言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心理和個性特征,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新能力。恰當地使用網絡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能力,使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言能力,以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如何乘著時代的東風,因勢利導,這是當前擺在剛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摘 要】網絡傳播傳受雙方之間的高效互動,改變了傳統媒介中受眾的被動地位,它的開放性與交互性更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公開表達意見的平臺。本文從網絡傳播優缺點兩方面來分析,認為網絡媒介是實現社會民主的新力量。
【關鍵字】網絡傳播 輿論監督 話語民主
細數近年通過網絡媒體最先曝光的新聞事件,包括“房爺”周偉思、“表哥”楊達才、不雅視頻主角雷政富、“90后女副局長”王茜、毒膠囊、虐童老師顏艷紅等,事件內容涵蓋教育、經濟、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事實表明,網絡輿論作為推動輿論監督的新力量,其監督效果與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已超過傳統新聞媒介。
一、網絡傳播,為營造輿論環境聚集正能量
研究顯示,“媒體對沖突類型的選擇,經濟性沖突最常被報道,其次是社會性沖突,與公權力直接關聯的政治學沖突最少被選擇。”①網絡媒介的開放性、平等性以及交互性等特點,為公眾提供了一個親身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交流平臺。眾所周知,大眾傳播媒介自發展初始就是作為供公眾“交換評論和批評的論壇”②。傳播學者哈羅德·拉斯韋爾曾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和功能》一文中提出大眾傳播媒介的三大功能,即監視環境,聯系社會各部分以適應環境,一代代傳承社會遺產。③然而,大眾媒介在發展的過程中卻被政治因素、經濟利益等干擾削弱了公共性,淪為某些利益群體的工具。但隨著網絡媒介的發展,人們重新感受到大眾傳播媒介監視環境的威力。有學者指出,“中國迅速崛起的網絡媒體,在為外部世界提供了一個透視中國的窗口的同時,更為中國人提供了一個參政議政、表達心聲、申訴冤屈的場所和暢所欲言的空間,營造了一個特殊的輿論環境。”④
第一、傳受雙方互動性增強。美國媒體研究學者邁克爾·舒德森說過,“電視新聞到底來自何處呢?并非空穴來風,亦非來自于記者,而是來自既有的、官方的新聞來源。”⑤傳統新聞媒介的記者、編輯對新聞事件的報道角度一般都是與政治、經濟集團保持高度一致的,新聞從業人員的價值判斷往往要屈從于政治意識形態。因此,人們接觸到的新聞信息往往都是經過層層把關、篩選之后的產物。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突破了傳統媒體在傳播渠道上的傳受雙方固定的模式,改變了傳受雙方身份的限制。這種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人信息的傳播方式,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傳統媒體人在信息編碼時所受的結構性壓力的束縛。
第二、受眾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增多。2012年9月,蘇州“秋褲門”引發網友熱議。互聯網作為一個及時交流互動平臺,可以快速收到反饋信息,方便公眾的交流互動。尤其是社交網絡的發展,論壇的崛起。在這個“全民傳播”的時代,公眾早已習慣并熱衷于通過互聯網進行公共交談活動,公眾從最初的被動接受議題轉變成主動出擊制造話題,在話語權的把握上有了質的飛躍。
第三、網絡輿論監督力度加大。公眾輿論不僅是給政府施壓,讓一切朝著有利于人民的方向發展。哈貝馬斯曾提出在公共領域范圍內公民之間享有平等公開的交流互動過程,通過這種互動過程最終可以形成公眾輿論。在2008年考察人民日報社時提出“利誤論”⑥,即輿論導向錯誤,誤黨誤國誤民;輿論導向正確,利黨利國利民。大眾傳播媒介作為輿論監督工具,是對黨和政府在公共決策制定、實施過程中,確保信息公開、透明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輿論監督歸根到底是一種社會監督,它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Web2.0時代,網絡平臺的互動性使得受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熱情提高,公眾之間的社會交往活動明顯增多,輿論監督力度加大。網絡傳播是一種全民參與式的、自下而上的、多層次開放型傳播方式。
網民是異質的、松散的,分布在全國各地,并且規模龐大。也許他們之間在地理位置上是疏離的,但是對核心議題的關注卻是一樣的,尤其是那些關乎切身利益的議題。這些議題又將松散分布的網民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發揮引導輿論實現輿論監督的作用。
二、有待完善的網絡傳播
雖然網絡世界精彩紛呈,新鮮議題時時更新,卻也呈現不少問題。近年來有網絡謠言引發的新聞也給社會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包括2011年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爆炸謠言”引發大逃亡導致4人遇難、2011年“皮革奶粉”傳聞導致中國國產乳制品嚴重受挫,銷量大幅下降、2011年日本海嘯引發的中國人“搶鹽風潮”等不僅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社會安定,也讓中國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需要不斷完善。
首先,網絡傳播的開放性與匿名性讓激進分子見縫插針。作為網絡傳播公共表達的主體——網民,并非作為公民的真實身份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從嚴格意義上說,至少在目前,網民并不完全具有確切的法律意義,網民在網絡上的參政身份往往是模糊不清的,或者說對其身份的界定是難以確定的,而且網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力并未被明確的法律所賦予,這是公民與網民的重要區別之一。”⑦雖然各大社交網站已經要求實名制認證才能進行注冊并發表言論,但是“實名制”的要求不帶強制性,公眾最終以何種身份進入網絡傳播世界仍舊依照網民的個人意愿而定。個人、企業、群體等的權益和名譽經常遭受到網絡不實信息的損害。艾瑟·戴森曾指出:“數字化的世界是一片新的疆土,可以釋放出難以形容的生產能量,但它也可能成為恐怖主義和江湖巨騙的工具,或是彌天大謊和惡意中傷的大本營”。⑧
其次,低準入門檻,信息接收依舊存在順序差。“知識溝”貫穿整個網絡傳播鏈:普通網民對于新資訊的接受速度落后于精英群體,新信息在網絡傳播中的廣度又與傳播者的身份有很大的關系。 “由于網民對歷史、國情、文化傳統的了解限于自身教育程度、生活環境的影響,在網絡環境中權利意識、政治法制觀念不夠明確的條件下,這種私人角色對于公共話題的討論大多是從私人經驗出發進行公開批判。這種私人體驗對于整個公共事務的適用性也是有限的,盡管網民想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卻很難超越個體或少數集體利益的局限性。”⑨在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中提到自最初形成的文化公共領域起,處于公共交往中的公眾已帶有批判性。雖然說網絡媒體為公眾提供了一個自由表達和辯論的場所,但是批判精神作為實現民主的必備條件,卻由于網絡媒體的包容性特點,無法普及到全體網民身上。所以說,網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公共交往平臺,但是交往主體的性質卻始終存在天然缺陷。“‘一眼的訊息適用于全體’只是理想。”⑩
第三,看似開放的網絡卻充滿“人為因素”。網絡媒介信息海量儲存,方便對新聞事件的深度報道,不用擔心版面或者播出時間的限制;電子圖書館、RSS等網絡資料庫的建立,方便受眾隨時查閱、訂閱所需資訊。多媒體技術的便利性似乎讓人以為網絡媒體并沒有對每日議題進行設置,其實網絡傳播中的議程設置功能是以一種更溫和的方式操控受眾。雖然網絡媒體的資料是海量儲藏,但是儲藏的內容仍舊是由專業媒體人所決定,那些不利于某一利益群體或者政治集團的信息總會被刻意的刪除。最終網民獲取的信息,只不過是媒介篩選后的結果。
綜上所述,網絡傳播是把雙刃劍,網絡媒介只是一種技術手段,只是被操縱它的人賦予了人的情感,網絡世界的亂象叢生并不完全是互聯網絡技術的缺陷,但網絡媒介總體發展趨勢是樂觀的。
第一,互聯網的開放性與低準入門檻曾帶來許多詬病,但不可否認,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詬病逐漸轉變成一種激勵機制,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各個行業和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試圖通過互聯網絡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網絡世界讓政府和公眾聽到了多元聲音,看到了社會各個領域的極樂與貧苦,感受到民眾開放的思維方式以及多元化的價值觀念。第二,網絡媒體的輿論監督力度正在加強。在信息傳播全球化時代,必須尊重多元文化的和諧發展,只有充分體恤民意才能完善民主制度。不同知識群體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語言使用技巧都各有特色,只有做到包容不同的話語聲音,才能讓公眾享有平等的話語權。正如哈貝馬斯所說:“本來意義上的公共性是一種民主原則,這倒不是因為有了公共性,每個人一般都有平等的機會表達其個人傾向、愿望和信念——即意見;只有當這些個人意見通過公共批判而變成公眾輿論時,公共性才能實現。”⑾哈貝馬斯對于社會公共交往互動的實現,從來都是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所以話語民主本質就是一種協商民主。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政府部門也應該帶著一顆包容的心面對來自互聯網的各類信息,積極參與、應對每一個突發性事件,保證信息公開透明,讓公眾享有知情權與參與權。這樣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才能駛向建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康莊大道。
責編:姚少寶
【摘要】21世紀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其應用已逐步進入各個領域。它改變并深深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學習和交往方式。它正在充當現代社會人們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網絡互動是現實互動在虛擬空間的一種延伸,一根網線連載世界,網絡的存在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交流體驗與信息獵取渠道,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傳統社會互動方式,它對現代生活的方向和內容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計算機的出現和應用對于大學生思維,提高多方面素質是很有益的,但同時也給大學生的成長帶來了某些消極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 現代生活 利與弊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數字化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在大刀闊斧地改變著人類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計算機成為了新時代的產物,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娛樂,看新聞了解國內國際間大事,交友聊天等等,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地球村變得更小了;另一方面,網絡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對人們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網絡的優點
(一)必要性
在這個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信息產業正在膨脹。作為21世紀的主力軍,我們必須要適應這個高科技社會,認真學習基礎科學知識,積極吸取國外先進技術,并進行創新發展。而因特網則適應了這個要求,讓我們及時獲取到有效科學信息,并及時傳播普及。
(二)有利于學習
網絡是一個寶貴的資源庫,我們可以從中最快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外的知識,并靈活地運地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創造力。也可以研究我們自己的專業,開發自己的潛能。上網還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在網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問題時,也盡可以隨時詢問。也可以在網上看看小說,圖文并茂,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
(三)圖片制作
網絡中的一些軟件,像PS、美圖秀、Flash等等,通過對圖片進行優化,給我們帶來了更好的視覺效果,也對我們產生了強烈的吸引。
(四)可以自由發表見解
網上的信息,我們可以平等地開展討論與爭論。報紙可以通過座談的形式開展討論,電視也有了話題節目供觀眾現場擺擂臺,但這些討論一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參加,二不是隨時可以參加,三不時所有話題都可以討論,四還不能完全給參與者以“言者無罪”的保證。然而,關于這個世界的所有話題,用戶都可以在電子論壇里找到,并隨時參與發表意見。如新聞組作為因特網上個人向新聞服務器投遞電子函件的集合,可以隨時把網民的文章或文貼向世界范圍公布。在電子公告板上,用戶則可以就不同的主題上貼帖子,參加討論。更關鍵的,這種參與是匿名性質的,即沒有任何人知道用戶的身份和個人資料,成為網上論壇極其活躍和可以暢所欲言的根本原因。至于可以進行實時討論的聊天室的功能,就更是傳統傳媒所望塵莫及的了。
(五)聊天交友
QQ、人人,YY等等的聊天工具越來越普及,我們可以在此認識來自祖國各地的朋友。也可以在空間發表自己的心情,無聊的時候寫寫日志,或者把自己出去游玩的照片放在相冊中留作紀念……
(六)了解身邊的瑣事
通過觀看新聞(暴風資訊,等),可以了解有關國內國際間的大事,或者鄉間鄉村的小瑣事兒;也可以了解一些娛樂新聞,財經,體育等方面的最新信息;愛往上購物的朋友還可以及時關注折扣信息,并在網上買到自己心儀的物美價廉的產品。
(七)娛樂
在工作的閑暇之余,可以玩玩小游戲,像QQ斗地主,雙扣,象棋等,或者看看一些娛樂性的視頻,可以緩解工作壓力,放松心情,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
二、網絡的弊端
(一)垃圾信息的傳播
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經常上網獲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統的知識.利用網絡給手機發送短信息已經成為當下網絡E族的時尚。內容豐富的節日問候、脈脈情話、開心笑話以及開機畫面往往讓接受者心情愉快。然而圍繞網絡短信的興起也出現不少問題,一些內容低俗不堪的網絡短信和新的惡作劇方式隨之產生。
(二)網絡過于隱蔽
網絡傳播和以往媒體不同,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傳播者處于一個極端隱蔽的地位,而我們,根本無法找到是誰在這個龐大的網絡系統中進行惡意傳播,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們在網上惡意傳播虛假信息的欲望。從這一點上面來看,現在整個網絡為虛假信息所充斥也就不足為怪了。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網絡傳播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更為嚴重的是,現在網絡上面充斥著許多色情、暴力的東西,而在許多地方,網絡對未成年人是全開放的,沒有絲毫保護意識,這樣也就形成了許多家長反對小孩上網的局面,極端的不利于網絡傳播的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惡化了網絡傳播的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三)對人性格產生負面影響
網絡傳播在向人們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時,卻將人們封鎖的電腦的旁邊,許多原來內向的人因為上網而變的開朗、外向,善于和人交際,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沉迷于電腦的虛幻世界,對個人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四)沉溺網絡
大多人上網的目的是為了聊天和玩游戲。而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不知道如何取舍,漫無目的的聊天在時間上很難控制,游戲的興趣持久性,很容易造成上網成癮性,以致荒廢學業,性格也變得封閉,影響身體健康發展。
三、如何正確處理和對待網絡技術所制造出來的虛擬世界
(一)網絡對個人社會化的作用和有利促進
1.網絡的信息共享和閱覽,可以豐富每個人的知識面,并掌握有最新信息。
2.網絡的QQ群、MSN、阿里旺旺等各種聊天工具,對社會成員之間新的關系重新配置。
3.網絡的虛擬和想像空間,能實現每個人在現實或理想中不能得到的體驗和扮演。
4.網絡中傳播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加快了個人在整個社會變革過程中的進程。
(二)網絡對個人社會化的負面影響
1.網絡中的黃色、暴力內容和負面言論,對個人的思想易形成不良影響。
2.網絡上的多元觀點和思想,容易使各種新的不良思想和國外反動言論涌入。
3.網絡的出現也會導致“人機關系”的出現,使親情、友情產生了隔膜和疏遠。
四、我自己的想法
為了解決大學生正確運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大學生計算機網絡生活的利弊,我們應該正確對待他們,通過我自己的看法,現提出以下幾點。
(一)自我節制
網絡時代更需要具有理性自律和人文關懷雙重人格魅力力的人。大學生只有充分認識了這點,才能在瀟灑地展示自身網絡本領的同時,充分考慮人與社會和良性互動,科學利用互聯網,收攏個人放縱的意志欲求,以理性取代任性,以道德化的網絡正常運作取代肆意踐踏網絡資源的行為,這些都需要大學生們至善的自我約束和控制意志。
(二)擺正心態
心態是人們生活的關鍵,倘若大學生們能夠在遇到現實生活障礙和困難的時候,將其視為考驗自我、戰勝自我的一個機會,認真剖析原因,把網上的真誠釋放的心態延續到活生生的現實中,剔除虛偽和扭曲的心性,相信解決的方案總會有的,就不致陷入無端郁悶和窘迫之中。從容和真誠的心態是大學生們緩解緊張情緒,積極融入現實生活,并受到他們尊重的法寶。網絡中道德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呈失范狀態。一方面我們要加強網絡教育,引導上網者對信息持“揚棄”的態度,增強對全球網絡文化的識別能力、抗誘惑能力,在五光十色的網絡文化面前堅定信心,把握方向,拒絕墮落,自覺構建網絡道德長城,積極倡導“綠色網絡”。同時要規范網絡行為,如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范、文明上網、不發送垃圾信息、不瀏覽黃色網站等等,使學生自覺地把網絡道德規范和網絡技術置于同樣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還要建立全面、有效的新的法律體系來規范信息網絡環境。
(三)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信息化社會,信息大量存在,真實信息與劣質信息同時并存。因此,就迫切需要大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夠分辯信息的真偽,理解劣質信息可能帶來的后果。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面對網絡文化的滲透,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具備更強的文化意識,特別是網絡文化意識,善于對網絡文化進行分析、鑒別、判斷和引導。不僅要善于做網上思想政治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準確地把握時代精神的精華,把它們科學地貫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中去。
(四)學習心理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實施素質教育后,更要把學生的心理教育提到日程上來,因為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不可缺少的部分最近幾年全國許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詢站或心里診所,輔導員以及作學生工作的教師也都補上了這一課從而可時學生進行更有力的心理教育。大學生在校期間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促進全面素質的提高,畢業以后才能把自己的才智充分地發揮出來,以適應網絡時代的需求。
身處在網絡新時代的我們,享受著網絡帶給我們的樂趣,這無疑是一種幸運。但同時我們也了解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如何正確的運用好網絡,這就得看我們自己了。世界之所以選擇我們。因為它需要美,我們之所以選擇世界,因為我們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流水在選擇中下落,太陽在選擇中上升,朋友們,請把握好自己選擇的那一刻,讓我們用自信,堅決地選擇網絡有利的一面,共創一個健康活潑的大集體、溫馨可愛的大家庭,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江民夏(1986-),男,助教,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軟件技術;占文海(1988-),男,助教,工作單位:南昌大學科技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摘 要】 人類從直立行走那天開始就有種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從語言和貨幣的產生到“孔子周游列國”都傳遞著中華文化的前進史。人類也就是用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推動著自我從幸福走向更加幸福。
伴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網絡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幫手。互聯網信息的極大豐富,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網絡聊天玩網絡游戲,看電影、聽音樂、收發電子郵件等事項來幫助我們學習、娛樂、喧泄。這就要求我們自身要有強大知識學庫來駕馭和利用網絡平臺,加強自我學習來適應社會的進步。以高速信息網絡為平臺網絡教學,已成為當今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
網絡教學如何能在自身的基礎上發揮特點,籌合課堂教學的規律來進一步體現網絡課堂的教學的優勢呢?老師經常講“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瓢水”。網絡授課給授課人員提出新的課題,成為網絡教學實踐探討的主要內容。根據課程教學的規律、設計、開發網絡視頻授課的平臺,從技術手段、角度、呈現個性化、多樣化趨勢來創造新穎的網絡授課的模式。我通過學習一些著名網絡教學課題談談網絡授課的好處。
【關鍵詞】 網絡授課 新課題
1. 網絡授課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我曾經拜讀過一篇文章,該作者在調查中發現有的青少年對思想政治學習存在模糊認識,感覺學基礎課程直接關系個人成長進步,不學不行。學思想政治是個軟指標,寫筆記、背背理論關系不大。他在調研中對120名學生(36名初中生,61名高中生,23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對理論不感興趣的占16.7%、對理論學習帶有抵觸情緒的占2.5%。當時我有些困惑,因為我們作為一名新世紀青年,堅定的思想基礎是我們國家克服極難險阻的必勝法寶。現在青少年對理論學習興趣不高,從而影響了國家未來的安全穩定和蓬勃發展。有些青少年對思想政治學習的厭倦,從而拋棄社會道德和國家利益,走向了不能回頭的萬丈深淵。事實證明提升青少年對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才能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網絡授課可以利用其特點,來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一是利用圖片來增強學習的誘惑力。網絡授課可以加一些明星、球星、美女的圖片來吸引大眾的眼球,以前黑色的版面和白色的粉筆給人以抵觸心理,缺少了吸引力。從而使有些人厭倦單一的授課形式,導致授課失去了重要意義。網絡授課可以使授課人員根據授課內容利用圖片說法施教,來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增加授課質量和學習效果。二是利用網絡提高學習興趣。無論是來自城市、農村,還是來自平原、山區都接觸過計算機和網絡。甚至有些人接觸計算機就“興奮”,因此可以通過計算機答題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從中尋找答案,來提高理論學習的趣味性。達到“問題中得學問”的效果。三是利用動畫效果增加學習的生動性。授課人員以前授課時只是用嘴說或用自我肢體去演繹,而網絡授課可以添加動畫效果來增加生動性,從而提升青少年的興趣愛好,進一步增加學習效果。
2. 網絡授課提升授課的真實感,達到立竿見影
近期我觀看了一部關于賣毒案件的警示教材、以及一些關于間諜和腐敗案件。尤其是一位國家干部在位期間,分管的業務和事項較少,參加學習教育不深,三年以來的學習筆記,僅有十次記錄,除一次為應付檢查工整補抄了十多頁以外,其他每次都只記幾行字,連標題都記不全,很多事涂涂畫畫,對教育不敢興趣,聽不進去,失去了基本學習的機會,與社會道德,國家法規背向而遲。人生就是永不停止學習的過程,只有通過一些觸目驚心的觸動才能提高自我的警覺能力。那些牢獄里的人,在獄中懺悔時,看到他們的父母在撕心裂肺的呼喊時、妻兒淚花橫溢時,難道我們的心理得不到教育嗎?我們應該吸取教訓,清醒認識到違背社會違反法律法規,喪失社會道德的嚴重性。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社會閱歷淺,思想不夠成熟,價值取向出現偏差,一時的頭腦發熱,在洶涌而來的大潮中迷航、嗆水。網絡授課可以通過視頻情景在現等手段,使那些在偏離人生軌道的人員有一次看清前途的機會,不再被假象欺騙下去,確保面獄而泣的場面不在自身上發生,做到清醒自我不為“浮云遮眼”,識“廬山真面目”,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3. 網絡授課能履清思緒,提高學習質量
一部好的電影能教育一代人,一段視頻能讓人懂得防患于未然的道理,一個好的課件能讓人了解整個操作流程。因此網絡授課能直接教給人以直觀的印象給廣大青少年提供很好的思維過程和認識過程。一是能履清思路直觀易懂。針對課堂網絡現代化是社會進步的產物,有些授課人在課本上、教案上很難完全呈現整個過程。例如一個零件的生產過程讓人們在書本上或課堂上很難讀懂,然而一段很小的視頻就能迎刃而解,并且在頭腦中有了大概印象,方便以后在操作過程中直觀。二是實現網絡對話。每一節課堂每一個人的記憶時間大概是15-20分鐘,這有限時間要使整個堂課的所有內容灌輸給每一名聽課人員,并做到人人發言有點難,網絡授課可以通過網絡留言的方式,能使每個人思維得到體現,達到思維互換,從中了解更多的技術技巧。三是理論灌輸趣味化。理論學習枯燥乏味,興趣不高是大部分人存在的。然而通過視頻、漫畫、小品、順口溜等方式來激發個人的成長進步,從中了解到真正的美與丑、善與惡。幫助人們輕松愉悅的學習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做一名真正的“人”。新世紀的青少年具有新世紀的特點,他們愛好廣泛,興趣多樣,求知欲望強,但叛逆和厭煩心理極大,一堂好的思想教育課,能使頭腦清晰,胸懷寬大。
4. 網路授課重難點突出,難易拿捏恰當
每節課都有難易重點,尤其思想教育課重難點非常難以把握,以前授課人利用黑板把重難點寫在黑板上得到體現,然而網絡可以用字體的顏色來突出重難點,提高青少年對本節內容目的和精髓的認知力。一是引導青少年認清理論學習的精髓。烏魯木齊“7.5”打砸搶燒事件是境內外“三股勢力”相互勾聯,精心策劃和殘暴實施的一起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給各族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極大損失,給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危害,其用心險惡,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旨,我們通過視頻看到其破壞活動的物質損失,而且認清其本質,更加認清他們宣揚“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軍隊國家化”的丑惡面孔。二是認清理論學習的本質含義。抗震救災、防洪搶險、奧運安保、海外維和等重大任務時,都是依靠我們解放軍戰士,他們以很高的思想覺悟,挺起胸膛站排頭。用“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精神去約束自我。這些都是我們通過電視、網絡才能感受到軍人的精神。三是重難點清晰明了。重難點以前在黑板用板書可以體現,但板書過程中速度較慢影響授課進度。而網絡授課可以用字體大小和顏色來明確重難點,使學習人員直奔主題簡單明了。網絡授課可以很好的體會到其本質的精髓,更好的結合教材影響每一名青少年。個人成長進步知識是根基,我們只有充分了解掌握知識才能進步和成長。
網絡授課是一種新型的授課方式,正通過幾代人共同努力完善網絡教學。網絡授課保留以前個性化自主學習,構建一種更加接近現實,能夠再現現實課堂教學實際集聽、看、記網絡交流為一體的學習方式。但是通過實踐交流也存在缺陷。一是網絡授課互動性不強。網絡向青少年傳遞的教學內容互動性不是很強,效果不是很好。網絡授課不能很好的聽到老師的本意及授課思路。尤其是授課人員的面部表情不能得到深層次的體現,和聽課人員的互動性不太好。二是網絡授課帶有局限性。網絡授課對偏遠的山區帶來極大的局限性。電、網絡傳遞、計算機、教室這些硬件設備比較局限,導致網絡授課不能很好的開展,直接影響網絡授課。網絡授課要靠個人自覺他給“思想溜號”的帶來了方便,會造成久遠缺課越走越遠,失去了授課人的督促,使其結果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三是解決問題的速度緩慢。網絡授課有時不能對所提的問題及時解決,從而導致問題積壘存多,導致遺忘的現象發生。尤其是心理授課時醫生能及時發現聽課人的問題在課堂上能及時糾正,防止問題滑坡。網絡授課是社會進步的產物,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其不足,應充分發揮好網絡授課和授課人相結合的方法,達到教學與社會共同進步。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網絡授課正是發揮網絡推進先進文化轉播,滿足先進文化需求。網絡授課能給人們帶來新的視野和真實感,還把“孔子”帶到世界和未來,方便“保存”和傳遞,對傳承我國傳統文化、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學課程改革和培育公眾科學素養都能產生巨大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滄州大官廳鄉白賈村小學)
摘 要:對于政府的監督一直是學界經常討論的話題,一個受到有效監督的政府才能更好地體現出民主執政和高效執政,才能更好地運行相關權力管理國家,而在各種監督方法中,互聯網的興起使得監督模式更加自由和民主化,雖然網絡監督方便公民對政府的監督,但由于網絡自身的一些弊端和網民素質的不等,使得網絡監督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和引導政府積極對待網絡監督的方式來讓政府監督網絡化走向民主法治的一面。
關鍵詞:網絡監督;政府行為;網絡言論
網絡言論對于政府部門的監督最主要方式就是通過一個個社會事件網絡化,從而在論壇上、博客與微博上引發各路網民關于政府行為、社會道德以及人性的討論,如果沒有網絡媒體這種新出現的、極具影響力的傳媒形式出現,可能絕大多數人永遠都不能知道這些事情,而網絡又促使人民緊盯這些事件,對這些事件展開廣泛討論,這些活動直接影響著政府決策和行政行為的實施,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給司法活動帶來壓力,網民的意見或多或少影響了司法活動。
一、政府行為監督網絡化的特點
傳統的行政組織系統一般是金字塔結構,自上而下分為三級,即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如果這三層之間的分工不明,將不利于行政機關的管理職能,而且也不利于溝通和傳遞信息,從而造成各種不必要的浪費。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的傳遞,打破傳統的單向或雙向模式。網格的形式傳輸,極大方便了信息的傳遞,使行政效率得到極大提高,管理大大擴展。此外,在中央和地方電網的影響下,一個新的趨勢,功率分布可能是更符合中央和地方實際發展需要。地方得到一個更大的自主空間,政府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增加,網絡已經成為政府和公民之間更密切的聯系。不僅有利于地方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而且還幫助政府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
奧斯本曾說過:“官僚制模式是在等級時代里發展起來的,只有處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才掌握足夠的信息而作出熟悉情況的決定”。而政府行為監督網絡化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呆板的交流模式,此外,對政府行為監督通過網絡可以使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得到很好的落實。此外,通過一個網絡平臺,民眾對于政府的活動能夠多一條了解的途徑,也可以與政府展開互動,從而將相關信息反饋給行政主體。此外,網絡監督平臺能夠使政府行為展現于陽光之下,讓公眾都能看得見,這樣在另一個層面能夠提高政府的民主性,提高公民對于政府的信賴度,更好地為打造服務型政府提供基礎。而網絡監督人即為互聯網用戶,具有高度自由性,相對政府行政部門而言,這些監督中,每個網民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每個個體的網絡活動都是十分自由和自主的,因此,對于網民來說,可以對政府行為產生巨大的監督作用,但網民的自由性造成許多網民常以自我為中心,按照自我的意愿行事,反正當前網絡立法較滯后,凡是未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政府也無法對網民行為進行控制。每個監督主體對于每個網絡事件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進行討論和發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每個網絡監督主體都是“獨立的高度自由人”。但網絡監督主體的自由也造就了網絡輿論的混亂和虛假,然而,網民的社會屬性,即網民仍然是普通公民,其地位相對行政主體來說仍然是處于弱勢的,因此在社會角度上,網民仍處于被管理的地位,大多數發言權仍受到政府的監督管理,由于我國體制原因,正常途徑很難發表自己的內容看法,而網絡的出現給廣大網民提供了一個自由表達輿論的機會,而由于大家都處于被管理的地位,在個體的心理上都會團結一致,扭成一股輿論力量壓制政府的欲望,因此廣大網民會不斷從政府的行為中的挑刺,給政府施壓,揭露更多不為人知的政府行為。
二、政府行為監督網絡化的優缺點及原因分析
由于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普遍應用是公眾對于政府的監督途徑增多了,通過網絡輿論來監督政府的活動取到了很好的成效,推動我國依法治國和民主治國的進程。在政府面對社會群體性事件及其他突發事件時,網絡為這些輿論的澄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通過網絡監督政府能夠使政府負擔起完善民主和高效的責任。當代政府的最大特點是服務型政府,一個民主的政府是一個能夠對人民負責的政府,一個民主的政府一定會對民眾的各種權利認真對待,而對于民眾呼聲,政府需要通過各種平臺來及時了解,網絡平臺的出現能夠使政府更廣泛地實現及時了解民眾想法的目的。民主政府在為民眾服務的過程中,也要求民眾能夠普遍參與,雙方互動,民眾通過各種途徑加入到政府活動中來,實現服務型政府的建立。然而這種網絡輿論一定是規范的網絡輿論,這樣才能提高政府權力的制約,實現控權政府,促進政府權責統一,這也是當代政府分權原則的必然要求。規范的網絡輿論監督作為人們參與國家治理的途徑之一,可以促進民主政府、責任政府的建設。再次,網絡監督有利于建設一個合理分權的政府。合理分權是現代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征,實現合理分權,是提高我黨執政能力、建立服務型政府的基本前提。
有些網絡謠言者出于某種目的,對政府的政策進行誹謗和詆毀,混淆大眾視聽,影響國家正常的政治生活。保證信息的暢通和真實的傳播,是開展言論監督的前提。但網絡的匿名性和廣泛性,網絡信息龐雜而主觀性強,信息過濾機制較少,我國大部分網絡論壇、博客普遍出在管理缺位現象,因此網民、轉載消息的限制性不強,信息真假難辨。而這些虛假信息,正是影響網絡言論監督效力的主要原因。
互聯網的興起對于謠言的散布也有一定的作用,在任何時代,謠言都會存在,其利用公眾對事實不了解的空隙,在人際交流中快速傳播。在過去,謠言的傳播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傳播效果與范圍有限,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匿名性與易于向公眾傳播等特性更是助長了謠言的傳播與影響能力。在很多公共事件的討論中,凡是涉及政府部門的問題時,網絡言論幾乎呈現一邊倒的現狀,給行政人員和事件的解決帶來很大的壓力甚至障礙。
三、完善網絡監督機制的相關建議
1.完善立法對于網絡言論的管理
對政府行為的網絡監督。是一種新興的監督方式,是時代的進步。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國網民是一個年輕的、偏執型的群體,他們往往喜歡標新立異,甚至有些消極,對待社會主流問題往往容易叛逆,常站在主流思想的對立面考慮問題。尤其是在思想匯集密集時,一旦有一股高調的輿論出現,其他人的思想和目光全部會集中到那個點,如果這股輿論是正面的,那將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法制的進步。如果是負面的,那么對于整個國家來說,是種倒退和麻煩。因此,對于網絡輿論,需要政府能夠積極引導和監管,否則,有些地方政府的小事件將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和集團利用、散布,從而導致網絡輿論真假難辨,公眾無法看到真實的輿論。而虛假網絡信息的存在,也嚴重地影響了網絡言論監督的效力,對于政府,虛假的網絡信息也使得公眾對網絡輿論監督失去信心。所以,很有必要完善關于對網站運營商的立法約束,使其對網絡言論加強監管,針對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網絡言論的真實性進行一定程度的甄別,對于毫無事實依據的謾罵和人身攻擊性言論,應該過濾和禁止,并采取禁IP的方式進行懲罰。
2.推動政府建立相應的平臺以應對網絡輿論監督
通過建立一個虛擬的網絡交流平臺,地方政府能夠集思廣益,從而促進地方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合理化,使民眾能夠和地方政府有很好地交流,從而進一步減少兩者之間的沖突和誤解。其次,有一個民眾和政府交流的平臺,地方政府能夠很好地負擔其高效便民的責任,而及時快速地針對民眾的輿論監督,提高地方政府和民眾的互動,使法律權威和政府權威得到有效的維護和保障,也是新時期下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建立網絡輿論應對平臺制度除了能夠加強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外,還可以加強地方政府對于網絡輿論的監管力度,我們都知道網絡是個開源的地方,除了民眾會對政府進行輿論監督外,還有一小部分不利于和諧安定的網絡分子會針對政府展開輿論攻擊,虛假消息、恐慌消息,從而達到其某種目的,因此,政府有必要有一個官方平臺來維護社會穩定,引導公眾辟謠,識別虛假消息,尤其是在應對群體性事件時,需要官方的力量來控制傳播和引導公眾情緒,從而更好地維護政府形象。
近年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01年頒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在這種形勢下,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于2002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教師的網絡研修學習時代隨之而來,教師培訓的模式在逐漸地向科學化、合理化、高效化轉變。我通過3年的網絡輔導教師工作,對300多名網絡學員的管理,體會到這種網上教學形式無論從學習結構、學習方式、學習時間上,還是從學習內容上是比較科學的,效果是前所未有的,讓中小學教師們受益匪淺,但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寫出來大家可以共同討論。
一、網絡研修的優勢
1 培訓資源豐富。全國中小學繼續教育網是面向全國中小學教師、校長開展培訓工作,研究、開發和探討優秀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優勢,力求快捷、便利、有效地為各地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尤其是為中小學校進行校本培訓和教師自主培訓提供豐富的教改信息和優秀的網上培訓資源。各地的網絡研修平臺根據本省的具體情況,更直接地提供了最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
2 培訓時間靈活。有一位學員曾在學習日志中這樣說:“可以說網上學習的即時性,有利于學員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網上學習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學習和實踐應用的效率;網上學習的互動性,有助于教師們及時學習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是學員的親身體會。是啊,只要學員們想學,什么時候都可以學,他們成了學習過程中的自由人。也正是解決在職教師“幫”的最好辦法。打破了傳統學習方式中步調一致的局面,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重復性地選擇學習內容,深入理解專家的教育理念,突出體現了個性需要和特點。
3 交流空間廣闊。在網研中每個學員都有權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學員可以在很大的范圍內與專家、同行進行交流,能及時得到教師和其他學員的幫助,并且這種交流不受時間和次數的限制,從而為有興趣的同行進行協同學習,共同發展創造了更大的可能;異地進行科學研究也完全是有可能的,并且能吸收最好的優秀科研成果為教學服務,完全打破了空間的障礙。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一些學員的顧慮,打破了他們固步自封的思想,人與人之間通過“機”聯系,而非面對面,就可以忽略所處的現實環境和條件,無所顧慮地和學友們共同交流,共同研討,開拓了教研視野。在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下,教師們的學習如魚得水,熱情高漲。如果學員們都能認認真真地對待這種網上學習,真正坐下來,聽聽本學科專家的講座,從多角度調整自己的教學工作,不論是從教學理念上、教學方式、教學藝術上去改進教學都是相當有益的一件事。
二、網絡研修的弊端
1 對學習過程監督、管理受限。通過3年來網絡研修輔導教師的工作,我也從中體會到網絡學習的弊端,比如授課教師、輔導教師和學員及各級管理者幾個主體不能面對面地溝通,信息反饋不及時,從而造成缺乏對學員學習過程的監督;學習時間即使能保證,但不能肯定就是學員自己在真正參與學習,也有可能為完成學時要求而空開電腦,純粹是資源浪費;還比如從作業的提交上可以看出有部分學員的作業是相同的并且是網上摘抄或下載的;有的作業與題目不相符,只是為了應付篇數;有的過于簡單,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有的過于繁雜,這主要是從網上下載的東西。自己不愿修改,也不會修改,因為根本就沒聽課,不知道作業從何做起,只能直接提交上來,認為只要跟題目粘邊就可以,根本就沒認真對待。這樣類似的作業,我們一定會讓他們重新寫,退回去重新提交,以示要端正學習態度,珍惜這經過多少人的努力才創造的這么好的學習機會。
2 學習效果不能準確掌握。就是不能夠真正感覺到他們的學習效果如何。對他們的教學實踐到底能產生多大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
三、改進措施
我認為應該采取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措施。比如:讓受訓學校每個學科出一個學習代表,把他們的學習情況匯總上來,然后每學期進行一到兩次見面會,見面會主要由班長、輔導教師和管理人員參加,把存在的問題匯總一下,以便改進工作,使培訓具有針對性、實效性。這種反饋也有利于我們進修學校對繼續教育培訓探索新的更先進的培訓模式,加速研訓一體化的進程。如果有必要,就要進行面對面地教學,彌補網絡教學的不足,這也是輔導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否則勢必會走過場,不僅浪費教育資源,而且浪費學校的物質資源,投入太多,收效甚微,得不償失;而且讓部分學員對專業化發展失去信心和興趣。
其次,非常有必要對受訓教師進行課堂隨訪。教師進修學校的輔導教師除了在網上進行學習輔導外,還應該經常深入各學校進行聽評課活動,這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最佳路徑,是了解學員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也是和學員面對面效流的最好機會:有目的地與學員交流學習過程中的心得和需要解決的共性問題。
總之,為了提高培訓的有效性,并為網絡研修的組織者提供第一手資料,便于他們改進、完善研修網的內容、培訓項目和考核方案,網絡研修輔導教師必須起到網絡組織者、管理者和學員紐帶的作用。
〔關鍵詞〕 網絡;中學生;利與弊;虛擬性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網絡的逐步延伸,被稱為第四媒體的計算機網絡正在對當代中學生的思想、行為方式產生巨大的沖擊。那么,中學生上網到底是利還是弊,本文將結合自己的調查結果對這個問題做出深入的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隨機問卷調查情況
在調查與研究過程中,筆者采取了查閱歷史文獻、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三種方法。其中文獻資料包括網上資料、國內各大媒體和各專業期刊雜志中的文章等。
1.調查的對象:上網的初高中在校同學。2.被調查人數:高中生30名,初中生20名,其中男生35名,女生15名。3.上網地點:公共網吧(49%),家里(29%),學校網吧(10%)4.上網目的:玩游戲(62%),聊天(20.4%),找資料(10%),其中一部分人是找明星的相關資料,其他(7.6%)。5.上網時間:每周平均上網時間50人中有34人都超過了10-12小時以上,個別甚至超過了20小時。6.上網對身體和學習的影響:在身體方面,50人當中有21人曾經由于上網導致視力降低、體力差、心情郁悶、反應遲鈍和頭暈等癥狀;在學習方面,49%的人因為上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只有15%的人成績提高了。
二、分析研究結果
1.中學生上網的好處
(1)開闊視野:網絡的信息含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2)加強對外交流:中學生上網可以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現在的中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與人交往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性格內向的人帶來壓力,網絡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2.中學生上網的弊端
(1)網絡豐富的信息容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難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網上色情、反動等負面的信息屢見不鮮。這些不良信息對中學生來說負面影響甚廣。
(2)網絡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網絡信息傳播具有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這對于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容易喪失道德規范。
(3)網絡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網絡可以即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為中學生人際交往提供互動性的立體途徑。但是,這種社會化只是一種虛擬的社會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機器的阻隔,是一種“人——機——符號——符號——機——人”形式的交往,這種形式的交往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化相去甚遠。
3.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1)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原因。中學階段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身體的全面發展,出現了強烈的獨立性需求,這些身心發展的特點導致了他們容易受網絡信息的干擾。
(2)互聯網本身的原因。互聯網具有全球性、互動性、信息資源及表現形式豐富和使用方便等特點,這就為以盈利為目的的色情服務行業提供了難得的經營場所。這些網站為吸引顧客,常在主頁上張貼色情圖片,使網民都能隨時看到,當然中學生也不例外。
(3)家長和學校的原因。調查數據顯示,有七成的中學生家長因為忙于工作,沒有時間指導孩子正確上網,而學校作為中學生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導致中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網絡道德意識。
三、研究結論
我們要引導和規范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通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絡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給予指導和適當的規范,使其有防范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培養他們的網絡道德意識,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這將是家庭和學校解決中學生上網不利影響的重要途徑。
【摘 要】網絡語言已隨著網絡的應用及普及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中,并且對語文教育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揚長避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真正讓它為我們的教育事業服務。
【關鍵詞】網絡語言;語文教學;利;弊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而在信息傳播和科技發展過程中,“網絡”無疑成了人們交流工作、信息往來的主要工具。自然的,網絡語言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占據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同樣的,網絡語言對語文教學尤其是語言教學帶來的沖擊力和影響力也是史無前例的。正因為如此,語文教師更要在教學過程中明確網絡語言所帶來的利和弊,實行“拿來主義”,才能讓語文教學更添風采和更有活力。
說起網絡語言,其實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與網絡有關的專業術語和特別用語,如軟件、硬件、病毒等。另一個含義是指在網絡交流中常用的詞語,如沖浪、美眉、給力等等。本文在這里涉及到的網絡語言指的是第二種含義。和許多新興事物一樣,網絡語言作為語言種群中的一個新興物種從起初的不起眼——引起人們的興趣——直到鋪天蓋地的席卷和沖擊,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廣大教育者尤其是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那么,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態度或方式來對待網絡語言這一新興物種呢?
一、坦然面對和接受網絡語言的“利”
1.網絡語言自身的優點
仔細分析,當今社會網絡語言得以大量使用,無不顯示出它自身的優點:
①新穎實用。新穎性是網絡語言的最大亮點。互聯網的出現,給人們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在這樣的一個虛幻而自由、張揚而隨意的空間里面,人們往往能擺脫現實中的種種束縛,這就給網絡語言的誕生提供了一方難得的沃土,使得網絡語言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讓網絡語言表現出更具新穎性和巧妙性。自然就容易吸引廣大網民的注意力,并最終得到大家的認可而實現快速地被使用。如去年出現的“給力”一詞,其使用率之高之廣遠遠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上到中央的《人民日報》的標題,下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用語都有它的身影。即便用“無孔不入”這個詞來形容它也不為過啊。
②生動形象。為了能在虛擬的空間更快更好地交流,并且表達出至真至切的情感,人們在網絡中創造了很多生動形象且又具有特定含義的詞語。如“菜鳥”表示在網絡技術及其它方面應用水平較低者;“恐龍”指無論相貌和性格(主要是相貌)其實際和想像相差過于懸殊的女孩;“網蟲”指每天花很多時間(平均每天上網時間超過6小時)上網的人等等。這些詞不但傳神形象更是符合人們的日常審美習慣,給虛擬的網絡世界帶來許多的生氣與活力。
③簡潔明快。網絡用語雜合漢字、數字、符號和字母等元素,綜合了各種元素的精華和特色,簡潔卻明快地表現了特定語境下的詞語的特定含義,并改變了部分詞語的常規意義,從而創制了網絡用語的全新的解釋和用法。如用“東東”一詞表示東西,其詞意的豐富性和詞性的靈動性遠遠高于漢語常規詞“東西”。此外,因網民在交流過程中常使用一些符號或數字以及簡單字來表示更多更長的語義,使得網絡用語的明快性也十分凸顯。如用“表”字表示“不要”的意思;用數字組合“94”表達“就是”的意思等等。
④幽默風趣。虛擬而輕松的網絡平臺給人們提供了輕松隨意的交流契機和空間,網絡用語正是在這樣的前提和基礎上得以產生。所以一些休閑而風趣、幽默而生動的網絡用語就迎合了廣大網民的需求,或幽默風趣,或張揚創新,或調侃隨興,滿足著不同需求者的喜好,裝扮著不同語言環境下的氛圍。如“人肉”、“坑爹”等詞。
2.正確地對待和使用網絡語言,會給語文教學尤其是語言學習帶來諸多益處
正因為網絡語言有著以上種種的優點及優勢,而且網絡語言是隨著社會發展及科技進步而出現的一種新興語言形式,所以廣大的語文教育尤其是語言教學方面不可因噎廢食更不能武斷的認定網絡上的“東西”都是洪水猛獸,都是不可接近的。
①“不斷創新的人民語言,它們對豐富現代漢語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帶有進步意義。”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蘇培成認為,網絡語言的活躍,是時代的反映,是思想解放的反映。語言文字需要規范,尤其是教學用語更需要規范。但規范不是說把語言文字管理得很死、不能逾越雷池一步,這是不需要、也是不可能的。社會不停的發展,在今天中國多元化的社會下,人們的思想很活躍,人們不再滿足于過去那種落后的表達形式,人們的生活要求我們的語言相應的有反應。網絡語言豐富了現代漢語的表達手段。網絡語言作為一種靈活變通的表達方式與常規語言相比具有新奇、簡單、有幽默感的特點,現在社會生活是多元的,豐富多彩的,不可能要求語言表達一成不變,我們的語言表達手段也應該隨之豐富,否則就會滯后于社會生活。而網絡語言有著五彩繽紛的詞匯,超越常規的語法,口語化的表達方式,這些對于豐富社會語言表達手段都有好處。
②加快信息的傳播和增強人們的交流速度,給語文教學帶來更多的寫作素材和研究熱點,為語文教學向更深更廣的領域發展提供了可能。網絡作為一個大眾信息平臺,因其信息交流的快捷和內容覆蓋的全面性早就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和學習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了。再加上網民中青少年占著絕大多數的份額,他們思想活躍、個性奔放,自主性和創造性都極強,這就很容易催生出更多更新的創作素材和創作形式,如網民們從開始的網絡聊天,發展到論壇發帖或灌水,后來又趨向網絡個性簽名或創作網絡文章,直至變化到現如今的幾乎人人都熱衷的微博等等。此外,在多種多樣的形式面前,使用個性化語言或詞語更是彰顯個性和表現自我的最主要方式,很多網民在自己的創作中并不是為了迎合他人而創作,正因為如此,新穎、個性且張揚的一些新的網絡用語或詞語才層出不窮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從而給文字創作的領域拓展出更大更廣的空間。
③加強表達直觀意象的功能,增進語言的表現能力,為語文教育尤其是語言學習開拓了新的發展和研究方向。網絡之所以能成為今天人們交流信息和溝通情感的最主要工具,無不跟這個平臺的方便快捷以及門檻低等因素有關。正因為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不敢放肆不敢張揚甚至連牢騷都不敢發的人們終于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于是廣大民眾的創作激情和創作沖動得到了很好的釋放,并最終獲得了“我的世界我做主”的所有權,自然地,人們在創作過程中使用個性化詞語或詞句的機率就比傳統的、硬式的創作方式多得多。這為語文乃至中文的學習和發展都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方向。
摘 要:在當前社會環境中,網絡無處不在、動畫層出不窮,這些內容對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在吸引孩子觀看、操作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
關鍵詞:素質教育 利與弊
一、素質教育
1.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
素質教育強調,幼兒從誕生那一刻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有自己的種種需要和權利。教育者要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實施教育,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自我發展潛力,面向所有孩子,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作用。從幼兒教育目標上看,素質教育是“創造適合每個兒童的教育”,以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發展。在教育內容上,強調全面性和基礎性,凡是做人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和能力,在教育內容上都有所反映,主張把學習與幼兒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使孩子做到“四個學會”,即學會認知、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共同生活。
2.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即身教勝于言教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學堂,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表情的微妙變化等,都會牽動孩子的思維神經。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健康、活潑、聰明伶俐、獨立、自理能力強、有堅強意志的孩子。那么,作為父母,不要把素質教育當成一句口號,而要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個好榜樣,并把素質教育貫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父母要做到熱愛孩子與嚴格要求孩子的統一。愛是教育的起點和基礎。但愛要有分寸,不要溺愛。家長經常堅持諸如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自私、不說謊、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等正確的要求,就能使疼愛變成促進孩子進步的動力。實際上,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就是一種負責任的理智的愛。
其次,父母要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同伴交往。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可以學會尊重別人,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各種社交技能,同時能體會到快樂,體會到公平與合理,也能更客觀地認識自己。
再次,父母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韌性、同情心等良好的個性品質。要適當給孩子安排一些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應付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中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孩子在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中鍛煉意志品質,提高能力。
二、網絡、動畫對素質教育的影響
1.網絡、動畫盛行的原因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信息手段的豐富化,人們獲取信息和生活娛樂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同時也為更多人帶來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結果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只好借助于網絡、動畫等手段方式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騰出時間專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多樣化的生活。結果也就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孩子沉溺于其中,或者上了癮不能自拔等。
2.網絡對素質教育的利與弊
(1)網絡對素質教育的利好之處
①有助于拓寬孩子的視野
網絡世界是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孩子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擴大知識面。網絡教育超越了傳統單一平面化的教育內容,將多個學科的各種學問性知識和體驗性知識、各種課內和課外知識有機地融合為一個整體,把孩子置于一種動態、開放、多元的環境中,使孩子能接觸到一個多元立體化的知識網絡。
②提高孩子的求知意識和自我學習能力
孩子可以通過網絡找到自己要獲取的知識,并且不斷地提高和促進其對新知識的探索興趣和能力,使孩子的智育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③有助于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
多樣化的網絡資源為孩子創新思維提供了材料,使其想象力有了源頭,而多種類的網絡環境又為孩子創新思維提供了廣闊空間,使其想象力有了騰飛的舞臺。網絡是信息化的重要產物,人們通過網絡可以增長知識,積累信息,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共享,使身在局部的孩子可以放眼大千世界和無窮的宇宙空間,激發孩子的開拓創新精神,追求科學精神。
(2)網絡對素質教育的不利之處
①過度上網容易產生上網綜合癥、網絡孤獨癥
由于網絡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孩子們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往往會導致孩子們產生對網絡的迷戀,在他們的心目中,網絡是至高無上的。有些孩子一到電腦前就廢寢忘食,“網絡上癮癥”“網絡孤獨癥”“網絡詐騙”等現象應運而生,不僅荒廢了學業,而且摧殘了好多孩子的身心健康。心理學家警告,青少年上網學習知識值得鼓勵,但如果過度沉迷其中,將減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加之長期與家庭缺乏溝通,勢必導致家庭及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乃至日趨淡漠。
②網絡傳播的信息垃圾使孩子們對自己原有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產生質疑
眾所周知,網絡既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又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黃色流毒、黑色信息、暴力文化泛濫,一些自制力較弱的青年學生往往易受這些不良內容的誘惑和影響。對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帶來了種種困惑,在多元化的網絡信息沖擊下,如果缺乏有效和正確的引導,孩子們的道德認識可能難以協調和統一,進而對他們成為社會所要求的人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3.動畫對素質教育的利與弊
(1)動畫對素質教育的利好之處
①改變暴躁情緒
由于幼兒對于卡通動畫片擁有高度的專注力,收看時所受到的教育效果會比其他工具好很多,比如書本、錄音帶等,可說是相當適合用于調整幼兒性格的教養工具。平時父母可先多了解動畫內容,篩選出適合幼兒觀賞的精品節目。再說現在的年輕父母都很忙,下班后也可能要加班或忙于家務,無法長時間陪伴幼兒,因此幼兒可能會鬧情緒,此時便可挑選適合的動畫給孩子看,幫助他穩定情緒。
②幫助學習規矩
由于現在的動畫片很多都加入了一些生活常識、交通規則、日常禮貌等學習內容,并融入到動畫故事中,其實這就是很好的教養契機。父母想要幼兒學習良好的習慣,如保持環境清潔,都可利用幼兒喜歡模仿的習慣來達到目的。
③加速語言學習
說到卡通動畫片有助于幼兒的語言發展,很多家長可能感到難以置信。其實,只要嬰幼兒能夠多接受語言刺激,就可以達到提升語言學習的效果。如果父母平時比較沉默寡言的話,不妨多讓幼兒收看卡通片,可間接增加其語言刺激。
但是對于如何選擇卡通動畫片,可能令許多父母感到頭大,因為總是擔心卡通片里存在不利于幼兒發展的因子。要避免此類問題發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父母陪同收看。凡是卡通片中正面的、積極的內容,如《巧虎》中包含了教導小孩如何學習生活細節,家長可借機將卡通片中的內容轉化成日常生活,教導幼兒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卡通片中的負面信息,如《哆啦A夢》中的胖虎,總是仗著自己身強體壯就欺負弱小,家長也可趁機告知幼兒“不可仗勢欺人,應當幫助別人”。這樣不僅能讓幼兒更好地去思考卡通片的情節、邏輯,并且也學會從正反兩方面去思考問題。
(2)動畫對素質教育的不利之處
①身體素質比較差
有些孩子如果太熱衷于動畫片的話,往往缺少身體素質方面的鍛煉,而寧愿選擇在家待著看動畫片。久而久之,身體方面的鍛煉就會越來越少。
②不愿與人過多交往,比較孤獨
孩子看動畫片養成習慣之后,往往會更愿意選擇獨自在家,而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因為和小朋友一起玩,還必須學會謙讓、有先后順序等規則,而自己在家看動畫片則會隨心所欲。
③視力下降嚴重
長時間盯在電視上或電腦上,會使孩子的視力急速下降。小小年紀就要戴上眼鏡,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無疑會增加日后學習和生活的諸多問題和困難。
總之,通過以上從網絡和動畫這兩個新生事物分析對于孩子素質教育的影響,作為家長,一定要因勢利導,既要肯定其對孩子素質教育的有利之處,也要及時糾正孩子在使用和收看時所吸收的負面影響,為提高孩子的素質做好守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