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03:43: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目標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論文關鍵詞】課程改革 新課程理念 語文教育傳統
【論文摘要】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之中,語文傳統教育似乎正面臨 日益嚴重的危機,許多優秀教育典籍正被淡忘,優 秀的教育思想受到批判。但改革注重的是“改”而不是一種顛覆 ,改革始終是在“舊”的基礎上尋求 “新”的改 變。 舊與新、傳統與現代并不是截然對立的,必然存在交融點。本文就如何找到新課程理念與帶有濃厚 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語 文傳 統教 育的交 融點加 以探討 。
新一輪課程改革,由于影響的是龐大的社會群體, 加之剛性 的政府行為推動 ,已經將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推向了新 的高潮 ,必將是一場對社會有限教育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與之配套的是全國教育行政機關 、教學研究機構 、專家的強勢能量導向,各學科的課程改革理念應當說已經滲透到了教師的教學行為之中,一種課程改革精神正影響著我們的教學。從教學行為主體定位到教學手段多樣化,從互動關系到多元的評價體 系,都給我們的課堂和教學帶來 了新的活力。對廣大教師而言,這場改革也是教師與學生 、與課程資源共度的生命歷程和共創的人生體驗。廣大教師走下講 臺,走進學生,互動交流,教學氛圍濃厚 ,師生關系融洽。特別是在語文學科中,《標準》關于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 目標的論述 ,其根本 的 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新的課堂強調注重學生的體驗 ,因為沒有學生 自己去讀 書 、感受 、理解 的過程 ,任何語文教學行為都是無效的。在與新課程共同成長中,在感受到課程改革取得初步成功 的歡愉中,在對待語文這一帶有濃厚 民族文化的學科教育之中,教師應當多一些反思和 自省。我們必須考慮我們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
一、語文教育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語文到底是什么?向無定論 ,但是相當專家學者都強調語文教育有以下幾個層面 :①語言文字 ,主要是語言的實踐和運用 ;②語言文學 ,這是比較高的形態 ,關注學生 的精神 、態度 ;③語言文化 ,是讓學生對世界有獨特的認識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 ,還是幾種說法的綜合,都不可否認傳統語文是一種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創造性想象的沉淀 ,語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化學物理等 自然學科 ,帶有深深的歷史和民族文化的烙印。作為中華 民族文化的延續紐帶,語文是我們生存生活的一種方式 ,是根植于我們血液之中的一種民族基因。而文化始終通過語文潛移默化維系著我們的民族文化 、禮儀社交 、文化教育價值等諸多方面。可是 ,現在一些學者認為要貫徹 《標準 》,就必須破除舊的傳統理念 ;認為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保守落后,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非常危險的。傳統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落后的代名詞,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并不矛盾 ,對現代教育有著基礎性的重大意義。可 以說 ,沒有傳統語文教育和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 ,今天新課程理念就失去參照和基礎,“忘記歷史 ,就注定要犯歷史的錯誤”,這是有教訓的。而且,基礎教育改革也不可能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革命,必然是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的過程,是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的過程。
二、新課程理念下,做好語文教育優 秀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經深人人心,其實和現在常說的 “大語文教育”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在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任何輕視忽視語文教育傳統這一中華民族母體文化傳統、割裂歷史傳統與現實的血脈聯系都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在課程改革中彰顯優秀教育傳統,重視民族文化 自覺性的回歸。而《標準》的三維 目標無不體現了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的影響。
1.關于知識與能力。從總體上說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 ,絕大部分教師改變了傳統教育中只注重知識傳授的不足 ,而將學生學習能力提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這是對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大突破。確實,在千年的 “學而優則仕”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下 ,傳統語文教育這一塊出現了 “繁、難 、偏 、舊”的局面,老師實施的是 “題海戰術”,有的是 “頭懸梁 ,錐刺骨”的精神 ,搞的是“口舌生瘡”、 “皓首窮經”的苦學。而且在訓練的內容上,傳統語文重讀重寫而輕視聽說 ,甚至以 “沉默是金”、 “口訥不能言”為美德,強調灌輸 ,這些 當然已經和現在新的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但是,我們更應該注意到語文教育優秀傳統的巨大影響意義。新課程三維 目標之一就是 “知識與能力”,反觀我們的課堂 ,學生敢于質疑 ,大膽評議 ,整個課堂氛圍濃烈,這的確有利于彌補傳統語文教育死氣沉沉的不足,給沉悶的語文教學注入了新 的活力 。但是 ,大部分課堂學生沒有寫字 、沒有練習,呈現出虛浮的熱鬧。試想:學生基本功沒有了 ,還談得上什么能力?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楊再隋指出:這些語言訓練不落實 、不到位的課堂很 “虛”。
因此 ,在新課改理念下必須重視學生寫字 ,加大對學生書寫指導 ,寫字習慣的培養。現在學生識字效率低,學生字也普遍不好,在家也沒有練字習慣 ,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再不指導練習,結果就無法想像了。我國語文教育傳統有一套訓練認字識字方法,應該將基礎知識重新放到應有的地位 ,否則能力就失去了基礎 。可喜的是 ,新課標理念下語文教育重現 “書聲瑯瑯”,比以往更加重視寫字 ,要求 “以讀為本,以讀為根”。而且從國家發行的教材來看 ,仍有許多我們祖先遺留的精華 ,比如在小學 就增 加 了文 言文 ,在課 文后面 就增加 了 “我會認”、 “我會寫”等項 目,反映了新課程對語文優秀傳統的吸收,這不能不是說一種 自覺的對語文教育優秀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2.關 于過程與方法 。在 “過程與方法”這一塊 ,可以說這是新課程在提法上不同于傳統教育的最大特色。 傳統教育強調結果 、輕視過程 ,教學方法單一。新課程理念下 ,教師更新 了觀念 ,提升了課程意識 ,學生 “自主 、合作 、探究學習”,多媒體調動學生興趣 ,不能不說 這 比傳 統 的語 文教 育進步 了些 。但是 ,對 照 《標準 》,我們發現在新課程理念下倡導的教學思想、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對傳統語文教育繼承了更多 ,或者就是換了另外一種說法。因此 ,我們更加關注如何將這些優秀的教育傳統滲透于現在的課堂。
(1) 《標準 》具有濃厚的關注全體思想 ,關注全體學生,而傳統教育中早有 “有教無類”思想。我們要在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著重關注全體學生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2)關于個性發展。傳統教育中的 “因教施教”早已成為教師學生耳熟能詳的詞語 了。古代私塾中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怎樣將班級授課制和培優補差結合 ,怎樣組織課外活動來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求。新課程理念下要進一步大力倡導個性化學習和個性 化評價 。
(3)師生關系。新課程要求每一位教師進行民主教學 ,建立 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才有良好教學的氛圍。 孔 子說 :“三人行 必有我 師焉 。”他提倡“不恥下問”、韓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 ,師不必賢于弟子” ,這種傳統的思想可以說對后代特別是現在具有深遠的影響,也正是傳統教育中“教學相長”思想 的體現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一定要 民主 ,師生要 “對話” ,特別是要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實現共生共創,師生互相促進 ,雙向成才。
(4)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本次課程改革 ,凸顯了對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視 ,提倡 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學習方式 ,但是現在課堂出現 了 “虛 、假 、雜 、鬧 、偏”的現象 ,這實際上是對我國優秀教育傳統文化的認 同和吸納不夠。在新課程理念下 ,一定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落到實處和注意老師的引導 。這也是與語文教育優秀的傳統一脈相承的。①啟發誘導。孔子說 “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第一原則就是啟發原則。因此 ,在新課程理念下要將語 文課上得充滿感情 ,充分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第一老師”,要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上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互動,真正將學生調動起來 。②學而時習,溫故知新。在新課程理念下,必須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根據認知規律 ,強調 “反復學 習” ,強調知識再現。③重視文本 ,挖掘課程資源,擴大閱讀量。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學手段多了起來 .多媒體教學擺到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不可否認,作為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文本卻被置于一旁,這種狀況令人擔憂。一些專家教師為此進行 了呼吁。 《標準 》要求“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相比 《標準》出臺前,這已經是提高了要求。盡管如此 ,與傳統語文教育的閱讀量相比, 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傳統語文教育強調“博聞強識”, 朱熹強調 “讀書百遍 ,其義 自現”就是這個道理。從現在的觀點來看,也必須遵守從“積累”到“感悟”的學習規律。人的語文綜合素養 的提高必須是在一定的語言材料上積累起來的,如果斥之以“死記硬背”而加以指責甚至徹底拋棄 ,既是對傳統 的不尊重 ,也是對《標準》的誤讀。在新 理念下,要將各種閱讀方式結合起來 ,注重思考,提高學生語文能力。④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這兩種學習方式都是學習的重要方式 ,在知識獲得方式 、師生作用關系 、知識結構水平 、學生年齡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發現性學習注重學生對獲得知識的體驗和獲得知識過程中能力的形成,但是 由于接受性學習的高效性以及發現性學習存在對學生基礎的要求 比較高的局限性 ,注定了教師要將二者整合,真正貫徹 “以人為本”的過去和現在都奉行的思想。
3.關于情感 、態度 、價值觀 的問題 。《標準 》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總目標是基于人的終身需要和諧發展所應具備的綜合素養而提出來的,它的基本精神體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 的統一思想,思想性與審美性 的統一”。 《標準 》精神和傳統教育的價值取向相 比,二者是統一的。
(1)都非常重視德育教育。傳統語文教育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將思 想道德放在首位 ,無論是 《三字經 》、 《名賢集 》還是 《弟子規》等 ,相當多內容都是進行思想道德說教的。當然 ,以孔子 《論語 》為代表的教育典籍更是如此 ,其核心是 “仁”的思想,他提出 “君子務本 ,本立而生” ,這里 的 “本”就是做人的根本 ,做一個能為人民大眾謀福利的人。而《標準 》對人的發展要求不正是從這一思想出發嗎?可以說,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中,道德的基礎是相同的,但可惜的是,在現在的課堂 中,相當多的教師并沒有根據文道統一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感染滲透。因此 , 《標準》將 “情感 、態度、價值觀”作為一個不可少 目標 ,對語文教育優秀傳統的傳承,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2)重視教學情感磨礪志氣作用。“情志作用”是非智力因素 ,傳統語文教育對此是非常重視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在也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說 ,說明興趣和情感是推動學習的巨大動力 。所以,《標準》特別注意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保護學生學 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特別是現階段,影響學生學 習的不 良因素很多,加之學 習本身就是一項很苦的勞動 ,如果教師經常將 “天行健 ,君子當自強不息” (《尚書》)、“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頭懸梁,錐刺骨” (《孟子 》)等身處逆境而奮發圖強的故事用來激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多以“知識 改變命運 ,”激發學生刻苦學習的志向,以各種課程資源中的人文精神,融合新穎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 “學 以致用,身體力行 ”,加上教師的言傳身教, 一定可以為學生的不同發展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
當然,“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 自有顏如玉” 、“學而優則仕”、賺大錢 、娶美女 、做官是傳統教育中過分注重功利性的表現,而且在傳統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傳授知識方法過于機械,傳授手段過于陳舊,容易讓人封閉保守 、墨守成規而變得迂腐,這的確是與現在社會發展對人的多方面素質的要求是不適應的。但是不可否認 ,傳統語文教育無論是道德文化傳承上還是教育思想上 的巨大作用 ,對今天的教育影響是深遠的。它存在于人們的思想觀念中,今天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要求其實就是語文教育傳統的另一說法或者是與傳統交融后衍生新的意義。因此 ,在新課程理念下 ,我們不僅不能對傳統語 文教育理念全盤否定 ,還要時時刻刻將傳統中優秀的思想和做法發揚。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新課程與語文教育傳統的交融點并加以吸收和發揚,這樣就會實現我國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的 自覺性回歸。
摘 要:義務教育由地方負責,基于公平和效率的考慮,客觀上要求上級政府為地方政府提供義務教育財政補助。由于不同補助的類型具有不同的經濟效應,為達成預期的各種政策目標,政府在實行義務教育財政補助時,必須選擇合適的補助類型與之搭配。
關鍵詞:義務教育;轉移支付;類型;政策目標
1985年基礎教育財政分權化改革確立的地方負責、分級辦學的原則,以及此后按照這一原則逐步形成的“三級辦學(縣辦高中、鄉辦初中、村辦小學)、縣鄉兩級管理”的體制,極大地調動了地方辦基礎教育的積極性,為我國2000年底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實現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然而,作為一項過渡性的制度安排,在其運行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弊端,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義務教育投入的地區差異。最近多項研究表明:自90年代初以來,我國義務教育投入的地區差異逐年呈上升趨勢。從長遠看,在義務教育仍由地方負責的同時,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建立規范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如何建立,首先我們需要從理論上弄清如下幾個問題:為什么采用分權的方式提供義務教育需要上級政府提供財政補助?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有哪些基本類型?不同類型的轉移支付對地方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支出決策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不同的政策目標應選擇何種轉移支付類型?本文試圖從理論上對上述問題作出回答,以期為建立我國規范的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提供理論支持。
一、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的理論依據
義務教育由地方政府負責,上級政府之所以要提供財政補助主要是基于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地方政府提供義務教育會產生正的“外部性”,即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存在收益“外溢”。奧爾森(Olson)指出,在不考慮收入分配的情況下,將聯邦政府資金轉移給州政府唯一合理的理由是地方提供公共產品的收益范圍超出了它所轄的行政邊界。如在本轄區內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小學生,將來有可能在其它轄區內就業。至于地方政府提供義務教育存在外部性時需要上級政府提供財政補助的經濟學原理十分簡單:第一,在缺乏上級政府財政補助時情況下,地方政府利益極大化的行為會導致義務教育的供給不足而存在效率損失。第二,對于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像我們這樣一個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平衡的發展中大國,義務教育經費完全依靠地方本級財政收入,由于不同地方的財政能力和義務教育支出成本方面的差異,不可避免會造成各地方間義務教育服務水平的非均等化。而義務教育是一個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義務教育的不公平往往又會進一步加劇地方間社會經濟的不平等,繼而危及到社會的穩定,因此,需要上級政府采取轉移支付的辦法來彌補地方政府間財政能力的差異,以實現地方間義務教育財政的橫向平衡。第三,在實行財政聯邦主義(多級預算主體)的國家,考慮到課稅的公平與效率,中央政府將稅基寬泛且具有流動性的稅種(如增值稅、消費稅)及具有再分配效應的個人所得稅劃歸中央政府,這一部分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絕大部分,而把適應地方政府征收且不具有流動性的小稅種留給地方政府。這樣就使得地方政府可能根本就沒有時政能力來承擔起義務教育的全部財政責任,出現義務教育財政縱向失衡。這種情況在我國1994年的稅制改革后的一些地方是相當突出的。地方政府因事權與財權不對稱所形成的財政縱向不平衡同樣也需要上級政府為地方負責的義務教育提供財政補助,以解決結構性的赤字。第四,個人公平的要求。按照商品平等主義的觀點,義務教育是一種所有公民都有權獲得的重要物品,即每一個人都應該受到最起碼的學校教育。在現實的生活中,盡管地方政府免費為轄區公民提供義務教育,但對于那些處境不利的家庭和缺乏正常學習能力的個人來說,若沒有額外的財政支持,恐怕他們仍然不能享受到平等的義務教育機會。對個人實行財政轉移支付這種帶有再分配性質的財政政策并不適合于分權的地方政府實行,它需要中央政府或地區性政府來承擔。因為由地方政府執行再分配的政策會因人口的自由流動而導致一個無效率的結果。此外,義務教育還通常被視為一種有益的產品。地方政府在提供有益產品時,往往會因對有益產品的評價要低于社會合理的評價,致使地方政府用在有益產品上的財政支出達不到上級政府或社會所要求的水平,需要上級政府通過適當的途徑來加以矯正,而政府間的財政轉移支付是被許多分權制國家用來糾正這類偏差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的類型
上級政府用于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通常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被包含在上級政府對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轉移支付中。如日本的地方交付稅、英國的RSG撥款中就包含了中央政府對義務教育的補助。所謂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又稱無條件或總量一次性轉移支付,是指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轉移支付不規定使用方向,不附加任何條件,資金按公式分配,公式中包含了地方政府不可控制的因素,如人口密度、地理條件以及人均財政收入等。無條件轉移支付的目的旨在確保地方政府有財政能力提供同全國大致相等的包括義務教育在內的公共服務水平,通常很難精確計算出這類轉移支付用于義務教育的具體比例。另一類是上級政府指定用于義務教育的專項補助。如我國中央對縣的“貧九工程款”和“特困生補助”、日本中央政府通過國庫支出金對地方教育當局的直接補助、美國聯邦政府和州對學區的資助等均屬于這一類。一般來說,用于義務教育的專項補助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地方政府在使用這類資金時,必須嚴格按照上級的有關規定不得挪作他用。專項補助在分配方式上,既可以按公式分配,也可以按項目分配。
根據補助款項是否要求下級政府用本級資金配套,又可以進一步將用于義務教育專項補助分為配套補助和非配套補助。配套補助又稱對稱性的補助,是指上級政府為支持地方義務教育某一特定活動而提供每一元錢,地方政府必須按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套,且對其使用有詳盡周密的說明。配套補助主要按項目分配,補助的規模取決于地方政府本身的支出金額。配套補助按照對補助的規模是否有限額還可以細分為不封頂的配套補助和封頂配套補助。非配套性的補助又稱一次性的專項補助。雖然它也指定用于義務效育,但對于地方政府如何使用以及用在義務教育的哪些方面并無具體要求。這類補助一般按公式一次性的撥付給地方,補助的規模與地方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支出決策無關。
三、不同轉移支付類型的經濟效應
政府間不同補助類型對地方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支出決策的影響是不同的。
1.一般性轉移支付。一般性轉移支付實際上是中央和地區性的政府對地方政府的整塊補助。它對地方政府義務教育支出決策的影響如圖2所示:地方政府初始預算線為AB,所能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的點為無差異曲線Ⅰ與AB的相切點E0,地方政府用自有的財政收入提供義務教育服務的量OX0.中央政府和地區級的政府為地方政府提供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為AC,由于地方政府無條件的得到一筆可以自由支配的資源,地方政府的購買力得到提高,地方政府的初始預算約束線移動到CD.新的均衡點為更高的無差異曲線Ⅱ與新的預算約束線CD相切于點E1.從圖中可以看出,一般性轉移支付通過收入效應使地方政府提供的義務教育服務數量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數量是有限的。因為這種轉移支付是無指向的,它可以用于政府提供的任何一種公共品,而義務教育只是地方政府提供眾多公共品中的一種,按照西方一些經濟學家的觀點,一般性轉移交付還具有減稅的作用。
2.非配套性的義務教育專項轉移支付。中央和地區性政府為地方政府一次性的提供一筆固定的資金用于義務教育,并要求地方政府用于義務教育的自有財政收入不得減少。它對地方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支出決策的影響如圖3所示:地方政府面臨的初始條件不變,非配套性的義務教育專項補助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導致預算約束線外移。由于規定補助只能用于義務教育,新的預算約束線AZD為折線。且有條件的限制使地方政府選擇角點Z,在Z點地方政府將所有的補助AZ全部用于義務教育。與等額的一般性轉移支付相比,地方居民的福利水平有所下降。從圖3中可以看出,在一般性轉移支付形式下,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的點E1處在比無差異曲線Ⅱ更高的無差異曲線Ⅲ上。圖中還顯示出:只有當地方政府用于義務教育的財政支出小于補助金額,即小于X2時,且補助金額大于正常情況下地方用于義務教育支出的增長,對補助支出的限制才起作用,否則非配套專項補助與一般性財政補助就沒有什么差別。同時也不能保證補助的數額全部用于義務教育而不用于其它產品。
3.不封頂的配套性義務教育專項補助。不封頂的配套性義務教育專項補助對地方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支出決策的影響如圖4所示:地方政府面臨的初始預算約束線為AB,效用最大化的組合點為E0.中央和地區性的政府為地方政府的義務教育提供一項不封頂的配套補助,由于配套,它降低了地方政府供應的義務教育服務的邊際成本(相當于一種從價補貼),這樣預算約束線移動到AC,在新預算約束線上實現效用最大化組合點變為E2.在該點地方政府提供義務教育服分數量大幅增加,地方選民消費其它商品Y的數量減少。便于比較,作出同等規模的非配套義務教育專項補助和總量一般性轉移制支付的預算約束線為AZF、DF,效用最大化的組合點分別為Z和E1.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不封頂的義務教育專項配套補助能夠增加地方政府在義務教育上的支出,其增加的數量要比同等規模的總量一般性轉移支付和非配套性的義務教育專項補助大得多。這是因為不封頂配套專項補助會使地方政府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它降低了義務教育服務的價格,使得義務教育服務相對于其它產品變得更便宜,產生替代效應;另一方面它也相應地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地方政府的購買力得到提高,從而產生收入效應。對于同等規模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和非配套性的專項補助來說,同等規模意味著它們只有相同的收入效應而無替代效應,自然它們在鼓勵地方政府增加義務教育財政支出上的作用要小一些。不過這些非配套性財政專項補助和一般性轉移支付,由于對消費的選擇沒有被價格變化所扭曲,因此它們更能提高地方選民的福利水平(效用水平)。
4.封頂的義務教育專項配套補助。與不封頂的專項配套補助相比,封頂的專項配套補助對地方義務教育財政支出影響的區別在于預算約束線的變化不同。如圖5所示,假定地方政府面臨初始預算約束線為折線ACD,配套補助使義務教育服務的價格降到點C,在C點之后,義務教育服務的價格又回到沒有補助時的價格。這樣,預算約束線平行于原先的預算約束線并且外移。如果效用最大化組合點在C點的左邊,封頂的補助就是配套補助;如果效用最大化組合點在C點的右邊,補助就成了一次性的補助;如果效用最大化的組合點正好位于C點,在該點上地方政府利用了封頂專項補助的全部潛力。由此可以看出,在不了解地方政府具體支出的情況下,是無法確切知道封頂的配套補助對地方義務教育財政支出決策的影響,究竟發揮的是配套的作用還是一次性專項補助的作用。就一般情況而言,由于地方政府感受到了價格效應,封頂的配套補助在增加地方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的作用要比純粹配套專項補助更有效。
至此,通過上面的經濟學分析我們可以引出有關政府間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的如下幾個主要結論:第一,在增加地方政府的義務教育財政支出作用上,配套義務教育專項補助要遠遠大于非配套性義務教育專項補助,其中不封頂配套的義務教育專項補助作用最大;而非配套性的義務教育專項補助與總量的一般性轉移支付相比,前者又更有效。第二,由于總量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和非配套性義務教育專項補助不改變地方消費品的相對價格,他們在改善地方選民的福利水平方面要比配套義務教育專項補助的作用大,其中總量的一般性轉移支付是最好的機制。第三,一般而言,非配套的義務教育專項補助和封頂的義務教育專項補助應謹慎使用。除非補助的數額比地方政府本身用于義務教育支出大得多,否則將達不到上級補助的預期政策目標。尤其是非配套性的義務教育專項補助,它不僅在激勵地方政府增加義務教育財政支出和提高效用水平方面是次優的,而且也無法保證上級政府為義務教育提供的財政補助不用于其它公共品或對地方政府產生替代作用。當然,非配套性的專項補助用于個人或者是一些應急措施還是起作用的。
四、不同的義務教育財政政策目標與財政轉移支付類型選擇
前已述及,在分權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下,義務教育的外部性、義務教育財政的縱向和橫向失衡、地方政府在實現義務教育個人公平方面的欠缺以及地方政府與上級政府在義務教育認識上的偏差,是上級政府為地方政府提供義務教育財政補助的經濟學依據。相應地它也為政府間的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確立了政策目標:一是將義務教育外部性內在化;二是實現義務教育財政縱向和橫向平衡,三是滿足義務教育個人公平的要求;四是體現上級政府對義務教育的偏好。由于不同的轉移支付形式對地方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決策的影響不同,因而它們具有不同的政策效應。為了達成上述目標,上級政府必須根據不同的政策目標選擇不同的轉移支付的形式。
1.義務教育外部影響內在化。將外部影響內部化,就是上級政府通過一項轉移支付的形式,激勵和引導地方政府在義務教育上花錢,從而達到帕累托效率標準所要求的義務教育支出水平。在眾多義務教育轉移形式中,無疑不封頂的配套補助是最佳的選擇。因為選擇其它非配套性補助形式,要達到預期的政策目標,上級政府要付出極高的代價。在理論上,若配套的比率等于非居民收益份額,則這項不封頂配套補助將剛好抵消地方間義務教育的外部性影響。
2.義務教育財政的縱向和橫向平衡。根據前面的分析,義務教育財政縱向失衡主要是指地方政府收不抵支,需要上級政府為地方政府義務教育提供更多的財政收入。顯然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最好的辦法是采用無條件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形式。實現義務教育財政橫向平衡應選擇何種形式取決于政府對這一概念的理解。若把財政橫向平衡定義為財政能力的平衡,只需要選擇無條件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形式即可;若上級政府更關心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結果的橫向平衡,從前面的分析可知,選擇有條件的專項補助要比一般性轉移支付成本低(或更有效)。
3.義務教育個人公平。對處境不利的群體或無財政能力的個人提供額外的財政支持,以確保其享受均等的義務教育機會,這實際上是針對個人或家庭的一項收入再分配的財政政策,很明顯應該采用非配套性義務教育專項補助。由于這類補助旨在提高個人的支付能力而非平等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根據前面的分析,一次性的專項補助若委托地方政府實施,很難保證該項補助不用于其它方面。為防止補助受益“滲漏”,上級政府的補助應該采取憑證形式直接撥付給個人而非地方政府。
4.體現上級政府對義務教育的偏好。體現政府對義務教育偏好的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財政目標,也主要是鼓勵地方政府增加義務教育財政支出以達到社會所要求的水平,很明顯適合于這類政策目標的最好轉移支付形式也是配套補助。
總之,義務教育由地方負責,上級政府為地方政府提供義務教育財政補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應也確立了上級政府實施義務教育財政補助的多個目標。上述理論分析表明:為達成預期的政策目標,政府須根據不同轉移支付形式的經濟效應,從中選擇合適的轉移支付類型與不同的政策目標搭配。一般來說,在不考慮財政縱向平衡的情況下,配套補助是實現效率目標的最佳選擇,一般性轉移支付是均等地方義務教育財政地位員合適的機制,若要確保地方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結果均等化,非配套專項補助要比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效果好。這樣就形成兩種理論模式:一種為專項義務教育配套補助與總量一次性補助組合,另一種為義務教育專項配套補助與專項一次性(非配套)補助組合。當然,具體到一個國家,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究竟應選擇何種模式,除了理論上的考慮以外,往往還要兼顧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傳統等。
內容提要:要檢討現在大學的課程設置。大學與高等專業學校不同,強調綜合、廣博、人文教育,培養和諧發展的人才。各大學可以有不同的辦學理念與目標,但其共性的內容是:促使人類、族類文明與文化的傳承、積累、揚棄與發展;培植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引導社會良性健康發展;培育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公眾知識分子與健全的國民。過于功利性、實用性、工具性的目標設計、課程設置與評價標準是十分有害的,需要從長時效的視域來反省我們的大學教育。目前大學的管理機制和評價體系有很多問題。提倡讀經典,讓大學生學會品鑒、欣賞中外高雅的精神產品。要改變師生之間隔絕與疏遠的現狀。
關鍵詞: 大學教育、理念、目標、經典導讀、師生懇談
一、從課程設置說起
自1952年按蘇聯模式進行“院系調整”以來,中國大陸地區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分科式的專門教育,培養的理想范式是專業技術人才。即使是全國綜合性大學,其內部也嚴重分割,缺乏科際之間的互動與整合。今天,我國綜合性大學本科生的課程設置已有了不少改進,例如增設了跨學科的公共選修課,讓各院系學生交叉互選,每一位學生至少要有10學分的公共選修課程。此外,不少院系把“大學語文”列為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1]但總的說來,本科教育基本上仍按公共基礎課(必修)、專業基礎課(分必修或選修)、專業課(分必修與選修)三大塊設置,這仍然是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而不是通才的培養模式。其中,師生意見最大的:一是公共基礎課中,政治理論課6-7門,比例過大,且教學效果甚微;二是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設置過于狹窄。一些政治理論課的內容,脫離人類文明的精神資源與現代社會人生之實際,沒有達到養育學生健全的人格、志向、情操、公民意識、處世能力的目的;而過于狹窄的、太強調實用性的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使學生在知識面、智力與方法論上,均難以面對現代多元文化和學科的綜合發展。其實,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越強調實用性的課程,到頭來越設有實用性。有一些專業課其實是不必設的,學生們可以無師自通。我以為,大學教育要放寬胸量,著眼于長遠的未來,克服實用主義的偏向。大學教育、課程設置要有彈性,不能太死板。
現在我們注意到理、工、農、醫等自然科學、技術學科的學生,文、史、哲、藝、宗教、語言等人文學科學生,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學生在知識上的互補,人文與科學的交叉,特別是人文教育或素質教育的提倡與重視,已卓有成效。從人性的養成來看,不論學什么專業的學生都需要人文的陶冶與性情的養育,都需要接受人文的教化。學習人文學,主要不是學知識,而是學智慧,是體驗、豐富、提升人生的內涵與境界。但人文學工作者拿什么來滿足大學生的人文需求呢,在他們最珍貴的大學生涯中,我們提供什么最有價值、最值得學習的東西呢?
目前我們課程設置上反映出的另一方面問題是,四類課程(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專業、公選)多為概論課,即二級或三級學科的某某學或某某學概論、通論、原理、通史、斷代史等。在人文學與社會科學各院系的課程設置中,極少有導讀古今中外的經典為內容的課程,這是中西方文科專業類、通識類課程設置上的最大的區別。國外名校文科的課程設置,多以歷史上流傳久遠的名家、名著、經典為教學內容,通過師生反復研讀,反芻其原創性的內涵。[2]而國內素質教育課程(或稱通識教育課程或公共選修課程),乃至文科基礎、專業課程仍流于一般概論原理或通專史,包羅萬象,面面俱到,或貌似嚴整實為拼湊的體系。有人認為,讀經典,讀幾部書,知識面不是更狹窄了嗎?修若干門概論,知識面不是更寬一些嗎?這種認識是有毛病的。馬克思在《資本論》手稿里指出,精神文化的繁榮與社會的進步發展是不成比例的,希臘史詩、哲學、藝術和莎士比亞,仍然能夠給我們以精神的享受,“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3]文明史上的經典是高不可攀、不可替代的。例如荷馬史詩與《詩經》《楚辭》等,盡管其中不免有歷史的局限,但今天人們浸潤其中,仍然能吸收豐富的營養。指導同學們直接讀文明史上具有原創性的經典,與思想、文化、藝術、哲學大師作心靈溝通與思想對話,所獲得的精神上的滿足是全面深厚的而不是片面浮淺的。他們可以從中學會如何品鑒、欣賞、享受高雅的精神產品,學會讀書的方法,求取新知,豐富自己,拓展興趣愛好,進而陶冶人格與人性,使之深化而完美。讀經典、詮釋經典,是創造式的,對話式的,身心交融的,而讀概論則是被動的,是把老師嚼過的饃再喂給學生,硬灌給學生。當然,我并不一般反對概論、通專史體系的教材與教學,這可以提要鉤玄,方便初學的學生把握一些基本知識,但如果所有的課程都這樣,那就有問題了。至少應有一部分課程是原典教學。實際上,我們可以嘗試針對不同科系、不同層次的學生,用不同的中西文版本,導讀不同或同一經典。臺灣通識教育的推動者和研究專家黃俊杰教授分析了西方、日本對大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不同模式,特別評析了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以古今的經典(包括古希臘、中世紀、近現代的大師名著,也包括東方的經典,如《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作為課程教育的中心的經驗,很有價值。“近百年來美國的經驗顯示,以經典作為通識核心課程,是傳承文化價值的有效方法……應該成為知性與理性邁向成熟的大學生所共享。”[4]目前,我們的通識課、公選課太泛太濫,應逐步形成以代表歷史文化精華的中外經典為主要內容和教材的核心課程,其中一部分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學會尊重、理解我們的民族、歷史、文化及其精神價值。
我個人1998年在武漢大學教育思想大討論中發表了《理念 特色 經典導讀》[5]一文,以哈佛大學通識教育中的核心課程,以及專業課程為例,指出本科生、研究生教學、教材中應逐步改變概論加通專史的結構,突出經典導讀。我院近年來創辦的中西比較哲學試驗班、國學試驗班的課程設置,以古今中西大傳統中的最著名的十多種經典為主要課程,讓學生直接讀具有典范意義的原著原典,在文科教學方面突破了近五十年的新傳統。
二、大學的定位:功利性與實用性之反省
課程設置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教育理念與目標。當前討論現代大學教育理念與目標問題,我想主要是針對太過功利性、實用性或為技術而技術的目標設計的。大學教育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口號當然是對的,但又是不全面的,因為這種服務不是直接的,或者說不完全是直接的。它通過培養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養的全面發展的人才,來服務于國家、民族、人類的長遠的利益。適當的功利的要求,例如對大學提出促進公共服務與經濟發展,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的要求,并不過分,但把教育當作“產業”來辦,肯定是有問題的。把教育與淺近直截的政治或經濟目的直接掛鉤,已經使我國高等教育付出了不少代價,浪費了不少本來就不豐厚的教育資源。
為德國教育現代化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哲學家費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養人,不是首先著眼于實用性,不是首先去傳授知識與技術,而是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自我學習的主動性、歸納力、理解力,以便他們在無法預料的未來局勢中做出有意義的自我選擇。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個民族!“德國教育之父”洪堡認為:“科學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實用性,其重要意義那也僅僅只是第二位的。當然,對真理進行的這種目標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導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實用性知識,并能服務于社會。”[6]在費希特、洪堡看來,實用性,服務現實,只是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的結果之一或副產品,不是出發點,也不是目的,不占第一位。
大學教育不是向學生灌輸現存既定的知識。洪堡特別強調大學教育與科學研究的“反思性”問題,指出必須培養學生對真理與知識永無止境的探求、創造性與不斷反思的精神。他認為:“科學是一個整體,每個專業和學科都是從不同角度對生活現實的反思,對世界的反思,對人的行為準則的反思。”“科學是與高等學校聯系在一起的。唯有通過對學術的研究,與科學的交道,對整體世界的反思,才能培養出最優秀的人才。大學生要學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對材料的理解。唯有這樣,他們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力和個性,然后他們才能達到自由、技藝、力量的境界。”洪堡還指出:“高校的生存條件是孤寂與自由。這就是‘坐冷板凳’和學術自由,國家必須保護科學的自由,在科學中永無權威可言。”[7]
據德國現代化研究專家李工真教授研究,普魯士至德國的高等教育之所以成為世界現代高等教育的典范之一,乃在于他們自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個傳統:第一,大學的教師與學生,首先要擺脫對出身的依賴和對工商職業利益的興趣,大學要與“社會實際政治與經濟利益”保持距離,使大學、教授、學者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使之成為國家與社會上的一支校正力量,校正那些不能把社會引向健康的東西,哪怕是形成為強勢或話語霸權的力量。第二,大學是研究者的共同體。不斷研究不為人知的東西,發現新規律,不斷向真理接近,積極、永恒參與學術探討,以及研究的獨立性、獨創性,是大學教授們的最高的道德義務和原則。國家、大學必須有一套競爭、淘汰機制,保證、激發青年學者獻身于科學研究,向已形成的輿論和權威挑戰,冒著與他人在學術上沖突的危險,掃除門戶之見,克服非學術因素的干擾,取得學術上的真正的突破與創新。第三,大學一定是綜合性的大學,它不同于地區性的學校,不同于專業高等學校,不同于工科、實用學科的專業化分工的學院,更不是職業訓練所。因為大學強調綜合、廣博,提供最高的教育,強調人文教養、人文底蘊、人文積累與科學自由精神,不允許定位于僅僅是科學知識和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大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自主性和充分的學習自由。大學實行的主要是討論課(Seminar)教學法。大學生可以獨立進行研究,自由進入圖書館,進行同學結伴式的自由討論。青年人要離開大學時,應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而不只是作為一位專家,或僅僅受過專業知識訓練的人。要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則需要培養全面的自我辨別力,這取決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8]
由上可知,思想獨立,學術自由,創造精神,與社會熱點潮流,與商業化的大眾文化保持距離和培養人才的全面性、反思性、和諧發展,是大學與大學教育的靈魂。這與把大學教育功利化、實用化、技術化、短時效化和人才培養目標上的單一性、工具性、職業化、無批判性的見解是格格不入的。用極端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和工具理性的思維考察大學與大學的科研、教學與學科建沒,在收益成效上,不分青紅皂白一律都要求短、平、快,立竿見影,立等可取,這種短視的觀點、短期的行為,是十分有害的。目前的大學管理部門缺乏中國智慧,不懂有為與無為的關系,缺乏彈性。他們真是去“管”教授,而且“管”得細密瑣碎,根本上是以不信任教授為前提的。對大學教育及教師的許多評價指標、量化標準或考核體系暴露出諸多問題,重量不重質,完全喪失了學術品鑒的能力,如以刊物的所謂級別判定論文的水平等,一味強調形式、噱頭、花架子。龐大的教育機構出臺的很多做法,特別是評價體系的導向,不講學養,不要積累,鼓勵出很多無用的垃圾或泡沫,無異于逼良為娼,殺雞取卵,這很可能斷送大學教育的前途。這還不僅僅指大學教師人怨沸騰的、擾民的文牘主義、形式主義,例如卷帙浩繁、名目繁多的報表,無休無止、鼓勵鉆營的申報、評獎、評估、檢查、答辯,及其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嚴重浪費的問題;也還不僅僅是用工科思維、工程方法去評價人文學術或社會科學,在尺度上、參考系上根本無視學科特點的問題;也還不僅僅是目前官僚化的評價機構、評價指標與體系本身,即成為學術腐敗的真正淵藪的問題。事實上,它事關大學的理念與目標。
三、大學教育的理念與目標:傳承文明、造就健全的國民、培植社會資本
各大學可以有不同的辦學理念與目標,但其共性的內容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大學當然要為社會服務,但不能只定位于為現實服務。大學擔負著文化傳承與文化積累的責任。大學的目標首先是人類與族類文明的傳承,即在同情理解前現代文明的基礎上,把人類各地域、各族群的,包括本土本民族的語言、文學、歷史、宗教、倫理、道德、藝術、哲學、經濟、社會、政治、科學、技術等文化資源,通過重新翻譯、理解、詮釋、交流、溝通、融合,批判地繼承與創造地轉化,代代相傳。通過深入研究與教育,促使人類、族類文明與文化的傳承、揚棄與發展,是大學的使命。全球化決不意味著本土文化資源的消解,恰恰相反,全球化恰恰要求我們發掘本土知識的普遍價值。
其次,大學擔負著培植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的重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學的目標還在于培養出大批有個性,有創造精神,有判斷力與道德人格,有不斷學習、終身受教育與自我完善之能力的個體,他們同時是能自由發展并具有社會批評與文化批評能力的公眾知識分子,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應當成為社會的良知。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論將來從事何種職業,不論在日后的社會實踐、專業實踐上積累多少經驗與本領,他一定要有相當的人文素養,具有社會參與的熱情與能力,有理性的批評的態度,且有世界性、人類性的關懷。這也就是我國古人所說的“民胞物與”的境界。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指出:“知識分子必須要有專業知識,不論是學術、企業、媒體或政治,都需要專長……但除了專業本領以外,一定要有相當深厚的人文關懷,才配作知識分子……自然科學家也可以培養深厚的人文關懷。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文學領域里的語言學、文學、歷史、哲學和宗教,都是人類自我反思的學問,既是個體又是群體的自我反思。”“能不能為大學生的自由發展、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提供條件、創造環境,是評斷大學素質的重要標準。培養批判精神,包括政治、社會和文化批判,也是大學的目標。”[9]富有人文關懷的健全的公眾知識分子,可以從廣闊的視野考慮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教育、文化、道德、倫理(例如科技倫理、生態倫理、全球倫理)及社會心理等問題,針砭時弊,提升社會理想,指導社會良性地健康地發展。
再次,作為大學教育目標之一的社會服務,是通過對人類與民族文化的積累與傳承,通過對具有自由人格,有理想有教養,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批判和社會批判能力,自尊且尊重別人,敬業樂群又尊重自然的人,我們稱之為“健全的國民”的培養來實現的。現在有一句時髦的話叫“效率優先”,但辦教育不能要求有太快的效益與回報。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對人類的服務,需要從長時效的視角來觀察,不能理解得太直接、太狹隘。從直線性的“投入”與“產出”的觀點來看待大學教育的“投入”與“產出”,是有毛病的。大學“產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發展潛能的健全的國民。
臺灣社會學家楊國樞教授指出:“大學教育必須同時達成五大類目標:(1)培養大學生對自己內在身心特質的了解;(2)培養大學生求取新知的方法與能力;(3)培養大學生適應個人生活所需要之較高品質的能力、情操及行為;(4)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所需之較高品質的能力、情操及行為;(5)培養大學生理解與關懷全世界、全人類所需之較高品質的能力、情操及行為。”[10]他主張,通過人本化的教育,使大學生的思想、知識與人格獲得均衡的發展,使他們不僅對身心稟賦與潛能、個人志向與人生目標有深度了解,進而有關懷他人的情操,認同團體的能力,服務社會的意愿和關心全人類的胸襟。他們應有良好的求知興趣與態度,正確的讀書習慣與方法,至少掌握一種研究方法與懷疑批判的能力。這一教育目標所涵蓋的范圍很廣,不僅兼顧德(公德與私德)、智(知識與能力)、美(高尚的審美品位、格調與能力)、群(人際關系、社會參與和公民意識),而且向內向外擴充。他們不僅對本國歷史文化有關懷與理解,而且能從世界的觀點,有理解與欣賞世界各文化及其差異的能力,有尊重他國文化與人民的態度,[11]達到如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最近,媒體報導了北京清華大學劉海洋同學到動物園用火堿與硫酸傷害黑熊的事件;天津大學學生馬曉明因被退學而覺得生活無意義,遂殺死了親生父親與祖母,并打算再殺死母親和自己;北京一位大學生馬忠義也是因多門功課不及格,持刀夜闖女生宿舍,想殺人以解脫;臺灣一位馬姓老婦到法庭狀告她含辛茹苦培養出來的畢業于臺灣清華大學化工所的博士兒子不認親娘。[12]這里面有非常具體復雜的原因,有的屬于心理上的疾病,有的屬于社會或家庭教育的缺陷,當然更重要的是人文素養,特別是道德素養的問題,是人性養育的問題。我們不希望媒體過分渲染劉海洋事件等,因為大多數的大學生是健康的,是有志氣且蓬勃向上的。但我們仍然有孔子之憂:“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不可否認,社會上的官本位、金錢拜物教、權力拜物教也滲透到大學校園,造成有的大學生的兩面或多重人格,以及道德價值觀上的庸俗化、功利主義或虛無主義。家庭經濟背景的貧富差別,使得部分貧困生有沉重的心理包袱。與我國傳統的儒家教育相比,現代大學教育結構的弊端是:德業分工,知行脫節,為人與為學分裂,師生之間隔絕或疏遠。大學教師與研究生之間的交流對話還比較多,但與本科生之間在學問與人品方面,已不復有切磋琢磨、教學相長的機會和氛圍。目前我院建立師生懇談日制度,試圖通過這一渠道,使師生在德業等多方面有所交流。大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組成的、互為主體性的社區。大學應當強調教師的職業倫理與職業道德,淳化師德、學風與校風,涵養師生的心靈,擴闊師生的胸襟。首先是教師要有人文情懷、責任意識,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實地幫助學生自己去立人去達人,怡情養性,塑造人格。總之,人文教育在今天的大學已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而是如何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的問題,它服從于我們大學教育的理念與目標。
論文摘要:經過多年探索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整體性精神,其人才培養目標既包括培養社會各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又包括培養中小學德育工作者,還要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生輸送合格生源。這個培養目標的明確不但有利于高校整合學術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專業建設提供基本思路,而且有利于拓寬大學生的就業渠道和發展路徑。
論文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德育工作者;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
建國以來,基于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需要,高校曾經設立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以及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基礎、思想政治教育等本科專業。其中前六者的學科基礎是單一性的,主要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分行分類的研究和教學,后三者的學科基礎是綜合性的,主要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整體性研究,有鮮明的教育性。隨著學術的發展,前六者逐步從高校本科招生目錄中淡出,后三者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把后三者整合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符合學科發展的邏輯,也是高等教育經濟原則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就要體現這種整合精神,既要培養社會各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又要培養中小學的德育工作者,并在此基礎上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研究生輸送合格生源。
一、為社會各界培養思想政治工作者
1983年6月國營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綱要》(試行)提出,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要籌辦以培養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干部為目標的政治院校。綜合性大學、文科院校,各部委、總局所屬的大專院校,有條件的都要增設政治工作專業或政治工作干部進修班。同年7月中共中央下發了批轉該Ⅸ綱要》的通知,認為綱要》是現代化建設時期加強和改進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個很好的文件,其基本精神、原則和方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為了貫徹落實該文件,1984年4月,((教育部關于在十二所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意見》提出,為了適應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決定在部分高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采取正規化的方法培養大專生、本科生和第二學士生等各種規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該專業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又紅又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這是我國第~次采取正規化的辦法培養思想政治工作者。1993年l0月《國家教委關于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辦學的意見》規定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在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級專門人才”。從這個文件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擴展到“黨政機關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隨著該專業的發展,各高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把培養目標擴展開來,主要為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各界培養思想政治工作專門人才。
1.高等學校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第一個服務對象。1984年設置該專業的當年主要為高校培養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同年6月《教育部關于在高等學校舉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的意見規定其培養目標是使高等專科文化程度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提高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畢業后繼續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招生對象為“在高等學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三年以上的現職思想政治工作人員”。1986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關于試辦思想政治專業在職第二學士學位班的意見規定,為了給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專職人員提供更多學習機會,以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從1987年起試辦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學士學位班。1987年9月《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實施意見》仍然強調其培養目標主要為高等學校及黨政機關培養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
2.黨政軍機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是我黨的一大特色。但近年來,由于國際、國內環境的影響,加上有些地方黨組織對思想政治建設重視不夠,許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觀念淡薄、價值觀念扭曲。面對這種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努力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建設,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服務于黨建,為黨務部門輸送專門的政工人才是本專業設置的重要使命。行政機關以及立法、司法機關是國家的權力機關。立法機關是民意表達機關,行政機關是法律執行機關,司法機關是法律監督和裁判機關。在這個系統中,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而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實現領導的基本手段黨組織和政工部門就是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使國家權力系統得以有效運轉。
軍隊政治工作是黨在軍隊中的思想工作、政治工作和組織工作,是為軍隊建設和完成作戰任務提供政治保證、精神動力和其他服務的工作。政工人員主要由軍事院校的軍隊政治工作專業來培養,但不能完全滿足需求,還要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專業培養的人才來補充。因此,有不少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把為軍隊培養政工人才包括在內。
3.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
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等。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公益性質的機構,它履行一定的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企事業單位一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領域,工人運動首先發生在企業領域。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進入關鍵時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加強和改進企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而提高政工干部隊伍的素質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要求專業化的政工人員來充實隊伍,使思想政治工作擺脫經驗形態,向科學形態邁進。社會團體是當代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全國性社會團體近2000個,其中有行政編制或事業編制的社會團體近200個,其中,全國總工會、共青團、全國婦聯的地位特殊,中國文聯、科協、僑聯、作協、殘聯、紅十字會等也有重要影響。這些社會團體是黨團結和聯系社會諸行業的群眾性組織,思想政治工作是黨領導這些組織的基本手段。正是通過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社會各行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走社會主義道路。
二為中小學培養德育工作者
中小學德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1998年3月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規定,學校黨組織的負責人、主管德育工作的行政人員、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的教師、班主任、共青團團委書記和少先隊輔導員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為中小學培育德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基本職責。
1.為中學培養德育工作者
為中等學校培養政治理論師資是政治教育專業設置的初衷,1952年9月中共中央關于培養高等、中等學校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師資的指示》提出,“各大行政區應選擇具備適當條件的高等學校··設立政治教育系或政治教育專修科,培養中等學校的政治理論師資。”按照這個指示,1953年北京師范大學首開政治教育專業,逐漸鋪開,全國設立政治教育專業的高校很多,這一模式延續到改革開放的新時期。1988年4月,原國家教委下發((普通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專業目錄》(征求意見稿),針對專業設置存在過細過窄的現象,擬將“政治教育”專業改名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專業,1990年6月正式定名為“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1991年4月原國家教委印發了關于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改革的意見,針對該專業只培養政治理論課教師,而不培養德育工作者的狀況,明確規定其培養目標為“中等學校合格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和德育工作者”。這是一次重要改革,培養目標拓展到全部中學德育工作者(思想政治課教師也是德育工作者)。1993年7月調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將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師范類)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非師范類)合并,統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保留中等學校政治課教師(師范生)和培養思想政治工作者(非師范生)兩個培養目標。1998年公布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修訂的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仍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師范類的培養目標是“能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學、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非師范類則培養“能在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
從以上梳理看出,初始的師范類“政治教育”專業中間經“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最終定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與非師范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合并,其培養目標一直有中學政治課教師,現在演化為中學德育工作者,這是一個逐步走向全面的過程。中學德育工作者的骨干力量主要有以下幾類人員:第一,分管德育的副校長。中等學校一般設一名副校長分管德育工作,主要職責是組織德育隊伍,審定德育工作計劃,督促檢查班主任工作,檢查政教處工作,協調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等部門的工作。第二,政教處工作人員。政教處(有的稱教導處、德育處或教育處)是在校長領導下實施德育的職能部門,具體組織安排學校的德育工作。第三,班主任是班級實施德育大綱的具體組織者,班主任工作做好了,學生德育工作就落到了實處。第四、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專業人員,是學校德育隊伍的重要骨干。他們扮演雙重角色,既要做思想政治理論的傳播者,又要做思想品德的示范者。第五,團隊干部。共青團、少先隊作為青少年的群眾性組織,是青少年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和政府進行德育工作的有力助手。
2.為小學培養德育工作者
長期以來,為了滿足普及小學教育對教師的需求,我國建立了三級師范體制,即中師、師專和師范大學,分別培養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師。其中,中師培養的是全科教師,這種培養模式在當時的情況下滿足了普及小學教育對教師的需求,弱點是不利于小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社會上并不太認同小學教師職業是專業性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學歷低是原因之一,這就要求提高小學教師的學歷。近年來設置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就是這種努力的結果。1997年4月教育部“培養本專科學歷小學教師的專業建設研究”立項,1998年秋,原南京曉莊師范學校與南京師范大學聯合成立南京師范大學曉莊學院,率先創辦了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本科學歷的小學教育專業,隨后,首都師大、上海師大、東北師大相繼開設此專業。該專業的設立解決了我國小學教師高學歷化的要求問題,又為師范教育由三級向二級師范過渡提供了新思路,但仍然不能解決小學教師的專業化問題,培養的仍然是全科教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些學校設置文理兩個方向,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為文理分工不是真正的學科劃分。小學教育專業的發展陷入了困境。
正在發生的教師教育改革為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提供了出路。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點》提出提高辦學層次,推進師范院校改革,鼓勵綜合性大學開展教師教育。新世紀以來,教師培養模式的改革基本上是循著綜合性大學的思路進行的,在綜合性大學開設教育學院,在師范院校開設非師范專業,一些師范院校改制成綜合性大學。這種改革符合國際教師教育的發展趨勢,便于同國際接軌。從1998年始,一些綜合性大學和師范大學進行了教師教育模式的探索。有的學校在前3年中開設普通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和綜合課程融為一體,不分專業。第4年,除開設少量的專業選修課外,綜合性大學著重對學生進行教師教育理論和技能的訓練,以增強學生的師范性素養。此乃“3+1”模式。有學者主張探索“4+1”模式(本科四年加一年教育專業課程)和“4+2”模式(本科加兩年教育碩士)等。師范教育向教師教育的改革是國際潮流,也符合我國的實際,既解決了小學教師的高學歷化的要求問題,也解決了小學教師的專業問題。
小學德育工作者培養可以采取教師教育的模式,“3+1”模式、“4+1”模式和“4+2”模式均可探索。前幾年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不分師范類和非師范類,通過幾年的培養,能夠勝任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然后讓那些愿意從事小學德育的學生繼續修教師教育課程,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成為高學歷、專業化的小學德育工作者。
三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研究生輸送生源
高校本科不但要培養應用型人才'還要為研究生輸送生源。一個專業為哪個學科輸送生源決定于這個專業主要接受的是哪一個學科的規訓。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調整充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能夠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生輸送合格生源。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孵化器職能
1984年Ⅸ教育部關于在十二所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意見》規定的“專業必修課程參考目錄”提供了3類理論課程: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基礎課主要有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中共黨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基本問題等,專業基礎課主要有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法學等課程,專業課主要包括馬列原著、思想政治教育概論、黨團工作等。只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構成一個體系,該專業主要接受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科規訓,主要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中共黨史等學科輸送生源。而這些學科又分別屬于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門類,不但跨一級學科,而且跨門類。這說明當時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不成熟,沒有自己穩定的學科基礎,接受的規訓來自多學科,也為多個學科門類輸送生源。正是由于它的不成熟,使它成為改革開放之初學科恢復時期其他學科和專業的孵化器。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衍生了哲學學科門類,有些學校在此基礎上申報哲學本科專業;在政治經濟學課程基礎上衍生出整個經濟學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設立了經濟學本科專業;在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以及中共黨史課程基礎上衍生出政治學相關學科,在此基礎上設立了政治學本科專業;許多學校的法律專業本科也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法學概論課程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孵化器職能發揮得很充分,很多高校正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有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群以及文科專業的專業群。
2.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調整充實
2005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終結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孵化器職能,為本專業提供了屬于自己的一級學科,該專業從此有了自己的學科基礎。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設五+--級學科,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又增設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二級學科,置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這樣,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就有了六個二級學科,形成了學科體系。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l2月64號文件的一段話:“建立馬克思主義教育與教學體系。在本科教育中,設立馬克思主義基礎專業,培養政治素質好、思想品德優良、具有較好馬克思主義基礎知識的大學生。在研究生教育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政治素質高、理論方向正確、具有比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素養和理論功底、并能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當代現實問題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梅榮政教授主張在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之外另起爐灶,設置馬克思主義基礎專業,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碩士和博士生提供本科生源。對此學界有不同看法,但并未引起廣泛關注,討論不多。此問題關涉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值得深入思考和討論。是另起爐灶好,還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調整、充實其培養方案好呢?筆者認為,后者更好。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這是規范和改造現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需要。該本科專業學科基礎混雜,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中共黨史等學科分別屬于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門類,學者分別屬于不同的學術共同體。這些圍繞一個本科專業來轉,給人的印象是該本科是個大雜燴,學生是“萬金油”式非專業學生。報考研究生時,學生流向不同的學科門類,有的從哲學進入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領域,有的從政治經濟學進入西方經濟學領域,有的從科學社會主義進入政治學理論領域,有的從國際共運進入國際關系領域,有的從黨史進入史學領域,這種現象在其他本科專業中絕無僅有。第二,這是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提供本科生源的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點很多,但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有本科生源。現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素質不高,不能滿足研究的需要。學位論文選題不規范,遵循本科路徑進入馬哲、政治、科社、黨史領域,造成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空殼化。如果用該一級學科所屬六個二級學科作為主干課程改造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問題迎刃而解。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建設的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困境就能同時解決。第三,這種調整符合教育經濟原則。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之外另起爐灶設立馬克思主義基礎本科專業,兩專業同時并存,兩班人馬互不交又地從事本科教學,這是學術資源的浪費。思想政治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價值實現方式,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一體貫通。兩個專業同時設置,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團隊建設都將是十分尷尬的事,一所大學如果搞兩套這樣的建設,資源有限,無能為力,搞一套建設則與兩個專業的名稱不符。只有合二為一,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調整、充實、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才能名實相副,有利于建設和管理。
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的現實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的明確對于高校和大學生雙方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高校明確學科定位,整合學術資源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與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多數學校都是分屬兩個部門,一個歸屬于政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等),一個歸屬于社科部(或馬列部),兩支隊伍分別進行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如果按照上面的論述,修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優勢明顯。原因如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第一個培養目標是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高校黨政部門、各院系黨務工作者、輔導員都是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具有一致性。這樣,高校的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可以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承擔一定的教學和管理任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教師資源將是十分豐富的,根本不存在缺少專業教師的問題。這些從事實際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上課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黨的書記講黨建課,團的書記講團的工作課程,太恰當不過。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第二個培養目標是中小學德育工作者,公共課教學部門進行大學生德育教學,根據整體構建大中小學德育體系的要求,中小學德育與大學德育是縱向銜接、螺旋上升的一致性關系,故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課程與大學生公共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要求具有一致性,這樣,兩支教學隊伍可以整合。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第三個培養目標是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生輸送生源,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教師、公共政治課教師、廣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學科歸屬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這三支隊伍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專業成長的引路人。
2.為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專業建設提供基本思路
專業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保障條件,也是反映高校綜合水平和競爭力的一項主要指標。特色專業因其所具有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決定了它必然是高校品牌創建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由教育部統一確定,全國趨同性較強。
如何在不違背專業性質的基礎上辦出特色是個普遍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專業,首先要求是思想政治專業,能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精神實質,其次是如何在此基礎上根據社會需求和本校資源狀況提煉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三個培養目標為高校特色專業的建設提供了思路,不同的高校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分別在某一培養目標上下功夫。第一,綜合性本科院校可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養上下功夫。1984年設置該本科專業的高校,開設此專業之初培養目標就定位在思想政治工作者上。這類高校應利用其歷史資源進一步凝煉特色,課程設置要向思想政治工作者方向傾斜,比如黨的建設、團的工作、社會調查等課程應得到重視。不同的學校還可在部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體現特色,如黨內思想政治教育、企業思想政治教育、農民思想政治教育、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等。第二,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應發揮其師范教育優勢,在中小學德育工作者的培養上著力。原來的師范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以培養中學德育工作者為主,且幾乎所有高校雷同。而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之一是中小學德育工作者,小學德育工作者是一個亞目標。有些學校可以在小學德育工作者的培養上定位,開設小學德育、少先隊工作等方面的課程。第三,全國重點大學可以把特色定位在為研究生輸送生源上。重點大學學術資源豐富,本碩博學位點齊全,本科生素質較高。這類高校的課程應向理論性傾斜,如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專業英語等。
5.有利于拓寬就業渠道和發展方向
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但解決這一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有社會方面要做的工作,也有高校要做的工作。這里只論述高校要做的工作。原來的師范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就業方向只是中學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教師,非師范類本科生就業方向是考公務員,且方向不明確。考研究生是一個前進方向,但學科取向不明確。新的培養目標為就業和升學開拓了視野。第一,可到中小學從事德育工作。這里的德育工作既包括思想政治課教師,也包括其他德育工作者,如少先隊、青年團工作、黨務工作、宣傳工作。小學德育工作者需要專業化,而現行的小學很少有專業化的德育工作者,新進小學教師將更多地要求高學歷、專業化第二,可到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思想政治工作。黨政機關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就業的主要方向;軍隊也是該專業的就業方向,本科生可以走從軍這條道路到軍隊施展專業才能;企業是本科生重要的選擇,當前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都很缺乏優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社會團體作為就業渠道未受到重視,工會、共青團、婦聯都需要高素質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專業化工作者。第三,可考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生。該學科初建,不太成熟,迫切需要有志氣、有才華的年輕人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作出貢獻。這是一個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學科,是一個有遠大前途和充滿挑戰的學科。
[論文關鍵詞]教育目標;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要素
[論文摘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學術界大多數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由教育者(主體)、教育對象(教育客體)、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環境等要素構成。鮮有學者把教育目標界定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單獨的要素。文章認為,教育目標是構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重要要素。
學術界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論領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探討。圍繞要素問題形成了多種不同觀點,較有影響力的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思想政治教育客體、思想政治教育個體、思想政治教育環體。”除這一觀點外,主要包括三要素、三體一要素、五要素、六要素、八要素、十要素等觀點。但是,在這些觀點中,鮮有觀點將教育目標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單獨要素進行界定和考察,多數觀點認為教育目標是滲透在教育者和教育內容等要素中的“隱形”要素。本文認為,教育目標應該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構成要素。教育系統是由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標構成的。
一、從教育目標自身特質看,教育目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是指一定時期內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是一個有著豐富內容的多層次的完整體系。從理論上考察教育目標究竟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要素,應具體分析教育目標和教育系統以及教育系統中其他要素之間的關系。
系統論認為,要素是指構成系統的要件和因素。系統和要素之間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系統對外輸出信息和能量。同時,系統論認為,構成系統的要素應具有關聯性、單一性和內在性等特點。從要素的這一概念界定,我們可以看出,教育目標應該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單獨的構成要素,而不應該將其作為滲透在教育者和教育內容等獨立要素中的“隱形”要素。
首先,教育目標與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整體以及其他要素緊密相聯。從歷史的觀點看,無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標從一開始就是為人類孜孜以求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培養思想政治道德上合格的人才。在現實的社會主義國家,圍繞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內容上不同但根本方向一致的具體目標。
這種根本目標和具體目標決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方向、內容和方法,也決定和規范教育者和教育對象的思想和行為活動。是貫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一條主線和靈魂。在教育系統中的各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基礎上,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系統中占據統領地位,起著支配作用。使整個教育系統在橫向聯系基礎上有了縱向的立體聯系,成為一個縱橫交錯的有序的系統。
其次,教育目標具有單一性,而不是等同于教育系統內的其他要素。從教育目標和構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其他要素的關系看,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而不是相互包含的關系。誠然,教育目標一定程度上體現在教育內容和方法要素中,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將目標并人這些要素之中使其成為要素中的要素。二者不能等同。
從實踐層面區分不同性質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在于教育內容和方法這些表層因素,區分不同性質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只能是教育目標這一根本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人的思想形成發展規律有一些相似性。由此,不同性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內容和方法層面上可能相互借鑒,呈現出某些共性。不將教育目標作為一單獨要素加以認識和研究,就可能導致理論和實踐上只注重教育內容和方法等要素,削減或忽視教育目標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和主線。
在全球化迅速發展,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空前復雜的今天,旗幟鮮明地強調教育目標的單一性,而不應僅從教育內容和方法滲透了教育目標的角度看問題。對于有效抵制“西化”和“分化”圖謀,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美國在20世紀就鮮明地指出,一定要盡一切可能,做好宣傳工作,包括電影、書籍、電視、無線電波……和新式的宗教傳布。只要他們向往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和教育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可見,我們在批判借鑒西方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法和載體的同時,不可不對其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方法等進行明確區分。否則,在借鑒的同時會模糊淡化教育目標這一根本。
最后,教育目標具有內在性。教育目標是教育系統的一個內在構成要件。有的學者在要素論上不認為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其依據就是認為環境不具有內在性。雖然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運行的先在性、基礎性條件,其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但終歸只是教育系統的一種外在因素。教育目標則不僅是教育的最初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教育過程中也和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和方法等要素密切相聯,統領和規范著這些要素,自始至終發揮著凝聚糾偏等作用。
二、從教育目標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所處的統領地位、所發揮的主導作用看,教育目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判斷某一要件是否是系統的構成要素,應從整體性角度進行界定。只有那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同時又和其他要素相互關聯,形成互動關系又不和其他要素相互包含的要件才能是系統的構成要素。教育目標決定教育的根本性質和任務,是教育活動確立和評估的依據。在教育過程中處于統領地位,發揮著主導作用。教育系統中的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之間有著各自特定的關系,如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存在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教育者是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制定者和實施者,教育對象是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指向對象。但這些關系都是平面化的,沒有一個統領因素,就只能是松散的結合,不能形成牢固的系統。正是教育目標將這些要素統領起來,使這些要素之間既存在平面關系,又存在立體關系。
(一)教育目標和教育者的關系
教育目標和教育者之間是決定和體現的關系。教育目標決定著教育者的教育活動和價值實現。教育者的教育活動必須體現教育目標。
教育目標決定教育者的教育活動和價值實現。教育者為什么要組織實施教育活動,怎樣進行教育活動,不是隨心所欲的,根本上要受教育目標決定。有什么樣的教育目標就要求有相應的教育活動。教育者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必須自始至終自覺地以教育目標作為準繩調整校正教育活動和進程。
教育者作為具體的社會的人,其價值體現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實現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統一中。前者指通過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和推動,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后者指教育者通過教育活動將自身的知識、興趣、能力、意志等主體力量轉化到教育對象身上,對教育對象和社會的發展客觀上起促進作用,社會通過物質或精神的方式對此進行承認和認可。
教育者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人。教育目標對教育者的決定作用不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教育者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理解和把握教育目標。將教育目標卓有成效地體現在教育內容、方法和形式中,通過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
在二者的關系中,教育目標的決定作用是首要的,教育者對教育目標的體現則處于次要的位置。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反映了認識相對實踐的第二性。教育目標根本上反映的是社會和人的發展要求,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由于教育者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握教育目標有相對滯后性,客觀上決定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活動只能是無限接近教育目標而不能完全符合教育目標。教育者受自身知識能力和精力等主觀要素限制,不同的教育者在廣度、深度和精確度上對教育目標的把握也是不同的。
如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新時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總綱領。但是,理論界對這一目標本身的內涵和外延,邏輯體系以及作為理論體系和實踐之間的轉化中介、途徑等問題的研究還遠沒有形成共識和定論。教育者對此目標的認識和把握也有一個過程。如果把教育目標簡單看作是滲透在教育者活動中的隱性要素,實踐中就很難真正體現和實現這一目標。
(二)教育目標和教育對象的關系
教育目標和教育對象是引導與實現的辯證關系。教育目標引導教育對象的思想、觀點和行為朝社會所需和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方向發展。教育對象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教育活動,客觀上實現著教育目標。
1.教育目標引導教育對象。無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真正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個人。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沒有共同體,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這里的共同體是指共產主義社會,其產生不是憑空的,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和無產階級積極推動綜合作用的結果。無產階級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無論階段和地域差異如何,都必須有這一最終目標指向。教育對象自然也受這一根本目標和各階段具體目標的制約和引導。這種制約和引導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引導教育對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社會主義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致力于引導教育對象樹立科學的“三觀”。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總體趨勢和規律,真正地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思考和分析問題。自覺地擁護黨的政策和決定。在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個體價值。
二是激發教育對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目標要求和教育對象現實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水準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前者高于后者,體現著時代和社會發展對教育對象提出的要求。人生活在社會中,受到各種社會關系的制約和規定。人在實踐中越是認識和尊重這種社會性,就越是能獲得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從根本上反映了社會發展對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的要求,能引導教育對象在實踐中發揮積極主動性,努力達到目標要求。
三是為教育對象的提高提供外部環境。“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客觀外部世界和人的主觀世界的辯證關系中首先強調客觀外部世界的先在性和決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不是完全脫離實際的純粹理論抽象,而是會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社會成員構成強大的制度、規范環境和輿論氛圍。這種外部環境決定和促使教育對象提高自己。
比如,教育目標具體化為各種考試、考察,對教育對象形成一定的壓力,強化教育對象對教育內容的掌握,達到提高自己的目的。教育目標也體現在各種法制規范中,對社會成員的行為進行規范,促使教育對象提高。教育目標還體現在一些具體的教育情景中,這些教育情景能發揮潤物無聲、細致入微的教育作用,使教育對象受教育于無形。
比如,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這一教育目標體現在具體的教育內容上,要求教育對象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也體現在對教育對象的行為要求中,憲法明確規定公民有維護國家利益、榮譽和安全以及集體利益的義務。小說《紅巖》等優秀的文藝作品也從文學的角度向人們展現了大批思想上、行為上堅持和體現集體主義的人物形象。現實生活中的輿論導向也向教育對象提供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的豐富的感性材料。所有這些體現教育目標的內容或情境構成外在于教育對象的環境和氛圍,發揮著促使教育對象提高自身的教育合力。
2.教育對象反過來實現和體現著教育目標。教育目標必須得到教育者和教育對象共同認同和努力,最終通過教育對象的內化和外化才能達到。我們可以通過教育對象的改變和提高來認識教育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對象實現和體現著教育目標。今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熱點之一,人們往往以教育對象為依據之一判斷教育目標。
教育對象參與教育活動,思想政治觀點和行為有所變化和發展。從本質上說,這是教育目標在教育對象身上的物化和對象化。在教育過程中或獲得一種新的認識,或糾正以前的錯誤認識,或加深原有的正確認識,或獲得產生正確行為的強大持久的思想動力。無論哪種情況,教育對象都在新的基礎上塑造了自己,這種新的教育對象體現了教育目標。當然,這里的論述是建立在教育活動有效,教育對教育對象產生的是積極的正面影響基礎上的。
(三)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方法的關系
教育目標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解決怎樣培養這樣的人的問題。二者之間的邏輯聯系是:教育目標從根本上規定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要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必須要有相應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教育內容和方法不能脫離教育目標,要很好地體現和反映教育目標。
教育目標規定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等要素要受教育目標的規定,有什么樣的教育目標就有什么樣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目標不確定,這些直接受到目標制約和為目標服務的教育因素,就無從著手。”無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從一開始就有著不同于資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明的目標即培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新人。這是區別于資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不同。
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和方法上存在相互包容和相互借鑒的關系。這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以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為基礎。同樣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可以為不同的教育目標服務,在借鑒時,要把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方法區別開來,任何時候都要旗幟鮮明地堅持無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培養教育對象的法制、生態、秩序意識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有目標,也有著一定的相似內容和方法。我們借用一些西方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隱性教育、滲透教育等。但借鑒的同時一定要對二者的目標有明確清醒的認識。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以培養資產階級附庸和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為根本目的。我們在借鑒時不能將這種目標和教育內容、方法混淆。
教育內容和方法體現和反映教育目標。教育目標一經制定,就需要具體化為教育內容和方法才能加以實現。教育內容和方法是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和外化,教育內容和方法是一個動態的開放體系,必須隨著具體教育目標的變化而變化。否則,就是僵死的、不合時宜的教育內容和方法。這就決定教育內容和方法對教育目標的反應是動態的歷史過程。
如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培養教育對象的遵從意識為具體教育目標之一,相應地,教育內容注重理論論證,教育方法注意說理灌輸。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培養教育對象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為更加積極主動的能動主體。這就要求教育內容在體例上更加注重理論、邏輯和實踐相結合,激發教育對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育方法上更加注重情景教育方法和隱性教育方法。但是由于教育內容和方法對于教育目標反映的相對滯后性,迄今為止,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內容和方法上的轉型仍未真正完成,導致實踐中教育效果的削減和弱化。
由此,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教育目標占據主導地位,起著明顯的統領作用。使教育系統中的各要素在平面關系基礎上有了立體關系,成為一個相互影響和制約的動態整體。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從自身特質和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上看,都應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獨立的要素之一。
論文關鍵詞: 普通高等學校 國防教育 課程定位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論文摘 要: 關于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的教學目標和國防教育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定位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本文作者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國防教育教學內容設置的相關問題,通過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相關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在教學內容安排方面的想法,對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目前,國防教育在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體系當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在國家開設國防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指導下,很多普通高等學校都紛紛開設了相應課程。毫無疑問,此課程對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觀念,開拓學生的視野,以及增強民族凝聚力方面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國防教育課程在各個學校實施的過程當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對此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希望以此能夠對今后國防教育課程在各個普通高等學校的良性開展起到一種積極的作用,從而使國防教育在普通高等學校整個教學體系當中更加完善。
一、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國防教育課程定位及教學目標分析
在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國防教育課程的過程中,如何對課程進行定位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對此問題,存在各種各樣的觀點,但歸納而言,有兩類觀點比較典型:一類觀點認為普通高等學校并不是軍事院校,國防教育課程可有可無;另一類觀點認為國防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所以在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國防教育也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并認為國防教育課程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專業課程,提出大學生應掌握軍事知識和相關軍事技能。
對于以上兩類典型觀點必須加以深入分析與思考,以助于我們明確國防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體系當中的定位及其教學目標。以下我們從幾個側面對于兩類觀點進行相應的分析。
提出第一類觀點的群體對于國防的理解是片面而單薄的。在我國古代偉大兵書《孫子兵法》開篇言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短短的幾句話,便形象生動且極具理論高度地指出了國防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另外,通過翻閱古今中外大量的事例都可以看出全民具有國防意識對于一個國家是何等的重要,這樣的事例可以說不勝枚舉。遠的暫且不說,歐洲小國瑞士兩百多年的和平和全民表現出的尚武精神與不屈不撓的意志是一個最好的說明。自宣布中立以來,瑞士人的最后一次戰爭是1798年抵御拿破侖侵略,此后的200多年間,他們沒卷入過任何戰爭,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其國防教育體制極其完善,民眾國防意識極強。正是這種強烈的國防意識造就了瑞士的長期和平。歷史上無數事例表明,國防不單單是軍人和政府的事情,它與這個國家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密不可分,每個個體的國防意志匯成整個國家的意志,因此輕視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觀點有其無法避免的片面性。
第二類觀點認為國防教育在普通高校何時也不能放松,且要學生深入掌握軍事知識和軍事技能,這也是有失偏頗的。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由于錯誤地估計了國際形勢,我國長期處于緊張的戰備狀態,當時的口號“早打,大打,打核戰爭”或許可以更形象地說明這一點。在當時,全國各個部門都投入到了戰備狀態中,消耗了大量的國力。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在當今非戰時狀態下實施國防教育,要每個公民接受全面的軍事專業技能訓練。這樣的做法毫無必要,甚至很有可能帶來嚴重的負面作用。目前,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主流,片面夸大的畸形國防教育并不能對一個國家的防務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在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的定位上,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專業技能與人文素養的相輔相成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由此,我們不能夸大國防教育在普通高等學校教育體系中的作用。
鑒于前面對于兩種觀點的分析,可以看出,國防教育課程在普通高校課程體系中的定位,必須適應它本身的職能和作用,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過于夸大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固然不好,對之忽視也會導致諸多弊端。以此可以得出結論,普通高校的國防教育目標重點并不是為了培養指揮官和戰士,并不需要全面的專業軍事技能訓練,它的定位應該是重點強化學生的國防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同時提高大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素質。這一點,應該是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教學內容分析
在探討了國防教育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以下進一步分析關于國防教育教學內容設置方面的問題。因為教學內容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目標則對教學內容的設置安排起到一種指導性的作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種因果關系。
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教學內容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探討其中最重要的課堂教學的內容。關于普通高校的國防教育的課堂教學內容基本包括如下幾個大的類別:現代國防、軍事理論、軍事思想、軍事高科技、國際軍事形勢等。對于這幾個方面內容的安排實施,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主要是集中在不同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的比重的安排上面。有些觀點認為軍事思想方面的內容應該設置多一些,有些觀點則認為軍事高科技方面的內容要多一些,存在著種種的分歧。合理分析各種觀點,確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內容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通過前面第一個問題的分析我們已經得出,普通高校的國防教育的目標與定位主要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強化愛國主義精神。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再來分析國防教育課堂教學的內容安排思路就會變得清晰。在課堂教學所包括的幾個大類當中,現代國防的內容可以認為是強化國防意識的直接內容,國際軍事形勢由于與現代國防密切相關,可以認為是準直接內容,而軍事思想、軍事理論和軍事高科技由于偏重于軍事且相對專業化而可以被認為是強化國防意識的間接內容。合理地統籌安排和分配這幾個內容就成了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
在對前面提出的幾個教學大類的分析可以看出,現代國防可以作為國防教育的“主干”,國際軍事形勢可以作為“分支”,而其他幾個內容可以比作分支的“樹葉”,三部分內容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缺一不可。其目的都是為了強化學生的國防意識,增強愛國主義觀念。這樣一來,在國防教育中,現代國防和國際軍事形勢在每一個學校的國防教育課程中都應該是不可缺少的。而作為“樹葉”的軍事思想、軍事理論和軍事高科技則可以根據每個學校的具體情況加以確定,對于理工科院校,由于所學專業與現代軍事科技密切相關,因此不妨多設置有關軍事高科技方面的內容。同理,對于文科為主的院校,可以相應地減少軍事科技的內容,而加大軍事思想、軍事理論方面內容的分量。如此一來,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樣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收到很好的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和提升愛國主義情操的效果。
由此可見,對于國防教育教學內容的安排不應是刻板的、一成不變的,而應當是在不違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的生動活潑的設置和安排。由此才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我們祖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這一觀點。他提出了“人性差異”的觀念,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作為理論指南,在教育實踐中“教人各因其材”,教授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同樣學習詩書禮樂、文行忠信,但程度不同,能力各異。史實表明,正是孔子因材施教才造就了門下諸多棟梁之材。同理,國防教育也是如此,對于不同學科、不同地區及不同背景的學生應給予各有差異的教學內容,應在不違背教學目標的原則下實現一種靈動的教育方式。
綜上所述,本文對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等方面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一些看想法,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望各界有識之士一起努力,為完善和提高我國普通高校的國防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論文關鍵詞:新經濟;成人教育;目標創新
論文摘要:2l世紀是新經濟的時代,新經濟的興起。將對人類現有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產生深刻的影響,也必將對直接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成人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研究和探討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原則、成人教
育目標創新的作用、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規格,將有助于培養更多的同新經濟時代相適應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一、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原則
成人教育目標創新是成人教育創新過程中的首要問題,對成人教育其他創新活動起著制約作用。
成人教育目標創新,應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21世紀國際、國內的發展趨勢和特征,并結合成人學生身心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對成人教育的現行目標進行反思調整,并加以革新,使之更能反映新經濟的要求和成人學生發展的要求。
1.時代性原則
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確定,必須根據國際、國內的發展趨勢和特征。從國際背景來看,當今世界經濟科技發展主要表現為五大趨勢:經濟發展全球化趨勢;全球信息網絡化趨勢;新經濟逐漸形成和成熟化趨勢;現代科學技術加速發展,以及高度分化、高度綜合的整體化趨勢;各國高新科技和綜合國力競爭的全球激烈化趨勢。從國內背景來看,我國經濟和技術正面臨實施“一個體系”——“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兩個戰略”——“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三個轉變”——“經濟體制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開放程度由地區的封閉性經濟向全球的開放性經濟轉變”。以上國內外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時空特征,從根本上規定了新經濟社會成人教育首要目標——提高全民族創新素質和培養創新人才,同時也是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確定的重要原則之一。
2.針對性原則
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確定,還必須反映成人學生身心潛能的開發與個性發展的要求。研究表明,個人之間在身心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上有差異,例如,能力、創造力的表現類型不同,興趣、愛好、專長不同,氣質、個性的特點不同,等等。由于這些差異,使個人在反映社會要求和實現自身發展上表現出多樣性。因而,個人在成人教育目標上也反映出多樣性。所以,成人教育目標的制定,必須重視結合成人學生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發展的要求,如果忽視和輕視了這一點,成人教育目標就容易脫離學員實際.最終落空。
結合學員身心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發展的需要,承認和尊重個別差異,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在目標定位和實現要求上打破整齊劃一、模式一律的格局.鼓勵多樣性,支持拔尖人才的脫穎而出。潛能開發與個性發展中的重要一條,就是不搞“一刀切”,不搞“模式化”,鼓勵和支持學員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個人的特點,選擇和確定成人教育的目標定位和實現要求。
總之,在反映社會發展需要的同時,研究和結合好學員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的需要,是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一項重要原則。
3.創新性原則
關于成人教育目標,長期以來,成人教育一直沿用普通教育“傳承式”、“封閉型”、“應試型”的教育培養模式,學員知識過剩、創新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差。動手能力弱,難以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對此,必須盡快加以改革,建立起符合成人特點和崗位需要、靈活多樣、開放的培養模式。
在教育目標上,要從成人特點出發,由知識型教育逐步向技能型、綜合型、創新型教育轉變。按照傳統的教育觀念,要十分重視“三基”,即基本理論深厚,基礎知識扎實,基本技能牢固。但是,一個在我們看來“三基”十分薄弱的美國,其國民的創造能力卻異常旺盛:1901~2001年諾貝爾設獎100年中,美國人將43%的獎項收入自己囊中,而我們向來以基礎扎實而自豪、而聞名,但迄今卻與該獎項無緣。雖然這個獎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但由此可以引發我們的深刻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要實現什么樣的培養目標?尤其是成人教育,與普通教育是有區別的,它應該更追求什么?還僅僅是“三基”嗎?非也,我們應該把對學員的創新素質的培養放在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
二、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作用
成人教育目標創新,將對成人教育的其他方面的創新產生各種積極的影響,這種影響顯示了成人教育目標創新在整個成人教育創新中的地位與作用。具體地說,成人教育目標創新主要有如下作用:
1.導向作用
成人教育目標創新對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創新具有導向作用。例如,目標創新對成人教育體制、結構創新的導向作用在于:它引導體制創新向更民主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使體制更具有活力、競爭力;它引導著成人教育體系結構的創新,向更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方向發展。再如,目標創新對成人教育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作用在于:使這些創新向著樹立現代終身教育觀念,推行和采用實用型教學法、釋疑型教學法、討論型教學法、目標型教學法、活動型教學法的方向發展。其他方面,如課程創新、教育形式與方法創新等,也都會受目標創新的引導,向著輕負、優質、創新的方向發展。所以,抓好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猶如抓住了“牛韁繩”,使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創新有了明確的導向。
2.動力作用
成人教育目標是成人教育行為要達到的標準,是成人教育活動的希望與理想所在。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為成人教育確定了更為合乎時代要求和學員發展需要的目標,反映了成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因而對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創新具有一定的動力作用,即它吸引和激勵著其他方面的創新圍繞目標創新廣泛深入地展開,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動力作用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創新使確定的新的更有吸引力的目標更合乎人的發展需要,因而易于轉化為學員學習的動機,而動機是動力的源泉。二是目標創新活動本身的示范,目標創新的成功為其他方面的創新提供了學習借鑒的范例,因而產生一種吸引、促動的作用,這種作用就是其他方面創新的動力。
3.約束作用
成人教育目標創新對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創新具有約束作用,因為成人教育目標對成人教育行為具有約束作用,它要求成人教育行為要以目標為方向、為標準,要圍繞目標展開,而不能偏離目標。成人教育目標創新所確定的具體目標和所反映的思想,為其他方面的創新實施提出了要求,提供了衡量的標準。例如,目標創新確定了以培養學員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這一重點就要求教學創新做到愛護和培養學員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員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扶持學員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員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如果不是這樣,仍然堅持教師單向灌輸知識,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以及過于劃一呆板的教育教學制度,目標創新所確定的重點任務就難以實現。再如,成人教育方式方法的創新,也要受到目標創新的約束。堅持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目標,就要求教育方式靈活多樣,方法科學并具有藝術性,尤其是要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推行創造性的教學方法,如果不是這樣,就難以培養創新人才。總之,成人教育目標創新對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創新具有約束作用,這種約束作用能夠確保其他方面的創新與目標創新保持一致,以便取得預期的效果。
三、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規格
1.適應新經濟的道德要求,培養新型的社會公民
以高新科技產業特別是信息技術產業為支柱的新經濟對生產者乃至整個社會的公民,都提出了新的包括道德方面的素質要求。高新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新的社會倫理問題、道德問題都將是工業經濟時代或當今社會所未曾有過的。新經濟的發展對社會帶來巨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就為人類提出了新的倫理或道德規范,只有在物質文明與相應的精神文明同步發展的同時,未來的社會才是人類理想的社會。針對新經濟時代由于高新科技及其產生的發展所帶來的倫理與道德問題,成人教育就應當及早研究相應的對策。在培養新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各類專業人才的同時,應進行與之相適應的倫理道德的教育。使成人學生充分認識到高新科技發展和新經濟時代可能出現的各種不道德甚至犯罪的行為,自覺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與道德規范和抵御各種不良道德行為的侵蝕,成為新經濟時代的新型公民。
2.適應新經濟社會創新性的要求,培養成人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業才能
對成人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業才能的培養是我國傳統成人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弱項,而這一點正是新經濟時代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盡管在以往的成人教育目標中有所提及,但培養適應新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應當把這一條放在培養目標的重要位置而予以高度重視。
所謂創新精神,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實際上是指成人學生的整個創新素質,其中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情意、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品德、創新美感、創新技法。
所謂創新能力,是指能產生符合某種目標、新穎而具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物的能力。創新能力是一個從低到高的連續體,成人教育要注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強創新教育,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樹立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品格。使之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靈魂,新經濟騰飛和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
所謂創業才能,創業是人生必經之路,從人一生的生存和發展來看,每個人都在不同層面、不同階段、不同環境里從事著創業活動,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改變著自己的一生,同時恰恰是每個人的創業活動,創造性、決定性和歷史性地成就了人類的所有文明,并演繹著人類的歷史。走創業之路、成創業之才,正是新經濟時代成人學生的精神風貌。
3.適應新經濟開放性和全球性的特點,培養成人學生的開放意識、世界眼光及國際交流的能力
新經濟的開放性及全球化的特點也必將帶動整個社會的進一步開放,新經濟時代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都將與整個世界的潮流息息相關。任何國家都擺脫不了他國帶來的影響,也不能脫離國際社會的影響而存在。不了解別國情況,不掌握世界動向,就難以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新經濟的這一特點與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要求成人教育培養的人才必須是外向型的,也就是具有開放意識、世界眼光與國際同行打交道的能力,這些是我以往的成人教育目標所忽視的,也正是今后必須改革和創新的。
4.適應新經濟信息化、社會學習化的要求,培養成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獲取信息的能力
傳統的成人教育目標強調成人學生對已有知識特別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對成人學生自主學習或獲取知識的能力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當代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知識總量劇增、更新率加快、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新經濟的萌發,使在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難以適應畢業后工作的需要,只有不斷學和掌握新的知識、獲取新的信息,才能適應未來社會——學習化社會的需要。因此,在使成人學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重視成人學生自主學習和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必須成為成人教育目標創新的重要內容。
5.適應新經濟對知識綜合化的要求,培養成人學生完善的知識結構
與工業經濟時代由于生產的專門化對人才知識專門化的要求不同,新經濟時代由于生產的綜合化要求人才的知識結構也必須是綜合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專才與通才的區別。工業經濟特別是中期以前的工業經濟需要的是專才,工業經濟后期開始提出通才的要求,而新經濟所需要的人才必須是通才,這種人才必須具有較廣泛的知識基礎。新經濟對通才的需要還決定了知識更新率的加快和社會職業變換的頻繁。適應新經濟發展的要求,成人教育目標中關于學生知識結構的要求必須轉變,要由原來過于重視專門化的知識結構,轉變為強調綜合化的知識結構,以此增強成人學生對瞬息萬變社會的適應能力。總之,適應新經濟要求,在成人教育目標中的人才知識、技能和能力方面,要把成人學生培養成為基礎較寬、適應能力較強的通才;從整體培養目標上來說,就是要培養創新型、綜合型、應用型等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這是現代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現代人才的需要,更是新經濟時代的需要。
論文摘要:新時期研究生黨員的特殊性進一步顯現,其教育管理面臨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目標管理模式以彰顯研究生黨員的先進性,其包括創新意識、卓越品質和研究技能三個要素。研究生黨員的目標管理遵循制定目標、確立實施策略和考評成果這些環節,目標管理的實施將成為研究生黨員教育體系中的“朝陽產業”。
論文關鍵詞:目標管理;研究生;黨員教育;先進性
新形勢下高校研究生的黨建工作需要增強實效性和科學性,我們可以借鑒目標管理的原則和方法將基層黨組織的基本職責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加以分解,落實到每一個研究生黨員的身上,通過制定研究生黨員的教育目標、確立實施策略等方式,動態地管理研究生黨員。研究生黨員的目標管理模式從行為科學理論衍生出來,結合黨的建設的傳統經驗,有效地提升了管理績效。在研究生黨員中采用目標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既吸收了傳統學生黨員教育的經驗,又可以解決傳統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問題,從而探索行之有效的研究生黨員教育模式。
一、高校研究生黨員群體的特殊性
根據2009年黨內統計數據,全國黨員隊伍穩步增長,總數比上年增長了2.7%,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增長了1.7個百分點,發展大學生黨員的數量占全國發展黨員總數的38.5%,黨員隊伍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占2.1%,比例有所提高。
研究生黨員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思想上較為開明活躍,由于研究生黨員年齡跨度大,生源來源多種多樣,科研方向大相徑庭的特點決定了它內在的特殊性。第一,研究生黨員的比例較高,占到研究生總數的40%~50%,不少學生在本科學習中逐漸加入黨組織,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強,擁有較強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為我們在研究生黨員中開展目標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礎。第二,由于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物質的誘惑和追求導致研究生黨員的集體意識削弱,自我傾向日益明顯。第三,研究生黨員在入黨前后表現差距大,沒有起到黨員模范作用,“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松一半”生動地描述了部分黨員淡化權利和義務的現象。隨著對自身要求的降低,導致學業成績下降,更奢談公益服務和主人翁意識。
當前研究生黨員教育存在的難點有:重視專業素養,輕視思想道德修養,個別研究生黨員平時專注于專業知識的學習,放松了理想信念的磨礪,對我黨的基本、重大理論問題認識模糊;個別黨員存在極端的自私自利,在現代化與西化中了放棄了優秀的傳統道德;第三,學習時間分散,研究生的學習方式與本科生存在極大差別,目前研究生的學制一般為3年,課堂教學只占學習時間的少部分,學位取得主要依靠科研課題的研究,專業化趨向極其明顯,因而組織研究生黨員進行集體的學習教育活動存在較大不便。
二、目標管理模式彰顯研究生黨員的先進性
研究生黨員的教育,必須牢牢把握保持先進性這個核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對大學生黨員要加強黨員先進性教育,使他們嚴格要求自己,提高黨性修養,充分發揮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是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黨的建設的生命線”。在新形勢下,研究生黨員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保持他們的先進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肅、現實的課題。
在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所展現出來的先進性是研究生黨員素質的重要體現,先進性的涵義和側重點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在強調民族創新和國家創新的浪潮中,研究生黨員先進性應包括意識創新、卓越品質和研究技能與方法的推陳出新。
(1)意識創新為研究生黨員提供了蓬勃的思想動力,也為其科研活動提供了指南。意識的創新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領先意識,立足于研究課題的本質,以領先為目標,不簡單、盲目地重復他人的研究;二是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意味著在研究中敢于打破常規,懷疑一切,尤其敢于挑戰權威,打破固有僵化的思維定勢。
(2)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科學素養以及刻苦勤奮的鉆研精神等卓越的品質是研究生黨員發揮先進性的基礎。首先,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從事科研活動并取得成就的前提條件。現代學科的發展呈現不斷的分化和綜合,戰略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不斷產生,各個學科在邊緣和中心之間相互轉化,這些需要研究生黨員拓展知識面,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成為有寬厚的學科基礎的復合型人才。其次,謙虛謹慎的科學研究態度,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遵循學術規范,形成優秀的科學素養。再次,勤奮刻苦的鉆研精神是卓越品質的重要方面。縱觀人類歷史上重大的科技進步,從來都是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而得到的。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急功近利的冒進、貪大好多的奢求從來都不會獲得成功。
(3)研究技能與方法的推陳出新是研究生黨員先進性的又一重要方面。研究生黨員要想在科研實踐中體現出與時俱進,就必須在研究技能和方法上不斷推陳出新。研究技能的不斷改進包括將思維和操作技能在現實和超常規兩個層面相結合,操作技能的超常規創新是及時獲取最新信息的方法論要求。研究技能能否突破,是將意識創新和卓越品質由潛能和理想轉化成現實的關鍵點和主要媒介。
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踐引導,目標管理模式有利于激勵研究生黨員的創新意識,塑造創新品質,提升和強化創新技能,進而彰顯研究生黨員的先進性。
三、研究生黨員教育在目標管理中的范式分析
1954年,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在其名著《管理的實踐》中最先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2]其后他又提出“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標準,而使組織和個人取得最佳業績的現代管理方法。彼得·德魯克認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因此管理者應該通過目標對下級進行管理,當最高層管理者確定了組織目標后,必須對其進行有效分解,轉變成各個部門以及各個人的分目標,管理者根據分目標的完成情況對下級進行考核、評價和獎懲。
由此,研究生黨員的目標管理須遵循目標的制定、確立實施策略和考評成果這一環節。
首先制定科學的目標:(1)我們必須要明確研究生黨員實施目標管理的理論依據和原則。制定考核指標時依據高校在建立創新型國家和建設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的黨建目標,以《中國共產黨黨章》和學校的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的規章和文件為理論依據,把握好原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研究生黨員實施目標管理時選擇科學目標導向性的依據。(2)科學制定目標管理的考核依據和標準。如何保證研究生黨員在目標管理中的自主性是我們制定考核指標過程重點思考的問題,它的關鍵點是結合黨員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把其考核依據劃分為“標準指標”和“擴展指標”。“標準指標”針對了研究生黨員教育的一般性特點,面向所有的研究生黨員;“擴展指標”針對了研究生黨員在不同學習階段和不同的專業方向的特殊性。(3)研究生黨員的目標管理不僅在形式上,在實踐中也要發揮黨員干部的主體性。一方面要做好目標管理的宣傳,讓研究生黨員細致了解“標準指標”,同時也要讓研究生黨員參與制定“擴展指標”。這種在自下而上方式會使廣大研究生黨員產生對目標管理方式的認同和積極參與,明確考核目標的要素后將促使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達到自我激勵,增強自我管理使命感。
確立實施策略:研究生黨員的目標管理要注重全面性和普遍性,應該首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目標管理的實施階段需要研究生黨員不斷轉換角色,既要做好管理者,也好做好被管理者,通過自下而上和從上到下的堅決執行來實現。(1)明確每個黨員的責任范圍,強化自我管理的意識,確定在目標管理中研究生黨員達成目標的數量、時間要求,強化責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每一名研究生黨員的自主性和創造性。(2)加強研究生黨員的過程管理,提高研究生黨員之間交流的效率和質量,創新研究生黨建模式,從強調結果到重視過程,在這一過程管理中確定一些“關鍵點”作為控制點。(3)采取靈活的措施,以多渠道的管理來保證目標管理指標的實現。堅持做到“縱向管理到底,橫向管理到邊”;做到形式和方法靈活,同時堅持標準,“動態管理到人,靜態管理到位”。
合理考評成果:這才能對研究生黨員在新一輪目標管理中的定位起到明晰、同時起到激勵和導向作用。考評成果時要做到:(1)堅持內外結合。不僅要求研究生黨員自評,同時也要有民主評議會,還要采取群眾調查及導師意見結合的方法,增大客觀因素的可控性,減少主觀因素的負面影響。根據研究生黨建的鮮明特點,應將部分務虛的指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量化指標。但由于黨建工作自身的特點,不能完全量化,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目標管理成果的可用性和可控性。(2)全面考評,著重強調“擴展指標”的特色。不同專業方向的研究生黨員在知識結構、研究意識等方面不盡相同。所以“擴展指標”的評價要依據研究生黨員不同的專業方向的特點而有所不同,體現出研究生黨員教育中的綜合素質評價,突出研究生黨員教育的實效性。(3)考評須確定一定的激勵標準。考評過程要有客觀的量化標準,考核達成目標的程度,同時要評價研究生黨員的主觀努力程度,根據設定的激勵標準給予激勵,不僅給予精神上的獎勵,同時也應有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將考評結果存檔,以備在每年的評優評先工作中確定優秀的研究生,也可以作為助學金評選的標準之一。(4)考評工作結束以后,需要及時反饋成果到每一名研究生黨員,同時每一期確定的教育目標、實施策略和考評形式要保持必要的連續性,確保目標管理的連續開展。
四、目標管理是研究生黨員教育的“朝陽產業”
在研究生黨員教育中運用目標管理對黨員教育體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有助于塑造黨員良好的形象,提升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效率。研究生黨員必將在社會生產實踐的各方面發揮積極的帶頭作用,同時目標管理也增強了研究生黨支部的向心力,充分發揮了高校黨建工作的思想政治優勢,尤其體現了基層黨組織非凡的組織領導能力,它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通過目標管理研究生黨員獲得優秀評價的比例大幅度增長,同時更加主動地發揮了高級人才社會服務的功效。目標管理模式對研究生黨員教育的制度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它完善了黨員小組的學習制度,規范了發展黨員的工作,強化了組織紀律觀念。支部組織生活成為研究生黨員交流研究課題的重要渠道,同時豐富了高校學生黨建中組織活動的內涵。在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充分發揮網絡宣傳的陣地作用;在實踐方面,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和專業知識,鼓勵研究生黨員走入社會,增強了研究生黨員的大局觀,增強了他們的政治敏銳性,彰顯了研究生黨員的先進性,不僅提高了研究生黨員自身的素養,同時也增強了高校研究生黨員教育的實效性。
廣大研究生是未來高素質創新人才群體的主體力量,研究生黨員則是研究生群體中先進性的集中代表。現階段,通過目標管理模式加強研究生黨員教育,才能永葆先進性,為創造和諧大學校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力量,目標管理在研究生黨員教育體系中必將成為“朝陽產業”,進一步煥發活力。
論文摘要: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無一例外需要依托心理規律去實現,特別是情感態度的獲得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師將較容易接受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探究的合作者、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引導學生習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因此,基礎教育改革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論文關鍵詞:學科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學科教學滲透,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是學校開展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學科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實現心理發展的過程。從教育資源層面來說,各科教學本身就包蘊了十分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無論是社會學科、自然學科,還是體藝學科,都蘊含了大量認識自我、挖掘潛能、完善人格品質等方面的教育內容。在各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有靶子,槍射擊才有方向。同樣,教師要明確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才有利于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學科教學目標與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有機結合。教師既要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又要明確每節課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一般而言,在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力圖達到以下八個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一、激發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就是推動、引導和維持人們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力量或內部機制。
學習動機的激發是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學習需要充分調動起來,即由潛在狀態轉化為活躍狀態,成為學習活動中的積極因素。作為教師可采用如下方法: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所選學習材料具有科學性與趣味性;進行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批評;適當開展競賽;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二、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學習興趣的產生與教學有密切的關系。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為:第一,增強教材的趣味性、系統性、科學性。有趣的、能逐步掌握的、可獲得科學知識的教材,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提高教學水平,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并能將其成功地運用于實際,及時得到強化。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就會覺得饒有興味,學習興趣就會日益濃厚。第三,了解學生的已有興趣。新的學習興趣很少憑空出現,它多半是已有興趣的衍生物,因此,摸清學生已有的學習興趣,就有了擴展和提高其學習興趣的基礎。第四,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幫助學生認識學習某一學科(或材料)的社會意義及其與個人的關系。
三、樹立學習自信心
在心理學中,與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自信心是人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自信心強,則人際溝通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都能有長足的發展;相反,自信不足會造成自卑甚至自閉,對成人后的世界觀、人生觀都會產生消極影響。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調整與學生的關系;注意言傳身教;重視與保護學生的自尊;讓學生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
四、實施潛能開發
學生的潛能猶如一座待開發的金礦。有些學生暫時沒有成功,并不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能力,而是因為潛能沒有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在學科教學中實施潛能開發,主要是指開發學生潛在的心理能力,發展其個性特長。在實施潛能開發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因為有的學生性格外向,氣質屬于偏多血質,善于表現自己,較早脫穎而出,才能易被人早發現;而有的學生性格內向,氣質屬于偏粘液質或抑郁質,不善于表現自己,常被人忽視。教育專家認為,在“有潛力的中下游學生”身上,上升的潛力和致命的弱點同時存在。教師如果引導得當,他們可能上升到中游乃至上游,若沒及時扭轉,可能會一直默默無聞。
怎樣才能使學生的潛能變成真正的學習能力呢?教師既要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成功欲望,還要讓他們掌握成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頑強的毅力,敢于挑戰任何困難。要加強注意力的訓練,從課堂45分鐘開始抓起。要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學一分鐘是一分鐘,讓每一分鐘都發揮效用。針對一些中下游學生平時不努力,到考試之前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要培養他們學習的計劃性,使其改掉懶散的毛病。當學生與他人進行比較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的時候,教師要及時幫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五、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教育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從課堂教學抓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學生掌握“五環修學法”。“五環”是指預習、上課、復習、作業和小結,“修學”是指學生上課跟著老師學習課程。預習是準備,上課是關健,復習是鞏固加深,作業是練習運用,小結是系統提高,不重視哪個環節都不行。五個環節的習慣養成了,學習成績就提高了。
六、鍛煉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能力,是個體社會化的核心。心理健康的人樂于與人交往,能悅納他人,能適應環境。課堂是鍛煉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平臺。首先,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師生面前展示自我。如設置一些啟發性問題,讓學生站起來回答,或者走到講臺前回答,把全體學生的目光都調動到回答問題的學生身上。其次,教師要利用課堂優勢,培養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根據學生的性格、氣質特點,促進學生敢說、會說、能說,同時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了解,相互幫助,達到促進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七、塑造樂觀開朗的性格
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他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心理健康的人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總是占據優勢,雖然也會有悲、憂、愁、怒等消極的情緒體驗,但一般不會持久;能適當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謙遜不卑,自尊自重,在社會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縮恐懼;對于無法得到的東西不過于貪求,爭取在社會規范允許范圍內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心情總是開朗、樂觀的。一個學生的情緒狀態如何,是衡量其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標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并不失時機地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活潑、樂觀、開朗的性格特點。
八、探討生命教育
河南大學劉濟良教授提出,生命教育是“在學生物質性生命的前提下,在個體生命的基礎上,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對個體生命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進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活出生命的意蘊,綻放生命的光彩,實現生命的輝煌”。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素質教育必然要成為以提高人的生命質量為宗旨的教育。在小學低年級階段,以“認識生命”為教育重點;在小學高年級階段,以“珍惜生命”為教育重點;在初中階段,以“尊重生命”為教育重點;在高中(中職)階段,以“熱愛生命”為教育重點。讓學生體會生命的無常,珍惜自己,關懷別人;讓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感恩惜福,愛護大自然;讓學生珍惜生命的價值,樂觀進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值得注意的是,在確立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同時,教師要明確學科教學目標是“主目標”,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是“副目標”。教學設計主要圍繞學科目標而進行,不能把本學科的課上成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而應將兩者有機結合,有效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論文關鍵詞:虛擬 社會道德規范 他律 自律
論文摘要: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嚴重沖擊了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使高校德育面臨嚴峻的挑戰。本文從現實道德與網絡道德的關系出發,論述了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目標一“從心所欲不透矩”。
21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從經濟到政治、從軍事到科學、從教育到社會的一切領域都被信息技術所覆蓋。互聯網不僅僅是一個計算機網絡,還是一個龐大的、實用的、可享用的公共信息源,也是一個面向蕓蕓眾生的社會,是現實社會的延伸。與現實生活所不同的是,這是一個廣漠無邊的虛擬的社會。
網絡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場社會物質生活方式與日常交往方式的變更,……更為根本的是人們的價值坐標系存在意義標尺的轉變”。在計算機和互聯網帶給我們的虛擬空間里,人們一方面可以隨心所欲地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知識和信息,同時可以在互聯網上向未曾謀面的人傳遞、散發自己想推廣的信息,宣泄自己的情緒。選擇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操作者手中,而這些獲得和擁有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不過是敲幾下鍵盤,點幾下鼠標而已。在網絡構建的虛擬空間里,操作者堪稱“從心所欲”。
相對于現實社會,這個開放自由的虛擬社會具有以下特點:首先,網絡社會的載體具有開放性、無序性特點。它改變了現實社會的時空結構,人們可以自由地進人各種網絡社區,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挑選自己喜歡的交往對象,發表自己的各種看法。當然,這種開放也同時帶來了“放棄穩定”、“失去真實”、“信息不對稱傳播”、“追新求異”的風險。其次,網絡社會是虛擬的,其主體具有匿名性。人們在網絡社會中的活動形式與現實社會有極大的不同。網絡時代的界面機器,使信息傳播與交流按“人一機器一人”的模式進行,而不同于現實社會中“人一人”面對面的直接交流。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信息傳播交流網上不過是一個符號,彼此的真實姓名與身份被隱匿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言行可能處于“無道德”狀態。這種“匿名性”容易導致行為主體的責任心退化和社會監督機制的弱化。第三,網絡文化具有自主性,其內容具有共享性。互聯網上的任何信息都是共享的,其信息可以自由傳播,而且傳播面廣,速度快。建立在行為主體自愿、自主和自由游戲規則之上的網絡世界,在使個人獲得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時,也制造了大量的倫理道德問題,如情感焦慮、黃毒泛濫、病毒猖撅、窺探隱私、惡意攻擊、網絡詐騙、侵犯知識產權等等。互聯網的發展,給現實社會的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行為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和挑戰。人們道德意識的淡化、現實道德規范約束力的下降、道德行為的失范,這些問題僅僅依靠網絡技術的完善來解決是不可能的。因為“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是取決于工具”信息社會的開放性、無序性、匿名性和自主性凸顯了對公民自我管理、自我負責的治理要求。
互聯網是人們為了滿足各自的需要而自發自愿連接建立起來的。在網絡空間中,人們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管理自己,并根據自己的需要獨立地選擇網絡服務的項目和內容,決定和接受何種信息,這種個體自主性的體現是任何傳統通訊方式所無法比擬的。而網絡道德規范的確立與發展,也是人們為了維持正常的游戲秩序而自發訂立、自覺遵守的。我國互聯網發展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并且已出現大量的道德失范現象,應高度重視網絡道德的宜傳與推廣,從而促使人們樹立網絡道德責任意識。
目前我們面臨的形勢是一種被網民普遍認可的、具有廣泛約束力的網絡道德尚未形成,而傳統的道德又面臨著危機與挑戰。在這種道德無序狀態下,人們甚至不能明確判斷哪些行為是道德的,哪些行為是不道德的。由于對自己的行為缺乏判斷的標準,很多人做出了一些在現實世界中難以做出的粗暴、無禮行為,甚至進行盜竊、人侵等犯罪行為,而這些行為也不過是敲敲鍵盤,點點鼠標而已。高校是網絡普及程度最高的地方,享有“第四媒體”之稱的網絡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力及覆蓋面遠遠超過了書籍、報紙、廣播、電視等其它傳統媒介。在大學生獲取信息的各種途徑中,網絡高居榜首。網絡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量進人大學生的生活,并影響著他們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這對高校德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充分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以及如何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成為擺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嚴峻課題。我們不能聽任大學生在網絡空間的道德無序狀態下進人網絡世界,也不能消極等待網絡道德自發地形成后才開始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在基本的網絡道德規范形成以前,我們可以提出一些基本的“道德底線”,并通過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宣傳,將其轉化為人們的內在信念和行為習慣,以此來引導大學生的信息行為。
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規范,社會的變革遵循著從失落到規范,從無序到有序,從失衡到平衡的發展軌跡。在互聯網這樣的虛擬世界中也同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國自1994年2月18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系統保護條例》以來,在1996年、1997年、1999年、2000年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網絡管理暫行規定》、《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管理辦法》、《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條款。這些法規條例對依法治網、凈化網絡文化環境起到了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但是,立法不等于網絡環境凈化的全部,法治與德治并重,才能有效地治理網絡環境。在網絡空間這樣的虛擬社區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網絡道德的建設尤為重要。它是規范網絡、營造健康和諧的網絡文化環境的關鍵環節之一。國外的一些計算機網絡組織已經為其用戶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規則,這些規則涉及網絡行為的方方面面,如電子郵件使用的語言格式、通訊網絡協議、匿名郵件傳輸協議等等。美國計算機協會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它希望其成員支持下列一般的倫理道德和職業行為規范:(1)為社會和人類做出貢獻;(2)避免傷害他人;(3)要誠實可靠;(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視性行為;(5)尊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財產權;(6)尊重知識產權;(7)尊重他人的隱私;(8)保守秘密。這對于我們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并對其進行網絡道德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網絡本身是現實社會的一部分,是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因而網絡道德與現實社會的道德具有一致性。就大學生對網絡的接受而言,雖然網絡已滲透到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正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理念等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于現實生活,他們對網上信息的甄別仍取決于平時所接受的教育和積累的經驗。就網絡道德的特性而言,雖然網絡道德是由于虛擬空間的出現而產生的新的要求,它與根植于物理空間的現實道德有所不同,但不能因其存在的差距而認為要建立一套全新的、完全不同于現實社會的道德體系。現實社會中的道德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它的運行機制反映了人們社會活動的一般規律,并且對規范人們的行為和保障社會的有序運行是行之有效的。有的大學生置身于網絡空間中,認為找到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可以擺脫現實社會的種種約束,不必履行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實際上,網絡行為也是社會實踐的一部分,人們的網絡行為和其它社會行為應該是統一的。美國計算機協會為其成員所制定的倫理道德和職業行為規范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網絡生活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其道德規范源于現實社會道德規范。網絡道德的建立和發展,是立足于現實社會的道德基礎上,運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則培養起來,并在網絡活動中形成現實合理的網絡道德規范,形成統一的網絡社會的道德體系。因此,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不僅與其現實社會道德教育是一致的,而且,現實社會道德教育還應該成為網絡道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當前大學生對網絡的認識,普遍偏重于技術的掌握和運用,他們為網上所傳遞的豐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網絡所帶來的各種便利,但對于網絡對自身素質發展的影響、網絡道德失范等問題缺乏思考。事實上,在網絡技術推廣運用過程中,諸如網絡的本質是什么?網絡給人類社會究竟帶來了什么?如何正確利用網絡、正確看待網絡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弊端?這不僅是大學生應當思考的問題,更是高校德育應當高度關注的問題。因此,在高校網絡道德教育中,我們一方面要宜傳推廣網絡技術的合理利用,指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體系、健全道德法制觀念,幫助其加強個性鍛煉、完善人格修養,進而從主觀上凈化大學生在網絡中的行為,提高其在網絡社會中的政治覺悟,樹立在網絡社會中的是非觀,增強他們在網絡社會中的責任感。另一方面要在加強現實社會道德教育的前提下,加強網絡道德的宣傳力度,在大學生中明確現實社會道德規范在網絡社會中的價值和意義,并用現實社會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發展和弘揚既有的道德優勢,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網絡道德踐行能力。
網絡道德作為網絡世界的道德規范,一方面能夠對人們的信息行為提供判斷的標準,另一方面又可以對人們的信息行為加以制約和約束。與現實社會不同的是,這種制約和約束,主要依靠主體的“自律”,即自己約束和控制自己。當然,網絡道德的“他律”作用還是存在的,只不過由于虛擬世界的特殊性,這種作用較難得以發揮。由于網絡道德環境缺乏他人的干預、過問、管理和控制,這就要求人們有較高的自律性。如果說傳統社會的道德主要是一種依賴性、他律性道德,那么網絡道德則是一種自主自律的新型道德。
網絡道德的建立對規范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廣大網民的網絡行為會起到積極作用。但網絡道德操作性比較差,因而教育大學生自覺強化自律精神和責任意識,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履行一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成為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關鍵出發點和歸宿點。網絡道德最終通過個人的自律才能真正落到實處。“一個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爭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沖擊,怎能安靜地從事活動呢?”沒有道德的自律,一切網絡道德規范都不能成為實存的道德行為和道德風尚,而只能成為無意義的虛設之物。所有的網絡規范要實現其價值,成為實際的道德風尚,只有通過主體自愿地認同道德規范并加以踐行,從而將外在的網絡道德要求內化為自覺的行動。唯其如此,才能約束網絡行為的“為所欲為”,使之成為“從心所欲”而又“不逾矩”的行為。就網絡道德的內化而言,慎獨是遵守網絡道德規范的重要途徑。慎獨是指人們在沒有社會和他人監督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清醒的自我約束,堅持符合社會規范的道德信念,自覺地按正確的倫理準則行事,其基石是人的良知。慎獨是一種道德境界,是自律的前提和保障,努力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從而達到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境界,這是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目標所在。
摘要:高職學生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題有性格不佳、品行不良、情緒波動和學習困難四種類型。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目標體系可以分為智能目標、思想品德目標、個性目標和職業指導目標四個方面。
關鍵詞: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困境;目標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與難點,也是教育工作者、家長和學生廣泛關注的焦點。高等職業院校(以下簡稱高職)作為高等教育中的弱勢群體(一些家長和學生甚至認為職業教育屬于“三流學校、三流教師、三流學生”),在普通高校迅速擴招、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背景下,高職學生較之普通高校學生在思想和精神上面臨著更大的考驗,在心理上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因而其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樣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困難和挑戰。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既根源于學生身心素質本身,也受到家庭和社會的重要影響,既有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點,最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四種類型:
性格不佳性格是指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對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乃至事業的成敗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愛因斯坦曾說過:“優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高職學生往往因為求學道路或人生道路上遭遇過多的坎坷而性格不佳,怯懦、自卑、狹隘、嫉妒、敵對、暴躁、猜疑等現象嚴重。陳國梁、唐慧敏通過調查認為:職業院校學生“目標模糊,學習缺乏動力;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較嚴重;依賴性過強”。教育部前兩年在全國8個省市、七十多所高校近兩萬名大學生開展的心理健康專題調查顯示:高職學生的性格不佳主要表現為自卑自棄、性格脆弱、狹隘獨尊、自我封閉、是非迷惑、誠信反叛。可見,高職學生性格不佳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品行不良品德是個人依據社會道德采取行動時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是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的綜合體。其中道德行為是品德的核心成分。一個人的道德面貌如何,最終要通過道德行為表現出來。品德的形成具有多端性和復雜性,道德認識是道德情感產生的基礎,而道德情感又影響著道德認識的形成及其傾向性,人們在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的基礎上產生道德動機,并引發出一定的道德行為,道德意志調節和控制一個人的道德行為,使之貫徹始終,成為道德行為習慣。品德的形成是這四個基本成分共同發生作用的一種綜合平衡發展的過程,當這個過程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時,品德的形成便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品行問題。高職學生相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來說,品行問題原本就不理想,經歷高考失利之后,挫折感嚴重、自信心不足、理想信念扭曲、學習和生活目標不明,品行問題更顯突出。根據筆者對廣西4所高職院校1200名學生的研究,高職學生有過品行問題的占71.8%,共862人,其中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考試作弊(55.6%)、破壞公物(43.8%)、暴力行為(33.5%)、藏有色情刊物或圖片光盤(31.8)、逃學(28%)、酗酒鬧事(23.5%)、偷竊(21.8%)、騷擾異性(19.5%)、恐嚇他人(16.9%)、賭博(14.3%)。
情緒波動,情感不穩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情緒和情感與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也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m.terman)在1921年曾對25個小學中選出的1508個智商較高的男女同齡學生進行追蹤研究,在他們成年以后,以事業成敗為標準,將他們分為“非常成功”、“比較成功”和“失敗”三類。他對150名最成功的智力優越者的研究結果表明,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不僅僅因為他們具有良好的智力因素,熱情、自信等積極的情感因素在其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絕大多數高職學生的年齡在16~21歲之間,正是青春期即將結束,邁向青年期的關鍵時期,心理上的“斷乳”、學習競爭與就業壓力給高職學生的心理帶來巨大的沖擊,在經歷情緒和情感上的激動與混亂之后,一部分人表現出消沉、冷漠、焦慮、暴怒、抑郁、挫折感等不良情緒反應,對人格的形成帶來極大的影響。根據趙新龍、李健美的研究,高職學生有相當嚴重的焦慮、抑郁、挫折感、孤獨等情感問題。
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是在學校和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以掌握一定的系統知識、技能,形成科學世界觀和優良品德為目的的活動。學生的學習不但受其自身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也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其中學校環境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許多因素有關,因而學生的學習困難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據對北京市中學生的調查,因學習問題(主要是不愛學和不會學)而處于煩惱中的學生,在初中生里達到58.6%,在高中生里達到72.4%。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受基礎較差、認知障礙以及不良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習困難問題更為突出。本人在去年所作的初步調查顯示,高職學生存在學習困難的占78.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厭學(53.4%)、認知障礙(35.7%)、環境干擾(25.6%)。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困境
明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其實這只是一種應然狀態,而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然狀態卻不得不令人擔憂。王利華、肖憑、郅利聰所做的高職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比較研究顯示出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為突出。雖然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常抓不懈,而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卻越來越突出,主要原因是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面臨三個難以超越的困境:
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高職院校雖然非常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也時常選送一些青年教師去參加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但由于這些教師太多是職業技能或公共課的專任教師而并非心理學專業的教師,他們也許能按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講課,但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因為能夠勝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不僅要掌握關于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具有開展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的能力,還要有科學合理的思維方式、正確先進的教育觀念、積極穩定的情緒與情感、完美的性格特征、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
以學科為主的課程設置很難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合力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是綜合性的,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方面的影響,還與學校和家庭教育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就學校教育而言,所有的教師和所有的課程都必須擔負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責,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所有的學科課程都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絕大多數的教師都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師的事,與己無關。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不明確許多高職教師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想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但由于不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因而無從下手,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體系
基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綜合性和整體性以及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師資、課程設置和目標、任務不明三大困境,構建科學合理而又切實有效的目標體系便成為解決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最佳切入點。首先,構建高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目標體系必須探討心理素質的內涵實質。筆者認為,心理素質主要由心理過程(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心理狀態和個性組成,是先天遺傳與后天環境及教育的“合金”,是個體身心全面發展中相對于身體素質的另外的部分,即心理素質。其次,構建高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目標體系必須與我國現行的學科教育體系以及人們的習慣認識結合起來,否則再好的目標體系也會與實踐脫節,導致心理素質教育每個學科都有份,而每個學科都不管的局面。再次,構建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體系必須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按照一定的規律編排成一個科學的目標樹,從而使目標體系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按照這樣的思路,結合本人多年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我認為可以把高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目標體系分為智能目標、思想品德目標、個性目標和職業指導目標四項,其體系如下圖所示:
智能目標主要由文化課、專業課和技能訓練完成。智能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或者說是智力與能力,是直接影響學生活動效率和質量的主要心理因素。智能目標旨在培養高職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方法、基本智力與能力、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心理素質,為學生終身學習、適應崗位群奠定基礎。由于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以就業為導向”,而學困生又比較多,因而目前特別要注重認知技能、元認知技能和專業技能的訓練。
思想品德目標主要由“兩課”完成。思想品德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格的核心,決定著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高職學生的思想品德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培養對一切事物正確的思想觀點、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規范。由于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突出,而心理健康與思想品德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兩課”擔負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使命。目前高職院校的德育雖然注重社會規范方面的要求,但與職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聯系較少,針對性不強、實效性不高。
個性目標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課完成。廣義的個性也叫人格,它涵蓋了知識、能力、性格、氣質、情感、意志、態度、價值觀等許多內容。個性目標結合學科教育體系和職業教育實踐旨在培養高職學生健康的性格、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完美的人際關系和自我意識。職業院校雖然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但因起步晚、經驗不足和專業師資缺乏,學生的性格問題、情感問題以及性心理衛生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應當引起職業院校的高度重視。
職業指導目標主要由職業指導課完成。職業指導是對大學生進行職業觀教育、職業選擇分析、職業心理分析、職業生涯設計的過程,也是提供職業信息和進行職業素質培養的過程。高職學生的職業指導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理想、信念、價值觀以及良好的職業情感和態度,形成一定的獲取就業信息、進行職業選擇分析和職業生涯設計、就業和再就業等職業適應的能力。
論文關鍵詞: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教育
論文摘要:信息素養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通過后天的培養與自身努力取得的。本文分析了中學信息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指出了現行中學信息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重點闡述中學信息技術課堂對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期對所有信息技術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有所啟發。
社會正邁入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信息素養將是所有公民應具備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會的挑戰,就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一、中學信息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一)信息素養培養是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技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使學生在信息技術應用實踐中,提升信息素養,從而支持全面的基礎文化素養的發展。
(二)信息素養培養是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質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為根本宗旨,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素養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信息素養培養是終身學習的需要。當今,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信息素養正是終身學習的前提條件,從根本上說具有信息素養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學習的人,他們知道如何學習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組織、查找、利用信息。
(四)信息素養培養是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信息素養已成為現代公民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社會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鑒別、評估、分析、使用和創新信息,要解決這些問題都要求人們具有信息素養。
二、現行中學信息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方式的制約。新課改中,要求師生之間積極交流、合作,在互動中進行創造性學習。但是,由于受傳統的教學方式影響,學生習慣于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因此,學生在新課改中有點不適應,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互動的積極性不夠。
(二)信息素質差異大。各地區中學由于受經濟、區域等多方面的影響,學生信息素質參差不齊,就計算機而言,有的基本的計算機知識還不懂,有的懂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有的經常接觸計算機,甚至是高手。
(三)信息技術不重視。信息技術暫沒有列入高考科目,社會、學校、學生不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深度、廣度就有限了,信息素養培養就落后。
(四)信息素養與信息技術區別不清。信息素養是一種信息能力,信息技術是它的一種工具。但許多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就是信息素養。
(五)片面地理解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含義。信息素養是多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qq聊天或打游戲的高手未必就是信息素養的擁有者。
三、信息技術課堂對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一)教師要融入新課改,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在信息技術教學的觀念轉變中,教師應該首先認識到,信息技術課是必修課,管理上要重視起來;其次學生素質的培養是各門學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結果,然而現在許多老師認為非高考科目不重要,這種思想潛移默化到學生,直接影響到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我們必須得盡快融入新課改,轉變觀念,給信息技術以應有重視。
(二)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教師的信息素養狀況對學生的信息意識的啟發和學習熱情有直接的影響。教師要逐漸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交流、實踐。教師自身信息素養的提高,為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營造良好環境。要努力創設培養信息素養的學習環境,及時了解信息技術的最新進展,為學生能夠解決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做準備。
(三)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信息工具。信息素養教育應遵循學生的生理條件、學習心理規律,以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立足點,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要通過對課堂的有效教學,使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各種信息工具,特別是網絡傳播工具,為進一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奠定基礎。
(四)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網絡環境下,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培養學生利用因特網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文明使用因特網的基本信息素養。教師要利用網絡這種交互方式的顯著特點,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要綜合地創設信息環境,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在任何一節課的教學中,都不可能只應用一種教學方法,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如何有效利用現有的信息環境,使同學在各種信息環境中,做到課前收集、儲存信息,課中傳遞、交流信息,課后運用、創造信息。
(六)要注重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整合。教師要把信息技術當作學生認知的工具,在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過程中,信息技術必將成為學生獲取、加工、運用信息的最佳工具,而上網查詢也必將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如:學習“word文字處理”這一單元內容時,與語文課結合,利用文字處理功能寫作文等,真正實現了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的功能。
(七)要及時評價,讓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評價與教學過程一樣重要,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悅。評價作品的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審美能力。通過評價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學生的認識和情感得到提升。
四、中學信息技術培養信息素養還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多開展一些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信息技術興趣小組和課外活動,組織各項信息技術競賽活動,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在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培養時,應盡可能地創設現實生活的情境,將信息技術作為交流的工具、研究的工具、決策的工具、創新的工具。
(三)要通過家庭教育、社會網吧監督與管理以及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來形成合力。
信息素養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必須不斷努力,不斷探索和挖掘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最好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摘要:目標教學在教學觀念上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思想內涵,在教學原則上反映了素質教育的實施準則,在教學措施上有效落實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學實踐上開拓創立了素質教育的成功經驗。由此可見,目標教學推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思想內涵;實施準則;基本要求;成功經驗;推進發展
目標教學模式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它既注重了教育面向全體的原則,因材施教的原則,讓學生主動發展的原則,又注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注重學生良好的思想情操,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能力素質的提高。
一、目標教學在教學觀念上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思想內涵
目標教學是1986年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來我國講學后興起的。此時全國人大通過并頒發的《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目標教學的主旨就是為了實現素質教育這一總的目標,其主要著眼點就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說:素質教育有三要義,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讓學生主動的發展”。而構建目標教學理論基礎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等正充分體現了素質教
育這些基本的思想內涵。
1.教育觀。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使所有的兒童少年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學校的教學就是提供能使每個學生達到他們可能達到的最高學習水平的學習條件,并幫助他們尋找個性完美的發展方向和道路,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2.學生觀。一是強調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有巨大潛能的,有個別差異的人。二是強調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人,教學的任務是使他們盡可能接近我們期望的教學目標。三是強調后進生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學生早期發展和后來學習過程中的缺陷積累造成的,只要教育者給予更多的關愛,采取及時的反饋矯正等手段消除缺陷積累,后進生也可能成為優等生。
3.教學觀。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學習。教學就是要促進學生的知識、智力和能力的和諧發展,健全和完美學生的個性。教師的責任是努力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讓教師的教適應學生的學。目標教學的教學觀十分明確的把學生擺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要求教師須努力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姿態,通過創設各種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采取措施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規律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4.評價觀。目標教學強調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學生分等,不是為了選拔和淘汰,而是對教學行為的價值判斷。目標教學強調教學評價應貫穿在教學過程始終,他的功能不能只是對教學結果的評價,更主要的是改善教學。目標教學強調教學評價應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應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劑。
二、目標教學在教學原則上反映了素質教育的實施準則
目標教學的充分發展原則在強調貫徹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的思想指導下要求教師:一是要充分相信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潛能,樹立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學好的信念;二是要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方案,處理好教學進度和重點、難點,為每個學生提供有利的學習機會和條件,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目標教學的目標導向原則要求學生課前明確目標之一,就是要使學生學前明確任務,主動求學。反饋矯正原則中要求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自我反饋意識,就是使學生在不斷的反饋矯正中,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主動努力并積極尋求幫助,及時獲得矯正補救。
目標教學的合作原則特別注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協同效應,把合作達標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這樣便可在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上,加
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往、交流和合作,使學生在掌握知識過程中逐漸形成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關心他人和關心社會的人生態度。
三、目標教學在教學措施上有效落實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1.目標確定。素質教育以促進人的發展與完善為目標。目標教學正是通過確定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達到相應的素質教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完整的教學目標既約束著教師的教,也約束著學生的學。教師的教按教學目標定位,依據目標備課,緊扣目標教學,圍繞目標訓練,對照目標檢測矯正。學生的學以教學目標定位。這樣便加強了教學過程的有序性、和諧性,使得受教育者獲得既定的素質培養。
2.因材施教。素質教育就是要在承認存在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力求通過教育手段,因材施教,異步達標的措施,教師在統一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差異,確立不同的教學基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分類指導,較好的落實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要求。
3.同頻共振。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在每一個環節中都力求實現師生之間的教與學發生同頻共振,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目標教學適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從制定課時教學目標到教學目標的實施都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它從學生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使之成功、活潑的學習,全面和諧的發展,推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