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2 06:14: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課程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各高職院校正在積極爭創全國百家示范院校,課程建設成了高職院校改革的重重之中。本文探討課程改革的方法和內容,并對如何實施以及評估做了介紹。
關鍵詞:課程建設高職教育示范院校
一、引言:
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落實人才業務規格的著眼點。特別是在目前各地高職院校爭創國家示范性院校的評估中,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更顯的尤為重要,結合對高職教育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進一步加強高職課程的建設與開發,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二、課程結構
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形成優化的課程體系是進行課程建設與開發的前提條件。這可從兩個層面作探討:一是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而進行的課程合理配置,形成優化的課程體系;二是圍繞專業能力子要素或子模塊實現知識與能力滲透的構想,即各門課程的建設問題。構建新的課程體系,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又要賦予其新的內涵。課程體系構建應以加強能力培養,提高素質為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有別于“學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別于較低層次的中等專業教育,其突出特點是強調教育目標的“職業性”和技術的“高級應用性”,強調對受教育者個性能力與全面素質的培養,因而其課程體系的構建須以此教育目標為依據。高職教育實施的是高中或中專后的職業教育,針對教育對象的特點,加強其基礎文化,人文精神等諸方面的教育是必須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技術與人文融通。職業教育中的基礎文化課要有別于普通教育中的文化課,它必須具有三項功能,即:文化教育的功能,一般職業能力培養和為專業課服務的功能。同時,必須具有落實各項專業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這就是專業課。專業課具有很強的定向性、應用性特征,它以必要的理論為基礎,但又不苛求理論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知識形態的技術應用,以實現能力培養目標。構建這樣的課程體系,必須打破原有的學科知識體系,從培養崗位能力著眼重新安排知識點的有機銜接,既要增強課程的針對性又要考慮課程的銜接性,既要考慮知識面總體的“寬”也要注重某些關鍵能力的“專”,即課程體系既具邏輯性又富有彈性。課程的模塊化是現代課程的主要特征之一,符合課程優化的內在要求。進行模塊化課程的開發可借鑒DACUM方法,將若干專項能力所需知識綜合為一個模塊,實現知識的有機融合。
在構建課程體系時,還必須認真研究實現當前專業教育目標與未來社會對專業人才要求之間的關系。21世紀,世界將步入知識經濟發展時期,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將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崗位職責將由單一職能向綜合職能發展。未來的勞動者僅有一項或幾項技能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必須具備包括跨崗位和跨職業能力、競爭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在內的綜合職業能力。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順應這種發展趨勢,在構建課程體系時,不僅要考慮職業的針對性,以滿足企業的現實要求,而且還應考慮未來發展問題,為受教育者在理論體系上和專業能力上作合理的鋪墊,力求使他們的智力水平與科技發展水平保持一致,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在進行課程的內部建設時,可依據專業人才業務規格所制訂的專業能力要素表(DACUM表),及由此層層分解而成的一個個能力子要素,篩選相應的教學內容,然后再按課程規律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處理構建成課程模塊。構建課程模塊時,應認真考慮如下諸因素:知識點和技能訓練點的選擇與組合;要求的深與淺、繁與簡、寬與專;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比例、教學的組織與安排等。模塊課程具有實現單一功能或專項能力要素的獨立性,也具有實現多項能力要素的綜合性。
三、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載體。高職的課程有別于學科型的課程,其內容應具以下特點:
1.突出實用性兼顧系統性
“實用”是高職專門課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有很強的職業特點,它不引導教育對象過多地去探究“為什么”,而是使他們懂得“是什么”、“怎樣做”。因而在進行教學內容剪裁時,更多地應采用“黑箱”處理法,重點解決好輸入與輸出這兩個端口。例如,數據結構是“計算機應用”高職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在內容處理上,可以相對淡化理論偏深的算法內容,側重圍繞數據結構的基本原理、指針等來組織教學。所謂內容的系統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我們不追求學科的完整性、系統性,但也不應刻意去打破,因為,過于零散破碎的知識結構不易被學習者掌握,也不利于開發智力,內容的取舍應遵循教學規律,知識結構要有序可循又不繁瑣;二是指知識的綜合應具有機性和相融性,能夠圍繞能力培養目標形成彼此呼應的系統。
2.相對穩定又逐步發展
高職教學內容側重于成熟技術,成熟技術是具有廣闊發展前景且在社會已經推廣或正在推廣的技術。成熟技術并不排斥其先進性,如目前高職開設的信息技術、數控技術、微電子技術等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推廣成熟技術時,應保持教學內容在一定時期的相對穩定,其意義:一是有利于深入消化技術,有利于專業與課程建設;二是任何一種技術更新均是在原技術基礎上的一種躍遷,保持教學內容的相對穩定,有利于解決好技術的共性問題,即技術基礎問題。教學內容又要具可變性,在設置課程內容時我們應結合當前科技成果,適時地將先進技術引入。這種構建課程的靈活性和可變性,正體現了課程的先進性。
3.理論與實踐并重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進行高職課程理論研究須解決如下三個問題:一是根據課程目標,如何選擇與組合知識,使學生最優化地掌握相關理論,體現課程教學的技術應用性;二是課程內容既要體現專項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學生素質提高與智力開發,既要重視當前又要注重今后發展;三是在確定教學內容時,要克服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同時,我們也應防止另一種傾向的出現,即忽視理論對實踐的重要作用,忽視理論在開發人才智力,培養人才發展后勁的應有地位,這同樣是不科學的,是不適應未來知識經濟發展要求的。
實踐訓練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最能體現人才培養的應用型特色。為此,應加強實踐教學的研究,應充分肯定實踐教學在高職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過慎密設計、精心組織,把各項實踐教學活動落到實處。同時還應防止出現對實踐教學認識的片面性和庸俗化。在具體工作中,首先應防止將專業技能培養視為培養能力的唯一標準,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素質的單一化;其次,要防止把技能培養誤認為就是簡單的技能操作或較低級的動手能力,其結果培養出來的必然是技術單一的操作工、工匠式人才,不符合高等應用型人才規格,也不符合人才的知識與
能力結構要求;再次,提倡理論與實踐并重,并不完全反映在教學時間分配的均等上,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時間安排應講究實效、講究需要與可行,要能最優化地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四、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直接影響著課程效果,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組織課程教學實施時,應重視如下幾方面工作:
1.教材
教材是課程建設的最主要的教學資源,它不僅僅指紙質課本,還包括與之配套的校本教材、試題庫、素材庫、實驗指導書、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與錄像、課程網站等立體化教材。學生或教師從一門課程進入網絡,可以找到很多相關教學資源和教案。教材要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兩個方面。而目前很多職業院校新開設專業的教材只是技術書籍,不能做到以“學”者為本,語言復雜、理論化。
在教材建設中,應認真把握好其“動”、“靜”特性。教材的“靜態性”即指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相對穩定,它是教材的主基調;所謂“動態性”是針對地區或行業經濟及技術的發展水平及時對部分內容進行增刪、修改與重新組合,即體現教材建設的“求新、求異、求變”。此外,在教材建設中還應十分重視實驗、實訓等實踐教材的配套建設。
2.師資
教師是課程建設與組織教學實施的主體,其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從事高職課程教學的教師即是知識的傳播者,還須是實踐的示范者,因此必須具備“雙師型”能力。在抓“雙師型”隊伍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快“雙師型”資格認定工作,對于確實具備“雙師型”條件的教師要通過一定的程序予以認定,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同時要多從社會上招聘有實踐經驗的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
3.教學方法
在教學組織中,首先,應將學生從被動接受教育中解脫出來,促使其在教學活動中主動探索以增長能力、開發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其次,要盡可能地實施因才教育,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使其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領域得到充分發展,增強個性能力;第三,要充分利于現場教學、實驗、實訓等接觸實踐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效果;第四,新教學技術手段,能極大提高教學效率,應逐步推廣應用。
4.教學基地
學校應大力爭取社會,尤其是企業的支持,實行董事會制,聘請顧問或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以促進專業和教學基地建設。
5.課程考核
課程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決定了考核方式的靈活性。傳統的單一理論考核顯然不符合教學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應根據課程教學目標明確設定多項考核內容與方式,并提前告訴學生,師生共同檢測教學效果。可采用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考核相結合,單一能力與綜合能力相結合,個別與群體考核相結合等靈活多變的方式,使考核工作真正成為檢驗課程教學效果和檢驗學生能力形成與素質提高與否的有效手段。
五、課程評估
開展課程評估是為了檢查課程教學與課程目標的吻合度,是現代課程建設的一種重要手段,有利于促進課程建設。其測評內容應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條件、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等。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課程建設的六個方面,那就是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學內容、一流的教學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實驗、一流的教學管理。
新課程的實施對每一位教師都是一個新的挑戰,特別是進入實驗區的教師,更需要轉變教學觀念,探索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如何才能使自己盡快地適應課程改革,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創造性地發揮作用,是許多教師關心的問題。這里僅從課程功能轉變的角度談一談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問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的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提出的數學課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義務教學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里提出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使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把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放在首要位置。用這樣的理念指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應當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樹立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
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一任務的實現不是停留在口號上,應當體現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者,你所執教學科是對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載體。數學學科的教學在使學生獲得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便應當關注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教學過程是對學生整體影響的過程,教學過程的功能不是單一的,每一節課、每一個課堂活動會對學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即使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更多地關注某一個方面(如知識與技能),但事實上學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比如,一節只是教師枯燥單調講解的課,對學生學習毫無啟發性和趣味性。教師關注的可能更多的是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事實上學生對學習過程產生厭倦、無味的感覺。這也可以看作是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影響。學生學了幾年、十幾年的數學課,對數學在解決生活和社會問題方面有什么價值一無所知,對數學內容毫無興趣,這樣的數學能說是成功的嗎?新課程希望教師主動地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課程的整體功能,創設有利于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的情境,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結合起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如《標準》中有這樣的教學案例:“在《中國日報》1999年10月1日的國慶專刊上,刊登了有關中國城市建設在建國50年來的發展情況;下面是一則中國城市數量統計圖。你從這個統計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并和同學交流。”(統計圖略)。這里為教師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教學案例。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讓學生搜集有關的報紙、電視或其他媒體中有關社會發展的報道。然后組織學生根據報道中的具體內容展開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教學內容與簡單地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統計圖,怎樣看統計圖的方法有明顯的不同。學生在搜集有關的數據或統計圖表的時候,會親自感受到統計數據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切實了解統計圖表的真實意義。同時學生搜集數據或圖表的過程,也是一種經驗和體驗。以這樣的實例為背景組織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統計圖、了解統計圖表的,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討論論征,通過分析、比較,從圖表中了解更多的信息,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不同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認識,但他們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得到的不只是有關統計圖表的知識,而是切實體會和感受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相關的問題,了解用數學的方法可以更清楚地認識這樣的問題。同時學生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到搜集資料、合作交流、共同參與等學習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一。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創設類似的情境,合理有效地運用這樣的情境組織學生探索和認識,以達到促進學生整體發展的目的。
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綱要》中指出,要改變教學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文秘站:
實施新課程過程中,需要教師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設計教學方法。教師首先應當反思一下,以往我是怎樣教學的,通常的教學方法是怎樣的?這樣的教學方法的特征是什么?是否有助于學生發展,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再看一些教學改革的案例,就會發現,原來教學還可以這樣組織,學生還可以這樣學習。思考一下,以往教學中學生是什么角色,教師是什么角色,是不是可以嘗試改變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并想一想,如果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變之后會發生什么。下面是一節小學數學課“設計旅行計劃”的概要。
“五一”長假就要到了,請同學自己設計一個家人從××縣到××市的旅行計劃。教師為學生提供有關交通、住宿、公園門票等價格的信息。讓學生分組討論,每一個組確定一個自己認為合理的旅行計劃。結果,學生經過認真研究、計算、討論,分別確定自己的旅行計劃。有的學生的計劃用錢比較多,認為這樣可以舒適一點;有的學生說家長掙錢不容易,要盡量節省一些。有的學生更多的是從節省時間考慮,有的學生從可以玩更多的景點考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只是進行有關的計算,還要考慮經濟條件、旅行的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
這樣的教學可能與一般的課堂教學不同,將知識技能與生活經驗、社會事件以及價值判斷等綜合起來,學生可以從中學習更廣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發展多方面的能力。教學方式應當是多樣的,以往的教學以接受式的學習為主,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學方式,目的在于改變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的狀況。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和現有條件, 設計多樣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新課程提倡的教學方式的轉變是針對以往的教學過分強調知識與技能這一弊端提出來的,但并意味著一定會削弱知識與技能。在學習和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形成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同時,應當明確,教學方式的改變,并不是所有的課堂教學都要學生親自經歷事物的發展過程,也不是每一節都要學生進行搜集資料和探索交流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多種學習方式組織教學,包括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是新課程所提倡的。
正確對待可能產生的學生差異
《標準》中提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關系到如何理解和對待學生之間出現的差異。一些教師擔心實施新課程后學生的差距會變大,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對于這個問題應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普及義務教育的實現,學生之間的差別更會加大。讓每一個學生都接受義務教育,并不意味著學生要在同一水平上發展。義務教育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對所有的學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同時也為不同學生提供發展空間。新課程提倡的教與學的方式,希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發揮學生的智慧潛能。這樣就有可能使一些學生表現得比另外一些學生突出,獲得更多的機會。而另外一些學生只是達到最基礎的要求。因此,就可能造成學生之間的差距加大,但這種差距加大與兩極分化是不同的,這是在學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差距,是保證在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基本的發展的同時,一些同學有較快的發展。有這樣一節小學數學課,“認識大數目”,課前老師讓學生回家數一數一萬粒大米有多少。在課上學生分組交流時,有學生說我是一粒一粒數的,有的學生說我是先數100粒,放在一個小瓶子里。10個這么多就是1000粒,再放在一個大一點的瓶子里。10個大瓶的大米就是一萬粒。而另一個學生說數出100粒大米,然后放在桌面上。10個這么大面積就是1000粒……這時有同學說,一粒一粒數不好,太麻煩,還是后兩種方法好。但有一個學生卻說,一粒一粒數準確,但比較慢,后兩種方法雖然快,但不準確。從學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問題的想法是不一樣的,表現出學生之間的差異,有的學生甚至很少談自己的想法。但無論怎樣,學生都經歷認識大數目的過程,達到這一基本要求。一些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想的問題更深刻一些,表現出學生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也可能會變大,但這種差距表現為好的學生學得更好,差一點的學生也能掌握基本的內容,與兩極分化是有本質區別的。因此,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差異應當正確地對待和分析,不能簡單地認為差距變大就是兩極分化。
音樂欣賞課程是普通高校開設的藝術類公選課程,是高校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教學載體。普通高校音樂欣賞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大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念,培養大學生高雅的審美品位,提高人文素養;了解、吸納中外優秀音樂藝術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然而過去,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講臺上講授,適時播放音頻視頻,學生被動性的聽記,師生之間交流甚少,教學的方式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夠顯著,學生學習態度較被動,大多數學生為了較容易獲得公選類課程的學分而上課,離“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發展形象思維”的教學目標相去甚遠。從多年來各高校沿用的常規教材來看,涉及音樂作品的作者、創作背景介紹、曲式分析、譜例等較多,涉及中西音樂不同流派、風格及音樂文化背景的闡釋較少,大學生渴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西音樂文化的愿望得不到滿足。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形成的是單一層面的思維方式,甚至覺得音樂研究與創作僅僅是少數學習專業音樂學生的使命,音樂文化的認知和音樂實踐等與自己距離遙遠,高不可及。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音樂教學與多學科知識融合,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融匯貫通的全面的、立體型的思維方式。目前高校音樂欣賞類課程的教學在教材編寫、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等課程體例建設方面,都存在較大的改革空間。不斷優化教學資源,拓展音樂教學內容,建立“立體化教學模式+音樂課外實踐”音樂欣賞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發展要求。
一、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和知識與技能的整合
高校學生普遍對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方面是比較薄弱的,教學中需要把涉及過深的樂理、和聲、曲式及音樂作品的技術層面分析等進行合理的簡化,把這些音樂專業知識有機地滲透到音樂的審美體驗中。側重對音樂作品的多元文化背景、情感體驗、理解認識等方面分析,突出音樂性,避免過多地對音樂作品進行較深技術層面的剖析。
二、深化音樂課程性質,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拓展音樂教學內容
傳統結構主義課程論者主張“課程內容即學科知識”, 然而音樂學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發展必然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因此我們要深化音樂欣賞課程的性質,將此類課程上升到作為高校傳播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和載體,并作為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來認識。音樂欣賞教學中強調音樂與人,音樂與自然,音樂與社會,音樂與宗教、哲學、文學、建筑、繪畫等多學科的內在聯系。在教材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新的整合與拓展,對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等教學目標提供了保證,有益于學生對音樂文化知識體系的建構。
三、完善多樣化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形式
全國各高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大多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適時播放音頻視頻,學生被動性聽記等教學方式。近年來教學硬件設施的改進,并沒有引起教學方式方法的太多改變。如何使學生成為教學環節中主觀能動的主體,如何運用現代的教學理念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成效的教學改革,是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積極推進研究性探究式教學
課程經過階段性學習后,布置學生以小論文等形式進行研究性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課后去圖書館或互聯網查找與教學內容相關資料,結合自己對音樂的感受認識,強調學科交叉互動,在課堂上以PPT的形式演示并積極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敢于陳述自己觀點的能力。教師及時對學生的探究式研究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豐富教學內容,教學相長,課堂教學轉變成一種師生之間進行愉悅而多層次的音樂文化信息交流,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創新思維能力。
(二)在教學中進行教學手段建設,開創公選課教學“音樂會現場”模式
由過去課堂聽音頻看視頻,改革后根據教學內容每學期可多次邀請專業音樂師生或音樂特長生來課堂為學生現場演奏或演唱,每節課相當于在教師專業知識引導下觀看了一次小型音樂會,豐富了學生的音樂視野與情感體驗,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課后很多學生開始主動學習樂器,產生終身學習音樂的想法。
(三)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參與——體驗模式,提供給學生音樂實踐的平臺
把理論引入教學實踐,注重綜合實踐訓練,注重挖掘公選課學生的音樂潛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課下業余時間挑選出課上具有藝術特長及對樂器演奏感興趣的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進一步進行音樂的實踐學習,教師對學生定期義務指導。教師協助學生在校內成立學生音樂社團,課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音樂實踐排練,音樂特長生帶著音樂演奏零起點的學生進行聲部分排,音樂零起點的學生經過實踐練習后每學期能夠完整演奏一至二首小樂曲。每學年,組織參加第二課堂的全體學生進行一次校內音樂欣賞教學實踐展演,音樂會前師生利用課余時間大量排練,鍛煉學生的音樂表演的協作意識、舞臺表演經驗,豐富了校園文化
生活,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課程教學實踐展演,提供給學生更多施展音樂課程教學實踐的平臺。 (四)教師發揮個人專業的特長,在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實踐
合理利用高校豐富的教學資源,創作與課堂教學欣賞內容相關的音樂作品。編曲和錄音演奏演唱部分,在教師的引導下可充分發揮公選課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師生共同創作完成曲目。在學生表演水平日益成熟的時候,可參與校內校外各類文藝演出。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實踐,獲得與社會生活的緊密關聯,學生從而獲得音樂實踐鍛煉,提高了音樂實踐能力,給予學生創造施展音樂才華的平臺,是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升華,適應培養理論與實踐雙重能力并行發展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改革教學中師生的傳統交流方式,是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方向
(一)改革考核方式
音樂欣賞課程對學生學習成績評價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的全面多元評價。可由過去的閉卷考試改革成學生結合教學內容談自己所學專業與音樂的聯系,或撰寫音樂研究性論文一篇,或創作、演奏、演唱與教學相關的音樂一首,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及對音樂文化引發了積極的思考。
(二)改革答疑環節
除在課上和課間進行及時答疑外,每次課后利用固定的一段時間對課程感興趣的學生進行集中答疑,解決公選課學生多年來對于音樂多方面不解和感興趣的問題。
(三)建立課程互聯網師生交流平臺
充分利用互聯網+師生交流,開課第一周開始與學生建立微信、微博、騰訊等社交方式的聯絡,學生平日可以隨時與教師進行音樂課程內容的交流,師生間學習交流的方式更加便捷。教師利用互聯網平臺及時更新教學計劃、教學進程,對課程的具體要求,對課程進行宣傳,轉載與課程相關聯的國內外音樂網絡資源,音樂會信息采集,考核內容說明,課后作業說明,網絡課程的等,使學生獲取音樂前沿信息與解決疑惑更及時,學生對師生間這種交流方式非常歡迎。
(四)改革點名方式
針對公選課學生選課人數多的特點,每節課前教師發給學生不同顏色小卡片,讓學生簽名并寫出對本節音樂欣賞教學的感受,教師在課后進行出勤統計,節約了大量課堂點名時間,教師也可以獲得學生對課程內容接受程度的及時反饋。
以上所構建的“立體化教學模式+音樂課外實踐”音樂欣賞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是本人通過多年從事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積累的教學經驗中獲得的教學方式改革研究,以期對高校音樂教學改革起到借鑒之用。
[內容摘要]如何很好地使寫作融入社會工作這一專業中成為當前建構社會工作專業自己的寫作課程一大難題,下面我將從寫作在社會工作專業中的重要性,寫作與社會工作相互融合的困難,寫作與社會工作的聯系等方面來論述,運用優勢互補理論,系統理論等方法,進而提出一些見解,初步形成建構社會工作專業自己的寫作課程的觀點的基礎。
[關鍵字]社會工作,寫作,融合
一、寫作在社會工作專業中的必要性
社會工作在近幾年在中國興起,比西方社會晚了許多,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許多缺陷,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工作專業從理論到實踐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會工作這門新興專業不斷地汲取著其他學科的營養,寫作這門課程也進入了社會工作者的視野,目前國內大學都把寫作列為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之一。
(一)專業性質決定了社會工作需要寫作
在中國大陸社會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機構從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幫助他人為職業內容,在工作中無不與寫作有關,如:調查報告、工作計劃、工作記錄等。
(二)職業性質決定了社會工作需要寫作
一名社會工作者不僅需要優秀的會話能力,同時也需要出色的寫作能力。在從事社會救助時,時常會以書面形式與被救助者進行交流,如何運用恰當的言辭與被救助者進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濟者困難的解決,如:被救助者在諸如婚姻、性等方面難以啟齒,這就可以通過書面來交流,這時恰當的言辭有利于引導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發展。
(三)社會工作的發展決定社會工作需要寫作
近幾年社會工作在中國大陸得到長足發展,對自己專業課程的需要逐漸增多,寫作作為一項傳統課程在許多方面已經得到運用,他已經融入了多種專業之中,如:新聞專業有新聞寫作,廣告專業有廣告寫作等。社會工作在長期發展中也意識到寫作對于本專業的重要性,社會工作需要建構自己的寫作課程。
二、寫作與社會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難
寫作與社會工作到底不是同一專業,因此他們的融合在許多方面都有困難:(一)缺乏寫作與社會工作兩方面都精通的學者。目前的學者或者精通寫作,或者精通社會工作,在這兩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說是沒有,而要使寫作和社會工作相互融合需要這兩方面都精通的學者,如果這一難題不解決的話,社會工作要建構適合自己的寫作課程很難實現。
(二)專業性質的不同也是阻礙寫作與社會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兩者到底是不同專業,他們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和不可調和的矛盾,例如:社會工作的實踐性、隨機性與寫作的理論性、規范性的沖突。
(三)缺乏相關的理論支持,目前這一課題的研究還屬于全新的領域,沒有相關的理論性文章出現。沒有理論的支持的觀點是無法形成系統化、理論化的,他所構建的體系也無法得到完善。
三、寫作與社會工作的聯系
社會工作之所以能建構自己的寫作課程,首要之處就是他們有著共同點,相聯系的一面,這就使社會工作與寫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會工作實踐之中需要運用寫作,我們在從事社會工作時,不論是調查還是匯報都離不開寫作,可以說寫作是我們社會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寫作為社會工作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會工作為寫作提供內容,使寫作在社會工作實踐中得到發展,他們之間相互補充相互鑒戒,比如:社會調查是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而這一方法的結果是通過調查報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寫作中調查報告的寫法,在加上充分的社會實踐調查,那么所從事的研究課題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實踐證寫作是很多學科的基礎,無論從國外、香港還是大陸來看社會工作也是社會工作專業的基礎之一。社會工作者需要有熟練的應用文寫作技巧,這是由社會工作者所從事的職業所決定的,比如:公務員在工作中就離不開公文寫作。
(三)社會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而寫作能幫助社會工作者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發生、發展及變化情況反映給社會工作者,然后通過動態信息反饋加以把握,以便及時的加強或修正決策,達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動態性信息是社會工作者解決這類問題必不可少的依據。
四、建構社會工作專業自己的寫作體系
建構社會工作專業自己的寫作體系也就是把寫作與社會工作相互融合,把寫作的優越性,適合性運用到社會工作中去,總結歸納出一套專門用于社會工作者的寫作方法,使他系統化、理論化即形成社會工作寫作課程。
通過分析社會工作與寫作的區別聯系,透視社會工作與寫作相互融合 ,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工作寫作課程的建構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提取目前寫作課程中與社會工作相聯系的內容,例如:江少川主編的《實用寫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機關事務文書”、第四章“會務文書”、第十七章“論述文體”可以成為社會工作寫作課程的主體內容。特別是其中的“調查報告”、“工作研究”、“學術 論文”、“計劃”對社會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養貫通寫作與社會工作兩方面都有一定理論基礎的人才,從事社會工作寫作課程的理論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論的基礎,只有把人才隊伍建好才能發展他。建構社會工作專業自己的寫作課程是一項系統龐大的工作,他需要解決寫作與社會工作的諸多矛盾沖突,我認為這可以通過系統協調論來解決,我們把社會工作看成一個大系統,社會工作寫作,個案社會工作,社會心理學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會工作寫作最終會適合社會工作這個大系統的。
(三)從社會實踐中尋找寫作所需要的內容,從而使寫作適應社會工作的需要。理論來自實踐,一切理論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成為正確的理論,社會工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把社會工作的實踐性滲透于寫作之中,使寫作與社會工作與相融合,把寫作建成社會工作的方法論。
(四)要從三個層面來確立社會工作寫作的體系:
1、微觀層面:從寫作和社會工作各自的理論入手,分析各自的特點。
2、中觀層面:從寫作和社會工作的聯系與區別入手,找出社會工作寫作的理論基礎。
3、宏觀層面:從社會大環境入手,適應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使寫作與社會工作相融合。
五、總結與評價
社會工作寫作課程的建構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雖然目前面臨著很多困難,理論也不完善,但是隨著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這一課程的建設必然會的得到一定的發展。我個人認為,這一課程的建設主要由社會工作方面的專家學者來完善。
社會工作寫作課程對于社會工作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無論在理論和實踐,社會工作寫作課程都將滲透其中,我期待著他的發展。
摘 要:義務教育期間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相對平均而普通高中時差距拉大,筆者認為這和初高中語文學習的斷裂不無相關,并試圖搭建一個遞進式的階梯以彌合這種斷裂,即構建出一個包括:自我認定和對象認知兩個方面的心理準備;字典,摘抄本,周記本,圖書角在內的物質準備;興趣小組,讀書報告制度,新型評價制度等組織和制度準備四個方面的有機的學習準備體系。努力幫助所有同學迅速適應新的學習要求和學習方式,盡快進入學習狀態,以期普通高中的教育能夠真正的面向大眾。
關鍵詞: 普通高中 語文課程 準備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眾的,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基礎教育。然而綜觀現行的初高中語文教育現實,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怪現象,那就是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相對平均,而經過普通高中三年的課程教育之后,所謂的好學生與差學生的語文成績之間拉開了一條巨大的分數鴻溝。這是否意味著普通高中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理念已經被為選拔人才服務的精英教育所取代,大多數學生已經被排除在普通高中教育的面向對象之外?
很多人看來,這種理論無異于煽風點火,學生們坐在同一間教室,享有相同的師資力量與教學資源,何談被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然而事實上,大多數普通高中教育因為并沒有對與義務教育的銜接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造成了語文學習的斷裂。一小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及時適應了分屬于不同教育階段的課程目標和教育形式教育內容的轉變,從而成為顯性的教育對象而享有教育資源;然而大部分學生的狀況是無法自行適應這種轉變帶來的學習過程中的困擾,被這個斷裂阻礙了語文素養的提升,貌似平等的教育資源對于他們形同虛設,“有”而未“享”,從而成為隱性的教育對象被排除在外,難道這也能稱其為教育公平?
當然,隨著學生認知水平的整體發展,在更高層面上實現語文素養質的飛躍符合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無可非議。關鍵在于如何為這兩個斷裂的層面之間搭建起一個遞進的臺階,讓大眾的學生能夠到達更高的層面而不是被阻隔。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普通高中教學內容漸次展開之前,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包括心理準備,物質準備,組織和制度準備在內有機的學習準備體系,以彌合這個斷裂。
一、心理準備
一名初中生成長為一名高中生,僅通過兩個月的暑假搖身一變是無法完成的,需要借助學生自我學習水平的認定和高中學習狀況的系統認知來完成轉換角色,也即心理準備。
所謂自我學習水平認定,即幫助學生建立起對自身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正確的認識。需要區分的是,許多學校的入學考試并不是對這一概念的實踐。因為大多數學校舉行考試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給學生分出好壞,貼上標簽,分層教學以取得最好的教學成績,于是考察形式,試題內容和結果都與筆者定義的自我水平認定相差甚遠,現實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自覺地幫助學生完成認定,應通過具有一定開放性和區分度的學業水平測試來完成。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于課程目標的相關規定,學業水平測試應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方面內容,分別以筆試,面試,報告三種形式實現。既要有全面反映現有知識水平的區分度,又應該具有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挖掘的開放性。教師幫助學生正確分析測試結果,完成對相對自我和絕對自我的學習水平認定。
所謂的高中學習狀況的系統認知,是指教師在學習內容正式展開之前,對普通高中階段語文課程體系的總體介紹,讓學生了解學什么,怎么學。具體的,教師在課程進行前要對高中階段的課程目標、教學安排、學習內容、必修課教材體例及主要教學手段、選修課程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作出宏觀的介紹,并對學生結合自身特點選取適當的學習方法給予微觀的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的明確性,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明白的學才能學的明白。
二、物質準備
除了心理準備外,初入高中的同學們需要做一些切實的物質準備工作,方便未來三年的學習,它們是:字典,摘抄本,周記本和建立班級的圖書角。
普通高中階段,更高層次的閱讀需求當然不能滿足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掌握的3500常用字,課程目標要求學生學會靈活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視學生的經濟狀況,建議學生準備商務印書館的《現代漢語詞典》和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
課程目標中積累作為其中一項,占有重要地位,要學生明確語言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這個道理,認識并實踐摘抄要求,而不是應付了事。關于摘抄內容,可由老師推薦,名言警句,詩詞歌賦,大家名篇乃至歌詞廣告,生活語錄等,以交換閱讀的方式敦促學生長期堅持下去。
培養學生發現生活,獨立思考,適當排解自我的能力方面,記周記是個不錯的途徑。但是周記的內容和數目不宜作硬性規定,更不應該由教師檢查,讓周記成為作業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課標中提出“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的要求,并對課外讀物的總量做了具體規定。建立班級的圖書角,可以降低閱讀費用,提高圖書使用效率,擴大閱讀覆蓋面等。關于圖書角的建立,涉級以下幾個問題:關于圖書來源,可由學校或其他公共圖書館租借輪換,向學生征集借閱,以班級的名義訂閱或由社會善心人士捐贈等諸多途徑加以解決;而關于圖書的選擇,可以是《中國青年報》《南方周末》等報刊,《論語》《哈姆萊特》等中外文學名著,《談美書簡》等理論著作,《明朝那些事兒》等流行讀物,自然,社會等其他科學類讀物等,要以寬容的視角以滿足學生的閱讀為前提,教師可通過推薦卡片,星級評價等方式積極予以指導;而管理方面,可以讓學生自行管理,讓他們學會管書,學會借書,還書的一套規矩。
三、組織和制度準備
普通高中階段與義務教育時期語文學習的一個顯著不同在于主動選擇和確定學習內容的機會明顯增多,配合新的學習體制,學習方法和組織教學
的方式,等方面也需要有相應的調整變化。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開發和利用各方面的課程資源,建立互補互動的資源網絡,建設開放、多樣、有序的語文課程體系”的觀念。自主讀書是這一觀念的很好體現。但是自主讀書并不等于教師的不作為,相反,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指導作用。通過建立讀書報告制度,敦促學生讀書,讀好書和好好的讀書。
結合選修課程的學習,學生可自行組建報刊小組,戲劇戲曲小組,書畫攝影小組等興趣小組,確定明確的小組制度和切實可行的小組活動計劃,在課余時間開展豐富有益的課外活動,鞏固學習成果。以戲劇戲曲小組為例,可設小組設組長一名,負責全組工作統籌,組員若干,協同完成小組活動。活動方案可參照選取學生喜歡的戲劇戲曲作為切入點整體感知,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的戲劇戲曲賞析為始,配以表演臺詞訓練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學會觀察認識生活并在臺詞表演層面欣賞戲劇戲曲。然后將學習興趣重新導向文本分析,掌握戲劇戲曲集中的人物場景和矛盾沖突,人物形象和戲劇戲曲的思想傾向。繼續深入對戲劇戲曲發展歷史,戲劇戲曲批評和創作理論進行探討,積淀學生文化素養。繼而開展評論及劇本創作實踐,鼓勵學生學以致用。最后,以戲劇戲曲匯報演出做結,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全面展現小組活動成果。
希望通過整套學習準備體系的建立,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的了解并逐步適應普通高中的學習生活,與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進行銜接,彌合初高中語文學習的斷裂,完成角色轉換,進入學習狀態,優質高效的完成普通高中的語文學習。
自新《綱要》頒布以來,大大小小幼兒園都或立足于本園,或為趕時髦紛紛構建自己的園本課程,掀起了一股園本建設熱潮。在這股熱潮中,我園始終在冷靜地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構建園本課程的目的是什么?應該構建一個怎樣的園本課程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呢?
反思我們原有的教學實踐,我們使用統一的、高結構的教材,教師缺乏對孩子的觀察了解,缺乏對孩子原有經驗的了解,以目標為中心,把預先設計的教育程序完成好,課后考慮有沒有達到教材預定的目標,這種“教教材”的方法,看起來效果很好,孩子確實也學到一些東西。但教學活動是呆板的、機械的教學與幼兒的生活隔裂開來,孩子們缺乏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缺乏個性的發展,創造性地發展。就如我們以前的比喻,孩子是“花朵”,教師是“園丁”。“花朵”始終任由園丁來裁剪、來造型。我們還過多地注重知識技能的提高,對孩子的一日生活中的生活能力、情感態度的培養認識不夠,使孩子難以很好地適應未來生活。再來看我們的家庭教育。一則獨生子女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家長嬌龐溺愛,萬事包辦,對我們的小皇帝、小公主無原則地滿足;二則面臨激烈的社會競爭,嚴酷的優勝劣汰,我們的家長不自覺地把社會需求提前引薦給了孩子,各種課外輔導熱不斷升溫,外語、藝術考級、珠心算,成了眾多兒童的業余生活。特別是到了大班,家長對孩子能否適應小學生活顯得非常焦慮,最好把小學一年級的內容拿到幼兒園來上,但他們對生活上的包辦代替卻愈演愈烈,對情感態度的培養很少關注,以至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較差。
試問:這樣的生活對孩子有好處嗎?我們的孩子能生活得快樂嗎?我們的辦園宗旨三個“一切”: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尤其是最后一句“為了孩子的一切”,我們真的做到了嗎?
通過分析,通過反思,通過對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學習,通過對“三個一切”的深刻理解。我們最終提出要構建與實施生活課程,指導我園生活課程實施的理念是“四個字、一句話”。
四個字:快樂生活。它有兩層意思:其一是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在幼兒園能快樂生活;其二是為孩子將來能快樂生活打下基礎。
一句話:努力提高置身于生活課程中每個孩子的生活質量。
一、生活課程的目標
本課程依據新《綱要》、結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目標,制訂了本園的生活課程總目標,共分為五大塊:“健康的體魄”、“勞動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趣”、“社會小主人”。這五大目標既與新《綱要》相符,融合了五大領域(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的目標,又體現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目標的內涵。(具體如下)
健康的體魄:
1、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發展協調、靈活。
2、了解身體保健知識,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4、能活潑、愉快地生活,發展良好的個性。
勞動的能手:
1、掌握生活勞動的基本技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2、初步認識勞動者的偉大,珍惜勞動成果。
3.體驗勞動的快樂,并逐步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科學的頭腦:
1.對生活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運用各種感官,探究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3.認識和探索生活中的數、形、量、時空間,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藝術的樂趣: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3、能運用生活中的各種材料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
社會小主人:
1、初步了解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體驗關心社會、保護環境的情感。
2.能主動參加各項活動,關注身邊的人與事,有初步的責任感。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二、生活課程的實施途徑
(一)通過生活化主題活動實施生活課程
生活是完整的。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生動又有趣的變化。我們如果仔細觀察、思考,就不難發現,在生活中真的自然融合了健康、語言、藝術、社會等多個領域內容。關注幼兒的生活,從孩子身邊的生活中汲取營養。生活化主題活動成為教育目的實現的載體。
1、順應幼兒的需要和興趣點,生成主題
幼兒的需要和興趣是教學活動得以開展的前提,也是孩子愿意活動、喜歡活動,從而在活動中獲得發展的重要條件。那么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去觀察我們的孩子。熟悉、了解他們的需要和興趣點。杜威曾指出:“經常而細心地觀察兒童的興趣,對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這些興趣必須作為顯示兒童已發展到什么狀態的標志加以觀察。它們預示著兒童將進入那階段。”生活化主題活動實施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個幼兒在他原有的水平與基礎上得到發展與進步。教師只有對他們外顯的行為給予不斷地觀察,才能夠真正地走進幼兒的生活世界,才能知道兒童需要什么,用什么方法以及選擇什么樣的內容和幼兒一起來學習。
觀察本身并不是目的,觀察的目的是要取得一些信息。發掘生活化主題活動就需要教師把幼兒在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言一行進行分析,分析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了解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和個性差異等。其實,觀察也是我們教師“向孩子學習”的方法。
主題活動:“小手帕”就是教師在盥洗室里,觀察到孩子們洗手時,總喜歡用肥皂把擦手的小毛巾搓呀、洗呀,儼然一副做家務的大人模樣。洗手帕既是培養幼兒生活勞動能力,熱愛勞動情感的需要,其洗滌過程又是幼兒感興趣的,“小手帕”的主題就產生了。
2、抓住日常生活環節的教育時機挖掘主題
幼兒通過學習而成長,幼兒的一日生活都是幼兒學習的重 要內容。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幼兒來說,有序的、系統的知識并不是最有重要價值的知識。而日常生活中體驗性、探索性的知識對幼兒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幼兒園一日生活環節常常蘊涵著一定的自然和科學規律的道理,凝聚著日常人們的想象和創造。當幼兒通過模仿習得一定的生活技能時,他同時也在體驗感受前人的智慧創造。日常生活環節中幼兒并不是孤立的,他們與不同的事物、人發生作用,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教師從中發掘生活化的主題,使教育與生活緊密融合。
案例:
蔬菜很有營養的,多吃蔬菜身體好!而實際上我們卻不難發現,孩子們無論對蔬菜的認識程度還是對蔬菜的喜愛程度都是不多的,很多孩子用餐時會悄悄地把蔬菜撥在一邊……那天,有部分孩子又把番茄扔在桌子上,教師就抓住這一時機開展“我們喜愛的蔬菜”這一主題,以引起孩子對蔬菜的興趣,以及飲食健康意識。
幼兒園的生活課程就是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教育時機有機串聯的時空整體。
3、在計劃的設計與再設計中調整并產生新主題
在教育實踐中,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往往要越出教師的預設軌道,將興趣點轉移。作為教師必須靈活調整教學計劃,將幼兒生成的主題進行計劃的再設計。
例如,中一班正開展著“我的玩具”的主題活動,教師預設計劃請每個小朋友從家里帶一樣玩具來園與同伴分享。浩浩肩上扛著一根黃澄澄的“金箍棒”,神氣活現地走進教室,他得意地掃了大家一眼后大喊一聲:“我是孫悟空!變!”只聽“啪”的一聲,手上的“金箍棒”猛的變長了許多。孩子們的目光一下子全粘在了浩浩的身上,大家吵著、嚷著,誰都想玩那根閃閃發光的“金箍棒”……
望著孩子們驚奇的目光和動人的笑臉,于是教師說了:“我們一起來做金箍棒吧!”并從儲藏室取出許多廢舊掛歷、彩紙,師生共同做了好多彩棒,孩子們表現得非常興奮。《有趣的棍棒》這一主題就產生了。
在我們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定會陰止幼兒,千方百計地引導幼兒回到“我的玩具”主題中,繼續分享他們帶來的玩具,甚至沒有人會對這種阻止感到奇怪,或是認為應該阻止。因為在大家的意識中,課程就應該這樣,有一個預先制定好的完整的課程計劃,安排好課程目標、內容、進度、分配好課時,教師就是計劃的嚴格執行,否則就是“跑題兒”了,所謂教學沒有達成目標了。
而現在我們開展了生活課程,觀念也在不斷轉變,從原先的追隨計劃逐漸變成追隨兒童、生活課程正是以兒童為本的課程,提倡“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的課程。
4、生活化主題活動的拓展與深化
生活化主題活動視幼兒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參與和探究的過程。這就意味著教師和幼兒作為主體而參與活動中,它的實施要求教師敏銳地提供和捕捉師幼合作及幼兒獨立探究的學習情境。由于幼兒缺乏經驗,他們的活動常常受到無意和形象性思維等特點的制約,對主題探索往往無法擴展得更加深入,甚至會放棄該主題的研究而轉向另外的活動,這就需要教師抓住適當的時機,借助當時的情景、材料,采取適當的策略,運用多種方式拓展、深化主題。舟山海島就是一個漁場,又是一個國防重地,因此每年的9月是我國開展國防教育月,向幼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而且幼兒對“學習解放軍”的主題總是百學不厭。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拓展、深化了主題活動、開展切合生活課程總目標的“學會生活、學習獨立”為主題的大班幼兒軍訓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學習折疊被子、衣服、整理軍容、學習坐、站、立正、稍息、走路、跑步等,聽解放軍叔叔講故事,觀看革命故事片,還有一晚留宿幼兒園。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克服依賴成人,依賴父母的獨生子女嬌氣。軍訓活動后,老師家長都反映孩子如家長大了許多,飯也吃得快了,被子也疊得整齊了,人懂事多了。
二、通過區域活動中的生活區來實施生活課程
區域活動是一種以強調幼兒的主體性活動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式,正在成為我國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創設、提供可供幼兒操作的環境、特別是各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探索、學習,從而使幼兒的主動性和實踐性,在區域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近年來,我園在如何創設區域環境,如何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性的區域活動這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首先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日常生活練習區、語言區、科學區、美工區、音樂表現區、建筑區、娃娃家、動物飼養區和自然種植區等,區域活動的內容涉及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為幼兒進行自主選擇游戲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類型、優勢區域等進行自主選擇。在無拘無束的區域游戲中孩子們顯得特別快樂啊!
為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我們在為幼兒創設區域時特別加強了生活區的創設,根據各年齡段孩子的能力和發展需要確定目標,投放材料,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需要。小班的孩子,剛剛來到集體中生活,他們對家庭生活非常依戀,所以小班的老師在創設區域時,注重的是溫馨、溫暖的感覺,她們盡量把家的氛圍帶給孩子,如:在生活區,讓孩子給娃娃喂飯,穿衣,扣扣子,為食堂的叔叔阿姨剝豆子,孩子在游戲的同時,也提高了生活技能,體驗著勞動的樂趣,也可以讓孩子們在與同伴的互相接觸、互相觀摩中逐步適應幼兒園環境并主動地融入集體生活。而中大班教師創設的生活區,一方面有自理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模仿成人的勞動,有使用筷子,寄鞋帶,編辮子,還有織毛線,刺繡,縫衣服,烹調等等,有些傳統的手工活動如編席子在幼兒園得到再現,編完席子,孩子們又在席子上畫畫、粘貼,制作一幅幅“工藝品”,成為孩子們特別喜歡光顧的地方。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收集了各種各樣的材料,有:可樂瓶、包裝盒、廢棄的電線、布料等,孩子們一有空就來到生活區進行制作,一些看似幼稚的作品如:紙編的鞋子,自己織的圍巾還是很有創意的;滿足了不同發展水平,不同興趣愛好的幼兒的活動需求。使每個幼兒的生活能力在游戲、活動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我們的飼養區和種植區,讓孩子形成勞動的身手,科學的頭腦。孩子們通過親手實踐,觀察,記錄,了解植物和動物的生長規律,培養責任感和任務意識,同時也培養一種對植物的興趣和探究精神。
三、通過游戲與兒童自主的探索活動實施生活課程
要使教育回歸兒童生活,就要將教育與兒童特有的生活方式緊密結合起來。兒童特有的生活方式一是指游戲,二是指兒童自主的探索活動。
無論是《規程》還是《綱要》都反復強調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讓教育以游戲的方式存在,即體現了對兒童權利的尊重,又可以發揮教育最大的利益。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本質就是生活化,因為游戲是兒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動。
幼兒園還提出:“在生活中快樂探索,在探索中快樂生活”,教師提供時間和空間,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孩子充分自主的探索。如:在區域活動中孩子探索電珠發光的現象,在飼養角孩子探索蝸牛吃什么,在自然角孩子探索裝進塑料袋的花卉會枯萎嗎?等等,孩子探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互相交流經驗和發現。培養了對周圍環境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四)與家長共創生活化課程
孩子的生活有幼兒園、家庭、社會組成,以幼兒園、家庭影響最為直接,如果我們的生活化課程有幼兒園單搶匹馬、獨自開展。教育效果就會削弱,甚至抵消,所以生活化課程必須融入孩子的全部生活,發動家長和我們互相支持,協同作戰,促進孩子長遠發展。
1、讓家長了解生活化課程的意義及培養目標
通過家長學校、家園小報、家長開放日、家長會向家長 宣傳我們的生活化課程
2、讓家長親自參與生活化課程的實施
通過親子活動、家長進課堂,成立家長義工團,親自參與生活化課程的實施,我們的親子運動會、親子制作、親子植樹、親子生活技能比賽,增加了家園溝通,以進一步讓家長了解生活課程的內涵。
3、借助舟山幼兒園的網站,一方面向家長宣傳:匯報我們生活課程開展的近況;另一方面在園長信箱里與家長互動,聽取家長的意見。
收到成效:
1、積極為開展生活課程提供材料,我們的飼養角、種植角、小制作大多有家長提供有部分家長親自參與種植和飼養。
2、參與家園活動積極性提高。
家長參加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的人數增多,而且對我們的活動提出中肯的建議
3、改變了部分家長的觀念
強調培養自活能力和良好習慣,強調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體會感受的家長增多,要求教師多教些計算、拼音等小學化傾向內容的家長減少
五、生活課程的價值反思
(一)對教育目的的重新思考
幼兒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現實的綜合的表現就是幼兒愉快、健康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讓幼兒愉快、健康地生活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我們的生活課程就是要關注兒童幸福,努力提高孩子的生活質量。
(二)對課程實施途徑的重新思考
幼兒園的課程不僅應選擇幼兒的生活作為教育的內容,而且應通過幼兒的生活來進行教育,生活既是教育的內容,又是教育的途徑。尤其是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習領域,更不能缺少生活的參與。例如,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應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從這個意義上說,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具有教育價值,都應從幼兒發展的現實出發,加以充分的組織和利用。
(三)對教師角色的重新思考
在以幼兒生活為基點的幼兒園課程中,教師的角色面臨著新的定位,教師的教育技能面臨著新的挑戰,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中時時被幼兒的潛能所激動,也時時面臨著來自幼兒的新挑戰,有時甚至會感到束手無策。生活化的課程具有開放性、低結構的特征,要求教師與幼兒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師幼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教師身上所承載的文化、經驗,不是對幼兒居高臨下的“傾瀉”,而是平等的對話;不是灌輸,而是與幼兒分享。這時教師就是一個傾聽者、觀察者,分析與回應幼兒的疑問與需求,隨時準備給予幼兒必要的幫助。教師也可能是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啟發幼兒進行有意義的探索活動。教師還可以是一個合作者、研究者、學習者和欣賞者。
六、存在的問題
1、陶行知的教學理論我們已深入學習,但我們如何正確運用這偉大的理論,指導指導教育實踐活動,這需要進一步研討。我們對“生活教育”框架及目標體系較明確,但地方特色不夠明顯,有些研究內容的具體措施還沒有到位。
2、感受體念生活是生活課程的基礎,但現在的孩子缺乏社會實踐的機會。比如:春天時,我們想讓孩子去尋野菜,這種場所很難找到。秋天時,我們想讓孩子去看棉桃、稻穗,這對城市孩子來說簡直是一種奢望。生活環境的單調,生活范圍的狹窄,使孩子的生活體驗過于單調,影響生活課程的開展。這與我們的家長工作還不夠到位,社區聯系不少有關,這也是我們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國際商法課程性質和目的
國際商法課程屬于我國高校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主干課,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處于重要地位。該課程主要研究關于國際商事組織形式、跨國投資、合同、國際貨物買賣、國際貨物運輸和保險、國際支付、國際商事仲裁等方面的各種法律規范。
二、目前我國高校本科國際商法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比較單調。對于國際商法課程的教學,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教師向學生單向知識傳遞的方式,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師生之間很難產生教學互動。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所掌握的知識既不深刻也不牢固,教師也難以把握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就不能及時地調節教學節奏的快慢和內容的深淺。
(二)教學語言種類單一。國際商法的涉外性和國際性決定了學生當前的學習和未來知識的運用都將面對多語言環境。但當前我國相當一部分高校本科國際商法課程僅采用中文教學,從長遠來看對學生學習和專業建設都是不利的。我們要培養熟悉多語言環境下處理國際商業問題的專門人才,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游刃有余地處理各種問題。
(三)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實踐。國際商法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能夠既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又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但是,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高校本科國際商法課程無論是學時分配,還是教學內容都過于傾向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程度不足。
(四)學生商法基礎知識薄弱。要打下深厚的商事法律知識根基,學生應該經過國際法學、民商法學、法理等相關課程的培養。由于國際商法課程主要向財經類專業學生開設,而財經類專業學生先修過的商事法律相關課程十分有限,這使學生在學習國際商法課程的過程中感到對相關知識十分陌生、難以理解。
(五)考核方式具有局限性。部分高校本科國際商法課程的考核方式局限于閉卷考試這樣一種唯一的方式,這導致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考試,而不注重實際能力的鍛煉和提升。學生在學校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未經消化理解和實際應用的知識是難以達到這一目的的。
三、本科國際商法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促進師生互動。除了課堂講授而外,教師還可以將師生相互問答、小組辯論和討論、案例分析、模擬法庭和模擬仲裁庭以及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式應用到國際商法課程教學過程中。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啟迪學生思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并且能夠使學生學有所獲、學以致用。同時,教師通過師生互動環節能夠及時地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進而合理安排備課和教學,為學生答疑解惑。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及時掌握學科前沿知識。
(二)在條件成熟的高校積極推進本科國際商法課程的雙語教學。師資力量和學生外語基礎是實施雙語教學(通常為中英雙語教學)的兩大主要條件。要順利開展國際商法課程雙語教學,首先應重視對雙語師資的培養,如安排教師參加國內外的雙語教學培訓或進修,與國內外商事組織合作交流;然后要重視對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使他們真正能消化、吸收、理解雙語課程內容。另外,在國際商法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還應該重視選用合適的雙語教材。
(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在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應適當增加國際商法課程的實踐或實驗課時。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可以包括案例分析、模擬法庭和模擬仲裁庭、社會實踐。在案例分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選取具有典型性和新穎性的國際商事法律關系實際案例,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國際商法理論知識對其進行分析。在模擬法庭和模擬仲裁庭教學過程中,由學生模擬審判員、律師、原被告、仲裁員,通過親身體驗了解審判程序和仲裁程序,并且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高校還應該加強與國內外商事組織的合作,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
(四)強化學生商法基礎知識。高校可以為學生學習國際商法課程開設相關先修課程,如國際法學、民商法學、法理等。學生在具備了深厚的商法基礎知識功底后,在學習國際商法課程的過程中才能融會貫通、得心應手。國際商法是一門交叉學科,學生只有既掌握國際貿易規則慣例,又掌握各種商事法律,才能對該學科有全面的理解,才能學好國際商法這門課程。
(五)采用綜合性的考核方式。可以在保留期末閉卷考試的基礎上,增加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論文撰寫等考核方式。綜合性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實踐能力應用情況的全面檢驗。
四、結束語
國際商法課程作為我國高校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主干課,對于我國高層次
外貿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國際商法課程教學的研究與改革應該得到我國各個高校的充分重視。鑒于國際商法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改革和創新過程中,應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國際商法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教師從理論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作業批改環節、考核評分環節等各個方面全方位深入改善。與此同時,要深刻認識到任何教學成效的取得都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學生學習風氣也需要得到重視和關注。國際商法課程的教學要求師生具有國際視野,我國各個高校應加強與國際商事組織的合作,為師生提供親歷國際商事法律事務的機會。
一、對學生評價的理論思索
(1)量化評定與質性評價相結合,建立合理易行有效的轉化機制。對教學中的識記內容采用量化評定,以閉卷考試的形式,關注結果;對需要較深入理解的地理事象、地理問題、地理意識等方面的內容(如區域差異、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觀念,全球意識等)采用質性評價,不僅關注結淪本身,還關注結論的形式、結論得來的過程等。
(2)多次評價機會取代一次評價機會,將評價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學習的環節。如設置題庫,學生在計算機(網絡)上考試,允許學生多次抽答,直到他滿意為止;考試時設置多份試卷如基礎卷、分類強化卷、提高卷等。基礎卷著重考察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如果該卷做得不理想,可以通過分類強化卷對沒有掌握的部分進行彌補和強化,而那些基礎卷考得較好的同學在完成基礎卷后可以做提高卷。這樣給每一個學生成功的機會,在評價與考試中注重學生差異,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把考試作為查缺補漏和促進學生學習的環節。
(3)重視評價內容的多樣性,關注對非學業內容的評價。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地理課程目標不但包括知識和技能,還包括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內容,后者一方面是地理課程培養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的學業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實踐和評價改革中,必須對學生的非學業方面給子關注、我們可以將地理課程標準中的各項非學業評價的內容和要求挖掘井總結出來,列一清單以引導,提醒自己進行觀察和記錄、如敢于陳述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表現了學生的自信;提出不同的見解表現出學生的創造性等。
(4)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自評與外部評價相結合。改變過去單獨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特別是自我評價,一方面有利于調動、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他們的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首先,評價者要有明確的評價目標和標準,要以公正的態度、強烈的責任感評價他人;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內容適合多主體評價,哪些內容小適合多主體評價,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適宜多主體評價;最后,在多主體評價中,特別是學生互評中要淡化等級和分數,淡化學生之間的相互比較。
(5)重視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注重實效性。對學生的激勵,往往易流于形式,出發點是好的,但效果卻不佳。你給學生激勵語言,我給學生大紅榜;你給學生小紅旗,我給學生大紅花。這些短期內也許還有一定效果,但久而久之,這些東西變得越來越“廉價”,學生肯定會感到乏味。激勵不在于對學生一味表揚或“藏拙”,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形成坦誠、關懷和相互尊重的關系,井用發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逐步培養學生對自己形成客觀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自我反省能力,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強烈欲望。
(6)評價方式不能統一,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因為學生是千差萬別的,他們的基礎、性格、觀念、思維靈活程度、心理需求等往往都不一樣例如,有的學生并不在意自己的學習成績怎么樣,但他很可能在乎自己的特長,人際關系等。
二、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評價工具
(1)探究活動。這里的探究活動指計劃性、組織性、探究性、開放性都較強的探究活動,不包括隨機的探究;包括解決地理問題、對自然和人文地理事象的研討。可以所有學生參加也可以部分學生參加;可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小組為單位。課題由教師或學生提出都行,行動方案由教師或學生制定或是師生共同制定,也可各小組制定。
(2)評價項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減和細化、重組。評價等級分為6級:A(創造性強),B(相當于優),C(良),D(中),E(及格),F(糟糕)。對不同的項目采用不同的等級體系。設定評價等級的目的不是對全部學生分等排序,主要是針對個人的,其功能主要是診斷,讓學生反思,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較好,哪些方面還不夠,從而讓學生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激勵學生,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評價標準部分用語說明。①信息源—包括兩個方面:現成的(如報刊、雜志、網上等的資訊)和原創的(通過實地觀測、自己調查等手段獲得),當然后者應得到更大鼓勵。②結論的關聯性指課題與結論的關聯、結論與資訊的關聯,廣度與深度可以反映學生的理解水平。③評價學生得出結論的方法手段,還要評價學生是否勇于嘗試還沒掌握的但更有效、更先進的方法手段。
國際貿易原理課程屬于國貿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政策兩部分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后續實務操作性課程做好理論和政策上的鋪墊。由于該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開展合作式教學,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合作教學法概述
(一)合作教學法的含義
合作教學法主要利用各小組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資源,互相支持去完成學習;并利用小組本位的評核及各組間的比賽,營造團隊比賽的氣氛,以增進學習效果,使學習機會更為平等,學習動機更為強烈。
(二)合作教學法的策略
1.小組成績分工法
簡稱STAD,是典型的合作教學,其原理是將學生分成4―5人一組,盡量使每一組的學生結構具有最大的差異,其差異結構類似于整個班級的結構。采用演講法或討論法學習,以學生過去的成績為基準,每人進步成績均可為團體加分。各組練習中的表現,最優的與最優的比,差的與差的比,構成不同的分陣。
2.小組游戲比賽法
簡稱TGT,與STAD類似。學生也分成5人左右小組,每組均為異質性小組,并有每周一次的競賽。教學的程序,先由教師講述第一節課,然后分給工作單。同一組的成員共同進行學習,并隨時舉行評量,以確定各組員以學習精熟。在小組練習之后,有學末競賽。采用能力分級法;各組同程度的成員互為比賽對手。不論哪一級的選手,凡得第一名的均贏得相同的分數。TGT的教學策略與STAD主要差異是以學藝競賽代替考試。
3.團體研究
薛倫(Sharan,1976)所提出,將教學分為幾個主題,并將全班分為多個小組分別負責這些主題,而每一小組成員再針對該組主題進行分工。每一小組準備其所負責的主主題并向全班同學報告。學生成績以小組報告質量和其他相關的團體表現為依據。本法所強調的是分工合作與共同分享團體努力的成果。
4.拼圖式教學
由阿倫遜(Aronson,1978)設計。將教材分成若干小題,負責相同小題的各組代表先成立專家組,共同研討該小題至精熟。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組,負責將研討的內容教給同組其他同學。
(三)合作式教學法的優缺點
1.優點
通過合作式教學有利于增進同學間的感情,加強合作,發揮個人的專長,提高工作效率。
2.缺點
有時候大家的意見分歧太多,爭論不休,小組無法統一意見。另外小組討論時,有時會有不愿分擔責任的同伴,甚至推卸其責任,造成團體目標無法完成,影響團隊的成績。
二、國際貿易原理課程教學現狀
國際貿易原理課程作為國貿專業學生的一門基礎必修課,主要講授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基礎知識,由于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多需要進一步改革的地方。
1.教材普遍存在滯后性
國際貿易原理教材中古典和新古典貿易理論部分所占的篇幅較大,對現實意義更強的當代國際貿易理論只作了簡單的論述,一些新的理論沒有及時補充進去;教學重點不能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而改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度不夠,不利于培養學生對理論的應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專業基礎薄弱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作為國際貿易原理課程的先修課程,這些課程盡管在教學計劃都有安排,但是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不理想,專業基礎知識薄弱勢必會影響到國際貿易原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3.教學方式以教師“滿堂灌”為主
目前,很多高校在國際貿易原理過程中主要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方式,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無法實現教學一體化,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理論與實際脫節較為嚴重
國際貿易原理課程長期以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過分依賴教材,偏重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教學環節,忽視了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利于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合作式教學在國際貿易原理課程中的運用
(一)深化教學方法改革
不斷開展教學研究,系統總結教學成果,突出能力培養核心,深化教學方法改革,更多采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設計,加強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等方法的運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開設研討課與自主學習課
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大班講授,小班討論”的授課方式,研討課采用“課外準備、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的方式。大班課學生人數控制在100―120人之間,小班討論課學生人數控制在30人左右,每個小班分成5個小組,每組6名左右學生。小組長的選舉需要由學生民主推選,這樣既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發言的機會,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如在講授比較優勢理論時,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對“比較優勢陷阱”的認識,對我國應如何發揮現有的比較優勢,如何創造新的比較優勢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在講授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就哪個理論更適合目前的中國展開討論。
2.結合案例進行合作式教學 國際貿易原理課程是國貿專業學生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為了避免討論變成紙上談兵,在開展合作式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引入現實案例教學,通過指導學生針對案例討論,提高學生的專業敏感度。
3.增加課程小
論文 在開課初期,教師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部分留若干題目,學生選題開題,并撰寫課程小論文。這樣做,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了學生的學習借鑒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專業知識評判能力、論文寫作能力、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增設課前外經貿新聞環節
每節課課前留出5分鐘由各小組輪流播報外經貿新聞,不僅可以拓展學社國內的專業視野、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口達表達能力,調動學生關心國際經貿大事的熱情。
(二)加強教材建設
結合國際貿易理論新動態、學科前沿知識及學生課程能力培養新要求,編寫《國際貿易》教材。強調理論教學的應用性、實踐性,每章配備案例和能力素質訓練設計;增加了貿易救濟措施、原產地、普惠制等當代國際貿易中較為突出的實踐性知識、工作過程性知識。結合教學改革和教學實踐,編寫《國際貿易原理案例集》,理論教學與應用訓練密切結合,強化案例的時代性、適用性。
(三)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課程成績由平時考勤(10%)、理論課堂表現(10%)、自主學習與課后作業(20%)、研討課課堂表現(20%)、期末考試5個部分(40%)組成。平時考勤主要以學生到課情況和課堂紀錄為依據,理論課課堂表現主要由學生課堂發言、課堂作業表現構成,自主學習與課后作業主要通過自主學習報告與課后作業完成的質量來考核,研討課表現主要以學生發言、研討論文完成情況為依據。為了使研討課程更加合理,每位學生的研討成績由研討課小組得分(40%)、課程PPT、匯報得分(30%)、個人貢獻度(30%)構成。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開發利用各種各樣的歷史課程資源,對于實施歷史新課程和深化歷史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作用。從歷史學科來看,歷史教科書、歷史文物、歷史遺址遺跡、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蘊涵豐富歷史內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等等,都構成歷史課程的資源。這些課程資源,按照空間分布,既有校內的,也有校外的;按其性質,既有文本資源、實物資源,也有人力資源和信息化資源。它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是保證課程實施的重要條件。
本文就高中歷史課程文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教師——文本資源的主要開發者和利用者。
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主要承擔者是教師,因此教師首先必須轉變觀念,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對自我提出挑戰。
在很大程度上,課程就是教師本身。在課程標準以前,中學教師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按照專家們設計好的體例、內容去授課。新課改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把課程的自主權交還給中學教師。教師可以在課標的指導下自由地整合教材、選擇教法、積累資源、科學評價。因此,如果每位教師都表現出自身的特色,那么我們就有了一萬門富有特色的歷史課程。
其次,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挖掘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等課程資源,不能僅以教材作為全部授課的內容。也就是說,教師要結合課程標準和教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要關注學生的關注點、時事熱點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體驗、思想現狀出發,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新的情景,新的學習氛圍。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機地再創造再開發而非刻板地“照本宣科”。
如在講對長征的認識時,我就給學生講:在著名文學家魏魏的筆下是“地球上的紅飄帶” 在美國文學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的筆下長征是一個前所未聞的故事。在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看來,長征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在看來,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使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長征的艱難及偉大意義。
二、文本資源的主要來源與處理方式
(一) 歷史教科書是歷史教學的主要依據,是高中歷史教學最重要的文本資源。
提倡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并不是意味著可以將教科書束之高閣;相反,歷史教科書仍然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要根據自身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個性化的風格和特點,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其核心課程資源的作用。這就要求做到:在認識上,打破歷史教材作為唯一課程資源神話,只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只要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的知識,都可以拿來讓學生學習。在過程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教材體驗、批判、感悟,讓其真正領悟其精華,就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創造,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策源地。在新課程下如何處理四個版本的教材呢?我們學的是以岳麓版教材。下面就以岳麓版的教學為例談談對教材的挖掘。
1、圍繞課標和考綱挖掘教材。
課標是教材的靈魂,也是我們教學的靈魂。在教學中,老師們應依托課標和教材,但要敢于跳出教材看教材,多思考課標、教材、教參相互銜接是否合理,可探索、選擇、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和教參。依據課標,把握重點,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確定探索性教學活動的亮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歷史領域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教學活動,對教材、教參要利用但不要迷信,要依托但更要探索與創新。
這里面有幾個問題:
(1)對于課標要求有,但教材不全的應運用其它版本教材適當補充。如元朝的行省制度。七屆二中全會等。用什么版本并不重要,關鍵是如何根據課標要求靈活運用教材,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2)對于課標要求沒有,教材卻做了補充的。我的觀點是在有時間的情況下,讓學生了解,因為學生知道的越多,他的思想和思維也就越深刻。如夏商的政治制度 烏魯卡其那改革、斯托雷平改革、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忽必烈改制(中央官制與地方的行省制度)
(3)對課標要求的外延與內涵的理解問題。如課標要求“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史實有很多,舊教材用了一冊書的內容來講解,哪些算是主要的革命史實?我們四個版本的教材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敘述。這種情況就要求我們準確理解課標的要求,比如五卅運動,岳麓教材有兩三行在小字中提及了一下,而我認為五卅運動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上也算是個主要的歷史事件,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在天安門廣場正中央,與天安門遙遙相對,碑高37、94米,碑基3000多平方米,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碑座四面嵌著反映中國現代史進程的8幅大型號浮雕,是世界上稀有的巨型浮雕之一,內容分別是銷毀鴉片、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長江。五卅運動就是其中之一,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
(4)對大小字的處理問題。如《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原先是小字,當時在上這一課的時候,就如何處理這一部分內容,我們組內的老師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事實證明按課標要求進行教學是正確的,現在新版教材已改為大字。再如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等。現在也改為大字。
2、對教材進行整合,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從大的方面講,模塊化、專題式的編寫方式使歷史知識顯得相對分散,教師應整合教材。
一是深入淺出、梳理主線。如模塊一第七單元第26課“世界多極化趨勢”與模塊二第五單元“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實際上就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它體現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模塊一第六單元第23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與模塊二第四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道路的探索”都體現了探索階段中國共產黨所經歷的曲折與復雜,都是左傾錯誤不斷激化的結果,還有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政治經濟方面的歷史性轉折,應該整合在一起來思考。
二是有效地進行教學遷移。通過的知識遷移,彌補知識結構中存在的漏洞,理清模塊間、專題間的關系,掌握歷史的階段特征、基本規律和基本史實、概念、觀點。
如模塊一 第四單元“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中第16課 “辛亥革命”和第17課 “”。但如果我們不給學生遷移“新文化運動”的有關內容,我們就很難讓學生明確辛亥革命后,為什么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為什么能夠一改辛亥革命缺乏群眾基礎的不足,成為一次聲勢浩大、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革命運動。
3、多維地思考教學內容
如模塊二第四單元“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道路的探索”這塊內容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思考。一可從中國歷史的角度,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程。從毛澤到到鄧小平,從照搬蘇聯模式到走自己的道路……。二從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可以把蛇融合到模塊二第三單元“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之中。這樣可以給我們展示出20世紀世界經濟史上三次改革調整的機遇,給我們以歷史的啟迪:經濟體制的不斷創新和調整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大國崛起的重要基礎。
4、依重圖片,活化歷史
我個人認為,“看圖說史”、“看圖說話”,是處理教材,活化教材內容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在講《歐洲經濟區域一體化時》我用了多達十幾幅圖片。從為人物到護照,從行政區劃到歐盟旗幟,從貨幣到條約文本,還有讓學生自己動手填的空白圖等。使枯燥的文字內容“活了起來”。
再如講到文化《筆墨丹青》一課時。這用鄭板橋《竹石圖》設計了這么一個教學環節:材料一反映了中國古代哪些文學和藝術形式?你能簡單概述其來歷嗎?上面詩、書、畫、印中國古代的藝術形式基本全在這兒了。
5、深化情感,完善素養
歷史因情感而多彩。美國總統托馬斯.杰弗遜說過:“通過講述過去,歷史使他們能夠判斷未來;使他們從其他的時代和民族的經歷中受益;使他們成為合格的行動的裁判官和人的設計者。”
我國著名的史學家翦伯贊也說:“我們研究歷史,不是為了宣揚我們的祖先,而是為了啟示我們正在被壓抑中的活的人類,不是為了說明歷史而研究歷史。反之,是為了改變歷史而研究歷史。”態平衡 新課程與傳統教學中最大的突破,就在于要屏棄歷史學科單純的知識性的特點,真正挖掘歷史學科人文教化的功能,培養學生學會做人的道德感與使命感。
如我們可借有人民版必修1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第二課“辛亥革命”所引用的革命志士林覺民的一段發自內心的告白:“此舉若敗,死者必多,定能感動同胞。近日同胞非不知革命為救國唯一之手段。不可一日緩,特畏首畏尾,未能斷絕家庭情愛耳。今試以余論,家非有龍鐘老父庶母幼弟少婦稚兒耶?顧肯從容就死,心之摧割,腸寸斷,木石有知,亦當為我墜淚,況人耶?……顧吾輩死而同胞不醒者,吾決不信也。嗚呼,使吾同胞一旦盡奮而起,克服神州,重興祖國,則吾輩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寧有撼哉。” 來彌補岳麓版教材在這方面素材的不足,讓學生從從歷史中能享受到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豪情,
再如可借用梭倫的一段話“我賦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剝奪他們的榮譽,也未曾給予過多的尊榮,權勢之士因為財富遭受嫉妒,我保護他們免受一切危厄,我堅持立場,不偏不倚,不允許任何一方恃強凌弱。” 來欣賞到古人對民主、平等、自由的追求。這樣的情感因素在四個版本的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師應該充分借鑒利用,不能隨意放過。
(二) 圖書館資源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保障。
在歷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中,必須重視圖書館資源的利用。因為當歷史教育擺脫了教科書的局限,成為學生探究學習、自我發展的課程教育時,廣泛的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尤其是學生身邊可以方便利用到的資源,將是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圖書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主要是通過小研究課題的形式加以開發利用。
下面是我們參照初中課標有關內容搞的一個小研究課題: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中國的變化
目標:學習制作圖表的方法,認識改革開放的意義。
活動過程:
步驟一:查找1979年前后的經濟數據,如全國或本地的工業或農業生產產值、國民生產總值、人均收入等數據。
步驟二:了解不同圖表的繪制方法,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繪制。
步驟三:展示和講解自己繪制的各種圖表,回答同學的問題。
資料來源:史料、史書、期刊報紙、檔案館、繪圖工具。
利用上面的小課題,學生學習利用圖書館資源,這樣做不僅使他們獲得很多歷史知識,而且逐步培養了多方面能力,如獨立思考能力、研究問題能力、論文寫作能力等等。這對歷史教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在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時,一方面必須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主開發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意識,適當向學生介紹一點文獻檢索的基礎知識,如怎樣利用二次文獻(包括目錄、索引、文摘)和三次文獻(包括年鑒、綜述)等。同時,教師有必要針對一定的教育目標選擇出一些圖書館資源,推薦給學生,同時制定一些具有開放性的閱讀要求。
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人文學科,涉及的知識比較廣泛。正因如此,《歷史課程標準》強調歷史教學要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系,并且通過每個學習主題設計的“教學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廣泛搜集資料、構建論據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這就要求學校要有意識地調整學校圖書館或資料室的藏書結構,合理配置相關方面的書籍,包括通俗歷史讀物、中學生歷史刊物、藝術史、科技史、文化史、文物考古等方面的書刊,以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加深他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僅僅依靠學校圖書館是遠遠不夠的,歷史課還必須充分利用社會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
(三)家庭文本資源也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資源。
有人說:歷史距離我們的生活過于遙遠。其實歷史就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比如說,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環境,這種特定的生活和社會文化的氛圍,同樣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一種重要資源。近代學者梁啟超就很推崇家譜、族譜的史料價值。其實,又豈止家譜、族譜可以作為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的資料,不同時代的老照片、歷史事件的小彩圖和說明,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幫助孩子形成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有益于歷史學習,這才是歷史學科的創造性所在。
三、歷史學科課程資源的開發原則
從歷史學科的培養目標、所具有的獨特性質、所擁有的豐富課程資源來看,開發本學科的課程資源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整體性原則。即教師在開發本學科課程資源的過程中,要根據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才素質要求和學科知識的發展規律,對人類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進行科學的選擇和組織,從而達到學科內的知識綜合和學科間的知識整合。歷史新教材加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系,加強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滲透與融合。如,新教材中 的提示語有許多是從經典詩歌或歌謠、神話傳說、文學名著中引出某課的歷史學習,教材內容更有許多是文學、科技等文化發展史方面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研究和把握學科之間知識、技能的遷移和橫向聯系,研究和把握知識的局部和知識的整體之間的關系,注重學科內的綜合和學科間的整合,防止彼此孤立、隔離、內容重復和脫節。
2、可學性原則。即教師要選擇學生能夠理解的、與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相適應的內容。但如何來鑒別和篩選這些資源?我認為首先要考慮這些資源是否適合本學科的特點。歷史學科強調真實性和客觀性,因此,不能選擇野史作為主要的資源,也不能選擇帶有明顯主觀痕跡的材料,更不能選擇偽造的東西。這一點是屬于原則性的問題。
3、前瞻性原則。即在開發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制定課程內容,促使學生思考、把握和設計自己的未來,從而為學生的明天做好準備。
4、社會、生活與個人相統一的原則。新教科書突出了歷史教科書的豐富性和人文色彩,以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社會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文化傳統的繼承,又要面向社會、面向生活、面向學生,正確處理好社會要求、個體需要和學科發展三者的關系。
四、開發歷史學科課程文本資源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史興趣。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歷史教科書視為唯一的課程資源,或者至多加上幾幅歷史掛圖而已。在這樣的狹隘課程資源觀支配下,歷史課卻被學生看成“死背”而無趣的科目。據教育部1997年對北京市2107名學生的調查,在學生對“最不愿意學習的課程”的排序中,歷史課居前3位之列;在學生對“枯燥、沒意思的課”的排序中,歷史課居前5位。何以致此?筆者認為其中固然有多種因素,如教學方法的滯后,考試評價的制約,等等。但是應該說,這種狀況與歷史課程資源極其單調乏味的狀況是有很大關系的。按新課程的理念,歷史教科書僅是一種主要的課程資源。歷史教學還應該運用大量教科書以外的課程資源,包括文字資料、影視資料、歷史文物、歷史遺址等。這些課程資源以其形象具體、生動活潑和學生能夠親自參與等特點,給予了學生多方面信息刺激,加之許多內容生動有趣,使學生能夠在輕松高雅的學習活動中掌握知識。因此說生動的歷史課程資源無疑將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史興趣,這是傳統歷史課程資源所無法比擬的。
2、有利于培養師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歷史新課程突出了發展性的精神,為師生的教與學發展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在人教版新教科書中,為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安排有“活動與探究”、“文獻資料”專欄、“動腦筋”欄目、“自由閱讀”等,這些安排教學旨在“拓寬學生的歷史學習視野,提高其歷史思維能力,并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動手實踐與團結協作的精神。”因此,無論從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角度,還是從開發課程資源的角度,都需要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那么,在參與的過程中,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
高中生物課改的實施已近6年。回想參與課改的過程,尤其是在不同角色的轉換中,筆者感到高中生物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雖有一些困難,但前途是光明的,我們可以從新的視角去審視它。
一、生物教材編寫的新視角
從生物教材編寫的視角看,教材編寫是一個動態完善的過程,生物教師是教材二次開發的主體。只有廣大教師的主動參與,教材才能持續煥發強大的生命力。
教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例如,生物教科書的編寫以《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為依據,體現了生物課程改革的理念,是最具普適性、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是由于受編寫時間、編寫人員對學科和課程思想認識的限制,導致教材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課改倡導的教材觀認為,教材已不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而是可變的、發展的和開放的,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文化中介”,是師生對話的“話題”。生物教師在使用教材、實施教學過程的同時,應該成為教材二次開發的主體。
1.教師要本著“依靠教材而不依賴教材,超越教材而不脫離教材”的原則,豐富教材的內涵,拓展教材的外延,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增減、改編、重組等,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教師要創造性地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構思,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設計與學生心智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有效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教材成為“學材”。
案例2 在講授高三選修教材中“人的體溫及調節”時,筆者創設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教學情境,導入主題:請同學們回想冬天在室外時,臉和手被凍成什么顏色。有的學生說:“凍得發紫。”有的學生說:“凍得發紅。”筆者又會接著問:“冬天我們剛剛從浴室洗澡出來,臉色和皮膚顏色如何?”大家說:“紅彤彤的。”立即有學生說:“怎么都是紅色的?”此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好奇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于是一場熱烈的討論和互動就開始了。這樣,學生就帶著飽滿的熱情進入該節課的學習。
3.教材受篇幅和結構體系的制約,有些內容省略了探索過程,只給出了結論,這給教與學都帶來了一些困難。教師在教材二次開發中可以對結論進行問題化處理,通過鋪墊性知識,列舉實例等把結論細化為系列化的階梯問題,重視生物學史實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便于學生層層探究。
案例3 “對DNA復制方式的探究”進行設計
師:為了探究DNA復制的方式究竟是全保留的還是半保留的,你認為應該怎么設計實驗?
該實驗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引導學生意識到該實驗的關鍵是不同復制方式子代DNA的雙鏈組成不同。然后教師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進行探究。
問題1:若要區分母鏈和子鏈,可采取什么辦法?
問題2:若要標記母鏈、子鏈,可選用什么元素?
問題3:若親代DNA是的,放在的環境中進行培養,則子一代、子二代DNA會含有哪種氮元素?
問題4:若是全保留復制(或半保留復制),對親代、子一代、子二代的DNA分別進行離心后,DNA會如何分布?
教師通過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設問,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維和探究,從而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二、生物課教學的新視角
從生物課教學的視角看,生物課改是一個革舊鼎新的過程,生物教師只有在實踐一反思一再實踐的輪回中,才能真正融入課改,實現專業成長。
課改的關鍵是改課。課程改革的中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明確指出,課堂教學應創設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顯然,傳統的課堂教學與課改對課堂教學的要求相去甚遠。倘若不改課,課改則流于形式。改課既是課改的本質要義,也是課改的難點。從這個意義上講,《課標》的實施,實際上是一場課堂教學改革的攻堅戰。因此,課改必須改課,只有這樣,課改才能深入、持續、健康地發展。
1.課堂教學的前提是教學設計,改革生物課堂教學從操作層面上講,必須變無效、低效的教學設計為有效、高效的教學設計。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給學生留足自由思維的空間,形式上不必過于瑣碎,結構上不必過于封閉和程式化,而應體現出內容上的概要性,以便在課堂上能適應新情境、容納新內容、確立新策略,為師生互動交流、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態化。備課方式從思維狹隘、負擔繁重的個人獨立備課轉變為集中智慧、同伴互助的集體備課,從形式主義的抄寫教案轉變為思考注重實效的“教學結構”。
案例4 記高一生物備課組的一次活動(節選)
(周四下午,高一生物備課組辦公室)
主備人:張老師
課題: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辨析
張老師:本節課的難點主要是兩種細胞分裂過程圖像的理解與辨析,如何解決?我覺得這部分內容如果全由教師簡單地說教,效果肯定不行。一下課,黑板一擦,學生就會基本忘掉,那如何來突破這一難點?
潘老師:我認為這部分內容應嘗試通過學生建構模型,并根據模型總結出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規律。
朱老師:我認為潘老師講得很好,我去年教這部分內容時,就先采用了這一方法將學生進行分組,給每組發大小相同的白紙12張,分別代表有絲分裂,減數Ⅰ,減數Ⅱ的前、中、后、末4個時期的細胞輪廓,并在每張白紙的右下角寫上具體的分裂方式和時期,提供2種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用于染色體的構建。
劉老師:我認為用細鐵絲來代表染色質,高度螺旋化時把細鐵絲繞在鉛筆上形成螺旋狀,變短、變粗。這樣,就可以形象地表示染色質螺旋化形成染色體,以及解螺旋再形成染色質的變化過程,效果很好。
2.生物教學設計要采用“雙案制”, 除教案外,還必須設計好“學案”和作業。為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有效思維時間,要求學案必須提前1~2天發給學生,先學后教。教師要精選課后作業,倡導針對不同學生布置分層作業,確保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案例5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2)學案結構(節選)
學習目標(略)
知識準備:復習第三章第二節(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中的葉綠體相關知識。
自主研習:
(1)閱讀課本,光合作用的過程?發生的主要變化?
(2)填寫表格(略),比較光合作用2個階段的異同點,理解光合作用過程變化的實質。
(3)從光合作用變化的過程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光合作用的過程和效率?
合作探究:
(1)如果你是一位農民朋友,那你在大田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會采取哪些措施來提高農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并敘述理由。
(2)填表:比較光反應與暗反應的異同,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異同。
適度拓展: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那么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有葉綠體嗎?
3.從“經驗教學”走向“反思教學”。常規化的慣例和習慣往往支配著我們的生物教學行為。如果一位生物教師只滿足于經驗的獲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其舊有的觀念和不當的教學行為就難以改變,教學就可能長期維持原有的水平而停滯不前。可見,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深入推進生物課改的今天,尤為如此。筆者在教學中建議老師們從“行動前”、“行動中”、“行動后”進行反思。“備課”中的反思稱為“行動前的反思”,課堂教學中的反思稱為“行動中的反思”,課后的反思稱為“行動后的反思”。但無論何種反思,都必須“針對教學事件并以有效教學的理念去設計教學活動”。有效教學的地平線永遠在前方。在生物教學中推行反思教學大有可為,也一定大有作為。
案例6 教學反思:我問自己
課前:上一節課,我的課堂里發生了什么教學事件?這與什么問題相關?這個問題我以前見過或聽說過嗎?別人曾經遇到并解決過類似的問題嗎?別人是怎么解決的?我能否借鑒別人的想法或做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否涉及某些“教學理論”問題?
課中:課堂里發生了什么教學事件?我應該怎樣去解決應對這些教學事件,而我這樣應對合理嗎?我該怎樣調整我原先的教學方案?
課后:剛才教室里發生了什么教學事件?這些教學事件暗示了什么?如果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問題,該怎么處理?
三、生物教師專業培訓的新視角
從生物教師專業培訓的視角看,課改培訓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培訓者只有創造性地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才能使教師真正從中受益。
當前的課改培訓往往存在一些傾向:要么就高,高到大談教育理論而不言課本;要么就低,低到只談教材的重難點而不言教育觀念。兩者都不利于我們的課程改革,對提高教學效益并無多大實際意義。要改變這一狀況,筆者認為,關鍵是做到以下幾點:
1.要注重培訓的實用性,也就是要面對眼前的問題,解決眼前的問題。我們眼前的問題是什么?就是剛剛發生在我們課堂中的問題,或者就是馬上要發生在課堂中的問題。因此,培訓和教研的重心要移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來。
2.要注重培訓對象的層次性。課改的問題說到底是教師的問題。教師面臨新課程,既是專業發展的機遇,又是對專業素質的挑戰。教師適應新課程的個體需要不盡相同。通識培訓是必要的,集中研究也是必要的,但有這些還不夠。培訓必須有層次性,要分層解決每一類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否則,培訓活動搞得很熱鬧,但教師的教學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或者效益低下。
案例7 筆者所在學校生物教師分層培訓計劃(節選)
教齡5年以內的教師,由于經驗不足,培訓主要以“單元教學研究”為切入點開展研究。這一類教師要以“單元”為載體,領會“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分析教學活動的組織意圖及要求,研究學生的基礎知識與經驗水平,優化教學方法,設計科學教學的基本過程。
教齡5~10年的教師,教學經驗比較豐富,培訓主要采用“主題式”研究活動,通過解構與主題相關的教學片斷,探討同類問題的解決策略,分析總結應對辦法,更進一步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教齡10年以上的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培訓主要采用“理解式”研究方法。“理解式”即理解教育經驗、改造教育經驗。培訓旨在從更高層次上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培養一支引領學校課程改革的隊伍。培訓的中心是“理解經驗”,引導教師以教育理論為視角表達、展示、整理、理解、改造、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
四、生物考試評價的新視角
從生物考試評價的視角看,課改與評價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考試評價只有真正發揮其正確的導向作用,課改才能真正擺脫“鐐銬之舞”。
《課標》明確指出: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機制”。從總體上看,評價應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自我建構,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筆者認為,與課改相適應的考試評價至少應做到以下方面:
1.教學評價要以學生發展為核心,以學評教。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態是有效生物教學的基本表征,也是教學評價的根本依據,課程目標實現度、學生主體參與度、師生交融互動度、師生行為有效度、學生主動發展度等是教學評價的基本依據;學生的學習興趣、習慣、過程、能力等也應該成為衡量學業成就的指標。這方面我們還缺少系統的研究。
2.教學效益評估要科學完善、操作性強,既要拋棄唯成績論,也不必談分數色變。一提考試有人就說是搞“應試”教育,一提成績考核有人就說是與素質教育相背離。這種觀點是“簡單線性”思維在作祟。毋庸諱言,對于高中生物教學評價來說,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是繞不開的話題,從目前看,這些考試從形式到內容與課改的發展相比,有一定的滯后性。筆者認為,只有廣大教師在評價的主體、形式、內容、功能等方面不懈探索,考試評價終究會回歸正確的導向,課改終究會擺脫“鐐銬”,自由揮舞
【摘要】新課程的實施以及網絡環境下教學過程各要素的角色、地位、作用發生的很大變化,必將引起課程和課堂的重構,引起“教”與“學”理念和方式的變革。本文探索新課程改革環境下構建有新意但又不脫離現實基礎的、具有個性化的學科網絡課程,為學習方式的變革提供資源平臺、管理平臺和交互平臺,并探討學科網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教師應有的課程現和教學策略,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價值觀和體現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和教學目標。
【關鍵詞】課程觀;網絡課程;教學策略
一、引言
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拉開了帷幕。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構建學科網絡課程,突破傳統文本課程知識的陳舊、文化的保守等局限性,是構建個性化學科課程的一種新模式。而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的實施,因此,在學科網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求教師應具有新的課程規和教學策略。
二、新高中化學教材的特點與局限性
1.新高中化學教材的新特點
(1)新思想:在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注意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生動的思想教育。
(2)新結構:注意正確處理知識的邏輯順序和高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順序以及認知規律的關系。對習題總量和難度、適度問題進行了控制,并注意了題目的梯度和知識的銜接與跨躍問題,在加強知識的應用和知識的遷移方面給予了重視。
(3)新措施:注意反映化學的發展和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把有些問題放在社會的大背景下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了解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的密切聯系,以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和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改進實驗方法和手段,使實驗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如新課的引入,重點、難點的突破,知識的深入(引導、研討)等,以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綜合效益;注意實驗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新教材還編入了一定量的家庭小實驗,以增加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新版面:新教材語言生動活潑,采用比喻等手法,注意層層引導,使教材具有啟發性,以吸引學生自覺地閱讀教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重視圖畫的作用,編入了一定數量的彩圖、章頭圖、插圖以及實物照片等,使學生見圖知意,印象深刻。
2.新高中化學文本課程的局限性
新高中化學文本課程注重將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但是,由于文本教材出版周期較長以及文本課程內容的單一媒體和線性結構,決定了課程知識更新緩慢和文化相對封閉保守等缺陷,新課程的目標價值難以真正實現。
三、新高中化學網絡課程的設計與構建
1.網絡課程及其特征
網絡課程就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其中網絡教學支撐環境特指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工具、教學資源以及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實施的教學活動。網絡課程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基礎性。滿足每個學生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為學生提供最基礎的人類文化知識,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二是多元化。課程內容適應不同教學模式的需要,具有差別性和選擇性,以適合不同發展水平學生和每個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三是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網絡及多媒體技術等新的教育技術;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根據現代科學及學科發展的新變化,組合、選擇和增加新內容。四是開放性。強調學習與學生生活、社會發展的聯系;課程實施過程要體現民主性和尊重個性發展的原則;提倡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性,學習方式的自主選擇,評價標準的差異性。五是綜合化。重視課程的綜合化,體現課程的整體性,提倡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注重科學原理的認識和掌握,又注重態度、方法、精神的綜合培養。
2.新高中化學網絡課程設計的課程目標框架圖
新課程目標價值指向(如圖1所示):
(1)基礎性目標:使全體學生具備國家規定的化學學科基礎學力,具備能適應現代社會生存和發展應有的化學素養。
(2)拓展性目標: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拓展知識體系和容量,發展思維能力,具備深入學習所必須的學科基礎。
(3)發展性目標:使學生能綜合運用化學及相關學科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形成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3.學科網絡課程結構
按新課程目標價值指向構建的新高中化學網絡課程結構圖如圖2所示。
(1)橫向結構
課堂教學網:主要適用于同步講授式的課堂教學,相關頁面中內嵌表單,供師生的提問和回答。此外,通過鏈接相關站點解決網絡空間的開放性與學習過程時間的有限性的矛盾、教師個體擁有的教學資源的有限性與社會性知識迅速更新和增加的矛盾,并通過多媒體演示使教學更直觀、更高效。由于在中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并沒有在時間和空間上完全分離,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媒體將同時作用于學生,課堂教學仍然是中學教學的主要環節,課堂教學網為課堂教學的高效進行提供強大支持。
課程學習網:解決傳統課堂教學的弱點。知識的習得和運用都不直接接觸客觀實際,缺乏直接經驗的過程及其方法的教育;缺少知識發展過程的歷史敘述;忽視具體知識結論的相對性和條件性。課程學習網提供全新的學習內容呈現方式,不但形成對學生自主性學習、協作學習掌握學科知識的方法和體驗的支持,而且通過網絡的鏈接與多媒體演示以及講座,突破學科課程的封閉性,形成對研究性學習等學習方式的信息資源支持。
研究性學習網:主要是對研究性學習過程實施動態管理,使研究性學習能夠有效、有序地進行,是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網絡平臺。高中階段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和經驗的
總結需要教師進行個案的啟發和理性知識的指導,開設學科知識講座對指導學生選擇課題、開展研究活動是必要的。綜合課程講座使學生獲得選題上思維的發散性。通過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產和生活、化學與其他學科的滲透等講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科學使命感。
綜合資源網:傳統學科課程強調知識的系統性、結構性,但傳統的學科課程也同樣受到傳統的教育價值觀、方法論的局限,表現出知識陳舊、文化保守等缺陷。綜合資源網對學科設置及內容進行選擇與組合,提供綜合化課程資源,體現課程的整體性和發展性。
(2)縱向結構
教學管理區:教學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管理,支持同步的班級教學和適應個體差異的異步教學。
資源管理區:學習資源、鏈接和多媒體演示,合理配置學科資源,突破傳統學科課程知識和思維的封閉性。
討論交流區:BBS課程論壇、網上答疑、E-mail、OICQ等。支持實時和非實時交流,拓展學科課程教學時空。
練習測試區:作業及反饋系統,支持學習者自主學習和自我檢測,并為學生提供學習成績網絡管理服務。
四、學科網絡課程開發和實施中的課程觀及教學策略
1.教師和學生要具有新的課程觀
以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育封閉的教學理念。學科網絡課程的構建和實施,突破了傳統學科課程知識陳舊、封閉保守等局限性,為學生構建一個自主學習和發展的、開放的環境;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價值觀和體現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目標,使教師和學生成為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
2.教師要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
新的課程觀把教學的本質定位為交往,即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交往過程。學科網絡課程的開放性、超文本和多媒體、非線性結構及整體性,要求學生必須變革傳統的學習方式,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教師應當成為這種變革的促進者,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表現,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幫助和指導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發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即興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在化。
3.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肖川博士認為自主學習就是所有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其特征為: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習者在學習中獲得有情感的投入,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并作出相應的調適。新高中化學網絡課程超越了傳統的教學時空,具有支持同步的班級教學和異步的個體學習的教學平臺,具有支持實時通訊和非實時通訊的強大交互功能,同時還具有教學行為管理的功能,教師要學習和研究利用以數字化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主動地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的信息進行搜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包括情感體驗、構建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求教師精心創設情境,啟發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和主動探究和諧統一的過程式、情境化的教學。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和學習,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規律,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模式如下(圖3所示):
(1)提出問題。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本著創造性、實用性、新穎性的原則,尋找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材料,創設出特定的情境,向學生提出要研究的領域,引導其發現并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
(2)探索研討。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計劃。通過在網絡上建立相關的課程信息資源庫,運用相關鏈接、E-mail、BBS課程論壇、OICQ實時答疑等手段,引導學生將搜集、整理得到的有關資料,結合親身實踐,通過分析、綜合、歸納,得出初步的結論。
(3)總結提高。在網絡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能應從傳授知識轉變為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信息素養的培養和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初步結論開展相互交流、補充和完善,進而總結出較為嚴謹、正確的專題報告。
5.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
人的創造性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是在實踐中形成的。教師應當傳授進行創造活動的必要的知識技能、策略方法。學科網絡課程的開放性、綜合性和非線性結構為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和“以項目為中心學習”提供了可操作的平臺。“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強調通過設計真實、復雜、具有挑戰性的開放性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思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來進行學習。教師可利用學科網絡課程的綜合性為學生提供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幫助學生運用計算機網絡等媒體整合不同學科領域的內容,使學習更有針對性和使用性,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
6.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發展
在現行技術條件下,學科網絡課程的最大缺陷是難以表現學科行為性的內容和情感性的內容。因此,在學科網絡課程的實施中,既要體現學科知識的特點,遵循學科發展的規律,更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利用網絡課程的開放性創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的交流、溝通。尊重和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學校教育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智力、情感、個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機器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在學科網絡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育人的責任顯得更加緊迫、更加重要。要求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的修養,不斷完善自己。
五、結束語
在學科網絡課程的構建和實施中,課程與教學過程是相互轉化、相互促進的關系,課程不再是一種指令和規定,教學也不再是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由于教師和學生成為課程的主體,教學過程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和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課程不再是孤立、封閉的知識體系,而是一種體驗的、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和完整文化。新的課程觀要求每個教師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策略和構建新的教學模式,讓課程和教學能夠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房地產行政管理是房地產經濟學和行政管理學相交叉的一門邊緣學科[1],它主要研究在房地產經紀領域內,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管理工作。作為房地產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它對于幫助學生打好理論基礎,了解房地產管理的政策、法規級管理規定和物業管理法律法規,提高分析和解決房地產業和物業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搞好這門課程教學方案設計和實施是十分必要的。
1.課程教學方案
制定課程教學方案是課程教學的基礎和首要任務[2]。近年來建筑工程學院開展畢業生職業崗位適應情況的專項調研為基礎,全面修訂了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對課程教學方案的制定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房地產和物業管理課程組的成員,以高等職業教育理念為先導,全面分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團隊、教學環境、教學資源建設等方面系統思考和設計了本課程教學方案。
課程教學目標是制定課程教學方案的基礎和落腳點[3]。《房地產行政管理》課程以“懂”與“會”、“學”與“做”、“知識”與“能力”的跟進關系為主線,主要設計了掌握房地產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房地產行政管理工作流程;依據目前建筑市場特征,能夠實際進行市場調研、分析,項目實踐的參與,對房地產管理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通過實務、案例、實際調研、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目標規劃,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等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三位一體”的具體教學目標。
課程教學團隊明確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從建筑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咨詢公司邀請企業專家和技術骨干,針對崗位任職要求,共同研究、設計了本課程教學方案,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根據房地產企業行政管理的實際工作過程系統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編制課程標準和具體授課計劃,合理選擇教學場所。
(2)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推進“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打破傳統單一的知識傳授教學模式。在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構架下,課程教學方法由傳統的歸納、分析、綜合等方法向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現場教學法等模式轉換。
(3)結合房地產行政管理崗位任職要求,在分析典型工作的基礎上,系統創設教學情境,實現模塊化教學、模塊化考核。
2.課程教學方案實施
(1)教學內容
按照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思路,針對房地產行政管理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科學創設學習情境,認真選取教學內容,本著“基礎知識以必須、夠用、兼顧后續發展為度”的原則,根據市場對專業技術人才不斷細化的要求,將《房地產行政管理》課程的學習情境確定為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房地產開發建設管理、房地產交易市場管理、房地產產權、產籍管理和物業管理政策與制度等。為了確保教學組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論證該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之間的內容銜接及滲透關系,使理論教學和案例分析一體化,實現了課程內容的整合與秩序化。
(2)教學方法與手段
為了更好地推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建設團隊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創建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如“實例+實戰”教學法、“溝通+鼓勵”教學法、“項目驅動+情境體驗”教學法、“啟發+互動”教學法和“學+做+考+創”教學法等。在教學組織進程中針對不同模塊的內容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寫、做的能力。隨著教學方法的更新和改革,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教師普遍采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教育手段進行教學,應用網絡教學平臺與學生互動,開發了與課程教學模塊對應的教學課件、教學視頻,實現了專兼教師在網絡空間內共同組織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