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6 11:21: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保護傳統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我國目前對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缺乏必要的力度,導致民族傳統文化被一部人利用,成為他們的搖錢樹,特別是被外國人剽竊、改造成商品后,一方面我們不能分得任何利益,另一方面甚至還限制了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正常傳播。面對這些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本文從民間傳統文化的現狀入手,并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以期能對相關法律的完善有所幫助。
[關鍵詞]民間;傳統文化;知識產權
1、民族傳統文化范圍和特征
1.1范圍界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是指來自于某一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為依據,由某一群體或者一些個體所表達,并被認為是符合社區期望的作為其文化和社會特征的表達形式,它的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他方式口頭相傳。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主要包括民間文學藝術、傳統工藝及民間民俗三大類。其中,民間文學藝術則是勞動人民直接創造的或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藝術。包括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曲藝、民間美術、語言文字、戲曲和雜技等。民族傳統工藝是一個復雜的整體,涉及許多領域,包括、繪畫、雕塑、木偶、皮影、剪紙、傳統工藝美術制作技藝、以及與上述有關的代表性的原始資料、實物、建筑和場所,等等。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從歷史沿襲而鞏固下來的,具有穩定的社會風俗和行為習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緒和社會心理密切結合,成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準則。
1.2特征。作為一種知識產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這與現代知識產品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現代知識產品的顯著特征:(1)它不僅凝結著當代人的勞動,而且凝結著歷代人的勞動,其權利主體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維的,從國家層面上講,它是一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文化財產;從族群層面上講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結晶,是該民族的文化財產;從個體層面上講,它又可能成為個人的文化財產。(2)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發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護民間傳統文化,不是將其束之高閣,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實現保護。(3)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將不復存在。民族民間文化的這些特征,決定了對其保護的難度。
2、民族傳統文化的現狀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為主要特質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境遇堪憂。經濟對文化的影響從來就是鮮明的,但是,這種影響并不都是積極的。因為經濟以同質性為其發展路徑,文化則以多元為其運行軌跡。在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并沒有給我國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帶來繁榮。恰恰相反,由于人們對現代經濟生活的過多關注,對傳統東西的無暇顧及或不愿顧及,致使我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面臨消亡的危險。主要表現在:(1)過度商業化地濫用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民族民間文化資源流失現象嚴重;(2)許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后繼乏人,面臨著年久失傳的危險;(3)一些獨特的民族語言、文字和民族習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代表性實物和資料難以得到妥善保護;(5)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研究人員短缺,出現青黃不接的斷層。更讓我們氣憤的是,一些國家和個人為了商業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紛紛來中國尋找淘金點,針對目前我國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的漏洞,對我國的一些歷史、傳統知名人物進行注冊,以中國文化名人來創作影視節目;或者搶注我國知名但未注冊的商標,等等方面的問題和現象越發嚴重。
3、民族傳統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國際經驗,筆者認為,一部開拓性的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法律,應當確立以下保護機制:3.1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普查機制。通過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生存狀態,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搶救和保護工作。普查是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進行保護的基礎性工作,包括對無形文化遺產的記錄和對一些反映民族民間文化內涵的實物和資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檔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展了搜集、整理民間藝術的系統工程——編纂十大文學藝術集成志書。據不完全統計,該工程共收集民間歌謠302萬首,諺語748萬條,民間故事184萬篇,民間戲曲劇種350個,劇本l萬多個,民間曲藝音樂13萬首,民間器樂15萬首,民間舞蹈1.71萬個,文學資料50億字。在調查整理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有許多瀕臨滅亡的民族民間文化瑰寶被搶救性地記錄下來,也有許多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經過挖掘、整理,重新煥發出生機,因此,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普查機制意義重大。我們有必要通過立法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普查機制得以規范而有序地進行下去。法律應明確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責任和普查人員的職責、公民協助普查的義務。
3.2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重點保護和傳承機制。對于具有重要歷史和科學價值的瀕危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國際采取了重點扶持的保護政策。在普查的基礎上,對認定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給予重點保護和搶救;對瀕臨消亡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政府一方面通過組織人員進行記錄、整理的方式予以搶救,另一方面給予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以適當的資助,鼓勵其帶徒弟傳承民間技藝。為了保護和傳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法律應該明確規定:認定重要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標準,政府公布重要民間文化遺產的名錄并指定保持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應權利和榮譽、賦有的義務。為了鼓勵對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法律還應規定:政府給予長期生活在民間熟練掌握一種或多種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表現形式,且有很高造詣的民間藝人以“民間藝術家”的榮譽;對于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表現形式、該項民族民間文化在當地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高的藝術水平的地方,政府命名其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以推動該藝術的弘揚;通過財政撥款、鼓勵社會捐贈等形式扶助以民族民間文化為創作對象的藝術表演團體,鼓勵它們進行創作和演出。
3.3文化生態保護機制。特定的生存環境是民族傳統文化持續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保持文化生態,將文化遺產在適宜其生存的社區和環境中原狀地加以保存,使其成為“活文化”,不失為保護文化生態的一種有效方式。當前,一些省區都在進行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籌劃,為了規范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立法應當明確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管理方式、資金的籌集和使用、保護區內居民的權利和義務、破壞文化生態者應承擔的責任。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行政保護要納入法制化的軌道,為此必須盡快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法》。
民間傳統文化是我們寶貴的資源,其意義是多方面的,歷史要保留,文化對我們的價值是有形和無形的,而一些民間工藝更是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特別是民間傳統文化里一些獨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醫,更是讓我們收益無窮,我們要保護民間傳統文化,我們要發揚民間傳統文化,這對于我們的國家和國人都有巨大的意義。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外的各種文化紛紛進入中國,有優秀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同時也有一些糟粕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了激烈的沖擊。對于國外先進的文化理念我們可以學習,但我們要謹防糟粕文化對我們那些尚未形成傳統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影響。中國傳統的文化在一部分人看來是老古董,跟不上時代了,因此,對于中華傳統價值體系和價值觀念的修復已經刻不容緩。政工師,是專職從事黨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政工師在企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政工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和道德素質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政工師主要是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因此,自身的政治素質要過硬,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念。政工師要不斷學習并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做好為人民服務的準備,時刻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為先,這樣才能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到得心應手,才能讓人信服。政工師要有正確的三觀導向和高尚的道德修養,能夠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政工師要時刻謹記自己是代表一個單位的內在形象,為了維護企業的良好形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平時與員工溝通和交流過程中,正確的三觀和高尚的道德修養對員工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政工師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的精髓。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的傳統和文化,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增強精神感召力、拓展社會認同基礎、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所必須的重要環節。政工師要順應現代化潮流的發展要求,認真學習和研究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豐富多彩而又高深莫測。政工師要根據當地實際,通過走訪、收集整理資料等各種方式調查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
三、政工師要成為連接優秀傳統文化向民間普及的橋梁和紐帶
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須以調查研究為基礎,調查研究須有專業人才的指導和參與。專業人才的培養要以學術建制和學科建設作為組織與制度的保障。政工師要積極參加專業人才的培訓,成為連接優秀傳統文化向民間普及的橋梁和紐帶。政工師要成為連接優秀傳統文化向民間普及的橋梁和紐帶,首先要努力學習,了解傳統文化,實踐傳統文化,去身體力行,成為傳統文化的實踐者。其次,要對傳統文化進行批判式繼承并大力宣傳,對傳統文化進行系統整理,盡最大可能保留其原貌,組織專業人員對傳統文化進行發掘式研究,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今年6月10日,由江蘇阜寧縣文廣新局主辦,阜寧縣文化館、阜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2017“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活動在廟灣古城隆重舉行。在活動現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阜寧大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東溝舞龍”、公興面塑,讓市民大飽眼福。舞蹈、傳統淮劇等,展現出阜寧縣地域風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參加活動展示的都是阜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傳統美術、傳統醫藥、傳統手工藝等項目。通過非遺展示,百姓的“非遺”保護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
四、政工師要借鑒中華傳統文化資源,促進思想政治工作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基礎,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獨立的精神支柱,是一個民族強大的凝聚力之所在。我們要始終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外來健康文化為補充,繼承和弘揚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新時期,我們要解放思想,在不斷接受新鮮事物的同時,不能忘記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要重新認識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充分利用傳統文化這筆財富,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高國家軟實力,盡最大可能的發揮傳統文化的魅力。政工師要認清新形勢,能夠借鑒傳統文化資源,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我國傳統道德規范中有許多優秀內涵,至今仍影響著廣大群眾。繼承這一部分優秀傳統,并把它發揚光大,必將有利于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素質。以德治國是我國一個優秀傳統,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借鑒傳統道德資源,勢必會對提升當前社會的思想道德素質有所幫助。中華傳統文化在我們生活和身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政工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機會和手段,將其貫穿在具體的工作中。
總之,政工師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政工師要具備扎實的政治素質和高尚的道德素養,認真學習傳統文化,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努力做優秀傳統文化向民間普及的橋梁和紐帶,善于借鑒中華傳統文化資源,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政工師要批判地學習、繼承、利用、弘揚這一優秀的文化遺產,把中華傳統文化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充分發揮中華傳統文化在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積極作用。
作者:李霞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1農村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面臨的困境
1.1自身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消失、傳承后繼無人和文化遭到歪曲
農村傳統文化是原生態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現代文化的魂,而其承載的主體是農民,隨著大量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農村城鎮化建設加快,農村呈現明顯的“中空化”,農村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日益減少,據2013年6月統計,秭歸縣摸底普查民間藝人1418人,其中省級非遺傳承人11名,市級65人,縣級386人,這些人中55歲以上的占到近8成,老齡化嚴重,傳承形勢十分嚴峻。秭歸縣也對有的農村傳統文化進行了一些保護,但由于忽略了傳統文化產生的土壤和社會生產,傳承的更多的是表面的做法,而缺少對其淵源、緣由、變化過程的理解,有形而無神,存在而無價值,這更體現出農村傳統文化保護的緊迫感。
1.2一些傳統文化被作為不良風氣遭摒棄、批判
文化沒有先進與落后之分,它所有的只是反映當時的歷史現狀及訴求、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和狀態。一段時期以來,農村傳統文化被放到了城市現代文化甚至是現代文明的對立面,被看成迷信、落后、野蠻而加以改造,一些農村傳統文化被作為不良風氣遭到摒棄、批判。改造否定農村傳統文化、文化西化是一個不爭的現實,導致了農村傳統文化與其根基斷裂和文化認同的危機,不及時進行農村傳統文化的發掘和保護,一些傳統文化將成為歷史。
1.3一些歷史見證、老街舊巷、文化象征等被遺棄
在新農村建設、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地方政府為追求居民點村居整體效果而統一提供房屋構造圖紙規范建筑,缺乏本土的傳統建筑風格,使傳統建筑文化遭到遺棄;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一些歷史見證、文化遺跡遭到破壞或拆損;在舊城改造中,重開發、輕保護,對老街舊巷、文化象征肆意改擴建,制造假古董,假文物,愚弄游客;在文化打造中追求眼前利益,將一些民俗活動脫離原有的發生情境和空間,強行植入、拆解。凡此種種,致使一些文化遺產被毀壞,被歪曲,失去了原有的價值。
1.4一些傳統工藝、加工技法因商品化而發生異化,失去了傳統本色
一些傳統工藝、加工技法是勞動人民在漫長的生產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底蘊。消費者對傳統工藝的的消費往往情有獨鐘,在利益的驅動下,生產者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替代傳統的生產、制作工藝,甚至違背原義,使傳統工藝發生異化、喪失本色,失去了個性;一些傳統工藝品因商品迅速化而趨同化,產品粗制濫造,甚至假冒偽劣,最終失去了吸引力;傳統工藝和加工技法因商品率低、缺乏現代氣息、加工過程枯燥單調致后繼無人。
2農村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幾點措施
2.1政府為農村傳統文化保護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
政府引導,基層負責制訂相應的農村傳統文化保護條例,將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鄉規劃,將傳統文化保護費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傳統文化保護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協調發展;安排相應的專項資金進行傳統文化的發掘、保護和傳承,加大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展示力度,對各級在傳統文化方面有一定造詣、在保護傳承傳統文化上卓有成就的人員給予一定的補助,從而提高傳承農村傳統文化的熱情與積極性,使搶救、保護、傳承、弘揚傳統文化成為社會各界和群眾的共識。
2.2農村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要從基礎抓起
培養立志于農村傳統文化保護的工作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鼓勵在中小學增設農村傳統文化興趣班,將傳統藝術、傳統工藝、傳統體育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傳統文化在校園生根發芽,培養傳統文化的接班人;充分發揮鄉鎮文體工作人員的作用,組建原生態藝術團、安排民俗風情聚會、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征集、整理,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向農民展示,切不可為賣座而“標新立異”。
2.3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僅存的文化遺跡
對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習俗、傳統藝術、傳統建筑、傳統工藝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護和傳承,確保有原汁原味的影像資料記錄,地方文化產業機構必須從根本上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不能簡單地以精華和糟粕進行揚棄,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不同時代的政治、文化背景造就的這些傳統文化,符合現代社會正能量的可以進行保護和傳承,相反的則可留下相應的圖像、文字資料供后人研究、探討。
2.4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
農村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要把占領陣地和占領市場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文化品牌。由文化部門牽頭編撰出版農村傳統文化叢書(集),對流傳于民間的一些農村傳統文化進行必要的溯源,還原其本來面目,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真實再現其原貌;也可以由文化旅游部門聯合相關景區按照傳統方法打造農家餐飲文化、農家傳統養生、農家村莊院落及旅游紀念品等;對農村文化生活需求進行調查研究,了解農村真正的文化需求,組建文藝隊伍開發傳統文藝節目,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使農村傳統文化顯示出無比誘人的文化韻味。
作者:劉方玉1李祖釗2工作單位:1.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2.宜昌市秭歸縣人民政府
一、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開發與利用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利用與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經濟全球化與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許多新的問題越發凸顯,如生境消失、規劃缺乏、設施落后、篡改開發、后繼無人、認識不夠等,歸納起來,主要表現為七個缺乏:
1、認識上缺乏自信
布依族是黔南人口最多的民族,布依族風情在黔南具有典型性。但長期以來彌漫著一種錯誤的傾向:“布依族文化比不上黔西南,苗族文化比不上黔東南”、“布依族傳統文化氛圍不濃厚、特色不突出,沒有傳承與保護的意義”。把保護、開發的重點放到了水族、毛南族或瑤族上,往往對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輕描淡寫,“開會多,操作少”、“說起重要,做起來不重要”等現象比較突出。這種文化自卑心理嚴重地阻滯了黔南布依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2、保護上缺乏規劃
布依族傳統文化根植于民間,有著豐富多彩的內容。近年來由于文化在旅游業中地位的凸顯,各級部門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對布依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力度。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定位不明確、目標不清晰、措施不具體、職責不明確、重點不突出等問題。為發展旅游業,各縣(市)及各鄉鎮八仙過海、各自為陣、單打獨斗、遍地開花,缺乏統一的規劃引領。一些經過包裝的布依族村寨呈現出現代磚混結構與傳統民居混雜的狀況;住房私搭亂建。許多寶貴的文化資源在無序的開發、打造中失去了應有的生命力。
3、傳承上缺乏環境
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全球化迅猛發展。隨著國家富民政策的實施,布依族地區豐富的資源優勢變成了經濟優勢,改變了布依族地區貧窮落后的面貌。與此同時,布依族文化事象賴以延續的自然生境與社會生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很多地區春節舉行的山歌會、浪哨等傳統的民俗活動項目因環境的變化而消失;民族服飾因費工費時無人愿意制作;傳統婚俗被現代婚禮被取代;會說布依話的人逐漸減少;特別是一些地區的新農村建設,使布依族民居面貌面目全非。在新農村建設及城鎮化進程中,由于缺乏“文化興州”的戰略思想,缺少應有的保護對策與措施,布依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沒有得到認同,致使獨特的民用建筑及其他民族文化的物質載體由于開發而不復存在,修建起來的建筑物大都盲目地模仿了現代城市的構造,缺少自己的民族特色。
4、展現上缺乏載體
黔南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傳統文化積淀深厚、豐富多姿。但由于文化生境的消失,現今豐富多彩的布依族傳統文化現象由于物質載體的改變而褪色或消亡,傳統文化氛圍淡化。在黔南各縣(市)除民族節會外均很難看到人們穿著布依族傳統服飾的身影;布依族“干欄”式民居被小洋房、小別墅取代;騎馬接新娘儀式換成了面包車、小轎車迎接。由于缺乏有力的統籌協調、科學規劃和資源整合,旅游部門在旅游規劃及項目建設中只重視景區自然景觀的開發及打造,而忽視了與文化的融合,所建景區缺乏本地區的民族特色,可供旅游者欣賞、參與、體驗的項目不多。每年雖舉辦了較多的節慶活動,貌似紅紅火火、轟轟烈烈,但規模小、檔次低、分散、雜亂等問題比較突出;即便是在拳頭產品好花紅發源地毛家苑鄉輝油寨,可供游客欣賞的僅是號稱“中華第一堂屋”的一棟民宅。許多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因缺乏展現的載體而黯然失色。
5、打造上缺乏專業
黔南民族村寨的文化生態資源極其脆弱,在一些民族村寨的發展中,過度商業化和民族文化失真等現象突出。一些淳樸的民族村落,經過旅游部門的包裝與渲染,失去了原貌,充滿了商業氣息與銅臭味,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質樸和民族風格。加上旅游者眼中“求奇”似乎比“求真”更重要,在他們的要求下,一些民俗活動逐漸失去原有之義。同時由于一些部門領導不是文化專業出身,對文化的經濟價值、旅游價值、社會價值認識不夠,對布依族傳統文化更是缺乏了解和認識,因而在旅游文化產品開發及布依族民族村寨打造等方面出現了庸俗化、盲目市場化導向,淺表地迎合游客,將侗族民居、腰鼓甚至是現代舞等其他民族或具有現代氣息的文化平移至布依族民族村寨,這種東施效顰的做法不僅打折了布依族傳統文化的旅游價值,而且歪曲了布依族傳統文化的真貌,進而影響了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結果旅游資源不僅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開發和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反而造成資金浪費,更嚴重的是破壞了旅游生態和人文環境。
6、后繼上缺乏傳人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布依族地區的青壯年陸續外出打工,在外出打工、學習與交流中,與外界文化發生了廣泛的聯系。
由于許多年輕人對本民族文化價值認識不夠,總覺得“民族的都是落后的”,產生了文化自卑感,片面地追求“現代化”[4],不愿對本民族文化中的優秀文化進行學習,即使是一些掌握絕技的民間藝人的子女,也因民族文化瑰寶沒能體現直接的經濟效益而放棄學習。在學校教育中,大多注重的是科學文化教育,對民族文化、民間技能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致使民族文化沒有得到較好的傳承,許多民族藝術瑰寶隨著老藝人的去世而消失。同時一些文化部門工作不到位,許多民間口碑文獻沒有得到應有的收集、整理、挖掘,因而出現了無法搶救的現象。
7、資金上缺乏投入
近年來雖然各級政府加大了保護開發利用布依族傳統文化的投入,但由于地方財政困難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使得投入到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開發與利用上的經費嚴重缺乏。如一位從事民族工作的人員稱:“民委的經費都是3、4、5工程”,即3、4、5萬。許多傳承保護項目因經費缺乏而無法進行,即使進行也是“豆腐塊”、“補疤式”項目。一些建設項目由于后續資金不到位出現了某民族村寨半邊瓦房半邊磚混結構混雜的格局,阻礙了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的系統性、長期性與協調性,特別是民族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更是無法實施。
二、對黔南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開發與利用的建議
1、成立布依族民間傳統文化搶救、保護職能機構,全面規劃、指導、實施布依族傳統文化搶救和保護工作
布依族傳統文化的搶救、保護和開發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在政府的主導與引領下進行。為實現布依族傳統文化科學、有序開發,政府應成立“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委員會”或“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辦公室”等專門職能機構,全面規劃、指導、實施布依族傳統文化搶救和保護工作。組織相關部門、專家組成調查組對黔南地區布依族民間文化資源進行科學、全面、深入、細致的調查,摸清底子,在此基礎上凝煉出布依族傳統文化的象征與標志,抽象、概括布依族傳統文化的文化符號與文化代表,策劃、開依族傳統文化旅游產品,為旅游局、鄉政府等職能部門打造民族村寨或新農村建設提供理論與實踐指導,提升民族村寨的特色氛圍和文化底蘊。研究布依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對具有特色的內容,賦予它時代的生命,大力發展、大力開發,使之產生經濟效益。同時,民族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應加強立法,走法制化、科學化的道路,在開發、利用前應進行科學論證,對經過專家論證的規劃、開發方案應一以貫之地實施,不因時間的流逝和領導的變更而改變。
2、深度打造《好花紅》、《甲金》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展現布依族文化魅力
目前,《好花紅》作為布依族民歌代表以優美的旋律唱響了北京,走向了世界。但歌詞內容較為單調,不能全面反映布依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在深度上、廣度上都存在較大的開發空間。而黔東南臺江姊妹節中一首《歡迎您到臺江來》以豐富的內容、優美的旋律渲染了會場氣氛,觸動了來賓心靈,引起了與會者心靈的共鳴,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應參考此成功做法,請州內外文化專家、詞曲專家對《好花紅》進行深度加工,努力將之打造成為黔南及貴州的“州歌”乃至“省歌”。甲金是布依族傳說中一個足智多謀的人物,類似于維吾爾族民間故事中的阿凡提,許多故事展現了甲金與地主老財斗智斗勇。應對這一寓智于樂的人物故事進行開發,通過編印少兒讀物及趣味故事冊子、舞臺藝術展現等形式表現甲金機智人物形象,以展現布依族民間文學的魅力。
3、在小七孔、掌布等重點景區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族風情表演,實現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與旅游發展雙贏
縱觀黔南,一方面,布依族傳統文化豐富多彩,但因展現載體缺乏無法再現生機。另一方面布依族地區雖有小七孔、掌布等重量級景區,但旅游經濟效益卻不甚明顯。原因是這些景區只有優美的自然風光,缺乏文化元素,自然景觀單一,許多地方的景點大同小異,很難讓旅客長時間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是最好的風景,只有與特定民族密切關聯的民族文化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景觀。縱觀黔南各景點,均缺少一臺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風情表演來展現布依族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云南大理洱海游中,坐船時間過長難免會讓游客感覺枯燥無聊,這時極富地方民族特色的白族“三道茶”轉瞬間讓游客興趣盎然,除了洱海及周邊島嶼優美的自然景觀讓游客記憶頗深外,“三道茶”更是成為了其中的亮點。因此應在小七孔、掌布景區附近農家樂區域,打造一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風情表演,彰顯包括布依族在內的黔南民族風情,將布依族八音彈唱,楊忠培老人“鼻孔吹雙簫”、“雙嗩吶冒煙”等民間絕技,木葉吹歌,布依族古文字,漆樹染等印染工藝,作坊造紙術等,通過藝術表演形式展現給各方游客,讓游客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深切感受黔南民族文化風采,實現旅游發展與民族文化保護雙向互動。荔波雖曾打造過“荔波蕩漾”,但由于規模過于龐大、演職人員太多而無法進行市場化操作。而大理“三道茶”演職人員不過十來人。因此,民族風情表演規模不宜過大,演職人員應求少而精,盡可能做到吹、拉、彈、唱、跳全能表演,讓游客進得來、有看頭、留得住。
4、重點打造“好花紅民族村”等民族村寨,夯實布依族傳統文化展現載體
惠水好花紅鄉輝油寨是《好花紅》的發源地,這里自然條件優越,漣江繞寨而過,景色優美,風光秀麗。但在輝油寨能成為游客看點的文化產品僅是一棟民宅,與作為布依族拳頭文化產品《好花紅》發源地是極不相稱的。因此要較好地宣傳、打造好布依族傳統文化,重點首先是打造“好花紅民族村”,值得慶幸的是輝油寨漣江兩岸現仍是一片農田,完全處在未開發狀態,給“好花紅民族村”的打造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將輝油寨漣江兩岸修建成布依族“干欄”式或惠水一帶傳統的布依族民居,統一修建為木結構樓房,通過招商引資、政府補貼等方式吸引外商、周邊農民到這里創業,將布依族傳統文化與漣江景觀結合起來,在旅游旺季、法定假日、貴賓接待等時段的各種活動中進行布依族風情表演,將旅游中吃、穿、用、住、玩、賞等幾大要素結合起來,做到有展現的點、有可觀賞的景、有美味的特色食品、有原生態的特色民居、有可玩的特色項目,以之為窗口和亮點,推動黔南布依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做大布依族傳統文化蛋糕。
5、建立布依族傳統文化博物館
基于生存環境的變遷,布依族人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產生變化,伴之而來的必然是傳統文化的消失。要讓后人了解、傳統的布依族文化,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布依族傳統文化博物館。在黔南首府都勻可分別修建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瑤族等相對獨立的博物館,博物館之間連成一片,形成一個博物館群,既提升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又為游客提供了一個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天地,讓步入現代社會的人們在充分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又可領略傳統文化的風采。都勻石板街逢年過節舉行的布依族婚禮就是一個展現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好舉措,吸引了包括都勻人在內的人們的眼球,對傳承、弘揚布依族傳統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6、將布依族傳統文化融入城市建筑中,實現現代生活與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和諧統一
作為黔南布信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的都勻,弘揚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傳統建筑文化,對做大旅游蛋糕、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都勻素有“高原橋城”之稱,可在橋上大做文章。可將布依族的風雨橋、牙舟陶、石板房等民族文化因子分別移植于每一座橋上,構建“牙舟陶文化”、“石文化”等彰顯布布依族傳統文化的特色橋梁,使游客既欣賞了劍江河優美自然風光,又領略到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從而實現人與建筑、環境、民族文化的有機融合。另外,民族地區的城市雕塑應充分體現自己的民族特色。都勻市及荔波、羅甸等縣(市)應將刺藜花、甲金等布依族文化符號代表,作為自己的象征和標志。除此之外,在都勻某個片區內修建具有相應規模的“民族文化廣場”,將傳統的民族建筑風格融入其中,使整個城市的建筑實現現代都市化與民族文化的和諧統一。政府在打造“都勻城市綜合體”時應充分考慮民族文化元素的高度融合,在即將開發的劍江河西岸修建“黔南民族文化風情街”、“黔南民族文化風情園”,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等民族各具特色的建筑、服飾、民間工藝品等展現于其中,凸顯黔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7、對布依族傳統文化傳承人進行活態保護
文化即“人化”,要從根本上實現布依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人的保護顯得更為重要。實施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最有效的辦法是將布依族傳統文化引進黔南每一所中小學課堂,將之開設為必修課,鼓勵教師講授民族文化科目,將“民族文化”作為黔南地區教師職稱評聘中的一個獨立學科。各校每年舉辦民族文化藝術節,開設“民族文化大擂臺”,讓布依族傳統文化因子在黔南大地上生根、發芽。政府在文化部門引進掌握各類民間技藝的人才時提供便利,使之成為民族文化保護的“活標本”。布依族傳統文化的保護、開發是一個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只有做到科學規劃,長期堅持,由小做大,逐步發展,加強研究,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興辦文化產業,才能使布依傳統族文化再度綻放耀眼光芒,為黔南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提供不竭的資源。
作者:吳文定潘云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在全球化大潮的沖擊下,保護和傳承自身的傳統文化藝術,發揚自身的文化傳統既是世界各國的共識,也是我國文化戰略的重要舉措。保護傳承傳統文化藝術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同時對民族的團結統一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國各地應積極保護和傳承好當地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發揚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進而加強我國在全球化中的競爭力,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一、從文化安全視角下審視西方強勢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與挑戰
文化安全主要是指國家的文化特性和基本價值觀不受威脅,可以自主地選擇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能夠預防和抵制來自內部或外部的文化因素的侵蝕、破壞或顛覆,以維護國家文化主權和文化尊嚴的神圣不可侵犯。文化安全問題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受到廣泛關注并逐漸上升到影響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列為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文化之所以出現“安全”問題與全球化進程中的“雙刃劍”效應以及西方發達國家極力推行文化霸權主義的理論和實踐行為有直接而密切的關系。
1.“全球化”引發的文化安全問題在當代,全球化的進程是客觀的、不容置疑的事實。“全球化”這一概念首先指向的是經濟全球化,這一歷史進程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范圍內的交通、通訊、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程度和范圍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環境和文化的發展。全球化引發的種種矛盾與問題說明全球化不僅是一個經濟命題,同時也是一個政治命題、文化命題。全球化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價值系統、思維方式、倫理觀念、國民品性以至審美情趣,都會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而西方發達國家則往往利用其在全球化中的主導地位以多種方式推行西方化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及文化價值觀念,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國家安全、文化傳統及價值觀形成沖擊和挑戰。
2.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理論及其影響“文化霸權”的概念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早期的創始人安東尼奧?葛蘭西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這一概念在被引進到文化研究領域后,一般是被用來解釋文化的性質、政治意義以及文化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等問題的。葛蘭西之后,在西方社會產生了影響深遠的文化霸權理論。一方面,這些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學說和理論大多帶有濃厚的西方中心論的色彩,即使在對當代西方社會進行批判、反思和質疑時,依然是把西方的現代化及知識體系視為最基本的思想空間,從未超越西方中心論、優越論的范疇。另一方面,這些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學說和理論大多帶有較為強烈的“文化至上”的思維理念,他們大多都把文化看作是社會發展、變遷的基本力量,把文化置于社會的經濟基礎之上,尤其是在面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最根本的“商品化”問題時往往采取的是回避或逃避的態度。無論西方的文化霸權理論以何種方式表現,也無論他們是批判、否定,還是支持、肯定文化霸權,其實質都是在支持西方中心論,在客觀上是暗合西方霸權主義的理念及其價值觀的。在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中心和主導下的全球化進程中,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弱勢民族國家對于西方文化霸權主義所采取的經濟加文化侵略的模式及其所帶來的顯性社會后果都已有了相當的警覺。實質意義上,文化霸權理論最終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在全球化時代,具有霸權意識和霸權行為的國家始終都會把“文化力”作為一種可以操控的文化資源,并使之成為有效實現國家利益的特殊手段,文化霸權理論也不例外。因此,文化安全問題的產生并非偶然,是全球化和西方霸權理論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陜北地區傳統文化藝術保護傳承現狀
陜北,地域上包括陜西省北部的延安、榆林廣大黃土高原地區。它東臨黃河,與山西一河相隔,北依長城與內蒙古毛烏素沙漠接壤,西接甘隴、寧夏,是通往大西北的咽喉,向南通往關中。自古以來陜北為中國農牧交界的戰略要沖,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在這里交融結合。陜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文化。這塊神奇的黃土大地上的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了燦爛奪目的各種民間藝術和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嘹亮高亢的信天游、委婉動聽的民歌、激越奔放的大秧歌、古樸粗獷的剪紙、淳厚動聽的陜北說書以及各種婀娜多姿的民間舞蹈等等,不僅有鮮明的地域特點、濃郁的生活氣息、熾熱的思想感情、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且還保存著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和古老的民族藝術特色。這些寶貴文化遺產不僅具有重要的社會歷史、科學、教育和藝術價值,而且這些優美的傳統文化孕育了陜北人民勤勞質樸、熱情豪爽、熱愛本土的文化傳統。
1.陜北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人狀況陜北蘊育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藝術,但近年來陜北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狀況不容樂觀。目前,陜北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人普遍年齡較高(平均年齡在58歲以上),平均文化程度較低(初等教育以上學歷者僅占12%)。其傳承方式極其落后。陜北民間藝術的傳承基本是血緣傳承、師徒傳承、婚配傳承三種方式。其共同特點是口傳心授,很多原生態的民歌手、剪紙藝人、民間舞蹈的傳承人大都接受過很少學校教育,文化水平低下,傳承過程基本是在傳“形”的過程中,反復模仿,得以再現。如早期陜北很多說書藝人大多是盲人,他們大都不識譜,在沒有樂譜且文字能力普遍低下的情況下,就是通過口傳心授,以內心領悟來體味其中韻味,傳者口唱、承者聆聽,然后再模仿再現。
2.陜北民間傳統文化藝術門類豐富多彩的陜北傳統文化藝術可以劃分為陜北民歌、陜北民間舞蹈、陜北民間曲藝、陜北民間工藝和陜北民俗文化五個大的藝術門類。陜北民歌按演唱內容、形式和體裁大致可分為勞動號子、山歌信天游、小調三個大類。陜北人用歌聲表達其喜怒哀樂,在黃土高原之巔、在彎彎曲曲的山道里、在親朋好友舉辦的酒席上,隨處可以聽到陜北人的民歌。陜北民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曲調繁多。它是陜北人民意識形態的外界投影,也是黃土文化心理結構的外化。陜北民間舞蹈得形式有近百種,常見的表演形式有秧歌、霸王鞭、腰鼓、踢場子、龍舞、獅舞等。其中以秧歌和腰鼓最為普及和具有代表性,形成了以秧歌和腰鼓為主體的群眾性民間舞蹈活動。每逢春節和正月十五前后,陜北各地均組織秧歌活動,當地俗稱“鬧紅火”、“鬧秧歌”,使廣袤的黃土大地沉浸在歡樂喜悅的氣氛之中,幾乎是“村村鑼鼓響,人人喜洋洋,扭起秧歌打腰鼓,豐收歌兒滿山鄉。”豐富多彩的陜北民間舞蹈,是研究、保存、繼承、發展陜西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和西部人文資源的珍貴史料和活化石,也是我們開發民族民間藝術的重要人文資源。陜北蘊藏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曲藝表演形式,它們生于民間,長于民間,數百年、上千年的發展生生不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陜北民間曲藝藝種主要有陜北說書、陜北二人臺、陜北碗碗腔、陜北道情等。這些民間曲藝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民俗性色彩,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民間曲藝的曲目大部分經過藝人反復地口頭加工,口傳心授而流傳下來的。而民間曲藝藝人也在迅速減少,有些藝種面臨失傳的危機。民間手工藝是十分珍貴的文化資源。陜北的民間手工藝品類繁多、技藝精巧。陜北的民間工藝主要有:剪紙、石雕、刺繡、面花、泥塑、民間畫等。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機器生產極大地沖擊民間手工藝的傳承發展,很多民間手工藝面臨逐漸消失的困境。豐富多彩的陜北民俗活動散發著濃郁的民族活力和鄉土氣息。有神秘古老的祭祀儀式,也有歡天喜地的民俗匯演。陜北最多的民俗活動就是廟會活動,廟會是村民們主要的休閑娛樂活動場所。春節是陜北民俗文化展示最全面、最繁榮的期間。陜北被稱為中國春節的十大狂歡地之一。轉九曲、耍水船、壘火塔塔、玩火判,再加上春節鑼鼓喧天的大秧歌,陜北的春節真是熱鬧非凡、極盡張揚。
3.陜北傳統文化藝術地保護傳承狀況近年來,陜北地方政府開始保護傳統文化,而且取得一定的成效。2005年,當地文化部門對陜北的民族民間藝人(傳人)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并對調查資料進行了建檔保存。2006年積極審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中榆林小曲、陜北大秧歌、洛川蹩鼓、安塞腰鼓、陜北說書、安塞剪紙、黃帝陵祭典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6年以來逐步展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人員培訓、網絡平臺的建立、遺產的收集、紀錄、整理等工作。這些舉措使陜北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狀況得到了全面改觀,但其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一是管理機構尚未形成,缺乏上級專業組織的幫助與指導。缺少自上而下的規范管理,基層現有的一些組織管理力度不夠。基層協會組織,缺少本專業干部和專家級人才,對民間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不夠,合理開發利用的市場意識和政策條件欠缺。若長此下去,傳統的文化資源不僅會慢慢丟失,出現潛在的斷層,而且也將喪失一個弘揚民族工藝的文化市場。所以,加強民間工藝的保護,有著長遠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二是瀕危品種保護和傳承人培養的問題有待解決。對于瀕危程度較高的藝種,從傳承人和資料的搜集、整理方面的保護措施還不到位。由于目前的傳承處于自覺自愿狀態,以及民間文化尤其是民間工藝特有的制作周期長、費工費力等,致使參與者不多,傳承人匱乏,尤其是年輕一代,更是鮮有問津者。尚未形成一個民間文化的傳承群體。可以說,民間文化的傳承在人才資源上出現了斷層。三是市場意識和規模化生產有待提高。近年來,安塞、綏德等縣區積極整合當地文化資源,在將其產品投入市場方面,做了初步的嘗試,具有一些經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陜北整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缺少規模性和影響力,還沒有進入大市場良性循環領域,仍然滿足不了大批量需求的要求。
三、對傳統文化藝術保護傳承的幾點思考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如何保護和傳承好傳統文化藝術,是一個重大的課題。從陜北傳統文化的擁有量和其保護狀況看,我們的傳統文化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各地應該綜合自有資源,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挖掘、繼承并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鞏固和發展先進文化。第一,改革傳統文化管理體制,健全傳統文化管理制度。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首先要做到保護與管理相結合,必須建立一套保護、傳承的有效機制,健全管理制度,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素質。政府應逐步實現“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要加大對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的培養力度。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應努力形成科學規范的管理體制和良好高效的運營機制。要加強分類、分級管理。對消費性的傳統文化藝術,政府應遵照市場規律要求,依法管理,規范運營,使其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第二,強化廣大人民群眾的傳統文化保護意識。雖然,近年來,國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但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傳統文化保護意識還相當薄弱。傳統文化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之中,而且往往是經濟落后區域其傳統文化受現代文化沖擊較少,傳統文化保護得比較完整。因此要加大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喚起普通群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傳統文化是人民大眾的,最終也必須依靠大眾來保護。應該經常舉辦展示、論壇、講座等活動,讓公眾尤其是年輕人了解并喜愛傳統文化,培養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同時也調動他們參與保護的積極性。第三,將民間藝術滲透到日常教育工作中、為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傳承培養后備人才。在當前素質教育中,把民間藝術教育滲透到日常教育工作中是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素質,另一方面可以培養一批傳承民間藝術的后備人才。可以滲透到基礎教育的音樂課、美術課中,也可以通過在高校設置學修課等將民間藝術滲透到高等教育中。如在音樂課上給孩子們多教一些民歌、民間舞蹈等;在美術手工課上教民間傳統工藝制作等。學生學習民間藝術的過程中,提升學生民族自信心,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和關注。從小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愛國愛家的情懷,同時逐步培養起民間藝術的欣賞群體和民間藝術的傳播者,進而為民間藝術的復興和傳承做好人才和文化準備。第四,走產業化發展之路,促進消費。應以培育品牌為基礎,向產業化發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與歷史文化保護區及旅游景點相結合,促進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消費。一是整合資源,產銷結合,定點(門店式)展賣。如將陜北剪紙,集中藝人和產品,以門店為依托,形成網絡經營。二是整合資源,廠店合一,集中展賣。全面提高民間傳統文化產業的市場化程度,形成規模效應。三是根據各地實際,結合自身文化藝術特色打造品牌項目。如:以陜北窯洞為依托,開發各種民俗活動項目,用民間優秀文化營造出的獨具特色文化氛圍吸引中外游客。對陜北民歌、陜北大秧歌、腰鼓、小場子表演等表演性和審美價值較高的民間藝術項目,在各種文化活動中進行積極利用與開發。
旗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族人民不僅創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遺產,也創造了豐富的無形文化遺產。目前,旗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環境急劇惡化,保護狀況堪憂,大批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文化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一些依靠口頭和行為傳承的各種民間文藝、風俗禮儀、節慶游藝等文化遺產正在逐漸消失,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后繼無人,一些傳統技藝面臨滅絕,許多珍貴文物和資料流失境外,加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已刻不容緩。
為了切實解決旗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和發展遇到的新情況和存在的新問題,為此,旗人民政府將在全旗范圍內實施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系統工程(以下簡稱“保護工程”)。
一、實施“保護工程”的必要性
1.實施“保護工程”是傳承中華文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需要。民族民間文化源于各族人民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是中華民族保持對祖先的記憶和歷史延續性的獨特展現。其民族性與大眾性特點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血脈相承,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給先進文化帶來了強勁的生命基因,增強了吸引力和感召力。
2.實施“保護工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振奮民族精神的迫切要求,也是維護國文化主權的戰略措施。
二、“保護工程”的總體目標、方針和原則
1.總體目標
通過“保護工程”建設,到年,使旗珍貴、瀕危并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民族民間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在全旗初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制度和保護體系,努力形成自覺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氛圍,基本實現民族民間文化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網絡化。
2.保護方針
“保護工程”實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處理好搶救、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在確保旗民族民間文化得到有效保護的前提下,促進搶救和利用的有機結合和協調統一。
3.實施原則
“保護工程”的實施原則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長期規劃,分步實施,明確責任,形成合理。
三、保護對象和方式
(一)“保護工程”的對象主要是珍貴、瀕危并具有歷史價值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包括:口述文學和語言文學,傳統戲曲、曲藝、舞蹈、音樂、美術書法、雜技、剪紙歲日節令、生產商貿、習俗、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民間信仰、民間知識、游藝、傳統體育競技、蒙藥制作技藝、木制手工藝、皮匠手工藝及使用,傳統種植、服飾服裝、馴馬技術、打獵方式、銀匠制作技術、氈子制作技術、條子編制技術、具有考古意義的遺址等,與上述相關的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材料。
(二)基本保護方式
1.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進行全面普查、確認、登記、立檔。
2.在真實記錄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3.通過建立文化生態保護區,命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對原生態文化保存較為完整并具有特殊價值和濃厚價值的文化蘇木鄉鎮,進行動態的持續性保護。
4.通過對傳承人的資助扶持和鼓勵,建立民族民間文化傳承機制,對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進行宣傳、弘揚和振興。
四、主要實施內容
(一)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制定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年度計劃。
(二)建立健全阿旗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名錄。
(三)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珍貴瀕危的有具歷史價值的民族民間文化進行系統的搶救和保護。
(四)建立傳承人的認定和培訓機制,通過采取資助扶持文化傳承人(傳承單位)等手段,鼓勵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五)依據有關條件建立生態保護區,命名為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蘇木鄉鎮。
(六)合理開發和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資源,推動優秀民族民間文化融入現代日常生活。
(七)通過各種渠道,普及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知識,提高全社會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意識。
(八)建立健全“保護工程”組織,建立起責任明確、運轉協調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領導小組。
(九)建立民族民間文化協會,培養一批熱愛民族民間文化、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精通的人員和具有奉獻精神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者。
五、實施步驟
(一)實施時間
“保護工程”的實施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年至年),普查階段。在全旗范圍內對民族民間文化進行普查,摸清家底,制定“保護工程”管理辦法并進行搶救;第二階段(年至年),全面開展和重點保護階段。在普查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對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第三階段(年至年),補充完善和健全機制階段。逐步建立健全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機制,對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完善。
(二)第一期階段目標
1.普查:制定民族民間文化普查方案,由文體廣電局統一組織在全旗范圍內調查摸底、確認、記錄工作,建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目錄清單。
2.制定規劃:制定“保護工程”階段性計劃和長遠規劃,再據此制定“保護工程”實施細則。
3.建立名錄:研究制定有關標準規范與申報辦法,促進各蘇木鄉鎮建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名錄,為申報赤峰市、自治區及國家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作好準備。
4.建立傳承機制:命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蘇木鄉鎮,撰寫調查報告并落實工作。
5.宣傳展示:舉辦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成果展覽、藝術展覽和藝術品展覽,積極對“保護工程”進行廣泛宣,增強全民的保護意識。
6.建立數據庫:成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協會”,旗文化館建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檔案資料數據庫,同時,根據現有條件編輯出版“民歌演唱集”。
六、組織機構(附后)
七、保護措施
(一)加強宣傳。要加強對“保護工程”的宣傳,采取多種形式,對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進行廣泛宣傳,增強全社會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制定細則。各蘇木鄉鎮要結合本地區的實施情況,依據旗政府出臺的保護方案,制定本地區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實施細則。
(三)建立資金庫。要建立阿旗“保護工程”專項資金庫,用于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普查與重點項目的保護與研究,保障保護工程的順利實施。
(四)落實責任。各相關部門要明確工作任務,落實責任,確保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同時,文體部門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運轉協調的工作機制
[摘要]我國目前對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缺乏必要的力度,導致民族傳統文化被一部人利用,成為他們的搖錢樹,特別是被外國人剽竊、改造成商品后,一方面我們不能分得任何利益,另一方面甚至還限制了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正常傳播。面對這些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本文從民間傳統文化的現狀入手,并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以期能對相關法律的完善有所幫助。
[關鍵詞]民間;傳統文化;知識產權
1、民族傳統文化范圍和特征
1.1范圍界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是指來自于某一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為依據,由某一群體或者一些個體所表達,并被認為是符合社區期望的作為其文化和社會特征的表達形式,它的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他方式口頭相傳。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主要包括民間文學藝術、傳統工藝及民間民俗三大類。其中,民間文學藝術則是勞動人民直接創造的或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藝術。包括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曲藝、民間美術、語言文字、戲曲和雜技等。民族傳統工藝是一個復雜的整體,涉及許多領域,包括、繪畫、雕塑、木偶、皮影、剪紙、傳統工藝美術制作技藝、以及與上述有關的代表性的原始資料、實物、建筑和場所,等等。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從歷史沿襲而鞏固下來的,具有穩定的社會風俗和行為習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緒和社會心理密切結合,成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準則。
1.2特征。作為一種知識產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這與現代知識產品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現代知識產品的顯著特征:(1)它不僅凝結著當代人的勞動,而且凝結著歷代人的勞動,其權利主體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維的,從國家層面上講,它是一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文化財產;從族群層面上講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結晶,是該民族的文化財產;從個體層面上講,它又可能成為個人的文化財產。(2)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發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護民間傳統文化,不是將其束之高閣,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實現保護。(3)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將不復存在。民族民間文化的這些特征,決定了對其保護的難度。
2、民族傳統文化的現狀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為主要特質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境遇堪憂。經濟對文化的影響從來就是鮮明的,但是,這種影響并不都是積極的。因為經濟以同質性為其發展路徑,文化則以多元為其運行軌跡。在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并沒有給我國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帶來繁榮。恰恰相反,由于人們對現代經濟生活的過多關注,對傳統東西的無暇顧及或不愿顧及,致使我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面臨消亡的危險。主要表現在:(1)過度商業化地濫用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民族民間文化資源流失現象嚴重;(2)許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后繼乏人,面臨著年久失傳的危險;(3)一些獨特的民族語言、文字和民族習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代表性實物和資料難以得到妥善保護;(5)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研究人員短缺,出現青黃不接的斷層。更讓我們氣憤的是,一些國家和個人為了商業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紛紛來中國尋找淘金點,針對目前我國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的漏洞,對我國的一些歷史、傳統知名人物進行注冊,以中國文化名人來創作影視節目;或者搶注我國知名但未注冊的商標,等等方面的問題和現象越發嚴重。
3、民族傳統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國際經驗,筆者認為,一部開拓性的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法律,應當確立以下保護機制:3.1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普查機制。通過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生存狀態,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搶救和保護工作。普查是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進行保護的基礎性工作,包括對無形文化遺產的記錄和對一些反映民族民間文化內涵的實物和資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檔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展了搜集、整理民間藝術的系統工程——編纂十大文學藝術集成志書。據不完全統計,該工程共收集民間歌謠302萬首,諺語748萬條,民間故事184萬篇,民間戲曲劇種350個,劇本l萬多個,民間曲藝音樂13萬首,民間器樂15萬首,民間舞蹈1.71萬個,文學資料50億字。在調查整理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有許多瀕臨滅亡的民族民間文化瑰寶被搶救性地記錄下來,也有許多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經過挖掘、整理,重新煥發出生機,因此,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普查機制意義重大。我們有必要通過立法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普查機制得以規范而有序地進行下去。法律應明確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責任和普查人員的職責、公民協助普查的義務。
3.2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重點保護和傳承機制。對于具有重要歷史和科學價值的瀕危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國際采取了重點扶持的保護政策。在普查的基礎上,對認定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給予重點保護和搶救;對瀕臨消亡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政府一方面通過組織人員進行記錄、整理的方式予以搶救,另一方面給予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以適當的資助,鼓勵其帶徒弟傳承民間技藝。為了保護和傳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法律應該明確規定:認定重要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標準,政府公布重要民間文化遺產的名錄并指定保持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應權利和榮譽、賦有的義務。為了鼓勵對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法律還應規定:政府給予長期生活在民間熟練掌握一種或多種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表現形式,且有很高造詣的民間藝人以“民間藝術家”的榮譽;對于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表現形式、該項民族民間文化在當地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高的藝術水平的地方,政府命名其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以推動該藝術的弘揚;通過財政撥款、鼓勵社會捐贈等形式扶助以民族民間文化為創作對象的藝術表演團體,鼓勵它們進行創作和演出。
3.3文化生態保護機制。特定的生存環境是民族傳統文化持續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保持文化生態,將文化遺產在適宜其生存的社區和環境中原狀地加以保存,使其成為“活文化”,不失為保護文化生態的一種有效方式。當前,一些省區都在進行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籌劃,為了規范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立法應當明確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管理方式、資金的籌集和使用、保護區內居民的權利和義務、破壞文化生態者應承擔的責任。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行政保護要納入法制化的軌道,為此必須盡快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法》。
民間傳統文化是我們寶貴的資源,其意義是多方面的,歷史要保留,文化對我們的價值是有形和無形的,而一些民間工藝更是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特別是民間傳統文化里一些獨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醫,更是讓我們收益無窮,我們要保護民間傳統文化,我們要發揚民間傳統文化,這對于我們的國家和國人都有巨大的意義。
本文關鍵詞:民間知識產權傳統文化
自從攝影技術問世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它作為記錄、保持和傳播人類生活方式和文化事業上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影視這一新技術也開始運用到人類學的研究之中,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等工作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別是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整理和保護工作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呈現出岌岌可危的現狀,搶在一種文化消失之前,把它記錄下來,保存這筆財富,是人類緊迫而又崇高的使命。平江花燈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也面臨著曲藝失傳的威脅。
一、平江花燈戲的藝術特點
中國曲藝文化是有聲有色的中國民族發展史的藝術轉載體。平江花燈戲屬于地方劇種,原名平江燈戲,據相關史料記載,平江花燈戲源于唐代,民間稱為“燈戲”。歷代民間藝人組成業余班社在農村演出,以平江方言為主。有傳統劇目100多個,多反映農村生活,鄉土氣息較濃。每一戲種的形式,都有它產生的內因,該戲曲主要有如下兩點藝術特色:
1.獨具特色的古音發聲方法
平江花燈屬于湘北花燈戲。平江屬贛方言的次方言,在整個方言學中是一種獨特的門類。循平江方言主音規律,占全縣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地域,純屬土語。若覽文朗讀,大多合乎唐宋音韻,而口語俗談則偶爾保留著上古韻間。本境地域奧僻,外人罕至,即便有外人遷入(人),往往僅需經一兩代,其語言、習慣即完全同化。這個方言從聲調、聲母、韻母等都與其它語言有明顯區別。
平江保持著古老的發音方法。平江花燈戲就是運用這些古音表演的戲曲藝術,這一藝術價值是非常大的。目前平江方言也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平江雖然普遍都講平江方言,可是隨著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影響,很多平江最古老的發音吐字,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平江最古老的語音語調也面臨著逐漸失去其原有韻味的危險。平江花燈戲是以平江方言進行演唱的,就此推之,隨著方言的逐漸改變,而醇正的平江花燈戲也會隨著走向消亡。
2.獨特的戲曲表演藝術
一種戲曲的鑒賞,主要是通過對戲曲在唱、念、打、做等方面進行分析和鑒賞的。平江花燈戲的表演藝術是非常特別的。
(1)帶有即興發揮性的表演。不少劇目中,幾乎都是笑鬧,逗趣的噱頭,人物多為一旦一丑,或一丑二旦,丑和旦的表演,任其自便,在不影響整體劇情發展方向上自由發揮,可從平日的生活和演出現場吸取笑料,即興表演。
(2)仍具有花燈表演的痕跡。湘北花燈戲正是在此基礎上,加以戲曲故事的情節,由唱、打發展為唱、做、念、打。
(3)吸取了說唱藝術的說和做。平江歷來有漁鼓、蓮花鬧、送春、贊土地等說唱表演,通過說唱介紹故事,傳鑒,以唱為主,有道白,有表演動作,湘西花燈戲許多道白、唱法、表演都來自說唱藝術的技巧。
(4)從民間舞蹈中吸取表演技巧。平江有古老的獅舞、龍舞、巫舞及民間的彩龍船、扎故事等。湘北花燈戲的舞蹈動作,凝聚了民間舞蹈的精華,這可以在三花、花旦的表演動作上看出。
二、電視紀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要保護和搶救傳統文化,必須建立相應的載體。傳統的保護手段是簡單的,主要是“兩元線性研究”――文字和圖片。保護手段非常單一,對文化保護的各方面無法一一顧及。其實,對于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方式是“活體傳承”,但是由于現今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我們只能加大力度去呼吁民眾主動去學習和傳承戲曲。影視技術是20世紀人類發明的成果,電視影像化“聲畫一體”的藝術形式對戲曲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比較全面記錄和保存作用。
(1)影視手段具有記錄和保存非物質文化的功能
影視人類學在對文化進行關照的時候,使用攝像機,通過感光乳膠材料、電子光電的磁轉換產生視頻信號并輔以同期錄音方式。比如,平江花燈戲的經典劇目《四季相思》中,詞曲所唱的是一個年輕女子因為丈夫遠行,而四季守望。詞中充分表露了女子的心境和感觸,同時在表演的動作上,要求表演者能身臨其境,感情真摯流露;時而淚眼盈盈,時而含笑帶望。而這些立體的表演現場不是傳統保護手段可以做到的,然而運用電視紀事可以把戲曲的形體動作、面部表情、唱曲聲、伴奏樂器聲及環境自然聲真實記錄下來,并且可以作不停頓的連續記錄。文化雖然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它也是動態的,隨時發生著變化,比如,花燈戲現在的唱詞和原先老輩留下的唱詞就有明顯的時代差異。通過影視手段將其記錄保存下來,當文化發生重大變化乃至消失以后,人們仍然可以在相關的影視資料中看到曾經的場面,了解前人的文化和知識。平江花燈戲所使用的古語方言其實就很難用文字去記錄和傳承的,利用這一聲音同步采錄的方式有效的進行了全方位的存留與保護,同時也完成了人類學的研究。
(2)非物質文化遺產適合用影視化語言記錄和保存
與有形遺產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常以生動活潑的形態出現,與民眾生活密不可分,它主要依附于個人,依靠身口相傳保持一種非物質的形態。它往往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等為表現手法,依靠特定民族、特定的人的展現而存在。利用影視化語言能淋漓盡致地鮮活再現,文字記錄和口頭描述很難達到如此逼真生動的效果,該手段長于記錄動態的事象,具備真實客觀和形象的表述能力,能夠將民俗文化的“活”形態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活態文獻”。
(3)影視手段具有傳遞和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功能。
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要保護、記錄一個民族內部的文化外,同時也要注意各個民族間的相互交流和影響。影視化語言適于形象地記錄文化現象,它能把一個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下來,不僅僅留存于民族內部,而且提供給眾多觀眾并廣泛宣傳。
影視手段在文化的傳遞與交流上具有形象生動,可信度高,傳播性強,真實性大的特點。首先,它提供給觀眾的主要是以形象、聲音和字幕組成的直觀信息,信息源來自于拍攝現場,最后完成的影片也根據現場采集的素材編輯而成,因此它傳遞的信息是真實可信的。比如:花燈戲具體演唱的過程,唱、打、念、做完整的舞臺藝術效果,完整的說唱藝術形式和完整的表演展現。
其次,影視手段具有文字符號不具有的直觀性,所要傳達的信息不需經由文字的中介,直接由形象畫面負載,攝制者能夠把文化的原貌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不至于發生像書面文字那樣,要將形象的畫面轉換為文字來表達所造成的信息丟失,觀眾直接面對形象畫面,人們接受的信息更準確,感受更真切,可謂“百聞不如一見”。
第三,影視手段在文化的傳遞與交流中,以釋放形象和聲音信息讓觀眾了解影片內容,世界上每個角落的人都能看懂畫面的形象語言,大大減少了語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層次不一的障礙,能擁有廣泛的觀眾。
第四,影視手段以視聽復合信息直接作用于人耳,這比單獨視覺或聽覺的刺激強度更大。一般而言,刺激強度越大越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電視紀事語言的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現在運用這一手段拍攝的影片已經很多了,相當一部分也著實拍出了水平。但是在眾多作品中,不難發現其普遍的缺點就是,缺乏深入挖掘。電視畢竟屬于一種快餐式的消費,它很多的信息追求的是快,在發掘事物深度方面往往不及于文字研究的深。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對整個人類片從總體上能把握住,并充分調度自己的“場性思維”,提高電視紀事語言的豐富性與藝術價值度。
(作者單位:湖南大學廣播影視藝術學院)
生活中,我們在感受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感受著外來文化的魅力。并且那些本不屬于我們的、外來的文化,似乎更為我們所重視;而那些我們自身的、傳統的文化,似乎正逐漸被我們冷落,傳統文化正遭受著外來文化強有力的沖擊。
這幾年,西方的各類節日越來越受到中國人的青睞。每年圣誕節的前夕,各大店鋪門口早早的就開始渲染濃濃的節日氣氛:圣誕樹、彩燈、裝飾畫……到處都是,街上到處有人派送圣誕禮品,各種各樣的賀卡滿天飛。狂歡夜的街上更是熱鬧非凡,好一派節日的氣氛。到了2月14日情人節,到處都是賣玫瑰花的,盡管價錢高得驚人,卻依然生意興隆。愚人節,一不小心就會落入玩笑陷阱……
我們的傳統節日呢?別說重陽節、清明節被我們拋于腦后,就連端午節、中秋節,有時大人們不提醒,我們都記不起來呢。春節倒是熱鬧一些,但聽老人們說,也無法和以前相比,特別在年青人中,也有逐漸“淡化”的趨勢。
我不是說不能接受外來節日,但我們也要保持自己的優良傳統啊。前些日子令國人不爽的是韓國申遺成功,正是我們沒有保護好傳統文化的后果,端午節本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一千多年前傳到了韓國,結果被韓國換了個名叫“江陵端午祭”,拿去申遺,居然還成功了。恐怕聽到這消息的每個中國人都會憤憤不平,但是我們轉念一想:為什么我們不能保護好自己的文化產權而被別人拿去注冊?看來該反省的是我們自己。
不僅節日,中國的其他傳統文化也在遭受著不同程度的沖擊。雖然我們有的傳統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但有的卻正在自己故鄉的土地上慢慢消失。
曾經看到電視里報道:有一位老中醫,掌握著一種快要失傳的中醫術,卻苦于無人繼承。好不容易找到了滿意的徒弟,誰知剛學了不久,這徒弟卻認為西醫受重視,賺錢多,就轉而去學西醫了。老中醫十分痛心,不知該怎么辦才好。我認為這個徒弟的做法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拯救一種瀕臨消失的中國文化!
近些年來,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一代,把傳統文化看成是陳規陋習,覺得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誠然,許多外來文化是優秀的、先進的,但我們并不應該因此忘記自己民族優秀文化的根。這畢竟是我們自己的文明,是土生土長、原汁原味的中華文明,它需要保護,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重視。“韓國申遺事件”就是對我們的警醒:傳統文化需要保護,需要珍惜。
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愿中國傳統文化一路走好!
點評:作者在文中通過一些實例呼吁我們要保護好傳統的文化,的確隨著現在西方價值理念和文化的侵襲,還有當前哈韓哈日等一族的不斷壯大,我們的傳統文化已備受冷落。該怎樣的去保護和發揚我們的文化是值得我們大家都思考的問題。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五中)
【摘 要】江蘇東臺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地方文化,對東臺的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和傳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江蘇東臺;傳統文化;問題要就
一、江蘇東臺的歷史文化起源
據《東臺縣志》記載:西溪即古臨海縣,相傳為古縣地,西漢以來就有此鎮。作為東臺的發祥地,西溪有著獨特的歷史人文資源,享有“蘇北周莊”的美譽。南唐N元元年即九三七年,于海陵縣置泰州,設海陵監于東臺場。清乾隆三十三年即一七六八年,東臺從泰州分治后,泰州東北境九場四鄉劃為東臺縣,東臺為縣治所在地。因東臺在海陵之東,而且地勢較高,故得名“東臺”。
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古老的文化:以海春軒塔、宋代三宰相為代表的名賢文化;以泰山寺、碧霞宮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繅絲井、肝腸河為代表的“天仙配”民間文化;以通圣橋、八字橋為代表的“橋”文化……古塔、古寺、古橋、古井凝聚了東臺上千年的歷史和文化。
二、江K東臺的歷史文化傳統
(一)世界一絕,發繡繾綣
發繡,顧名思義,是以頭發絲為原料,結合繪畫與刺繡制作的藝術品。而享有“中國發繡城”美稱的東臺,其發繡技藝自然首屈一指。早在清康熙年間孔尚任的《西團游記》中載:東臺附近的西團鎮(古屬東臺場)晾網寺里藏有發繡觀音佛像,被推為發繡珍品。東臺發繡以其獨特的工藝,以針,以發代絲,大膽借鑒蘇繡、湘繡的技法,運用滾、施、套、亂的虛實針法,尤其是雙面異色發繡的制作,開拓了發繡工藝的新紀元,把一個瀕于絕跡的發繡工藝發揚光大,使之成為譽滿海內外的發繡城。其產品秀麗典雅,號稱“世界一絕”,多次榮獲“全國工藝美術品”金獎、“江蘇省工藝美術”百花獎、“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全國優秀新產品設計”一等獎等稱號。東臺因發繡先后被命名為江蘇省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東臺發繡,世界聞名,實至名歸。
(二)魚湯下面,味溢四海
東臺的美食真的很多,而讓出門在外的我念念不忘的,唯有魚湯面而已。據傳,清乾隆年間,一位御膳廚師因觸犯御膳房的條規,被逐出宮廷,流落到東臺,以賣白湯餃子為生,味道可口竟顧客盈門。后被一家面館聘用,做起白湯面,生意更是興隆,只因這白湯面的制作手藝不凡。原來這位御膳廚師制作的白湯面方法獨特,做工精細:他選用鮮活鯽魚,把腮扒光,把鱗刮凈,洗干凈后放在清水里泡上幾個小時,晾干后放到油鍋里炸,直到魚起酥后才撈起,配以鱔魚骨、豬骨、豬油、姜蔥、蝦子、白醬油等。加之用手工做的刀面勻細,寬湯大面,再放上幾片肴肉和脆魚,更是錦上添花。當時鹽業興旺的東臺賈商云集,臺城二十多家茶館酒店,也都仿制供應魚湯面,每天早市都是人滿為患。魚湯面是以鯽魚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而鯽魚有溫胃健脾的功能,常食之,大有養腎健體之效。民間常說:“吃碗魚湯面,賽過老壽星。”
(三)千年古剎,泰山古寺
東臺有座千年古剎,全稱為“泰山護國禪寺”,被中國佛教協會列為江蘇省重點廟宇。泰山寺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間,原址為東岳行宮,與海春軒塔比鄰,占地八百畝。這里紅磚碧瓦,庭院幽深,山門朝北大開。這里寺中有廟:關帝廟、華佗廟、神農廟、魯班廟、軒轅廟巧布其中,故有“一寺五廟”之稱。寺內地藏殿后有一土山,山上屹立的碧霞宮金碧輝煌,東西有鐘鼓樓對峙,碧霞宮內供奉的是東岳泰山大帝的女兒,號稱“泰山神女”的碧霞元君,“泰山寺”由此得名。
(四)西溪勝地,天仙發源
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已經是千門萬戶耳熟能詳了,而“天仙配”發源于哪兒卻著實有過一場很激烈的爭奪。就我們江蘇省而言,就有四縣市爭取這一傳說的首發地。東臺人民不以為懼,滿懷信心地認為:東臺才是“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發源地。早在清嘉慶年間編修的《東臺縣志》上就記載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至今還有槐蔭莊、辭郎河、桑家溝、房舍村、舍子頭、鳳凰池、繅絲井、金釵井、雙鞋村、董永廟等五十多處遺跡,這些遺跡至今還保存完好。千百年來,董永與七仙女的美好傳說在東臺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它反映了東臺人民善良仁厚的淳樸民風。如今董永的故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享有“黃海明珠金東臺”的美譽。勤勞樸實的東臺兒女正滿懷激情,立志要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再創輝煌。
三、實證調研心得體會
兜兜轉轉一個暑假過去了,這個暑假我沒有跟隨“旅游熱”去外地某個風景名勝趕熱鬧,而是認認真真的走了很多屬于老家東臺的角角落落。本以為這個我待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已沒什么可探索的了,懷著應付作業的心情我開始了我的“旅途”。
富安、安豐、時堰、三倉、港、唐洋……這些我只從中巴車的車牌告示上見過的地方,我一個又一個地走了個遍。隨著我到過地方的增多,那種應付作業的心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尋寶的興奮,因為我發現,我越是走過這一個個地方,就越是發現,老家東臺,竟然是一座我怎么也探不到底的寶庫:說起人物,有西溪走出的三宰相,有“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有愛國布衣詩人吳嘉紀,有人民愛戴的好知縣魏源,有抗倭英雄葛天明……說起風土,有中華桑繭第一鎮富安,有蘇中沿海的“小香港”港,有黃海濱崛起的工業城頭灶,有三昧寺、八字橋、捍海堰、串場河、鮑氏大樓……說起美食,有泥螺、竹蟶、魚湯面、陳皮酒、文蛤、溱湖籪蟹、松花皮蛋、下灶貢豆……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我成長的地方,有如此多讓人心馳神往的風景。沒有什么能比這種感覺更讓人開心了,就好像一件我從自己已經穿過、洗過很多次的衣服口袋里莫名掏出了一筆錢,驚喜而不知所措。
一個暑假不算長,實在不夠我把東臺徹徹底底走下來。不過,這一個暑假聽到見到的,已經足夠支撐我完成這篇報告了。聽到過這么一句話:所謂旅游,就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去一個別人待膩的地方。我曾經深以為然。但現在頗覺得自己有些“有眼不識金鑲玉”,東臺,還有太多值得我去認真探索。
最后用羅丹的話來結尾: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第15批學生科研課題立項一般項目“江蘇東臺傳統文化的保護問題研究”(項目編號:Y15C086)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朱杰,男,本科,江蘇大學京江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摘要:地域性傳統文化是構成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的源泉。本文通過分析傳統地域性文化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得出地域性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的有效措施,同時也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對策參考。
關鍵詞:文化保護;文化產業;新型城鎮化
一、傳統地域性文化保護的重要性
文化的延續與發展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根本,文化產業的保護、創新和發展依然是“十三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現代化的目的是謀求人類的發展。發展不僅是純粹的經濟增長,Marshall Sallins認為發展是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在各方面的繁榮,即文化是發展的終極目標[1]。因此,在特色城鎮的規劃建設中對傳統地域性文化遺產的保護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研究課題。Graeme Aplin認為,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一方面,人們需要與場所、時間保持聯系,以便地理地、歷史地定位目前的生活,而遺產則具有提供時間感、空間感的特質,在此意義上,遺產使人之為人;另一方面,遺產有助于人們的社會化定位,它使個體與社區、國家聯系在一起,為局內人及局外人營造一種族群身份的象征”[2]。俞孔堅認為,現代城鎮化過程中通過對鄉土文化保護可以重建傳統文化的價值認同和歸屬感,繼而對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有重要意義[3]。文化產品的特色是地域性文化“特色”的重要體現,特色即意味著多樣性,UNESCO在《文化多樣性與人類全面發展》中說,“文化的多樣性帶給人類的福祉正如生物的多樣性一樣,文化多樣性注意到人類以往所有經驗、智慧和實踐的精華”[1]對于一個地方城鎮的建設發展來說,只有繼承和發展地域性傳統文化才能保持文化的多樣性,才能使地方城鎮更具特色,才能使居民具有文化歸屬感和幸福感,才能實現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目標。
二、傳統地域性文化保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指出,在以往的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自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不力,城鄉建設缺乏特色;一些農村地區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區模式建設新農村,簡單用城市元素與風格取代傳統民居和田園風光,導致鄉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李孟竹2014年通過對馬欄村的研究,提出地域性文化保o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鄉村原整體風貌漸遭破壞、傳統民居保護亟需開展、基礎設施和居住條件較為落后、產業發展不健全[4]。段威也提出,“空心化”現象、“破舊立新”的商業開發和村民無序地“自發更新”,是城鎮化過程中地域性文化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5]。歸納起來,地域性傳統文化保護的主要問題在于政府層面重經濟建設而輕文化保護,缺乏合理有效的頂層設計;保護主體不明確,政府、居民、企業責任不清晰;保護對象過于籠統,沒能對傳統地域性文化進行發掘整理;保護方法上,只注重文化遺產的靜態保護,沒能有效地與特色產業、旅游產業融合,做到地域性文化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三、傳統地域性文化保護與發展的措施
針對傳統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和現狀問題,對其保護與發展的措施主要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彰顯地域文化特色
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但在現代化城鎮建設進程中也走了不少彎路,千城一面的同質化建設現象嚴重,傳統文化破壞嚴重,居民缺乏應有的文化歸屬和幸福感。那么在今后的城鎮化建設中對地域性文化的保護和發展要高度重視,科學合理地將地域性傳統文化符號融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之中,從建筑、自然景觀規劃,到本土人文生活習慣等的全方位統籌都要與新型城鎮化結合起來。
2.開發旅游文化產業鏈,盤活地區文化經濟
地域性傳統文化形成于這一地域的生產生活實踐,因此,地域性文化保護應與城市產業轉型相結合,找到將傳統特色文化融入到生產、生活之中去的有效路徑。如今,許多地方通過開發整合自身地域及人文資源,大力借助旅游文化產業的開發,使原本沉寂的地方經濟變得蓬勃活躍起來。旅游文化產業作為產業鏈,與以往單純的旅游業有著本質的不同,涉及范圍領域十分廣泛,從衣食住行到文化體驗,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蘊含的經濟潛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合理有效地整合地域性特色文化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塑造特色文化產品,樹立地域性文化品牌,必將成為地域性文化保護的有效途徑。
3.吸納民間資本參與,構建良性市場競爭
地域性文化保護除了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的參與保護外,還應該包括投資、運營等相關民間企業的有效介入。政府做好保護對象的認定、保護政策的制定,做好頂層設計,在具體運營中要利用市場導向,刺激民間企業資本的介入,構建市場競爭機制,從而推進傳統地域性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4.發揮利益相關者的作用,提升公眾保護意識
在地域性文化保護與發展中,當地居民和投資、運營企業除承擔保護主體責任外,同時他們也是利益相關者,企業注重開發特色產業,將傳統地域文化融入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居民提升文化保護意識,在特色產業、文化旅游產業的從業中做到自覺保護和傳承,只有多方聯動,構建區域文化保護的共同體,才能實現區域傳統文化可持續性保護。
【內容提要】西藏電視臺有兩檔旅游欄目,即《西藏漫游》和《西藏旅游》。《西藏漫游》欄目的特點是注重挖掘旅游節目的文化意涵,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傳播西藏文化,優美的畫面和解說詞給人以極大的視覺聽覺享受。該欄目存在的問題是有些節目的選題和欄目的宗旨相去甚遠,欄目背景音樂缺乏民族特色,節目選題和內容重復率高,主持人的素質有待提高。
【關鍵詞】旅游欄目 傳統文化 保護
西藏電視的旅游欄目主要有西藏衛視的兩檔旅游欄目――《西藏漫游》和《西藏旅游》。
《西藏漫游》是西藏衛視欄目《西藏誘惑》的子欄目,內容定位于西藏旅游名勝、旅游線路和旅游服務,制作樣式為主持人引導觀眾的層層深入。這個欄目2014年已經停播,本文著重分析2010~2013年的節目。
《西藏旅游》欄目是西藏電視臺一檔旅游服務類節目,以旅游資訊為欄目主要宗旨。該欄目由于和《西藏風情》《西藏漫游》在欄目宗旨和內容方面嚴重同質化,所以在2014年6月停播。本文以《西藏漫游》為例來分析西藏的旅游欄目是如何傳播西藏傳統文化的。
一、《西藏漫游》欄目的特點
(一)注重挖掘旅游節目的文化意涵
民族旅游最大的特點是其文化屬性,游客不辭辛苦,千里迢迢去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除了領略少數民族地區瑰麗的自然美景外,最重要的是體驗少數民族的文化。少數民族地區古樸的生產生活方式,奇特的民俗,神秘的宗教,對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少數民族地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們的舉手投足都是文化,對遠道而來的游客來說,都是一種不同尋常的文化體驗。所以,發展少數民族旅游,除了大自然賜予的自然美景外,就是要挖掘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讓文化成為民族旅游的支撐。對于地方媒體來說,制作旅游節目除了關注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美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旅游節目的文化意涵。民族旅游節目和一般旅游節目最大的區別就是淡化旅游的娛樂休閑本質,增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體驗。
分析《西藏漫游》2010~2013年的節目,除了少數節目和西藏傳統文化沒有太大關系外,如《跟著足球玩轉拉薩》《西藏時尚夢》《高原游樂園》《因為愛情》等,其他節目都或多或少和西藏傳統文化有關。像《漫游尼洋閣》《山南歷史文化之旅》《千年水磨坊》《漫游千年古剎》《唐卡?藏文化》《藏源訪古》《拉薩民俗掠影》等節目,就是在介紹西藏的傳統文化;像《秋訪曲水》《魅力尼木》《暢游堆龍德慶》《暢游樟木》《拉孜游記》《慢行阿里》《走進謝通門》《漫游林芝》等節目,是一邊領略瑰麗的自然美景,一邊體驗獨特的傳統文化;還有如《神湖之旅》《納木錯的顏色》《行走在拉薩河畔》等節目,雖然表面看是展示自然景觀,但正如《西藏漫游》宣傳片里所說,“在這里,每一塊山石都稱得上風景,每一條溪流都流淌著故事。”西藏幾乎所有的神山、圣湖都有美麗的傳說。在西藏,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難以分開的,所以,這些以自然景觀為主體的節目,也會有很深的文化意涵。
(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傳播西藏文化
民族旅游雖然是一種文化體驗,但旅游本質上是一種娛樂休閑活動,人們旅游可以進行身心的放松。而《西藏漫游》欄目宗旨,就是把休閑娛樂和文化體驗很好地進行融合,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對西藏文化的傳播。該欄目采取的節目樣式是外景主持人帶領觀眾一起去體驗別樣的景色和文化,這些時尚靚麗的主持人洋溢著青春的活力,有的主持人還很有幽默感,讓觀眾在一種輕松歡快的氛圍中感受西藏的自然美景和厚重的魍澄幕。
比如《秋訪曲水》的外景主持人安曉,體驗收青稞和學跳牛皮船舞就很有娛樂性;還有《慢行阿里》的外景主持人楊娟啃風干牛肉的畫面都有很強的喜劇效果,讓人忍俊不禁;比如《林芝發現之旅》中的李川,體驗西藏傳統體育項目“抱石頭”,可是怎么也抱不起來,旁白:“李川怎么趴在地上了,到底是你抱石頭,還是石頭抱你,這回李川可是連吃奶的勁都使上了。”另一處,李川體驗工布藏族的一種舞蹈,旁白:“李川,人家跳得像雄鷹,你怎么跳得像小雞呢?”這些幽默的話語再加上搞笑的畫面,給節目增添了幾分輕松愉快的氛圍。
《西藏漫游》是《西藏誘惑》的子欄目,它和其他子欄目最大的區別就是它能把旅游和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讓人們在游玩中輕松地感受西藏文化,傳播西藏文化。正如其宣傳片中所言:“從藏東門戶昌都到高原屋脊阿里,從雪域圣城拉薩,到邊境小鎮崗巴,《西藏漫游》欄目,時尚靚麗的外景主持人,深入雪域高原的角角落落,帶您欣賞每一處美景,體驗每一種風情,吃喝玩樂我們樣樣體驗,衣食住行,我們一一享受,《西藏漫游》讓您足不出戶,游遍西藏!如果你想知道西藏哪一個地方更有特色,如果你想知道西藏哪里的風俗更有趣味,那么,請您每周四晚上八點鐘,鎖定西藏衛視,鎖定《西藏漫游》。”
對于那些想去西藏的旅游者來說,《西藏漫游》是很好的向導,它比那些導游的講解更專業。對于那些由于種種原因不能來西藏旅游的觀眾來說,《西藏漫游》使他們足不出戶,跟著節目的節奏就能完成他們去西藏旅游的夢想,就能完成他們對西藏文化的認知,雖然是虛幻的旅行,但是也能夠給心靈帶來一點慰藉。
(三)優美的畫面和解說詞給人視覺和聽覺的極大享受
在電視專題片中,畫面是最具沖擊力的元素,優美、壯麗的畫面能夠給人以震撼。解說詞是解釋說明畫面的輔助性文字,但解說詞絕不是畫面的附庸,它不但能夠對畫面進行解釋和說明,而且能夠挖掘畫面背后的意涵,能夠提升專題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它與畫面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
該欄目由于是專業的電視公司拍攝,所以畫面的美感幾乎無可挑剔,而優美的解說詞,也為這個欄目增色不少。這個欄目對沒有去過西藏的受眾的吸引力自不待言,即使對那些去過西藏的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它的畫面太美,語言太美,這種美感又是我們在現實中無法體會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看這樣的節目是一種視覺和聽覺的享受。
首先是它的片頭:“這里是世上離天最近的土地,這里有人間最純潔無瑕的天空,珠穆朗瑪、雅魯藏布、布達拉宮、雍布拉康,一個一個神圣而又神秘的名字,令人充滿遐想,無比向往,這里就是讓無數旅游者魂牽夢繞的高原凈土――西藏。從來沒有一個地方像西藏這樣,每一塊山石都稱得上風景,每一條溪流都流淌著故事,每周四晚八點,西藏衛視都會邀您一起踏上高原的土地,攜手進行西藏漫游。”激情澎湃的解說詞配上極富沖擊力的視覺畫面,把欄目的定位、宗旨、特點、播出時間進行了很好地詮釋,這樣的片頭對于那些沒有去過西藏的觀眾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西藏漫游》的解說詞顯出撰稿者堅實的語言文字功底,除卻畫面,單單把這些文字抽出來都是一篇篇優美的散文。比如《手信拉薩》這期節目的旁白就很有文學韻味。首先,作者沒有用《淘寶拉薩》或《拉薩購物》之類的口語,而是用了一個非常書面化的詞匯“手信”,而這個詞語用在這里又非常貼切。因為手信并非指貴重的禮品禮物,而是突出當地的傳統人文價值,講究攜帶方便、輕巧,具有當地文化特色,又能討得親人朋友歡心;手信不在于貴,而在于心,一份情意,一份真誠。也許,在其他地方,我們叫旅游紀念品,但是,在西藏用“手信”就能體現出西藏濃厚的文化意涵。
買旅游紀念品本來是一件很簡單平常的事情,但是,這期節目卻把購買旅游紀念品這個行為做得非常具有詩情畫意。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做出新意,功力全在旁白,全在語言的功力,因為這樣的題材畫面不可能出彩。如“每一樣精心挑選的手信,背后都寫滿了西藏的文化和歷史,也鐫刻著旅途中的發現和感動,希望你來拉薩老城的時候,也能買到心儀的手信。當行囊漸滿,你將擁有自己的拉薩,也請用手信,把拉薩的情,把拉薩的美,傳遞給更多渴望遠行的心”。
二、《西藏漫游》欄目存在的問題
《西藏漫游》欄目作為一個旅游欄目,整體上做得還是不錯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有的選題和欄目的宗旨相去甚遠
《西藏漫游》的欄目宗旨應該是讓觀眾通過欄目領略西藏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加深對西藏的了解。但是,該欄目的一些節目和欄目的宗旨相去甚遠。
比如《跟著足球玩轉拉薩》,這期節目是由央視體育頻道著名主持人賀煒主持的。足球和旅游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這期節目卻把兩個完全不同的事物牽強地扭在一起。這期節目主要介紹了拉薩的青少年足球,節目拍攝了拉薩某中學的足球比賽、堆龍德慶縣一所中學的孩子們課后在野外踢球以及西藏大學的一場足球比賽,通過這些場景來表現拉薩的青少年對足球的熱愛。其實,這些東西和旅游根本不沾邊,可能考慮到欄目的特色,所以,又有賀煒在八廓街的一些鏡頭,由他來給觀眾介紹八廓街,介紹拉薩的傳統游戲吉乍以及甜茶館、酒吧,還有一個鏡頭是賀煒拿著足球在布達拉宮廣場。賀煒是體育節目主持人,但他對西藏文化未必有很深的理解,由他來給大家介紹西藏的文化實屬牽強。布達拉宮是最能體現西藏文化的標志性建筑,賀煒在布達拉宮廣場擺出踢球的造型看起來非常滑稽。
《高原游樂園》這期節目是安曉“帶領觀眾”體驗去德吉羅布兒童樂園游玩,這個游樂園除了是海拔最高的游樂園,實在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所以,這期節目毫無新意,給人的感覺像是在給游樂園做廣告。最重要的是游樂園充其量只符合旅游休閑娛樂的特征,和民族旅游文化屬性相去甚遠。
《戀曲2013》和《因為愛情》兩期節目做的是由西藏旅游局舉辦的內地來西藏的集體婚禮,兩期節目內容基本相同,只是婚禮舉行的地方不同。這兩期節目主要介紹集體婚禮的狀況,其中穿插一些新人所到地方的簡單介紹。西藏的集體婚禮民族特色濃郁,也是這兩期節目的看點。但總體來看,又像是替旅游局在做廣告。
(二)背景音樂缺乏民族特色
電視專題片是運用電視藝術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意識,由圖像鮮明的畫面,精煉悅耳的解說,旋律優美的音樂,真實可信的效果等基本元素共同組成,著重體現屏幕美的電視藝術作品。它作為視聽藝術的體現,是在視覺與聽覺的共同感知中展開的。音樂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在視聽藝術中有著積極的、多層次的表現作用,恰當的選配會對畫面產生補充、深化、烘托和渲染的效果,是電視片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西藏漫游》精美的畫面和優美的解說詞是其吸引眼球的重要方面,但是,其主題音樂和背景音樂卻是節目美中不足的地方。《西藏漫游》是一檔介紹西藏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的欄目,欄目的最大看點是民族特色。民族特色除了用畫面和解說詞來體現外,主題音樂盒背景音樂也是民族音樂的重要體現。但是,遺憾的是,《西藏漫游》從2010年至2013年的150期節目中,很少有節目用富有藏族特色的主題音樂和背景音樂,這對表現民族特色是非常不利的。
(三)節目選題和內容的重復率較高
《西藏漫游》選題和內容的重復率較高,隨意拼接的現象比較嚴重。如2013年1月3日的《林芝發現之旅》(上)、1月10日的《林芝l現之旅》(下)和4月4日《漫游林芝》(上)、4月11日《漫游林芝》(下),應該是在林芝拍攝的同一個內容,但是卻換了名字放在兩個時間段播放。本來在間隔很短的時間里播同一題材的內容就容易引起視覺疲勞,何況還是同一內容經過組合放在兩個時間段播出,畫面和結束詞重復率非常高,讓人頓生厭惡之情。另外,《漫游西藏》又加進了2012年4月12日的《探險閻王洞》和2012年5月24日的《魅力直白》的一些內容,讓人感覺突兀生硬,和節目銜接非常差。如果觀眾看一期節目,當然看不出任何問題,但是,如果觀眾是這個欄目的忠實觀眾,持續地收看該節目,那么,這些重復的鏡頭不就露餡了嗎?而且觀眾看到這些重復的鏡頭肯定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由此,這個節目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品牌知名度可能就毀于一旦了。其實,做節目和找對象是一樣的,寧缺毋濫。
類似的問題還存在于2013年的幾期節目中,如4月到6月播出的《印象拉薩》《拉薩全攻略》《品味拉薩》《慢游拉薩》,也應該是在拉薩拍攝的同一個內容,換了不同的名字在不同的時間段播出。光明甜茶館、宗教祿宗公園、大昭寺、布達拉宮、布達拉宮音樂噴泉、瑪吉阿米酒吧、瘋牛臟餐館、藏香和唐卡的介紹、拉薩文化藝術宮、朗瑪廳,在這 4期節目中重復穿插,混亂至極。
本來在4月到6月如此短的時間內安排同一內容就是大忌,而且,這些內容和畫面相互拼接,互相重復,就更讓人生厭。與其制作冗長重復的四期節目,不如簡單精煉地制作兩期不重復的節目。觀眾看名牌欄目有一定的持續性,如果總有重復的內容,對觀眾是極大的不尊重。
4月25日《拉薩全攻略》外景主持人丹丹的開場白,完全就是重復《西藏漫游》節目的片首語,這樣的重復太低級了。人們剛剛在片頭聽到的話語,片子開始時主持人再重復一遍,看了會是什么感覺。
(四)主持人的素質有待提升
《西藏漫游》的外景主持人雖然時尚靚麗,但是對西藏的文化了解不夠深入,所以,整個主持流于表面。
《漫游尼洋閣》這期節目,主持人在節目將要結束的時候說了這樣一段話:“尼洋閣是美的,站在尼洋閣的頂層,還可以看到如此美麗的風景,這應該算是‘美美與共’了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是費孝通老先生在80壽辰聚會上對人類學的前途提出的愿景。“各美其美”就是要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說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美美與共”有特定的意涵,和“美景”實在沒有多大關系。
另外,該欄目的一些節目中有說錯別字的現象,如《清系漂流》的主持人把“徜徉”讀成了cháng xiáng;《走在拉薩河畔》的主持人把“徜徉”讀成了táng yáng;《走進堆龍德慶》的主持人把“古剎”讀成了gǔ shà,把呱呱墜地的“呱呱”讀成了guā guā;《秋訪曲水》中,旁白把粗獷讀成了cū kuàng。
摘 要:當前我國的城鎮化浪潮是社會轉型的重要表現之一,也是我國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在現代的華麗轉身。河南省的城鎮化浪潮突飛猛進,方興未艾,勢必會對優秀傳統文化造成沖擊。因此,我們要加強城鎮化過程中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關鍵詞:城鎮化 傳統文化 保護與傳承
當前席卷我國的城鎮化浪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我國幾千年發展過程中物質和精神雙重變遷中最具影響力的重大歷史事件。在這場劇烈的社會變遷中,從物質層面到精神層面,從社會個體到社會群體,從鄉村到城市,從社會制度到社會組織,莫不感受到這場社會浪潮的巨大沖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保護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有歷史憶、文化脈絡、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河南中原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中原兒女自古至今繪制的絢麗的文化歷史畫卷,是中原兒女社會生活、歷史軌跡、思維方式、風俗習慣以及價值觀的真實寫照。如何使其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得到保護與傳承,歷久彌新,薪火相傳,是當前社會、政府和學界普遍關注、亟待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
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變遷具有“共振”作用
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是社會基本矛盾內在作用的必然結果。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作為原動力,不斷推動著人類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類對物質及精神生活追求的永無止境,必然會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腳步永不停息,相應地也推動著社會發展與變遷的腳步永不停息,同時也導致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化變遷永不停息。只是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由于生產力發展的快慢不同,生產工具更新的形式和規模以及質量高低的不同,也會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的腳步快慢有別,導致文化變遷的速度、規模、特點和方式的差異性。也就是說,歸根結底,社會變遷與文化的變遷具有同步性,具有“共振”作用。
當前我國的城鎮化浪潮是社會轉型的重要表現之一,也是我國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在現代的華麗轉身。城鎮化的推進不可能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無動于衷”和“穩如泰山”,城鎮化一方面造成大量的村鎮被拆遷、被合并、被納入到城市的區劃,使得許多優秀傳統文化形式賴以生存的鄉村區域或者“農耕場域”一個個消失,同時也使得優秀傳統文化失去了展示自身風采、汲取豐富營養進行自我更新的舞臺和土壤;另一方面,城鎮化還導致了農耕文明基礎上生長的文化創造主體失去了文化創新的靈感,失去了文化傳承的內在動力,使得豐富多彩的優秀傳統文化形式日益單一,內容和意蘊日益失去“原味”和“原生態”。正如全國政協委員田青所言,90%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為草根文化,是農業文明的產物。當我們高舉城鎮化的大旗、載歌載舞地與農業文明告別時,這些農業文明所產生的“寶貝”就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被連根拔起”的危機。
城鎮化浪潮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形成了強烈的沖擊
河南省的城鎮化浪潮突飛猛進,方興未艾,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沖擊,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物質文化遺產遭到破壞或者受損。對城中村和城市郊區鄉村的拆遷,導致有些歷史文化建筑、古墓、古樹、文化遺跡、廟宇的拆除和損毀。這些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原文明發展的見證,是中原兒女生活方式、思維模式、信仰理想、風俗習慣等的活化石,一旦損毀,很難復原。即使復原,也已經喪失了歷史價值。
優秀傳統文化漸失展示的舞臺。河南的優秀傳統文化形式豐富多彩,展示的方式五彩斑斕。農村作為重要的展示舞臺,豫劇、曲劇、越調、墜子、說書、雜技為廣大農民喜聞樂見,這些文化形式要么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要么展示中華文化的多樣性,要么展示民間的期望和美好憧憬。但由于城鎮化導致鄉村大量拆遷,使得優秀傳統文化的舞臺日益縮小,展示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優秀傳統文化的受眾越來越少。城鎮化導致農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轉移,尤其是形成了規模浩大的農民工浪潮。這樣一方面導致農村一年中大部分人去村空的“空殼化”現象的普遍化。另一方面使得許多以農民為主要受眾的優秀傳統文化失去了觀眾,從過去人頭攢動地觀看戲臺文化表演,變成了只有稀稀拉拉的老弱病殘和婦幼為觀眾主體,使得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突然失去了根基。
優秀傳統文化漸失發展創新的活水源頭。河南地處中原,中原文化是典型的農耕文明土壤中開出的花朵。農村生活是許多優秀傳統文化形式生長發展創新的活水源頭,離開了農村生活這片沃土,這朵文化之花就有可能枯萎,甚至凋零。而城鎮化使得基于生產力和雄厚物質基礎之上的城市文化日漸強勢,對農耕文明擠壓日趨激烈,這難免使得一些優秀傳統文化失去滋養和活力,而變得日漸衰弱和邊緣化。
非物質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傳承后繼乏人。人類的發展歷史也是文化的發展歷史。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保護者和傳承者。任何時代的文化發展,都離不開文化的傳承和創造,離開了人,就沒有文化和文化的傳承。城鎮化的魅力一方面像一個威力巨大的磁鐵,吸引著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使他們身心經受著從農民向市民轉型的巨大歷史性蛻變。另一方面,城市地位的日益強勢和中心化加劇了農村地位的日益弱勢和邊緣化,大量的農村青年不愿意繼續留在祖輩生活的農村故土,而向往城市生活的豐富和絢麗,這樣他們對祖輩的傳統手藝、獨特工藝以及農村文化不愿意繼承,這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后繼乏人。正如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指出的,由于農村大量青壯年進城務工,許多傳統技藝缺乏合適的繼承人,散落鄉村的非物質文化項目,許多面臨“人亡藝絕”的困境。
加強城鎮化過程中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對策建議
提高對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意識。首先,必須提高政府文化管理部門的意識,因為政府文化管理部門是文化管理組織,其管理行為的實施、管理責任心以及管理效果,都與他們對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自覺意識和主動意識有關。其次,要提高城市規劃和拆遷部門人員的意識,防止規劃和拆遷中對物質文化遺產的破壞和損毀。再次,要提高公眾的文化保護和傳承意識,使之認識到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人人有責。
完善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法律和制度建設是文化建設的堅強后盾,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必須依賴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行之有效的制度機制建設。前者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法律保障,后者是具體實施的制度保障,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的投入。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不管是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還是無形的文化遺產,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否則,保護就會流于一句空話,或者因為經費不足使得文化遺產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或者人手不夠使得文化保護單位和部門以及文化保護人員有心無力,或者文化保護的措施不能落到實處。
強化城鎮化過程中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僵死不變的,它也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力,才能為社會公眾所接受。這就要求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對接時代的要求,促進自身的現代轉型,以滿足社會公眾的現代審美標準和欣賞要求,使古老的文化底蘊在新的時代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充分發揮優秀文化娛樂大眾、凝聚民心、教育公眾,啟迪民智,匯集民力的社會功能。
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接班人。為此,必須做好河南省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甄別工作,對具有優秀傳統文化內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精細分類,指定專業的專人保護和管理。同時,在對河南省享譽國內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大保護力度的同時,采取措施,多管齊下,積極進行接班人的隊伍建設,把那些有興趣有特長的人員吸收到接班人的隊伍中去,鼓勵他們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建功立業。另外,對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上產生的現代產品,盡可能在保持原汁原味文化意蘊的基礎上,積極實現和市場經濟的對接。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摘 要:在漢語詞匯里,“非遺”出現在2006年。那一年,中國提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有了“非遺”。2017年3月,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在京舉行,舉世矚目。傳統文化仍然是與會代表、委員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李延聲提出,“非遺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保護非遺文化,是我們提高文化自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這一課題,發人深思。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 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么?說到底,所謂“非遺”就是那些來自于先輩們生產生活的語言、文字、道德、哲學、藝術、技藝、風俗等等一切的習慣和技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人不明白,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這些文化遺產數不勝數,歷經世世代代流傳而不絕,干嘛還要大張旗鼓地去保護與傳承?一個沉重的現實是,在兩方強勢文化的沖擊下。承載著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特征和生存方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一點點地衰退和消失,民族文化的大家族在一點點變小,民族精神的DNA發生了變異。在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近年來,非遺做為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推進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揚。但在文化活態傳承的過程中,如何做好有效保護少數民族非遺工作,又如何讓非遺教育傳承不再流于形式,使其逐漸與當代藝術創作、城市日常生活融為一體等,很多問題擺在文化工作者的眼前,亟待解決。
一、存在的問題
1.目前非遺保護工作采取主動保護方式缺乏活力
政府主動進行保護方式的優點是見效快,作用顯著,能用最短的時間保留住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而言是被動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
2.非遺保護工作資金投入不足
近年來,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強,但因地方財政困難,部分市縣級非遺項目投資力度還是不大。由于缺乏資金來源,一些項目仍處于自生自滅的生存狀態。
3.缺乏相應的專門工作機構和專職人員且業務人員基礎薄弱
現從事非遺工作的都由各級文化部門兼任,而且沒有專業人才或人才流失嚴重,現有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兼職人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缺乏基本知識,缺少業務培訓。
4.傳承人的培養問題
各地在為傳承人提供權利保障的同時,均規定了傳承人應當承擔相應的義務,特別是傳承人必須授收徒弟。但實際上大多數傳承人很難完成他們授徒義務,其原因并非傳承人不負責任,而多半是“無徒可教”。因此,傳承人的危機問題,不僅在于對現行傳承人的保護,更在于年輕人不愿意學習老年人的技藝,民族文化傳承后繼乏人。
5.外來文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沖擊
普遍來看,世界各國對于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尚處于起步階段。同時,當今時代下,時尚文化、外來文化都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盲目的追逐所謂的時尚文化,崇拜外砦幕。加之廣大的人民群眾缺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和認同,外來文化和時尚文化就很容易先入為主影響非物質文化的發展;二、相應對策及建議
激發生存活力,政府主動保護與自身開發保護相結合。在政府繼續加大保護力度的基礎上,由政府引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市場機制,參與市場競爭,以市場競爭的壓力激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活力,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存價值,使這些項目的傳承能夠進入活態傳承與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一方面應加強與省、市財政部門的聯系,多爭取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并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加強與旅游部門的溝通,建立協調機制,整合域內許多可觀賞性的非遺項目(包括瀕危的、失傳后根據相關資料挖掘整理復原的),將其組織成為一臺或幾臺非遺精粹節目進行展演,這一做法不僅可以使來旅游的人更全面的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背景,增加非遺保護收入,打造出旅游城市的一張靚麗的名片,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活態保護傳承引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一是設立專門非遺工作機構,配備專職非遺工作人員,加大人員的非遺培訓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非遺業務水平,使工作人員能真正為深入發掘基層民眾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申遺各項工作,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作進一步科學化、規范化開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保護傳承,傳承是關鍵。一方面應不斷引導培育人們弘揚傳承傳統文化的情結,使人們自覺自愿地認知傳統、回歸傳統、傳承傳統,是非遺傳承的關鍵。另一方面應建議文化部、教育部聯合出臺引領全國非遺保護與教育相結合的法規政策。在幼兒園、中小學選取體驗性、趣味性強的非遺項目,通過非遺活動周、非遺主題班會等方式,著重開展非遺普及教育。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高考、中考的升學考試,制定相應考評制度,以加分的形式鼓勵初高中生傳承非遺項目。以職業大、中專院校為主體設置少數民族非遺專業,培養非遺技藝人才。以本科高校為主體,采取開設專業、選修課等方式,培養非遺保護、傳承的研究型人才及非遺市場化運營人才等,形成系統完善的非遺教育體系。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手段就是建立“非遺”保護機制。其實,文化間的相互影響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不可能因為保護某種文化遺產而將它完全封閉起來。我們應建立“非遺”保護機制,由政府出面起到主導的作用,利用相關政策,充分運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從資源分配到人員編制聘用,都需要一系列的調研和分析,形成長期行之有效的發展模式。同時要落實好相關配套機制,對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部分進行充足考慮,進行機制的補充協調,保證保護機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因為失去太多,所以奮力保護。在保護文化多樣性的國際“非遺”保護的旗幟下,我們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用熱情與責任挽救這些不可再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延續下來,留下中華民族永久的記憶。我們今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為了強行保存已經過時的風俗習慣或傳統技藝,而是尊重我們的歷史,尊重我們祖先的創造,尊重社會歷史的自然發展規律,讓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在當下,并從中尋找持續發展與創新的靈感與力量,為我國非遺傳承、復興與保護做出貢獻。這一切,需要一個長期的努力。畢竟,我們的“非遺”保護才剛剛起步。
[摘 要]瑤族是中國南方山居民族,長期過著頻繁遷徙的游耕生活。瑤族分為平地瑤、布努瑤、茶山瑤和盤瑤四大支系。瑤族傳統舞蹈是瑤族人民創造的一種古老的藝術形態,是民族心理素質和精神抽象表現。從舞蹈表現內容、表現特征上,意蘊著粵北瑤族舞蹈的文化內涵,從表現形式上剖析瑤族民俗文化元素的兩個維度,梳理瑤族舞蹈特征及保護傳承現狀,是目前亟需展開的工作。
[關鍵詞] 瑤族舞蹈 文化內涵 民俗文化 保護傳承
一、瑤族舞蹈歷史淵源
“南嶺無山不有瑤”,一語道明了瑤族和山的緊密關系,靠著大山的庇護,瑤族人民頑強地生存了下來。瑤族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勞勇敢。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落后的生產工具,依賴大山的物質,采取刀耕火種的原始耕作方式,延續民族生命,從而創造了具有大山風韻的文化。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國南方的廣西、湖南、云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著原始古老的傳說,動聽的瑤歌,優美的舞蹈。
二、瑤族舞蹈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
瑤族舞蹈藝術是民族心理素質和精神的抽象表現。根據現有掌握流傳下來的舞蹈,按粵北瑤族舞蹈表現的主題和表演的特征,大致可以分幾類:紀念和敬奉祖先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節令習俗舞蹈,這幾種舞蹈分別體現出了對以盤瓤(盤王)為主神寄仰無限美好厚望、傳播民族淳樸道德觀念和精神等瑤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內涵。
一是以舞蹈寄仰對以盤王為主神的美好愿望。“盤王節”是瑤族同胞紀念先祖的傳統民族節日。海內外瑤胞虔誠信奉始祖盤王,并于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日舉辦瑤族盤王節,現成為全國瑤族同胞最盛大節日。這一天瑤族人民殺雞宰鴨,唱盤王歌,跳長鼓舞,追念先祖盤王功績,歌揚先祖奮勇拼搏精神[1]。如《盤王舞》、《銅鈴舞》等,指祭祀盤王時跳的各種舞蹈,主要是通過祭祀祖先,還愿報恩,祈求豐年。關于“還盤王愿”的來歷,民間傳說是:瑤族原來住在“南京海岸,寅卯二年,天下大旱,蕉木出火,格木無糧”,十二姓瑤王子孫萬般無奈,只得離開故土向南遷徙,遇著大海,十二姓瑤人駕船渡海,誰知途中遇上狂風暴雨,七日七夜不得到岸。緊急中,瑤人想起了祖先盤王,于是就焚香許愿誓,如盤王顯靈保佑子孫平安渡海,以后代代“還愿”祭祀盤王,以報佑護之恩。許愿后果然風平浪靜,十二姓瑤人很快到了彼岸。于是以后各姓瑤族就沿俗還愿以祭盤王,子子孫孫直傳至今。
二是以舞蹈傳播民族淳樸道德觀念。瑤族節令習俗舞蹈,如《耕種舞》、《鐃鈸舞》等。在豐收季節,在瑤家聚居地方,嗩吶、蘆笙伴奏著歌聲,婉轉悠揚。身著鮮艷瑤族服裝的瑤族人民跳起民族舞蹈,歡樂場面夜以繼日。盤王節有個美好的傳說,相傳這里的莊稼經常受到鳥類的糟蹋,但是人們卻沒有好的辦法,這時候一位姑娘站了出來,姑娘用動聽的歌喉把鳥兒給吸引過去,就再也不去糟蹋莊稼。從此這一節日也被流傳下來,成為男女相親節日,受到青年男女喜愛[2]。
三、瑤族舞蹈蘊含著豐富民俗文化元素
瑤族民間舞蹈或是傳統最原始的舞蹈,內容都蘊含了豐富的瑤族民俗文化意識,具有明顯民俗風俗特征,是瑤族民間文化藝術孕育、催生和哺育的結果。瑤族傳統舞蹈除了在內容上體現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及民族意蘊,在舞蹈動作、舞蹈道具、形式上也體現出民俗文化的相應特點。
一是瑤族舞蹈動作具有民俗文化的原始性特征。瑤族傳統舞蹈一般動作古樸,風格粗獷,舞姿嬌健,開朗豪放,舞至酣處,圍觀者高聲吹叫并介入,氣氛異常熱烈。如《長鼓舞》表演,一般都以各自的表演性動作和程式性動作互相連貫一體,構成別具一格的表演程式,在動作上,矮、穩、顫是其共同的特點:“矮”是指腿部下蹲。在舞步上,多走“三步罡”、“七星罡”,形態是屈膝彎腰,動律穩重,顯示出宗教舞蹈的固有特點。瑤族民間舞蹈特點與瑤族民俗宗教祭祀活動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從瑤族民俗宗教祭祀活動演變而來,是民俗文化的再現。
二是瑤族舞蹈道具具有民俗文化的古樸性特征。民間諺語有“瑤不離鼓”之說法,說明了“鼓”在瑤族舞蹈中的重要地位。作為瑤族舞蹈代表的長鼓舞和銅鼓舞,都是以鼓為主要道具,而鼓本身就是祭祀瑤族始祖盤瓠(盤王)的工具。長鼓是瑤族民俗祭祀活動中的工具,也是瑤族的崇拜物,是瑤族祖先崇拜的殘余。以它作為舞蹈的道具正是借助于民間舞蹈的形式來體現瑤族民俗文化。
三是瑤族舞蹈表演者具有民俗文化基層性特征。過往瑤族民間舞蹈表演者都是由師公扮演,或由師公為主,配備歌娘、歌師、奏樂的藝人組成。這些師公、歌娘、歌師平時均生活于瑤族民間,與瑤族民眾有著魚水關系。瑤族盤王節中的《師公舞》、《拜盤王》就是由師公表演的典型。表現“拜盤王”的祭祀儀式更是由師公主持。這些原先以娛神為主的瑤族傳統舞蹈,后來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化為以娛人為主,表演者亦由師公、歌娘、歌發展到一般藝人及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從而使瑤族舞蹈表演者的基層性特點表現的更為充分。
四、瑤族舞蹈發展現狀
瑤寨作為歌舞之鄉,目前流傳下來的大量豐富民俗節慶。如三月三開耕節,六月六嘗新節,七月七開唱節,十月十六盤王節以及“耍歌堂”等盛大節日。節慶活動期間,瑤家男女老少一齊出動,搭起山歌擂臺,或對歌,或盤歌,或斗歌,唱到三更半夜,聲嘶力竭才罷休。目前,瑤族舞蹈已發展成為群眾性文娛活動。
農歷十月十六日舉行的“耍歌堂”是瑤族最隆重最大規模的傳統節日。據纊東新語》載:“歲仲冬十六日,蓋田野畢也,諸瑤至廟為會,名日耍歌堂,男女集跳舞唱歌。同時自由結婚,禮儀簡單”。“耍歌堂”也是瑤族人民傳播歷史知識和喜慶一年辛勤勞動獲得豐收的傳統節日。具體表現形態包括有祭祖、出歌堂、過州舞、長鼓舞、瑤歌演唱和對唱、法真表演、追打黑面人等。根據史料記載,“耍歌堂”在明代洪武年間排瑤鼎盛時期已有完整的表演,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3]。“耍歌堂”1992年被列為中國國際友好觀光年100個節慶活動之一,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瑤族舞蹈傳承保護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瑤族傳統舞蹈的動律不是生活動作的簡單再現,而是一個歷史過程,是長期文化發展的積淀和歷史生活的結晶。瑤族的長鼓是該民族突出代表和典型標志,瑤族人民用擊鼓來抒發內心的情感,一招一式都體現著瑤族民族文化底蘊[4]。“耍歌堂”活動中傳誦的瑤經既反映了排瑤的歷史發展情況,也反映了古代嶺南的征戰歷史,具有很高的民族學、社會學、民俗學的歷史研究價值。隨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交通、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不斷發展,濃厚的原始宗教觀念及崇拜活動正在逐漸減少,巫術迷信也漸趨消失,而這些原始文化卻蘊涵著彌足珍貴的民族歷史、文化和習俗等積極因素[5]。
六、瑤族舞蹈的困境與傳承思考
瑤族傳統舞蹈是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發展,瑤族人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瑤族傳統舞蹈也到了瀕危狀態,與很多傳統文化一樣,瑤族舞蹈也面臨傳承后繼無人、參與積極性不高,傳承保護危機。現在,隨著國家對瑤族地區大力開發、城市化迅速發展、瑤區人口流動加快、各種文化之間相互激蕩等,都對瑤族傳統文化帶來巨大沖擊和挑戰,從而加速其傳統文化的滅失過程。
目前廣東的3個民族自治縣各自組建了專業文藝團體并創作了各類瑤族傳統舞: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劇團的《牛玲舞》、《瑤族小長鼓舞》等;連南瑤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團的《彈指》、《歐莎腰》等;乳源民族藝術團的《鼓韻》《扁擔挑起情嗨羅》等。并多次赴廣州和北京參加全省和全國文藝匯演,深受觀眾和文藝界的贊揚。
如何對瑤族舞蹈進行保護、傳承與發展,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使命。一是充分利用政府和民間兩大推手,通過交互作用,設立基金,對瑤族舞蹈非遺傳承人提供補貼,讓傳統舞蹈進校園、進社區等普及活動,逐步營造傳統文化傳承氛圍,使民族文化享有者和后繼者有一種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促使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得到保護與傳承。二是利用文化的無形推力,結合少數民族旅游經濟發展思路,在旅游開發中運用瑤族舞蹈的文化底蘊及特征,提升旅游文化的神秘性和無形性,讓游客體驗瑤族舞蹈古樸文化的純潔性,以文化旅游業帶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傳承雙贏。
結語
經過瑤族地區文藝工作者們不斷挖掘、整理和創作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民族舞蹈,在國家大力支持和倡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下,會跳瑤族傳統舞蹈民間藝人被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瑤族舞蹈的保護工作將得到進一步發展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