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6 10:55:1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新聞傳播類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網絡體育新聞傳播的特點分析新聞內容更新快。新聞的最大特點和魅力在于及時性,且已成為新聞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新聞傳播與新聞事件發生之間,時間的距離越小,新聞價值就越大,這是新聞傳播的一個客觀規律。而體育新聞的時效性則表現得更強烈,對于體育受眾來說,一場比賽的結果,一個比分的輸贏,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體育比賽始終充滿懸念和變數的特點要求體育新聞的傳播更加快捷迅速。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站對體育新聞的更新速度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網絡的時效性有目共睹,傳統媒體的出版周期可能是幾天,而網絡媒體的更新速度則是幾分鐘或幾秒鐘,速度之快,令人震撼,這恰好滿足了體育新聞傳播快捷迅速的要求,因此網絡體育新聞與其他傳媒相比,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新聞內容量大且保存期限長。互聯網擁有強大的數據系統,信息承載量是傳統媒體的無數倍。而傳統紙質媒體的信息承載量受版面的影響,電視、廣播則受時間和信息容量空間的影響。但網絡媒體則沒有這個限制,因為網絡的超鏈接功能使它方便快捷地匯總信息和整合信息,它既能橫向集納最廣泛的多元信息源,又能縱向保存歷史信息,且在查找文獻和資料時更為快捷。在一些重大體育事件產生或經過以后,網絡媒體還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回放賽事、分析賽事,最大程度上滿足受眾不同層次的信息需求。另外,網絡媒體對于新聞信息的內容保存時間較長。體育賽事和新聞可以轟動一時,而傳統媒體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受眾只能在有限的時間獲取新聞價值,而網絡媒體像人的記憶一樣將其儲存起來,其先進科技的應用更可以長時間地保存,以供不時之需。互動方式———全民參與。互動性是網絡的一個重要特征。網絡傳播的信息傳輸方式呈現“雙向互動交流方式”,網絡為受眾與傳者之間、受眾與受眾之間搭建了信息共享與思想交流的平臺,這種交流不分時間、空間和訴求對象,只要具備一定條件,傳受雙方都可以進行自由交流與溝通。受眾和傳者的縱向互動,受眾和受眾之間的橫向意見互動,把原本僅限于人際傳播的交流放到了一個寬泛的媒介平臺上進行,讓每個受眾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讓網民參與形成互動已經成為各網站提高點擊率和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其中表現最為搶眼的就是“網絡論壇”BBS。另外,運動員博客的開設使受眾對運動員的了解更加深入,通過留言,人們對運動員更多了一份關懷與鼓勵,還讓全民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提高了體育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加速了體育的發展。多媒體:全面調動視聽。眾所周知,報紙通過紙質媒體利用文字和圖片傳遞新聞,廣播以聲音發送信息,電視則借助音頻、視頻信號來達到信息傳播的目的,這些媒體大多采用單一的方式來傳播體育新聞,而網絡新聞卻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于一身,成為高科技的多媒體,與這些傳統媒體只采用一種或幾種傳播形式相比,互聯網集納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的表現形式,展現出豐富多彩的新聞內容。而且,其功能強大,還可以將這些媒體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傳播手段,然后進行運用,滿足不同階段受眾的需求。
高度的情感性。隨著現在社會體育事業的飛速發展,體育新聞不再只是單純地對體育賽事進行追蹤報道,而是以人為核心,通過對賽況的報道,來宣揚一種迎難而上、不屈服不服輸、奮力拼搏、團結進取的體育精神,是對國家、民族以及未來的一種情感寄托。網絡體育新聞傳播展現了對人的情感的尊重,揭示了新聞背后人的內心世界的那層神秘面紗。例如,在第28屆奧運會期間,體總網專門針對我國每一位奧運冠軍進行了網絡獨家報道。在報道中,我們可以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運動員的生活中,了解他們平日里艱苦訓練的經歷,體驗他們奪冠瞬間的欣慰和幸福,讓受眾與運動員一起為失敗難過,為成功高興。網絡體育新聞發展策略分析加強深度報道,把握新聞中的“度”。什么是深度報道?它的定義是:“圍繞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把新聞事件呈現在一種可以表現真正意義的脈絡中的一種報道形式。”哥倫比亞新聞學院研究生教程談到新聞報道的三個層次時稱:第一層是事實性的直接報道;第二層是發掘表象背后實質的調查性報道;第三層是在事實和調查基礎上做出的解釋和分析報道,也稱深度報道。要平凡中見深度,體育新聞深度作為一種新聞深加工產品,所選題材如果關涉名人,是熱點、焦點,具有社會敏感性,那就容易引起讀者關注。這類題材深入挖掘的空間較大,報道的價值和意義也較大,自然也就成為體育深度報道的首選。劉翔在北京奧運會上的退賽事件觸動了社會的敏感神經,人民網就發表了一篇題為《誰懂劉翔之痛》的深度報道,全篇以“請放過劉翔吧”為主要切入話題,對劉翔的病情康復、心態、個人發展做了全面深刻的報道,文章一經刊出,引起很大反響,被各大門戶網站轉載。另外,突出體育報道的娛樂性是大勢所趨,但它帶來的弊端卻不得不令人重視。在一些網絡媒體的體育新聞娛樂化后,報道內容開始熱衷于追逐和挖掘體育明星的秘史、艷聞。作為網絡媒體的編輯,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正確理解與對待體育新聞娛樂化,把握好體育新聞娛樂化的度,是急需解決的新課題。不可否認,當今新聞競爭日益激烈,體育新聞也是如此,這給體育報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體育新聞涉及體育明星的個人隱私等,其曝光需要把握好度,體育明星私生活的透明化可以讓受眾深入了解該明星背后的光環,從而更加喜歡體育明星。相對來說,如果把握不好“度”,會讓受眾產生反感,給媒體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一味報道運動員、教練員及其相關人員的私生活,甚至是緋聞,以滿足一部分人的偷窺欲,那就走向極端了。如雅典奧運會上,炒作諸如姚明“胡子”的長勢、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福原愛“暗戀”王勵勤等“花邊新聞”就顯得很庸俗和無聊。這種“娛樂至上”的最終結果,恐怕就是“娛樂至死”。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媒體在選擇新聞的判斷中更傾向于市場的賣點,而不是原先新聞價值必須嚴守的社會責任感。體育報道突出娛樂性是大勢所趨,但絕對不能把娛樂化和虛假新聞、惡性炒作混為一談。
網絡體育新聞要以人為本。在網絡時代,由于網絡技術的特點,使得體育新聞的資源很豐富,沒有任何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在眼球經濟的背景下,就更容易導致體育新聞人文關懷的缺失。體育運動的主體———人是體育新聞傳播的對象,人是具有人性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生意義的,而新聞媒體“以人為本”理念的實質就是對人的關注、尊重,是對人的主體性的弘揚。因此,在報道角度和內容上,要改變過去體育新聞多以體育事件為中心的觀念,將媒體視線向“人”身上轉移。這樣不僅可以豐富體育報道內容,開拓體育新聞的報道領域,同時還可以滿足受眾多元化的接受心理,更重要的是使人文精神回歸到體育新聞中。從“人”的角度出發,關注一個體育事業參與者的生命,表現個人命運的成敗與悲歡,表達對個人生命的感知和對生命與世界的領悟,把探討運動變為探討個體生命,使報道成為對生命的探索和追問,把“運動中的人”變為“人在運動”,使人成為體育運動的真正主角。在體育報道中要注重運動員作為普通人在運動中的真情實感,表現其自然的喜怒哀樂,使體育報道與受眾的心理產生情感共鳴,這樣的報道才會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體育新聞具有明顯的情感性,這也體現了傳媒“以人為本”的追求。體育新聞是以人為核心的新聞,既然是以人為核心的報道,就應該充分展現對人的情感的尊重,對新聞背后人的內心世界的揭示。如果在體育新聞報道中“見物不見人”、“見事不見人”、“見人不見情”,從傳播方式和態度來說,都有悖于媒體追求的“以人為本”。另外,還要打造網站新聞特色與接受傳統新聞媒體獲取新聞的受眾比較,通過網絡獲取新聞的受眾更注重網站新聞風格和新聞的質量。因為從我國國情來看,這類受眾的文化水平相對較高。這種現狀要求網絡體育新聞編輯在新聞風格和質量方面當好把關人。對于同一個新聞事件,不同的媒體可能有不同的報道方式,我國的許多新聞網站,往往采用的是羅列式新 聞瀏覽方式,即將相關題材的報道歸于一個專題中,讓受眾自己閱讀,然后作出判斷。這樣的做法,看上去內容客觀翔實,報道面寬泛,實際上卻使新聞質量良莠不齊、雜亂無章。
《新民晚報》網絡版的做法獨樹一幟,讓人耳目一新。《新民晚報》的網絡編輯新聞把關意識非常強,他們吸取了報紙新聞標題吸引人的特色,不僅在內容上求精,更在標題上下工夫,求新、求亮,從而使網絡新聞標題打破了僅僅作為鏈接的功能,一下子使新聞標題的做法“跳”出了網絡新聞的弊端,這種把關人意識值得在其他網站新聞編輯中借鑒,而網絡體育新聞的創新更應如此。加強網絡法律制度建設,規范管理。社會的健康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法律基礎,網絡化的體育新聞市場也是一樣的。網絡體育新聞沒有強調個人或者集體的約束,所以要依靠廣泛教育引導和加強網絡自律。首先,網絡傳播作為新生事物進入我們的社會,必然要給人們一個不斷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加強法制建設、依法治理網絡當然是最根本的保證。依法治理網絡是體育新聞可以健康發展的前提,加強對網絡使用者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充分發揮網絡自律的作用也同樣不可忽視。只有當全體網絡使用者正確認識了網絡傳播的作用和價值之后,才會自覺地抵制網絡傳播違法行為的發生。其次,要加強對網絡傳播行為的監管。針對網絡傳播速度快、范圍廣、控制難的特點,要建立制度化的網絡監控體系,完善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對于網絡傳播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嚴格管理體育新聞傳播中的各個媒體和新聞從業人員,力爭將網絡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不使其擴散,創建體育新聞發展的健康環境,保障體育新聞正常、順利發展。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是要針對網絡傳播的特點和網絡時代新聞傳播違法行為的特殊性,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結合體育新聞的傳播特點,強制法律措施,保障網絡傳播健康發展。在保護體育新聞市場的同時,也保護廣大受眾的基本利益,提高新聞從業者的道德素質,網絡傳播中的體育新聞要嚴格把關,將和諧發展的思想潛移默化地傳播到受眾及國人的思維中,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巨大的貢獻。
結語
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體育新聞內容越來越豐富,技術手段也越來越發達,必將成為人們選擇的一個重要新聞獲取方式。但不可否認,網絡體育新聞也存在一些缺點和問題,比如新聞的失實問題、娛樂過度問題,因此如何規范和引導網絡體育新聞的發展方向,促進其健康發展,是我們需要關注和解決的重要課題。毫無疑問,體育報道在追求輕松娛樂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其品位和深度,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新聞的精品意識。
一、初始期(1978年-1982年)
在歷史變革下,新聞傳播學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過,在早期剛成立的時代沒有一本關于新聞傳播學的學術專著。1976年,的結束對新聞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以為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解放傳統思想,構筑新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學術大繁榮的背景促進了新聞傳播學的推廣,極大了檢驗與驗證了新聞傳播在社會主義發展與變革中的重要作用,為新聞傳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環境和空間。
二、發展期(1983年-1988年)
80年代初期,黨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十二屆三中全會,并審議通過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戰略宏圖,提出了改革、發展、創新的重要舉措。隨著1989年的政治風波,全國上下進入了一個以新聞為視角和突破點的政治熱潮,在這種發展環境下,新聞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縮影,輿論、媒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推進,國家新聞總署對我國170余家報社進行了調查統計,發現目前多種經營的報社占到全國報刊總署的50%,說明新聞已經引領和走入了大家的生活,并成為時代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傳播途徑。
三、上升期(1989年-1991年)
80年代末,咋在政治輿論與風波的背景下,部分新聞媒體工作出現了認識上的片面錯誤,導致社會輿論與傳播的導向性偏離,促使黨中央對新聞傳播行業進行了整治。1989年各省市和自治區對新聞行業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先后出臺了《關于黨的新聞工作的幾個問題》和《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等重要方針政策,重點闡述了新聞工作的內容、本質、功能、作用等。各級政府領導也積極根據黨中央和各省市的要求進行落實工作的安排,特別是對人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構思和布置,強調新聞傳播行業要起到表率與模范的作用。198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壓縮整頓報刊和出版社的通知》,并明確提出了要整改新聞行業的具體實施策略,對過濫的報刊和出版社嚴厲打擊,并頒布相關措施,獎勵各級各類新聞出版行業的先進單位。
四、鞏固期(1992年-1996年)
在對新聞傳播行業整治與重組后,隨著鄧小平同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南巡”講話,新聞傳播迎來了展現的開端,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主體的改革正在加大進一步力度。在1992年,召開的十四大中明確要求我國應根據現有體制對社會主義市場進行在組合,對新聞傳播、教育學術等方面進行平穩過渡和發展,特別是要加強對新聞傳播領域的導向安排和戰略部署,從而提高新聞傳播行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大戰略地位。此外,國家根據轉型后的社會主義經濟整合了一部分報刊社和出版社。距不完全統計,《廣州日報》、《華西都市報》等出版行業的日均發行量已在全國遙遙領先。非常適合我國在發展中的需要,隨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下發了《關于書報刊音像出版單位成立集團問題的通知》,以文件的形式對接下來新聞傳播的可持續化發展指引了方向。1996年,和中組部以《廣州日報》等出版行業為代表進行了試點工作,采用網絡化和實體化的方式,對外傳輸新聞信息,通過新的形式為我國現在新聞傳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繁榮期(1997年-至今)
1997年后,我國頒布了《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并在文學類基礎上,下設了新聞傳播學和傳播學。從此,新聞傳播學和傳播學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體系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對促進學科發展樹立了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當前,新聞傳播已得到國家的高度認可,是傳播學交叉和呈現多元方式的重要環節,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起到了繁榮與發展的促進作用,為我國邁入21世紀與國際上的對接和聯系指明了方向,成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學科。
六、結論與建議
新聞傳播學時傳播學的重要分支之一,新聞傳播學在我國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發展脈絡可分為初始期、發展期、上升期、鞏固期、繁榮期等。當前我國新聞傳播正在邁向新的歷史舞臺,未來的發展會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媒體融合是新媒體時代媒體發展的最終結果,其對具體社會的輿論格局、媒體格局、文化與思想狀況、使用信息的形式,甚至社會的運轉方式,都具有重要影響。
一、媒體融合的發展現狀
雖然我們還很難想象新一代媒體的詳細模樣,但是我們似乎已經看到了媒體融合的宏偉藍圖。媒體融合之后可把手機、電腦、電視機、收音機、報紙等媒體的特點與功能融為一體,借助無線傳輸技術,成為不久的將來人們閱讀新聞信息的新終端。我國在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影響方面的研究比較落后,但是媒體融合的趨勢已經出現端倪。詳細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各類新媒體參與新聞傳播,從各個門戶網站到搜索引擎,融合的媒體利用以往媒體生產新聞的能力,集合新聞信息,在當前傳播各類新聞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手機在新聞傳播及行政部門公共信息中的作用也備受關注,自媒體,例如微博、微信、MSN、QQ、BBS等媒體在傳播新聞中的積極作用也不可輕視。
第三,傳統媒體借助新媒體在傳播新聞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將微博、微信、博客內容轉發到傳統媒體、網站與手機為受眾提供了參與各類直播節目的機會、收集信息獲得新聞線索、計算機協助報道新聞等。
第四,傳統媒體借助網絡途徑與數字技術,衍生出了新興媒體,比如網絡電視、移動電視、網絡廣播、電子雜志、手機報、電子報等。可見,當新一代新聞接收終端隨著媒體融合的出現,媒體新聞勢必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融合新聞”也會成為新聞傳播的主體。
二、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影響
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從信息主體、接收終端、組織形式、經營模式、產權結構幾個方面詳細分析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影響作用。
(一)信息主體多元化
在網絡傳播與數字技術的共同推動下,一般公眾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參與傳播新聞的能力,他們利用微博、微信、MSN、QQ、BBS、博客、手機、播客等工具,已經形成了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傳播模式,可以隨時表達觀點、新聞,使得新聞信息的主體表現出多元化趨勢。媒介融合速度不斷加速,使得信息傳播主體多元化趨勢更加明顯,并且接受者與傳播者一體化是新聞傳播的典型特征。依據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4年7月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4年6月,我國網民達6.32億,較2013年底增加144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6.9%,較2013年底提升了1.1個百分點。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27億,較2013年底增加2699萬人。手機上網的網民比例為83.4%,相比2013年底上升了2.4個百分點。我國域名總數1915萬個,網站總數273萬個,我國網民的周上網時長達25.9小時,相比2013年增加0.9個小時。每天都有海量的微博、微信、短信、圖像、圖形、文本、音頻、視頻,龐大的信息源都可作為傳統媒體利用與開發的對象。雖然信息的提供者主要為個人、企業、社會團體及政府等,但是承擔與采集新聞信息的還是職業的新聞一線人員。專業的媒體在新聞信息傳播中占據主要地位,但必須承認的是,新媒體已經在改變大眾傳媒格局,在世界區域內,很多“草根記者”在一些突發的、重大事件的現場多的最新消息一次次引起轟動效應。
(二)接收終端統一化
接收終端一體化,其實就是將接收終端進行融合,這一過程是建立在數字聚合技術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的,這里所說的終端融合是指設備終端的融合,也可稱為3C融合,涵蓋消費型電子產品、計算機、電信等。借助某種協議,可實現消費類電子產品、通信、計算機這些信息的互通互聯與共享。比如,電視與電腦的有機融合,數碼相機、MP3等影音設備和電視、電腦、手機的融合等。融合接收終端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新聞信息的一體化與多樣化需求,當前單一形態的新聞內容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他們現在需要的新聞信息可能同時涵蓋視頻、音頻、圖像與文本等。在該要求下,新型的接收終端必須能夠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并能將各種形式的新聞信息有機整合,最終展現到消費者跟前。接收終端的有機統一,從表層看就是硬件設備的融合,其實涵蓋了三個內容:1.接收終端硬件的有機融合。2.構成了多種類型媒體信息的統一平臺。3.以終端設備為載體的服務于內容的融合,及以在線虛擬終端為載體的服務于內容的融合。比如,部分牌子的MP3能大量下載歌曲,生產廠家可在音樂服務器上為客戶提供下載服務。
(三)組織方式一體化
在媒體融合環境中,新聞傳播的形式顛覆了以往媒體間的壁壘,有效整合全部媒體,實現統一規劃,構建了一體化的組織形式。該組織形式其實就是打破了傳統的行業管理與區域管理,借助各種媒體制造流程的控制與設計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機構重組,實現各種類型媒體的集體運作。融合與集中后的組織形式,借助各種媒體的介質特點,在新聞信息的傳播中達到產品各異與資源共享,變競爭關系為合作關系,強強聯手做好區域市場,落實聚能效應,扎實保護好媒體市場。比如,美國的媒介綜合集團,在21世紀初斥資四千萬美元,在佛州坦帕市建成了一棟傳媒大樓,名叫“坦帕新聞中心”,把旗下的電視臺、編輯部、坦帕論壇報、集團網站都匯聚在一起運營。組建了“新聞總編部”,全面管理三種媒體所生產的新聞報道,在新聞信息采集與編輯上倡導三種類題共同操作完成。我國在類似問題上較為落后,在組織形式上尚未實現一體化,但已啟動了整合新聞生
產流程的實驗。比如,某省日報報業集團就和當地的移動通訊等媒體合作,開發出《某省手機報》,推出了國內第一家數字報紙,和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了“跨媒體與數字報刊出版系統”,實現數據庫、光盤出版、數字報紙、傳統報紙等產品的多元化出版及一體化生產工作。借助報刊與網絡互動,顛覆了傳播的行業與區域限制,創造了統一平臺,大大提升了融合媒體的影響力。但是,由于我國媒體融合的研究較為落后,要想實現組織形式的一體化,還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四)經營方式綜合化
媒體融合背景下的經營,是多個媒體的共同運作,特別是在新聞信息的與采集上,均是聯合行動,該方式可大大降低設備、資金、人力上的投入,減少新聞加工的成本。并且,各種類型的媒體聯合運營,可有效保護已經覆蓋的媒體市場。和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傳媒相比,媒體融合與之有著本質區別,該區別就是經營方式的綜合化,這種本質區別為創新新聞傳播方式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由于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一般民眾都可借助發短信、寫博客、寫日志、發起個人對個人、多人對多人、個人對多人互聯網聊天,從社會全局來看,該新聞傳播形式已經從傳統媒體占主導作用的單項式轉變成了專業媒體發起和一般民眾集體參與的互動式、分享式,使得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密切結合匯流與結合。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媒體的融合能力不斷提高,與接受新聞的方法與手段也更加多樣化,傳播新聞信息將廣泛借助多媒體形式,最后在新型終端上錄、說、寫、看、讀、聽等方法的自由組合與選擇,新聞循環播展現出更為便捷、人性化、自由的特點。但是隨著新聞傳播方法和手段的日趨變化,對新聞傳播信息的加工與整合的難度也更大,怎樣精確定位內容、選擇恰當表現形式、管理與控制傳播流程等,將是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中必須思考的問題。
(五)產權結構多樣化
當前手機、互聯網、電視、廣播、期刊、報紙等媒體的融合就成為媒體產權的融合。信息技術已經成功打破了媒介間的壁壘,使得相同內容呈現多市場、多渠道、多介質傳播有了可能,為媒體的有效融合創造了條件。產權融合的多樣化,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企業重組,而是展現了新媒體時代新的運營理念。傳媒企業借助合并、收購等方式,進行產品整合、內容共創、內容重整、整體策劃、組織重構,構建了產權結構多樣化的大規模傳媒集團,運營高效益大規模的媒體業務,落實一加一大于二的發展目標,為傳媒企業帶來高利潤高效應,踐行低成本運營。比如早在21世紀初期,美國與時代華納在線合并,借助控股、參股等運營手段實現媒體產權的有機融合,構建了跨媒體產權的媒體航母。不但可以揚長避短,還可大幅降低重組成本,更有利于開展合作。但是,當前我國的傳媒企業產權還沒有正式進入市場,尚且歸屬于政府部門。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后,出版分銷與廣告市場慢慢開放了部分市場,但產權還具有濃厚的政府氣息,因此我國媒體產權在融合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民營媒體中。在信息技術的促使下,媒體融合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在中國的民營媒體企業頻繁并購與國外媒體產權高度集中的呼應下,我國的新媒體、網絡、電視、光比、期刊、報紙利用集團化道路以實現擴大規模。同樣在本世紀初期,我國的6大合并成立了當前的中國光比電視電影集團,是局臺合一的經營模式,從該事件可以看出我國的傳媒業在產權融合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總之,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媒體融合成為必然趨勢,并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蔓延。為滿足消費者不斷提高的信息需求,我國的媒體必須順興發展趨勢邁出轉型的腳步,這也是新媒體時代媒體經營的新理念。所以,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各種影響,堅持融合,在融合中革新,在革新中前進,不斷推動新聞傳播的法制化、多樣化、民主化、真實化、客觀化與實效性,使新聞傳播能更好地為社會、市場及群眾服務。
一 、受眾心理的作用
在當今日益發展的社會里,“傳播研究最中心的戰場還是在新聞學領域內”; “新聞事業已無可爭議地成為信息交流中的主要途徑,在傳播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① 受眾作為信息傳播的接受者,他們分散且大量,隨時變化,相互之間的關系復雜,那么又是如何對新聞傳播效果產生影響的呢?
文字圖像在特定接收部門的接收下,才能把具有特征的表面信號轉化為相應的神經刺激,才能對新聞傳播內容作出相應的反應,才可最終外化成言行。他的作用是隱形的,所以在很長的時間它成為了新聞宣傳工作者認識上的一大盲點。
受眾心理的意義漸漸凸顯了出來。報道者漸漸認識到了解受眾心理的必要性。發現以前只講傳播不講效果的形式主義傳播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了。便鼓勵了當代的新聞報道者尋找更加科學的編輯撰寫的方法。
二、受眾心理對新聞傳播效果的影響
(一)從受眾的潛意識看
潛意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受眾從接受到信號的刺激,到轉變成信息被人腦解讀,其實就是人的意識和淺意識相互作用的結果。受眾的接收行為比較隨意,然而媒介宣傳者意在吸引受眾,從而引導受眾形成符合傳者意圖的思想和行為,之間便形成了矛盾。所以新聞就是要千方百計的吸引受眾,使受眾從不清晰的潛意識狀態上升到意識層面,這里的這個從潛意識到意識層面的轉化,是在受眾大腦中的有趣的過程。
一名美國的記者在采訪民眾于白宮前聚眾抗議這一事件時,采集到了警察將他們拖入警車中的珍貴畫面,然后把鏡頭搖向白宮上空的國旗,令受眾產生思考,并且用自己的經驗試圖對此信息進行解讀,產生了美國警察的行為究竟是否合適,是否不尊重人生來的權利的疑問。這便達到了傳者的意圖。所以新聞工作這應當做好“引導”這門藝術,使得作者可以更加準確的了解傳者的意圖。
(二)從受眾的需求層次看
馬斯洛所提出的聞名于世的需求層次理論即指人的需求呈階梯寶塔狀,首先是一般的吃喝需求的滿足,然后是感覺自己不受威脅不危險的需求,然后是對愛和被愛的渴望,最后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要求。② 受眾在接受新聞的心理活動中會產生不同層次的心理,如有的人習慣關注看似抓人眼球的標題,如“明星緋聞”、“連環兇殺案”。而有的讀者,會關注每天的天氣還有物價。更有一部分受教育程度高的受眾,習慣性的關注國內外重大的經濟政治事件,以及和自己未來的發展以及職業方向有關的信息,還有國內外知名的學術調查與研究。分析目前最有名的世界著名的紙媒體,如《科學》、《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自然》。這些雜志和報紙主要內容包括人文社科領域以及自然科學領域的新發現和進展,是為了滿足讀者的求知欲望既自我實現欲望的。
(三)從受眾的認知心理看
認知心理學這一科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人類心理活動。當然大眾傳播活動中的傳受者心理活動也屬于認知心理學。受眾的感官是通過不同的媒介信息起作用的,但是很多受眾對于這些并不苛求。例如臺灣的很多粗制濫造的電視劇,如《家有仙妻》,《阿郎》等雖然在道具、演技、后期制作上非常粗俗,但是由于情節設置十分吸引人,人物塑造個性十足一樣可以吸引觀眾。
(四)從受眾人格看
大多數受眾具有優秀的人格特質。其中一部分受眾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關注祖國在世界上的聲譽,關注世界的戰爭和糧食問題,關心他人的精神和生活狀況,關心下一代的教育,并且表現出強烈的參與感和實際行動。2010年4月20號的早晨,四川省雅安市發生了7.0級地震,隨即各大新聞媒體網站報紙均迅速在第一時間報道了這一消息,引起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積極反響。
受眾人格對大眾傳播效果的影響還表現在另一方面。
埃里克森作把人格分為了若干階段,各個階段在成長過程里都有不同的心理矛盾以及特有的品質。《新聞袋袋褲》節目就是非常適合在校的小學初中學生看的新聞節目,《夕陽紅》的目標受眾是離退休人員,是新聞、生活、娛樂性節目。《新聞聯播》是全國最知名,帶有鮮明政府性和意識形態的新聞節目,它是針對全國各年齡段的受眾的新聞節目
(五)從受眾的選擇記憶看
受眾在接受到新聞的信息所刺激之后再一定時間內會形成印象,然后會產生短期的記憶,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恢復受眾在受到新聞報道的刺激以后會先形成感覺記憶,只有在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了以后才可以形成短期記憶,如果在腦海里反復回憶復述就可以形成長期記憶。受眾主動從信息流中選擇了少量的信息并且記住了他們。
無論什么層次的受眾對自己所感興趣的方面都會更加的感興趣,而且可以結合自己的所學,從自己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中去合理解讀新的信息。選擇性的記憶和現有的觀點基本相同的信息。有意或無意的忽視重要但和自己原有觀念不相符的新聞。這一活動在受眾的潛意識中進行著,不受現有情緒的影響。如2000年巴西隊和中國隊在世界杯的賽場上相遇,在此之前中國絕大多數球迷都是巴西隊的粉絲,可是一場比賽下來,所有人只記得住巴西隊的犯規動作,忽視了他們的出色表現。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選擇記憶的例子。
(六)從受眾的心理效應看
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受眾心理過程的因素還有逆反心理和遵從心理。
在當今這個可以自由表達自己意志的環境中,人們渴望獲得自由,對刻意的指揮,試圖改變自己原有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的說教性新聞產生反抗,這就是逆反心理。這種反抗最直接的表現在了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如同在對典型人物進行描述的時候,這些人都是在一定的地區和領域具有可學習性的人物。有的是見義勇為的百姓,有的是腳踏實地的工人,有的是科技先鋒與模范,有的是技術精湛的科學家,有的是勤工儉學照顧媽媽的學生。對報道人物的選擇沒有固定的標準,只要有凈化心靈和學習的意義就可以。受眾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對他們的無私奉獻以及奮斗的過程產生質疑,覺得是媒體刻意夸大事實,對這些所謂的典型人物產生負面情緒。
遵從性心理表現為從眾和隨大流。人是具有社會性的人,會要求自己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與環境保持高度一致。受眾所在的群體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慣例,以及其他人大多數人的態度,會成為自己的行為依據。如同在60年代的時候,有一篇轟動一時的文章,叫做《偉大的戰士》。其中所宣傳的雷鋒平凡而又偉大的精神,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形成全民效仿雷鋒的局面。歷經了三十年的變遷,雷鋒精神早就成為 文化,保留在民族文化的歷史長河當中。
三、提高新聞傳播效果的具體方法
(一)從受眾潛意識角度
作為新聞媒體,應該對社會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或走向進行前瞻性的預測。在新聞報道中應做好充分的估計與準備,并且深入把握各方受眾的利益需求,積極改善民生,為政府決策提出輿論支持,科學地實施新聞傳播策略,提高新聞的社會價值。做好“引導”這門藝術,促使受眾通過潛意識的經驗更好的理解新聞的內容。
(二)從受眾的需求層次理論角度
新聞節目也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觀念,尊重每一位受訪者的個體差異,去準確的展現平凡小人物的真實生活需求,根據百姓的利益去選擇熱點焦點。積極宣傳具有溫情色彩的感人故事,傳遞互幫互助互愛的價值觀念。滿足受眾愛和歸屬感的需求得滿足,并且加強法制意識,保護被報道人的隱私權,使受眾感覺到安全和尊重的需求。及時公開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始終保持公平公正才可以實現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束的平和安穩。不但要考慮受眾的心理需要,而且要從政府的角度,充分思考類似矛盾對社會公眾的影響。只有基層需求都滿足了,受眾才可能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從受眾的認知心理角度
受眾按男女、年齡大小、漢族還是少數民族、藍白金領、中國還是外國、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支持何政治派別分為很多類別。新聞媒體著重考慮兩性間不同的思考方式,軍事以及政治新聞應該突出男性的直接以及渴望刺激的特點,制作上更加大氣,特效上更加酷炫。時尚以及休閑類新聞女性收視率比較高,在新聞的采集上應該更加符合女美、崇尚享受的生活方式等心理,制作上以輕松愉快的氣氛為主。尊重受眾不同的理解和接受新聞的習慣,充分考慮觀眾們內部的異同,使得他們在多種形式的新聞中均可以達到滿足。
注重新聞傳播的精心設計。借助電視網絡等兼有圖像、聲音的傳播手段,調動受眾的視覺和聽覺神經,并且內容要在吸引人的基礎上嚴肅權威。尤其是當事件發生發展的原因不明的時候,社會主要的權威的新聞媒體,不應該有任何形式的主觀臆斷和下定論的行為,更不應該沒有理由的猜測理由,然后不根據任何科學系統的調查以及詢問就隨意的杜撰事件的發展方向,防止報道失實矛盾升級。政府應該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受眾的信息處理能力,提高受眾的文化素養。促進媒體交流和接納環境的形成,從而形成相互影響的人際交流群體,促進受眾的新聞接受行為。
(四)從受眾人格角度
大部分受眾對社會現狀及發展充滿熱情,應該重視這些人的熱情,鼓勵他們參加各種有利社會發展的活動,給予這些人格高尚者最大程度的支持和鼓勵。他們主動吸取新知識,努力提高文化道德水平,傳者因積極爭取能行為同步,從而加速新聞事業的進步。
新聞的傳播者要做的是對節目受眾的年齡定位問題有更清楚的認識。而且針對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中老年人,離退休人員的新聞報道應該有區別對待
(五)從受眾的選擇記憶角度
新聞媒體從業者應該積極調動受眾的感官,爭取在吸引觀眾注意力的同時,使內容符合受眾的需求,形成提取復述,使受眾感興趣并且記住,在人際關系之間形成有效傳播。受眾的根據自己的喜愛來觀看新聞,這已經成為了人們的行為習慣。人是有感情有生命的個體,不是電腦。所以新聞從業者如果想改變受眾的這一習慣,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了解這一情況之后,有計劃的調整新聞報道方法。
(六)從受眾的特殊心理角度
新聞從業者應該對特殊心理持積極的態度,對受眾充分尊重。增加新聞的時效性,向大家描述最新出現的事實,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向公眾實時情況。時刻記得抓緊時間,保證新聞質量。新聞結構講求清晰有序,強調新聞的邏輯性,以及分析性,公正性。堅決杜絕引發暴力事件,煽動叛逆情緒,干擾政策落實,影響優秀價值觀念的行為發生。
保證遵從心理可以向積極的方向發展,新聞傳播活動應該提高并充分利用受眾的可信度,注意受眾之間的個體心理特征和差異,重視在群體中地位較高、不易被影響,但是對別人卻有領導作用的一部分人,實現新聞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四、結語
這篇文章通過對受眾心理的多個因素,如受眾的潛意識,受眾的需求層次,受眾的認知心理和人格,以及受眾的選擇注意和選擇記憶,還有特殊心理等不同方面,具體的分析了心理活動在新聞傳播效果過程中的作用。而且就這幾個方面對新聞從業者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解決方法,望予以重視。
論文摘要:新聞報道必須堅持弘揚主旋律,但也應通過積極有效的傳播使一些負面新聞信息發揮正面的作用。只要堅持新聞的黨性原則,準確理解和切實把握新聞信息的負面性,就能夠使一些負面的新聞信息傳播成為國家政策和制度層面的一種完善,并通過有效的警示和激勵發揮大眾媒體輿論監督的重要作用。
論文關鍵詞:新聞;負面新聞信息;信息傳播
無論是正面信息還是負面信息,都是客觀存在的。在信息媒體日益普及以及通訊手段日顯便捷的條件下,如何正確看待和運用負面信息,并使其發揮正面的和積極的效應,這應引起各級政府、新聞媒體及社會公眾的廣泛重視。特別是通過由達賴集團一手策劃的分裂祖國、阻擾奧運火炬傳遞的事件,對我們進一步加強對負面新聞信息的研究和引導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負面新聞信息的涵義及其表現
負面新聞信息作為信息的一種原始狀態,就其本身的價值判斷而言是負面的,比如地震、塌方、洪水等自然災害;社會上種種違法亂紀和有悖于道德的行為,如貪污腐敗、徇私枉法、坑蒙拐騙、色情暴力等丑惡現象;還有交通事故等人為的災難。而“負面新聞”則通常是指經過人加工而成的新聞報道,實際上是指那些消極層面的新聞報道。在這種情況下,它—般有兩種理解,即一種為報道的內容是負面的,產生的影響也是負面的;另一種則是報道的內容本身并不是負面的,但由于記者在認識上的偏頗或媒體操作上的不慎而未能加以客觀真實的報道,以致產生消極的影響。
對負面新聞信息的概念,目前尚無專家學者給予固定的形諸文字的定義,單就其文字表述層面理解,負面的就是不好的、消極的或者反面的,負面新聞就是壞消息或反面消息。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所說的負面新聞常常是籠統的,有時候是指負面新聞信息,有時候則是指“負面新聞報道”。在進行學理研究時,對此有必要加以科學甄別。
負面新聞信息和負面新聞的主要區別,在于負面新聞信息是指一種處于原始狀態的消極變動的事實,而負面新聞是指經過人所傳播的新聞或是產生消極影響的新聞。就其在社會上的效應來看,負面新聞信息可從三個方面加以辨別。
首先,就是壞消息或者不好的消息;其次,是會影響到執政黨和政府形象乃至威信的新聞信息,即在大眾意義上的負面新聞;再次,是與國家現行的大政方針相違背、破壞社會安定團結大局的新聞信息。對負面新聞信息的傳播,既可以產生消極的和負面的影響,也可以產生積極的和正面的影響,其關鍵在于如何去正確認識與有效運作,這也為我們對負面新聞信息傳播進行正面引導的研究與操作提供了可能。
二、正確理解和把握新聞信息的負面性
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事物總有在矛盾中運動的兩個方面。有負面則就有正面,負面新聞信息也當然是與正面新聞信息相對而存在的,但不能把負面新聞信息簡單地等同于壞的和消極的新聞信息,這就需要我們對負面新聞信息加以正確的理解。到目前為止,國外媒體或學界對此沒有進行過系統的研究,至少還沒有專門的著作深入探討這一問題,而只是局限于一些災害新聞和犯罪新聞等的具體討論之上,尚未形成在學理上的系統研究。據稱日本有關于災害新聞報道方面的專著,遺憾的是國內還沒有翻譯過來。從澳大利亞歸來的新聞學博士張威教授在澳講學多年,也談到尚未見過這方面的有關專著。許多外國記者,他們雖然沒有系統地研究和學習這方面的理論,但在關于戰亂、饑荒、貧困、事故、自然災害等事件的報道過程中,操作上往往自覺地應用了一些比較好的處理手法,其中一些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也可從他們的報道實踐中汲取一些相應的教訓。
(一)準確把握負面新聞的“負面”性
國內外新聞界都有著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即對負面新聞的報道通常被受到限制,其原因不外乎很多人均認可這樣一個假設,就是負面新聞將會產生負面的效果,而大量地報道負面新聞更會使民眾對這個政府或社會失去信心。在一個民智未開和閉目塞聽的社會,這個假設也許能夠成立,但在當今民主進程不斷加快、電視和網絡普及、社會開放、國內外交往日趨頻繁的環境下,這樣的假設是很難成立的。
在很多時候負面新聞并不負面,它卻有著比正面新聞更為強大的正面影響力。從新聞傳播學角度來看,一是新聞報道的效果首先要考慮到受眾的接受心理,要看受眾需要什么樣的信息,而不能單單以傳播者的角度一味地讓受眾被動接受。受眾是具有心理辨別力和分析力的,并非是媒體說什么就會認同什么,他們會對媒體報道的內容加以分析,然后加以自己的判斷。如果媒體刻意回避負面新聞信息,它在受眾心目中的可信度必然將大打折扣,而一個沒有可信度的新聞媒體,就算它傳播多少好消息或正面的新聞信息,讀者同樣要對其不具信任度和親和力,因而使媒體借以正面宣傳達到正面效果的目的也將難以實現。長此以往,媒體在公眾心目中的威信也將會蕩然無存。二是過多的正面宣傳易使大眾產生“正面審美疲勞”,形成嚴重的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只有在媒體依照新聞規律進行適度的負面報道回應時,才能加以沖淡或糾正。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即不管正面新聞是真是假,許多人先抱三分懷疑的態度,而激進點的人甚至一概否認,認為這是在唱贊歌、吹牛皮或拍馬屁。當真實的正面新聞得不到受眾的普遍認可時,這種正面宣傳所取得的宣傳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三是具體到某條新聞,負面與否并不能準確地加以判定。筆者認為,在更多的情況下需要對其加以時間和空間限定,并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準確的分析。
如針對社會下層極端貧困人口生活的報道,讀者或觀眾當接收這一信息,他們的反應必然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讀者會按自己的知識和經歷而做出不同的反應,對之大部分人能夠理解,因為任何社會都存在著貧窮,這不一定是誰的過錯。有同情心的人甚至會采取積極的行動幫助貧困人口,這要比只是抽象地喊扶貧的效果要好得多。再如“礦難”一度也被當作負面新聞而加以限制,但解禁之后我們聽到的并非罵聲一片,反而促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關愛生命和注重安全的共識,意識到在能源開發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并積極支持政府采取強硬措施,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和改善礦工工作生活條件。
(二)負面新聞的價值判斷應符合新聞準則
眾所周知,新聞的生命在于真實和及時,并不在乎其正面和負面,只要是真實的新聞就能得到受眾的歡迎,沒有受眾在接受到新聞信息時先去判斷它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大家所關心的只是新聞本身。而新聞若被套上正面或負面的枷鎖,則必然會在某種程度上喪失其真實與及時。
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對新聞進行預先的價值判斷而使新聞喪失真實和及時,這對新聞的真實性、及時性乃至對社會受眾心理所帶來的傷害,其實遠比被判定為負面所帶來的傷害要嚴重得多。在這一點上我們應做到兩個方面:一是系統化,即用辯證的與多維的視野透視負面新聞信息傳播對政治、倫理、法律和審美等方面將產生的影響;二是歷史化,即對負面新聞信息進行一些歷史的比較和梳理。負面新聞信息的傳播并不是現在才有的,也不是只在某個地方才有的,這是一種古今皆存的普遍現象。如傳說中神農氏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等,甲骨文上也有許多負面新聞信息的記載。問題的的關鍵在于如何辯證地認識這些新聞資源,并加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
三、發揮負面新聞信息傳播的積極作用
實踐證明,只要堅持新聞的黨性原則,辯證且準確地把握負面新聞信息的負面性,就能夠使之傳播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和正面的效應。
(一)負面新聞信息的正確傳播能夠促使國家政策的調整和制度的完善
負面新聞信息本身所反映的事實的好與壞、對它如何認識與表現、其傳播的環境以及受眾等方面的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它所傳播的效果。1998年8月,我國長江流域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洪水尚未消退且災情隱患猶存,舉國上下正萬眾一心地投入到全力抗洪的特殊戰斗之中。然而,地處長江上游四川省部分地區的許多原始森林卻遭到了不法分子的亂砍亂伐,對此新華社記者采寫了題為《長江上游仍在砍樹》的新聞報道。消息披露之后全國上下一片嘩然,各媒體及社會大眾紛紛表示強烈譴責。國家領導人和有關部門也為此先后進行了重要批示和政策調整,時任總理朱镕基要求有關部門立即行動起來,嚴厲打擊非法砍伐活動;時任副總理李嵐清及四川省委書記謝世杰等分別就此予以批示;國家林業局還向全國長江上游天然林一株也不能砍伐的決定;國務院調查組也適時趕赴四川省視察并指導工作,并從9月1日起提前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就是這樣的一篇報道,引起了我國在護林政策方面的重大調整。由此可以看出,一則負面新聞信息及時而有效的傳播,能夠引起全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并促使國家及有關部門加以政策上的適時調整,它對社會進步與文明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二)負面新聞信息的正確傳播能夠成為一種積極而有效的激勵手段
一些負面新聞信息的適時傳播,能夠使人們在心理和認識上感到某種挑戰,并產生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從而激勵人們奮發應戰并主動投身于解決所反映問題的實踐中,進而進一步推動人類實踐活動的發展。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在享受高度文明的同時也正在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如、恐怖活動、環境污染、人口膨脹等。這些現實的威脅都是媒體所關注的社會問題,并時時提醒著人們引起注意并加以解決。1999年10月12日,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廣泛報道了屆時世界人口超過60億這樣一個事實。這原本是一則喜慶的消息,然而各大媒體報道所注重的視點在于它向世界再次敲響了人口警鐘,人口的急劇膨脹不僅加重了地球的負擔,使地球資源的消耗加快,擴大了貧富之間的差距,而且它將嚴重地影響到人類文明的進程。媒體的這一報道,不僅沒有使人們就此而感到悲觀,而是令全世界進一步加深了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共識,并激發全球共同尋求合理使用資源、保護自然環境、消除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良策的熱情。可見,只要媒體準確地把握負面新聞信息傳播潛在的社會價值,其激勵意義便是不言而喻的。
(三)負面新聞信息的正確傳播能夠成為媒體發揮自身輿論監督職能的有效形式
負面新聞信息的傳播具有輿論監督的警戒功能,它能夠通過對社會現實中消極污濁現象進行揭露和抨擊,給社會和社會大眾以一定的警醒與告誡,以抑制不良行為的擴張和蔓延,從而推動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在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大量消極活動諸如腐敗現象等,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見不得人、偷偷摸摸且不敢登大雅之堂而謀劃于密室。媒體將其揭露出來告白于天下,就能掀起社會輿論廣泛譴責的強勢。
我國有黨紀、國法、政紀等具有強制力和約束力的監督,但主要是追懲于后。加之一些人對信息所具有的控制加工或處理權,且本身又不甚注重監督,進而往往致使這些人違法亂紀且有恃無恐,但他們對新聞輿論監督心存余悸。新聞輿論監督雖然不具前幾種監督手段的強制性,但也具有其自身無以比擬的優勢。一是廣泛性,社會各階層、各組織和公民作為監督的對象,是媒體發揮輿論監督職能的主體;二是及時性,消極腐敗現象被由媒體揭露出來,就能很快引起司法和行政部門的關注和介入;三是公開性,媒體曝光使丑行者原形畢露并聲名狼藉。因此,新聞輿論監督不僅可以懲治于后,而且也可以防范于前,它具有其它監督所不能及的重要作用。如央視《焦點訪談》等媒體欄目所產生的監督效應是公眾有目共睹的,朱镕基同志還曾為《焦點訪談》作“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改革尖兵,政府鏡鑒”的題詞及肯定。
(四)負面新聞信息的正確傳播能夠在國際關系中成為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盾牌
盡管一個國家在國際關系中的對外政策,不像它的國內政策那樣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直接和深刻關注,但在維護國家利蓋方面,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依然需要國內外民眾的廣泛支持。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是其對內政策的延續,它最終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外交關系的成功與否常常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眾的利益,媒體對有利于本國利益的負面新聞信息加以正確的傳播,就能使民眾更為全面地了解國家意志,甚至將影響當事國雙方的政策。
在科索沃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空軍悍然用導彈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這一暴行震驚了全世界。我國新聞媒體對此迅速反應,及時報道了我國政府的嚴正聲明和向美國政府提出的強烈抗議,并配以大量的事實報道、新聞分析和新聞評論,使廣大中國民眾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到事實真相以及我國政府的立場,從而給予我國政府以堅決的支持,并對美國政府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壓力。盡管美方對此以“誤炸”搪塞,但仍不得不承認這是影響中美關系的消極事件,美國政府和克林頓總統本人多次公開表示道歉,隨后還進行了賠償。從事件本身來看,這是對我國主權的公然挑釁,它也是一個明顯的負面新聞信息,如果媒體報道偏頗就可能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極后果。但是,媒體的正確報道使之成為維護國家主權、激發民眾愛國熱情以及全世界人民反對霸權主義和維護世界和平的正義呼聲,從而有力地維護了我國的國家利益。
最近發生在拉薩的“3·14”打、砸、搶、燒事件以及后來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發生的“藏獨”分子騷擾奧運火炬傳遞事件,屬于典型的負面新聞信息。對這一事件的不同報道,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西方一些國家新聞媒體肢解事態甚至歪曲報道,對此不僅激起了國內民眾和國外華人的強烈譴責,而且也引發了國際上一切富有正義、愛好和平國家及其人民對我國的聲援和支持。而國內主要媒體在這一事件上全面、客觀的報道,使人們更加清醒地看到了達賴集團長期假借民族宗教問題分裂祖國的本質,看清了西方一些國家對中國的無知、偏見甚至仇視,也進一步看清了西方一些媒體及其國家所標榜的所謂“民主”、“自由”和“人權”,從而更加堅定了我國各族人民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對這一事件正確報道所產生的良好效應,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并總結其寶貴的經驗。
總之,在信息化時代深入發展的今天,任何刻意掩蓋負面新聞信息的做法無疑是掩耳盜鈴,且最終使事態更加惡化并背離初衷。我國政府及新聞媒體在這一問題上的認識已經更趨理性且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因此,只要全面、客觀地看待和運用負面新聞信息并加以正確引導,就能使其發揮正面的積極效應。
為了適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將呈現以下四大轉型趨勢:學科融合,大學需要優化內部的所有資源,通過學科的融合推動新聞傳播教育的發展;媒體融合,如果一則新聞能夠用30種不同的方式、以30種不同的技術形式來講述,我們需要幫助學生理解新聞的本質,并使用最適合的媒體報道新聞;科技創新,高校應該成為新聞傳播的創新引擎,而不是創新的跟隨者,應加強針對新媒體環境的應用性研究,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理解生態,只要我們身處的媒介環境發生了變化,我們報道新聞的方式就沒有理由不變,我們新聞教育的模式也沒有理由不變。
關鍵詞:新聞傳播教育;新媒體;轉型趨勢;
2006年,也就是Twitter誕生的那一年,美國《時代周刊》將“你”(YOU)列為年度人物。在數碼文化方興未艾的今天,那些曾經被稱為受眾的人們變身成為信息生產的積極參與者。正如Bradshaw(2007)所言,我們所處的世界已經從一個公眾必須依賴專業媒體獲取信息的社會,變成一個“人們可以自己獲取并且生產信息的社會”。《時代周刊》預言,為數眾多的用戶生產內容平臺,如YouTube、MySpace、Wikipedia以及Twitter,“不僅會改變世界,而且還會改變世界變化的方式”(Grossman, 2006)。迅速變遷的媒體環境對新聞傳播教育提出了挑戰。為了適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將呈現四大轉型趨勢。這四大趨勢概括起來就是:學科融合,媒體融合,科技創新和理解生態。在當前幾近相同的技術環境里,這四個方面不僅是西方新聞傳播教育面臨的課題,也是中國新聞傳播教育需要重點思考的發展方向。今天,我想圍繞這四大趨勢,立足于世界新聞傳播教育的發展前沿,并結合浙江大學的探索,談談想法。
一、學科融合
先說個案例。最近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似乎被推向了風口浪尖。他們也許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家被校方“關閉”的新聞傳播學院。當然,校方并不主張用“關閉”這個詞,他們用的是“重組”。該校高層表示,現有的學院太小,太孤立,太受約束,以至于無法為學生提供他們所希望的新聞教育,也無法使教師從事他們所希望的教學和研究。在重組期間,新聞教育仍然以課程的形式繼續,不過必須是雙主修,或主修其他專業加輔修新聞專業。請注意,是輔修新聞專業。面對學院教師、學生和校友的質疑,校方強調此舉將是提升該校新聞傳播教育的一大契機,未來可能建立一所融合信息、傳播、媒體和技術等多種相關學科和資源的新學院,并可望成為美國最好的。
科羅拉多大學或許只是個案,它有許多內因,如原來學院的內部管理比較混亂等等。但這一個案傳遞出一個重要的信號,就是面臨每天都在改變的媒介環境,我們的新聞傳播教育也需要改變。在這個媒介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而且人人都是媒介的時代,新聞(Journalism)和新聞工作者(Journalist)本身的概念受到挑戰,需要大大拓展。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新聞教育僅僅依靠新聞學院是否足夠?科羅拉多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被重組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校方認為它沒有很好地與其他學院合作,從而無法提供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因此,如何優化大學內部的所有資源,通過學科的融合推動新聞傳播教育的發展,成為新聞傳播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議題。
這一目標有不同的實現途徑。科羅拉多大學是比較極端的一種。目前,浙江大學2+2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新生進校都按人文或社科兩大類劃分,前兩年打通培養,主要是通識教育,沒有具體專業。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從第三年開始,學生進入自己確定的專業院系學習。用校方的話說,就是一種“寬專交”(拓寬基礎、專業培養、學科交叉)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樣,就彌補了原有單一化專業教育的不足。當然這一模式在新聞傳播專業也面臨一些問題。例如,大塊的實習時間使得本來就被壓縮的專業課程進一步壓縮,導致學生感到在校受到的專業訓練不足。進入專業較晚,也使學生難以找到專業感覺。頭兩年通識階段選課太隨性,有些課程感覺用處不大。總的來說,這種“寬專交”的培養理念是適合新環境下的新聞傳播教育的,但具體模式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二、媒體融合
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政治學家普爾教授提出。他認為,媒體融合就是傳統上需要依靠多種媒介技術來提供的內容和服務被整合在一種媒介之上,而這種媒介通常就是數字網絡媒介(Pool, 1983)。同樣來自MIT的媒介融合研究專家、比較媒介研究專業的創始人杰金斯教授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展開。他將媒介融合定義為三方面的整合:跨越多個媒介平臺的內容流動,多種媒介產業之間的合作,以及媒介受眾的主動信息獲取行為(Jenkins,2006)。從這個意義上講,媒介融合并不單純是一種技術現象,而是包括技術、產業、文化和社會變遷等多種因素的復雜過程。
媒體融合的大潮同樣席卷中國。不論是中國政府大力推動的三網融合進程,還是每個媒體內部爭先恐后規劃的全媒體藍圖,都體現了這一趨勢。一線的新聞工作者,則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媒體融合的壓力。從前,報社記者只會寫文字稿就行了。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記者被要求在新聞現場同時以文字、照片、音頻、視頻的形式通過微博等方式新聞。一些記者為新技術帶來的新可能而歡欣鼓舞,還有一些記者則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從心。如埃里克?牛頓所言,“如果一則新聞能夠用30種不同的方式、以30種不同的技術形式來講述,我們需要理解新聞的本質,并使用最適合的媒體。(Newton, 2010)”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挑戰。
面對日趨融合的媒介環境,新聞傳播教育如何培養未來的新聞工作者?傳統新聞理論對于新聞現象的歸納和解釋是否仍然準確?傳統按媒體劃分的采寫編評課程是否還適應當前的融合新聞報道?如果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我們又該如何改變或重組現有的課程設置?目前,大多數高校選擇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徑,即對現有課程進行修正的同時,增加一些新的課程。浙江大學也是如此。2011年上半年,浙大增設了《媒體融合》本科課程,我是主講教師。在教師講授相關理論和技能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調研國內外融合新聞報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獨立完成一項融合新聞報道任務。同學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收獲不少。但初次探索,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課時太少,未能與實驗課結合,平
臺不夠完善等等。 三、科技創新 一直以來,新聞傳播教育,包括研究,與業界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斷層。理論研究保持獨立性固然無可厚非,但如果應用研究也與業界脫離就值得反思了。在新聞傳播學科,高校喊產學研一體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事實卻是說的多,做的少。常見的情況是,業界在前面嘗試,學界在后面觀望。業界有了成績,或出了問題,象征性地請學界來總結一下,僅此而已。結果就是,業界覺得無關痛癢,學界感到疲于應付。雙方仍然未能找到一個有效的連接點。
要改變這種局面,高校應該成為新聞傳播的創新引擎,而不是創新的跟隨者。舉兩個例子。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剛剛建立了一個Reese Felts 數字新聞項目,旨在通過實驗研究探索新聞傳播的新形式。其中一個重要嘗試是,建立一個由學生設計、開發、制作和運營的新聞網站(),然后利用這一平臺試驗各種不同的報道和敘事方式,通過對用戶數據的實時監測和分析,測量不同方式的傳播效果。一方面,網站為所有相關課程提供了實踐基地,另一方面,網站實驗研究的結果也可用于指導專業媒體的新聞實踐。另一個例子是前面提到的科羅拉多大學,他們也建立了一個名為“數字媒體實驗廚房”(Digital Media Test Kitchen)的實驗室,從新聞技術、技巧和商業模式這三個方面進行創新研究。
中國大陸的新聞傳播學院在這方面雖然整體上尚未起步,但也不乏開拓者。比如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新傳媒系于2008年建成媒體融合未來實驗室,并與多家媒體和IT企業開展了多種合作,初顯“媒體硅谷”之勢。浙江大學最近也利用學校投入巨資升級傳媒學院實驗室的契機,重點建設新媒體實驗室,由認知研究實驗室、數字影視與文化產業實驗室、電子編輯與數字出版實驗室組成。其中,認知研究實驗室配備全球最先進的眼動儀和腦電儀,旨在利用認知科學的研究手段為新聞科技創新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支持。
四、理解生態
我們所處的世界已經不是原來的世界,我們所面對的人也不再是原來的人。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所處的媒介環境發生了深遠的變化。不論是新聞傳播教學還是研究,都必須時刻把握不斷變換的媒介環境,方能與時俱進。理解媒介生態的關鍵是理解我們周圍的人,理解那些我們曾經稱之為“受眾”的人們。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例如思維方式上,新媒體的出現使人們具有更強的批判能力,不再認為傳統的主流媒體是唯一的、甚至可信的信息來源,對新聞的理解也不再是單一的、靜止的;行為方式上,Web2.0的出現使人們不再是消極的接受者和消費者,也成為主動的參與者和生產者。同時,人們的習慣也發生了變化。例如,淺層閱讀逐漸取代了過去印刷媒體時代的深度閱讀;多任務(multitasking)逐漸取代人們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情,等等。面對變化的環境和其中的人們,新聞傳播教育不能熟視無睹。我們要通過各種手段,弄清楚現在的人們究竟喜歡什么樣的新聞。以情感為例,傳統的新聞報道不能摻雜新聞人的任何情感,記者編輯必須冷靜客觀地報道新聞。但研究表明,帶有情感的新聞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關注,也更容易被人們記住。記者不隱藏自己的情感傾向,反而會使讀者更愿意相信。而且,在博客、微博這樣的新平臺上,帶有個人感情的報道更容易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另一個相關的問題是人稱。第三人稱毫無疑問是新聞報道的敘事方式。但人們發現,用第一人稱講新聞,會使受眾感到更有人情味,感到是在跟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媒介進行交流。當然,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幫我們進行決策。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只要我們身處的媒介環境發生變化,我們報道新聞的方式就沒有理由不變,新聞教育的模式也沒有理由不變。
微博時代,熱點事件的發酵不再僅僅依靠傳統的媒體和記者,話語權也不再只掌握在社會精英手中,每個人都有了自身的表達空間,并且利用新興自媒體的圈子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響應者”。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微博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日益普及,其交互性的特征已經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我國社會的信息和輿論傳播格局,傳統媒體時代的舊有傳播體系正在逐步瓦解。微博時代,熱點事件的發酵不再僅僅依靠傳統的媒體和記者,話語權也不再只掌握在社會精英手中,每個人都有了自身的表達空間,并且利用新興自媒體的圈子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響應者”。在社會化媒體參與“追蹤”與“圍觀”的過程中,新聞事件的各個傳播環節都有了全方位的轉變。
自媒體成事件傳播源頭
在互聯網引爆的“大眾麥克風”時代,微博上每一個人都可以便捷地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情緒、觀點的變化,這些內容就有可能成為新聞事件的起點。任何一個個體都可以在微博上設置議題,把自己了解、關心或者認為不正確的事件線索公諸于眾,從而引發其他人的興趣,進行再次傳播,最終使得事件升級,成為熱點。此外,在一些突發事件中,在場的微博用戶也可以第一時間現場圖片、消息,他們被稱為“公民報道者”,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傳統的記者,成為了很多事件公開的第一源頭。
早在《2009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中》,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對當年77件影響力較大的熱點事件進行分析表明,由網絡爆料而引發公眾關注的有23件,占總數的近30%。2010年后,隨著微博等社會化媒體的發展,這一比例繼續上升,2011年熱點事件中,自媒體設置議程、影響話題走向的比重已經超過傳統媒體,甚至互聯網信息“倒灌”傳統媒體的態勢已經很明顯,傳統媒體往往從微博上尋找焦點,再進行二次挖掘和報道。2012年以來,陜西省安監局原局長楊達才、重慶市北碚區委原書記雷政富、山東省農業廳原副廳長單增德等“問題官員”被揭發并免職,無一例外不是在自媒體中率先發酵。
在社會化媒體大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傳統媒體從業者也把微博作為披露事件的第一工具。如“毒膠囊事件”中,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趙普在加V認證的實名微博上率先爆料,“不要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這條微博轉發近13萬次,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打假行動。然而,趙普的微博引發了新聞界內部的嚴肅思考,對于食品、藥品安全這樣的大事,媒體人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審慎把關,其微博的言論如何自律和他律成為新的難題。據悉,人民日報社和中央電視臺目前都已制定記者網絡發言的守則。此外,《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網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等傳統媒體也已經進駐微博,改變了傳統媒體對網絡熱點遲鈍和失語的狀態,延伸了其輿論引導能力。
“微博直播”極大提高事件傳播速度
2012年12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抵達深圳考察工作,作為就任總書記之后首次離京考察活動,他這次深圳之行的信息和照片最早和最多見于的不是傳統的報紙、電視等媒體上,而是在微博上,很多深圳本地網友通過微博進行了“直播”。據不完全統計,微博中關于深圳之行的條數超過10萬條,傳播速度和信息量遠超過傳統媒體。
微博具備“快傳播”與“私傳播”的特性。“快傳播”指微博省去了傳統媒體的后期編輯、排版、制作、發行等周期,可以以電腦或手機聯網等進行同步傳播,后期加工時間趨近于零,這是最多每天出版一期的平面媒體無法達到的,有所提速的廣電媒體也望塵莫及。2011年重大突發事件在事發當天發酵的超過半數,這恐怕只能依靠微博等社會化媒體。“私傳播”是指新聞現場的所有親歷者無須以強大的公共傳播途徑為依托,也可以和專業記者一樣具有優先傳播權,那就是利用微博進行事件直播。
在2011年的“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中,微博就起到事件直播的作用。7月23日晚,攝影師“小刀”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在微博上直播著事件的發展;網友“Smm_苗”用手機微博發出最早的信息后又陸續發表了數條在事故現場的目擊圖文記錄。還有其他眾多網友發出的求助、尋人信息,匯集在一起,成為當晚最活躍的信息源。資深媒體人呂煥斌曾評價:“僅以此事件(溫州動車事故)最初的6小時觀察,以傳統電視媒體對比微博這種新媒體來看,電視還是完敗,無論是時效、更新速度、社會動員還是各種功能,新媒體打敗了傳統媒體,自媒體打敗了公眾媒體。”
此后,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鐵追尾事故,網友“安默然lucky”微博做了最早報道,當時在車廂最后面的網友“季法師”在微博發出了第一張現場圖片;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網友和北京市各級官方微博一道,微博直播路況和救援信息。人人參與的“微博直播”極大提高突發事件傳播速度,成為了公眾快速了解信息的首選平臺。
網狀傳播擴大事件傳播范圍
微博實現了新聞資訊的無障礙式傳播,與其他媒體相比,微博傳遞信息更加自由,也更容易引發“連鎖反應”,每個人的信息和觀點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受眾群體逐級擴散,通過網狀的傳播模式進行擴張。微博轉發可以迅速為重大事件提供信息支持,網民信息共享,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將一條信息傳遍網絡世界。
2011年1月25日,一個名為“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微博賬號悄然誕生,隨之引發了一場全民解救被拐兒童的風暴。這一行動主要通過微博平臺進行互動及傳播,“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粉絲突破了20萬,網民紛紛轉發相關信息,其所 帶來的社會影響得到幾何級數的放大。雖然它的成功與傳統媒體后期的跟進和政府相關部門的介入密不可分,但微博傳播平臺在此次行動中毋庸置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微博平臺的發展,為熱點事件或話題的傳播帶來了新模式與新方向。
作為社會公共事件,其最終目的在于積聚各方關注與力量,使影響力達到最大化,微博平臺的多級傳播使很多事件的覆蓋面不斷擴展。2011年以來,以微博平臺為依托,越來越多的事件或話題為更多人知曉,涌現出如免費午餐、給孩子加個菜、大愛清塵、解救白血病女孩魯若晴、加油小伊伊、西單奶奶、救助小傳旺等一大批微博話題。在微博傳播中,“簡單”降低了參與門檻,“高效”則提升了參與熱情。
話語“多元化”改變單一傳播主體
在傳統的傳播渠道中,媒體和記者是傳播的主體,他們通過自己掌握的大眾媒介向公眾提供各種信息,并且擁有較高的公信力,而普通民眾只能作為“受眾”接收信息。互聯網時代,事件傳播的軌跡日益多元化,信息的主體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在熱點事件的議程設置和傳播過程中,網絡“意見領袖”和網絡名人對輿論走向產生的影響日益顯現。在微博時代,“意見領袖”和網絡名人甚至比傳統媒體更具有可信度,更容易成為熱點事件中發聲的主體。
以2012年8月湖南“永州唐慧案”為例,在事件傳播、發酵的過程中,雖然主流媒體后期積極介入,但不再是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意見領袖”、網絡名人的微博信息導致了事件的多點引爆、鏈式反應或拐點出現,產生了巨大作用,甚至引導了傳統媒體的報道角度和尺度。
網上“意見領袖”粉絲眾多,信息傳播力強,在網絡輿論場具有強大的議程設置能力。在唐慧案中吶喊的,有律師、記者、學者、作家、商人、官員等,“意見領袖”多由各行業專業知識豐富的精英人群組成,具有名人效應和“羊群效應”,他們的意見在熱點事件的公眾傳播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不可忽視的作用。
近些年來,在突發公共事件的輿論引導上,當事方往往處處被動,疲于應付。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引導策略沒能根據傳播環境變化做出適當調整。民間新聞傳播崛起并與大眾傳媒共榮互動,已經成為當下傳播新變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這強烈沖擊著既往的輿論引導策略,迫使其做出必要調整。
民間新聞傳播是人類固有的社會現象之一,是前印刷時代占主導地位的新聞傳播方式。到了近代,印刷術在歐洲推廣導致報刊產生,人類這才進入大眾傳媒時代。和民間新聞傳播相比,報刊等大眾傳媒具有快速準確、無遠弗屆等諸多優點。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大眾傳媒逐步占據了新聞傳播的主導地位;民間新聞傳播雖然還無時無地不在,卻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對社會影響甚微。
建國后較長時間內,我國媒體環境上述特征在尤為明顯。所以,既往的輿論引導對象主要是大眾傳媒;其價值取向是“堵”,即壓制信息,正面引導;其具體措施是指通過阻斷大眾傳媒和新聞源的接觸來遏制信息傳播。它和大眾傳媒主導下的傳播環境是相適應的,因此,長期行之有效。
首先,受眾主要是通過大眾傳媒知曉親身經歷以外的新聞的。這就意味著,新聞存在與否不是取決于發生與否,而是在于報道與否。不報道就等于不發生,當迫使大眾傳媒放棄報道時,新聞在受眾端就被消失掉了。缺少了外界信息刺激,受眾自然無從和遙遠的新聞形成共鳴;事件則得以被控制在較小的傳播范圍內。這時的信息傳播處于嚴格管控下的有序狀態,這是有利于當事者進行處理的。當然,處理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
其次,不管遏制實施的多么成功,總會有一定量的信息從新聞源溢出,經民間傳播到受眾那里。但民間新聞因其傳播系統的孱弱消解了自身力量。這里的孱弱一是指傳播速度遲緩,一是指信息流量微弱。民間新聞或是口耳相傳,或是書信往來,等傳遞到遙遠受眾那里時,大多距離新聞發生已經相當長時間。又由于其信息流量較小,受眾群體也處于相對孤立狀態,這就進一步阻礙了新聞的再傳播和聚合。所以,民間新聞多是明日黃花,是不會對事件產生較強干預力量的。
一切拜技術所賜,在被印刷及電子技術邊緣化幾個世紀之后,近十幾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民間新聞傳播重煥生機。博客、論壇、QQ、MSN等,尤其是微薄的出現,不但使民間新聞異常活躍,更讓它重返傳播中心舞臺。大眾傳媒和民間新聞傳播共生共榮的傳播新格局已經形成。這就要求要具體分析新變化,進而調整輿論引導策略了。
首先,民間新聞傳播速度和信息流量空前增強。在公共事件剛剛發生時,甚至超過了大眾傳媒,這從近些年來的報道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幾乎事件一發生,就有大量現場信息通過民間渠道得到傳播。民間新聞傳播之所以如此活躍,得益于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發達的網絡技術培育了新聞源和受眾之間強烈的雙向溝通意愿。在新聞源那里,人們力圖突破壓制,主動信息:在受眾那里,主動探尋新聞已經成為常態。同時,受眾之間自發的新聞再傳播和聚合能力也因傳媒技術的發展而強大。因此,新聞總有途徑傳播,通過隔離傳播源和大眾傳媒來阻斷信息傳播的方法將無法取得實效。而結果的無效將宣判策略的非法。
其次,既往的輿論引導策略導致大眾傳媒和民間新聞傳播的惡性互動。其一,是迫使受眾疏離大眾傳媒,親近民間新聞。發達的傳播技術已經打開了信息需求的欲望魔盒,當大眾傳媒不能提供足夠新聞時,受眾必將轉向民間。這刺激民間新聞傳播,使其更加活躍,卻會進一步弱化大眾傳媒的權威。當大眾傳媒被邊緣化的時候,民間新聞也將失去參照,其局限性則可能被受眾忽視而接納。民間新聞最大的詬病是其必然伴隨大量流言。當因為沒有參照而不能對其有所辨別時,真相的探尋將變得更加困難。其二,出于追尋新聞的本能,在無法接近新聞源的情況下,諸多大眾傳媒將選取民間新聞進行報道。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說前述問題只是讓受眾放松了對流言的警惕,這里則很可能使流言華麗轉身,成為事實。流言一經大眾傳媒報道,就披上真實的套裝了。接下來,民間新聞會將“被真實”化的流言再傳播。這樣,一個流言自證的循環就出現了。
顯然,以“堵”為取向的輿論引導策略,最大的弊端不再于傷害了誰的“權利”,而在于它使信息傳播陷入一片“混亂”。“混亂”對事件的處理百害而無一利。新的傳播環境需要新的策略。新策略的終極目的是重建信息的有序傳播!這就應該在承認民間新聞傳播與大眾傳媒共生共榮這一現實的基礎上,致力于于兩者的良性互動;其價值取向是“疏”。所謂的“疏”是指積極主動向大眾傳媒開放新聞源。在介入報道的速度上,民間新聞往往領先于大眾傳媒。但由于民間新聞的自發性質,其權威性和可信性并不高。受眾更需要相對專業、權威的信息。只要能得到翔實的新聞素材,客觀公允報道,大眾傳媒自然會成為為民間新聞傳播的引領者,兩者的良性互動也會自發形成。反之,就可能轉向惡性互動。
當然,民間新聞傳播崛起不是輿論引導策略調整的唯一原因。政府管控媒體方式的悄然轉變以及媒體市場取向等因素共同導致的媒體功能取向從以“正面引導”向“輿論監督,的變遷,受眾公民意識的覺醒等同樣是策略調整的時代背景。但有什么比媒體自身格局變遷的力量更大呢?
當今社會,媒體對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輻射日益加強,對人們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日益深入。社會是人類生活的共同體,是特定土地上人們的集合,而這個共同體、集合的粘合劑,就是新聞媒體。正是新聞媒體提供了監測環境、告知消息的工具,提供了人們彼此間交流意見的公共平臺。社會生活空間的大小及其發展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其信息傳播的發展水平。口頭傳播與原始部落民主相適應,手抄文字、馬車驛站與民族國家相適應,印刷傳播、電子傳播、網絡傳播與全球政治相適應。在網絡環境下,消息彌漫于整個的社會空間,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它不僅影響到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影響到人們的行為和社會的運行。社會管理的實質是對人的管理,必然涉及到管理者和人民兩個基本要素,管理者要認識人民,理解人民的心聲,人民也要了解管理者,審查管理者的資質。在這兩者之間,其溝通、聯系的主渠道,非新聞媒體不可。在當前這個媒介化時代,要創新社會管理,建設良好秩序,促進社會和諧,離不開新聞媒體。
一、現代社會呈現多元化、多樣化等新特點
1、人口流動頻繁。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成員的“單位”屬性逐漸減弱,大量“單位人”轉為“社會人”。戶籍制度的改革使大批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進一步推動了農村人員流動。走南闖北,出現了單位用人、社會管理人的新形勢。
2、人的價值取向多元化。改革開放,多種經濟成份并存,跨體制的人員流動,帶來了人們心理素質、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深刻變革。社會在主流價值之外,又有許多價值觀出現。如自立、競爭、互動、風險、信用等價值觀正在確立,還有一些不良的價值取向也凸顯出來。如個人主義、拜金主義、腐朽無恥、低級趣味等。人們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特征。
3、社會階層多元化。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市場化的不斷推進,計劃經濟時期決定人們社會經濟狀態的政治性、制度性或行政性標準(如政治身份、戶口身份和行政檔案身份等)逐漸為一些新的因素所取代,職業分化、收入差距擴大和資產私有形式的出現促使社會階層分化日益明晰。盡管目前社會階層結構的演變還在持續,并未完全定型,但其基本的分化形態和規則正在形成。多年前,學術界提出了十大社會階層的劃分,原先的兩個階級、一個階層變成了十大階層,獲得了廣泛的認同。
4、民主化進程加快,社會越來越公開透明。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推進,
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日益增強。人民群眾要求政府更加公開透明,在更廣領域、更深層面上有序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參與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這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要求和具體體現。
上述社會變化,也形成許多新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如利益問題,過去強調是整體利益,
現在開始重視個體利益,同時新的群體形成產生諸多群體利益。不同階層、不同利益群體之間難免產生利益沖突。如何協調群體的利益沖突,化解矛盾;如何進一步公開透明,讓群眾更多地參與到公共事務管理中來;如何引導人們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建立起新的社會管理機制,這種新的社會管理機制也必須適應多元化、多樣化社會的要求,遵循多元社會治理理念。既要有“硬”的手段,也要有“軟”的手段。“軟”的手段主要是通過某種形式影響人們的行為,指導或告訴人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以及應該怎么做等等。在這方面,新聞媒體顯然有其獨到的作用。
二、媒體在多元化社會管理中有其獨特的作用
1、宣傳功能。新聞與宣傳都同屬于傳播范疇。宣傳是一種傳播活動,可以通過任何傳媒進行。在社會主義國家,新聞媒體是宣傳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還有法律法規等重要陣地。還能通過它的信息篩選和散布功能,直接影響百姓對社會的感受,由此直接影響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認可程度。調查顯示,現在 90%以上的群眾都是通過新聞媒體了解黨和政府的決定、實施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規。如每年的全國“兩會”、省“兩會”,人們都是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渠道進行關注。新聞媒體在宣傳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強。
2、引導和教育功能。我們目前所處的社會是信息社會。媒體成為我們獲取信息和獲取思想的重要來源,特別是對社會主流思想,對社會的價值觀的選擇,都起主導作用。人們世界觀的形成,有家庭、學校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媒體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媒體傳播信息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強烈的社會性、生動性、知識性、思想性,它往往通過真人真事、具體情節和潛移默化的方法來表現事實和思想,來對輿論進行引導,因此較容易為公眾接受。
3、溝通協調功能。現代社會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媒體扮演著各方信息溝通平臺的角色,在社會系統的運行中發揮著重要的信息樞紐作用。政府、市場、非政府組織與公眾、社會各個方面都可以在媒體上進行溝通。這些年,政府部門通過媒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事例多了起來,很好地發揮了媒體的溝通作用。
4、社會組織功能。新聞媒體通過對新聞信息的選擇、解釋與評論,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與策略,并呼吁社會共同關注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從而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上,形成統一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新聞媒體就充當著一種社會組織者的角色。
5、輿論監督功能。輿論監督歷來是新聞媒體的一項重要功能。輿論監督,既是實現民主監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反映百姓訴求的主要渠道之一。黨和政府一直強調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在統一思想、修正錯誤、凝聚力量和促進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積極作用。
信息服務功能。新聞媒體不斷向人們提供各種事件信息,如對于那些來自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威脅,新聞媒體能及時地向人們發出警告,讓人們采取防御措施。此外,新聞媒體還提供有關人們生活環境的信息,如關于公共事業、經濟狀況等,這也是新聞媒體滿足人們日常信息需要所具備的功能。
新聞媒體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將發揮正確導向、聚合智慧、動員教育、溝通協調、上傳下達、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一方面為媒體的新聞報道提供了一個全新空間與視角,另一方面也讓媒體重新審視自己,完善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調整思維,從而增強媒體與社會 的“互動性”與“粘合度”。責任與擔當:媒體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核心價值所在新聞媒體在創新社會管理中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必須堅持職業倫理,弘揚專業精神,恪守社會責任。唯有嚴格要求自己,踐行道德規范,善盡社會責任,大眾傳媒才能在創新社會管理的進程中,發揮建設性的作用。2011年發生的謠“鹽”事件,給媒體如何參與社會管理留下了許多思考。2011年3月16日,全國不少地區出現“搶鹽潮”,眾多新聞媒體沉著冷靜應對,在重要版面、時段、頁面,第一時間及時準確地傳達政府部署,積極穩妥地做好食鹽供應新聞報道,滿足群眾的信息需求,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消除了民眾對核輻射影響的疑慮,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營造了有利的輿論環境。
具有社會管理功能的新聞傳播活動,是人類的一種有明確目的的社會活動。新聞傳播社會管理功能的價值,就在于通過傳播者與受傳者的傳遞信息,溝通情況,交流經驗,協調行為來達到管理的目的。因此,新聞傳播活動從一開始,就暗含著對管理效果的設定。按照人們通常的說法,效果是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在資源投入量一定的情況下,產出越多,該轉化過程的效果越好,在產出一定的前提下,投入越多,則其轉化效果越差。新聞傳播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行為,必然要耗費一定的資源才能產生一定的管理效果。而這一效果的產生,又是貫穿于新聞傳播活動的全過程,始于傳播之前,顯現于傳播之后,即總是受眾在收受新聞傳播之后才會表現出來的。由此,新聞傳播社會管理功能的效果,可以被理解為新聞傳播者(即管理者)在實施自己的管理行為所消耗的一定的資源與在此基礎上所得到的新聞受眾(即被管理者)接受信息傳播后在感情、思想、態度和行為方面所發生變化收益的比較。
新聞媒體的社會功能與社會管理息息相關。結合我國當前社會的特點,發揮新聞媒體的功能作用以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進而促進社會公正、保持社會穩定,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這需要兩方面的努力:一是媒體本身應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二是政府等管理部門要善于運用媒體,管理好社會。
由此可見,媒體參與社會管理,首先應該是建立在真實、可信的基礎上。媒體必須在第一時間向公眾提供事件的真相,并讓公眾獲得充分的有效信息。謠言止于智者,公信源于誠意。這次謠“鹽”事件發生后,新聞媒體及時、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地傳播新聞事件真相,達到了很好的輿論引導效果。因此,媒體應強化社會責任,加強對公共信息的公開、公平、公正的報道,暢通人民群眾的權利表達渠道,努力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各種社會分歧。這樣才能把好輿論引導的閘門,真正維護人民群眾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良好秩序,有效應對社會風險,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總之,新聞媒體對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新聞媒體是傳遞信息的載體,這種傳遞的信息與人類事先儲存的信息不同。傳媒傳遞的信息更多地與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最新變化有關,通常被人們稱為新聞。無論世界發生何種事,如戰爭、疫情等,一旦經新聞媒體傳播,這種信息就會對人們的社會生存和命運產生影響,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這是一般的信息所不具備的。如在地震中遭破壞的日本福島核電站的一系列經新聞媒體傳遞的信息,引起各國政府對核電站安全的高度重視。這就是新聞的力量。
一、草根“麥克風”發出的自媒體時代強音
2012年9月15日,新浪微博用戶主頁右側的熱門話題榜中增設了一個新詞條——“理國”,與之相關的微博成為繼宜黃強拆案、7·23動車追尾事故等話題后的又一起傳播速度極快且的熱門話題。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榜”,是通過對影響力、轉發及評論數等因素的整合評估形成的,數目龐大的草根用戶往往在相關信息傳播的選擇上呈現聚合狀態。一般地,一個熱門話題,僅靠坐擁上萬粉絲的加V用戶自娛自樂其實不易形成,更需大量草根的互動傳播作為助動。
事情是這樣緣起的:由于中日釣魚島主權爭端不斷升級,西安等城市爆發大規模游行示威活動,后演變為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一時間微博上對此事件的實況報道大量涌現。新浪微博一位僅有300余粉絲的西安用戶“@田維Paolo”于15日當天16︰37發出一條微博“剛接到我爸打來的電話,他告訴我西安玉祥門數十輛日系車被砸,局勢失控,一位車主下車阻止愛車被砸,被一棍擊中頭部,生命垂危!!!!”這一新聞快報型微博因得到多名加V用戶轉發從而獲得一定程度擴散。后“@田維Paolo”親臨現場拍攝實況照片,其中一張被砸日系車車主收拾殘骸的圖片被商界新媒體事業部財視網新聞中心主任“@SJ翔宇”轉發,獲得逾120條轉發。
對于西安9·15事件,新浪微博上大量類似“@田維Paolo”草根用戶皆轉型為“戰地記者”,躬親現場直播暴力事件,他們在9·15事件期間制傳的新聞報道數量遠遠超過媒體官微對相關事件的制傳量,成為信息傳播的主力軍。這次草根網民向新聞記者的轉型,佐證了“自媒體時代”的題中之義(根據百度百科):以個人傳播為主的媒介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這種媒介基礎憑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聞自由度顯著提高,傳媒生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
微博傳播新形態。在中國,自媒體的集中形式以及自媒體新聞產品的制傳載體即為“微博”。微博一直沒有權威而精準的定義,根據維基百科的釋義,“微博又稱微型博客,是一種允許用戶及時更新簡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開的微型博客形式。它允許任何人閱讀或者只能由用戶選擇的群組閱讀。”李開復則解釋為,“微博就是每次不超過140個字的微型博客。”微博傳播與傳統媒體傳播呈現出以下區別:
相對比之下,微博是唯一一種互動性與開放性兼強的媒體。
二、西安之“殤”——“9·15事件”背景介紹
2012年,中日釣魚島主權爭端升級,以8月15日香港14名登島保釣人士被日方逮捕事件最激烈地引發了中國民眾對日本當局的仇恨。9月15日,西安眾多愛國者于鐘樓、小寨等地游行示威,表達主權訴求與仇日情緒。但游行者在拉橫幅、喊口號之余,竟對日系車、日本產品專賣店等展開了打砸搶的大規模暴力犯罪行為。
日系車主李建利顱骨被打骨折是9·15事件中暴徒施暴的典型案例。媒體人江雪在《“九一五”:西安之痛》中寫道:“那是在9月15日下午5點多,李建利開著自己家那輛白色卡羅拉經過環城西路……車到玉祥門和西門之間的路段,走不動了。這時,對面路中間來了一隊游行的人……一個穿白色T恤的男子,跳了過來,舉著手中的U型鋼鎖,向他頭頂猛砸……這一擊是致命的,導致顱腦開放性嚴重骨折。從醫院的透視片子能清晰地看出,李建利的一塊顱骨斷裂凹了進去。在長達4個多小時的搶救手術中,醫生取出了一大塊和一小堆被砸碎的顱骨……”
打砸搶的暴力行為被認為已然異化了愛國主義樸素訴求的原始初衷。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學教授王天定于10月2日發微博說:“西安的9·15事件,呈現明顯的組織化特征,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人專門組織了一些爛仔肆意打砸搶,組織者與爛仔各有所求,前者是制造混亂,后者都是爛命一條,先拿三瓜倆棗,亂中還可乘機搶劫。所以,打擊那些爛仔是必要的,但重點是要抓住那些組織者。”除了王天定等專家學者、江雪等媒體人對此事件的學理性解讀和專業化報道外,其他網民亦積極表達觀點。如網友“@不要讓我吃香菜”在微博上發表評論說:“我大西安9·15那天的抗議活動顯然已經成為不理國行為的典型了。”草根用戶的積極關注與活躍表達促成了這起事件備受矚目的效果。
三、關于“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的問卷調查及案例研究
(一)負面新聞信息釋義
根據丁柏銓、陳相雨《“負面新聞”及相關概念辨析》一文的釋義,西安“9·15事件”應屬“負面新聞信息”。
該文稱,“它(負面新聞信息)與負面新聞殊異。在語義表述上,負面新聞中的負面,將報道題材與報道效果相混雜;而負面新聞信息則明白無誤地說明只是制作成新聞作品的事實帶有負面性質。就此而言,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一定要使用負面新聞概念,那么就須特別說明究竟是報道題材屬于負面,還是報道效果屬于負面,以免產生歧義。負面新聞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發生的、不可抗拒的事實[1]。信息可以是事實,而事實具有原生質的特點,其本身不包含人們主觀的價值判斷。信息也可以既是事實又包含人們一定的價值判斷。關涉自然災害、犯罪等的新聞信息,無疑都屬于負面信息。負面的新聞信息所表達的意思是明確的,根據新聞事實存在的狀態就可以判斷。[2]”
由此可知,9·15事件屬于“負面新聞信息”。它廣泛引起了民眾的負面情緒,達到了破壞功能(如破壞西安的城市形象、市民間的和諧互信)、瓦解功能(如瓦解西安人的地域優越感、凝聚力、外地人來西安的旅游意向等)、腐蝕功能(如腐蝕了公民對于一部分人的信任度,使人產生道德傾斜),以及煽情功能(如煽動起一部分人的愛國熱情、公民個體間的相互仇恨等),這皆符合丁柏銓、陳相雨在文中所謂的“事實攜帶的負面性質”。
(二)本地問卷調查分析
橫向來講,西安在9月1日至10月1日間發生了不少“正面新聞事件”。如:9月2日西安PM2.5數據達優極天標準;9月26日,陜西衛視改版儀式啟動;9月29日,深圳直達西安的高鐵開通;9月29日,西安市推出1億元科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10月1日,陜西省圖書館“換書市集”正式開張等。
縱向上講,西安在近年亦不乏正面事件。最有名者如2010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召開、曲江觀光輕軌的竣工(2012年10月)等。相比于“9·15事件”在微博上的傳播,上述新聞并未在微博上產生可以相提并論的轟動效果。為證明這一結論、了解獲知“好事”與“壞事”各自的人數及其獲知途徑,我向100位非西安本地市民的游客發放了問卷,以期獲得直觀、可靠的數據。
問卷調查地點為西安市回民街、大唐通易坊、大雁塔北廣場以及騾馬市步行街等四地。問卷調查對象為在西安旅游或長期工作的外地戶籍人口。問卷涵蓋問題有三:(1)是否聽說過西安“9·15打砸搶燒事件”?從何得知?(2)是否聽說過西安曲江輕軌竣工事件?從何得知?(3)是否聽說過西安世園會?從何得知?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1)有86人知道西安“915事件”,其中72人通過“微博”得 知;另14人中,有2人通過“電視”,12人通過“人人網”(人人網是與Facebook傳播形態相似的自媒體)。(2)僅有16人聽說過西安曲江輕軌竣工之事,其中6人通過“電視”得知,6人通過“微博”,其余4人未填寫得知途徑。(3)有57人聽說過西安世園會,主要通過傳統媒體和微博雙向得知。
從問卷結果可知,86位“壞事”知曉者中有72位通過微博得知,占這部分樣本總數的83.73%;而“好事”知曉者中,只有不到40%是通過微博獲知,遑論好事的知曉者人數本身僅占總樣本的16%。知道“壞事”者數量遠超知道“好事”者數量,且“壞事”得知渠道主要是微博等自媒體。
由此我先預設一個假想:微博“偏愛”負面新聞信息。通過下面的媒介內容分析進一步對此證明。
(三)外地媒體報道分析
我選取《瀟湘晨報》與《重慶時報》的官方微博作為研究樣本,以期獲得對該議程的佐證。
《瀟湘晨報》與《重慶時報》均為綜合性都市報,前者以長、株、潭為中心,面向湖南全省城鎮發行,其官微則貼近“綜合性”定位、涉及各地新聞。后者也以本地市民為受眾群,新聞內容綜合性強。選擇這兩份報紙的官微作為案例,主要出于以下考量:1.兩者對西安來說均屬“外地媒體”,更利于觀察外地媒體對“9·15事件”的關注度,從而挖掘微博傳播者甄選信息的標準;2.兩份報紙均屬綜合性都市報,雖分別為湖南省新聞出版局,及重慶市總工會(投資體系為人民日報華聞控股華商報業)等行政機關主管,但不屬“黨報”范疇,其新聞在編輯和采寫方面呈現多元化、寬口徑、接地氣特征,利于實務研究;3.兩報官微均有大量粉絲,分別為177萬和71萬(截至到2013年2月上旬)。
首先研究《瀟湘晨報》。在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之間,《瀟湘晨報》官微包含“西安”二字的微博共17條。其中:7條是關于“9·15事件”的報道,其中正面新聞信息1條(《西安青年李昭街頭舉牌:前方砸車 日系調頭》,這條新聞屬于以負面新聞信息為背景依托的正面新聞信息)、負面新聞信息6條。其余10條無關西安“9·15事件”的微博中,負面新聞信息2條(分別為《上萬學生冒雨參加校慶 校方稱學生強烈要求》以及《左右不分?患者右腳骨裂左腳被手術》);正面新聞信息5條,分別為《湖南妹子獲2012年環球旅游小姐國際大賽中國賽區季軍》(比賽在西安舉辦)、《國慶長沙-西安坐動車6小時搞定》、《西安酒店申請更名為“釣魚島酒店”獲批》,以及《英國“活雷鋒”賣家產來西安做慈善7年 給流浪漢發包子》。其余4篇為中性新聞信息,分別為《西安一小學讓近3000學生躺在課桌上午睡》、《西安“造湖運動”:擬投百億造28個湖》、《長頸鹿算什么,這是坐貨車的“喬布斯”》,以及《長沙乘高鐵到西安二等座票價592元》。
通過整理數據可知,《瀟湘晨報》官方微博在2012年9月1日至30日的所有報道中,正面新聞信息、中性新聞信息、負面新聞信息的數量比例為5︰4︰8。負面新聞信息最多,占近一半。
再來看《重慶時報》。在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之間,《重慶時報》官方微博包含“西安”二字的微博共8條。其中,正面新聞信息2條,分別為《正能量!"洋雷鋒"賣家產去西安給流浪漢送飯7年》和《西安一酒店申請更名“釣魚島酒店”獲批》;中性新聞信息2條,分別為《西安驚現坐貨車“喬布斯” 被調侃視察iPhone5業務》和《大學生活宅在床上過?》;負面新聞信息3條,分別為《上萬學生冒雨參加校慶 校方稱系學生強烈要求》《西安公布保釣游行9名打砸者照片 敦促投案自首》,以及《患者右腳骨裂左腳被做手術 院長:這沒啥事》。剩余一條《國慶你準備去哪里“看頭”?》屬《重慶時報》官微的#午間分享#欄目,是服務類信息。不屬于硬新聞范疇。
通過整理數據我們可知,《重慶時報》官方微博在2012年9月1日至30日的所有報道中,正面新聞信息、中性新聞信息、負面新聞信息的比例為2︰2︰3。負面新聞信息最多。通過對《瀟湘晨報》和《重慶時報》官方微博在同一時段對于西安的新聞報道正負面屬性分析可知,負面新聞信息占到所有新聞中的最大比重。
(四)本地媒體報道分析
本地媒體,選取西部網(陜西新聞網)的官方網站與官方微博進行對比。西部網是在陜西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由省委宣傳部主管主辦、陜西電視臺承辦的陜西新聞門戶網站,是省級主要新聞媒體。
在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之間,西部網官微中言及“9·15事件”的微博共5條,均為負面新聞信息:分別為《勿以愛國之名 行害民之事 》、《西安警方公布9名打砸者照片勸其投案自首》、《多家保險公司稱被砸日系車主暫無法索賠》、《西安警方微博公布砸日系車砸穿顱骨嫌犯正面照》,以及《央視:西安被打日系車主維護財產屬于正當防衛》。
摘 要 本文歸納了近年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類問題,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對于社會科學成果的一系列評估標準。作者認為,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需要借鑒這一評估標準,以提高論文質量。中國大陸的大學新聞傳播院系要求論文以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獲獎、來自較高的課題級別等等作為學術評價標準,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證明論文的價值。
關鍵詞 學術論文 評估標準
近年中國大陸招收新聞傳播學研究生的數量急遽增長,重點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招收碩士研究生的數量,已經與本科生相當;而研究生導師,即使破格提拔,增長也是有限的。初帶研究生的生手導師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學質量,特別是畢業論文的水平,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這里談談常見的論文寫作中問題,以及評估論文學術水平的標準,交流一下,供同行們討論。
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種問題
我近年評閱碩士和博士論文近百篇,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九種:
一,將論文寫成教材或普及讀物。雖然處于學習階段,但碩士、博士論文無論如何屬于學術論文一類。而現在一些論文,有的很像教材,將某一論證對象從定義、重要意義開始說起,方方面面都講到,講完了,文章也就結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讀物,對某一別人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外國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紹,介紹完全了,文章也就結束了。有一篇關于探險報道的碩士論文初稿,從什么是探險、什么叫探險報道、探險和探險報道的歷史開始寫起,然后是詳盡的關于探險報道的寫作要領、注意事項,直至采訪時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寫到了,相當全面。寫完了,文章結束。另一篇關于世界性通訊社的博士論文,敘述了各大通訊社的歷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數百字的段落“論證”幾句,論文就算寫完了。沒有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發現,也沒有研究的新視角。這樣的論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二,將論文寫成了工作經驗總結或理論宣傳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讀研前是做宣傳工作的,或者擔任領導干部的文字秘書,這種工作經歷使得作者寫的論文,文字流暢,話語是成套路的,諸如:在……形勢下,在……領導下,為了……,以……為基礎,以……為指針,做到打實幾個重點……、突出幾個……、落實幾個……等等。讀了文章,好象在喝白開水,除了有些詞句漂亮外,實際上并沒有提出新觀點、新發現、新視角。例如有一篇關于輿論監督的論文,作者為了在第一章顯示論證的理論性,三個小標題分別是:輿論監督是……生命、輿論監督是……旗幟、輿論監督是……保證。但是輿論監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沒有說出來。因為作者真心誠意地以為,這就是“理論”論證,報紙上理論版確實盡是這類“理論文章”,有些還是級別較高的黨政領導人的文章。有一篇論述某報紙論文,本來是可以寫成學術論文的,但是作者陷到這個媒體里太深,進去出不來了,沒有站在客觀的立場用學術眼光來觀察問題,當談到這家媒體存在的意義時,小標題是“……的理論意義”,內容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分別為該單位的題詞。作者誤以為,高級領導人題詞,就是“理論”。
這種情況與中國大陸的新聞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傳、商業公關與新聞報道混同有關,每年在論文中這種類型的所占比例也較大。除了學生的問題外,這與部分導師本身就在具體的新聞工作領導崗位,對于學術研究不夠熟悉也有關。因此,需要強調區分學術研究論文與政治宣傳、企業公關文章,有時它們都叫“理論”,但所指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三,論文中缺乏基本的學科基礎理論知識。一些論文,分析太缺乏本學科和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仍然在使用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學時代學的大眾哲學常識,來“分析”問題。不能說他們說的不對,但是實在沒一點學術研究的味道。這種情況到了寫論文的時候再糾正,已經晚了。這反映出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理論教育較為薄弱。從入學就應加強學術理論思維的訓練,將文科的基礎知識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論文的理論前提不可靠或是錯誤的。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即使行文、具體論證和結構不錯,由于論文的立論不成立,全盤皆敗。例如一篇論述古代文論對現作啟示的論文,將韓非談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為“綱”,展開來寫。顯然,作者誤將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為現在的“文章”(先秦文獻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這個理論前提一錯,后面再怎樣寫都沒什么意義了。另一篇論文,闡述輿論學的發展歷史,談到18世紀西方第一部使用現代“輿論”概念的著作,根據別人的介紹,將作者對輿論的劃分(“公意”與“眾意”),抄寫中誤為“眾意”與“民意”,沒有再看原著,就論證起這兩個抄錯的概念含義如何不同。一開頭就出現這種理解錯誤,后面的論述自然跟著錯。
這與學術研究存在不同意見是兩回事。不同學術爭論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實,包括事實本身和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公認的原因,總要正確。理論前提起碼能夠自圓其說,也就是能夠“成立”,不然就沒有共同的討論基礎了。
五,把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作為理論依據。不少作者在討論論文的基本概念時,并沒有理論根據,常把字典、詞典作為論據,試圖證明什么。我們寫的是學術論文,不是小學生學習一個字詞時查字詞典那種情形。為了理解一個概念,論述中可以涉及這個詞匯的語法構成和意義解釋,但這只是這個基本學術概念的技術性解釋,讀者將等待著關于這個概念的真正學術性闡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詞典后,關于基本概念的解釋就算完成了。現在新聞傳播學文章中常出現“××性”的概念,創造和使用很隨意,缺少科學內涵,這是造成論文學術價值評價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六,不會寫緒章。任何文章總要有一個開頭,學位論文的開頭通常要求有一篇緒章(叫序、序言、前言、緒論、緒章等等均可),這篇緒章的任務是交代自己的選題、論文的主攻方向、文獻檢索過程和情況(即前人這方面已經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論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創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論文大致的結構,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關于論文的問題。但是現在不少論文的緒章,寫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謝之類,或者是發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論文。對緒章提出一定的規范要求,就是逼著作者必須考慮自己是否做了文獻檢索,論文是否提出了新觀點。
七,忽視論文最后的“參考文獻”。往往有這種情況:論文的“參考文獻”沒幾篇,但是文章卻提出了大膽的假設,說得頭頭是道。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膽子越大的緣故。這樣的論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別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經論述過的東西較多(但是往往有明顯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覺良好。
“參考文獻”不是論文的形式主義的部分,而是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寫作這篇文章時看了哪些東西,這些東西是否本學科的代表作,也可以從側面考察學生的治學態度是否嚴謹。如果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沒有開列出幾篇東西,已開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編排沒有規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斷,這篇論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證和論述自己導師和可能評議論文的老師的論著。如果恰好論文涉及導師的研究領域,而且導師確實在這方面有獨到的觀點,學生引證是正常的。但是現在有一種不好的現象,即不少論文的選題與導師或其他相關老師的研究沒有直接聯系,或者他們的論著并不是學界的代表作,學生卻千方百計要引上幾段,有些引證的內容就是大白話,誰都會說,甚至連導師論著中的“俗話說……”都引上了。
關于非正常引證的動機是復雜的,F.索恩(Thorne)曾歸納了六種非正常引證的動機,情況如下:為阿諛某人引用;以自詡為目的引用;為相互吹捧而帶有偏見的引用;為支持某一觀點牽強的引用;為維護某一學術研究派別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種壓力的引用。[1]
無論出于何種原因,這類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與研究對象的真實聯系,最終影響論文分析結果的客觀性,玷污學術研究
九,寫作中缺少“假設論敵”的意識。于是,寫作時只考慮有利于自己觀點的一面,有意無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觀點的材料。這很容易被別人抓住作者論證中的缺口。如果每論述一個問題,自己多想想,別人會就這個問題給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個問題在寫作時都這樣自我提問,文章就會論證得較“圓”,逼著自己治學嚴謹些。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社會科學成果評估體系”
鑒于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建議參照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會科學成果評估指標體系”[2],對學術論文進行較為科學的評估。若了解了其結構要素,我們在寫作論文時就會有一種學術標準進行自我衡量,以保證論文至少像個論文,多少有些創造性。
社會科學成果評估體系是由一系列指標構成的。首先考察論文的規范性。這里的規范性,不僅指引證的規范,而是指研究者對研究資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學術引證規則這三方面的情況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資料,這本身就是論文的最大規范問題。不充分占有資料,特別是不占有最新的資料,無法保證觀點的創造性,有些結論可能是許多年前就已經有的了;或者造成論文低水平的重復。這種情況下當然仍舊可以寫上許多話,但這無論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論文。
這三方面的論文“規范”,從一開始就將那些不占有研究資料而拍拍腦子隨意想出若干“××性”,或隨意地從個別事例推出整體的文章,從學術論文中予以排除。資料的占有和分析,實質上是要求對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對現實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實,疏漏某些可能的邏輯關系。當然,這些關于論文的規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論文就具有科學性了,但是它會影響到論文結論的科學性;而且,規范的論文也能夠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較為清晰的學術發展脈路。
第二,對論文的難度作出評估。假如第一關過了,可以認定算是學術論文了,那么馬上就面臨第二個問題,即這篇論文實際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說,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質量也較高。這里的指標有兩項,一是論文的規模,一是論文的復雜程度。
這里的“規模”,不是指參與人數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實要素或實證研究中的變量等的多少。需要處理的因素越多,規模越大;反之越小。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種指標,并非文章越長規模越大。有時一篇論文并不長,但是需要很多論據,必須論證得當,它的規模就屬于較大一類。例如關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論文,涉及人口、經營規模、材料來源、語言和文化生活、社會管理系統、雇傭關系、同胞關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飲食等等,必須處理這樣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認定該項研究的規模較大。
這里的“復雜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選題涉及面較寬,但是邏輯關系簡單,分析起來并不困難),而是指需要處理的因素之間邏輯關系復雜。有些看起來不大的選題,如果其中要說明的各種關系較難把握,那么應當說其復雜程度較高。例如“我國的地下色情產業”這個社會學選題,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選題,但是真正研究起來,要處理的各種因素間的關系非常復雜。關系越復雜,需要運用的知識量、知識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對論文的研究成份進行評估。一篇論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屬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識,或者僅僅提供了一些資料。根據智力對材料加工程度的差異,研究性質成份是指論文中提供了新的認識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對論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個判定,這里提供了四種選擇:25%、50%、75%、100%。看來還是簡單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劃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討論,而是要在觀念上學會區分研究、普及、資料這三種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論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說,碩士論文如果有50%屬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當不錯的了。這里需要說明:并非只要屬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樣屬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異很大,這里還要有其他的衡量標準。
第四,考察論文的科學性,即可靠性。這需要根據對論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資料性成份所作的劃分,分別評估。如果確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屬于研究類,就要首先對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學性進行評估。這里有五項標準。
1,基本理論依據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這一對論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經常存在這樣的情況:論文中具體概念沒有發現不成立,論據也頗有力,論證不能說不嚴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論前提不可靠,實際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陽黑子活動決定經濟發展”的假設,這完全可以通過計量經濟分析證明該假設成立,而且在統計學上確有明顯性。但是這在經濟學方法論上是完全錯誤的,錯就錯在沒有可靠的理論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學性(明確、嚴謹、有效)。概念是任何論文的基本單元,將概念的“明確、嚴謹、有效”要求聯系在一起,是針對這樣的情況: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圍或本質,僅僅做到“明確”是不夠的。有的很明確的概念,不具備處理、解釋其定義范圍內事實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說明結論。一些文章中常見的脫口而出的一連串“××性”,就屬于這種情況。
3,論據(理論或事實)的可靠性和充分性。這里的“可靠、充分”是對論據說服力的衡量標準。“權威人士”的話,可以作為輔助的論據,但不宜單獨作為論據,就在于它雖然通常是可靠的(這里是指真實),但不能作為“充分”的論據。
4,論證邏輯的嚴密性和完備性。這里實際上涉及兩個標準,一是具體論證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論證的整體充分,沒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這里的兩個標準,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學的。例如考證某一事物為歷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證是對全部資料進行了檢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據部分資料得出這樣的結論;實證調查的推論,則不能超越原抽樣的總體范圍,否則便不可信。所謂“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夠說明作者要證明的論點。顯然,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不在于它是否復雜和新鮮,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說明論點。
當然,并非每種研究成果都適用于這五項,前四項一般適用于理論型論文;實證型論文需要重點考察第五項,而前幾項可能不全適用于對它的評估。
第五,對論文的價值進行評估。這里也包括五項標準。這是對該論文滿足主體需要程度的判斷,包括論文對學術發展的貢獻程度----學術價值、論文對社會發展的貢獻程度----社會價值。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同行專家組可以對論文的學術價值提出若干評估的衡量標準,但是社會價值是難以具體分解的,因為人文-社會科學論文不是“社會價值”需要的“主體”。因此,這里涉及學術價值的前四項較為具體,關于社會價值的后一項相對抽象。
1,問題提出或選題對學科發展的貢獻。某個學科的學術發展,提出問題本身如果帶有啟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動學科整體的發展。為什么說論文的選題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實、新知識對學科發展的貢獻。這是針對某一類人文-社會科學的論文的,它們通過研究可以發現新事實或提供新知識,例如歷史學、社會學、經濟學、國際關系等方面的論文。新聞傳播學的論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這個標準衡量。
3,所獲得的新認識新結論對學科發展的貢獻。這是針對另一類論文的,它們主要在觀念領域有所創新,提出一些新的觀點,對世人和學科有啟迪作用,例如哲學、文論、政治學、法學、方法論等方面的論文。新聞傳播的論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這個標準。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對學科建設的貢獻。這是針對所有論文的。我們很難要求每篇論文都能提出新觀點、新事實、新知識。但不少論文的研究視角較為新穎,或者研究方法與眾不同,給人以啟示,那么這類論文也應該肯定它對學術發展的貢獻。
5,論文的社會價值。社會價值在這里的含義是:對論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綜合判斷。這只適用于純應用性的論文。
一篇學術論文,如果在以上五項中有一項能夠作出一些貢獻,應該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價值時,要有自知之明,感覺在某一項可能作出些貢獻,就努力在這方面下功夫,爭取有所收獲。全面追求“貢獻”或追求很大的“貢獻”,很可能結果是完全沒有“貢獻”。特別在自我感覺非常好時,更需要正視這五項衡量的標準。
第六,關于論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資料類成份的評估條件。普及性知識和資料類成份,并非沒有價值,但不應在學術論文中占主導,不然,就很難說是論文了。如果自己的論文中有普及性和資料類內容,也要盡可能使之可靠和嚴謹。下面是關于這兩方面的評估標準:
對論文普及性成份科學性的評估條件:1,對原成果概括和轉述的準確性。2,介紹闡釋的清晰性。
對論文普及性成份的價值評估條件:1,對開拓學術視野的貢獻。2,對解決某一具體學術問題的貢獻。3,論文普及性成份的社會價值。
對論文資料類成份科學性的評估條件:1,所提供資料的可靠性。2,資料選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資料處理的科學性。
對論文資料類成份價值評估的條件:1,對開拓學術視野的貢獻。2,對滿足學術研究需要的貢獻。3,論文資料類成份的社會價值。
“核心期刊”發表、評獎、課題來源能否作為論文的衡量標準
現在中國大陸有新聞傳播院系的大學,對教師的論文和碩士、博士論文的衡量標準中,發表在所謂“核心期刊”上,或者評委成員大多認為達到在這些期刊發表的水平,或者發表的東西獲得了什么級別的獎,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級別的課題的一部分,會在論文的評價上給予特別看待。有的學校硬性要求論文必須發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夠作為畢業、晉升的條件。新聞媒體給予了報道,往往也會加重對論文評價。這些衡量標準,在現在中國的國情下,是不科學的,也沒有國家法律法規的依據。
由于現有的國情,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文的新聞報道或評價,以及課題來源等不一定來自科學共同體(指本學科最具權威的專家組)的判斷和決定;目前中國大陸的學術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學共同體公認的,它們的認定受到較多的非學術因素的制約;學術評獎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學術因素,某些有價值的論文,恰恰可能存在爭議,而評獎通常給予了爭議較小的;課題來源和級別只反映政府管理機構對社會科學的需求和導向,難以證明論文的學術價值;媒介的報道或評價不能反映論文的價值,因為記者的評價是非專業的。所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這一評估體系,暫時不采用這些間接指標。
學術同行引用頻率本應當成為評價論文的重要標準,但鑒于目前中國大陸人文-社會科學界尚無社會科學引證系統(例如美國有《社會科學引證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規范,現在暫時也沒有將同行引證作為評估標準。
既然現在不少大學要求論文必須發表在“核心期刊”上、要求獲獎、要求較高的課題級別和媒介報道等等評價要素,論文的作者很難不去追求。但在輿論上,我們需要做一些工作,至少在認識上要清楚,這些標準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證明論文的價值。
回過頭來再看這一社會科學成果的評估體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現有的評估指標體系可以解決一般情況下對論文的評估,效果是令人滿意的。但這要以社會環境整體寬松、人們的心態較為正常為前提。如果只允許一種意見存在并且人們都一致贊同這樣的做法,或者人們普遍地處于某種激昂和偏執的狀態,再完美的評估方案也會評出十分荒謬的結果,因為可能會出現密爾(J.S.Mill)所說的“多數的暴虐”現象[3]。另外,為了保證這一評估體系的公正,需要評委的數量相對多些。如果委員人員太少,每個評委的權重就會過大,自然影響評估的公正性。
目前,媒體市場競爭激烈,無可避免地進入了同質化競爭時期。報業同質化現象表現在內容層次和報業運營層次兩個層次。有學者認為,通常所指的報業同質化是針對報紙的內容方面來說的。而高校媒體既不屬于政治性報紙,也不屬于商業性報紙,它是否也存在著同質化現象?
從規模來看,僅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聞傳播百科全書》中,就收錄了239份高校校報的名錄和簡介。再加上電視和網絡媒體,高校媒體規模甚大。然而,與大規模相對的是,高校媒體傳播效果的有效性比較低。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從傳播內容來看,新聞同質化現象仍然是影響受眾的一個重要原因。高校內的各種媒體,包括校園內的各種報紙、網絡、廣播、電視等媒體上的新聞內容往往相同或相似。借用報業同質化概念,高校媒體的同質化主要是指校園媒體中存在的新聞內容‘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局面,即指新聞的內容雷同。
有學者認為,報業同質化現象是報業競爭白熱化的必然結果。報業趨同可以區分為良性趨同與惡性趨同兩種類型。對于報業競爭而言,良性趨同具有積極意義。與此相反,惡性趨同則是消極性的。因為,惡性趨同是一種單向性的移植性模仿,沒有提供什么值得學習借鑒的東西。筆者通過比較發現,對于高校媒體的同質化,各媒體之間在新聞題材、結構、內容上高度的相似甚至雷同,這種相似或雷同之間并沒有表現出媒體自身的創新和進步,而往往是相互之間的簡單抄襲,即惡性趨同。這種新聞的同質化現象使得受眾容易對新聞產生厭煩,長此以往,校園媒體在受眾群體中的影響減小,起不到其所應有的傳播思想、引導輿論的作用。這種現象的存在,最直接的后果是導致受眾對所傳播內容的厭煩和抵觸,阻礙了傳播效果的實現。
現今媒體市場存在的同質化,多因媒體之間激烈的競爭。那么,在思想活躍、開放自由的大學校園內,高校媒體本應是百花齊放,為何會出現同質化現象?筆者認為,高校媒體新聞同質化現象不同于媒體市場同質化現象成因,高校媒體由于管理體制的特殊性,它們之間雖有競爭,但競爭并不是一種常態,也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白熱化競爭狀態,高校媒體之間更多的是平安共存。可以說,恰恰是因為競爭的真空狀態,致使媒體缺乏創新意識,并產生很強的惰性和相互之間的依賴性,從而導致同質化現象的產生。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校園媒體作為媒體角色的嚴重缺失
當代中國媒體身份的角色由以下幾部分構成:1、政府“喉舌”。中國媒體的一項中心的使命就是充當黨和政府的“喉舌”。“喉舌”不僅是黨和政府長期以來對新聞媒體的明確要求,得到過新聞界和學術界的認同和肯定,也體現在具體的傳播行為中。2、經營主體。市場經濟要求中國媒體既要追求社會效益,也要追求經濟效益;既是傳播主體,也是經營主體;既是事業單位,也是企業機構。作為經營主體,它必須通過特殊的生產營銷模式獲利,并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3、全球媒介。媒介全球化是指媒介的一種超越地方性的各種活動和自我認知定位。4、社會公器。媒體作為一個信息和文化傳播的中介,一直是以公正的“人民”代表的角色自居。5、傳播角色。任何媒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一些基本的普遍意義上的功能性要求和角色扮演,它報道新聞被稱為“社會哨兵”,它傳遞知識被稱為“人民教師”,它揭露丑惡被喻為“社會醫生”,它豐富生活,愉悅身心被比作“娛樂工廠”,等等。它們從不同層面豐富和充實了媒體身份的社會內涵。但是這些稱呼并不具有真正社會學意義上的身份特征。它們的意義由“政府喉舌、市場主體、全球媒介、社會公器”等身份要素決定。ⅲ反觀高校媒體,作為經營主體、全球媒介、社會公器的角色基本缺失。校園媒體雖然很大程度上行使著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功能,但由于未脫離計劃體制,在整個報業追求市場化和差異化的同時,校園媒體仍然很大程度上扮演著黨委喉舌的單一化的導向角色。就經營主體而言,雖然目前媒體市場進入戰火硝煙的競爭時期,但高校校園的媒體卻因經費來源的穩定性以及非營利性而置身于競爭之外。毫無競爭意識的校園媒體不用絞盡腦汁地挖掘獨家新聞來吸引受眾的眼球,也不用想方設法用獨特和不同于其它媒體的新聞視角來進行報道,受眾也不依賴于這些信息來做出決策,在這種情況下,新聞同質化在所難免。
二、傳播過程中傳播元素的缺失
所謂一個完整的傳播過程,既要有“傳”,也要有“受”,即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互動。傳播者把信息傳播出去,需要受眾的消費和反饋。同時,受眾也是需要媒體的,需要從媒體了解信息,表達自己的心聲,在媒體上獲得一定的表達空間。但高校媒體顯然是只考慮“傳”而很少考慮“受”,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缺少互動,傳播者甚至不了解受眾需要什么樣的信息消費需求。所傳播的往往是傳播者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或傳統的模式進行的新聞報道,這樣的新聞要么結構相同,要么人云亦云,容易造成同質化現象。
三、傳播范圍和傳播對象的限制
一般而言,校園媒體的傳播范圍局限于校內,受眾群體也多限于校園內的師生,在媒體的讀者定位上,各媒體往往相同或差異不大。這直接導致校園媒體在傳播內容上的趨同。校園媒體在內容上主要是校園新聞,即使是少量的綜合新聞,也大都與校園和學生密切相關。因此,傳播內容的限制,加上校園傳媒工作者的專業素質問題,使校園媒體新聞呈現同質化現象。筆者從事高校的校報編輯工作,有幸能看到全國很多高校的校報,筆者發現,在不少高校,一條完全相同的新聞,在校報上出現、在校園網上出現、在校園內的一些報刊或簡報上也出現,重復出現的頻率比較高。
如何規避高校媒體新聞同質化?
一、引入競爭機制,斬斷高校媒體產生同質化的經濟根源。
高校媒體首先要轉變思想,開拓“市場”,廣開“糧路”,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學校和有關組織全額撥款是高校媒體的絕大部分經費來源,經費來源的唯一斷ⅱ穩定性使高校媒體缺乏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更不愿意去挖掘自身的獨特性。因此,作為高校媒體,避免新聞同質化首先要轉變依賴于撥款、不求“市場”的思想,而樹立廣開“糧路”的思想,積極拓寬受眾面,增加受眾數量;多關注社會熱點焦點,把新聞推向社會和企業。
同時,學校也應該建立起完善的評價體系,激勵媒體不斷創新,自動規避同質化。高校媒體普遍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做好做壞都一樣,媒體怎能主動去挖掘獨家新聞呢?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做得好的進行獎勵,做得很不好的甚至可以懲罰,以此來激勵媒體進行創新。
二、提高高校媒體從業人員的傳播意識和專業素養
高校媒體普遍存在從業人員非專業人員的現象,由于培訓力度不夠,這些采編人員缺乏應有的傳播意識和新聞專業素養。如何改觀這一現實狀況?首先,從業人員自身應提高認識,增強傳播意識,掌握與工作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用扎實的政治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另外,學校也應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媒體從業人員的素養,通過加大對采編者的培訓力度,加強與其它高校媒體和社會媒體的交流與學習等方式來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三、樹立質量意識和受眾意識,在可讀性和選讀性上多下功夫。
新聞內容事實上可以分為三個基本的內容層面:一個是必讀性的內容。二是可讀性的內容。三是選讀性的內容。就高校媒體而言,對于必讀性內容,如總書記來學校等重大新聞并不強求它們表現出差異性,而主要是在可讀性和選讀性上多下功夫。
在可讀性和選讀性上下功夫,一些大型媒體在這方面比校園媒體做得出色。如針對一個硬新聞進行多角度解讀,給受眾提供開闊的視野;在同一主題下,把不同的新聞組合在一起,形成傳播強勢;引用華爾街日報體,在非事件性新聞或深度報道的開頭采用故事性描述的寫作技巧,通過講述一個與新聞主題密切相關的人物故事,引出所要報道的新聞,以吸引受眾,等等。高校媒體需開闊眼界,多向外界媒體學習,借鑒一些好的報道方式,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