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5 04:02: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貿易類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必須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整合與開發,實行“以崗為綱”,采用“四模塊”實踐教學模式,即:課程認識實習模塊,鞏固基礎知識;校內實習基地模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模擬實習環境;校外實習基地模塊,為學生提供全真的實踐;“走出去”,“請進來”,創建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關鍵詞]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整合與開發;實踐性教學模塊。
為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必須對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進行整合與開發。課程整合指的是對課程設置、各課程教學的目標、教學設計、評價等諸要素做系統的考察與操作,即用整體的、聯系的、辯證的觀點研究教學過程中各種教育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分化了的教學系統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組成有機聯系的整體。由于課程整合是一個“過程”,所以它的實踐形式就是一種教學模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依托和豐富的存在形式。
一、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與構建。
(一)“以崗為綱”,設置和構建專業課程。
“職業教育要面向市場”的教育思想是一種新的職業觀。在常規教學中,大多以大綱規定的目標為尺度衡量教學效果的好與差,所以“以綱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著教育者的思維。“職業教育要面向市場”的思想與其相反,它站在職業崗位的角度“以崗為綱”,通過對崗位的共性與個性的研究,制定出與崗位專業技能、專業理論、文化素質完全一致的教學綱目,這樣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才能深受一線崗位的歡迎。
1.在教學上對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對知識與素養的要求是了解,然后再理解,對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而對職業能力的要求是熟練掌握。
2.正確處理基本素質、一般能力與職業能力三者的關系。從短期看,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主要來自職業技能。但從長期發展看,知識與素質教育是基礎,是基本功,基礎不牢,專業難精。一般能力,尤其是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畢業生成長的關鍵能力。因此,必須長短兼顧,正確處理這三者的關系。
3.國貿專業主干課程體系設置應以提升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綜合職業能力是由基本素質能力、業務能力、協調能力、談判能力、交際能力、口才能力、應變能力及處理法律糾紛能力等合成。合成過程是通過每一門課程內容教學得以完成,但課程本身具有缺乏彈性的特征,即課程有自身的學科知識體系且存在時滯性,須將課程的“剛性”盡可能柔性化,增強課程的靈活性。課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據職業技能、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來確定。課程整合不是一個簡單拼湊過程,而是要從基礎和專業課程中尋求其內在結構、內容等方面的異同點,嚴格以職業能力或崗位能力為主線進行整合,遵循各課程間遞進式關系,循序漸進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專業技能課程體系。
(二)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整合設置的思路。
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應以國際貿易行業的崗位對人才的知識與素質,一般能力和專業技能的要求來確定,主要包括四大模塊:即11國際商務英語,含商貿英語、商務英文函電、英語口語等;21國際市場營銷,含市場調研與預測、營銷策劃、推銷理論與技巧、商務談判、經營管理等;31電子商務,含計算機操作技能、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電子單證交換技能等;41國際貿易業務技能,含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商法、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報檢、報關實務、國際貨運與保險、國際貿易單證實務等。這四大模塊中各有眾多的課程組合,而前面三個模塊的課程都是為后一個模塊打基礎或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業務素質服務的。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必須避免各模塊各門課程之間各自為政的現象,要保證國際貿易專業骨干課程的教學不受沖擊和擠占,這就必須對各模塊的課程進行整合,打破原學科的系統性,避免各課程內容的重復。可將相關聯的課程整合為一門課,例如,“推銷技巧”與“商務談判”就可整合為一門課,電子商務的幾門課可整合為一或兩門課。國際貿易專業課程中的“國際金融”課,可采取開講座的方式,只側重講解與外貿緊密相關的內容。“國際商法”課程要打破原學科體系的框框,專講其他專業課未涉及到的國際貿易法律知識,例如,WTO規則,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慣例、有關托收、信用證的國際慣例等,相關課程已涉及到了,沒有必要重復開設,可采取專題講座方式講授一些與國際貿易業務緊密相關的國際法律知識,這既節省大量課時,又達到擴展學生掌握國際貿易有關的法律知識的效果。又例如,“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同樣需要與“國際貿易實務”進行整合,刪除與“國際貿易實務”重復的內容,專講各種業務單證知識和單證制作的技能,把教學重點放到指導學生繕制業務單證的訓練,為學生畢業后直接上崗從事單證業務打下扎實的功底。另外,其他的課程也都可考慮進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對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進行整合,是一項具體而系統的工作,需要分別做出詳盡的方案,這里不再贅述。
二、國際貿易專業課程的開發。
依據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和“以崗為綱”的教學要求,為適應市場對各種專業人才必須持證上崗的需要,國際貿易行業先后出臺了外銷員、報關員、報檢員、跟單員及單證員等資格證考試制度,憑有關機構認可發放的資格證書才能持證應聘上崗的普遍做法,應指導學生積極應試,并通過相關的資格證的考試,這是應用型高校應盡的職責。專業資格證通過率的高低,這是評價一個應用型專業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為此,針對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畢業前普遍要求參加有關資格證的考試,學校應組織開發有關資格證考試的“報關員資格證應試輔導教材”、“報檢員資格證應試輔導教材”及“單證員資格證應試輔導教材”等的編寫和組織輔導工作,并使這些教材能有效發揮指導學生應試,大幅度提高考試的通過率。這是國貿專業教師的當務之急,是學院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市場培養大批的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實踐性教學比重,采用“四模塊”實踐教學模式。
加大實踐性教學比重是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整合的關鍵。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主要是通過課程體系實施來實現,課程體系由模塊構成。根據培養目標和專業特色,筆者認為國際貿易專業應配置如下四個實踐性教學模塊:
1.課程認識實習模塊,鞏固基礎知識。
課程實習安排在各門專業課程內和學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專業課程內(也包括專業基礎課)的實踐環節,目的是使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鞏固所學過的知識,把理論與實踐知識結合起來。例如:當講述國際貿易政策,特別是進出口商品政策中的“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時,為了更好地把理論轉化為實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中國加入WTO前后的關稅變化,說明當前國際經濟中“關稅壁壘”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關稅壁壘,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收集有關中國企業“反傾銷”、“綠色壁壘”等情況的相關數據,分析目前中國企業面臨的“非關稅壁壘”的現狀,并嘗試提出一些對策。經過這樣的訓練,理論已經完全轉化為生動的實踐教學,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學會如何用經濟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公務員之家
2.校內實習基地模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模擬實習環境。
校內實習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學期,目的是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研究問題和開拓創新的能力。可以分為:
(1)課程實訓項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市場調研實訓、國際市場營銷實訓、國際貿易實務實訓、報關實務實訓、外貿單證實訓、電子商務實訓等。在《外貿單證實務》與《報關實務》課程中,會有很多進出口貿易的單據,教師在教學中盡量收集企業常用的單據類型提供給學生,使學生獲得逼真的實訓效果。同時,盡可能貼近業務和實際,收集實際的案例,這樣不僅使學生有親切感,而且非常實用,讓學生學得踏實。
(2)考證實訓項目。結合“雙證書”制,要求學生獲得與國際貿易專業相關的報關員、單證員、報檢員等職業資格證書。通過對國貿專業的學生進行為期2周的考證實訓,一方面利于提高學生的考證通過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3)專業綜合實訓。《國際貿易實務實訓》是集本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專業基本技能、職業素養于一體的綜合實訓課程。利用外貿綜合業務實訓計算機模擬軟件系統,對畢業班學生進行為期2周的綜合訓練,其中涵蓋了外貿函電、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報檢、報關實務、單證實務、托運與投保、國際貨款結算等多項專業技能。通過對整個業務流程的運作和全套單據的制作,讓學生掌握從分析市場環境開始,到完成市場開拓,同外商建立起業務關系的整個流程。具體以進出易的基本過程為主線,以具體的進出口商品交易為背景,針對進出口貿易中業務函電的草擬、進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報價與還價、交易條件的磋商、進出口合同的訂立、出口貨物的托運訂艙、報驗通關、信用證的審核與修改、單證的繕制、審單付匯,驗貨收貨等主要業務為序進行訓練。同時,在實訓中要求學生通過因特網去尋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戶,自己設計產品目錄、宣傳網頁和出口營銷方案。通過這樣集中的訓練,學生對三年的專業知識有了系統的認識,強化了前面學過的知識,又通過這種模擬訓練,培養了學生在未來實際工作中的職業能力,使學生既具備上崗就可以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3.校外實習基地模塊,為學生提供全真的實踐。
實習基地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協議式的,主要是同外貿企業或工商企業訂立實習協議;另一種是非協議式的,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職能部門,如海關、商檢局、商務局、港務局、國稅局等。一方面,建立幾個穩定的協議式的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和外貿企業架起了一座共同發展的橋梁,既便于學生對即將從事的工作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也便于外貿企業從中發現和選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非協議式的實習基地,如組織或鼓勵學生參觀港口、碼頭、倉庫、生產車間,讓學生看到真正的貨輪、火車車皮、大型拖車、集裝箱、堆場、貨物包裝方式、海關監管場地等實物。鼓勵學生直接找船運公司、保險公司、海關和檢驗檢疫局咨詢相關問題。
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也可歸入這一模塊。畢業實習的考核主要依據學生的實結,實習單位的實習鑒定意見及指導老師的不定期抽查結果加以確定。畢業論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學期進行,由專業老師負責論文的指導、答辯和成績考核。
4.走出去,請進來,創建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走出去就是讓學生利用寒暑假、畢業實習期間走向社會,了解各行各業的發展狀況,了解本行業的發展方向,鼓勵學生為社會、企業服務,鍛煉并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請進來,根據國際貿易專業的特點,采用各種方式請企業領導或職員、管理人員來校作報告或講課,介紹世界及國內和省市外貿發展的狀況、外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求發展的經驗,以及外貿企業中青年員工的成長過程等,使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更好地了解社會,懂得市場競爭之激烈,創業之艱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培養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對于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更應直接聘請外貿企業有經驗的從業人員進行授課,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與社會同步發展,為實現學生零距離上崗創造必要的條件。
摘要 以“兩橫多縱”的方式對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體系進行框架構建,有利于為學生的知識框架構建提供平臺,以及為國貿實務類課程建設與師資建設提供指引。在這一方式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對主線課程高度重視,根據具體情況開設縱線課程,并通過適當的時間安排,有效提升國貿實務類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國際貿易實務 課程體系 兩橫多縱
為適應中國對外貿易迅猛發展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我國很多院校都設立有國際貿易以及類似專業,如何提升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對于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際貿易專業作為一個與實踐緊密關聯的專業,其課程體系設置由于外貿實際活動的復雜性而稍顯龐雜,通常應包含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商務英語、國際結算等。基于筆者所在單位的教學實踐,本文認為以“兩橫多縱”的方式進行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體系框架的構建,對于課程建設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等均具有一定作用。
1 構建課程體系框架的作用
所謂以“兩橫多縱”的方式進行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體系框架的構建,其“兩橫”主要是指以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兩門課程作為主線,這兩門課程分別從外貿合同條款與單證角度貫穿了整個外貿合同履行的各個環節,是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的基礎;而“多縱”則主要指針對外貿活動的某個環節所單獨開設的課程,例如商務英語(包含聽說、讀、寫)、外貿運輸與保險、報關實務、報檢實務、國際結算、國際商務談判等,這些課程主要是對兩條主線類課程的其中某個部分作專門深入而全面的介紹,從內容上來看通常都會與兩條主線課程存在一定的相交。如果以線條形式對以上闡述進行歸納,便可得到“兩橫多縱”形式的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體系框架,其具體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1 為學生的知識框架構建與細節知識掌握提供平臺
為提高國貿實務類課程教學質量,著眼于增強課堂教學實踐性的一系列手段得以采用,例如采用外貿模擬操作軟件、案例教學、組織學生到外貿公司實習等,但學校課堂教育始終與具體工作實踐存在區別。首先,由于學校師資問題,在很多學校都難以保證課堂教學與實際外面工作的完全接軌;其次,更為重要的是學校教育的定位絕不是簡單的職業教育,其更主要的功能在于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為學生的進一步自我學習構建國際貿易實務知識框架與平臺。
“兩橫多縱”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體系框架形式能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一旦學生對所需掌握的知識形成了明晰的結構化認識,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對各類具體外貿實務知識在頭腦中的歸類掌握,以及與實際工作的對接;另一方面,學生在實際外貿工作一旦遇到各類專業問題,在框架化知識體系下也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自我學習與解決。
1.2 為課程建設與師資建設提供明確指引
課程建設與師資建設是促進學科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具體就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而言,由于其所所涉及的具體課程較多,如何確定課程與師資建設的重點與方向尤為重要。以“兩橫多縱”形式進行課程體系框架化構建,可明確課程建設的重點:為了提升教學質量與整個國貿實務類學科的發展,其重點與首要目標應該是集中于國際貿易實務與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兩條主線課程的建設,應通過人力、物力以及資金的集中來加強其建設;對課程體系的框架化構建也能為師資建設提供指引,清楚認識到本單位的薄弱環節,有目的性的加強現有師資培訓或師資引進。
2 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注意問題
2.1 高度重視主線類課程
對兩條主線課程的重視,首先表現為課程設置上應同時開設有國際貿易實務與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兩門課程,且應當都是居于專業核心課的地位。以筆者所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不少高校僅僅開設了國際貿易實務,而對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并未專門講授,或者將其相關內容劃定在前者的授課大綱之內。但囿于課時數限制,目前大多數學校的國家貿易實務課程仍主要是采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黎孝先所編著的《國際貿易實務》或具有類似知識框架體系的教材,其主要著眼點為外貿合同中的各合同條款,因此在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過程中并不能對相應的單證問題作詳細介紹。這將導致學生的國際貿易實務知識體系存在一定欠缺。
從國際貿易課程實踐的角度來看,目前許多學校選擇了利用諸如南京世格的各類國際貿易實務模擬操作軟件進行外貿實習;若在沒有開設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課程的前提下而直接在機房開展網上模擬交易實習,將導致學生在單證填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上容易出現錯誤或不知所措,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上機時間。
其次,對主線課程的重視還應表現在師資配備與教學檢查方面。應將國貿實務知識最扎實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安排到這兩門課程的教學上來,并通過一些制度安排來進一步提升兩門主線課程授課教師的專業基礎與教學經驗;加強對兩門主線課程的教學效果檢查,提高教學質量,夯實學生的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基礎,為學生的外貿工作實踐及其職業發展提供基礎知識保證。
2.2 根據實際情況開設縱線類課程,注重實踐性
由于縱線類課程主要是針對外貿活動中的某一環節所做的專門深入介紹,每一門課程幾乎都有相應的職業類別與之對應,因而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具體應開設哪些課程的選擇方面,應結合本單位的師資情況與教學總課時綜合考慮,注重教學內容與相關實際工作需求的緊密結合。
現階段,我國大量學校在人才招聘方面極為關注教師的科研能力與學歷情況,而對教師的實踐經驗與能力未能足夠重視,這對縱線類課程的開設與教學質量保證是一個很大的制約。對此,主要應加強教師的實踐培訓,也可以直接從社會聘請有經驗的外貿人員進行授課。
從課時安排方面來看,目前部分高校對各類經濟學理論基礎課程與國貿理論課程給予了更多的重視,從而導致國貿實務類課程的開設數目以及課時的縮減,這一現象在一些重點本科院校表現尤為明顯。為扭轉這一現狀,需要從學生的職業需求與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正確處理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與經濟學理論課程之間的關系。
3 結語
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是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部分,與我國大多數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職業定位有著緊密而直接的關聯,提高此類課程的教學質量對于增強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職業競爭力,促進我國外貿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兩橫多縱”的形式對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進行框架構建,強調基礎,注重實踐,能有效促進學生對國際貿易實務知識的掌握,提升實踐教學與專業實習效果,明確課程建設重點與方向。
【摘 要】高校應用技術轉型需要從課程開設機制、實踐教學應用環節和課程群功能等方面著手,文章結合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總體框架,從職業導向能力角度出發,重新構建了該專業的課程群體系,并提出了發揮課程群的集聚與擴散作用、改善教學資源建設等建議。
【關鍵詞】應用技術轉型 課程群 課程建設
目前,關于課程群的含義說法較多,但是核心都是根據不同目的建立的課程集合或者集群,并借助課程群建設實現新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教學改革等。目前關于課程群方面的研究大多都是從某個專業(例如:物流管理、會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等專業)、某個專業的某類課程(例如:地理教學論、網絡傳播技術、大學數學等課程),或者從某類學院的角度(例如:獨立院校、高職院校、高校等),構建專業課程群、核心課程群、專業基礎平臺課等課程群。從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或者高校應用技術轉型角度進行的研究,目前基本沒有。本文立足高校應用技術轉型對需要轉型的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的要求,借助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并結合筆者在西安培華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多年教學感受,以及西安外事學院胡一波、廣東金融學院范忠寶、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董行友等學校及行業專家所作的經濟與貿易類方面的相關報告,從課程群的角度闡述這類專業要轉型應如何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同時,給出轉型的相關建議。
當前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課程建設尚需諸多轉型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才供給與需求關系發生深刻變化,高等教育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質化傾向嚴重,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緩解,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尚不能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
緊密圍繞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找準轉型發展的著力點、突破口,真正增強地方高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為行業企業技術進步服務的能力、為學習者創造價值的能力。
基于上述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以及今后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需要轉型的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的課程建設需作以下三個方面的改變。
1.課程開設機制
當前,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學生在校的所有課程基本分為四類,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訓課,圍繞這四個課程類型,依據西安培華學院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對這些課程的課時、開課學期等進行設置,教師根據每學期所開課程進行選課。這種課程種類劃分標準單一,僅對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總課時、對每個類型課程的課時要求等嚴格執行,并沒有體現人才培養方案的靈魂和精髓。每個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都是立足于某些方面的能力進行人才培養,而現有的課程劃分標準,能體現多少?學生學習后能從中感受到多少能力的提升?為了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必須重新確定新的課程開設機制。
2.實踐教學應用環節
當前,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大都局限于依附部分課程的實踐教學和集中實踐兩個方面。其中,集中實踐又包括通識和專業兩個方面,通識實踐一般都是軍訓、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等。有的學校還會將大學生參加的各種類型的比賽、考證也納入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還更多地局限于教師的大量講解,學生的動手操作也有限,更不用說通過這種實踐教學能提高學生某些方面的職業素養,從而直接有利于學生就業。學生對這些類型的實踐課程興趣不濃,效果可想而知。根據《指導意見》學校應加大實驗、實訓、實習環節,使得實訓實習的課時占專業教學總課時的比例達到30%以上,故而必須對目前的實踐教學內容直接進行改革。
3.課程群功能
目前的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的學生基本都是學習完了通識課,再學習專業基礎課,再學習專業課,最后進行集中實踐教學。課程按照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的順序依次開設,導致學生前學后忘,知識的學習沒有連貫性、體系性。同時,學生選課的范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課程都是必修課,更不要說讓學生為提高某方面的能力對課程進行選擇。因此,高校應用技術轉型背景下的經濟與貿易類專業,如何將現有的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鏈接,將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過程等方面相鏈接,從而實現這類專業的真正轉型。
課程群體系的重建與優化
1.經濟與貿易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轉型的經濟與貿易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應立足于云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等技術層。對目前的通識課、專業課、實訓課的課程群進行調整,以實現經濟與貿易類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專業提升能力和職業導向能力。其中,語言表達能力、專業提升能力都是為了實現職業導向能力。為了實現上述三個方面的能力,參與該人才培養體系的三個主體――學生、教師和協同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角色和職能,在在線授課、師生交互、課程建設和教學資源管理等方面參與或者分享其中的教學資源,最終提升學生的職業導向能力,如圖1所示。
2.職業導向能力模塊
職業導向能力在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的課程群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又具有復雜性,因此,文章詳細介紹職業導向能力模塊,以說明如何進行職業導向能力的提升操作。職業導向能力模塊依據職業導向課程庫的內容,對需要職業定位的經濟與貿易類專業建立知識庫,作為參與職業導向能力提升操作的學生、教師和協同育人基地,根據自己的需求進入職業導向課程系統或者知識管理系統,完成各自的任務,并根據職業導向能力要求χ識庫不斷地進行更新,如圖2所示。
3.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的專業課課程群體系
為了提高需要轉型的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專業提升能力和職業導向能力,根據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的課程體系的總體框架,建立了基礎課、主干課和方向課的三層專業課課程群。此課程群的主要特點是,依據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先成立方向課群,根據方向課群,再建立主干課群和基礎課群。學生可以根據某方面的能力提升,而選擇學習哪些基礎課和主干課。同時,根據課程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每個層次中,將課程分為三個課程群。第一個課程群是每幼罨本的課程,支撐該層的其他課程群。基礎課層的每個群中的課程都與主干課層的每個群中的課程內容相關。所有課程都是以方向課中的第三個模塊――虛擬仿真訓練課程、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校企協同育人體系為核心。同時,這個課程群是必修的,如圖3所示。
對需要轉型的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的建議
1.發揮課程群的集聚與擴散作用
在圖1中,人才培養體系的用戶層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可以進入該體系,通過能力層鏈接課程群的方向課,使人才培養體系中的所有資源圍繞任何進入的用戶而產生集聚,參與者猶如步入專門為自己建立的教學資源超市,可以自主地選擇。將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三分之一的課程,建成校級、省級和全國級精品課,發揮精品課在課程群的極化作用。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課程群的課程內容之間存在很大的關聯性,通過課程之間的知識聯系,發揮擴散作用。
2.改善實踐教學資源配置
按照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據生產、服務的真實技術和流程構建知識教育體系、技術技能訓練體系和實驗實訓實習環境。按照所服務行業先進技術水平,采取企業投資或捐贈、政府購買、學校自籌、融資租賃等多種方式,加快實驗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引進企業科研、生產基地,建立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大型實驗實訓實習中心。統籌各類實踐教學資源,構建功能集約、資源共享、開放充分、運作高效的專業類或跨專業類實驗教學平臺。
作者單位:西安培華學院 陜西西安
摘要:自2010年以來,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已經達到24.61%,成為維持銀行凈利潤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因素。針對這一銀行業發展新趨勢,本文選取了與國際貿易息息相關的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這一指標,并使用時間序列模型回歸分析了2006-2016年其與我國進口和出口之間的長期關系,得出了出口、進口與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的相關系數均為正,說明出口和進口都促進了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的發展,并且進口對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的促進作用略強于出口對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國際貿易;時間序列模型
一、引言
一直以來,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一大熱點。國外學者們從融資成本與貿易結構、貨幣流動性與貿易融資、金融抑制與貿易扭曲等不同側面深入地研究了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已有大量的理論與實證成果。Michel Cyrille Samba, Yu Yan(2009)指出一國的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存在雙向關系:金融發展會促進國際貿易的專業化,而這會導致資本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較優勢,從而形成該國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與此同時,資本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較優勢的國家對外源性融資會有更大的需求,從而促進該國金融發展。他們使用VAR時間序列模型,研究了東亞國家的金融發展與制成品國際貿易之間的長期關系,得出了制成品國際貿易促進了金融發展的結論。Yutaka Kurihara(2013) 使用動態面板模型研究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匯率變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以及在發達國家中金融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結果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匯率變動對國際貿易產生消極影響,而在發達國家中匯率變動對國際貿易并無顯著影響;發達國家的金融發展對國際貿易產生積極影響。
國內學者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多是對國外相關理論成果的整理及評價,以及運用各種計量模型進行實證研究。俞立平(2011)基于省際面板數據,運用面板數據向量自回歸模型分析金融與國際貿易的關系。靜態研究表明,出口和經濟發展水平對金融發展的促進作用大于進口的作用,金融和國際貿易在滯后2期后互為因果關系,在滯后3期只有出口是金融發展的原因,這也與我國是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國情相適應。動態研究表明,金融的沖擊對出口和進口的影響均為正,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總體是比較平穩的;而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的沖擊對金融的影響總體均是負值,也就是說,金融難以快速適應國際貿易的波動,一定程度存在金融抑制。盛雯雯(2014)通過構造一個包含廠商、金融投資者和金融部門的一般均衡模型,闡明了金融發展對一國國際貿易比較優勢演變的作用。結果表明:融資成本的下降將導致企業投資偏好呈現先提高后降低的過程,因此一國在資本密集型行業的比較優勢隨著金融發展,也將出現先提升后下降的倒U型過程,該機制最終導致了資本密集型行業從傳統發達國家項發展中國家轉移的國際分工新形態。
二、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
傳統上貿易金融業務主要是在外匯管理制度框架下,銀行為企業開展跨國貿易所辦理的資金收付、融資等服務。近些年,貿易金融功能范圍拓展,內容涵蓋貿易結算、貿易融資、信用擔保、避險保值、財務管理五大功能。同時,貿易金融業務既涉及銀行的表內業務,也包括銀行的表外業務,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取性,本文所研究的是貿易金融業務中屬于表外業務的那一部分,即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眾所周知,貿易金融業務是中國銀行的傳統優勢業務,2015年中國銀行集團完成國際結算業務量3.9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67%,中國內地機構國際貿易結算份額居同業首位,對外擔保市場份額保持同業領先。因此,研究中國銀行貿易金融業務發展水平將更有代表性,也能更好地反映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與我國貿易規模的關系。
1.數據選擇與測度方法設定
通過閱讀中國銀行年報,了解到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主要包括結算與清算業務、外匯買賣業務、咨詢和顧問等業務以及信用承諾業務。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取性,本文選取的是2006-2016年中國銀行的結算與清算手續費(X1)、外匯買賣價差收入(X2)、咨詢和顧問等手續費(X3)以及信用承諾手續費(X4)的半年度數據,并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測度2006-2016年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其中,2007年6月份的各業務收入不可得,遂使用SPSS軟件中的多重替代法填補了空白數據,以繼續完成測度。
2.測度結果
首先, KMO統計量為0.684>0.5,Kaiser認為KMO統計量取值在0~1之間并且值越大因子分析的效果就越好,一般來說KMO統計量大于0.5即可進行因子分析;此外,Bartlett球形檢驗統計量的Sig為0.000
三、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與進口和出口之間的關系
國際貿易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出口被譽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馬車”之一。而商業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作為時展的新興產物豐富了我國金融發展的內涵,研究其與我國貿易規模之間的關系也是應有之義。
1.數據說明及實證方法設定
商業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選取的指標是上文所提到的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F);而貿易規模所選取指標是進口(I)和出口(E),這是考慮到進口(I)和出口(E)對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F)的影響在方向和程度上可能略有不同,所以國際貿易選取這兩個指標。其次如上文所示,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F)所使用的是2006-2016年通過SPSS測度的半年度數據,進口(I)和出口(E)所使用的是2006-2016年進口額和出口額的半年度數據,數據來源于國研網數據統計庫。此外,本文所選取的模型是時間序列模型,使用的是時間序列模型中的協整檢驗。
2.協整檢驗及結果
在進行協整檢驗之前要先進行單位根檢驗,只有同為平穩序列或單整次數相同的變量之間才可能存在協整關系。經檢驗,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F)、進口(I)和出口(E)均是二階單整序列,有可能存在協整關系。
對F和I 、F和E進行協整檢驗,所使用的方法是單一方程的EG兩步法協整檢驗。第一步,用OLS法分別作協整回歸方程:
F=α1+β1I+μt 或F=α2+β2E+θt
進行估計,分別得到殘差序列、。
第二步,檢驗殘差序列it、et的平穩性,所使用的方法是對其進行單位根檢驗,若是平穩序列,則說明F和I、F和E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協整檢驗結果顯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F和E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F和I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從而得到F和I 、F和E之間的長期均衡方程分別為:
四、結語
根據上文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結論:一是貿易規模對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確實有影響,但總體來說影響不大,可以忽略不計。二是出口、進口與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的相關系數均為正,說明出口和進口都促進了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的發展,并且進口對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的促進作用略強于出口對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類中間業務發展水平的促進作用。
作者簡介:萬姣娜(1992-),女,漢族,湖北安陸人,現就讀于武漢紡織大學金融碩士專業,主要從事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研究。
摘要: 清代云南民族地區的經濟開發,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各種貿易中心城鎮的形成、農村集市的興起、邊貿的發展等,各地區形成不同風格的商品集貿市場。本文利用文獻資料,說明清代云南民族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與集市類型。
關鍵詞: 云南民族地區 商品經濟 集市貿易
街子、集市是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進行交換和貿易的場所,歷史悠久,它的形成是和云南的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息息相關,是在滿足適應當地民族的生產發展和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形成的,各民族地區集市功能各異,類型多樣。我僅從清代云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角度探析商品集市貿易的類型。
一、清代云南民族地區經濟開發對商品集市貿易類型的影響
(一)清政府加強對西南地區的開發力度,為云南的商品集市類型形成打下基礎。
清雍正初年至道光末年1723-1850年,開始大規模地經營開發西南,其中雍正年間的“改土歸流”和乾嘉年間前所未有的社會經濟開發高潮,對云南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推行“改土歸流”,調整生產關系,適應云南地方經濟的發展。其次,開荒屯田,吸引漢族移民。早在清順治十八年(1651年),云貴總督趙廷臣奏:“滇、黔田土荒蕪,當亟開墾。”清政府支持云南當地民族和漢族移民開墾荒地,州、縣發給印票,開墾土地“永為己業”。據《新纂云南通志》卷138統計:到嘉慶十七年云南田地已達93151頃,是明朝萬歷六年(1578年)田地數的5倍多。再次,農產品、手工業品、礦業發展,逐步商品化。云南的茶葉,草藥,酒、鹽、礦產資源開發等逐步進入市場。另外,隨著清政府承認西南地區民間貿易的合法性,海運開禁,逐步改善云南交通狀況,云南商品市場功能類型逐步顯現。
(二)清政府對云南地區銅、錫礦開發,提升云南民族地區商品市場的知名度。
清朝時,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市場對貨幣需求量增大。對于官府來說,鼓鑄是獲利之業,但在順治以后,原料成本增加,致使鼓鑄之息日減,同時,乾隆以前,鑄幣多用洋銅,到乾隆年間,“洋銅空缺”,因此開辟新的鑄幣原料――銅礦便成為市場的需要。在這種背景下,清監察御史包祚永上奏“鼓鑄之關系甚重……惟需滇銅鼓鑄”,滇銅正式納入皇朝開發范圍。銅業成為云南區域經濟主導性產業,主要滿足國內商品流通,清政府限制銅礦向外銷售。到清末,中國大門被打開,云南經濟主導性產業錫業走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加之蒙自和蔓耗等地的開埠,云南礦產資源的市場指向,開始由內向型區域經濟指向轉為外向型的經濟指向,資源型集市形成,大大提升了云南民族地區商品市場的知名度。
二、清代云南民族地區商品貿易集市類型
(一)以民族節日為特征的節日集會型集市貿易。
清代云南各少數民族在喜慶的節日聚會之時,伴隨有物資交流活動,商品交易規模盛大,集市分布在各民族的集聚區,尤其是職業商人卷入其中,以節日為平臺的集會交易,這類集市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氣息。例如:一年一度節日集會型集市,有三月龍王會、七月騾馬會,而最出名的是大理三月街,即觀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蒼山下貿易,集各省之貨,歷代累更,此市不變,“相傳觀音入大理,教人捐佩刀,讀儒書,明忠孝五常之性,故人于是日燒香,四方聞風,各以貨來也”。民族節日擺市,形成節日集市。集市除了節日的喜慶氛圍外,更為重要的是商品展示和物資交流活動。《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八》據記載,大理白族的三月街,“至期則天下商賈皆來貿易,十三省物無不至,滇中諸彝物亦無不至”。“吳羅蜀錦紛成來,紅者珊瑚白者玉……,喧囂如展上河圖”[11]。說明云南大理三月街節日集會貿易的景象十分壯觀,節日型集市貿易在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生活中發揮重要的調節有無的作用,是云南少數民族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集市。
(二)以土特產為大宗形成的專業型集市貿易。
早在明代,云南民族地區農村市場的專業化已經出現。《滇略》記載:“滇人以市為景,游人縱觀,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綿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形成許多專業化固定市場,到了清代集市專業化進一步發展,并具有一定規模。例如:麗江的騾馬會和鶴慶的松桂會就是專業型集市,據《新纂云南通志?商業考一》記載:“麗江騾馬會,每年三月、七月初間行之,蓋麗地氣候溫和,山泉綿延,水源清潔,百草暢盛,所產騾馬為西南巨擘,每次赴會,公騾母騾不小數千頭,兒馬騸馬不下數百頭,購遠出境者居十之七八。”這種情況一直被延續下來,鶴慶松桂會也是專營馬匹的集市。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云南的白勝州(今麗江地區永勝縣)就形成了專業性的茶馬市場,經營銷售鳳慶茶葉,清末,麗江地區出現專營茶葉的商號“永昌祥”商號,開始生產經營沱茶并形成自己的品牌,遠銷西藏、緬甸,在敘府(今四川宜賓)、重慶、漢口和上海設立分號。西雙版納的茶葉生產銷售的專業化程度已很高,每年僅中甸、德欽的藏族商隊就有馱馬300至500匹到西雙版納趕集運茶,銷往西藏的茶葉達3000擔。《道光云南通志?食貨志》記載:楚雄滴酒、鶴慶干酒、蒙自高粱陳酒都非常有名,產量高,銷量大,具有專業化特點。光緒十三年(1887)蒙自私營酒坊所產高粱酒就達50噸。通海專賣醬油,“每年銷十余萬斤”,阿迷州(今開遠市)專賣紅糖。
(三)以經濟較發達地區形成的定期型集市貿易。
清代云南農村有:街子、場、擺、市、鎮、集、街市和街鎮等定期集市交易的習慣,大多數地區習慣將趕集稱為趕街子,街子分布很廣,而且定期趕街,從市場的發展程度上來考察清代云南定期市場,歸納起來有兩種類型:一是定期市,二是常市。定期集市的特點:周期短,市場容量大。一般在經濟較為發達、商品生產有一定基礎、村寨比較集中的壩區趕街,各民族經營者多為半農半商。例如:滇池、洱海周邊壩區、山區、半山區這類集市很有代表性,有以十二生肖或天干地支命名,滇池地區“大板橋、小板橋、官渡、小街子、龍頭街、馬街子、恢灣,普吉等街,多以逢子午辰戌日為街期,交易多為農產品及磚瓦窯器、紗帕、斗笠、竹器等”。云南農村定期集市各地區不統一,有每月趕一集或者二集,有的六日一集、四日一集、三日一集。隨著云南經濟發展街期呈逐步縮短趨勢。雍正至道光年間,下關迅速發展為滇西的商業重鎮,下關的集市由明代的十天一街縮短為六天一大街,兩天一小街。李京《云南志略》說:“市井謂之街子,午前聚集,抵幕而罷,金齒白夷,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茶鹽互相貿易。”[3]這就是當時農村定期集市的情況,各地區定期集市已約定俗成。
常市是在定期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較發達的農村集市,這類市場不間歇地每天都有交易,并有較多的固定店鋪,如:“麗江城西關外有集場一所,寬五、六畝,四面皆店鋪,每日巳刻,男婦貿易者云集,薄暮始散”。[11]常市從市場經濟角度考察是一種進步,是商品經濟發展,市場活躍的體現,同時常市的出現與各民族生產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反映各民族對商品的需求量加大。
(四)以交通要道為基礎形成的集散型集市貿易。
云南民族地區有許多交通要道,像“西南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滇越鐵路等都形成過一些著名商品集散地。
首先,保山板橋街又名青龍街,系西南絲綢古道上進入保山壩的第一個集散型集市。自西漢隨蜀身毒道(即中印古通道)發展形成市場以來,這里逐步成為中印古道通往永昌(今保山)的重要門戶及驛站,店鋪客棧和居民集中之地。據記載:“清代,隨著交通改善和內地貿易的發展,更加促進了板橋街集市發展,其經濟地位提升,成為區域性商品加工集散中心。每逢甲己五日一街,趕街入市人達到3萬多人,為迤西一大集市。”
其次,因茶葉這一地方特色產品,使茶馬古道延伸到地理位置并無優勢的鳳慶,促進鳳慶發展成為順寧府駐地,古道沿線的商業集鎮。根據記載:“這條通道距今有300多年的歷史,將鳳慶與大理、下關、麗江連接起來,各地茶商沿茶馬古道進駐順寧采購毛茶,沿途有供馬幫歇息的馬站,比較有名的新村、金馬、魯史等,馬站所在地自然地成為集市貿易的場所。”[6]邊疆重鎮普洱和思茅也因“普茶遠銷”而盛極一時,商旅云集,市場繁榮。當時普洱茶的銷售路線有三條:“其一以普洱為集散地,由滇西的巍山、騰沖、喜洲用馬幫運往下關集中,再轉運至四川瀘州、敘府、重慶、成都和轉運到西藏、西康銷售;其二,由勐海至打洛,一路至泰國曼谷,一路到印度新德里,一路到馬來亞、新加坡;其三,易武茶葉由馬幫馱至老撾豐沙里,再轉運至河內,由火車運至海防上船,遠銷南洋一帶”。
最后,十九世紀隨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滇東南少數民族地區錫礦成為西方工業的重要原料,大錫的出口量增加,據統計,蒙自開關后個舊的錫業獲得發展,“光緒三十年,錫的年產量由立關次年1315噸增至3413噸”[13]。滇越鐵路通車后,宣統二年產量提高到6000噸,法國殖民者通過滇越鐵路加大殖民掠奪,大批的洋貨,如機械設備、電機、煤油,洋布、洋傘、洋火、洋帽、洋煙等輸入滇東南少數民族地區,云南的錫礦及土特產品輸往海外,滇越鐵路沿線個碧段,市場非常活躍,蒙自、碧色寨、個舊成為洋貨及當地土特產品的集散地,
(五)以自然資源為基礎形成的產地型集市貿易。
清代云南滇中、滇西、滇南鹽業開采十分興旺,鹽的開采是當地政府重要財稅來源,所以政府支持鹽業開采,民眾多以采鹽代耕,產地型集市貿易形成。這種產地型集市貿易有兩個特征,一是依靠當地自然資源,生產具有單一性,需與外界進行物資交流;二是商販往來頻繁,有固定的商品市場,該地區既是商品的生產地,又是產品的銷售地。
以滇中地區、滇南地區為例。滇中是云南傳統的鹽業開采地之一,在這一地區,因鹽業生產而興起的市鎮主要是白井、黑井、安寧等。白井(即石羊古鎮)自漢代開發,唐代擴建,元代設官,明清時達到極盛,清代時,形成了“商販往來,車馬輻輳,視附近州縣,頗覺熙攘。誠迤西之重地,實財富之奧區也”的繁榮景象,因而既是滇中的財富之區,又是方圓數十里的商品交易中心地。據《滇南志略》卷六,白井地區“土瘠民貧,不事紡織,多以鹵代耕”,乾隆《白鹽井志》也云:“人以煎鹽為業,辦課用于滇省。”可見正是由于鹽業的發展才促使產地型集市貿易的形成。
滇南地區。滇南地區的鹽井是清代開始大規模開發,其生產格局是清代奠定的,這一地區因鹽而發展起來的商業市鎮主要是磨黑鎮。據“《云南通志?食貨志?鹽法下》卷七十二、《新纂云南通志?鹽務考三》卷四十九記載,磨黑井是雍正初期開采的。在清中期以前,磨黑是默默無聞的。到清末,磨黑鹽產量已發展到722萬斤,居全省第二,成為滇南食鹽交易中心,同時發展成為一個十分繁華的市鎮”[1]。
以上五種類型基本反映清代云南民族地區商品集市的狀況,當然,要著重指出的是,清代,中國還處于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整個經濟生活中占有主導地位,商品經濟不發達,市場還沒有完全形成,地處西南邊疆的云南也不例外,和內地比較,這里地處高原,交通不便,生產力水平較低,各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甚至少數閉塞的、比較原始的民族地區,直到清朝末還沒有集市。
摘要: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分析經濟貿易類本科專業學生實踐實習教學創新問題,強調改革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培育高水平指導教師隊伍、深化人才培養合作、優化課堂教學體系與實踐實習基地管理體系對于提升實踐實習教學水平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實踐;實習;教學;創新
實踐實習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彌補校內理論教學的局限性,也能夠為學生提供理論聯系實際的真實工作環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近年來,本科學生實踐實習教學環節日益受到國家相關部門以及高校的重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強化實踐教學,建立校企人才聯合培養新機制。校外實踐實習教學已經成為經濟貿易類本科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但是,傳統的教學管理體制、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方法越來越難以適應學生大規模實踐實習教學的需要,難以達到預定的效果和目標,必須盡快改革與創新。
一、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改革先行
較多學校的經濟貿易類專業本科學生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局限性:一是過度重視理論課教學,實踐實習課程普遍被忽視。以我校投資學專業2010版教學計劃為例,課內理論教學(含畢業論文)學分高達152.5,占最低畢業學分的83.6%;實驗實習實訓類課程學分為30,僅占最低畢業學分的16.4%。二是實習實踐課程分散在多個不同的教學學期,每個學期的實踐實習實踐較短,如我校經濟貿易類本科專業學生的各類實踐實習一般分散在4個不同的學期,每次實踐實習時間一般為2~4周。這種狀況導致單次實踐實習時間過短,難以開展實質意義的實踐實習活動,一方面企事業單位難以安排短促的學生實踐實習項目,另一方面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完成預期的實踐實習任務,同時也不利于做好實踐實習管理工作。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改革必須先行,培養方案應該把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尤其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同時在教學計劃編制方面進行大膽創新。我校新版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修改充分體現這一思路,如各專業普遍采用“3+1”培養模式或“3+0.5+0.5”培養模式。其中“3+1”培養模式是指將原有4年的本科理論教學改在3年內完成,第4學年在“校內實驗場地和校外教學實踐基地”以適度集中和分散的形式進行實踐知識學習。根據我校經濟貿易類專業應用性強的特點,在總學分不增加的情況下,減少理論課時數,對理論課程做進一步有機整合,形成內部邏輯結構嚴密的主干課程群,實現課程體系設計的模塊化。增加實習實訓(實驗)教學的課時比例,同時考慮本專業實踐(實驗)教學體系的合理性,實習實訓課程設置與相關理論教學相結合,注重課程之間的銜接,在一些專業課程理論教學的同時增加實踐課程,充分利用教學軟件,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二、培育高水平指導教師隊伍
在實踐實習指導工作方面,傳統方式主要是高校任課教師負責制,即學校相關專業老師根據學校有關規定接受學校統一分配的學生實踐實習指導工作任務。這種方式的優點與缺點都十分突出。主要優點是簡單易行、監管成本低,因為任課老師對學生比較了解,監管方式比較成熟。主要缺點是多數專業教師的學習和工作經歷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學歷較高,理論知識豐富,但缺乏相關行業從業經驗,導致學生實踐實習監管的信息不對稱甚至失效。我們認為,建立“雙師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雙師制”是指在實踐實習課程教學安排上實行“校內教師+校外導師”制度。在具體做法上,我校經濟貿易類各專業教研室選派不同專業研究方向的教師擔當學生的實踐教學指導老師,對實踐期間的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時對學生實踐的理論知識進行跟蹤輔導,及時為學生提供理論咨詢和智力支持。而實踐教學單位也為學生實踐配備“師傅式”的業務導師,代表企業對實習生進行常規管理,并嚴格按照實踐教學大綱對學生的實踐學習進行業務指導,并對學生的實踐效果進行考評。“雙師制”不僅能夠有效維護學生的人身安全,也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切實幫助學生提高應用技能。
三、與課堂教學改革緊密結合
目前,我國高校課堂教學與課程體系設計的明顯缺陷有兩個。首先,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絕對權威與唯一主角,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其次,理論課教學與實踐實習課堂脫節,課堂教學內容難以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實踐實習項目與課堂教學內容關聯度低。這種狀況導致學生主觀能動性不能得到發揮,課堂教學與實踐實習都難以取得良好效果。我們認為,高校課堂教學與課程體系設計必須盡快改革,尤其要盡快改革以教師為絕對中心的“滿堂灌”課堂教學模式。近年來,我校經濟貿易類本科專業在這方面進行了較多嘗試,如通過引入PBL教學模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與校外實踐實習也能夠有機結合起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同時將學習與實際問題或實際問題的解決掛鉤,注重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要求學生在PBL課程中所選擇的研討性問題應該與接下來的實踐實習項目一致,如假如學生計劃選擇商業銀行業務作為實踐實習項目,那么學生在相關PBL課程中也應該選擇相關問題作為課程研討問題。這種嘗試不僅有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有助于不同類型課程的相互融合。
四、優化管理體系
較多高校將指導學生實踐實習單純作為學校專業老師的工作任務進行分配,導致學生實踐實習管理體系的“單面”特性,相關企業事業單位一般只能被動地接受實踐實習學生,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實踐實習學生的管理工作,導致實踐實習管理的低效率,甚至管理缺失。鑒于此,我們認為建立學校專業院系與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的聯合共管體系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在學校方面,由相關學院院長牽頭,成立實踐實習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和管理小組。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監督整個實踐實習的運作;管理小組負責從實習動員、報名、組織、實習實施、學生管理和實踐考核等實踐階段全方位地管理與指導工作,就實踐實習基地的運作模式、實習組織、實習管理、學生管理和實踐考核等各個方面建立嚴格的制度規范。并以教學系(所)為主體,聯合實踐實習基地,編制相關本科專業的實踐實習目標和計劃,安排學生分配以及其他實踐實習基地的運作工作。作為實踐實習基地的企事業單位的主要領導負責組織實踐基地的具體規劃和建設工作,以及學生具體實踐實習工作的分配與協調,同時重點負責實踐實習工作的安全問題以及工作評價問題。
五、深化人才培養合作
一般而言,實踐實習依托企業事業單位不僅能夠提供良好的實踐實習機會,也擁有大量的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高層次專業人士,是提升高校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外部資源。在做好實踐實習依托單位的學生實踐實習工作以外,我校經濟貿易類專業教學單位還積極采取多種途徑在人才培養方面與依托單位進行深度合作。主要做法有:聘請實踐實習依托單位專業人士擔任校外專業顧問和兼職輔導老師以及兼職碩士導師,為實踐實習教學以及專業教學的開展提供指導建議,為學生開設相關講座,合作指導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邀請實踐實習依托單位專業人士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重點對人才培養方案是否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提出建議,對實踐課程體系及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等提出建設性建議;實踐實習依托單位專業人士組成基地實踐講師團隊,定期舉辦相關專業講座等,效果十分明顯。
六、結束語
校外實踐實習教學是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實踐實習中體會理論知識用途,為學生進入社會架起學習橋梁。學校應該結合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優勢與企業進行合作,創新實踐實習教學管理體制,培養高水平實踐實習指導教師,優化課程體系,確保實踐實習基地教學環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摘要: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指以初級產品為主的國際貿易,例如,煤炭、焦炭、鎳礦以及鐵礦砂等,其在國際經濟貿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筆者將以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為出發點,探究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的對策,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大宗資源類 商品貿易 對策
大宗商品貿易是國際經濟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經濟具有較大影響。大宗商品貿易,即基于初級產品前提下的國際貿易,例如,焦炭、煤礦、農產品、稀土資源等。自正式加入WTO以來,中國以弱勢地位存在于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中,雖然中國在諸多產品上處于貿易大國,但由于受缺失定價權等因素的影響,致使我國長期處于貿易弱國。鑒于此,探究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的對策勢在必行。
一、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概述
目前,針對大宗資源類商品的概念,未得到學術界的統一。絕大部分學者認為,大宗資源類商品即與自然資源相關的大宗產品,能源產品與非能源產品是其兩大類型。針對非能源產品,指除三種重要能源產品外的自然資源產品,包括農副產品、初級產品以及工業原材料等。對于該種大宗資源類商品界定方式,其具有較強的寬泛性。一般情況下,界定產品是否屬于大宗資源類產品,需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第一,明確細化與資源相關的產品種類,換言之,即自然資源是該類產品的主體,表現的是一種自然資源類產品。第二,“大宗”是大宗資源類商品需滿足的第二大條件。“大宗”,具有交易數量大、商品用途廣等特點,同時,該類商品的國際貿易是影響該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常基于政府幫助下的商品交易。由此可見,大宗資源類商品,指交易額度大的資源類產品,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的對策
(一)完善大宗商品貿易供應鏈管理體系
如今,諸多跨國公司基本建立了大宗商品貿易供應鏈管理體系,且全球為覆蓋范圍。針對中國而言,為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需進一步完善大宗商品貿易供應鏈管理體系。首先,積極發展自由化程度高的貿易體制,營造良好的國際大宗商品貿易政策環境,為完善大宗商品貿易供應鏈創造條件。其次,爭取引入具有全球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例如,來自瑞士,且以經營金屬為主的嘉能可Glencore公司;來自美國,以經營黑色金屬和農產品為主的嘉吉Cargill公司;來自荷蘭,以經營能源和金屬為主的托克TBBV公司,以此作為借鑒、吸收貿易網絡與成功經驗的對象,促使大宗商品貿易供應鏈管理體系得到完善,為我國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發展奠定基礎。最后,高效利用供應鏈信息管理技術,實現供應鏈云管理、運供應和云物流效果,提升供應信息管理效率。
(二)優化交易制度,提升大宗商品貿易定價權
定價權,即制定價格的權利,是基于某一特定商品,個別主體在市場中所表現出的定價能力,是一種權利的體現。一方面,定價權是議定商品價格時所擁有的主動權。簡言之,定價權,指在商品價格議定過程中,不同國家所擁有的主動權,商品買進價格與賣出價格均屬于該范疇。另一方面,利益分配權是定價權的實質。專家認為,基于完全競爭、交易成本公正以及信息對稱等基礎條件下,在供求關系影響的前提下,商品價格圍繞價值呈現出上下波動趨勢。在實際貿易過程中,在不完善市場機制影響下,加之國際市場的交易成本較高,部分實力雄厚或存在相關利益的企業通過某些手段,控制商品的國際貿易價格,達到增加自我經濟利益的目的。
目前,大宗商品貿易定價權缺乏是導致我國大宗商品貿易發展困難的關鍵因素,然而,致使我國大宗商品貿易缺乏定價權的原因在于兩方面。具體而言,即以下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歐美期貨市場歷史悠久,約有兩百多年的發展歷史,發展已經處于成熟階段,對國際大宗商品貿易的掌控力較強。其中,歐美期貨市場以倫敦期貨交易所和紐約期貨交易所為代表。另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機制逐漸以一種金融工具的形式存在,其不再是實體現貨貿易的體現。基于此,為提升我國大宗商品貿易定價權,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現貨連續價格交易制度,推動大宗商品貿易發展。
目前,即使我國對全球大宗商品貿易定價權缺乏掌控力,但可采用借力巧取、摒棄豪奪等方式,迫使大宗商品貿易定價達到合理化標準。在此,筆者認為我國可通過定期將月度粗鋼產量、月度粗鋼庫存量以及鐵礦石存量等數據直接公布于國內外,引導更多機構進入國際大宗商品貿易。
(三)增加大宗商品貿易政策扶持
針對大宗商品貿易的政策扶持,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對大宗貿易商品交易中心建設資金與運行費用的扶持。另一方面,嚴格控制貿易商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稅收和傭金等,并以大宗商品貿易實際情況為指導,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專項財政引導資金,其中,授權服務中心、貿易商、專業服務機構及團隊對地方貢獻的獎勵等是引導資金的主要應用對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影響,同時,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國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嚴重阻礙我國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向前發展。因此,為推動大宗資源類商品貿易發展,在完善大宗商品貿易供應鏈管理體系基礎上,優化交易制度,提升大宗商品貿易定價權,同時,加大對大宗商品貿易的政策扶持,為我國大宗商品貿易發展奠定基礎。
摘 要:藝術類出版社由于本身受眾和圖書選題的限制,在國內出版市場中一直處于相對弱勢的狀態,但從整體圖書市場的發展來看,讀者對藝術類圖書的需求量正在逐年提高。近幾年,隨著版權貿易的大規模開展,國內出版社對版權運營的概念逐漸加強,版權已逐步納入出版社的資產管理,并成為提升出版社實力的重要部分。本文從藝術類出版社開展版權貿易的意義、優勢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環境下利用版權貿易進行出版社轉型的方法作了闡述。
關鍵詞:版權貿易;出版社;轉型
版權貿易的開展,包括版權資產的管理和運營在近幾年逐漸受到了出版業的重視,隨著全球化貿易時代的到來,出版社的工作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僅僅關注國內市場的需求和走向,特別是作為受眾面比較窄的藝術類圖書而言,在改革的過程中,版權的運營管理是出版社發展的一個新思路。
同時,作為出版社資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做好版權工作,版權如何為出版社發展服務,如何成為出版社轉型的助推器,也是當今出版社發展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一、加強版權運營對藝術類出版社發展的意義
(一)傳播中國的優秀文化成果
文化傳播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版權輸出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出口,不僅僅是一種資源的開發,或是一種單純的貿易往來,而是能夠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渠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積淀,造就了豐富的藝術成果,借助版權輸出做好文化傳播,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可以取得直接經濟利益和間接文化傳遞的雙重效益。
(二)優化現有的出版資源
在當今國際化的背景下和互聯網時代的沖擊,受眾獲得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這也是導致出版產業逐漸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藝術本身屬于一種小眾文化,由于受眾限制,國內的藝術類出版社相對于其他類型的出版社普遍規模較小,但藝術類圖書本身從選題組稿到編輯出版,周期長、成本高,出版高質量的圖書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有時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一些大型的出版項目,通過版權合作尋求一些合適的合作伙伴,則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彌補出版社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利用國外市場較為成熟的圖書選題,也可以加速自身發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版權貿易是出版產業發展的趨勢
借助外界優勢資源的幫助,提升自身的出版能力,是出版業發展的一個主流趨勢。與以往的出版模式不同,新興業態下的出版社很難依靠單一力量達到規模和水平的提升,眾多出版社在尋求與國際出版機構的合作,利用版權交流來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使自身的選題范圍能夠更加的國際化,受到更多讀者的關注,因此,藝術類出版社也應該抓住國際合作的主流趨勢,積極順應時代潮流,突破目前的發展屏障,找到更為適合的市場定位。
(四)利用版權貿易做好出版社供給側結構改革
自2015年11月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的理念以來,國內的出版行業也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主動轉變思路,積極從調整自身出版結構開始,尋找出版社新的發展思路。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國內市場當然是必須而且是首要的,因為國內出版社的主營業務群體仍然是國內的讀者,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國內圖書銷量好、受眾關注度高的圖書品種,有很大一批來自于國際市場,例如在2015年備受關注的《秘密花園》涂色書就是借用國外圖書品種來彌補國內市場空白,從而達到高銷售量的成功范例,這類圖書的成功從一定層面說明了國內讀者對外版圖書的喜好和偏向,因此,出版社在開展供給側改革,尋求轉型渠道的同時,也應該將國際圖書市場的走勢納入參考范圍,從國際化的角度拓寬自身的眼界。
二、藝術類圖書更為適合進行版權貿易
與其他圖書類別相比,藝術類出版物更適合進行版權貿易,在版權交流上具備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
(一)藝術的無國界性便于藝術類圖書的對外推廣
在版權輸出和推廣的過程中,一般容易因為文化差異造成圖書推廣的障礙,但由于藝術的無國界性和互通性,受眾對藝術類圖書的接受更為容易,因此藝術類圖書的對外交流推廣可能相較于其他種類的圖書會更為便利一些。特別是隨著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傳播,中國的書法、國畫和傳統藝術工藝類的選題在境外的關注度提升,這對于藝術類出版社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機遇。
(二)翻譯的便利保證圖書內容的完整性
翻譯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原作品在境外的宣傳推廣,特別是小說類的文學作品,由于翻譯本身是對原作品的再次加工,因此翻譯水平的高低,翻譯能否做到對原作品意思的準確表達,會直接影響圖書質量,如果在翻譯環節出現問題,則會破壞作者本身的意圖和作品的完整性、藝術性等,影響讀者對原作品的理解和認知,但藝術類圖書由于翻譯造成的影響可能性相對較小,大多不會存在這類問題,因此在推廣傳播的過程中也較為容易。
(三)藝術類圖書的直觀性便于開展文化交流
大眾類的藝術圖書經常是通過繪畫、攝影等圖片的形式來傳達著作者的思想,比其他類型的圖書在表達上更具有直觀性,因此在傳播的過程中更容易向受眾傳遞信息。由于受眾的接受度比一般圖書更高,也就使藝術類圖書在版權貿易的過程中更受市場關注,藝術類出版社可以在近幾年國內外市場對藝術類圖書關注度提升的趨勢下,乘勢加強宣傳力度,提高推廣效果。
三、借助版權貿易進行出版社發展轉型的方法
(一)做好分類管理、節省資源
版權作為出版社資產中的一部分,也需要進行分類細化,針對不同的圖書品種,從維護和貿易推廣的不同角度,制定不同的版權運營策略,做到分類推廣、有的放矢。
所謂分類管理,一方面是要求對圖書版權按照內容、適合人群和地區等具體的標準做好分類,在推廣和進行貿易洽談的過程中,重點在目標群體中進行推介。另一方面,版權是一個籠統的大概念,具體到每一個圖書品種而言,可以分為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改編權、翻譯權等諸多細項,特別是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一些圖書還加入了數字版權的概念,由于版權的費用是由具體列項的種類決定的,所以作為版權工作人員來說,為了避免浪費企業資產,必須要對每個圖書品種作出詳細的分析,以決定在與作者和版權機構獲取版權的過程中,有目的地選擇版權種類。
(二)從單一的版權貿易轉變為合作出版
在過去的版權貿易中,版權貿易經常會采取的方式就是整體輸出或引進,而在近些年,合作出版逐漸已經成為了另一種趨勢。對出版社而言,引進一個成熟的圖書版權,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在版權引進后,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圖書的加工出版和后期的銷售推廣,這對一些中小型的出版社而言無疑是加大了運營成本,同時也增加了風險。相較之下,合作出版可以縮減成本,將版權引進的風險大幅降低,充分發揮版權貿易雙方的優勢,促進版權合作的有效進行。
同時,國內出版社如果是作為版權輸出方,那么合作出版一般可以在選題開發階段就可以著手進行,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減少版權輸出方在圖書后期編輯制作過程中的過多投入,避免資源重復利用,提前進行定制出版。特別是對于藝術類圖書而言,一般印制成本高于其他圖書品種,因此如果在圖書出版工作完全結束后再考慮版權問題,往往會因為前期投入過多造成版權費用提高,使一些原本可以進行合作的圖書品種無人問津,浪費了一些優秀的圖書選題。
(三)做好人才建設和人才儲備
國內的版權保護和運營相對于國外圖書市場來說,工作開展得比較晚,因此,在專業版權人員培養方面更是非常欠缺。目前國內大多數出版社雖然已經樹立起版權維護和推廣的概念,但由于缺乏相應具備專業素質和經驗的從業人員,使一些出版社的版權工作開展的并不是很順利,因此,迅速培養起一批業務能力過硬的版權從業人員是出版社開展版權業務的首要工作。
由于版權工作涉及的方面比較多,因此對版權貿易人員的要求也就非常全面。一般來講,版權從業人員首先應是具備法律、貿易、外語等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并且要對所從事的圖書板塊市場有著透徹的認識和深度把握。作為出版單位,首先要加大對版權從業人員的培養力度,挑選綜合素質過硬或在某些相關專業上具備特長的人員進行重點培養,同時對于版權從業人員來講,自身的業務開展不能僅限于版權一個領域,而是要積極參與到圖書選題、編輯以及推廣的各個環節中,在充分認識和分析國內外市場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對本單位圖書的走向提出合理的意見,幫助其他環節的工作人員更好地開展工作。
(四)從選題開始在每一個環節建立版權意識
版權貿易的概念是隨著近幾年國內圖書市場的開放而逐漸形成氣候的,很多出版社在關注版權貿易之初,最先想到的是利用現有的、成型的圖書來進行版權合作或是版權輸出,但從實踐的角度來看,由于國內外文化的差異,使一些在國內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選題在國際市場上卻缺乏銷路,有的時候是因為選題本身不受國際市場的認可,而另一種情況下卻是由于表達方式或者翻譯水平的限制,使得一些選題在推廣過程中受到阻礙,因此,如果能夠在確立選題時就加入版權貿易的思維,那么在后期的組稿編輯的過程中,就可以從作者、譯者等角度進行一些調整,為今后的版權貿易做好基礎工作。
另一方面,全版權運營的概念現在也逐步引起國內出版社的重視。目前國內的出版社在與作者簽訂出版合同時,一般容易忽視全版權運營的概念,通常僅會與作者在印刷出版以及網絡傳播等方面作出約定,而隨著媒體融合度的提高,一些作品在正式出版后取得成功進而轉變為影視作品的案例已不在少數,但通常在這個時候,有一些出版社就會因為事前與作者簽訂合同時忽視了影視改編權等權利而造成損失,這就要求版權貿易人員和編輯能夠在確立選題時,就具備慧眼識珠的能力,提前簽訂一些可能出現衍生產品的作品版權。
(五)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
版權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的不懈努力,做好版權工作,努力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近幾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等對外戰略的提出,為出版社的版權推廣也提供了機遇,同時,諸如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這種世界性的大規模專業展會也是出版社開展業務的良好平臺。
作為出版單位和版權從業人員來說,與相關機構建立日常的合作關系是版權工作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環。版權工作要求版權人員要能夠及時抓住時機,利用一切機會與國外的出版機構、版權機構等取得聯系、建立合作,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及時維護與其他出版機構之間的關系,從中獲得對自身工作有益的信息,對自身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同時,隨著時局的變化,要能夠把握住市場發展的動態,適時地推出適合對方的版權輸出計劃,有目標性地選擇版權合作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版權工作。
在后經濟危機時代,服務外包已成各國經濟領域必爭之地,而本文將就作為服務外包四大因素(服務外包動因(Why)、服務外包業務(What)、服務外包地點(Where)、服務外包過程(How))中服務外包從策劃落實到現實的銜接關鍵點的“服務外包地點”進行研究。
本文將通過丹麥已有的服務外包數據與貿易出口相關數據結合起來研究,通過建立模型探究服務外包選址與國家對外出口方向類別的關系,并且將該模型用于預測2016年中國的服務外包行業情況,為我國服務外包企業提出事宜的意見。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隨著全球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逐漸成為全球產業轉移的一大趨勢,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能夠提高承接國的人力資本水平,提高資本流入質量,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知識,并推動服務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很多跨國公司都把自己非核心的業務外包給其他企業。而且,國際服務外包還有低污染、低消耗、高技術、高附加值等特點【2】。
近年來,隨著國際市場越發開放,市場分工趨勢逐漸加大,而行業間的交叉也越來越復雜,企業間的競爭越發劇烈。企業欲保持自己在市場上的一席之地,把握自身優勢,則必先守住自身核心業務的行業優勢【3】,即核心競爭力。因此如何將核心業務包裝推向市場則是決定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這些包裝業務包括了客戶聯系、后期服務等,正如波士頓學習曲線(圖一)所示,若自營非核心業務,確實長期來看會比外包成本低,但由于非核心業務較多,當把這些業務加總來看,其學習曲線就不再是圖中的L了,而是在更高的位置L1,由于成本高,時間長,其必然耽誤核心業務的進步,最終得不償失,而服務外包業務由此應運而生,以更加專業團隊以較低的成本處理企業核心業務。這也同時體現了社會大分工的趨勢。
從發包國來看,美國、日本、歐洲是主要的發包方,提供了全球服務外包業務的絕大多數份額【4】。美國占了全球市場的64%,歐洲占了18,日本占了10%,留給其他國家的還不到10%。全球服務外包市場嚴重依賴于美日歐,使產業格局呈現出一種“中心-外圍”的發展格局。
而從承接國來看,服務外包承接國數量激增,但是發展的層次是不一樣的。從發達國家來看,服務外包承接大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加拿大等國國內服務外包行業成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發展優勢,但是和發展中國家相比,人力資源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其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中明顯落后。許多國家已經跌出2010年Gartner IT排行榜的前30強【5】。
由此可見,對服務外包行業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外包業務所需要考慮的因素中,服務外包地點是服務外包從策劃落實到現實的銜接關鍵點,因此,本文將以先前文章為基礎,以丹麥為例,研究離岸外包選址與跨國貿易之間的關系。
本文將援引Peter D. ?rberg Jensen文中的部分數據【6】,將其處理為相對值,另外同樣將丹麥進出口貿易進行相對值處理以研究離岸外包選址與國家貿易之間的聯系,并借spss modler生成經過訓練的模型對中國未來的服務外包趨勢進行預測。
服務外包選址與貿易出口類別關系探究
前提假設。21世紀的亞洲一直作為最大的服務外包承包地區,從一開始的低端生產服務外包逐步走到現在開始從事較高端的IT服務外包,其中中國和印度做出了不少貢獻中國、印度、菲律賓承接了全球服務外包60%以上的份額【7】,而中國在IT服務外包行業方面位居亞洲第二(如圖二,將中國香港包括在內)【8】, 那么是否中國在電腦等方面出口也處于領先優勢呢?
事實上,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中國的出口繁榮期間,個人電腦的全球出貨量增長105%,筆記本電腦占47個百分點的增長。2009年,便攜式電腦第一次估值占大多數的電腦發貨量。同時,中國大陸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最大生產國,超過臺灣,曾在2002年10月占到了全球筆記本電腦生產的64%,圖三描述了這一時期美國筆記本電腦的主要進口國,由圖可見,中國大陸的進口量逐年遞增,并且占據美國筆記本電腦主要進口市場。
于是,本文做出本文最根本的假設:
服務外包的選址與該行業對應的出口類型方向相關。
數據分析。本文主要考察了服務外包種類與出口種類之間的關系,因此類似公司規模、先進程度等無關因素應盡可能對所研究內容不產生影響,借助丹麥數據制成外包選址因素相關系數矩陣,由矩陣可知這些因素對本文研究內容影響并不大(相關系數集中在0值左右),因此服務外包種類之間可經過處理形成相對偏好值矩陣。
由偏好矩陣看出IT行業服務外包無論在哪個地區都是最受歡迎的,之后對商品貿易進行處理,在此為了能夠反映出確定的服務外包行業對應相應的商品,本文選擇了如下對應方式:
同上處理成相對偏好矩陣(假設以出口金額代表偏好)后將幾張相對偏好表結合分析建立模型,其中manufacture、IT、back―office三項使用相對值表示,所使用數據皆來自于2012年數據,經過數據填補,極端值排除后,使用三種模型(C5.0模型、類神經網絡模型、SVM模型)進行預測訓練,在置信度達74%情況下,將所得模型使用于中國出口貿易所得2016年預測結果如下:
模型顯示,前三項(有機化工、船舶生產、人造纖維的出口)對生產、IT、后臺工作管理服務外包影響最小,三個模型計算出的相關系數平均值分別為0.078、-0.021、0.134,而計算機、軟件業出口相關系數則分別達到0.828、0.671,管理人才流動為0.544。
表中有機化工品、船舶生產等數據為“世界對中國的出口額”,即中國的總進口額,后面三項manufacture、IT、back―office為國際市場發包給中國的相對偏好程度模型預測值。由于該值為相對值,其大小并不影響其最終結果,由表中數據可知,目前來說對中國進行IT服務外包實際上是最好的選擇。
經過數據處理,就管理人才流動、計算機和軟件業出口三項與IT服務外包、后臺工作管理服務外包的相關關系較高,而關于生產服務外包關系并不是很明朗。由所得數據建立模型對中國2016年承包情況進行預測得到最終結果為世界市場對中國IT服務外包的預期相對偏好值遠遠高于另外兩項。其中由IT服務外包和后臺工作管理服務外包的相關數據可驗證本文最開始的假設的正確性:服務外包的選址與該行業對應的出口類型方向相關。
IT行業目前在中國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隨著“云計劃”、“大數據”的逐漸展開,中國社會對IT行業人才需求也越發強烈,大量IT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建立,使之前分散的IT行業逐漸走上產業化、標準化發展的路線,也就是說在政府政策傾向作用下,中國的IT服務外包環境得到了保障這是其他國家越發偏好于選擇將發包目的地設定在中國的原因之一【1】。
同時由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相關系數較大的幾個因素(計算機、軟件業出口、管理人才流動)中,計算機出口與IT服務外包數據相關性最為緊密,這正好解釋了發達國家將相關商品生產外包到中國之后由中國制造出廠后再發回這些國家的本土市場的生產流程【1】,借此以提高核心競爭力:新產品的開發。
由波特菱形理論可知,各企業應借服務外包為平臺,發揮自己的本土優勢,如我國企業在未來應逐步發展自己的IT能力以趕上時代潮流;而國家之間也借此以形成自身的相對優勢,中國可以借本次科技革命的潮流推動,在國際經濟的競爭中獲取更高的主導權。
然而,本文的依然存在一些限制,首先注重于對出口的討論,忽略了進口和凈出口的影響。
其次,由于數據類型有限,本文所有數據都是通過相對值進行處理,在把數據轉換為相對值時,存在一定誤差。綜合考慮以上多方面因素,為保障數據可靠性,結果可驗證性,更多的數據處理和資料調查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是本文得到的結論和數據處理方法仍有很大參考價值和創新意義。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信息學院)
摘要: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具有實踐性強、實效性強、應用性強的特點,但現有的教學模式難以根據課程特征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針對此問題,本文提出了啟發式互動模式、習題教學模式、專題陳述模式、實習實訓教學模式,以及以賽促學、以考促學模式等特色教學模式,并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評價5種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與素質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模式;評價體系
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是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必修的一系列與外貿實際活動相關的專業必修課,是研究國際貿易規則在實踐中正確運用的技術性應用課程。通常,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要定位于涉外貿易部門、涉外企業以及海關等從事實際業務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專業特色較為突出。目前,高校該類課程體系的設置,既包括實務類主干課程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國際商法、報關員實務、國際貿易慣例等,還包括商務英語聽說、單證業務實習、進出口實務模擬實習等實踐環節課程。
一、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現有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按照要求,課程的教學模式應契合課程的特點,以求最大限度地實現授課內容的價值。但是,現有的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教學,基本是在教室內完成,其模式以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學生被動接受、記識或加以基本的理解為主要內容。傳統的模式重視實務中的理論和規則而輕實踐,強調每門課各自的知識點而忽略課程間的聯系,缺乏理論聯系實際和案例教學,造成學生感覺專業概念太過于抽象而出現理解困難的問題。實際上,這種問題已在學生的專業資格考試與課程考試中反映出來。其次,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缺少體驗進出口業務操作過程的機會,一方面造成知識點零散而不能融會貫通,出現知識點靠機械記憶而不能持久掌握的問題;另一方面,造成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低下。他們很難全面系統規范地掌握進出口貿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很難清晰地把握對外貿易業務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的關鍵之處,缺乏外貿業務實際操作能力,普遍不能適應廣大出口導向型企業用工的需要,從而國貿專業學生在就業時的競爭力劣勢日益突出。鑒于此,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需要改革傳統的依賴教師講解的單向傳遞教學模式,由以教師為主轉變為學生積極參與,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注重適應教學內容的更新與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模式的創新。
二、教學模式的設立內容
教學模式的設立應依據課程的性質和特點,體現素質教育、專業性、務實性和開放性等原則;此外,它還應結合學校人才培養定位的實際要求以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專業特色。
1.啟發式互動模式。該模式主要應用于理論教學中。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有其規范的理論教學內容。在這部分,理論教學中應改變教師單向講授的現象,更多地采用啟發式教學,針對講授內容,提出深層次的、理論聯系實踐的問題,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與辯論,踴躍提出自己的見解,鼓勵他們進行創新性思維,之后,教師再進行評講。這種啟發式互動模式改善了課堂氣氛,同時也改善了理論教學的枯燥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其對知識的把握。
2.案例分析或習題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指投入專門的學時用于案例討論或習題練習,主要用于輔助理論教學。理論教學為專業學習提供分析問題的基礎和框架,而案例討論或習題則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例如,《國際貿易慣例》課程中關于承運人責任及免責問題可以通過案例討論方式加深學生對慣例條款的理解和應用;《國際結算》課程安排習題課,讓學生練習根據信用證內容來繕制票據和結算單據等。另外,教學案例還可以圍繞地方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體現實務類課程服務區域經濟的特點。
3.專題陳述模式。該模式,指教師圍繞教學重點或難點問題形成專題,通過學生課下準備,繼而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陳述與講解的方式,表達學生對討論專題的觀點。該模式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中被廣泛應用,但本科教學很少涉及。該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點本身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對學生查找文獻能力、系統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實現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轉變為學生積極參與。
4.實習實訓教學模式。該模式主要應用在實踐環節,屬于動態參與性的教學模式,具體分為兩類方式。一是在校內配有計算機及模擬軟件條件的模擬實驗室進行,例如外貿流程模擬練習基地、國際貿易結算模擬練習基地、模擬交易中心或模擬實驗室等,通過模擬實務流程,讓學生能夠在一個仿真的國際商業環境中切身體會商品進出易的全過程,使其全面、系統、規范地掌握從事進出易的實際操作技能。教學中,模擬軟件的使用率以及與課程內容的針對性是決定該模式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另一種實習實訓教學,則是在校外建立實習基地,改變以往合作單位被動接受學生實踐實習的局面。學校通過建立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不僅有助于解決課堂教學“紙上談兵”的弊端,增加了學生的工作經驗,還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與反饋,對人才培養的方向與特色有針對性調整,有利于就業率的提高。
5.以賽促學、以考促學模式。該模式指鼓勵學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競賽,鼓勵學生考取專業資格證書,并根據競賽規格與參賽成績或是考取資格證書的難易含量沖抵學分的教學模式。例如,學生參加教育部與紡織總會舉辦的“外貿跟單員”大賽,取得一等獎可以折算為1學分,學生考取跟單信用證專家資格考試證書可以折算為2學分等。由于相關大賽或是資格證書的考取必須以對應課程的學習為基礎,所以通過該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學習成績,而且可以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特長發展。
三、教學模式評價體系構建
1.教學模式評價指標體系。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的教學工作是一個體系,除了教學模式本身的內容外,還應有后續評價環節,從而使課程所使用的教學模式實現動態優化。學校基于課程性質與教學目標,形成對各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其中,啟發式互動模式、案例分析或習題教學模式、專題陳述模式、實習實訓教學模式,以及以賽促學、以考促學的模式分別命名為模式1至模式5;一級評價指標(準則層)包括學習興趣度因素、學習主體性因素、實踐能力因素、教學效果因素以及就業能力因素;進而,將各項一級準則細化得到二級評價指標(指標層),并給出影響作用選項,用以反映不同教學模式對提高各二級指標的作用(表1)。
2.教學模式評價體系的應用。本文所設立的教學模式以2~3個學年為一個執行周期,一個周期后將評價指標設計為一份調研問卷,以每門課程為調研單位,根據指標內容不同,將問卷分為“教師填寫”與“學生填寫”兩部分,分別由開設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的教師與學生根據要求分項做出評判,據此統計出不同教學模式在不同課程中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模式對二級指標“課后答疑率”、“末考成績優良率”、“降低不及格率”、“考研通過率”的影響作用由教師完成,其余由學生完成。在此基礎上,課程組統計調研結果,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統計結果中實現率低的二級指標的原因,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教學模式。當然,由于受益學生是流動的群體,為了實現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教學模式契合受益學生的實際特點,其評價指標也是一個動態化體系,學校應在每個執行周期后根據受益學生的調研結果查找原因,及時做出調整,從而與學生需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及當地經濟工作發展需要相適應,實現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的價值。
另外,由于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評價體系涉及到本科教學的諸多方面和環節,因此,相關教學安排應配合進行調整。例如,本科培養計劃和執行計劃應相應修訂,并體現在教學大綱中,增加新增教學模式的學時,合理分配理論教學與時間教學的學時、學分沖抵的認定及具體執行措施等,從而保證合理模式的正常運行。
摘 要:本文基于聯合國貿易數據庫,運用Grubel-Lloyd指數及Bruelhart指數兩個量化指標,分析了中美之間2000-2013年的產業內貿易的發展情況。結果表明,中美SITC 第7 類產品產業內貿易總體發展勢頭良好,但存在出口水平低,結構層次低的問題,因此需要大力提升科技含量并調整產業政策。
關鍵詞:機械和運輸設備;產業內貿易;G-L指數
引言:近年來,隨著電子產業的高速發展,各國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電子產業的廣闊前景和重要戰略意義。中國在當今世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斷深入改革推動創新,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領域就是電子產業。上世紀90年代起,全球電子產業的增速保持在8%~10%這一區間,為同期世界GDP增速的1.5倍左右[1]。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電子產品進出口迅速發展,2010年電子產品進出口總額突破萬億美元大關,一躍成為電子產品出口的第一大國。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在中國電子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中美兩國的貿易行為更是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十分顯著的影響。特別是在近20年,中美雙邊貿易中工業制成品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其中機械及運輸設備類(SITC7)尤為突出[2]。現有研究中SITC第7類相關文獻數量較少且年份較早,故本文采取最新的數據,對2000-2013年中美機械及運輸設備類產品(SITC7)產業內貿易的發展及特征進行實證分析,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以期推動中美電子類產品產業內貿易更好地發展。
一、數據來源
根據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采用的數據來自《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第三次修訂版中的第七類機械和運輸設備類。其下兩位數分類又分為九章:71發電機械設備,72特殊工業專用機械,73金屬加工機械,74一般工業機械,75辦公和自動數據處理設備,76電信和錄音設備,77電器機械,78道路車輛,79其他運輸設備。SITC7該產品類別包括了絕大多數的電子信息類產品。本文圖表皆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 DATABASE計算、繪制而成。
二、貿易現狀
表1為2000―2013年中國對美國SITC第7類產品進出口貿易情況表,從表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來,SITC7的進出口額總體呈持續增長趨勢,到2013年,中國SITC第7類產品出口占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的49.59%,中國SITC第7類產品進口占中國對美國進口總額的41.68%,由此可見,SITC第7類產品在中美進出口貿易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已經成為推動中美貿易發展的主導產品。
表1 中國對美國SITC第7 類產品進出口貿易表
三、實證分析
(一)產業內貿易水平測度指標。綜合利用國內外學者的現有研究及筆者可搜集到的數據,本文選用Grubel、Lloyd等學者提出的產業內貿易指數(簡稱G-L指數)和邊際產業內貿易指數(簡稱B指數)這兩個指數,從靜態和動態的角度,系統地對SITC第7類產品――機械和運輸設備類產品在中美兩國之間產業內貿易發展水平和結構進行分析。
G-L指數由Grubel和Lloyd兩位學者于1975年提出,是迄今適用最為廣泛的產業內貿易計量方法。該指標能測定某一類產品某一年的產業內貿易情況,從靜態的角度衡量該類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但利用G-L指數測度產業內貿易時,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因G-L指數作為靜態的測量指標,只能于某個單一時期適用。其次,該指標可能會發生一些偏差,依據
Rajan(1996)在區分產業內貿易程度(the Degree of IIT)和產業內貿易水平(the Level of IIT)的基礎上指出,標準的G-L指數在存在貿易不平衡(Trade Imbalance)時不能準確的反映產業內貿易水平。為彌補G-L指數缺陷,即在現有水平上使用B指數。
1.Grubel-Lloyd產業內貿易指數,能夠從靜態的角度衡量某一年的產業內貿易水平。標準的G-L指數計算公式為:
其中:i為從71到79的整數,分別代表
SITC第7類產品下的2位數分類產品。表示第i類產品一定時期的Grubel-Lloyd產業內貿易指數。Xi和Mi分別代表第i類產品的出口值和進口值。GLi在[0,1]內取值,取值越大,表明產業內貿易水平越高。當GLi=0時,即有Xi=0或Mi=0,該類機械和運輸設備產品的全部貿易都為產業間貿易,不存在產業內貿易;當GLi=1時,即有Xi=Mi,該類機械和運輸設備產品的全部貿易都為產業內貿易。
2.B指數,邊際產業內貿易指數,從動態的角度測量一定時間跨度的貿易增量的產業內貿易水平。標準的B指數計算公式為: 其中:Bi表示第i類產品在一定時期內的邊際產業內貿易指數。Xi和Mi分別表示一定時期第i類產品的進出口貿易額增量。Bi在[0,1]內取值,Bi=1,說明邊際貿易完全是產業內貿易;Bi=0,表示邊際貿易全部是產業間貿易。
Bi>0.5,則在這一時期內機械和運輸設備類產品貿易的增量主要是由產業內貿易引起,反之則說明由產業間貿易引起。
(二)測度結果及分析。(1)G-L指數。根據G-L公式,計算得出SITC第7類產品2000-2013年的產業內貿易指數表2(請見附錄)。由圖1可知,SITC71-79類產品的G-L指數及變化趨勢有較大差異,現就變化趨勢歸類說明。
圖1 中美在SITC 第7 類的兩位數分類下的產業內貿易指數圖
71(發電機械設備)、77(電器機械)變化比較平穩,一直在高位徘徊,71基本在0.8以上,77基本處于0.6和0.8之間。這兩類產品產業內貿易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這主要是由這些產品的品種多樣性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引起的,反映了在我國這兩類產品的生產已有明確的分工,這種分工有利于規模經濟的形成。78(道路車輛)G-L指數從2004年起基本呈穩步上升,從0.2一直攀升至0.9,發展勢頭良好,貿易方式從產業間貿易轉向產業內貿易,可見這類產品近年來受到政策引導,逐漸成為中美貿易的重點。75(辦公和自動數據處理設備)、76(電信和錄音設備)均為附加值高且科技日新月異的產品,兩者的G-L指數變化趨勢較為相似,2000-2001年,兩者的G-L指數處于較高位,從2002年起,G-L指數不斷下降,且降幅較大,近年來G-L值更是逼近0,說明這兩類產品質量或多樣性方面的競爭力不斷削弱,貿易方式退回到以比較優勢為基礎的產業間貿易。79(其他運輸設備)G-L指數一直在低位運行,說明此類產品競爭力并不強,產業間貿易占據主導地位,歷年來都不是中美貿易的重要類別。
(2)B指數。表3是應用Bruelhart邊際產業內貿易指數公式對中美兩國SITC7產品貿易增量進行計算所得到的結果,據此可以對中美兩國2000-2013年SITC第7類產品貿易增量進行動態分析。各個時期的B 指數有一定的波動,呈現出以產業內貿易和產業間貿易交替的貿易增長形勢。
表2 中美在SITC 第7 類兩位數分類下的B指數
71 和77 的指數平均值大于0. 5,表明其貿易變化主要是由產業內貿易所引起。75、76的指數平均值趨向0,表明它的貿易變化主要是由產業間貿易所引起的。
四、現存問題及原因分析
由進出口額和測算指數可知,中美SITC 第7 類產品產業內貿易總體發展勢頭良好。71類(發電機械設備)、74類(一般工業機械)和77類(電器機械)的G-L指數及B指數平均值近年來均高于0.5,產業內貿易是強項,貿易變化也主要由產業內貿易所引起。但也應看到,中美SITC 第7 類產品產業內貿易在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金投入高的產品上發展水平較低,如
75類(辦公和自動數據處理設備)、76類(電信和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的G-L指數及B指數則逐年下降,貿易方式逐漸退回到產業間貿易。說明中美SITC第7類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存在出口水平低,結構層次低的問題。
以上情況的出現主要跟中國的特殊貿易方式有關,即“三來一補”等加工貿易為主要貿易方式。雖然近些年情況有所改善,但這類低附加值的貿易仍占較大比重。中國只能向美國出口較低科技水平的電子產品,而對于那些高新技術產品中國只能單向地從美國引進。中國也曾在某些高新電子產品上具有優勢,但一旦松懈了技術創新,技術開始落后,其對美國的產業內貿易水平也便隨之下降。也正是如此,中美兩國在高新技術水平上的產業內貿易無法蓬勃展開,一直處于低水平、低層次的狀態。
五、對策建議
(1)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技術的發展與創新能帶動我國SITC第7類產品的產業結構升級,而產業內貿易水平提升的最大瓶頸便是出口低水平、結構低層次,因此改善產業結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美間的產業內貿易。必須提升我國在高新技術產品上的研發力度,提升我國與其他國家進行此類產品產業內貿易的能力。同時,對于那些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也可以運用新技術進行改造,提高技術含量,擴大優勢,從而更好地發展產業內貿易。(2)調整國家產業政策,重視產業內貿易的發展。我國產業政策對于傳統分工理論仍有較明顯的傾向。在傳統分工理論下,我們從事低層次、低水平產業的產業間貿易。必須擺脫傳統分工理論的束縛,去嘗試一些高新產業的產業內貿易并對這些產業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以促進其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對較具營業規模的貿易公司來說,為了更規范地管理業務和促使業務人員更好地拓展業務,為業務人員配備必要的輔助人員是十分必要的。輔助人員對公司業務的健康和持續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何通過更加科學設置貿易輔助類的管理架構從而更加有效地發揮貿易輔助類人員的作用,則是企業HR管理人員普遍遇到的問題。本文試以C公司為例,就我國貿易類企業現階段如何創新構建貿易輔助類崗位管理架構新模式進行初步探析。
一、原輔助類崗位管理架構模式存在的問題
C公司是一家進出口和內貿年營業收超千億元、經營商品品類較多的貿易企業,公司員工逾千人,主要崗位類別有業務類、技術類、輔助類和職能管理類。其中輔助類崗位的工作內容以合同結算、單證制作及物流服務為主,是合同執行環節的主要負責人。人數約占全體員工數的20%。
多年來,輔助類崗位一直扮演業務助理的角色,從屬于業務人員,其人員安排、工作內容、進度安排、績效考核都由業務人員確定。在這樣的架構下,輔助人員專注于一項或幾項產品,對業務流程和客戶比較熟悉,工作效率也比較高,但從公司管理需要上看,這樣的設置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缺乏操作獨立性
這種模式下,由于架構設置及考核等原因,輔助人員習慣于聽從業務人員的指令,而不是嚴格按照業務流程和規范要求操作,從而使得因不規范操作造成的業務風險加大。
2.缺乏事中跟蹤反饋機制
輔助人員的匯報對象是業務人員,業務進程以及是否有風險跡象等信息很可能到業務人員處被掩飾,甚至被終止,不能及時反映到管控部門。個別情況下,輔助人員還可能接受業務人員的違規指令。
3.缺乏效率分工與靈活調配
當不同業務部門出現忙閑不均的情況時,不能靈活機動調配,導致人均效率的下降。
4.無法滿足精細化需求
不少輔助人員負責某項業務簽訂后的操作環節,因此對于日益提高的精細化要求往往顧及不到。在客戶服務體驗要求日益提升、公司管理日益細化的情況下,顯得力不從心。
此外,在這種模式下,對輔助人員績效考核也顯得比較困難。這是因為:輔助人員不對利潤負主要責任,不能用利潤額考核;其工作由于不同產品類別以及進口、出口及國內業務操作環節和難易程度差別很大,也不能簡單用業務操作單量來衡量;輔助人員從屬于不同的業務人員,業務人員的評判標準和尺度不盡相同,由業務人員對輔助人員的工作質量、效率等方面進行評估也顯得不盡合理。因此,多年來在輔助人員從屬業務人員管理的架構下,占公司員工總數五分之一的輔助人員,其績效考核流于形式。
二、輔助類崗位管理架構新模式的創建與解析
1.管理架構新模式
為解決以上問題,C公司提出了設置執行部的思路,即將所有輔助人員獨立于業務人員組成執行部,執行部與業務部在同一個架構層面上,直接向總經理或分管業務副總和風險管理部門報告工作。這樣的架構設置,明確了業務部門與執行部門的分工:業務部負責合同簽訂,后續工作由執行部負責。這是執行部與業務部的對外部分分工。同時,進行內部分工調整:打破產品界線,改按產品劃分為按工作流程劃分為合同結算、單證和物流三個執行小組(見圖1)。這樣的分工打破了實行多年的按業務類型或按客戶分工的習慣,有利于解決前述執行獨立性和信息反饋等多方面的問題。
2.流程拆解
組織架構調整后,接下來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流程拆解。首先要對公司經營的多種產品,以及進口、出口和國內貿易等多種類型業務合同的執行過程做深入解讀,按合同基礎信息、采購合同、銷售合同三類來解讀。如對采購合同,劃分出了合同及版本維護、辦證、信用證、投保、免稅、到單、采購付款、清關和出險9個流程環節。接下來,將各環節的工作明確到執行部各組,明確責任(見圖2 ,不同板塊分別對應合同結算組、單證組及物流組的工作職責)。
3.規范操作
執行部的主要職能包括高效執行和反饋跟蹤兩個方面。高效執行通過明確分工、統一共享、細化規則以及理順流程四個方面來確保。
明確分工如前面所述。統一共享方面主要包括統一記錄格式和記錄內容,將原由于業務類型不同以及操作人員工作習慣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多種記錄格式以及記錄載體整理成統一的臺賬,并完成信息化,以便于信息流轉、共享及監督檢查。信息共享還利于客戶體驗的提升,客戶收到的服務信息可能來自于不同的工作人員,但對于客戶是同一個端口(比如同一個郵箱),背后是同一個信息資料庫。要確保不同的人完成某項工作的輸出是一致的,還需要配套制訂細致完善的規則。細化規則和理順流程同時也是一個取得共識并不斷優化流程的過程。
明確分工、統一共享、細化規則和理順流程這四個步驟確保了業務的每個執行環節按統一規范操作,并且執行情況的記錄完整規范,避免了多方查找補充資料的浪費,為信息化工作做好了準備。
除了高效執行外,執行部的另一個重要職能是反饋跟蹤。在這種模式下,執行部獨立于業務部使有效的反饋跟蹤成為可能,但要高效準確完成這一職能,還需要制度的保障。明確分工和制訂規則仍然是兩個重要的環節。執行組長、執行人員在什么情況下要匯報、向誰匯報、提供什么資料匯報都要有明確的規則和格式。比如,執行部主管和各組長定期召開會議,進行重大事項盤點、流程修訂等,合同結算組需要按時提交已出倉未開票報告、逾期應付報告、代付說明報告及信用額度報告等。報告分為定期報告、異常申報及日常溝通等,異常申報對及時發現貨權、應收款、貨物品質等業務風險,及時采取措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溝通可保證執行人員更貼近業務,與業務人員的配合更緊密。
三、輔助類崗位管理架構新模式的作用
1.實現了對輔助人員的量化考核
完成了對多品種、多類型業務的流程梳理和統一,使多年流于形式的輔助人員量化考核工作有了一定基礎。在業務執行操作環節已劃分清楚后,需要確定一個主要維度作為考核基礎,經過多次研討,C公司確定了以完成每個環節操作動作需要的時間為主要考核維度,以難度系數來修正的思路。
在對作業流程也完成標準化的基礎上,確定每個操作環節的基本動作所需要的時長。確定基本動作時長以及難度系數是公開討論并反復修正的過程,類似于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工時研究,這本身也是一個流程優化和員工培訓的過程。此外,還有一個重要措施來確保考核標準的公平性,就是建立并實施各組間的輪崗制度。
2.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量化考核運用信息化手段實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員工各個時期工作量的對比情況。這種基于客觀實際的公平性考核不僅能夠幫助管理者合理調整人員配置和分配工作,而且對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為業務決策提供了支持
輔助人員的工作量是業務運營成本的一部分,能準確評估輔助人員的工作量對精確業務成本分配及衡量投入產出有很大幫助。把執行部輔助人員的工作量數據匹配至營運成本分析中去,更準確地衡量投入產出,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業務盈虧測算的數據,甚至能夠據此改變對某項業務的決策。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是執行部工作職能的一大突破。
(作者單位: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國際貿易業務分類和資質管理》標準對國際貿易業務及其資質進行了規范化和標準化,為培養應用型本科國貿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指導依據。從該標準出發,應用“模塊化”課程體系設計理念,設計構建了應用型本科國貿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方案。此建設方案可對應用型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與設計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國際貿易業務分類和資質管理》 應用型本科 “模塊化”課程體系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我國的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與精英教育偏重學術型人才培養不同,大眾教育則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這就要求高校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也應按照應用型體系來進行建設或設置。
GB/T 28158-2011《國際貿易業務的職業分類和資質管理》推薦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中將國際貿易業務人員職業類別分為國際貿易業務運營類、單證類、財會類和翻譯類四種,并對各職業類別規定了相應的職業資質要求和管理機制。該“標準”不僅為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指引了方向,也為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設計提供了指導依據。應用型本科是將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層次的高職教育有效結合的教學培養模式,與傳統的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它更注重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而相比高職教育,它培養的人才又有更高的學歷層次。“模塊化”教學是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形式,已成為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趨勢。本文基于“標準”構建了國貿專業應用型本科“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二、應用型本科國貿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按照“標準”中職業資質對業務知識和技能的要求,應用型本科國貿專業的培養方向應具備專業化、實踐性與應用型的特征。在學科課程體系建設與設計中應注重學生的基礎能力、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三種能力的培養。“模塊化”課程體系以課程模塊為基本單元,通過建立科學的“模塊化”課程體系來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該課程體系內容包括以下4個模塊。
1.基礎能力模塊
基礎能力模塊主要以素質教育為主,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主要培養以下能力和素質:
(1)職業道德與政治思想素質。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與法律基礎知識應用能力,設置的課程主要有:思修、毛鄧、形勢與政策等。
(2)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以運動和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對學生機體進行科學的培育,包括的課程主要有:大學體育等。
(3)心理素質與自律能力。培養心理素質和抗壓、受挫能力,課程主要有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等。
(4)語言及人際能力。培養學生人際溝通和交流能力,課程或活動主要有:大學英語、各種講座及社團活動等。
(5)安全與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擁有高度的安全與環保意識。設置的課程或活動主要有:消防演練、環保講座等。
(6)計算機應用能力及經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熟練應用計算機,具備將經濟問題量化為數學的能力,包括的課程主要有:計算機應用、經濟學、經濟數學等。
2.職業能力模塊
職業能力模塊以基礎職業能力培養為主,兼顧崗位專業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能力有:
(1)商務溝通能力。使學生具備現代商務信息的獲取、與客戶及對手有效溝通、商務談判、理解國際商務文化、現代商務禮儀、化解矛盾與危機的能力,課程主要有商務禮儀、國際商務談判等。
(2)外貿英語應用能力。使學生具備利用外貿英語函電建立業務關系、獲取訂單、進行交易磋商的能力,課程主要有商務英語讀寫、商務英語口語、外貿函電等。
3.專業技能模塊
專業技能模塊以職業專業能力的培養為主,主要目標是力求符合“標準”國際貿易職業資質管理中的崗位要求,為學生“零距離”就業打下基礎。
(1)國際貿易單證操作能力。使學生具備交易磋商、訂立外貿合同、信用證及外貿單證閱讀翻譯與繕制能力,課程主要有: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國際貿易單證實訓等。
(2)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報關報檢及物流管理能力。使學生具備為進出口貨物選擇合理運輸方式、簽訂運輸合同的能力,貨物運輸的能力,為進出口貨物合理投保的能力,報關報檢能力,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論與方法、精通國際物流業務、具有國際物流運作組織能力,包括的課程主要有:國際運輸與保險、國際海運運輸實務、國際空運運輸實務、現代物流概論、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報關與報檢實務等。
(3)國際(外貿)結算能力。使學生具備對國際貿易業務進行核算、分析、預測和控制的能力,具備出口退稅及相關核算的能力,包括的課程主要有:金融學、國際金融學、國際結算、會計學、外貿會計等。
(4)外貿跟單能力。使學生具備根據外貿訂單對貨物從生產到出運進行全程跟蹤的能力,包括尋找客戶、設定目標、傳播信息、推銷產品、提供服務、收集信息、分配產品及承擔各類單證的運轉,包括的課程主要有:外貿跟單理論與實務等。
(5)營銷策劃及管理能力。使學生具備從事市場調研和分析的能力,營銷策劃、市場開拓、直接銷售的能力及客戶管理等能力,包括的課程主要有:應用統計學、市場調查與分析、國際市場營銷等。
(6)電子商務能力。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的業務流程及運營特點,具備維護電子商務網站、網絡營銷、網絡運營及電子商務創業的能力,包括的課程主要有電子商務、跨境電商工作實戰等。
(7)專業綜合能力。使學生具備尋找客戶、貿易磋商、簽訂合同的能力,組織履約、報關報檢、制單裝運、核銷退稅、處理爭議,辦理進出口實務操作和管理全過程的綜合性工作的能力,包括的課程有國際貿易流程模擬等。
4.專業提升及拓展模塊
由于應用型本科教育在知識結構上具有知識面較寬、基礎較扎實、應用型較強的特點,因而需要精簡理論課程,突出理論教學的應用性,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向應用型培養模式轉變。可探索性的對傳統的、偏重理論的本科課程(如中國對外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國際服務貿易、國際投資等)進行“改革試水”,根據培養目標和職業要求適當精簡教學內容,縮減教學課時,并轉換教學方式,如采取講座、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寫論文等形式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部分核心課程如國際貿易實務等可根據學生的意愿及英語水平,開設雙語選修課。此外,還可通過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或設計等環節,使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完成上崗前的訓練,最終形成“零距離”就業的能力,從而真正體現應用型本科教育重視應用、重視實踐的特點。
三、結語
教育部在2014年度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要引導一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高校轉型。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基于《國際貿易業務分類和資質管理》標準的國貿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方案,體現了新形勢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對應用型本科的教學改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摘要:區際貿易具有交易頻繁、規模小、流動性強的特點,是在自然地理區位、各類生產要素、區際分工、區際價格、商品和勞務價格和消費者偏好差異性基礎上產生并發展的,并且在長期的貿易發展中逐步形成了五大貿易類型。本文以區際貿易的特征為出發點,重點探討和分析了區際貿易形成的基礎和主要類別。
關鍵詞:區際貿易 形成基礎 差異類別
區際貿易是國內不同級別的行政區域接壤的邊界上進行的貿易,具有交易頻繁、規模小、流動性強的特點。區際貿易的產生具有強大的客觀基礎,同時,由于它具有眾多優勢,在貿易往來中得到了快速發展。
一、區際貿易產生的基礎
如圖1所示,區際貿易產生的基礎是多方面的,主要來自于六個方面:區位差異、資源差異、分工差異、消費者偏好、價格差異、區域利益。
其中區位差異、資源差異、分工差異屬于客觀基礎,消費者偏好屬于人為基礎,價格差異屬于直接驅動力,區域利益屬于根本驅動力。一是區位差異:一國中自然地理位置越好的區域,其經濟的發展就越快。自然地理位置差異的存在,會使各區域在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中處于不同的層級和水平,不同層級和水平的區際間差異,自然而然地會促使區際之間產生商品、生產要素和勞務的交換;二是資源差異:狹義的資源主要指自然資源,廣義的資源指資金、技術、人才等非自然資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中后期,區域經濟的發展逐步由狹義資源向廣義資源過渡,就廣義資源來講,各區域的發展歷史、變遷過程、地區政策等不盡相同,差異性產生了區際之間各類生產要素的交換;三是分工差異:如果每個區域都各自生產本區域所需的全部商品,則每個區域就必須建立龐大、繁雜的生產系統,這樣做必然會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相反,每個區域都以其自身優勢條件各展其能,差異化生產,就可以做高,做精,做優產品,區域分工差異是區際貿易的堅實基礎;四是消費者偏好:一定區域中的消費群體的需求是千差萬別,任何一個區域永遠都不能在本區域的生產中,完全滿足眾多的消費需求,這就會促使區域間貿易的展開。五是價格差異:如前所述,各區域在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在規模經濟一定的條件下,這種差異必定會引起價格的差異,這樣,在同等質量、規格情況下,價格低廉且品質優良的商品就會成為搶手貨,從而引發區際之間的交易;六是區域利益:毋庸置疑,區際之間的貿易,是實現各區域的自身利益的紐帶和橋梁,無疑,利益是區際之間貿易交往的最終目的,也因而促進了區際之間貿易的存在與發展,成為區際間貿易的基礎。
二、區際貿易的主要類別
在區際貿易的長期發展中,按照分類角度不同,逐步形成了五大貿易類別:
第一類是垂直、水平和混合貿易。其中垂直型貿易是不同區域進行專業化生產而展開的不同層級的商品交換;水平型貿易是不同區域在進行專業化生產后在同一平臺上展開的商品交換;混合型貿易則表現為既有垂直型又有水平型的貿易類型。
第二類是有形和無形貿易。有形與無形貿易的最主要區別是貨物與服務。在傳統的貿易實踐中,為統計的方便,又將區際之間提供勞務、資本、土地、直接與間接投資收益、對勞動報酬的支付等歸為“要素服務”貿易,將諸如咨詢、旅游、運輸等與要素提供無關的歸為“非要素服務”貿易。現今社會中的有形和無形區際貿易,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其中的合理部分。
第三類是直接、間接、轉口貿易。直接與間接貿易最主要的區別在于貿易的進行中是否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轉口貿易則指區域A從區域B進口產品,不進行加工,直接銷售到區域C的貿易形式。
第四類是貨幣結算和易貨貿易。貨幣結算貿易是以貨幣為結算工具的貿易,而易貨貿易是以貨物本身為計價支付工具進行的貿易。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階段,多以易貨貿易為主,在現代社會中,經濟欠發展區域之間也常以易貨形式開展商品、物資的交換。在經濟發達的區域常以貨幣結算貿易為主要貿易形式,但也不排除在某些領域、某些時期采用易貨形式的貿易。
第五類是一般和加工貿易。近年來,我國統計中的一般貿易,是在一般意義上、較為寬泛、特征不太明顯的交換性貿易;加工貿易是一區域進口其他區域的原料、材料、技術、散件等,經過本區域生產企業對其進行加工、裝配后再將其進行出口的貿易行為,也就是人們常講的“三來一補”方式。
三、結束語
在眾多客觀和主觀基礎的推動下,區際貿易應勢而生,具有交易頻繁、規模小、流動性強的特點。由于存在眾多優勢,區際貿易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在長期的貿易交往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貿易形式,在區際貿易的實踐中,這些貿易形式被間接或直接的運用,或以一種模式為主,或以幾種模式混合運用,總之,區際貿易作為一種活躍的貿易模式一定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煥發光彩。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貿易的方式和對象、理論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正呈現出多元化、混合化快速發展的態勢,國際貿易新理論和新現象層出不窮。一方面使我們對國際貿易現象的認識越來越全面,另一方面也使我們對國際貿易理論體系的認識越來越混亂。為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和深化理論研究考慮,有必要對現有貿易理論成果在體系上、邏輯上進行分類梳理,理清各種貿易理論之間的邏輯關系,構建一個規范的貿易理論體系和內容框架。本文就此問題做出幾點思考,拋磚引玉,與學術同仁商榷。
關鍵詞:國際貿易理論;貿易理論體系;貿易理論分類
一、國際貿易理論體系與分類研究的重要意義
當代國際貿易的發展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混合化趨勢。傳統國際貿易方式的融合、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的融合、商品貿易與要素貿易的融合、技術貿易與服務貿易的融合、市場開放化和市場內部化的融合等等現象使得當代的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交往從內容到形式都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樣化、混合化,甚至很難分清楚哪些交易是國際貿易,哪些交易屬于國際投資,哪些交易屬于服務貿易,哪些交易屬于要素貿易。
隨著國際貿易現實的多樣化、混合化發展,貿易理論研究也呈現出多樣化混合化發展趨勢。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信息經濟學、技術經濟學、博弈論和模糊數學等等不斷地與貿易理論融合對接交叉,使得貿易理論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它使我們對貿易現實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全面的同時,也使得我們對貿易理論體系和邏輯框架的把握越來越糊涂,大量的理論研究成果難以分類,難以分清其隸屬的知識模塊。
正是由于上述兩方面的原因,也為我們帶來了兩個麻煩:一是在高等學校的專業課教學中,不同版本的國際經濟學和國際貿易學教材內容差別很大,貿易理論體系和章節安排差別很大,哪些理論該講,哪些理論不該講,沒有統一的標準,很難取舍排序。二是在貿易理論研究過程中,因為理論體系和理論邏輯關系理不清楚,科研選題的理論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哪些領域是成熟的,哪些領域是前沿的,哪些領域是殘缺的,很難說清楚,導致一些學術論文和研究課題的思路和方向本身就出現了錯誤。我們沒有采取文獻綜述的方式來寫作這篇論文,主要是不想拘泥于流行的形式主義做法,力求簡單實用,能夠說明問題。
二、關于國際貿易理論體系與分類的若干思考
(一)國際貿易的制約因素與貿易理論體系的構建
不同的貿易理論是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制約因素對貿易格局的影響的,因此,貿易理論體系的構建可以從貿易格局的制約因素入手對貿易理論進行類型劃分。從廣義上來看,貿易格局的形成與變化受制于四大因素:生產供給因素、市場需求因素、市場結構因素和貿易政策因素。因此,貿易理論體系也就由國際貿易的供給理論、國際貿易的需求理論、市場結構的貿易理論以及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四大模塊構成。不少教科書將貿易理論與貿易政策做出了嚴格區分,我認為從理論和知識體系的構建角度來說,過分嚴格的區分很容易造成誤解。
國際貿易的供給理論: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生產區位理論等等分析的都是成本和價格因素與貿易格局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國際貿易的價格(成本)理論,這屬于國際貿易供給理論的范疇;波斯納的新技術差距模型、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梅基的原材料生命周期理論更加關注的是技術差別和產品差別對貿易格局的影響,可以說是國際貿易的非價格理論,這是另一類型的國際貿易供給理論。
國際貿易的需求理論:約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是較早進行國際貿易供求均衡分析的理論,該理論不僅強調供給因素對貿易格局的影響,更加重視兩國的相互需求強度對貿易格局、貿易條件貿易收益分配的影響;而后出現的新古典學派的貿易理論一直沿用了供求均衡的分析方法,在重視供給因素的同時沒有忘記需求因素的重要性;20世紀60年代初期瑞典林達爾的需求重疊理論以及70年代以后出現的產業內貿易理論同樣是更加看重需求因素(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樣性和可變性)對貿易格局的影響。可以說這些都是國際貿易需求理論的重要代表。
市場結構的貿易理論:現當代國際貿易理論更多涉及到了市場結構差別、不完全競爭與壟斷、國際市場的內部化和封閉化等等因素對貿易格局的影響,相關理論文獻主要是研究市場結構因素的,因而可以稱為市場結構貿易理論。例如,布蘭德和斯潘塞關于戰略性產業政策和貿易政策的研究、克魯格曼關于規模經濟和國際壟斷對貿易格局的影響、跨國公司的市場內部化導致公司內國際貿易理論的誕生、地區性國家集團導致的關稅同盟理論、協議型國際分工原理等等都非常重視市場結構不完全競爭因素對貿易格局的影響。甚至一些貿易保護主義理論,例如,貿易條件惡化論、國際不等價交換理論、內生性增長理論等等同樣給予市場結構和不完全競爭因素更加重要的地位。
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貿易政策始終都是影響國際貿易的最直接的因素,國際貿易政策研究從廣義上可以歸入貿易理論范疇,從狹義上也可以排除在貿易理論之外,單獨作為貿易政策進行分析。事實上,大量的貿易政策研究文獻無論從方法上還是從內容上來看都涉及到純理論問題,例如,貿易政策工具的經濟效應分析、最有關稅和有效關稅的研究、國際壟斷同盟的定價策略、戰略性產業政策和貿易政策的分析、關稅同盟與共同市場的研究、WTO所涉及的規則和倫理問題等等都涉及到基礎理論問題,人們很難界定它們是理論范疇還是政策范疇。因此,從貿易理論體系構建的角度來看,我們沒有必要把貿易理論和貿易政策做出過于嚴格的區分。
(二)貿易理論的研究角度與貿易理論體系的構建
貿易理論研究者所站的角度和層次、關注的利益主體是不同的,由此我們可以根據貿易理論研究的角度、關注的主體、考察的范圍、所在的層次不同將貿易理論劃分為:微觀貿易理論、中觀貿易理論和宏觀貿易理論三個模塊兒。
微觀貿易理論包括產品國際競爭優勢理論和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理論。傳統的經典貿易理論都是以一種產品為分析對象,研究某種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的表現、來源、制約因素及其對貿易格局的影響,都是研究產品競爭優勢的,是以產品為中心的貿易理論;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和利用問題,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不同于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我國現階段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就面臨著如何從產品國際競爭優勢的培養和利用向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的培養和利用轉移升級的問題。
中觀貿易理論包括產業國際競爭優勢理論和區域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產業國際競爭優勢理論比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的視野更加寬廣,它強調的是產業鏈條整體國際競爭優勢的培養和利用問題,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優勢比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威力更加強大,抗風險能力更強,國際競爭優勢更加明顯、更加持久,國家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戰略的制定要考慮哪些產業值得培養和利用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優勢以及如何培養和利用的問題,這是產業經濟學理論與國際貿易理論相結合的產物;區域國際競爭優勢理論是中觀貿易的又一個表現形式,我國許多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建設“內陸開放型城市”、“內陸對外開放高地”、“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區域發展規劃,這些方面的理論和政策相關文獻實質上研究的是區域國際競爭優勢的培養問題,這是區域經濟學理論與國際貿易相結合的產物,也是中觀貿易理論的有一個表現形式。
宏觀貿易理論包括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和社會競爭優勢理論。例如,有關國家的綜合實力或者綜合國力或者國家綜合競爭能力的相關研究文獻實際上屬于國家的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的范疇,這是一種宏觀貿易理論,特別是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概念提出后,大量的經濟和管理類文獻都在借用這個詞匯,很時髦。但是,我們所說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主要是考慮國家政府在培養國家綜合實力和提升國際地位方面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再例如,近些年國際多邊談判中不斷被提及和爭論的PPM標準問題、SA8000標準問題、國際勞工標準問題、碳排放和碳關稅問題等等實際上屬于社會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研究的范疇,之所以稱其為社會競爭優勢理論,主要是考慮到這類研究和爭論涉及到了社會文化、社會倫理,可以說,這是社會學、倫理學等學科與貿易理論融合的結果,這也是一種宏觀貿易理論。
三大模塊兒六種類型的貿易理論研究視野是不一樣的,一個比一個看的視野廣,一個比一個站得層次高,一個比一個更接近現實,它們相輔相成,構成了相對完整、相對獨特的貿易理論體系,使得我們對國際競爭優勢的培養和國際貿易現實理解更加全面,隨著我國國際經濟地位和經濟技術實力的提升,我們有必要以更加廣闊的視野來看待國際競爭優勢和國際貿易理論體系的構建問題。
(三)國際貿易政策導向與貿易理論體系的構建
貿易理論自古以來就有自由貿易理論與保護貿易理論之分,而且兩者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相當豐富的理論體系。前者包括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規模經濟貿易理論、生產區位理論等傳統經典理論,這些理論都認為自由貿易政策好,貿易是雙方互利的,即“雙贏游戲(positive-sum game)”;后者包括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倫、貿易條件惡化論、普雷維什-辛格命題、剩余資源的出路理論、對外貿易乘數原理以及戰略性產業政策和貿易政策理論等等,這些理論都認為保護貿易政策好,貿易是單方有利的即“單贏游戲(zero-sum game)”。
兩大理論體系爭論幾百年了,至今也沒爭出個結果,而且也不可能有結果,關于自由貿易理論與保護貿易理論之間的分歧問題實質是考察時期長短不同、理論假設條件不同、追求的利益目標和站的角度不同、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它們的結論自然不同。這兩大理論族群本質上講是相輔相成的互補關系,自由貿易理論忽略的因素和問題被保護貿易理論顧及到了;而保護貿易理論忽略的因素和問題被自由貿易理論顧及到了;兩者之間沒有對錯優劣之分,如果用自由貿易理論去批判保護貿易理論,我認為在批判方法上就已經犯了嚴重邏輯錯誤。
自由貿易理論幾乎都采用了短期靜態均衡分析的方法,它追求的是短期收益,自由貿易理論研究的是如何利用現有的比較優勢問題,由此可見,自由貿易理論也可以叫做利用現有的比較優勢理論;保護貿易理論幾乎都采用了長期動態非均衡分析的方法,它追求的是長期利益,甚至主張為了長期利益而犧牲當前的短期利益,保護貿易理論研究的是如何培養未來的比較優勢問題,由此可見,保護貿易理論也可以叫做創造未來的比較優勢理論。自由貿易理論和保護貿易理論本身沒有好壞和對錯之分,它們在各自的理論假定前提下所做的論證推理都是正確的。具體到某一個國家針對某一產業會出臺保護性貿易政策還是自由化貿易政策,這取決于該國的政策形成機制、國內政治力量的對比以及各種政治勢力對國家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權衡。
自由貿易理論與保護貿易理論的比較評價過程中,一直存在著很大的誤解,即保護貿易理論是完全反對對外貿易的,而自由貿易理論則是完全支持對外貿易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重商主義的貿易差額論和凱恩斯學派的對外貿易乘數原理并不反對對外貿易,恰恰相反,它們都極力追求貿易順差,鼓勵擴大出口;幼稚工業保護論的李斯特也不主張只出口不進口。而自由貿易理論的奠基人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并不認為所有的產業部門和產品都應該自由貿易,而是認為對國防安全相關的產品就不應該搞自由貿易,對國際貿易至關重要的造船工業和航運業就應該搞貿易保護。所以,無論是自由貿易理論還是保護貿易理論都不是無條件地主張自由貿易,也不是無條件的主張保護貿易。在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今天,認真思考這一問題很有必要。
(四)競爭手段的差別與貿易理論體系的構建
貿易理論實質是研究國際競爭優勢的培養和使用問題的理論,而國際競爭的手段可以劃分為價格競爭優勢和非價格競爭優勢兩大類。標準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只能是依靠價格競爭優勢(價格競爭手段),而差別化產品的國際競爭依靠的則是非價格競爭優勢(非價格競爭手段)。
標準化產品的貿易理論(價格競爭優勢理論):早期的貿易理論一般都假定貿易品是同質產品,也就是標準化產品,所以,早期的國際貿易經典理論可以說是標準化產品的貿易理論,既然是標準化,產品沒有差別,那么,商品的國際競爭優勢就只剩下了價格競爭優勢,只能是拼成本、拼價格,誰的成本低,誰就具有出口優勢。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奧林的要素稟賦理論、以及戰后出現的規模經濟理論、生產區位理論、交易費用理論等等都把成本和價格作為決定貿易格局的主要因素,因此,這些理論的政策導向是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從哪里來以及如何培養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
差別化產品的貿易理論(非價格競爭優勢理論):現代貿易理論開始關注產品差別和技術差別問題,也就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原因可能來自于技術差別和產品差別可能是貿易發生與否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貿易是否發生與成本或者價格沒有必然聯系。我會做,你不會做,所以,你要從我這里進口;或者說我會做,你也會做,但是我做的比你做的質量高性能好,所以,我可以出口,你必須進口。波斯納的技術差距模型、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梅基的原料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等等都把產品差別和技術差別看成貿易格局的決定因素,因此,這些理論的政策導向是探討非價格競爭優勢的構成、來源和培養途徑。
關于標準化產品的貿易理論(價格競爭優勢理論)和差別化產品的貿易理論(非價格競爭優勢理論)的關系還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不少人認為,無論是國際貿易還是國內貿易,價格競爭戰略是一種低級競爭戰略,只知道拼成本拼價格,而非價格競爭戰略是一種高級競爭戰略,既要賣高價還要能占領市場。其實,價格競爭與非價格競爭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關鍵在于是否適用,是否適合自己所處的國際國內環境,適合自己的戰略就是好的戰略,不適合自己的戰略就是不好的戰略,無論是價格競爭優勢的培養還是非價格競爭優勢的培養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價。
(五)比較成本優勢的擴展與貿易理論體系的構建
比較成本優勢理論一直是國際貿易的經典理論和基礎理論,例如,斯密的絕對成本優勢理論和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優勢理論以及赫克謝爾和奧林的要素稟賦理論,都是比較成本優勢理論,而且都屬于馬歇爾所說的“純粹貿易理論”的范疇,這種純粹貿易理論拋開現實中的貨幣、價格、價值等問題,從更加原始、更加本質的角度來研究國際貿易中的實物交換關系和規律。純粹貿易理論的概念很容產生誤導,使貿易理論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大打折扣,學習過這些早期經典貿易理論的人也感覺這些理論有點兒“太理論”,道理很正確、很明白,但是,距離貿易現實似乎遠了一點兒。
這些早期的比較成本優勢理論,不管它們是以勞動價值論和古典經濟學為理論基礎,還是以供求均衡論和新古典經濟學為基礎,實質都是在分析生產成本對競爭優勢和貿易格局的影響機制,只不過生產成本的制約因素以及生產成本的內涵和外延不同而已。如果我們由此出發,將生產成本的內涵與外延進行擴展,把更多的影響貿易成本的現實因素納入理論研究的視野,就有可能把比較成本優勢理論做出系列化、體系化擴展,進而使比較成本優勢理論從純粹貿易理論走向更加現實的貿易理論。
現實中國際貿易成本有很多構成要素,除了進出口商品的生產制造成本以外,進出口商品物流運輸的效率和成本、海關行政監管的效率和成本、稅費征收的效率和成本等等都屬于商品進出口貿易的成本范疇,由此可見,國際貿易中的比較成本優勢絕不僅限于比較生產成本優勢,也應該包括比較物流成本優勢、比較監管成本優勢、比較稅費成本優勢、比較信息成本優勢、比較時間成本優勢等等。這樣一來,國際貿易理論中的比較成本優勢理論就走向了系列化、體系化,這種比較成本優勢概念的擴展,也使得比較成本優勢理論從純粹理論走向了現實生活。GATT和WTO歷史上曾經致力于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的削減,近年來又致力于貿易便利化問題的討論,實質就是探討如何降低比較物流成本、比較監管成本、比較稅費成本的問題。
(六)商品與要素的差別與貿易理論體系的構建
貿易理論體系可以分為商品貿易理論體系和要素貿易理論體系兩個族群。傳統貿易理論基本上屬于商品貿易理論體系的范疇,它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商品的跨國流動和跨國交換問題,這是在要素不能跨國流動(包括技術上不可行、經濟上不可行、政策上不可行)的背景下,要素的國際貿易難以發生,國際貿易就只剩下了商品國際貿易,有關商品的國際貿易理論已經形成了相當完善的貿易理論體系。從當代國際貿易現實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生產要素變成了國際買賣的對象,要素跨國流動交易的技術條件、經濟條件和政策環境越來越寬松,要素國際貿易發展迅速,資本、技術、人才、勞工、服務等等要素都成了國際貿易買賣的對象,已經成為當代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遺憾的是關于要素貿易理論的研究仍十分薄弱,成熟的經典理論構建尚面臨著很多理論的和現實的困難,因為每一種要素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定價都有自己獨特的機制、規律和特點,它們不僅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貿易,而且它們相互之間也完全不同,需要特殊理論加以回答,可以說每一種要素的國際貿易理論都是一個亟待開發的新領域。
關于要素貿易和商品貿易的關系還有一個值得思考的角度,無論是貿易理論的演變還是貿易現實的發展似乎都表現出一個大致的歷史軌跡:國際貿易發展有四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無商品貿易又無要素貿易階段,國家之間各自為政,自給自足,沒有任何經濟貿易往來,封閉經濟學研究的就是這個階段的問題;第二階段,有商品貿易無要素貿易階段,國家之間開始發生商品貿易,但是要素不能跨國流動,許多傳統貿易理論研究的就是這個階段的問題;第三階段,有商品貿易又有要素貿易階段。正如當前世界貿易格局所呈現的情況,世界范圍內商品貿易自由化獲得了空前繁榮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要素貿易自由化趨勢也在加速發展,要素貿易理論亟待建立。第四階段,無商品貿易有要素貿易階段,國家之間商品貿易所占的比例漸漸減少,要素貿易所占的比例逐漸加大,最終國家之間的貿易主流格局將會是要素貿易替代商品貿易,國家之間的資源配置由商品貿易演變成直接配置要素,盡管第四個階段的世界貿易現實還沒有發生,但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國家集團內部這種貿易現象正在演變為經濟現實,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正在為要素貿易創造越來越充分的環境條件,在未來國際貿易的發展中有可能實現要素貿易對商品貿易的替代,從而導致商品貿易流量下降、要素貿易流量上升,這可能是成為未來國際貿易結構的變化趨勢。
三、國際貿易理論體系與分類研究的幾點啟示
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深感“要素貿易理論”與“商品貿易理論”區別的必要性,但是,具體如何區分清楚,卻甚為困惑。因為所謂的“商品”和“要素”都是理論經濟學的基本概念,而貿易理論則屬于應用經濟學的范疇,現實生活中,如何把“要素”、“商品”、“半成品”上升為統計學概念是很難的,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關于商品貿易理論與要素貿易理論的區分就很難實現,相關的理論研究也就很難深入。
關于服務貿易與要素貿易的關系也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大家都認為當代服務貿易和要素貿易發展都很迅速,服務貿易研究的文獻很多,但是,服務貿易純粹理論模型卻遲遲沒有出現,這說明現有的服務貿易理論研究思路可能是錯誤的,不會有什么結果,因為WTO所列出的服務貿易種類有11大類140個小類,每一種類別的服務在生產、定價、交換、分配、消費等環節的規律和特點都不同,根本就不存在適用范圍廣泛的服務貿易理論模型。另外,要素貿易與服務貿易的關系也很難說清楚,許多服務貿易往往伴隨著要素貿易而發生,服務貿易理論模型難以建立,而某一種要素的貿易理論模型的構建要相對容易,要素貿易理論模型的構建可能是今后理論研究的一個正確方向。這也正是本文沒有談到“有形商品貿易理論”和“無形商品貿易理論”、“商品貿易理論”與“服務貿易理論”分類的原因。
關于“國際服務外包”問題也值得我們思考。近年來,關于國際服務外包的研究成果不少,不少城市和地方政府把承接國外服務外包當做一個產業部門來規劃和發展,甚至還建立了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這樣做的理論基礎是錯誤的。服務外包僅僅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需要的業務環節外包給獨立的企業來完成,服務外包本身是一種經營做法而不是一種產業。本文也沒有談到“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理論”和“發達國家的貿易理論”之間的區分問題,我們認為,“創造未來的比較優勢理論”和“利用現有的比較優勢理論”、“保護貿易理論”和“自由貿易理論”的區分已經能夠說明問題,目的是想構建一個更加一般化的貿易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