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5 03:35: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經濟與貿易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論文關鍵詞: 多邊貿易體制;“非市場經濟”國家;決策機制
論文摘要:迄今為止,已有20個“非市場經濟”國家先后成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正式成員。縱觀“非市場經濟”國家與多邊貿易體制關系的演變,一方面,此類成員數量的增加使多邊貿易體制在組織體系上逐漸演變成一個成員結構趨于廣泛和全面的國際機制;另一方面,其規則體系卻未能作出相應的、即便是“盡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調整,導致“非市場經濟”國家作為一類成員在體制中的地位低于發展中國家。中國作為現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場經濟”待遇的正式成員,應將積極融入多邊貿易體制、提升在體制中地位和作用與謀求市場經濟待遇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增強自身作為轉型經濟成員在體制中的參與力度,尤其是在重大決策機制和常設職能機構中的參與力度,以贏得在體制各類決策中表達和爭取自身利益的機會,同時也為未來進一步影響體制作準備。
迄今為止,已有20個“非市場經濟”國家先后成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正式成員。①縱觀“非市場經濟”國家與多邊貿易體制關系的演變,一方面,此類成員數量的增加使多邊貿易體制在組織體系上逐漸演變成一個成員結構趨于廣泛和全面的國際機制;另一方面,其規則體系卻未能作出相應的、即便是“盡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調整,導致“非市場經濟”國家作為一類成員在體制中的地位低于發展中國家,②從而大大阻礙了新成員的加入和已有成員真正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發揮應有作用。
眾所周知,多邊貿易體制是一成員驅動型體制。在重大和日常決策中,它主要采用的是“協商一致”原則,在日常運作中,其各級常設職能機構均對所有成員開放。因此,衡量一類成員在體制中參與度的可量化指標主要是常駐代表團規模和在日常和重大決策程序中的領導資格。從這些客觀指標看,“非市場經濟”成員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參與度很低。
一、“非市場經濟”成員在重大決策機制中的參與
多邊貿易體制的決策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部長會議、多邊談判等重大決策,這類決策直接影響和決定著談判的啟動、議程的制定、最終規則結果的形成和部長宣言的起草;二是體制常設職能機構(如世貿組織的總理事會、理事會、委員會、工作組和專家組,及其前身關貿總協定的代表理事會及下屬委員會、工作組和專家組)在日常職責履行中的決策,這類決策會影響和決定規則的履行、爭端的解決和新成員的加入等。無論哪類決策,一般通過兩種方式實現:協商一致和基于“一成員一票”的正式投票。盡管GATTl947只對后者作了明文規定,但是,事實上從一開始體制中的各類決策幾乎都采用前者,而烏拉圭回合達成的《世界貿易組織協定》進一步確立了協商一致優先的決策原則,從而使這種歷來被看作有利于小國參與、基于主權平等、利益平衡的決策方式成為多邊貿易體制與其他國際制度的重要區別。
多邊貿易體制對發展中和“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開放始于1950年代末,推動這一進程的不僅有經濟因素的影響,更有體制內主要大國為預防和瓦解兩類國家在體制外結成陣營的政治考慮,而協商一致既對體制外中、小國家具有誘惑力,又可防止這些國家在體制內結盟。因此,該原則從一開始就成為多邊貿易體制及其主要締約方在吸納發展中和“非市場經濟”國家、擴大成員規模的同時,維護既有大國利益、防止新成員,尤其是在政治經濟利益上與發達的市場經濟成員有沖突的新成員結盟聯合從而削弱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但是,隨著體制規模的擴大,向每一個成員就任何一項決策進行協商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更何況達成一致。這樣,基于協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在說服差異巨大的成員達成協議方面便越來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非正式磋商中,大國的作用和影響力必然凸現。多邊貿易體制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步形成了在重大決策中起重要、甚至決定作用的“十八國咨詢集團”和“綠色會議室集團”及其決策程序。
“十八國咨詢集團”停止工作后,圍繞總體或特定的談判和決策議題,一些非正式集團或磋商機制紛紛出現。其中,尤以“綠色會議室集團”具有代表性。“綠色會議室集團”及其決策程序指的是在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中,一定數量的核心成員(往往是體制中有影響力的活躍成員或相關議題的重大利益方)事先就特定議題形成小集團進行討論、磋商和談判,然后視需要逐層向外圍成員擴散或直接向全體成員報告,最終促使全體成員對其磋商結果或建議進行“協商”并達成一致的決策方式。“綠色會議室集團”成員并不固定,且隨多邊貿易體制成員規模、議題的范圍和性質及其涉及利益方的不同而不同。這類集團及其決策程序早在肯尼迪回合談判中就已顯雛形,③但真正的形成是在烏拉圭回合期間,到世貿組織成立后的新加坡和西雅圖部長會議發展到高潮,并因其總是事先在總干事的綠色會議室中會晤磋商而得名。這種決策方式實際上將絕大多數中小型發展中和“轉型經濟”成員排斥在決策程序之外,從而削弱了這些國家在重大決策中的作用。如在烏拉圭回合后新一輪談判的啟動過程中,“綠色會議室集團”成員主要包括25至30個成員方: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士和挪威等發達成員,阿根廷、巴西、智利、埃及、中國香港、印度、韓國、墨西哥、巴基斯坦、南非、東盟等發展中成員,再加上1至2個“轉型經濟”成員,這一成員構成幾乎是當年“十八國咨詢集團”的翻版與延續,“非市場經濟”成員在其中的地位與作用可見一斑。
二、“非市場經濟”成員在常設機構中的參與
在多邊貿易體制各類常設職能機構中,“非市場經濟”成員的參與度也同樣弱于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
作為管理和履行多邊貿易體制規則安排的組織機構,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前身擁有5項基本職能:(1) 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體制規則的多邊和諸邊貿易協定;(2) 為成員提供多邊貿易談判的場所;(3) 按照爭端處理的規則和程序,解決成員間貿易摩擦;(4) 審議各成員的貿易政策;(5) 協調與其他國際經濟組織之間的關系,保障全球經濟決策的一致性。履行這些職能的所有理事會、委員會、專家組和工作組都是向所有成員開放的,例如,一般情況下,成員方常駐體制總部日內瓦代表團的團長(一般稱大使)通常在總理事會一級代表各自國家或地區。因此,決定成員方在多邊貿易體制日常運作與決策中所發揮作用的首先是其駐體制常設機構的代表團規模。從這一指標看,“非市場經濟”成員無論是總規模還是平均規模,盡管從1980年代開始隨著成員數量的增長而增長,但增速均落后于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導致這兩項分指標(總規模和平均規模)與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的差距被逐漸拉大。而在現今的多邊貿易體制組織機構中,一成員常駐代表團的規模一般應在4至5人才能夠保證其有效地參與體制的日常運作(如跟蹤各理事會、委員會等的議題進展,參與各類會議和活動等),若按這一標準,轉型經濟國家又是三類國家中唯一一組無法有效發揮其作用的成員。
另一方面,在世貿組織及其前身關貿總協定各職能機構的日常決策中,基于協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同樣是最重要手段。在這過程中,職能機構的主要官員,即總理事會及其下屬的理事會、委員會、工作組和專家組的主席和副主席在平衡各方利益、協商達成一致從而作出決策的過程中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在多邊貿易體制對中國的過渡性審議中,各方圍繞審議程序、質詢和答復方式,以及審議報告形式的爭論,最終由各理事會和下屬委員會主席進行協調,并作出決定。因此,不同類型成員在各理事會、委員會、專家組和工作組所擔任的主席資格是各自在體制日常決策中發揮作用的重要標志。
多邊貿易體制的常設職能機構依據各自的權力和職責又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也是相對較重要的一類,包括GATT理事會、WTO總理事會及其下屬理事會,以及GATT時期的常設委員會和WTO總理事會和理事會的下屬委員會;第二類,主要包括眾多特別工作組(如加入工作組)和其他權責范圍較小的機構,如GATT時期的東京回合守則委員會、WTO時期的諸邊協定委員會等。從各類成員在這兩大類機構中擔任領導職位的分布情況和歷史演變看,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在各類機構中唱主角,而“非市場經濟”成員的領導作用盡管有所提高,但是,即使到2000年,在各類機構所擔任的正、副主席僅占總職位數的7%,大大低于發達成員的53%和發展中成員的40%。
三、中國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的策略
中國的加入已使“非市場經濟”國家作為一類成員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如何提升自身以及“非市場經濟”成員在體制中的作用是中國面臨的一大難題。作為現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場經濟”待遇的正式成員,中國應將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提升在體制中的影響力與謀求市場經濟待遇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加大自身作為轉型經濟成員在體制中的參與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和日常決策機制或機構中的參與力度,以贏得在體制各類決策中表達和爭取自身利益的機會,同時也為未來進一步影響體制作準備。
因此,中國首先應重視對重大決策非正式磋商機制的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的歷史與現狀已經表明,成員數量的增長與協商一致的基本決策原則存在沖突,因此,基于同心圓模式的“綠色會議室”非正式磋商機制已成為多邊貿易體制重大決策的基本手段。而以往轉型經濟國家在該機制中的地位低、作用弱,中國的加入應有助于改變這種狀況,因為作為一個貿易和引資大國,中國在所有談判議題中均是主要利益方,理應是“綠色會議室”的固定成員。
當然,“綠色會議室”決策程序因其缺乏合法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而從西雅圖部長會議開始備受被排斥成員的指責,因此,改革和調整也已勢在必行。國外學者已提出了一系列方案,總體思路是借鑒IMF執行董事會和GATT“十八國咨詢集團”的經驗,建立一個涵蓋絕大多數成員的、基于協商一致原則的、由20至25個席位的正式機構——決策咨詢委員會(WTO Consultative Board),以同時提高體制的決策效率和民主性。這類咨詢委員會盡管沒有最終決策權,僅限于對相關議題的磋商、討論和談判,最終向全體成員方提供決策建議,但因其是具廣泛代表性的一個正式機構而對最終決策有絕對的影響力。在此類體制改革過程中,中國同樣應有所作為。首先,中國應積極提供方案和建議推動這一改革;其次,作為一大國,中國理所當然應該在可能建立的決策咨詢機構中單獨占有一席;最后,中國可以借這類決策咨詢機構,與其他以聯盟合作或團體組合方式分享席位的轉型經濟成員協調立場、聯合提案,以維護作為轉型經濟成員的利益。
其次,中國應重視對世貿組織各類常設職能機構(理事會、委員會、工作組和談判組等)的參與。在中國加入之前,計劃/轉型經濟成員在此類機構中的參與力度并不大。例如,由成員方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團長(大使)作為政府代表組成的總理事會是多邊貿易體制常設決策機構,它不僅在體制最高決策機構部長會議休會期間行使部長會議的職能,而且履行著爭端解決機制和貿易政策審議機制的職責。因此,各成員大使或代表在總理事會及其下屬機構中是否擔任要職直接反映出對常設決策機構的參與程度和對日常決策的影響程度。在中國加入之前的2000年,僅有捷克一國作為轉型經濟成員擔任著相關機構的主席一職,而自中國加入以來,總體格局并未得到改變。2001年以來,在總理事會及其下屬理事會、委員會和工作組等16個常設機構中,轉型經濟成員的主席席位始終保持在1到2席,參與國也僅限于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匈牙利4國。另外,在多邊談判期間,總理事會還下設貿易談判委員會,在多哈發展回合的8個談判小組中,2004年的8個主席職位分別由發達與發展中國家平分。
另一方面,作為另一日常決策機構,爭端解決機構不僅在貿易爭端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且是多邊規則執行過程中規則解釋與澄清的權威機構,也就是說,多邊規則的真正內涵實質上是掌握在爭端解決專家組,尤其是具終裁權的上訴機構手中。因此,盡管專家組和上訴機構成員是以個人身份任職,不附屬于任何政府和組織,但他們的國籍來源依然可以說明各自母國在體制中的參與和對規則的影響。然而,轉型經濟國家在該機制中的參與力度很弱,尤其在上訴機構中,至少在其成立的前11年(1995年12月一2005年12月)中,始終被排斥在外。因此,中國應積極謀求對這一機構的參與,以提升自身對體制的影響力,并對“非市場經濟”成員起到示范作用。
最后,中國應加大對世貿組織秘書處的參與。事實上,這是中國實現上述2個目標的有效途徑。因為中國如欲在短期內大規模參與世貿組織的各類常設職能機構和非正式磋商機制,人才與經驗最重要,而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一個常設服務與支持機構,世貿組織秘書處的主要職責是為代表機構談判和協議執行提供行政和技術支持、為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技術援助、監視和分析世界貿易動向、組織部長會議,以及為爭端解決提供法律幫助。因此,盡管秘書處職責權限有限,處理事務也非常瑣碎,但卻可以為成員熟悉體制、積累經驗、培養人才、了解其他成員提供實踐和鍛煉的機會。因此,大多數貿易大國(或地區)的參與力度一般都很大。但是,轉型經濟國家在其中并不活躍,2003年僅有中國5人、波蘭5人和羅馬尼亞2人任職,在601個職員中僅占2%,2004年增加為中國7人、波蘭5人、羅馬尼亞2人、斯洛文尼亞、保加利亞和愛沙尼亞各1人,在630個職員中占3%。雖然中國的參與度有所提高,但與其大國的身份依然不相稱。
四、小結
中國在加入多邊貿易體制漫長而曲折歷程中的孜孜以求表明,中國在總體上對多邊貿易規則體系持認同和接受態度,因而與體制的積極合作應該是基本態勢。但是,作為“非市場經濟”待遇的主要承受者,中國在承擔過多義務的同時卻未能充分享受體制內成員的應有待遇和權利,因此,如何謀求對自身“非市場經濟”待遇的調整是中國今后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的一個核心問題。中國在加入談判中,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要求并未得到主要成員的完全認同,何不再增加一個“轉型經濟”的砝碼?既然“經濟總量大”、“發展迅速”和“具有轉型期性質”成為中國無法完全享受發展中國家特殊與差別待遇的理由,那么,中國何不從“具有轉型期性質”國家應該享受什么待遇入手,積極爭取優惠待遇?因此,中國應該從戰略的高度認識這一問題,將短期的雙邊策略與長期的多邊策略結合起來,在積極參與體制決策機制和職能機構的過程中尋求對體制的影響,為在體制中確立自身地位、謀求應享利益、拓展發展空間創造條件。
摘 要 經濟全球化與貿易保護擴大化是一對矛盾。經濟的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但貿易保護主義使發展中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探討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貿易保護的特點與成因
關鍵詞 經濟全球化 貿易保護 貿易自由
1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和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通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加強。而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產要素超越國界流動,國際貿易、跨國投資和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的廣泛傳播,跨國公司作用顯赫,從而導致各國經濟活動高度相關,世界經濟整體化和一體化空前突出的經濟現象與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2 經濟全球化的效應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從經濟角度看,全球化被視為經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的相互依賴,特別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場,資本超越了國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動,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配置。但同時我們在考察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效應時,應該注意到其兩面性。
一方面,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從而增加總產出和消費者福利。對于單個國家來說,可以更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較利益的要素,獲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益。此外,經濟全球化利益所產生的經濟驅動力導致了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這種調整必將促使不同產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轉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局面,加強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協調。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它可能導致國家的經濟及主權受到威脅,加劇財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劇富國與窮國的差距,在世界范圍內形成新的壟斷以及加深經濟被動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競爭過程中,其民族工業面臨生存的危機,工業化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人均國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
(1)世界各國經濟內部結構發展水平事實上存在不平衡。各國經濟結構不平衡表現在產業結構存在級差。從目前的狀況看,發達工業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存在固有的技術級差。由于這種技術級差的存在,發達國家在轉移技術時,一般都是在這項技術到成熟期時才開始轉移。這種級差技術轉移的結果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在經濟全球化潮流推動下,世界市場引導國際產業的轉移,由于事實上已經存在著產業級差,必然進一步促使世界各國經濟的不平衡發展。
(2)市場利益引導有害產業的轉移威脅到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綜合發展水平。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經濟主體仍關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使一些發達國家為了經濟利潤,把有損社會利益的污染產業、色情業及賭博業等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發展中國家為了追求數量增長,被迫或不自覺地接受這種轉移,致使其社會綜合發展水平下降。
3 經濟全球化下的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最初源于重商主義,以本國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使各國競相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后來的凱恩斯的貿易保護學說、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理論,都為貿易保護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貿易顯得愈發重要,也越來越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為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利益,但是對外貿易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在沖擊著國內的產業,這點對于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重要。因此,盡管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導自由貿易,但是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實行著貿易保護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
3.1 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保護的新特點
在自由貿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的今天,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所實行的新貿易保護主義比舊貿易保護主義有很大發展。
(1)貿易保護傾向并沒有消除,各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出現了新的變化,即由公開轉向隱蔽,由固定轉向靈活,由單個國家自我保護轉向區域集團集體保護,由通過貿易政策保護轉向尋求國內產業政策保護等。《烏拉圭回合最終文件》的生效,使得像關稅、配額、進口許可證等傳統貿易保護手段越來越難以發揮作用,非關稅壁壘開始成為各國實施貿易保護的主要工具。諸如對反傾銷條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銷售安排、安全、衛生防疫、技術標準等較之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更加多變和隱蔽,從而更能起到限制進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還要將勞工標準、環保標準納入世貿組織談判議題,其目的是打著人權與環境的幌子,借機剝奪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保護其傳統產業。區域性貿易集團的出現則使貿易保護措施添上了集團的色彩,集團對內實行貿易自由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對外則形成統一對外的市場機制,對非集團成員實行貿易歧視。其貿易保護手段主要不是關稅,而是諸如技術標準、衛生標準、知識產權等形形色色的非關稅壁壘,這給集團外國家向集團內成員出口設置了障礙。
(2)通過產業政策對一國貿易實施間接保護是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保護的又一特點。這是由于在制定貿易政策上,各成員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國際準則制約。國際準則由國際性貿易準則和區域性經濟運行規則組成,它是為了促進貿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國借助貿易政策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各國政府或貿易集團便把貿易保護措施轉向不受國際貿易規范制約或者制約較少的國內或集團內經濟政策,其中產業政策日益成為一國或貿易集團實施自我保護的重要手段。
(3)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明顯的歧視性。這些非關稅措施都是針對特定國家的。由于新貿易保護主義一方面通過各種歧視性非關稅措施使國內工業避開國際競爭,另一方面又通過補貼手段促使本國產品占領其他國家的市場。
3.2 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保護的原因
(1)世貿組織成立的初衷是促進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可是各國在世貿中仍是以國家利益為最終考慮因素。從經濟全球化的屬性上看,經濟全球化雖然有貿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經濟全球化并不是無視國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國家主權,強調國家利益至上。經濟全球化的這種內在屬性為一國實施貿易保護提供了政治和倫理基礎。從一國政策選擇的路徑上看,貿易保護是貿易自由的準備階段,而貿易自由則是貿易保護政策的演進目標。貿易保護對一國來講,具有雙重目標,其一對內是保護本國產業和市場,對外則是迫使別國停止不公平競爭行為,開放市場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養和提高本國產業的競爭能力。其演變趨勢是取消保護,最終走向貿易自由。由于經濟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發展規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國內部產業之間不平衡的狀況,所以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還將繼續并存,這種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貿易自由上的相對平等性決定了貿易保護上的針對性和歧視性。在經濟全球化下貿易自由上的相對平等性,主要表現為市場開放程度的相對平等性。具體表現為在世貿組織內發達國家之間市場開放程度要高于或者快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開放程度;區域性貿易集團內成員之間的市場開放程度要高于非成員等。所謂平等只是集團內成員之間的平等,但對集團外非成員而言卻無權享此待遇。可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雖然整個世界貿自由化程度提高了,但這種貿易自由只是一種相對自由,絕不是絕對自由。
貿易自由上的相對平等性必然決定貿易保護帶有明顯的針對性和歧視性。這種針對性和歧視性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貿易集團對內實行貿易自由、公平競爭的政策,對外實行歧視性的貿易保護政策。二是發達國家在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的同時,仍在不斷地針對發展中國家大宗產品出口設置貿易障礙。發達國家推行貿易自由化的領域通常是其具有絕對優勢至少是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如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智力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等。相反,發達國家對其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別通過放慢市場開放程度,開展反傾銷調查,甚至上調關稅稅率等手段加強保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不公平的貿易保護行為主要是針對發展中國家采取的。發達國家針對發展中國家設置的貿易障礙,不僅削弱了發展中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產業的競爭力,而且也給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3)國際性或區域性經濟運行規則和超國家經濟組織,是影響一國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關系的外部制約因素。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市場擴大和各國之間經濟相互依賴性的增強,使得世界市場上的競爭由過去的對抗性競爭走向合作性競爭。對抗性競爭把競爭看作是雙方一場一決雌雄的較量,把對手趕出去,自己壟斷市場是這種競爭的目的。因此,在對抗性競爭的情況下,競爭中的雙方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在選擇競爭行動時都有很強的獨立性,很少受到約束。而合作性競爭則完全不同于對抗性競爭,合作性競爭的目的是保護競爭,反對壟斷,強調和重視競爭中的合作,并通過合作謀求共同發展實現雙贏。
目前已進入各國共同實行自由貿易的公平貿易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國自由貿易的好處的同時,在本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薄弱的經濟基礎和相形見絀的競爭力,使其難以在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考慮各自國情、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參與的方式。但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認識到,自由貿易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融合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去是發展中國家的唯一選擇。而全球化作為過程和主流的經濟發展方向,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兩種力量總是處于不斷的較量之中,但是貿易自由化始終是經濟發展的趨勢。
論文摘要:世界經濟一體化給中國帶來了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也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突出袁現是課程設置貪多求全,結構不盡合理。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過分理論化。構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必須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的原則,對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
論文關鍵詞:創新能力;國際貿易;應用型;課程體系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外資企業、跨國公司以及我國各類企業對涉外經濟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對外貿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培養既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綜合的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課程體系的建設就顯得尤為突出。新的經濟形勢要求高校在構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時,必須要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的原則,注重知識結構和能力培養的整體優化,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和社會要求的實用型、復合型外貿人才。
一、國際經濟貿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社會對外貿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貿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綜合的實踐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具備較高的商務外語溝通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必須掌握國際貿易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要通曉我國外貿政策和理論、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進出易程序與合同條款等。除此之外,還要熟悉國際經濟金融、政治法律、社會文化等情況;第三,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具有不斷創新的能力。要時時注意外貿工作的動態、情況、問題,及時捕捉國際貿易信息和良好商機。要敢于創造新思維、探索新路子、開創新局面,從而在商戰中出奇制勝。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貪多求全,結構不盡合理
由于許多高校要求學生修滿一定的學分,因此設置了很多通識選修課和專業選修。學生學習負擔很重,疲于應付,難有時間和精力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在理論課與實踐課方面,許多高校過分重視理論課而輕視實踐課,甚至取消實踐課或任意縮短實踐教學的課時。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學不能以致用,走向社會時,不能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
(二)課程內容交叉、嚴重重復
由于課程設置貪多求全,使許多課程的內容有所交叉。學生重復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上課不注意聽講,教師也難組織教學。除此,部分課程教學內容陳舊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國際經濟發展的形勢,而在課時分配上,受傳統舊體系的影響,難于舍棄。
(三)工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過分理論化
目前,畢業生就業壓力相對較大,在“以就業為中心設置課程”,“培養寬口徑復合人才”的指導思想上,部分高校依舊過分強調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實用技能的培養。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原則
課程體系構建的主導思想是以通識教育為目的,培養多元化和動態應用的復合型人才,強調所有課程模塊之間、教和學之間的有機聯系。在這種課程體系下,所有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課程都可以找到與其相關課程的結合點,通過各課程模塊相互的結合點展開對各門課程的學習和研究。因此,在構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以培養專業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的原則;第二,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第三,堅持以“就業主體”為主,兼顧個體發展的原則,國際貿易專業要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培養,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實現人才培養與職業崗位的接軌,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
四、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方案
在“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基礎上,從知識、素質和能力三個方面,建立一切為了學生,適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的課程新體系。新體系要把掌握專業理論知識能力的培養,操作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有機融合起來,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課程的設置類型
1.公共基礎課
公共基礎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和身心素質,計算機應用能力,語言表達、應用寫作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在基礎課設置上主要有:政治、計算機應用基礎、數學、外語、大學語文等。
2.學科基礎課程
學科基礎課程是經濟類學生必修的基礎課,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知識:一是經濟學基礎課程。是向學生講授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原理與理論。具體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法學、經貿應用寫作、會計學原理、統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農業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二是經濟類公共課程。包括金融學、國際貿易原理、風險管理概論、財政學等。三是經濟類基本專業課。讓學生掌握市場營銷原理與實務;掌握市場經濟與宏觀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及國際金融學理論知識。其課程主要包括市場營銷學、市場經濟與宏觀管理、國際金融學、計量經濟學。四是經濟類基本技能課。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財務、企業、金融、電子商務等外貿業務中所涉及到的相關的理論知識。課程包括財務管理、國際企業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學、現代企業制度、電子商務、CI策劃與企業文化、證券投資與期貨、企業戰略管理、消費經濟學。
3.專業課
在專業課設置上,應拓寬專業口徑,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時可以自由選擇。在重視理論知識傳授與學生具體技能培養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社會適應能力。專業課要與國際接軌,要注重實尉陛。通過專業課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講,專業課可設置為四大類:專業基礎課、專業實務課、專業知識課和相關專業課。
(1)專業基礎課。讓學生掌握中國國際貿易的發展歷程及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國際商法基礎知識、商品相關理論知識。課程包括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國際商法、商品學等。
(2)專業實務課。使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相關單據、結算的實務知識。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單證實務、國際運輸與物流、國際結算、外貿函電。
(3)專業知識課。使學生掌握與國際貿易實務相關的知識。課程包括國際經貿地理、海關報關實務、世貿組織規則、外貿談判口語。
(4)相關專業課。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生物技術企業生產經營與管理的基本知識、法律法規、經濟合同的簽訂執行原則及注意事項;具備生物技術產品市場調研、市場開發與營銷能力;掌握不同的貿易方式的理論及實物知識。課程包括經濟合同管理、國際投資與管理國際服務貿易、國際市場營銷、國際經濟合作等。
4.實驗與實踐教學
實驗與實踐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具備掌握學習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識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決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競爭能力,團結共事能力,最后達到具備跨學科溶匯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習、ERP實戰模擬實習、海關報關實務課程實習,公益勞動、軍事訓練,畢業實習。
實驗與實踐教學環節是大多數高校教學中的薄弱環節,為培養國際貿易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可建立國際貿易網絡模擬實驗室與國際貿易場景模擬實驗室,將整個國際貿易流程中所涉及的內容全部設計在內。實習形式包括商貿實習、行業見習、專業講座和建立穩固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在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中,有相當部分只能在實際工作中獲得,因此應拓展教學空間,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機制,共同建設與國際貿易專業相匹配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實用型人才。
(二)課程設計的結構比例
綜上所述,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課程體系改革中,要建立把單個相對獨立的學科有機結合起來的課程體系,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與學中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有效地發揮課程體系改革的效能。在當今,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腳步的加快,中國對國際經貿人才的要求也逐漸走高,高等教育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也必須適應社會的需求,轉變理念,以市場為導向,來培育實用型、復合型人才,不斷的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 人才培養 外貿經濟
論文摘要:廊坊外貿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國際貿易專業教學的改革要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避免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脫節、理論和實踐脫節,注重教學的時代感,豐富教學的內涵,改善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最終使學生掌握國際貿易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政策,并且具備運用理論知識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
一、研究背景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特色是立足于涉外經濟,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正在積極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被譽為“中國第三大經濟圈”的環渤海經濟圈處于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其中地處環渤海核心地帶的河北省廊坊市,近年來利用其地理、環境和自身優勢,逐步加快了融入全球經濟尤其是東北亞經濟圈的步伐。廊坊外貿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國際貿易專業的高素質人才除了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應該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運用現代技術進行信息處理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通過對國際貿易專業培養模式的調研,我們發現目前廊坊各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人才培養模式“趨同”化的問題,缺乏有針對性地滿足主流用人單位需求和地域特色的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要著眼于本地需求,以培養能夠適應日益復雜的國際經貿環境、能夠為廊坊外貿經濟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
二、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1.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國際貿易專業教學要有利于培養學生專業素質,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也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以適應廊坊對外貿易發展對國際貿易人才需求不斷變化的形勢。2010年廊坊地區外商直接投資49070萬美元,截止2010年底,廊坊市有三資企業542家。廊坊外商投資和外資企業的引入必然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結合實踐變化培養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在教學內容上,教師要時刻注意知識的更新,密切注意實際工作中相關政策的調整,注重教學的時代感,提升學生的使命意識和對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環渤海經濟圈作為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有資源和市場的比較優勢。作為環渤海的核心地帶,廊坊目前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首的六大產業。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臺灣最大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富士康和國內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商華為更是加速了廊坊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更新相關政策變化,并引入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區域經濟政策,結合廊坊的產業及地域優勢,引領學生利用產業集群理論、比較優勢理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等為廊坊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出謀劃策。
2.開展實踐教學
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模擬教學,使學生接觸、了解社會實際,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從而調整心態,有針對性地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以縮短學生畢業后與社會的適應期。開設模擬實驗課程,教師可以讓學生體驗精心設計的進出口業務環境,以廊坊的主導產業為例,結合國際貿易實務等課程知識,使學生通過全程仿真的進出口業務的訓練,掌握進出口業務的的各個業務環節,如建立業務聯系、發盤、還盤、價格核算、簽訂合同、審核信用證、報關、制作單據、合同履行等,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實際業務的動手能力。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社團活動、創業計劃大賽、英語演講比賽等各種活動,帶領學生到廊坊國際貿易洽談會學習體驗,培養學生的實踐、溝通和協調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和社會零距離接觸的目的,提高國際貿易學生整體就業競爭能力。
3.雙語教學
廊坊外商投資和外資企業的引入以及國內龍頭內資企業的入駐提高了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英語水平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專業授課中采用雙語教學模式。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選擇適合雙語教學的層次和方式,達到使學生熟悉國際貿易基本概念和內容的英文表述方式甚至靈活運用的能力,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和綜合能力。在具體實施國際貿易雙語教學時,可以引用外文案例分析討論以提高教學效果;可以借助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實現雙語教學的互動,一方面增加了課堂信息,同時豐富的多媒體能夠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緩解學生在雙語教學中的壓力,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今后從事涉外工作打下基礎。
4.教學本地化
京津冀區域發展戰略的規劃實施,為廊坊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收集本地企業的案例、數據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如臨其境的效果并從中得到啟發,縮短理論和實踐的距離。比如在國際貿易課程講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時,可以廊坊企業為例展開,2009年以來,廊坊實施建設的億元以上大項目中,高新技術、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高端項目占2/3以上;其他進口國會在產品質量、技術標準、包裝材料、衛生指標等多個方面采取保護措施,對廊坊出口產品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廊坊開發區有很多內資企業在出口時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教師選擇廊坊本地企業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并引領學生為出口企業提供應對策略,使我們的人才培養更具現實意義。
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改革要立足于廊坊本地需求,結合最新經貿政策,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能運用國際貿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決廊坊對外貿易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為廊坊的外貿經濟發展服務,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
摘 要 經濟全球化與貿易保護擴大化是一對矛盾。經濟的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但貿易保護主義使發展中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探討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貿易保護的特點與成因
關鍵詞 經濟全球化 貿易保護 貿易自由
1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和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通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加強。而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產要素超越國界流動,國際貿易、跨國投資和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的廣泛傳播,跨國公司作用顯赫,從而導致各國經濟活動高度相關,世界經濟整體化和一體化空前突出的經濟現象與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2 經濟全球化的效應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從經濟角度看,全球化被視為經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的相互依賴,特別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場,資本超越了國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動,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配置。但同時我們在考察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效應時,應該注意到其兩面性。
一方面,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從而增加總產出和消費者福利。對于單個國家來說,可以更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較利益的要素,獲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益。此外,經濟全球化利益所產生的經濟驅動力導致了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這種調整必將促使不同產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轉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局面,加強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協調。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它可能導致國家的經濟及主權受到威脅,加劇財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劇富國與窮國的差距,在世界范圍內形成新的壟斷以及加深經濟被動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競爭過程中,其民族工業面臨生存的危機,工業化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人均國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
(1)世界各國經濟內部結構發展水平事實上存在不平衡。各國經濟結構不平衡表現在產業結構存在級差。從目前的狀況看,發達工業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存在固有的技術級差。由于這種技術級差的存在,發達國家在轉移技術時,一般都是在這項技術到成熟期時才開始轉移。這種級差技術轉移的結果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在經濟全球化潮流推動下,世界市場引導國際產業的轉移,由于事實上已經存在著產業級差,必然進一步促使世界各國經濟的不平衡發展。
(2)市場利益引導有害產業的轉移威脅到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綜合發展水平。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經濟主體仍關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使一些發達國家為了經濟利潤,把有損社會利益的污染產業、色情業及賭博業等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發展中國家為了追求數量增長,被迫或不自覺地接受這種轉移,致使其社會綜合發展水平下降。
3 經濟全球化下的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最初源于重商主義,以本國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使各國競相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后來的凱恩斯的貿易保護學說、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理論,都為貿易保護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貿易顯得愈發重要,也越來越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為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利益,但是對外貿易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在沖擊著國內的產業,這點對于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重要。因此,盡管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導自由貿易,但是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實行著貿易保護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
3.1 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保護的新特點
在自由貿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的今天,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所實行的新貿易保護主義比舊貿易保護主義有很大發展。
(1)貿易保護傾向并沒有消除,各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出現了新的變化,即由公開轉向隱蔽,由固定轉向靈活,由單個國家自我保護轉向區域集團集體保護,由通過貿易政策保護轉向尋求國內產業政策保護等。《烏拉圭回合最終文件》的生效,使得像關稅、配額、進口許可證等傳統貿易保護手段越來越難以發揮作用,非關稅壁壘開始成為各國實施貿易保護的主要工具。諸如對反傾銷條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銷售安排、安全、衛生防疫、技術標準等較之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更加多變和隱蔽,從而更能起到限制進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還要將勞工標準、環保標準納入世貿組織談判議題,其目的是打著人權與環境的幌子,借機剝奪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保護其傳統產業。區域性貿易集團的出現則使貿易保護措施添上了集團的色彩,集團對內實行貿易自由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對外則形成統一對外的市場機制,對非集團成員實行貿易歧視。其貿易保護手段主要不是關稅,而是諸如技術標準、衛生標準、知識產權等形形色色的非關稅壁壘,這給集團外國家向集團內成員出口設置了障礙。
(2)通過產業政策對一國貿易實施間接保護是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保護的又一特點。這是由于在制定貿易政策上,各成員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國際準則制約。國際準則由國際性貿易準則和區域性經濟運行規則組成,它是為了促進貿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國借助貿易政策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各國政府或貿易集團便把貿易保護措施轉向不受國際貿易規范制約或者制約較少的國內或集團內經濟政策,其中產業政策日益成為一國或貿易集團實施自我保護的重要手段。
(3)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明顯的歧視性。這些非關稅措施都是針對特定國家的。由于新貿易保護主義一方面通過各種歧視性非關稅措施使國內工業避開國際競爭,另一方面又通過補貼手段促使本國產品占領其他國家的市場。
3.2 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保護的原因
(1)世貿組織成立的初衷是促進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可是各國在世貿中仍是以國家利益為最終考慮因素。從經濟全球化的屬性上看,經濟全球化雖然有貿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經濟全球化并不是無視國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國家主權,強調國家利益至上。經濟全球化的這種內在屬性為一國實施貿易保護提供了政治和倫理基礎。從一國政策選擇的路徑上看,貿易保護是貿易自由的準備階段,而貿易自由則是貿易保護政策的演進目標。貿易保護對一國來講,具有雙重目標,其一對內是保護本國產業和市場,對外則是迫使別國停止不公平競爭行為,開放市場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養和提高本國產業的競爭能力。其演變趨勢是取消保護,最終走向貿易自由。由于經濟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發展規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國內部產業之間不平衡的狀況,所以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還將繼續并存,這種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貿易自由上的相對平等性決定了貿易保護上的針對性和歧視性。在經濟全球化下貿易自由上的相對平等性,主要表現為市場開放程度的相對平等性。具體表現為在世貿組織內發達國家之間市場開放程度要高于或者快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開放程度;區域性貿易集團內成員之間的市場開放程度要高于非成員等。所謂平等只是集團內成員之間的平等,但對集團外非成員而言卻無權享此待遇。可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雖然整個世界貿自由化程度提高了,但這種貿易自由只是一種相對自由,絕不是絕對自由。
貿易自由上的相對平等性必然決定貿易保護帶有明顯的針對性和歧視性。這種針對性和歧視性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貿易集團對內實行貿易自由、公平競爭的政策,對外實行歧視性的貿易保護政策。二是發達國家在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的同時,仍在不斷地針對發展中國家大宗產品出口設置貿易障礙。發達國家推行貿易自由化的領域通常是其具有絕對優勢至少是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如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智力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等。相反,發達國家對其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別通過放慢市場開放程度,開展反傾銷調查,甚至上調關稅稅率等手段加強保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不公平的貿易保護行為主要是針對發展中國家采取的。發達國家針對發展中國家設置的貿易障礙,不僅削弱了發展中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產業的競爭力,而且也給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3)國際性或區域性經濟運行規則和超國家經濟組織,是影響一國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關系的外部制約因素。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市場擴大和各國之間經濟相互依賴性的增強,使得世界市場上的競爭由過去的對抗性競爭走向合作性競爭。對抗性競爭把競爭看作是雙方一場一決雌雄的較量,把對手趕出去,自己壟斷市場是這種競爭的目的。因此,在對抗性競爭的情況下,競爭中的雙方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在選擇競爭行動時都有很強的獨立性,很少受到約束。而合作性競爭則完全不同于對抗性競爭,合作性競爭的目的是保護競爭,反對壟斷,強調和重視競爭中的合作,并通過合作謀求共同發展實現雙贏。
目前已進入各國共同實行自由貿易的公平貿易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國自由貿易的好處的同時,在本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薄弱的經濟基礎和相形見絀的競爭力,使其難以在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考慮各自國情、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參與的方式。但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認識到,自由貿易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融合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去是發展中國家的唯一選擇。而全球化作為過程和主流的經濟發展方向,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兩種力量總是處于不斷的較量之中,但是貿易自由化始終是經濟發展的趨勢。
論文關鍵詞: 多邊貿易體制;“非市場經濟”國家;決策機制
論文摘要:迄今為止,已有20個“非市場經濟”國家先后成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正式成員。縱觀“非市場經濟”國家與多邊貿易體制關系的演變,一方面,此類成員數量的增加使多邊貿易體制在組織體系上逐漸演變成一個成員結構趨于廣泛和全面的國際機制;另一方面,其規則體系卻未能作出相應的、即便是“盡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調整,導致“非市場經濟”國家作為一類成員在體制中的地位低于發展中國家。中國作為現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場經濟”待遇的正式成員,應將積極融入多邊貿易體制、提升在體制中地位和作用與謀求市場經濟待遇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增強自身作為轉型經濟成員在體制中的參與力度,尤其是在重大決策機制和常設職能機構中的參與力度,以贏得在體制各類決策中表達和爭取自身利益的機會,同時也為未來進一步影響體制作準備。
迄今為止,已有20個“非市場經濟”國家先后成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正式成員。①縱觀“非市場經濟”國家與多邊貿易體制關系的演變,一方面,此類成員數量的增加使多邊貿易體制在組織體系上逐漸演變成一個成員結構趨于廣泛和全面的國際機制;另一方面,其規則體系卻未能作出相應的、即便是“盡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調整,導致“非市場經濟”國家作為一類成員在體制中的地位低于發展中國家,②從而大大阻礙了新成員的加入和已有成員真正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發揮應有作用。
眾所周知,多邊貿易體制是一成員驅動型體制。在重大和日常決策中,它主要采用的是“協商一致”原則,在日常運作中,其各級常設職能機構均對所有成員開放。因此,衡量一類成員在體制中參與度的可量化指標主要是常駐代表團規模和在日常和重大決策程序中的領導資格。從這些客觀指標看,“非市場經濟”成員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參與度很低。
一、“非市場經濟”成員在重大決策機制中的參與
多邊貿易體制的決策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部長會議、多邊談判等重大決策,這類決策直接影響和決定著談判的啟動、議程的制定、最終規則結果的形成和部長宣言的起草;二是體制常設職能機構(如世貿組織的總理事會、理事會、委員會、工作組和專家組,及其前身關貿總協定的代表理事會及下屬委員會、工作組和專家組)在日常職責履行中的決策,這類決策會影響和決定規則的履行、爭端的解決和新成員的加入等。無論哪類決策,一般通過兩種方式實現:協商一致和基于“一成員一票”的正式投票。盡管GATTl947只對后者作了明文規定,但是,事實上從一開始體制中的各類決策幾乎都采用前者,而烏拉圭回合達成的《世界貿易組織協定》進一步確立了協商一致優先的決策原則,從而使這種歷來被看作有利于小國參與、基于主權平等、利益平衡的決策方式成為多邊貿易體制與其他國際制度的重要區別。
多邊貿易體制對發展中和“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開放始于1950年代末,推動這一進程的不僅有經濟因素的影響,更有體制內主要大國為預防和瓦解兩類國家在體制外結成陣營的政治考慮,而協商一致既對體制外中、小國家具有誘惑力,又可防止這些國家在體制內結盟。因此,該原則從一開始就成為多邊貿易體制及其主要締約方在吸納發展中和“非市場經濟”國家、擴大成員規模的同時,維護既有大國利益、防止新成員,尤其是在政治經濟利益上與發達的市場經濟成員有沖突的新成員結盟聯合從而削弱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但是,隨著體制規模的擴大,向每一個成員就任何一項決策進行協商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更何況達成一致。這樣,基于協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在說服差異巨大的成員達成協議方面便越來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非正式磋商中,大國的作用和影響力必然凸現。多邊貿易體制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步形成了在重大決策中起重要、甚至決定作用的“十八國咨詢集團”和“綠色會議室集團”及其決策程序。
“十八國咨詢集團”停止工作后,圍繞總體或特定的談判和決策議題,一些非正式集團或磋商機制紛紛出現。其中,尤以“綠色會議室集團”具有代表性。“綠色會議室集團”及其決策程序指的是在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中,一定數量的核心成員(往往是體制中有影響力的活躍成員或相關議題的重大利益方)事先就特定議題形成小集團進行討論、磋商和談判,然后視需要逐層向外圍成員擴散或直接向全體成員報告,最終促使全體成員對其磋商結果或建議進行“協商”并達成一致的決策方式。“綠色會議室集團”成員并不固定,且隨多邊貿易體制成員規模、議題的范圍和性質及其涉及利益方的不同而不同。這類集團及其決策程序早在肯尼迪回合談判中就已顯雛形,③但真正的形成是在烏拉圭回合期間,到世貿組織成立后的新加坡和西雅圖部長會議發展到高潮,并因其總是事先在總干事的綠色會議室中會晤磋商而得名。這種決策方式實際上將絕大多數中小型發展中和“轉型經濟”成員排斥在決策程序之外,從而削弱了這些國家在重大決策中的作用。如在烏拉圭回合后新一輪談判的啟動過程中,“綠色會議室集團”成員主要包括25至30個成員方: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士和挪威等發達成員,阿根廷、巴西、智利、埃及、中國香港、印度、韓國、墨西哥、巴基斯坦、南非、東盟等發展中成員,再加上1至2個“轉型經濟”成員,這一成員構成幾乎是當年“十八國咨詢集團”的翻版與延續,“非市場經濟”成員在其中的地位與作用可見一斑。
二、“非市場經濟”成員在常設機構中的參與
在多邊貿易體制各類常設職能機構中,“非市場經濟”成員的參與度也同樣弱于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
作為管理和履行多邊貿易體制規則安排的組織機構,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前身擁有5項基本職能:(1) 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體制規則的多邊和諸邊貿易協定;(2) 為成員提供多邊貿易談判的場所;(3) 按照爭端處理的規則和程序,解決成員間貿易摩擦;(4) 審議各成員的貿易政策;(5) 協調與其他國際經濟組織之間的關系,保障全球經濟決策的一致性。履行這些職能的所有理事會、委員會、專家組和工作組都是向所有成員開放的,例如,一般情況下,成員方常駐體制總部日內瓦代表團的團長(一般稱大使)通常在總理事會一級代表各自國家或地區。因此,決定成員方在多邊貿易體制日常運作與決策中所發揮作用的首先是其駐體制常設機構的代表團規模。從這一指標看,“非市場經濟”成員無論是總規模還是平均規模,盡管從1980年代開始隨著成員數量的增長而增長,但增速均落后于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導致這兩項分指標(總規模和平均規模)與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的差距被逐漸拉大。而在現今的多邊貿易體制組織機構中,一成員常駐代表團的規模一般應在4至5人才能夠保證其有效地參與體制的日常運作(如跟蹤各理事會、委員會等的議題進展,參與各類會議和活動等),若按這一標準,轉型經濟國家又是三類國家中唯一一組無法有效發揮其作用的成員。
另一方面,在世貿組織及其前身關貿總協定各職能機構的日常決策中,基于協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同樣是最重要手段。在這過程中,職能機構的主要官員,即總理事會及其下屬的理事會、委員會、工作組和專家組的主席和副主席在平衡各方利益、協商達成一致從而作出決策的過程中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在多邊貿易體制對中國的過渡性審議中,各方圍繞審議程序、質詢和答復方式,以及審議報告形式的爭論,最終由各理事會和下屬委員會主席進行協調,并作出決定。因此,不同類型成員在各理事會、委員會、專家組和工作組所擔任的主席資格是各自在體制日常決策中發揮作用的重要標志。
多邊貿易體制的常設職能機構依據各自的權力和職責又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也是相對較重要的一類,包括GATT理事會、WTO總理事會及其下屬理事會,以及GATT時期的常設委員會和WTO總理事會和理事會的下屬委員會;第二類,主要包括眾多特別工作組(如加入工作組)和其他權責范圍較小的機構,如GATT時期的東京回合守則委員會、WTO時期的諸邊協定委員會等。從各類成員在這兩大類機構中擔任領導職位的分布情況和歷史演變看,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在各類機構中唱主角,而“非市場經濟”成員的領導作用盡管有所提高,但是,即使到2000年,在各類機構所擔任的正、副主席僅占總職位數的7%,大大低于發達成員的53%和發展中成員的40%。
三、中國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的策略
中國的加入已使“非市場經濟”國家作為一類成員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如何提升自身以及“非市場經濟”成員在體制中的作用是中國面臨的一大難題。作為現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場經濟”待遇的正式成員,中國應將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提升在體制中的影響力與謀求市場經濟待遇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加大自身作為轉型經濟成員在體制中的參與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和日常決策機制或機構中的參與力度,以贏得在體制各類決策中表達和爭取自身利益的機會,同時也為未來進一步影響體制作準備。
因此,中國首先應重視對重大決策非正式磋商機制的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的歷史與現狀已經表明,成員數量的增長與協商一致的基本決策原則存在沖突,因此,基于同心圓模式的“綠色會議室”非正式磋商機制已成為多邊貿易體制重大決策的基本手段。而以往轉型經濟國家在該機制中的地位低、作用弱,中國的加入應有助于改變這種狀況,因為作為一個貿易和引資大國,中國在所有談判議題中均是主要利益方,理應是“綠色會議室”的固定成員。
當然,“綠色會議室”決策程序因其缺乏合法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而從西雅圖部長會議開始備受被排斥成員的指責,因此,改革和調整也已勢在必行。國外學者已提出了一系列方案,總體思路是借鑒IMF執行董事會和GATT“十八國咨詢集團”的經驗,建立一個涵蓋絕大多數成員的、基于協商一致原則的、由20至25個席位的正式機構——決策咨詢委員會(WTO Consultative Board),以同時提高體制的決策效率和民主性。這類咨詢委員會盡管沒有最終決策權,僅限于對相關議題的磋商、討論和談判,最終向全體成員方提供決策建議,但因其是具廣泛代表性的一個正式機構而對最終決策有絕對的影響力。在此類體制改革過程中,中國同樣應有所作為。首先,中國應積極提供方案和建議推動這一改革;其次,作為一大國,中國理所當然應該在可能建立的決策咨詢機構中單獨占有一席;最后,中國可以借這類決策咨詢機構,與其他以聯盟合作或團體組合方式分享席位的轉型經濟成員協調立場、聯合提案,以維護作為轉型經濟成員的利益。
其次,中國應重視對世貿組織各類常設職能機構(理事會、委員會、工作組和談判組等)的參與。在中國加入之前,計劃/轉型經濟成員在此類機構中的參與力度并不大。例如,由成員方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團長(大使)作為政府代表組成的總理事會是多邊貿易體制常設決策機構,它不僅在體制最高決策機構部長會議休會期間行使部長會議的職能,而且履行著爭端解決機制和貿易政策審議機制的職責。因此,各成員大使或代表在總理事會及其下屬機構中是否擔任要職直接反映出對常設決策機構的參與程度和對日常決策的影響程度。在中國加入之前的2000年,僅有捷克一國作為轉型經濟成員擔任著相關機構的主席一職,而自中國加入以來,總體格局并未得到改變。2001年以來,在總理事會及其下屬理事會、委員會和工作組等16個常設機構中,轉型經濟成員的主席席位始終保持在1到2席,參與國也僅限于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匈牙利4國。另外,在多邊談判期間,總理事會還下設貿易談判委員會,在多哈發展回合的8個談判小組中,2004年的8個主席職位分別由發達與發展中國家平分。
另一方面,作為另一日常決策機構,爭端解決機構不僅在貿易爭端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且是多邊規則執行過程中規則解釋與澄清的權威機構,也就是說,多邊規則的真正內涵實質上是掌握在爭端解決專家組,尤其是具終裁權的上訴機構手中。因此,盡管專家組和上訴機構成員是以個人身份任職,不附屬于任何政府和組織,但他們的國籍來源依然可以說明各自母國在體制中的參與和對規則的影響。然而,轉型經濟國家在該機制中的參與力度很弱,尤其在上訴機構中,至少在其成立的前11年(1995年12月一2005年12月)中,始終被排斥在外。因此,中國應積極謀求對這一機構的參與,以提升自身對體制的影響力,并對“非市場經濟”成員起到示范作用。
最后,中國應加大對世貿組織秘書處的參與。事實上,這是中國實現上述2個目標的有效途徑。因為中國如欲在短期內大規模參與世貿組織的各類常設職能機構和非正式磋商機制,人才與經驗最重要,而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一個常設服務與支持機構,世貿組織秘書處的主要職責是為代表機構談判和協議執行提供行政和技術支持、為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技術援助、監視和分析世界貿易動向、組織部長會議,以及為爭端解決提供法律幫助。因此,盡管秘書處職責權限有限,處理事務也非常瑣碎,但卻可以為成員熟悉體制、積累經驗、培養人才、了解其他成員提供實踐和鍛煉的機會。因此,大多數貿易大國(或地區)的參與力度一般都很大。但是,轉型經濟國家在其中并不活躍,2003年僅有中國5人、波蘭5人和羅馬尼亞2人任職,在601個職員中僅占2%,2004年增加為中國7人、波蘭5人、羅馬尼亞2人、斯洛文尼亞、保加利亞和愛沙尼亞各1人,在630個職員中占3%。雖然中國的參與度有所提高,但與其大國的身份依然不相稱。
四、小結
中國在加入多邊貿易體制漫長而曲折歷程中的孜孜以求表明,中國在總體上對多邊貿易規則體系持認同和接受態度,因而與體制的積極合作應該是基本態勢。但是,作為“非市場經濟”待遇的主要承受者,中國在承擔過多義務的同時卻未能充分享受體制內成員的應有待遇和權利,因此,如何謀求對自身“非市場經濟”待遇的調整是中國今后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的一個核心問題。中國在加入談判中,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要求并未得到主要成員的完全認同,何不再增加一個“轉型經濟”的砝碼?既然“經濟總量大”、“發展迅速”和“具有轉型期性質”成為中國無法完全享受發展中國家特殊與差別待遇的理由,那么,中國何不從“具有轉型期性質”國家應該享受什么待遇入手,積極爭取優惠待遇?因此,中國應該從戰略的高度認識這一問題,將短期的雙邊策略與長期的多邊策略結合起來,在積極參與體制決策機制和職能機構的過程中尋求對體制的影響,為在體制中確立自身地位、謀求應享利益、拓展發展空間創造條件。
引言
“十一五”期間,中國高等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階段,提高教學質量和培育特色成為高校的共識。對于中國較早開辦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要辦出特色確實面臨著較多的困難,如何發揮特長,確立競爭優勢,以差異化競爭策略重塑專業特色,從而贏得生存與發展空間形成特色,是擺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課題。
由于各高校對專業特色的含義理解不清,指導思想不明確現象比較普遍,導致各高校在專業特色的建設過程中重宣傳、輕建設,或者只是簡單模仿名校,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專業特色,到目前為止,只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當中找到辦學特色的解釋:“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優質風貌。特色應當對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作用大,效果顯著。特色有一定的穩定性并應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得到公認。”該方案認為特色可體現在不同方面:治學方略、辦學觀念、辦學思路;科學先進的教學管理制度、運行機制;教育模式、人才特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解決教改中的重點問題等方面。對辦學特色的解釋涵蓋了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特色以及各學校的特色定位,但是作為專業特色來說,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長期積淀出來的特有的東西;二是要對提高教學質量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有一定穩定性,并被社會認可。
有關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國內學者謝朝陽等(2009)、馬晶(2008)等結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育現狀,主要從教學理念、教學計劃、教學管理、實踐教學等方面提出了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路,在目前的研究中把專業特色等同于人才培養特色,把特色定位與特色本身相混淆,很少有基于區域經濟優勢對本校的特色專業進行規劃建設,本文擬以河南工業大學為例,結合河南省新型工業化和糧食核心區建設研究國際經濟與貿易特色專業建設問題,在此基礎上,著手培育師資隊伍、教學方法、專業課程與教學實踐特色。
一、依托區域優勢培育專業特色
1.打造食品工業強省的戰略機遇。河南省基于全國糧食主產區和糧食核心區建設的戰略要求,力求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從普通農產品到優質農產品生產,從初級農產品到深加工增值,從“賣原料”到“賣產品”,河南省農業產業演繹著深刻的嬗變,向農業強省進一步邁進。2012年河南省食品工業經濟總量居全省工業行業首位,居全國食品工業第二位,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一糧食轉化加工大省、全國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河南食品加工業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農業大省邁向農業強省的一個標志性變化,這種源自農業的經濟增長,為向經濟強省跨越,實現“中原崛起”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河南省在2009年在《河南省食品工業調整振興規劃》明確將食品工業列為省戰略支撐產業加以支持。規劃明確指出,以河南省糧食核心產區建設為契機,極力推進食品工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相結合,今后十年依然要把食品工業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戰略支撐產業,把河南建設成為全國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工業強省,實現從“中國糧倉”到“國人廚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2.建設鄭州中原國際物流園區。河南作為全國交通樞紐,一直努力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物流園區,《鄭州現代物流中心發展規劃綱要(2006—2010年)》,指出,要以圃田為中心,在鄭汴路、金水東路(鄭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兩側區域,并逐步向開封方向展開,規劃建設集市域、區域和國際物流于一體,具有多式聯運、集裝箱中轉、貨運、保稅倉儲、分撥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務等功能的中原國際物流園區,成為鄭州中心物流樞紐主要的功能載體、中西部地區優勢突出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全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河南作為全國第一農業大省、第一糧食生產大省和重要的經濟大省、新興工業大省,在全國的戰略地位舉足輕重。因此,河南省必須以發展新型工業化為契機,抓住國家糧食戰略工程——糧食核心產區建設的機遇,以及河南省開放帶動戰略對人才的需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進行特色專業建設時必須考慮我省新時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提供河南省實現新跨躍、新崛起的“動力源”。 因此,以河南省新型工業化和糧食核心區建設為背景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特色專業建設問題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專業特色培育的實踐
河南工業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經過長期的積淀,專業凸顯了河南工業大學在國際物流和糧食產業研究領域的學科優勢,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的學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河南省對國際物流和國際農產品貿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但是在新的歷史機遇下,基于以上河南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分析,我們認為河南省新型工業道路、糧食核心區建設、以鄭州為中心的物流樞紐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大了對國際物流和國際農產品貿易人才的需求,但現有的專業培養模式不能滿足河南經濟發展的實踐要求。
因此,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必須緊扣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突出河南省貿易的區域性貿易特點,加大與相關行業協會、用人單位的溝通力度,廣泛征求相關業務部門意見,集思廣益,以河南省經濟建設與發展為導向,推動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特色建設,以培養具有較系統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及實務知識,具備國際商務溝通能力、國際 物流管理、國際市場分析能力、國際貿易運作能力、從事國際農產品貿易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服務于河南區域經濟建設。特色專業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用人單位訪談等途徑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規格定位進行調研,進而對該專業特色培育開展規劃等工作,圍繞該專業特色培育的需要,我們主要在師資隊伍、教學方法、專業課程與教學實踐等方面進行特色培育,并將教改成果體現在最新版的專業培養方案中,期待落實到教學實踐并接受實踐的檢驗、評價,不斷完善,直至最后得到社會公認并產生一定影響。
1.師資隊伍:企業家進課堂。河南省獨特的區域優勢造就了一大批國際物流、糧食期貨貿易以及國際農產品貿易方面的專家和企業家,企業家在多年的創業與經營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引入企業家進課堂,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課本上無法學到或體會的知識,而且一定程度上改變“實踐型”教師缺乏的現狀。具體做法是,由專業教師牽頭規劃,開設專業選修課,邀請企業家通過專題講座方式給學生講學。經過多年的實踐,本專業不僅已邀請多位外向型企業的知名企業家和高層管理人員進入課堂講學,而且還與他們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
2.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將案例教學法引進課堂是許多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常用的教學方法。案例如何體現“典型性、時代性、貼近性、借鑒性”卻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貼近性往往是一些國內外經典案例所不具備的。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將河南省企業的對外貿易、境外投資和國際物流等典型案例引進課堂,不僅增加貼近性,而且更具有借鑒性。通過實地調研、高層訪談或當地商業媒體等多種渠道挖掘河南企業國際化經營案例,并按不同課程匯編成分冊,現已有“實用國際貿易實務案例”、“國際物流教學案例”、“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案例”等,將案例實實在在地融入理論教學,很好地為理論教學服務。
3.專業課程:地方課程。專業課程是專業教學的核心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專業素質的特質課程。為適應新型工業化、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糧食生產核心產區建設和鄭州市物流樞紐中心的建設,按照我校在國際物流和糧食產業的學科優勢,進一步強化專業特色,課題組通過長期的準備與就地取材,已經先后開設《糧食期貨貿易》、《國際農產品貿易》、《糧食經濟》、《國際物流》、《國際采購》等課程。具體實施過程是,本專業教師(課程負責人)負責組織策劃,專業教師與校外專家、企業家共同對中小企業創業及經營活動進行深度挖掘,形成課程教學體系,組織自編講義,通過專題講座的方式向學生講授,拓展了學生的專業知識。
4.實踐教學:仿真實訓。利用外貿實習平臺、外貿單證實習平臺、電子商務模擬實驗平臺、國際物流運行平臺,通過整合各類軟件,形成高度模擬的國際貿易實務、海關實務、國際結算、國際物流、電子商務相關課程的實驗環境。
5.實踐基地:對接+滾動式。作為專業教學的重要部分,實踐教學日益受到各方重視。實踐基地更是夯實實踐環節的基礎。以專業人才培養為依托,該專業與相關外向型企業實行對接,建立長期穩定的實踐基地,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增長,不斷創建新的實習基地從而保持其數量的滾動增長,我們稱之為“對接+滾動式”實踐基地。這樣,學校與企業為學生共同構建了穩定的合作基地。通過多年的運作,該專業已與本地20多家有影響力的企業建立了該種類型的實習基地,從而保證專業實習“有組織、有保障、有內容、有收獲”。
結論
高校如何辦出特色,確立競爭優勢,以差異化競爭策略重塑專業特色,是各高校面臨的共同關注的問題。普通院校如何通過培育專業特色,挖掘本校不同于其他學校的“差異化優勢”顯得尤為重要。河南工業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以河南省新型工業化和糧食核心區建設為背景,依托區域經濟發展在師隊資伍、教學方法、專業課程與教學實踐等方面的特色培育,為地方院校的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可供借鑒的經驗。
隨著各國對低碳發展模式的探索不斷加深,經濟方面的低碳式發展也愈發深入人心。這種低碳經濟理念不僅存在于本國經濟行為當中,而且廣泛存在于跨國經濟行為當中。低碳經濟對貿易自由化的影響逐漸顯現出來。
一、低碳經濟和貿易自由化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1]。
貿易自由化是指世貿組織各成員在貨物、服務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要逐步實現自由化,即各成員方保證履行世貿組織負責實施管理的烏拉圭回合和以后世貿組織成員達成的協議與協定,逐步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擴大貨物、服務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方面的準入度。貿易自由化對于全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這在過往實踐中已經得到充分體現。在今后的日子里,貿易自由化依然會被世界各國所推崇,而阻礙貿易自由化的經濟行為也將為各國所抵制。
可以說,低碳經濟是在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出現的一種經濟模式。它的出現有其積極意義,但在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了貿易自由化的發展,這種阻礙在國際法上的體現尤為明顯。要實現“低碳貿易自由化”,必須明確認識二者在國際法上的沖突并探尋合理的解決辦法。
二、低碳經濟與貿易自由化的沖突
1.低碳經濟產生貿易壁壘阻礙貿易自由化。
貿易自由化要求各國減少貿易壁壘,而低碳經濟會促使新的貿易壁壘的產生。
(1)倡導低碳經濟產生關稅壁壘。貿易自由化要求各國降低關稅,而低碳經濟的施行使得各國先后制定有關碳關稅的法律。尤其是發達國家相繼出臺政策,對發展中國家排放密集型產品征收特別的二氧化碳排放關稅。以美國為例,美國已經頒布《美國情節能源安全法案》,從2020年起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未實施碳減排限額的國家的產品征收懲罰性碳關稅。其實質是美國外交戰略重大調整,目的在于遏制新興經濟體發展[2]。這對發展中國家是相當不利的,對貿易自由化的影響也十分顯著。
(2)倡導低碳經濟產生非關稅壁壘。在倡導低碳經濟的同時,各國為保護本國環境紛紛制定新的環保法規和標準,對外國商品進口采取準入限制甚至禁止措施,對于外國投資也審查嚴格。這些經濟行為嚴重違背貿易自由化的宗旨。低碳經濟的提出掀起了新一輪的“低碳貿易保護主義”之風,使自由化進程放緩。
2.低碳經濟為發達國家歧視發展中國家提供借口,阻礙貿易自由化。
貿易自由化要求各國經貿行為中采取非歧視待遇,而低碳經濟的施行過程伴隨著各式各樣的歧視,尤其是發達國家利用本身歷史優勢和科技優勢對發展中國家的高二氧化碳排放進行指責和立法方面的排擠,不僅違反了wto的基本規則,而且違背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京都議定書》確定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這一責任就是發達國家應承擔更大的責任。然而從目前發達國家所采取的行動來看,發達國家不僅沒有承擔更大的責任,反而將責任推給發展中國家來承擔。尤其在國際貿易方面,發展中國家不僅成為發達國家的初級工廠,而且承受著發達國家施加的高額關稅和其他方面的排擠。這就造成了嚴重的差別對待,不符合自由化的要求。
三、低碳經濟和貿易自由化沖突的解決
倡導低碳經濟對地球環境保護產生的積極影響是無可厚非的,而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也是值得追求的。隨著低碳經濟深入各國政策立法等領域,其與貿易自由化的沖突已經逐漸顯現出來。如不合理調控,二者沖突必將愈演愈烈。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采取有效措施,使二者的沖突降至最低,從而獲得貿易自由和優質環境的雙贏。
1.各國在各自制定有關低碳經濟的立法時,應適當規制,不宜過度限制和碳排放有關的經濟行為。在關稅和準入方面不宜規定過于嚴格,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使國際經濟的自由化與低碳經濟形成相互促進的格局。尤其是發達國家應意識到,一味提高進口產品碳關稅或者限制高碳排放量產品的進口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也不可能真正實現低碳經濟。在現階段,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不能只采取強硬的政策立法方式來施行,而應該認清現狀,在合理的限度內逐步推進。否則,必將阻礙自由化的進程,也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低碳的“拉鋸戰”中兩敗俱傷。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應堅持“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并將該原則落實到實踐當中。發達國家不應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過多的責任完全推到發展中國家身上,其本身也應用實際行動主動承擔起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國際義務。各國都應認識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是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國家就能完成的,而是應該由世界各國共同實現的。尤其美國、日本,以及歐盟等國家與組織,更應為發達國家作出表率,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不再僅僅是觀望著的姿態,而應用現實的減排成果表明其決心。
在構建后京都時代國際氣候法律秩序的國際談判中,各國充分考慮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科技水平與歷史因素對其現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響,區別對待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僅發展中國家要走低碳經濟發展路線,發達國家也要走低碳經濟發展路線。而且低碳的標準要以本國各方面綜合因素為標準,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能在低碳經濟模式中受益。最終制定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國際公約。只有這樣,在國際貿易中,各國才能處于平等地位,不受歧視。
3.在貿易自由化的同時也要加大低碳經濟力度,加大對低碳經濟的宣傳與施行力度,使得國際經濟行為向國際低碳經濟行為轉變。把“低碳理念”充分融入到國際經濟行為當中,使“低碳”不僅不成為貿易自由化的障礙,反而寓于自由化當中,最終實現國際低碳貿易自由化。
四、中國的低碳貿易之路
低碳經濟這種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出現,已經對世界經濟產生顛覆式的影響。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果能在低碳經濟的浪潮中走在前面,對其經濟發展必將大有裨益。貿易作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首先受到重視。
1.發展本國低碳經濟。
應當意識到,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中污染呈現排放總量大,結構性污染突出,復合型污染嚴重等特點[3]。發展低碳經濟首先要從開發新能源入手,優化本國能源結構,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其次要優化產業結構,發展低碳產業,淘汰落后工業部門;最后要加大低碳宣傳力度,使低碳生活深入人心。
2.加強國際對話,增強低碳經濟國際法話語權。
低碳經濟不僅僅是本國內部的經濟行為,還涉及本國與外國的經貿關系。為使在低碳經濟中處于有利地位,中國應加強國家間對話,以防發達國家利用低碳經濟制約我國產品出口和銷售。積極探索與西方國家之間,企業之間,學術、研究、管理、培訓機構之間,以及其他非政府組織和協會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為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開展具體項目技術合作、經驗交流及能力建設等形式的合作活動[4]。除此之外,中國還應積極參加國家會議,努力促成新的國際公約的起草和簽訂。在國際公約的談判中增強本國話語權,維護本國利益。
綜上,低碳經濟與貿易自由化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存在沖突,但其矛盾并非不可調和。只要各國能充分考慮并衡量環境與經濟的相互關系、本國和貿易相對國的整體利益,并將之置于協調發展的進程中,低碳經濟便不再是貿易自由化的障礙,而是寓于貿易自由化中,為國際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助力。
摘要:“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控制世界”——這是早期羅馬共和國著名哲學家西塞羅通過羅馬與迦太基兩次“布匿戰爭”發出的感嘆,同時這也是千百年來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荷蘭“海上馬夫”、西班牙“無敵艦隊”、“日不落帝國”艦隊、日本“聯合艦隊”等都曾是其國家稱霸世界的必備工具。海權,最早由美國戰略家a.t.馬漢在19世紀末提出的一個概念,說到底,就是海洋空間行動自由權。自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性的海洋貿易日益活躍。
關鍵詞:經濟制度;海權;海洋貿易
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海洋和海洋貿易狀況不同,近現代的階段特征尤為明顯。政治、經濟制度與海權和海洋貿易有著密切聯系,而且作為中國這個海洋大國來說,海洋權利顯得更加的重要。
一、中國不同時期、不同制度下的海權與海洋貿易
(一)中國歷史上對海洋的探索
西漢時期,中國開辟了東至朝鮮、日本和西去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當時的中國航海已經通達到遠西的大秦(羅馬)。漢武帝曾經建立了一支擁有戰船2000艘,兵力20余萬的強大海軍,并吞并了中國東南沿海閩越國,招降了越南。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遠洋海船越過印度半島抵達波斯灣。隋、唐、五代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全面興旺,開通了直接溝通亞非兩州的長達1萬多海里的世界性遠洋航線。宋、元時期,中國的航海事業進入全盛時期,中國航海技術比西方領先二至三個世紀進入“定量航海”階段。福建泉州港,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之一。鄭和“七下西洋”標志中國航海事業進入頂峰。明中葉至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的海洋事業衰敗至極,海上外辱接踵而來。清政府奉行“閉關鎖國”政策,與外國海上貿易極少。清朝的這種對外貿易政策嚴重的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此時,中國的手工業產品在世界上已經沒有競爭力了,中國出口到外國的主要貨物是茶葉和農產品。清朝初期和中期是中國海外貿易的一個低谷。
(三)鴉片戰爭后,條約制度、買辦制度下的關稅、貿易狀況
古老的中國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當“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還被人們津津樂道時,近現代的海洋似乎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屈辱和不安。《南京條約》規定中國進出口關稅稅率由中英兩國協商制定;明確規定中國關稅“值百抽五”的極低關稅;規定英國“官船”可在通商口岸停泊,外國軍艦從此可以自由進入中國口岸。之后,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又在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后,開放牛莊、天津、淡水、瓊州等十幾處為通商口岸。關稅制度也發生根本變化,《望廈條約》規定:“倘若中國日后欲變更關稅,須與眾國領事等議允”,徹底剝奪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洋商享有子口稅特權,這種制度不僅大大便利了洋貨在中國內地的運銷,也促進了一些華商向買辦的轉化。一些華商不堪沉重的稅負,就冒充洋商或依附于洋商。外商不得不依靠中國買辦進行各種貿易。
(四)洋務運動時期中國海防的發展
洋務運動時期,左宗堂創辦以造船為中心的福州船政局(又稱馬尾船廠)。清廷令閩海關每月撥銀兩5萬兩最為福州船政局的經費,后有增撥閩茶銀每月2萬兩給福州船政局。1877年,清政府計劃十年內建成“南洋”、“北洋”、“粵洋”三支海軍(實際還建立了閩海海軍)。經過十年建設,三洋海軍已經初具規模。到1891年,中國海軍已排名世界海軍第八位,躋身世界海軍強國之列。
(五)甲午戰后,海運業狀況
甲午戰后,清政府苦心經營30年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耗巨資建造的最好軍港也為敵軍所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附屬島嶼給日本隊;賠償日本軍費二萬萬兩作為軍費。甲午戰后,由于外國輪船公司已在遠洋和江海大中型輪船航運方面占優勢,中國民族資本的航運業只好向內港小輪船方面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各參戰國大批商船或被軍隊征用,或在戰爭中損毀,西方各國大大減少來華和在華航行的船只,既減少了對中國民族資本航運業的壓力,又為中國航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機會。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外國航運勢力卷土重來,不但迅速恢復到原有的態勢,而且開始新的擴張,使中國民族資本航運業的發展收到了壓迫。
(六)國民黨統治時期
1928年,國民黨政府成立
了交通部航政司,管理航運行政、船舶海事以及海員等各項事務。這使得中國航政不再由海關兼管,開始有了正式的管理機關。國民黨于1928年對招商局進行整頓,使其經營狀況好轉。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宋子文等分別與各國政府談判,重新修約,收回關稅自主權。孫中山十分重視海軍建設,在他所建的臨時政府的九個部中,其中就有一個是海軍部。
二、新時期市場經濟制度下中國面臨的海權、海貿問題
中國海區由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組成,總面積437萬平方公里。除渤海,其他三個海區都須按照國際法的原則與鄰國劃分。中國管轄的海域面積大約30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中國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然而,目前僅在中國南海就有143萬平方公里的海洋權益處于爭議狀態。近年來, 不僅僅是南沙群島海域存在多國主權權益之爭, 其他海區也存在兩個以上國家與我國有劃界矛盾, 甚至有些區域存在著多個國家的多重重疊主張。黃海, 我國與朝鮮和韓國存在著劃界問題。東海, 我國與日本、韓國存在劃界問題, 在所謂日韓共同開發區存在著中、日、韓三國的主張重疊區。另外, 我國與日本存在著釣魚島的主權爭議。南海更復雜, 我國與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都存在著海域區劃問題。另外, 在南海還有周邊國家與我國的油氣資源之爭, 我國對于爭議的控制能力較弱, 呈現小國欺負大國、弱國欺負強國的架勢。我國在南沙駐守了7 個島礁, 占外國實際占據島礁數的115, 且遠離我大陸, 后方供應和支援都有很大困難。而在南沙占據島礁的國家, 都大力采取措施強化占領, 特別是增強已占島礁的軍事設施, 加強實際控制, 對別國船只活動進行限制、干擾, 甚至武力驅趕。與此同時, 還加速資源勘探開發, 保護其既得利益。
三、經濟與海權、海洋貿易的關系
現在,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依賴海洋。海上貿易是中國貿易的重要部分,根據中國在2010年海洋發展報告中公布的統計數字,中國2008年一年的海上貿易占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的9.87%,估值達到3萬億元(約4560億美元)。此外,中國約85%的國際貿易通過海上通道運輸。海上貿易的一個關鍵部分是,中國越來越依靠進口石油來維持經濟發展。2009年,中國石油消費的一半來自進口。到2020年,這個比例將增加到65%。中國的石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地區,包括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西方石油公司撤出哈薩克斯坦在里海油田的開發,將加重它對中東石油和海上運輸的依賴。
四、總結
我國要趕上世界發展的潮流就必須全面實施海洋開發戰略, 財富來自海洋, 危險也來自海洋, 太平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是不會太平的。今天海洋不但在軍事上發揮著其更重要的地位, 而且越來越突顯出它在人類將來存在的重要物質來源, 在陸地資源已經被大量開發,有的資源已經瀕臨枯竭的時候, 開發和利用保護海洋國土資源, 控制海權,不但對我國的國家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 而且對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 保持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和存有著更重要的作用。中國急需提高和增強全民族自上而下的海洋意識。
摘要: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是否具有促進作用,學者們眾說紛紜。安徽作為一個內陸省份,經濟外向度偏低,開放型經濟發展緩慢,因此,研究安徽省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具意義。文章首先從定性角度簡要描述了安徽省對外貿易現狀,其次從實證分析角度研究了安徽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指出安徽省經濟增長與對外貿易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但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導向性作用不明顯,最后在此基礎上對促進安徽對外貿易發展給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對外貿易;經濟增長;現狀;分析;政策建議
一、導言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由沿海向內地的加速推進和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安徽省的區位優勢逐漸顯現。安徽省是長三角地區的縱深和腹地,是沿海發達地區江、浙、滬等最毗鄰的一個省。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外貿進出口額由1978年的不足1000萬美元,發展到2008年的41.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近25%,出口占gdp比重已由1978年的0.1%上升到2008年的5.7%。2008年全省gdp達到8874億元,全年進出口總額達204.3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達34.89億美元,經濟外向度迅速上升至17.07%。但是,目前安徽省的經濟外向度還處于較低水平,不僅遠低于全國69.6%的水平,而且全年進出口總額僅占全國的0.7%左右,可見,與全國相比,安徽省外貿出口額占gdp的比重、人均水平均明顯偏低,對外貿易發展的差距還很比較大。
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對外開放作為主戰略、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但是對外貿易對安徽省經濟增長是否具有促進作用,以及促進作用大小如何,如何促進安徽省對外貿易的發展,這是安徽省對外經濟貿易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相關綜述
(一)國外有關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論述
第一,“對外貿易促進”論。該理論創始人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他提出,分工的發展是促進生產率長期增長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則受到市場范圍的強烈制約。對外貿易是市場范圍擴展的顯著標志,因而對外貿易的擴大必然能夠促進分工的深化和生產率的提高,加速經濟增長。
第二,“對外貿易無關”論。其主要觀點是:從短期來看,一國經濟增長主要取決于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和凈出口需求三個因素。但是,如果從長期供給的角度分析,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則是要素供給的增加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兩大類,與對外貿易沒有關系。
第三,“對外貿易悲觀論”,其主要觀點是自由貿易不利于經濟發展,尤其是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自由貿易會加劇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的惡化,導致發展中國家出現外貿與國際收支逆差,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利用和產業發展,而且自由貿易所決定的生產專業化對發展中國家十分不利,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國際不平等。因此,發展中國家往往有必要采取保護措施,重新安排投資和配置資源。
(二)國內有關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論述
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發展的進出口貿易一直被視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但也有不同的聲音。例如,張小濟等(1999)等發現“貿易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之間呈負相關”;彭福偉(1999)提出“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往往與國民經濟增長呈反方向運行趨勢”等。
隨著國內有關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學者就這一問題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李健(1998)概括了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張明玉(1999)則認為在經濟起飛過程中,出口對經濟增長顯示出強大的推動作用,自改革開放以來,進口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更為明顯;許啟發和蔣翠俠(2002)通過實證分析發現中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極強的相關性,主張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并重。
三、安徽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
(一)數據的選取
本文數據的選取取自《中國金融年鑒》和《安徽統計年鑒》,樣本數據為安徽省1990-2007年度的數據。
(二)協整關系檢驗
為了分析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在假定其他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變或影響是平穩的基礎上,以gdp為因變量,分別以進出口總額、出口額和進口額為自變量進行協整檢驗。用y表示gdp,x表示進出口總額,x1表示出口額,x2表示進口額,借助 eviews5.0軟件進行協整關系檢驗。
協整方程為:
y=-1098230+66365.45*x1-66322.76*
x2+66357.35*x+994*t
x=6.29-1.02*x1-0.99*x2+669*t
表2說明,安徽省經濟增長(gdp)與出口、進口、進出口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協整方程還表明,經濟增長與出口、進出口之間呈現出同方向變動關系說明,安徽經濟增長過程中存在顯著的“外貿驅動”跡象。
(三)安徽省進出口額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相關性分析
如圖1所示,安徽省進出口總額的年增長率與安徽省gdp的年增長率并沒有存在顯著的相互依存性,這表示安徽省進出口對gdp的增長雖有著影響,但不是起決定性作用,說明安徽省對外貿易需要進一步發展,才能促進安徽省經濟的發展。
四、安徽省發展對外貿易的政策建議
(一)優化出口商品結構
安徽省出口商品結構不太合理,還沒有擺脫依靠初級產品、簡單加工、以量取勝的傳統模式,仍處于粗放式數量增長型發展階段。工業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較慢,機電產品、高新產品等具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份額較低,國際市場競爭力弱;且未形成多元化的出口市場,難以有效地規避風云變化的國際局勢對外貿出口的影響。因此,要優化安徽省的出口商品結構擴大機電產品和高新產品的出口,推動出口貿易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提高利用外資質量
繼續將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動全省利用外資總量上較大跨越,質量上明顯提升。把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推動全省產業結構升級更好地結合起來,著力提高對外資技術和管理的消化、吸收、創新能力,在更高層次上發揮外資對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三)大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
越來越多統計數據和研究成果表明,中小民營經濟已成為主宰地區經濟發展快慢強弱的重要標志,各地區經濟差距主要體現在中小民營經濟上。但是安徽省的中小私營企業發展水平較低,沒有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政府要將對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落實到位,大力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引導中小民營企業“走出去”,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從而拉動安徽省經濟的發展。
(四)利用區位優勢,發展安徽省經濟
安徽省地處華東經濟板塊的腹地,有著較好的產業基礎,投資成本也相對較低。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制造業基地正向中國轉移,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正在向中西部梯度轉移,安徽省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積極融入長江三角洲的經濟圈中,學習相鄰發達省市的經驗,實現在更大范圍內、更高層次上參與國內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拓展安徽在國內外市場的空間,保持促進經濟加快發展的強大需求能力,促進自身經濟的發展。
一、指導思想與專業定位
(1)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宗旨,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突破口,重點抓專業建設,繼續深化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和實習、實訓基本設施建設,提升辦學質量和特色,全面培養基礎較好、商務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特色人才。(2)專業定位。我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依托財政學、金融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各本科專業的師資力量及母體學校(蘭州商學院)的優勢教學資源,根據上述的專業辦學指導思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經濟、管理、法律、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富有創造性和較強的社會適應性,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商務活動、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方案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經濟學理論基礎、掌握國際經濟貿易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商務活動、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2)培養要求。第一,知識結構。一是掌握馬克思主義原理和基本思想,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具有團隊合作精神。二是具備系統、扎實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基礎,熟練掌握進出口貿易專業知識。三是掌握會計、統計、財政、稅收、法律等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宏觀政策及微觀市場分析能力。第二,能力結構。一是分析研究能力;二是實務操作能力;三是市場開拓能力;四是組織管理能力。(3)培養過程。第一,修業年限及學分設置。修業年限一般為4年,最低修業學分不得低于160學分。第二,課程設置。一是公共基礎課: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概論、形式與政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財經應用寫作、計算機文化基礎、大學英語,體育等。二是學科基礎課:包括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會計學、統計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經濟法、管理學、計量經濟學等。三是專業主干課:包括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稅收、國際經營戰略、商務英語、商務談判等。第三,學分、教學時間分配及實踐活動安排。總學分160,其中課內總學分140,教學實踐環節20學分。
三、課程建設情況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特點。一是英語課學習明顯較多,而且課程內容也較為豐富。二是注重人文培養。
四、實踐教學
(1)社會實踐或調查。社會實踐活動主要由學院、系部安排集中到實習(實訓)基地實習、委托實習實訓、學生自行聯系等方式,且活動由指定教師統一組織,學生實習期滿應向院系提交規范的調研報告,由指導老師結合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綜合打分,并計入綜合成績。(2)專業實習。由院系指定專業任課教師組織安排,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實習結束學生向系部提交實習報告,對于在實習過程綜合表現突出的學生適當給予表彰和鼓勵。(3)畢業環節。學生的畢業經過畢業實習、論文寫作和論文答辯環節。
五、保障措施
(1)強化對特色專業的指導和領導。學院院長是本專業建設的負責人,主持制定專業的建設發展規劃,經濟貿易系主任為直接責任人,加強對特色專業的業務指導,為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提供充分的參觀學習、培訓機會,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建設能力。(2)建立特色專業建設評估制度。完善特色專業負責人目標責任制,實行特色專業項目管理、調控、評估制度,確保特色專業建設總目標的實現。(3)加強特色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從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技能結構、雙師結構等多角度考量,加大培養和引進學術技術帶頭人的力度,加快專業骨干教師、“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
摘 要: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逐漸成為我國擴大高等教育辦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擬從社會需求導向的視角,對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問題進行理論探討。
關鍵詞:社會需求 課程設置 課證融通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國經濟建設現代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推動下產生的一種新類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養理論型人才,高職類院校主要培養技能型人才,獨立學院應該培養的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應用型人才。相對于其他行業,對于外貿企業來說,能夠直接進入業務狀態的專業人才才是它們所需要的。某些擁有大專學歷的人在外貿行業也做得很好,這就說明了外貿行業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不是高學歷人才。因此獨立學院應該從自身的生源狀況出發,定位于培養適應社會實際需求的應用型外貿人才。
一 社會需求導向下的獨立學院國際貿易課程設置的原則
1.堅持強化理論教學與加強動手能力培養相結合的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專業理論水平與業務技能高、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實驗室和基地建設為依托,努力推進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專業建設。堅持強化理論教學與加強動手能力培養相結合的原則,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建設道路。盡快提高學科的整體水平,形成結構合理、優勢和特色明顯的學科體系。
2.專業方向要適應社會的需求
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應是獨立學院的辦學方向,所以獨立學院在政府和本院招生就業辦信息的基礎上,要加大對社會市場的調研和預測工作,提高專業設置的針對性。可以聘請以專家為核心的專業指導組,進行評估調查,以保證專業設置適應社會的需要。
3.加強學生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
獨立學院的專業定位不應該是研究型、專業型的,而應是應用型的。我們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首先是注重綜合業務能力的培養,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才能拓寬就業面,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對學生管理能力、心理承壓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組織策劃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二 社會需求導向下的獨立學院職業課程設置
社會需求導向下的獨立學院課程設置強調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職業能力是學生適應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但是獨立學院的職業課程設置又要與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體現不同。
1.突出外語與外貿并行的特色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對外語水平要求很高,客觀上要求在專業課教學時應采用雙語教學,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在課程設置上,一方面,要重視外語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要設計相關課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訓練,如,設置商務英語閱讀、報刊選讀等;另一方面,要在相關課程上采取雙語教學,如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等課程。
2.按職業能力要求設置課程
外貿知識反映在專業課的安排與設計上,根據社會需求,可以推進“職業資格證書標準課程化”,形成“課證融通”的課程體系。考慮將報關員、單證員資格證書嵌入人才培養方案,并使課程教學大綱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大綱相銜接,使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與職業考證的內容、要求和時間相一致。使學生畢業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還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考取用人單位認可程度高、對學生就業有實際幫助的相應的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從而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另外,還有其他可獲取的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包括: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如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相關課程科目: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資格證書,同樣可以開設相關課程體系。
以上課程設置可以專業任選課的課程形式體現,只要求修夠規定的學分即可。
另外,在專業核心課及專業必選課中的某些課程,如《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單證實務》、《報關實務》、《報檢實務》、《貨運實務》等課程中交叉重復部分需要整合。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由通識基礎課程、學科(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環節4大模塊和分階段、漸進式教學安排構成。要在調研用人單位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綜合素質需求變化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對現行課程體系進行改革與創新,以實現培養和提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目標。
一、國際經濟貿易專業課程改革現狀
在以前的學科教育模式中,由于追求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追求大而全,導致課程的設置上存在很多的問題。雖然我院的國際貿易專業(以下簡稱“國貿專業”)在教學教育改革的促動下增加了案例教學,加強了第二課堂,改進了模擬實習,但有關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整合問題尚未有大動作,或者說,只是在原先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科”教學體系的痼疾,也體現不出專業教育的真正特色。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交叉學科內容重復。《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等國際慣例,在《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法》和《外貿單證實務》課程中都要重復介紹這些內容。第二,重要內容不突出,不相關的內容多。如《國際金融》中的“國際金融機構”這部分內容,書上用了較大篇幅討論國際金融機構的職責、主要業務和組織機構等,對于一個基層外貿工作者而言,顯然沒有必要非常詳盡地了解。相反,外匯風險和外匯保值等內容對于基層外貿工作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課程中這部分內容比較簡略。第三,不夠重視職業資格證。作為國際貿易專業的大學生,應該有國貿專業自身的職業(上崗)資格證,如報關員資格證、報檢員資格證、跟單員證、外銷員從業資格證等。第四,重理論輕實踐。重視國際貿易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忽視其應用性。學生理論知識掌握了,但在實際操作和工作實踐中對理論的應用卻很生疏,對國際貿易的流程很陌生。
以上問題的出現,造成了學生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既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又浪費了教育資源,更影響了高職人才的技能培養。要想使我院的國際貿易專業真正辦出高職特色,培養出真正的外貿戰線的行家能手,就必須對以上的問題加以糾正,也就是打亂過去的學科體系,進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課程整合。
二、國貿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的基本思路與具體措施
目前全國高校可劃分為國家教育部所屬重點院校、地方所屬普通等高院校和專科院校三類不同層次。不同層次的高校,辦學定位不同,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也不相同。在人才培養的目標市場上各自切出/蛋糕0的一塊,根據各自的辦學定位和辦學思路,培養出不同層次的人才,以滿足社會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這樣就要求不同類型高校開設的同一專業,也應該體現出不同的辦學模式和辦學特色。同是國貿專業,有的高校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滿足國家機關、高校及相關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有的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滿足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各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而現實情況是,不論哪類層次高校開設的國貿專業,通識基礎課程、學科(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幾乎占理論教學80%左右,被牢牢鎖定在規定范圍之內,幾乎沒有太大的調整余地,唯有剩下的20%課程,包括專業選修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可作適當調整。這必將影響和制約國貿專業課程體系的總體改革與創新。要改變這種局面,高校應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目標,確定不同的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設置,各類高校對各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必須以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和專業自身的需要為前提,尊重專業的特殊性。我們認為,國貿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的基本思路,應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以提升能力素質為手段,以學校定位為特色,以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為目的。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未來變化
進入新世紀,國際貿易方式、貿易內容及國際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主要發達國家消費市場的疲軟,全球貨物出現大幅度下降,新一輪的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等。同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就業領域,也與以往有所不同,往往選擇進入跨國公司、中小型進出口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甚至選擇創業,因此,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
(一)從貿易方式看,電子商務將成為國際貿易重要的方式
電子商務早在上世紀70年代,電子數據交換(edi)和電子資金傳送(eft)作為企業間電子商務應用的系統雛形已經出現。由于edi大大減少了紙張票據,因此,人們也形象地稱之為"無紙貿易"或"無紙交易"。據資料統計,一筆國際貿易業務中至少
有46種不同單據,連同副本共有360份以上的單證資料。edi則大大降低了雙方的通訊費用,簡化了業務流程,提高了經營效率。未來,電子商務將成為國際貿易重要的方式,特別是對于中小型進出口企業,利用互聯網開展跨國電子商務貿易,使貿易更加便利化。因此,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中,需要增加國際電子商務相關課程,以適應國際貿易新的變化。
(二)從服務貿易看,國際服務貿易外包日益活躍
服務業從制造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產業,許多發達國家跨國企業紛紛將低附加值的服務環節從企業中剝離,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使得離岸(國際)服務外包在國際貿易中日益活躍。國際服務外包是指外包轉移方(外包商)與其外包承接方(供應商)來自不同的國家,外包工作跨國完成。中國政府提出到2013年,實現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300億美元,由此可以新增100萬大學生就業。目前,我國已在20個城市進行國際外包服務業的試點,未來5-10年將是我國服務外包發展的黃金時期。許多高校為培養符合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所需要的人才,開始著眼于開設與國際服務外包相關的課程,國際服務外課程正在成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核心課程之一。
(三)從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看,更加注意文化創意帶來的附加值
在新一輪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中,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新興產業,繼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之后,文化貿易成為國際貿易又一新的增長點。國際文化貿易包括文化商品的進出口,也包括文化服務的進出口,國際文化貿易屬于創意經濟,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征,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
應用型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資源建設
隨著我國加入wto后各個領域的相繼開放,各行各業對國際經貿人才的需求在數量和質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作為應用性、操作性極強的專業,加之對國際外語能力的較高要求,決定了應用型教育在培養本專業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間和作用。
一、應用型本科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資源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較為傳統,缺乏創新性
雖然我們一直在不斷的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但始終還沒有摸索出一條最適合我們學生的教學模式,既讓學生學以致用,又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在所有教師都想讓學生好好聽懂重難點時,教師就不自覺的開始了傳統的講授模式。因為我們怕學生單靠自己的力量或團隊的力量無法學懂知識,教師放不開,學生很被動,教學效果就會打折扣。
2.實踐學時偏少,實踐教學隨意性過大
學生沒有國際貨物買賣的感性認知,對課程的基本概念、進出口貿易的基本環節、各項交易條件、有關的國際貿易慣例和法律規則等都難以深入理解,更談不上靈活應用。單純靠課堂理論教學是很難達到國際貿易專業對學生的培養要求的。課程的理論學時偏多,實踐學時偏少,占總學時的1/3,在實驗教學上更為明顯,如安排在大三第二學期的《國際貿易綜合模擬》,我校是運用世格軟件進行上機模擬操作,實驗的隨意性較大,會讓課程之間的實驗環節出現重復。
3.大多教師缺乏企業背景的實戰經驗
很多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到高校教書,缺乏實戰的外貿經驗。有些老師雖然有過相關的工作經驗,但由于外貿業務流程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不斷變化中,已經很難跟上實踐的操作。另一方面,老師們也很想去企業實戰,但因為外貿是流程性事務,而且牽涉到公司的業務秘密,想找一家單位難度也很大,這就出現了教一套做一套的現象。
4.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夠
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的另一方面表現為“考試應急,考后忘光”的現象,在學生的腦海中沒有呈現一套系統的知識,他們總喜歡把課程之間的聯系割斷,這樣對課程群整合教學資源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應用型本科課程群教學資源改革的思路
課程群是指將有內在邏輯關系的單門課程整合而成的系列課程,課程之間有橫向的內在聯系,又有縱向的連貫關系,但各自又自成體系,樹立大課程觀的一種理念。
1.國際貿易課程群的構建
面向專業的課程群建設堅持以學生的培養為主線、以課程的邏輯聯系為紐帶、以教師團隊合作為支撐、以質量效益為抓手、以深化教學改革為動力的新型課程建設模式的原則。所以搭建“國際貿易”課程群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2.專業課的重要性
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將所有課程分成了兩大系列課程,分別是理論課程組合實務課程組。圍繞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定位,將實務課程組作為課程建設的重點,根據進出口業務的實際情況,以“國際貿易實務”此門課的教學體系內容為核心展開。
3.結合專業分流方向構建課程群
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在大二第二學期將選擇專業方向,目前主要有國際商務方向、國際貨運方向和網絡貿易方向,在設置必修的專業課如外貿函電、國際金融等課程的基礎上,每個方向又有各自的專業課程。
4.基于企業崗位設置的角度構建課程群
根據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是面向東北三省區域經濟的中小企業,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基于外貿行業中所涉及的大多數企業所設置的通用崗位種類,考慮專業方向分流的課程,以工作流程為基礎構建課程群。
三、課程群建設的探索
1.整合課程資源
根據區域經濟的特點,突出港口經濟的特色,從大連中小企業的角度重新對課程群中的課程進行梳理,明確課程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劃清各課程之間的知識界線,修訂教學大綱、授課日歷等。為了更好的體現課程的知識連貫性,目前我專業已啟動了課程群教材的編寫工作。
2.創新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突出“課堂教學、情景模擬、網絡實驗——三位一體”的創新教學方法。根據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上進行改革,通過企業對外貿人才在產品上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上引入對具體產品的講解。基本的思路是: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自己感興趣的產品,在上課時跟全班同學分享,以達到學生對很多產品有一定的了解,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基礎。
3.加大實踐教學環節
國際貿易專業課程群突出“實務”特點,即應以實踐為主,充分利用國際貿易實務實驗室、國際商務談判實驗室和國際商務單證實驗室,增加開放性實驗項目。比如上述的《國際貿易綜合模擬》,以“任務驅動”為項目的實驗指導書,讓學生在局域網條件下能在寢室完成操作。另一方面實踐教通過學校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去企業實習或觀摩操作,或者請一些企業人員進課堂講授經驗,傳授實用知識。
4.提高師資隊伍素質
課程群的建設需要教師發揮團隊精神,在精講2—3門課程的基礎上,實現一人多課,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課程之間教學知識點的重復性。針對缺乏實戰經驗的師資情況,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措施,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
5.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針對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的現象,可以通過合理科學的教學考核體系,如考試+實驗報告;考試+設計性實驗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目前3門課程正以試點班的形式改革教學評價體系。通過網絡課程下達學習任務,學生在線學習,占考核20%;課堂探究和講授,占20%;仿真實踐環節,占30%;考試占30%。發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明顯上升,知識掌握的扎實性提高。在今后的課程群建設中,也將實行課程網絡化、精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