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8 09:25: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社會道德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其社會道德能力的培養事關國家未來。而我們面對的是大學生對社會道德認知不足,社會道德感情缺陷和社會道德意志薄弱等問題顯得愈加嚴重。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社會道德能力培養,必須堅持在以人為本,內功培養與外功訓練相結合。注重實踐三條原則的指導下,著力構建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社會綜合體系,創新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機制,強化社會道德能力養成的實踐環節。
關鍵詞:大學生 道德教育 社會道德能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條件下,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社會生活領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將隨著發生變化,東西方在意識形態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必將隨之轉變,以適應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大學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體,是青少年中接受和處理各種信息量最大,思想觀念最為活躍的部分,其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其狀況如何,對整個民族的影響又尤為深遠。通過對培養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的研究,進一步揭示青少年社會道德能力形成的規律和培養途徑,著重探討我國當前情況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以促進學校、家庭、社會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這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道德能力的培養是大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標
社會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體在面臨社會道德問題時能夠鑒別是非善惡,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并付諸行動的能力,也就是在社會生活中遵循社會價值觀或原則處理社會道德問題的能力。社會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種本質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會道德行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會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會道德認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會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種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社會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特征,就是將外在的知識,包括社會道德知識、社會道德觀念通過受教育者的社會道德認知,內化為道德信念,經過社會道德實踐再將內在道德信念轉化為穩定的社會道德判斷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社會道德能力培養以社會道德知識為重點,同時十分注意其他科學知識對社會道德能力的影響和作用,把社會道德知識與其他科學知識緊密地聯系起來進行教育,從而從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質。社會道德能力培養要十分注重社會道德實踐,注重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分辨社會道德問題的能力、培養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練頑強的道德意志、養成正確的社會道德行為。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過程是一種終身教育過程,是一種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與再教育過程,是一種在不斷地由社會認知一社會踐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環中從量變到質變的教育過程。
中國大學生是中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未來各項事業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未來。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不僅是大學生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會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國家和民族應對社會道德新挑戰的需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社會道德能力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需要學生理性和思維參與的過程,借助學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斷和決策的過程。要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必須著力培養他們的社會道德思維能力、社會道德判斷推理能力、社會道德決策能力、社會道德選擇能力等,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思維方式,能夠自覺地運用已知去對付未知,處理生活中面臨的具體社會道德問題。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面臨著科技和社會發展帶來的重要挑戰。首先是網絡文化的挑戰,包括信息傳播方式轉變形成的挑戰、教育方式改變的挑戰。其次是市場經濟的挑戰,包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生的價值觀沖突、價值觀的困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價值觀的調整。再次是知識經濟的挑戰,包括知識經濟對教育主體的影響、對教育客體的影響、對教育介體(教育目的、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的影響、對教育環體(社會組織和社會活動)的影響等。第四是對外開放的挑戰,包括道德文化復雜和多元性的挑戰、道德文化變動和異化性的挑戰、道德文化虛浮與躁動性的挑戰、道德文化世俗與實用性的挑戰等。只有成功應對這些挑戰,大學生的社會道德培養才可能取得實際的成效。
二、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分析
(一)當前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社會道德認知的不足。這表現為認知上的自我中心觀,即在個體與他人或社會的關系上往往只從自我的立場出發,而不能從他人或社會位置去思考問題或處理問題的認知方式。這是導致不少大學生出現社會道德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道德認知能力的缺乏導致了嚴重的道德問題。2.社會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現為對人的感情,也表現為對有關道德問題產生的道德焦慮。對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慮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學生發生較嚴重的道德失范行為。3.社會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大學生中發生的一些非道德行為看,對一些簡單的道理他們并非不懂,但卻愿意采取對個人較有利、個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棄遵從道德規范的選擇。比如一些學生并非蓄意影響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損害他人的利益,但在個人的愉悅需要和特定環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棄遵從道德規范的選擇。
(二)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缺陷產生的原因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學校道德教育影響。學校教育以智育為主,與德育分離,突出智育而忽視德育,忽視認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養,忽略行的訓練。2.社會環境和家庭的影響。現實生活中人們道德失范與講道德吃虧的現象強烈地刺激著這一代大學生,復雜的道德環境使不少大學生產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發生了動搖。某些自身道德素質不高的家長,以其不健康的言行, 在子女道德素質形成的過程中形成了消極的影響。即使是道德素質較高,但忽視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條件受到家庭具體情況限制的家庭,對大學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會形成不利的影響。3.個人成長特征的影響。今天的大學生,很多都離不開家長的呵護,性格較為脆弱、懷疑、孤獨、自我封閉。這種特定的情況很容易引起學生自我意識的混亂,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問題。
中國是一個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國家,在培養道德能力方面,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在繼承已有傳統方法的同時進行創新,賦予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新的時代內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的培養
當前對大學生進行社會道德能力培養,要確立以下幾個基本原則:第一,以人為本的原則。人不是機械接受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的被動客體,而是作為道德活動的創造者和體現者的主體。培育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確立大學生在社會道德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必須尊重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弘揚大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二,內功培養與外功訓練相結合的原則。像其他能力一樣,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離不開理知識,同時還必須引導大學生把握用價值原則來解決道德問題的方式。第三,注重實踐的原則。必須從道德認知做起,教育大學生以道德意識指導道德實踐,使道德實踐為道德意識的升華提供豐富的養料,持續不斷地將道德實踐內化為人的道德意識、把道德意識外化為道德行為。
對大學生進行社會道德能力培養,必須著力構建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社會綜合體系,創新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機制,強化社會道德能力養成的實踐環節。
(一)構建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社會綜合體系。一是構建有利于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社會體系。發揮學校主渠道和主陣地的作用,既管課堂內外,又管校園內外,使社會道德教育與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隨著社會日益走向信息時代,大眾傳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二是構建有利于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學校教育體系。建立良好的教師和教師,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的班集體、師生之間的關系等等,以不斷地影響和引領大學生個體道德品質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三是構建有利于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家庭。努力喚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響意識,幫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養的原則和方法,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及良好的家風對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發揮積極作用。
(二)創新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機制。一是要優化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內容,突出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時代性。要把大學生道德能力的培養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發揚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大學生道德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二是要有一支適應新形勢的道德教育工作隊伍。這支隊伍的成員除了具備道德教育工作的一般要求之外,還應該有新的觀念、新的素質,具有網絡的資源意識、技術意識、國際意識、服務意識和方法意識,能夠運用新的資源和技術手段開展道德教育。三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要高度重視校園網絡工作,提高對道德教育工作進網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加強校園網站的建設和網絡管理,加快網絡法規建設、加強網絡法制教育、加強網絡道德宣傳教育,使整個網絡活動有章可循、活而不亂、嚴而不死。建立信息庫,努力提高網上宣傳教育工作的信息流量,使其內容新鮮豐富、特色鮮明。組織網上專題講座以使學生相互交流,自我教育,邀請事業有成的教師、教授、校友或海外歸來的專家談自己的經歷、體會,用動人的事跡感召青年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介紹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國外優秀文藝作品,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和鑒賞能力。開展融思想性、知識性、娛樂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校園網上文化活動。發揮校園網的媒體整合作用,將校報、閉路電視和戶外宣傳等媒體通過數字化處理后移植到網上,實現道德教育與多種傳媒的有機結合,達到優勢互補,增強輻射力和吸引力,形成網上網下聯動、全員關注、全程覆蓋的立體交叉式的網絡道德教育模式。積極開發和研制網絡道德教育軟件,形成網上道德教育的主陣地。四是實現道德教學的知識教育與提高道德認知能力緊密結合。高等學校的道德教育應以成才教育為切人點,教育大學生明確成才過程是德、識、才、學、體諸要素全面發展的過程,使大學生充分認識道德品質在人才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學生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五是創建道德認知教育與提高道德意志品質緊密結合的德育教學體制。在道德教育中遵循由淺人深、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注重不失時機地抓住隨時發生的各種事件、事故開展深人淺出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解決道德問題,形成正確的道德行為,在不斷提高道德認知能力的同時,不斷提高道德意志品質。
(三)強化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實踐環節。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種實踐理性,人在道德認知教育中獲得的“道德心靈之花”,不僅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結出客觀的道德之果,而且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檢驗、確證、鞏固和完善。社會道德能力教育要十分注重社會道德實踐,注重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分辨社會道德問題的能力、培養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練頑強的道德意志、養成正確的社會道德行為。要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道德水平,必須在學校、社會、家庭的道德教育過程中,結合社會實踐培養他們的社會道德思維能力、社會道德判斷推理能力、社會道德決策能力、社會道德選擇能力。強調社會道德能力培養的實踐性,就是要“寓教于做”,在“做”中培養。要使大學生長期置身于一定的生活實踐,對文明道德規范反復實踐,使他們形成相應的道德品質。通過社會道德實踐,使大學生實現由他律轉化為自律的過程,對道德文明要求由不習慣做到習慣做、由不自覺做(或被迫做)到自覺自愿去做的過程,把外在要求轉化為自我約束機制的過程,達到知而行之。要通過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培養大學生的道德感情、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意志品質、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行為自覺。要重視營造道德實踐環境,注重道德行為引導,包括示范式行為引導、律令式行為引導、激勵式行為引導。閉要重視創造道德實踐機會,強化道德行為訓練,把道德行為訓練寓于學校公益活動之中、寓于校園文化活動之中、寓于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社會實踐把大學與社會結合起來,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各級主管部門和高校應該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并要加強指導,精心組織。要有計劃地安排或引導學生走進社區、深人農村、走向社會,參與健康向上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文明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讓他們更加廣泛和深刻地了解市場經濟,認識社會發展,豐富人生成長經歷,培養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摘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三大道德都是對人們最基本的、最低的、最必要的要求,探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必然從這些道德基礎談起才有意義。
【關鍵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道德基礎
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是解決“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主義?”兩大重要問題的重中之重。和諧社會的核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融洽、有序、穩定、協調、和諧的文明狀態。而這種文明狀態絕不是雜亂無序的,需要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約束和調節才能實現。因此,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定要解決好這三個基本層面的道德問題。發揮三大道德在社會建設中的規范、引導、調適、融合、促進作用和精神支撐功能可以提高主體構建和諧關系的道德實踐能力,使社會主義法律、政策、制度建設的貫徹和實施效果更佳。那么, 三大道德為什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呢?
道德是人類精神的自律, 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調節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問題而展開的。根據道德所調整的關系不同, 我們可以把道德分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三個層面。這三個層面的道德建設恰好能夠從精神道德領域解決人際關系和諧問題、社會關系和諧問題、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因此, 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我們可以從這三個層面上來分別加以考察。
一、和諧社會的社會公德基礎——文明行為促進和諧
社會公德是社會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在道德上的基本標準。構建和諧的社會,人們必須維持正常的生活秩序,總是要遵守一些最簡單、最起碼的公共秩序,這就是作為和諧基礎的社會公德。這種基礎作用可以從三個層面表現出來:
首先,調節在人與人關系層面上的和諧。舉止文明、待人接物禮貌大方、和悅的語氣、親切的稱呼、誠摯的態度可以營造一種人際和諧的氛圍;平等待人、尊重理解他人、幫助他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是為人民服務精神的直接體現,任何人都是社會的人,都不能脫離他人的幫助而存在,也不能脫離他人的關心而生活,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依存、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人都去關心、愛護和幫助他人,可以促進造就社會和諧。
其次,調節在人與社會關系層面上的和諧。愛護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是構建和諧的主要內容。愛護公物要求公民關心、愛護和保護國家財產,同一切破壞和浪費公共財物的行為作斗爭。愛護公物是對社會共同勞動成果的珍惜和愛護,是每個公民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隨著社會現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會的公用設施得到妥善保護并保持良好的狀態,是實現公共生活和諧有序進行的基本保證;遵守公共秩序意味著個體對紀律、規章、法規等社會公約的敬畏和遵守,意味著個體自我約束、嚴以律己、一絲不茍的奉獻精神,意味著個體與社會的合作態度;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公共秩序對我們每個人、對我們的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是社會文明的標志,是一個人有道德的表現。大家都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我們才能有一個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和諧社會環境,我們的生活才能正常進行。
第三,調節在人與自然關系層面上的和諧。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系統安全, 與自然共生共存、協同發展,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愛護環境、保護環境不僅僅是指講究公共衛生、美化個人生活環境等,還包括降低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平衡,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等廣泛內容。由于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不多,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對于可持續發展,維護子孫萬代的根本利益,推動生態和諧,實現長治久安的社會和諧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和諧社會的職業道德基礎——職業文明促進和諧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調節人與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具體說涵蓋的是同一職業內部人與人之間、從業者與服務對象之間、從業者與職業之間、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能否調整好這些關系,直接關系到和諧社會建設的“和諧”水平和高度。職業道德隨著分工的出現而逐步形成,又隨著分工的逐步細致而不斷發展。在社會分工愈細和專業化程度愈強的現代化社會,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職業壓力日漸增大,社會風氣呈下滑苗頭,不文明的職業活動不斷增多。處理不好這些問題,勢必對和諧社會建設造成重大影響。
首先,調節在同一職業內部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主要包括同事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領導與下屬之間的關系等等。這一部門的職業道德規范將人們統一到為了正當利益而和諧勞動的統一目標下,其內部關系就會不斷融洽和諧,就會形成這樣一種人人努力向上、文明禮讓的和諧局面:同事之間團結互助、平等相待、和睦相處、既相互競爭又相互鼓勵;部門之間顧全大局、相互配合、減少矛盾、避免糾紛;上下級之間相互理解、尊重、溝通、減少內耗、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
其次,調節從業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和諧。主動、熱情、耐心、周到的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重要規范,是為人民服務這一職業道德核心的體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從業者通過自己的職業活動滿足社會其他行業和人員需要,同時也從其他行業的職業活動中滿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每個從業者既是服務者又是被服務者。整個社會各個行業互相聯系、密切配合,都努力營造“主動、熱情、耐心、周到、文明”的行業風氣,就可以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統一和諧整體。
第三,調節從業者與職業、職業與職業之間的和諧。所謂“干一行,愛一行”,從業者要忠實地履行職業責任,安心本職工作,恪盡職守,誠實勞動;努力培養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幸福感、榮譽感,培養正確對待各種職業勞動的科學態度。忠于職守、熱愛本職既是從業者發揮才智、干出成績的需要,更是整個社會生活有條不紊、和諧行進的需要。此外,對待其他職業、職業與職業,要堅持“職業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鄙視體力勞動和服務性職業的職業態度。因為,一個人社會地位、榮譽的高低,并不取決與自己所從事的職業,關鍵是看他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所做的貢獻。
三、構建和諧社會的家庭美德基礎——文明家庭促進和諧
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它主要包括夫妻關系、長幼關系、鄰里關系三個方面。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聯系密切,正確處理家庭問題,共同培養和發展夫妻愛情、長幼親情、鄰里友情,不僅關系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諧。
首先,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構建文明和諧家庭的核心和關鍵所在,建設一個好的家庭,首先要處理好夫妻關系。恩格斯說:“如果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繼續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即是說,愛情是婚姻的基礎,是家庭美德最基本的規范。夫妻雙方在共同生活中,要遵循“互愛、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諒、互讓、互慰”的原則,培養、鞏固和發展夫妻間的愛情,并使這種愛情具有美好的、崇高的道德內涵。為什么夫妻平等相愛具有舉足輕重的道德意義呢?因為,男女雙方的平等是愛情關系得以保持的前提,同時也是維系家庭關系、社會和諧的基礎。作為共同生活伴侶的夫妻,只有在和睦互愛的基礎上,才能共同承擔好對家庭、對社會應盡的義務。
其次,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精心撫養和愛護子女,子女瞻養和尊 敬老人,是家庭和諧的重要表現。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責任,子女也有對父母贍養孝敬的義務。尊敬父母,贍養老人,既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也是子女應盡的法律義務。古語云:“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人豈能無情無義?贍養不僅僅是在物質上供養老人,還要在他們年老體弱時在生活上給予照料,包含著精神生活的內容。當然,父母也要以寬容、豁達的態度對待子女,要接受新觀念、新事物,不要用舊的思想觀念苛求子女。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敬老愛幼,全家和睦相處。此外,在家庭生活中,一個成年人不僅/!/要面對父母,還肩負著培養教育子女的義務。家庭是教育子女的搖籃,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在對子女的教育中,父母的道德、威信對整個家庭關系的和諧融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教育學的理論,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以身作則,做出榜樣,在道德上做好子女的表率。
第三,鄰里團結塑和諧。“遠親不如近鄰”,鄰居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僅有助于克服困難,還能為我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生活環境。一個家庭同左鄰右舍的關系,是個人、家庭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縮影。鄰里之間坦誠相待、友好往來、禮讓為先、交流信息、溝通感情不僅能創造和諧、安寧的生活環境,而且鄰里間還會互相影響、教育和感化,有利于營造溫馨、穩定的和諧環境。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三者密切聯系,辯證統一, 共同構成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正確認識和理解這些社會普遍公認的最基本的三大道德,可以有效確立、強化、養成實踐主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自律精神和責任意識, 維護和建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從而引導人們更加自覺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道德,自人類社會產生以來就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和必須去踐行的活動。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可以深切地感覺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道德風氣日益敗壞,令人堪憂。一些無道德底線的想法和行為讓人無法接受,許多人在呼吁、渴望道德社會。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倫理,是人們群眾的共同心愿;是保證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強大支柱;對于提高我國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完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使我國在世界之林位于巔峰之地具有重要意義。
一、道德建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
1. 加強道德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利益多元化、多層次、多方位的特點,使一些過時的、丑惡的道德觀念隨之出現,與市場經濟相互抵觸。這些道德觀念使經濟不能夠平穩運行,阻礙了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在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步伐的同時,必須加強道德建設,揚長避短,促使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2. 加強道德建設有利于對外開放。中國的現代化在一定意義上依賴于對外開放的程度,發展市場經濟需要加入世界經濟體系,而當今世界經濟體系是以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對外開放的同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傳統道德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多年形成的共產主義世界觀、道德觀一旦崩潰,開始追求物質享受,極端自私,甚至喪失人格國格,那么我們的國家將會慢慢淪喪。實行改革開放,就要與他國進行交往聯系,就會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如何積極吸收他國積極向上的文化,同時抵制他國對我國進行‘西化’的政治圖謀,這是一個重大而艱巨的任務。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加強道德建設,堅持共產主義道德觀,形成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凝聚力,抵御外國意識形態滲透,從而更好地進行對外開放。
3. 加強道德建設有利于貫徹以德治國的方略。以德治國要求我們黨的全體人員的和廣大領導干部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我們國家共產黨是執政黨,黨在國家事務中處于領導地位,因此,在“以德治國”的過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公職人員要不斷提高“治國”能力,其中首要包括的就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只有道德高尚,為人坦誠正直,才能獲得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從而達到以德治國的目的。以德治國要求廣大人們群眾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懷,人民群眾既是國家方針策略的承載主體,又是方針策略的推動主體。他們的道德素質越高,就越能理解領導者的以德治國方略,就越能積極響應國家以德治國的號召,而且也會監督領導者為政以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也就越高。因此,加強公民道德是以德治國方略實施的有力保證。
二、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系。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又反過來影響著經濟基礎。道德屬于意識形態領域,影響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二者相互聯系,相互約束,不可或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歸根到底是由經濟決定的,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的思考。如,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剝削階級資本家憑借資本的力量雇傭工人從事商品生產,剝削榨取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所以,利己主義是資產階級道德的核心內容,也是它的首要原則。在社會主義社會里,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是權利的擁有者。所以,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原則是集體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曾論述過經濟與道德的關系,指出:“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隨著經濟的發展,道德觀念將發生相應的變化,人們的道德水平也會有所提升。
道德對經濟的反作用。道德作為調整人們利益關系的無形之網,是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上形成的,所以以自己特有的獨特方式對經濟活動產生重要影響。如果群眾的道德水平不提升,就無法使經濟更好的發展下去。相反,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會推進經濟的持續發展。
三、道德建設的具體途徑。
( 一 ) 以經濟為支撐。
道德建設必須以經濟為支撐,我們只有積極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為解決國內的其他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才能推動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公民的覺悟能力和道德實踐能力。
( 二 ) 與時代精神相結合。
在道德建設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優良的道德傳統,更要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大力弘揚新的時代精神,并與其相結合。同志指出,面對新的世紀、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特別需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等五種精神。“五種精神”的提出,是我們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偉大精神的凝聚和發展,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揚棄和升華,是當今時代道德特點的深刻洞見。在全國上下宣傳和弘揚這五種精神,對于道德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現實意義。
( 三 ) 以法律制度為保障。
如果說道德教育是用說服和勸導的力量啟發人們,激發人們的道德情感,堅定人們的道德意志。那么,法律和制度則是用強制的手段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并逐步將外部的約束和他律內化為人們的自律和內在的道德覺悟。我們只有把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相和諧的基本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體現國家和全體人民意志的政治法律制度,才能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供適合的制度條件。
( 四 ) 以道德建設活動為載體。
要大力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創建文明城市要求城市居民的道德素質要在一定的水平上,提高市民道德素質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重中之重,又是文明城市的外在體現;要創建更多的文明村鎮。開展創建文明農戶活動,是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在農村開展文明創建活動行之有效的方法。重視農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動員農群眾的廣泛參與,是有效開展創建文明戶活動的基本經驗。
深入創建文明行業。開展創建文明行業活動,要深入各行各業來感受不同行業的性質,而舉行有針對性的的創建活動。尤其服務行業,每時每刻都與消費者接觸,不免會有矛盾產生。這時,服務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體現了個人乃到整個企業的道德觀念,甚至影響這一行業的道德水準。因此,搞文明行業創建活動,對于道德建設意義深遠。
總之,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道德建設是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基礎工程;道德建設是使我國不斷繁榮強大的偉大事業,但也是一項重大而艱巨、長期而緊迫的任務。
我們應該鼓勵一切有利于國家團結統一、民族和睦相處、經濟平穩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的道德思想,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進步力量,共同努力,實現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革命和任務!
【摘要】和諧社會的建設既是經濟建設的目標,同時又是思想建設的內容,既要有法律的保障,又要有思想道德的維系。社會的和諧,是由構成社會的諸要素的和諧來實現的。人——是社會構成各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而道德是人立足于社會的基本要素。因此,和諧社會的建設,首要的是人的道德建設。
【關鍵詞】和諧社會;道德;建設
和諧社會是行為規范的社會。古語云:“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社會規矩是社會行為的準則,所謂“有條”則“不紊”。社會規范有成文與不成文的兩大類:法令、條例、規章以及一部分道德,為成文的;風俗習慣以及一部分道德為不成文的。成文的、強制性的規范固然有效,不成文的、非強制性的,靠褒貶來規范的,能凈化人的心靈深處,更具有長效的功能。
和諧社會總體上包括三個方面的和諧,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二是人與人的和諧,三是人與自身的和諧。其中人與自身的和諧是上述兩種和諧的基礎和前提,有了人自身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也就成了必然。因此人自身的和諧,即和諧人的建設應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中心環節。
一是思想和諧,主要表現在思考問題全面,理性的處理問題,做事以雙贏為目的,而不是損人利己。二是品質和諧,其核心是能正確處理利益關系。每一個人都應與別人一樣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利益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要成為一個和諧人,除自身努力,外部環境也至關重要,人是否是和諧狀態,與社會是否具有一個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密切相關。
一、和諧思維
把和諧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善于以和諧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問題,在處理各種關系時,能做到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在解決問題時做到統籌兼顧,努力形成人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的工作氛圍。
崇尚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和為貴”是許多人的處世原則。過日子講“家和萬事興”,做生意講“和氣生財”,這都是一種和諧思維的傳統體現。自然事物也是各種元素的和諧組合,香甜是五味的和諧,音樂是六律的和諧。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一種社會理想,又是一種社會實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自主的人——具備獨立自主的人格。作為一個精神個體,他必須是思想獨立的,而不是唯命是從,唯上是從,唯權是從。
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校園,必須發揚民主,加強政治文明建設,擴大教職工的政治參與度,讓教職工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只有充分發揚民主,相信和依靠教職工,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把他們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到學校的發展建設中來。
二、和諧道德
道德水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僅是指一個社會生活秩序或狀態的和諧平安,更主要的是指人們精神心理秩序或狀態的和諧寧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僅是政治和法律的范疇,而且也是道德水準的范疇。從我們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看,“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哪一項都離不開道德水平的提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經濟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相應地人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有些方面出現了道德滑坡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道德能力建設就更顯出其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成員的道德能力,沒有全社會成員共同的道德能力,社會和諧無從談起。道德能力具有導向功能,有助于人們主動適應社會的變化,形成構建和諧社會的共同價值基礎;道德具有激勵功能,道德能力作為精神激勵的重要內容,有助于把人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上來,有助于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和支持人們干事業的良好氛圍,有助于激發人們的創造活力和創造潛能,從而為和諧社會建設貢獻力量。道德能力具有調節功能,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人際關系。道德能力有著自己相對獨立的功能,它有助于在一些繁雜的道德環境中迅速做出道德評價和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選擇,有助于人們主動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從而建立起新型的人際關系。道德能力具有控制功能,有助于維護社會穩定,形成安定有序的和諧局面。全社會的強有力的道德能力,是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各方面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個體道德的形成和提高,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道德本質上講是自律的,是人內心中對自我的自覺要求,是人的一種實踐理性。人們道德水平的提升過程,既是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也是和諧社會的實現過程。
三、和諧校園
和諧校園的創建,除去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更多的是道德范疇的建設。現在倡導的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依重的就是道德的約束力和領導者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所產生的凝聚力。把教職工個人利益和發展與學校的利益與發展結合在一起,形成共同發展,利益共享的和諧局面,才能形成和諧的校園環境。
和諧校園的創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部分。作為學校的員工,應該為創建和諧校園添磚加瓦。首先,要加強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增強服務意識,用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來做好本職工作。其次,從自身做起,服從領導,尊重同志,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第三,團結協作,共同發展,建立和諧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關系。以和諧的人,和諧的部門,來共同創建和諧的校園。
綜上所述,和諧關系、和諧規范、和諧思維都是和諧道德的內容范疇。黨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國,以德治國,強調的也是道德的約束力,所以,和諧道德的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是和諧社會的基石。
摘要:伴隨民主社會的全面建設,媒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顯現,然而媒體失范現象卻愈演愈烈。這既有媒體外部的生態環境因素,也有媒體自身在社會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多重角色沖突導致的因素。本文以西方學者對新聞業的三種社會角色解讀為視角,探析新時期我國媒體失范成因及其應對策略。筆者認為行業自律應成為推進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的突破口,與此同時,受眾倫理規范將在新聞職業道德建設中彰顯強大推力。
關鍵詞:新聞職業道德 社會角色 對策 行業自律
我國著名記者范長江在論及新聞工作的機遇和危險時,曾經深有感觸地寫道:“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聞工作者這樣有更多誘惑與壓迫的。一個稍有能力的記者,在他的旁邊,一方面擺著:優越的現實政治地位,社會的虛榮,金錢與無知的享受,溫柔美麗的女人,這些力量誘惑他出賣貞操,放棄認識,歪曲真理。另一方面擺著:誹謗、誣蔑、冷眼、貧困、軟禁、殺頭,這些力量強迫他顛倒是非,出賣靈魂。”伴隨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社會轉型和新聞體制改革并進,使得我國的新聞傳播面臨巨大的挑戰。假新聞評選年年有,虛假報道手段年年新。有償新聞、有償不聞、假新聞,以至有悖于新聞道德的現象時有發生且屢禁不止。這嚴重影響了國家的輿論導向,降低了媒介的社會公信力。
無獨有偶,在19世紀中后期到20世紀初的美國,黃色新聞潮席卷美國新聞界也正值美國社會轉型時期,當時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盛行,低級趣味內容和虛假報道充斥媒介,媒體不實報道煽動美西戰爭,教唆刺殺麥金萊總統——新聞失范及其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可謂已發揮至極致。但也正是經歷了此次失范到規范的洗禮,美國新聞界才逐步走上以“真實講述”為核心價值追求的新聞專業主義道路,才成就了美國社會較為客觀的報道。新聞自律逐漸以專業的職業理念、道德規范和話語實踐融合成為新聞職業發展的內驅力。由此反觀媒體市場現狀,筆者認為,從失范到規范是新聞界在自身發展中必經的陣痛階段。借鑒西方學者對新聞角色的理解,以自律規范新聞行為,使其內化為新聞業的職業追求或許更為重要。
美國新聞學者對新聞業有三種不同的角色解讀:一是作為一種職業的新聞業,它講求公共服務和社會責任;二是作為一種政治體制的新聞業,它是與行政、立法和司法相并的第四權力,是維護民主社會的重要保證;三是作為一種商業存在的新聞業,它是以賺取利潤為最高追求。三種角色的三種屬性使得新聞業一直徘徊在公益和私利的矛盾之中,在“貪欲和理想之間”維系著不可或缺的“張力”。而能夠維系這份張力,并能平衡扮演媒體的多重社會角色的莫過于新聞業一直倡導的行業自律。“新聞職業倫理規范是新聞職業主義的中心工具,是新聞職業化的手段。它給予從業者一種職業認同感,這是一種職業發展趨向健康的標志,有助于把零散的個體從業者聯合起來。”在新聞報道中意識到倫理問題恰是新聞專業主義的終極體現,也是一個負責任的新聞界應該把持的職業操守。
大眾傳媒的迅速發展使得新聞報道在傳播方式、傳播速度、傳播范圍等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同時失范的新聞傳播行為也不時挑戰著倫理極限。比如,泛娛樂節目得寵,色情、暴力文化盛行,有償新聞與有償不聞泛濫;虛假新聞與侵權案件不斷;歧視現象突出和同情心缺失、惡意炒作等。此類新聞的泛濫猶如生長在社會肌體上的毒瘤,它們寄生于新聞傳媒強大的傳播能力,在沒有真實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的同時反倒扭曲人們對現實的了解,引發錯誤輿論導向,激發群眾性事件,使人們的義利觀、道德觀與主流價值觀發生偏離,嚴重影響社會肌體的健康和諧,也完全違背了新聞專業主義的理想追求。導致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方面的因素,也有社會環境的客觀影響,既有自我約束的問題,也有既定制度監管不力的體制缺陷。
當前我國新聞職業道德中存在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聞從業人員對新聞業三種社會角色認識的偏頗和權重失衡所致。商業、經濟因素是利誘新聞從業人員失范的最大誘因之一。二是新時期我國新聞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都與新聞專業主義規范缺失有關。三是政治、體制因素(名聲、發稿時限等)對稿件真實程度構成巨大挑戰。
綜上所述,新聞自律應該在我國新聞專業化進程中發揮強大的自我修正功能:首先,作為一種職業追求的新聞業,新聞自律督促新聞從業人員不斷提高專業采寫技能和人文主義情懷。如對突發災難性事件的報道,出色的記者應是排除萬難,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盡可能詳盡地報道事件,滿足受眾的知情權,發揮新聞的環境監測功能。例如2008年南方冰凍災害的報道、“5·12”汶川大地震、2010西南旱情的報道,總體上是客觀公正、及時公開,為政府決策提供寶貴的信息支持。這不僅展現出新時期我國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化新聞操作,也反映出新聞業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與不可或缺的社會職能。但我們也看到,新聞記者因報道帶來的 “次生災害”,如災難報道恐怖化、隨意化、娛樂化、商業化、媚俗化。在汶川搶救傷者的危急關頭,記者為拍照或提問延誤救援,有的甚至間接導致傷者死亡……美國新聞學者赫爾頓在其著作《信使的動機——新聞媒介的道德問題》也說道:“如果新聞業一旦喪失道德價值,它即刻就會變成一種對社會無用的東西,就會失去任何存在的理由。”上海復旦大學王中教授曾概括我國災害報道的觀念:“災害不是新聞, 抗災救災才是新聞。”類似職業道德責難,如2005年記者蹲守拍廈門路人掉水坑風波、著名攝像師(因內疚自殺辭世)拍非洲小女孩遭禿鷹吞噬照片風波等。此時,從新聞的職業角度看,他們都盡職盡責,第一時間記錄險情;但從人性的角度看,幾近冷血的現場記錄必然受到公眾唾棄。正如美國全國新聞攝影師協會前會長威廉·桑德斯所說:“你(新聞從業者)首先是人類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新聞記者。”
其次,作為一種政治體制的新聞業,新聞自律維護民主社會的運行,督促政府與媒體的合作,并推動合作的專業化和規范化。由于中西方社會政治制度不同,媒體與政府的關系,法律賦予記者的權利多寡也不好簡單類比,在此本文不做更多討論。但隨著近些年民主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聞發言人制度的日臻完善,周久耕事件、寶馬案等一系列民眾互動、媒體參與甚至主導的監督事件的圓滿解決,既完成了媒體代言民眾的監督使命,也彰顯出媒體在守護社會良知和提高媒體公信力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
再者,作為一種商業企業的新聞業, 新聞自律促使其清楚地劃分商業利益和新聞報道的界限,這也是受眾應該有所了解的。當受眾逐步認識到所謂媒體的“神秘”后,必將會理性地看待新聞作品,諸如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三俗”內容等不良報道的受眾市場也將不斷減縮。在保證新聞商品質量的同時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本無可厚非,可因為經濟因素影響到新聞商品本身,從而貶低新聞價值,乃至制造假新聞,影響到的只是媒體公信力的下降,最終為此買單的還是媒體自身。
針對當前我國新聞職業道德問題,筆者建議
行業自律應成為推進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的突破口,形成強大的外部約束力。雖然傳播媒體面臨著諸多的倫理困境,但是“傳媒應是道德守望者”的觀點仍然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新聞倫理實際上影響著這個復雜而多元 的行業的各個方面。不僅影響著新聞職業傳播者,同時也影響著公共生活的每一個人。”筆者認為,新聞自律的途徑很多,杜絕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失范問題,新聞行業自律尤為重要。行業自律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行業內對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的遵守和貫徹,另一方面是行業內的行規行約制約自己的行為。且每方面都包含有對行業內成員的監督與保護機能。專業的新聞工作者都是隸屬于某一媒體,他們的身份識別、新聞行為(包括采、寫、編、評)、新聞作品的最終傳播以及作品本身的權威性都來自新聞工作者所歸屬的媒體,如果行業協會能夠對此有嚴格的自律規范與監督機制,自然能夠準確定義新聞從業者的行業操守,并使之內化為其自身的內驅力,因此加強新聞業的行業自律是從根本上實踐新聞自律。
以有償不聞為例,其產生無非以下兩種情況:其一,記者個人的有償不聞,被傳媒人視為不道德。其二,新聞單位的有償不聞則比較復雜,有的被傳媒人默認,比如對于那些經濟效益很差的專業報刊而言;有的為宣傳部門所默許,比如批評報道可能為官方所不悅,官方便安排批評對象與媒介主動溝通;有的則被宣傳部門視為不道德,比如非法煤礦老板對新聞單位的賄賂。所以在大聲疾呼加強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的同時,更應加強新聞界自身行業自律的規范,報與不報是一回事,負面新聞怎樣積極報則是行業自律需要細致落實的。
受眾倫理規范應與行業自律為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實時共同推進。在新聞倫理的研究中,受眾的倫理規范并沒有被放在顯著的位置。但是受眾作為信息的需求者與接收者,在整個傳播過程中對于外來信息的接觸、理解和記憶,即受眾需求直接影響新聞傳媒提供的信息產品的質量。因此,重視受眾的倫理規范,提高受眾的媒介素養同樣是新聞傳播倫理中的重要一環。受眾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正確地、建設性地利用媒介資源進行自我完善,參與社會進步,以及對傳媒的辯證的批判能力都應反映在大眾傳媒的倫理規范和準則當中。 總的說來,受眾在接觸媒介,獲取信息的過程中,應符合以下三點要求:第一,信息選擇動機符合社會道德要求;第二,信息解釋保持客觀,切合語境;第三,自覺監督舉報不良信息傳播。
受眾在傳播過程中同樣應承擔一定的道義責任。在大眾傳播中,相對于傳播者而言,受眾是受傳者,是傳播對象。但受眾并非完全是消極的、被動的,他們對傳播的內容往往進行獨立思考,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受眾在大眾傳播過程中有自身職責、義務和使命,因此他們對實現有道德的大眾傳播起著重要的作用。
新聞業最根本的目的是服務大眾,因此我們對于大眾傳媒的研究、開發和使用只有與人類的近期、中期和長期利益、局部與整體利益、個人與他人利益、當代與后代利益統一起來,才是合乎道德倫理的,否則就應該受到道德倫理的譴責。貝里斯曾說:“職業道德研究不是自動地讓一個人更道德,而是培養倫理問題的敏感性和清晰的思考,提供一些一般的指導原則,有助于一個人在當代社會更好地理解職業的角色和重要性”。這樣的新聞界才是公眾所期待的,自然也會得到它應有的自由和尊重。學界已大聲呼吁,業界也正逐步將這一理念落實到一線新聞活動當中,用更具人文氣息的新聞作品贏得更多受眾、更多信服。
“誠信友愛”是構建和諧社會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基本要求,誠信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誠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誠信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道德準則。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應當進一步發揚光大。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廣大 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與人之間應當是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的新型關系。這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所決定的,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人們之間以誠相待,才能處理好各種人民內部矛盾,使人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虛作假,言而無信,爾虞我詐;一些地方存在道德冷漠癥,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不信任。因此,以誠信為重點,正確處理義與利的關系、競爭與協作的關系,培育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
第二,誠信是維護市場秩序的基本道德規范。用誠信道德引導和規范經濟行為,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課題。以社會分工為基礎的交換關系,要求雙方以信用作為守約條件。日益擴展的市場關系逐步構建起彼此相聯、互為制約的信用關系鏈條,維系著市場關系和市場秩序。所以,市場經濟也是信用經濟、誠信經濟,這是市場經濟的內在屬性。同時,市場經濟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屬性,如果對經濟活動缺乏有效的約束和規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為來謀不義之財。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完善,失信問題較為嚴重,加大了企業交易成本,也影響了企業在經貿往來中的信譽。失信行為還從經濟生活蔓延到政治、文化及人際關系領域,并滋生了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所以,誠信和失信的道德沖突,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道德建設的一對矛盾,這一矛盾解決得如何,直接關系到市場秩序的狀況。加強誠信道德建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
第三,誠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的誠信,關系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影響著政府的公信力,決定著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強調:“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基本行為準則。”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任務。政府的誠信建設,一是體現在制度的公正性層面;二是表現在政府行為的誠信層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礎。制度不公就會導致社會權利與義務的不平等,引發社會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沖突,并為各種不法行為、失信行為提供孳生的土壤。因此,堅持科學發展觀,處理好“五個統籌”的關系,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解決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等群眾特別關切的問題,是誠信政府建設的重中之重。但是,符合社會公正的制度,要通過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去維護和實施,其實施的狀況以及由此形成的政風,決定著政府的公信度和形象。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地方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執法,缺乏責任意識,致使政策扭曲;有的地方腐敗現象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時尖銳地指出:有些關系群眾利益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有些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觀念不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和奢侈浪費的問題比較突出;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比較嚴重。因此,誠信政府建設,關系到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關系到社會誠信道德水平的提升。
第四,誠信道德建設,是保證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的精神支撐。誠信道德建設,不僅是道德建設的重點,而且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其他各方面的建設,也是不可或缺的。同志指出,和諧社會幾個特征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全面把握和體現。這一深刻闡述,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和諧社會構建方面的具體運用,它揭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各個要素之間的辯證關系,說明和諧社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方面的明確要求,公平正義首先是經濟方面的價值目標,安定有序是社會組織和管理方面的任務,充滿活力是社會建設多方面努力的綜合成果,和諧相處是對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具體要求。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誠信道德的規范、支持和維護。如果一個社會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誠信的道德素養,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關系就不可能協調,人與人之間就不能做到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社會生活就不能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從這個意義上說,誠信道德狀況直接關系到整個和諧社會的建設。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應該如何加強誠信道德建設呢?
第一,要以誠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培育公民誠信道德人格。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現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誠信道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只有人人講誠信,給他人以信任,公共生活領域中的和諧人際關系才能形成。職業道德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以誠為本的經營宗旨和愛崗敬業、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規范,不僅有利于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政府與公民的信任關系,而且是一個企業發展的無形資本,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根本。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以誠信道德為重點,調整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形成相互信任、互敬互愛、長幼有序、融洽和諧的關系,從而建立一個穩定社會的微觀基礎。以誠信為重點的道德建設,最終是要塑造具有誠信道德的公民人格。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首要德行。公民有了誠信這種高尚的道德人格,社會也就有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有了和諧的人際關系。
第二,要加強誠信道德建設,需要法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密切配合。首先,要加強法制建設,為誠信道德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誠信社會必須是一個法治社會。加強公民的誠信道德建設,需要法律與道德相互配合,優勢互補,使誠信真正成為公民的道德自律。如果缺乏對失信者懲罰的法治體系,或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執法不嚴,誠實守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失信違法的行為可以不受法律的懲處,誠實守信的道德風氣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來的。其次,要盡快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為誠信道德奠定堅實的經濟關系基礎。誠信道德通過教化來引導和規范人們的行為,是軟約束,它需要市場體系、市場關系的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以“制度性”和“規范性”來規范經濟活動,從根本上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公平。再次,要把誠信道德建設與社會管理結合起來。建設誠信社會,要加強社會管理薄弱環節的建設,逐步完善誠信教育與社會管理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長效運行機制,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輿論等手段,有效地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規范人們的行為。總之,誠信既是道德建設,也是法制建設;既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工程,也是完善經濟制度和社會管理的任務。加強誠信建設,需要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從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各方面綜合努力。
論文關鍵詞:編輯工作;社會道德;道德內化;心理機制
論文摘要:在編輯工作中,選擇社會道德中相對獨立的內容和地位,正確地認識社會和自我,并自覺地按照編輯道德要求辦事,是編輯倫理學研究的核心部分。分析編輯社會道德內化的制約因素和固有矛盾,并揭示編輯自我控制的道德心理機制,對提高編輯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倫理學是一門科學,是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質、發展變化及其社會作用的科學。不難看出,編輯倫理學的核心不僅需要研究編輯道德原則和規范的主要內容及其道德結構體系,而且還存在著編輯社會道德的內化問題。就編輯工作而言,所謂內化,是指編輯履行和遵守社會道德之要求。如果編輯沒有社會文化出版之道德的內化,那么,就很難表現出合乎一定社會文化出版之道德要求和道德行為,也就難以形成編輯所期望的道德品質。編輯社會道德內化不僅受到社會文化環境、道德教育和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而且還與編輯個人道德品質形成中的幾對矛盾密切相關。從傳統習慣來看,編輯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活動空間,分析編輯社會道德內化的相關理論間題,對提高編輯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編輯社會道德內化中的制約因素
編輯社會道德的內化過程,就是編輯在實踐中必須模范地執行的過程。
在編輯工作中,編輯道德內化是以發展社會主義的出版文化和整個社會主義新文化為根本目的的。社會環境的主要要求有:①弘揚民族文化中的道德精華,選擇外來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優化現存文化體系中的內容和結構;②不斷擴大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陣地,逐步形成普遍的社會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③不斷吸收當代文化創造的新成果,形成文化出版的新內容、新特點;④通過文化出版引導讀者和引導社會道德發展的方向。這是編輯道德內化應該達到的目標,也是編輯要實現的出版繁榮。
編輯作為社會的一員,其編輯活動是在非常復雜的社會關系中進行的,其中社會環境對編輯事業的興旺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所謂社會環境,主要指社會文化、社會地位等。編輯道德內化與社會環境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共同制約著編輯的工作與生活。例如,在政治上,不同時期的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及相關的方針、政策,對以精神生產為特點的編輯活動自然是一種重要的規范和制約;在思想上,各種文化、思想觀念的積淀,各類社會思潮的興起都會對編輯活動產生公開的影響和沖擊。特別是在法制社會逐步健全的今天,編輯活動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活動,必然要受到有關法律的規范和制約。
編輯道德內化是在個體與社會環境的直接接觸中把社會道德進行內化。對于內化過程本身來講,社會環境不是一個直接的決定性因素,但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于編輯社會道德的內化,并對內化過程起積極推動的作用。不良的社會環境則有礙于編輯社會道德的內化,且對內化過程起消極的阻滯作用。
總之,編輯道德內化的社會屬性說明了置身于特定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里的編輯,要謀求社會文化的發展與自身的發展,必須適應社會環境,在社會的支持下開展自己的社會活動。如果離開這些現實的東西,編輯道德內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謀求編輯事業的發展也就成了無稽之談。
2.編輯道德內化與社會道德教育。
在編輯道德內化過程中,社會道德教育仍處在一個特殊的重要的地位。所謂社會道德教育,是指為使編輯遵循的道德行為準則,自覺履行對社會整體和他人應盡的義務,而有組織、有計劃地對編輯施加系統的道德影響。對于編輯來說,社會道德教育之所以必要,是因為有的編輯在道德認識、道德行為、道德覺悟等方面仍不成熟,需要通過社會道德教育進行指導和幫助。同時,有的編輯自發行為可能不合乎編輯道德要求,道德選擇常常受到社會道德意識的支配,必須通過一定的社會道德教育從外部灌輸進去。一方面,要使編輯道德內化成為個體行為動機的個體道德的需要,必須以社會道德教育為前提。只有通過社會道德教育,才有可能逐步實現編輯道德的內化。另一方面,社會道德教育可促使編輯道德內化真正進人編輯的心理之中,自覺地按道德要求辦事。在對編輯進行道德教育時,應特別重視編輯自我意識發展的新特點,注意調動編輯的積極性和發揮編輯的主動性,努力把社會道德教育與編輯自我教育有機地統一起來。只有這樣,社會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地實現編輯道德的內化目標。
一般說來,編輯接受了一定的社會道德教育,就可能把這種社會道德進行內化。所以說,一定的社會道德教育決定著編輯道德內化的特定內容和發展方向。因此,在對編輯進行社會道德教育時必須注意:①道德教育的內容要有理想性,要有現實性;②道德教育的形式要有可行性,要有多樣性;③道德教育方法要有科學性,要有藝術性。
編輯的心理因素對實現編輯社會道德的內化至關重要。對編輯社會道德內化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認識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認識因素是指編輯接觸客觀事物而在內心產生的感知、記憶、想像和思維活動。情感因素是指編輯對一定事物所持有態度的體驗。意志因素是指編輯對一定的目的支配和調節的行為。如果沒有人與周圍環境的接觸,也就沒有人的心理,所以人的心理對客觀的反映既是積極活動者,也是積極能動者。編輯社會道德內化的全過程是編輯在心理活動的支配下實現的。一般來講,編輯應具備以下心理素質:
(1)進取心理。一個優秀的編輯應具有高層次的追求和強烈的進取心。進取心的表現形式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和信念、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開拓創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精神、實事求是的作風和嫉恨時弊的品格。這種心理來源于對振興祖國、造福于人民的誠摯感情,而這種感情會轉化為動力,鞭策和鼓勵編輯在思想素質、工作素質和道德素質上不斷地進取。有進取心的編輯決不會滿足于一般地應付工作,而是在學術和知識上有更高的追求,并具有高度的敏感和強烈的興趣。這種興趣就是編輯設計自己、發展自己的動力,也是編輯走向成為通才的自覺意識。
(2)伯樂心理。編輯人員不僅要有鋪路石的精神,而且要具有伯樂心理,要十分珍惜脫穎而出的人才。采用稿件不拘私情,堅持質量第一、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大膽地為有真才實學的作者鳴鑼開道。發現和扶植一個人才,比創造一項發明或一項成果具有更大的社會價值。
(3)自豪心理。自豪心理來源于編輯對自身工作的熱愛和對繼承人類文化的偉大意義的認識。作者勞動的結晶是通過編輯的勞動才走向社會,輻射智慧的光芒,產生社會效益的。編輯的偉大就在于以其透明的勞動增加作品輻射光芒的亮度和強度,就在于他的勞動造福于子孫萬代。編輯在這種自豪心理支配下,會產生堅定的、自覺的編輯意識和行為,排除各種干擾,為發展我國的編輯事業奮斗終身。
二、編輯社會道德內化中的固有矛盾
道德品質的善與惡,從倫理角度上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的關系。在經濟行為中,編輯道德品質的確認只有肯定個人自然需求的合理性,才能充分追求個人物質利益的合理性。由于編輯在心理、生理發展上的不平衡性,因而在思想與情感上出現波動性,常常使編輯在社會道德內化中出現苦惱和憂慮,存在著固有的矛盾。
1.道德認識的系統性與無完整性。
道德認識是編輯對編輯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的感知、理解和接受,并逐漸深化,形成一種比較系統的看法,它是編輯道德品質的心理基礎。崇高的道德理想,高尚的道德清操都來源于一種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認識是編輯社會道德內化的第一步。編輯向來被人稱為“伯樂”,是令人尊敬的職業。但同時又被人們稱為“文稿之官”,朱筆一批,即可定文稿之生死。因此其道德認識顯得特別重要。但是在編輯工作中,對有些編輯道德關系的理解和處理常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觀念,如堅持真理、批評同志和保持朋友間的友情哪一個重要等,這說明編輯工作在一般情況下只注重原則,不注重細節是不行的。因此,編輯要加強道德認識,注意總結經驗,提高對社會發展規律和生活規律的認識。
2.道德情感的持久性與沖動性。
所謂道德情感,即指遇到某種事物之后,總有一種好感和惡感,是由別人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于自己遵循的道德標準而引起的。如做一件好事,就會感到安慰;如做了壞事,會感到后悔、內疚,甚至痛恨自己,這就是道德情感。編輯的道德情感一般表現在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情感、義務感等,這些都是較為高級、深刻的情感。在高尚理想和高尚道德的支配下,編輯善于用意志力來控制自己的情感,戰勝內心情緒和外部困難達到既定的目的,工作效率高,工作主動、熱情,出現了為出版事業、為真理而奮斗的道德行為。但有的編輯由于不注重道德情感的調節,時常出現沖動、盲目,不考慮后果的蠻干情緒,特別是在受到錯誤思想的影響的時候,其危害性就更大。為此,編輯應珍惜道德情感,克服常見的那種心境轉變快、變化幅度大、情緒忽高忽低、態度忽冷忽熱的現象,逐步自覺養成健康、穩定、持久的道德情感,更好地為我國的出版事業的興盛竭誠奉獻。
3.道德信念的穩定性與動搖性。
道德信念指的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對某種道德理想、道德觀念和道德準則的真誠信仰,以及由此而對實現相應道德義務的強烈責任感。在編輯道德品質的構成中,道德信念居于核心地位,可以憑借自己的信念,按照某種道德準則選擇行為,評價他人或自己行為的善惡價值。并在某種內心信念的支配下,堅定不移地去履行對社會、對他人應盡的道德義務。一個人要是沒有堅定的信念,就會在實現道德義務的過程中顯得動力不足。作為編輯,應注意把祟高的理想與個人的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辯證地統一起來,自覺地用遠大的理想來指導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用社會主義道德所推崇的完美人格來要求自己,從而逐步形成自己較為穩定的道德信念,以預測出版發展方向、未來狀況,走在時間的前面,為讀者提供新的更多的精神食糧。
4.道德行為的自覺性與盲目性。
道德行為是指人們在道德規范的調節下,人的一種穩定的行為舉止方式,它包含著一種理性的應付問題情境的傾向。由于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的復雜性,道德行為常常取決于對他人的評價,凡是能得到獎賞的行為就是可行的行為,反之就是不可行的行為。編輯自覺選擇行為常常同模仿性和盲目性行為并存,應引起注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人,出版業發生了新的變化,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編輯對道德認識、道德行為時常出現脫節或沖突的現象,在行為的選擇上表現出明顯的兩重性。在少數編輯身上認為封建主義思想殘余是阻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敵,崇尚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現代觀念和方式,充滿著要干大事業的雄心與缺乏艱苦創業精神的矛盾,祟尚創新精神與保守的職業選擇的矛盾,現代道德觀念與原有道德框架的矛盾。這種道德行為的兩重性固然有自身的主觀原因,但客觀上它是與社會、歷史、現實聯系在一起的。克服編輯行為兩重性的最好途徑是堅持改革,因為改革有利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革除編輯道德建設中還存在的愚昧落后的東西,改革能為編輯在思維和行動上提供更多的選擇余地,改革能促使編輯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愈來愈趨向一致,使出版業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三、編輯自我控制的道德心理機制
為保證編輯工作的正常進行,必須加強對編輯行為的控制。對編輯行為的控制可分為社會控制和自我控制。社會控制是自我控制的前提,自我控制則是對社會控制的實現。只有做到自我控制和社會控制的協調一致,才能達到編輯行為的最有效控制。編輯自我控制有其一定的道德心理機制,其中義務、良心、幸福是編輯最基本的道德心理機制,在編輯社會道德內化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義務是道德的一個范疇,是指個人根據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對他人或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它集中反映社會和他人對個人提出的種種道德要求,也反映自己對社會和他人應負的道德責任。由于義務表現個人在道德上如何自覺地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相互關系問題,所以它也表明個人對集體利益的真實態度。實際上,義務內容是由一定的社會道德原則和規范決定的。在編輯工作中,義務內容是由編輯道德原則和規范所決定的。這種義務是由編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內化而產生的一種道德責任感。義務作為高度的道德責任,是自己的意志服從具有一定道德價值的任務的內心源泉。道德義務雖具有道德命令的性質,但對履行義務的主體來說,它不是一種外在的強制,而是深刻理解道德的要求,自覺承擔在自己職責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內心信念和道德責任感。因此,在編輯道德內化過程中,注重道德義務的修養,不僅使編輯明確自己的道德責任,而且使編輯形成崇高的義務感和強烈的責任心,從而使編輯具有對義務的成熟態度,以提高遵守編輯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自覺性。
良心作為一個道德范疇,是指個人對他人和社會履行義務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能力,也是個人道德意識結構中起自我控制作用的道德心理機制之一。在編輯工作中,如果違背了這些準則和規范,就會受到別人或同行的譴責,個人便會感到良心的不安。良心在編輯道德內化中的作用通常有:
(1)良心的譴責會導致不良的心理反映。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如果做了違背良心的事情,則會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映。引起編輯情緒不佳、心情不愉快的原因,一般被認為是出版現狀的社會環境造成的困難和干擾,這僅僅道出問題的一方面。應該看到,人的情緒變化除了客觀因素外,還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人的道德良心直接受認識和態度的影響,嚴格地說,道德良心并不是單純由外界的客觀事物激起,它經意識的權衡,受意識的操縱和調節。例如,一個編輯利用工作之便,與他人自訂不良交易,刊登有害于人心健康的文章或損公利私的廣告,他就會受到道德良心的譴責,心理感到不安,處于緊張恐懼的心理狀態。
(2)道德的敗壞影響身體健康。誰都知道,人經常處于擔驚受怕的恐懼心理狀態,對人的身體影響極大。若情緒不好,則整個身心皆為所擾,以致達到疾病的程度。如果編輯在工作中對來稿不按規章辦事,實施不道德行為后,他的行為違背了做人的起碼道德和良心,就會受到公眾的指責和唾棄。人格受到污辱,他的道德良心自覺感到失去了平衡,精神懶惰失常,重者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俗話說:“無私才能無畏”,作為編輯,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心胸坦蕩。在編輯工作中,良心既是編輯道德內化的結果,又可在編輯道德內化中起重要作用。只有具有健全的良心機制的人,才能真正有效地實現道德自我控制。而這種健全良心機制的獲得,不僅要借助于社會道德教育和自我道德修養,而且還取決于編輯道德內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實現。
幸福是人人向往的境界,是人人追求的理想。盡管同行對幸福有各式各樣的理解,但筆者認為,幸福在編輯工作中主要有:把幸福等同于快樂;把幸福理解為完全排斥感覺快樂的精神境界;把幸福理解為受理性宰制的持久快樂。在現實編輯生活中,不同的幸福觀往往決定不同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同時也決定了不同的行為模式。從理性上看,幸福是以快樂為基礎而又高于快樂。
幸福是內心依戀的決樂,是流動而又持久的美好追求。我們無數編輯前輩,在編輯事業中執著追求,無私奉獻,創造了許多感人幸福的事例。幸福的生活雖然是決樂的,但快樂并不等于幸福。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把“知足者常樂”奉為正統的幸福觀。然而,“被按下丟的葫蘆浮起來快”。隨著改革開放,傳統的幸福觀遭到了嚴峻的挑戰。許多編輯信奉的是另外一種哲學,即“不知足者常樂”,惟有永不知足,不斷追求,才是“追求高于占有”的現代幸福觀。心理學家早就指出,干不好工作的人休息也不會得到滿足。幸福是動態的,是一個永不滿足,尋求新目標,以求實現主動的行為過程。
編輯把幸福視為主動的過程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對于生命精神強烈的人來說,必須追求的價值目標是真善美的理想人格,應該把幸福看成是一個不斷趨向人生完滿的未完成式。作為編輯,應把幸福立足于集體主義原則的基礎之上,正確把握個人幸福與社會整體幸福的統一,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統一。幸福是創造的結果,只有首先創造,然后才能享受。事實表明,惟有創造才能體現人的本質力量,也惟有創造才能給精神以最高享受。因此,惟有創造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編輯工作是創造性工作,作為編輯,只要把握機遇,干一番事業,幸福終究會降臨。
四、結論
1.編輯道德內化不僅與社會環境、社會道德教育密切相關,而且與編輯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可見,社會環境和社會教育對編輯道德內化過程的影響,最終都要通過編輯的心理因素才起決定作用。因此,編輯道德內化是社會環境、社會道德教育和編輯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綜合影響的結果。
2.編輯從事出版業務,與文字打交道,由于文化知識的逐步積累,理論性的不斷增強,促進了辯證思維的發展。因此,編輯應該以行為動機作為判斷善惡、是非的標準,而不能僅僅依據行為的外部后果作出判斷。當前,編輯必須適應改革形勢,更新道德觀念,在改革中產生的價值、誠信、義利、時效等方面的新觀念,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3.義務、良心和幸福是編輯自我控制的道德心理機制,是維護編輯事業宏圖和保持編輯神圣職業的榮辱、尊嚴和誠實的重要調節劑。它們有效地維護著編輯所接受的一切社會道德原則和規范的執行。義務、良心和幸福心理機制的發達程度、有效程度和推動力,在出版事業的很多方面可以表明一個編輯社會道德內化過程實現的程度。
論文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大學生; 思想道德建設
論文摘要:變革的時代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呈現復雜多樣性。我黨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本文概述了新時期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探索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大學生承擔著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著我們黨事業的成敗,關系著我們民族未來的前途。[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的確立,為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我們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新時期,高校必須針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培養更多合格人才。
一、 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
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變革的時代使得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呈現復雜多樣性。
(一) 關于信仰理想。目前的大學生大都出生在20世紀80年代,他們親歷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進程,親身感受到我們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享受著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他們中絕大多數有堅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學生信仰模糊,對國家發展的走向認識不清。受市場經濟的功利思想影響,有些學生理想空乏,在他們看來,理想是空的、信仰是假的、鈔票是真的,他們對政治缺乏興趣,注重自我和眼前利益,對文憑、證件表現出很高的熱情。
(二) 關于價值取向。在思想活躍、觀念碰撞、文化交融的市場經濟時代,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引發多樣化的價值觀念,應當承認絕大部分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務實又不忘集體、不忘奉獻。同時也有一些學生功利意識、自我意識較強,價值取向矛盾,在認識上認同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但在實踐上奉行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既認同奉獻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標準,但在現實中又講求實惠和實際。不少大學生是優秀的學生干部,但在就業時更愿意到大城市大公司,而不愿到艱苦的地方去。少數大學生自私自利,貪圖享受,對別人缺乏愛心、對集體缺乏關心、對社會缺乏責任。[2]
(三) 關于道德水平。《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以來,各級各類學校加大了對學生的教育力度。多數大學生的道德水平較好,但也有部分學生道德修養的自覺程度不夠,對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求不高。一些大學生看來,傳統道德已經過時,良心已失去了昔日的榮光與風采。山盟海誓只是“沖動”,助學貸款僅是“利用”,考試舞弊算作“傳統”。大學生貸款并不都是因為貧窮,不主動還款催生“道德銀行”;研究生考題、四、六級考題泄露封而不死。據報道,廣東農行助學貸款有四分之一多學生逾期不還,不良率高達27%。[3]更有極個別的大學生利用同學、親戚朋友的同情心及利用網絡詐騙、行竊,然后盡情揮霍。一些學生家庭條件優越,在大學里任意揮霍。“一月五百貧困戶,千兒八百剛夠住,兩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戶!”這是日前出現在南京某高校里的順口溜。一些學生家庭貧困但硬性擺闊,不知道父母的血汗錢是怎么掙來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攀比心理導致了一些學生人格的扭曲。
綜上所述,新時期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復雜多樣,大力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甚為迫切。
二、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它們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我們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新時期,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一)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工作。馬克思主義是嚴密而完整的科學的思想體系,是認識和運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爭取自身解放的銳利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很好地指導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大勢,正確認識社會思想意識中的主流與支流,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向。[4]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武裝大學生的頭腦,才能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方向,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為此,高校要十分重視教學工作的主渠道作用,認真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武裝教師。尤其應對思想政治課教師有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必須緊跟社會發展,把握時代脈搏,切實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如用討論法、問答法、辯論法、咨詢法等,高質量地上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思想政治課,讓馬克思主義真正進入學生頭腦。高校應高度重視學生工作,切實培養一支思想過硬、作風過硬、能力過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細做實,積極鼓勵和吸收優秀大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黨支部,發揮黨員作用;營造學習環境,成立學校、學院、系部各級馬克思主義研討小組,學習馬克思主義,提高學生自身免疫力,自覺抵制腐朽思想侵蝕。
(二) 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來引導學生。理想是一個政黨治國理政的旗幟,是一個民族繁榮富強的向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必須與現階段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相結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想是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體現了我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愛國者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保證全體人民團結奮斗、克服困難的強大精神動力。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堅定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心和信念。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形成的,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基礎上,開創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符合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所取得了輝煌成就,經濟發展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發展、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高校要重視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利用多種方式,幫助大學生了解國情、民情,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科學性,使大學生不僅在情感上,更能從世界觀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使他們既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又看到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5] 使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鼓勵他們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競爭與協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樹立遠大的理想,把個人的理想和國家的共同理想結合起來,投身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三) 堅持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來鼓舞學生。民族精神是為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是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傳統、思想感情的綜合反映。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在中華民族精神這一統一體中,愛國主義居于核心地位,它滲透在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切領域。團結統一是愛國主義精神體現在處理民族內部各兄弟民族之間、各民族之間關系上的要求,也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愛好和平是愛國主義精神內涵的擴展和延伸,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根本體現,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這五種精神,共同鑄造成為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同志指出:“這個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中國人民在未來的歲月里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動力。”[6]
所謂時代精神,是一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崇高精神,它以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中華民族精神為依托,順乎時展,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代精神的內涵豐富,主要體現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務求實效、無私奉獻的精神,其中改革創新是核心。因為改革創新是時代的最強音,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靈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新時期,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很好地弘揚這兩種精神。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弘揚民族精神不能脫離時代精神,同志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因為如果離開了時代精神,我們就不能及時地從實踐中吸納鮮活的力量,就會失去其時代的價值。
大學生是祖國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高校作為文化傳承和知識創新的前沿陣地,肩負著發展先進文化的重任,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引導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在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中汲取營養,培養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為此,高校要開設傳統文化課程,舉辦傳統文化知識講座,利用喜聞樂見、生動感人的影視資料感染學生,充分發揮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培育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調動他們自我教育的內在積極性,使其自覺堅持和弘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維護國家民族利益,使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在心靈深處扎根,形成高尚的愛國主義道德情感;同時,鼓勵大學生解放思想、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開拓進取、大膽吸收先進的科學知識,認真組織大學生參加軍政訓練、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培育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形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務求實效、無私奉獻的高尚的道德品質。
(四) 堅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來要求學生。道德觀念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一部分,它是調整人與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道德建設的核心是榮辱觀,榮辱觀是人們在依據一定的思想道德標準進行自我評價、社會評價的活動中,逐漸形成的關于榮辱觀念的總和,是個別的、零散的榮辱觀念的理性升華。同志針對當今國際局勢的變化,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實際,依據我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經驗,按照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取向,在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史上第一次全面地論述了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內涵豐富,是對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應該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規范、法律法規和應該養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它貫穿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集中體現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反映了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根本要求。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為大學生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大學生正處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接觸科學文化知識、參與社會實踐、社會交往比以前更加廣泛,但因生活經驗不足,在復雜的社會環境和重大的人生課題面前,存在許多困惑、矛盾和沖突。因此,高校應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抓好學院、系部、后勤工作,健全評價學生行為制度;指導教職工和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榮辱觀,教職工以愛崗敬業為榮,以敷衍塞責為恥,學生以勤奮好學、艱苦奮斗為榮,以懶惰作弊、奢侈腐化為恥,進而培育良好的校風、學風,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7]新時期,高校領導和教師應全面準確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著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人才。
【摘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在新農村的建設中,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性在于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中國農民道德開始由封閉、迷信走向了開放、科學,宗教色彩逐步淡化,婚姻家庭道德觀轉向了現代化。對新一輪亞文化影響下所出現的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問題,我們必須采取對策加以解決。
【關鍵詞】:社會主義新農村 ;思想道德建設
一 、 當代社會主義新農村思想道德主體性缺失現狀
在市場經濟建設中,經濟利益主體的多元化致使社會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各種亞文化不斷地充斥著人們的思想,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行為。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民的主體性明顯增強,其道德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積極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不斷得以強化;另一方面,消極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有所復生。
第一,我國農村道德觀念已由保守、迷信向開放、科學的方向發展。
1、消極、迷信、保守等思想不斷向積極、科學、開放等思想進行轉變。改革開放前的農民思想有著較明顯的保守與迷信色彩,這與自然經濟的封閉性密切相關。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民按市場規則開辟了新的人際交往領域,形成了新思想、新觀念,其思想更加積極、開放和科學。當前,農村的封建迷信活動有所減少,不健康的成規陋俗逐步被廢除。
2、單一的道德觀念開始分化和重組。計劃經濟中農民的價值取向比較單一,這有利于農民克服自私、狹隘的思想,確立高尚的道德目標。另一方面,這種價值取向卻忽視了人們道德思想的層次性,禁錮了農民對正當利益的追求。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民的思想觀念有了巨大轉變。傳統農民開始分化成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業農民和從事第二、三產業的準市民群體。與之相適應,原有的單一的農村思想道德觀念也出現了分化和重組。一方面,農業農民在市場經濟中形成了很強的商品意識,特別是那些從事專業化農業生產的農民已具有較強的社會化大生產觀念和現代經營理念。另一方面,準市場群體與市場聯系較緊密,具有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競爭意識、時效觀念、創新意識。
3、倫理思想和宗族色彩日趨淡化,家庭婚姻道德逐步現代化。傳統農村倫理思想有著相當強的宗族色彩,族長或家長實行專制控制,以維持社會的良性運轉。在市場經濟中,農民的思想意識發生了明顯變化,倫理道德日益健康,宗族觀念日益淡化。
第二,我國農村道德觀念呈現下滑的趨勢。
1、精神生活貧乏致使道德水平下降。改革開放后,由于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農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精神文化生活中來。但是,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貧乏卻給他們的道德實踐帶來了十分不良的影響,賭博等不良風氣在農村盛行,農民道德水平呈現出下滑的事態。
2、亞文化影響使得部分地區宗教思想死灰復燃。由于多元文化的重疊,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亞文化不斷地充斥了人們的思想,腐朽的思想得到了張揚,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卻被扭曲。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逐步瓦解了農村的宗族勢力。但是,由于亞文化影響,部分農村的宗族活動又重新盛行起來。這不僅會引發農村宗族矛盾,還會導致農村迷信活動的盛行,不利于新農村的思想道德建設。
3、農村政府部門道德權利腐敗現象嚴重。在經濟體制轉型的中,由于各種制度不健全,民主法制建設薄弱,以權謀私等權力道德腐敗現象在不少農村干部身上時有出現,對社會影響極壞。這不僅是嚴峻的權力道德問題,而且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4、生態倫理觀念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嚴重削弱。在市場經濟中,在個人利益或局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農民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卻濫砍濫伐、亂捕亂殺、亂排亂放,致使農村生態倫理道德水平下降,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后果。
5、集體主義觀念淡化,利己主義思想滋長 。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集體主義道德觀念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許多農民在個人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置國家集體利益于不顧,甚至損害國家和集體的利益以維護其自身利益。
二農村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的原因
當前,我國農村思想道德水平呈現出下降趨勢,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對思想道德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其表現為: (1) 流于口頭形式。在政績考察上注重于表面數字而忽略思想政治工作。還有的地方把精神文明建設錯誤地理解為經濟建設的 “依附”,使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不能并駕齊驅。 (2) 對“兩個文明”理解錯誤。過分強調經濟建設的重要性,甚至于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去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有時,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政策與我們所提倡的理想、價值、道德規范大相徑庭。
第二、農村思想道德失范。其主要表現為思想道德價值評判出現混亂、標準不一,使人們的道德行為和道德評判無所適從。這是由于:傳統的道德體系被打破,順應時代要求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范尚未得到相應的確立;不自覺地把經濟建設中的功利性移植到思想建設中,使思想道德建設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社會輿論導向沒有形成合力致使道德約束力弱化,腐敗現象蔓延。
第三、思想道德教育仍然薄弱。當前,農村思想道德教育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無法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這是由于: 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缺乏連貫性、完整性、系統性; 單一、陳舊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與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思想道德教育陣地建設發展緩慢,少數地方停滯不前,甚至萎縮倒退。
三農村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
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作為社會存在的反映,本身具有滯后性。我們必須正確面對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中所出現的新問題,并予以解決。
首先,我們應從農村的具體實際出發,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削弱亞文化在主流意識文化領域中的消極作用。我們應著眼于現實,應該強化道德教育,把這項工作當作是一個工程來抓。我們必須積極引導農民思想和正確規范農民行為,并把說理教育與實踐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其次,教育工作者應該切實轉變思想教育觀念,采取多種教育、多渠道教育。在教育中,不應以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狀態去說教,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對話,這樣會產生良好的效果。要對農民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切實幫助農民明理、釋疑、解惑。要不斷強化集體主義的教育,引導群眾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還應充分發揮網絡文化傳播的優勢,在一定范圍內營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良好環境。
最后,思想道德建設應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中要充分發揮農民思想道德的主體性作用,從農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努力創建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道德學習型的、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論文關健詞:功利主義 個人本位 人類博大精神
論文摘要: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道德是由兩個道德層面組成的,即以功利主義原則為基拙的個人本位和休現人類博大精神關懷的進德層面。二者既獨立發揮作用,又相互制約、相互補充,對市場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是“個人之間在多種選擇和競爭的環境中由價格機制引導而自愿進行的契約式產權交換。單純從經濟學角度看,它是由所有權、經營權、價值規律、分配制度、企業組織形式、經濟法律法規等所構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要求必須有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對其進行規范,有與市場經濟機制的運行要求相互協調的社會道德的參與,來作為評價和調節人們利益關系的手段。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道德體系中,應該包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并相互制約的兩個道德層面,即從屬于市場機制的、以功利主義原則為基礎的、個人本位的道德層面,和體現人類的博大精神關懷的道德層面。二者構成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在市場經濟社會中,既獨立發揮作用又相互制約、相互補充,其矛盾運動對市場競爭機制的正常發揮具有重大意義。
一、以功利主義原則為荃礎的個人本位的道德層面
以功利主義原則為基礎的個人本位的道德層面是市場經濟社會道德結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市場經濟社會進取的動力因素,并形成平等和正義的市場交易原則。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是產權必須明晰,市場主體之間必須自由交換,自由契約,自我負責,打破各種超經濟強制,在法律上建立個人所有權和個人行動自由,在道德上鼓勵以個人奮斗進取來爭取個人幸福。
西方現代市場經濟是在封建農奴制解體后,勞動力和勞動產品有了自由出賣權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是對權力—強制型經濟的否定。經濟的發展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在生產活動中“生產者也改變著,煉出新的品質,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著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伴隨這個過程,形成了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社會道德和法律思想。從文藝復興對感性個人主義的肯定,到啟蒙運動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建立,資產階級理論家們構筑了以自由、平等、人權為核心的政治法律體系,提出主權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會契約、三權分立、共和政體等一系列新型政治理念。與此同時,啟蒙思想家們又構筑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新秩序,他們從趨樂避苦、自愛自保等感性主義的人性論出發,論證了道德的功利原則、利己原則和博愛原則,認為道德原則同其他一切觀念和原則一樣,是從經驗中獲得的,產生于人與人的關系之中,以此為基礎提出道德的本質和核心是利己主義,人類的博愛是以合理利己為出發點的。馬克思恩格斯評價說:“功利論一開始就帶有公益論的性質”利己主義在當時“也是一個大膽公開的進步。
功利主義個人本位的道德價值觀念對市場競爭機制具有重大意義。首先,它打破特權壟斷,提供平等機遇,形成市場競爭機制。市場經濟不承認特權,要求人們必須自由和自愿,而功利主義只認利益不認特權,簡化并擺正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次,樹立了市場經濟社會的社會正義觀念。功利主義的道德觀念與價值規律具有內在的一致性。自由平等、誠實守信本來就源于最初的經濟行為,是市場經濟交往中多次博弈的結果,在功利主義看來,合理利己便是正義,與商業活動中的等價交換原則是相一致的。在市場經濟中,人們為了功利目的而付出勞動,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完全符合利己主義的正義原則。第三,功利主義注重物質利益原則,鼓勵人們去大膽追求個人幸福,從而為市場經濟注入了活力。鄧小平同志講:“不重物質利益,對少數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時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質利益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主義。
功利主義的個人本位在體現其意義的同時,也存在著顯而易見的缺陷。1,趨利性。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與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任何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2、分化性。財富和貧困的積累會導致兩極分化,這是功利主義無法解決的問題。3、腐化性。財富的膨脹、金錢的積累會導致生活的腐化、道德的敗壞,而功利主義所追求的個人幸福是沒有道德限定的。4,無序擴張性。功利主義個人本位主張一切以個人的自身利益為中心,在一定條件下會使人們不安守本分,造成勞動的行業秩序和勞動等級秩序的破壞,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以人類博大的精神關懷為核心的道德層面
以功利主義為核心的道德體系確保了市場交易公平和正義原則的普遍確立,但功利主義并不能確保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正義的確立,也不能消除市場經濟自身的消極作用。市場經濟在打破原來的權力—強制性經濟關系,給社會個體帶來自由的同時,也釋放了人性中的惡的方面,鼓勵了人性的盲目的、非理性的擴張。市場經濟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其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首先,就市場機制的經濟運作法則而論,既有鼓勵進取,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一面,也有不擇手段、藏污納垢的一面。面對殘酷的競爭法則,如果沒有一種能夠對人性進行有效地內在約束的東西,而憑純功利的追求肆意支配競爭行為,那么,人們追求財富的欲望就會導致純利欲的沖動,造成信用缺失、交易成本的增大,竟爭秩序的混亂合理的分配法則被扭曲成權利和投機的法則,最終導致人性的泯滅、政權的腐化、社會財富的浪費。其次,財富的積累在帶給人們享受,賦予人更大自由度的同時,也會使人的欲望惡性膨脹,使人性失去理智的約束,造成物質與精神的錯位,社會生活腐化墮落,給市場經濟的發展造成悲劇性的后果。在一個社會生活腐化的社會環境里,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很難一帆風順的。
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會產生不同形式的社會道德。以近代西方為例,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之時正是以基督教宗教理想為思想淵源的人文學和社會理想異常興旺發達時期,該時期興起的幾大思想體系和宗教道德文化體系,如世俗的人文主義、基督教人文主義、新教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加上尚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的傳統天主教會,在市場經濟社會的社會制約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馬克斯,韋伯認為,西方市場經濟之所以獲得成功,重要原因就是在“掙脫了宗族紐帶”之后,“建立了信仰和倫理的生活方式共同體對于血緣共同體的優勢,利用資本主義精神文明較好地實現了對貪欲的抑制。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大都是具有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杰出的才華,他們并不重視追求個人利益,但十分重視自己的名譽,視之如生命,為后世樹立了光輝的楷模。由此看來,盡管市場機制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需要體現公平與正義的交易原則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念為其鋪平道路,但也離不開體現人類博大精神關懷的社會道德文化的有力支持。市場機制作為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不能脫離社會文化背景而抽象地存在,歷史上,市場機制與西方傳統文化相結合,產生了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近現代資本主義精神文明。中國作為一個市場經濟的最大實踐者,在發展中遇到各種艱難和困惑是必然的。因此,應解放思想,樹立公平和正義的交易觀念,并對本民族的文化創新予以高度的重視,除了以建造“社會主義資本精神”和“工業精神、實業精神”來“重建我國的經濟基礎”之外,還必須要用社會主義的人文精神來烘托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只有匹配了發達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市場經濟,才是健全的市場經濟;只有具備崇高的社會道德文化理想的民族,才能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真正體現自由、平等。
論文關鍵詞:個體道德 個體道德建構 道德需要 良心和人格
論文摘要:個體道德是指在一定社會生活中起一定社會作用的個體,為自我實現、自我完善而具備的且指導自身行為的道德準則的總和。個體道德建構就是個人道德上的實現過程,它是通過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道德內化來完成的。個體道德建構的動力是自我實現的道德需要:自我導向和自我調節是個體道德建構的機制;良心和人格是個體道德建構的結果;個體道德建構是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目前中國的生產力水平還沒有達到很發達的程度,物質財富還沒有異常豐富,要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道德水準不是一跳而就的事,也同樣會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從部分到整體最后占領全盤的過程。每個人由于主客觀條件的不同從而在其道德及其發展上必然表現出差異性和復雜性,不可能完全平衡。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立足現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夯實基礎,以點帶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個體道德建構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
所謂個體道德,是指在一定社會生活中起一定社會作用的個體,為自我實現、自我完善而具備的且指導自身行為的道德準則的總和。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從其表現形式而言,可以從社會和個體的層面、角度相對地區分為社會道德和個體道德。社會道德表現為道德的宏觀層面,個體道德體現為道德的微觀層面。
個體道德建構也就是個人道德上的實現過程,它是通過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道德內化來完成的。通過這種內化,個體確證自我作為道德主體的存在,顯示自我的道德個性。個體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通過對社會道德的學習和認同,將其轉化為自身內在的行為準則和價值目標進行踐履從而形成相應的個體道德素質和道德人格。
一、個體道德建構的動力:自我實現的道德需要
人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自然屬性表現為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和欲望,表現為趨利避害的特征和無限擴張的趨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人類社會貪婪、自私等惡行的根源。社會屬性是通過參與社會生活和接受社會教化所獲得的。通過社會生活的同化和教化,個體完成從道德客體向道德主體的轉化,形成自我道德實現的現實需要,促使個體自覺能動地選擇和形成道德觀念,進行道德踐履,獲得社會的認同。個體的生活史,就是一個積極了解、掌握、踐履社會道德需求從而實現個人同社會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的過程。
道德需要是個體發展、完善、實現自我、高尚利他的精神需求,它表現為堅持某種道德信念、踐履某種道德行為的愿望和理想。它引導人們為社會整體利益,為某種正義、祟高的事業和信念,為個人人格的完善與實現而奮斗。一個人沒有道德,似乎也能茍且地活著,但理想的生活,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的生活卻一刻也不能離開道德。
個體道德需要一經產生便轉化為巨大的精神力量。道德需要的產生固然要依賴于基本物質需要的滿足,但自有其相對的獨立性,有時并不以個人物質需要的滿足為轉移。“不為五斗米折腰”、“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正是道德需要的精神力量之所在。道德需要的產生是個體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通過對社會文化中道德價值觀念的認識和掌握,并通過自身的不斷修養而形成的。在此過程中,人們逐步樹立起了什么是好的、壞的、善的、惡的,應該的和不應該的等道德價值和正義的觀念,這種觀念一旦形成便成為一種獨特的精神力量支配人的行動。這種應該、不應該的道德價值觀念,作為內心的道德命令支配著人們的動機、意向和活動,從而成為人們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的實質是對自我完善理想中道德因素的追求,道德理想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
個體道德需要是實現社會道德的內驅力。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道德是對個體道德的整合而完成的,是個體道德踐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外顯形式。社會道德的良化取決于個體道德的良化,社會道德的敗壞根源于個體道德的敗壞。社會道德建設必須重視個體道德建構,而個體道德建構首先必須激發個體的道德需要。社會道德規范不能成為人們的道德需要,那么社會道德及其踐履就不具有現實性。正如再美妙的藝術不能離開具有審美力的感官,社會道德的光芒也難以照亮死滅了的人的心靈。
近些年來理論界提出了所謂的“道德滑坡論”、“道德代價論”、“市場經濟必然論”。無論這些觀點是否正確,但在對我國現實道德狀況的認識上可以說都堅持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國現階段的道德水平有所下降且狀況堪優。應該說進行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國家特有的優勢,我們有數量巨大的理論、文藝、宣傳隊伍和組織嚴密的管理機構,我們的意識形態是人類思想文明發展的最新成果馬列主義、思想,干部、群眾時刻接受著先進文化思潮的熏陶,但實際效果卻難如人意。相反,李洪志幾年前炮制一套所謂的法輪大法,披著真、善、忍的外衣宣揚封建迷信,幾年間卻使幾百萬人深陷其中,有人甚至到了如醉如癡、可以為他舍生忘死的地步,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利用了大多數人都希望作好人的愿望來教化他那一套歪理邪說。如何從激發個體道德需要的新視角出發,開創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徑,從而實現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國”的又一治國方略是擺在教育理論界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二、個體道德建構的機制:自我導向和自我調節
個體道德需要為個體道德建構提供內在動力,但個體道德建構還要通過內部的功能機制才能實現。如前所述,個體道德是社會道德內化的產物,同時它又表現為自我導向、自我調節的微觀機制。
自我導向就是個體在參與社會群體生活過程中形成的角色期待,角色期待代表個體的道德理想。我們知道,任何個體總是處在社會關系之中,總是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中度過的。個體通過參與群體而參與整個社會生活。個體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必然選擇自我的角色期待,這種角色期待既是自我選擇的結果也是社會道德要求具體化的表現。個體正是在實現道德角色的過程中,一方面滿足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滿足社會群體的需要,將社會所期望的道德要求逐漸融人個體之中,成為指導個體行為的道德準則。
自我調節就是個體對自我導向的“角色期待”(理想中的“我”)和“我”的思想行為(現實中的“我”)的審視和修正。角色期待一旦形成,個體便在觀念上把自我一分為二,即理想中的“我”和現實中的“我”。個體借助理想中的“我”確立自已在外部世界的方位,現實中的“我”成為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評價和審視的標準和依據。正是這兩個參照系的存在使個體能夠衡量現實中的“我”是否達到了自我設定的要求,從而不斷地監督與鑒定自我思想和行為的成熟性和可行性。并且按照反饋原則不斷地對“我”進行認識和辯析,不斷地發出信息,幫助和指導“現實中的我”越來越接近預定目標的要求。從這里可以看出作為個體道德建構的道德內化,就是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把社會道德要求的信息輸人到主體的自我意識系統中去,然后形成自身的微觀和宏觀參照系并發揮作用的過程,通過不斷的自我認識、自我辯析、自我監督和自我控制,幫助指導現實中的“我”去接近理想中的我的要求,不斷地喚起自我的責任心和義務感,當現實中的我偏離目標期待的要求時,個體主體便會感到內疚、羞恥,受到良心的譴責,使現實中的“我”改弦更張,朝著既定目標的要求前進,以達到道德上的自我和諧。
個體道德形成過程中的自我導向和自我調節集中表現了個體主體在道德建設中的能動性。從字面上看,道德是道又是德,它既表現為外在的社會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又表現為個體追求自我完善的思想、感情、意志與活動(德)。道德既可以從社會經濟關系中尋找其根據,又可以從主體—人的方面尋找其機制,這也是道德區別于法律的方面,因為它是自覺能動的,而法律即是純粹強制性的。
個體在道德建構過程中的能動性要求社會道德教育必須走一條民主化的道路。封建社會把封建禮教作為絕對律令要求人們無條件地服從于它的神圣性,結果是人的個性的日漸萎縮。解放以后幾十年,我們按照馬克思主義指導原則建立起了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道德體系,這對改變我國人民的道德面貌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也還存在一些值得探索的方面。內容上忽視了人在道德需求上的層次性,習慣于把只有少數先進分子才可能作到的道德標準作為全民族的共同普遍標準提出,這樣,全民族基本道德素質并沒有普遍養成而高層次的道德建設要求則欲速不達;方式上往往重灌輸、規范,輕啟發、引導。今天的道德建設不能再走傳統的老路,應該按照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內在要求,在堅持道德建設總的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會個體在道德建設中的主觀能動性,強化道德主體的自我導向、自我調節機制,亦即走一條民主化的道路。
三、個體道德建構的結果:良心和人格
個體在道德需要的驅動下,在社會環境中通過對道德取向和道德行為的自我導向和自我調節于是形成道德建構的結果:良心與人格。良心是一種內在的、被人們自覺意識且隱藏于內心深處的道德責任感;人格是個體在良心支配下通過道德實踐在個體與群體、個體與社會的對象性活動中的道德價值實現。前者表現為個體道德建構的內在結果,后者表現為外在結果。
良心是在長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中,社會道德規范在個體心理中經過積淀而形成的,是個體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個體踐履道德行為的標準和尺度。良心一旦形成,便成為一種道德責任感指導和約束自我的道德行為,同時以此為標準對個體自身和他人的道德行為進行道德價值的評價和評判。當自我行為與良心相一致時,便感到自我道德上的滿足和愉悅,反之則感到不安和痛苦;當對他人道德行為進行評判時表現為認同、褒揚或不屑、譴責。良心一旦形成對個體來說,往往會有一種穩定不變的“鞏固性”和理所當然的“公理的性質”。
人格這個詞在這里是從倫理學層面上來講的,單純地指道德人格。它作為個體與他人、與社會對象性活動中的道德價值實現,是通過他人、群體對自我道德行為的道德評價形成的。“孤獨個人”無所謂人格,故所謂“修在內而成在外”。道德人格是個體主體道德素質、狀況的集中體現,表現為個體獨有的品格精神和對一定社會道德方式所持有的慣常立場、態度及行為模式。
很明顯,人格是由良心所決定和支配的,因為人是一種理性的動物,人的道德行為受良心的指引和約束。同時,個體在道德實踐中,通過他人、群體、社會對其人格狀況的高度評價又成為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而強化其良心使其在更高的層次上完善自己。在大多數情況下,良心與人格表現出一致性,但也有不一致的情況發生。有些人迫于名利及權勢等欲望的誘惑,接受過高層次教育和道德條理的熏陶,在他人面前也能表現出高尚的行為和圣潔的人品,但其內心卻包藏著不可告人的野心和陰謀。這些人我們稱之為雙重人格。因為他們的道德行為不是源自于良心的約束而是來自于名利的導引,人格不是良心真實、直接的反映,而是虛假、扭曲的反映。
四、個體道德建構的意義:杜會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
(一)個體道德建構是社會道德轉化為現實道德的基礎。任何社會道德只有內化為個體道德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實道德。社會道德的生命力,最終取決于每個個體的道德自律程度和由此構成的整體綜合效應。社會道德如果不能內化、轉化為個體道德,不能成為個體的自覺、自愿的行動,那么社會道德最終只會成為蒼白無力的說教。
(二)個體道德建構是道德的“理論理性”轉化為人的“實踐理性’的中介。個體道德建構的根本不只是在于從理論的宏觀層面確立和認同某種科學的思想體系,更重要的在于以科學思想理論為指導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好主觀世界并轉化為自我的自覺行動,使自己成為具有健全道德人格的“道德人”。人格與良心的分離實際上是道德的“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分離。個體道德建構使人們一方面進行道德“理論理性”的武裝,另一方面使道德修養和理想人格的追求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從這個意義說,個體道德建構是道德“理論理性”向“實踐理性”轉化的中介。
(三)個體道德建構是進行各個層次道德建設的綜合基礎。
社會道德、職業道德、家庭道德都可以在個體身上得到綜合反映。一個已婚的從業人員,既是社會公德的載體又是職業道德的載體,也是家庭道德的載體,道德個體是各個層次道德的綜合體。如果個體道德建設好了,個體在各個層次上表現出來的倫理行為都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客觀要求,那么,對整個社會各個層次的道德建設無疑將起到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
(四)個體道德建構對他人和群體具有強烈的道德感染力和影響力,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
生活在社會中的個人總是不斷地通過自我的思想和行為對他人及群體施加不同程度的影響與感染。一個人格完美的榜樣的力量往往是無窮的。中國歷來具有關注人倫、崇向人格的傳統。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及新中國成立后一大批“道德圣人”的人格精神影響了幾代人。就當前來說,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來的英雄人物和積極分子要充分利用、發掘他們的思想行為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動力價值,還要從生活上了解他們的疾苦,解決他們的困難,這樣才能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種弘揚正氣、貶斥邪惡的文化氛圍,反過來又對每一位社會個體進行個體道德建構產生強大的外在激勵作用。
論文關鍵詞:五愛;八榮八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道德觀
論文摘要:本文運用唯物史觀的原理,簡要分析了建國五十七年來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的變革和發展過程。解讀了“八榮八恥”榮辱觀的內涵和相互關系,論述了“八榮八恥”榮辱觀對繼承、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偉大貢獻和現實指導作用。
唯物史觀告訴我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強大的反作用。由“五愛”到“八榮八恥”,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的變革發展過程說明了這一點。建國五十七年來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踐,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使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不斷發展和豐富。同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的逐步發展完善,對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大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快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精神作用。本文通過對建國以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發展變革過程的簡要回顧,論述了“八榮八恥”榮辱觀對道德建設的繼承和創新,及其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現實指導作用。
1“八榮八恥”榮辱觀是對我國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和實踐的總結和繼承。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崇尚道德教化的歷史。孔子“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禮且格。”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梁啟超“人人獨善其身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謂之公德。”……歷代重道崇德思想對今天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有重大影響。
建國五十七年來,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1)建國初期的“五愛”公德。建國伊始,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籌劃建國大計時,在總結和繼承我國傳統美德的基礎上提出“五愛”公德。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四十二條規定:“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國民的公德。”同時在全社會特別是在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中大力開展和實施“五愛”教育。很明顯,這個“五愛”公德既總結繼承了中華民族崇尚道德教化的優良傳統,同時又根據社會主義社會性質對人的基本要求,制定了社會主義的道德要求。
(2) 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五講四美三熱愛”。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人們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反思和探索,同時對道德建設提出新的要求。1981年2月25日,由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九個單位聯合發出了《關于開展文明禮貌活動的倡議》。倡議中根據改革開放的實際,對公民的道德建設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五講四美三熱愛”。“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三熱愛”: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這一道德要求體現了當時改革開放的時代特點。
(3)90年代對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重新界定。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定》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進行了重新界定,形成了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社會主義道德是一個涵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道德要求的規范體系,其中,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核心,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原則,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是社會主義道德的主要內容。這個道德體系比“五講四美三熱愛”從理論上更加完善。一般來說,社會主義道德是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在社會主義階段道德關系的反映。它繼承了人類歷史上一切優良道德傳統,它是在公有制為主體其他經濟成份并存的基礎上產生的,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它一經形成,就積極地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達到維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目的。但是從實踐操作看,社會主義的道德體系只是提出正面的要求,具體操作性并不明確,而的“八榮八恥”榮辱觀既肯定和繼承了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本精神,又完善和補充了這一缺陷。
2“八榮八恥”榮辱觀對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的豐富和創新。
同志于2006年3月4日在政協禮堂,看望政協民盟、民進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時,講話四十分鐘,第一次提出了“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同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根據國際國內新的形勢和我國在戰略機遇期的戰略任務和奮斗目標,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理論進行了新的理論創新和概括。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提出了新的道德規范和評判標準,從而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道德建設理論。
(1)“八榮八恥”榮辱觀肯定和包含了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本精神。同志的講話,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角度人手,下來他講了“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大批優秀人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三個問題。在第三個間題中他明確指出:“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接著他論述了“八榮八恥”榮辱觀。
在“八榮八恥”中既包含了“五愛”中的“四愛”(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同時,又增加了處理人與人關系的道德準則“團結互助”“誠實守信”,處理人與紀律的準則“遵紀守法”以及進人小康社會后仍然要堅持的作風—“艱苦奮斗”。可見同志在講話中既肯定了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精神實質和基本道德要求。同時又增加了新的內容。
(2)“八榮八恥”榮辱觀補充完善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綜觀同志“八榮八恥”榮辱觀,她由以下三個有機部分組成:
第一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由“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熱愛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兩點組成。愛國為民是人生的目的,也是行為的目標,是道德的最高層次。
第二是人的素質和人生的最主要的兩個組成部分。由“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兩點組成。科學和勞動是我們為祖國、為人民必備的素質,是帶有技能性的素質。和其對應的是學習和工作,是人生的兩個輪子,兩個支點,只有兩個輪子同時同速轉動,人生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否則就會偏離方向,或者在原地打轉轉。
第三是人的行為道德的四個維度:一是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準則:“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二是處理義與利關系的準則:“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三是處理人與社會關系的準則:“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四是處理現實與未來的關系準則:“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可見“八榮八恥”榮辱觀是以人為本的道德觀。三個組成部分,既有人生觀,又有價值觀;既有道德規范,又有法律規范;既有道德評價,又有道德教育,既有繼承,又有創新。形成一個完整的道德準則體系,是對社會主義道德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3)“八榮八恥”榮辱觀比過去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只有正面肯定提法相比較旗幟更鮮明、更具操作性,更有警醒內化作用。過去的道德規范都是正面肯定的方式表述,面“八榮八恥”是既肯定又否定,既明確肯定提出八個方面的“為榮”,同時又相對應地提出了八個方面的“為恥”。正如同志所講,“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這就更能發揮道德規范的警醒、內化作用,在道德實踐中更具操作性。這也是在新形勢下對道德理論建設的一大貢獻和創新。例如“五愛”中的“愛人民”是比較抽象和不可操作的行為規范。而“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這就把宏觀要求細化為可具體遵守的準則,服務于人民既要求執政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同時也要求每個公民努力工作,積極為他人、為社會服務和貢獻。
3“八榮八恥”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指導作用。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總是從一定的經濟關系中發生,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關系。
解放初的“五愛公德”的社會和經濟基礎是舊中國留下的“爛攤子”和將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五億人日的吃飯問題是首要任務,同時還要對付國內國際的敵人的顛覆活動,以確保新中國的鞏固和發展。“五愛”公德的提出對團結人民,動員人民投人社會主義的改造和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十世紀80年代的“五講四美三熱愛”道德規范的提出,是建立在我國年人均GDP達到250美元的基礎上,面對改革和建設的繁重任務提出的道德要求,它對化解改革矛盾、調整人與人關系起到了重大的協調作用。
二十世紀90年代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提出是在我國年人均GDP達到500美元的基礎上,需要深化改革,特別是面對東歐巨變、蘇聯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受到重大挫折,如何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勢下提出來的。無疑這一道德理論對武裝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社會主義信念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進人21世紀后,特別是200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 3萬億美元,年人均GDP達到1700美元的基礎上,我國面臨戰略機遇期,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對人的素質和社會風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同志提出了“八榮八恥”榮辱觀,必將產生深刻的現實指導作用。
第一,它是醫治人均千元后“振動期”一劑良藥。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發展證明,當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達到年人均GDP1000美元后,會出現一個“振動期”。在這個振動期各種社會矛盾顯露,各種思想激蕩。要解決這一問題,人的素質特別是人的道德素質至關重要。
第二,它是我們實現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柱。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必然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這種人才既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同時也需要良好的道德水平和覺悟。“八榮八恥”榮辱觀的樹立和實施,必然能夠提高全國人民的素質,進而端正社會風氣,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第三,它是新時期判斷是非、善惡、美丑的新規范和新標準。目前我國整體社會風氣是良好健康的,各條戰線涌現出了無數先進人物。但是貪污腐敗、愚昧迷信、違法亂紀、黑白顛倒、美丑不分等現象仍然普遍存在。要發揚正氣,革除丑惡邪氣,“八榮八恥”榮辱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標桿。我們貫徹和堅持這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必然使我們個人受益,社會進步,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總之,“八榮八恥”榮辱觀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也必將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健康快速、和諧地發展,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和實施。
論文關鍵詞:榮辱觀;道德體系;構建
論文摘要:社會道德體系的構建要從道德的本義、人的本質特征和現階段人類社會的特點出發,遵循榮辱觀和創新原則、個人與社會相統一原則、道德與法律相溝通原則,通過理論推動、教育落實、法律保障、社會管理強化,社會輿論協助,構建一個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與個人發展又能維護社會相對比較穩定的道德體系。
0引言
道德本身就是為了人類社會持續發展而產生,具有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但是一直以來被統治者作為統治的工具和手段,慢慢失去了其主體性和創造性的本來面目,要轉變當前德育收效低微的狀況就必須構建以榮辱觀為起點的體現人的道德的主體性、創新性的社會道德體系。要構建科學的社會道德體系必須從道德的本質、人的特性和榮辱觀以及新世紀人類社會的特點去思考。
1道德的本質
道德是一種客觀的社會范疇。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樹立基本的道德體系才能正常運行。道德意識作為社會價值體系,包含著社會的、政治的、法律的、人的因素,滲透在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影響著社會風氣,體現著價值取向,標志著文明程度。作為道德價值的起點,任何社會環境和社會文化,都必須建立適合的榮辱觀。
道德同時是一種人生哲學,一種內心感受。每個人的生命意義都必然的維系著一定的榮辱觀。任何社會,道德的存在,除了維護公共秩序外,也是個體發展自我,尋求生命意義的一種方式,是人們認識自我、認識社會的結果。隨著社會的發展,個體道德觀念會發生變化,一部社會變遷史,也是人的心靈變遷史。三十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激烈的轉型,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處在社會變遷中的人們的心靈狀態、行為狀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必須切實了解現今中國社會的價值觀和中國人的心靈追求,才能給出正確的道德標準和榮辱評價。
道德構建目的就是為了個人和社會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每個人在利益面前都必須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樹立一定的榮辱觀,否則社會秩序將受到破壞,妨礙個人和社會的生存和進步。這就是道德的本質。只有明確了道德的本質才能使道德具有創新性,才能賦予道德強大的生命力,才能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道德才能成為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
2人的特性和榮辱觀
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人一生下來,就具有七情六欲。這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另外人一生下來就處在人與人的關系之中,某一個人的出生就意味著新的人與人關系的產生。每個人都由他人獲得自己的生命,人出生以后都依賴著自然或他人的勞動成果而生存和發展,每個人也都以自己的特殊方式作用于他人,為他人獲得生命,為他人創造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和精神。可以說人片刻也不能走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道德規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人的規范,通過約束每個不同人的不同行為來達到一定社會的和諧運行。只有在人們真心誠意地接受,并轉化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時,道德的力量才能展現出來。樹立一定的榮辱觀念,便是在道德主體內心深處,以自律形式出現的規范。人活著總有追求,有一定的道德目的和人生期望,這些價值取向促使人們做出這樣或那樣的選擇。榮辱觀是人們思想、言行的標準尺度,人們對榮辱的感受形成動機、意圖、目的,通過勸導、褒揚以及自我激勵方式促使人去行善,通過羞恥感、罪惡感而阻止人作惡。
3新時代人類社會的特點
人類社會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經過了漫長的歷史,從上世紀起得到迅速發展,在經過近幾世紀的積淀之后,新時代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以新的模式開始了新的發展。經濟的全球化已不再遙遠,文化的東西方隔閡已日漸縮小,強調尊重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突出人的個體的價值,借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
新一代年輕人的道德心理也隨著世界工業化進程的迅速加快、生活方式的影響,由整體性的形態中解脫出來成為一個較為獨立的自由人,由于人們在“人我不分”、“人群不分”混沌的整體主義形態中受盡了壓抑,當他們超越整體性共存的思想束縛以后,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們極力追求絕對自由、民主,認為道德是個人的東西。這種單子式道德模式在一些西方國家已經成為反人類的根源,危害社會的安定與發展。而現在在發展中國家的新一代追求單子式道德比起發達的西方國家更加強烈,據中國廣西沿海地區學生學習心理狀況調查:85%的學生是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學習,為了將來給社會造福的僅占巧%,這就是一個例證,而且這巧%的比例也在不斷下降。
光榮是崇高的境界,它一方面在主體的行為和人格中體現著尊嚴,另一方面,又在人們的心目中喚起巨大的喜悅和敬仰。它使人超越委瑣卑微,脫離小我,找到大我。人生要獲得光榮、崇高的評價,就必須給自己樹立光榮崇高的價值目標。當人們自覺遵循榮辱觀念時,道德就不再是一種純外在的要求,而是發自內心的道德情感,發自內心的生命向往,把外在的義務變為內在的責任,盡義務就成為一種快樂,成為光榮,成為自我實現的方式,成為一種天性的敏感,道德的高度意志自律,體現了自由的本質—在完善自我和完善社會這個最高目的上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
每個人,作為道德的主體,在整個一生中都面臨著道德完善和人格成長。在人生的轉折關頭,面對道德的沖突和困惑,榮辱觀使每個人在每一道德境遇中進行反思,作出正確選擇。生命是否值得過,與主體對于羞恥的理解和體驗大有關系。塵世間短暫的快樂,熾烈如焚的利己情感和瞬間生滅的功利欲望,使人難以洞明內心。在道德生活中,雖有規范的確立和理性力量的支持,但在理性和情感、義務與欲求之間,總有許多的心靈沖突。因此,當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會利益發生沖突時,履行正確的道德行為,對于個體來說,內心斗爭是無可避免的,然而,崇高的道德情懷,也就在此處。沒有道德的熱情,沒有崇高的犧牲精神,道德的尊嚴無以顯示和表達。
4社會道德體系的構建
一切道德規范的構建都必須從人的特性出發,從人類社會的需要出發,以榮辱觀為起點、以有利于社會物質和精神文明快速發展為原則。現今,人們作為社會的一員,生存于突變的新時代。工業現代化的迅猛發展,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物質,同時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一些變異,極端個人主義、絕對自由觀等,危害著人類的持續發展。這些變異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因此,作為人類社會的道德構建必須肩負起維護和促進人類持續發展的重任。
個人主體追求與社會追求相統一是社會道德體系構建的亮點,個人主體追求與社會追求相統一是人類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人類的整體意志,只有遵守這個原則人類社會才能長治久安,才能持續發展,個人主體的理想追求才能得到實現。
人的道德價值目標和人生價值取向的確立,對人們道德行為的選擇具有根本的意義。道德行為絕不是孤立的個人意志的表現,而是與他人意志、社會意志有著本質聯系的行為,與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有著本質聯系的行為,具有社會意義。如何對待個人利益和他人、社會利益,就成為區分道德行為的基礎。公民的道德行為必須依據這一社會準則和榮辱觀,體現社會的道德要求。在道德體系構建中,必須將榮辱觀貫穿在主體的愿望、動機、情感、意志、信念、理想等因素之中,用光榮或羞恥的評價標準來自我立法,塑造人格。
5社會道德體系構建的原則和方法
以榮辱觀為起點構建社會道德體系,必須依托道德理論科學研究,不斷創新道德觀念,廢除束縛人類發展的陳舊道德,提出滿足人類發展要求的新道德觀念,創新道德檢驗標準。通過學校教育,使人類擺脫陳舊道德的思想束縛,建立新時代道德觀念。在這一道德建設渠道上教師要先行,教師要成為社會道德的實踐先行者。依靠法律來作為道德的保障,通過社會管理使法律保障得到有效的實施,是道德建設的關鍵性環節。社會管理不力,世風日下,理論研究成就就成了一紙空文,學校教育的結果就化為烏有。近年來出現的“學校一年功不抵社會一陣風”就是社會管理不善的惡果,社會管理不善將導致道德淪喪、社會無序,在社會管理中尤其是對官吏的管理要從嚴,治國就是治吏,施德從治吏起。社會輿論是道德約束的重要途徑,要認真利用好廣播、電視、互聯網、出版等宣傳媒體建設正確的道德輿論。要加強對影視、刊物、網絡等文化產品的管理,要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社會道德體系的完善構建會形成一只無形的手,當這只道德之手足夠大、足夠有力的時候它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如誠信、禮讓、明智、知恥、節制、廉潔、勤儉等。“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是文化傳承的需要,是時展的要求,是社會和諧的呼聲。以榮辱觀來構建道德體系,抓住了道德建設的本質特征,適應了人的生命發展和人格育成規律,是實現人的全面、和諧、自由發展的必經之路。
論文關鍵詞:構建;道德體系;和諧社會
論文摘要: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需要一整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秩序要求的合理有效的道德規范體系,本文對如何構建和諧社會道德體系,從道德底線、建立回報機制和提倡高尚道德三個層面進行了論述。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高度重視道德建設。人是社會生活的主體,更是和諧社會的主體。同志說:“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
一、明確道德底線,遵守道德底線
要構建和適應諧社會的道德體系必須首先從反對不道德的現象做起,從最低的最基本的道德建設開始才能一步步地構筑起符合社會發展的道德。因此,道德底線納人了我們的視野,成為構建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道德的一個基點,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切入點。
道德底線,就是善的最低、最基本的層次。是人們有益于他人與社會的最起碼的社會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履行社會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守一個底線,并且我們不能超越這個底線。這個底線是讓我們的行為保持著對社會是有利的而不會對社會及其他人產生影響和損失。道德底線對人的行為約束具有最低限度性。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迅速推進,外來思想文化和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都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這樣的大碰撞的時代,不同的價值選擇都獲得了被尊重的空間。這樣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得價值折中和多元妥協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斷。許多主流價值被遮蔽和消解,絕對價值被相對主義所顛斑,墓本的是非、善惡、美丑界限被雜亂無章的多元價值所混淆。任何一個民族、一個社會,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標準來維系。凡事皆有度,如果道德下滑超出了底線,就意味著整個社會將因此有可能失去行為標準。
所以構建新的道德體系首要的任務是確立道德底線,確立基本的善惡是非標準,在社會公德領域,職業道德領域,和家庭領域都應該建立起最基本的善惡標準。不能讓我們的道德底線一再的下滑。社會輿論不應當對超出道德底線的行為予以姑息縱容,要堅決的予以譴責。這樣才能樹立社會正氣,才能有可能改變目前道德行為大量失范的可能。如果我們整個社會都對一個基本的善惡都不明確,一再的姑息原諒,甚至理解與同情不道德的行為,那對于我們民族來說是危險的。
二、建立公平的回報機制
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即公正和平等。我們的道德價值取向和道德教育應該承認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應該承認道德的核心是公平,一味強調利他和一味強調利己一樣,不僅其本身是不公平的,而且也會造成社會的不公平,以這兩種價值取向所建立起來的兩種道德規范都不可能對人與人的關系形成公平而有效的調節。
社會道德乏力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道德建設缺乏相應的社會約束、激勵機制的支撐。這種約束、激勵機制,既包括精神上的褒與貶,也包括物質利益上的獎與罰。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人們活動的動機是以物質利益為其根源的,物質利益的追求是人的一切行為的原動力。我們的道德建設主要是借助于對道德行為的褒與對不道德行為的貶來進行,褒與貶是一種精神形式的獎與罰,而精神形式的獎罰在社會輿論缺乏一致性的情況下其作用是有限的。如果道德的行為不僅不會帶來物質利益,相反會犧牲自己的物質利益甚至最可寶貴的生命;而不道德的行為不僅不會喪失物質利益,相反可以保住既得的物質利益,甚至可以得到新的物質利益,在這種情況下,精神形式的褒貶就很難起大的作用。只有當道德建設具有相應的社會約束、激勵機制的支撐,道德的行為成為合乎利益的選擇,而不義之舉將導致利益的極大損害時,道德才能對通人的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道德賞罰是進行道德控制的基本手段,通過對道德行為的贊揚和對不道德行為的譴責,使人們分辨是非善惡。
社會公德建設過程中需要建立和形成社會公德奉獻與社會公德回報機制。要真正發揮社會公德的治國作用,就必須在依法治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一種良勝循環的社會公德奉獻與回報機制,這種機制能夠保障營造出一種揚善抑惡的社會公德環境,改變社會公德義務和社會公德權利相脫離的現象。要使那些認真履行社會公德義務的人得到公正的評價和回報,使不盡社會公德義務的人受到譴責和懲處。只有真正建立起揚善抑惡的有力的社會機制,與依法治國相結合的以德治國,才能真正發揮出其特有的作用。應該獎勵公德,懲罰缺德者。在尊重個人個人的基礎上建立權利義務制度,建立恰當的責任追究制度和貢獻獎勵制度。
三、提倡高尚的道德
追求道德理想,崇尚高尚的道德人格,是我國優秀的思想道德傳統的一個重要方面。先賢們強調要修養自己的思想品德,培養自己的人格.努力爭取達到或接近“至善”的思想境界。另外革命道德傳統也具有豐富的內涵,獻身祖國和人民的解放事業,將祖國和人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實現奮斗終生堅持真理、無私無畏的道德情操。
這些高尚的道德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被好多人看來是可笑的,甚至是虛偽的。但是剛剛發生的漢川大地震有力的證明了奉獻和犧牲的高尚道德有著無比巨大的力量。在地震碎然來臨的一剎那,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在最危急的時刻被灼烤出最真實的一面:很多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放射出炫目的光芒。不需要羅列具體的事例,他們感天動地的壯舉深深的刻在了人們的心中。沒有任何人會懷疑他們的奉獻和犧牲是不是動機不純,因為危難的關頭,容不得你去想這樣做是否值得,是否公平。在生死面前表現的應該是人最本真的表現。
我們看到這些應該很欣慰,我們偉大民族有這樣強的凝聚力.我們的公民有這樣高尚的道德品質閃閃發光。
道德是社會利益關系的一種體現,是協調社會利益的一種公共準則,更是維系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紐帶。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需要一整套適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要求的合理有效的道德規范體系,建立這樣一整套道德規范體系,涉及的方面是很多的,但是明確道德底線,建立回報機制和提倡高尚道德這三個層面是構建和諧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方面。
論文關鍵詞:網絡社會;道德危機;成因
論文摘要:當前的網絡社會面,瞄道德危機,這嚴重影響了網絡社會的正常秩序和健康發展。探求網絡社會道德危機的成因,是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現試從網絡社會本身的特點,網絡社會運行的現實背景以及網絡主體的人性心理三方面,對網絡社會道德危機的成因進行較為全面、詳細的分析。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滲透到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一方面,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突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為人們開辟了一個極大開放和自由馳騁的空間—網絡社會,為人類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了嚴重的倫理道德問題。在當前的網絡社會中,網絡欺詐、網絡色情、網絡病毒、網上侵犯知識產權、網上侵犯個人隱私等不道德現象大量出現,嚴重影響網絡社會的正常秩序和健康發展,而且帶來了人際情感冷漠、人性異化等問題,可以說,網絡社會正面臨道德危機。如何實現網絡技術和網絡道德的協調發展,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統一,消除網絡社會的道德危機,營造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社會,已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現實問題。探求網絡社會道德危機的成因,是解決網絡社會道德危機的基本前提。本文試從網絡社會本身的特點、網絡社會運行的現實背景、網絡主體的人性心理三方面進行分析;
一、從網絡社會本身的特點來看
(一)網絡社會的虛擬性導致道德約束力的弱化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之間的交往是現實的,交往面相對狹窄,人與人的關系主要以家庭、家族、鄰里、親友以及充分放大了的家庭—國家的方式存在和維系著,在一定意義上說,人們是在一個“熟人社會”進行交往,交往的對象都是熟識的人。懾于道德他律手段的強大力量,以及長期形成的道德氛圍,人們自覺不自覺地遵守著既有的道德規范。而在網絡社會這一虛擬空間中,網絡行為具有了“數字化”或“虛擬化”的特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再依賴現實的各種條件,也不再需要真實的身份,通過計算機終端,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個符號。人們上網進人網絡社會就如同去參加一場假面舞會,“在這個舞會上,我所面對的‘你’和‘你’所面對的‘我’都消失了,我們都成了似曾相識的‘他人’”。在網絡社會中,一個“在線交談”中自稱是妙齡少女的網絡行動者可能是白發蒼蒼的老者,而與之交談的“英俊少年”可能早已是不惑之人。
而且,一旦進入周圍沒有熟人的公共社會,那條由熟人的目光、輿論和人際情感筑成的防線便很容易崩潰。即使一些“私德”尚可的人,在虛擬的網絡社會中也往往表現不出應有的公德。相反,“反正沒有人認識我”這種意識,恰恰成為一些人無視公德的最好借口,似乎只要避開了對自己有實質約束力的監督、管理者的目光,干什么都可以。更有甚者,把網絡社會視為“道德的真空”,認為“在網絡世界里只有能力的高低,沒有道德的善惡”。在網上,父子對罵、優秀的學生在網上行騙、語言粗俗等現象屢見不鮮。他們把人之為人的起碼的“底線倫理”都拋棄了。
正是由于網絡社會的虛擬性,類似于傳統“熟人社會”中道德他律的種種“外力”,在網絡社會中相當程度上失去了作用,導致道德約束力弱化,造成道德危機。
(二)網絡社會的開放性結構易引發諸多倫理道德問題
網絡社會的結構與現實社會結構具有十分不同的特點。現實社會采用的是一個由下往上機構逐漸減少而權力卻逐級集中的縱向的金字塔式結構,每一個基層組織的運行都服從于更高一級的指揮和命令,總體的社會結構必須依賴于一個權力高度集中的中央機構。而網絡社會采用的是離散結構,它是開放的、松散的,不設置一個國際性的中央控制設備或中心,所有的計算機都處于各自的中心地位。應該說,這種結構對于避免網絡系統的崩潰,保證網絡系統的良好運行起了積極作用。但是,網絡社會的這種開放性結構易引發諸多倫理道德問題。主要表現在:
1.網絡的開放性使個人隱私保護更加困難。在網絡社會,除非人為去封閉,不會有人生活在信息孤島上,個人的姓名、性別、身體狀況、家庭狀況、財產狀況、社會生活背景等有關個人隱私的各種資料在計算機及網絡中都用一連串的符號來表示。計算機網絡的開放性與這些符號的通用性的特點構成了對個人隱私保護權的嚴重挑戰。甚至可以說,在一個如此開放的信息網絡社會里,真正需要考察、真正難以做到的是:人們如何能夠在必要時“封閉”起來,以保守真正屬于自己的秘密。
2.網絡的開放性使侵犯知識產權更加方便。信息技術和網絡的飛躍發展,使信息的復制、傳播變得非常簡單和便捷。又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網絡的資源共享性,人們可以任意下載大量的信息和服務。于是,通過網絡非法復制、使用他人的科技成果,侵犯知識產權等不道德行為隨之產生。網絡的開放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提出了新的挑戰。
3.開放性使網絡面臨嚴峻的安全威脅。開放性是網絡產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開放的網絡卻隨時面臨來自網絡病毒、網絡黑客的安全威脅。從理論上說,網絡的安全性與其開放程度成反比,最安全的網絡是自我封閉的網絡,但這不符合網絡社會的開放性原則。
4.網絡的開放性使道德沖突加劇。互聯網是一個人人平等的世界,在這里人們可以自由地發表任何意見。網絡的開放性使人們很容易在網上交流,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民族的各家各派的學說在網絡上自由碰撞,使網絡文化以幾何級數的形式發展。在網絡中各種各樣的道德觀相互并存、交互輝映。但網絡的開放性也使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道德沖突加劇。
二、從網絡社會運行的現實背景來看
(一)人們對網絡社會的認識存在誤區
1.人們對網絡社會的虛擬性存在誤解。把虛擬混同于虛幻與虛無,因此對網絡社會的重視程度遠遠低于現實社會,許多人還沒有真正地把網絡社會視為人類的新的生存空間,由此導致了人們對網絡社會道德問題的不同態度。有人認為,網絡社會是虛擬的、非現實的,也就是說是虛幻的、想象的、不存在的,我們沒有必要對網絡道德問題大驚小怪。但是網絡社會雖然是虛擬的,但并不是虛幻的,它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對現實社會的影響也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不可能漠視它。也有人認為,網絡道德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它的虛擬性,因此解決網絡道德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關閉網絡,這樣就一勞永逸了。但是,網絡本質上是開放的,開放性是網絡的根本特征,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關閉網絡意味著消滅網絡,我們不可能因噎廢食,不能為了網絡空間的道德問題而拒絕網絡,因為它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2.信息崇拜誤區。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對信息的依賴與日俱增,他們的工作、學習甚至生活都越來越離不開信息,信息己成為現代人新的崇拜對象。網絡道德危機的出現就與信息崇拜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誰對網絡環境的破壞程度越大,人們越容易認為他對信息操縱能力強,水平高,從而推祟他、敬仰他。“信息崇拜”者使網絡環境下的一些破壞行為反而成了英雄壯舉。美國學者西奧多.羅斯扎克在《信息崇拜》一書中就曾全面、深人地揭示信息崇拜的負面效應。羅斯扎克在充分肯定計算機技術的積極意義的基礎上,提醒人們警惕“信息崇拜”的負效應。他指出“信息被認為與傳說中用來紡織皇帝輕薄飄逸的長袍的綢緞具有同樣的性質,看不見、摸不著,卻倍受推崇”。“如同所有的崇拜,信息崇拜也有意借助愚忠和盲從。盡管人們并不了解信息對于他們有什么意義以及為什么需要這么多信息,卻已經開始相信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我們周圍的每一臺計算機都成為信仰時代的‘真十字架’:救世主的標志了。
(二)網絡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網絡管理困難
正如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所形容的,“我們的法律就仿佛在甲板上吧噠吧噠掙扎的魚一樣。這些垂死掙扎的魚拼命喘著氣,因為數字世界是個截然不同的地方。大多數的法律都是為了原子的世界、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網絡社會是一個與現實社會不同的新的生存空間,現有的法律和制度在網絡社會很難發生效力。網絡的非中心化、可匿名性特點,使得一些網民抱著“我是百姓我怕誰”的心態,在網絡上盡情地放任自己,肆無忌憚地從事各種網絡行為,而直面現實社會的法律和制度無所畏懼。同時,又因為適應網絡社會的法律的制定面臨許多新的難題,其中涉及到許多法律界定難以進行:一是法律主體難以確定。在網絡社會,任何個人、單位、組織都可以以非真實的多個身份上網,“網上”、“網下”相去甚遠,難以界定。二是法律責任及其程度難以界定。如,一個人利用網絡上的黑客軟件,輕松地竊取了有價值的信息,那么提供黑客軟件的網站要不要承擔責任、該承擔多大的責任。三是法律規范難以統一。不同的國家對道德、犯罪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規定,互聯網上很難形成通行的國際法規,網絡管理也就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法度。道德一旦失去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就會顯得蒼白無力,網絡社會的道德危機就有可能越來越嚴重。
(三)道德評價上存在雙重標準
由于對網絡社會的認識不足,或對網絡信息技術的過分崇拜,人們在對待互聯網中的言論、行為時,采取了與現實社會生活中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倫理道德評價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網絡道德問題的深化。比如在對待黑客與盜賊、電子公告版(BBS)與大字報等問題上。
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社會的黑客就是現實生活中的盜賊,他們往往在網民不知道的情況下進人網民的電腦(即網民的“家”),或大肆破壞,或任意盜取信息。但是在對待黑客與盜賊的問題上,人們卻采取迥然不同的態度。對于現實生活中的盜賊,人們恨之人骨,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對于黑客,人們卻表現出太多的寬容,甚至是敬佩、崇拜。在現實生活中當某人遭受偷竊了,無疑會贏得眾多人的同情,但在網絡空間,當某公司的計算機系統被黑客闖入攻破時,社會的同情心有時并沒有放在被害者身上,反而對黑客的行為報以敬佩。也正因為如此,黑客們樂于公開自己的黑客身份,并公開集會討論交流。在互聯網上,各種有關黑客的專門網站比比皆是,在眾多的綜合網站的BBS上,有關黑客的討論也隨處可見,以高學歷、高智商人群為主的網民可以在此相互學習、交流破解他人計算機系統的方法,并且以自己高超的破解技術為豪。而與此相反的是,盜賊受到社會的唾棄,一個受過高等教育、擁有高超計算機技術的人決不會因自己是盜賊而自豪,更不要說是公開自己的盜賊身份了。
同樣,人們對網絡空間的BBS、聊天室與現實社會的大字報也持不同的態度和評價標準。BBS,聊天室號稱無紙化的大字報,任何人都可以盡情地發表各種各樣的言論。比起現實社會中的大字報,BBS、聊天室在許多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影響程度、廣度、方便快捷的程度及隱蔽性均大大超過現實生活中的大字報。有些言論不可能在現實社會中公開發表,但在互聯網上卻能發表并能長期地保存下去。由此看來,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對BBS、聊天室也給予了極大的寬容與放縱。并且,許多學校和網站都紛紛開辟出BBS、聊天室。眾多的BBS,聊天室構成了網絡社會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人們對網絡行為的寬容和放縱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網絡不道德行為的蔓延,既而導致道德危機。
三、從網絡主體的人性心理來看
(一)人際交往的“偽裝”心理
人際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生活在社會上必須與他人進行交往、交流。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溫飽問題解決以后,人類最難以忍受的就是孤獨。而人們在交往中,受許多因素(諸如一個人的喜好、脾氣、性格、文化程度、修養水平等)的影響,或多或少地都要對自己進行一些“裝扮”,扮成能使他人喜愛的,使他人能夠接受的一種心態、形象去與他人接觸,以使交往順利進行,于是人際交往就帶有了“面具性”。網絡化使得人類這種交往的“面具性”通過電子時空的放大而更具戲劇性、偽裝性,從而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網絡道德問題。
(二)侵略和占有心理
現實中的人,同時具有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雙重屬性,這樣在人性心理中就本能地具有侵略性和占有欲,只不過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礙于各種倫理道德規范,以及現實社會中人與人面對面的交往,人們不便過于表露,而且總是不斷地對自己進行修養來抑制人性中一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然而,在虛擬社會中,人們可以“相逢對面不相識”,可以不謀面而進行交流、交往,因而表現得非常自由,人性中那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就顯露出來,難以控制。這也正是網上“黑客”猖撅的一個主要原因。電腦“黑客”們利用自己豐富的計算機知識,突破系統設置的安全保護,在未取得授權的情況下擅自闖人別人的計算機系統,以實現自己的侵略欲望和自我滿足的占有欲望。
(三)宣泄壓抑的心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宣泄壓抑的心理需要,人只有把壓抑在心里的一些需要、一些郁悶的情緒都宣泄出來,才能使人性得到健全的發展,才能使人心情愉悅,身心健康。對任何一個社會人而言,他在現實生活中都可能會遇到挫折,產生不滿情緒而感到郁悶。但在現實社會中,人們不可能隨時隨地發泄自己的郁悶心情。網絡空間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安全地進行宣泄的場地,人們可以盡情地、自由地、無拘無束地宣泄工作生活中帶來的壓抑。然而,網絡社會的特殊環境很可能使人們更加肆無忌憚、赤裸裸地釋放自己而不計任何后果,由此也帶來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
此外,還有人們的獵奇心理、好勝心理等都有可能通過電子網絡時空的放大而產生一些網絡倫理道德間題。
綜上所述,造成網絡社會道德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而且是復雜的。我們只有在探明原因的基礎上,才能對癥下藥,制定有效的干預手段和防范措施,確保網絡社會的健康發展,為人類帶來福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