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8 09:24: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大學生德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論文摘要:大學生普遍存在心理問題,并—直困擾著他們,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飽受折磨。因此,如何把他們培養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公民已成為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新課題。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應明確心理問題的表現形式和成因,對癥下藥,標本兼治,抓住實質,育人育心,實現高校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綜合效應。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德育教育;心理問題
心理素質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理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個體和社會的整體素質。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廿,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大力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個重大現實課題。
一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如今的大學生面臨著諸多困惑。學業及考試負擔的繁重,擇業與自我實現的迷茫,以及青春期躁動帶來的情緒、情感波動,使得一些大學生在輕松瀟灑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痛苦、抑郁的心靈。尤其是大學生在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理想現實、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反映出來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日益突出。據有關權威機構的調查表明:80年代中期,我國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約占23%;90年代上升到25%;現在已達到30%。近年來,大學生因心理問題而休學、退學、逃學、出走的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精神失常、自殺、殺人等現象時有發生。由此可見,在當代大學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長速度之快,負面危害之大,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導致大學生負面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錯綜復雜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認知上的失調
大學新生都有一個角色轉換與適應的過程,每年剛入學的大學生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心理學上將這一時期稱之為“大學新生心理失衡期。導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現實中的大學與他們心目中的大學差距較大,由此產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對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系、新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產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調;另外,新生作為大學中普通的一員,與其以前在中學里作為佼佼者的感覺大不一樣,這也是導致心理問題的誘因之一。
大學新生對新環境不適應,如果得不到及時調整,便會產生失落、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有的學生還會因長期不適應而退學。所以,應該特別注重對大學新生入學后的心理調適,讓他們遠離孤獨,幫助他們度過心理失衡期,成功地進行角色轉換。
2.學習壓力
能考上大學的一般都是中學時代的佼佼者。到了大學,競爭對手不一樣如自我要求過高、還想保持中學時期“尖子生”的地位,勢必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現在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家里的“獨苗”,父母們對孩子成才都有較高的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社會風氣,給孩子帶來很多有形的和無形的壓力。尤其是經濟困難的家庭,父母借錢供孩子上大學,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怕對不起父母,壓力也越大。再加上一部分學生對高校的學習生活不適應,對大學的學習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強手如林,昔日的優勢風采不復存在,自尊心和好勝心得不到充分滿足,容易產生失落感。而導致學習上的困惑。
3.生活上的不習慣
現在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是絕大多數,在父母的呵護下生活一直都比較順,往往是對成功和榮譽體驗多,對風浪和挫折體驗少,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較差,自我定位又不準,對挫折沒有準備,—旦遇到比較大的事件,容易產生過激行為。他們從小學到中學,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師,到大學要靠自己,依附心理依然存在,獨立生活能力尚未形成,要有一個調整和適應的過程。而有些大學生由于對于自己所面對的壓力心理準備不足、能力又不夠,最終無法適應,從而產生孤獨感和恐懼感。
4.人際關系上的不適應
生活環境的變化也是造成大學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讀大學后,遠離家鄉和親人進入_個陌生的環境是許多大學生進校后面臨的第一個坎。許多從沒離開過父母的大學生由于不適應集體生活往往走向自閉。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城鄉之間、貧富之問,興趣愛好、人品才能等許多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人與人的關系面臨著新的組合而且很不穩定,同一居室有不同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的學生,他們之間的磨合是個新問題。有些學生或因個性強或因性格內向而不合群,往往感到人際關系難以駕馭,常常為自己“不會處事,不會交友,甚至不知道如何做人而感到苦惱”。有的甚至由于不能處理好同宿合同學和同班同學的關系,而覺得生活缺乏樂趣,世界很可怕,在以后與人交往時表現出敵意。據了解,當前,宿合關系已經和考試成績并列成為引發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兩大首要因素。
5.情感的困惑
大學生愛情方面的心理疑難問題較為突出。我國大學生年齡基本在17~23歲之間,從生理階段來講,處于青春期的后期,生理發育早已成熟,渴望異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滿足。加之不少學生,遠離故鄉,倍感孤單,在潛意識中,對異性的渴求尤為強烈。由于缺乏經驗和處理戀愛問題的能力,在情感方面或執著或隨意,常為感情糾葛而頭痛,有的學生因為談戀愛與同學關系疏遠,與朋友少交往而孤立。有的學生害怕別的同學搶走自己的朋友,常胡思亂想,坐臥不安,產生焦慮情緒,打架斗毆的有之,學習成績下滑的有之。有的學生因為兩人性格不和或其他原因失戀,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渦不能自撥,而走向極端,產生自殺等心理危機。校園內因為戀愛危機也曾發生過毀容、殺人等違法行為,釀成了悲劇。大學階段學生年齡、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性,往往會產生情緒焦慮的病態心理,這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視。
6.社會競爭的壓力
高年級,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更多關心的是對未來社會生活的適應。去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正處于衰退期,中國經濟也不可能獨善其身。這樣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就業形勢更不樂觀,大學生找工作或找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難。“雙向選擇”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提高面對即將踏入的激烈競爭的社會,不少大學生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這對大學里眾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對今后的路該怎么走,考慮得越來越多,內心充滿著矛盾。盼望畢業,又害怕畢業,對現實生活更多的是擔心、害怕而又身不由己。他們“擔心”、“害怕”的主要問題是社會上風氣不正,人際關系復雜。深感社會的不公,覺得前途渺茫,感到無所適從,因而有的學生表示:“我多么希望在學校里讀一輩子書!”
三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現高校德育教育目標
大學生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往往受社會上“大氣候”影響。比如,改革中心態失衡導致的信仰危機;社會風氣不正,“一切向錢看”導致厭學,轉而去談戀愛,“尋求精神上的寄托”等等,都有深刻的社會根源。事實表明,所有這些心理上的疑惑、障礙,都是大學生個體心理社會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排解和有效的引導,勢必影響其社會化進程。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特別是轉型期社會生活的變化,青少年學生心理上的動蕩進一步加劇,他們所面臨的社會心理適應問題將前所未有。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促進他們的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是新時期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要。
1.創造良好的校園壞境
教育家早就認識到環境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優雅文明的校園環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氣息,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濃厚活躍的學術氛圍,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生機昂然的校園景象等無疑對大學生起著感化和陶冶作用。創造優良的校園環境,不僅是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良好的校園環境具有增強學校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是全校師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約束的無形力量,對形成良好的校風校紀、促進學生優良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品德的養成,有著巨大的催化和凝聚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心理咨詢教師隊伍
這是時展對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心理咨詢是一門走進人類心靈的藝術,是一項把愛心和力量移植到對方中的技術,是一種凈化靈魂,改創生命,呼喚人注,播種責任的偉大工程,是關系到一個民族素質優劣的百年大計。目前,全國越來越多的高校建立起名稱各異的心理咨詢機構,但能真正發揮作用的恐怕不多。究其原因,有教師方面的,也有學生方面的。對教師來說,主要是心理咨詢教師缺乏,尤其是經過專門培訓的心理咨詢教師更少,遠不適應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從學生方面來看,主要是對心理問題存在認識誤區。有些學生對心理問題,輕描淡寫、聽之任之,認為無傷大雅。出現心理問題不愿接受心理咨詢,致使一些學生的心理問題發展成為心理障礙甚至心理疾病,到那時才后悔莫及。另一些學生卻把心理問題看得過于嚴重,往往把心理病等同于精神病,于是不敢進行心理咨詢,怕同學瞧不起。這兩種極端都阻礙了高校心理咨詢的正常開展,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大學生的這兩種片面認識歸結到一點是心理知識貧乏,這就說明高校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心理咨詢教師隊伍已刻不容緩。盡快幫助大學生克服心理知識上的盲點,帶領他們走出消極悲觀的精神世界,幫助他們建立起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提高他們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已是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3.充分發揮德育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面對大學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問題,僅僅依靠心理咨詢教師是遠遠不夠的。在這方面德育教師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能夠有所作為的。由于大學生所處的成長環境和個體差異較大。因此,大學生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也千差萬別。教師只有“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方能有效。首先,德育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這樣才能掌握育“’育“心”的主動權。以前人們往往把大學生的問題行為都看成是思想品德問題,或者處理問題時僅憑良好的愿望,不加認真地分析各種問題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結果不但不能把問題真正解決,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忽視了對大學生心理品德的培養,導致了大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反而妨礙了思想品德教育,這是應當引以為戒的。其實大學生的問題行為多數是心理問題,真正屬于思想品德問題的是極少數。當然,心理問題和思想品德問題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果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和合理的疏導,那么很有可能轉化為思想品德問題。因此,要求德育教師能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把它解決在萌芽狀態,避免釀成不良后果。其次,對大學生不同的心理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對個別問題嚴重的學生,通過個別談話的方式,疏通學生的心理障礙;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可采取集體討論,心理講座,班、團活動等形式解決;對極少數患有心理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的學生,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還需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總之,“有病早治,無病早防”的治病原則也適合心理疾病的治療.
4.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是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德育目標實現的必然過程。一個人理想信念的確立、思想品德的形成、行為習慣和健康心理的養成,必須在實踐中完成。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是當代大學生成才的根本途徑,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可以產生書本中、課堂上體驗不到的情感。這種情感體驗的不斷升華,能強化自我完善的動機和培養自我教育的能力。社會實踐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責任心和成就感,有助于走上社會后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要創造各種機會讓大學生走出書本,走向社會,感悟時代,認清國情,學會生存,懂得生活,了解別人,融洽人際關系,強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戰勝困難的能力,以飽滿的精神去迎接時代的挑戰。
綜上所述,心理因素是影響大學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只有心病心治,師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才能使有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學生擺脫困境。因此,高校德育教師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研究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注意大學生的心理導向,培養他們的心理品質,完善他們的人格,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實現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標。
摘 要:德育工作在大學生教育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德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成長過程,大學生德育工作創新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從大學生德育工作創新的歷史背景入手,從不同方面闡述德育工作創新舉措,強調大學生德育創新工作不容忽視。
關鍵詞:創新教育;大學生;德育工作;結合
“以德治國”方略在教育領域的貫徹落實,就是要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就是要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對素質教育發揮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那么,如何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呢?首先,要完整、準確、全面地理解德育概念的內涵。德育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以及心理教育。這些內容各有自己特定的內涵,但又相互聯系,互相滲透,互為條件,互相制約,構成了德育工作的統一體。德育創新是高校德育工作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實現德育創新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本文圍繞大學生德育工作創新進行了探討。
1 大學生德育工作創新的背景
(1)德育工作環境的新變化。
當前我國德育工作環境發生了新變化,一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市場的對外開放和教育資源的跨國流動日益擴大,高等教育國際化給我們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對大學生德育工作來說其挑戰主要表現在: 隨著我國教育開放的日益擴大, 更多的西方意識形態滲透到我國的教育領域, 這些不同文化和思想觀念的沖突與激蕩, 深刻影響我們的大學生, 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了更大挑戰;二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將全面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和實踐將深刻影響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同時促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從環境、對象到手段、方法都發生重大變化;三是隨著學校教育體制和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展, 必將使學校內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尤其是招生規模的擴大和就業競爭的加劇等都將給學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任務。
(2)德育工作內容的新變化。
德育工作內容與學校的育人目標、與黨的教育政策密切聯系。在黨的教育政策以及學校育人目標發生變化的同時, 德育工作內容也將隨之發生變化。當前,學校德育要以理想、信念和“三觀”教育為主要內容,這是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但是德育工作的內容也還應有時代性,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認可和接受。我們認為,在當前創新德育的內容,首先應該注重人格的培養,隨著教學過程中主體性的充分發揮,獨立自主、個性解放會向兩個方面發展:一是以西方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個人主義模型的獨立人格;二是現代意義上的共生(共在)型的獨立人格,這種共生型的人格必備的內涵是:我們生活中正在出現并擴大著人與人之間的共同利益、共同價值以及正在形成的共同規則、共同倫理;當代人類發展中所具有的世界化、全球化、一體化;當今世界和社會存在多極主體、不同利益主體,在這種多極格局下,每個個體都要承認“自我”,和“他者”共在一個生態圈中。其次,要關注網絡德育,目前網絡犯罪呈上升趨勢,并且網絡犯罪手段不斷翻新。對此,學校德育要增加相應的內容,加強人們的道德和規范,并借助法律等外界強制性措施,減少或消除網絡中的隱患。
(3)德育工作對象的新變化。
隨著中國當代社會的急劇變革, 在校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與過去相比也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特點: 一是在價值標準上,從理想主義轉向現實主義, 從重政治轉向重實際, 從單一標準轉向多重標準;二是在思維方式上, 從唯書思維轉向唯實思維, 從大眾思維轉向個性化思維;三是在道德觀念上, 從封閉型轉向開放型, 從利他型轉向利己型; 四是在教育心理上, 從接受型轉向選擇型,從聽從型轉向參與型。
(4)德育工作手段的新變化。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德育工作手段也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比如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日益得到普及, 為德育工作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因此, 加強網絡建設, 提高德育手段現代化水平, 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領網絡陣地, 成為學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而又緊迫的課題。
2 大學生德育工作創新的舉措
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必須不斷推進教育創新。”我們所理解的德育創新是指在德育的觀念、制度、內容、方式等方面,結合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開展創造性的工作。為此,創新教育與大學生德育工作結合必須突出重點,具體有以下舉措:
(1)在德育工作觀念上, 突出新思維實現新突破。
一是由“小德育觀”向“大德育觀”的轉變。有些人認為, 德育工作只是“兩課”理論教師、政工干部、黨團組織的事, 與其他部門沒有太大關系, 這種觀點是片面的。要做好當前的德育工作必須樹立“大德育觀”的工作模式, 把德育工作滲透到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服務等各項工作之中, 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以求取得德育的綜合效果;二是由單純的灌輸教育向引導性教育轉變;三是由模式化教育向個性化教育轉變;四是由校園教育向社會教育轉變。要充分整合校內外的教育資源, 建立新型教育覆蓋機制, 形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2)在德育教育對象上, 突出針對性實現新突破。
一是要把大學生放在當前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分析,要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關注他們的個人需求,了解他們的興趣點和困惑點, 充分認識和把握他們的思想情緒, 對癥下藥;二是要研究社會的發展變化及其可能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注重事關德育工作全局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 提高德育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三是要研究教育方法,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3)在德育教育內容上,突出主旋律教育實現新突破。
高校德育教育內容要突出主旋律, 要根據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對大學生進行新知識、新思想、新思維的教育。因此,在德育的內容上要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德育內容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的關系;二是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三是處理好一般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的關系。
(4)在德育教育方法上, 突出有效性實現新突破。
個性化的教育時代要求在施教過程中注重教育對象主體意識作用的發揮,尤其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 要創新教育方法, 使廣大學生對于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規范形成“認同——贊賞——踐行——追求”的自覺過程。為此, 要處理好這些關系必須做到: 一是要協調好大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關系;二是學校德育要與社會現實相結合;三是要把顯性德育與隱性德育結合起來。
(5)在德育教育載體上, 突出科學性實現新突破。
隨著高校教育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多媒體現代化教育手段的廣泛應用, 校園網絡的逐步建立, 高校德育教育載體也要加以創新, 實現教育載體的多樣化、現代化, 開辟新型教育空間, 使學生充分實現思想碰撞, 提高認知水平和辨析能力。
(6)在德育教育渠道上, 突出互動性實現新突破。
德育過程是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的互動, 不同的互動形式構成不同的教育渠道。德育教育渠道的創新在于單一型與交互型相結合, 集體型與個體型相結合, 封閉型與開放型相結合,形成多層面的教育格局, 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渠道受到教育。要改變過去以單一型為主的“你聽我說”式的教育, 積極拓展交互型的教育渠道, 經常與大學生開展思想交流和問題討論, 切實把握大學生的思想脈搏;要改變過去以集體型教育為主的德育模式, 加強對學生個體性的教育, 使德育工作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要改變過去以要求學生“不做什么”為主的封閉型教育, 增強在多樣的環境中要求學生“要做什么”的開放型教育, 使德育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學生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3 結語
教育是知識傳播、創新和應用的主要陣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實施創新教育和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有機結合,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未來大學生的發展要適應社會需求,既要有創造能力,還必須具有事業心;既要有競爭開拓能力、交際適應能力,又必須有責任感和合作精神。德育創新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途徑和核心,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證。
論文關鍵詞:網絡社會道德;高校德育;應對
論文摘要:文章從分析大學生網絡道德的現實問題入手,剖析網絡道德問題對高校德育所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應對措施:正確引導、做好預防,增強大學生的民主與法律意識;更新德育教育內容,創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對大學生開展“網德”教育,利用網絡的優勢加強德育教育;加強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的培養。通過以上措施,有效防止網絡社會道德滑坡,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從整個社會的大背景去看待網絡的發展及網絡社會道德的建設問題。近幾年,隨著高校學生網絡知識的普及以及個人電腦數量的增多,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汲取知識、獲取信息、情感交流等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在為大學生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令人擔憂的負面效應。突出表現在大學生網絡社會出現了大量的道德滑坡現象,像信息污染、網絡犯罪、情感危機、道德冷漠、人性異化等許多的道德問題,這不僅危及網絡社會自身的和諧、有序、健康發展,也給傳統道德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成為高校德育工作者困擾的難題。筆者試圖從大學生網絡社會道德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對高校德育的影響、高校德育應采取的積極應對策略等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大學生網絡道德的現實問題
1.校園網絡犯罪:目前,高校校園網絡犯罪的種類繁多,有黑客非法侵人網絡進行惡意破壞,蓄意竊取和修改用戶個人資料;有利用網絡賭博,盜竊他人電子銀行賬戶;通過網絡傳播違法及惡意信息,給社會的穩定帶來不良影響;利用網絡的全球性與共享性的特點,傳播色情資料,灌輸暴力行為等。
2.網絡侵權與網絡作弊:網絡四通八達,其海量信息資源為大學生獲取新知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同時也為大學生中的厭學群體提供了快捷的作弊平臺。通過網上抄襲、剿竊他人作品以完成作業、畢業論文的現象在高校已經司空見慣,甚至有些職業“”公開通過網絡兜售論文、答案甚至課堂筆記。不僅如此,有人甚至以營利為目的,進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活動。有學者將此類現象歸為“上網、下網、網上三種類型。‘上網’就是擅自將傳統媒體上發表的作品移植到網上;‘下網’就是指將網上的作品擅自下載并發表在傳統媒體上;‘網上’則是指發表在一個網站上的作品擅自被另一個網站使用的現象。侵犯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3.網戀、網婚:由于現代大學生學習壓力較重,社會經驗不足,容易盲目沖動,加之交往圈子相對狹小,渴望了解社會等等群體特征,使得網上聊天、網上戀愛成了學生發泄、尋求刺激的手段。于是“網戀”、“網婚”等虛擬荒唐的異性交往行為一時間成為一種時尚,并由此引發出一系列現實問題,如離家出走、出現心理困擾、現實道德失范、在現實生活中上當受騙甚至受到人身財產傷害等等,有的甚至不能自拔,荒廢了學業。
4.網癮泛濫:網絡的巨大誘惑使部分青少年產生迷戀和依賴,尤其是網絡游戲使許多大學生深陷其中,產生挑戰、刺激、角色心理,成為像一樣無法擺脫的心理依賴。網癮的泛濫已經使許多大學生通宵沉迷于網吧,荒廢學業,有的因無心學習而不得不中途輟學,有的甚至仿效其中的暴力情節,分不清虛擬與現實而走上犯罪道路。據有關資料調查,網癮大學生群體有逐步擴大的趨勢,已經成為當前青少年教育的嚴重的社會問題。
5.暴力與色情充斥網絡:暴力與色情是網絡社會的兩大毒瘤。網絡游戲中的暴力情節已經成為誘導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大學生中群體暴力治安案件的增多以及諸如馬加爵案件的各種惡性暴力案件的頻發,無不與網絡散布的暴力傾向密切相關;與此同時,開放的網絡環境中色情的泛濫也在時時腐蝕著大學生的心靈,各種成人網站、黃色網站隨處可見,色情聊天、網上色情交易等誘惑充斥其中,使大學生傳統道德觀念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
二、對高校德育的影響
1.大學生傳統美德弱化。網絡所具有的非中心性、開放性、虛擬性的特點,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開拓了另一個生存空間。“網絡主體的行為是在虛擬實在的情形上進行的,隱匿而導致的模糊使規范所體現的倫理道德觀念已難以再放到傳統意義上的社會關系、社會實踐中加以認識、檢驗和適用。網上人擺脫了現實社會的束縛,極易放縱自己,忘卻社會責任,喪失道德感”。網絡環境的這種虛擬性,使得大學生在虛擬社會中忽視或放棄現實社會中的道德準則,導致與現實中道德表現的巨大反差。網絡的隱蔽性、無約束性的特點,為交往對象找到了一個更為“安全”的環境,一部分大學生的內在道德信念一點一點地缺失,導致道德主體感淡漠、甚至人格扭曲。“心理學中把人的性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也是本能欲望的體現者;自我是能夠遵循現實原則的體現者;而超我則是道德化的自我,隨著人的不斷成熟發展,這種道德化的自我主要是控制行為,使其符合社會規范的要求,而網絡的特性使其在現實中發展完善的超我并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很好地控制自我的行為,因此,自我受制于本我,滿足各種需要,從而作出有悖于現實道德的行為。網絡就是一個失去了某些強制“他律”因素的自由空間,是一個淡化了社會背景的虛擬社會,強烈沖擊著現實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在網絡時代,傳統的道德約束力顯得尤其微弱,現實社會維護道德的手段和監督又難以消除道德失范現象,加劇了大學生傳統美德的失落。
2.大學生人際情感異常疏遠。在虛擬世界中,大學生可以毫無顧忌地扮演多重身份,消除了現實社會對人的身份、角色、經歷的束縛,可以隨心所欲地交往和交流,這種網絡人際交往的頻繁逐漸使現實生活中人際接觸減少,學生把大量時間花費在網上,同學間的聯系較少,人與人之間感情聯系就會逐漸淡薄。網絡社會的虛擬性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職業的人們能夠以平等的姿態進行交流,現實社會需要人與人現實交往來維系的情感,逐漸被手指和鍵盤所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成了人與機器的交流,雖然網絡中人際交往頻繁,但是現實中的人際情感卻正在疏遠。正是這種“時間取代空間”的交往方式讓無數大學生沉醉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忘卻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與差別。隨著全球網絡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網上交流將更多地取代現實空間的交往,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越來越少,群體紐帶松弛,最終導致群體意識淡薄和團隊意識松散。在親情方面,勢必也使家庭成員之間感情聯系淡薄。新的非面對面的交往會產生新的人際障礙,成為現實人際交往的悲哀。長此以往容易使學生產生一些孤獨、焦慮等心理問題。學生對現實社會的漠不關心,責任感和受到懲戒的擔心會逐漸消除,就會作出一些無禮的行為。人際關系的疏遠,也直接影響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2007年下半年,某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對2639名大一新生進行了思想、心理健康狀況測試分析,表明:在一年內有自殺傾向的達65人,占2. 4%,測試異常人數高達1%人,占7.4%,對“至今你覺得心理健康方面有問題嗎”作出肯定選擇的有800人,占到29%。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對網絡的依賴使不少大學生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網癮,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酒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愿與人面對面交往。久而久之,會影響大學生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還可能導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觀的塑造。
4.部分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扭曲。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期,雖然他們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社會認知、情感成熟,還有自我意識,都處在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網絡的多元文化使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網絡的開放性、平等性、互動性的特點,迅速迎合了大學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價值觀,滿足了他們反抗權威的叛逆性和擺脫束縛、發展個性的心理需求,對他們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西方的消極文化也在網絡環境不可控制性下無孔不人地銷蝕著中華傳統美德。因此,這個時期的青年人對新事物特別敏感,感情豐富而不穩定,勇于革新、創造,但也容易受錯誤觀念的影響,從而出現道德失范。還有大學生的道德結構也正處于發展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缺陷和瑕疵。在缺乏“他律”的網絡環境中,品德結構中的不完善之處不但沒有得到彌補,反而有所擴大、滋長。在一些事情面前,容易混淆是非,錯誤行事,造成價值觀的扭曲。網絡在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消極影響也不容忽視。
三、高校德育應對策略
1.正確引導、做好預防,增強大學生的民主與法律意識。網絡的虛擬和隱蔽性使得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的人們在網絡中不可能平等、和諧交流和相處,勢必發生沖突。為避免引起沖突,就要求交往雙方要尊重他人的權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引導大學生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樂趣的同時,應當積極引導,正確選擇,注重提高民主意識和道德法制意識。因此,德育教育工作面對網絡文化的沖擊,如何站在時代的高度,科學分析,積極應對,成為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首先,我們要正確引導、學會選擇,教育主導者改變傳統德育教育方法,不要墨守成規、因循守舊,讓學生在面對紛繁的網絡信息時,知道如何分析、鑒別不良信息和垃圾信息,提高免疫力,學會選擇并把握好選擇的度。在學會選擇的同時要懂得選擇什么并勇于承擔選擇后的責任,引導教育主體必須獨立進行道德實踐,自覺遵守社會規范,破解道德難題。其次,增強民主與法律意識,一方面,教師通過宣傳國家立法對互聯網絡的管理和監督,讓大學生有清醒的認識,達到在網上網下不觸法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法律意識,來達到有效制止網絡犯罪的行為,凈化網絡。
2.更新德育教育內容,創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科技的發展、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渠道的擴大,要求德育的內容要進行相應的改變,不是依靠行政權力實施不容大學生選擇的教育,而是作為學生的導師、顧問,發揮啟發、誘導作用,讓學生自己選擇角色,進入角色,進而達到德育目的”。在網絡社會中,要針對大學生網絡道德的現狀,采取以辨識為主,輔以灌輸相統一的教育方法。教育方式可以課上、課下相結合,學校、家庭相結合等多種。但是由于道德問題形成有多方面因素,因此,還要處理好自律與他律的關系,使之相互結合,通過立法將網絡社會中的各網絡主體的責、權、利以法規的形式加以明確,使網民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從而強制規范人們的行為。德育工作者要合時宜地傳輸,使得網絡社會有秩序,使人的道德發揮作用,使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內化為網民的道德實踐,內化為網民內在的行為準則和行為習慣,內化為網民自身的道德素質和道德能力,最終使人們的道德行為達到自律性的目標。
3.對大學生開展“網德”教育,利用網絡的優勢加強德育教育。在主持中央法制講座時曾指出:“對信息網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為了進一步在大學生中開展網德教育,我們要有針對性地抓住大學生的特點,有效利用網絡媒介,抓住機遇,謀求發展,面對挑戰,不斷把德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德育工作者首先應該針對大學生們的性格特點、心理特點,利用網絡優勢,通過豐富多樣的網絡文學、網絡影視、網絡音樂等形式,啟發他們的道德思維,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行為。其次要利用網絡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建立專門網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正面宣傳,以開放創新的姿態去應對網絡帶來的挑戰,主動占領網絡陣地。特別是針對一些敏感度高、政治性強的問題,要堅持正面引導,給大學生一個良好、健康的網絡家園。此外,還可以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覆蓋面廣的特點,以各種有效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努力增強學生的網上自律意識和道德責任意識。我們還應該認識到,盡管網絡是虛擬的,但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技術本身的優越性,網上網下共同維護的原則,形成一個有利于網絡道德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的教育體系,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網絡道德觀。
4.加強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的培養。高校網絡管理、網絡道德教育的成效,決不單單取決于技術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網絡技術于一身的新型管理。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網絡知識含量,還要學會將把德育教育和網絡技術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有效地去解決大學生面臨的新問題,應對新挑戰。為此,要對德育工作者進行系統的網絡知識培訓和教育,加強教育者之間的交流,形成教育的合力。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有完善的專業知識結構外,還要掌握電腦與網絡技術,這樣才能適應信息化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才能在有效利用網絡優勢的同時,不斷探索德育教育新的方法和途徑。
論文關鍵詞:傳統道德 大學生德育 工作要求
論文摘要: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民族。然而,當前我國少數大學生的道德水平相應地存在一些問題,這需要引起有關邵門的注意。本文首先對當前我國大學生道德水平現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傳統進德觀念,對大學生德育工作中的具體要求展開了相關論述。
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對整個民族的發展壯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注重勤儉節約、奮發向上、孝敬父母等。然而,當前我國高校中,部分大學生存在著某些相應的道德水平低下的現象,這需要我國傳統道德對大學生德育工作提出相應的要求。
1當前大學生道德水平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大學生道德水平可以說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從積極一面來說,由于大學生都受到過高等教育,在一些是非問題上通常有較為正確的判斷,比如往往注重社會的公平等,他們對社會上一些偷摸拐騙的現象表示憎恨并能堅持斗爭。然而另一方面,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在某些問題上表現出道德意識薄弱的面。本文主要就對大學生道德意識中消極的一面展開相應分析。
第一,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的現象嚴重。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各種商品和服務琳瑯滿目,一些大學生貪圖物質上的享受,同時在一些場合鋪張浪費,盲目攀比。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學生,緊跟“時代潮流”,身上的數碼產品一直都是最新款。另一些家庭條件一般甚至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學生,在這種現象的影響下,也盲目攀比,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由儉人奢易,由奢入儉難”,中華民族是一個注重勤儉節約的民族,當前大學生這種拜金主義思想,奢侈浪費的現象需要運用我國古代的有關傳統道德來加以教育。
第二,貪圖享受,懶惰。一些大學生經歷過高中的勤奮,然而一進入大學就覺得自己熬到頭了,可以輕松地過完自己的大學生活,逐漸養成貪圖享受,懶惰的壞毛病。一些大學生成天在宿舍睡覺和打網絡游戲,為此甚至犧牲上課的時間。這些大學生在平時不好好學習,貪圖享受,一到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古人云:“業精于勤荒于嬉”、“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等,這些都是勸誡人們要勤奮,不能過于貪圖享樂,墉懶成風。
第三,一些大學生“孝道”的缺失。在一些大學生中,由于長期不在父母身邊,同時一些高校也不太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中有關“孝敬父母”的要求。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孝道”的缺失。一些大學生在外求學,體會不到父母在家中為自己的擔心和操勞,從來不給家里主動打電話問候父母,即使主動聯系父母也是張口要錢。很多家長感慨: 孩子讀的書越多,反而對父母的親情越冷淡了。另外,加之上文提到的一些學生盲目攀比,拜金主義,這些錢都來自父母,有些學生甚至虛報學費等手段來欺騙父母。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在古代很多文化精粹都專門強調“孝”的價值,最為著名的當屬《二十四孝》。
當然,目前我國大學生一些道德水平消極面不僅僅只體現在以上幾個方面,本文僅選擇三個主要的方面,通過結合我國傳統道德來對相應的大學生德育工作提出具體的要求。
2中國傳統道德在大學生德育工作中的具體要求
我國古代文明源遠流長,傳統道德觀念深人人心,這對當前我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相應的基礎和條件,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相應的具體要求。
第一,傳統道德內容需要同大學生德育工作內容相結合。針對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學生具體的道德缺失的現象,高校有關部門需要結合我國傳統道德文化中相關內容來開展大學生的德育工作。比如針對一些大學生鋪張浪費等現象,高校有關部門可以結合《周易》中“君子以儉德辟難”、《尚書》中“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左傳》中“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等有關內容來倡導學生節約,反對浪費;針對一些大學生貪圖享樂、懶惰的現象,可以通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寶劍鋒從磨煉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等相關內容來勉勵大學生勤奮上進,同時針對部分大學生孝道的缺失,可以根據《論語》中“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等有關內容加強對學生“孝道”的教育。
高校本身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大學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有關部門通過發現大學生道德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去尋找我國傳統道德中相關內容,找到結合點,把這些相關的傳統道德貫穿于大學生的德育過程中,促進大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二,根據傳統道德觀念,加強對大學生道德觀念的塑造。當前一些大學生存在道德缺失現象,主要是因為其道德觀念意識不強,需要高校管理部門加強對大學生道德觀念的塑造。例如,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一些大學生鋪張浪費,主要是節約觀念薄弱,具體表現為對他人勞動成果的不夠珍惜。在市場經濟社會的今天,高校有關部門需要強調“儉以養德”,以此來塑造大學生的節儉觀念,使大學生認識到通過節儉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才能富國富民,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貢獻。總體來說,針對大學生的道德觀念薄弱現狀體現出各種道德缺失的現象,高校有關部門在德育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融人到德育工作中,以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塑造正確的道德觀念。
第三,傳統道德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百善孝為先”,可見在我國傳統道德中,“孝”具有極高的地位。然而,在我國高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幾乎還是一個盲區,而在大學生中又確實存在這“孝道”缺失的現象,所以這勢必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學校可以開展相應的活動來推動大學生“孝道”教育,比如可以舉辦孝子演講比賽,讓本校學生的故事來感化同學,讓他們認識到孝敬父母是為人之本;另外可以開展相應的主題團日活動,讓學生自己參與有關孝道的討論,讓大學生自己去認真體會“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的含義。另外,高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組織一些更加有實際意義的活動,比如向學生提供免費撥打父母電話的服務,此外還可以組織相應的自愿者活動,讓學生參與學校附近的社區老人關愛行動。通過這種實際行動來培養大學生的“孝道”。
3結語
中華民族具有優良的傳統道德,針對我國大學生道德現狀中消極的一面,高校德育工作需要結合我國傳統道德來開展。首先,我國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同傳統道德的內容相結合;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對學生道德觀念的培養;最后,我國傳統道德尤其要求注重對高校德育中“孝道”的教育。總之,中國傳統道德對我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我國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遵循這些要求,努力促進大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事業的發展。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社會發展需求對于人才的渴望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社會不在只是單一的需要有專業素養的人才,我們對于同時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養的優秀人才需求量變的越來越大。目前,我國的大學教育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創新,但是在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困境,本文針對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解決對策進行了簡要的研究與論述。
關鍵詞: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對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形勢已經出現了新的變化,經濟體制、社會結構、思想觀念都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國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斷的前行,大學教育無論在教育理念、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法上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針對這種新形勢的變化,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滿足當代社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近年來,我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黨、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但是,我國的大學生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著很大的困境,因此,本文就針對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對策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論述,旨在為提高我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有效的參考。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我國張耀燦、鄭永廷等專家編著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采用一定的思想觀念和政治觀點對一定的階級、政黨和社會群體中的組成成員進行帶有目的、計劃和組織性的影響,從而使組成成員形成具有一定社會和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主要內容,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圍繞這一定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其定義具有特定的歷史性與階級性,當我們所處不同的時代或者所處不同的國家其表現形式和內涵是不同的。以前我國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這時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強調將其當成是一種政治思想工作的工具從而對全社會進行教育。而現今,我國的發展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開展,我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都開始了飛速發展,我國在教育體制上也不斷的進行改革,社會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變得更高,面對這個新的歷史時期,新形勢下我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有了新的要求。目前,適應我國社會發展需求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則是要依據黨和國家的要求,對大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從而更加符合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使學生不斷提高思想意識和道德修養。
二、我國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雖然我國社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視,但是在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目前,我國的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臨的困境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的高等院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重視。當今社會,我國的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已經處在了邊緣化的尷尬境地,學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夠重要,在理論課的開設上也存在問題,很多學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用專業知識的課程來代替,沒有足夠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時,無法達到很好的思想教育目的;(二)我國的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方法存在著問題。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主要采取與專業課講授方式相同的工作理念,一味的進行基礎知識和理論的傳授,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思想交流,缺少了學生的參與性,從而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無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我國的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配備上存在素質能力相對較差的現象。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是學生學好思想政治的重要導師,其專業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好壞程度。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師水平還有待提高;(四)我國的大學生在思想上雖然具有先進性但是在行動上卻又具有滯后性。我國的高等院校大學生在思想道德水平的總體層次不低,但是在具體的行為和實踐上卻存在著很多問題。河南理工大學的張悅對河南理工大學各個專業的學生進行了一千名的不記名調查,調查報告表明在一些有違思想道德的行為上,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這種行為
不對的,但是也有很多學生都承認自己確實有過類似行為;(五)我國的大學生在學生生源和教育上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由于我國地大物博,不同等級的學校眾多,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其生源結構較為復雜,在文化基礎和知識結構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很多學生雖然具有較強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斷能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學生存在著道德失范的現象;(六)我國社會的激烈競爭,對大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學生受到了社會上一些不好的思潮影響,對財富產生了劇烈的渴望與崇拜,從而導致學生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等。
三、我國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研究
如何加強和改革我國高等院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大學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可采取以下幾個方面措施:(一)學校要從平時日常的管理制度入手,要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機制進行強化,強化思想政治教的制度性和規范性。要采用制度和機制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保障,學校在制定教學工作時,要大力抓好政治理論課程的宣傳工作,將大學生的實踐活動和考核相結合,將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滲透到學習的規章制度中去,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二)大學校園應加強對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學校領導應從思想上加深認識,確實的了解思想教育課程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思想教育課程的理論課時,避免削減思想教育課程的事件發生;(三)學校要將現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為本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學理念的革新要注重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并且充分認識和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于不同的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安排等。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激發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主要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在課堂上要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四)我國的高等院校應提高思想政治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的管理者應該在師資力量、資金支持和課程建設上給予足夠的支持,切實的解決高校師資力量假設問題。一方面,學校要嚴格教師準入制度,將政治理論教師的篩選工作切實做好。另一方面,學校還要定期組織思想政治老師進行專業培訓,并與其他學校的教師進行業務交流等。同時學校還可以安排住著教師進行社會實踐和出國考察等內容,優化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教師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證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五)我國的大學應該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和諧的校園文化,從而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環境。由于我國的高等院校生源的差異性和復雜性,良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離不開和諧的校園學習氛圍的。我國的大學可以在和諧的校園文化的基礎上不斷開展有關思想教育的主題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在活動中親身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六)改革和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將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教育的重點。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著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和服務學生的教育機制。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除了要加強學校的教學質量,還要加強建設學校中其他的基礎配備,如食堂、醫院等,保證學生的切身利益問題。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要保證獎學金制度的完善和公平,保障貧困同學的利益問題。學校還應設立單獨的心理健康機構,努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有障礙的學生度過難關健康生活。
綜上所述,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國的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仍面臨著很多的問題與困境。如何提高我國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養,培養具有優秀思想道德修養的大學人才,對我國全面開展小康社會,全面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具有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摘要:本文從當前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現象入手,分析了當前大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德育內涵缺失的問題。作者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現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總結歸納,提出了幾個主要問題,并結合所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如何在大學教育中強化德育內涵的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高校德育;強化
大學生將來是國家建設的骨干力量,只有視野開闊、清醒獨立、胸懷天下、品德高尚的人,才當得起改良社會、建設國家、復興民族的重任。由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既決定著他們自身的成長與成才,也關系到國家民族的興衰,且“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是黨在新時期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理念,所以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是一項緊迫的戰略任務,是素質教育中的的重要內涵。
1當代大學生思想現狀調查
筆者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觸了不少在校大學生,并對大學生進入社會以后的現實表現進行了一定范圍的追蹤調查。通過調查,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脈絡和進行了歸納整理,發現了一些問題,梳理如下。問題一,在校學生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各學校對專業知識之外的其它方面的教育逐漸重視起來,大學生活多姿多彩,各級各類學生活動、競賽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大學生,尤其是大學新生的參與熱情也很高,這些活動和競賽對大學生盡快融入大學生活,提高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人合作能力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們從上學那天起就一直強調的德育教育在這些活動中有意無意地被冷落了。大學輔導員和班主任更多地忙于事務性管理工作,對學生的思想狀況難以深入了解,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就缺乏了針對性。所以,大學生所接受的缺少了德育內容的素質教育是不完善的素質教育。問題二,大學德育教育存在難以深入的問題。大學一直都有哲學課、德育課,但這些課程的有效性這些年來備受質疑。大學教改中,德育教育的改革一直為人所重視,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這些年看來總體還是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對大學生的思想脈絡把握不夠準確,對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定位不夠清晰。經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修哲學和政治課都是出于應付心理,對自己課堂上所學的東西并沒有、也不愿去真正理解并掌握。我們一直在倡導思想政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前兩者應該是基本都做到了,但在最關鍵的“進頭腦”一環還有很多工作去做。問題三,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放大。不可否認,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道德水平產生了下滑趨勢。社會不良現象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由于大學生心智不夠成熟,易偏激,對這些不良現象缺乏冷靜的判斷能力,導致部分學生不但不能在一定高度上去批判這些現象,反而引起了他們的羨慕和效仿,這在他們形成健康人格的過程中的影響是極其有害的。問題四,對時事政治不夠關心,獲取信息的娛樂化傾向比較嚴重。大學生面對著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信息來源多種多樣,但學生對所獲取信息的吸收卻比較單一。對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大事缺乏了解的興趣,對自己的國家和世界發生了什么和正在發生什么都持漠視態度。在筆者所做的學生上網行為調查問卷中,發現學生上網行為的發生多數出于娛樂目的,如玩游戲、聊天、看視頻等等,即便是瀏覽網頁,其關注點多數是體育娛樂新聞,對影響更大的國內外政治經濟事件缺乏了解的意愿。
2樹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實時更新高校德育內容
在當代,高校德育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同時,應大膽創新、與時俱進,樹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實時更新德育內容。
2.1樹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人本德育”即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體現的是教育要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觀念。堅持人本德育,調動教育對象的主觀能動性,使教育對象對自己的品德表現進行自我認識、自我監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行為。只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經得起時間及社會復雜環境的考驗,才能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自覺遵守社會的道德規范,調節自己的行為,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侵襲。①
2.2實時更新德育內容,提高德育現實針對性
高校德育內容要與時俱進,增強時代感,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根據新的形勢要求,適時增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夢的主題教育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高校德育不應回避現實社會問題,應該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靠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大學生所認可的德育知識應該是活生生的,而不是脫離社會實際的、枯燥無味的道德規范知識。
3開辟德育新渠道,強化高校德育內涵
在大學所施行的林林總總的素質教育方式中,德育教育應該貫穿始終,并對德育教育形式加以適度包裝,使大學生喜聞樂見,愿意參與,并在參與過程中收獲成長。為此,筆者就多年來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所積累的經驗進行了簡單總結,簡述如下:
3.1加強輔導員的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
加強輔導員的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讓輔導員實現從單純的行政管理者到心靈引導者的身份轉變。大學輔導員這一個群體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其他專業課專任教師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學生能否在大學里實現道德完善,能否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大學輔導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輔導員的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大學教育的成敗,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忽視。輔導員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心靈導師,除了做好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之外,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素質:(1)加強自我修養,使自己人格不斷完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自身具有良好修養,才會在學生中以自身良好形象形成感召力;(2)提高演講與說理水平,讓學生聽起來言之有物。只有能夠說服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3)重視了解學生,使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學生的個人情況千差萬別,每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特點、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及情感境界,輔導員應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以期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3.2打造隱形的“育德場”
一所高校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的軟環境,是學生育德育智的隱形課堂。它包含著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重在育德,高校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形成隱形的“育德場”,對于強化高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校園內積極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從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中汲取營養,使大學生能夠在這些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中學到為人處事的道理。大學生作為人類社會中的精英群體,承擔著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歷史責任,他們中的一部分將會引導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所以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經典文本的閱讀與學習訓練應該成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3.3建設網絡德育新陣地
網絡的發展即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渠道,也為德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把握網絡德育的主動權,成為高校德育的一大重要任務。網絡德育是在網絡虛擬空間中進行的德育,是新形態、新領域的一種德育形式。高校可以建設迎合學生特點的兼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校園網,使該網成為大學生獲得健康信息的來源,可以在網上引導學生多關注現實,多關心時事,讓他們在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活生生的實例的解讀與討論中提高自身的判斷力,做到清醒、理性、不盲從、不偏激,同時,引導學生從更高角度出發去理解和研判國內外政治經濟大勢,讓他們有一個更為開闊的視野,明了自己對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3.4開展形式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
今天的許多大學生生活條件較好,對苦難缺乏足夠的認知與體驗,長期在學校學習、生活,對社會缺乏了解,對實際生活缺少體驗。因此特別需要社會實踐活動去彌補這部分的教育,組織大學生參加實踐教學、軍政訓練、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勤工助學等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大學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人民服務思想、獨立自主和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方式,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大學生社會活動設計應更具有針對性,并適當增加一些挑戰性,讓大學生在付出辛勞與汗水的過程中體驗成長的喜悅與滿足,在活動中明白責任和使命的意義。
作者:王甜甜 任路偉 張洪振 張喜梅 單位:河北建筑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摘要:
校園微信公眾平臺信息的傳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本文從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入手,探析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應用的幾點原則,并提出幾點認識和思考,以促進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關鍵詞:
微信公眾平臺;大學生德育教育;應用;原則;思考
在信息大爆炸時代,微信成為當代大學生最為重要的網絡學習和社交工具。截至2016年3月,微信用戶人數達到6.97億,其中18-25歲年齡階段的用戶比例達到45.4%[1]。而正處于18-22歲這一黃金時期的大學生,接受新興事物能力強,且有著強烈的交友需求,無疑成為微信的主要用戶群體之一。微信不僅擴大了大學生的社交范圍,而且拓展了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微信公眾平臺是開發者或商家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申請的應用賬號,該賬號與QQ賬號互通,通過公眾號,商家可在微信平臺上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的全方位溝通、互動,形成一種主流的線上線下微信互動營銷方式。[2]自2012年推出以來,憑借其交流的及時性、推送內容的真實性、綁定服務的實用性、受眾范圍的廣泛性等特點,受到大學生的青睞,同時也為大學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拓展教育方式、傳播道德價值的新載體,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與時俱進的平臺。
一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群眾基礎為高校德育教育開創新的教育平臺
90后大學生是大學校園的主體,他們敢于顛覆主流和傳統,更加注重個性化,是新型技術的主要傳播力量和應用者。微信公眾平臺因其操作的簡便性、人際交流的高效性、內容推送的豐富性、消息推送的針對性等特點[3],符合青年學生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和交流習慣,深受青年學生的追捧和熱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善于接受新興事物,這使得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應用提供了良好的群眾基礎。高校微信公眾平臺是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立的,其的內容、信息與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工作息息相關。目前,各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涉及校園新聞、場館服務、學生活動、通知公告、心理健康、求職就業等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學生密切關注的,學生對這些內容具有強烈的需求性與依賴性。因此,微信公眾平臺成為學校與學生溝通強有力的橋梁與紐帶,使之前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內容的抵觸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減少。
(二)雙向傳播模式有效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針對性與效率性
在傳統的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下,往往是憑借一張嘴、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來進行。對大學生來說,這樣的教育模式只是單向的上對下的填鴨式教育,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具有圖文并茂、內容活潑、寓教于樂的微信公眾平臺,為大學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新型的教育方式與手段。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突破了傳統“學校——學院——輔導員——班干部——學生”的教育模式,高效地完成了學校至學生教育的直接傳達。這種教育模式并非單一的上對下的關系,而是一種雙向互動的傳播教育模式。在推送內容的同時,學校可以在平臺中對所接受的內容進行意見的表達,收到信息反饋之后,亦可以根據實際內容有目的性的發送相應信息作為補充,以達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教育傳達時間的大幅度縮短,使得德育教育的目的性、準確性隨之提升,有效避免了中間環帶來的遲滯性并減少傳遞誤差。
(三)為傳統德育教育增添了新的教育內容、方法和手段
以微信為主的自媒體平臺沖破了傳統的德育教育在空間、時間上的限制,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技術手段,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個更加開放、自由和參與程度更高的互動平臺,豐富了德育的載體,拓展了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易引起大學生內心層面的認同。高校創建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打造了一個虛擬的網絡環境,使得教育者在隱匿其身份的情況下,擺脫了與學生面對面的溝通緊張之感,拉近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距離。在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教育下,學生可以輕易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容易引起學生心理層面和態度層面的積極轉變,教育者也可以隨時隨地的開展德育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虛擬的微信公眾平臺教育方法,并不能代替傳統的實際的德育教育方式。因為虛擬的網絡世界,并不能完全表達對方的全部感情,會讓人感受到一絲冷漠。這就需要辯證的看待現實中的德育方式同虛擬的德育方式,應將二者有機結合,重視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應用,但傳統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摒棄。
二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應用的原則
微信公眾平臺為大學生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其完善的功能、鮮明的特點為德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應用時應注重以下幾個原則:
(一)注重雙向性原則
微信公眾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雙向性,即學生——學校之間的雙向性。高校建立微信公眾平臺之后,其推送的內容不能放任不管,而應當注重學生的主動關注及其反饋。同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所關注的內容,只有被學生接受并認同的內容,才是高校微信平臺存在的基礎。因此,學生關注與希望學生關注如何達到統一,認同與被認同才是根本。
(二)注重服務性原則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是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其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服務作用。學生工作是管理育人工作,更是一種服務育人工作。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德育教育的載體、方式和手段,其本質是為學生服務的,在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需求、困惑和心理狀態等為主要關注內容,及時進行答疑解惑,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
(三)注重內容豐富性
創新教育方法是實現大學生德育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在新時期,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大學生德育教育,必須有的放矢,針對不同的問題應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僅是將傳統的教育方式拿來主義的照搬到高校微信公眾平臺,這不僅不能引起大學生的普遍認可,教育效果不明顯,甚至有時還會引起反作用。在實踐中應將德育教育的內容普遍融入日常進行的微信互動環節,不斷淡化教育者的角色,充分考慮受教育者的內心需求,這樣才能擺脫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更好的實現德育目的。在微信公眾平臺德育教育中,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不同的事件特點對應處理,使學生個體得到尊重,有利于受教育者發揮主動性和自我教育性,也有利于個性的塑造和發展。
三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應用的認識和思考
(一)注重互動性,促進師生之間情感交流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當今主流的互動交流媒介,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能夠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教育主體、學生為被教育者的被動式教育方式,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真正在互動、平等的情況下進行溝通、交流。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交往方式相對于課堂教學、班級例會、個別談話等方式,顯得更為輕松、和諧、愉快,教育者可以隨時隨地關注到學生的心理活動狀態,學生也可以根據平臺所的內容,了解老師們的最近動態,二者之間不再是對立的關系。在平臺的互動留言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互動中了解彼此的觀念、意見和感興趣的話題。教育者可以根據留言內容及時給予一定的評論、肯定,使二者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建立起信任和合作,進而拉進距離,提升師生的情感互動。
(二)注重心理輔導,提升德育教育方式
當前,微信已成為學生表達情感的重要平臺,學生往往通過微信朋友圈將自己的思想以文字、視頻、圖片的形式進行表達。微信公眾平臺具有一定的虛擬性,教育者可以通過與學生互加關注,及時了解學生最新狀態,并將相關內容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疏導。這樣,有利于打開學生心扉,進而縮小心理差距,將不能說的秘密、故事公開,去除學生心理的疙瘩,降低心理風險。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教育者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打破傳統的共性教育,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而且教育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梳理、總結,不斷改善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方法。
(三)注重學生參與,廣泛提升微信公眾平臺關注度
在高校微信公眾平臺運行過程中,學生運營參與必不可少。在此期間,可以將學生作為平臺信息的采集者、編輯者、者,同時又可以將其作為信息的接受者。學生運營者對學生群體近期關注的熱點問題更為了解,在信息收集、整理過程中更接地氣,能普遍提升閱讀量。同時,通過“學生運營,服務學生”的原則,實現靜默認同及身邊感染,讓學生成為教育者的一部分。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大學生德育教育,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群體本身的力量,通過對少部分學生的教育實現引導大多數學生群體教育的目的,更好的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三自教育”理念。
(四)注重學習借鑒,充分吸取他人所長
對高校德育教育者而言,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學習和考察校外德育教育經驗的機會較少,因此在學習時間和提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種開放的教育模式,為高校德育教育者提供了學習的舞臺。高校德育教育者應根據自身微信公眾平臺德育教育的特點,添加其他兄弟單位甚至是社會上德育教育做得好的公眾號,隨時隨地了解他人所長及其先進的工作方式與方法,得到一定的提示與啟發,以便進一步發揮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德育教育的優勢。
作者:張慧 姚婕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
摘要:
人如果沒有優秀的品格,不能在社會生活中進行自我約束、遵紀守法,那么這個人就是學再多的知識,也是不完整的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將這部分的內容學好了,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所要闡述的就是在大學教育中將大學生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機結合,對學生發展的幫助,在文中筆者根據自身經驗提出了關于加強大學生德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的幾點措施。望這些經驗對同行進一步的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
大學生;德育;法制教育;有機結合
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的德育與法制教育一直以來是學校和教師所關注的重點。盡管在平時的生活與教學中,我們都十分重視對學生文化成績的培養,但是學生的德育與法制教育也同樣是不容忽視的,有時候學生擁有良好的品德和遵紀守法的意識,甚至比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更重要。在大學學習期間,大部分同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已初步形成,他們已經具有自己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因此,在大學期間,做好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工作,教師應該著重注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德育和法制教育對自身發展的意義,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做到全面發展。而在大學期間,只有將德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才能深入開展工作,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大學生德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的理論依據
1、二者單獨存在,都有其局限性
在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是約束人們行為的規范,兩者共同為我們的生活指引正確的前進方向,但是兩者也各有其優勢和局限性。從道德層面來講,個人的品行如何,主要依仗的是人類個體對于道德的認識,而在生活中每個人所接觸到的道德教育是不盡相同的,這也就導致其在遇事時會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產生不同的道德觀。在生活中道德觀念無形的精神壓力,有時候,甚至比法律強制性的政策規定所產生的影響還要大。但是道德教育也是存在其局限性的,在人們犯錯時,良好的道德觀除了能對人造成短暫的精神壓力以外,并不能給人以實質性的懲罰。因此,將二者結合,對于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法制道德觀十分有必要。
2、結合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道德教育,在生活中對個人行為的自我約束,主要是來自于精神層面的,是通過思想對人產生影響,最主要的理念是以人為本。而法制教育則強調的是用規則和制度去約束他人的行為,法制教育用一些強制性的規則明確直白的告訴給每一個公民,在生活中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讓人們能夠對這世界的各種規則有明確的認識。在生活中,可以將德育稱之為“自律”,將法制教育稱之為“他律”。在大學校園里,如果想要單憑德育來實現學生的自我約束,顯然是不行的。因為在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學生如果自制力差很容易就會被誘惑所誘導,做出違法犯紀的事情;當然,如果單憑法制教育也是不能真正的做到約束學生行為的。因為任何一部律法,即使做的再好,如果不能被民眾所接受,也是失敗的,不能發揮其應用的作用。因此,在大學教育中,必須將德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法制教育對自己的意義。
二、實現大學生德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的途徑
1、以德育和法制教育作為基礎教育
學生進入大學階段以后,思想已經基本成熟,有了獨立思考的意識。在這個時候正是培養大學生道德觀念和法制意識的關鍵時期。高校在這個時候把握住機會,根據學生的特點,開設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課程,讓學生在校期間能夠通過教師的教學,了解相關的知識,對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正確的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一些與德育和法制教育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法律觀。
2、建立恰當的獎懲評價機制
在高校教學中要將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機結合,學校還可以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監督獎懲機制,將德育與法制教育更好地結合,在校園生活中借助這些機制,約束學生的行為,降低不道德事件發生的機率,為營造更好的高校道德氛圍而努力,讓學生能夠在好的環境里生活學習。例如,學校可以組織評選校園“道德之星”通過優秀的學生,感染和影響其他的學生,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對于那些校園里做過不道德的事情的學生,則給予適當的懲罰,讓他們明白在生活和學習中擁有良好品德和正確法制意識對學生的重要性。
總之,在大學教育中將德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運用這種教育教學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兩者對自己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學會自律,時時謹記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做不道德的事情,更不能做觸犯法律底線的事情,這不僅有利于高校和諧、穩定、健康的發展,也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作者:李冰 單位:西安醫學院
摘要:
在網絡文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德育建設已經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互聯網的普及也為大學生的德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機遇,我們必須把互聯網作為當代我國進行德育建設的新載體予以充分的重視。應從建立高校的網絡教育領導機構,加強網絡規范建設與深化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自律等方面,加強大學生德育建設。
關鍵詞:
網絡文化;大學生;德育建設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影響青年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方面,由此引發了高校大學生德育的一系列問題,使得網絡條件下高校的德育研究成為當前學術界的熱點問題之一。上海師范大學劉嵐在其《網絡條件下德育管理的探索》[1]一文中分析了網絡條件下德育管理的時空范圍擴大、互動性增強、手段多樣化等新特點;四川教育學院蔣峰在其《網絡條件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2]一文中初步分析了網絡時代高校德育要盡快占領網絡陣地,唱響網絡教育主旋律,培養專業的網絡德育隊伍等對策;邵陽學院易海濤在其《網絡條件下高校德育教育途徑探討》[3]一文中探索了網絡條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方式要實現教師學生互動,網上、網下聯動,學習、娛樂滲透等轉變。筆者嘗試從高校、網絡規范與大學生自身等方面探索網絡條件下大學生德育的有效路徑。
一、網絡文化對當代我國大學生德育的影響
“網絡文化,又稱賽博文化,是一種與現實社會文化具有不同特點的新型文化,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依賴以信息、網絡技術及網絡資源為支點的網絡活動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結構上包括物質層面的網絡文化、制度層面的網絡文化和精神層面的網絡文化。”[4]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對當代我國大學生德育的影響是雙向的。
(一)當前互聯網技術對我國大學生道德觀念產生的積極影響
1.網絡文化為大學生的德育工作增添新的內容
“互聯網作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幾乎綜合了其他傳播媒體的所有優點,它與德育的結合,使德育獲得前所未有的優勢,因而給德育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5]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技術實踐手段,必然要推動德育理論與手段的進一步發展。網絡作為第四媒體,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輸方式,形成了新的網絡文化載體,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內容,彌補了傳統德育內容單一、素材缺乏的不足,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德育的形式,給高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網絡文化不僅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而且可以根據要求對網絡文化中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形態進行對比與融合,極大地凸顯了德育的效果。這樣身處復雜網絡世界的大學生,就能夠借助于網絡文化平臺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惡與榮辱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從而達到較好的德育效果。
2.網絡文化有力地推動了德育工作方式的現代化
網絡信息具有快捷、便利的形式,網絡傳播的途徑具有新穎、鮮活的特點。網絡技術的發展形成了靈活多樣的網絡文化,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徑,推動了德育工作的現代化,彌補了傳統德育工作方式的不足。一方面,傳統的德育工作主要以課堂為主要手段,由于傳統課堂與科技、互聯網關系的結合不緊密,使得課堂作為傳統德育的工作方式受到時間、空間極大的限制,而網絡文化彌補了傳統德育方式在時間、空間上的不足,使德育以更大的限度融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傳統的課堂德育主要以說教為主,這種方式比較死板、缺乏靈活創新,容易引發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下,大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啟發,教師的案例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德育容易走上死板、固化的老套路,漸漸地磨滅了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使大學生的德育事倍功半,停滯不前。網絡文化的發展,為大學生的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與途徑,借助互聯網的巨大優勢,“網絡信息的傳播形式不僅僅是文字,還包括聲音、圖片、動畫,甚至是圖文音像并茂的影視畫面,大大改變了沿襲多年的德育方式和手段,讓學生大開眼界”[6]。
(二)網絡文化給大學生的德育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1.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沖擊了大學生的道德意識
網絡文化的開放性與多元性主要表現在網絡信息的多元性。“根據第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最新統計,18歲以下年齡段上網人數占全部網民的17.2%,18歲~24歲年齡段占全部網民的35.2%。目前我國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間近17小時。”[7]另據2014年9月14日中國互聯網協會數據統計:“我國網民數量已達6.32億人,中國成為世界上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同時,網民的參與主體也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其中“學生依然在中國網民職業構成中占據最大的比例,占比例25.1%,互聯網的普及率在這個群體中已經占據高位”[8]。由此可知,大學生已經成為網絡參與主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網上的信息由于缺乏比較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機制,各種信息數量龐大,源頭繁多且良莠不齊,其中的不少信息,如色情、暴力、反動言論等,給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大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難以估量的。據一項調查顯示,上網大學生中訪問過色情網站的超過80%,其中12%的大學生是經常光顧者。“北京五所高校的一個調查表明,有12.5%的人曾經獲取他人郵件,9.8%的人曾經查閱黃色圖片或文字,98.6%的人曾經獲得機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5.4%的人曾經發表不健康的信息。”[9]由此可見這些錯誤、低級、庸俗信息的流毒之深,進而使得部分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品質受到沖擊、侵蝕和毒害,造成大學生道德水平下降,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客觀事實。
2.虛擬的網絡世界弱化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是法律和道德賦予大學生的義務。網絡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支撐起來的一個虛擬空間,它不是現實世界,卻是現實世界的延伸。“虛擬世界不可能取代真實世界,卻能彌補人們在真實世界中無法獲得的部分價值。”[10]網絡文化帶給我們的種種便利使得大學生在享用網絡文化時忘記了網絡的虛擬性所帶來的危害,一部分人在虛擬的網絡文化中試圖掙脫道德規范和法律制度的約束,肆意妄為,傳播黃、賭、毒的網絡文化。一部分大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渴望突破陳規,擺脫乏味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受網絡虛擬性的誘導,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進行所謂的自我理想的實現。部分大學生憑借其網絡技術的優勢通過破壞性的行為追逐畸形的網絡快感,以實現個體的自我價值,往往帶來不良的社會影響。網絡“虛擬現實”的環境使得部分大學生在享用網絡文化時肆意妄為,網絡抄襲、網絡失信、網絡詐騙行為頻現,背棄了自身對于他人與社會應盡的責任。因此我們認為網絡文化下加強當代我國大學生的德育建設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二、網絡文化條件下大學生德育建設的路徑
互聯網技術和網絡文化的發展給我國的大學生德育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當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要轉變舊觀念,適應新形勢,充分認識網絡文化條件下當代我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利用網絡文化的新載體為我國大學生德育開辟新的陣地,同時結合當代我國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與認知特點,提出更好、更科學的德育方法,加強我國大學生的德育建設。
(一)堅守高校德育陣地
高校是當代我國大學生德育的重要陣地,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建立高校網絡教育領導機構,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網絡德育工作體系。學校是大學生基本道德觀念形成的重要場所,學校要發揮其育人的功能,就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對德育的重要作用,為大學生創建一個優質、干凈、高效的網絡環境,在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滲透網絡道德教育。首先,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為大學生提供網絡道德學習的平臺。資料豐富、內容充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體系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網站,是當代大學生網上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重要理論陣地與德育途徑。這種教育網站把有關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獻及經典作家的文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數字化、網絡化,便于隨時查閱與下載,為當代我國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方式。“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利用校園網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時代特點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使網站為我所用,利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先進的主流文化占領網上陣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其次,充分利用網絡活動,在生活中加強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學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網絡道德的活動,積極發揮其德育的功能。校園網絡文明建設的方式是豐富多樣的,主要有:“開設‘網上論壇’討論熱點問題、建立電子刊物、向學生推薦優秀網站等;同時建立健全學校網絡教育管理中心,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上網意識,培養健康的上網人格;在可能的條件下,監控、過濾、消除可能侵入校園網的消極信息,防患于未然。”[12]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教育平臺進行網上行為規范的教育。如利用學校的宣傳板倡導“青少年網絡行為規范”;開展征文活動等,引導自己動手參與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使他們認識到倡導網上行為的重要性;還可以利用電子校報、校刊等途徑進行青少年網絡行為規范的宣傳。
(二)加強大學生網絡規范與制度建設
網絡規范主要是指政府、網絡傳媒、網站等專門的網絡管理組織制定的關于網絡社會的法規、規章與制度等規范。首先,政府、網絡傳媒與網站等網絡管理組織要加強大學生網絡規范與制度建設。我國自1987年以來相繼出臺了一批關于網絡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如《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著作權法》的相關條文等,解決了網絡社會無法可依的現狀,但是存在著立法滯后、條文含混、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政府、網絡傳媒、網站等網絡管理組織要根據當前我國網絡發展的客觀形勢與需要,結合我國大學生的文化背景與心理特點,建立健全網絡規范體系,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來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在保證大學生網絡權益的前提下,針對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合理、必要的約束,加強網絡社會的規范與制度管理。網絡管理組織要制定相應的網絡管理制度,規范網絡秩序。網絡規范要針對高校網絡社會的道德失范有的放矢,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其次,高校校園網要加強大學生網絡規范與制度建設。世紀之交,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與《高等學校計算機網絡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許多高校的校園網在發展中不斷完善,根據本校大學生網民的實際特點與網站運行的安全需要,制定了一些管理細則,如《網絡論壇管理規則》《電子公告牌管理辦法》《校園網安全管理條例》等,通過必要的技術等手段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下,為當代大學生營造一個干凈、有序的網絡空間,有效地規范了大學生的網絡行為。此外,一些高校以宣傳部為依托成立校園網絡管理協會,不僅可以了解輿情,還可以及時處置大學生破壞網絡規范的行為。
(三)提升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
“在網絡空間,人們可以毫無顧忌、充分自由地展示自我,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惡。只要網民們有‘善’的意愿,網絡空間就會發展成為一個弘揚真善美的場域;而假若網民們群體作惡,網絡空間也會淪為一個假惡丑的舞臺。網民們的這種充分自由可能是一種幸運,但也可能是一場噩夢,這一切取決于網民們的自律。”[5]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大學生要嚴于律己,提升網絡道德意識,遵守相關的網絡道德規范與法律制度。大學生是網絡文化與道德建設的生力軍,大學生的日常言行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和諧、健康的網絡環境的塑造。大學生要處理好網絡自由與網絡道德的關系,網絡自由為大學生網民提供了種種便利,但是大學生不應當為了自己的便利甚至追求一己私利而去影響、侵害他人的利益。如果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夠認識到自己在和諧網絡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德育建設從我做起的重要意義,在虛擬世界中約束自己的言行,提高網絡文化的構建意識,不向網絡亂拋垃圾、不宣傳色情暴力內容、不在公共網絡空間出現不文明的行為,我們就一定能營造出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并使這個網絡文化成為大學生共同享有的道德教育場所。此外,大學生之間要加強合作與監督,對大學校園里同學們之間的不良網絡道德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杜絕不良道德行為的蔓延。同時發動大學生聯合抵抗網絡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向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說不。接受健康輿論的監督與引導,形成良好的網絡行為風尚,提升大學生自身的道德水平。
綜上所述,只有發動全社會齊抓共管,形成學校、規范制度、大學生自身等方面進行網絡文化建設的合力,形成大學生德育建設的良好的網絡環境;大學生要從自身做起,深化自律,才能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提升當代我國大學生的道德水平。
作者:于建東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摘要:
在網絡文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德育建設已經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互聯網的普及也為大學生的德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機遇,我們必須把互聯網作為當代我國進行德育建設的新載體予以充分的重視。應從建立高校的網絡教育領導機構,加強網絡規范建設與深化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自律等方面,加強大學生德育建設。
關鍵詞:
網絡文化;大學生;德育建設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影響青年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方面,由此引發了高校大學生德育的一系列問題,使得網絡條件下高校的德育研究成為當前學術界的熱點問題之一。上海師范大學劉嵐在其《網絡條件下德育管理的探索》[1]一文中分析了網絡條件下德育管理的時空范圍擴大、互動性增強、手段多樣化等新特點;四川教育學院蔣峰在其《網絡條件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2]一文中初步分析了網絡時代高校德育要盡快占領網絡陣地,唱響網絡教育主旋律,培養專業的網絡德育隊伍等對策;邵陽學院易海濤在其《網絡條件下高校德育教育途徑探討》[3]一文中探索了網絡條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方式要實現教師學生互動,網上、網下聯動,學習、娛樂滲透等轉變。筆者嘗試從高校、網絡規范與大學生自身等方面探索網絡條件下大學生德育的有效路徑。
一、網絡文化對當代我國大學生德育的影響
“網絡文化,又稱賽博文化,是一種與現實社會文化具有不同特點的新型文化,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依賴以信息、網絡技術及網絡資源為支點的網絡活動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結構上包括物質層面的網絡文化、制度層面的網絡文化和精神層面的網絡文化。”[4]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對當代我國大學生德育的影響是雙向的。
(一)當前互聯網技術對我國大學生道德觀念產生的積極影響
1.網絡文化為大學生的德育工作增添新的內容
“互聯網作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幾乎綜合了其他傳播媒體的所有優點,它與德育的結合,使德育獲得前所未有的優勢,因而給德育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5]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技術實踐手段,必然要推動德育理論與手段的進一步發展。網絡作為第四媒體,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輸方式,形成了新的網絡文化載體,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內容,彌補了傳統德育內容單一、素材缺乏的不足,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德育的形式,給高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網絡文化不僅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而且可以根據要求對網絡文化中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形態進行對比與融合,極大地凸顯了德育的效果。這樣身處復雜網絡世界的大學生,就能夠借助于網絡文化平臺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惡與榮辱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從而達到較好的德育效果。
2.網絡文化有力地推動了德育工作方式的現代化
網絡信息具有快捷、便利的形式,網絡傳播的途徑具有新穎、鮮活的特點。網絡技術的發展形成了靈活多樣的網絡文化,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徑,推動了德育工作的現代化,彌補了傳統德育工作方式的不足。一方面,傳統的德育工作主要以課堂為主要手段,由于傳統課堂與科技、互聯網關系的結合不緊密,使得課堂作為傳統德育的工作方式受到時間、空間極大的限制,而網絡文化彌補了傳統德育方式在時間、空間上的不足,使德育以更大的限度融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傳統的課堂德育主要以說教為主,這種方式比較死板、缺乏靈活創新,容易引發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下,大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啟發,教師的案例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德育容易走上死板、固化的老套路,漸漸地磨滅了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使大學生的德育事倍功半,停滯不前。網絡文化的發展,為大學生的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與途徑,借助互聯網的巨大優勢,“網絡信息的傳播形式不僅僅是文字,還包括聲音、圖片、動畫,甚至是圖文音像并茂的影視畫面,大大改變了沿襲多年的德育方式和手段,讓學生大開眼界”[6]。
(二)網絡文化給大學生的德育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1.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沖擊了大學生的道德意識
網絡文化的開放性與多元性主要表現在網絡信息的多元性。“根據第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最新統計,18歲以下年齡段上網人數占全部網民的17.2%,18歲~24歲年齡段占全部網民的35.2%。目前我國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間近17小時。”[7]另據2014年9月14日中國互聯網協會數據統計:“我國網民數量已達6.32億人,中國成為世界上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同時,網民的參與主體也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其中“學生依然在中國網民職業構成中占據最大的比例,占比例25.1%,互聯網的普及率在這個群體中已經占據高位”[8]。由此可知,大學生已經成為網絡參與主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網上的信息由于缺乏比較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機制,各種信息數量龐大,源頭繁多且良莠不齊,其中的不少信息,如色情、暴力、反動言論等,給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大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難以估量的。據一項調查顯示,上網大學生中訪問過色情網站的超過80%,其中12%的大學生是經常光顧者。“北京五所高校的一個調查表明,有12.5%的人曾經獲取他人郵件,9.8%的人曾經查閱黃色圖片或文字,98.6%的人曾經獲得機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5.4%的人曾經發表不健康的信息。”[9]由此可見這些錯誤、低級、庸俗信息的流毒之深,進而使得部分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品質受到沖擊、侵蝕和毒害,造成大學生道德水平下降,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客觀事實。
2.虛擬的網絡世界弱化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是法律和道德賦予大學生的義務。網絡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支撐起來的一個虛擬空間,它不是現實世界,卻是現實世界的延伸。“虛擬世界不可能取代真實世界,卻能彌補人們在真實世界中無法獲得的部分價值。”[10]網絡文化帶給我們的種種便利使得大學生在享用網絡文化時忘記了網絡的虛擬性所帶來的危害,一部分人在虛擬的網絡文化中試圖掙脫道德規范和法律制度的約束,肆意妄為,傳播黃、賭、毒的網絡文化。一部分大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渴望突破陳規,擺脫乏味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受網絡虛擬性的誘導,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進行所謂的自我理想的實現。部分大學生憑借其網絡技術的優勢通過破壞性的行為追逐畸形的網絡快感,以實現個體的自我價值,往往帶來不良的社會影響。網絡“虛擬現實”的環境使得部分大學生在享用網絡文化時肆意妄為,網絡抄襲、網絡失信、網絡詐騙行為頻現,背棄了自身對于他人與社會應盡的責任。因此我們認為網絡文化下加強當代我國大學生的德育建設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二、網絡文化條件下大學生德育建設的路徑
互聯網技術和網絡文化的發展給我國的大學生德育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當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要轉變舊觀念,適應新形勢,充分認識網絡文化條件下當代我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利用網絡文化的新載體為我國大學生德育開辟新的陣地,同時結合當代我國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與認知特點,提出更好、更科學的德育方法,加強我國大學生的德育建設。
(一)堅守高校德育陣地
高校是當代我國大學生德育的重要陣地,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建立高校網絡教育領導機構,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網絡德育工作體系。學校是大學生基本道德觀念形成的重要場所,學校要發揮其育人的功能,就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對德育的重要作用,為大學生創建一個優質、干凈、高效的網絡環境,在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滲透網絡道德教育。首先,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為大學生提供網絡道德學習的平臺。資料豐富、內容充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體系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網站,是當代大學生網上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重要理論陣地與德育途徑。這種教育網站把有關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獻及經典作家的文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數字化、網絡化,便于隨時查閱與下載,為當代我國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方式。“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利用校園網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時代特點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使網站為我所用,利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先進的主流文化占領網上陣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其次,充分利用網絡活動,在生活中加強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學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網絡道德的活動,積極發揮其德育的功能。校園網絡文明建設的方式是豐富多樣的,主要有:“開設‘網上論壇’討論熱點問題、建立電子刊物、向學生推薦優秀網站等;同時建立健全學校網絡教育管理中心,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上網意識,培養健康的上網人格;在可能的條件下,監控、過濾、消除可能侵入校園網的消極信息,防患于未然。”[12]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教育平臺進行網上行為規范的教育。如利用學校的宣傳板倡導“青少年網絡行為規范”;開展征文活動等,引導自己動手參與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使他們認識到倡導網上行為的重要性;還可以利用電子校報、校刊等途徑進行青少年網絡行為規范的宣傳。
(二)加強大學生網絡規范與制度建設
網絡規范主要是指政府、網絡傳媒、網站等專門的網絡管理組織制定的關于網絡社會的法規、規章與制度等規范。首先,政府、網絡傳媒與網站等網絡管理組織要加強大學生網絡規范與制度建設。我國自1987年以來相繼出臺了一批關于網絡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如《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著作權法》的相關條文等,解決了網絡社會無法可依的現狀,但是存在著立法滯后、條文含混、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政府、網絡傳媒、網站等網絡管理組織要根據當前我國網絡發展的客觀形勢與需要,結合我國大學生的文化背景與心理特點,建立健全網絡規范體系,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來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在保證大學生網絡權益的前提下,針對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合理、必要的約束,加強網絡社會的規范與制度管理。網絡管理組織要制定相應的網絡管理制度,規范網絡秩序。網絡規范要針對高校網絡社會的道德失范有的放矢,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其次,高校校園網要加強大學生網絡規范與制度建設。世紀之交,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與《高等學校計算機網絡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許多高校的校園網在發展中不斷完善,根據本校大學生網民的實際特點與網站運行的安全需要,制定了一些管理細則,如《網絡論壇管理規則》《電子公告牌管理辦法》《校園網安全管理條例》等,通過必要的技術等手段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下,為當代大學生營造一個干凈、有序的網絡空間,有效地規范了大學生的網絡行為。此外,一些高校以宣傳部為依托成立校園網絡管理協會,不僅可以了解輿情,還可以及時處置大學生破壞網絡規范的行為。
(三)提升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
“在網絡空間,人們可以毫無顧忌、充分自由地展示自我,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惡。只要網民們有‘善’的意愿,網絡空間就會發展成為一個弘揚真善美的場域;而假若網民們群體作惡,網絡空間也會淪為一個假惡丑的舞臺。網民們的這種充分自由可能是一種幸運,但也可能是一場噩夢,這一切取決于網民們的自律。”[5]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大學生要嚴于律己,提升網絡道德意識,遵守相關的網絡道德規范與法律制度。大學生是網絡文化與道德建設的生力軍,大學生的日常言行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和諧、健康的網絡環境的塑造。大學生要處理好網絡自由與網絡道德的關系,網絡自由為大學生網民提供了種種便利,但是大學生不應當為了自己的便利甚至追求一己私利而去影響、侵害他人的利益。如果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夠認識到自己在和諧網絡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德育建設從我做起的重要意義,在虛擬世界中約束自己的言行,提高網絡文化的構建意識,不向網絡亂拋垃圾、不宣傳色情暴力內容、不在公共網絡空間出現不文明的行為,我們就一定能營造出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并使這個網絡文化成為大學生共同享有的道德教育場所。此外,大學生之間要加強合作與監督,對大學校園里同學們之間的不良網絡道德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杜絕不良道德行為的蔓延。同時發動大學生聯合抵抗網絡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向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說不。接受健康輿論的監督與引導,形成良好的網絡行為風尚,提升大學生自身的道德水平。
綜上所述,只有發動全社會齊抓共管,形成學校、規范制度、大學生自身等方面進行網絡文化建設的合力,形成大學生德育建設的良好的網絡環境;大學生要從自身做起,深化自律,才能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提升當代我國大學生的道德水平。
作者:于建東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摘要:
為了有效提升大學生德育學習效果,很多高校積極采用自主性德育學習模式,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自由權,以達到讓學生將所學內容內化為實際行動的目的。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德育學習手段,對大學生的德育學習會產生直接影響。主要從新媒體入手,探討大學生自主性德育學習模式構建。
關鍵詞:
大學生;自主學習;新媒體模式;德育
大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使用群體,高校德育教育者要善于抓住新媒體發展帶來的機遇,也要勇于接受挑戰,積極采取措施,構建大學生自主性德育學習的新媒體模式,進一步優化大學生自主性德育學習的內容、方法、評價等,提升大學生的德育水平,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自主性德育學習的影響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其獨特優勢為大學生自主性德育學習帶來了發展機遇,促使自主性德育學習建立新媒體模式成為必然。
(一)新媒體多樣化的形式是自主性德育學習組織教學的必然選擇
單一的教學組織方法,容易造成信息傳播不對稱或信息閉塞等,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而新媒體多樣化的形式,可以為自主性德育學習營造多樣化的學習情境,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個性等選擇學生喜愛的情境進行德育教育。
(二)新媒體平等民主的特點為自主性德育學習建構了和諧師生關系
新媒體環境下,每個人都具有思想表達的自由權利,能夠充分彰顯自己的個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高高在上,學生不再唯唯諾諾,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師生關系,即和諧、互助、民主、平等的關系。雙方在課堂交流中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相互理解與包容,促使自主性德育學習順利開展[1]。
(三)新媒體能夠豐富自主性德育學習內容
大學生借助新媒體技術獲得的信息可能會比教師更多、更快,在觀念上,學生會受到多元化價值觀念的影響,如果在自主性德育教學中,教師一味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拼命向學生灌輸社會所要求的全部德育知識,結果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產生思想上的動搖,做出價值傾向的錯誤判斷。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者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利用新媒體提供的豐富教學資源,不斷升華學生的個人理想,引導學生朝著更高的人生目標前進。
二、構建自主性德育學習新媒體模式的措施
(一)選擇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方法
選擇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方法是構建自主性德育學習新媒體模式的關鍵。[2]在實際教學組織中,教師可以選擇多樣化的組織形式,例如分組活動、輔導咨詢和角色扮演等。分組活動是課堂教學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成員進行學習、討論和活動,教師適時給予指導,讓學生在互動中受到德育教育。又如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各種社會交際技能,讓學生能夠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能夠肩負起自身職責,主動幫助他人[3]。在課堂上采用角色扮演方式,給學生一定的故事情節與要求,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想象該任務應具備的社會義務。在扮演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并且能夠全面、正確分析自己角色的社會地位與社會價值,逐步增強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恰當的教學方法是主體性德育課堂教學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傳統道德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例如教師可以采取體諒教學法,該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為地他人著想,讓學生對他人產生發自內心的關愛,能夠真正與他人愉快地交流。又如討論法。在使用討論法之前,教師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即要認真備課,所準備的討論問題不能讓學生輕易得出肯定或是否定的結論,對于討論技巧也要有所熟悉,并能夠在討論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啟發學生去思考。
(二)不斷豐富與更新自主性德育學習內容
新媒體時代下,自主性德育學習內容也需要不斷豐富與更新。首先要堅定不移地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內容,這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素養。由于大學生的自律能力較差,不僅網絡道德意識薄弱,在現實生活中也多次喪失誠實、守信底線,這都是大學生的道德認識較低造成的。其次要提倡價值觀教育。價值觀教育是思想教育范疇,加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能夠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在如今新媒體帶來的多元化價值觀念的沖擊下,大學生的心智還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消極觀念的影響,內心充滿迷茫。因此,高校可以將審美觀、事業觀、人際交往觀以及幸福觀等價值觀念作為德育教育內容。最后,還要加強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有關大學生網絡道德底線模糊事件多次發生,這必須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網絡法制教育,讓學生了解信息倫理內容,約束自己的網絡道德行為。
(三)有效利用網絡媒體優勢資源、加強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
加強自主性德育教育者隊伍建設是保障自主性德育學習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在網絡媒體時代下,需要進一步加強自主性德育教育者隊伍建設,促使其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首先,教育者要更新自主性德育觀念,注重引導與激勵,注重體驗教學,并擺正自己的心態,真心與學生做朋友,平等對待每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其次,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要善于捕捉有效信息并有效利用信息,主動學習網絡媒體多種技術,提高自己駕馭網絡媒體技術的能力,還可以在技術層面上與學生共同探討,融入學生中間。教育者也可以創建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新平臺,將網絡媒體技術運用到日常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中去,改變以往注重理論講授的德育教育形式。根據大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技術手段,激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新媒體具有許多顯著優點,能夠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新媒體還具有開放性和平等性的特點,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媒體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采取學生感興趣的講課方式,為學生傳授具有針對性的德育資料。同時,新媒體可以為德育工作提供資源,新媒體空間內包含海量信息,可以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教師可以選擇健康、積極、向上的德育思想,豐富學生的情感,并引導學生正確選擇信息。此外,新媒體可以深化德育工作,使學生可以突破傳統德育教育方式的限制,隨時隨地瀏覽網絡新聞,了解國際最新動態,實現資源共享。因此,應該加大新媒體在德育教育中的利用力度。
三、結語
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德育教育變得更加深入和直接,教學時間和方式不再局限,變得更加靈活自由,教育效果也大大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接受新媒體帶來的挑戰,同時利用其多種優勢,抓住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的發展機遇,與時俱進,構建自主性德育學習新媒體模式,努力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養。
作者:王凱文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一、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困境與經驗借鑒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當前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現狀堪憂,大學生不誠信行為經常發生,大學生道德素質不斷受到社會質疑。幾乎所有高校都設有《思想道德與法律修養基礎》課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實效性難以保證。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學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個社會的考試誠信問題;多所高校表示困難學生獲得助學貸款并順利畢業后存在拖欠還款等不誠信行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1.社會中的不誠信風氣
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是大學生誠信教育出現困境的宏觀環境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不斷滿足著人們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各種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的錯誤思想,這種錯誤思想造就了市場混亂,制假造假、違法經營行為時有出現。近年來相繼發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饅頭”、“地溝油”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這些事件表明整個社會的誠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這些丑陋的現象對國家,對社會,對全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客觀上也助長了個別大學生唯利是圖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給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2.誠信教育脫離實際
誠信教育脫離實際是大學生誠信教育出現困境的本質原因。道德教育有三個來源,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顯性的,具有直接性和顯著性,但當前的學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現實性,道德目標設置過高,與社會現實存在巨大差距,脫離生活的誠信教育使學生不能從內心形成道德認同,導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學生從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錢教育,但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就會接觸到一些錯誤的世界觀和道德觀,使之感到困惑、焦慮和彷徨。同時,教育者的教育與教育者本身行為的矛盾也會導致這種沖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師和家長常常在生活中出現不誠信行為,這種不誠信行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學生從小建立的道德觀如巨廈崩潰。
3.制度性監督機制缺失
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社會監管的不足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國,誠信道德是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種封閉的生產關系、人員流動很少的社會條件下形成起來的,在這種歷史大環境下,誠信問題不會成為突出普遍的社會性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建立,人際關系開始變得緊密、廣泛、復雜、頻繁,在這種變化的環境和關系里,傳統的約定俗成對人的行為約束是有限的,當維系誠信的傳統手段漸漸失去了效力,而社會尚未建立或健全與市場經濟所匹配的各項法律體系和規章制度,誠信缺失現象便會出現在各個領域中。大學生誠信教育終究是從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約束機制,人們的失信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誠實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維護,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失信行為的一再發生。
(二)國外大學生誠信教育經驗借鑒
在美國,大學生誠信教育不是純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種規范教育,誠信教育不是從理論到理論的教育,而越發關注生活中的各種誠信行為,對學術研究、考試、還貸等具體行為規定了具體細致的標準,使學校的總體要求能夠落實到具體生活中。在日本人看來,道德行為可以直接地歸結為“誠”的行為。日本學校的道德教育不單純依靠道德課進行,而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使道德思想滲透于學校的各項活動中。梅原猛就曾提出應該進行心靈的教育、獨立尊重的人格培養,把不撒謊作為最起碼的道德原點。在瑞士,誠信作為現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內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規定,誠信是社會活動的重要原則。在德國,國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監管體系,每個公民擁有一套信用信息檔案庫,用以記錄個人信用行為,個人信息檔案庫伴隨公民一生,使得誠信教育脫離了宣傳感化的空洞,成為一種實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從上可以看出,國外大學生誠信教育十分重視生活實踐,其德育生活化為我國誠信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和思路。一是重視滲透。重視通過隱性教育、學校環境、宗教活動來滲透誠信教育,注意在學校各科教學中滲透誠信內容,通過環境滲透使學生在誠信環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內化為學生品質;在專業教育中進行誠信滲透使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誠信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誠信水平。滲透教育體現了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是整個學校和全體員工共同的責任,滲透是一種自然融入的過程,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二是重視志愿者服務。培養服務意識是德育重要的一個方面,而且對于學生提高誠信意識意義重大。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一方面使學生加強對社會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社會責任和道德意識,讓同學們了解人與人相處中誠信的重要性,了解社會對于大學生的要求,這樣就為更好地開展德育提供一個大環境。三是調動各種社會力量,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在美國的學校內,隨處可見校訓、校旗、歷任校長的照片等等。同時學校經常帶領學生參觀與誠信教育相關的紀念堂、圖書館、博物館,以正面的社會和歷史環境教育學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誠信教育中的實踐路徑
(一)誠信教育的目標貼近生活
誠信教育的目標有三個層次:一是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二是使學生掌握誠信行為規范,三是使誠信德性內化為一種生活習慣。一是增強誠信意識。誠信意識是主體通過自覺、主動地參與誠信道德實踐活動,經過一系列的內化而逐步形成的,這種意識從根本上說,來自于社會生活實踐。因此,在大學生誠信教育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社會實踐,并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進行分析、自省與反思,增強自身誠信意識。二是掌握誠信規范。誠信規范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以誠信為行為標準的規則范式。個體的行為規范在社會生活中體現,因此,大學生誠信規范的培養應當放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完成,脫離社會生活的誠信規范是一座空中樓閣,毫無現實意義可言。三是養成誠信習慣。誠信習慣是指人們在長時間的誠信行為后養成的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誠信習慣行為已經脫離了意志的約束和限制,表現為一種不經意的自然行為,實際上誠信習慣是一種行為慣性,這種行為慣性依靠大量誠信行為累積而成。這些誠信行為只能來自于社會生活實踐。當代大學生崇尚務實,目標越貼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們所接受,也容易達到所期望的狀態和水平。因此,誠信教育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圍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我與社會等關系,選擇能為普通學生接受,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目標。道德目標既要體現崇高性、超然性,又要體現可行性、現實性;既關注國家利益,又考慮人的現實生活需求,實現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
(二)誠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實踐
誠信教育需要理論指導,但更需要實踐體悟。一方面,“誠信教育課需要思想理論指導”,這要求我們在高校課程教學中加強誠信道德理論指導,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或職業生涯指導課中應當將誠信教育作為專題教育內容。這些專門的理論課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誠信道德的基本內涵和意義,將誠信作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礎,使誠信道德內化為行為習慣,堅持將誠實守信作為為人處事的首要原則。學校在開展誠信理論教育的過程中,應更多地運用談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強調學生主動、積極、互動地學習,使學生將誠信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真正做到用心體悟誠信在生活實踐中的意義。另一方面,誠信教育需要生活實踐。一是要將校園作為重要實踐課堂。學校應當使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自主廣泛地開展主題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主題活動是大學生實現誠信道德品質實踐外化的重要場所。主題社會活動形式可以是誠信承諾書、誠信榜樣宣傳、誠信征文活動、與誠信相關的黨團日活動、誠信事跡展覽等。要充分利用校園的文化資源和傳播優勢,在校內營造良好的誠信道德氛圍。二是要將社會作為重要的實踐課堂。學校要組織大學生廣泛地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和行業進行參觀學習和調查研究,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誠信的內涵,真正做到從實踐中提高誠信覺悟。
(三)誠信教育的環境形成系統
一是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成為實踐誠信的表率。教師作為教育者,在大學生誠信教育中擔負著為人師表的榜樣作用。要想使大學生誠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師首先要做到誠信為人,起到誠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誠信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引導者,在大學生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輔導員的行為時刻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輔導員的行為舉止和教育導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其次,專業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專業課教師的行為是否誠信對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專業課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真正做到“德藝雙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對大學生道德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實誠信教育的基礎。大學生誠信教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孤立的過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學誠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必須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則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就會基礎不牢,難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處在人生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誠信道德養成的重要階段。對未成年人誠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將未成年人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利用各類資源、環境進行主題教育活動。三是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高校應當將大學生誠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進行,建立誠信檔案是大學生誠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大學生誠信檔案的記錄內容應包含學習行為誠信、經濟行為誠信、生活行為誠信、擇業行為誠信等,這些行為評價應當與大學生素質測評及獎學金評比、研究生推薦、學生干部選拔、入黨考察及各類評優工作掛鉤。誠信檔案建設是一種重要的制度教育,通過建立目標、設定方案、制度內化、評價教育等方法進行教育,不斷地提醒著學生在學習、生活、擇業等各方面堅持誠信做人。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上升空間很大,相信在德育生活化的視角下,在誠信教育的目標更加明確化、內容更加具體化、環境更加優化的條件下,我國高校學生的誠信水平可以更上一個臺階,誠信教育取得長足進步。
作者:吳榮軍 單位: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一、社會學習德育理論與大學生志愿精神
1.社會學習德育理論提出及內涵。
社會學習德育理論體系以觀察學習論、自我效能理論和三元交互論為框架,積極吸收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和認知發展論等學派合理內核與有利觀點。觀察學習即替代性學習,受注意過程、保持過程、生成過程和動機過程的制約,重視榜樣示范對道德教育的特殊意義,主張觀察者通過觀察他人在社會環境中的示范行為,習得新的認知技能和行為模式。自我效能是“人們對自身完成既定行為目標所需的行動過程的組織和執行能力的判斷”,親身獲得的成就、替代性經驗、言語說服和生理狀態等是自我效能信息的主要來源。個體自我效能感決定著相同技能的人在不同環境下的表現,消除自我無效意識有助于養成新的道德習慣和道德行為。道德發展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三元交互論強調德育應當引導個體在探求道德真諦的過程中,正確利用外部直接強化、替代性間接強化和自我強化,把獲得的認知付諸道德行為,在改變環境的實踐中發展道德水平。
2.社會學習推動大學生志愿精神培育。
大學生志愿精神即大學生以實現自我、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為目的,不計報酬的自愿自覺意識。積極引導大學生重視社會學習,大力發揮志愿榜樣的示范作用,全面促成環境、行動與認知的三方合力,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志愿意愿、提高志愿能力、健全志愿人格,扭轉大學生志愿精神缺失的現狀。第一,增強大學生的志愿意愿。可貴的志愿意愿是志愿精神的前提。自我效能感的起伏影響著大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奉獻意愿,自我效能感強烈的大學生在志愿服務中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第二,提高大學生的志愿能力。卓越的志愿能力是志愿精神的基礎,親歷學習和觀察學習是大學生志愿能力的主要來源。在社會先進志愿者榜樣的教育和引導下,豐富社會認知,完善志愿技能,以滿足社會需求。第三,健全大學生的志愿人格。完善的志愿人格是志愿精神的核心。社會環境、行為和認知的三元交互作用,影響著健全大學生志愿人格和培育其志愿精神的實效性。創設良好的社會慈善環境、深化大學生的慈善認知和激勵慈善行為的可持續實施,決定著大學生能否擁有優秀的志愿品質,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健全完善的志愿人格。
二、社會學習德育理論視域下大學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實踐途徑
1.倡導觀察學習,創新志愿精神培育途徑。
觀察學習論強調榜樣示范對個體社會化的重要性。培育大學生志愿精神,要積極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榜樣效應,引導大學生在觀察學習中關注、保持、再現、外化志愿精神。第一,注意過程:樹立榜樣。志愿榜樣能感染、帶動大學生主動學習與模仿先進志愿者的精神和行為。志愿榜樣的選擇,應貼近大學生生活實際和榜樣評判標準,挖掘大學生身邊的有社會學習價值和可模仿的志愿榜樣;志愿榜樣的產生,要尊重民主、公平、公正原則,體現志愿精神的本質要求和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第二,保持過程:宣傳榜樣。積極拓寬榜樣宣傳路徑,在多渠道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的基礎上,鼓勵志愿榜樣親自示范,引導大學生主動內化志愿精神;破除應景性榜樣宣傳,建立宣傳志愿精神的長效機制,形成良好的榜樣學習效應,激勵大學生努力踐行志愿精神。第三,生成過程:模仿榜樣。強化對志愿榜樣的觀察學習,引導大學生深入體會志愿榜樣的人格魅力,提高志愿認知水平,掌握新的志愿服務技能;注重實踐行為的鍛煉,引導大學生完善習得的志愿技能,在模仿過程中加強志愿精神的滲透,實現志愿行為的自愿自覺轉化。第四,動機過程:自我榜樣建構。積極實施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培育大學生志愿精神。利用大學生樂于展示能帶來獎勵或有價值的行為的傾向性,直接強化志愿精神;引導在對志愿榜樣的觀察學習中獲得志愿技能,替代強化志愿精神;鼓勵在志愿行為的加工、評價、取舍中,達到志愿精神的自我強化。
2.實現環境、認知、行為有機整合,構建志愿精神循環培育體系。
一是加強慈善文化引導,培育向善的社會環境。首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弘揚優秀慈善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精神支柱和實踐指南,倡導服務社會與實現個體社會價值的有機結合,著力弘揚大學生志愿精神,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時,我國傳統慈善文化根植于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之中,豐富和發展著大學生志愿精神的內涵。弘揚優秀的傳統慈善文化,促成“平等、博愛”和“泛愛眾”的中西慈善文化融合,為大學生志愿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學習環境。其次,完善培育志愿精神的長效機制,搭建社會支持平臺。完善現有法律法規,保障志愿者合法權益,提高大學生志愿者的社會認同度;規范大學生的志愿服務考核制度,表彰優秀志愿者,激發大學生踐行志愿精神的熱情。給予志愿精神應有的社會理解與認可,注重實現志愿者個人價值和關注大學生長遠發展,提高志愿精神的培育實效。同時,社會要積極向大學生提供志愿服務的實踐平臺,促進大學生與社會的了解、互動,引導大學生志愿精神由“應然”走向“實然”。最后,引導志愿精神傳播,營造社會志愿氛圍。豐富志愿精神的傳播載體,發揮傳統主流媒體的優勢,結合新媒體的互動性和即時性,明晰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深化志愿服務意識,形成弘揚志愿精神的傳播效應。創新志愿精神的宣傳形式,要立足于社會需求,結合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時尚元素融入志愿精神之中。積極評選優秀大學志愿者、志愿團體,組織扶貧幫困的大學生志愿服務,開展捐贈活動,擴展宣傳平臺,引導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常態化發展。二是深化大學生志愿認知,加強學校志愿教育。首先,尊重志愿精神培育原則,提高大學生的志愿意愿,深化志愿認知。自愿原則要求從思想上引導大學生自愿認同、接受志愿精神,自覺外化為志愿服務。實踐原則鼓勵大學生不斷奉獻與反思,提高道德素養和道德判斷能力,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層次性原則要充分尊重其志愿動機的層次性,逐步將從眾利他型的“我去”和主觀為己型的“我要”變成自我實現型和奉獻服務型的“我想”“我愿意”,實現志愿精神由認知轉化為信念。其次,普及志愿服務教育,明晰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內化志愿精神。積極開設人文、心理、道德和技能等相關志愿服務課程,有效整合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志愿服務技能,能切實提高志愿服務的針對性。同時,結合大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與重大事件,學習和弘揚“奧運精神”“世博精神”,能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公民意識,明確自身的社會地位、使命和責任,在正確協調自我價值和社會整體利益的基礎上,鞏固志愿精神的培育成效。三是踐行大學生志愿精神,打造志愿精英團隊。志愿服務是志愿精神的外化表現,參與志愿服務是踐行大學生志愿精神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務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大學生根據自身實際與社會需求,以個體或團體力量,在環境保護志愿服務中,深化環保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國內外大型賽事志愿服務中,展示大學生風采,提高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在扶貧幫困志愿服務中,增強社會責任感,營造向善互助的社會風氣。培育大學生志愿精神,需要提高思想覺悟,更強調大學生在社會志愿服務中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感悟志愿精神的豐富內涵,而志愿者的流動性和招募信息渠道單一,難以形成良好的大學生志愿者隊伍。招募階段要充分利用校園媒介,大力宣傳志愿活動的社會意義與價值,明確所需志愿者的類型和人數等信息,選拔嚴格遵循公平科學原則;服務階段給予系統培訓和指導,提高服務實效;評估階段,科學衡量大學生志愿者的服務實效,對突出貢獻者進行獎勵、表彰。
3.重視自我效能感,激發志愿精神踐行動力。
首先,強化志愿精神的成功體驗。富有成就感的志愿活動是增強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增加志愿精神的成功體驗,應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自身能力,降低由主觀認知偏差帶來的自我無效感,確立合適的、可操作的志愿目標,在志愿服務中體驗成就感,幫助大學生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引導大學生正確歸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是影響歸因的四因素,將志愿服務的成功經驗歸因于自身能力和努力,有助于增強大學生踐行志愿精神的成就動機和自我效能感。最后,給予適度的鼓勵性評價。密切結合大學生的志愿行為和志愿人格,積極的肯定、支持和獎勵能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強其投身志愿服務的熱情,努力踐行志愿精神。
作者:陳榮榮 單位: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一、先秦儒家關于修養方法的主要內容
1.立志。
在先秦儒家看來,一個人如果要成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達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養的方法外,還是其他修養的前提。孔子說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也是從志的重要性上講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認為,立志是為了追求為人之道,而不是為了名利權利、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在《孟子》中曾有這樣的一段對話。王子墊曾問孟子:“士何事?”孟子說:“尚志。”王子墊繼續又問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說:“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可見,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內容的。荀子認為,如果有志于道,則可超然物外,能到達到內心的自由,他說:“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
2.為學。
學習是明道達仁的重要手段,“志學然后可與適道”。在先秦乃至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能夠參與學習活動的人是不多的,學習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為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是為了學為人之道,識記圣賢之言,荀子在《勸學篇》中說,“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這里先王之遺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過向他們學習,領悟做人的道理。從中華文明軸心時代開始,中西方為學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異。孔子的學生子夏認為學習是了解仁的途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認為,“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們做學問并沒有別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來,恢復善的本性。荀子則更為直接地指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3.存養。
“存養的內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養個人善的本心、本性,培養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養的論述中,孟子言說較多。他說:“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論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對本來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則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異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養性呢?孟子認為:“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則言:“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
4.慎獨。
“慎獨”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體性的主要體現之一。《禮記?中庸》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句話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終伴隨人的左右,須臾不離。那么道是什么?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無所畏懼,君子則敬乎天命,獨處時,也謹慎從事,時刻檢點自己,“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人是群體性的生命存在,但總有獨處的時候。當沒有別人的監督的時候,更彰顯其操守。因此慎獨成為儒家極為重視的休養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張載、朱熹對此都有過深刻的論述。
5.內省。
自省作為修養的功夫,是一個人最為常見的自我省察,是作為道德個體的人的主體性的體現。《論語?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內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觸發了個人的智性思考,所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就是這個道理。內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為“反求諸己”。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這種自我審視的態度和精神成為個人不斷成長的重要方法,體現了傳統的忠恕之道,極為難能可貴。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為達善的重要途徑,“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6.踐行。
如果說上述五種修養方法主要是從內在來進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話,那么踐行則是更具有終極價值的道德實踐和修養方法。《中庸》上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即是強調應廣博地學習,審慎問辯思考,最終是為了篤實的實踐。實踐是檢驗和改進個人道德水平的標準。一個人對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論道,不去實踐,就不會有新的體悟。《論語?里仁》說“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應謹慎地說話,勤勉地實踐。孟子認為“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認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養方法的主要特點
1.凸顯主體意識。
先秦儒家的修養學說以“內圣外王”為目標,以人性為基本出發點來建構自己的學說。眾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論”、荀子提倡“性惡論”,孔子雖然沒有明確其對人性的看法,但根據其表述來看,其持性善論的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體的本性善惡之后,他們依據這個根據,進行論述修養的方法。不管他們怎么論述,他們所強調的都是要從單個的個體出發,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誠”都是從主體性講。凸顯了人的主體地位,就明確了教育所實施的對象,就有了目標。同時,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開始就提倡因材施教、個性發展。
2.注重內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養方法,主要是強調個人的內在超越。人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對眾多的社會誘惑,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什么是值得弘揚的?什么是需要貶斥的?作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謹慎判斷。堅持社會所提倡的價值觀念,養成個人習慣,需要一個人后天養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夢培元先生在《中國哲學主體思維》一書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內向思維”是中國哲學和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的一種。確實如此,這種思維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長發展規律,顯示了人的智性,特別是從孟子所闡釋的心性之學開始,對道德生成的內在機制的弘揚就一直為傳統儒家所提倡,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學。這種省修方法后來又得到升華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3.強調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識的學習,學的是間接經驗;行是把知應用于實踐,過程中會有很多新情況。《左傳》講到“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意為知易行難。為了避免學一套說一套做一套的情況,先秦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并不強調“躲進小樓成一統”、單純地對道德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觀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學到的道德知識轉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識,并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它。《論語?顏淵》中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說話謹慎。司馬牛又問,說話謹慎就是仁了嗎?孔子說,仁做起來困難。因此,要實現仁德只知道知識不行,更重要的是實踐。這種思想發展到明代王陽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養方法的當代意義
1.大學德育應引導學生樹立志向。
德育最終涉及到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從根本上是為了培養“內圣外王”的君子。這樣的目標有兩個互動的因素,即內在個體和外向事功的協調發展。其中,“內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上的修養,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倫理主導的封建社會中,即便能投機一個時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終會被釘在歷史的屈辱柱上。因此,這些修養方法為一個人所采納的時候,這個人必定有一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志向。有了這種志向,才有毅力進行道德修養。千百年來,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時空的感染力,正是因為它是古之學者的志向凝練。今天,我們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志向。并且,這種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導力。“古之學者為人,今之學者為己”也許是今天大學生道德狀況的一種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臨的困境。大學德育要保持個人志向和國家宏觀目標的邏輯一致性,有了恰當的邏輯銜接,就會使得大學生的志向有了寬度的拓展,既具有現實色彩,又有歷史擔當。
2.大學德育應引導學生發揮主體意識。
先秦儒家道德修養方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凸顯修養中的個人主體精神,不管是立志、為學,還是存養、慎獨和內省都是從自我做起。這種自小而大、自內而外、自下而上的修養方法形成了社會道德的根基。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形成顯著的倫理特征,就與這種重視個人修養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質上是內發和生成或建構的過程。”主體因為年齡、學識、環境、實踐等多個條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盡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通過激發大學生的道德自覺意識,形成個體認同基礎上的“知、情、信、義、行”的統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條化、單一化的根本。當眾多的個體通過對社會所倡導的價值體系達到自我認同和內心確信時,和諧的社會秩序才有了運行的根本。
3.大學德育應加強道德生活實踐。
在先秦儒家看來,所有內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實踐中尊德性而道問學更具有實際意義。因為這不僅是提高道德認識的方法,而且也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過實踐事件來探討道德更有針對性。孔子對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齊桓公)的看法,孟子對“嫂溺,援之以手”的討論皆是在生活實踐中深化對道德的認識。人是社會關系的產物。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實現人的社會化的目的。大學生的道德教育雖然主要在課堂進行,但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覺悟就不能局限于課本,結合青年人的特點,更應該鼓勵他們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會,通過對社會生活的感悟、對社會道德事件的觀察,來增強自身對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現在的校園日常生活、暑期社會實踐、青年志愿者服務等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道德實踐的途徑,我們應以此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實踐機制。
四、結語
總之,先秦儒家的德性修養方法奠定了中國人道德修養的基礎,成為中華文化的元典性因素,在整體主義的氛圍中形成了個體德性成長的基礎。生活中在傳統隧道中的中國人以此為標準,追求高尚的道德成為一生的追求。今天,在理性主義、工具主義、物化傾向盛行的社會環境中,大學生受到了諸多的外界因素的誘惑,他們的道德整體情況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從教育的意義來講,外在的各種引導固然重要,但根本的還是要借鑒先秦儒家的方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個體做起、自我超越、不斷參悟,最終實現身心的和諧統一。這是解決當前大學生道德培養難題的可取之道,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普及之道。
作者:丁恒星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一、大學生德育中感恩意識缺失的表現
1.對師恩的淡漠。
對師恩的淡漠是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表現之一。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來之不易,他們都是高考中表現優異的學子,也都經歷了高中階段的魔鬼式訓練,因此他們應當對家人、社會和老師的幫助心懷感恩。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學生并不多。他們遲到早退,上課不認真聽講,無視老師的勞動。日常生活中師生禮節嚴重缺失,甚至有的學生在私底下給老師起外號。這種對老師的調侃和嘲諷正是師恩冷漠的最典型表現。對師恩淡漠的另一個突出表現就是老師在學習和生活中曾特別關心的某些學生,在畢業或者師生關系發生變化之后,沒有表現出對老師的感恩之舉。老師對學生的培養與教育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負責任之舉,其實這也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但是這些曾經被老師關心和照顧過的學生在畢業后基本都是再無音信。因此,對師恩的淡漠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不得不解決的一個問題。
2.拒絕還貸,誠信缺失。
在一些貧困地區或者困難家庭,有些學生因上不起學而放棄大學生活的現象被社會普遍關注后,我國高校和社會各界及時伸出援手,為這些學生提供助學貸款。在接受國家助學貸款的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并沒有按時還款。值得警惕的是這些學生在有了償還能力之后還是沒有還貸。甚至在銀行的催促之下,竟明確表示拒絕還貸。還有些受到熱心人士資助的大學生在升學之后,既沒有書信感謝,也沒有電話問候,這對于愛心人士的感情付出和物質付出是十分不當的。因而有的企業家在制定了愛心扶貧計劃后,竟明確表示不再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學生。筆者在百度以及中國知網數據庫等搜索引擎中以助學貸款違約,拒絕還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竟有大量的報道和文章對大學生的還貸違約問題進行專門的研究。文章數量可見對此問題的社會關注度之深,由此也暴露出了大學生對于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和機構感恩意識的嚴重缺失。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加強大學生德育中的感恩意識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3.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意識不強。
當代大學生大多為90后,他們多為獨生子女,父母及其他家人從小對他們百依百順,由此也養成了他們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的性格。這種自私的性格影響著他們在校期間與別人相處的行為。他們對和自己無關的事情異常冷漠,絲毫沒有集體榮譽感。對母校的感恩情懷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在往常看來十分正常的情感在他們身上也很難有所體現。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在他們看來只是思想政治課中需要記憶的一些東西,離自己很遙遠。
二、大學生感恩意識不足的成因分析
從感恩意識的缺失可以看出大學生德育任重道遠,提升德育水平、提高大學生的感恩意識還需進一步分析其內在原因,以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
1.社會發展大環境的影響。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社會轉型是最大的時代特點,也是各種問題和矛盾的凸顯期。這一時期人們的道德意識最容易產生負面變化,導致社會道德層面斷裂。西方思想不斷侵蝕和影響人們的思想,拜金主義、極端自由主義涌入社會主義陣營。大學生在價值觀的形成階段面臨眾多的價值選擇。他們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極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錯誤的道路。而此時學校教育恰巧沒有及時跟進,由此導致了大學生德育建設的不足。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生入學以來一直專注知識的學習,以提升成績為己任,以能考上重點中學或者名牌大學為榮耀。而這些重點中學和名牌大學選擇學生的標準只有成績。這種教育上對思想道德的極端不重視導致當代大學生沒有受到過正規的啟發式道德教育,出現這些感恩缺失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2.學生壓力過大,無暇顧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實施擴招以后,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屢創新高,說明高等教育已經由原來的精英教育變為現在的大眾教育。人數的激增需要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但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與高等教育發展并不同步。當我國的經濟增長點還主要依靠簡單的加工制造業拉動的時候,大批大學生已經接受完教育進入就業階段。眾所周知,在一個以簡單的加工制造業為主的經濟環境里,低素質、低學歷的人才就可以勝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形成“人才過剩”的奇怪現象。社會為大學生提供的就業崗位與龐大的就業大軍之間極不平衡,這就導致大學生之間競爭激烈。同時,千軍萬馬考公務員的社會現象,也導致家庭教育的投入無法收回。總而言之,生存壓力、就業壓力成為大學生最大的困擾,他們已經無暇再顧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對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當前的德育主要體現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過多地體現為形勢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感恩教育在整個高校德育中被一筆帶過,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僅用一節課,甚至幾分鐘的時間就將這一內容介紹完畢,導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大學生德育建設水平的對策
1.培養知恩意識。
德育中應將培養大學生的知恩意識列為教學目標。意識對行為的指導作用應當在感恩教育中有所體現。馬克思認為,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對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會產生重大影響。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過德育應當讓學生意識到別人對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當然,當接受別人的幫助時應當心存感恩。只有內心體會到感恩的溫情,他們才會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感恩之手,這樣也才能在大學生中間和社會中形成良性循環。感恩意識的來源是多渠道的,大學生獲得感恩意識的主要渠道便是課堂,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科學知識。但是在目前高校沒有設置感恩教育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專門的感恩教育。同時由于評估和測試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眾多高校不得不放棄這一內容的教育。針對這種不足,政府教育部門首先應制定大學生德育綱要,要突出感恩意識的重要性,明確要求各高校應當設置并具體實施專門的感恩教育。編制相關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節對大學生進行專門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關的評估手段。評估應當延長時間范圍,不限定在在校期間,即使大學生畢業之后出現違背誠信的行為也應當追究畢業院校的責任。在這種約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動力。
2.設置系列的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活動應設置感恩教育主題。活動開展中尤其要注重針對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會幫助的人,享受國家助學貸款和各類補貼、補助的學生群體等。我國高校中對貧困學生的感恩教育已有開展的先例,并且越來越普遍。但是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還沒有走上規范化道路。據中國新聞網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有高達527萬的貧困學生,他們大多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對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強的。但這并不是說針對其他學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學生都應當懂得感恩。為此在校園系列文化活動中可以舉辦演講、講座、文藝晚會等形式的活動,讓曾經接受過幫助的學生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以便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氛圍,增強學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從細節入手。
加強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載體。制度的能動性是規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執行制度同時也是遵守道德準則的一個準繩。戰略決策往往需要好的執行權支撐,若執行權滯后也容易導致戰略決策的失效。以制度體系為支撐,營造一個充滿感恩教育的環境,是大學生德育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具體而言,在大學校園內可以懸掛感恩標語、制作新穎的條幅、設計宣傳欄、校園人文景觀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題,營造良好的校園感恩文化。這些細節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也可以很好地體現出高校對感恩教育的重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感恩意識的缺失是高校德育不足的一個重要體現。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高等教育應當以人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又離不開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感恩意識。只有具備這種良好的思想品質,方能助推大學生在社會中的夢想之旅。
作者:陳曉 單位: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