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9 11:17:1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時事新聞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本文從輸入理論出發,以輸出為導向,分析了網絡環境下時事新聞運用在大學英語讀寫課上的可行性及其優勢,提出了基本的教學應用模式和注意問題。
關鍵詞:輸入;時事新聞;讀寫課;可行性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促使我們需要不斷調整我們的教學策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隨著科技進步和網絡的發達,多媒體手段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大學英語的教學之中。雖然如此,很多學生仍然對大學英語課,尤其是讀寫課缺少足夠的興趣和主動性。由此,本文從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理論出發,將時事新聞引入讀寫課的學習中,以期引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
目前,大學英語讀寫課程基本遵循“學生課前預習,教師課上精講,學生課后復習”的單一教學模式。學生往往認為課堂所學知識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相去甚遠,所學到的是一種簡單化、抽象化、形式化的概念,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學習的目的只是應付考試,同時也導致教學過程枯燥,很難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導致學生學習被動、缺少興趣,課堂所學知識也無法應用到具體的實際的情境中。
時事新聞由于時效性強、信息量大、素材豐富、語言簡約,通常具有較高的可讀性,成為大學生們拓寬眼界和增長知識的可靠的閱讀材料。基于外語教學的特點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大趨勢,將英語新聞素材引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其中有利用英語新聞促進聽說能力提高的研究,如徐袖珍、包延新、郭麗萍、彭佳;有把英語新聞用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研究,如韓少杰、周可欣、張潮、毛靜、張知國、趙誠;有關于英語新聞輔助英語閱讀教學的探索,如茅麗莎、朱莉、蔡敏;也有對課堂教學中英語新聞導入原則的探索,如單亞萍;還有對英語新聞在大學生的素質培養與文化修養等方面作用的探討,如趙霞、王小平。(周振行,2011)
一、新聞在大學英語讀寫課上運用的可行性
1.環境。在網絡環境下,實事新聞的獲取來源更加便捷迅即。因此,教師通過網絡可以有取之不盡而又及時更新的資源。甚至是剛剛發生過一天甚至幾小時之前的新聞,都可以改造成上課的材料。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有不少材料就是取自英語主流報刊雜志,而這些報刊雜志基本都有網絡版,這就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既能與時俱進,又不跟大學英語考試脫節。同時各組織機構,主流媒體也都有英文版官方網站,使我們可以便捷獲取英語資訊。網絡環境下,大量的新聞還意味著教師可以針對所授課的主題和學生興趣量體裁衣,也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取向、以及參考四六級考試的選材,有針對性地選取新聞。而且,網上還有一些有關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平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大家上傳更新各自選用的新聞教學材料,做到資源共享,提高了備課效率。
2.動機。動機是學生學習最大的推動力。試想學生整天閱讀書本上的靜態的資料,未免會把它當成是要考試的符號,為了考試而讀書,閱讀的熱情與動機怎么能達到最大限度。而閱讀時事新聞則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愿望,因為他們想在英語課上了解當下發生的事情,獲取資訊。Genesee認為:“內容不一定是學術性的,它可以是任何話題、主題或非語言問題,只要學習者感興趣或認為重要就行。”因此,即使有時的材料難度超過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也愿意挑戰自己,繼續完成閱讀,這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Genesee,1994)
3.真實性。網絡時代的繁榮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大量真實鮮活的語言材料。學生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取資訊。這種資訊可以是英語的,也可以是漢語的,至少是學生自身感知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知識建構具有指向真實世界的性質,只有當知識處在與真實世界的聯系之中時,其意義才會凸顯。而知識建構的社會情境性使得知識和知識建構的過程同知識建構者所處的特定情境、所擁有的具體可用的知識及文化資源密不可分。也就是說,學習者所能夠接觸到的語言環境對語言的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語言學習的最終成效又取決于語言環境的質量。只有當語言學習與真實的語言環境相聯系時,學習者才能最佳地實現對目標語言的建構。而將英語新聞引入課堂即是為英語學習創造真實的環境,學習者可親臨其中,直接用目標語言感知現實世界。原汁原味的新聞報道,構建出用英語直接進行實際交際的環境,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從根本上減輕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恐慌感和排斥感。根據外語教學有關語言輸入的理論,真實的信息具有可理解性、重復性和凸顯性,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共鳴和參與熱情。同時,用目的語講述自己周圍發生的事,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4.時效性。課本上的內容畢竟是一年或幾年前的選材,內容未免滯后、話題陳舊,令學生有時過境遷之感,更無法保證學生及時了解現實生活中的事件。而通過網絡了解的時事新聞提供了豐富并且動態的閱讀資源,讓學生在第一時間接觸到國內外的最新時訊,不斷接收全新的信息刺激,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習興趣,進而充分調動英語閱讀的積極性。
二、新聞在大學英語閱讀課上運用的具體設計和注意問題
1.任務設計。課程之初明確本學期讀寫課上要涉及的主題,制定具體的時間安排和進度。通過網絡,教師、學生小組分頭搜集符合某一主題的近期網絡新聞材料,在上到該主題前兩周匯總起來,預先設計圍繞該主題并有可能引起爭論的初始話題,設立相應的學習討論組。學生在閱讀網絡新聞材料之后,參與到討論組中,就設定的話題進行發言和討論。討論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活化集體教學模式下所學的閱讀技巧,展示語言基本功,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其次,有老師選擇合適的文章按四級試題的模式,做成快速閱讀,仔細閱讀或完形填空的形式,在上課時作為輔助書本學習的閱讀練習材料。①選取材料: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閱讀興趣選取合適的網絡新聞。②選材處理:將選取的網絡新聞根據話題分類,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水平,對影響閱讀的個別詞語加注。20世紀70年代末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建立在輸入假設、習得與學習假設、監控假設、自然順序假設及情感過濾假設之上的第二語言監控模式,輸入假設是指可理解性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這是監控模式的核心。根據這個假設,語言輸入話語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學習者只要能夠聽懂對方的話語、語言即可習得。(Kashen,1985)③教學重點:拓寬學生閱讀量和提高閱讀理解水平,增加學生的信息輸入,關注學生深入討論與交流觀點的能力。④應用方式:小組討論、課堂辯論,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的變化,改進話題的難易程度。對學生感受深刻的題目,用書面形式記錄下來,并靈活運用課本所學的結構分析和寫作模式,寫成大學英語作文的形式。選用前期做好的閱讀練習來強化重點單詞的掌握或閱讀技巧的運用。
2.注意問題。把時事新聞運用在大學英語讀寫課上對老師來說無疑使巨大的挑戰。且不說無形中工作量增加了很多,還要有廣泛的閱讀量和時時的資訊更新,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歸納和引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全面客觀地看待分析問題和現象,不能以個人好惡而妄下結論或一概而論。同時,材料的選擇要不斷調整,既以學生的興趣喜好為出發點,還要參照大學英語考試的選材取向,多關注有關教育、人文、環境、科技發展社會生活的領域的新聞。此外,上課班級的專業方向也是要考慮的因素之一;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新聞他們自然愿意多加關注。
摘要:農村初中由于受到地域、環境、師資方面的限制,當前教學手段、內容、方式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何運用時事新聞讓初中思想品德課活起來是本研究要探討的重點,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增加時事新聞熱點可以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社會發展的動態。本文將首先探討時事新聞教學的意義,然后從幾個方面探討如何將時事新聞運用到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去。
關鍵詞:時事新聞;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
一、時事新聞教學在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
1、有利于拓展和補充思想品德教材的內容
思想品德教材的內容應該緊密聯系瞬息變幻的生活實際,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并明確寫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素(試行)》。思想品德教材的變化速度明顯滿足不了這一要求,具有明顯的滯后性。而時事新聞的鮮活性、及時性特點正好彌補教材的不足,能有效的充實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拓展課外知識,關心國家大事。
2、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運用時事進行教學,通過時事材料理解基本理論觀點,利用基本理論分析現實問題,使思想品德課教學有血有肉,使學生感到學習有趣有用,從而調動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開闊視野,開拓思維。另外,學生在研究時事的過程中也會碰到一此困難,感到知識的不足,從而自覺地產生一種對知識的渴求,提高學習的愿望,增強求知欲。
3、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引入時事政治內容,將時事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講授,拉近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既讓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教學,又落實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比如,在講授“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時,教師可以講朝鮮半島的局勢、南海爭端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這些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樣的教學,學生興趣盎然,能積極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教材內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二、時事新聞教學在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
1、課前十分鐘開設“時事縱橫”欄目
思想品德課教學不能拘泥于書本,要讓學生主動從社會生活中正在發生的重大時事中汲取知識,讓學生去收集、整理時政資料,就是促使學生把目光從自身和家庭狹窄的空間投向遼闊的社會大舞臺,讓他們去關注、去體會世界的變化,感受時代的脈搏,從而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的良好品質,培養他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本人在思想品德課堂上開設了課前10分鐘的“時事縱橫”欄目。該欄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進行時事新聞報道,要求選取有重大影響力的、有教育意義的新聞素材,杜絕花邊新聞;第二部分是學生對所報道時事進行討論。對于同一個時事,大家肯定會有不同的意見和聲音,在規定時間范圍內給大家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學生參與度很高,有時時間到了,大家還意猶未盡;第三部分是教師或學生點評,針對學生的發言,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沒必要對其定性分出誰對誰錯,只要言之有理就對其肯定,然后對學生的演講進行打分作為平時成績考核。該欄目每節課兩個同學參與,一位男生一位女生,每周兩次,按學號順序分組。該欄目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口才和應變能力。
2、以時事熱點為話題導入新課教學
在講授新課前,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選用學生關注而熟悉的重大時事問題,設置懸念,作為導入新課的開場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講授初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直觀的認識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選用了中央電視臺315晚會素材導入新課:首先展示315晚會剪輯視頻3分鐘,內容涉及被曝光的蘋果手機、大眾汽車、網易等一批國際國內大品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虛假欺詐行為,然后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談談自身的感受。由于這此材料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而且是學生十分關心的時事,學生會結合自身實際暢所欲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趕緊設問:A、商家的這此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呢?B、碰到類似的事情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通過設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很快就進入了新課的學習狀態。
3、開展以時事熱點為主題的辯論賽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辯論是中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表達自身觀點的方式,在這樣的針鋒相對、思想激烈碰撞的場合,學生的思想得到了積極的引導和啟發,知識更得到了增長,見解得到了升華,邏輯得到了鍛煉。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有此理論知識正好和社會上剛剛發生的時事熱點相對應,那么這個時候,開展一場針對此社會時事熱點的辯論賽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學策略。比如:在講授《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這一框題時,結合當時的時事熱點,給學生設計了一場以“老人倒地要扶”VS“老人倒地不要扶”為辯題的辯論賽,男女雙方分別為正反方進行自由辯論,大家在激烈的辯論氛圍中發表著自己的觀點。此時,辯論的雙方誰輸誰贏已經顯得不是那么重要,在激烈的交鋒中引發的學生對課本知識和社會問題的思考才是最大的收獲。
三、結束語
總之,在新的形勢下,時事教學法是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只要我們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上多注重結合社會熱點,有針對性的選擇與教材內容緊密相關的、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國內外重大時事,找準時事熱點與教材的切合點,將時事教育寓于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去,就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摘 要] 新聞作品有別于時事新聞,應受《著作權法》的保護,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對“時事新聞”的簡約解釋則沒有結合新聞界的具體情況,導致“時事新聞”的范圍常被擴大。關于“時事新聞”的定義,法學界與新聞學界從未形成過統一的意見,兩者對“時事新聞”概念存在嚴重分歧。長期以來各類新聞作品的著作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嚴重損害了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關鍵詞] 時事新聞;新聞作品;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
一、關于時事新聞的定義――法學界與新聞學界的分歧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媒體刊載或者轉播其他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這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不少新聞作品(包括時事新聞)被隨意轉載的“保護傘”。關于《著作權法》中的“時事新聞”定義,在后來頒布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是這樣的解釋,“時事新聞是通過報紙、期刊、電臺、電視臺等傳播媒介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據曾參與制定著作權法的專家解釋,時事新聞又稱紀實新聞,是指全部由信息或“硬件”(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客觀事實)組成的新聞,反映新近發生的事。可以認為,法律認可單純事實消息屬于時事新聞。這類新聞沒有撰寫人的主觀情感,也沒有對新聞事件的細節或背景描述,只是作為信息來傳播,報道者對客觀事實沒有獨創性勞動,所以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上述界定是法學界的一種普遍看法,作為一部操作性很強的法律,其勢必與新聞界有緊密的聯系,也牽涉到新聞界的利益,那么新聞界對時事新聞的界定又是怎樣的呢? 時事追蹤、時事報道、時事調查、時事政治,以及時事新聞名稱等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媒上普遍存在,“時事”兩個字眼常被拿來加入這類欄目的名稱之中。而在新聞學教材中,很難找到關于“時事新聞”的定義。《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時事”即最近期間的國內外大事。“新聞”一詞的定義,國內新聞學界較為認可著名新聞人陸定一先生的定義:“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可以理解為,“時事新聞”是新近發生的國內外大事的事實的報道。新華社早年曾出版的一本《時事新聞標題》給“時事新聞”的定義是“時事新聞報道國內外大事,具有重大和廣泛的特性”。這一定義與筆者前述定義大同小異:區域上,包括國內外;規模上,體現出重大性;性質上,是事實的報道。從新聞學角度講比較符合我國新聞實際,而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對時事新聞的簡約解釋則沒有結合新聞實務的具體情況,導致“時事新聞”的范圍常被擴大。
對比上述關于“時事新聞”在法學界與新聞學界的定義,出現的分歧顯而易見。筆者贊同一些學者的觀點,“時事新聞”是法學概念,是法學界創造出的概念,在新聞理論界基本上不認同法學界的定義。
二、時事新聞與新聞作品的聯系與區別
新聞作品是指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傳播的反映新聞事實的作品,其形式既可以是文字,圖片等視覺傳播形式,通過報刊網絡進行傳播,也可以是以有聲語言、音響等聽覺傳播形式,通過廣播進行傳播,或是以視聽結合的傳播形式,通過電視進行傳播。根據不同新聞體裁,新聞作品可以分為消息、通訊、新聞調查、專訪、新聞評論、新聞圖片等形式,以上是新聞學界較為統一的認識。法學界實務中沒有給新聞作品給予定義,導致時事新聞的概念被擴大化,現實中被與時事新聞混為一談,新聞作品遭侵權可想而知。
要說將法學界定義的“時事新聞”概念來在新聞學中找一個相近似、套得住的概念的話,從形態來看,似乎只有新聞作品這一體裁中的“消息”這一類型更加接近“時事新聞”。顯然,時事新聞是法學概念,而新聞作品是新聞學概念,含糊一點說兩者的關系,可以認為時事新聞(消息)屬于新聞作品的組成部分。日常的新聞報道中,是否有《著作權法》所稱的“單純事實消息”呢?應該是有的,比如黨報經常報道的會議新聞,內容往往是領導講話稿;又比如日常報紙中關于一些突發事件的短消息,往往是何時何人在何地發生何事,此類消息影響重大、新聞價值大,但是由于時間倉促,記者還未能及時獲得進一步的信息,但是又不能不報道,所以往往是簡短的幾十字消息。如下面這一則新聞,就是單純事實消息。
日本發生特大地震海嘯
總理致電慰問
據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日本東北部地區11日下午發生里氏8.8級強烈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造成重大損失。
國務院總理就此致電日本首相菅直人,代表中國政府向日本政府和人民致以深切慰問,表示中方愿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幫助。
同日,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和楊潔篪外長分別致電日本防衛大臣和日本外相表示慰問。
以上僅僅是列舉,不能窮盡地概括。但是日常中,這類“單純事實消息”占新聞作品中很少部分。因為,新聞報道中,這種“單純事實消息”對讀者而言,往往是“食之無味”,讀者不感興趣。因而,我們的記者、編輯或者采編部門千方百計地希望能在這些“單純事實消息”中提煉出一個亮點,提煉出讀者關心的問題,然后深入挖掘,加入很多背景材料、采訪。這樣一來,“時事新聞”已經不再是普通的 “單純事實消息” 了,或者更為確切地說,“新聞作品”已不再是“單純事實消息”了,已經具備了《著作權法》所說的“獨創性”,如調查性報道、專訪、創作性攝影報道等。這類新聞作品在法學界中,很多人認為是時事新聞,并且被其他媒體以“時事新聞”打擦邊球進行轉載、轉播,嚴重侵害新聞作品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三、結論:進一步區別時事新聞與時事新聞以外的新聞作品
綜上筆者論述,應該明確,“時事新聞”≠“新聞作品”,時事新聞以外的很多新聞作品已經具備《著作權法》所要求的“獨創性”(當然,筆者并不是說具備了“獨創性”就一定要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著作權法》所保護對象的特征要求在此不一一討論),屬于新聞記者、編輯的智力成果,應該加以保護。
由于我國還沒有專門用于調整新聞媒體行為規范的相關法律,新聞作品是依靠《著作權法》規定來進行保護的,但我國《著作權法》也有明文的規定:“本法不適用于時事新聞”。這也是造成很多新聞媒體借口時事新聞不受法律保護而對其他媒體的文章進行抄襲、剽竊或者非法轉載的深層原因。《著作權法》本身存在很多模糊不清和過時的規定,對于“時事新聞”的界定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直接導致新聞學界解釋和法學界解釋不統一,從而引發各種新聞著作權糾紛,造成相關案件審理困難。
盡管我國《著作權法》第5條明確將時事新聞排除在保護對象之外,但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將時事新聞和時事新聞以外的新聞作品加以區分。筆者建議,法律實務部門有必要對時事新聞深一步細化,《著作權法》所述的“單純事實消息”應有別于筆者前述的經過加工后的“單純事實消息”,因為經過加工后的“單純事實消息”已經成為具有“獨創性”的智力成果,應加以保護。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著作權法》的立法宗旨,提高新聞工作者、新聞機構的工作熱情、積極性,以促進我國新聞傳媒事業的健康、蓬勃發展。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新聞的記錄者和傳播者!”研究自媒體的學者喜歡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如今,隨著我國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的“兇猛”擴張,微博、微信的用戶數量以幾何速度增長,中國的自媒體時代已然開啟。媒體記者、政府部門和普通網友每天通過互聯網、傳播海量的即時信息,越來越多的受眾特別是年輕人已習慣于通過電腦屏幕和手機終端接收這些信息,并以之作為獲取新聞資訊的首選渠道。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受眾閱讀習慣的改變,給報紙特別是黨報媒體的時事新聞(國內國際新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黨報時事新聞版要最大限度地吸引讀者,擴大輿論影響,最終在網絡、手機、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夾擊下成功“突圍”,必須解放思想,堅持“新聞黨報”的辦報理念,不斷改進報道內容,創新報道形式。
解放思想掀起“頭腦風暴”
黨報是黨的喉舌,承擔著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作用,需要遵循宣傳規律;但黨報更是新聞紙,承載為讀者提供最新鮮、最貼近新聞資訊的作用,必須遵循基本的新聞規律。一段時期以來,黨報時事新聞報道中存在著一些重視宣傳規律而忽視新聞規律的現象,造成“會議式”“文件式”報道多、時效性差、信息量不足、貼近性不強、文風僵化、版式死板等現象,讀者評說“不好看”。在自媒體時代,再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新聞改革,必將使黨報與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差距越拉越大,潛移默化地消磨黨報在讀者中的公信力和影響力,進而影響媒體的生存發展。
因此,改革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掀起一場“頭腦風暴”,強化時事新聞版面的“新聞”屬性,將宣傳規律和新聞規律結合而不是割裂開來,不斷創新報道形式,探索和豐富具有黨報特色的時事新聞報道模式;對于一般的災難性、監督性報道,只要輿論導向正確,有利于產生正面積極的社會效益,都應該及時、充分給以報道,以滿足受眾對新聞資訊的基本需求,而不應該使黨報在這些事件報道中“缺位”。比如,中共中央提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要求,黨報時事新聞版應就此進行深入輿論監督,狠剎吃喝風,這種監督性報道既有利于黨的工作,也順應百姓呼聲,必然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給時政新聞一張鮮活的“面孔”
時政新聞是黨報時事新聞版報道的重頭戲。國家領導人的活動、黨和國家各種會議報道、有關部門的新聞會等等,這是黨報時事新聞版的資源優勢,卻同時也最為讀者詬病。這是因為許多時政新聞報道篇幅冗長、味同嚼蠟,讓讀者一看就“頭痛”,難以產生閱讀興趣。編輯必須大膽創新,讓時政新聞收斂起嚴肅的面孔,變得鮮活起來,變得讓群眾喜聞樂見。
1.在新聞篇幅上,要敢于刪砍,使文章“短”下來
冗長空洞、套話連篇的報道不會帶來良好的宣傳效果,只會起到負作用,提出文風要“短、實、新”,時政新聞報道也是如此,必須對稿件進行深加工,以達到去除水分、取其精華的目的。對于國家領導人常規的會見活動,甚至可以采取標題新聞等簡潔形式給以報道,而為其他更有可讀性的新聞騰出版面空間。
2.在新聞標題上,要精心制作,提煉稿件中的新聞點,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人們常說,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信息爆炸,使媒體已然進入了“讀題時代”。我們不做“標題黨”,但網絡媒體在會議報道中做“新聞題”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標題制作中要遵循“精煉、動詞、實題”的原則,即標題要短小概括、多用動詞、標出新聞點。
強化“三個”意識贏得受眾
黨報時事新聞報道要占領市場,贏得受眾,從整個版面安排到一篇新聞稿件的選取,都要更加鮮明地體現出貼近意識、民生意識和服務意識。
所謂貼近意識,就是按照“三貼近”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此話講了好多年,但黨報做得還很不夠。每天,面對浩如煙海的時事新聞稿件時,編輯一定要選擇那些與當地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具有貼近性的新聞。對于全國性的重要時政報道,也要找準與當地百姓利益的“貼近點”,讓報道真正“落地”。
所謂民生意識,就是多選擇那些與普通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稿件,比如,成品油、天然氣等生活必需品調價,保障房建設,醫療改革等等。只要沒有重要的時政要聞,在頭題等重要位置上,盡可能以較大篇幅刊載此類稿件,對于提高黨報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謂服務意識,就是使報道盡可能為讀者的生活做好服務。比如,時事新聞報道中關于天氣變化的報道,比如,最近關于“H7N9禽流感”預防措施的報道,都會鮮明體現這種服務性。
做足“包裝”啟動視覺革命
“好馬配好鞍”。精彩的內容,也必須依靠美麗的包裝,才能為讀者喜聞樂見。當今,視覺設計已成為一張報紙能否吸引讀者眼球的最關鍵因素之一。黨報時事新聞版面一定要充分重視“視覺沖擊”,把視覺設計的重要性上升到更高層面。
首先,報紙已經進入讀圖時代,要大膽運用新聞圖片,強調大幅照片的視覺沖擊力。在版面上半區,盡可能安排一個核心圖片區,照片本身應有新聞價值,具備一定的沖擊力和美感,以使報紙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在版面的其他位置,應視情況安排大小圖片,與核心圖片區形成呼應、主次分明。
其次,在效果圖、新聞圖表的制作和運用上應更加頻繁,并使其成為一種主要的版面美化手段。在新聞照片不足的情況下,它們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化版面的作用,更能夠直觀地表現稿件中的“新聞點”,對新聞稿件起到配合說明、提煉升華的作用。美術編輯綜合運用新聞圖片、圖表、效果圖、地圖等各種視覺表現手段,使版面達到一種“圖形化”的效果;文字編輯也更加注重與文字編輯的協作,增強了版面“圖形化”的意識,使版面真正做到圖文并茂,實現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第三,遇到全國兩會、雅安蘆山地震等類似的重大戰役性報道,要加強對版面的整體包裝,包括版式、報眉、欄題等等,使版面整體和諧統一,更有力量。
總之,在自媒體時代下,黨報時事新聞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迎來進一步提升報紙品質的契機。自媒體最大的弱點,是信息傳播的不確定性,而黨報的優勢恰恰在于它的權威性。我們有理由相信,黨報時事新聞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報道形式,會贏得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在激烈的新聞競爭中成功“突圍”。
(作者單位:遼寧日報)
地理學是一門兼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1],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關注地理時事,收集并運用時事素材引導和闡釋教學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提高中學地理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就中學地理教學中時事新聞應用談談認識。
一、時事新聞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地理教學中,適時運用時事新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時事新聞與地理教學整合,時事新聞穿插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因關注時事問題的發展,產生探究的欲望,繼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2]時事新聞的引用能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引發學生共鳴。
2.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地理教學中穿插時事新聞,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啟發學生思考問題。[3]時事新聞的形象性和直觀性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記憶加深。時事新聞來源廣,涉及面廣,能豐富地理課堂帶來的信息,并有利于學生聯系實際情況理解課本所學知識,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所學的知識。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能力。時事新聞與課本知識有機結合,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實課堂教學。時事新聞引入課堂,能拉近教材與生活的關系,讓學生學會從地理視角觀察和分析問題,鍛煉學生應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4]
二、時事新聞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1.應用時事新聞導入地理新課。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導入直接影響教學的方向和學生的熱情,適當運用時事新聞,是良好的課堂導入。例如在學習全球氣候變化時,全球氣候變化是長期過程,學生難以感受短期內氣候的變化,可引入時事新聞:蝴蝶一年中的飛行時間是根據氣溫變化而調整的,隨著全球變暖,它們的飛行季節隨之改變,蝴蝶更早出現,也更早進入活躍的飛行季節,而這讓它們有可能遭遇霜凍而死亡,或比它們所依賴的植物食物提早出現而挨餓。用這一時事新聞導入新課,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氣候變化引起的后果,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使學生心中形成種種疑問,便于引入所要講授的地理內容。
2.應用時事新聞闡釋地理理論。在闡釋一些疑難的地理理論時,僅用書本上的概念,可能難以使學生明白這些理論的意思。輔之典型事例解釋地理理論,使學生清晰地認識這些地理理論所講述的內容。[5]例如,講到厄爾尼諾現象時,單純講述其定義學生很難理解,可用2009年我國“暖冬”的案例說明“太平洋現在的表層水溫比平均水溫高1.3℃左右,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偏暖的態勢仍將維持,并且繼續影響大氣環流的正常分布。在這種情況下,專家預測,受厄爾尼諾影響,我國可能會出現‘暖冬’”,讓學生真實地體會厄爾尼諾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嚴重后果。
3.應用時事新聞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抽象的地理理論講授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學習的興致不高,對地理學習關注度不夠,不能適時地記住所學內容。例如,在講解水循環的意義時,依靠書本概念講解,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也難以意識到水循環對我們的生活環境的重要意義。引入黃河在最近幾十年內的斷流情況:1987年后幾乎連年出現斷流,斷流時間不斷提前,斷流范圍不斷擴大,斷流頻次、歷時不斷增加。斷流河長上延至河南開封市以下的陳橋村附近,長度達683km,占黃河下游河道長度的80%以上。通過黃河斷流的具體數字,引起學生對母親河的感情共鳴,認識到保護水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探討保護環境、緩解黃河斷流的熱情,繼而體會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4.應用時事新聞拓展課程練習。時事新聞可對教材中高度概括性的語言做進一步詮釋,彌補教材敘述的不足,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提升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地球運動的過程中,利用剛發射的嫦娥三號,可出試題: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近日發射,將挑戰人類月球科學探測歷史上的幾項“第一次”。根據資料回答問題:
最可能干擾航天器與地面指揮中心通信聯系的是?搖?搖 ?搖?搖;嫦娥三號屬于?搖?搖 ?搖?搖(人造行星或人造天體)。利用這一題目可及時復習課堂所學的《宇宙中的地球》這一章節,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聯系實際,拓展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三、時事新聞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時事新聞的篩選。在地理教學中,離不開時事新聞的使用,而時事新聞需要平時的積累。在積累過程中,時事新聞需要篩選、整理,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地理教學,才能與地理教學有效整合。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充分利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獲取時事新聞。[6]篩選時要做到:一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尊重客觀事實,在選取時事新聞時要從正規網站和知名度較高的報紙雜志上選取,對于不確定的內容、存在爭議或是無法解釋的地理現象要適當應用,并注明是未確定內容,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二要結合教材,適當選取,根據課堂需要,抓住與課堂教學之間的聯系,以教材為基準,對所要使用的地理時事新聞進行處理,保留精髓呈現在學生面前。三要保證新聞的及時性,最好選取最近發生的地理時事新聞,引起學生的關注,并提出解決方法,真正做到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7]
2.教學過程的組織與引導。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地理教學面臨重大改革,時事新聞的使用需要教師合理地組織和引導。首先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與學生做朋友,從生活和學習上關心學生,就時事新聞的應用與學生共同探討和學習,而不是一味地灌輸。其次要符合學生的基礎和水平。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的時事新聞,達到通俗易懂,又能很好地引起學生探究興趣。最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通過對相關時事內容進行查找、整理和分析,自主展開和學習,有效地培養學生觀察、發現、理論結合實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促進學生自覺掌握課內知識的積極性和掌握的牢固性的提高,拓寬學生視野和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摘要】由于時事新聞侵權行為不易調查取證等因素,當前我國時事新聞使用侵權行為普遍存在,對新聞行業健康發展帶來巨大危害。對此,我們需要對時事新聞使用侵權行為進行合理規制,明確“時事新聞”的定義,明確對時事新聞使用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
【關鍵詞】時事新聞 侵權模式 規制建議
我國法制的完善過程,也是對公民的各項權利保護的不斷完善的過程。當前,我國已經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標志著我國法律制度已經趨于完善。同時,我國對公民的各項權利保護也切實得到了加強。我國于1990年開始施行《著作權法》,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進入法制化軌道。對時事新聞的侵權模式、成因進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規制,無疑能有效促進我國新聞出版事業的健康發展。
正確理解“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含義
按照現行《著作權法》的規定,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相應規定在1990年開始施行的《著作權法》中就以明確法律條文確定,后來2001年修訂后的《著作權法》中繼續沿用。為了明確“時事新聞”的概念內涵,避免執法中的混亂和相關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泛濫,2002年國務院頒布了《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對“時事新聞”做出了定義。“實施條例”之所以強調時事新聞為“單純事實消息”,就是針對當時“克隆新聞”的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制定的。
然而,現實中的時事新聞往往被錯誤地理解為: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對于新聞的報道,將在媒體上的新聞報道均理解為“時事新聞”,加上《著作權法》第五條“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規定,各媒體中的“克隆新聞”越來越多,新聞報道的秩序越來越混亂,對我國新聞出版事業的健康發展帶來巨大挑戰。隨著網絡技術日益的發達,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使新聞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網絡、報紙、電臺、電視等各種媒體無時不刻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新聞傳播活動。網絡等新媒體的發達使媒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著作權法》規定:“媒體刊載或者轉播其他媒體已經發表的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實時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稿酬”,導致了不同媒體之間相互刊載新聞作品的混亂狀況。新聞工作者辛辛苦苦采寫的稿件,其他媒體可以不經作者同意、也無須支付稿酬就被廣為轉載,轉載新聞作品的媒體沒有付出任何成本而坐享其成,打擊了新聞媒體及其工作者的熱情。新聞報道的內容真實性和質量保障力大大減弱。新聞報道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國家法律對新聞報道這種商品應予以特殊保護,而目前的法律規定不利于對新聞報道的保護,亟待加以規范。
我國自1990年頒行《著作權法》以來,一直遵循“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觀念。雖然國務院《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了時事新聞的定義,但是對于定義中的“單純事實消息”有著不同的理解,因而導致對“時事新聞”的定義自始至終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標準,這就成為許多糾紛和問題的根源所在。要準確理解時事新聞的概念和內涵,就首先得對“單純的事實消息”進行明確。筆者認為,“單純事實消息”的作品,其文字表述應該是簡潔的,肯定不是長篇大論的。“單純事實消息”中包含的主要內容是新聞消息的時間、地點、人物、發生的事情等基本概念,除此之外不應該包含其他的修辭和情感色彩、觀點主張、主觀感受。
時事新聞使用的侵權模式簡析
即便當前《著作權法》規定:“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使用時事新聞在特殊情況下可能導致侵權,主要有如下幾種模式:
第一種,在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轉載轉播其他媒體的時事新聞作品。《著作權法》規定:“媒體刊載或者轉播其他媒體已經發表的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實時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稿酬”,即便法律做出此類規定,但是,如果媒體在未經授權的情況在轉載其他媒體的時事新聞作品,如果連作者的署名也給省略了,這很顯然是極其不公平的。筆者認為這樣的轉載構成了對原刊載媒體、原作者的侵權。何況,民事活動中要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許多媒體聲明“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果其他媒體仍然不予理會其聲明,在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予以轉載,就構成了侵權。1999年11月,《中國青年報》發表《偷文章就是偷錢偷正義偷良心》一文,該文認為“我們被偷了”、“我們遭遇了最無恥的偷竊”,并且指出,1998年12月24日某報轉載《中國青年報》的八篇文章,并且這八篇文章沒有任何一篇注明“摘自《中國青年報》”,其中有五篇連作者姓名都沒有署具。①《中國青年報》的文章刊登后,引起了眾多媒體對此種轉載行為的譴責。此事并沒有訴諸法律,但在新聞行業中形成了對此類轉載行為的共同抵制。
第二種,提前在采寫媒體之前刊登相關時事新聞。提前在采寫媒體之前刊登采寫媒體的新聞稿件,可能導致時事新聞的侵權使用。比如,某地發生新聞事件,A媒體以本媒體名義指派記者前往采訪并寫出新聞稿件,后B媒體從各種正常的或者非正常的渠道獲得了A媒體采寫的時事新聞,便搶先在A媒體報道之前在B媒體刊發、刊播了A媒體采寫的時事新聞報道,則B媒體構成了對A媒體時事新聞稿件的侵權。A媒體指派記者以本媒體名義前往新聞現場采訪,A媒體付出了包括交通費、記者工資在內的相應采訪成本。B媒體沒有付出任何成本的情況下刊發、刊播A媒體采寫的時事新聞稿件,很顯然有違公平原則,并且不符合《著作權法》的“轉載或者轉播其他媒體已經發表的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實時性文章”的免責條款。由于新聞稿件此時還沒有發表,如果時事新聞的采寫者對此沒有過錯,就構成對A媒體的侵權。
第三種,未進行任何采訪活動而據他人的獨家線索撰寫并刊發新聞稿件。對于此類侵權模式,我國已有法院相關審判案例。1995年9月,廣東省汕尾市廣播電臺記者曹偉向汕尾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余海龍(原《汕尾廣播電視報》記者部主任)承擔侵權責任。理由是,1994年8月,原告接到了被拐賣婦女的求救電話之后,即刻聯系公安、婦聯等部門對被拐婦女進行解救,原告也參與了解救活動。在解救成功之后對被拐婦女進行了獨家采訪,在廣播電臺播出后引起強烈反響。后來,原告向被告匯報相關工作,并且提供了一些文字素材。8月18日,被告在未進行任何采訪的情況下,根據原告的文字素材和口頭匯報掌握的情況,撰寫了《熱線電話驟然響起》的文章,該文的立意和視角與原告的文字表述相同。被告撰寫的新聞稿件,是根據原告的材料整理之后進行發表的,后來還在1994年度全國城市廣播電視報的新聞評比中獲得兩項獎項。本案中,被告撰寫的稿件線索完全來自原告的有價值的獨家新聞素材,并且其成文發表時并未獲得原告準許,被告的行為并不適用于《著作權法》“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規定,被告的行為構成對原告權利的侵害。②其實,類似事件在當前的新聞界時有發生,只是只有極少部分對簿公堂。
第四種,網絡背景下盜鏈其他服務器的服務內容。除了上述時事新聞使用侵權模式之外,還有盜鏈等模式可能造成時事新聞使用侵權。所謂盜鏈,就是服務提供商自己不提供服務內容,通過網絡技術手段繞過廣告等其他有利益的最終用戶界面,直接在自己網站上向最終用戶提供其他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內容,以此騙取用戶的點擊率,而在此過程中,真正的網絡服務提供商沒有得到任何利益。以盜鏈方式構成時事新聞的使用侵權,在國外已有具體審判案例得到法院支持。但是,我國現行《著作權法》第十條規定復制侵權的七種形式為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其中并未規定網絡環境下的“盜鏈”構成侵權。所以,如果在我國發生盜鏈行為,司法審判機關審理此類案件的過程中必定存在不同的觀點主張,導致案件的審理存在爭議。
時事新聞使用侵權的成因分析
時事新聞被我國《著作權法》確定為不受該法調整的范圍,但是由于法律沒有明確“時事新聞”的概念和內涵,法律和道德之間仍然存在一定沖突,仍然容易在具體的新聞事業發展中產生時事新聞使用的侵權行為,其成因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被侵權的時事新聞具有經濟價值。時事新聞具有新聞價值。在我國學者專家對新聞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提出新聞的商品性、產品性,認為新聞具有交換性等商品價值,新聞能夠在其傳播的過程中為刊發媒體帶來相應經濟收入,新聞的商品性和經濟價值由此體現。時事新聞的時效性特征十分顯著,在以前的新聞出版過程中,如果某媒體刊播了某條新聞之后,對于之后會產生的時事新聞使用侵權似乎不是那么重視,媒體在乎的是時事新聞是否在第一時間刊播,新聞的時效性會使新聞在媒體之后導致其價值迅速遞減。然而,目前的網絡技術、印刷技術、通訊技術、復制技術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準,網絡等技術的高度發達使新聞信息可以呈現幾何級的速度和增長,被侵權的新聞可以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迅速傳播。正因如此,各媒體均以能夠在第一時間報道重大新聞、獨家新聞為榮,在新聞的經濟價值刺激下,給時事新聞侵權行為提供了動力。
時事新聞使用侵權不易調查取證。時事新聞使用侵權調查取證難,是導致時事新聞使用侵權現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因素。因為存在調查取證方面的困難,許多時事新聞使用侵權糾紛案件不了了之,侵權行為并未付出違法成本,更加造成時事新聞使用侵權現象的越演越烈,難以通過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的自我約束解決問題。當前信息社會的背景下,媒體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一條具有重大價值的新聞是媒體及其記者競相追逐報道的對象,國內新近發生的重大新聞,一時之間眾多媒體立刻跟上進行報道。對于此類新聞報道,不同媒體的采訪時間、成稿并刊播的時間可能有所不同。在其他媒體已經報道同一件新聞事件的情況下,后報道的媒體如果完全重復報道之前的已經報道的內容就會導致新聞的價值貶值,在通過廣大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廣泛報道之后,在報道完全相同的新聞,其新聞價值可能接近于零。媒體及其新聞采寫者為了實現新聞的傳播價值,千方百計挖掘和新聞事件相關的新內容。此時,不同的媒體及其記者之間如果出現完全相同內容的報道,雙方或者多方就可能到法院起訴,而法院對此難以進行調查取證。
《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不夠規范。我國現行《著作權法》規定:“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著作權法》本身并沒有對什么是“時事新聞”做出界定,國務院頒行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將“時事新聞”界定為:“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但是,實踐中對于“單純事實消息”存在不同理解,導致時事新聞侵權糾紛難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和規制。此外,按照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除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在實踐中,各媒體對《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擴大化應用”,導致時事新聞以及其他相關文章轉載的秩序較為混亂。
時事新聞使用侵權行為的規制
明確“時事新聞”的定義。當前新聞行業中新聞轉載秩序的混亂、侵權行為的普遍存在,以及法律對時事新聞侵權現象的難以規制,十分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法律法規對“時事新聞”的概念并未做出明確的規定。為此,必須在《著作權法》中明確“時事新聞”的定義,從而使人們對“時事新聞”不會產生認識上的歧義。目前,學術界、新聞界和司法實踐界還沒有對“時事新聞”做出突破《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界定,對于“時事新聞”概念的明確界定需要通過立法方式做出,建議在修改《著作權法》時將“時事新聞”的定義予以明確。
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當前,許多時事新聞侵權行為均以“合理使用”為借口規避法律的制裁。對此,司法機關在審理時事新聞侵權案件的時候,對于有證據證明已經構成侵權行為的,對侵權行為者依法從重予以制裁,通過具體的司法審判案例確立“侵權可恥”的觀念,以法律制度推進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當前,需要對“合理使用”形成正確的理解,形成行業內統一的認識,避免更多的媒體及其從業者以“合理使用”為借口實施新聞時事使用的侵權行為。關于“合理使用”的作品,必須是已經發表的作品,對于未發表的作品何時發表、是否發表、怎樣發表等問題均需由著作權人決定,任何媒體不得在未經著作取人準許的情況下擅自發表他人未發表的時事新聞。③同時,任何媒體在轉載已經發表的時事新聞之時,必須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享有的其他權利,否則就構成侵權。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合理使用”的范圍進行嚴格的限定,對此問題,我們可以借鑒國外著作權法中某些較為規范的法律條文,將引用時事新聞后導致著作權人無形資產損失且以盈利為目的的使用均視為侵權,當然,這樣的規定需要通過立法的方式予以確定。
明確對時事新聞使用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何種情況下構成時事新聞使用的侵權,是規制侵權行為的前提。明確時事新聞使用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須從如下方面考量:第一,以新聞的來源作為標準進行認定,未經許可而轉載“獨家新聞”的行為構成侵權。因為,“獨家新聞”的來源是針對唯一媒體的,如果沒有經過“獨家”的許可而擅自轉載,無疑構成了時事新聞的侵權;第二,以涉嫌侵權的媒體及其新聞作者是否有深入的采訪作為認定標準。如果涉嫌侵權的媒體及其新聞作者通過自己的深入采訪后,創作出和其他媒體已經刊登的內容相似或者相同的新聞報道,則不構成侵權;第三,以被轉載的新聞作品是否有獨特的構思與藝術品質作為認定的標準。如果被轉載的新聞作品并非“單純的消息”,那么該新聞作品就具有獨創性,比如包含富有特色的攝影作品等,此時如果轉載行為未得到著作權人準許,可以認定構成侵權。
(作者為鄭州大學博士研究生)
摘 要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發展,社會已進入信息爆炸時期,時事新聞的采編,應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更新觀念,以選取信息、與時俱進和個性化為采編要求,努力提升職業素質,力爭在時代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 時事新聞采編;觀念;方法
時事的發生有著時間上的延續性和空間上的無限性的特點,所以時事新聞的采編具有即時性的特點,還要做到跟蹤事件的發展,追求事件的獨特性。現在是信息爆炸時代,紛亂而至的形形色色的信息給采編工作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方面的干擾,在這種情況下,要求采編人員做到辨明真偽,勇于創新。
1 時事欣慰信息的選擇創新
時事新聞采編首先面臨的是信息的選取,選取哪一種信息作為信息報道的內容,在成功與否上起著關鍵作用。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明顯加快(工作方法、方式的創新,工作內容等與過去截然不同),鋪天蓋地、應接不暇的信息會讓人無所適從。特別是如今網絡上流行的微博、微信、博客等多種新穎信息傳播介質,對紙質新聞報道形成了極大的沖擊。
時事新聞既是國家意志的載體,又是現實中真實事件的再現,由于各種媒介的參與,會使得事情的真實性有所偏差,這就對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量和腦力勞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地區爆發的類似重大事件、突發事件,因采編人員考慮從哪方面入手,事件的報道順序,報道的中心點是什么,采用哪一種報道形式等,所以最后達到的報道效果可能略有不同。時事新聞要以事件的真實性為基礎,不受外界勢力的影響,另外,報道的內容和目的應當順應時代要求,符合客觀規律。
與此同時,采編工作要跟蹤事件的發展,并且及時報道,使聽眾存有期待心理。為了使聽眾得到的信息更全面、真實,對于重特大事件要從多方面給予關注,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采編人員可以借助多方面信息來源渠道,如電視、各家報紙、電臺廣播,還有網絡上的QQ群、博客、微信、論壇、UC等多種媒介,把這些信息予以加工、整理。另外,還可以運用多種媒體信息共享,對信息進行深度研究,以達到信息的連續性的目的。
2 時事新聞的采編要順應時代要求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遍地開花,高等人才也層出不窮,中國的中青年人群受過高等教育的不在少數,文化知識水平顯著提高,也開闊了他們的眼界,提升了他們的思想辨別能力。中青年一代,也是當今網絡應用的主要人群,網絡上的新聞首先會進入他們的視野,引起中青年人群的關注,所以新聞采編人員要根據中青年人群的特點,提供其關心、感興趣的信息。
時事新聞采編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覺悟。黨中央在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文化制度改革和文化大發展的思路以后,文化在時事新聞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同時它與時事新聞也是密不可分的。如今,經濟發展壓倒一切,文化只是經濟發展的附屬物。比如,某些地區近些年籌辦的形形色色的文化節,當然這些文化節宣傳了一些地方文化特色,有著一定的影響力與文化推動作用。可是這樣的文化節對文化內涵的理解過于簡單,和高層次的文化有著較大的差距。關于這些時事新聞,實際上是根據一些地方政府的意愿,為了實現更高的經濟利益,與文化品味關之甚少。還有一些新聞媒體單位就是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來進行參與。這些都是新聞采編人員應該遠離的行為。
新聞采編要有教育性,也就是新聞報道要對現實的人具有教育意義,教育如何做人、要有同情心、善心。采編人員要選取有教育意義的新聞事件,教育人人都要對社會負責,要學會判斷美與丑,“ 以判斷為前提,側重某方面來報道,落實事件中的美與思想中的美的一致性。”
當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人人都有條件擔當報道者,網絡上的QQ群、微博、微信等等多種信息媒體的參與,把每個人都融入到信息報道當中。網絡技術的大面積普及和數字科技的多方面應用,能使傳播者與聽眾的位置發生互換,他們之間的分界線不再明顯,出現多種形式的信息提供方式。臺灣藝人大S的婚禮,回絕了新聞媒體的參與,但是其宴請賓客張朝陽利用自己的微博對婚禮的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并且還上傳了許多的照片,在網上被一時熱炒,張朝陽畢竟不是專業的新聞采編人員,他所記錄的婚禮過程沒有進行信息的整理,也缺乏新聞的應用性,讀者讀來略顯零亂,但也開辟了一條新的新聞報道渠道。因此,社會急需新聞采編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努力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踴躍參與信息報道的競爭,增加新聞報道的實用性與應用性。
3 推行新聞采編的個性化發展
第一,建立個性化新聞報道的制度和實行方法。合理有效的實行方法能使工作進展順利,適時高效,所以,報業部門要根據時事新聞個性化發展的要求,創造自己獨特的運行制度和考評制度。報業部門現在仍然存在著舊的制度,大多數的晚報仍歸日報管轄,管理方法和辦報的宗旨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仍受黨報黨刊模式的影響。這樣的形勢下,固定的辦刊思路和模式化行為占很大的比重,甚至占主要地位。所以,如果要想采編人員真正地運用個性化的方法和創新思維模式進行工作,就一定要付予他們廣闊的工作空間,鼓勵其個性化發展,也要制訂相應的考評制度和方法,如和他們的績效掛鉤等,對其個性化的新聞報道要有足夠的安全措施,要能包容其新聞報道的一定內容等等。
第二,時事新聞報道的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新聞采編人員不但應該具有發現事件的能力與敏感性,對新聞事件的快速播報,還要具有能夠預知某些事件的發生和一些社會現象的能力。有些社會現象能夠提前預知,如奧運會、人民代表大會、亞運會、NBA、CBA等職業籃球聯賽等。大多數的新聞事件不能提前預知,但報道時間與事件的發生時間也不能相差太遠。時事新聞的采編工作,既要做到對象的典型性,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比如,不久前的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種現象,中國文化界幾年前就已經預料到了,有的新聞媒體對此早已做好了前期工作,事件發生后,這樣的新聞媒體比沒有做準備工作的新聞媒體,所做的報道一定更有說服力和社會意義。所以,個性化的新聞報道,對采編人員的信息來源渠道和對社會多方面現象的預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爭取深入時事新聞的實踐過程。時事新聞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是異常敏感的話題,只有充足的思想準備和豐富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深入到事件的發生當中去。要想做到新聞的個性化,只有親身來到事發現場,才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最新事件發展情況。用2012年夏季的倫敦奧運會為例,奧運會的開幕和賽程是能夠預知的,但大眾關注的是每個賽事的金牌歸屬和奧運會金牌榜情況,這種信息是不可預知的。如果某媒體沒有向奧運會派出記者,那么他所得到的信息都是其他媒介轉述的,首先在時間上就落后于其他媒體,由于沒有親身體驗,對事件的剖析也略顯蒼白,缺乏說服力,當然,也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對這種情況給予彌補,如請體育界的權威人士和專業人士到場評論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聞的吸引力,但是無論采取什么方式,都不能取代親臨現象所帶來的那種震撼感與感染力。這樣的新聞報道一是沒有新鮮感,二是缺乏形象性與創新,不會引發觀眾的追捧。所以,紙質媒體應該增加大量的人力、財力,讓從事采編工作的人員深入到事發現場去,親臨其境,有力推動新聞報道的個性化發展。
摘要:在高三歷史復習中,總結性的概念和結論比較枯燥,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和記憶。我們時常讀書、看報、聽新聞廣播。那么,可否把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時事新聞加以挑選和整理,并運用到高三復習階段中來呢?本文針對這一設想展開初步的探討和實踐。
關鍵詞:時事新聞;高三歷史;復習效率
一、利用“時事新聞”進行高三歷史復習的必要性
首先,要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心理。由于現在大部分選修歷史的學生主要是由于理科基礎不太好,尤其是數學是其弱項,然后把賭注押在了歷史上。認為歷史只要臨考前背一背就能得到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他們殊不知,高考歷史與高一時的歷史科目測試相比已經面目全非,如果沒有一個正確學習導向,僅抱如此想法,必吃敗仗。如今高考一貫題型為選擇題和材料分析論證題,由圖入史、因文入圖,圖文聯系緊密,體現了現在高考對記憶要求降低,而能力考察突出。由于歷史知識本身具有過去性的特點,而中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又缺乏社會體驗,從而,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程度非常抽象,必然在心理上產生出一種距離感,這種心理特點,勢必影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準確把握。
其次,從當代中學生心理特點來看,當代中學生思維活躍,興趣寬泛,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稍加引導,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經常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現代媒體途徑及時了解時事新聞結合起來,運用到歷史復習課程之中,勢必會產生意外的學習效果。況且時事新聞具有“內容新”、“時效強”、“事件真”、“跨度廣”等優勢,與時代緊密結合。與之相反,在高三歷史復習中總結性的概念和結論比較枯燥乏味,使學生難以理解記憶,也不大容易產生興趣。如果以時事新聞輔以歷史復綱,因勢利導,運用到高三復習階段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必將提高學生備考的效率。
二、時事新聞在高三歷史教學中的效用
1.補充教材知識,彌補教材滯后的不足。時事新聞能夠反映最新的學術動態,密切結合現實,靈活巧妙,彰顯平實、自然與親和,以最大限度發揮“以史為鑒”的功能。
2.佐證歷史材料。歷史因其過去性導致許多史料的欠缺或證據不足。以當前的時政新聞來驗證以往史事的真偽,提供相應的說服力,況且時事新聞的語言文字表達通俗易懂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沒有什么閱讀障礙。
3.進行情境設置的命題研究。通過設置新材料、新情景、新問題,使試題依托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一方面吸取了最新的史學研究成果,借助了史學新范式,如現代化史觀、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等來命題;另一方面改進了以往命題套路的局限,為命題人拓展了更大的空間,使命題思路游刃有余。
4.服務于高考復習熱點。聯系時政熱點,提煉把握分析,以史入今,以史鑒今,史為今用,以歷史知識、觀點為基礎,使時政熱點和歷史知識點之間做到有機的聯系。
5.推動課外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復習,提高課外閱讀的實效性。
三、如何利用時事新聞進行高三歷史教學
1.補充式。例如,復習歷史必修一中關于分封制和宗法制問題時。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我國奴隸社會的基本政治制度,對后世的制度建設和中華文明的延續產生了重要影響。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成為高頻考點。但作為早期政治史,學生必然不容易理解。那我們可以用時事新聞來解釋“中共中央總書記2009年5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和他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并同吳伯雄舉行會談。”讓學生理解宗法制的基礎是血緣關系。而且可以用來考察當今社會一些習俗:注重家庭建設,提倡尊老愛幼,“尊宗敬祖”等,這正是宗法制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遠影響。但也導致個人的自主意識和平等權利受到約束,與現代社會強調平等和法制的意識有些背離。讓學生意識到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性,艱難性。這可以聯系到必修一中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古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和發展等等。讓學生掌握對時事的理解和延伸,這正是現在高考要求學生所達到的能力。
2.對照式。對照式就是在講述世界當代史的一些難點問題時,對照中外正在發生的類似事件進行對比式講解,從而起到加深理解教材的作用。例如,關于貨幣的貶值問題。教材敘述1973年,由于美國的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美國不得不宣布美元貶值,引起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類似的美元貶值,在羅斯福新政的措施中也講到過,其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刺激出口,因為貨幣貶值,使得出口貨物相對便宜。這是一個涉及到經濟學中的問題,學生不大好理解。這可以同我國目前的貨幣政策——承諾人民幣不貶值結合在一起進行對照講述。我國政府在亞洲一些主要國家相繼宣布貨幣貶值的情況下,顧全大局,多次重申人民幣不貶值,這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雖然中國的出口受到困難,但為亞洲擺脫金融危機、走出經濟衰退的陰影作出了最重大的貢獻,中國此舉受到了世界輿論的一致贊揚。當然,人民幣不貶值,中央是經過通盤考慮的,也是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的。通過這樣的對照講解,并不是要學生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貨幣貶值問題,而是從歷史學的角度來認識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3.釋疑式。釋疑式就是利用時事新聞講清一些疑難概念,讓學生了解其全面發展過程,并輔之典型事例,以便學生形成完整的歷史概念。例如,講到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滯脹”問題時。“滯脹”是一個不易理解的概念,可用目前日本的經濟態勢來加以說明。據載,90年代初以來,受泡沫經濟的影響,日本經濟一直處于低速增長狀態,1992年至1996年日本經濟平均增長率僅略高于1%,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出現0.7%的負增長率,1998年的衰退更要嚴重。目前日本經濟的緩慢發展、停滯甚至倒退,就是“滯脹”的典型。
摘要:時事新聞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與生活密切相關,反映普遍關注的問題等特點,為大多數學生所關注。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合理、靈活地運用時事新聞,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課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歷史教學的三維目標。下面結合課堂實例從課堂導入、教學設計、拓展延伸、課堂小結四個方面來談談時事新聞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時事新聞;課堂效率;拓展
英國歷史學家卡爾·貝克爾曾說:“只有借助現實,我們才能理解過去;只有借助過去,我們才能充分理解現實。現實和歷史是相互對應的兩扇窗戶,關閉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戶,彼此的溝通就難以實現。”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將時事新聞與歷史史實進行精心整合,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展課堂探究,融會貫通地掌握歷史知識,同時能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
命感,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一、活用時事巧導入——磨刀不誤砍柴工
上課伊始,學生從課間的喧鬧過渡到緊張的學習狀態,需要有一個調節的過程。教師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激發求知欲和思維活動,引起學習所學知識的興趣,及時有效地導入新課?這為廣大歷史教師所重視。歷史教師如果能及時挖掘學生感興趣和熟悉的新聞素材并將其用于導入新課,這必然引起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快速進入最佳的求知狀態,并為課堂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
如,學習選修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課時,筆者在課堂導入時運用了題目為《日本最高法院裁定中國勞工對日索賠敗訴》《日本決定為每名韓國二戰勞工賠99元引抗議》兩則新聞,同時又引入一段對比性新聞鏈接:“德國賠償二戰勞工共支付43.7億歐元”來調動學生對本課的興趣。并針對以上新聞設置如下問題:
①德、日兩國對待二戰勞工的態度有何不同?②為什么兩國對二戰勞工的賠償數額有很大的差別?③這反映出兩國對戰爭及戰爭責任的態度有何不同?由于這段新聞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索,自然而然地就將話題引到了戰后對法西斯的處理以及“東京審判和紐倫堡審判”的不同。一方面激發了學生想要知道這段歷史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找到了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提高了教學效率。此外,一些時事新聞的篇幅雖小,但也不能忽視其作用,只要教師稍微用心就可利用到課堂上。如每年的7月7日、9月18日等紀念日,5月1日、10月1日重大節日等,教師如果及時、合理地運用相關新聞導入,既能讓學生“不忘國恥”,激發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又能讓學生明白原來歷史和現實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然而,教師在運用時事新聞導入新課時,不能舍本逐末,不能為了迎合所用的案例或時事而部分曲解課本知識,時事一定要能
很好地和歷史知識相聯系,否則不如不用。同時,教師所選擇的導入性新聞素材最好是具有典型性或者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要不然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成為課堂的另一個難點。
二、活用熱點巧設計——— 一石激起千層浪
所謂“熱點”,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人們關注、議論多且比較集中的問題。它既有國際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也有關系人們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如近期的兩會、中美關系的發展(美國對臺軍售、美國總統奧巴馬白宮接見達賴)及即將到來的上海世博會等。歷史教師充分利用高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烈的心理特點,聯系社會熱點、深入鉆研教材,不僅能拉近時空距離,進一步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有助于加深對現實問題的理解并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如進行必修1《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課的教學時,由于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政策及外交成就等知識性的東西較多,如果按傳統的講授法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則課堂枯燥且效率低下。筆者聯想起剛剛結束的兩會中“溫總理答中外記者問”,學生對此興趣濃厚。因而在教學中采用了“外交部長答中外記者問”的形式設計了其中的一個環節:假設老師為“外交部長”,學生中一部分為“記者”,另外一部分為“外交部發言人”。有“記者”身份的同學可以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提出一系列問題,由“外交部發言人”身份的同學進行回答,若有困難的問題或者回答不完整的問題再請“外交部長”作答。學生對這種身份的轉換饒有興致,課堂中提出了許多教材內外的問題,不僅培養了提問能力和解答能力,而且使原來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興趣盎然。這種方式在選修4《聯合國的建立和作用》一課的教學中同樣得以運用。
但是,因為高考對熱點的考查角度也不是直接的、顯性的,歷史教師所選擇這種聯系社會現實問題,不能像政治課那樣以理論觀點說明解釋社會現實問題,而是從歷史課的內容出發結合史實來進行的熱點問題,同時也應該是符合當今社會發展趨勢,積極、健康、有益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熱點問題。
三、活用新聞巧拓展——柳暗花明又一村
現行的高中歷史教材抽象簡略,對學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且高中學生正處于求知欲很強的階段,知識需求不僅僅滿足于教材上有限的內容,也不僅僅滿足于“知其然”。如果教師在歷史課堂中照本宣科,只是傳授教材內容,那么歷史課就談不上栩栩如生。而且可以說學習歷史是“小知識,大智慧”,如果我們用學過的歷史知識來考查今天的社會,對于各種現象的理解就容易得多,反過來,用今天的新聞也可以印證學過的歷史知識。
筆者曾把《美國對臺軍售中國強烈反對》《美國總統奧巴馬無
視中方反對會見達賴》兩篇新聞報道用在了必修1《外交關系的突破》一課“中美關系解凍”一目的教學中。臺灣問題、西藏問題和中美關系問題一直是歷史和現實中的熱點,學生普遍對此有深厚的興趣。中美關系一直是中國非常重視的外交關系,但是中國的國家主權不允許受到侵犯,實現祖國統一是中國始終堅持的最重要
的原則。當兩者沖突時,中美關系將何去何從?通過拓展,學生既了解了中美關系的始末由來,又理解了國家力量和國家利益是決定
一國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則這一難點。
此外,由于歷史課內任務緊張,教師延伸課堂內容,適當地結合時事熱點布置作業,讓學生們在看新聞時完成作業,既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又滿足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選修4《聯合國的建立和作用》這一課,筆者設計了這樣的課后作業: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全球性問題,諸如全球氣候變化、國際恐怖主義威脅、朝鮮核問題、索馬里海盜等諸多挑戰。面對這些威脅,你認為聯合國在解決這些問題上可以發揮哪些作用?請寫出你的看法。要求:(1)上網查找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增長自己的見識。(2)如果你查找到了聯合國在解決這些全球性問題方面已經采取了相關措施,你也可
以把這些措施寫進你的作業中。
四、活用時事巧收尾——余音繞梁韻猶存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事實上,教學也是如此。巧妙的課堂小結,不僅能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收到“課雖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比如說,臺灣問題是學生所熟悉和關注的問題,但是要激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的感情進一步得到升華,激發學生振興中華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僅靠歷史教師空洞的說教是難以達到的。在進行必修1《一國兩制的構想及實踐》這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運用了2010年3月14日總理答中外記者問中的一段話進行小結:“我知道商簽協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是正因為我們是兄弟,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問題總會可以解決的……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教師無須多言,一切感情已盡在其中。
以上是筆者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時事新聞的一些實踐與體會。實踐證明:“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地引入一些時政新聞,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歷史與現實的溝通,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想覺悟,更好地實現中學歷史教育教學的目標。”總之,歷史教師要做“有心人”,時刻關注和收集國內外的新聞熱點、重點,充分利用好時事新聞這一重要資源,將最新新聞背景材料及時、恰當、有效地運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讓歷史課不再枯燥,讓“歷史”煥發生機!
很多時事新聞編輯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面對幾乎完全相同的新聞資源,國內國際新聞很難做到“獨家”。不過,有進取心的報紙都在“獨家新聞”上力拼。除了使出渾身解數,爭取本地新聞的“獨家”外,時事新聞在挖掘“與眾不同”上也展開了有益的探索。筆者歸納了一下,面對相同的“食材”,時事新聞大致有以下八種烹出“獨家菜”之法。
川 菜
雖菜色各異,但都離不開麻辣。對于時事新聞,就是無論做的是國內新聞還是國際新聞,雖然都是“別人家的事”,但要想方設法與“我”聯系起來。每個地方的“本地”都有特殊之處,這就構成了“獨家”。時事新聞編輯要盡力找出“聯系”,與本地或本國元素搭上界。具體方法有地理接近、心理接近、情感接近和利益接近。
比如:2011年11月29日《法制晚報》國際版有一條《人均GDP超日 咱至少需28年》,其新聞源頭就是日本內閣府在11月26日公布,2010年日本人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為42983美元。按說這只是一條常規的國際短訊,但是《法制晚報》記者通過統計中日兩國歷史經濟數據,用專家解讀的辦法得出了“預計2040年中國人均GDP將超過日本”的結論。這就是典型的加入“我”的麻辣法,使得一條人人有的新聞變成了獨家新聞。
“中外結合”是把國際新聞做成獨家新聞的一大法則。對國內新聞而言,就是外地發生的事,應盡可能地與報紙發行地人們的生活工作發生聯系。比如,某地查出了假藥、有毒化妝品等,記者立刻要進行聯想,跑跑市場看看本地是否也出現了這些問題。這種有了“我”的內容的稿子,就不同于全國的“通稿”了。而人們對與自己接近的事會更為關心,新聞價值同時也得到了增強。
火 鍋
報紙與讀者互動起來,營造火熱氣氛,吸引讀者的關注,就像涮火鍋一樣,吃的是一種熱鬧,也聚合多種口味。隨著網絡和微博的興起,報紙與讀者的距離越來越近,報網聯動越來越頻繁。對新聞事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聲音。報紙提供發言平臺,對“聲音”擇取角度不同,可以形成與其他報紙不一樣的特色。《福州晚報》有“國內點擊”版,對國內社會新聞,配上網友的點評,就是一種“小火鍋”了,將各種觀點都雜燴其中,拓展了新聞的深度。
自助餐
主要是針對國際新聞,自力更生,直接動手編譯。正如吃自助餐,自己去取想吃的,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別人提供。
時事編輯一般是“二道販子”,盡管拿來的菜做法不同,但說到底大家的原料都差不多。直接從外報編譯稿件,就不同了,可以拿到與別人不同的原料。這種辦法要求報社有極強的新聞翻譯人才。
比如,《法制晚報》記者2012年1月10日根據美國媒體編譯了《內外各有一屏幕 英特爾推“超級本”》,2012年2月26日從印度《經濟時報》編譯了《2022年 蘋果市值將破$3萬億》等。
當然,直接派記者趕往事發地,是最大的自力更生,可以搶得第一手材料,也能根據本報制定的報道計劃采寫稿件、配發最具視覺沖擊力的照片,也就避免了與同城其他媒體雷同。但對國內國際新聞來說,這種報道方式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如經濟實力、新聞紀律等。
茄 鲞
整合、策劃、運用獨家解讀,深度開發,使得報道改頭換面。就像《紅樓夢》里面的茄鲞,相同的原料,加進不同的調料,就成為一道特別的菜。在時事新聞里,新聞源頭在整個策劃里也不再是主要的了。
《法制晚報》2011年12月20日國內版有一條新聞《“限”字當頭 明年房價還得降》。新聞源是當日下午,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在國家圖書館文會堂“2011互聯網十大熱詞、年度漢字會”,“限”字入選2011年年度漢字。記者沒有將它處理成常規性的短訊,而是通過梳理2011年限號、限流、限娛、限廣、限車、限行、限購等新聞,并采訪專家,把百姓關心的房價問題再做進一步的預測,使得這條回顧性的消息有了深一層的新聞點。
沙 拉
有意識地組合稿件,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增添新聞價值。《福州晚報》2010年3月29日國際版做了一個“廢棄的瓶子大有用處”版面,將“塑料瓶建船”、“瓶子建屋”等與瓶子有關的圖片新聞組合起來,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
另外,有些媒體還會編發國際國內的零點新聞。在截稿的前幾分鐘即零點左右,編發一組短小精悍的最新新聞稿件。這種新聞大多數媒體都沒有,打“時間差”的做法就能做到“你無我有”。
拔絲水果
將新聞與評論相結合。就像在水果上澆上熱熱的糖漿,使得水果既好吃又發出不一樣的亮光,而且很好消化。
網絡上國際國內新聞鋪天蓋地,而國際國內形勢又錯綜復雜,一般網民并不是專家,這就要求編輯在提供新聞事件最新報道的同時,也要提供詳盡的解讀和鮮明的觀點,從而起到釋疑解惑、引領思考的作用。
比如《法制晚報》2012年1月16日有一篇新聞《網癮致腦殘?中國研究引熱議》,里面有“觀點爭鋒”,英美專家對上網成癮是否屬精神疾病存爭議;也有“馬上就訪”,采訪了北京軍區總醫院網絡成癮治療中心主任,對 “網癮”在我國的現狀和列為精神疾病的標準都做了訪談。一條小新聞就熱熱鬧鬧地成了一個話題。
霸王餐
霸王餐,一般指吃了不給錢的餐。這里取其霸氣,只準他吃,不給別人吃。時事新聞要做“獨家”,有些靠的就是買斷和預約稿子,用財大氣粗的辦法,杜絕雷同。
目前,一般是采用買斷新華社和權威媒體時事新聞稿件使用權的方法,或向他們預約稿件。在一座城市里常常會有多家綜合類平面媒體,其中一家可與新華社等國內的大通訊社、權威媒體簽訂協議,買斷特稿,在這一城市里,決不允許第二家媒體刊登。這類特稿往往是對某一重大事件的深層次剖析,如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新聞背景、發展預測等,稿件的分量較重,發稿的速度極快,有很強的可讀性,因此能迅速抓住讀者的眼球。
《新民晚報》國際新聞部的負責人曾說,他們追求的一個原則是:“在新聞里看到人。”他們有時也從新華社通稿或者其他媒體的稿件發現新聞線索,然后再約請新華社記者采寫“能看到人的新聞”。
配 菜
對時事新聞配發圖表和漫畫,就像在主菜的周圍放上一些賞心悅目的花葉。
配發圖表一般是針對某些硬新聞,內容比較專業,對此類新聞可將其中的主要數據等制成圖表,讀者就能一目了然。
配發漫畫則一般是針對讀者喜聞樂見的軟性新聞。美編根據內容采用抽象、夸張等手法,配發鮮活生動的漫畫。即使各家媒體都采用了這篇稿件,這種做法也可以勝人一籌。《大連日報》在國際、國內新聞版面開辟了《幽默時事》欄目,將一些重大的國際時事報道形象化、幽默化,通過漫畫、詩歌等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活躍版面,吸引讀者。
配菜當然不拘于圖表和漫畫,只要開動腦筋,還可以想出很多新菜相配。
(作者單位:福州晚報)
摘要:《日語讀解》課程,主要是以能閱讀會翻譯作為教學目標的一門課程。為了能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的實用價值,本文通過編輯放送“時事新聞”,作為輔助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實現了快速閱讀與翻譯的學習過程。通過教學實踐,驗證了該教學的方式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完成教學任務,具有可實施性。
關鍵詞:時事新聞;閱讀能力;翻譯技巧;實踐
語言作為交際的工具,包括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只有完全掌握了這五項基本技能,才可以稱得上學會了一門語言。如何使學生在外語學習中,學會這五項基本技能,一直是外語教學的重要課題。而大學里的日語教學更有別于英語教學,即使被日語專業錄取的學生,其99%都是零起點。因此,三年制的高職院校要培養出能通過《日語能力測試2級》的畢業生,就需要精心設置每一門課程及每一項教學內容,更要鉆研教學方法,通過實踐不斷改進。本文試述的是在《日語讀解》課程的教學中,將時事新聞作為輔助內容,應用與課堂教學中所取得的實踐結果,證明該教學方法現實感強,把握了學生的實踐心理,學有所用,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可借鑒、可實踐的價值。
一、課程設置與教學實踐
《日語讀解》是我學院為日語專業學生在二年級的第一學期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讀”即為閱讀能力,“解”意為翻譯水平。該課程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閱讀日語文章,引導學生如何理解日本式的思維及慣用的表達方式,培養學生快速閱讀、邊讀邊譯的閱讀能力。通過講授翻譯技巧,使學生能遵循原文,有根有據的將文章譯為通順易懂、符合中文表達規律的譯文。為達到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教材選擇上,根據學生所掌握的單詞量和語法知識以及當今的就業趨勢,采用了由我院多名日語教師參編的以“商務日語”為主題的閱讀教材。該書是2011年由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高職高專日語類課程規劃教材。意在將內容最新、時代感最強的知識傳授與學生。在教學方法上,首先注重輔導“讀”的方式方法,不僅自己要會讀,還要能聽懂他人的讀。要追求語音、語調、表情上與文章內容相符,以綜合五項基本技能中的聽、說、讀的能力。其次在教授“解”的過程中,要及時提示文中的語法表現和慣用型,講解如何看懂長句中所包含的短句之間的關系,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將文章譯為“日式中文”,即日語是“謂語置后,賓語提前”的語法表現。通過課后的習題演練,使學生在“解”的過程中,又鍛煉了五項基本技能中譯和寫的能力。
二、編入時事新聞的教學實踐
盡管所選教材傳達的是最富有時代感的最新信息,其中有日本新興企業的發展背景與現狀;日本年輕人的擇業思維與方式;日本工薪族的工作態度與人生追求;跨國企業解決商業糾紛的方式方法等諸多內容。但與時事報道相比,依舊有遜色之感。因此,我萌發了編入時事新聞內容做輔助教材的想法并迅速付諸于實踐中。
例如,我在本學期編輯的第一篇時事新聞即是2011年9月3日報道的題為「18歳未満脳死、臓器提供へ原文:日本臓器移植ネットワークは、頭部外傷で関東甲信越地方の病院に入院していた15歳以上18歳未満の男性が、改正臓器移植法に基づき脳死と判定されたと発表した。虐待を受けていなかったことも病院の虐待防止委員會が確認しており、臓器提供される。本人による書面での意思表示はなく、家族が承諾した。5日、改正臓器移植法に基づいて、18歳未満で2例目の脳死と判定された男性からの臓器について、7病院で行われていた移植手術が、すべて終了した。譯文為:“未滿18歲的腦死患者,步入臟器提供者行列”。日本人體器官移植聯合組織于9月3日發表了因腦外傷,在關東甲信越地方醫院入院治療的15歲以上未滿18歲的男性,依照“臟器移植修改法案”,判定為腦死。經醫院的防止虐待委員會的確認,生前未曾受過虐待,可作為人體器官移植提供者。其本人雖沒有書面申請,家屬承諾了提供意愿。5日,依照臟器移植修改法案,作為第二例被判定為腦死的未滿18歲男性的人體器官,在7所病院進行的移植手術全部結束了。在講解這篇新聞報道時,首先解釋了何為“腦死”以及日本的舊“臟器移植法案”的內涵,其中制定“不許對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做腦死判定,因此也不能成為人體器官移植的提供者”,因此就明白了作為新移植法后第二例未成年器官提供者的新聞價值。接下來從學習單詞的角度,掌握“腦外傷、器官移植、虐待”等詞匯,然后,從語法的角度,講解了“……に基づき”、“……について”、“……行われていた”等語法表現。在《日語讀解》的教學過程中,每次都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多媒體放送編輯的最新的時事新聞報道,所選內容多側重日本的政經新聞,社會時事以及反映日本社會的“少子高齡化”和各種犯罪等社會問題。并且為方便學生閱讀,對生疏單詞都一一標注讀音,需要掌握的語法,都用醒目的顏色標記,有益于記憶與理解。
三、總結實踐結果
自2008年起,連續三年,在《日語泛讀》、《日語讀解》、《日語聽說》等課程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選擇性地編輯難易度不同的時事新聞作為輔助教學內容。課堂教學中,通過口頭調查的結果與學生的課堂表現表明,學生很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新聞內容就是昨天甚至是今天發生的事件,感受到了它的“呼吸性”。在2011年10月的課堂上,還編輯了發生在廣東佛山市,2歲女孩“悅悅”前后被兩輛汽車碾壓,司機逃逸導致女孩致死的報道。熟知中文內容的學生更想知道相應的日語報道,實用價值感很強,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教科書可以回家后慢慢看,而時事報道只限于10分鐘左右,即要求快速閱讀又要求快速理解、翻譯,因此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全力跟上教學進程。同時,還培養了學生自主查看原文的新聞報道、關心社會時事、擴展視野的主觀能動性。
不足之處:由于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少,不能十分理解新聞內容的情況也常有發生。另外,新聞報道打亂了知識鏈接的順序,有時不能準確把握語法知識。
教師在教學方面,增加新聞時事的內容,不僅增加了教師備課的難度和工作量,對教案也有了時限性,有時為追求新聞的時事性,一直追蹤后續報道到上課前的10分鐘。但是,只要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應用能力,就證明該教學方法是有實踐價值的。
摘要:本文針對近年來有關時事新聞作品侵權的糾紛大量涌現的現狀,分析了時事新聞作品缺乏著作權保護的主要原因,建議其應當納入到《著作權法》保護的必要性,并從保障權利人的角度出發提出對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意見。
關鍵詞:原因;正當性;制度構建
隨著我國傳媒業發展的大眾化、市場化,信息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傳播著,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時事新聞。時事新聞報道每天所發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廣大受眾所關注。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無論是傳統的平面媒體,還是新興的網絡媒體,都非常重視時事新聞;另一方面,新聞業界之間的侵權問題卻頻頻發生。其原因雖然不一而足,但有一個因素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著作權法》規定的“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這不僅縱容了實踐中的侵權,更為嚴重的是使司法審判遭遇尷尬。
一、時事新聞缺乏著作權保護的原因
我國2001年頒布的《著作權法》第5條第二項規定:“本法不適用于時事新聞”。將時事新聞排除在著作權法保護范圍之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時事新聞的本質是反映事實。時事新聞的根本屬性是真實性,構成新聞作品最重要的因素是客觀事實,而事實是不能創造的,因此時事新聞只是忠實地反映了客觀情況,不具有創造性,因此,時事新聞不屬于著作權的保護對象,即作品。
其次,時事新聞的表達性形式是唯一的。有學者認為時事新聞使用簡單的文字將某一事實作為信息反映出來,符合“唯一表達”標準,其他媒體表達同一新聞事實時,也只能以同樣方式表達。[1]
再次,時事新聞的功能在于傳播。因為時事新聞的內容涉及公民的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生活,與人民的日常活動息息相關,其功能要求廣泛且迅速的傳播,不應當予以控制,所以法律不給予其著作權保護。[2]
二、設立時事新聞著作權保護的正當性
在現實中,對時事新聞給予著作權保護是必要的,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時事新聞不受法律保護”的規定不能夠有效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助長剽竊他人勞動成果的消極作用,有損新聞職業道德。《國際新聞道德信條》第2條第2款規定:“任何中傷、誣蔑、誹謗和缺乏根據的指控,都是嚴重的職業罪惡;抄襲剽竊的行為亦然。”與此相應,《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第6條第2款規定:“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權,反對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據此,無論時事新聞是否為原創性作品,但作為一種勞動成果,無疑應當受到保護。
第二,隨著傳媒的產業化,新聞的商品性日益顯現。由于時事新聞與人民的生活密切聯系,同時具有時效性特征,因此時事新聞,特別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獨家新聞,成為媒體賴以確立其行業地位、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信譽的重要資本。時事新聞應該讓更多的人知曉,但時事新聞采編人員的原創性勞動也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3]
第三,公眾知情權的實現有兩種方式:一是公民有權要求公開信息;二是對于已經公開的信息有獲取的方便和自由。著作權的保護和信息的傳播,與公眾的知情權不是絕對矛盾的:保護時事新聞記者的權利并不是忽視社會公眾的知情權,而是保護促進創作繁榮。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0月12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第16條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的單純事實消息屬于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的時事新聞,傳播報道他人采編的時事新聞,應當注明出處。”這一規定對于時事新聞給予了更多保護。也就是說,即使時事新聞僅僅以“單純事實消息”的形式存在,在轉用時也必須保護權利人的人身權利。這就否定了前述認為時事新聞不具有創造性、是唯一表達形式從而不應當被保護的結論。
三、時事新聞著作權保護的制度構建
從保障權利人的角度出發,無論是否向時事新聞人支付報酬,但必須在轉用時注明該信息的來源,從而確保權利人的信譽。此外,還應當在以下三個方面修正有關時事新聞的法律規定。
第一,刪除《著作權法》中“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保護”的規定。
綜合上述分析,《著作權法》第22條第3、第4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司法解釋已經從法律層面摒棄了《著作權法》第5條的規定,亦即對時事新聞予以保護。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國家的法律上有例可循:根據英國1892年Walter 訴Steinkopff一案的判決,只要新聞被記錄在實物作品上就認為具有版權。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成果解讀這一規則,就是說只要新聞被某種載體承載并表現出來,即應當受到保護。《意大利版權法》第101條規定:“在注明出處和不違背新聞業公正慣例的前提下,可以復制新聞報道。但下列行為視為非法:在實際公報16小時內,或在通訊社授權的報刊發行前,轉載或廣播通訊社的新聞公報。”
由此可見,無論從我國現行的法律還是國外的相關規定,都應當刪除“時事新聞不受法律保護”的規定,以排除相應引發的一切法律障礙。
第二,對時事新聞實施優先權保護。
時事新聞的目的在于傳播,使得廣大公眾對相關信息內容盡快知曉,因此,在承認時事新聞享有著作權的的同時,應當鼓勵其他媒體、使用時事新聞;另一方面,時事新聞的核心價值在于時效性,轉載新聞必須在實際公布的一定時限以后,其他媒體才能夠使用,這樣才能夠保護時事新聞權利人的創作積極性,從而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多、更及時的新聞報道,滿足社會需要。
我國現行《著作權法》對一般作品的保護長達數十年,而作品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性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如此長期的保護對于時事新聞來說,作用并不明顯,甚至會妨礙時事新聞的正常傳播。因此,只需要給予時事新聞權利人以數小時的優先權,在這段時間內,權利人以外的主體不得轉用該時事新聞,時間限制以后,在注明權利人的前提下,可以轉用此信息。比如美國對時事新聞給予知識產權保護,針對其時效性強的特點,只給予20小時的時間優先權保護;而前述意大利的版權法給予權利人以16小時的優先權。
第三,嚴格規定新聞報道中的合理使用的條件。
為了保證時事新聞時效性的發揮,從普遍適用的角度來說,一事一議的方式并不符合時事新聞的特殊要求,因此,不妨采用“一攬子協議”的方式,即以一定時間段的時事新聞作為合同標的,一次性簽署協議。比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信息產業部我國《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第11條規定:“綜合性非新聞單位網站從事登載中央新聞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的新聞的業務,應當同上述有關新聞單位簽訂協議,并將協議副本報主辦單位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備案。”這種方式既能夠保障時事新聞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又能夠通過前期簽署協議的方式避免由于談判、簽約對時事新聞時效性的延誤,有效發揮時事新聞的作用,并且協議內容也具有靈活性,雙方可以根據意愿協商具體條款,比如是否支付轉用報酬等等。
時事新聞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為了保證其質量,首先要保障時事新聞權利人的基本權益。對時事新聞給予著作權保護無論從法理上還是實踐中都是必須且可行的,相信這一制度的完善能夠為我國時事新聞乃至新聞業、文化業的有序發展增添盎然生機。
作者單位:科技潮雜志社
[摘要]絕大部分時事新聞報道體現著記者、編輯的心力與智慧,能滿足我國著作權法上作品的構成要件,應當享有著作權。給時事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有利于我國傳媒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符合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文化體制改革的需要。文章提出了有效傳播營銷期理論和具體保護運作模式。
[關鍵詞]時事新聞;著作權保護;傳媒產業;新聞線索有償
一、時事新聞著作權問題的思考
時事新聞不是作品,不受著作權保護,目前在我國法學界是通說。但新聞界每年都有新聞作品年度大評獎,時事新聞就是一類主要的作品之一。在法律實務部門的實踐中,關于時事新聞品類歸屬的界定對法律的理解和適用并不統一,相互矛盾的判例屢見不鮮,急需一個科學公正、相對穩定的標準。基于時事新聞不是作品、不受著作權保護的法律規定,媒體之間相互使用對方新聞稿大面積處于無序化:有的直接冠以“本報訊”、“本臺消息”,署名為“宗合”等;有的從各家媒體的同一題材報道中分別“載取”標題、導語、主體事實和新聞背景;不同質媒體直接把對方的文字轉換于配音、播音;文字媒體把對方的圖像播音直接轉為文字稿或新聞照片,各種手段或直接或稍作遮掩不一而足。
各媒體相互抄襲使得一些根本沒有什么采編力量的“空殼媒體”一樣能存在,且靠抄襲減少了外采新聞的費用,節約成本。如果其增強發行的力量和速度,在競爭中不排除會占優勢,甚至包括新聞的時效,使得公眾分不清究竟誰是真正的獨家采訪報道者。另外,千報一面,新聞無差別的雷同信息浪費公眾時間,增加公眾選擇需求信息的難度,徒增公眾對媒介的厭煩。在這種情形下,隨著競爭的加劇,如一方直接通過網絡進入對方編排系統,調用對方正待出版的新聞稿件,或在網上攔截對方記者從一線發回本部的新聞消息等這樣一些惡性競爭的手段,按著作權法都可以理解為正當行為,因為時事新聞沒有著作權。這顯然違背了法律公平正義原旨。新聞競爭的加劇迫切要求對著作權的有關時事新聞的規定及傳統權威理解進行反思。
在國際上,人們認為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保護被認為是國際慣例,其直接法律淵源就是《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第二條第八款本公約的保護不適用日常新聞或純屬報刊消息性質的社會新聞”。該規定不好理解的是“日常新聞”這一概念的內涵是什么,還有后半句“純屬報刊消息性質的社會新聞”。各國雖加入伯爾尼公約,但理解卻不一致,法律規定也不一致。我國理解概括為時事新聞,解釋為單純的事實消息。美國版權法系可謂洋洋大觀,但通篇沒有時事新聞或新聞消息不受著作權保護的規定條款。而《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七條第八款規定“為了促進科學與實用技術的進步,國會有權賦予作者對其各自的文字作品和發明享有一定期限的專有權”。新聞就是典型的文字作品,所以在美國,一般對于新聞或新聞事實,如要轉載和傳播,即使這些新聞消息的傳播是國家鼓勵的,是對人民有益的,除非雙方有協議,否則必須給原始獲得新聞者20小時的優先傳播權。一定時間的優先權可以給利益的原始獲得者相當的經濟利益,專利、著作權制度都是保持一定時間的獨占優勢,這與新聞的一定時間優先權性質是同質的,只不過具體時間存在差異而已。據此,我們可分析時事新聞在美國是受知識產權保護的。在英國知識產權法系中,《版權法》第三條規定“文學作品系指除戲劇或音樂以外的任何書面、口述或演唱作品、其中不包括……”通篇也找不到時事新聞或新聞消息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規定。英國是判例法體系國家,在Walter訴Steinkopff(1892年)案中,法官得出:“新聞之上不存在版權,除非主旨被記錄在實物作品上。”可見在英國只要新聞事實通過有形載體表達出來就有獨創性,受保護。作者基于原始的素材,只要提供了新的勞動、技術和精力就是一件原創性的作品。因此版權保護在英國可涉及電話號碼、廣播、節目表(例如:1984年BBCand ITP訴Time out案)。法國《著作權法》典相當成熟,堪稱大陸法系著作權法的典范,在其中也找不到“時事新聞”或“新聞消息”不受著作權保護的相關條款。該法典Lll2-4條規定智力創作的標題具有創作性的同作品本身一樣受保護。
二、催生時事新聞著作權理論生成的背景
(一)形勢政策因素。目前,我國大部分傳媒將走產業化發展道路的大勢已見端倪:政治家辦報,企業家經營,市場化運作,公司法保障。其實馬克思針對新聞傳媒之一的報業曾指出,報紙是作為輿論紙幣流通的,這揭示了報業的文化屬性,但同時他也指出,報刊是一個有收入的文字事業,這又揭示報業的經濟屬性。可見新聞傳媒是能充分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特殊產業。目前,我國大部分傳媒單位已經“自收自支、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走向市場了。在加入世貿組織后,傳媒業的競爭全面升級,已進入比拼內力時代,媒體在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上下苦功。在近年電視業享譽全國的湖南,“頻道之間、欄目之間、制片人和主持人之間,競爭已到了白熱化程度,經過了比設備、比技術、比財力、比覆蓋面、比收視率的過程后,當物質手段的競爭已經不相上下的時候,比到最后比觀念”。競爭如斯,然而媒體的主打產品新聞消息的權益歸屬卻并不清晰,流轉就自然無序,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傳媒產業的有效競爭必然會受到影響。“以道德為支撐,以產權為基礎,以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體系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沒有充分有效的競爭,“優者不勝,劣者不汰”,競爭的效益、目標就難以實現,資源就得不到優化配置。
(二)新聞采編的現實因素。雖然記者享有采訪權是國際新聞慣例,但僅是一種權利而不是權力,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消息來源有償的現象已非罕見。如當名人一旦發現自己的信息成為一種求大于供的稀缺資源之后,他們(包括經紀人)自然而言想到用金錢法則來篩選要求采訪的記者。這種情形在歐美等地都是一種普遍現象。人們把其稱為“支票簿新聞”。在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訪過程中,金錢同樣是打通采訪渠道的制勝武器。如采訪美國攻打阿富汗、伊拉克,巴以沖突等就得為采訪支付“采訪費”,采什么新聞、拍什么場面的鏡頭都明標價碼。時下,隨著競爭的加劇,各家媒體廣泛使用“提供新聞線索有獎”、“新聞線人”等形式。新聞競爭形勢的發展確實在打破媒體無償地使用信息來源的習慣沿襲。另外,記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高風險職業,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得來的新聞信息,如果同期被競爭對手媒體無償使用,對記者及其供職的媒體來說都是不公平的,有違知識產權倫理。據此,時事新聞至少是一種勞動成果,是勞動成果就有產權,時事新聞作為一種智力產
品,只要具備作品的獨創性、有形可復制性,當然得享有著作權,不享有著作權的,至少也應享有新聞信息產權。
三、時事新聞著作權保護的分析與模式構建
我國目前關于時事新聞不適用著作權的理論,立論依據都經不起推敲,且又不適應新聞媒體產業競爭發展的需要,應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完善、媒體產業化發展的深入而淘汰。筆者認為時事新聞適用著作權法保護,不受保護的是新聞事實本身.或說構成新聞事實的五要素。新聞品種中的簡訊,一句話新聞、標題新聞、國家的新聞公報(公告新聞)可能例外。這種例外的條件是指對簡訊、一句話新聞來說,作者如果接近該信息無需付出任何智力活動和業務知識技巧即可獲得,并且表達出來(完成寫作)的形式也體現不出任何智力成分、業務技巧,即視為等同新聞要素的本源性記載,不能為新聞作品,不享有著作權。這種等同新聞要素本源性記載構成唯一表達,內容本來是單一信息,沒有進行取舍、結構編排的創作空間,或只有唯一的語言形式,不可能用其他的表達方法和其他的語句加以表達。
需要補充的是,簡訊、一句話新聞、標題新聞可能不予保護不是因為它們篇幅短少,事實上很多佳作短得讓人叫絕,如法國作家將書稿《悲慘世界》投出后見久無音訊,就寫信催問,信的內容僅為一個“?”號,出版商的回信是一個“!”號。不久,這部巨著問世于眾。這兩封信,均堪稱是最短的作品。還有詩人桑某的七個字的作品《船》“離開水/你能航行?”由于其內涵深刻言簡意賅也曾被視為佳作。所以筆者對上述幾類新聞體裁沒有簡單地一概視為非新聞作品。新聞實務中,媒體往往采編一定數量的簡訊或一句話新聞編輯在一起,組成新聞集納,即使單條都不享有著作權,但集合后的整體體現了編輯的智力選擇和思想成分,應享有著作權保護。兩條簡訊往往由于其內容上有某種關聯,排到一起常產生妙趣和單條信息內容不包涵的增值效果。“公告性新聞”包括新聞公報、公告新聞、文件全文及摘要。這三種公告性新聞雖具有重大新聞價值,但筆者認為不受著作權保護。首先由于其具有官方文件性質;其次由于其傳播有不得擅自更改的特別要求,其產生也非新聞記者的獨創作品,由一家首先刊發的媒體享有著作權沒有依據。按法理,國家是著作權主體,但國家希望這類作品盡快讓人們周知,可理解為國家放棄著作權。所以把這類作品視為公有,而不是這類作品沒有獨創性。相反,這類作品雖用的是應用語體,但往往具有相當高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包含相當高的智力創作成分。近幾年來,新華社在播發國家政策法規等“公告式新聞”的同時,往往配合播發記者自采的新聞背景和政策解讀,雖常常是交待客觀事實,但屬于一種解釋性的深度報道,凝聚記者較高的智慧,記者應享有著作權。廣播電臺、電視臺播出的新聞,是基于文字基礎上的播音或配音加畫面,播音、配音和攝像都是一種專業技術工作,不可置疑其是一種智力創作成果。因此,直接錄制播發電臺、電視臺的新聞侵犯著作權。如果把播音、配音轉換為文字稿則按上面闡述報紙新聞作品的要求判斷是否侵權,即看是否僅利用等同新聞要素的本源性事實,是則未侵權,否則侵權。
時事新聞作品的著作權保護,由于其具有職務作品和時效性的特點,其保護應有別于普通作品。筆者把報紙的出版時間與次日報紙出版時間之間稱為“有效傳播營銷期”(電臺、電視臺為新聞首播至重播間時段)。這段時間是報紙有效零售時間,到次日新報紙一面市,便成廢紙。新聞媒體轉載別人媒體原載的時事新聞,如在同一有效傳播營銷期內面市,除注明出處、作者姓名,支付作者稿酬外,還應根據自己的發行量、收視率和點擊率給予對方媒體合理的補償。如在原載媒體的有效傳播營銷期后面世的,則僅注明出處、作者名,給作者支付稿酬即可,因為這種有效傳播營銷期后的轉載對原載媒體有效傳播沒有什么影響了。時事新聞作品受著作權保護并不排除其他媒體對已報道(發表)的新聞中的新聞五要素的使用,如可以根據一篇新聞消息作品的五要素編發為一條簡訊。法律確認時事新聞有著作權后,各級新聞記者協會可以成為新聞作品集體管理組織,行使新聞作品的著作權報酬費用結算中心的功能,并行使新聞抄襲、剽竊的技術鑒定工作。
紙質媒體一般都開設有國際、國內、文娛和體育等時事版面。稿件來源主要是新華社的時事新聞。眾所周知,時事新聞基本與媒體所在地沒有“血肉”聯系。缺乏貼近性,再加上新聞來源單一,時事編輯又常常照抄照搬,導致各媒體時事新聞同質化比較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體個性,降低了媒體吸引力。那么,媒體時事報道如何在保持共性的基礎上突出個性,顯示出貼近性呢?
一、從時間上貼近。在動態中捕捉最新消息
對紙質媒體而言。“昨日新聞”是時效性較強的新聞。而“今日新聞”是時效性最強的新聞。新聞報道在時間上的貼近性,能使讀者產生審美上的新鮮感。這就要求媒體密切追蹤不斷變動的時事,特別是對于重大時事、突發新聞和體育比賽等,要在不影響報紙出版時間的前提下,盡量推遲截稿時間,在動態中捕捉最新變化,在變化中捕捉最新結果,從而讓讀者更接近事實、更了解真相。
二、從地域上貼近,在空間上捕捉最近距離
但凡媒體,都十分注重從廣度、深度和密度上挖掘本埠新聞,因為本埠新聞就發生在讀者身邊,在地域上、空間上具有貼近性,容易觸發讀者的興奮點和閱讀欲望,讓讀者產生歸屬感。國際、國內新聞雖然在內容上距離地方讀者比較遙遠,但媒體可以利用地域上的關聯性,把國際新聞的著眼點放在國內,把國內新聞的著眼點放在省內,把省內新聞的著眼點放在市內,通過“跨越空間”的二次加工,從地域上拉近和讀者的心理距離,從內容上博得讀者的心理認同,增強時事新聞的貼近性。
2009年9月11日,三峽晚報報道美國兩架飛機相撞的新聞時,把視點從國際轉移到國內,標題擬為《美兩飛機相撞,一中國人死亡》,將國際新聞做成了“國內新聞”,吸引了中國人的眼球;2009年10月25日,楚天都市報報道第11屆全運會男子舉重69公斤級決賽時,把目光從全運會賽場聚焦到湖北,專題報道湖北奧運冠軍總成績打破世界紀錄的新聞,將國內體育盛事做成了“湖北新聞”,吸引了湖北人的眼球;2008年,荊門晚報報道北京奧運會,濃墨重彩地讓時事新聞本埠化:4月,征集“見證奧運會”特約記者。將北京賽場風云傳真到荊門;5月,啟動“記者直擊奧運場館”活動,攝影記者每天從北京發回報道;6月,火炬在臨近荊門的宜昌市傳遞,記者全程追蹤;8月8日奧運會開幕,組織“萬名讀者簽名祝賀奧運會開幕”活動;盛會期間,還推出“祝福奧運短信征集”“我看我評”“奧運金牌數競猜”等欄目,突出新聞的互動性,把萬里賽場從北京拉近到荊門,凸顯了地域上的貼近性。
三、從人物上貼近。在情感中捕捉最佳觸點
時事新聞只有時間和地域上的貼近性,還遠遠不夠。因為,時間上的貼近性是貼近之“表”,地域上的貼近性是貼近之“里”,而人物上的貼近性才是貼近之“核”。地方媒體只有緊緊抓住“人”這個核心,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才能抓住讀者的心,勾住讀者的魂,撩撥讀者的情,激發讀者的志,才能成為在本埠有影響力、凝聚力、吸引力和公信力的媒體。
2009年8月25日,楚天都市報報道總理在浙江考察的新聞,從新華社通稿中提煉出《溫總理考察途中幫黃石孩子轉學》的新聞。黃石是湖北的一個地級市,總理關心黃石打工仔子女的上學問題,一下子吸引了湖北讀者特別是黃石讀者的眼球,俘獲了湖北讀者特別是黃石讀者的心,總理的愛民之情,觸動了黃石讀者的鄉情,引起了讀者情感上的強烈共鳴。2009年10月10日,荊門晚報報道由鳳凰衛視主辦的中華小姐環球大賽。在眾多選手中聚焦荊門佳麗,以《京山姑娘王麗敏闖入華姐大賽總決賽》為題進行了報道,引起了荊門市及其所轄的京山縣廣大讀者的熱切關注。
當前,地市報的時事報道愈來愈受到重視,受到歡迎。但綜觀地市報的時事新聞版面,又存在明顯的不足。有的版面不固定,時有時無;有的稿件零散,選擇性不強;有的版面呆板,缺乏吸引力。雖然地市報由于版面不多、稿件來源相對狹窄等原因,時事新聞難以和一些全國性、區域性的大報相抗衡,但只要編輯多學習、肯策劃,小版面也能做出大文章。
選稿思路:瞄準“大、高、近”
目前,新華社通稿是國內報紙時事新聞的主要來源。編輯要在每天新華社播發的數百條稿件中,根據自己報紙讀者群的特點和分布選用稿件。這就要求編輯一方面對所辦報紙的讀者年齡結構、職業分布十分了解,另一方面有很強的新聞敏感。對當前國內國際的形勢和動態了然于胸,并有一定的前瞻意識。在此基礎上,明確“大、高、近”的選稿思路。
所謂“大”,是指人們普遍關注的大事要事。國際上重要國家及鄰國的政壇變動、金融動蕩經濟危機、對本地區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國際性地區性重要會議、地區沖突、戰爭、重大災難性事件、重大體育賽事等等。國內像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重要工作的安排部署、重要政策法規的制定與、重大突發事件等等。
所謂“高”,是指人們關注度高的熱點、難點、焦點新聞。就近幾年的形勢看,國際上如環境氣候問題、核武器問題、經濟危機等,國內如求學、就醫、就業、房市、股市、網絡事件等。
所謂“近”,就是“三貼近”的新聞。時事新聞的“近”,還要考慮新聞事發地地域的接近性和讀者的針對性。對周邊地區的新聞。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涉及到本地讀者切身利益的新聞,要睜大眼睛,抓住不放。
在此基礎上,要大開大合,大取大舍,抓住一點,不及其余。對讀者而言,獲取時事新聞的渠道很多:網絡上隨點隨看。電視滾動播出,還有廣播新聞、手機新聞等。在時效上,報紙處于劣勢。如果報紙在新聞的選擇上求全,那就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優勢。因此,要發揮報紙的優勢,抓住讀者最關注的做深做透,給讀者以深度閱讀。
編輯思路:做到“廣、深、透”
要給讀者以深度閱讀,編輯在對選定的關注度特高的新聞進行編輯時,就要按照“廣、深、透”的思路進行。
“廣”,是指新聞的廣度。它既包括我們平時說的橫向到邊,還可以拓展到相關聯的方面,讓讀者看了報紙以后有一個完整的、全面的了解。在編輯新聞時,可以圍繞新聞主題全方位、全過程、多角度搜集、選擇、編輯相關內容,或編輯成篇,或組合編排。
“深”,是指新聞的深度,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縱向到底。編輯時圍繞主題新聞向深挖掘,追尋新聞的進程、發展、趨勢,探尋新聞發生的背景、原因、影響等。讓讀者對新聞有一個深層次的了解。
“透”。是指新聞透明度。通過尋找新聞成因,分析事物走向,回答讀者疑問等,讓讀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做到“廣、深、透”,除了精心選稿、認真編輯外,還要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新聞體裁和編輯手段,文字、照片、圖表、漫畫,消息、通訊、評論,系列報道、組合報道等,根據需要,靈活運用。
編排思路:追求“重、大、活”
版面的設計,一方面要體現選稿的思路、編輯的思想和審美觀,一方面要為讀者考慮,要能很快吸引讀者,讓讀者感覺舒適、自然。版面設計,其實是編輯的一次再創造過程,是編輯的再一次取舍和意圖的表達。一個好的版面,不但需要自己的欄目與風格,更需要在視覺上形成強烈沖擊力。時事新聞版面的編排,要追求“重、大、活”。
“重”,就是要突出重點。選編時的重點,要在版面編排時得到體現,要通過編排思路和編排手段。讓重點新聞在版面上凸顯出來。可以采用大板塊、大標題、大線條、大色塊、大對比的方式,使重點新聞形成閱讀的第一亮點。多個重點時,要有主有次,不能平均用力。對于其它新聞,可以舍棄,也可以編一組簡訊。
“大”,是指時事新聞版面的風格要莊重大氣。不需要太多的字體變化和美化修飾。重點板塊一定要強力推出,可以用大標題、大照片、大色塊使之從版面中“跳”出來。第一時間躍入讀者的眼球。整個版面主次分明、重點突出,線條、色塊簡潔明快,標題、文字、板塊之間疏朗養眼。
“活”,是指時事新聞版面要活潑、活躍、富于變化。時事新聞的選擇、編輯和版面編排,自主的空間較大,可以在與報紙的整體風格和諧的前提下,追求特色和變化,做得更活一些。有重大新聞時突出重點,追求沖擊力;沒有重大新聞時尋求亮點。追求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