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1 12:05: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環境與生態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當下國內外的美學界,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無疑是兩門顯學。眾多著名的學者對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哲學基礎和理論背景、基本?疇和方法論、性質和意義、與各學科的關系及實際應用、對傳統美學的創新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討,極大地推動了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發展。
不過有趣的是,比較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研究鳳毛麟角,或者在比較時語焉不詳。許多學者對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異同的認識較為混亂,甚至是將兩者混為一談。總結起來,對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關系的認識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擱置它們的異同,將其視為漠不相關的兩個領域。第二種是認為兩者本質上同一,如徐恒醇的《生態美學》,以屬于環境美學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與城市景觀為本體,還有國內學者提出了“生態環境美”、“生態環境美學”等術語。第三種是環境美學或生態美學優于對方,如前國際美學學會副會長約爾?艾滋恩認為環境美學還是人類中心主義,不如生態美學總是關心自然。賈森?希姆斯《生態學新?式的美學意蘊》認為,環境美學只承認靜態、平衡的自然,生態美學卻接納自然系統中動態、侵擾、非平衡的自然。曾繁仁認為,生態比環境具有更積極的意義。第四種是環境美學或生態美學將對方納入自己的?疇之內。如環境美學家卡爾松、柏林特視生態美學為環境美學的組成部分。
所以厘清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異同,確定各自的性質、基礎,有助于推動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發展,同時讓這兩門新興的美學學科互相促進,共同繁榮,豐富和完善美學,并對保護生態與改善環境有所助益。
一、生態:一個審美維度
隨著20世紀科學生態學的發展,“生態系統”、“人類生態學”等概念不斷被提出,人們意識到人類社會發展的同時,也要兼顧生態的平衡和其他物種的生存,于是生態哲學、生態倫理學與生態美學應運而生。生態美學的思想來源,有利奧波德的大地倫理學、萊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呼吁保護各種生物的生存、阿倫?奈斯的深層生態學等。而中國的生態美學研究,主要是結合西方的生態美學思想與中國天人合一的生態哲學,反思生態形式嚴峻的當代社會,建立生態美學的學科架構。
關于生態美學與環境美學的哲學基礎,陳望衡在其著作《環境美學》中指出:“準確來說,生態并不是美學?疇,但是它可以成為審美的一種視角,當它成為審美的視角時,生態就成為美的重要前提了。”生態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一個維度,生態美學是幫助人思考如何與自然共同繁榮、和諧相處,改變了以往人征服、改造自然為我所用的美學觀念。
曾繁仁對生態美學性質認識的變化,也經歷了由模糊到清晰的過程。在其前期的《生態美學研究的難點與當下的探索》與《試論生態美學》中,他認為生態美學是“審美關系”、“審美觀”、“審美狀態”,生態含有視野的意思。后來他的《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直接承認了生態美學不是一門新興學科,而是“美學學科在當前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新發展、新視角、新延伸、新立場”。張華在《生態美學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建構》中也認為,生態美學是“以人與自然整體和諧關系為原則的哲學思想與價值觀念”。2005年山東大學文藝研究中心舉辦了“生態文明視野中的美學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承認了生態是一種視野。
把人與自然生態的關系作為美學的一種維度,正如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社會性、實踐主義美學的實踐性,都是為美學提供一種維度和視域。生態維度使美學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生態的平衡,使審美在關注形式、精神的同時,不能破壞生態和自然。它改變了審美的眼光和標準——一件藝術品如果破壞了生態,即使形式再優美,也不能引起美感。正如美學的社會性維度,決定了藝術品如果嚴重地違反了倫理道德,則不能引起美感。因此生態美學側重的是審美理想與生態原則的統一。
生態也是環境美學最重要的維度:“環境美學哲學基礎的第一位應該是生態。”由于人是生態系統中的一環,如果不尊重生態規律,一味將人的需求、利益凌駕于生態之上,只會造成災難性后果。因此環境離不開生態系統。以人的意志來破壞生態,就無審美可言。青山綠水變為窮山惡水,大部分物種滅絕后的寂靜春天,即使瓊樓玉宇、紅磚碧瓦、亭臺樓榭造型再富有詩情畫意,高樓大廈再宏偉,也談不上環境美。
生態美學還給藝術帶來新的視域,產生了生態批評、生態文學、生態音樂、生態舞蹈。1978年美國學者威廉?克魯爾特發表了《文學與生態學:生態文學批評的實驗》,首次提出“生態批評”的概念,以生態的視野展開文學批評,呼吁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批評以描寫人與自然關系的文學作品為批評對象,繼社會批評、精神分析批評、原型批評、新歷史主義、后殖民主義之后,成為一種新的文學批評形態。生態音樂之一的具象音樂,直接取自于蛙鳴、鳥啼等自然的聲響,加以合成,反映藝術家的生態意識和生態觀念。“原生態”音樂、舞蹈也是方興未艾。
二、環境:一種審美對象
在環境日益受到重視的現代社會,環境美學蓬勃發展。環境成為繼藝術之后的重要審美對象,大大地拓展了美學的疆域。而環境包含了自然景觀與農業景觀、城市景觀,涵括了人所有的活動場所。不過環境不是外在于人的對象。環境美學家約?瑟帕瑪認為環境既是人所觀察的對象,又是圍繞著人、讓人在其中活動的場所。“環境可被視為這樣一個場所:觀察者在其中活動,選擇他的場所和喜好的地點。”柏林特則更為深邃地看到環境與人的不可分離,環境是生存著的人感知周圍的世界而形成,沒有人就沒有環境。但是又不能將環境客觀化,視為外在于人的物質。
環境美學給傳統美學帶來很大的改變,它徹底揚棄了主客二分與人類中心主義,審美方式由靜觀式轉
變為介入式,審美感官超越了視覺與聽覺的局限,擴展為嗅覺、味覺、觸覺等人身上所有知覺,歸根究底在于環境美學的審美對象發生了變化。
環境美學的景觀,正如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作品一樣,成為審美對象。文學由文字構成,音樂由音符組合,美術由線條、結構、顏色光影構成,舞蹈由肢體語言呈現,環境美學的審美對象是由自然環境與人的審美理想構成。環境美學極大地拓展了美學的疆域,國外環境美學的三名主將瑟帕瑪、卡爾松、柏林特分別有側重地研究了自然景觀、農業景觀、城市景觀。
自然景觀是“自然創化與自然人化共同的產物”。自然的創化有浩瀚星際、藍天白云等天象景觀,有巍峨山脈、奔騰江海、大漠草原等大地景觀,花鳥魚蟲等動植物在自然中生存繁衍,四時交替、風雨雷電、寒雪冰霜等自然規律運行其中。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是對自然景觀的贊嘆。
農業景觀是自然與人工一同創造的景觀。卡爾松在其《環境美學》提到了北美的傳統農業景觀和新農業景觀。陳望衡既有深層次的理論分析又有詩情畫意的闡述,全面地概括了農業景觀分別有農作物、農業勞作、農民們生活的場所、農民們田園詩般的生活方式。無疑后者的理論更適合于建立中國當代的農業景觀。
城市化進程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城市景觀是環境美學最重要的審美對象。柏林特是較早開展城市景觀美研究的學者,他呼吁建立人性化的城市,在城市規劃中,審美性與功能性一樣重要,并從廣場、噴泉、自然與生活的聲音等方面探討如何建設城市景觀。
由此可見,與傳統美學中的藝術不一樣,環境這個審美對象不只是給人帶來審美的愉悅,更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存與生活的質量。環境美學思索如何改善人所生存的環境,在探索環境倫理、環境審美之余,還注重結合建筑、園林、規劃等應用性學科,指導或親自參與環境改造、景觀創造活動的實踐。如哈佛大學米歇爾?柯南的《穿越巖石景觀——貝爾納?拉絮斯的景觀言說方式》,從構思到營建,詳盡地研究了景觀設計家拉絮斯改造喀桑采石場為高速路段景觀的全過程。美國當代藝術家兼環境工程師帕特麗夏?約翰松設計了許多的景觀,有達拉斯的瀉湖游樂公園、舊金山的瀕危物種園、肯尼亞的內羅畢河公園、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公園等。
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另一個區別是其人文性。人不可能完全遵從自然的生態,還要根據需要以及人文精神來創造家園。“環境美的根本性質是家園感。”環境美學的景觀需要人根據文化內涵與審美理想來參與、創造,有著人的審美和文化需求。自然景觀的欣賞,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擺脫對自然的膜拜與恐懼,對自然有一定的認識、能利用自然之后。而自然審美意識、情趣的發展,對欣賞自然景觀也至關重要,如中國的山水文學、山水畫對山水審美的推動,西方“如畫”觀對自然風景審美的推動等。現代西方欣賞自然景觀的盛行,正是由于對工業化漠視、破壞自然的批判的興起。農業景觀與城市景觀就更是關系到人的生存與生活,滲透著人文性。柏林特一直堅持環境美學的人文性,人生活在文化的環境中。“任何關于環境美學的討論也必然具有我所稱的文化美學。”
三、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相互依存
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有著本質的區別,生態美學為美學與藝術提供關注生態的新維度,環境美學側重于將環境作為審美對象進行欣賞、創造,具有應用操作性。相對于生態美學,環境美學以人文性作為其核心原則。但是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又有相互依存的關系。環境美學離不開生態美學,因為環境美學必須要以生態為其準則,人文性與生態性都不可或缺;而生態美學的審美維度要落到實處,最終是通過環境美學的景觀來表現其生態觀。
正如上文所說,環境美學離不開生態維度。因為生態性重視維持生態平衡,人的文化生產活動,以及創造農業景觀、城市景觀,都是建立在自然生態之上,不能違反生態性。當代的重要環境美學家分別從環境美學的學科?疇與發展歷史、環境美學的哲學基礎、環境的概念、景觀的創造幾個方面,闡明了環境美學的生態基礎。
約?瑟帕瑪直接承認他的環境美學理論得益于生態美學家利?W波德的《沙鄉年鑒》。他認為環境美學屬于環境哲學的一部分,而環境哲學的所有工作都可置于環境倫理實際即是生態倫理的?圍內,生態倫理“最重要的問題是生活在當今的人們是否有權利為了自己的利益無限度地開采現存的自然資源而為后代留下無法擺脫的污染”。環境美學必須以生態倫理為準則。他在回顧環境美學的發展時著重于其與生態的關系,認為如果沒有生態維度,環境美學就還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學:“現代環境美學是從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的……對生態的強調把當今的環境美學從早先有100年歷史的德國版本中區分出來。”
柏林特在《環境美學》中思考何謂“環境”的時候,認為在擯棄身心二元論的環境概念方面,“生態學的環境論帶來深刻的變革……隨著人們的環境意識越來越迫切,生態學的理論逐漸被認同”。“環境”是以生態為準則,在現代的環境理論與環境美學里是不言而喻的。卡爾松在分析日本的園林景觀時,指出其是人工地創造出自然的本質。在分析農業景觀時,他側重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不被破壞,“是生命的生物過程”。陳望衡也指出:“環境美學是生態主義和人文主義的統一。”卡爾松還特地提出了“丑東西”的論點,認為胡亂G棄的垃圾、報廢的汽車、條形的礦山由于其對生態的破壞是“丑東西”。
與此同時,由于生態是一種維度,不能成為一種審美對象,所以只說自然美、環境美,而不是生態美。這樣生態美學在審美本體、實踐應用方面遇上了障礙。西方的約?瑟帕瑪、卡爾松等一眾美學家由生態美學轉至環境美學,生態美學比起環境美學的研究要遜色得多,就是這個緣故。如果說環境美學無視生態美學,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么生態美學無視環境美學,將會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生態美學在對生態、自然的促進上,最終還是需要通過環境美學的本體——景觀呈現出來。雖然說生態美學涵括生態文學、生態音樂等藝術,以此促使、推動生態觀的發展與普及,但是落到實處的保護生態,卻是環境美學的自然景觀、農業景觀、城市景觀。
如約翰松所設計的舊金山瀕危物種園,造型是舊金山吊襪蛇。它形體纖細、蜿蜒層疊,有著明艷的色彩與變化多端的圖案——條紋、鱗片、腹部,構成了公園的主要結構,頭部與頸部形成的小山丘為蝴蝶提供了避難所,而尾部下方的梯形平臺沿著海濱向下延伸,為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這個景觀是約翰松的生態觀與審美趣味、實用性的完美結合。還有美國學者保羅?高博斯特、加拿大學者夏龐德,分別以生態美學的維度來研究森林與風景的景觀管理,也是將生態思想融入景觀創造中的?例。
可以說,海德格爾“天地神人”的四方游戲、人的“詩意地棲居”與“還鄉”,是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共同的理想目標。盡管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有著本質的區別,但都是反思人如何與自然共處,它們在推動生態平衡、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這一宗旨上可謂殊途同歸,它們彼此的關系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江西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自然保護區、歷史文化遺產、生態農業分布及構成。顯見,江西生態旅游 資源相當豐厚,理應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
[關鍵詞] 江西;生態旅游;資源
我國仍在執行的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指出:“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因此,環境資源與生態旅游自然形成關系。本文主要在江西的自然資源、歷史遺產、生態農業方面加以分析。
一、自然資源,包括地形地貌、動植物、水資源、人文生態資源等
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地質內外合力相互作用的產物,是自然地理景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和氣候、土壤、植被、水系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地區不同形成的特征也不同。江西特征性地形地貌有:丹霞地貌,著名且各有特色的有贛州的通天崖、定南的武當山、寧都的金精山、南豐的弋廉石、弋陽的龜峰、貴溪的龍虎山、余江的巖前等。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江西的北部,著名的有廬山、九宮山、大溈山、嚴陽山、武功山等;山地,主要有幕阜山、九嶺山、懷玉山、黃山余脈、武夷山,、九連山、武功山、萬洋山和廣山;巖溶地貌,在修水、永豐等地表現為鋸狀、壟狀的山峰,在宜春的表現為石牙或石林式的山脊,在九江、彭澤、井岡山、寧都等地表現為溶巖;平原,鄱陽湖平原內湖泊星羅,港汊交錯,土質肥沃,豐產糧、棉、油和水產品,是生態農業旅游的良好基地。
2.土地及土壤
土地及土壤是人們生存的寶貴資源,具有自然特征和經濟特征。江西土地和土壤種類豐富,是可以進行生態感受的一個方面。江西省土地總面積166947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總面積1.7%。江西土壤按顏色可分為:紅壤、黃壤、黃棕壤、山地草甸土(黑色)、紫色土、石灰土、黃褐土;按土壤的形成可分為:火山灰土、新積土、粗骨土、潮土、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土壤按功能分為:多宜性土壤、雙宜性土壤、單宜性土壤、難宜性土壤。不同的土地和土壤其生態狀況也不同,因而江西是土地土壤與生態表現對比的豐富資源地。
3.水資源
江西水資源豐富,擁有量排在全國的省級區域第七位。地表贛江、信江、撫河,饒河、修河的水匯成鄱陽湖水系,年擁有量1034.6億立方米(2004年數據),占全省年均降水量的一半,且水質優良,主要河流1至3類水質斷面比例達75.2%。地下水以鄱陽湖平原為主,其次是袁水、錦江和瀘水流域。江西還有豐富的地下熱水資源,平均水溫40.8攝氏度,有生態旅游開發價值的有75處。水資源是生態旅游資源組成部分,江西著名的水生態旅游資源是鄱陽湖。
其他與水相關有代表意義的生態旅游資源有:橫跨永修和武寧兩縣的柘林水庫、萬安水庫還有新余仙女湖、龍虎山的蘆溪河、大洞山峽谷、南豐的紫宵溪、臨川溫泉、星子溫泉、溫湯溫泉、法水溫泉、湯湖溫泉等。
4.生物資源
江西處于世界最大的常綠闊葉森林帶的中心,在這個典型的中亞熱帶植物王國里,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生態旅游資源,主要野生植物資源:全省有種子植物4000余種,其中有木本植物1970余種,淀粉植物400余種,藥用植物1500余種,觀賞植物500余種,纖維植物、油脂和芳香植物各200余種,及為數眾多的野果野菜和蜜源植物等。全省有孢子植物1780余種,其中有蕨類植物430余種,苔蘚植物530余種,大型真菌400余種,藻類植物500余種。目前數量稀少或瀕危植物有150余種,如阿丁木、觀光木、紅彬豆等。數量相對豐富的典型植物有:木材類的彬木、馬尾松、毛竹等28種;油脂類的油茶、油桐、烏柏、油橄欖等;干果類的板粟、棗、核桃、香榧和胡桃;特種經濟作物有漆樹和南嶺黃檀;淀粉類植物有苦櫧、甜櫧等16種;芳香植物有山蒼子、黃樟等6種;野果類植物的中華獼猴桃、余甘子、金櫻子等30余種;等不一一列舉。野生動物資源:由于良好的自然生態植被環境,適宜野生動物棲息繁殖,故江西的野生動物資源也很豐富。江西有淡水魚類182種,兩棲類42種,爬行類74,獸類67種,昆蟲4500種,他們占全國同類動物種數的16.2-30.3%。江西珍稀動物有江豚、白鰭豚、華南虎、云豹、金錢豹等97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74種。
5.自然保護區
江西省已建有各類自然保護區138個,自然保護小區5000余處,保護總面積達98.42萬公頃,占全省土地面積的5.9%。到2004年底,全省已批準建設國家生態示范市(含生態保護區建設試點地區)3個,生態示范縣22個。已建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25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14個,省級森林公園41個,保護區總面積達到8073.2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積的4.84%。江西自然保護區有6種類型,分別是:保護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典型代表有九連山、官山、武夷山保護區等;保護珍稀物種,典型代表有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桃花嶺梅花鹿保護區、東鄉縣野生稻保護區等;自然公園類型綜合保護區,典型代表有井岡山、廬山自然保護區;自然景觀保護區,包括森林公園和風景名勝區,典型代表有婺源靈巖洞森林公園、景德鎮楓樹山森林公園等;資源管理保護區,典型代表有鄱陽湖鯉鯽魚產卵場等;山地水源保護區,典型代表有安福武功山南坪水源林、安遠三百山自然保護區等。自2001年以來,江西省還建立了鄱陽湖、東江源2個國家級生態功能試點保護區和4個省級生態功能試點保護區(仙女湖水源涵養地及生物多樣性、章江源、貢江源、修河源頭源涵養地生態功能保護區),主要作用是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水源涵養。
二、歷史文化遺產
江西在南昌、贛州、景德鎮等地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1.南昌
有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軍事教育團舊址、舊居、二十軍指揮部舊址等代表了革命軍事文化;名人薈萃、寺觀林立、古墓成群的梅嶺和自古柳如煙云、春花似錦的百花洲代表了山水文化;青云譜、滕王閣、繩金塔代表了園林建筑文化;象山公園、天香園、青山湖、羽衣仙女代表了城市候鳥文化;萬壽宮、佑民寺等代表了宗教文化。
2.贛州
有宋代的城墻、排水系統福壽溝、舍利塔、贛州古瓷窯、虔州八境;晉唐五代以來的最古老的六街;明代的紅玉塔;明清的三十六街和七十二巷;清代的文廟建筑群和民居建筑群。
3.景德鎮
人文旅游資源量與質均屬上乘,特別是陶瓷文化旅游資源歷史悠久,現存古窯遺址與陶瓷文化遺跡有30余處。除此外,還有千年紅塔遺址、江南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縣衙,明、清建造的古戲臺、氣勢宏偉的龍珠閣、明代古街、紅十軍辦事處舊址、陽府古寺等。
江西的歷史文化遺產遠不止這些,還有如樂安的千古第一村流坑就保留了大量的傳統建筑工藝、書法工藝、雕塑與壁畫工藝等;萍鄉的工人運動史文化遺跡;撫州的王安石、湯顯祖文化遺跡;鷹潭的道教發樣地文化、春秋戰國崖墓(以其分布廣、數量多、位置險、造型奇特、文物豐富而成,為研究古越族史及中國紡織史、樂器史、音樂史諸學科的珍貴資料)遺跡;宜春有歷史文化遺址496處,典型代表有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對象的唐代六大名窯之一的“洪州窯”和江南首次發現的吳城商代遺址等遺跡,“藥都”樟樹聞名遐爾;新余的會仙臺、昌山廟、萬年橋遺跡;上饒婺源的小橋流水人家-古建、古橋、古亭、古樹遺跡;九江是著名的米市、港口城市、茶市,廬山有本省唯一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風景點。井岡山、興國、瑞金有豐富的革命歷史文化遺跡等。
三、生態農業
江西生態農業的發展實際上也是在發展江西生態旅游戰略資源,有些為生態農業游直接提供了條件。比如婺源將生態農業與文化生態旅游業的結合,建設了金山茶莊、曉起生態農業示范村等生態農業主題公園,形成了龍頭輻射,農業示范、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全縣優質農產品基地面積已達10萬畝。為使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相互促進、相互發展,2004年投資60萬元為生態農業、基礎設施進行“梳妝打扮”。同時,部分農戶抓住該縣推出“農家游”這一旅游產品的契機,把游客引進家、引入園,實現了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產業的“雙贏”。截止到2004年底,江西省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遍及32個縣市,總面積達62.6萬公頃,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面積達6.43萬公頃,這些地區大多具備了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條件。
摘要:生態環境與城市化協調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資源型城市終將面臨資源枯竭的問題,如何協調好資源型城市城市化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是本文研究的內容。文章以鄂爾多斯市為例,分析了生態環境對城市化的影響,并制定了協調兩者關系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城市化;生態環境;資源型;協調發展
城市化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現象之一。盡管國際學術界對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但由于各個學科關注重點和理解的差異,迄今為止,關于城市化的概念還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解釋。不同的學科依據各自的角度對城市化涵義進行界定,盡管不同學科對城市化的解釋不盡相同,但研究者普遍認為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的轉化過程,從城市化的內涵可以看出,城市化主要包含四個方面:人口城市化、經濟城市化、社會城市化、空間城市化。資源型城市(包括資源型地區)是以本地區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類型。如果缺乏統籌規劃,同時面臨資源衰減,那么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將會積累許多矛盾和問題,如經濟結構失衡、失業和貧困人口較多、接續替代產業發展乏力、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維護社會穩定壓力較大等。
生態環境指人類環境中與人類的生存發展最直接相關的那類環境。是自然界中各種生態因子和人類活動的復合生態系統,遵循整體、協同、循環、自生的生態規律,也受技術、體制、文化等社會關系的支配。具有調節、凈化等功能。
一、鄂爾多斯市城市發展概況
(一)自然地理概況
鄂爾多斯市總面積86752平方公里,總人口162.5萬,其中蒙古族18.3萬人,下轄七旗一區,毗鄰晉陜寧,南臨古長城,西、北、東三面為黃河環繞,與包頭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屬“呼包鄂”金三角地區。東部臨近環渤海經濟圈,西部溝通我國西北,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前沿和東中西結合部,在國家西部大開發中具有承東啟西的戰略作用。
(二)資源概況
1.煤炭和天然氣儲量巨大
煤炭是鄂爾多斯市能源礦產中的最大優勢。鄂爾多斯市煤炭的儲量大、分布廣、埋藏淺、易開采,以高發熱量、高揮發性、高灰熔點、低灰、低硫、低磷的“三高三低”聞名于世。鄂爾多斯市也是我國主要的天然氣資源集中區,目前鄂爾多斯市盆地內已探明天然氣儲量12337.44億立方米,是我國第一個探明地質儲量超過萬億立方米的大氣區。
2.無機化工資源品種齊全、建材資源遍布全境
鄂爾多斯市的無機化工資源品種齊全,蘊藏豐富。主要有天然堿、芒硝、食鹽、硫磺、泥炭等,還有伴生物鉀鹽、鎂鹽、磷礦等,開發潛力和市場前景廣闊。
建材資源是鄂爾多斯市境內的又一大優勢資源。資源遍布全市,主要有石膏、石灰巖、石英砂巖、石英巖、黃土、花崗巖、大理石等。
3.水資源相對缺乏
鄂爾多斯市是我國相對少雨和水資源貧乏的地區,年降水除少量補給地下水、水庫和內陸湖泊外,由于植被覆蓋不好,水土保持差,大部分通過黃河水系匯入大海。鄂爾多斯市水資源總量為29. 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3. 1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21. 0億立方米,人均和地均占有水資源量均低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
(三)生態狀況
鄂爾多斯市屬內蒙古高原的鄂爾多斯高原,是全國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重點地區之一。全市48%的面積為沙漠化土地,東部為丘陵山區,干旱少雨、溝壑縱橫、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但礦藏豐富;西部為高原區,屬典型的荒漠草原;中南部為沙漠區,庫布其沙漠居北,毛烏素沙漠位南,是國家“三北”防護林的主要地段;北部及南部邊緣為平原區,屬黃河、無定河沖積平原,是鄂爾多斯市的糧、油、糖、果基地。鄂爾多斯市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少且集中,風大沙多,年蒸發量為降雨量的十倍以上,全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有40多天,十年九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
(四)城市建設狀況
鄂爾多斯市建成區面積250.21平方公里,道路面積5034.94萬平方米,供熱面積7189.30 萬平方米。全市燃氣普及率達78.13%,污水處理率達93.2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3.69%。全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6.4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5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9.05平方米。
(五)經濟發展概況
“十一五”期間,鄂爾多斯市實現了資產開發的跨越式發展,主要經濟指標進入我國地級市前列,2012年鄂爾多斯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656.8億元,比2011年增長13.0%。2012年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820.0億元,同比增長3.0%。
二、生態環境對鄂爾多斯市城市化的影響分析
(一)促進作用
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保證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得到優質的空氣和水資源,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吸引投資,提高城市競爭力;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吸引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和文化素養的人口,加速城市化進程,同時增強農民進城的意愿,促進城鄉一體化;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增強對周邊地區的集聚效益和輻射能力。
(二)約束效應
惡化的生態環境會降低城市的生存發展能力,水資源缺乏會使生產和生活成本提高,空氣污染嚴重會增加改善環境的成本,土地資源被破壞會抑制城市空間拓展,從而減慢城市化進程;惡化的生態環境難以吸引投資和人才的進入,缺乏城市競爭力,從而降低城市發展速度;惡化的生態環境降低了人居環境質量,危害了人體健康,城市居民會選擇遷出,這樣就造成人才流失,阻礙了城市化進程;惡化的生態環境破壞城市的形象,降低城市吸引力,不利于城市軟實力的增強。
鄂爾多斯市雖然自然資源豐富,但是生態環境脆弱,氣候干旱并且沙漠化嚴重。而且,鄂爾多斯市處于能源工業發展初期,發展模式仍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和粗放經營為特征。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活動對生態環境產生了負面效應,重開發輕保護的發展方式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嚴重影響了鄂爾多斯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發展進程。
三、鄂爾多斯市城市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對策研究
(一)走生態城市化發展道路,創建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建設的目的就在于預防在工業化進程中產生的“城市病”,解決城市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壓力的矛盾,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做到城市可持續發展,使得子孫后代能夠有一個永續利用和安居樂業的生態環境。對于鄂爾多斯市而言,“生態城市”是目前最理想的選擇。
鄂爾多斯市生態環境脆弱、干旱少雨、土地貧瘠,城市環境基礎差,科技水平、經濟實力和人口素質與發達地區有一定差距,走生態城市化發展道路,一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生態意識,倡導生態價值觀,使公眾尤其是領導決策層樹立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價值觀。二要加強城市生態立法。建立適應生態城市化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法律化、制度化是保障其戰略、政策順利實施的有效途徑。三要建立生態城市化發展的管理機構。在政府領導下,設立跨部門的、綜合的生態城市建設決策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協調、監督和管理城市生態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四要重視生態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生態城市化發展必須重視增加科技投入,研制開發生態技術、生態工藝,推廣生態產業,保證發展過程低污染或無污染,低消耗高產出,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潔生產、綠色消費之路。
(二)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創建節約型城市
目前鄂爾多斯市的城市化發展,資源浪費嚴重、耕地占用過快、資源能源供求矛盾突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日益加劇,面對城市化發展與生態環境的諸多不協調問題,鄂爾多斯市應該吸取先行城市城市化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堅持走一條“高密度、高效率、節約型、理性增長”的道路,構建節約型城市。在制定鄂爾多斯市城市化發展戰略目標時,應該注重城市化的內在質量,把速度和質量統一起來。要把城市化發展與城市經濟實力、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結合起來,使得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財政收入能夠同步增長,居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多方面內容的水平得到提高,整個城市充滿創造力。
實現城市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需要改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節約利用土地、水、能源、原材料,大力推行節約型增長方式,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走集約型經濟增長之路,建設節約型城市。同時,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節能、降耗、減污產業,鼓勵企業循環式生產,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
(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創建環境友好型城市
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是全社會都采取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建立人與社
會良性、互動關系。建設環境友好型城市就是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為標志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
鄂爾多斯市將進入城市化和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將日益突出,建設環境友好型城市是必然選擇。一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力度,嚴格執行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劃區輪牧政策,進一步完善公益林和草原生態獎補制度,全面建立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落實“三區”發展規劃,推進生態自然恢復區建設,轉移農村牧區人口15萬人。實施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國家生態治理項目,建設好中心城區百萬畝生態圈、企業碳匯林、烏審旗“一河三園”等地方重點生態工程。大力發展林沙產業,實現沙漠增綠、資源增值、群眾增收。二要提升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點上開發、面上保護,進一步規范資源開發秩序,加強礦區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地質災害整治和復墾綠化力度,積極化解礦區矛盾,推進和諧礦區建設,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強化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意識,堅持低碳發展理念,加大城鄉環境整治力度,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體系。
結論
城市化實質上是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空間擴張和生活水平提高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過程。在區域發展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過程中,人口集中,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生態環境作為城市支撐的基礎面臨著退化。城市化通過人口集聚、經濟發展、能耗增加和交通擴張對生態環境產生脅迫;生態環境的保護又通過限制人口、排斥資本和干預政策對城市發展產生約束。但是,城市化和生態環境兩者的關系是可以協調的,高速發展中的鄂爾多斯市,作為資源型城市,未來還會面臨資源枯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協調好城市化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任務十分艱巨。
作者簡介:
王珊(1980- ),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內蒙古財經大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院講師,博士,從事人文地理和資源環境的研究;
金良(1974- ),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市人,內蒙古財經大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院教授、書記,博士,從事生態環境的研究。
在城市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務。而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沒過于園林綠化。城市園林綠化,在現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顯現,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得以認識。城市環境對于人類的生存與健康關系是十分密切的,隨著城市環境的改善,人們的生活、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也會日益提高。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環境的重要條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園林綠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凈化空氣、調節氣候、降低噪聲、遮蔭覆蓋、防風防災、美化城市,對改善人民的生活、生產環境,提高環境質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還可以給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游覽、休息場所。
1. 城市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的主要壓力
地區開發會對城市及周邊的大氣、水、植被等環境帶來影響。大氣環境方面,由于擬開發的功能均屬對大氣污染貢獻較小的類型。只要整個片區的燃料類型以燃氣為主,相信東部地區南片的開發不會給整個大氣環境帶來顯著的影響;植被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地區植被的減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把建設生態城市作為地區發展戰略的主要目標,在不超越適宜自然生態自我修復的環境開發容量內,協調城市建設、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實現城市與自然生態的共融、共生、共長,植被環境的受影響程度將可得到有效控制。
2. 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作用
2.1關于凈化空氣的功能
現代城市的空氣中存在著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氟化氫等有害氣體,嚴重的空氣污染危害著人們的健康。為控制空氣污染,加強城市綠化是一項重要的措施,樹木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凈化空氣。據測定: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產生750公斤氧氣,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有綠化的地方比沒有綠化的市區街道,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少85%以上。
2.2關于調節氣候,遮蔭覆蓋,防風防災的功能
實踐證明:夏季綠地的氣溫要比城市中的路面、廣場等建筑區的溫度低10℃左右。七、八月份柏油路面的溫度高達30℃-40℃,而草地的溫度只有22℃-24℃,林地中的溫度更低,一般情況下,公園中的空氣濕度,要比城市其他地方高27%。由于城市綠化能發揮調節氣候的作用,從而為人們創造了遮蔭覆蓋、防暑降溫、涼爽舒適的良好環境。防護林帶,可以抵御風沙的侵襲,并使保護區范圍內冬季溫度得到相對提高。
2.3關于降低噪聲的功能
城市中的噪聲是一種有損聽力中樞神經的環境污染。林木對聲音有散射與吸音作用,所以,在城市中特別是道路兩旁多植樹木可以降低噪聲。據資料記載,綠化的街道比不綠化的街道,噪聲可降低8-10分貝。
2.4關于美化城市的功能
園林綠化可以運用形狀、色彩風格各異的花草樹木,利用各種不同的地形、道路、河流及建筑,創造豐富多彩的景觀,美化市容,使城市綠樹成蔭,百花爭妍,使人民群眾工作和生活的環境變得優美、舒適、清新。
2.5關于公園綠地的游憩功能
城市中的公園以及其他各公共綠地,是廣大群眾游覽、健身休息以及進行某些科普教育、文化活動的場所。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園綠地在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方面的功能更為人們所重視。
這些功能是其它基礎設施所不能比的,但這些功能,許多是看不見、摸不著,是間接體現的,或者要過很長時間才能發揮作用的,不像其它基礎設施比較直接,短時間可見效。因此,還有很多人的綠化意識以及保護、愛護綠化的意識不是很強。
3. 針對東部地區生態環境的對策與建議
3.1維育山體與森林
東部地區東北部和中部的山體與森林是東部地區最重要的生態資源,也是東部主要的旅游資源。保護這些山體、大力增加森林面積一方面能彌補城市建設帶來的植被損失,大大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增加生物物種多樣性,在有效提升東部地區生態品質的同時進一步
增加生態旅游吸引力,促進旅游業發展;另一方面,從環境經濟學的角度評價還能帶來生態保護的收入(這是《京都議定書》的內容,將來有可能實施)。
3.2規劃階段就充分考慮多方面利用水資源的問題
東部地區嚴重缺水,中水與海水的利用不僅需要,而且可行,關鍵是在規劃階段就要考慮管道布設,在樓房建筑上要有此項要求。將東部地區的用水建設建成全國科學用水的典范。
3.3規劃好固體廢棄物處置方法和場所
在方法上應著重于生物技術的應用,不僅滿足無害化,還應盡量實現垃圾的資源化,并從源頭上控制(如采取垃圾處置收費的方法)以達到減少垃圾排放的成效;在固廢處置場地的選擇上則要充分考慮所采用方法的長期環境效應,切忌只考慮經濟的可行性和短期的無害性。
4. 如何提高城市品位和環境保護
現在,在城市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務。而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沒過于園林綠化。城市園林綠化,在現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顯現,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得以認識。
4.1重視規劃,合理布局,嚴格執行建設部《城市綠線管理辦法》
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各項建設,必須服從城市整體規劃,嚴禁侵占規劃綠地。城市綠地的規劃應合理布局,遠、近期結合,點、線、面結合,構成完整的綠地系統。
4.2加強建設項目配套綠地建設的監督管理,提高綠檔次
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包括市政建設項目),必須從其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方面入手,加強其配套綠地建設的監督管理,特別是施工前的設計審核把關必須嚴格,以提高綠化檔次。特別是房地產開發住宅小區的建設,其配套綠地必須嚴格控制,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檔次,不要再出現只見草坪不見樹的現象。
4.3實行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施工許可證制度,加強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單位(企業)的管理,提高工程質量
現在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基本無嚴格地、強制性地、比較細化的標準,不像建筑工程。而綠化工程中的植物是有生命的,又是具有觀賞性的,那么它的好壞不能簡單地、硬性地去套某一標準,而只能靠施工單位(企業)的自律去選擇植物。
4.4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并把歷史運用和體現于園林之中,提高園林的歷史文化底蘊
4.5加大財政投入,提高綠地的養護水平和質量
綠地的建設是短時間的,而養護管理是長期的,因此,綠地的養護管理水平和質量,具體體現的是城市經營者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是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飛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許多綠地已經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但對照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的標準看,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任重而道遠。城市生態規劃是城市規劃的一部分,是以生態學的理論為指導,對城市的社會、經濟、技術和生態環境進行全面的綜合規劃,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學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條件,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使社會經濟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為城市居民創造舒適、優美、清潔、安全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論文關鍵詞: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環境;互動發展;路徑
論文摘要:近些年來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出現了惡化,形勢不容樂觀。以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指導思想,提出西部地區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良性互動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具體建議。
一、西部地區政府應該轉變觀念和職能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東部地區的環境污染現象日益嚴重,沿海赤潮、太湖污染和淮河污染這些問題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西部地區不能再走東部地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樹立在經濟發展之前或發展的同時就治理和保護環境的觀念。為此,西部地區政府應汲取教訓,首先轉變政府工作觀念和職能,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綠色gdp觀念,建立綜合性的經濟指標體系
目前,我國對經濟增長的衡量采用gdp這個統計指標,但是這個指標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忽視了經濟增長的代價問題。例如,經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負外部性問題,以及人們治理環境問題的成本和代價并沒有反映在gdp這個指標當中。因此,若采用gdp指標來衡量經濟的增長是不全面的,若使用不當甚至會誤入歧途。西部地區政府應該建立綜合性的考核指標體系,來全面考核經濟增長的實際情況。(1)建立綠色gdp的考核指標。所謂綠色gdp,是指綠色國內生產總值,它是對gdp指標的一種調整,是扣除經濟活動中投入環境成本后的國內生產總值。采用這個指標可以克服傳統gdp統計指標的缺陷,重視經濟增長的代價問題,進而全面、綜合地來衡量一國的經濟增長。(2)建立自然資源浪費損失指標。這個指標用于計算自然資源的損失情況,從而更加真實地反映自然資源的利用情況。(3)建立和完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損失指標。這個指標可以全面準確地統計出污染的狀況,具體包括“三廢”排放、噪聲污染、有毒化學品污染、放射性污染等。(4)建立不良品經濟損失指標。這個指標具體包括生產過程中的不良品損失統計和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品損失統計。
(二)在引資的時候應考慮項目對生態環境的長期影響
在我國,很多投資的項目都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凡是能給投資者帶來利潤的項目,投資者就愿意投資,政府就愿意鼓勵。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投資的項目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會阻礙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同時,傳統的項目評價往往只重視短期經濟效益,并未充分考慮到項目對生態環境造成的長期影響。因此,有必要根據可持續發展理論對項目進行詳細研究和評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投資項目的綠色環保性。為了實現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在引資的時候應該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決不能為了一時的經濟發展,而忽視對生態環境的長期保護。
政府可以成立專門的項目評估領導小組,專門對審批項目可能產生的環境污染進行評價,從源頭控制有污染的項目入選。審批上,評估領導小組應嚴把以下原則: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是否符合該地區總體規劃;是否符合當地土地利用的規劃;是否符合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有關要求;是否符合環保要求,污染物能否達標排放等。只要違背其中的一條,項目都應被列入拒絕入選的范圍。
(三)建立政府科學決策體制,避免重大決策失誤
建立政府的科學決策體制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如果決策失誤,不僅會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還會造成對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甚至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性的損失。因此,應該建立科學化、民主化的政府決策體制,避免出現重大決策的失誤。
要建立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重大的經濟決策、經濟問題和經濟項目要經過充分論證,形成領導、群眾和專家相結合的決策機制,為此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研究咨詢。即根據廣泛的調查研究,信息系統提供的各種信息情報,經過分析研究,進行科學預測,為決策系統進行正確決策提供依據。第二,擬定方案。根據需要的問題,從不同角度分析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后果,擬定出各種有價值的決策方案,并對每一個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為決策者提供充足的科學依據。第三,協助決策。參加決策的討論,為決策者提供意見和建議,協助決策者進行方案調整并提供咨詢服務。
(四)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經濟增長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為特征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另一種是以低投入、低消耗、高產出為特征的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是造成我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原因。目前,西部地區水土流失未得到根本性改變。西部水土流失面積104.7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為15.15%,占全國水土流失總面積的58.01%。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進入黃河、長江的泥沙多達30億t,其中70%來自西部地區。長江上游每年土壤侵蝕量高達15億t,其中1/3的漏水進入干流,2/3的粗沙、石礫淤積在支流河道和水庫中,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西南地區石漠化土地總面積729.5萬平方米,占土地總面積的53%,因生態環境惡化而引起的農牧民背井離鄉在西部地區已不為鮮,因石漠化貴州全省需搬遷人口達30萬人。
草地面積持續減少,質量下降,鼠害嚴重,草地質量不斷下降。截至1999年,西部地區退化草地和草地鼠害面積分別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29.5%和47.1%。水資源短缺現象嚴重。西部地區河流、湖泊污染不斷加重,出現水質性短缺現象。天然濕地萎縮,自然調控能力降低。荒漠化問題突出。西部地區90年代旱災和洪澇災害的發生頻率分別比80年代增長了7.5%和49%。根據有可比資料的廣西、四川等9省、區計算表明,因生態破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494億元,相當于同期gdp的13%。因此,要實現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必須轉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實行集約型的經濟增長。
二、加強環境保護的法制建設。嚴格環保立法和執法
目前,外部性是造成西部地區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其解決辦法除了依靠必要的經濟手段引導以外,還要依靠強制性的法律手段和法律政策來加以規范。因為法律制度本身作為一種強制性的制度規則,具有能約束行為主體的機會主義的行為。由于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這種個人的機會主義行為會造成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環境關系的混亂。因此,為了實現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還要加強環境保護的法制建設,嚴格環保立法和執法。
西部地區應該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來制定法律制度。例如,廢物產生者是防治第一責任方。按照“準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廢物產生者要自行處置或交由有經營資格的單位集中處置廢物,使用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的必須支付相應費用。違反者要限令整改,并處以罰款。此外,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廢物產生者還應當建立廢物產生量和流向的檔案,強化廢物從產生到最終處置的過程管理。另外,還應該盡快制定有關環境與生態保護、自然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組織法規,比如環境污染防治法(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自然資源保護法,適當提高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刑事處罰標準。最后,加強和完善環境保護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體制和實施機制。比如,進一步加強西部地區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功能,擴大新聞媒介和社會團體的監督作用;建立和完善嚴格的執法檢查制度,使執法檢查工作規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三、應用多種手段。尤其是以經濟手段來治理和保護環境
在這方面,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具體作法如下:
(一)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使自然資源的價格合理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相對于稀缺的資源供給而言,自然資源的價格應該逐漸提高才能及時反映自然資源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同時,長期以來我國西部地區自然資源低價甚至無價,其結果導致了自然資源的加速浪費和環境退化,也使西部地區的企業缺乏主動節能和環保的意識,造成了后備資源的供給不足。因此,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使自然資源的價格逐漸合理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護西部地區寶貴的自然資源。
(二)加強我國產權制度,尤其應重視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建設
有效的產權制度對于一國的經濟增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通過建立合理的產權制度明確界定人們使用資源的權利及獲益或受損的邊界,從而使每個經濟當事人使用資源或從事經濟活動的全部成本和收益都內部化地由自己所承擔或獲得時,才會產生一種有效的約束,促使人們盡量減少資源利用或經濟活動的成本,避免從事無效率的經濟活動。同時,建立合理的產權制度也會自動產生一種有效的激勵,鼓勵人們積極地去從事能帶來經濟收益的生產性活動。此外,通過適當的產權安排或產權結構還可以有效地配置資源。因此,要確立合理、清晰的產權制度,必須通過立法明確界定產權,使自然資源的產權有明確的歸屬,并允許產權在市場上自由交易。同時,還要通過立法保護產權所有者或產權交易各方的權益。只有這樣,才會形成合理的價格機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以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最終促成西部地區經濟的持續增長。
具體來說,要實現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必須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主要自然資源(包括土地、森林、礦產、河流、湖泊等)的產權主體,并將這些產權主體人格化和具體化,尤其是應該明確農村土地的產權主體是村組織、農戶,還是國家,從而避免重要資源成為共享資源而被過度利用和破壞。其次,對于一些共同所有的資源,如湖泊、江河、沿海漁業等資源,除了明確管理主體外,主要應根據社區或各區域的特點,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乃至地方法規,維護這種共有資源的集體產權和持續利用,避免由于幾個產權主體的同時存在而引起的資源共享所產生的資源破壞。
(三)環境稅收和補貼
環境稅收手段又稱為庇古手段。1920年英國經濟學家庇古在《福利經濟學》中首次提出了對污染物征稅的思想。他認為,應該根據污染物所造成的社會損害對排污企業征稅,從而使企業的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一致,使外部成本內部化。后來,人們將針對污染物排放的數量和質量征收的各種稅費統稱為庇古稅。庇古手段主要是利用稅收手段、財政手段、收費制度和責任制度進行的,包括排污收費、使用者收費、產品收費、財政補貼、利率優惠、押金一退款制度等。通過對污染行為征收環境稅,既能調節污染行為、減少污染,又能增加西部地區政府的財政收入。同時,政府財政收入增加以后,不僅可以對好的經濟行為少征稅或進行補貼,而且可以促進地方政府財政結構的優化,使整個稅收體制朝著既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又有助于鼓勵保護環境的社會經濟活動,從而有助于實現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
(四)排污權交易
排污權交易是目前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環境經濟政策之一,它是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一種體現,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一種手段。在西方國家,排污權這種交易方式已經普遍采用。所謂排污權交易,就是擁有排污權的主體,將其排污指標全部或部分地轉讓給其他現在或將來的排污者,其他排污者支付相應的代價而使之達到投資生產或保護環境的目的。在這種交易中,排污權實際上是作為一種商品在不同的排污廠商之間進行買賣,通過這種方式來創建市場,有效配置污染削減責任,以降低污染控制的社會成本,因而排污權交易是一種有效的控制環境污染的方法。具體來說,排污權交易首先由西部地區環境保護單位計算出該地區可能允許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制定排污許可總額,并將其分解分配給各個排污單位,然后允許各個排污單位進行許可額度內的自由貿易。每個單位可能將所分配的許可額留著自用,也可以在市場上賣掉。
四、加強西部區域合作和區域規劃。優化產業布局
目前,西部地區間產業雷同現象嚴重,主要表現為:一是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勞動生產率低,市場競爭力差;二是行業之間相互封閉,缺乏合作,重復引進,盲目發展,使資源不能合理流動,技術不能共享;三是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化,地區經濟的互補性差。這種“小而全”、“大而全”的經濟模式造成了西部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為了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互動,應該加強西部的區域合作和區域規劃,合理進行產業布局。比如,現在開展的三北防護林工程、長江中上游水土保護、天然防護林工程和成渝經濟走廊規劃就是很好的典范。因此,加強西部區域合作和區域規劃,優化產業布局,立足本地資源和特色,避免城市和省份間產業過度重復投資等。在西部地區政府統一的規劃指導下,搞好地區之問的橫向經濟聯合和協作,加強西部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促進地區經濟合理布局和健康發展。尤其應當扶持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邊疆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在制定產業政策和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時,嚴格限制能耗高、資源消耗大、污染重的企業發展;努力開發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大力發展可持續農業;推行清潔生產、支持環保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促進西部地區的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循環經濟,也叫循環發展模式,就是要求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準則,按“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途徑組織生產,并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變成再生資源重復、循環使用。循環經濟是對傳統發展模式的徹底否定和揚棄。傳統經濟是一種線性增長模式,它一端投入資源從事生產性消費,另一端則在產出的同時對環境產生直接的污染,諸如廢水、廢氣、廢渣。而循環經濟則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它立足于最大限度地減少投入和節約消耗,并在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將有害物和無用物變為無害物、有用物。西部地區循環經濟的發展應有三個層次:一是在企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從生產的源頭和全過程充分利用資源,使每個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廢物最小化、資源化、無害化;二是在工業集中地區、經濟開發區積極發展生態工業,在企業清潔生產的基礎上,使上游企業的廢物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料,不斷延長生產鏈條,實現區域或企業群的資源最有效利用,廢物產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三是在一定區域內,用生態鏈條把工業與農業、生產與消費、城區與郊區、行業與行業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實行可持續生產和消費,全面提高資源利用率,逐步建成循環型社會。
六、控制人口規模,提升人口素質,大力發展教育
人力資源是以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表示的資源,是積累和創造物質資本、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最活躍最積極的主動性的生產力要素,是推動和促進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人力資本是一國實現經濟發展、增強環境意識、促進技術進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關鍵所在。因此,要實現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規模就成為首要的選擇。為此,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控制人口增長,實現適度人口目標
人口的過快增長超過環境的承載能力,會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建國以來,西部地區人口激增,人類活動空前劇烈,過度墾殖,過渡放牧,超薄平面的種植,技術條件的限制,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導致綠洲外圍及邊緣地區生態環境更加惡化,而且已危及整個綠洲。此外,人口過多也會對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首先,由于人口增加,會引起城市化的膨脹,居住條件的惡化,噪聲污染,“三廢”物資增加等問題,從而造成環境污染;其次,由于人口增加,會造成資源過度利用和生態系統的紊亂。因此,西部地區應該采取多種措施控制人口過快的增長,盡快實現適度的人口日標。
(二)大力發展教育,努力提高人口素質
目前,造成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缺乏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與正式制度相比較,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作為一種非正式制度是對正式制度的一種有效的補充,它在對人們的行為規范、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以及確立和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實現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要通過教育,增強人們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要重視西部地區人們保護環境意識的提高,使集約型經濟增長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整個西部人民深層次的自覺的意識,并使這種自覺的意識深入到社會的經濟、政治、科學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這樣才能克服各種急功近利、破壞資源與環境的不良行為,才能正確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正確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各種關系,真正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結合。
[摘要] 我國生態環境惡化,制約經濟持續增長。為改善生態環境,政府應采取相應的財政稅收手段,促使政府、消費者、企業形成環保合力。
[關鍵詞] 生態環境政府采購綠色消費環境稅
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緩慢,資源消耗過大,環境污染加劇。降低經濟增長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政府責任重大。政府統籌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必須運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多管齊下。本文主要分析政府依靠財政稅收這一經濟手段,促進生態環境改善,降低經濟增長的環境成本。
一、政府統籌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重大
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在過去的15年中,我國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10.1%,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然而,我國經濟增長、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中忽視環境保護,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解決我國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造成的后果,政府責任重大。
1.我國生態環境嚴峻形勢必須改變
我國經濟快速增長造成環境惡化。一些地方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結果,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水、大氣、土壤等污染日益嚴重,固體廢物、汽車尾氣、持久性有機物等污染持續增加。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五分之一的城市空氣污染嚴重,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受到酸雨影響。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174萬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十一五”時期是加強環境保護、改善環境狀況的關鍵時期。“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了今后五年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到2010年,在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使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些目標,體現了防治環境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國家長遠利益的要求,政府必須下定決心確保完成。
2.經濟增長的高環境成本必須降低
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土地退化”等現象。許多地方生態脆弱,環境承載力降低。2006年我國了《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報告指出:僅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如果在現有的治理技術水平下全部處理2004年點源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資約為10800億元,占當年gdp的6.8%左右。同時每年還需另外花費治理運行成本2874億元,占當年gdp的1.80%。可見,如果再不重視保護環境,經濟增長的環境成本會更高,政府必須下決心改善生態環境。
二、政府統籌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財政稅收手段
保護生態環境,政府要遵循經濟規律,針對不同的經濟活動主體,靈活運用財政稅收手段,提高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性。
1.財政稅收手段引導綠色消費保護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在消費環節要大力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政府通過制定財稅政策,鼓勵使用、消費環境標識志產品、環境認證產品、能效標識產品、節能節水認證產品、綠色標志食品和有機標志食品,有利于消費環節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政府機構實行綠色采購、消費者選擇綠色消費,全社會自覺抵制非環保產品的消費,增加對環保產品的需求,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1)財政資金轉向綠色采購
形成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政府財政資金要優先購買對環境有利的綠色產品,形成政府綠色采購。政府綠色采購就是在政府采購中選擇那些符合國家綠色認證標準的產品和服務。政府采購的綠色標準不僅要求末端產品符合環保技術標準,而且要按照產品生命周期標準使產品從設計、開發、生產、包裝、運輸、使用、循環再利用到廢棄的全過程均符合環保要求。政府所購物品:電話、電腦、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車輛等辦公用品,都必須達到特定的環保標準,符合國家綠色認證標準。這有利于帶動企業生產綠色環保產品,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實施政府綠色采購,必需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法律法規,嚴格執行政府綠色采購標準、清單和指南。2006年11月我國公布了第一份政府采購“綠色清單”。它涉及汽車、打印機、彩電、板材、家具等14個行業獲得中國環保標志認證的上百種產品的采購清單。它規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在用財政資金實施政府采購時須優先選擇“綠色產品”,不按規定采購的單位,財政部門可以拒付采購資金。
(2)稅收政策促進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主要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避免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節約資源和能源。消費者作為綠色消費的主體,進行綠色消費還存在一些障礙,還需政府出臺財稅加以引導。
①減少稅收鼓勵購買環保產品
環境標志是一種標在產品或其包裝上的標簽,它表明該產品不僅質量合格,而且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要求。實施環境標志認證,實質上是對產品從設計、生產、使用到廢棄處理處置,乃至回收再利用的全過程的環境行為進行控制。它由國家指定的機構或民間組織依據環境產品標準及有關規定,對產品的環境性能及生產過程進行確認,并以標志圖形的形式告知消費者哪些產品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對生態環境更為有利。
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環境標志產品受到重視,消費者更注重購買環保產品。但是有很多不法廠商,擅自在產品包裝上印刷環保認證標志,消費者難辨真假。本來,發放環境標志的最終目的是保護環境,一方面通過環境標志告訴消費者哪些產品有益于環境,并引導消費者購買、使用這類產品;另一方面通過消費者的選擇,引導企業生產對環境有益的產品。但是市場上假冒的環境標志產品,產品質量低劣,成本低、價格低,不利于消費者對真環保產品的購買。
鼓勵綠色消費,政府不僅要加大對假冒環境標志產品的打擊力度,而且要對獲中國環境標志認證的產品減免稅收。通過減免稅收,增加其競爭優勢。目前我國共有近200家企業,40多個大類,500多種產品獲得了中國環境標志認證。對這些產品減免稅收,降低其生產成本,增加其降價空間,使其在價格上處于有利地位。不僅能鼓勵消費者購買綠色環境認證產品,而且能鼓勵生產者生產綠色環保產品。
②消費稅限制購買非環保產品
促進綠色消費,減少對非環保產品的消費,必須完善消費稅制度。去年4月1日,我國對木質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大排量轎車提高了消費稅,限制對其消費。還有許多產品,消費者看不出它對環境的危害,然而,生產中對環境危害巨大。例如,消費者在購買黃金首飾時,很少知道它對環境的危害。黃金生產中的氰、砷、汞、浮選藥劑、懸浮物、重金屬,腐蝕性氣體、粉塵、尾渣、廢石及放射性物質,對環境危害極大,尤其是汞和氰,嚴重污染空氣和水。對這類生產中嚴重污染環境的產品,政府應提高消費稅,限制百姓對它的消費。
2.財政稅收手段引導綠色生產保護環境
改善生態環境,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建設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推行綠色生產。企業是綠色生產的主體,政府要制定財稅政策對企業加以引導。
(1)財政資金支持企業綠色生產
從源頭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就要形成一個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產業體系。一方面,強化從源頭防止污染,堅決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現狀,就要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清潔生產的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另一方面,從源頭上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就要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提高環境保護的水平。鼓勵企業在環境保護關鍵技術、環保相關技術、共性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切實提高我國環境保護的科技含量;鼓勵企業發展環保裝備制造業、參與污染治理和環保產業發展,政府財政資金都要予以支持。
①財政資金支持綠色發電
國家環保局公布,去年上半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增長4.2%,大大高于“十一五”規劃環境目標所要求的每半年降低1%的目標。2006年11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了《oecd中國環境績效評估報告》:單位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以1000美元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計,中國2.9公斤,oecd成員國平均水平為1.1公斤。我國煤炭消費高速增長,導致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大幅度增加。燃煤電廠又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來源,而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問題,一方面,加快現有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建設,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二氧化硫綜合治理;另一方面,必須從源頭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財政資金要支持綠色發電。政府財政資金重點支持企業使用大型高效清潔發電裝備、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財政資金投向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綠色發電項目。
②財政資金支持綠色交通
我國汽車尾氣和煙塵、噪音等造成的交通污染,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目前公交車輛使用的燃油普遍含硫較高,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控制城市空氣質量惡化趨勢,財政資金要支持發展綠色交通。財政資金項目資助企業研制清潔、廉價新型環保公交電動能源,財政資金補貼公交公司使用尾氣零排放,無污染,低噪音的新型電動公交車輛,淘汰老舊車輛。
(2)稅收政策限制污染型企業生產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改變我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產出的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推行清潔生產,實現增產減污。但是,一些地方對環境保護監管不力,甚至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對環境違法處罰力度不夠,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有的地方不執行環境標準,違法違規批準嚴重污染環境的建設項目;有的地方對應該關閉的污染企業放任自流,導致污染型企業大量生存,加劇了環境污染。治理環境污染,一方面政府加大執法力度、加強監管,堅決關閉小鋼鐵、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紙、小皮革等項目;另一方面,開征環境稅。環境稅是對破壞環境的活動包括碳排放、硫排放、生成有毒廢料、使用原始原材料、排放汞、生成垃圾,通過稅收予以阻止。根據我國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對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限制類、淘汰類產業,征收高額環境稅。通過征收環境稅,大幅提高污染型企業生產成本,迫使其轉產或停產。
農業工程作為人類發展史上實施最早的大范圍工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影響深遠。農業工程把地球生物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空氣、水、土壤等作為研究和實施的對象。然而過去的農業工程研究常常集中在妨害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因素上,而很少深入研究涉及的諸多生物鏈以及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在研究和實施過程中,沒有用全面、可持續的發展觀指導實踐,導致地球上的物種急劇減少,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更加嚴重,人類的生存環境也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1 農業工程的研究與實施不當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1.1 農藥噴灑不當,造成生態失衡
由于森林害蟲繁衍快,危害大,人們往往會借助大規模的農藥噴灑來消滅害蟲。雖然農藥殺蟲效率高,但容易導致以這些害蟲為食的鳥類誤食害蟲而亡;同樣,以這些鳥類為食物的其他動物也容易中毒致死,害蟲的天敵大規模死亡之后,害蟲又將肆虐發展,進一步造成農藥的持續、大量使用[2]。同時,農藥的噴灑也對土壤、水、空氣等造成污染,嚴重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1.2 耕作方式不當,破壞土壤生態結構
不當的耕作方式容易破壞土壤結構,旋耕方式就是如此。從表面上看,旋耕實現了對土地的充分利用,實際上是破壞了土壤的結構,使土壤過于松散而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同時,旋耕也使土壤有機物的分解能力大為減弱。由于旋耕破壞了土壤的生態結構,人們為了提高作物單產只能施用化肥等,長此以往,土壤肥力減弱,農作物產量會降低。
此外,有部分地區的土壤沙化和沙塵暴都是由人們的耕作不當造成。因此,在研究和實施農業工程的同時,應處理好農業工程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2 農業工程的研究實施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
2.1 應注重保護動植物的多樣性
隨著現代農業耕作方式的變化,動植物的生存環境面臨嚴峻的威脅,動植物的種類不斷減少。有許多藥物都是從植物中提煉而成,人們的衣、食、住、行也脫離不了這個生態圈。在農業工程的研究與實踐中,如果不注重保護動植物的多樣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阻止動植物生存環境的惡化趨勢,人類發展必需的動植物將大大減少,由此影響自然界生態系統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2.2 要保護好人類的生存環境
土壤、水和空氣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農業工程的研究與實施過程中,要切實保護好人類的生存環境。由于土壤容易受到污染,且自身凈化能力有限,因而不當的耕作方式和過多的化肥和農藥會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影響,土壤質量下降,且容易導致沙化、沙塵暴等。此外,過多的農藥和化肥也會造成水質污染,大面積的井灌則會導致地下水資源的過快枯竭,圍湖造田會造成濕地生態失衡等[3]。因此,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不遵守自然規律,就很容易給生態環境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因此,要加深對農業工程研究實踐和生態環境的關系的認識,增強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的意識。
3 在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研究實施生態工程
3.1 加強農業工程研究實施的立項和審批
農業工程對農業生產和發展、自然環境都有巨大影響,因此,對于農業工程研究與實踐的立項和審查都應該慎之又慎,可以通過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立項和審批的申請資格和程序。同時,要提高農業工程研究人員和相關領導的生態環保意識。
3.2 建立和完善相關的生態環境追蹤評估機制和預警系統
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農業工程實施后的生態環境追蹤評估機制和預警系統,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都有重要意義。許多農業工程實施后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示出效果和影響,因而建立動態評估機制十分必要,否則將很難避免生態環境的破壞。例如,農業生產中在給瓜果蔬菜噴灑農藥后,就應追蹤這些果蔬是否有農藥超標的問題,調查是否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只有建立農業工程實施后的動態評估機制,才能認清并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此外,研究人員還要善于分析農業生產的問題,并預知這些可能會造成的后果,防微杜漸是農業工程研究與實施中應該存在的想法。逐步建立完善的農業工程生態預警系統,有利于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提高農業的生產力。總之,要不斷探索農業工程的研究實施與生態環境保護間的關系,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改造自然。
1999年10月下旬,由海南省作家協會主辦、南方航空公司海南分公司協辦的“生態與文學”國際研討會在海南省召開,來自中國以及美、法、澳、韓等國的作家和學者張煒、李銳、蘇童、葉兆言、格非、烏熱爾圖、方方、遲子建、蔣韻、黃燦然、蔣子丹等三十多人與會。25日晚,在三亞市南山生態文化苑,參加這次會議的部分學者在求同存異的原則下,就環境—生態問題又進行了進一步座談。參加這次座談的有黃平(《讀書》雜志執行主編)、李陀(《當代大眾文化批評叢書》主編)、陳燕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戴錦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曉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思和(復旦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帆(福建省社科院文學所所長、研究員)、王鴻生(河南省文學院研究員)、耿占春(海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等。韓少功作為會議東道主也出席了座談。參加研討會的部分其他人員及外國同行列席了座談。現在呈現出來的,是根據參與座談的人的發言和相近思路整理出的一個提綱,以期作為繼續思考和廣泛征求批評的基礎。
環境—生態問題并非僅僅是個科學技術問題
很長時間以來,全球范圍的環境—生態一直在惡化,水資源短缺,荒漠化擴展,溫室效應,有害氣體排放量急增,臭氧層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都不僅危及到人類的物質生存,而且加劇了全球和地區范圍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和族群的沖突乃至危機。
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均物質資源相對缺乏(在全球排名160位以后)的發展中國家,隨著與全球化的經濟體系“接軌”的步伐的加快,資源與開發的矛盾、生態—環境與經濟增長的矛盾迅速激烈化和外顯化。近年來,黃河斷流,長江泛洪,淮河變黑,西北等地的快速荒漠化,華東、華南等地的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等等,危害著很多人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剝奪著他們的生存權利;許多城市的垃圾公害和食品污染也正在對人(特別是工薪階層和貧困階層)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構成威脅。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目前有30%的水資源遭到污染,3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上千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75%,這意味著環境—生態代價幾乎將抵銷掉經濟增長的絕大部分。從整體上說,淡水缺乏,水質與大氣污染,土質退化,耕地減少,水土流失,酸雨增多的現象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
一種頗為流行的觀點認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是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不可避免的階段性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這個問題就會逐步得到解決;也只有在經濟增長起來以后,對環境和生態保護才能有更多的財力投入。
需要對此提出的質疑是:從過去幾十年的情況來看,全世界并不缺乏對環境—生態進行必要的和基本的保護的科學技術,全世界的資金也足以用來解決諸如水質的大面積污染和大氣的工業污染這樣的問題,但環境—生態惡化還是在一步步加劇。這說明,環境—生態破壞后面隱藏著更深刻的社會—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原因,環境—生態問題決不僅僅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
現在,全世界很多地方的水資源都嚴重缺乏,但即使是在這些嚴重缺水的地區,仍然不時掀起大興土木的熱潮。高級賓館高檔寫字樓層出不窮,而一個三星級賓館的標準間的設計供水,居然是每天一噸。很明顯,只是籠統地說缺水,不是毫無意義嗎?不足世界人口5%的美國,每年需消耗全世界年開發能源的34%,人口不到20%的發達國家每年需消耗全球能源的80%,但與此同時,美國為了保護自己的產業利益,至今仍然拒絕在全球保護大氣的國際協議上簽字。那么,籠統地說大氣污染需要治理有什么意義?究竟是所有的人都缺水、都在污染大氣,還是一部分人缺水、一部分人在污染大氣?是哪一部分人缺水、哪一部分人在污染大氣?缺水、大氣污染這類問題,僅僅是個科技問題,或者,僅僅靠科技進步就能解決嗎?
從性質上說,環境—生態問題涉及到對自然資源如何占有、如何利用和如何分配的問題,而這種占有、利用和分配,總是在特定的社會體系、社會制度、社會意識形態下發生和展開的。對這些社會領域和社會過程的關注、反思、批評,是人文—社會科學學者、作家—藝術家與公共知識分子不可推卸的責任。
發展主義的意識形態
環境—生態和發展的問題,常常被構造成二元對立和兩難的困境:似乎要發展,就要破壞環境—生態;要保護環境—生態,就只能犧牲發展、忍受貧窮。這種發展主義的思維方式和流行話語正在很多人那里內化成某種“常識”或“共識”,阻礙著人們對發展與環境—生態問題做任何嚴肅而富有積極意義的探討。
關注環境—生態問題,并不是要追捧極端的環境—生態主義神話,不是要建立凡生命(甚至包括病毒)和凡自然之物(包括洪水)都必須崇拜和保護的現代泛神論,也并不否定工業文明、農業文明以及更早期的其他文明形式長期以來與自然界的確存在著的緊張關系,并不否認人們追求日益舒適的物質生活的合理性。但是,人與自然的相對和諧、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的相對平衡,不也是“舒適”的應有之意嗎?而且,這種相對和諧與相對平衡,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相對成功的范例。今天,無論是在海南,在云南,還是在山西,在江西,我們都可以看到某些局部地區有很多發展與環境—生態良性循環從而增進了當地人民福祉的生動事例。各種文明形式與自然的沖突如果說曾經已經發生,絲毫也不能說明如今坐視環境—生態的惡化具有正當性和必然性。而在“發展”與“環境—生態”兩者之間建立非此即彼的兩難關系,通常情況下是對掠奪性破壞性開發的辯護。
大規模、高速度的環境—生態惡化趨勢,并不是歷史上的常態,而是近一、兩個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以來出現的現象,是全球性發展主義思潮和體制性開發帶來的惡果。在這里,“發展主義”與“發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般意義上的“發展”,指物質生產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是生活在各地的人們的正當要求,也是中國改革和開放的目標。而所謂“發展主義”(嚴格地說,應該是“開發主義”)指的是一種源起于西歐北美特定的制度環境、并在六十年代之后逐步擴張成為一種為國際組織所鼓吹、為后發社會所遵奉的現代性話語和意識形態。它通過對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等等的許諾,對廣大的“第三世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包括貧富懸殊拉大、環境—生態惡化,等等。冷戰結束以后,發展主義更是演變為一種全球化的潮流。這種潮流將“發展”簡單地還原為經濟增長,將經濟增長又簡單地等同于GDP或人均收入的提高。在向所有的人許諾未來的“美好生活”的同時,發展主義再生產著一種不均衡的經濟格局和不合理交換—分配體系,同時也嚴重地破壞著資源日益減少的環境,損耗著已經變得十分脆弱的生態。
發展主義意識形態忽視環境—生態問題,常常把環境的代價、健康的代價等等排除在企業內部的成本—效益分析之外;同時也忽視人文協調和社會整合問題,使社會的倫理、信任、安全、親情、團結、互助等社會得以維系和延續的基礎日益崩潰。發展主義的話語是一種唯物質主義,唯增長主義,甚至是唯GDP主義。
這種發展主義的話語體系存在著很多盲區,比如其關于增長的統計就常遮掩著人類生存的真相:大量砍伐森林以滿足木材業和市場的需求,如生產木質家具、紙漿、一次性木筷等,這一類生產拉高了GDP,但這些生產過程對環境的破壞(如制漿過程對河流的污染、林木減少既導致了水土流失又降低了空氣質量等),卻沒有從GDP總值中扣除;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了保護健康人們又不得不購買礦泉水(富人或中產階級甚至需要乘飛機去其他地方度假以呼吸新鮮空氣),而對礦泉水的購買和度假的消費等更增加了GDP:一次破壞竟成為GDP的兩次增值,“美好生活”就是這樣被再生產出來的!
國民生產總值(GNP)或本地生產總值(GDP)、人均收入等是對社會總體收益進行估量的一些必要概念,但這一類統計如果成為唯一的社會進步的指標,巨大的環境—生態代價和社會—倫理代價便會被掩蔽起來。而且,這種統計往往并不反映出增長或開發的主要獲利者有多少人、是什么人,主要代價承擔者有多少人、是什么人。這種以貨幣來衡量價值的方法也總是將未納入貨幣流通過程的勞動(如家務勞動、志愿服務、親友互助及自給自足的農業勞動等)和其它代價(環境—生態破壞,以及健康損害、安全損害、尊嚴損害、信賴損害,等等)排除在統計范圍之外,因此常常掩蓋了增長之下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公正和不合理。
增長至上和財富至上的發展主義意識形態,與歐洲啟蒙時期的人類中心主義、唯科學主義和歷史決定論存在著思想上的淵源關系,也是二戰以后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又一輪全球性擴張的產物。在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發展主義藍圖之下,少數國家或地區(如日本及亞洲“四小虎”)由于戰后種種復雜的政治—軍事—經濟—技術—文化的綜合因素而實現了較高速度的增長,這被描述成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楷模和道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戰后接受發展主義模式和相關的制度—技術安排的多數國家和地區,并沒有如發展主義所許諾的那樣發展起來,或者在增長的同時付出了沉重的社會—政治和環境—生態代價,有些甚至日益陷入了經濟的困境和社會的危機。
聯合國開發與計劃署《1999年人類發展報告》顯示,大約四十個國家的經濟比十年前更糟了,非洲、南亞、拉丁美洲乃至昨日的超級大國俄羅斯,都面臨著深重的危機。即便排除冷戰時期的政治性援助等因素不計,“四小虎”的成功與四十個國家的不成功,也充分顯示出全球發展主義浪潮中的不均衡性和排他性。事實上,發展主義不是一種包容性強而是排除性強的叢林競爭游戲,正如它不能解決貧富差異問題而只能帶來更大的貧富懸殊一樣,它也沒有解決環境—生態問題而是帶來了更大范圍和程度的更嚴重的環境—生態問題,這是由它本身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和它內在的“贏者通吃”的邏輯決定的。
發展主義所到之處,是更多的自然物變成了發展主義體制和話語下的“資源”,而一旦具有了這種“資源”的價值,這些自然物就在被迅速商品化和市場化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本土的或全球的資本—技術的依附關系,越來越集中到了各種權勢集團和資本集團的手中。在權力壟斷和資本擴張的體系之下,這些集團總是用這些“資源”去滿足自己或少部分人的利益需要,而讓大部分人去承擔資源耗竭和環境破壞的災難性后果。
這一過程通常是在滿足自然欲望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名義下進行的。問題是:如今人們層出不窮的欲望并不是原生和自然的,而是在發展主義意識形態和資本擴展邏輯下,由跨國性的生產與銷售商團和傳媒與廣告公司聯姻精心建構和再生產出來的,其完全不同于其它生命種群萬代不變的自然欲望,也不同于在環境—生態相對和諧的情境下人們對物質資源的占有和利用。例如一家一輛汽車,一人多件貂皮大衣或多件羊絨毛衣,每周打打高爾夫球,每年到避暑圣地度假,等等,顯然是當代消費文化引導和謀劃的產物,與人的所謂自然屬性(即使有的話)并無直接關系。這種非自然的消費欲望正在大大加劇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緊張關系;而且,事情往往是,為了滿足少部分人的這類欲望,多數人的飲水、呼吸、衣、食、住、行等基本而正常的需要反而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也是忽視乃至取消人們更多非物質性欲望(情感的、尊嚴的、安全的、審美的,等等)的直接原因之一。在這里,發展主義恰恰是以少數人“高級”(奢侈)的欲望去壓抑多數人“低級”(基本)的欲望,它不僅阻礙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使人類多維度多層面的“幸福”只剩下對物質的占有和對商品的消費,從而對人類的欲望構成了嚴重的扭曲和踐踏。
全球性環境—生態惡化是伴隨著貧富差距拉大發生的。據聯合國開發與計劃署《1999年人類發展報告》的統計,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和最貧窮的國家的人口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之間的差距,已從1960年的30比1擴大到1990年的60比1,又擴大到1995年的74比1。
需要指出的是:特定的“貧困”概念,是在發展主義的語境中才出現的,并且在這樣的語境下也才有意義。隨著大規模的“開發”,各種形式的社會和生活結構被打破,許多地區的人都先后被卷入了片面追求利潤的“增長”和盲目追求集中的“規模”的進程:土地被征用,家園被破壞,環境被污染,人口外出漂流,戰爭和動亂也比以前有增無減,很多人變得一無所有,從而真正淪入了赤貧。
人們在闡述環境—生態問題時常用“人類”、“發展”、“現代化”這一類過于抽象的詞語,而它們常常遮蔽著現實中的差異:是什么人在“發展”和“現代化”?什么人被排斥在“發展”和“現代化”之外?是哪一些“人類”在受害于環境—生態惡化而哪一些“人類”在環境—生態惡化的過程中大獲其利?……顯然,對發展主義的反思和清理,必須以反思和清理各種普遍主義的話語為方法論前提,至少須防止以習語代替思維、以話語代替事實的反實踐態度。
發展主義在中國
世界總人口的1/4在中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因此中國成功解決發展與環境—生態的矛盾,對全世界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發展是硬道理,這是針對民族積弱甚深情形的一種政治選擇。但發展是硬道理,并不等于賺錢是硬道理,更不等于破壞環境或毀滅生態是硬道理。現在,“中國特色”已經成為上上下下的口頭禪,而真正的中國特色,首先是人口眾多、資源短缺,技術落后,基礎設施不足。這就使中國既不可能、也不應該以西歐或美國早期的發展模式為“現代化”的樣板和“趕超”目標。歐美國家的現代化是建立在其早期大規模地掠奪資源破壞生態,同時伴隨著對外殖民、販奴和侵略的殖民主義擴張和帝國主義掠奪基礎上的,本土的人口—資源矛盾因為大量向外移民而得到緩解,域外的資源因為其殖民主義的政治—軍事霸權和強國的經濟—文化霸權而得到控制和支配,核心國家(占全球人口15%)和邊緣國家(占全球人口85%)之間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依附關系在現代化過程中得到確立。在經濟發展順利的時候,這種不平等關系可以得到緩和;在經濟發展出現蕭條的時候,這種不平等關系則得到強化和加劇,并引發各種危機,包括戰爭。這種“以外疏內”、“以外養內”以及“以外安內”的現代化過程,是他們利用了特殊的歷史條件的特定發展道路,是后發展國家不可能重復和照搬的。
發達國家的先進科學技術和行之有效的社會管理經驗,都值得中國學習和汲收,但中國不僅在國情方面大大不同于歐美,所面臨的時代與上兩個世紀也不可同日而語。西方各國不僅已經擁有先發的優勢,而且已占有在金融、電子等高技術和無污染產業里的優勢,而與眾多在發展主義模式下正在被“郊區化”和“邊緣化”的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在被迫廉價出賣資源,在被迫從事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產業。發達國家可以不砍本土的森林而用域外的木材,不采本土的石油而用域外的石油,包括用取自發展中國家的豐厚利潤來緩解本土的各種矛盾,來維持本土的相對良好的環境—生態。但是,在既有的全球體系和世界格局下,中國已不能通過向外移民的方式來緩解本土的人口—資源張力,相反,只有極少數精英正在被強國有選擇地吸納;中國也不可能向外轉移環境—生態代價,相反,中國正在接受“夕陽產業”的進入和轉移,正在為此犧牲自己的森林、草原、河流、土地,而且發達國家的垃圾還通過不法商家一次次運往中國。
因此,中國只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堅持思想創新和制度創新的路,走有自己特色的社會發展之路。這既是對世界文明多元化發展的貢獻,也是對歐美現代文明所蘊含的創造性精神的最好的學習。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八十年代以來,以恢復和建構市場經濟體制為核心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可持續發展問題也逐步得到社會的重視,并被國家確定為發展的戰略;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權勢和利益集團采取了忽視乃至取消社會公正、忽視乃至取消保護環境—生態的開發方案,甚至與某些跨國資本勢力的掠奪性開發聯手,從而導致了種種反社會和反生態的惡果。姑且不說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例證,即便在人跡罕至的高原和草原地帶,由于某些大資本集團開發觸須和國際市場收購網絡的滲入,由于某些管理機構的腐敗性縱容和配合,老鷹、狐貍、羚羊等急劇減少,加上過度放牧、特別是以破壞草原植被為代價的山羊的過度放養,一方面使羊絨和皮毛的超額利潤流向了少數新富集團,另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生物鏈,導致了鼠禍猖獗和植被毀壞等極為嚴重的環境—生態災難。而這一類正在危及廣大民眾基本生存條件的開發活動,居然常常被描述為“改革”的政績和“搞活”的圖景。
這些現象常常被有些人以“階段論”給予辯護。“階段論”認為現在的環境破壞只不過是階段性的,中國也可以像發達國家那樣“先污染后治理”。誠然,任何人都能理解,人類的經驗和知識的局限,通常會造成破壞與治理之間的時間差。但“先污染后治理”并不是一項通則,更不是發達國家的普遍事實,因為很多發達國家的破壞根本沒有得到過治理,只不過是將破壞的后果轉嫁給了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將一批批高污染產業逐步轉移到了不發達國家;另一方面,很多環境—生態的破壞是無法在事后得到治理的,比如物種的滅絕就是一次性事件,另外很多環境—生態破壞則需要漫長的時光和巨大的投入才有可能相對緩解,比如土地的嚴重荒漠化就須窮數十年乃至更長時間之努力才可能予以緩解。更重要的是,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增長是為人的生存服務而不是人的生存為增長服務。當掠奪式的開發已經危及到人的呼吸、飲水和生命健康的時候,當洪水、干旱、毒氣等等已經使很多人含恨而亡的時候,當我們“豁出生存搞發展”的時候,“后治理”還有什么意義?當這種“后治理”是由某些在破壞中獲利而根本不承擔任何代價的人來宣揚的時候,它還是一種值得認真對待的理論主張嗎?
“代價論”也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種辯護。這種觀點認為環境—生態破壞是人類為增長必須支付的代價,不值得大驚小怪。這說法在一般意義上同樣能夠讓人理解,沒有人會天真到以為可以白得好處而從不付代價的程度,何況中國長時間來的積弱狀態更決定了代價——包括環境—生態代價——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值得注意的是:“代價論”的濫用,常常有利于維護一切不公正和不合理的社會體制和安排,因為歷史上一切罪惡和悲劇幾乎都可以在“代價論”的粉飾下獲得其合法性:殖民主義也帶來了科技的傳播,侵略戰爭也促進了工業的增長和就業的增加,官僚集權體制也曾促進了GNP的提高,這些都可以被有些人視為“成績和代價”、“主流和支流”的關系,都可以在“代價論”的邏輯下得到肯定。因此,對“代價論”必須具體分析。問題不在于增長和發展有沒有代價,而在于這種代價是否超過了社會或社會中某些階層可以承受的程度?這種代價是由誰來承受?比方說,“代價論”的制造者們是否也在與環境—生態破壞的受害者們共同付代價?事實很明顯,根據聯合國的統計資料,全世界非核心國家的居民的主體并沒有或很少分享到發展主義帶來的好處,核心國家的貧困階層也沒有或很少分享這種好處,但恰恰是占?蜃莧絲?5%的他們,在風景區沒有度假別墅,沒有定期出國度假的機票,甚至正在失去曾經賴以為生的土地、森林、草原以及河流,正在承受環境—生態破壞最主要的后果。
另外,不能不提到“殘余論”。這種說法認為當前包括環境—生態破壞在內的一切社會問題都是計劃經濟體制的殘余,只要徹底實現市場化、全球化,只要完全與歐美等發達社會的體制實現“接軌”,一切問題自會迎刃而解。持這種觀點的人,看到了中國五十年代以來“人定勝天”、“趕英超美”等盲目經濟行為和經濟體制對環境—生態的忽視和破壞,但沒有看到這些過程內含的“進步”、“增長”、“工業化”等基礎性觀念其實是與西方占支配地位的意識形態同出一源;他們看到了在集權的計劃體制內的浪費和腐敗現象及其對環境—生態的重大破壞,但抹殺了這種“化公為私”正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官場表現,大規模的“化公為私”更常常是以聯系資本集團的裙帶關系為直接支持和必要條件。作為西方現代文明的產物,早期的社會主義理論側重階級斗爭與社會關系,在環境—生態方面早就存在著知識盲點,而且正是這一點突出顯示出它與西方的科學主義、理性主義、進步主義、人類中心主義等意識形態的親緣關系,這恰恰是值得我們反思與清理的。但這種反思與清理是以重建社會的公共性為道德前提和價值尺度的,與廢棄社會公共性的“市場浪漫主義”或“市場原教旨主義”,與借口“效率”以反對或壓抑“公正”的發展主義思潮,毫無共同之處。
在冷戰結束以后,在發展主義最為風行的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區,是世界公認的環境—生態最為惡化的地區;在發展主義最受尊奉的九十年代,也是全球臭氧層破壞、酸雨增多、海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最為嚴重的時代。這說明環境—生態問題并非僅僅是舊計劃經濟體制的殘余之物,而是今后一個長時期內全人類需要面對的嚴峻挑戰。我們只有從世界體系的角度而不是以一國為分析單位,只有從歷史長時段的角度而不是以一、兩個年代為觀察視域,才能較為清醒地認識環境—生態問題的嚴重性,才能較好地解除各種環境—生態困境,包括反思和糾正中國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實踐中出現過的破壞環境—生態的錯誤。
文學、文化工業、意識形態
發展主義觀念能夠如此迅速獲得普及,有其特殊的歷史條件,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工業在九十年代的崛起,以及隨之而來的大眾文化的繁榮和擴張。文化工業借助報紙、雜志、圖書、電視、電影、廣告、流行歌曲等等傳媒,一方面生產與市場經濟相應的一整套文化價值和是非標準,迅速地破壞、顛覆人們的傳統道德和倫理,另一方面還將發展主義的一整套觀念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灌輸到人們的思想意識深處。
八十年代以來,體現發展主義觀念的種種文化產品大量上市,已經成為近些年來文化生產的最顯著的特征。其中“成功人士”不僅獲得廣泛的社會影響,而且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意識形態神話。這與八十年代早期的“尋找自我”運動以及人性論思潮緊密相關,與八十年代晚期很多人對“中產階級”的想象以及市場化進程緊密相關,當然西方、港臺的商業文化的大舉輸入也是一種重要動力。根據一位評論家的分析,“成功人士”的典型形象一般是這樣的:中年,多半為男性,微胖,受過良好教育,有美貌的妻子,調皮的兒子,駕名車,出入高級賓館及高消費場所,擁有歐陸風情的住宅,打高爾夫球,去大劇院——而這樣的形象,常常被很多人視為人生理想的目標,視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指南。問題在于,在這一類形象的塑造過程中,“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真實原因總是被掩蓋了,他們中不少人靠勾結、欺詐、叛賣、殘酷以獲取暴利的骯臟,他們中不少人忍受勞苦、孤寂、侮辱、盤剝而終于出人頭地的辛酸,都化作了他們臉上空洞的微笑。在這一類形象的塑造過程中,“成功”的含義也大大地被扭曲了,人生價值的豐富性也被粗暴地單一化了,因為這些形象無一不在標榜高消費的富貴奢侈豪華,而從不具有任何道義、責任的指涉,與貧困關切、生態關切及一切人文價值關切毫無關系。他們是錢的化身,是消費的化身,是社會等級的化身。他們總是成為跨國資本在發展中國家的大眾美學,因為一個等級森嚴和高消費的發展中國家,總是更容易出現對外國商品和外國資本的依賴,更容易強化世界體系的不平等關系。毫無疑問,他們通過遮蔽現實和誤導公眾,將嚴重危及健康的、人民的市場經濟以及文明發育。
與“成功人士”符號相關的還有一系列時尚的潮流。時尚成了精神的上帝,成了國家權力之外最強大的社會控制力量。時尚使一切“舊”的東西貶值,而“新”的,亦即“現代”的,“世界”的,統統成為人們追捧和追求的對象。于是搖滾樂和流行歌無論好壞都是好的,民樂京劇無論好壞都是壞的;大哥大保密箱無論有用與否都是要有的,四合院自行車無論方便與否都是要丟的。這一系列潮流背后是跨國商品的傾銷和商家高額利潤的賺取,其單一化和強制化,更扼殺了人們精神的豐富性和個異性,一步步取消了人們在文化上應有的判斷力。因此,當真正腐“舊”不堪的文化糟粕如“三陪女”、“拜財神”、麻將賭博乃至無知迷信被當作最“新”時尚的時候,被當作“現代”與“世界”文化流行色的時候,最為痛恨傳統的眾多新潮派人士倒卻很少例外地津津樂道趨之若騖。他們在文化上貌似激進主義的先鋒的態度,常常伴隨著他們最為古典和老派的墮落。這是消費主義文化極為尋常的景觀之一。
文學是文化生產中重要的一個領域。九十年代以來,文學創作不乏優秀的作品,但從整體上來說,面對社會深層矛盾的集中浮現和國際格局的重大變化,很多作家似乎還缺乏必要的思想和藝術準備,甚至還可能在紛紜多變的世俗生活中迷失價值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創作傾向值得回顧和檢討。一種出現在某些描寫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里:作者感受到了社會底層的生活壓力,對老百姓的生活有較為生動的再現,卻時常采取了為不平等、不公正的社會秩序進行辯護的立場,比如總是將新富人士美化為新的救世主,其為所欲為、欺行霸市、宿妓、行賄受賄的行為也常常被諒解或者得到羨慕,而下層百姓則被要求對這些人逆來順受。這種“強人救世”、“富人救世”的作品,向讀者散布著絕望的情緒,指示著低頭屈服的出路,自覺或不自覺地強化著發展主義意識形態的霸權地位。
另一種傾向出現在某些表現個人世界的作品當中:作者拋棄了傳統的社會政治大敘事,轉向個人內心世界的探索和個體價值的確立,在藝術形式上則常有現代主義的奇異和狂放。但這些作品中的相當部分時常滑向了人性論,用人性論的本質主義來抹煞“人”的歷史性(人的主體如何被“建構”起來的歷史過程)。似乎人性即人欲,而人欲是自然的、原真的因而是神圣至尊的,完全掩蓋了現實生活中所謂“人性”賴以形成的全部文化過程和全部社會關系,制造著一種絕緣獨立和一成不變的人性神話,與發展主義的哲學邏輯是一脈相通。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往往還有濃厚的消費主義色彩,雖然有時云山霧罩撲朔迷離,但對聲色犬馬燈紅酒綠的向往之態卻不時躍然紙上。有些作品還表現出濃厚的極端自私主義色彩,不斷渲染和擴散對他人和對社會的冷漠,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不時流露字里行間。金錢是生活的意義。美女和美酒是感覺的源泉。趁社會分化剛剛開始趕快撈一把,成了這些作品對讀者的隱性教導。這種寫作當然是發展主義意識形態在文學中的天然盟友,差不多是一種消費指南和社會鉆營須知。因此這些作品雖然有時也會貌似“先鋒”,但不可避免地相互雷同和自我重復,日益顯出時尚快餐文化的通俗品格。
結語
一次新的思想創新正在世紀之交臨近。保護環境—生態,在當前已成為重建社會公共性迫切的現實課題和重要的思想入口,也成為最有社會動員力的行動旗幟之一。但這個問題并非新世紀所面臨的社會現實問題的全部,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也須有開放和多元的空間。考慮到環境—生態標準也可以成為國際貿易中打壓對手的籌碼,考慮到某些人崇拜自然而惡待父母的奇怪世相,考慮到某些綠色恐怖主義的施暴行跡……南山座談的參加者們深知問題的復雜性,希望這一次座談能通向今后更多角度和更多層面的思考和批評,通向更為成熟和健康的社會實踐。
要做到這一點,超越八十年代以來的某些思想定勢至關重要。人類/自然,市場/政府,社會/國家,現代/傳統,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增長/貧困,發展/環境,等等二元對立的簡單模式具有貌似強大的解釋效能,正在成為各種媒體上的流行話語,正在妨礙人們對歷史和現實作出真切而準確的診斷。如果我們真要面對中國的問題,就必須從這些日益淪為教條和迷信的思想定勢中解放出來,從各種個人既得利益—地位的局限中解放出來。中國因特殊國情注定要在現代改革和建設過程中承受環境—生態的超常壓力,中國的知識界和批評界也因此有可能從這一視角開始思想和文化的創新。這可能正是一種幸運。
摘要:文章提出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基礎保障這一觀點,基于理論分析基礎上結合農業發展實質性問題展開探討,綜合得出通過改進農業生態環境來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有效策略。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發展規劃,幫助快速實現農業全面經濟發展建設目標,為管理計劃落實創造有利環境。
關鍵詞:農村生態環境;生態農業經濟;經濟發展
1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基礎保障
1.1生態農業與生態農業經濟的內涵
生態農業發展中提出資源循壞利用,對所要排放的廢棄物進行加工處理,其中的部分成分通過過濾提取等方法可以繼續運用,最終經過處理的廢棄物排放后也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人工種植區域與自然環境之間能夠更好的融合,實現相互促進共同協調發展,這樣的發展計劃也具有可持續性,所投入的建設資金能夠為農業發展區域創造更可觀的經濟收益。傳統的農業發展理念中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存在過量的現象,導致生態平衡受到破壞并且難以恢復,這一點在生態農業經濟體系中得到了解決,能夠在污染問題發生前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將影響降至最低。
1.2生態環境平衡是促進經濟長期發展的前提
依靠犧牲環境來實現的經濟發展計劃,不具備生命力,這樣的農業發展建設計劃開展一段時間后,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缺乏資源支撐必然會停滯不前,所需要投入的建設資金也逐漸增大,最終影響到區域內的均衡發展。通過農業生態環境的建立,最大程度避免生態失衡現象出現。
2改進農村生態環境與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對策
2.1轉變觀念,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加強基層中的宣傳教育工作,只有農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提升,生態農業經濟發展計劃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落實。工作觀念是首先需要轉變的,傳統的農業管理體系中注重過程監管,缺乏關聯體系的建立,不利于全民生態環保意識的提升[1]。注重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宣傳工作模式,這樣能夠幫助建立起更適合基層工作任務發展的環境,基礎農民運用環保技術開展農業種植生產后在經濟收益上得到提升,才能真正認識到開展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并自覺的投入到基礎建設中去。
2.2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管
雖然現階段的環境保護體系已經十分完善,但常常會出現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不利于生態農業經濟計劃的全面開展,針對這一問題,要加快完善監管制度,對所開展的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工作進行監督[2]。
2.3增加資金投入,發揮生態區域示范帶動作用
在所開展的工作計劃中,通過示建設范區域,可以更好的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其他農村生態區域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加大生態農業經濟建設的專項資金投入,確保各項建設發展計劃開展過程中都能夠得到充足的資金保障,避免建設中的計劃終止。經濟發展計劃需要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符合環境特征才更具有實現的可能性。可以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區域,并指派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種植區域內多生產技術做出指導,種植成果目標實現后,可以進入到更深層次的推廣運用,避免其他區域所開展的生態農業建設出現技術上的誤差問題。
2.4加大環境保護和治理力度,遏制生態惡化趨勢
針對現階段所存在的生態環境失衡問題加大治理力度,同時環境污染的預防措施也要在經濟發展區域內落實。要對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做出合理的控制,這樣才能夠深入基層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為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提升可供利用的資源。充足資金保障前提下,實現環保治理工作還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因此更要注重對先進技術的宣傳落實,以免影響到基層工作任務的深入開展。通過預防與治理措施還能夠維持生態平衡與物種的多樣性,符合農業發展需求特征。
結束語
就目前的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而言,亟待從宏觀調控的戰略高度全面改進農業生態環境,以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使“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只有樹立環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效益,環境就是生產力的觀點,才能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才能實現農村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白建英 單位:原平市畜禽繁育工作站
摘要:生態農業經濟是指農業再生產中生態與經濟的內在聯系及相互結合的統稱。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國農業已經擺脫了過去舊的發展模式,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努力發展農業生態經濟已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農業生態經濟離不開農業生態環境的支持,但在現實中,我國的農村生態環境卻正面臨著異常嚴峻的形勢和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經濟的關系,并提出了改進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生態農業經濟;農村生態環境;關系影響;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村不僅是農民進行生產、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們食物的來源之地,是保證國家和諧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我國是農業大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為我國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來源保障。但與此同時,與農業發展息息相關的農村生態環境卻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人口增長、環境污染、森林破壞、水資源短缺等問題使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農村生態環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對我國的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才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生態農業經濟的內涵
要正確認識什么是生態農業經濟,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經濟學原理,組織和管理農業生產建設,將傳統農業、現代科技和綠色發展理念有機結合,將農業向合理生態轉化,農業回歸自然,實現農業高產高效與可持續發展兼顧的一種新的農業發展模式。而生態農業經濟就是以發展生態農業,使農村經濟、農業發展與農業生態環境相協調為基本原則,以不超出自然生態系統承載力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區域自然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得到合理利用、充分發揮為基本方向,在確保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生產過程和資源利用高效化,確保開發產品優質化、無公害化,促使生產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由生態經濟的內涵我們可以總結出生態農業經濟的特點,主要包括:協調性,生態農業經濟講求的是農業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以及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適宜性,生態農業經濟是通過多種技術裝備,使農業發展適應區域環境條件、自然資源條件以及當地發展實際情況,從而使區域各項資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農業經濟發展能夠揚長避短,優勢盡顯;持續性,生態農業經濟重視的是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講求的是農業生態和農業經濟的長期整體效益,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技術裝備和發展策略進行不斷的改進和調整,因此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長期持續性。
二、農村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經濟的關系研究
1.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基礎。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生態環境的支持,農村生態環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資源,保證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農業生態環境中每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有可能對整個農業生產系統產生各種影響,如果耕地和水土資源等被破壞、被污染,必定會影響農業生產的產量和農產品的質量;同樣,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也必然會極大地促進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因此,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村經濟的基礎和前提。2.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在農業生態資源有限和農業生產技術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內,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存在矛盾的,但從長期來看兩者又是相互促進的。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更好的資源條件,從而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而農業在發展的同時,又會為農村生態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術和資金支持,促使農村生態環境的逐漸改善,因此兩者是互為支持,互為促進的。基于以上原因,我們在發展農村經濟的時候,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重視農村生態資源環境的保護和改善,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堅定不移地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才能使農村與農業長期健康發展。
三、當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問題
1.耕地資源緊張,耕地質量不斷惡化。耕地資源是農業發展的根本,保護耕地也是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但我國當前卻面臨著耕地面積持續減少,耕地質量不斷惡化的問題。據統計,我國現有耕地1.26億公頃,但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屬于坡耕地,耕地資源較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粗放的開發、過度地侵占濫用和各種污染問題,使得可用的高質量耕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仍然在不斷地減少。
2.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兩方面。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廢棄物也不斷增多,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沒有固定的垃圾傾倒區域和專門的垃圾處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隨意亂扔,生活廢水不經處理就隨意進行排放;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工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產生的大量工業廢水也通過各種流通渠道對農村水體環境產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種形式的污染,這些都屬于外部污染的范疇。而自身污染則主要來自于農業生產過程中,隨著農業生產和規模的不斷擴大,自身污染的情況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濫用農藥、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污染;二是農業生產殘留,如秸稈、畜禽類糞便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污染。我國本身農業用水就非常緊張,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農村有5000萬人口和3000萬牲畜面臨著飲水不足的威脅,受旱農田達到了3億畝,而各種污染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極大地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活動。
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措施
1.提高人們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提高人們生態環保意識是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關鍵。農業生產的根本目的就是滿足人類社會的物質需求,但長期以來,人們在農業生產中存在著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造成了農業資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壞式的開發,使農業生產超出了生態環境的承載力。雖然我國在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花費了不少精力,但治標不治本,建設速度趕不上破壞速度。因此,必須設法從提高環保意識入手,加強宣傳教育,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才能從根本上做好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為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打好基礎。
2.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雖然我國近幾年來陸續頒布了一些涉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整體而言,環境保護法律體系還不十分健全,主要體現在監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強等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難以及時跟進,使得一些方面還存在著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加強法律法規執行力度,才能從法律制度上有效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3.加強生態農業建設相關投入。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和農村生態建設。興修農業水利工程,促進水資源合理保護利用;加強垃圾回收處理和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改造,以及相關的資金和技術裝備投入,促進環保技術裝備升級改造,為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提供有力支持。
五、結語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因素多、制約條件多。因此,我們必須從多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各種有利條件共同發揮作用,牢固樹立起“既要農業經濟發展,又要農村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作者:張彩霞 馮俊霞 王尚 單位:河北省委黨校邯鄲站經濟管理2013級在職研究生
生態環境對設計的影響
“生態學”一詞“Ecology”源于希臘文,由“Oikos”(意為“住所”、“住宅”“、環境”)和“logos”(意為“話”、“言語”)組成,合起來意思是“住所的研究”,所以這門學科原本就是側重于環境的作用的。實際上,生態學起源于人口的研究,人也是生物之一,于是人類生態學的誕生是順理成章的事。—般地說,設計的生態環境可以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大類。圍繞著設計主體并對其設計行為發生作用的那部分自然物,便是設計生態自然環境。設計生態社會環境情況較為復雜,它是指影響設計主體及其設計行為,并使之感受其力量而力求與之相結合的那部分相互聯系的人們的總體。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這些交互作用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體現為紛繁復雜的多種形態,諸如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倫理關系、家庭關系、文化關系等等。這種種關系也可以稱為設計生態社會環境諸因素。在不同的情況下,它們對設計發生著不同的作用。現代設計生態環境構成了一個有機建構的框架,現代設計的種種展示、表演、動作、嬗變,都在這個框架中實現和完成。這個設計生態環境框架有著許許多多變動的結合點,例如生態平衡、人類生存空間、人類關系網、醫學與保健、戰爭與和平等等,它們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和制約現代設計。
自然環境與因地制宜
自然環境成了一些設計師的靈感之源,當代有建筑師在構想未來的理想建筑時,把目光轉向了人類從那里誕生的大自然,提出了“生態建筑”或者稱“仿生城市”的設想。中國古代建筑主要樣式木構建筑的成型和發展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有些學者曾經指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源地在黃河中下游及迤南一帶,當地盛產的木材,就成為構筑房屋的主要材料。這樣以木構柱梁為承重骨架,以其他材料作圍護物的木構架建筑體系,就逐漸發展起來并成為中國建筑的主流。關于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的全面認識,現在學術界還在探討,自然環境對木構建筑形制的制約作用,是很有道理的。豐富的木材資源,寬闊平坦的中原地域,都是造成以宮室寺觀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木構建筑的鮮明特征及重要自然環境因素,這些特征有形制高大、平面展列、裝飾華麗和飛檐翹角等。綠色設計,生態先行。近年來,可持續性設計理念在全球建筑行業逐漸普及。發達國家在規劃城市與建筑的時候都是生態先行,提出戰略性環境總評估。例如:日本的設計都是路讓河,而不是河讓路,不會為了修路而去改河道;哪些不宜蓋樓的地方,就空出來種樹或者建花園,海邊的建筑一般都會留出出風口,讓海風可以吹進城市,使城市不會太悶熱,此外在海邊還會建設富有自然的公共休閑場地。生態環境問題是“全球問題”,設計一定要順其自然,因地制宜,并且講究美學,達到美與和諧統一。
社會環境中的設計
當下,社會環境隨之變化,人們往往在設計的過程中被自己所創造出來的人工制品所包圍著,被自己的同類的群體所包圍著,沉浸、糾纏在種種社會關系之中,所以社會環境被人們更加直接地感覺到,經濟、政治、法律、宗教、文化、風俗等往往是直接地對設計發生作用。設計生態社會,設計要從外部環境,主要是從社會環境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動力以及原料、技術和手段,例如物資、人力、知識、信息等,而這些東西并不是超時空的存在,而是在一定時代歷史社會環境里的現實的存在。農業社會環境里生活的人沒有可能設計航天飛機,偏遠山區的人不會去設計信息密集型工業產品,電腦設計技術只會出現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里,和平環境里的設計師們不可能以主體力量投入軍用品的設計。人們總是在特定時代的社會環境所限定的條件下從事文化活動,設計師也總是在有關設計的諸種社會環境因素所構成的限定條件下行動。設計師不能隨心所欲,他對社會環境的某種偏離有時是可能的,但那正是在遵從社會環境的制約這一基礎之上著手設計的。所以說設計師應當遵從社會環境發展規律,切實進行設計活動。
總結
從綠色設計生態環境的各個方面來看,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以及兩者的相互關系,往往協同對設計發生作用。這在上面的分析中實際上已經可以看出。有些成功的設計正是認識到設計的力量和效應與環境的關系,自覺地與環境相聯系而完成的。一個有典型價值的例子是全球性的“貝內通”(UnitedColorsofBenetton)廣告設計。這些服裝廣告設計并不著眼于服飾展示,而是關注當代人類生態環境的方方面面:環境污染,艾滋病,民主與和平,戰爭,自然災害,種族平等與和睦,難民問題,等等。設計師從特殊的視角選擇內容并給以特殊的攝影藝術處理,比如充塞畫面的無數個大小、形狀一致的十字架,不同膚色的三個小女孩快樂地向觀眾吐舌頭……別出心裁的創意,統一的圖式原則,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持久的思維穿透力,使這些關注全球熱點的廣告受到世界范圍的關注,從而達到促銷貝內通品牌服裝的目的。最后,環境一直都是對人類行為舉止有著根本性的影響力,環境也對現代設計發生過和正在發生著的事情影響著,設計師們同時也受環境的滲透、喚醒、激發,會在自己的所有設計中自覺不自覺地打上生態環境的印記,而且會在自己的作品中直接或間接的表達生態問題,來傳達自己對生態環境的感知和理解。(本文作者:滕艾娟 單位:蘭州工業學院藝術設計系)
摘要:在市場經濟迅捷發展的帶動下,畜牧業產業模式正從散戶化向規模化過渡。這種變化既帶來經濟的增長,也帶來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其影響主要表現在水污染、病原污染等方面。本文通過剖析規模化畜牧養殖與生態環境的關聯性影響,試圖找出關鍵影響因素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期為規模化畜牧養殖背景下如何維護生態環境提供借鑒性意見。
關鍵詞:規模化畜牧養殖;生態環境;關聯性探析;改善措施
畜牧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第一產業的支柱。要想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就離不開畜牧養殖行業的進步。近年來在科技革新的引領下,畜牧行業中落后的分散養殖逐漸向標準化規模化養殖轉變。就目前情況看,規模化畜牧養殖能夠顯著拉動經濟增長,但弊端也在于其擴大了對生態環境的損害[1]。
一、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關聯影響
不可否認,規模化畜牧養殖給農戶帶來了利潤,且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畜牧業的穩健發展,但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影響。
(一)規模化畜牧養殖地域的蔓延
在農村地區畜牧養殖接近飽和的前提下,規模化畜牧養殖在城鎮區域實現了二次擴張。站在農戶的角度而言,將規模化畜牧養殖地點圈定在城鎮,有利于縮短畜牧產品或副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通過減少中間運輸環節實現了物流成本的節流。反之畜牧養殖城鎮化也將畜牧業發展中的問題進行了地域轉移:城鎮實施畜牧養殖后,大片土地被占用,相對農作耕種的占地面積減少;由于缺乏對排污治理的認知,規模化畜牧養殖在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成倍于散養農戶的畜牧排泄物、污水等廢物無法實現回收轉化。更有甚者將之就地排放,加重城鎮環境的負擔;家畜家禽的大規模養殖也會對空氣產生影響,動物的聚集會排放大量氨氣,且其排泄物經過發酵分解會產生其他有害氣體。空氣質量受到破壞,會對城鎮居民及經營者的生活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二)規模化畜牧養殖所產生的廢棄物陡增
畜牧養殖以散戶形式存在時,由于所養殖的畜牧數量有限,因此動物產生的排泄物以及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廢水均在可自行處理范圍內。隨著畜牧養殖的規模化,其過程所產生的廢棄物陡增,不僅無法實現自行利用,且會影響養殖區域周邊的土地;隨意排放的廢水也對地下河的水質產生嚴重影響,由于廢棄物中富含氮磷鉀等有機物質,在其接觸水體后,會使地下水富營養化,經過自然匯集后,水體受到污染惡化,導致水中生物死亡,致使局部生態失衡。加之廢水、廢棄物中存在各種弧菌與致病菌,最終可能給人們的生活環境及工作造成威脅,從而危害人類健康[2]。
(三)規模化畜牧養殖利用肥料質量難以保障
在傳統畜牧散養過程當中,其所利用的通常為農家有機肥。隨著規模化畜牧養殖的推進,化學肥料取而代之。盡管化學肥料具有使用定量、操作方便且低廉高效等優點,但畜牧產出的糞便及尿液中含有化學成分。在沒有良好污水循環設施的處理下,這些廢物無法實現有效回收利用,化學元素的肆意傳播也對我們生存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二、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影響原因剖析
(一)養殖模式及規模發生根本變化
傳統畜牧養殖中,養殖規模小且多分散,因此對養殖動物產生的廢棄物用以處理,但集中處理不僅成本較高,且容易處理不徹底,因而對環境造成破壞。
(二)化學原料的過度添加
為了保證養殖動物的快速繁殖、出欄,規模化養殖中越來越多地使用化學制劑進行養殖操作,從成本上化學原料也遠比有機肥便宜,但產生的有機廢棄物卻無法被利用。
(三)必要污染處理設備的缺乏
大部分農戶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收入上,忽略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因此應對規模化畜牧養殖的配套基礎設施缺失。受限于資金及其他條件,多數規模化畜牧養殖農戶沒有添加污水處理設備,導致產生的廢棄物得不到及時妥善處理。
三、應對策略
(一)樹立生態循環觀念,加強廢棄物管理
我們在肯定規模化畜牧場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應當正視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威脅,而其有否控制余地與畜牧場的管理者是分不開的。因此應當加強對管理者環保理念的樹立及培養,引導他們加強對各種廢棄物的回收與管理,鼓勵農戶尋找環境與生產中的平衡支點,優化畜牧產品的品質管理。
(二)政府有關部門加強環境監測
環保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規模化畜牧業的管理,充分發揮市場調控作用,著力引導管理者及相關農戶的科學化管理水平。主要可以表現在:對環境進行利弊要素分析,建立全面的激勵機制,出現問題的進行整改,保持科學先進性的農戶給予政策傾斜,從鼓勵農戶積極性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扶植研發力量,鼓勵相關專業學生進行污染處理設備的研發,優化現有污染處理資源,爭取研制出易操作、價低廉的處理設備,能夠使農戶迅速接受并廣泛應用。
(三)加強對廢棄物的管理與利用
規模化畜牧管理的一大難點在于對其排泄物及廢棄物的管理,工作流程繁瑣且數量龐大。因此作為職能部門應當建立規范且完善的廢物管理設施,通過控制排放或研制新的降解循環系統實現廢物循環回收利用。可以與生物科技公司、化肥廠等相關企業進行協作的方式,尋找幾者當中利益平衡點,通過發揮供應鏈的作用,最終實現基于保護環境的穩步發展。
作者:張麗梅 單位:祥云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摘要:本研究同時研究了管理控制系統和管理團隊的組合如何幫助組織成功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此同時,研究還分析了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短期和長期績效的影響。研究收集到了127個管理團隊(42.33%)的數據,并使用偏最小二乘法來測試因果研究模型。研究發現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對短期績效有負面影響,而對長期績效有積極影響。管理控制系統的廣泛設計有助于組織和企業長期績效的提升,并且管理團隊多元化還能減輕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短期績效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管理控制系統;管理團隊;短期和
長期績效新型的管理模式是許多企業和組織為提高效率和強化服務應遵循的標準,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可為企業和組織提供巨大的財務及環境效益。企業和組織不僅為經濟建設做出貢獻,而且可以通過減少污染和資源的使用來改善國民的生活。環保舉措的實施往往在短期內失會導致許多企業和組織的業績不佳與浪費的資源。績效收益與損失的共存可能會對執行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成果產生使人迷惑不解的證據。本研究探索了公立醫院管理團隊多樣性和管理控制系統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影響,同時考察了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公立醫院短期和長期績效的影響。
一、文獻綜述
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實施需要企業和組織內部的協調和分散化以及激勵不同層級之間工作關系的管理控制系統。管理會計研究試圖確定促進戰略實施的管理因素以便增強短期和長期績效。Pondeville,Swaen和DeRongé(2013)認為廣泛的管理信息有助于鼓勵管理人員在戰略問題上進行管理辯論和互動,并且認為這是成功采取戰略政策的必要條件。Hambrick(2007)在戰略管理研究認為高層管理團隊的構成直接影響企業的戰略實施。研究總體目標是同時分析管理控制系統和管理團隊如何應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并處理短期績效和長期績效相互矛盾的需求。
二、研究假設
管理團隊是企業和組織實施戰略、提高效率的重要保障,多元化的管理團隊可以更好地解決矛盾,因為管理人員可以從不同來源收集和處理更全面和更多元化的方案。在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多元化的管理團隊能夠更快作出反應來解決面臨的問題。因此,我們作出以下假設:H1:管理團隊的多元化影響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與業績之間的關系,其對短期業績的正面影響大于其對長期業績的正面影響。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更加廣泛的信息和更復雜的管理控制系統提供保障。更多的信息能夠鼓勵管理團隊在戰略問題上有更多的辯論和互動,并促進企業和組織實現長期目標。因此,我們作出以下假設:H2:管理控制系統的設計影響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與業績之間的關系,其對長期業績的正面影響大于其對短期業績的正面影響。
三、研究設計
1.數據來源研究使用的數據包括調查數據和檔案資料,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來收集有關管理控制系統和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信息,并通過檔案資料中獲得的數據來體現績效。研究對我國300個公立醫院的管理團隊成員發放了調查問卷并獲得了687份有效回應。這使本研究收集到了127個管理團隊(42.33%)的數據。2.變量設計管理團隊的多元化按五個人口特征衡量,分別是年齡、任期、教育背景、經驗和性別。其中年齡和任期的多元化通過變異系數來衡量。而對于教育背景和經驗來說,調查問卷要求管理人員填寫他們的學歷及其實踐經驗年數。研究通過布勞異質性指數來衡量教育背景和經驗的多元化。研究還通過布勞異質性指數來衡量團隊中的性別多樣性,該指數的分數越高表明管理團隊中的性別多樣性越大。管理控制系統采用李克特量表法進行測量。問卷的問題包括四個方面:非金融類問題、未來導向、外部導向和長期導向。研究使用檔案資料中的數據來衡量短期和長期績效表現。研究采用了2013年至2016年間收集的六項非財務業績指標數據來體現資源的使用效率。這六項指標是:入院率、手術室使用率、再入院率、住院時間、死亡率和等候時間。
四、研究分析
我們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來測試我們的假設。偏最小二乘法允許比基于協方差的模型更小的樣本。表1為描述性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大多數公立醫院高級管理人員是男性,只有29.17%的管理人員是女性。表2為相關性分析,同時偏最小二乘法驗證了變量的可靠性。表3顯示了管理控制系統的設計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與短期業績之間關系的正面影響大于其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與長期業績之間關系的正面影響。
五、研究結論
本文分析了管理團隊異質性和管理控制體系的廣泛設計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與短期和長期績效之間關系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管理團隊異質性和管理控制體系的廣泛設計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與績效之間關系的影響不同。管理團隊異質性有助于組織采取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來實現短期績效。而管理控制體系的廣泛設計則鼓勵組織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來同時實現長期績效和短期績效。醫院和衛生機構應設計綜合管理控制系統,以保證其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成功。研究結果表明,具有不同特點的管理團隊能夠更好地應對采用新戰略與短期業績下滑之間的矛盾,管理控制體系的廣泛設計有助于長期和短期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成功。多元化的管理團隊和管理控制體系的廣泛設計有助于提高短期績效和長期績效。因此,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企業和組織應該努力確保管理控制系統向,多元化的管理團隊提供廣泛的信息。
作者:王晨曦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摘要: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促使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科學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經濟的發展對環境的破壞程度越來越嚴重。水庫的運行管理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有助于實現水資源的保護。本文對水庫運行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庫管理;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水資源
在人類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水庫對水資源有著積極的保護作用,對于自然水資源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對當地生態環境也有積極的改進作用。所以針對兩者之間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有重要意義。
1水庫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管理缺乏科學性
人類的生產方式不同程度影響著水庫周邊的生態環境,其發展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影響的途徑和類型日益增加,所以在進行水庫管理時,應積極對相關的管理進行更新,針對外界發展的趨勢以及生產方式,對現有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式進行創新。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所產生的問題較為普遍,如污染物,其對水資源的破壞度非常大,因此污染物的處理是水庫管理工作的重點,水庫管理必須制定嚴謹并且切實可行的污染物處理辦法,確保將污染程度降到最低,進而為保護生態環境提供較好的保障。
1.2沒有充分把握工作重點
水庫的日常運行管理工作,在各管理環節中,相關工作人員都應加強對其監督和管理,尤其是水庫的重點環節,更應強化管理力度。但是在現階段,水庫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單一化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庫管理對生態資源保護作用的發揮。管理過程中沒有充分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重點位置,導致在開展相關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貫徹落實不到位,對生態環境仍有不利的影響,無法實現管理與保護工作同步[1]。
2水庫運行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在制定水庫管理工作的相關重點時,應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充分融合,確保管理工作與保護工作同發展。水庫管理工作的重點為水質監測、涵養林的建設以及生態平衡的維護。水質監測主要是通過生物監控和理化監控兩方面進行,有助于確保水質的無污染。生物監控主要是對水資源中的浮游生物以及植物進行科學的觀察和分析,是水質監測工作的關鍵,確保水資源中的浮游生物以及植物對生態環境無害。水資源的涵養林對維護水庫水資源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確保水庫管理工作主體、水資源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所以應加強對水庫涵養林的建設。水庫建設過程中對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后期水庫管理中應加強對水庫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措施減少土壤的裸露,擴大綠色覆蓋面。對水庫周邊的濕地應加強監管力度,保護野生動物及植物。貫徹落實節水工作方針,采用先進的科學設備或節水技術優化水庫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對漁業應積極轉變傳統的養魚觀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資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并以此作為管理和發展的目標,促進水庫經濟效益的提高,實現周邊區域環境的改善,推動水庫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共同發展和進步[2]。
3加強對污染物的處理力度
水庫管理工作人員應深入污染源頭進行實地調查和分析,并做好相關的記錄,為之后針對性地制定相關解決對策提供有力的依據。加強對水庫周邊的管理力度,禁止周邊居民或者企業在水庫周邊隨意傾倒生活垃圾或工業廢水、工業垃圾等;在水庫周邊禁止采取極端手段對漁業資源進行破壞;在水庫中禁止有水面經營活動或者娛樂經營行為出現;在水庫的集雨范圍內,禁止發展規模養殖,要取締有污染的企業。此外,還應對其他情況加強監管力度,確保水庫無污染。總之,水庫和生態環境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為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實現水庫的長遠發展,必須深入分析水庫運行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制定針對性地措施,保護好周邊生態環境,進而推動水庫的發展和進步。
作者:韓平年 單位:民樂縣童子壩河管理處
摘要:草原的環境自然優美,是一個令人心向神往的地方。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在這種背景下,逐漸出現了草原退化和生態環境失衡的情況,雖然人類社會的經濟水平在不斷提升,但是由于對草原的過渡破壞和環境的破壞,如果不將這種情況進行調節和改善,那么人類將面臨著自然環境越來越多的報復,最終只能自食其果。因此現階段對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加強對其的保護尤為重要。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就將針對草原畜牧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展開研究,希望對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更大幫助。
關鍵詞:草原;畜牧;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人們一直在對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方式進行研究和分析,這項工作卻始終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在進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就需要將環境作為代價。但是為了解決這種,就需要我們在進行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特別是草原環境對我們經濟建設和發展所產生的重要意義和積極影響,通過采用更為有效的策略對問題進行合理解決,最終更好的實現草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給人們更舒適的生活和發展環境[1]。因此,對草原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就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
1對草原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重要性
草原作為一種環境的天然屏障和保護傘,它的存在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經濟和畜牧業的發展,同時草原的存在還將有效預防或減少自然災害出現的可能性,對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也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和幫助。因此處于這種特殊的意義和作用下,怎樣更好的將草原建設工作進行開展,做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就將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探索工作。只有將草原生態環境進行良好保護,才能更好的對我國草原畜牧業發展提供有效幫助,從而對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同時,由于草原中的植被根系相對發達,因此其對土壤有著極強的穩固作用。在草原中,茂盛的葉子能將風雨對土壤的侵蝕進行阻擋。而土壤中的動物和微生物由于頻繁活動,因此土壤會由于其運動而變得疏松,對于雨水的吸收效果良好,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少地表中水分的流失,更好的保持水土平衡[2]。但是如果在長期的人類發展過程中,這種有序的生態系統結構遭到破壞,就將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嚴重的威脅,最終將產生草原退化、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和環境問題,對人類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由此可見,對草原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
2對草原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對策
2.1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提升認識
理念是行動的先知環節,同時也對行動有著明顯的主導作用。因此,要想將草原生態環境工作進行有效開展,首先需要對宣傳工作進行加強,通過這種方式加強人們對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充分了解這項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后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加強對草原生態保護工作的宣傳,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增強這項工作對人們生活的積極作用和影響。以此更好的激發群眾投入這項工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相關措施的應用,從而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系統的健全和提升。
2.2進一步加強對草原建設的資金投入和建設投入
在對草原建設的投入進行加大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當前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做到因地制宜,采用分類指導的方式,對出現退化的草場進行改良和治理,對人工草場進行大力興建,通過這種方式對生產條件和環境進行改進和完善。此外,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將傳統的生產方式進行更改,通過科學的生產方式,加強對放牧方式的更新和完善[3]。牲畜的飼養必須按照相關的國家規定或是地區規定,適當的運用增草或是減畜的方式,盡可能實現草原和牲畜共同發展的目的。
3結語
綜上所述,對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是當前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這項工作要想得到完善和發展也不是在一夜之間能實現的。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對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引起重視,充分做到自身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盡可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這種方式更好的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希望通過上文的研究,對當前的生態環境問題能做到更合理的解決,最終實現草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還給人們更舒適的生活和發展環境,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良好幫助。
作者:呼格吉勒圖 單位:內蒙古阿拉善右旗農牧業綜合執法大隊
【摘要】目前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國民經濟水平持續上升。但與此同時我國也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例如,大氣污染、水土流失和水質惡化等問題。有效應用環境監測技術來促進我國生態可持續發展非常必要。論文對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措施。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1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大了工業化建設,化工產業不斷擴大建設規模造成了環境的大片污染。面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實際問題,必須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做好環境監測工作,從而有效的對環境進行保護,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通過環境監測能夠有效掌握環境信息并對排污情況進行監督,對環境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因此,必須做好環境監測并嚴加重視。目前,我國城市環境污染極其嚴重,并開始散入到農村,對我國生態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影響。因此,加強對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迫在眉睫。
2立足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監測技術
所謂環境監測技術即是應用地理、物理、生物及化學信息等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環境中的生物、化學以及物理污染等因素進行連續或間斷的獲取,監測或測定出現場生態因子,然后給予合理客觀的環境質量評價。現如今我國應用的環境監測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2.1光譜技術
在對水環境進行監測的過程中,光譜分析技術地位重大。常見的光譜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即:紫外-可見吸收譜法、原子吸收光譜、原子發射光譜以及熒光光譜法等[1]。光譜分析技術主要原理是通過對物質特有的特征光譜進行應用,從而完成定性和定量的測定工作。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多達近百種水中污染物的光譜檢測技術規范和標準,例如,可以用鄰菲羅啉分光廣度法來對鐵離子進行測定,用紫外分光法來測定硝酸鹽氮,用甲醛肟分光光度來對錳進行測定。
2.2色譜技術
色譜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即:毛細管電泳技術、氣相色譜分離技術以及液相色譜分離技術[2]。在對水環境進行檢測時,針對有機物的分離監測常應用氣相色譜,例如,監測和分離水中多環芳烴類。我國環保部門也形成了針對環境空氣中的醛酮類化合物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測定的相關標準。2.33S技術這是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以及遙感技術的合稱,即GPS、GIS、RS。目前,我國已經將3S技術廣泛應用于生態環境監測當中。因為物體會存在電磁波的輻射與反射,將該特點與遙感技術有效結合起來,能夠在遠距離下探測出物體電磁波的輻射和反射,從而監測和分析出電磁波信息的的變化,繼而掌握住該物體的現實情況和發展趨勢,將這些信息充分整理和反饋。在環境監測中應用遙感技術則能保證生態監測的效率并降低人力消耗。
3我國生態可持續發展中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1)我國還沒有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應用于生態可持續發展中。我國雖然在2000年就已經應用了具有自主產權的環境監測儀器,但和國外相比,我國的環境監測儀器還存在起步較晚的特點。不僅監測儀器不具有先進的技術水平,而且監測儀器的種類也相對較少。所應用的監測儀器缺乏一定的技術含量,大多是屬于中低檔產品,而且不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經常會發生故障。這就造成了我國生產的監測儀器在采樣過程形成的結果沒有準確性,而且時效性還較為低下,難以對生態環境的現實情況進行有效且客觀的反映。2)我國還沒有專業的環境監測技術人員投入到生態可持續發展中。要想保證對環境有效監測,實現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除了要有先進的高質量的監測儀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水平較高且素質較高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如此方能保證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的可靠性、時效性以及準確性。但是,如今我國針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存在較大的缺口,也沒有較為健全的生態環境監測制度,造成了我國環境監測人員沒有得到有效的激勵,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無法全身心投入到高質量工作中,也不能自覺的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以及技能素質。所以,要想保證生態環境監測的質量,就必須保證環境監測整體團隊的高素質。3)我國還沒有高程度的網絡化的生態監測技術應用到生態可持續發展中。隨著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網絡化水平也越來越高。但反觀國外一些發達國家,他們的生態監測網絡不僅具有多樣性,而且還能實現國家全覆蓋,從而對生態環境的發展趨勢和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監測。我國生態監測技術網絡化的發展還相對落后,要想提高生態監測技術的網絡化進程,不僅需要監測儀器功能能夠高度自動化,而且監測儀器必須要具有在線化的功能,從而保證數據能夠具有極高的時效性和精確性[3]。2015年我國環保部門提出了有關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方案,將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化建設放在了應有的高度。
4提升環境監測技術,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建議措施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持續發展,和過去相比,今后的環境監測技術不僅能夠提高監測的精度和效率,還能盡最大可能的降低對人力成本的投入,保證監測結果的精確度。1)要建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轉變過去的環境監測技術架構框架,破除過去環境監測技術的不利觀念。2)國家也要加大對相關部門的軟件和硬件的投入,加強對高檔環境監測儀器的研發力度,要想提升監測技術,就必須重視其監測儀器這一重要載體,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國監測儀器和國際接軌。3)要在日常工作中對環境監測人員的理論技術和專業技能進行培訓,形成高素質高水平的監測團隊,從而充分發揮環境監測技術在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4)要完善環境監測技術的預警系統功能,它在改善污染情況和污染治理中意義極大。5)將智能化的先進技術應用到生態環境保護中,形成具有自動化、網絡化和現代化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這樣,不僅能夠提升環境監測質量,還能應用電子化信息管理,能夠適時監控地域環境。建立環境監測網絡非常重要,一個健全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必須要將涵蓋環境所有要素的監測管理網絡、監測業務網絡以及監測信息網絡包容進來。6)要形成規范的監測制度和標準,從而為環境監測提供技術指導。7)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應該具有完整性,需要將技術規范體系、質量評價體系、環境監測基礎理論體系、分析方法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監測技術路線體系以及質量評價體系等幾個方面結合起來,促進整體體系的完善和發展[4]。8)完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過程中,要加強對科學技術的應用。例如,計算機智能技術以及網絡自動化技術。
5結語
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能夠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過去的環境監測只能應用于工業污染源,現在監測范圍越來越大,可以應用于對生態和生物的變化監測。不僅如此,因為生態監測能夠對所有干擾的綜合信息進行反饋,這就有利于人們科學預測某地的生態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加強環境監測技術研究,形成環境監測技術體系,協調統一好環境監測技術和生態可持續發展之間的聯系。
作者:張希成 單位:錦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摘要:在加快推進城鎮化過程中,走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道路,是對傳統的城鎮化戰略和模式的徹底揚棄。既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走高消耗、高排放、城鄉分割、缺乏特色的傳統城鎮化建設老路,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國家的做法,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走符合中國國情、符合各地實際、有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這種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必然強調以人為本、集約型、和諧型、可持續發展。那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也就必然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方向之一。
關鍵詞:城鎮化進程;生態環境;分析
1城鎮化與生態環境交互耦合的關系
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兩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為作用。首先,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各行各業的發展會對城鎮及其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其次,生態環境的變化也推動著整個城鎮化發展的進程。兩者呈現出一種非線性的交互脅迫關系。城鎮化進程的快慢很大一部分因素取決于生態環境的優劣,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促進城鎮化的發展步伐,惡劣的生態環境也勢必會阻礙城鎮化發展的進程。
1.1城鎮化對生態環境的脅迫效應
城鎮化的急速發展會沖擊生態環境的平衡。首先城鎮化發展的最顯著特征即城鎮人口數量加大。生態環境的破壞究其根本即人為的破壞,人口密度增加,生態環境面臨的壓力也就會跟著增加。隨著大量的人群涌入城鎮,城鎮經濟結構和消費結構勢必發生改變,人們向環境索取的資源越來越多,生態環境的健壯性越來越脆弱。這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經濟城鎮化對生態環境的脅迫以及城鎮交通擴張對生態環境的脅迫。首先,企業的發展是城鎮化進程的重要指標,城鎮的企業越來越多,企業生產所需的資源也越來越多,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等污染物也越來越多;其次,城鎮化發展的另一重要指標就是城鎮交通系統的擴張,汽車越來越多,造成了大量的尾氣污染和噪音污染。
1.2生態環境惡化對城鎮化的約束效應
生態環境惡化對城鎮化的約束效應表現為以下及格方面:第一,人們居住環境舒適度降低,不再有人愿意進入城鎮生活,阻礙城鎮化進程;第二,招商引資困難,不再有商家愿意進入城鎮帶動經濟發展,另外本地企業也會外流;第三,當惡化的生態環境由量變轉為質變時往往會發生諸多災害性事件;最后,為了改善已有的惡劣的生態環境,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新投入的這些資源反過來又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2當前城鎮化進程中的生態特征
我國城鎮化進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速度顯著加快,城鎮化形態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然而,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辯證的,城鎮化的發展也帶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1城鎮綠地不足
從地理范圍來講,城鎮的占地面積是固定的,而生活在城鎮中的人口數量卻不斷增加,這就造成了每個人平均土地占有面幾率的降低,如何提高占有率是城鎮化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目前來看,只能犧牲綠地面積,將綠地面積變為建筑面積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員需求。另外地方政府為了單純追求GDP,對開發商監管力度不夠,導致開發商為了私利肆意開發土地蓋樓,于是城鎮的綠地越來越小,鋼筋水泥越來越多。綠地的減少會帶來很多問題,例如破壞了CO2與O2的平衡,更多的有害有毒氣體無法被植被吸附過濾,細菌和粉塵越來越多,噪聲污染越來越嚴重,人們居住舒適度越來越差等等。2.2城鎮空氣污染我國自2013年以來,全國各地出現了大面積的霧霾天氣。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根本成因是人為排放的污染物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積聚造成的。這些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這些廢氣中所包含的高濃度的細顆粒物(粒徑小于或等于2.5nm的顆粒物,簡稱為PM2.5)對人體健康有著嚴重的威脅。有研究表明,人體長期暴漏在霧霾天氣中會引起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癌癥、生殖與神經系統的疾病,嚴重時甚至能夠導致死亡。而更可悲的是近些年霧霾天氣不但沒有減少,更有增加的趨勢。
2.3城鎮供水緊張
城鎮供水緊張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還是在于認為的破壞。城鎮化腳步的加快的核心因素是勞動生產力的增加,城鎮中的人口密度越來越大,人們用水量也隨之增加,生活污水也越來越多。大部分城鎮用水水源都來源于地下。長期大量的給水給地下水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地下水位也一再下降,以前距地面4-5米就可以出水的地方現在要挖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才能出水。另外有些地方政府為了實現GDP的目標,對污水處理這一問題向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引進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將生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地下水域當中,給人們賴以生存的水源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2.4噪聲污染增加
噪聲污染往往得不到人們的廣泛重視,然而聚環保部門統計,全國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們生活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這些噪聲包括交通噪聲、機械噪聲、建筑噪聲、生活噪聲等等。噪聲對身體的危害雖然在短時期內看不出來,但長期處于噪聲環境中的人會產生多種疾病,例如神經衰弱、消化系統紊亂、記憶力減退、失眠、心跳加快、心律不齊、食欲不振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受到噪聲的侵害,往往使人們感到煩躁不安,對工作和事件難以集中精力。有研究顯示,人口密度越大的住宅小區人們患高血壓疾病的人員也越多;立交橋越多的地區心臟搭橋病人的比例也越高。這些都印證了噪聲污染對人體是有傷害的。
作者:趙永志 單位:齊齊哈爾市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摘要:本文介紹了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造成的環境問題,進而分析了建成后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最后根據問題提出了避免水利水電工程造成生態問題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問題;措施
隨著國家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不斷深化,社會大眾對生態系統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的深化,因此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水利水電工程而言,有必要在整體施工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上制定合理的措施,避免在施工過程中造成較大的環境問題。
1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造成的環境問題
首先,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會破壞原始水文地質,由于挖方、填方作業,造成其沿線的地質地貌被破壞,同時還對山體的整體穩定性造成嚴重的影響,可能會導致一些嚴重的自然地質災害發生;其次,會造成施工當地嚴重的水土流失,水利水電工程多在一些山區,然而這些地區其生態環境都是十分脆弱的,在開工過程中會對沿線的水源造成一定影響,嚴重時還會導致水土流失的發生;最后還會造成施工當地的景觀以及生態被破壞,在水利水電工程建筑過程中必須進行一些必要的施工現場清理,同時還需要建設棄土場以及取土場,而這些都會導致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被破壞[1]。
2水利水電工程建成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2.1對水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完成之后會使一些陸地成為水域,潛水變為深水,流水變為靜水。這些變化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建筑完成之后水域內的污染物其流動擴散能力相對流水要差很多,這就會造成水域水體的自凈能力消弱,嚴重時還會致使水域內生物由于缺氧而死。
2.2對陸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完成之后還會導致施工地陸生環境出現較大的變化,對于下流而言其淤泥減少就會致使其肥力降低;對于中上流而言,土壤長期被浸透會出現嚴重的淺育化和沼澤化,土壤環境的改變會使陸生植物生長受到影響。庫區蓄水會導致土地資源被淹沒,進而使陸生植物被破壞,這對生物的多樣性造成了影響。施工人員在施工地的居住也會產生一些生活污染物,對當地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3避免水利水電工程造成生態問題的措施
3.1增強生態保護觀念
首先,需要水利水電企業在其營運中樹立起一個正確的生態觀念,在整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會對施工當地的環境造成影響,因此,無論是施工前的前期規劃設計,還是在施工過程的施工調度,以及后期的維修處理,都需要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行綜合經濟效益考慮,整體強化企業的環保觀念。還需要加大國家環境法在企業內的宣傳力度,進而引起整個行業對環境保護的影響。
3.2建構一個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需要在企業內部逐漸構建出一個生態補償制度,依據“誰開發,誰補償”的機制,在環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并且將其上升至法律層面,進而構建出一個強制性、穩定性的環境補償機制。對于環保部門而言,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對工程項目進行綜合性的環境測評。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大壩建設對于水生生物的多樣性有著很大的影響,故此政府主觀部門也需要引導水利水電企業在施工之中,建立一個自然保護區,避免水利水電工程對于生物資源造成嚴重的影響。
3.3重視在施工過程中的生態保護措施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首先需要施工單位對施工當地的環境情況進行綜合化的了解,并以工程的周期為基礎進行實時環境的檢測,一旦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要及時給以處理,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對施工過程產生的廢水、廢氣等污染物要及時處理,施工完成之后還要進行綠化工作和原始景觀的恢復工作,最大程度的避免施工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2]。
3.4采用施工綜合化的運行方案
水利水電工程需要對日常工作進行合理的管理,能夠綜合性的對社會、經濟以及環保方面進行統籌考慮,進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施工中需要重視工程的生活用水,同時還要兼顧到施工下流用水情況。工程日常管理需要符合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具體要求,在各項內容上的實現綜合化協調,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環境保護計劃,從而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正常運行。
4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對施工當地會造成原始水文地質被破壞、水土流失以及景觀和生態被破壞,在施工建設完成之后會在生態方面對陸生和水生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根據問題和特點加強生態保護觀念、建構一個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重視在施工過程中的生態保護措施以及采用施工綜合化的運行方案是切實有效避免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應在施工中充分、合理的使用。
作者:王新華 單位:甘肅省古浪縣黃花灘黃灌區水利管理處
【摘要】森林資源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重要的作用,森林作為“地球之肺”不僅能夠凈化空氣,同時還能涵養水源從而實現徑流的調節,并且對于水土流失以及防風固沙也有著重要作用。然而,森林病蟲害對森林會產生巨大的破壞。本文筆者就將針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生態環境;建設
前言
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它是以喬木為主體輔之其他的動植物、微生物與土壤所形成的生態群落,通過生態系統中各個元素的相互制約,從而對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而我國雖然地大物博,擁有龐大的森林資源,但是從人均森林資源占有量來看,卻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因此,保護森林資源,呵護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是當前我國社會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森林和生態環境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
保護森林資源,不僅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社會的穩固進步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幫助。一個良好的森林和生態環境,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國進行社會經濟建設,并且完善我國的社會經濟體系,調整經濟結構,幫助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的建設。(一)平衡生態系統,促進林業旅游發展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的,國民對于自身的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不僅可以放松身心,讓人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來去感受不同文明及自然景觀所帶來的愉悅,同時也能夠開闊人的眼界,讓他們認識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與奇人異事,從而增長見識。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目前國民在旅游上的選擇也有了較大的變化。現在的人們更加喜歡原滋原味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在旅游的時候,更傾向于挑選擁有原生態自然生態資源的地方。這樣一來,保護森林和生態環境,就能夠開發更多的林業旅游路線,從而促進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在發展林業旅游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就是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發展旅游業的時候,必定會出現因為游客對當地生態環境不足,而導致有意或無意的生態環境破壞。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當地政府以及相關部分進行配合,積極向游客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加強游客的環保意識,這樣才能做到不僅提高當地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做到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護,從而保障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二)促進林副產品的開發保護森林和生態環境,除了可以刺激旅游業的發展以外,還能夠促進更多林副產品的開發。比如說,在柳州市柳江縣,就根據當地氣候以及環境的特點,對現有的森林資源進行開發,從而形成部分以果園、油茶等為主體的林業景區。這樣一來,游客不僅能夠在景區中感受到優美的自然風光,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當地的特色,在離開時還可以購買當地的特產。這樣一來,對于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二、森林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森林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三點:調節徑流、凈化空氣、防風固沙并保持水土。(一)調節徑流的作用森林之所以能調節徑流,主要是因為森林能夠涵養水源,因此可以說森林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水庫”。眾所周知,水在自然環境以及人類社會的發展中都有著重要意義。人類社會的起源,就是依水而生。而樹木不僅有著蓄水的作用,同時在陽光的作用下將水蒸發,使水重新回到大氣當中。有數據顯示,一公頃的森林一年就能夠蒸發約8000噸水。(二)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另一個作用就是能夠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之所以能發揮這樣的功效,是因為樹木擁有龐大的根系以及繁茂的樹冠。通過樹身和樹冠,可以降低風速,而龐大根系則可以幫助樹木抵擋大風。而當降雨時,因為樹木根系的蓄水功能,使水以地下水的形式流出,從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三)凈化空氣的作用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就是因為森林具有極強的凈化空氣作用。從樹木的特性來看,每一棵樹都是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和氧氣生成器。通過光合作用,150公頃的闊葉林在一天之內就可以產生100噸的氧氣。除了吸收二氧化碳以外,森林還能夠吸收氯氣、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并且將這些氣體進行凈化,從而形成氧氣。這對于當前的溫室效益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都有著極大的作用。
三、森林病蟲害的危害
(一)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在任何一座森林當中,都無法避免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而一旦發生病蟲害,就會對森林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會對森林中樹木的生長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不同的病蟲害對森林中的樹木也會造成不同的傷害。除此之外,由于森林是一個巨大的生態體系,每一棵樹木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因此當森林中發生病蟲害時,通常會對整個森林樹木的生長產生危險,從治理上來說具有極大的難度。(二)影響生態環境與林業經濟效益當森林中出現病蟲害之后,除了會對樹木的生長產生威脅,同時也會危害到當地整個生態環境以及林業的經濟效益。這是因為,病蟲害的出現會對樹木的形態造成破壞,對整個森林生態系統造成危害的同時也會影響到生態景觀的觀賞性。這樣一來,除了會損害樹木本身的經濟價值以外,也會對當地的林業旅游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四、森林病蟲害的防治
(一)引進先進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要想有效的防治森林病蟲害,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引進先進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而要如何開展該項工作,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要積極引進國內外最先進的防治技術對病蟲害去進行整治,比如說新型生態防治技術相比起傳統的農藥化學防治技術對于森林病蟲害防治就更為有效,并且,采用生態防治技術不用擔心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也不用擔心會改變當地土壤的結構和性質;第二,在引進先進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同時,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機構一定要加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意義的宣傳工作,并且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科學、全面的防治知識和新技術培訓,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第三,在基于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之上,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機構一定要完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相關條例,這樣才能保障防治工作更加有序的開展;最后,在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之前,一定要根據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以及產生的影響形成一個科學的、完善的防治方案,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對森林病蟲害進行防治。(二)加強工作人員對于森林病蟲害的認識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工作人員對于森林病蟲害的認識。要讓他們意識到森林對于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當中。(三)定期開展森林病蟲害檢查工作定期開展森林病蟲害檢查工作對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來說也有著重要作用。定期檢查工作的開展能夠讓工作人員及時的發現森林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將病蟲害的威脅扼殺在搖籃之中,這樣一來才能更好的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并且使森林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對于森林植物的來源一定要進行細致的檢查,防止移植的花草樹木上存在病蟲害隱患。(四)改善森林生態結構在以往技術和時代的限制之下,傳統的人造森林都具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結構十分的單一,食物鏈也非常簡單。而簡單的結構和食物鏈會造成森林的抗病蟲害能力十分弱。因此,為了提高人造森林的抗病蟲害能力,改善傳統人造森林的生態結構,采用混交林的方式,能夠更好的進行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從而令森林可以更好的生長。(五)電子工程的應用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以及電子工程技術也被應用到當前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當中。通過計算機技術以及電子工程技術的結合運用,能夠實現對病蟲害源頭的監控,從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病蟲害預警機制。當森林中出現病蟲害的苗頭時,預警機制能夠第一時間通知相關工作人員,從而使有關部門和機構能夠及時的進行森林病蟲害的防治。
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不僅是對生態環境同時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在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當中,必須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加強工作人員對森林的保護意識,定期開展森林病蟲害檢查工作,改變傳統人造森林的生態結構,通過計算機以及電子工程技術的結合建立一套預警機制,這樣一來才能確保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更有效的進行。
作者:韋柳姣 單位:柳州市柳江縣林業局
摘要: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水電資源的開發水平還是相對較低,尤其是水能資源的開發目前僅僅能達到百分之十幾,而有的發達國家甚至都達到了90%以上,這樣巨大的差距預示著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都要加快推進水利工程的建設進程,然而如何妥善處理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一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以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對水利工程建設進行簡述的基礎上,展開深入、細致的探討與分析,并最終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與對策,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影響
1前言
我國目前并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的飛速發展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相關研究表明,要想真正有效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更好地滿足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滿足防洪等方面的實際要求,仍然需要加快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由此可見,關于水利工程,搞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2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提及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通常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水利工程建設對氣候的影響氣候狀況通常是受大氣環流所控制的,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設一旦完成,原本的陸地為水體所代替,局部的空氣濕潤化,也就是說局部氣候會發生某種變化,尤其是在降雨和氣溫等方面。
2.1.1對降雨的影響。水利工程建設對降雨的影響通常表現為降雨量的增加和降雨地區分布的改變以及降水時間的改變。首先,降雨量會有所增加,這主要是因為水利工程建設往往會形成大面積的蓄水,通過陽光的輻射,蒸發量大大增加,最終導致了降雨量的增加。其次,降雨地區分布的改變。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由于大規模蓄水的影響,往往會產生一定的低溫效應,導致降雨的分布區域有所改變。通常表現為庫區和庫區相鄰地區的降雨量下降,而一定距離外的外圍區的降雨增加。最后,降雨時間有所改變。在炎熱的夏季,水面的溫度往往會低于實際的氣溫,大氣的對流相對減弱,降雨量也會因此減少;而冬季,水面相對較暖,大氣的對流作用增強,降雨量也會因此而有所增加。
2.1.2水利工程建設對氣溫的影響。水利工程落成后,庫區的下墊面將受到影響。原先的陸地變成水域,這一定程度上,將導致空氣間能量交換方式的變化,并最終引起氣溫的變化,這種變化通常表現為氣溫的小幅度升高。
2.2水利工程建設對水文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整個水道將受影響。尤其下游河道的受影響程度最大,直接影響到周邊環境的變化。以水庫的建設為例,水庫落成后,在存儲汛期水源的同時,也截流非汛期的基流,很大程度上將導致下游水位下降,甚至導致斷流,最終影響生態環境問題。而一旦河流枯竭,必然會影響下流生態惡化,導致水質惡化。
2.3水利工程建設對水體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會導致原本流動的和流水發生變化,如因水庫水溫的升高,引發水質相對較差,尤其是水庫的溝汊中容易發生水污染,如水華現象;另外,水庫一旦蓄水,睡眠擴大,蒸發量大幅度增加,水汽、水霧增多。但水利工程建設對水體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不好的。
2.4水利工程建設對地質的影響水利工程建設可能增加地震、塌岸以及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幾率。
2.4.1水利工程建設與地震。大型水庫具有極強的蓄水能力,這種蓄水會引起地殼應力的增加,水滲入斷層以后,增加斷層之間的潤滑程度,而巖層空隙的水壓力也會隨之增加,大大增加地震發生的幾率。
2.4.2庫岸易引發滑塌。隨水庫蓄水能力的提升,蓄水水位的升高,水庫岸邊土體的抗剪強度將降低。久之,將導致塌方、滑坡等問題。
2.4.3水庫滲漏。隨水庫的滲漏,可導致周邊水文條件改變。而一旦水庫為污水庫或尾礦水庫,一旦滲漏將直接污染周邊水體。
2.5水利工程建設對土壤的影響水利工程建設對土壤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5.1土壤浸沒。浸沒區的土壤通透性相對較差,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降低,肥力下降,最終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
2.5.2土壤沼澤化。水利工程導致水位上升,地下水位隨之上升。久之,土壤易形成沼澤化。此外,土壤過度濕潤,將加速植物根系衰敗速度,導致呼吸困難。
2.5.3土壤鹽堿化。由庫岸滲漏補給地下水經毛細管作用升至地表,在強烈蒸發作用下使水中鹽分濃集于地表,形成鹽堿化。土壤溶液滲透壓過高,可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3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對策分析
要想真正發揮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影響,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3.1對能源的開發要從長遠考慮
水利工程的建設不要僅僅考慮眼前利益,而是嚴格按照大水利發展的基本原則制定規劃,尤其要改變技術經濟最優化的工程目標,真正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籌兼顧。
3.2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
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尤其在不適宜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以及其他需要進行保護的區域內,劃定保護河段和保護流域區,禁止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真正從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出發,對那些可能對生態環境、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和世界遺產產生某種程度的水利工程建設,進行科學的評估與嚴格的審查。
3.3因地制宜,制定合適的開發目標
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參照流域梯級開發模式,地域水力資源的規劃開發往往追求100%。但是,考慮到移民工作的復雜性,以及補充費用的越來越高。在綜合考慮保護耕地資源,穩定社會的角度考慮,規劃設計期間應注意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實際的開發目標。比如:針對移民少,耕地少,生態問題少的流域,可100%開發。而移民多,耕地大,生態問題嚴重的流域,可考慮著重重點河段開發。
4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設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設不僅僅要考慮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要考慮到生態效益,真正實現三者的統籌規劃。
作者:曹斌 單位:涇源縣水務局水利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