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06:23: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小學體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但筆者通過與多所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的座談了解到,現今在職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師,一部分是過去在以運動技術為中心的教學指導下培養出來的,他們知識陳舊,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另外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學歷層次不合理,部分農村小學沒有專職的體育教師,體育教師由其他學科教師兼職。因此,農村小學出現體育教師沒有授課內容的現象。根據以上情況,在這里我根據小學體育課程標準,依據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方面的綜合,給各位同仁提點建議,以便借鑒、參考。小學體育課的授課內容是一個很廣泛的話題,在義務教育階段,應注重學生基本運動知識、運動技能的掌握和應用,不過分追求運動技能傳授的系統和完整,不苛求技術動作的細節。
一、二年級
通過教學,使學生說出身體各部位所做簡單動作的術語,如轉頭、側平舉、體側屈、踢腿等;辨別左右、前后、上下的方位;說出所做簡單的全身動作的術語,如蹲起、踏步、滾動、跳躍等。在球類游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投籃和運球等。一、二年級的學生年紀較小,首先要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把體育當做一個好玩的游戲活動,以免給學生年幼的心靈增加負擔。學會一兩種野外常見的運動方法,如游泳、自行車等;參加有組織的野外活動,如野營、遠足、登山、旅行等(安全防范措施要做好)。指出坐、立、行時正確和不正確身體姿勢的區別,說出處于正確和不正確身體姿勢時的感受,努力改正不正確的身體姿勢。學習實際生活中的移動動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動作;隨同集體完成各種必要的操練,如隊列練習、廣播操等;在游戲或基本運動中進行多種移動、躲閃、急停、跳躍的練習。
二、四年級
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所練習運動項目的術語,如球類運動的投籃等;知道體操動作術語,如前滾翻等;知道武術動作術語,如馬步沖拳等;知道舞蹈或韻律活動動作術語,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知道田徑動作術語,如起跑等。鼓勵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在交流中學習,在幫助中進步。教給學生正確的運動方法,運動服飾的合體,正確的姿勢,摔倒時的保護措施,并注意防范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狀況,提前做好熱身運動。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確的身體姿勢;在徒手操、隊列等練習中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通過多種游戲發展位移速度和動作的靈敏性;通過多種練習形式(如各種跳躍游戲和跳繩等)發展跳躍能力;通過多種練習形式鍛煉平衡和協調能力。通過體育活動,使學生明白如何與他人合作,并且懂得與人交流合作的樂趣和收獲。為學生創造一些體育話題,如劉翔等體育名人的一些故事,進一步提升體育在學生心中的分量,加強學生對體育的關注。
三、六年級
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兩套徒手體操或輕器械體操,初步掌握一套簡單的武術套路,初步掌握兩三項田徑運動技能;了解所學項目的簡單技戰術知識和競賽規則,了解基本技術的知識,了解簡單戰術的知識,了解所學運動項目的競賽規則;對安全和不安全的運動行為作出區分和評價,用安全的方法運動,在運動中避免粗野和魯莽動作;能參加具有挑戰性的野外活動,如登山、野營等,總結在野外活動中的經驗與教訓;練習各種平衡動作,進行各種有節奏的練習;注意合理飲食,科學安排體育鍛煉及業余活動時間,能正確使用網絡等先進的工具獲取健康的知識;懂得抽煙、酗酒或等對身體的危害,懂得體育比賽中“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實際內涵,并真正落實到生活學習當中。
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法。它是教師通過具體的動作示范,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所要學習的動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學動作的結構、要領的方法。體育教學中正確的動作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動作要領的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可見,教師的示范對于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目的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教師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學生通過對教師形體動作的觀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記憶表象,并使之“內化’,經過思維的加工,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因此,教師的每次示范都應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示范什么,怎樣示范等都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步驟,以及學生可能接受的具體情況而定。例如教授新教材時,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讓學生先觀察,了解整個動作的形象,結構和過程,然后結合教學要求,把動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點示范。
這樣,完整的示范就為重點示范作了必要的鋪墊,并使重點示范的動作更加鮮明、突出,以幫助學生較快地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正確的示范可以造成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氣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使人對某種事物有一種特殊的欲求傾向,并力求積極參與該事物的心理特點。
正確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在體驗到體育動作的形體美,力度美,嫻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并由此而產生學習體育技術動作的極大興趣。因此,教師的示范動作要過硬,應該是動作的典范。一般要力求做到準確、熟練、輕快、優美、大方,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一開始,就能受到教師示范動作的感染,在欣賞示范動作的同時受到一種力的鼓舞,美的熏陶。在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的影響下,使學生油然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氣氛,從而提高學習動作技能的積極性,以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
多方位的示范可以消除學習中的心理障礙。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生理的發育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尤其是中學生男女性別差異的增大,加之教學中動作技術難度的變化,導致學生在教學中動作學習發生困難,特別是在教授復雜的動作時,處理不好,往往會使學生產生一種不好意思或不愿學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礙,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對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巧妙地安排隊形,充分考慮動作的性質及安全要求等因素,來確定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盡可能做到多方位教學,以解除學生的不必要的思想負擔。示范前,還應注意分析動作的結構和要求,要考慮學生觀察動作的角度,講究動作示范的各個“面”。可采用正面、鏡面、側面、斜面和背面等。在實際教學中,為了顯示動作的左右距離,可采用正面示范,如籃球防守中的左右移動。為顯示動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側面示范,如跨欄跑的“擺動腿”上欄動作和“起跨腿”后蹬,提拉動作等。
一、小學體育教學要把思想健康教學放在首位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小學的思想健康和身心健康共同決定著國家的進步和發展,直接影響著民族的文明進步。近幾年隨著國家的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和快速的進步,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也在日漸增長,而且在工作成績上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是在現實的體育教學中也存在著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象,有些學校或是個人為了避免體育教學中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事件,就不去組織學生進行體育練習和訓練,而是讓學生自己自由結組在操場中玩耍。有的教師還會在臨近考試的時候自作主張地將體育課堂讓給那些文化課的教師,這原本應該是學生身心得到放松的時間,但是又讓學生進入了勞累的知識復習之中。當學生想要得到放松、想要進行體育鍛煉的欲望不能夠實現的時候,就會開始產生厭倦的情緒,這樣學生便會出現思想上的問題,阻礙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因此,我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必須意識到這種做法的錯誤性,并及時地改正我們的觀念以及我們的行為,確保這種錯誤不會再次發生,避免這種不良教學后果的出現。想要從問題的根源改變這種教學中的不科學行為,首先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教師的教學觀念。然后再逐步地改變教師的這種思想,使其能夠轉變為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思想。在體育教學中只有讓教師首先具有了重視體育教育,重視體育教育中的思想教育,教學中才能夠避免這種錯誤行為的出現,才能夠在教學中更加正確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培養,師生才能共同把“思想健康”放在教學和學習的首要位置中,才能夠讓學生和教師及時地改變考試成績第一的錯誤觀念,保證其教學中能夠不惜一切代價地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思想健康教育。同時讓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還能夠提高教師培養學生品質的重視程度,即重視學生各種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各項素質、能力和思想健康的共同和諧發展。從而保證學生將來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并且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二、積極創新體育教學方式以便對學生進行較好的思想健康教育
在改變教學觀念之后,為了能夠在實施的環節更好地、順利地進行思想健康教育,教師那傳統的教學模式就需要摒棄,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創新,設計出更加適宜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體育教學的方式要打破傳統中單一地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項目的技能,要充分展示體育教學中技能與思想健康等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讓體育技能和思想健康教育能夠找到最佳的結合點,使其相輔相成地共同發展。在小學體育教學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突出學生在練習中對體魄的加強和鍛煉,引導學生在項目練習和訓練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健康心理。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就應該選擇性地減少一些技能方面的訓練,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接觸的能夠提高學生思想健康的知識,這樣就會讓學生在體育知識的學習中能夠掌握受益終身的鍛煉方式和學習方法,為以后自己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鋪墊。
三、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重視及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小學體育教育就是要讓學生了解各種體育知識,掌握一定的體育運動知識,激發和培養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只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正確的鍛煉方式,就能夠促進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主動地進行自我身體的鍛煉和加強,并且在這其中能夠磨煉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就達到了我們最終的教學目標。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學生生活的環境各不相同,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在體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能在教師提供的機會下張揚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特點,促進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及思想健康素質的綜合性全面發展。
四、體育教學環節中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小學生的膽量還都比較小,在體育知識學習或是體育項目的訓練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地鼓勵和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能夠“放大”學生的進步。體育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用關切的眼神和鼓勵的話語來激勵學生學習,讓學生能夠體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并且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幸福。然后學生會慢慢地用這種滿足感和成功感逐漸驅逐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和膽怯,從而樹立自己的信心和積極的生活理念。教師對那些表現一般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會打消這些學生的消極心理,也會使那些小有一些技能的學生不再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從而找到自己的正確位置。這樣就提升了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樹立了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自信心。
五、在體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式
體育運動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可以通過體育運動來鍛煉自己的身體、放松自己的心情。觀看那些體育表演還能夠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到不同的喜悅和幸福。因此體育運動是一項具有很多優點的生活方式,我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養成積極、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總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的共同發展,積極創新出正確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燕山小學 陳元
體育課是一門綜合藝術,涉及方面極廣。它牽涉到音樂、美學的鑒賞美、力學、理學、倫理學、思維科學、交際學、邏輯學、生理學、醫學、營養學與語言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這種廣泛性尤為明顯。而這語言學知識的運用,在課堂中既起到基礎作用,又起到橋梁作用。我們在體育課堂中,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符合規律的、創造性的運用語言,稱之為體育課堂語言藝術。
在現在的小學體育課,經常出現這么一種現象:學生隊體育課的教學毫無興趣,希望體育教師安排自由活動(俗稱放羊),以致無法完成教學任務,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與要求,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問題。究其原因:一是學生方面的問題,二是教師方面的問題,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師把自己當作遙控器,是一種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學生對這種毫無藝術而言的反復教學,早已厭倦,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多教幾遍才能使學生勉強接受。
一堂體育課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決定于學生得興趣和學習動機。這就關鍵在于教師得導,這個導就是指——體育課堂中的語言藝術,也就是我常說的教師在課堂上語言表達能力的藝術。稱之為藝術,是因為它教你在課堂中導什么,怎樣導,怎樣去鑒賞美和創造美。
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誠如劉勰所言:“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師。”現代教育語言表達被賦予新的內容和形式,它的社會效應是隱性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下面我將從語言學、修辭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原理來探討小學體育課堂語言藝術的作用、方法、技巧。
人們時時刻刻都在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運用語言與學生交流,目的只有一個: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會體育各方面的知識和運動技巧。因而課堂語言的表達要做到準確、明了、生動、得體,才能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產生審美體驗,從而樂于接受,這就是體育課堂的藝術所在。它的藝術性表現在美感和幽默感,教師語言應避免出現“八話”:“拖泥帶水的廢話、華而不實的虛話,模凌兩可的混話,枯燥無味的胡話,趣味低級的粗話,陳詞濫調的套話。”而要做到“九富”:“富有針對性、富有教育性、富有情感性、富有啟發性、富有邏輯性、富有節奏性、富有精練性、富有時代性、富有幽默性。”(引自《教師語言藝術》),要把它運用淋漓盡致,還要重視它的“科學性、簡明性、形象性、交際性、工具性、貫穿性和藝術性。”
運用體育課堂語言藝術的方法與技巧,要用得得體,恰倒好處,教師就得要從兒童品質和心理出發,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靈活綜合運用體育課堂語言藝術。這樣可使語言表達更具有針對性和感染力,避免信息的“誤遞”和“曲遞”。教師還必須加深理解、豐富聯想和增強體驗,語言必須做到思想明確、意圖清楚、生動形象。體育課堂藝術是充滿情感的語言,學生樂于接受。思想的交流,離不開情感作媒介。情不通,理不達,不行。所以我認為成功的思想教育也是體育課堂語言情感表達的藝術。
運用體育課堂語言藝術的作用:
在心理學中,把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稱之為學習動機,這種內部動力是學生的學習需要“我要學”所引發的。在小學的眾多課目中,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需要能淺層地體現出“我要學”的動機。在課堂中,教師一定得把學生這種本能、淺層的學習動機加以煽動、引導、組織,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度,這樣才能使課堂的學習效率達到最佳;如教師不在語言上進行藝術化的思想教育和煽動,任其自我放矢,這種本能的學習動機很快會消失,并且產生負面影響。
在課堂中,學習效率隨著學生學習動機的提高而提高的。學生學習的本能和核心在于學生學習動機,要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核心在于教師在語言上的煽動、誘導和組織。我們只有把學生本能的學習動機提高、加強,使學生本能的學習動機轉化為更高層的主導學習和“自我”學習,那么學生在任何的時候的學習都是高效率。因此,體育教師的課堂語言在課堂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作用由之可見。
一、體育課堂語言藝術的表達方式
教師課堂語言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創造,是在遵循一定規則下為實現一定教育目的創造性綜合運用多種學科、語言表達方式的產物。它的表達效果的提高必須通過優化語言表達方式來實現,這種課堂語言的藝術創造,必須重視創造性地綜合、靈活運用和優化的語言表達方法。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需要、教育的需要,表達策略的需要,語境的需要和課堂環境的需要。做到因人、因事、因境、因時而異。它的表達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
1、樸實明快法:
是教師語言表達的一種藝術風格,同時也是一種語言表達方法。其具體表現在:話語質樸、豐富自然、通俗坦率、真實可信、簡潔明確,語不驚人,但立意深遠。
2、超常變序法:
即指在用語和確定詞序及語句結構上采取一種不同尋常的選擇和變化措施,使語義超常出新或發生質變,語言所強調的重心發生轉變,造成一種出任又在情理之中的表達效果。教師工作具有復雜性、動態性、創造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表達必須有新角度,能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闡述不同一般的見解,有效地點化和啟迪學生,必須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和心理準備狀態來安排和設計表達內容的先后順序,鞭辟入里地敘事說明,使學生欣悅。
3、反復冗余法:
根據口語的特點和學生的需要有意采取詞語、句式結構上的反復、重疊,增加語言的“冗余度”,以突出重點,強調要害,加深印象的一種表達方法。例如在教學途中的技巧時,教師反復幾次提醒:同學們看到教師的標準動作示范后,再比較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大腿的動作是否標準,小腿的動作是否標準,腳的動作是否標準,擺臂的動作是否標準,身體的傾斜度是否標準。這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不自覺性和模糊性而說的,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學習動機主要體現在“玩”和學習只要能行這樣半桶水的情況,就需要教師反復多次地提醒,反復多次地使用“是否正確”一詞語,就是要引起學生的高度民主重視。
4、寬泛模糊法:
美國查德教授認為,在自然語言中,句子中的詞語大部分是模糊集
的名稱,如“多少、少數、大多數、比較好、相當好等樹詞和程度詞”。這并不與“語言表達要明確精當”的要求相矛
盾,科學地運用模糊語言是教育學生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技巧,是一種交談策略,有利于教師在眼前認識尚不清楚或一時間無法找到答案時機智地巧將問題度過難關。
二、體育教師課堂語言藝術技巧
體育課堂語言是一個多種表達技巧綜合運用的過程。它的表達技巧是體育教師鮮明地表達思想感情和教學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應合理、靈活而綜合地運用這種技巧,從這種范疇意義上班來說“體育課堂語言藝術就是恰當、巧妙而有效地選擇和運用表達技巧的藝術。
1、聲勢變化技巧
在這種有身語言中應該包括語勢變化技巧、強調音變化技巧和降調技巧。就是運用不同的聲調表達不同的教學效果。如:“這節體育課你們班的表現(強調音)比其它班級好,我真為你們班高興(降調)”。這種對學生表示由衷的贊嘆、祝愿、期盼的語言中運用降仰語勢,效果往往比運用上升語勢好,讓學生顯得真摯、懇切,沒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學生能繼續發揚。又如:“這節體育課,你們又遲到了。”這句話語把強調音放在“又”字上,即表達教師的嚴重警告之意,有表達了教師嚴肅批評的意見。
2、語言速度變化技巧
準確生動的表達需要有完美的語速和適應的用氣方式相配合,
教師的課堂講話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氣均勻合理,語言流暢自如,且適合自己的表達特點和當時的課堂環境,快、慢、重、輕、停頓等都得好好把握。
3、語調變化技巧
語言表達的過程實際是情感的交流過程,在課堂上同時也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語言表達除了要配以豐富自然的情感變化外,還有一個語調變化的技巧問題,如果教師講話時詞匯缺乏、干癟做作、呆板單調,學生聽到教師老是那么幾套俗語,就回覺得教師很做作,很假,說話沒有水平,就回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4、態勢語變化技巧
也是我們常說的態勢語。這一語言在體育課中顯得非常重要。教師餓語言要做到自然和諧,入情入理,傳神入化,優美高雅,動聽而富有啟發性,僅依靠豐富的詞匯和發聲技巧還不夠,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想生動、準確、明了、自然、恰當地表達情意還需講究態勢技巧。
在體育教學中,態勢可分為情感態勢和教學態勢。課堂餓情感態勢是指面部表情、手勢、體態姿勢的隱含的思想感情,是極其豐富餓微妙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神色變化都直接訴諸人的視覺,對人的心理產生某種感示,比聲音先一步在聽者心理形成心理視覺形象,從而對有聲語言起到鋪墊強調或替代作用。教學態勢,也就是我們在體育課堂中所將的示范教學。是體育課區別其它課目的標志之一。在別的課目的教學中,可以借助黑板、電化媒體等把內容形象化傳授,我們知道,小學階段兒童的基本上是處在一種表象思維上,我們教育者只有把抽象的邏輯性強的,難學的內容形象化才易于被學生接受。因此體育課中的教學態勢在教學任務上占很重要的地位。你的一招一式,一招手一投足,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對于體育教師來說,教學態勢必須要求很嚴格。如在途中跑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口若懸河的語言外,同時教師本身要進行示范教學,使學生更加通俗易懂,根據學生在走和跑中一些常見的不標準動作,示范出標準動作,模仿出不標準動作,加以比較,讓學生記憶深刻。
因此,教師要賦予態勢以藝術魅力,有個總要求:
1)感情態勢表現必須與心理活動協調一致,必須直白而含蓄,自然恰切,精當和諧。
2)教學態勢表現前與教材和教學任務緊密相連,必須與語言想吻合,同步進行。
5、辭格技巧
語言辭格是一種針對不同的表達內容和具體的課堂環境特點選擇最貼切、最完美的形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的表現手段和方式。在課堂中,教師的語言要為學生的所愿意聽、樂意聽,除了要符合語法規范和邏輯規則外,還需做到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善于運用辭格技巧。如在籃球教學中,某老師正在要求學生進行運球練習時,一學生對天上的一群鳥作射擊動作,教師見狀,心里有點氣沖,假若停下來批評學生,則影響教學秩序,于是,教師改變方法,說:“這節課我們學習籃球,有個別同學卻想打天上的鳥。”教師順便指者天上的鳥,接著目視這個同學,這個同學面一紅,教師接著問:“天上的鳥是動的,我們容易打得者嗎?”學生回答:“不能”,“假如你們能把這靜止的球運的像天上的鳥一樣靈活,有誰還能搶到你的球呢”?教師靈活運用,就地取材,通過巧妙地“引用”這一修辭手法,系統地批評了學生的同時寓意中要求學生只有認真、刻苦的練習才能學的真功夫,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6、幽默技巧,
幽默(hunour)是外來詞,意指言語行為有趣、滑稽可笑,從審美價值的角度來看,它是經愉悅的方式使人獲得精神快攻感的一種行為特性,其影響力不僅僅是博人一笑。要善于運用幽默,教師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品質和高品位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于幽默,教師隊伍,尤其是教師運用幽默技巧,利用課境(課堂環境)恰如其分的,能含而不露地啟發學生深思聯想,出神入化的點明主題,引起學生愉快的心理反應,激發學生對上體育課的興趣,造成和諧的教育氣氛。原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十分推崇幽默,他認為“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通過自己的課堂經驗,確實合理,恰如其分的應用幽默,可以把教學內容、任務和教育的意圖直接導向學生,實現心理溝通,溝通師生感情。如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某同學不認真,且輕言已經會了。教師說:“其實,也沒什么學得了,不過,既然你已經會了,那么,你來當老師,教我和同學學習。”教師本想講一翻嚴肅的話,但這樣一來學生往往當作耳邊風,用這種愉快的反語說出來,造成一種“可以隨意”的假象,但學生聽后可以理解老師的真意。
語言對于現代社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交際工具。從猿古人到現代人,大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語言得到了充分發展,已經規范化、系統化。
教師語言經過“遮面隔紗授學問,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教學方法,已經優化為精煉的教學語言。在課堂中只要你了解教師課堂語言的特性、作用以及學生心理特征,很好得運用課堂語言技巧,那么在這一堂中語言運用是成功的,你的教學效果和質量都會有很大的提高。而現在大多數體育教師都忽略了課堂語言藝術,出現了我在前面所講的“八話”,一節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體育課堂語言的靈活運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從很多方面影響你的教學任務、效果、成果、教學組織和教學質量,我們應該重視它。
沒有學過舞蹈的人都會認為,學跳舞是一件很輕松有趣的事,其實在臺上跳出一曲優美的舞蹈,在臺下就必須花費很多的時間,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個要求對于成人來說都是很難的,何況對于年僅7、8歲的小娃娃們呢?
為了學好一個舞步,她們就得不斷地重復這個簡單而又枯燥的動作,而她們的年齡特點又決定了她們的持久性是很差的(與成人相比),那又如何讓她們在既不會對學習此舞步感到枯燥,又不會產生厭學情緒的情況下,引導她們比較高興地不斷重復練習呢?
我根據她們的年齡特點:從自身的興趣出發,創設各種情景,引導她們進行想象聯想,并在這樣的情境中不斷的愉快的重復練習某些基本動作,直到她們練到比較到位比較完美。比如:在練習踵趾小跑步這一個基本動作時,我就創設了“背書包上學去”的情景,“去果園摘蘋果”及根據3月5日學雷峰的活動,引導幼兒進入“去敬老院做好事”的情境。開始時,用踵趾小跑步去敬老院,到了敬老院后,放上音樂為老爺爺、老奶奶表演學過的舞蹈,最后又以踵趾小跑步的動作回幼兒園。在此情境中幼兒即開心愉快地重復練習著單純的腳步動作,又很自然地復習了以前學過地舞蹈。每個幼兒的學習興趣都很高,一節活動下來,既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與學習的積極性,又為下次學習其他的動作打下了良好地情緒基礎。這使幼兒進入了一種良好的學習循環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放上一段音樂重復練習基本動作,幼兒可能會感覺很累,不僅是身體而且在精神上也會感到一種疲勞,并會產生一種厭學的不良情緒,如果不進行較好的引導,甚至會使原本愛學舞的孩子,對學跳舞感到害怕、厭煩。
又比如,在學踏點步與蝴蝶飛的動作時,在介紹講解基本動作后,教師可以以自然愉快的口吻,引導幼兒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美麗的蝴蝶,開心地在花叢中自由地飛來飛去。“我是一只美麗的蝴蝶,我在美麗的花叢中飛舞,我好開心、好高興呀!”這種引導情境,不僅可以使幼兒在無意中學習,而且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自覺地改正一些不到位的動作,并會自覺加入情緒,更會使每個簡單地動作活起來,美起來,這比教師一味地說:“動作要美,臉上要帶笑容”的收效要好上很多,很多!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幼兒的生活,那么幼兒愛舞蹈,也就是她們對練舞蹈很感興趣,她們把學跳舞當作了一種好玩的游戲,既然是這樣,那么要教好幼兒練習舞蹈,我們教師只要抓住幼兒的興趣,通過教師的語言引導,并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她們感到舞蹈很美,學跳舞是件很好玩的游戲,讓她們的情緒一直保持在興奮的狀態下,那么,她們的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讓你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l、多元化學習評價的理論依據
1.1多元智能理論。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認為人至少存在七種以上的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空間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和自我認識智能等。加得納認為,每個人的智力都有其獨特表現形式,每種智力都有多種表現形式。其中多元智能理論“用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兒童,為多元化學習評價中各領域個性化評價提供了理論支持。
1.2多元化學習評價概念界定。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得知新型多元化學習評價應是“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強調評價指標的多元性,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評價要保護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體現尊重和愛護,關注個體的處境和需要;評價應突出發展、變化的過程,關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積極主動的態度;要將評價貫穿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
2、多元化學習評價的模式
根據體育多元化學習評價的定義,結合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需要,體育多元化學習評價的模式為:評價方式的人文性和民主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應是評價的主體。多元化學習評價本著通過評價促使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承認學生在發展水平的個體差異,對他們的知識智力和情感因素等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多元評價變單一的教師評價為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相結合,使學生由被動受評者變為主動參與者,使教師從“考官”角色逐漸轉變為“合作者”角色。評價內容的廣泛性和全面性。多元評價所覆蓋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如對學習條件的評價、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學成效的評價等等。可采用口頭評價、課中評價、課后評價、階段評價、總結性評價等。設立學生個人學習成長檔案袋,記住學生的點滴成長,收獲學生全面發展的果實。多元評價不僅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的評價,更重視對學生情感、興趣及策略的評價。因此,它為小學生提供的學習信息是全方位的,多層次和綜合性的。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多元評價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課堂練習活動評比、學習效果自評、問卷調查、訪談、座談、家長反饋、平時測試等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風格采取適當的評價方式,這些評價手段可以從不同角度展示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以及他們的情感態度。
3、多元化學習評價實施的策略
3.1激發學生樂學的動力—師評生。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的評價具有權威性,對于學生來說,他在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一旦得到老師的鼓勵、肯定評價之后,積極性往往成倍地增加。在教學中,教師要面向學生個體,有針對性地從學生學習體育的情感、動機、態度、自信心等方面進行積極的評價,對思維方法有創新的學生給予大力表揚。在老師眼中應該只有差異而沒有差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用真誠和愛心對待學生,體育教師要做有心人,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3.2增強學生自信的保證—生評師。開展學生評教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老師會更關心學生,學生也會更尊重老師;同時學生評教的過程也就是對于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診斷過程,有助于學校和教師本人了解教學水平和教學態度,教師不再是唱獨角戲似的評價學生,而應讓學生參與評價,使評價成為雙向甚至多項的活動。
3.3激勵學生互學的手段—生評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參與評價學生,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我要求生生互評時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贊賞同學的優點,又要客氣地指出不足。如:在各組新的技巧組合動作展示后,大家一起講評。“老師,他們一組的動作順序安排的不很合理,我認為應該這樣……”“這一組做出了別的組沒有的新動作,他們真能干,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他們創想的雖然很好,可是單個技巧動作做的不夠好,還要多練習。”……這樣,學生在互評中,既學會了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又能客觀地指出不足,從而學會了從知識、語言表達、創新、情感、態度等方面互相評價、互相欣賞、互相幫助。課堂氣氛熱烈,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3.4體現學生自我的完善—自我評價。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其學習的自我監控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方面,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關鍵因素。元認知調控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學生學習的自我監控上,它是指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的積極自覺總結和調節。在課的總結階段,我們注重創設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
總之,多元化學習評價能給學生一個真實全面的評價,能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同時,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多元化學習評價,能有效地促進教與學的互動相長,能提升學生主動學習體育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體育的自信心,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大腦蘊藏著極大的潛能,而這種潛能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命初期的右腦開 發。使兒童大腦兩半球全面、和諧的發展,是我們培養兒童創造力的捷徑。
我們知道人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由一大束稱為胼胝體的神經纖維聯系著,使兩半球合為一整體并協調整 體活動。大腦半球表面可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等。人類兩側大腦半球的功能各有一定的分工,腦和身 體之間的神經聯系是相互交叉支配的。左腦支配著右半身的活動,右腦主持左半身肢體的活動,人的左手和右 手分別受右腦和左腦的控制,實行分工協作。
大家知道,多數人習慣于用右手,通常稱為“右利者”。“右利者”大腦左半球是優勢半球,它主要負責 語言、記憶、數學計算、邏輯思維、分析活動。左半球常被稱為“語言腦”。而右腦是負責處理總體形象、空 間概念、幾何圖形感覺、身體協調等,因而,右半球常被稱為“直觀腦”,近來也有人稱之為“創造腦”。
若將人的左右腦比作為人,那么左腦就是那種循規蹈矩、缺乏情趣類型的人。而右腦則是具有意外性,洋 溢著創造性,充滿活力類型的人。可見,人腦右半球與人的創造力密切相關。據調查,右半腦的開發對發展創 造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右腦的形象思維,人可以獲得形象和整體的感知,直覺和想象等,這些都是產生創造 性想象的源泉。
學齡前時期是開發右腦的最佳時期,因為兒童在2歲前基本生活在形象的世界中,到了學前末期,兒童的大 腦成熟水平雖然已接近成人,但兒童的言語中樞尚未成熟,抽象思維剛剛萌芽,他們仍以右腦為中心去認識事 物,這個時期如果成人采用正確的方法及靈活多樣的活動,就能促進幼兒右腦的發育,從而增強幼兒的創造性 和肌體的抵抗力。
教育心理學家們經過反復研究及充分的教學實踐發現,恰當的體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右腦的發育及創造力 的形成。
一般來說,那些只顧埋頭啃書本,又不愛好體育活動的孩子,大都用左腦處理問題,形成左腦思維的方式 。而愛運動的孩子,他們在追逐奔跑歡跳的時候,瞬息萬變,千姿百態的體育游戲,則提高了他們的反映力、 判斷力,使右腦在“蹦蹦跳跳”中儲備了許多視聽覺等方面的信息,考慮問題的速度也敏捷,一旦知識向深度 廣度擴散時,那么這些儲備就成了寶貴的基礎,同時,肌體抵抗外界侵襲的能力也增強了。幼兒的右腦是一塊 神秘的新大陸,只要充分挖掘,就能得到豐富的寶藏。那么,如何通過體育開發右腦的潛力呢?通過數年的教 學實踐我們發現各種蹦蹦跳跳的體育游戲,是孩子們非常喜歡又非常感興趣的。他們在接受外界環境不同性質 的物質刺激以后,身體內與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保持得更加平衡,同時智力也隨之提高了。此外在游戲中,他 們要主動動腦筋想辦法,如怎樣不被別人抓到,如何將球拍得高一些,想什么辦法將球踢進球門,捉迷藏如何 辨別方向等,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培養了幼兒動腦能力,所以,發展動作活動與腦神經系統反復作用過程中, 就能夠促進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的發展。又如“找朋友”游戲,看一看有幾個朋友,或者“小朋友頂球”游戲 ,讓孩子雙腳向上跳,用頭頂球,頂到的計數。再如“撥球”游戲,撥動地上的球往前或往左、右走,或者撥 動小球打擊地上事先擺好的玩具,也可以左、右手輪換練習,還可縫個沙袋,做“接沙袋”游戲,可將沙袋向 上擲或幼兒面對面一人擲一人接等等。總之,凡是能開發幼兒大腦功能的都可采用。曾有人把人的大腦皮層比 喻為“智慧的海洋”,因為它是思維的物質基礎,而這個物質基礎還需要通過培養、訓練才能產生思維和智慧 。大腦皮層的各個不同區域分別聯系,控制著人的各種功能,其中控制手的運動的大腦皮層部位的面積很大, 所以手的靈敏運動能夠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同時,支配人左手的是右腦領域,通過有意識的活動左手 ,就會給右腦以良好的刺激。所以我們在教學的同時要時刻注重左手的運動,左腳及左側方位的訓練。
在日常生活中,多數人習慣用右手,對于少數使用左手的人稱為“左撇子”,所以父母都強行改用右手, 結果右手使用的多,左手使用的少就造成人腦兩半球利用的不平衡,因而使管理人的形象思維的右腦半球負擔 不足,自然影響它的發展,而左腦負責人抽象思維的左腦半球負擔過重容易發生疲勞,人的精神活動就會受到 影響,尤其現在幼兒園教學內容小學化的狀況很普遍,更造成了幼兒左腦的負擔過重,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可 以說讓幼兒雙手同時發展也是在開發其右腦。當然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地配合幼兒園訓練兒童左手的動作,在嬰 幼兒期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訓練嬰幼兒手眼的協調能力,手的抓握動作。同時家長和老師還可以通過一些 體育游戲如:《錘子、剪子、布》,《筷子夾玻璃球》,《倒口袋》,《搭積木》、《串木珠》等,這些游戲 都可在成人參與下用左手完成。這是開發右腦的較好辦法。
在幼兒體操中,可以讓幼兒做一些左手手指操,左手前臂操,左手大臂操,也可雙手共同活動。可以讓幼 兒左手拍球,左手打羽毛球,玩手指造型游戲等等。總之,幼兒雙手的動作發展是由大動作到細動作,由不準 確到準確,由把著手模仿成人到聽語言指揮而動這樣一個過程,對左手的訓練使左手逐步靈活,對右腦細胞產 生良好的刺激。在此基礎上還可采用這樣一些創造性的訓練來幫助幼兒鍛煉。例如:1.采用按摩抓拿等方法幫 助寶寶手指運動。2.讓幼兒雙手并用。3.還可讓孩子玩粘土工藝和自由畫,這種玩法能為培養形象構思和創造 力形成良好的刺激。4.玩帶有圖案的撲克游戲。即用畫有桔子、雞蛋、火車和汽車等撲克,讓孩子指出“那有 什么”的游戲。此時在孩子的頭腦中形成的全是撲克擺成的圖案構并依照撲克在頭腦中構成的形象去猜測,對 培養形象構思能力是很適宜的。5.玩七巧板,智力拼圖。6.用左手抓握杠桿,提東西,舉撐左臂,訓練兒童左 手的靈活性。
另外,讓孩子做一種“不對稱運動”的游戲,開始練習時孩子們可能很不習慣,但這種愉快的氣氛會使孩 子們十分感興趣。如第一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時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時屈無名指,動 作可由慢到快。第二節:指“五官”,拉做孩子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讓他的另一只手食指放在鼻尖、嘴、眼 睛、耳朵上,但要隨家長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變動位置。第三節:摩腳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 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開始”時,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雙手習慣時再下 口令“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還可讓幼兒模仿做一些有益于開發智力和大腦的其它游戲動作,使刺激傳導 到大腦,使腦細胞擴大功能范圍,以增強腦的發育。
左側身體的動覺訓練可采用:頭頸運動(左、右、前、后)、前臂操、大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繞 環),腿部運動如讓幼兒學爬、拉車,滑滑梯,站立時左腿前踢、側踢、后踢,右側臥左腿前、后、側踢,用 左腿踢足球。
左腳的訓練可采用:取坐位雙腳做內收、外展、屈、伸、繞環等練習。
綜上所述,體育的幼 兒早期教育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尤其在幼兒大腦開發方面,對其 節奏感、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產生著極大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育形式和靈活多變的手段, 從幼兒教育的實際出發,從體育入手,有目的地培養和開發幼兒的各種能力,以適應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世界.
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擺正學校體育工作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進基 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因為學校體育在實現“素質教育”,提高國民體質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學校體育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為了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其身體及其機能的正常發展,小學體育 教師應了解兒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掌握兒童少年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以實現體育教學的科學化。
一、獨生子女化與體育教學的相應改革
獨生子女問題是我國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目前,我國小學生中獨生子女已占絕對多數。因此研究獨生子 女的身心特點,并從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結構和組織方式等方面適時地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不僅是一 項關系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和學校體育發展戰略的宏觀研究,同時也是學校體育如何適應社會需要,怎樣 擴大教育功能,為社會發展服務的緊迫課題。
“獨生子女不可獨處”,要讓獨生子女從“獨處”的環境中解放出來。獨生子女與同齡人的交往機會相對 較少,易產生孤獨和寂寞感,因此,獨生子女有強烈的交際欲望,追求集體活動。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調整 體育教學內容,提高集體項目的比重。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分組練習,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較有一定的優勢。 分組練習就是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全體學生的練習。以小組為主體進行體育教學,有 利于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學生頑強進取的精神。分組練習是一種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是以各個小組 在達到目標過程中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這有利于培養獨生子女集體主義的觀念。小組練習將學生之間的 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視為教學活動中賴以進行的動力源泉。小組練習不僅講合作,而且還要競爭。學生之間是 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關系,有利于培養獨生子女全力以赴,與同伴和睦相處的能力。分組練習能夠 增加獨生子女之間的接觸,使得優、差生在幫助和被幫助的過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和發展,有利于改變獨生子 女不合群和膽小的不良性格。
二、教學方法要兒童化、興趣化和游戲化
1.兒童化
兒童化教學就是要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完成體育課 的教學任務。兒童是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活動中,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兒童的“ 本性”往往毫無保留地反映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應懂得兒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顏組織體育教 學,才能防止體育教學的“成人化”。要防止單純技術傳授。有些體育教師把現代競技運動中的先進技術充實 到小學教學中,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必須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看這樣做是否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切 勿單純以技術掌握程度來評定教學的好壞。
2.興趣化
體育教學的興趣化可以給兒童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 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 往往由于較長時間練習某一個動作而感到枯躁,教師可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此外,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3.游戲化
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游戲教材,充分發揮游戲教材的教育因素,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 和作用。游戲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之一。體育 教師應適當地采用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采用游戲法對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 極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課的順利進行。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抑制能 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因此,要采用變換游戲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 游戲都能吸引住學生。通過游戲,提高小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是小學生體育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三、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特點
身體素質是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的各種機能能力,它是衡量體質狀況的重要標志。身體素質包括:力量、 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五個方面。在山東省教委公布的1985年至1995年全省學生體質調查結果中,顯示我省 中小學生在耐力、柔韌和力量素質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體育課,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 現實意義,小學體育教學應重視全面地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兒童少年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1.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是指肌肉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的一種能力。兒童少年各年齡階段都可進行力量練習,但采用的方 法和手段要與成人有區別。兒童少年時期,由于肌纖維較細,蛋白質含量較少,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功能還欠 完善,肌肉群的活動不協調,加之兒童少年長度的發育領先寬度和體重的發育,所以,力量素質較差。在力量 練習中,應采用負荷較輕,動作較快的練習,或中等負荷的練習,適宜做速度性力量練習,以提高神經系統對 肌肉運動單位的動員能力,改善肌肉協調工作的能力,避免過重的負荷練習和過長時間的靜力緊張練習,以防 引起關節損傷,抑制骨骼生長。
2.速度素質
速度素質是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兒童少年時期,由于大腦皮質興奮性和提高過程靈活性高,反應快 ,所以小學階段是發展速度素質的良好時期。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頻率高和反應速度快的教學手 段。短跑可以很好地發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質,宜于兒童少年練習,但在具體安排中應科學地控制練習的強度 、距離的長短、重復的次數和間隔的時間。另外,在固定跑臺上練習跑步時,對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小學生不 宜采用。
3.耐力素質
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勞的能力。耐力素質在兒童少年身體素質 自然發展過程中,是較薄弱的環節。目前我省小學生耐力明顯下降,令人十分擔憂。體育教師不能不進行耐力 練習,但也不要過多地進行耐力練習,耐力練習應作為全面身體素質練習的一個必要方面安排在計劃之中,但 必須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距離,適當合理地安排中等強度的耐力練習,并有間歇地逐步延長持續時間,以 便發展耐力素質。
4.靈敏素質
靈敏素質是指人體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變換身體姿勢和方向的能力。靈敏與人體對空間定位和對時 間感覺的能力有關,也和速度與力量素質的發展有關。靈敏是一種 綜合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可采用活動性游 戲和各種基本體操等方式,以促進靈敏素質的發展。
5.柔韌素質
柔韌素質是指運動時各關節的活動幅度或范圍。兒童少年關節的關節軟骨較厚,關節囊和韌帶的伸展性大 ,關節的運動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發展柔韌性的練習。年齡越小,柔韌性越好,根據 素質發展的這一年齡特征,發展柔韌素質應從小抓起,與此同時,還應注意柔韌性與肌肉力量的相互關系,如 年齡小做體操“橋”的能力差,主要原因不是柔韌性差,而是軀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身體素質雖然是通過人體各種基本活動和動作所表現出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方面的能力, 但也是人體內在綜合機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體素質的狀況是衡量小學生體質強弱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兒童 少年來說,機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單一的練習會造成機體發展不均衡,體育教師應采用全面發展的身體練 習,以利于他們身體各種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發展。
兒童要想身體好,基礎要打牢;因為兒童時期正是造就良好體能的關鍵時期,所以,早期教育重視體育是 非常重要的。社會上有不少人往往把智力開發,識字閱讀,或者學習做人和培養品德放在兒童早期教育的首位 ;但是,從兒童生長發育和人才成長的規律看,把體育放在首位才是比較科學的和恰當的。
一、兒童強壯的體格是智力發展和人格形成的物質載體。
身體素質是人的各項素質的物質基礎,也是一個國家文明和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兒童的體質不僅直接影 響到游戲活動和智力開發的效果,而且還會影響日后學業與事業的成功,甚至有可以通過遺傳基因影響到下一 代人的健康成長。試想,一個長期處于體弱多病、無精打采狀態下的孩子,怎能堅持正常的生活,怎能享受各 種游戲的樂趣,又怎樣能勝任繁重的學習任務?當然,更談不上開發智力、培養人格了。如果一味地只強調智 力開發和識字閱讀,很可能導致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生態平衡”錯位。
二、兒童的抗病能力較弱,容易感染各種疾病或受到傷害。
兒童的身體非常嬌嫩,易受各種不良因素的傷害。我國流行病學的調查說明,我國人口死亡率中,兒童死 亡率居前列。這是因為,一方面兒童年齡小,免疫系統的功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易受各種病原體的侵襲; 另一方面,是他們的好奇心強,什么東西都要親自探索一番、體驗一下,都要去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嗅 一嗅、嘗一嘗;但是,由于他們的認識水平很有限,不可能認識到事物間的各種復雜關系和估計到自己行為可 能帶來的嚴重后果,因此,很容易造成意外傷害。
三、兒童期是身體和大腦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一旦有所失誤,會貽害終生,將悔之晚矣。
孩子從出生到滿1歲,是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各種器官和組織迅速發育。以大腦為例,出生時,大腦 皮質的溝、回還不明顯,神經細胞體積很小,神經纖維的長度和分支較短、較少。腦的平均重量約為370克,相 當于體重的1/8—1/9,到6個月時,即達700克左右,1歲時達900克左右,成人的腦重約為1500克,相當于體重 的1/38~1/40。3歲時,大腦神經細胞體積增大,纖維變長,分支增多,機能基本成熟。在身體和大腦發育最快 的時期,最需要充足的營養,氧和活動量。如果兒童缺少其中任何一項,都可能導致身體或大腦發育障礙,甚 至畸形,貽誤終生。
四、嚴酷的現實告誡我們,把體育放在兒童早期教育的首位,非常必要。
(1)1994年編制的《中國兒童狀況分析報告》中指出:“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60.03‰,大城市為20. 86‰,農村為71.08‰,在極為落后的農村(四類縣)高達99.69‰。”這是一組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
(2)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有關報告指出,中國兒童在生長發育曲線在6個月以內基本上接近國際參考標準, 而后則明顯地向下偏移,農村尤為突出。這就說明,我國兒童在6個月以后的體質發育水平明顯下降。
(3)少數地區的調查結果表明,兒童營養不良的比率在40%左右,其中城市比農村嚴重、女孩比男孩嚴重。 兒童缺鐵性貧血比率在50%左右。某大城市的一項調查顯示,有70%以上的孩子缺鋅。缺鐵、缺鋅都直接影響兒 童的生長和智力發育。
(4)許多地方的調查說明,肥胖兒的比率逐年上升。肥胖兒童中的50—70%有“高胰島素血癥”,胰島功能 下降,成年后極易發生糖尿病、心腦血管病。預防肥胖必須從兒童時期開始。
(5)由于營養不均衡和用眼衛生做得不好,我國城市小學生近視率達20%,最高達32%。
(6)許多調查表明,當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嚴重。據兩大城市對學齡前獨生子女的調查,心理變態率超過 50%。患孤獨癥的兒童,約有50萬人,并以每年千分之幾的速度增加。打罵體罰兒童,不僅給他們帶來皮肉之苦 ,還會帶來精神創傷,嚴重地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因為對于心靈的傷害,遠比皮肉的痛苦,更加刻骨銘心 ,還有什么舔犢之情可言?
把體育放在首位,并非成天都要孩子去搞體育和游戲活動。它的本質涵義是要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它 不僅要求孩子能成活,保證孩子有強壯的體魄,而且還要保證孩子有一個健康、聰慧的大腦和健康的心理、較 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WHO(世界衛生組織)在新近制定的世界保健大憲章中,對健康下了這樣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 虛弱,而且應包括體格、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又指出:“如果家長和兒童能重視自我保健,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飲食結構,全世 界可望減少1/3兒童疾病的發生。”為此,家長應給孩子合理安排好一日三餐,保證孩子有良好、充足的睡眠, 孩子年齡越小,越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良好的睡眠有三大功能:有利于生長發育,22點至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 分泌的最高峰,但必須在熟睡后1小時才能進入高峰期;加強新陳代謝過程,有利于消除疲勞;有利于開發智力 潛能,提高學習效果。據統計,7歲的小學生,每天少于8小時睡眠者,有60%的人跟不上班,39%的人勉強達到 班上平均分數線,沒有一個人名列前茅。
美國一位早期教育學家說:“不要讓孩子的心靈裝進恐懼、憂慮、悲傷、憎恨、憤努和不滿,這些情緒和 情感有害于孩子的神經,引起身心虛弱。同時,孩子會由于這些情感而患病,影響身體健康。要讓孩子寄喜悅 于明天,高高興興地進入夢鄉,抱著喜悅的希望早起。”
平時注意少吃甜食,重視早餐,并防止兒童學習負擔過重。學習負擔過重,可造成所謂“信息過剩綜合癥 ”,表現為煩躁不安、胸悶氣短、目眩腦脹、憂郁孤僻、精神不振、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 下降,還可出現心血管系統的病狀,如高血壓、心率加快、心律不齊甚至休克。
總之,在兒童早期教育中,一定要重視兒童體質的增強,不能忽視體能的培養,不必強制兒童整天學這學 那,而應使孩子愉快地度過兒童期。
1激發潛能,童心育人
1.1增強興趣培養,從兒童的視角去發現
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決定了學生對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學習的投入程度。因此,教師應重視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如: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其次,教師在做教學計劃時,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進去,開發出一系列適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法如游戲、情境、小組合作等。對小學生較有吸引力的新型教學方法,多從兒童的視角出發,發現問題,發掘興趣點,和學生做朋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2調節課堂氣氛,用兒童的思維去交流
課堂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對知識的吸收和接受程度。良好的課堂氛圍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輕松、積極、但不失秩序。因我國學校體育長期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很難一下度過過渡期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大多數學校還延續著之前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即使有一些新型的教學方法被應用于教學過程中,但由于對其缺乏深入的研究,往往掌握不到它的精髓,最終只流于形式。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勇于實踐,將更多新型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中來,不斷將其進行總結、完善,使其更好的應用于課堂氣氛的調節。多用兒童的思維方式去換位思考,語氣抑揚頓挫,忽輕忽重,整個課堂像是模擬軍事演習、游園會、故事會、動物王國聚餐等等,有的放矢的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及時采用多問易答的形式來體察他們的心理生理狀況,形成良好的交流。
1.3激發主觀能動,以兒童的發展為追求
如何激發出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就成了高效課堂推行后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主動的維護課堂秩序,讓他們用自己不太精煉的語言逐步規范管理,以兒童未來的健康發展為教學最終追求。我做了如下嘗試:首先,教師可采用換位教學法,讓學生輪流充當老師的角色,通過對技術技能的自我學習,在教師確認其掌握技術要領后,對其他學生進行講解、示范。換位教學法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嘗試“小老師”調動課堂的“榮譽感”,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程內容主動預習的學習興趣,體會運動技能的動作細節,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小干部的管理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培養。其次,教師可多將游戲法運動到體育教學中來,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而游戲一般是以集體形式展開的,且一部分游戲具有一定的競爭性,以小組為單位,自行組織邀請賽,友誼賽等,游戲結束后到老師這里領取獎勵和懲罰。如,懲罰表演節目,獎勵觀賞節目等。課堂中只需把活動內容和小干部職責安排下去,孩子們就能安全有序的完成課堂鍛煉的要求。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小干部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競爭意識等。最后,教師應注意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材內容,拿小學生來說,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如果一味對學生進行技術技能訓練,不僅學生的身體無法承受,也極易造成學生對于體育的錯誤認知,導致他們無法從中得到樂趣,而認為體育只是單調和無休止的訓練,不利于今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教師日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選擇課堂內容,如: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要以培養學生興趣的情景、游戲、舞蹈教學為主。中高年級的教學內容則可適當引用體育界成功人士的成功方法,將一些體育技能的訓練融入進去。
2不泯童心,賞識育人
賞,含欣賞贊美之意:識,是肯定認可。“賞識教育”就是通過激勵,表揚手段肯定孩子的優點、長處,鼓勵他不斷追求成功。賞識是孩子不斷追求成功的“金鑰匙”。
2.1小成功,樹自信
體育課中多發現學生的“小成功”,及時進行鼓勵,會樹立孩子們的自信,在未來前進的道路上才能不畏艱險。如,低年級學生的50cm助跑跨跳學習中,教師可在課前事先用彩色粉筆畫好寬度不同的“小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同學們進行“小熊過河的游戲”,給予孩子們“菜單式”的練習目標,讓同學們自已選擇適合自己的小河寬度,及時給予贊揚、肯定、鼓勵,并通過自己的不斷嘗試選擇越來越寬的小河進行挑戰,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可多組織類似的活動,充分激發出學生的潛力,使其對體育學習以及自己的能力都充滿自信。
2.2小環境,樹責任
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孩子,會因為找不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與價值而迷惘。而失去創造的動力。由此可見,責任感多么重要。怎樣做到在賞識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我做了一點教學嘗試:讓學生從小事做起,并注意因材施“責”。如,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集體活動、班級管理之中。以橫排為單位,對體育成績不夠理想,但常規紀律好的學生,我安排他擔任排里的“紀檢”委員,負責檢查督促本排的紀律檢查匯報工作;對身體素質好,體育成績好的學生,在每排里,擔任組里的“技術指導員”,負責每次課練習部分的示范、巡視指導工作等等。定期集體評議,重新推選一次。在具體工作中,讓他們建立起與集體的真實聯系,使他們感到自己對別人是有用處的,從而產生自豪感和責任心。讓同學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為每個孩子追求的目標。
2.3多鼓勵,免自卑
教育學告訴我們“:學生都有比較強的自尊心,榮譽感和積極向上的心理,所以在教育過程應以表揚、鼓勵為主”。一位著名的哲人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正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小學生對教師或家長意見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學生會漸漸形成自我的價值觀和對待生活的態度。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物別注重自 已的言行,不對學生進行嚴厲呵斥與批評,避免學生自卑心理的產生,注意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以,多用鼓勵的語言來引導學生,使其樹立起人生最初的自信心,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這一小小改變,往往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3改觀念,勵創新
世界上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作為教師,要堅決摒棄“恨鐵不成鋼”的傳統思想,要積極實踐“賞識教育”,讓我們用賞識教育這一把“金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靈。要讓學生從學習的成就中體驗:請記住我站域名快樂,要讓學生從做對一個動作,完成好一次練習,取得一次次進步中獲得滿足感。我們要善于用鼓勵的語言、信任的表情及時地肯定學生,以激發他們的各種學習動機,啟迪他們的創新精神,實現更高的目標。
4結論與建議:愛潤童心,活動育人
“愛生如愛子”是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準則。時時保持健康陽光的心態,將自己“兒童化”,拉近與孩子們的溝通距離,通過日常體育活動,培養學生擁有自主鍛煉的能力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因此,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逐漸從對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向對學生能力以及鍛煉習慣的培養過渡,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有其固定的形成模式和特點。
4.1精心備課,愛的滲透
備課是教學的起始環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也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要打造精品課堂,教師應多花點心思備課、說課、聽課、評課、交流。一線體育教師往往都是學校的“體力活”先遣隊,平時事務性的工作較多,課時較滿,辛苦程度不言而喻,但我們必須將孩子的未來健康發展作為自己神圣的使命,用愛心澆灌。平時多費心,多費精力,多收集心理輔導內容、身體生理常識、新鮮事物、新聞信息,運用到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融入時事、流行元素,應用到學生熱衷的游戲形式,如,江南style騎馬舞;雅安地震“感恩的心”手語操等等,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體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漸漸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
4.2嚴抓常規,以技促能
擁有良好體育鍛煉習慣是學生掌握基本體育技能的保障。課堂組織或鍛煉方式的不當,極易導致學生在鍛煉過程中身體受到傷害或是因不得其道而漸漸喪失教師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因此,平時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常規習慣,能保證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有利于他們建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5面向全體,提升素質
雖然素質教育不斷推行,但由于現行考核體制還沒有完全扭轉,因此,在目前我國基層教育單位中,應試教育仍舊大行其道,因此迫于升學壓力、成績考核等,學生難免會有較重的課業負擔,且長期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導致學校體育沒有辦法在教育體系中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體育課程時間被擠占、被取消等情況在基層教育單位很普遍。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不應就此放棄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以及向學校說明申請正常開設體育課,并且教師應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有選擇性的組織安排一些體育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提升體育類綜合素質,且借助這樣一個愉悅的平臺保證全體學生每天一定的運動量。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教師還需仔細觀察,發掘出更多有潛力的學生進行專項培養,爭取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體育人才。我們的教師事業應與時俱進,大膽實踐、升華經驗、積淀人生,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教育家曾說“: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實、真誠、樸實。”這句話時時警醒著我。一節體育課,要做到華麗很容易,但做到樸實卻很困難,因為樸實蘊含著真實、簡約、高效。童心同樂,我愿意帶著一顆未泯的童心,走進孩子美妙的心靈世界,做好心與心溝通的事業;我更愿意放棄浮華,保有真誠,做一個普通而樸實的教師——這,就是我教育人生永恒的追求。
一、前言
一個人創造性的發展及其顯露,與其個性特征存在極顯著的關系。過去,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智力與分數,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之后,尤其是新課程標準實施后,越來越多熱衷教育的人開始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而能力發展離不開個性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基本理念,體現了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差異性,突出了個性培養的必要性。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筆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在此希望同行賜教。
二、個性與小學生個性發展的一般心理特征
1、個性的概念
教育學中把個性理解為人性在個體上的具體反映或表現,是指個體在生理素質和心理特征的基礎上,通過環境的影響,在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系列較穩定而持久的獨特性特征的結合。
心理學一般把個性定義為“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它包括的三個方面:1、自我意識;2、個性心理特征;3、個性的傾向性。
2、小學生個性發展的一般心理特征
兒童是一個人個性形成的關鍵期,在個性發展中,隨著年齡增長,遺傳的作用越來越小,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學校中正確組織起來的兒童集體關系和集體生活是小學生個性發展的最主要條件。生活、環境的變化,促使個性中的某些因素產生變化:自我意識、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加速發展,促使小學生的評價能力逐步由具體的、個別的評價向抽象的、概括的評價過渡,但由于受思維能力發展的局限性,使得他們自我評價的水平較低;需要的不斷提升,動機逐漸明確,會讓小學生逐步突出自己的興趣與方向,但受環境的影響,往往表現得不是很穩定。
三、小學生個性發展的生理基礎
先天素質是個性發展的前提條件,小學生個性的發展是與身體發展是統一的,二者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小學生年齡大約在6~12歲之間,身體步入穩步發展的生長階段,身高一般每年增長4~7cm,體重增長2~5公斤;骨骼彈性大,硬度小,不斷骨化變硬;消化食物的能力較弱,各種組織、器官都較弱,各種疾病的患病率較高;腦接近成人,腦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功能的分化基本完成,分析、抑制能力有所加強,但興奮性不能持久,神經系統發育基本完成,分析綜合能力明顯增強,使其行為比學齡前變得更有目的、更有意識,模仿力極強,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但比成年人,腦細胞比較脆弱,易疲勞,學習缺乏持久性,自我控制力較弱。
四、體育教學中的個性培養
(一)自我意識的培養以“尊”為重,從小事、細節做起,引導學生正確發展。
一項對城市兒童的調查顯示:在生活適應方面,89%的小學生因嬌生慣養致使其依賴性強、不會自理,缺乏自立意識和生存能力。另有一次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體重不甚滿意,這種身體表象的不滿意直接降低個體自尊,導致自我意識感的缺失。兩次調查都突出了學生自我意識較為淡薄的問題。
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的認識、體驗和調節,它是個性形成中的重要部分,它對興趣、能力、性格、情感和道德行為產生很大影響。小學生正處于社會自我形成的關鍵時期,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他們健康個性的形成和社會化的順利進程。通過各種活動小學生逐漸對自己的社會屬性、社會地位有了一定的認識,形成了各種有關未來生活的理想,產生了自我實現的愿望與需要,并努力使自己的行為得到社會他人的贊許和尊重,力圖建立一個符合社會要求的自我。他們十分渴望得到教師和家長肯定,小學高年級學生也希望得到同學和朋友的接納和肯定。從總體上講,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社會化程度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不夠客觀、全面,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
針對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意識要從細節、從小事做起,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不能講更多的抽象理論,對低年級和中年級學生要求具體、直觀,對高年級學生,則要求他們用概括化的觀點看待自我,促使小學生自我意識達到一個新的水平。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去體驗維護自我尊嚴的自我情感,作為支配他們參加體育運動的一項驅動力。在動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多用些提示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多用激勵性語言與動作讓學生獲得自信等等。譬如,在多年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我發現動作速度與身體自尊、情緒穩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關,中低年級男生表現尤其突出。因而,在體育教學中,我會有意識地適當給學生速度練習,增強學生的速度能力,尤其是運動能力略差的學生,我會用教師陪跑,提前停表等方式來增強學生的信心,對學生良好自我意識的培養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二)注重情緒的緩引,培養良好的性格。
在第28屆心理學大會上,美國心理學專家琳達.卡姆拉斯發表的《中美兒童發展》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她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郁癥狀,其中4%為臨床抑郁,中國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齡的美國孩子少55.6%,美國孩子比中國孩子更愛笑。美國河郡學院心理學與教育學教授卡羅爾.亨表格的研究表明,與美國兒童相比,中國兒童發生內向、孤僻、焦慮的比例分別高出92%、31.3%和138%。中國社科院《2005年:中國教育發展報告》,在2005年,媒體報道的中國內地大學生自殺事件116起,死亡83人。2006年僅過去兩個月,在深圳一個月就發生兩個中學生自殺,廣州華農大一周內3名學生自殺……眾多數據凸出了一些中國學生個性培養上出現的偏差,隱性顯示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性格培養的問題。
小學生性格發展總趨勢是隨著年級升高而呈上升趨勢,但在各種具體的性格特征上卻有自己獨特的發展特點。小學生性格特征的總體發展是不穩定的,從他們性格的態度特征上可以反映出來。小學生對現實的態度和觀念尚未形成。在對社會、對集體、對學習、對 勞動或是對自己與他人的態度上,還很容易受暗示,模仿性很強,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寬慰的能力。在性格的情緒特征方面。小學生情緒特征在不斷發展。研究發現,小學二年級時情緒的主導心境不是很好,這可能與其對學校生活尚未很好適應有一定關系。從四年級到六年級,情緒的強度和持久性有了較快的發展,到小學六年級達到了高峰。
在體育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學生情緒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很容易引起學生之間的沖突,而教師處理沖突的方式對學生情緒與性格影響較大,“緩引”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處理事件的方法。緩引是指通過合理運用各種“緩沖”縮小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情感“隔閡”,緩和兩者間情感沖突,適時適地適度地進行引導,使兩者心靈與情感交流順利進行,達到教育目的。
(三)用鼓勵鑄就小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馬卡連柯:堅強的意志,不但是想什么就獲得什么的那種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時放棄什么那種本事…沒有制動器,就沒可能有汽車,而沒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意志的自覺性比較低,容易獨斷和受暗示。果斷性不強,常常表現出草率從事,魯莽決定的特點。雖然猶豫不決的表現不太多,但這并不說明他們很果斷,很可能是回避決策的自我防御。小學生的堅持性品質不強,而見異思遷,做事虎頭蛇尾卻是常見的。另外,自制性品質較差,任性沖動、怯懦在一些小學生身上常常表現出來。不過,觀察發現,到三年級,學生的自制性會有顯著的發展,而且會隨著年齡的增大,各種品質逐步形成與發展起來。在小學生意志品質發展的初期對他們施以引導、培養,將會對他們良好個性的穩定性具有促進作用,而鼓勵是一種較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學稱:意志對行動的調節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發動,二是抑制。前者表現為推動人去從事達到一定的目的所必需的行動,后者表現為制止與預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與行動。在體育教學中采用鼓勵方法,不僅推動學生去完成教學目標,而且減輕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因不適產生的懈怠、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對學生的影響,這對學生克服困難的堅持性具有促進作用,隱性降低了運動的難度,同時鼓勵也成為學生對自己的堅持的動力,增強了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如:在小學400米耐力練習中,在學生出現放棄后段跑之前(如跑得很慢甚至走),老師一句“你肯定能再跑**米”學生定會加快速度跑,在跑完全程之后,教師再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這會對學生今后的活動有較強的激勵作用,增強了學生體質的同時,對其意志品質的促進也是顯而易見的。
(四)教師的個性不但影響其自身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而且影響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教師良好的個性是學生個性培養的最好教材。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不僅體現在教法上,更體現在教師的個性影響方面。瓦斯朋和希爾的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個性的影響,取決于教師的個性類型與他所教的學生的個性類型。激情型教師不喜歡紀律約束,他們更注重學生的思想而不是學生本人,強調思考和推理的客觀性,從不掩飾自己的情感沖動,這種類型的教師最適合教遵從型和奮斗型的學生;自控型教師強調紀律約束,能理解學生,并對學生的情感變化非常敏感,這類教師相對來說適合于教任何類型的學生。畏懼型教師容易產生焦慮,行為穩定性差,防御強,對自己的約束更嚴格,不喜歡靈活變通,這種類型的教師容易誘發學生的焦慮和防御反應,教奮斗型學生的效果稍好一點。
在體育教學中,在很多方面都顯示出教師的個性,一個示范動作、一場教學比賽、一件應急事件的處理以及師生關系等等,無不是教師個性的顯現。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教師首先要有良好個性的意識,不僅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而且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如調控體育課堂的自信、與人為善的性格、堅強的意志、穩定的情緒,對體育教學良好的情感等等,作為體育教師要盡可能地用這些優秀的品質來要求自己,把教師的良好個性傳導給學生。
五、結束語
個性,作為人的特性,不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培養良好的個性,在短期內較難達到明顯的效果,它需要我們在長期的體育教學工作中,運用多種策略,疏導、緩引、鼓勵等方法交錯使用,才能讓學生成為有素質、有個性的人才。
體育課教師應從理性與實際出發,進行教育,教育學生面對現實,學會應對,樹立信心,在現有的條件下上好體育訓練課,上好素質教育這堂課,上好訓練準備這堂課,上好人生的體育課。久而久之,學生就對體育課乃至體育教師有個好的印象,從而熱愛體育,熱心體育鍛煉,勇于參與訓練,并且積極創造條件上好每一節體育課,樹立良好的訓練動機。這或許影響到學生一生的體育命運,影響到學生的成才。
1組織好課外體育訓練活動,通過活動賦予訓練動機
教育以新的內容課外體育活動是中小學常見的一種體育訓練方式,也是現代中小學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體現。由于小學生的活動范圍受到學校、社會、家庭的影響,其活動往往與學校聯系較多。因此,體育教師應因勢利導,多通過課外體育活動,引導和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訓練動機,為熱愛體育、參與體育乃至繼續學習打好基礎。例如,在課外體育訓練時,主動將小學生劃分為排球、籃球、短跑和體操等小組,有意識地組織小學生進行單項訓練。有的小學生從小就受電視媒體的影響,十分熱愛球類,而家長也給買了籃球和排球。為此,專門組織訓練其對球的技能,讓他們進行帶球、運球與投籃練習,通過練習教育與指導學生:熱愛是必要的,但技能是重要的,鍛煉身體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太狂熱,不能不顧身體而強行運動。這樣,學生會通過體育教師的教育,學會自己訓練,找準目標,投入到體育訓練中去。有的小學生從小就愛好跑步,而且具有短跑的天賦。作為小學體育教師,就應該發現這種人才,并通過課外活動組織他們訓練,或者組織他們參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比賽活動,讓他們品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帶來的幸福與榮譽感,樹立必勝的信念,樹立遠大的理想。小學中的女生,由于受體力的影響,參與體育訓練的動機不僅沒有,有時就是上體育課也相對難組織。為此,先從課外活動開始,組織他們進行跳繩比賽、體操訓練比賽,通過簡單、易學的體育活動刺激其內在的體育激情,引導學生向體育訓練與學習靠攏。有的女生因為這些活動的開展,有了正確的體育訓練動機,對體育課特別熱愛,并且訓練成績優秀,參與上級組織的比賽取得好的成績。寓動機于活動中,既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有效載體。目前,中小學體育課已經由單一的封閉教學開始向開放的操場教學、向社會組織活動教學轉化,把握這一特色,就是把握住了小學體育教學的命脈,小學體育教育就會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2組織小學生積極參與媒體教育活動
現代網絡和計算機十分普遍,校園網絡、網絡教室的運行,極大地促進了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也從另一個層面上激發了小學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面對這一大好的局面,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及時引進計算機、網絡媒體進行體育訓練動機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每逢下雨或者變天,課外無法進行體育教學時,就將體育課由室外引入室內。室內體育課,一是由體育教師組織全體學生認真學習體育精神,吸收和消化課外體育訓練的收獲;二是組織學生觀看由體育教師剪輯制作的體育短片,讓學生從中學習與掌握體育訓練的基本概念,掌握現代體育課學習的內在知識;三是組織學生直接觀看國內外重大體育比賽節目,感受體育帶來的影響與魅力,品嘗體育精神,樹立良好的體育新風;四是組織觀看與體育有關的動畫、電影、電視片,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體育、掌握體育,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寓教于樂。總之,小學體育課的訓練動機教育是一個潛在的教育過程,既是體育教師的任務,也是學校體育工作者、家長和社會的責任。做好小學生體育訓練動機教育,一方面能夠實現對學生的體育綜合教育,另一方面能起到一種動力教育、一種引導教育的作用,這就是學習動機與學習思維的教育。教育是一個綜合的實踐活動,是活動與人的有機結合,更是開放與封閉的相互交融。只要體育教師用心研究,小學體育課會做得更好。
前言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社會經濟日益發展,在這日新月異的年代,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國民素質教育放在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不惜余力發展教育,志在培養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公民。如今,在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與創新的背景下,體育教育成為了素質教育中的一大亮點,新的時代對廣大中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高素質人才寄予新的希冀。體育教育作為中學教育的一大組成部分,作用不容小覷,對于培養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其本身的娛樂教育的價值,是其他教育體系所不可比擬的。而如今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已然成為教育中的潛規則,中學課堂上的體育教育索然無味,枯燥的形式必然不能實現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近年來,許多學校試點體育游戲教學,運用體育游戲來提高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切實做到體育與教育的完美結合。
1體育游戲的優勢特點與作用
1.1運動與教育并重:
體育游戲作為體育中延伸出來的一種表現形式,其自身具有的運動特點是以各種游戲的方式進行而體現的,可以提高中學生的活動能力以及神經系統機能,增進身體健康,塑造良好體型體態等等。體育游戲和傳統體育一樣,具有一定的腦力和體力的需求,這些競技類的環節不僅可能需要團隊默契配合,還需要成員的拼搏精神來完成。體育游戲中具有的競爭性和鍛煉性原則[1],更好地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精神,讓他們懂得勇于拼搏、堅持不言棄的真諦,這些傳統課堂上所獲取不到的東西恰恰能很好的在體育游戲里得以體現,既得到身體上的鍛煉也有人格上的歷練,正所謂運動與教育并重。
1.2娛樂中間接素拓:
體育游戲具有傳統體育所不具備的娛樂趣味性,教育者可以通過體育游戲的作用讓體育在中學教育中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體育課堂更加引人期待。老師可以變換體育游戲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熱情,培養濃厚的興趣。不至于讓體育課堂死氣沉沉,讓中學生擺脫對體育的厭倦,讓運動成為學習中很好的一種放松方式。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素質拓展成為教育的一大主流。長期的應試教育讓學生體質不斷下降,中學生變得更加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而體育游戲可以很好地體現娛樂性,讓中學生對體育充滿熱情,素質拓展得以更好地實施。
1.3創新與興趣相結合:
教育者可以通過學生的興趣取向在傳統體育中提出創新或者在生活里得到啟發創造出有趣的體育活動,在體育游戲展現,讓學生真正熱愛體育,如在壯族三月三的民族運動會上,滑板鞋競速、踩高蹺比賽、搶糍粑等活動都是從生活中演變出來的趣味體育游戲。以此同時,教育者可以以學生為主體作為原則,讓學生在自身興趣角度創新體育形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改變老師的權威的一面,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游戲的管理中,這樣更能體現學生的興趣體育游戲中的創新。
2體育游戲在中學教育中運用的注意事項
2.1體育游戲需從教學內容出發:
體育游戲是調動學生參與體育競技的一種方式,作為中學教育中傳授體育技能知識的橋梁,不能脫離實際教學內容,應該是從教學目標出發,間接培養學生身心發展,促進教學效果。譬如,傳統籃球課上,良好的彈跳力作為一項必備的身體技能,老師會讓學生一圈圈地做著蛙跳運動,如此長期進行毫無興致可言。但是教育者可以以蛙跳運動作為目標,把學生分為若干組進行蛙跳接力賽,無形中學生因團隊精神等的影響必將專心練習,在體育游戲的競技性中得到了最好的鍛煉。如此必不會影響教學的進度,而恰恰實現了教學中的要求。
2.2體育游戲中負荷安排需酌情考慮:
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群,體質有著不同的差別。合理安排體育課的運動負荷也是體育教學原則中的要求,因此,體育游戲中也應注意運動負荷的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人做出不同的考慮。因為在體育游戲中,學生興奮點比較高,運動自然比較劇烈,很容易因為運動過度產生極度疲勞,不僅影響新授課的教學,而且對人身心影響較大。合理精致的教育體制下的體育游戲形式,必是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的,才能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2.3體育游戲需要保障學生的安全:
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體育游戲帶來的不僅僅是身心的愉悅和運動,還要保證在體育游戲中學生容易忽略的自身安全問題。這就要求教育者對體育游戲規則的合理界定以及場地的安全選擇,提前對學生使用的場地和器材進行設計布局,所以體育游戲之前的安全檢查尤為重要。
3總結
綜上所述,體育游戲在創新教育體制下的地位可以見得,合理的規范的體育游戲不僅能夠很好的實現中學教育,而且還可以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教育者應該從實際出發,對各方面進行合理安排布局,讓體育游戲運用在中學教育中得以體現,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學校是培養國家人才的搖籃,其培養目標決定了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審美觀,才能培養出健全的優良的人格品質,小學體育教學審美教育初探。通過對小學體育教學中有關美育問題的調查與分析,提出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途徑與措施,以培養小學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一定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小學學校,體育教學,審美教育途徑。
1.小學教育中的目的,任務和意義:
美育是全面發展教育和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和任務是培養小學學生具有健康的審美歡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具有正確的審美觀。作為培養小學的教師工作者將擔負培養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因此,小學學校的學生必須具備有正確的審美觀,才能具有健全的、優良的人格品質,成為新世紀的合格人才。小學學校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其必須加強學生的審美教育。作為小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刻地認識到美育在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意義與作用,了解與掌握一些基本的美學知識與原理并能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善于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的審美能力,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2.體育與美育的關系。
體育與美育的關系,簡言之,就是健與美的結合。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動作的協調,優美和富有節奏感,以及在體育活動中形成起來的生動活潑,積極樂觀的性格等都是美的具體體現。富有游戲性和舞蹈性的體育活動,可以說是健與美有機結合的“藝術創作”,更加具有美育的特點。
2007年,我在教學中利用有關美育對男女同學用測驗的形式進行了體育教學中有關美育的專題調查。測驗結果見A B C:
A.測驗題目:上體育課時,當你看到老師優美的示范動作時,有何感想?
參測人數及測驗結果:80人。看了很舒服,心情愉快,很想馬上學會,77人,占96%,沒有什么感覺,3人,占4%。
B.測驗題目:上體育課時,當你看到體育場器材的布置雜亂無章,不整齊,有何想法?
參測人數及測驗結果:80人,看了不舒服,別扭,影響我們的練習的興趣,幫助老師重新布置,70人,占88%,沒有想法,10人,占12%。
C.測驗題目:上體育課時,如果標志線與標志物不鮮明注目,標志線不規則,該直不直,該圓不圓,你有興趣嗎?
參測人數測驗結果:80人,影響我們練習的情緒,我會偷懶,說老師工作不認真,馬虎,76人,占95%,沒感覺3人,占 4 %。
經過三年的教學表明,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素材是非常豐富的,如運用得當,可以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3.審美教育的途徑。
3.1 場地與器材的布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合理地場地器材布置,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意志、信心和運動成績;從美學角度來說,整齊,有條理的場地器材布置,會使學生產生美的情感,看起來美,如進行技巧練習時,墊子擺放得整齊、合理與干凈,可喚起學生美的情感,還會大大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人們喜歡整齊,是千百萬年的系統發育中形成的,就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兩手兩臂,兩足兩腿等的大小、形狀是齊一的,則人的呼吸、心跳,行走時的步履就整齊、有節奏。人在形體結構、生理器節律和生存活動中的整齊,對于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利益,通過反饋調節作用,決定了人類喜愛變成牢固的心理傾向。整齊之所以美,是因為它是人的有益于自身所屬的系統的生存與發展的本質力量的形象顯現。因此,場地器材的布置應做到整齊、安全、干凈、樸實,便于隊伍調動。
3.2 標志線與標志物
鮮明、醒目和規則的標志線與標志物,能引起學生注意力的集中,通過視覺產生較強的刺激,傳送到大腦皮層,喚起學生良好的、愉悅的情緒。因為美的事物與作用于人們的審美感官(眼、耳)所產生的感性直覺,是可以伴生審美愉快的,人們總是不暇思索看見鮮艷的顏色,規則的形體,聽到和諧的聲音,勻齊的節奏,立即便生美感。如進行100米跑的教學時,當學生看到筆直、規則的醒目的跑道分道線,進行游戲,看到標志物是鮮紅的小旗時,精神會為之振奮,激發練習的興趣,這樣才能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愉悅的情緒和審美情感。從學生的答題中可以看出,標志線與標志物的處理是否恰當,能激發學生不同的心理情緒,會使學生產生美與不美的感覺,更使學生聯想到教師工作的態度(便深一層的美感)等。所以,標志線與標志物的處理應力求規則,鮮明和醒目。
3.3 著裝、儀表和語言
由于專業的需要和經過長期系統的運動訓練,一般來說,體育教師身材魁梧、勻稱和豐滿,這從形體上給學生以健美的感覺。教師穿上一套式樣新穎,顏色協調,線條明快,合體的運動服,儀表端莊、教態自然大方,均能使學生產生愉快、輕松、和諧的感覺。體育教學中,教師的精神面貌很重要教師一到上課地點,應以飽滿的精神,愉快的情緒去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調節自身的情緒,產生輕松愉快的感覺。教學中要講究語言美和語言的藝術性,忌言行粗俗,講解要形象生動、富有啟發性,喚起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幢憬。
3.4動作示范
教師優美、規范的示范動作,不反能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正確完整的概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進行練習的愿望與興趣,同時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感覺,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生動的直觀方式。生動之所以美,是因為我們人類本身是有生命的生存物,外界自然一切生動之物,都因其與人的活潑的生命有著類似之處而為人類所欣賞。小學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喜歡生動形象的事物、模仿能力強等特點。因此,體育老師示范動作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動作技術、技能的掌握和對學生審美情感的培養。體育教師應加強自身體能和基本的技術的鍛煉,不斷提高示范動作的能力,這是體育教學工作的本身要求,也是體育教師工作的立足點。
3.5在動作練習中感受美
幾乎任何一項體育運動,不僅表現著人的力量、健康、靈巧和青春活力,而且也包含著許多形式美的要素,(整齊、節奏、均衡、生動和完整等),如長跑項目中的節奏和動態平衡,呼吸(心肺功能)和肢體運動的節奏是保持耐力的重要環節,而肢的起落,小伐的幅度和頻率以及身體的姿態則是取得動態平衡的關鍵。人體的正確姿勢,是人體美的基礎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通過自身的練習,經過反饋調節作用,使自己感受至自身動作與姿態的優
美,幫助學生形成運用這些符合規律的美感,而且可大提高鍛煉效果與動作質量。 4.結論
美育的內容或形式是很豐富的,而美育的素材,在體育教學中也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于我們的教師能創造性地加以運用小學學生的認識,鑒別能力還不完善,審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其可塑性大,這就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把美學的基本原理與體育教學實踐合理地結合起來,培養他們具有健康的審美觀念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引導他們成為心靈和行為美的人。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進行美育的要求會越來越迫切,對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而美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必須日益提高。
CAI,一個科技革命和信息社會的代表,它可以把無論人們的眼睛可以看到的還是看不到的東西統統帶到你的眼前,它使人便捷地,高效地收到各種信息,新的世紀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學校體育的教學方法、內容、手段、結構等方面將發生歷史性的變革,這是學校體育發展的趨勢。作為新世紀的體育教師,我們必將主動地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各種要求,把信息技術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那么,在體育教學中,應怎樣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呢?
體育教學既有在室內進行的體育知識性教學課,又有在運動場進行的以身體運動為主的教學課,也有室內與運動場結合進行教學的課,這給CAI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也是CAI在體育課堂教學相對于其它學科(語文、數學、音樂等)較晚的原因之一。在這種特殊的條件下,應用于體育課堂教學的CAI形式主要是在計算機上播放課件,體育課教學的大部分內容需要在身體運動的過程中來進行學習。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需要在身體運動之中去認識、理解、掌握、運用其課堂大都是較為寬廣的運動場,這不僅對CAI課件的開發帶來了許多難處。所以,要講究一定的策略,做到輔在關鍵處,輔在疑難時。例如:我在分腿騰越山羊的教學中,在沒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時,學生很難掌握“頂肩推手”的動作要領,因為教師的示范動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讓學生仔細觀察。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后,我在設計課件時,將“頂肩推手”的動作要領用分步演示的方法表現出來,加上有趣的動畫設計,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輕松地掌握了動作要領,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要不斷地吸取現代化科學知識使自己所用的教材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但是,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告訴我們,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CAI的實在太少,這是由于教師在教學中,課件設計的教學思路與自己的思路不一樣,或是教學風格不一樣,對課件不能全盤照搬,要自己制作又要花很多時間,或是對計算機知識知之甚少。為了跟上這種變化,體育教師應具備體育課程和開發的能力,精心制定最佳的體育教學策略和組織形式,以重組課程傳遞的方式,使之適應時代的變化。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體育教師在知識技能時,想到還要在哪些面完善自我;還可以使體育教師在備課時,在考慮教學內容時,安排教學方法時,在面對學生時,能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