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3 06:03: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社區護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社區護理是在社區范圍內開展以健康為中心,向個人、家庭及人群提供的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為一體的系統化整體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士應熟悉和掌握社區護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主要內容、服務對象、常用措施,明確社區護理在客體方面和主體方面的特殊性,從而指導社區預防、保護、促進方面的工作,提高社區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社區;護理工作;特殊性社區護理是適應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伴隨著社區衛生服務需要而逐步發展的,因此,社區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理其發展歷史不長,如果從學術上看,它既是護理專業的一個分支學科,又是將公共衛生學和護理學結合在一起的一門新興學科。筆者通過全科醫學和社區護理學的理論學習,結合自己從事20多年的醫院護理和近幾年的社區護理實踐的對比,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合格的社區護理者,應熟悉和掌握社區護理的基本概念,了解社區護理工作的特殊性,這對提高社區護理工作質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社區護理工作的基本概念
1.社區護理的基本含義社區護理是在社區范圍內開展以健康為中心,向個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宣傳指導為一體的系統化的整體護理服務。
2.社區護理工作的必要性一是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健康老齡化觀念的提出,帶來了許多相應的社區保健需求;二是疾病譜的變化,慢性病社區護理的需求量增加;三是實施計劃生育國策,家庭結構擴大化,一對夫婦應照顧4位老人,這就需要“簡、便、廉”的社區護理服務;四是目前醫療費用高居不下,居民難以承受,加之看病難、住院難的現象還客觀存在,這對社區護理的需求也就顯得越來越迫切。
3.社區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預防、保護和促進三方面的內容。(1)預防是指防止疾病和傷害的發生,具體體現在社區門診及家庭病床等護理服務和參與周期性體檢、消毒、防疫、預防接種等保健活動上;(2)保護是指保護居民免受環境中有害物質的侵襲。具體體現在擔負社區簽訂服務合同、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禁止公共場所吸煙、檢查飲水和食品衛生、限制社區居室裝潢環境污染等衛生管理工作;(3)安排一些活動促進社區居民健康,具體體現在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一些全面健身的有益活動以及宣傳計劃生育和一些衛生保健常識上。
4.社區護理的服務對象即為社區范圍內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團體和每一個公共衛生場所。
5.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社區服務站型,指由衛生行政部門直接領導,由當地醫院派出一定數量的醫務人員深入社區居委會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站,承擔居委會的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等項任務;二是社區服務中心型,指在當地醫院內成立社區服務中心,承擔所轄地區居委會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三是社會參與型,指由城區等街道辦事處牽頭,基層醫院派人指導,由居委會人員、離退休醫務人員、短期服務培訓人員及社區志愿者組成的初級衛生保健站。
6.社區護理工作的常用措施主要有三種:一是采取教育措施。教育是給居民提供信息,鼓勵他們自愿改變其生活方式,向健康化發展。如教育居民如何選擇符合健康要求的膳食方法和體育鍛煉方法;二是采取策劃措施。策劃是一種比較強烈的規勸方式,即通過一些護理活動來減少環境中導致危險的因素。如對疾病的預防注射、對餐館的食具消毒檢查;三是采取強制措施。強制是運用強迫的方法。如法律規定不準虐待老人、兒童、傳染病的隔離、禁止吸入有害化學物質。社區護理要運用這三種措施來保護居民,防止疾病及傷殘,促進健康。
二、社區護理工作的特殊性
1.社區護理客體方面的特殊性
(1)深入社會,社區服務對象是社會基層社區護理是一種公益型服務,它不同于醫院護理工作,醫院護理的對象是患者,而社區護理對象是社區的每一戶、每個人以及一些公共場所。因此,社區醫護人員是深入到社會基層,直接面向社區居民群眾的。
(2)關系多樣,社區服務對象又是相對穩定由于社區居民扮演著多種社會角色,有著不同的社會分工和社會地位。同時,社區居民年齡結構和健康狀況不同,其護理需求也不一樣。因此,上述情況決定社區護理工作的人際關系的多樣性。而這種多樣性又不同于醫院護理醫患關系的臨時性、短期性和個別性,而是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反復性和全局性。因此,社區醫護人員的熱心服務、任勞任怨、持之以恒的精神就顯得格外重要。
(3)區別一般,社區服務對象應突出重點由于世界性的人口存在老年化問題,加之老年人身體功能衰退,患病幾率較大,一旦患病都是比較嚴重;兒童特別幼兒幾乎沒有自我保健意識,易受到傷害和疾病侵襲;殘疾人由于行為不便,歷來是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愛;社區少數低保貧困人口,生活困難,其衛生健康問題理應受到政府和社會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對此,曾經提出社區護理工作必須遵循的三大原則,其中一條就是“社區內弱勢群體(老弱殘障)列為優先的服務對象”。由于婦女健康直接影響到孩子健康,慢 性病患者、心理疾病患者等重點關護患者,他們除了接受醫院的治療外,還需要社區護理的安慰和幫助服務。因此,上述的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特困戶以及一些重點關護患者應成為社區護理服務的重點對象。
(4)預防保健,擴大了社區護理服務的內涵由于社區護理是以健康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居民整體健康的維護和促進為方向,而進行長效式的護理活動。因此,社區護理不僅是醫療護理,而是將醫療護理、預防、康復、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將個體保健和群體保健融為一體,從而為居民提供綜合、連續、方便、快捷、經濟、優質的衛生護理服務。
2.社區護理主體方面的特殊性
(1)以健康為中心,要求社區護理機構具有“多功能”社區護理的主要職責是視人群為整體,使用健康促進、健康維護、健康教育的方法,直接對社區內個體、家庭和群體提供協調、連續的護理,使居民達到健康。社區護理是以維持和促進人的健康為中心的。醫院臨床護理多以恢復人的健康為主,而社區護理不是單純治療護理患者,而是綜合提供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服務,并受衛生行政部門的委托,承擔所轄范圍內的公共衛生管理職能。社區護理一般具有社區健康教育、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環境和職業健康管理、家庭護理、兒童保健、婦女保健、老年人保健、心理衛生與精神保健、患者臨終服務以及患者入院前急救護理等服務功能。
(2)以群體為主,要求社區護理人員成為“全科護士”社區護理的基本職責是視人群為整體,而不單是個人和家庭。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因此,社區護理工作就要收集和分析人群的健康狀況,然后解決這一群體中主要的健康問題,即使社區護士照料個人與家庭,也是幫助整個人群解決健康中的一項工作。社區護士的工作任務是從一個患者擴展到照顧整個人群。因此,這就對社區護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業務素質要求。一個合格的社區護士應當能充當照顧、教育、咨詢、組織、管理、協調、合作、觀察、研究等多種角色。在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條件下,社區護士充當角色能起到什么樣的效果,則取決于她的知識、技巧和靈活運用情況。
(3)以“獨立”為主,要求社區護理人員具有自主性醫院護士經常是在醫囑下進行工作的,而社區護士則因社區護理工作的管理層次少,工作范圍廣,經常處于獨當一面、單獨執行任務的狀況。許多工作從準備到操作,從實施到結束,都靠自己去把握。因此,社區護理人員應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4)“以人為本”,要求社區護理人員提高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醫院護士接觸的除患者外,主要是院內醫務人員,但社區護士除醫務人員之間要配合外,社區護士還要與當地行政、福利、教育、企事業以及社區居民等很多人員聯系。只有尊重別人的意見,主動與有關部門和人員合作,才能做好社區護理工作。因此,一名社區護理人員不僅要有臨床護理理論知識和一定的社區工作經驗,還必須要具備強烈的人文感情和執著的敬業精神。
三、社區護理工作特殊性的指導意義
1.指導社區護理預防方面的工作
(1)社區護理應認真執行上級部署的衛生工作任務,積極開展各項業務活動主動與衛生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加強聯系,定期匯報工作。做好各項登記、記錄和統計工作。各項資料報表應及時、準確、完整上報、并分檔管理。
(2)建立和完善社區護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為保證護理工作安全,有效防止差錯事故和醫源性感染的發生,必須明確各類人員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值班、交接班、巡視、查對、差錯與事故防范和登記報告制度、藥品管理、搶救、傳染病管理和報告、治療管理制度。將社區護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3)積極開展社區預防工作明確專人具體負責衛生防疫、計劃免疫、食品性、慢性病等預防工作。
(4)正常開展社區醫療工作平時注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必要時開展家庭病床、家庭護理以及相關的服務事項,并做好危重患者入院前初步急救和轉運工作。
(5)注重抓好康復和健康教育工作社區護理人員要準確掌握社區人群的基本健康狀況,建立居民個人、家庭、社區健康檔案,隨時掌握慢性病、手術患者以及殘疾人康復管理信息。平時在社區訪視、巡診中,以多種形式進行生理、心理及其他與健康密切相關的知識教育,改變患者、健康人不利于健康的各種習俗行為,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能力。
2.指導社區護理保護方面的工作
(1)及時開展衛生防疫工作一是對傳染患者進行疫源地管理及流行病學調查,檢查指導集體單位的消毒隔離工作;二是及時準確掌握接種對象,并督促其按時接種;三是開展免疫效果監測活動。
(2)注重開展孕產婦和嬰幼兒的系統管理一是做好圍產期保健宣傳指導;二是組織社區婦女病查治工作;三是及時做好新生兒建冊訪視及母乳喂養指導。
(3)注重加強社區的衛生管理一是在社區公共場所做到禁止吸煙;二是加強社區內飲水、飲食和食品的衛生檢查,嚴格執行有關衛生標準,并做好有關檢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和匯報;三是正確引導限制社區內居民污染室內外環境的一切裝潢以及添置家具涂料上含鉛量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3.指導社區護理促進方面的工作
(1)注重加強社區內衛生健康的宣傳和培訓一是在社區內積極開展女工保健、計劃生育、優生優育、食品衛生、勞動衛生的宣傳指導工作;二是積極開展社區居民健康教育培訓、健康知識宣傳以及各項咨詢活動,條件許可的可以建立健康咨詢門診、熱線電話以及社區健康促進協會。
(2)樂于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可以根據社區居民的愛好習慣,利用晨練等機會,動員居民參加練健身操、跳健身舞、打太極拳等活動。
4.指導社區護理完善機構和人員培訓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加強社區服務機構的建設由于我國社區護理起步較晚,城市初具規模,居民小區正在建設,所以一些社區護理工作還停留在原有醫療服務水平上。因此,無論是社區護理機構網絡建設,還是社區護理各項制度,都有待建立和完善。
(2)進一步加強社區護理人員的培養由于社區機構建設不健全,所以社區護士也很少。社區護士一般是由醫院護士轉化的,但醫院護士暫時很難適應社區護理工作的需要。因此,應加大社區護理人才的培養,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對在職護士進行社區護理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利用高校有計劃地培養一批具有專科、本科學歷的社區護理人才,提高社區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為社區護理事業的發展提供保證
論文關鍵詞:社區 護理健康教育 現狀 對策
論文摘要:從社區護理健康教育職能、內容、方法、工作規范、技術規范考核評價體系、人力資源方面介紹了我國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并提出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對策。
社區健康教育是以社區人群為教育對象,以促進全面的健康為目標,有組織、有計劃、有評價的健康教育活動。它作為初級衛生保健的第一要素,是社區護理的工作重點,是護士必須掌握的工作。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健康教育作為社區護理的重要措施,其影響超過疾病預防或治療性干預。國內護理界正努力探索健康教育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為實現更廣泛人群的健康做著積極貢獻。總體來說,國內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還不平衡,仍處于起始階段。
1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現狀
1.1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職能 據常亞萍等調查顯示,北京市某社區人群的人均醫療時間為5.3 min,人均護理時間是31.5min。這說明,在社區護理中,護士與社區人群的聯系最為密切,這一特點決定了護士應該成為社區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擔者。然而,目前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和護士的工作職責不夠明確,許多護士能夠完成并且適宜由護理人員來承擔的項目(健康教育)是由醫生來承擔的。
1.2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由于我國的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系統。而且理論和體制方面又不夠完善,可參考的護理文獻及書籍又少,使得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僅僅停留在衛生宣傳的層面,很難深入。據統計資料表明,目前有84.0%護士對護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內容了解膚淺或認識不足,80.5%對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選擇能力缺乏,80.0%對護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擔的角色不夠明確。
1.3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技術規范以及考核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沒有專門的結構,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也沒有較成型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職業規范。總之,我國的護理健康教育仍圍繞著慢性病進行,多屬于二級預防水平,與國外已達到的三級預防水平相比存在著差距。另外,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嚴格系統的考核管理體系,對社區護士的健康教育資格準入與審核制度及監控機制尚不完善,嚴重制約了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1.4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人力資源 我國社區護理人員多是來自一級、二級醫院,從事健康教育的人員往往是經過短期培訓或未培訓先上崗人員,學歷、職稱結構偏低,專業結構也不合理。據調查統計,2001年的社區護士中有91%為中專學歷,而且臨時聘用人員占社區護理人員的2/3。雖能滿足社區基本衛生服務,但要使社區護理真正承擔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任務,還是遠遠不夠的。按照專家分析,合理的社區服務醫護之比為1∶8~1∶12,我國開設的社區服務站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標準,過少的人力使社區護士忙于應付大量的護理常規工作,沒有足夠的精力從事健康教育活動。有專家統計,社區護理服務項目花費人次最多的是輸液,占66.1%;花費時間最多的仍是輸液,占80.2%。
2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對策
2.1 將健康教育納入社區護士的服務項目中 在社區護理中,居民健康教育是社區服務項目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護士由于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的技能培訓,又最有時間和機會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她們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沒有健康教育的護理,不能稱其為整體護理。國內專家也指出:健康教育應首先納入到目前的社區護理服務項目中。
2.2 將社區健康教育融入護理實踐和公共衛生實踐中 社區護理是由護理實踐和公共衛生實踐綜合而成的。護士在對居民護理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將健康知識傳輸給他們,在向居民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是護理的過程。事實證明,凡是健康教育能夠融入社區衛生服務各項工作之中,社區健康教育就能夠發展,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成效。社區護士把健康教育貫穿于三級預防的始終,與預防、治療、保健、康復結合起來,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我預防、自我護理的意識和技能。社區衛生服務為護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2.3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應以“行為矯正”為核心 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行為矯正”,通過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促進個人、家庭、人群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達到全民健康的目的。故社區護理人員在幫助居民形成良好行為方面要求擁有行為改變的知識和處理策略;要求擁有評估健康行為和確認對象是否執行健康行為能力以及協助人們改變、評價行為的技能。社區護理人員應運用健康教育的模式,以“行為矯正”為核心,全面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2.4 多途徑與多層次地培養社區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社區護理工作要求從事社區工作的護士努力通過各種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未來的大部分初級衛生保健任務將由護士來承擔,因此培養社區護理人才是護理教育事業的當務之急。當前,社區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可分在校、在職和崗前培訓3種:一是在護理學院的課程設置中增加社區健康教育課程;二是對已取得中專、大專文憑的護士進行再培訓;三是建立社區護士健康教育崗前培訓制度,學習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理論,鍛煉社區護理健康教育能力。
2.5 改善社區服務體系及人力配置 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可行的、統一的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程序和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建立各種規劃和評價體系,使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服務盡快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是我國社區護理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中,應該逐漸擴大護理的活動范圍。同時,有關部門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配置上應增加護士的比例,使她們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社區護理是21世紀護理的發展方向,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創造條件和利用現有的條件,廣泛深入地開展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個護理人員的職責與挑戰。
論文關鍵詞:護理專業 社區衛生服務 課程設里 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護理專業課程設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社區服務能力。在對社區護士進行調查和參考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中職護理專業社區服務能力培養課程設里研究的原則與具體措施。
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中專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及《關于開展“中專教育質量年”活動的通知》的要求,我校按照社會經濟發展和學校教育教學培養目標的需要,加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及內容的改革。特別是自2005年12月我校開始承擔安徽省教育廳重點立項課題“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社區服務能力培養實施方案研究”以來,我校教務科、醫學教育研究室對以培養學生社區服務能力為主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及內容進行了廣泛的研討論證,并根據護理專業需要和我校學生的實際進行了積極的改革、調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筆者試從護理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的確定與組織、教學安排等方面對中等衛校社區護理專業課程設置進行研究與探討。
1建立機構,確定改革指導思想
1. 1開展護理專峨裸程體系友內容認里研究
我校在課題組的指導下,成立了護理專業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成員由教學副校長、教務科長、醫學教育研究室主任組成,組織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調研、設計改革方案。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教務科、醫學教育研究室組織由承擔護理專業各門課程教學工作的骨干教師參加的課程體系改革研究,探討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社區服務能力改革方案,落實各項改革措施。
1. 2確立裸程體系友內容改革指導思龍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并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文件精神,我校根據社區人群的護理需求,積極進行護理專業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改革與實踐,以“減數理,增基礎,強專業,重實訓”為指導思想,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培養面向社區,具有綜合護理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適應各級醫療、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等機構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護士,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2課程設里改革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 1登體枯原則
系統論告訴我們,整體性原則是系統思維的首要原則,是應用系統方法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根本依據,它強調的是整體與要素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以整體為歸宿川。因此,課程設置必須涉及培養目標的各個教學環節和局部、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強調參與改革的全體人員是一個整體,各門課程是一個整體,全部教學活動是一個整體。其最大特點在于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不是簡單地堆砌,而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達到各個部分單純相加所不能達到的整體功能。
2. 2燎合枯原則
綜合性原則是指對任何客觀事物的研究都必須從它的組成部分、結構功能及與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方式等方面對系統進行綜合研究。根據綜合性原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以往過分強調單一學科的完整性及爭學時、爭資源的矛盾,打破現有的注重知識傳授的課程體系,增加人文社會和護理知識,在新知識大量涌現、社會對護理人員要求日益提高、然而學時又有限的情況下,充分體現和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
2. 3長優化原口紐
最優化原則的確定是運用系統科學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綜合考察得出的。系統的最優化原則要求在研究和解決間題時要統籌兼顧,從多種可能性中選擇出最優化的系統方案川。因此,應根據現代教育觀和護理觀以及培養目標的要求,對確定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組合。根據一個培養目標選擇的課程內容可以有許多種組合。例如可以按臨床分科組合,也可以按人的生命周期組合,還可以按照從健康到疾病的順序組合等。但是 無論怎樣組合,都應該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又有利于 護理教育的發展;既有利于現有教師目前的發展,又有利于迎接未來的挑戰,在考慮現有資源的同時求得最大的效果。
3課程設置改革的具體措施
3.1更根搖護理專勇倍未月標欽里裸程
有關社區護理能力培養課程的教學內容要適應社區護理專業的發展和社區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使社區護理人員的知識 結構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明確社區護理的培養目標,根據培 養目標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課程設置應適應先進的系統化 整體護理的需要,趨向合理化、實用性,注重對人關懷和整體護理,注重莫定繼續教育基礎,強調通用技能的訓練、關鍵能力的 培養,如在具備一般臨床護理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社區 服務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從事各種護理服務工作必備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在社區護理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中,主要是增加了社區護理學基礎,以培養學生的社區服務能力。
3. 2棋塊式佑構構建社區護理倪刀鑄蕎裸程
社區護理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采用模塊式課程結構,分為人文公共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選修課程模塊、綜合活動課程模塊、專業實踐模塊等。另外,增添護理專業新知識、新理論。隨著醫學的發展和護理領域的拓寬,需要大量具備新知識、新理論的護理人才,因此,選修課程模塊應包括現代醫學的新型課程,如護理美學、護理禮儀、人際溝通等。臨床實習時,安排學生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為期2周的社區實習。
3.3液化母科戀識,建立護理專勇稼合裸程體系
在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建立體現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以人為中心、以綜合課程為主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結構中,各門課程都要以護理教育為主線,為共同的專業培養目標服務。因此,我校護理專業課程結構改革緊緊圍繞護理教育的宗旨,突出護理教育的特點,突出面向社區與整體護理的理念,淡化學科意識,強化整體觀念,各門課程的設置離不開護理專業目標,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銜接的,為此改過去臨床護理各課程分開的狀況為開設臨床護理綜合化課程。同時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社區護理的綜合服務能力,根據社區居民對健康的需求,建立社區護理綜合課程。
3, 4咯蕎稼合縈質、板龍社區服務倪刀茍塞從,佑合實陳,翎食文化塞從裸程
文化基礎課程的必修內容要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標準,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政治教育以德育課、操行品德為主,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及各種綜合實踐活動加強護理哲理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根據學生實際刪減數理課程,這并不意味著不開數學、物理課程,這2門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數學課以初等數學為核心,采用具體一抽象一應用的思路,突出圖形教學,數形結合。要求物理課程對現行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與刪減,以學生能用、夠用為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計算機的課時量,增加計算機操作機會,培養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包括上網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計算機通訊、計算機輔助教學、文字錄人處理能力、專業軟 件應用能力等。
3. 5雷、夠用茍原則,適畝烤加或減少裸程之閱偽母時比例
護理基礎課程的設置是為護理專業課程服務的。因此,在 以社區為基礎的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中,結合學生的自身素質、 學習的實際情況和護理專業的特點,我們以必需、夠用為原則 對一些基礎課程的學時進行了調整,如整合解剖學、生理學、生 物化學課程與學時比例,適當減少病理學課程學時,保持藥理 學課程學時不變。同時根據基礎課程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3. 6立足于社區與格未,橄化護理專火裸程
以社區為導向的護理專業學生,既要有一定的臨床護理能力,又要具備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能力。因此,必須面向社區與臨床,強化護理專業課程。在設置過程中,增加了護理技術、臨床護理、衛生保健等護理專業課程學時比例,特別是把社區護理學基礎課程作為必修課進行學習。
3. 7加橄實戲教李,加極與醫隴的聯系
在專業課程中,理論和實踐學時數之比基本為.因此我校建立了規范的實驗室和穩固的實習基地。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參與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課開設的質量;加強臨床實習鍛煉。專業實踐見習采取課間、課外活動、集中輪回等形式安排。畢業實習必須安排在縣級以上(含縣級)醫院進行。加強與醫院的聯系,聘請醫院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來校授課、講學,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組織學生定期到醫院、社區參觀、見習,強化職業服務意識及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的結合。
3.8貢現瓜性裸程談,加橄李健縈質教育
隱性課程教學是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孕育創新意識、養成創新素質、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基。隱性課程設置要牢固樹立環境育人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底蘊的育人功能,努力挖掘校園人文內涵,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氣氛,加強校園優良文化、學術氛圍對高素質人才的熏陶作用;鼓勵護生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文化活動,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形成體現護理專業特征的精神風貌和人格氣質。隱性課程可通過以下途徑設置:開展建設文明校園活動、元旦文藝晚會活動、清明節紀念先烈活動、班級課外文藝活動、書法競賽、音樂和詩歌朗誦會、護士節職業道德教育及護士授帽儀式、寫作與演講比賽、青年志愿者活動、社區居民衛生健康狀況調查、社區健康教育、假期社會調查等。
課程設置改革是一項艱苦的系統工程,而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全體教師都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目前,新課程體系即將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還需不斷充實和完善,教改成效有待于進一步驗證,但是我們相信護理專業課程與教學內容改革對建立適應社會發展的社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和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摘要】 隨著全民醫保實施和社區衛生的不斷完善,社區醫療將成為多發病、常見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就醫的主要場所。糖尿病為一慢性、終身性疾病,需要長期綜合性自主治療,多數患者通過醫院門診在社區治療為主,社區治療具有減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療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降低醫療費用等優勢,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區護理將成為該疾病護理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通過社區護士對患者實施切實可行的社區護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社區護理中重視對患者進行血糖水平的維持指導、教會防止低血糖、指導患者及家屬實施糖尿病的合理飲食護理、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指導督促運動治療、實施及時有效的藥物治療、指導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措施,使糖尿病患者在社區的治療中取得較好的效果。連續性的健康教育是堅持治療的關鍵,定期的社區訪視是保證正確用藥的措施,定期復診是并發癥得以早診斷、早治療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患者的遵醫率,對促進其正確治療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糖尿病;社區護理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島素缺乏或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發生抵抗,致使機體血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異常,以慢性高血糖為突出表現的疾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患者正不斷增多,其并發癥日趨嚴重,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只有出現并發癥的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住院治療外,大部分患者在社區通過門診長期治療,缺乏持續專業性的指導,社區的護理尤其重要。護士在社區采取靈活多樣的衛生宣傳、定期訪視、持續性的專業指導方式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有效控制、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防止并發癥起重要作用。
1 糖尿病的社區護理措施
1.1 指導患者血糖水平的維持 無論是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還是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都必須把血糖維持到正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減緩糖尿病的發展,延遲并發癥的發生。指導患者控制血糖維持到正常水平非常重要,定期到患者家里探望、詢問病情,了解病情進展。
1.2 教會患者低血糖的防止 糖尿病患者應歸納出定量按時進餐、按時用藥和定時監測的規律性,不要過于饑餓,也不要過飽,不能盲目地限制食物和水分的攝入,外出時必須隨身攜帶面包、餅干、糖塊以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1.3 指導患者及家屬實施糖尿病的合理飲食護理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飲食的控制中家屬的支持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是在合理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攝入量,一般比例為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55%、蛋白質占總熱量20%、脂肪占總熱量25%,膽固醇攝入限制在300 mg以下,因為脂肪攝入多易引起酮癥酸中毒,10歲以下兒童蛋白質可以稍多,每日需要的總熱量可按勞動強度分為輕、中、重,同時應注意飲食應清淡,低鈉鹽、高纖維素,做到不吸煙、不喝酒。
1.4 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 糖尿病病程長,治療效果不明顯,不易堅持用藥,并且為終身性疾病的特點,給患者造成了許多心理障礙,如:緊張、焦慮、孤獨、抑郁、絕望等,這些心理因素可使病情加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因此社區護士應對社區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和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興趣愛好組織文化娛樂活動,如門球比賽、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鼓勵患者短期旅游,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聽音樂、練習書法、繪畫、養鳥等來增添生活樂趣,以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緒,加強患者積極的情感體驗,降低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積極、穩定、愉悅的心理,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復和控制。
1.5 指導并督促進行運動治療 向患者及家屬宣傳運動療法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運動療法的原則是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相對定時、定量、適可而止,教會患者運動量的簡易計算方法:運動中脈率次數達到170-年齡、進餐后1 h運動、最好不要空腹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運動能增強脂肪細胞中酶的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促進多余脂肪的分解,控制肥胖,使血脂降低。對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療法可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促進葡萄糖利用使血糖下降。運動療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屬的理解支持顯得很重要。
1.6 實施有效的藥物治療 指導社區患者合理用藥,強調患者主動性和自覺性,而不是機械地遵醫服藥,鼓勵患者對自己的行為做記錄。對1型糖尿病患者,教會其胰島素的注射技術,對口服降糖藥的患者要嚴格掌握用藥時間與進餐配合,了解藥物副作用的表現,出現異常及時去醫院診治。
1.7 教會患者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 平時應穿柔軟透氣的襪子,鞋要寬松軟底,不要穿緊身的衣褲和鞋子,不要光腳走路,指甲不要修剪過短,不要自行刮雞眼,每晚用溫水洗腳,用柔軟和吸水性強的毛巾,輕輕的擦干腳部。冬天用熱水代和電熱器取暖是不宜直接接觸皮膚,避免燙傷。一旦發現局部出現傷口、水皰、皮裂、疥瘡要及時到醫院處理。
1.8 其他護理措施 加強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檢查和高危人群的篩查,防患于未然。注重個人衛生和皮膚的護理,避免接觸堅、硬、燙的物體,以減少皮膚受傷和感染的機會。
2 討論
2.1 連續性的健康教育是堅持治療的關鍵 糖尿病患者在社區治療時,缺乏專業醫護理人員的監督和指導,對疾病的治療和監測均有較大的隨意性,規律治療過程易受個人生活習慣、對疾病的認知、性格及生活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初次診斷治療的患者,缺乏對疾病治療和不良預后的認識,增加治療的隨意性,從而影響治療效果。有報道2型糖尿病患者有記憶力降低,早期的認知功能減退的現象,健康教育的效果與患者的記憶和學習能力密切相關。社區護士對其進行連續的疾病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使患者及其家人對疾病治療的要求、監測的要點、不良藥物反應的預防及處理、并發癥的防治形成一個正確的認知,通過不斷的學習,強化正確的方法,干預其建立健康的行為,促使患者能堅持正確的治療方法,獲取有效的治療效果。
2.2 定期的社區訪視是保證正確用藥的措施 該疾病需終身治療,隨時監控,長期的綜合治療必須由患者自己實施,是否遵醫囑治療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由于治療環境由醫院改變為社區的生活場所,患者的治療將受到不同時期、不同情境的生活因素的影響,糖尿病患者進入社區后患者的遵醫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從而影響治療效果。社區護士堅持定期的家訪,除做好疾病知識教育外,還對患者的正確用藥和監測有及時的指導作用,同時對患者保持有效用藥有警示作用,加強患者參與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患者的遵醫率,保證用藥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通過家訪避免了電話等信息隨訪中患者回訪信息的不真實性和不準確性。
2.3 定期復診是使并發癥得以早診斷、早治療的有效方法 糖尿病的治療時間較長,長期的治療會讓患者產生懈怠情緒。血糖的有效控制易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出現不同的病理表現和不同臟器功能的損害,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機體對不良反應的應激能力降低,出現不同的并發癥。特別是老年人,由于其反應差,不能早期發現而延誤病情,致較多的并發癥。糖尿病患者在社區的治療中,應在社區護士的正確指導下實施有效的治療措施,同時應根據血糖控制情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確定治療的有效性,及時進行相關治療方案的調整。通過專科復診查體可使并發癥得以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
糖尿病(DM)是一種典型的慢性終身性疾病,因此,對患者長期的治療措施必須由患者自己實施。這就要求患者要遵從醫生的治療方案,具有良好的遵醫行為,才能較好的控制本病,但臨床工作中發現,患者出院后的遵醫率并不高,為了提高患者的遵醫率,尋求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我們對出院的90名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及方法
1.1 對象
對1998年上半年出院的符合WHO診斷標準的DM患者,共90名,男52名,女38名,年齡26-70歲,Ⅰ型患者6例,Ⅱ型患者84例,全部為已婚患者。
1.2 方法
1.3 將上述90名患者按出院順序隨機分為2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每
組45名,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接受了本科系統的健康教育,在飲食療法,藥物療法,自我監測,運動療法幾方面進行指導,并有書面內容,出院時,患者均表示已接受并掌握所指導的內容。出院后即對實驗組進行社區干預,具體措施有①出院1個月左右進行一次家庭隨訪,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為患者遵醫提供家庭幫助,并指導患者與周圍的DM患者建立聯系,互相幫助。②從第2個月開始每月發放一次病情追蹤卡,目的是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遵醫行為如何,存在什問題,以便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③與患者保持電話聯系,不定時詢問患者的遵醫情況,患者也可隨時來電話咨詢,以經常提醒和監督患者遵醫。對照組不施加任何影響。
2 評價
2.1 對兩組患者遵醫率的調查
患者出院半年后即進行自行設計的遵醫行為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是否按時檢查、飲食療法、藥物療法、自我監測、運動療法幾方面的遵醫情況,分組進行統計,獲得兩組患者的遵醫率。
2.2 對兩組患者進行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者的平均數值進行比較,HbA1c測定,并對兩組患者的平均數值進行比較。HbA1c 反映患者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患者血糖控制好壞的重要指標,正常值為小于6.0。
3 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有5名和8名患者由于種種原因先后失去聯系,未收回問卷,未做HbA1c的測定。
4 討論
4.1 社區護理干預對提高DM患者遵醫率及很好地控制血糖有重要作用。
患者的遵醫行為是指患者在求醫后其行為(服藥、飲食控制、或改變生活方式等)與臨床醫囑的符合程度,為遵循醫囑的行為活動(1)DM患者只有很好地遵從醫囑,才能長期控制疾病,保持血糖穩定,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但由于并發癥的緩慢出現,使患者有短時間內看不到疾病帶來的嚴重后果,同時,疾病的長期折磨,也使患者極易產生懈怠情緒,另有一部分患者在遵醫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幾方面的原因,導致患者不能嚴格遵醫。社區護理干預對患者是一種支持作用,可以時時提醒和幫助患者遵從醫囑,達到很好控制疾病的目的。表1中干預組的遵醫率在按時檢查、飲食控制、藥物療法、自我監測四個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表2中平均HbA1c值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的患者血糖控制較好。
4.2 醫院內的健康教育對DM患者是遠遠不夠的,社區護理干預是護理工作的延續,對患者的支持更有針對性。
雖然90名患者均接受了本科的系統健康教育,但患者出院后的遵醫率仍不理想,表1中可以看出對照組在按時檢查、飲食控制、藥物療法、自我監測、運動療法5個方面的遵醫率分別為48.6%、43.2%、70.2%、37.8%、32%。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可以隨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恰當的指導和幫助,如針對老年患者經常忘記服藥問題,幫助他們設計了三個不同顏色的藥杯,分早、中、晚用,每晚擺出一天的藥,并把藥杯放在床頭桌或茶幾容易看得見的地方,這種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漏服藥的現象。另外,幫助患者聯系購買血、尿糖試紙和注射器等物品,在客觀上提供遵醫的條件。
4.3 社區護理干預中,更注重了家庭對患者的支持,更有利于患者遵醫DM患者控制疾病,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尤其是飲食控制方面。我國傳統的家庭模式是一家幾口人在一起就餐,并且多數沒有分餐,這就不利于患者的飲食控制。另外,DM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因此,在社區護理中,指導家庭成員認識到這個問題,在協助患者建立有規律的健康生活秩序的同時,注意減少發病危險因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非常有意義。
4.4 如何讓DM患者充分認識到運動療法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是臨床護士健康教育的重要課題。
DM的發病與患者缺少運動、肥胖有關,表1中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運動療法上的遵醫率無明顯差異,且較其他四個方面為低。說明運動療法尚未引起患者的重視,分析其原因,一是患者沒有認識到運動也是種治療,二是我們尚沒有運動治療的專職人員,在健康教育時可能有非常明確、操作性很強的指導,影響了患者對運動療法的重要程序,提示我們要加強運動療法方面的健康教育。
4.5 社區護理對于幫助慢性病患者戰勝疾病有重要意義,社區護理勢在必行。
我國目前醫院體制決定了從事醫院工作的醫務人員沒有過多的人力、精力、財務將工作延伸到社區。在研究中,我們僅對40名患者進行了半年的干預,但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作為一種研究,在短時間內商品可做到,如果對全部患者均進行這種干預,就力不從心了,但研究證明,社區護理對患者又必不可少,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區護理體系非常急需,在研究中我們還發現,在目前社區護理體系尚未健全的情況下,將患者組織起來,建立一些小群體,共同抵御疾病,是一種最簡便,最易見效的方式,能使患者之間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對他們長期控制疾病很有益處.
論文關鍵詞:高血壓 社區護理 滿意度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社區高血壓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評價,為社區服務改進提供依據。方法從邵陽市7所醫院社區科隨機抽取高血壓病人144例,采用某大學醫院病人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修訂問卷進行調查。結果社區高血壓病人對護理服務平均滿意度為70.58%,各維度平均得分2.63-2.79分。結論社區高血壓病人對護理服務評價不高,應加強護理人員對社區病人的健康教育與溝通,滿足病人對高血壓基本知識的需求;護理管理者應將滿意度調查結果用于社區護理質量改進過程。
病人滿意度可較客觀地反映醫療服務質量。護理隊伍是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第一線形象代表,在工作中與病人接觸密切,因此,護理服務是影響病人對整體醫療服務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證實,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影響病人對醫院的忠誠及是否會再次到該醫院就醫。病人滿意度調查的目的在于通過調查獲取能夠真正反映病人感受和期望的數據,從而更有效地改進服務,提高滿意目前國家大力發展社區醫療,政府增加大量資金投人,構建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的醫療服務格局,2010年實現在全國各城市達到以街道辦事處為單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95% ; 90%以上的居民步行10-15 min可以到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因此,改善社區護理服務質量對于促進病人到社區衛生機構就醫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邵陽社區高血壓病人就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調查,旨在了解病人對護理工作的評價,以便為社區護理質量改進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9年5月采取隨機抽樣方法選取邵陽市7所醫院(大祥區3所,雙清區2所,北塔區2所)社區科建立健康檔案的144例符合條件的高血壓病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大祥區45例,雙清區53例,北塔區46例。病人人組條件為:意識清楚,2008年2月以來建立高血壓健康檔案,自愿參加本調查,能自主回答問題。其中男性67例,女性77例,年齡4875歲。
1.2研究工具以某大學住院病人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為基礎,對其中的部分條目進行了修訂,以使量表適合“社區”的特點。修訂后的問卷共包括14個條目,分為隨訪介紹、健康教育、隨訪護理、責任心、服務態度5個維度。問卷總體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Cronbach's。為0.903;請護理專家評價問卷的內容效度,提示調查表所涉及的各個層面與期望測量的內容有較高的一致性。條目計分方法采用Liken 5級標度法,每個條目以0-4分5個等級記分(0分很不滿意或沒介紹,4分非常滿意),每個條目所得分為分子,總分值為分母,計算滿意率。
1.3資料收集方法由課題研究人員發放問卷,由研究對象以不記名形式自行填寫,問卷采用統一的指導語,對不能書寫的病人,由收集資料者將每個條目讀給研究對象,并將研究對象的回答記錄在問卷上,問卷當場收回。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47份,收回144份,有效率為98.0% 。
1.4資料統計分析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高血壓病人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百分率、均數土標準差進行描述性統計。
2結果
2.1社區高血壓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率被調查各社區高血壓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率中,最高值為79.93%,最低為63.91% , 7所醫院144例病人平均滿意率為70.58%,詳見表1.
2.2社區高血壓病人對護理工作各維度滿意度情況病人對護理各維度滿意度評價的分值最高為2.86分,最低2.58分,總體評價各維度的平均得分均低于3分,表示不滿意,見表2。
3討論
3.1高血壓病人對護理工作總體滿意度分析本次調查涉及本市3個區7所醫院144例病人,總體滿意率不高,為70.58%。被調查的個別醫院存在重臨床護理輕社區護理,重院內護理輕家庭護理的現象;社區護理的管理尚不規范:主要體現在社區護士工作內容分工不明確,崗位設置不具體,護理質量考核無標準。居民保健知識不成熟,對護理工作認識不足:本地區居民生活水平較低,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人們的整體素質不高,防病及保健知識淡薄,有的家庭收人難以維持生計,那種“能吃、能睡、能工作即健康”的觀念依然存在。對護理工作程序了解不夠對護士的護理價值不能真正理解,尤其對護士開展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務持懷疑態度}a}。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3個行政區里,北塔區的滿意率最低,相對其他區醫院重視不夠,由于該區是工業區,下崗人員多,居民經濟相對落后,但北塔區病人對社區護理的需求較高,希望少花錢、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像醫院一樣的高質量護理服務。因此應加快社區衛生服務建設;醫務人員應利用現有衛生資源,以病人為中心,盡可能滿足病人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需求。
3.2病人對護理工作各方面的滿意度分析
3.2.1隨訪介紹本調查在隨訪介紹方面設置2個條目,包括護士是否自我介紹,說明安全注意事項及緊急狀況時如何尋求幫助。全面及時的介紹可以幫助病人減少陌生和焦慮感,也讓病人首次效應得到了很好的印象,從而提高對護士的信任和理解。表2顯示:該維度平均得分2.79分,提示相對于其他方面,社區高血壓病人對護理人員進行的隨訪介紹較為滿意。
3.2.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病人獲取知識是病人感覺滿意的一個先決條件,知識增加可提高病人滿意度0。問卷中,健康教育維度設置了4個條目,包括對高血壓飲食、運動、用藥和檢查方面的注意事項的健康宣教。表2顯示:本次調查其他4個維度的得分差異不大,但健康教育維度的得分明顯低于其他維度,與國內其他同類調查結果一致網。本次調查有相當一部分病人不了解高血壓疾病知識,由于缺乏健康知識、護理督導和自我監控能力,存在不正確的認知和做法;依從性差,不僅表現在遵醫服藥方面,更多表現在不良膳食習慣(過飽、嗜肥、喜咸),有些病人以增加膳食營養、購買保健食品作為健康投資方式。病人希望在用藥、飲食方面得到更多、更詳細的解釋,希望有固定的醫務人員全程管理自己的健康,也希望大醫院的醫生多到社區義診,并渴望得到心理支持。提示社區護理人員在健康宣教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沒有真正落實到居民中去,原因包括:護理人員自身缺乏相關的知識和傳授技巧;護理人員對健康宣教的認識不夠;由于人力資源缺乏,護士缺乏足夠的時間與病人進行信息溝通等門。
3.2.3隨訪護理隨訪護理維度設置了6個條目,分別為環境安靜、居室整潔,測量血壓、體質量、用藥指導,解決睡眠問題,心理問題,協助保持口腔及身體清潔,協助翻身。其中后2個條目為選擇項目,供生活不能自理的高血壓病人填寫。表2顯示:該維度得分也較低,僅次于健康教育維度,其原因可能是:部分護理人員存在重治療輕心理護理的情況,特別是隨訪時沒有給病人及時、全面的幫助。有些高血壓病人伴隨著抑郁癥狀,要在情感上給予滿足,要多與病人溝通解疑,讓他們倍感醫務人員的關愛。提示護理人員應建立人文關懷理念,從細微的護理做起,增加病人的安全感,滿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是提高病人滿意度的關鍵。
3.2.4護理人員的態度和責任心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主要體現在病人能否得到及時可及的護理服務,本組病人希望醫務人員長期關注他們的身體情況,定期幫助檢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態度體現在是否親切熱情、尊重隱私、尊重病人意見等方面。病人期望在接受治療時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上的關心體貼,良好的護患關系可提高病人滿意度,改善服務態度是提高病人滿意度的重要舉措。本次調查顯示:這兩個維度的平均分分別是2.78 ,2.77分,相對于其他維度,得分較高,但滿意度情況還不樂觀,有待進一步加強。
3.3對策高血壓病人對社區護理服務滿意度不高,社區護理現狀與病人需求存在很大差異,要求醫護人員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服務意識和溝通能力。各維度的得分以健康教育分值最低,說明健康教育是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健康教育內容少、形式單一、效果差,病人對疾病了解不全面,更不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各社區科應將健康教育提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非藥物治療的前提,但迄今沒有一種公認的模式,可結合個性化、全程教育、家屬參與、知識更新等原則制定健康教育計劃。高血壓是行為方式性疾病,發生發展的速度取決于病人及家屬對疾病治療的認知和態度。飲食運動能量平衡促健康,心理養生受益終生。應講解如何減少烹調油量、減少食鹽量,睡眠障礙如何克服,憂郁生氣不良情緒如何消除,可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內容有針對性的宣教。本組病人文化程度低,更依賴醫務人員一對一的講解與指導,講解時力求通俗易懂,配合用圖表的形式講解,同時考慮病人的理解能力,采用反饋方式重復所學知識,定期隨訪病人知識掌握程度,主動詢問病人的自我感受,隨時關注病人的情緒和需要,贊譽病人多用鼓勵用語,對每個生活方式改善的細小變化給予肯定,幫助繼續努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他們對待疾病的正確態度和行為,使血壓得到控制,減少并發癥發生。高血壓病知識教育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作,強化醫護人員對高血壓病人全面教育的意識,保持教育的持續性,將最先進、最科學、最可行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病人,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需求,從而不斷提高高血壓群體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達到治療的目的。
論文摘要:通過對社區護理現狀的調查,發現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社區護理人才匱乏,社會對護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公眾的衛生保健意識滯后等。針對目前社區護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對策,即健全社區服務體系,培養社區護理人才,多渠道開展衛生保健宣教,提高公眾的防病保健意識。
論文關鍵詞:社區護理;社區護士;社區服務體系
社區護理是由護理學和公共衛生學理論綜合而來的,用以促進和維護人群健康,提供連續性的、動態的綜合的護理服務。社區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和全科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理的特點是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居民為中心,以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及慢性病為重點,提供集預防、保健、醫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等為一體的綜合、便捷的護理服務。目的是解決社區居民的健康問題,滿足其對護理技術和醫療服務的需求,促進社區人群的健康,提高社區人群生命質量。服務對象是以社區的人群為主,面向個人、家庭提供服務。現將社區護理現狀及其發展對策介紹如下。
1社區護理的意義
社區醫療保健服務,實現了病人在家中享受到和在醫院一樣的治療服務,社區服務提高了社會效益。在社區工作中,通過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宣傳,使人們認識到學會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減少疾病、增進健康的關鍵。護士進入社區,用知識與技術解除病人的痛苦改變人們不良衛生習慣等,增進社會對護理工作的理解,提高護士對事業榮譽感和自信心。
2社區護理現狀
2.1社區護理人才匱乏在對社區護理進行調查過程中發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基本上以醫療、預防為主康復護理、保健內容較少,不能充分體現社區護理的特色。1個社區服務站服務1條街,1個街道居民有3000人~5000人,護士僅1名~3名,社區服務只有初步的治療,社區保健知識宣教、自我保健、疾病預防等工作難以開展。長久以來,我國護理服務一直注重臨床護理,社區護理服務十分薄弱。社區護理是一項范圍較廣,所需知識面較寬的工作,其服務不同于臨床,要求社區護士要有較全面的護理知識和人文知識。而目前的社區護士普遍學歷層次不高,再加上規范化培訓、繼續教育也未受到社區護士的足夠重視,致使社區護理隊伍整體素質較低,無法提供高素質、深層次的護理服務。社區護理急需大量的全科護士,而我國社區護理教育還是一項薄弱環節,缺乏培養專門的護理人才從事社區護理工作。
2.2社會對社區護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然而社會上對社區護理工作仍有偏見,有些人對護士的價值并不真正理解,部分人群對社區護士獨立自主的護理服務持懷疑態度一,這樣病人的護從性必然很低,護理效果自然受影響,反過來勢必制約社區護理的發展。
2.3公眾的衛生保健意識滯后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人們對衛生保健需求沒有相應提高,主要原因是過去的醫療衛生部門工作重點放在院內治療,對防病保健工作投入少、宣傳少,現在社區中的大多數老人文化程度低,衛生保健意識也很低。另外,目前一些人下崗,經濟收入低,影響人們對衛生保健的投入,他們的錢只能用在有病治病上,談不上無病防病。
3社區護理發展對策
3.1健全社區服務體系社區護理服務的發展必須依靠相關學科和有關行政職能部門的廣泛支持與參與。衛生部門可根據學科發展和社區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區護理的功能和社區護理的職責,提高各級領導工作的認識}。社區醫護人員是黨和國家衛生保健的最直接執行者,也最能發現預防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該有個組織聽聽他們的建議以解決社區護理存在的問題。
3.2加快社區護理教材建設,大力培養高素質社區護理人才在新的醫學模式中,護理工作者的任務和職責不斷擴大,在護理實踐中承擔多種角色。未來大部分的初級保健任務將由護士承擔,社區護理是未來護理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社區護士除了一般的護理工作外,還應掌握其他相關學科的工作,如社區護理學、健康評估、康復護理學等。作為社區護士必須明確自己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角色,樹立現代護理觀,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寬廣扎實的業務知識及精湛熟練的護理技能,針對社區個人、家庭、群體和組織開展保護、預防和促進工作,真正達到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護理目標。這就要求應加快社區護理教材建設,大力培養高素質社區護理人才。
3.3多渠道開展衛生保健宣教,提高公眾的防病保健意識借助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力量宣傳,普及衛生保健知識。通過多種媒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及社區醫療護理保健的重要性,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及對社區護理工作的認識,讓人們認識到社區醫療是有效而經濟的康復途徑,使廣大居民從心里接受社區護士的服務。
【摘要】 目的 評價護理專業學生社區中醫實踐的效果。方法 采用“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表”及自設的對社區中醫實踐活動的反饋評價問卷對學生進行測評。結果 多數學生認為社區中醫實踐對理解中醫理論知識、提高中醫操作能力、擴展《社區護理》課程、培養科研能力、增加專業自信心及社區居民對中醫護理專業的認識非常有必要。結論 社區中醫實踐有利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能力的鍛煉,但學生在理論應用、人際溝通及社會適應能力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加強。
【關鍵詞】 護理;學生;中醫;實踐
隨著現代醫學內涵的延伸,護理工作的職能不斷拓展,其服務已跨出了醫院,社區和家庭成為了護理工作的重要場所。在我國的社區衛生服務建設之中,中醫藥的優勢和作用不容忽視。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自2002年開設《社區護理》課程,積極開展學生社區實踐項目,以配合教學,努力提高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學生理論與操作的社區實踐能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2002級90名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本科生。
1.2 方法
1.2.1 內容 選擇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北里社區作為學生社區實踐基地。2004年5月12日進行社區中醫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包括免費發放常見慢性病健康教育處方及由教師和學生自行設計的“社區居民中醫健康服務方式的需求調查”問卷,提供中醫常見病保健咨詢、耳針、中醫按摩及八段錦體操表演等服務。
1.2.2 評價方法 活動結束后由2002級90名學生自行填寫對社區中醫實踐活動的反饋評價表,內容包括是否有利于專業業務學習及項目可行性。評價等級分為非常有必要、有必要、無所謂、沒必要;并隨機抽取其中45名2002級學生,由帶教教師測評并填寫學生“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表”進行評價,內容包括業務素質(理論應用、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心理素質(人際溝通、社會適應能力、學習態度),評價等級為優(9~10分)、良(7~8分)、中(5~6分)、差(<5分)。
2 結果
對社區中醫實踐活動的反饋評價內容中,77.78%同學認為社區中醫實踐對于理解中醫理論知識與提高中醫操作能力非常有必要,91.11%同學認為對于《社區護理》課程學習的擴展非常有必要,80%同學認為有利于訓練培養科研意識的能力,88.89%同學認為此活動有利于社區居民對中醫護理專業的認識,80%同學認為該活動對增加專業自信心非常有必要。在開放式問題如:“本次社區實踐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的回答中,按照感受深度排序為居民信任中醫、中醫護理在社區的發展前景可觀、社區護理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向、在準備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溫故知新及集體配合協作精神的重要;在“你對本次社區中醫實踐有何建議”中,學生認為今后應擴大社區中醫實踐宣傳力度與范圍,希望有更多的社區親身體驗及動手機會,同時,因為學生臨床治療、護理知識有限,所以希望多開展針對某個特定專題的社區中醫實踐活動,并建議在各年級中增加不同方式的有關中醫護理內容方面的社區實踐等內容。
“學生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采用《社區學生素質調查表》部分內容進行測評,結果見表1。 表1 學生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結果 [n=45,例(%)]
3 討論
社區護理是21世紀的護理發展方向,也是適應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的需要。在社區人群保健服務中,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發揮“簡、便、效、廉”與靈活多樣的護理方法優勢,運用通俗易懂、簡便易行的中醫護理技術,可指導社區居民健身祛病、保健抗衰,提高他們的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
3.1 中西醫護理知識、技術的運用 以往學生臨床操作技術動手能力的實踐主要依靠畢業實習得以實現,而在醫院的畢業實習中經常運用的是現代護理技術,真正實踐中醫操作的機會很少。社區護理實踐中的健康教育、保健咨詢、中醫保健技術操作(如耳針、按摩、拔罐、刮痧等)等內容,需要學生有扎實的中西醫基礎知識、熟練的操作能力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社區實踐,給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鍛煉機會,提高了學生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水平,也培養了一定的科研意識。同時,絕大多數學生都感到自身知識不足或欠缺,面對社區居民提出的實際問題產生壓力與危機感,急需加強臨床實踐,擴大知識領域,不斷完善自我,以適應新時期護理學發展的需要,從而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 學生素質與能力的鍛煉 “學習社會”是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的縮影,通過社區實踐活動,學生可了解自己的專業學習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有助于預測日后的就業方向和社會發展趨勢,鍛煉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交流的技巧,增強了學生對護士職業的熱愛。從對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結果來看,學生的理論應用、人際溝通、社會適應能力指標得分相對較低,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加強學生以上能力的實際鍛煉。
論文關鍵詞:護理專業 社區衛生服務 課程設里 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護理專業課程設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社區服務能力。在對社區護士進行調查和參考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中職護理專業社區服務能力培養課程設里研究的原則與具體措施。
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中專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及《關于開展“中專教育質量年”活動的通知》的要求,我校按照社會經濟發展和學校教育教學培養目標的需要,加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及內容的改革。特別是自2005年12月我校開始承擔安徽省教育廳重點立項課題“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社區服務能力培養實施方案研究”以來,我校教務科、醫學教育研究室對以培養學生社區服務能力為主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及內容進行了廣泛的研討論證,并根據護理專業需要和我校學生的實際進行了積極的改革、調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筆者試從護理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的確定與組織、教學安排等方面對中等衛校社區護理專業課程設置進行研究與探討。
1建立機構,確定改革指導思想
1. 1開展護理專峨裸程體系友內容認里研究
我校在課題組的指導下,成立了護理專業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成員由教學副校長、教務科長、醫學教育研究室主任組成,組織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調研、設計改革方案。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教務科、醫學教育研究室組織由承擔護理專業各門課程教學工作的骨干教師參加的課程體系改革研究,探討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社區服務能力改革方案,落實各項改革措施。
1. 2確立裸程體系友內容改革指導思龍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并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文件精神,我校根據社區人群的護理需求,積極進行護理專業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改革與實踐,以“減數理,增基礎,強專業,重實訓”為指導思想,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培養面向社區,具有綜合護理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適應各級醫療、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等機構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護士,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2課程設里改革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 1登體枯原則
系統論告訴我們,整體性原則是系統思維的首要原則,是應用系統方法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根本依據,它強調的是整體與要素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以整體為歸宿川。因此,課程設置必須涉及培養目標的各個教學環節和局部、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強調參與改革的全體人員是一個整體,各門課程是一個整體,全部教學活動是一個整體。其最大特點在于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不是簡單地堆砌,而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達到各個部分單純相加所不能達到的整體功能。
2. 2燎合枯原則
綜合性原則是指對任何客觀事物的研究都必須從它的組成部分、結構功能及與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方式等方面對系統進行綜合研究。根據綜合性原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以往過分強調單一學科的完整性及爭學時、爭資源的矛盾,打破現有的注重知識傳授的課程體系,增加人文社會和護理知識,在新知識大量涌現、社會對護理人員要求日益提高、然而學時又有限的情況下,充分體現和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
2. 3長優化原口紐
最優化原則的確定是運用系統科學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綜合考察得出的。系統的最優化原則要求在研究和解決間題時要統籌兼顧,從多種可能性中選擇出最優化的系統方案川。因此,應根據現代教育觀和護理觀以及培養目標的要求,對確定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組合。根據一個培養目標選擇的課程內容可以有許多種組合。例如可以按臨床分科組合,也可以按人的生命周期組合,還可以按照從健康到疾病的順序組合等。但是 無論怎樣組合,都應該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又有利于 護理教育的發展;既有利于現有教師目前的發展,又有利于迎接未來的挑戰,在考慮現有資源的同時求得最大的效果。
3課程設置改革的具體措施
3.1更根搖護理專勇倍未月標欽里裸程
有關社區護理能力培養課程的教學內容要適應社區護理專業的發展和社區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使社區護理人員的知識 結構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明確社區護理的培養目標,根據培 養目標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課程設置應適應先進的系統化 整體護理的需要,趨向合理化、實用性,注重對人關懷和整體護理,注重莫定繼續教育基礎,強調通用技能的訓練、關鍵能力的 培養,如在具備一般臨床護理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社區 服務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從事各種護理服務工作必備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在社區護理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中,主要是增加了社區護理學基礎,以培養學生的社區服務能力。
3. 2棋塊式佑構構建社區護理倪刀鑄蕎裸程
社區護理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采用模塊式課程結構,分為人文公共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選修課程模塊、綜合活動課程模塊、專業實踐模塊等。另外,增添護理專業新知識、新理論。隨著醫學的發展和護理領域的拓寬,需要大量具備新知識、新理論的護理人才,因此,選修課程模塊應包括現代醫學的新型課程,如護理美學、護理禮儀、人際溝通等。臨床實習時,安排學生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為期2周的社區實習。
3.3液化母科戀識,建立護理專勇稼合裸程體系
在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建立體現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以人為中心、以綜合課程為主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結構中,各門課程都要以護理教育為主線,為共同的專業培養目標服務。因此,我校護理專業課程結構改革緊緊圍繞護理教育的宗旨,突出護理教育的特點,突出面向社區與整體護理的理念,淡化學科意識,強化整體觀念,各門課程的設置離不開護理專業目標,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銜接的,為此改過去臨床護理各課程分開的狀況為開設臨床護理綜合化課程。同時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社區護理的綜合服務能力,根據社區居民對健康的需求,建立社區護理綜合課程。
3, 4咯蕎稼合縈質、板龍社區服務倪刀茍塞從,佑合實陳,翎食文化塞從裸程
文化基礎課程的必修內容要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標準,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政治教育以德育課、操行品德為主,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及各種綜合實踐活動加強護理哲理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根據學生實際刪減數理課程,這并不意味著不開數學、物理課程,這2門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數學課以初等數學為核心,采用具體一抽象一應用的思路,突出圖形教學,數形結合。要求物理課程對現行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與刪減,以學生能用、夠用為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計算機的課時量,增加計算機操作機會,培養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包括上網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計算機通訊、計算機輔助教學、文字錄人處理能力、專業軟 件應用能力等。
3. 5雷、夠用茍原則,適畝烤加或減少裸程之閱偽母時比例
護理基礎課程的設置是為護理專業課程服務的。因此,在 以社區為基礎的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中,結合學生的自身素質、 學習的實際情況和護理專業的特點,我們以必需、夠用為原則 對一些基礎課程的學時進行了調整,如整合解剖學、生理學、生 物化學課程與學時比例,適當減少病理學課程學時,保持藥理 學課程學時不變。同時根據基礎課程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3. 6立足于社區與格未,橄化護理專火裸程
以社區為導向的護理專業學生,既要有一定的臨床護理能力,又要具備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能力。因此,必須面向社區與臨床,強化護理專業課程。在設置過程中,增加了護理技術、臨床護理、衛生保健等護理專業課程學時比例,特別是把社區護理學基礎課程作為必修課進行學習。
3. 7加橄實戲教李,加極與醫隴的聯系
在專業課程中,理論和實踐學時數之比基本為.因此我校建立了規范的實驗室和穩固的實習基地。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參與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課開設的質量;加強臨床實習鍛煉。專業實踐見習采取課間、課外活動、集中輪回等形式安排。畢業實習必須安排在縣級以上(含縣級)醫院進行。加強與醫院的聯系,聘請醫院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來校授課、講學,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組織學生定期到醫院、社區參觀、見習,強化職業服務意識及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的結合。
3.8貢現瓜性裸程談,加橄李健縈質教育
隱性課程教學是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孕育創新意識、養成創新素質、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基。隱性課程設置要牢固樹立環境育人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底蘊的育人功能,努力挖掘校園人文內涵,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氣氛,加強校園優良文化、學術氛圍對高素質人才的熏陶作用;鼓勵護生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文化活動,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形成體現護理專業特征的精神風貌和人格氣質。隱性課程可通過以下途徑設置:開展建設文明校園活動、元旦文藝晚會活動、清明節紀念先烈活動、班級課外文藝活動、書法競賽、音樂和詩歌朗誦會、護士節職業道德教育及護士授帽儀式、寫作與演講比賽、青年志愿者活動、社區居民衛生健康狀況調查、社區健康教育、假期社會調查等。
課程設置改革是一項艱苦的系統工程,而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全體教師都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目前,新課程體系即將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還需不斷充實和完善,教改成效有待于進一步驗證,但是我們相信護理專業課程與教學內容改革對建立適應社會發展的社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和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抑郁癥;社區服務;家庭干預
【關鍵詞】 抑郁癥;社區服務;家庭干預
抑郁癥是一種患病率高,嚴重危害人民心身健康的常見疾病,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應激性生活事件不斷增加,心理壓力增大,如:婚姻、家庭、就業問題、人際關系、慢性軀體疾病等因素,使抑郁癥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影響生活幸福度的嚴重疾病。在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一項15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中的心理障礙研究中,以中國上海為樣本,研究結果顯示符合ICD10標準的重性抑郁的患病率為4.0%;抑郁性神經癥患病率為1.2%;在大、中學生、特殊職業人群,抑郁發病率為10~20%。嚴重軀體疾病、慢性病、腦器質性疾病容易誘發或導致抑郁癥,其中內科病患者中抑郁發生率為12~36%;巴金森氏病發生抑郁者為50~70%;腦卒中后抑郁發生率為30~60%;老年期癡呆抑郁發生率為10~40%;兒童患病率為1%。抑郁癥可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的發揮,80%以上的抑郁癥患者有功能缺陷。特別強調的是抑郁癥的自殺率極高,約為5~15%。
1 抑郁癥的社區服務
由于社會心理因素諸如婚姻、家庭、就業、人際關系等問題,慢性軀體疾病、物質依賴是抑郁癥的重要誘發因素,軀體疾病還可因抑郁癥而加重病情或影響預后。由此可見抑郁癥的社區服務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發展社區精神衛生服務,讓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特別是抑郁癥患者在社區得到妥善處置和有效康復治療。實踐證明,社區治療能及時減輕或緩解患者癥狀,減少復發和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增強個體功能。
1.1 社區服務的主要任務是普及抑郁癥的基本知識及相關的心理衛生常識宣傳,使患者能及時識別抑郁癥狀而及時得到正規治療,調動和發揮各種社會資源,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預防抑郁癥復發,是社區防治的重點。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人們對健康需求的提高,抑郁癥患者更需要特殊的關懷、照顧和護理。要堅持"以人為本,全人照顧",不斷提高抑郁癥患者的生活質量,確保患者康復。
1.2 根據抑郁癥的特點,對社區人群采取重點監測和服務 在社區服務和日常管理中,對老年患者,老年癡呆、巴金森氏患者、特殊職業人群或患有嚴重軀體疾病、慢性疾病、腦器質性疾病而引發的抑郁癥患者或有隱匿性抑郁癥患者應重點監護,定期上門巡視,定期督導。進行"一對一"上門服務,建立健康檔案,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療經過,遺傳史,家庭成員,婚姻狀況,工作環境,性格愛好等。注意抑郁癥狀的表現與識別,患者往往由于表現為軀體方面不適到綜合醫院門診就診而不愿意看精神專科門診,導致抑郁癥患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故需提高非精神科醫生對抑郁癥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工作。
1.3 發揮社會支持系統的緩沖作用 抑郁癥是心境障礙最常見的一種,其發病率常經歷某些應激性生活事件。社會支持是應激性生活事件與抑郁癥之間的一個重要的中介變量,在抑郁癥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的社會支持是一個很好的緩沖系統,能夠緩解應激性生活事件,對抑郁癥的影響。因而在社區治療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鼓勵患者增加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平時多與家人、朋友交往。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遇到煩惱或困惑時積極向家人或朋友傾訴與求助,這樣有助于增加社會支持的利用度,有利于個體的情緒表達,使社會支持系統的緩沖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
1.4 為社區患者提供全程優質服務 社區醫療服務是醫院的對外窗口,在日常的社區服務中,以方便患者就醫為服務宗旨,做好社區醫療服務,對重癥患者做到及時檢查,及時確診,合理用藥,必要時進行轉診住院治療。以社區醫護人員為主,同時在社區居委會、社區志愿者、患者家屬的共同配合下為患者提供全程醫療服務。經常入戶到患者家中巡診,了解病情,通過對患者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評估,進行簡單的對癥治療,心理輔導、指導及協助家屬進行家庭護理。
1.5 開展預防保健知識和健康教育,強化社區居民自我保健意識 社區的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從宏觀的角度對街道(鎮)居委會人員、志愿者、患者家屬,轄區居民進行培訓,采取積極的干預預防方式和多種途徑開展健康教育。進行定期不定期有關抑郁癥的專題講座,播放音像材料,開設專家咨詢信箱、咨詢電話,提供部分健康教育資料,內容包括:抑郁癥的定義和診斷標準,對各種抑郁癥狀的描述,關于病因和預后的理論觀點,藥物治療使用建議,應激應對策略等。指導家屬與患者的交流技巧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幫助家屬在照顧患者過程中更好地處理實際問題。同時對患者予以個別輔導,鼓勵患者參加專題講座。做到社區服務多元化,按需求服務的目的。
2 抑郁癥患者的家庭護理干預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的主要生存環境,是抑郁癥患者回歸社會的康復場所。以家庭為導向的人性化的社區康復治療模式可增加患者對維持治療的依從性;患者家屬、社區服務人員通過學習精神衛生知識和對整個治療康復過程的主動介入,可改變對待抑郁癥患者的怨恨和粗暴態度,從而提高照料患者的應對能力。
2.1 家屬應多與患者接觸交談,對患者要關心備至 不僅要關心患者的生理需要,更應關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家屬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情緒及病情,良好的家庭關系,親情的照顧,精心的護理是疾病康復的重要保障。
2.2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嚴防自殺 抑郁是導致自殺的重要原因,因此,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嚴防自殺是家庭護理干預的關鍵。家庭人員應熟悉抑郁癥的臨床特征,"晨重夜輕"。故自殺多發生于清晨。對情緒低落,自感無能無用,生不如死的患者要特別注意,這可能是一種危險的信號,這就要求社區醫務人員將護理知識和處理意外的注意事項向家屬交代明白,嚴密觀察,不給患者任何機會。此外家屬及時對其進行心理護理,與患者溝通,給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以調動其內在潛力,減輕心里壓力,樹立生活信心和勇氣。
2.3 督促患者用藥,鼓勵活動 抑郁癥患者好轉時大致經歷睡眠、飲食、思維改變,動作增多,情緒活躍三個階段。在用藥過程中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時應隨時進行復診,家屬要督促患者堅持用藥,決不可間斷用藥或隨意減少劑量或病情好轉就停藥,這樣患者病情會極易再次復發。家屬應協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督促他們多活動,如:聽音樂、下棋、跳舞、散步、打球、繪畫、種花草、養鳥等,以分散注意力,達到減輕病情的目的。鼓勵患者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和適當的社交活動等,使患者始終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不僅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因住院帶來的社會功能受損,節省了開支,從而實現心理與社會功能的全面康復。達到社區服務與家庭護理干預互補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社區 護理健康教育 現狀 對策
論文摘要:從社區護理健康教育職能、內容、方法、工作規范、技術規范考核評價體系、人力資源方面介紹了我國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并提出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對策。
社區健康教育是以社區人群為教育對象,以促進全面的健康為目標,有組織、有計劃、有評價的健康教育活動。它作為初級衛生保健的第一要素,是社區護理的工作重點,是護士必須掌握的工作。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健康教育作為社區護理的重要措施,其影響超過疾病預防或治療性干預。國內護理界正努力探索健康教育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為實現更廣泛人群的健康做著積極貢獻。總體來說,國內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還不平衡,仍處于起始階段。
1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現狀
1.1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職能 據常亞萍等調查顯示,北京市某社區人群的人均醫療時間為5.3 min,人均護理時間是31.5min。這說明,在社區護理中,護士與社區人群的聯系最為密切,這一特點決定了護士應該成為社區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擔者。然而,目前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和護士的工作職責不夠明確,許多護士能夠完成并且適宜由護理人員來承擔的項目(健康教育)是由醫生來承擔的。
1.2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由于我國的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系統。而且理論和體制方面又不夠完善,可參考的護理文獻及書籍又少,使得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僅僅停留在衛生宣傳的層面,很難深入。據統計資料表明,目前有84.0%護士對護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內容了解膚淺或認識不足,80.5%對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選擇能力缺乏,80.0%對護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擔的角色不夠明確。
1.3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技術規范以及考核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沒有專門的結構,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也沒有較成型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職業規范。總之,我國的護理健康教育仍圍繞著慢性病進行,多屬于二級預防水平,與國外已達到的三級預防水平相比存在著差距。另外,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嚴格系統的考核管理體系,對社區護士的健康教育資格準入與審核制度及監控機制尚不完善,嚴重制約了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1.4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人力資源 我國社區護理人員多是來自一級、二級醫院,從事健康教育的人員往往是經過短期培訓或未培訓先上崗人員,學歷、職稱結構偏低,專業結構也不合理。據調查統計,2001年的社區護士中有91%為中專學歷,而且臨時聘用人員占社區護理人員的2/3。雖能滿足社區基本衛生服務,但要使社區護理真正承擔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任務,還是遠遠不夠的。按照專家分析,合理的社區服務醫護之比為1∶8~1∶12,我國開設的社區服務站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標準,過少的人力使社區護士忙于應付大量的護理常規工作,沒有足夠的精力從事健康教育活動。有專家統計,社區護理服務項目花費人次最多的是輸液,占66.1%;花費時間最多的仍是輸液,占80.2%。
2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對策
2.1 將健康教育納入社區護士的服務項目中 在社區護理中,居民健康教育是社區服務項目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護士由于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的技能培訓,又最有時間和機會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她們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沒有健康教育的護理,不能稱其為整體護理。國內專家也指出:健康教育應首先納入到目前的社區護理服務項目中。
2.2 將社區健康教育融入護理實踐和公共衛生實踐中 社區護理是由護理實踐和公共衛生實踐綜合而成的。護士在對居民護理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將健康知識傳輸給他們,在向居民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是護理的過程。事實證明,凡是健康教育能夠融入社區衛生服務各項工作之中,社區健康教育就能夠發展,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成效。社區護士把健康教育貫穿于三級預防的始終,與預防、治療、保健、康復結合起來,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我預防、自我護理的意識和技能。社區衛生服務為護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2.3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應以“行為矯正”為核心 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行為矯正”,通過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促進個人、家庭、人群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達到全民健康的目的。故社區護理人員在幫助居民形成良好行為方面要求擁有行為改變的知識和處理策略;要求擁有評估健康行為和確認對象是否執行健康行為能力以及協助人們改變、評價行為的技能。社區護理人員應運用健康教育的模式,以“行為矯正”為核心,全面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2.4 多途徑與多層次地培養社區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社區護理工作要求從事社區工作的護士努力通過各種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未來的大部分初級衛生保健任務將由護士來承擔,因此培養社區護理人才是護理教育事業的當務之急。當前,社區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可分在校、在職和崗前培訓3種:一是在護理學院的課程設置中增加社區健康教育課程;二是對已取得中專、大專文憑的護士進行再培訓;三是建立社區護士健康教育崗前培訓制度,學習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理論,鍛煉社區護理健康教育能力。
2.5 改善社區服務體系及人力配置 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可行的、統一的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程序和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建立各種規劃和評價體系,使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服務盡快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是我國社區護理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中,應該逐漸擴大護理的活動范圍。同時,有關部門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配置上應增加護士的比例,使她們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社區護理是21世紀護理的發展方向,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創造條件和利用現有的條件,廣泛深入地開展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個護理人員的職責與挑戰。
【摘要】 目的 評價護理專業學生社區中醫實踐的效果。方法 采用“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表”及自設的對社區中醫實踐活動的反饋評價問卷對學生進行測評。結果 多數學生認為社區中醫實踐對理解中醫理論知識、提高中醫操作能力、擴展《社區護理》課程、培養科研能力、增加專業自信心及社區居民對中醫護理專業的認識非常有必要。結論 社區中醫實踐有利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能力的鍛煉,但學生在理論應用、人際溝通及社會適應能力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加強。
【關鍵詞】 護理;學生;中醫;實踐
隨著現代醫學內涵的延伸,護理工作的職能不斷拓展,其服務已跨出了醫院,社區和家庭成為了護理工作的重要場所。在我國的社區衛生服務建設之中,中醫藥的優勢和作用不容忽視。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自2002年開設《社區護理》課程,積極開展學生社區實踐項目,以配合教學,努力提高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學生理論與操作的社區實踐能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2002級90名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本科生。
1.2 方法
1.2.1 內容 選擇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北里社區作為學生社區實踐基地。2004年5月12日進行社區中醫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包括免費發放常見慢性病健康教育處方及由教師和學生自行設計的“社區居民中醫健康服務方式的需求調查”問卷,提供中醫常見病保健咨詢、耳針、中醫按摩及八段錦體操表演等服務。
1.2.2 評價方法 活動結束后由2002級90名學生自行填寫對社區中醫實踐活動的反饋評價表,內容包括是否有利于專業業務學習及項目可行性。評價等級分為非常有必要、有必要、無所謂、沒必要;并隨機抽取其中45名2002級學生,由帶教教師測評并填寫學生“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表”進行評價,內容包括業務素質(理論應用、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心理素質(人際溝通、社會適應能力、學習態度),評價等級為優(9~10分)、良(7~8分)、中(5~6分)、差(<5分)。
2 結果
對社區中醫實踐活動的反饋評價內容中,77.78%同學認為社區中醫實踐對于理解中醫理論知識與提高中醫操作能力非常有必要,91.11%同學認為對于《社區護理》課程學習的擴展非常有必要,80%同學認為有利于訓練培養科研意識的能力,88.89%同學認為此活動有利于社區居民對中醫護理專業的認識,80%同學認為該活動對增加專業自信心非常有必要。在開放式問題如:“本次社區實踐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的回答中,按照感受深度排序為居民信任中醫、中醫護理在社區的發展前景可觀、社區護理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向、在準備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溫故知新及集體配合協作精神的重要;在“你對本次社區中醫實踐有何建議”中,學生認為今后應擴大社區中醫實踐宣傳力度與范圍,希望有更多的社區親身體驗及動手機會,同時,因為學生臨床治療、護理知識有限,所以希望多開展針對某個特定專題的社區中醫實踐活動,并建議在各年級中增加不同方式的有關中醫護理內容方面的社區實踐等內容。
“學生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采用《社區學生素質調查表》部分內容進行測評,結果見表1。 表1 學生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結果 [n=45,例(%)]
3 討論
社區護理是21世紀的護理發展方向,也是適應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的需要。在社區人群保健服務中,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發揮“簡、便、效、廉”與靈活多樣的護理方法優勢,運用通俗易懂、簡便易行的中醫護理技術,可指導社區居民健身祛病、保健抗衰,提高他們的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
3.1 中西醫護理知識、技術的運用 以往學生臨床操作技術動手能力的實踐主要依靠畢業實習得以實現,而在醫院的畢業實習中經常運用的是現代護理技術,真正實踐中醫操作的機會很少。社區護理實踐中的健康教育、保健咨詢、中醫保健技術操作(如耳針、按摩、拔罐、刮痧等)等內容,需要學生有扎實的中西醫基礎知識、熟練的操作能力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社區實踐,給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鍛煉機會,提高了學生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水平,也培養了一定的科研意識。同時,絕大多數學生都感到自身知識不足或欠缺,面對社區居民提出的實際問題產生壓力與危機感,急需加強臨床實踐,擴大知識領域,不斷完善自我,以適應新時期護理學發展的需要,從而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 學生素質與能力的鍛煉 “學習社會”是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的縮影,通過社區實踐活動,學生可了解自己的專業學習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有助于預測日后的就業方向和社會發展趨勢,鍛煉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交流的技巧,增強了學生對護士職業的熱愛。從對社區實踐業務及心理素質調查結果來看,學生的理論應用、人際溝通、社會適應能力指標得分相對較低,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加強學生以上能力的實際鍛煉。
一、國外社區醫院護理模式的優點
在德國,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社區醫院護理就有了較快的發展,1992年全國已有1萬家護士站,4500個家政服務中心,約有一半護士從事社區醫院護理工作,在社區醫院護理服務中主要有家政人員、護理員、護士。無論是護士還是護理員,均要求有5年以上的醫院工作經驗,其服務對象主要是社區老年人,兒童、術后恢復期的病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服務內容為慢性病的預防,自我保健康復和護理工作。眾所周知,“英國醫療模式”正在國內升溫,英國社區醫院的醫生數量占到醫生總數的50%,平均約每2000人就擁有一個社區全科醫生,也就是說,社區的居民可以在家門口長期享受到各種醫療服務。如果不是很急的毛病,一般先約GP就診,即通用的家庭醫師,他們通常在遍布英國城鄉的社區診所工作,至于急診,就要到醫院。英國醫療機構分為社區診所和醫院,社區為基礎的初級衛生保健,醫院為基礎的專門醫師服務。日本的社區保健是根據《地域保健法》、《保健療法》的規定,至1994年各都道府、政令府、特別行政區都設立了保健所、保健中心,全國共有保健所848所,市街村保健中心1241所,各類保健機構中保健護士達到2萬余人,為日本國民健康實施全民保健工作。同時日本實行的是全民醫療保險制度,為促進社區保健工作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在社區人員進入40歲即開始建立健康手冊,開展基本的健康教育、健康診查等。
二、我國社區醫院護理模式的管理要求
當前與病人出院后護理服務需求有關的因素:年齡、性別、照顧者、功能狀態、醫院健康宣教情況、慢性疾病的種數、精神同病情況、原有醫院的居住、原有家庭健康服務利用、自理能力、經濟狀況、教育程度、出院場所。調查發現,98.4%的手術病人出院時存在1項以上社區醫院護理服務需求,可見手術病人出院時對社區醫院護理存在強烈的需求,原因如下:
(1)病人出院,從醫院回歸家庭或社區,將面臨著角色變化、環境變化、人際關系變化,病人擔心出現新的健康問題。
(2)醫院為了提高病床周轉率和控制醫療費用,縮短了病人的住院時間。住院時間的縮短意味著病人在康復的中間時期出院,而不是完全康復后才出院。
(3)手術操作通常導致病人自我護理能力的改變,主要由于疼痛、疲乏、手術傷口等原因引起。有研究對204例普通外科手術病人進行出院后隨訪的研究,發現85.78%的病人出院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需要咨詢和給予正確的健康指導。
(4)人們的健康觀念改變,對健康的認識和理解越來越清晰,除了疾病護理外,越來越重視預防保健,社區醫院護理可以更好地滿足他們這方面的需求。因此,為手術出院病人提供社區醫院護理服務非常必要。
三、我國社區醫院護理模式的管理發展
首先將社區醫院建為基本衛生服務提供與社會健康保障制度相結合的平臺,實行供保結合。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居民健康“守門人”的作用,通過利益引導并輔以必要的監督管理,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制、分級醫療、雙向轉診。要幫助建立科學護理模式,每月定期由專科護士走進家庭,幫助糖尿病、高血壓、慢性傷口、中風等疾病患者建立科學、合理的家庭護理模式,讓優質護理不僅延伸至社區醫院,更能深入到每個家庭。全面推行“醫藥分家”,比如武漢中心城區有9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設362個衛生服務站,藥品年銷售額共達2億元以上。如將其藥房與本部分離,交給平價藥店經營,平價藥店可通過上游廠家返利來盈利,藥價平均降幅可達45%左右,按此測算,患者一年可省9000萬元的藥費。建立健全社區醫院、人員、技術服務項目的準入制度,規范服務范圍和內容,健全業務技術規范和工作制度,嚴格監管。建立健全社會民主監督制度,以居民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社區醫院、醫務人員個人業績以及政府及其主管部門工作的標準,確保群眾持續受益。總之,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作為城市衛生工作的一項重大改革,只有不斷強化社區醫院管理模式的改革,才能逐步實現社區衛生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淑云 單位:天津市河東區中山門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優點
(1)教學時間安排合理。絕大多數學生對教學課時安排比較滿意,《社區護理學》的理論教學為24學時,實驗教學為12學時,總計36課時。與原有的課時相比,實驗課的課時增加了,表明改革后的《社區護理學》更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社區實踐中,學生可以和社區居民零距離接觸,不僅可以增強表達能力,而且能夠提高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革后的社區護理教學能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增加實踐經驗。
(2)教學內容及方法選擇合理。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做了適當調整,這樣更適合學生的需求,也適應社會發展對護理人才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的是個性鮮明的學生,要想讓所有學生都能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并學以致用是很困難的。因此,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基于此,我們設定了社區家庭訪視內容、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這也是此次改革的一個重要原則。教師在課程設計和實施等方面都應予以重視,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從內心對學習感到一種渴望,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在實踐中體驗快樂,收獲知識。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改革應突出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首先鼓勵學生勇敢地走出課堂,跳出課堂的條條框框,多多實踐,增強動手能力;其次鼓勵學生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后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創新意識。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不足
改革后的《社區護理學》教學成果顯著,學生對該課程的理解更加深入,尤其是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改革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①當前對校內模擬訓練的課時安排不夠,學生需要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有些學生沒有真正參與模擬訓練,不利于實踐能力的提高。筆者認為,還應該完善考核與評價標準,給學生一定壓力,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動力主動參與訓練;
②進行家庭訪視時,有些居民并不配合學生的工作,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實踐效率,因而需要加大社區護理的宣傳,使居民多了解護理進社區的好處,讓他們從內心接受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要求。對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定期進行家庭訪視和健康護理,為他們建立檔案,時刻關注身體狀況;
③社區實習課時安排較少,且時間固定,如果部分學生因為某些原因錯過這次活動,那么就失去了這次重要的社區實踐經歷,從根本上來說沒有達到《社區護理學》實踐的意義,不利于職業素質的培養。
綜上所述,《社區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隨著城市居民衛生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對該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圍繞社區衛生服務特點開展社區護理實踐,才能使護理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鞏固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然而,目前我國社區護理范圍和項目局限性較大,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尚未真正建立,與全方位的社區護理職能相距甚遠,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探索。《社區護理學》實踐教學改革模式適應了當今社會對社區服務人才的需求,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利于就業。
作者:楊瓊 單位: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1社區護理實踐教學的前期準備
1.1完善實踐教學組織管理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和學校社區護理老師共同擔任組長的社區護理實踐小組,小組成員由技術業務嫻熟、大專以上并具有豐富社區護理和全科醫學經驗的護士和醫生組成。帶教人員定期接受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護理系組織的教學能力與技巧方面的指導和臨床醫學理論和技術的培訓,并接受教學小組組長的社區實踐教學質量的督導,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見。
1.2制定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計劃
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教學計劃是高質量教學的必要前提。護理系根據教學大綱的原則要求,結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際,制定了相應的社區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和實習作息時間、帶教工作計劃和實行進度安排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嚴格執行護理系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計劃,必要時進行調整。
1.3社區護理實踐教學計劃
社區護理本科生實習的時間共3周,分為兩步進行:①進社區實習前一周在學校進行,由護理系社區護理教學老師完成,為護理本科生進入社區護理實踐前進行崗前培訓。主要內容包括社區護理與臨床護理的工作內容及方法的不同之處,初步了解護理本科生對社區護理的認識程度并給予相應的指導;②護理本科生進入社區醫院后,由帶教老師完成的醫院環境、實習內容、社區臨床操作技術方法等方面的介紹和培訓。安排于各科室對護理本科生的理論講課和技術操作帶教,盡量安排于實習第一周完成。護理本科生進入社區護理實踐后,實行分組、交叉輪轉各科,并在實習第二周末進行集中交流,提出實習意見,第三周進行強化和鞏固。第三周末全部實習完成后進行社區實習小結。
2社區護理實踐教學內容
2.1全科護理
社區護理實踐教學的內容參照袁莉的研究,包括全科護理、居家護理等。其中全科護理教學主要是進行基礎護理技術的鞏固,學習和實施換藥操作,掌握犬傷的處置方法和相關知識。學習全科護士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并嘗試對門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2.2居家護理
跟隨社區帶教老師到社區居民家中遵醫囑進行護理操作和健康教育。護理本科生要求掌握出診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項。每一組護理本科生選取一位患者按護理程序進行病歷的收集,提出護理措施,進入患者家中進行健康指導,后期進行護理評價,并將病案、護理措施等內容總結,以書面形式上交帶教老師。
2.3健康教育
每組護理本科生須完成一次社區居民健康教育和一次黑板健康宣傳報。健康教育由帶教老師聯系時間、地點和人員,每組護理本科生完成一次社區居民健康教育。教育的內容可為飲食、運動、疾病康復和預防等方面的知識。實施方法可為制作幻燈片現場授課、現場演示、現場咨詢等。另外,由醫院提供宣傳展版,每組制作一次黑板健康宣傳報,內容和形式由護理本科生自由發揮。
2.4社區中醫康復
通過聽取中醫醫生的示范講解,觀察中醫醫生的實例操作,了解中醫推拿按摩、針灸、拔罐等中醫技術的適應癥、禁忌癥、注意事項和護理要點。
2.5產后訪視
訪視人員在區婦幼保健院領取訪視卡,在訪視護士帶領下,到產婦家中進行新生兒和產婦的訪視。主要掌握訪視的流程、訪視的內容和技巧,學習產婦和嬰幼兒的營養指導和注意事項等。
2.6兒童保健和預防免疫
護理本科生須掌握兒童保健和預防免疫的相關知識。了解兒童保健的程序和內容,掌握嬰幼兒頭圍、身高等測量方法并進行實踐,了解不同年齡段嬰幼兒的營養指導方法。通過免疫接種護士的講解和示范掌握計劃免疫程序以及常用生物制品的種類、接種方法、不良反應及處理,熟悉和了解兒童預防免疫的預約登記。
2.7婦女保健
了解社區婦科手術(安環、取環、人流等)常規器械的名稱、用法、手術流程、配合做手術時的注意事項,并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術后的健康教育。
2.8社區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
掌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檔案的建立的方法和訪視的安排。在社區護士的指導下對慢性疾病患者進行訪視,掌握訪視的方式、技巧和訪視內容;同時了解居民健康檔案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項,熟悉居民健康檔案建立流程。
3授課形式
3.1傳統教學中應用人本原理
以人本原理為指導,創造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中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實現最佳效果的有利保證。在社區實踐教學中,社區帶教老師言傳身教,將與患者及家屬交談的方式、內容以及觀察病情的要點教給護理本科生。護理本科生每完成一個指定的事件后,社區帶教老師將應用賞識教育肯定其做得好的部分,并共同找出需改正和需提高的地方。當學生熟悉工作流程和規范以后,在適當范圍內讓學生單獨操作。
3.2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是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首創,采用“先問題后學習”多種學習途徑相結合的教學策略,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在社區護理本科生實踐教學過程中,護理本科生將老師根據社區護理特點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學生實踐中發現的問題作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學習目標,讓小組成員各自分析、收集資料后再與帶教老師進行探討和學習。從問題出發尋找原因的思路,既有利于評判性思維的發展,也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綜合應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讓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4持續改進的教學方法
在社區護理本科生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學校與社區帶教老師一直堅持教學方法的持續改進。小組于社區護理實踐結束時,由護理系老師和主帶教老師共同組織護理本科生進行討論和總結,總結在實踐中取得的收獲,提出存在的問題,并上交一份實習小結。每位護理本科生填寫一份由護理系設計的《社區護理實踐教學質量調查表》,主要內容包括:實習內容量化表、實習的收獲與不足、對帶教老師的評價、對護理系的評價以及實習的建議等條目。護理系老師對護理本科生意見反饋表進行分析和總結,于每學期實習前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溝通和交換意見。
5結果分析
歷屆護理本科生共560人填寫的《社區護理實踐教學質量調查表》反映,對社區護理實習整體的滿意度為65%以上,70%以上的護理本科生認為在社區實習有各種收獲并對社區護理工作有一定的認識,在社區實習中有一定的收獲;還有部分護理本科生認為社區的實習,可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專業實踐技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實人生經歷和社會工作能力,增加職業自豪感。然而,也有同學認為社區社區帶教老師總體存在理論知識欠缺、帶教能力不足等問題,對此,學校應通過加強社區帶教師資培訓來解決。
6討論
社區護理是21世紀護理發展的重要方向,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社區護理實踐能培養和提高護理本科生社會實踐能力,激發護理本科生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愿望,為他們將來從事社區護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6.1社區護理實踐教學對護理本科生的影響
社區-學校合作性的社區護理實踐教育模式是對護理本科生有利的合作方式。社區實踐教學對護理本科生可產生多方面的影響:護理本科生參與社區服務,能早期接觸社會,并深刻體會到人際溝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體會到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實施護理并取得成效的前提,從而使護理本科生自覺地加強溝通知識、技能的學習;通過社區護理與護理教學相結合,護理本科生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提高了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中醫針灸和換藥技術的觀摩、實踐,拓寬了知識面;通過社區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工作,提高了護理本科生口頭表達能力和組織管理的能力;通過入戶家訪讓護理本科生積累了更多人際交往溝通方面的經驗;在家庭護理的過程中,讓護理本科生明確了服務態度,增強了服務意識,對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出疑問,對社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討論,并與國外的護理方法比較,對我國現階段的社區護理進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加強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護理本科生的培養、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評判性思維能力[7,8]。社區護理實踐還培養了護理本科生應用整體護理觀念進行社區護理的能力,提高與患者、家屬、居委會等各種不同人際關系的協調能力,加強宣傳教育和各種工作場合的無菌觀念,增加了對社區護理的認識。
6.2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提高了社區護理質量和教學質量
社區護理實踐教學也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帶來許多正面影響,提高了社區護理質量。我國現階段社區護理普遍存在護理人員理論水平偏低,本科護理實習生來到社區,為社區帶來先進的護理知識和技能,為社區護理注入了新生力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實習生給社區帶教老師的信息反饋可促進老師自身的進步,由此教學相長,從而把社區護理人員鍛煉成為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品德、全面的業務知識和護理技術、以及靈活的溝通能力的高素質人才;②實踐教學過程中,社區和學校帶教老師間有很多機會進行溝通交流,這將有利于老師間教學經驗的分享,以更好指導護理本科生社區實踐學習;③護理本科生在社區的實踐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社區帶教老師的護理工作負擔。最后,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有利于學校帶教老師了解社區護理工作現狀,便于老師對知識進行更新,從而提高學校老師自身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
6.3社區護理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
社區護理實踐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不足:①社區護士人數少、從業時間短、專業素質不高、缺乏教學經驗,且流動性較大,帶教內容為日常工作內容,社區護理工作繁重,使得教師對護理本科生的指導不到位,護理本科生通常只能被動地跟老師做事,其主動性和獨立性得不到足夠的發揮,社區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受到限制;②社區護理工作內容多,范圍廣,但實習時間短,護理本科生在很多方面只有表淺的了解;③學校社區護理理論教學內容與社區實習內容存在一定程度脫節,護理本科生不能很好地將理論應用于社區實踐。
6.4小結
通過社區護理實踐,護理本科生對社區護理的工作內容和性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社區護理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和提高,為將來進入社區護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護理本科生的健康教育、人際溝通、獨立解決和處理問題的工作能力以及合作和動手能力等都有了較大提高。但在實踐過程中,逐漸暴露了一些不足之處,還應從增強師資力量、完善實踐教學計劃、以及增加學校理論教學與社區實踐教學知識的吻合度等方面來進一步改進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怎樣提高社區護理實踐教學質量,系統而有效的培養高素質的社區護理人才,還需要不斷的摸索、不斷的改善。
作者:王小林 楊曉麗 單位:成都市玉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隨著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的推出,人類的健康需求不斷提高,護士具有良好的語言交往藝術對提高社區護理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語言交往的重要性
1、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用來表情達意,溝通交流并達到相互了解的工具。 語言是護士對病人實施護理的基本手段。在社區護理中,良好的語言能夠對患者起到積極的治療作用,而粗劣的語言則會產生負面影響。
2、語言的交往藝術可以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 護士通過良好的語言藝術,有利于將病人消極的心理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語言交往的藝術性可以反映護士的職業素質。 一個職業素質優良的護士,要能正確運用語言交往藝術來幫助教育病人,從而使備受病痛折磨的病人,重新認識自己的社會價值,促進身體盡快康復。
二、護患語言交往中應注意的問題
1、強調語言的規范性 護士在與病人進行語言交流過程中,語言表達要準確,盡量用醫學術語,并且要深入淺出,必要時作適當解釋。使用規范的醫學術語不僅能給病人帶來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且使護理過程中體現了外在的形式美,能給病人心理上的滿足、精神上的享受。交流中要說普通話,使來自四面八方的病人都能聽得懂,并注意說話的語調。
2、提高語言交往中的道德水準 護患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護士每天都面對著不同需求的病人,要注意語言的道德要求。一個愛崗敬業的護士,面對病人的種種要求,都會耐心解釋,以誠相待。如:對于醫學知識較缺乏的患者,應耐心聽取他們提出的問題,并作詳細解答,決不能怕麻煩、應付了事,更不能譏笑他們。俗話說“言為心聲”。美好的語言是取得信任與支持的基礎,語言可作為治療手段達到治療目的。反之,惡語傷人,會造成糾紛。病人來社區就診,決不能加重其心理負擔,對病人要有同情心、愛心,要加強自己的修養,善于控制、調節自己的言行和感情,做到任何情況下都不向病人發火,不以貌取人,不以權取人。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護士美好的語言,可使病人感到溫暖,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使病人在社區護理中得到溫馨口。
3、重視語言交往中的情感特點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人的情感不同,所表現出的語言、語調、語氣等也會截然不同,并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因此,在社區護理實踐中,護士必須重視語言交往中的情感特點。通過自己的服務,體現出對病人的關心與尊重、同情與愛護,關懷與體貼,做到微笑服務在臉上,文明用語在嘴上,帶給病人一種親切感。如對初次來社區治療的病員,護士應先介紹社區環境、作息時間、規章制度,使病員很快熟悉環境,消除緊張和陌生感。在與病人交談時,注意調節好和諧的氣氛,注意稱謂,應避免用“不”字,而用“為了您的健康請您……”、“請您注意
4、注意語言交往的方式 應用語言交往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與病人交談時,保持合適的距離,維持松弛、舒適的體位姿勢;在征求他人意見時不輕易打斷對方談話或轉變話題。為表示在認真傾聽,可用點頭或“嗯”、“是”等表示你已接受對方內容,理解對方的意思,以鼓勵對方繼續談下去。在闡述、聲明自己觀點的集體交流中,可加強語氣,放慢語速并配合手勢來強調其重點。對正在發怒的病人,首先向病人表示理解,盡可能轉移注意力,這樣既尊重和重視了病人的要求,也有效地處理了病人的意見;對哭泣的病人,待發泄后再耐心傾聽哭泣的原因,使病人得到安慰;對感覺有缺陷的病人,如聽力喪失則應更多地使用非語言交流;對視力不佳或喪失者應減少非語言信息,想方設法補充因看不見或聽不見而遺漏的內容川。 總之,社區護理工作離不開語言交往藝術,為了提高社區護理質量,護士必須充分認識語言交往藝術的重要作用,同時在社區護理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交往藝術。